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助不褪色、更乾淨清新 6種衣物丟進洗衣機清洗前記得先翻面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高齡社會

共生社區/超高齡浪潮來了!高齡孤獨解方可靠「這方法」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右二)攜手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新書,分享共生社區實踐個案、理念。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右二)攜手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新書,分享共生社區實踐個案、理念。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現在的65歲以上老人和過去的老人很不一樣,人不一樣,環境不一樣,所用工具也不一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在《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新書分享會中指出,台灣正面臨高齡人口增多、孤獨等問題,在過去,談到老人政策,常以「照顧」角度出發,且常以一場場活動為號召,彷彿只要老人願意來參加活動,就算達標,但這樣的作法有其盲點,且並不足夠,推動共生社區,或許是問題解方之一。

李若綺直言,現在的老人樣貌已經不同以往,逐漸出現改變,多數老人還是希望可以發光發熱、貢獻專長,從而得到尊嚴、認同、價值,因此以「照顧」為起點的政策,已逐漸無法吸引現在老人熱情參與。

此外,即使不斷舉辦活動,但對於多數老人來說,參加活動後,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心理狀態等,還是沒有多大改變,高齡、孤獨的問題依舊存在。

從「共照」到「共生」,讓每一族群都能自在生活

自2020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開始透過內部推動、外部輔導等方式推展「共生社區」概念。李若綺認為,共生社區強調的是讓社區內的年長者、年輕人或每一族群都可以「好好生活」,對於社區中的老人,也是從「社區共同照顧」角度轉變為「社區共同生活」,所有的「據點」,應該改變成「聚點」,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自在地相聚、生活。

李若綺表示,由於各社區的族群、環境與文化等不盡相同,所以社區共生條件也不太一樣,因此沒有標準SOP,必須跳脫傳統思維,依據每一個社區的獨特性進行思考、設計,才能跨出第一步,在書中,就有許多做法可作為參考、啟發,每個共生社區的成立、運作,都有精彩、獨特之處。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左)與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右)在《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新書分享會中分享對於共生社區的理念、想法。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左)與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右)在《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新書分享會中分享對於共生社區的理念、想法。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運用破框思維,才能幫助達標

上述書籍作者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也認為,運用「破框」思維、跨領域合作,的確可以幫助共生社區的運作、形成。在實際走訪11個台灣共生社區後,她發現,從新北市民活動中心、臺南老街到彰化農村、花東偏鄉等,不同的共生社區各有不同做法。

楊寧茵觀察到,在11個共生社區當中,有的是從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轉型,也有社區營造組織幫忙穿針引線,還有是從個人開始而推動共生之旅,無論那一種做法,推動者都必須觀察到社區所面對的問題、困境,結合破框思維、實踐能力,並連結公部門資源,且不被資源框架限制行動、思考,才有機會達到「共生社區-讓每個人都能在社區好好生活」目標。

高齡 楊寧茵 新北市 心理 人際關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