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失智/ 照顧喘息

職務再設計/功能評估+職務再造 早發性失智者有機會繼續工作

台灣失智症協會曾調查,早發性失智症患者確診之前,約44%的人仍在職場工作,但確診後仍繼續工作者只剩10%,對家庭經濟造成相當大的衝擊。醫師表示,其實個案經功能評估後並調整職務內容,仍能保有一定工作能力,但需社會提供機會,否則處處碰壁,個案和家屬都難受。

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李會珍表示,愈來愈多人認識失智症,卻不知道失智症可能發生在年輕族群。早發性失智症發病年齡介於45至65歲,大部份人都還在就業中,她甚至聽過最年輕的個案僅有18歲,青春才正要開始就出狀況。

台灣失智症協會曾調查,早發性失智症個案確診前約44%者還在職場上,但確診後仍繼續工作的比率僅剩10%。但能夠繼續工作者,不是自己開業當老闆,就是公司願意提供職務調整,才能繼續留在職場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科主治醫師徐榮隆表示,早發性失智症常見有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和額顳葉失智症,症狀常見為健忘、語言遺忘或空間障礙,做事也很容易半途而廢。

但是,「經過評估及職務再造,患者仍有機會繼續工作。」徐榮隆說,不同患者有不同缺陷,所以要先診斷是否為失智症,再評估肢體、語言、方向感和執行力等功能,以保留度最佳的功能來調整職務。

徐榮隆舉例,如果個案的方向感功能保留度佳,那麼執行需要走動的工作就沒有問題;反之,個案恐因方向迷失而無法完成指定工作。

李會珍說,曾有個案過去是清潔隊司機,當確診早發性失智症後,個案太太向清潔隊請求幫助。清潔隊小隊長就幫個案把工作從開車調整為跟車,協助民眾將垃圾丟進車內,「這名個案就做得很好,順利保住工作。」

可惜,並非所有職場都買單。李會珍說,曾有一位女老師確診失智後,儘管醫師評估她工作能力還有7成,個案先生也向學校請求留住太太,他可自掏腰包付太太薪水。「但學校知情後30分鐘就回電拒絕,請先生協助個案辦退休。」

李會珍感慨,確實很多個案不願將病情曝光,就是擔心1曝光就失去工作。早發性失智症相對老年型失智症的人數少很多,但各行各業都可能有員工成為「候選人」。盼大眾多認識早發性失智症,多給機會讓他們保有工作及收入。

徐榮隆提醒,早發性失智症家庭算是「高風險家庭」,少了經濟來源和家庭支柱,連孩子都可能受到影響,政府也應正視並提供就業機會,「處理好1個病人,其實可救1個家。」

徐榮隆也呼籲家屬,應鼓勵個案早期診斷、治療和接受復能協助,醫療上也能幫助配偶規畫照顧方式,讓「家」能持續運作下去。

●長照2.0看過來

https://udn.com/upf/udn/longtermcare-digital/

●失智旅人粉團

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

失智症 照顧喘息 職務再設計 鄧桂芬 年輕型失智症 認知功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udn x WaCare 獨家線上課程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