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年紀越大視力越模糊?專家示警:6種狀況恐讓你開車變危險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退休力/ 自在獨立

退休夫妻還清35年房貸終於能享福 遭年輕鄰居衝康「想賣房卻賣不掉」

隔壁鄰居發出噪音,讓老夫妻非常困擾。示意圖,ingimage
隔壁鄰居發出噪音,讓老夫妻非常困擾。示意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日本一對65歲的退休夫妻好不容易還清長達35年的房貸,原本應開始過安穩自在的生活,卻因為新搬來的年輕鄰居製造影響身心的噪音以及不良生活習慣,而陷入無止境的困擾,想要忍痛出脫房產也因為另類「嫌惡設施」而遭遇阻礙。

日媒報導,65歲的佐藤太郎(化名)從大型製造商屆齡退休後,與同屆入社結識的妻子聰子(化名)兩人一起生活。退休生活剛開始的同時,他也結束了長達35年的房貸。

當初支付了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0萬元)的頭期款,剩下的4500萬日圓(約新台幣900萬元)以貸款方式支付。每月13萬日圓(約新台幣2.6萬元)的還款壓力並不輕鬆,但他們仍按計畫在65歲順利還清,過著無房貸的安心晚年生活。

就在這時,隔壁的長年空屋搬來了一戶30多歲的年輕夫妻和兩個孩子。佐籐居住的這一帶住宅區開發超過40年,留下的幾乎都是年長者,他們很高興有年輕人搬來。新鄰居來打招呼,夫妻倆也很有禮貌,讓佐籐鬆了一口氣。

年輕鄰居其實是麻煩製造者

但沒過多久,佐藤夫婦的安穩日子逐漸被打破。清晨開始就傳來孩子尖銳的喊叫聲與奔跑聲,這些噪音日夜不斷,甚至晚上10點後仍未停止,有時還能聽見隔壁夫妻的吵架聲透過牆壁傳來。佐籐自己也養育過孩子,一開始覺得環境音多少可以忍受,但後來情況愈來愈嚴重。

問題不僅是噪音。鄰居不遵守垃圾分類規則,垃圾袋提前一晚就丟出來,常被烏鴉翻得一地狼藉。庭院樹木也不修剪,任其蔓延伸進佐藤家的範圍。

忍耐到極限後,聰子鼓起勇氣,婉轉地提醒隔壁太太,希望他們晚上安靜一點;卻遭對方用翻臉的語氣回:「我們家有小孩,本來就沒辦法啊!」這反應讓聰子愣住了,自此之後,鄰居們見面時連招呼都不打了。

噪音嚴重影響身心 想脫手房子卻碰壁

受到鄰居的干擾,近來太郎開始出現原因不明的頭痛,聰子也因為失眠而被迫到身心科拿安定劑服用。本以為好不容易把房貸還清,能就此過平穩生活,現在每天都覺得極度痛苦。

於是佐籐夫婦找了幾家不動產公司詢問估價,想要賣掉房子搬家,卻不如想像中順利。他們一旦老實說出與鄰居的糾紛,房仲的表情就立刻沉下來,直言雖然能坦白告知狀況很好,但在這種情況下要找到買家幾乎不可能;就算賣得掉,也只能大幅低於行情價。

這是因為涉及「告知義務」。賣方有義務在售屋前說明可能影響買方判斷的重要事項,其中包括鄰居糾紛等不利事實。房仲需依據賣方提供的資訊轉告買方,若刻意隱瞞,事後被發現,買方可要求解約或索賠。

根據台灣民法的「瑕疵擔保責任」,出賣人對於標的物在交易時存在的瑕疵(包含物理性或法律上妨礙使用的問題)需負擔保責任。若賣方明知瑕疵而未告知,買方可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價、損害賠償。嚴重的鄰居糾紛、噪音、環境問題,有時也被視為「交易重要資訊」,若賣方隱匿可能成立「瑕疵」或違反誠信原則。

這間付了一輩子房貸好不容易還清的退休宅,反而成了「賣不掉的負動產」。佐藤夫婦無奈地說,既不想再忍受,但也不想就這樣搬走,實在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房貸 噪音 退休生活 夫妻 孩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