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退休力/ 健康準備

65歲退休夫妻搬到機能佳市區公寓 五年後「計畫失算」後悔換房

老夫妻購入市區新家,卻在五年後遭遇照護需求而後悔。ingimage示意圖
老夫妻購入市區新家,卻在五年後遭遇照護需求而後悔。ingimage示意圖

聽健康

00:00/00:00

多數人夢想退休後與伴侶共度悠閒的第二人生,選擇便利又舒適的住處作為終老之所,卻忽略了未來可能面臨的健康變化與照護需求。日本一對夫妻在丈夫經歷一場大病,讓他們後悔從郊區獨棟住宅搬到市區公寓。

《THE GOLD ONLINE》報導,65歲的田中健一(化名)與妻子聰子(化名)是一對在公司共事數十年的同期夫妻,兩人同時退休,合領了4000萬日圓(約新台幣832萬元)的退休金,加上原有存款,合計約7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56萬元),每月還可領取共計34萬日圓(約新台幣7萬元)的老年年金。孩子皆已自立,生活上幾乎毫無經濟壓力。

夫妻倆決定換屋,選擇購入一處終老宅。他們原本住在郊區獨棟住宅,但距離車站遠,庭院打理與建物維護日益吃力,因此將舊屋售出,加上部分存款,花費5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040萬元)購買了位於市區近車站的中古公寓,屋齡僅10年,設備新穎、安全性佳,生活機能也極高。

丈夫健康出狀況 意外打亂晚年藍圖

入住新居五年後,聰子70歲那年,健一在客廳突然中風倒下。雖然保住性命,但留下右半身癱瘓的後遺症,被判定為「要介護3」等級。

聰子決定自己在家照顧丈夫,卻很快發現,原本被視為理想終老住所的公寓,對照護而言極為不便。包括走道太窄,輪椅轉彎困難,特別是臥室到廁所的動線,常撞牆,需靠聰子用力轉動方向。

原本買了最先進的無水箱馬桶現在也成了障礙,便器周圍無足夠空間協助如廁,更因牆面材質無法安裝扶手。另外浴室空間不足,難以協助沐浴、洗澡區狹窄,擺放沐浴椅後無法站立操作,濕滑地面也增加聰子的受傷風險

聰子逐漸體認到,當初沒考慮未來的照護需求,如今竟成了生活重擔。她後悔說道如果還住在獨棟住宅,也許能自由改裝,更能靈活應變。相較於住在公寓需遵守管理規約,像是擴寬走廊、水電配置更動等結構工程幾乎無法實施,使得他們難以針對照護需求進行大規模裝修。

聰子無奈表示當初以為已經萬無一失,結果根本沒有想到會變這樣,話中滿是對於未曾考量老化與疾病風險的悔意。

即便是在身體尚健康、經濟無虞的階段規劃晚年生活,也不可忽略未來可能面臨的失能與照護狀況。理想的終老住所,不只要「當下方便」,更須具備長遠的可調整性與照護適應力,才是真正的安心與保障。

照護 退休金 夫妻 風險 第二人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