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病奪冠! 遠離洗腎,營養師提5警告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108年10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1)慢性腎臟疾病、(2)第2型糖尿病、(3)齒齦炎及牙周疾病、(4)齲齒、(5)原發性高血壓、(6)到院抗腫瘤治療(放療、化療)、(7)呼吸衰竭、(8)慢性缺血性心臟病、(9)思覺失調症、(10)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
慢性腎臟病108年全年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位居第1名,統計108年全台洗腎人數也攀升到9.2萬人,與107年的洗腎人數9萬人相較,1年之內又增加2千人,「慢性腎臟病」成為國人重要的健康課題。
有46%新洗腎患者是糖尿病控制不佳 導致腎臟病變
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人數眾多,觀察背後主因,有46%新洗腎患者是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雖然台灣糖尿病患的年齡大多為65歲以上族群,但隨著國人飲食西化、飲食精緻化,手搖飲料、精緻高糖蛋糕餅乾等甜品越來越容易取得,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20至39歲年齡族群,糖尿病發生人數從2010年至2014年之間有成長趨勢,顯示年輕族群對於腎臟的保健防範也不容小覷。
保護腎健康 預防腎臟疾病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指出針對腎臟的保健,從日常生活中飲食的控制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相當重要,保護腎健康,預防腎臟疾病!除了國健署建議的「3多、3少、4不、1沒有」外,還有1個必要!
【3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纖維及含豐富鉀離子,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體外,可預防高血壓,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及降低腎臟負擔。適量攝取水分,每公斤體重喝30c.c.水,可增加新陳代謝。
【3少】少鹽、少油、少糖:控制鈉的攝取量,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1茶匙食鹽(6g)。常吃甜食,攝取過多熱量,會造成肥胖,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4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謹記並遵守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的4不原則。
【1沒有】沒有鮪魚肚:沒有鮪魚肚,避免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1個必要】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輕度中度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症狀,要及早發現腎臟病變就得靠健康檢查。常見的腎臟健康檢查有:抽血、尿液檢查、腹部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腎臟切片檢查、電腦斷層攝影(CT)。
更重要的是,採取健康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遠離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若等到腎臟已發展到慢性腎衰竭的階段,才想要改吃健康的飲食,屆時必須經過與醫師及營養師討論評估,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法。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蛋白質吃太多腎臟會受不了? 4種攝取方式都NG
膀胱炎都怪衛生習慣差! 大小便後擦拭應向前or向後?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糖尿病整合照護/2025年 拚涵蓋率6成以上
糖尿病整合照護/病患年增16萬 逼近新生兒
糖尿病整合照護/糖化血色素超過7.5 須進階治療
糖尿病整合照護/成人健檢揪代謝症候群 落實減重
糖尿病/專家:控糖指引 中央各做各的
糖尿病/糖尿病婦人傷口難癒合 負壓治療改善健保有條件給付
糖尿病/糖尿病史27年病況控制佳 醫師公布胰島素3大進步、迷思
無菸世界/電子煙油無尼古丁恐仍致癌 菸防法草案由行政院審查中
思覺失調/常聽到嘰嘰聲好像漏電,是幻聽還是耳鳴?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無菸世界/禁電子煙放加熱煙是打假球?陳時中:全禁不符規範
無菸世界/增肺癌存活率:專家疾呼,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
無菸世界/國內10個抽菸小孩4個哈加味菸 女學生使用率高於男學生
無菸世界/加熱菸結合電子菸無法管?衛福部:將全面禁售
腎臟病/愛護腎臟 從謹「腎」用藥開始!
腎臟病/新一代國病近半數都是糖尿病引起! 怕吃藥下場最慘,腎臟內科醫師揭5大症狀
無菸世界/消基會抽驗電子煙油 逾5成含尼古丁且未標示
無菸世界/限制菸品業者顯名贊助活動 大法官認合憲
腎臟病/領先全球!台大醫找出斬斷急性腎損傷變慢性腎臟病解藥
腎臟病/糖尿病服藥控制 可減少腎臟病
思覺失調/首台國產腦部MRI 解析度大躍進
腎臟病/花了533億元!去年健保9大最燒錢疾病 慢性腎病奪冠
無菸世界/台菸盒警示圖今起改更寫實 但面積小民團盼改進
無菸世界/吸菸影響視力 「吸菸失明」菸盒新警示7月上路
無菸世界/吸菸者罹「肺阻塞」風險高出6.3倍.嚴重恐致死 10方法助治療
無菸世界/類菸品定義不明恐成法律漏空 董氏:連電子煙也禁不了
思覺失調/台灣思覺失調盛行率低 衛福部:一定有小部分醫療黑數
思覺失調/個管與社區銜接資源不足 精神病人復歸路仍艱辛
思覺失調/精神病強制治療法源模糊、案量低 醫盼修法取消審查會
思覺失調/國際醫療照護論壇在台舉行 副總統陳建仁分享我國成績
糖尿病/棕色脂肪研究 可望治療糖尿病
猜你喜歡
《Nature》: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5% 出現這些症狀須注意
投票/LDCT肺癌篩檢今起納入「5癌篩」2族群及早預防
兒童長新冠1/不想上課竟是「長新冠」徵兆?這些症狀持續4週應就診
兒童長新冠2/孩童腦霧怎麼辦?補充維他命B、C、D抗發炎
為視訊診療把脈1/誰來協助遠距醫療最後一哩路
為視訊診療把脈6/快樂缺氧不自知 醫花20分鐘苦勸救命
為視訊診療把脈2/視訊為何難用?專家分析三大原因
為視訊診療把脈5/偏鄉遠距科別少 得克服數位心理障礙
為視訊診療把脈4/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年底前修法
2022高齡論壇/20專家 教你安頓身心面對老後生活
樂齡幸福學5/孤獨與孤立襲來 銀髮族準備好了?
2022高齡論壇/高齡心理健康專家解惑 失智、憂鬱、失眠都有解
為視訊診療把脈3/程序複雜 長輩搞到快得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