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被視為未來治癌的曙光,目前包括抗體藥物及細胞療法兩大趨勢,抗體藥物已發展10年,而細胞療法在台灣則剛起步。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成功大學醫學院腫瘤科副教授張光裕指出,免疫療法費用相對昂貴,若使用抗體藥物可獲健保給付建議先使用,細胞療法必須多方面考慮,經濟負擔和藥效都是重點。
免疫在癌症的重要性,早在2000年時就發現,癌細胞有些共同特徵,包括複製無上限、誘發血管增生、抗細胞死亡、失控的增殖、生長抑制失效等。2011年科學界發現,癌症治療不能只專注腫瘤細胞本身,還需要注意癌細胞的微環境,甚至必須了解腫瘤細胞何以逃脫體內的免疫系統。
張光裕指出,近年學者重大發現是免疫檢查哨點與腫瘤免疫的抑制原理,用以發展免疫抗體藥物,這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有「CTLA4抗體」及「PD-1/PD-L1抗體」兩大類,有六成癌別適用,療效約2成到4成,最近研究發現抗體藥物反應性可以持續,健保署目前有條件給付8種癌症使用。
簡單的說,免疫治療的原理是讓免疫細胞教育活化,認出腫瘤細胞後再殺死癌細胞,除了抗體藥物外,國內也有10幾家醫院正在進行細胞免疫治療,目前特管法進行技術上的監控,治療前需在體外進行自體免疫細胞的處置,之後再輸入回體內,但效果會依每家醫院有所不同,由於是自己的細胞,副作用不會太大。
細胞療法最新的還有將T細胞改造成CAR-T嵌合抗體受體T細胞,張光裕表示,目前國際藥廠有5種產品上市,效果雖然經過證實,但能使用的限制更高,只適合血液性癌症,且又得看其特殊腫瘤亞型,加上在台灣取得困難且非常昂貴,民眾要付出的成本相當高,由於細胞經過改造會擔心產生免疫風暴,必需密切觀察。
至於,民眾該如何看待免疫治療,張光裕認為,若健保有給付抗體藥物,民眾當然可以使用,若要自費使用抗體藥物或細胞免疫療法,需要更客觀看其效果及經濟負擔與效果,選擇細胞療法則要看其實驗室是否有認證,也需要看醫院與生技公司合作研究的癌別是否適合自己,在治療前需與醫療團隊仔細討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