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勝利組夫妻生「天使症候群」女兒 出國求助看到更心碎的一幕
朱聯飛是知名電腦公司軟體工程師,余佩琪是獨立自主的女性,頂著高學歷,縱橫職場,夫妻倆堪稱人生勝利組,原本自由奔放的人生卻因為罕病打亂步調,獨生女軒誼的到來讓他們初嚐挫敗,也得以從不同角度看人生。
軒誼一出生就被醫師誇長得白淨漂亮,但是小公主夜未眠,她不睡,一天只睡二個小時,白天晚上精神都很好,就是不睡覺,屢屢被保姆以孩子很難帶退貨,逼得余佩琪無論是衣服反穿、用艾草洗澡等各式偏方用盡就是沒輒。
到了七、八個月大,七坐八爬翻身都不會,看醫師只說孩子發展遲緩,建議她快帶孩子去早療復健,也許追得上。就因為醫師一句話,不確定病因,余佩琪可以一天跑二個醫院外加復健診所,只為了讓發展遲緩的孩子趕上進度。
但是,等到三歲多,還是等到壞消息,台大醫師懷疑軒誼是天使症候群患者,經抽血檢查確診,醫師說這是罕見疾病,還沒有藥可治,女兒經常大笑,不自主拍手,同時有智能障礙及語言障礙,建議他們快去申請身心障礙手冊,走出醫院,夫妻倆抱頭痛哭,這是兩人順遂人生中第一次遭遇的重大打擊。
為女赴加拿大找資源
朱聯飛說,理智告訴他們哭沒有用,於是兩人開始找希望,不管是頭皮針灸、馬術治療,只要有任何改善機會都去試。但是,更艱難的考驗還在後面,軒誼五歲時,他們得知加拿大舉辦天使症候群的醫學研討會,在罕病基金會部分補助下,一家三口飛到加拿大,出國多次,每次出遊都是開開心心,這一趟卻是余佩琪的心碎之旅。
她說,到了研討會現場看到很多天使症候群的孩子,有的三十多歲,坐著輪椅、胸前掛著口水巾,好像是在預告孩子的未來,「天啊,無論我再怎麼努力,這孩子就是需要照顧,我老了該怎麼辦?」這對她打擊更大,天天回飯店哭,她第一次認清孩子的病,不是好勝心可以解決的,因為這個體悟她得到人生第一次憂鬱症。
幸好,余佩琪的父母擔心壓力逼得女兒無法喘息,自願幫忙照顧罕病孫女,外公余民雄在士林科教館當解說員時,軒誼會跟前跟後,在一旁當小助手,同事都很喜歡有著純真笑容的軒誼,叫她小天使,他說孫女跟其他孩子一樣有受教權,也一樣能幫助別人,疾病縱然影響了她的智力和身體,卻無法剝奪這孩子純真善良的心。
籌組聯誼會助病友
面對疾病,余佩琪和朱聯飛有堅強的家庭支持,但夫妻倆明白還有更多病家單打獨鬥,很需要病友互聯網,於是民國96年聯合其他病家,籌組天使症候群病友聯誼會,互相分享資源。朱聯飛說,「你不可能把孩子一輩子關著,唯有把孩子帶出來,讓別人知道罕病的需求,才能進而接納罕病的孩子」。
朱聯飛是現任聯誼會會長,在罕見疾病基金會協助下,朱聯飛和太太邀講師跟病家定期聚會,分享照顧病兒的技巧,看見病兒走路穩了、進步了,就像看見自己孩子進步,夫妻倆同感欣慰,聯誼會幫助許多新手罕爸罕媽,走出陰暗的幽谷,得到重生的力量和勇氣。
憂女未來 二度患憂鬱症
小天使軒誼長大了,有新的難題來了,余佩琪說,近年女兒進入青春期,生理期報到、無法自理,想到孩子的未來「誰可以照顧她?要送機構嗎?碰到壞人怎麼辦?」她擔憂不已,二度罹患憂鬱症,幸好信仰帶給她力量,加上罕病社工陪著她,聯誼會裡其他家長安慰她,先生也勸她,給孩子時間慢慢學習。
漸漸地,余佩琪學會接納孩子的病,學會放下旁人異樣眼光帶來的傷,而多年陪在身邊的朱爸,一直靠理性處理孩子帶來的人生課題,壓抑個人情緒,「長期下來,太太認為我沒溫度、沒感情」,朱聯飛說,直到接受心理諮商,參加罕爸合唱團,才開始懂得關照自己的心情,宣洩情緒。
學習不只是軒誼的功課,也是朱家爸媽的,要先懂得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余佩琪驕傲地說,軒誼無論是語言或學習能力在天使病友中都堪稱模範生,「有時夫妻吵架,我躲在廁所偷哭,軒誼會拿衛生紙給我、親親我」余佩琪邊說邊笑。
軒誼的故事:
想了解更多罕病的故事和紀錄片,請看完整專題《萬分之一在我家:6個罕病重生的故事》:http://bit.ly/2nU3uu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罕病不罕見 國健署:全球罕病患破3億相當於1個美國
影/2.5歲女娃尿布有血多處瘀青嚇壞保母!原來是罕病
罕病法20年/林炫沛:難道他不重要嗎?生命要怎麼衡量價值?
罕病法20年/慈母心鐵娘子 陳莉茵:愛的DNA再挑戰
罕病法20年/曾敏傑:罕病法是台灣衛生政策中的鑽石
罕病法20年/台灣真幸福 60億元照顧近萬名罕病患者
罕病法20年/王英偉:是台灣邁向衛生大國的重要一步
罕病法20年/好想再呼一口氣 咳痰機讓罕病患免除氣切
罕病法20年/龐貝氏症孩子九歲了 我只想跟其他小朋友一樣
長庚治罕見「毛」病 婦人揮別30年的「麻」煩
婦人罹罕病「毛毛樣」查不出 過了30多年麻痺人生
肌萎兒臨終:我先去天堂找一個家 等把拔和馬麻
8歲女童全身狂滲血流紅眼淚 一天發作5次
給付罕病奇蹟之藥 健保署長:和病友一樣焦慮
肌萎病友盼 給付罕病奇蹟之藥
SMA女孩:藥改善的不僅是生命,而是活下去的方式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分四型 全台患者四百人
SMA病友期待健保保障「萬一」 罕病就是這萬分之一
SMA患者為用藥請命 爭取最後一根手指還能動的機會
罕病+血癌不喪氣 全班幫她圓跑步夢
罕病中的罕病!12歲視力剩0.03 女童軒軒揮灑畫紙溫暖人心
眉骨凹、頭頂高像辛普森家族 牽引器擴張讓一歲娃頭型變圓了
治療顱縫早閉 頭顱擴張牽引不錯過大腦黃金成長期
「我要活的比他們還要久」罕病夫是她心頭痛 又掛心兒發病步後塵
發病後螢幕是他唯一的窗 直到遇見了治療師
翻轉罕見人生/肌萎症的她 當媽媽是最驕傲的身分
萬分之一在我家/二指鋼琴師的玩轉音樂之路
把罕病病友家搬進展覽 體驗萬分之一的生活方式
罕病基金會20歲 6病友生命奮鬥影片當成年禮
「樂透都沒那麼容易中」連生2罕病兒 新篩檢救了老二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你的肺有多老?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55歲男牙齦紅腫掉4齒 嘉基發現他另患這病互相影響
如何增加持久度?多打手槍有用嗎?醫教3招鍛鍊助延長
熟女失禁悲嘆都停經了還買衛生棉 用這招後開心趴趴走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你有雙下巴嗎?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
防空汙,外出要戴防霾口罩嗎?胸腔科醫破解迷思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女護理師腦動脈瘤破裂存活 醫:第一時間送醫是關鍵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以為補牙只補1顆,就醫紀錄卻是3顆!是牙醫浮濫申報嗎?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鬼臉鬼叫一天20次!妥瑞症纏身10多年 腦電刺激術現奇蹟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女童患「高致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醫師:留意4大症狀
吃飽就打嗝、放屁…3動作緩解脹氣 少吃這些高產氣食物
台灣百萬人有腸躁症 可試低腹敏飲食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50歲以上男性看過來! 戴口罩竟減少「尿不出來」狀況
穀雨易患熱性感冒 2招有效斬斷病徵發起!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牙齒痛卻「檢查心電圖」? 醫點3症狀警告:可能是心肌梗塞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