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者也許連家人都不記得,但卻不會忘記味道。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氣味與記憶、情緒有許多,因此可趁農曆春節時,用年味幫助失智者找回記憶。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一億五千兩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袁瑋表示,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身上有早期嗅覺喪失的症狀,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甚至不少在認知功能還未被注意到改變時,嗅覺功能已經變差,嗅覺變差也會影響味覺。研究也發現,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患者的味覺會比較差。
而嗅覺是感官刺激中唯一可以直接進入大腦管理情感與記憶的中樞,如杏仁核與海馬迴。有實驗以嗅覺訓練作為認知刺激,經過12週,患者語言流暢度與執行功能都改善了。
因此透過設計的烹調食物等活動,可以幫助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症患者預防認知功能退化。近年國際上對預防失智、延緩退化,強調多元生活介入,其四大要素:認知訓練、控制心血管疾病、營養、有氧運動,都能整合在療癒性的烹調活動設計中。
袁瑋表示,認知功能障礙不同程度的失智個案能力不同,讓老人家參與年菜的烹調活動有五個小技巧可以參考:
一、安全性:環境簡單,移除尖刀、熱爐等,而且要注意個案位置與動線安全。
二、參與感:有些患者雖無法完成煮餐,許多活動仍能使他們有參與感,包括挑洗菜、擺餐具、簡單備餐等。
三、有彈性:複雜食譜可能很挫折,簡化食譜及有備案,當長輩感到挫折時可更換或挑其中單項完成,如削皮、攪拌、撿菜、測重量、添加材料等,這些重複性動作常讓失智長輩覺得有趣甚至療癒。
四、多鼓勵: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避免批評,多給予鼓勵,不要擔心長輩動作慢或怕他做錯而把事情都做完了,邀請他們參與,分配適當的項目會使他們很有參與感與成就感。
五、勤互動:對於過去擅長煮菜的長輩,可以請教他做法,或許他做不出來,但可能久遠記憶還存在。也可以邀請長輩間的互動與對話,例如拿東西給對方、合作擺餐具、輪流攪拌等。
袁偉表示,過年讓老人家下廚做自己的拿手菜,可交流記憶中的家鄉味及年節特有的菜色。烹調過程中,各式香噴噴的料理交織老人家的笑聲,過年團圓更有意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