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表示,將努力達成2035年消除結核病的目標,除了針對65歲長者進行篩檢,移工篩檢則是下階段的防治重點,期望能將確診病例降至10例以下。
疾管署指出,結核病與新冠肺炎同樣為呼吸道傳染病,在發病初期難與新冠肺炎做區別,必須透過檢驗才能確認區分。提醒民眾如出現咳嗽持續二周、有痰、胸痛、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發燒等六症狀,應主動就醫檢查診斷及治療。
依據疾管署統計,台灣結核病發生率從2005年每10萬人口73例,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每10萬人口31例,累積降幅達57%,但2021年仍有7187人確診結核病,亦即每一小時就有一人確診。
薛瑞元表示,在新冠疫情籠罩下,全球結核病防治受到嚴重影響,2019至2020年全球通報數未升反降18%,結核病死亡率不降反升,為2005年以來首見。由於就醫數減少,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需格外注意。
中華民國防癆協會理事長余明治指出,過往肺結核患者多依賴胸部X光片,隨著醫療進步發展,也可以像新冠病毒一樣進行的核酸檢測,針對抗藥性的病人進行抗藥性基因檢測。
余明治說,曾遇過百歲人瑞就醫確診,至少需治療六到九個月,未來也會通過疾管署服藥到府關懷監督患者確實服藥,謹守「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規定,確保病人規律服用醫師開立的處方藥。
疾管署長周志浩表示,會針對國際傳染病進行監測,包含東南亞的移工朋友,將會定期關心健康。
針對受結核菌感染但尚未發病的潛伏結核感染者,一生中約5至10%發病成結核病的風險,在未發病前,給予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預防未來發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