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勝利組夫妻生「天使症候群」女兒 出國求助看到更心碎的一幕
朱聯飛是知名電腦公司軟體工程師,余佩琪是獨立自主的女性,頂著高學歷,縱橫職場,夫妻倆堪稱人生勝利組,原本自由奔放的人生卻因為罕病打亂步調,獨生女軒誼的到來讓他們初嚐挫敗,也得以從不同角度看人生。
軒誼一出生就被醫師誇長得白淨漂亮,但是小公主夜未眠,她不睡,一天只睡二個小時,白天晚上精神都很好,就是不睡覺,屢屢被保姆以孩子很難帶退貨,逼得余佩琪無論是衣服反穿、用艾草洗澡等各式偏方用盡就是沒輒。
到了七、八個月大,七坐八爬翻身都不會,看醫師只說孩子發展遲緩,建議她快帶孩子去早療復健,也許追得上。就因為醫師一句話,不確定病因,余佩琪可以一天跑二個醫院外加復健診所,只為了讓發展遲緩的孩子趕上進度。
但是,等到三歲多,還是等到壞消息,台大醫師懷疑軒誼是天使症候群患者,經抽血檢查確診,醫師說這是罕見疾病,還沒有藥可治,女兒經常大笑,不自主拍手,同時有智能障礙及語言障礙,建議他們快去申請身心障礙手冊,走出醫院,夫妻倆抱頭痛哭,這是兩人順遂人生中第一次遭遇的重大打擊。
為女赴加拿大找資源
朱聯飛說,理智告訴他們哭沒有用,於是兩人開始找希望,不管是頭皮針灸、馬術治療,只要有任何改善機會都去試。但是,更艱難的考驗還在後面,軒誼五歲時,他們得知加拿大舉辦天使症候群的醫學研討會,在罕病基金會部分補助下,一家三口飛到加拿大,出國多次,每次出遊都是開開心心,這一趟卻是余佩琪的心碎之旅。
她說,到了研討會現場看到很多天使症候群的孩子,有的三十多歲,坐著輪椅、胸前掛著口水巾,好像是在預告孩子的未來,「天啊,無論我再怎麼努力,這孩子就是需要照顧,我老了該怎麼辦?」這對她打擊更大,天天回飯店哭,她第一次認清孩子的病,不是好勝心可以解決的,因為這個體悟她得到人生第一次憂鬱症。
幸好,余佩琪的父母擔心壓力逼得女兒無法喘息,自願幫忙照顧罕病孫女,外公余民雄在士林科教館當解說員時,軒誼會跟前跟後,在一旁當小助手,同事都很喜歡有著純真笑容的軒誼,叫她小天使,他說孫女跟其他孩子一樣有受教權,也一樣能幫助別人,疾病縱然影響了她的智力和身體,卻無法剝奪這孩子純真善良的心。
籌組聯誼會助病友
面對疾病,余佩琪和朱聯飛有堅強的家庭支持,但夫妻倆明白還有更多病家單打獨鬥,很需要病友互聯網,於是民國96年聯合其他病家,籌組天使症候群病友聯誼會,互相分享資源。朱聯飛說,「你不可能把孩子一輩子關著,唯有把孩子帶出來,讓別人知道罕病的需求,才能進而接納罕病的孩子」。
朱聯飛是現任聯誼會會長,在罕見疾病基金會協助下,朱聯飛和太太邀講師跟病家定期聚會,分享照顧病兒的技巧,看見病兒走路穩了、進步了,就像看見自己孩子進步,夫妻倆同感欣慰,聯誼會幫助許多新手罕爸罕媽,走出陰暗的幽谷,得到重生的力量和勇氣。
憂女未來 二度患憂鬱症
小天使軒誼長大了,有新的難題來了,余佩琪說,近年女兒進入青春期,生理期報到、無法自理,想到孩子的未來「誰可以照顧她?要送機構嗎?碰到壞人怎麼辦?」她擔憂不已,二度罹患憂鬱症,幸好信仰帶給她力量,加上罕病社工陪著她,聯誼會裡其他家長安慰她,先生也勸她,給孩子時間慢慢學習。
漸漸地,余佩琪學會接納孩子的病,學會放下旁人異樣眼光帶來的傷,而多年陪在身邊的朱爸,一直靠理性處理孩子帶來的人生課題,壓抑個人情緒,「長期下來,太太認為我沒溫度、沒感情」,朱聯飛說,直到接受心理諮商,參加罕爸合唱團,才開始懂得關照自己的心情,宣洩情緒。
學習不只是軒誼的功課,也是朱家爸媽的,要先懂得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余佩琪驕傲地說,軒誼無論是語言或學習能力在天使病友中都堪稱模範生,「有時夫妻吵架,我躲在廁所偷哭,軒誼會拿衛生紙給我、親親我」余佩琪邊說邊笑。
軒誼的故事:
想了解更多罕病的故事和紀錄片,請看完整專題《萬分之一在我家:6個罕病重生的故事》:http://bit.ly/2nU3uu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給付罕病奇蹟之藥 健保署長:和病友一樣焦慮
肌萎病友盼 給付罕病奇蹟之藥
SMA女孩:藥改善的不僅是生命,而是活下去的方式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分四型 全台患者四百人
SMA病友期待健保保障「萬一」 罕病就是這萬分之一
SMA患者為用藥請命 爭取最後一根手指還能動的機會
罕病+血癌不喪氣 全班幫她圓跑步夢
罕病中的罕病!12歲視力剩0.03 女童軒軒揮灑畫紙溫暖人心
眉骨凹、頭頂高像辛普森家族 牽引器擴張讓一歲娃頭型變圓了
治療顱縫早閉 頭顱擴張牽引不錯過大腦黃金成長期
「我要活的比他們還要久」罕病夫是她心頭痛 又掛心兒發病步後塵
發病後螢幕是他唯一的窗 直到遇見了治療師
翻轉罕見人生/肌萎症的她 當媽媽是最驕傲的身分
萬分之一在我家/二指鋼琴師的玩轉音樂之路
把罕病病友家搬進展覽 體驗萬分之一的生活方式
罕病基金會20歲 6病友生命奮鬥影片當成年禮
「樂透都沒那麼容易中」連生2罕病兒 新篩檢救了老二
生生相惜愛不罕見…感受罕病家庭的處境
陳莉茵獲罕病英雄獎 感謝台灣人的善心
台灣罕病經驗成國際典範 越、韓取經
萬分之一在我家/曾命懸一線 罕病高雪氏症男孩轉大人
鎖了冰箱鎖不了失控的食慾…在「小作所」工作賺錢讓小胖找到目標
「家有罕病兒為何還要生?」31歲媽育四子撕刻板標籤
「家有罕病兒為何還要生?」31歲媽育四子撕刻板標籤
罕病沒有難倒這個家:一滴血揪出高蛋白質是她的致命殺手
影/肢端肥大症 4成患者無病識感
基因篩檢 泡泡龍家族生健康寶寶
想外出喝杯咖啡 臥床重病患者燃起生命鬥魂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用藥 等待四年終於健保給付
健保一年給付1500萬元 這罕病患者感謝德政
猜你喜歡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腸胃有腫瘤,皮膚竟看得出來?長庚醫師:皮膚變這4種顏色,可能生病了
身體出現刺痛感就要有警覺 醫師告訴你皮蛇發病4症狀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頭痛6年找不出原因 射頻神經燒灼術15分鐘就搞定
20歲患者住院遭「超級細菌」感染!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靠這個救活
一旦近視無法回復 但醫師建議這個舉動延緩度數加深
胃食道逆流只能坐著睡? 「喬一下枕頭」睡得更舒適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影/持續胸壓迫,冒冷汗、想吐 恐是心肌梗塞找上門快就醫
走路好處又多一項!男性每天快走半小時 有助降低罹糖尿病風險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別穿發熱衣褲運動!皮膚科醫師:男性可能得不償失
別把胸悶當感冒 心肌梗塞好發期症狀要注意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少婦天冷即手腳冰冷 原來罹患了「冷凝球蛋白血症」
藝人郭彥甫傳流感攻心 醫曝關鍵治療時機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誤把胸悶痛當胃病 新婚少婦度完蜜月返國突休克
不只女性受影響 婦產科女醫請老公去打HPV疫苗
胃病的產生除了飲食 醫:「不運動」也是原因
天冷不運動易生突發惡性高血壓 記四招保健康
洗手乳加水省錢恐刺激皮膚?醫師這樣說
飯前飯後血糖值多少才對?看懂你的糖尿病檢查報告寫什麼?
氣喘兒?7歲童上腹痛 就診才發現胸腔長9公分腫瘤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