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大腦多巴胺 巴金森需長期用藥、隨時調整
使用左旋多巴藥物或多巴胺促進劑,減緩動作障礙。
醫師表示,緩解及控制巴金森氏症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主要藥物因機轉不同大致分為左旋多巴(Levodopa)與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兩大類。藥物能讓多巴胺細胞分泌多巴胺,或減緩多巴胺代謝速度,但病人須長期用藥,難免出現藥效波動等情形,此時就要隨時調整用藥,家人也要關注及提醒病友按時用藥,延緩病情惡化的時間。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是種神經退化疾病,可能先天帶有相關基因,合併後天環境汙染、大腦感染病毒,以及有機磷、重金屬、殺蟲劑、化學藥品等,使存在於間腦的多巴胺細胞快速老化、凋亡,以致多巴胺分泌不足。
延伸閱讀>>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藥物搭配因人而異,若出現藥效波動需重新調整。
治療方面,「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林祖功說,治療時常依巴金森氏症病友年齡、症狀給予藥物,並因人而異,如年輕患者常用長效型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年長者則使用左旋多巴藥物,但藥物仍會交互調整,因患者需長期用藥,有時藥物劑量不足或太強,而出現藥效波動,此時就要重新調整用藥。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動作障礙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指出,首先可以給予左旋多巴藥物,左旋多巴為多巴胺的前驅物質,經腸道吸收後,穿過大腦血腦障壁,進入多巴胺細胞,再轉為多巴胺釋放到大腦。其次,或可以給予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讓大腦接受到類似多巴胺的刺激,緩解不適症狀。最後是利用抑制酵素等藥物,減緩大腦中多巴胺的代謝速度。
巴金森氏症病友在出現手抖、身體僵硬等動作障礙前,常出現睡眠困難、憂鬱等非動作障礙,如何緩解?陳柔賢說,早期巴金森氏症易出現的前期症狀包括便祕、睡眠困難、憂鬱、嗅覺異常等,此時將依不同症狀給予相對應的治療藥物。
不斷更換醫師、轉換用藥,病患恐更受苦。
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病友出現手抖症狀,多巴胺細胞已有六至七成退化,若合併憂鬱,將選擇同時能緩解動作症狀及憂鬱的藥物,幫助病友提高生活品質,降低用藥負擔。臨床觀察,病友從發病到離世長達17到20年,若規律用藥治療、運動,可以延緩身體退化、失能速度,「巴金森氏症不是完全悲觀的病,只要及早發現並用藥控制,它可以分期付款,減慢退化速度。」
「部分巴金森氏症病友常因服藥後,感覺治療效果不佳而到處就醫,如此一來成了藥物白老鼠。」林祖功曾收治一名70多歲巴金森氏症女患者,始終感覺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而到處就醫,每位醫師都在嘗試最佳用藥,而病人就是一直使用不同的藥物,不斷受苦。他建議轉換醫師時,應要有前一位醫師的轉診資料,並找尋神經內科醫師追蹤,避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陳柔賢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吃藥是為緩解不適症狀、延緩失能時間,尤其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需透過漸進式用藥,由醫師評估病友是身體僵硬、手抖影響日常生活較多,還是頭暈、嗜睡、皮膚緊繃及異動症(身體不自主動作)等藥物副作用影響較多。病人不應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拒絕用藥,以免病情惡化,且不應尋求幹細胞、基因治療等期望治癒,「巴金森氏症為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是無法被治癒的。」儘管如此,也鼓勵病人在罹病初期就和醫師溝通治療目標,以延長治療蜜月時間。
照護提醒
讓病友按時服藥 照顧者的重要任務
「讓巴金森氏症病友按時服藥,這是家屬的責任。」陳柔賢說,家屬應想盡所有方法,例如,可以輪流打電話叫病友吃藥,或是幫病友買四個鬧鐘,設定好服藥時間,讓病友按時吃藥,就如同小朋友不吃飯,爸媽就要拿著飯碗追著孩子餵飯,這是一樣的道理。
林祖功也說,若病友生活功能出現問題,不吃藥身體就僵硬不能外出、無法爬樓梯等,因此吃藥是要取得平衡,且患者每半年到一年也會抽血檢查肝、腎功能,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因噎廢食。
為提醒病友規律用藥,家屬可用藥盒分裝藥物,或使用手機APP等方式,提醒病友按時用藥,延緩病情惡化。

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日隨報附贈,12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帕金森氏症問題不只是動作 便秘、睡眠障礙都是警訊
世界巴金森日/是否手抖、臉僵…自我檢測巴金森
簡報忘詞、公文寫不了字…壯年得巴金森病 衝擊事業和家庭 醫:漸進式用藥、可延緩
「放鬆1.2.3」睡前小運動 專家籲多運動延緩巴金森氏症
煮婦聞不出味道 巴金森病前兆
健保大數據/110年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5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巴金森氏症治療特色院所
好好治療巴金森 壽命與一般人無異
及早進行吞嚥訓練 多運動是延緩巴金森病程的關鍵
深部腦刺激手術治巴金森 術後仍須服藥控制
巴金森病友年增2千人 左旋多巴藥物使用量最多
新藥+量表納入給付 及早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
68歲開朗阿公性情大變 就醫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
「撲克臉」非臉臭 醫師提醒手抖面僵可能是巴金森氏症
營養師5招「快樂」飲食 愈吃愈快樂 遠離巴金森病風險
緩釋型巴金森氏病新劑型藥品 減少異動症和斷電症狀
生活照護/巴金森病友的家 家具少一點、動線要寬敞
警訊自我檢測/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每月8號手指操自我檢測
巴金森病警訊/及早警覺憂鬱焦慮 不能忽略的巴金森病前兆
巴金森病治療/藥物、運動雙管齊下 延緩巴金森病效果明顯
生活照護/家有巴金森病患者該如何安置 3要點打造安全居家環境
生活照護/當你的巴金森病家人有吞嚥困難、營養不良 照顧者有哪三招可幫助他?
巴金森警訊/出現手抖、憂鬱、關節僵硬?小心可能是巴金森病
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
巴金森治療/被診斷「巴金森氏症」怎麼辦? 醫師詳解四大治療方法
巴金森治療/爸爸不怕巴金森症 家人和醫療團隊給你靠
圖表/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飲食照護/巴金森病潛藏憂鬱風險 營養師推五種「快樂」飲食
猜你喜歡
冰箱內的陳年藥材能吃嗎?中醫師教你辨別中藥是否變質,出現「3狀況」不可再食用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為何男性坐著尿可能比站著尿好?泌尿科醫這麼說
猴痘證實恐家戶傳染 美CDC列6措施有效阻絕病毒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失眠睡不著?專家:與其努力睡覺 不如告訴自己「不要睡著」
排便後擦屁股幾次是合理範圍?醫師建議最多擦5次就該收手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運動療法改善膝關節炎 專家教抬腳操強化大腿肌力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骨質疏鬆症族群男女有別 醫師曝為何男性發作晚且骨折更易嚴重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腹主動脈瘤破裂致死率逾五成 微創主動脈支架治療復原快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注意!咳嗽合併「11症狀」,最嚴重恐為「1癌症」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睡好覺、養好肝 5大類食物有助創造好眠循環
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解除便秘?便秘分4類型,其中一種蔬果吃多反而加重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排便後不要擦太乾淨 醫建議:擦到淡黃色就收手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工頭1餐吃2便當「瘦10公斤」竟是罹糖尿病 醫曝免上身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