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桃園報導】
桃園縣一名高一女生罹患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沒有子宮、卵巢等內生殖器,雖然乳房發育豐滿,但是染色體卻是男生,是醫界少見個案。
受塑化劑事件影響,近幾個月有許多少女因月經遲到或過早到來而求診,一名16歲就讀高一的女生,月經始終沒來,她母親帶到桃園市敏盛醫院婦產科檢查。敏盛醫院表示,這名女生發育良好,身高160多公分,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女生沒有子宮、卵巢等內生殖器,但有明顯陰道等外生殖器官,只是陰道較短,只有5、6公分。
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第46個染色體XY是男生染色體,認為應是罹患典型雄性素不敏感症候群,發生率只有幾萬分之一,醫界少見。
婦產科主治醫師陳保仁表示,該症候群主要是雄性素訊號沒有發出來,造成雄性素未表現出來,因此雄性的睪丸、陰莖等男生外生殖器官不會發育,體內雖有男性荷爾蒙,卻因男性性徵退化,身體仍發育成女生。這名女生經腹腔鏡檢查,未發育睪丸存在腹腔,未來引發病變機會近50%,建議20歲以後手術拿掉性腺,未來性生活OK,只是不能生育的事,可能要告知對方。
💪更多健康推薦
‧擁6千萬模範夫妻退休搬進高級大樓 親戚上門揭穿假象:錢不代表一切
‧健康退休師夫妻65歲就入住養老院 不擔心9萬高月費直呼「太幸福」
‧吃藍莓防失智!藍莓一買回家就洗易發霉 專家教正確處理延長保鮮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