去年全台挽袖熱捐共206萬6868人次,但捐血前「卡關」的民眾也不少。血液基金會統計約14.7%,共30萬3860人次有心捐出熱血,但不符捐血規定,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血紅素不足,不少人因血壓過高、過低或服用阿斯匹靈等特定藥物被拒絕。
血紅素不足 被拒的主因
捐血前,必須檢驗血紅素濃度,通常是取指尖一滴血滴進硫酸銅溶液中,若血滴沉入底,表示血紅素濃度足夠;如果血滴飄飄浮浮沉不下去,就表示血紅素不夠,想要捐血?下次再來。
血液基金會醫務處醫師何國維解釋,血紅素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捐血人血紅素降低或出血。血紅素降低,可能原因有缺特定營養素,如飲食缺鐵或腸胃道吸收不佳;維他命B12和葉酸是生成紅血球的必須維生素,缺乏也易使血紅素降低;女性生理期出血也是血紅素不足的原因之一;少部分與罹患血液疾病有關。
排行第二名 理由百百款
名列捐血被拒排行榜第二名的原因是「其他」,理由包羅萬象,如持他人身分證捐血、有吸毒或慢性酒精中毒等;第三名是血壓過高或過低、第四名是服用阿斯匹靈等特定藥物,第五名為「列管暫緩捐血」,例如拔牙或感冒、生產後。根據「捐血者健康標準」,72小時內曾拔牙、懷孕中或生產、流產後6個月內、4周內曾預防接種活性減毒疫苗、感冒者,不宜捐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曾注射胰島素便不得捐血,何國維解釋,傳統胰島素從牛隻身上萃取,多數病人無法區分所注射的胰島素類型,加上部分胰島素屬長效型,血液輸給用血人擔心有殘存效果。
第一型糖尿病患也無法捐血,主要是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佳,易合併眼睛、神經、腎臟病變及主動脈、腎臟動脈和周邊動脈病變,會造成粥狀動脈硬化、腎臟動脈高壓或受周邊動脈影響,感覺手腳末端麻癢、受傷後傷口也不易復原,易潰瘍容易受到感染,因此不太適合捐血。
捐血人常見 迷走神經反應
當人體捐完血後,身體自然反應使周邊血管收縮,將周邊血液先回輸至心臟,讓心臟有足夠血液回輸後,再將血液注出到腦部。若捐血後血量減少,周邊血管又沒有收縮,回到心臟血量不足,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出現暈眩、想吐等症狀,此時腦部會發出「迷走神經反應」,控制腸胃道蠕動,所以也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
心血管疾病是迷走神經血管反應高危險群,常見年輕、女性、體重輕者,主要原因是血量少、前一晚睡眠不足、捐血前一餐沒吃飽等,也常見於初捐血者。
迷走神經血管反應嚴重程度不一,輕微頭暈但不至於嘔吐,但若捐血人現場表示不適,採血人員會協助鬆開衣物鈕扣讓呼吸順暢、聊天轉移注意力或腳抬高平躺等,未必一定會停止採血動作。但若嚴重頭暈、意識改變、視力模糊或語無倫次、冒冷汗、嘔吐等,便會停止捐血且處理症狀。
捐血被拒理由
排行榜(人次)
1. 血紅素不足/10萬8112
2. 持他人身分證、有吸毒、慢性酒精性中毒等/4萬5855
3. 血壓過高、過低/2萬7691
4. 服用阿斯匹靈或抑制血小板功能等藥物/2萬4321
5. 懷孕中或生產/流產後6個月內、四周內曾預防接種活性減毒疫苗等,依規定暫緩捐血/1萬9511
6. 捐血間隔未滿/1萬4215
7. 身體不適正在醫療中/1萬1540
8. 睡眠不足/9146
9. 一年內出國,前往限制地區(如瘧疾疫區)/ 8883
10. 曾拔牙、穿耳洞、紋身/ 6242
註:去年不合格人次共30萬3860人次,占總人次206萬6868人次的14.7%
資料來源╱捐血者健康標準、台灣血液基金會
製表╱黃安琪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