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經中雋永的愛情誓約,令人總是再三回味。但從手外科的觀點來看,執子之手的姿勢如果會引起疼痛,就是「媽媽手」的前兆。
一名剛生完產三個月的少婦,來門診主訴右手腕疼痛無力,稍微轉動用力或抱一下小嬰孩就會引發疼痛症狀,最後甚至造成同側右手肘、右上臂及肩膀的痠痛無力。這就是常見的「媽媽手」。
「媽媽手」是一種肌腱炎,它不限於女性,男性也有。發生在大拇指的基底位置,遠端橈骨的尖喙突起處,因發炎造成腫脹,進而引起一連串的後續症狀。其主要症狀是大拇指基底部位的疼痛,特別是做「鐵槌敲打鐵釘」或「甩魚竿」的姿勢時,特別疼痛。
當病情惡化時,甚至大拇指一動就痛,手腕無法用力。疼痛會往上延伸,甚至造成手肘及肩膀痠痛等等。有時會發現大拇指基底關節處,遠端橈骨尖喙的地方長出一個堅硬的腫瘤(塊),及局部腫脹的現象。包括懷孕前後之婦女、理髮業者、餐廳工作者、常使用大拇指者(包括打字、手機及某些特別球類運動員等),以及某些疾病易引起身體腫脹者(包括免疫疾病、洗腎病人、糖尿病等),都屬於好發族群。
早期治療、適當休息、調整手使用方式與用量,是治療「媽媽手」的最佳途徑。在治療方面,可循序漸進採用各種不同的治療方式,包括物理治療、肌效貼布、消炎口服藥及局部注射少量類固醇等,再配合適當的護具固定及休息,治療手段在於控制肌腱炎,以消除腫脹。90%以上的病人可獲改善,但有10%病人最終須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採微創手術,局部麻醉,傷口約1~2公分,門診手術即可。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