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人確診,你我隨時可能被隔離!line群組貼心轉傳 「隔離包」備妥這些東西
日前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感染,其中2名確診案例都住在同棟大樓住戶,新北市府緊急下令清空大樓,將所有住戶全部轉進檢疫中心。面對此波疫情,醫師、專家提醒Delta隨時會進入台灣社區。而一旦宣布進入社區,政府必會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現在只要同住家人,或同上班場所有人確診、或曾在餐廳一起用餐群眾裡,有人確診是Delta時,都需到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因此這幾天有不少人在line群組傳訊息,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預先備妥「急難包」,以免臨知被通知需閉關隔離措手不及。
line群組提醒訊息 急難包準備物品
個人要準備一個大背包,裡面裝3套換洗內衣褲、1套外衣褲、2條毛巾、牙刷、牙膏、漱口杯、拖鞋、洗面乳、肥皂、一套外衣褲、少量封裝食物(堅果、栗子、瓶裝亞培安素、平時的慢性病藥2星期份量、晚上輔助睡眠藥物)、手機行動電源及電線、少量口罩(15個)、薄長袖外套、幾個大的拋棄式塑膠袋、指甲剪、襪子、小鬧鐘(要裝電池)等等。
也要準備好復健紙尿褲(可尿3~5次者),至少2件紙尿褲,搭專車來回檢疫所時穿著(中途不能去上洗手間),另備拋棄式紙內褲14件,還有3瓶600ml 礦泉水、一些拋棄式手套、晚上幫助睡眠藥物、綜合維它命、鈣片、維它命D3 。
準備好上述物品,隨時遇到Delta確診者,就要去台北或台中檢疫所,閉關隔離14天。
Q:解除隔離標準
A:住院隔離治療之無症狀或輕症個案,退燒至少 1 天,且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已達 10 天(無症狀者,發病日以採檢日計算),如SARS-CoV-2 RT-PCR 檢驗結果為陰性或 Ct 值≥30,即可解除隔離治療。>>看詳細
Q:什麼樣的對象要住進集中檢疫場所?
A:包含入境後須集中檢疫的旅客、確定病例密切接觸者或自中國大陸等流行地區入境的旅客等。安排入住集中檢疫場所之前,將由醫護人員評估其健康狀況,倘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會立刻後送就醫,不會安排至集中檢疫場所。無症狀者才會由專車送到集中檢疫場所。
Q:如果我的同班同學是居家隔離者,我該怎麼辦?
A:居家隔離者是代表曾經接觸過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人,需要留在家中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但居家隔離者並沒有發病,也還不具有傳染疾病給別人的能力。所以曾經與居家隔離者的同班同學接觸並不用擔心,正常生活即可。
Q:為什麼在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要再接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
A:考量目前極少數感染COVID-19個案之潛伏期可能大於14天,指揮中心自109年4月5日起,針對居家檢疫期滿者,實施額外7天自主健康管理。
Q:居家隔離/檢疫期滿後的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要特別注意甚麼?
A:保持勤洗手習慣、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每日早/晚各量體溫一次。
如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正常生活,但應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延後非急迫之醫療或檢查,如需外出應嚴格遵守全程佩戴醫用口罩。
如果出現發燒( ≥38˚C)、嗅/味覺異常、腹瀉或有呼吸道症狀,請立即佩戴醫用口罩,請撥打1922或聯繫衛生局,依指示至衛生局指定之醫療院所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暴露、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的症狀。返家後亦應佩戴口罩、避免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佩戴口罩並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
如就醫後,經醫院安排採檢,自採檢醫院返家後,於接獲通知檢驗結果前,應留在家中,不可外出,如檢驗結果陽性,衛生局將會通知您及安排就醫。另於獲知檢驗結果為陰性後,仍需自主健康管理滿7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衛福部立醫院每天PCR採檢2000多人 祭5大措施加快速度
51名醫護抱病返工、醫護不敢篩 陳時中:沒篩就沒確診
「〇加七」疫情恐升溫政策會走回頭路? 陳時中:沒打算
已賣出3500萬劑快篩 陳時中:第二輪下周開賣
明起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可算確診 指揮中心公布流程
輕重症分流取消年齡住院限制 陳時中:回歸醫療專業判定
0+7新制今上路 盼簡化流程 竹縣衛生局:沒那麼輕鬆
她喉嚨刺痛唾液快篩3天陰性 鼻咽快篩一用「浮2條線」
幼兒外出戴口罩、外罩塑膠袋? 兒醫給3理由:母湯喔!
洗手要洗多久才乾淨? 毒物教授實測結果告訴你
輕症居家照護喉嚨痛怎麼辦? 醫分享秘招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 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0+7」新制明上路 業者:防疫保單隔離金難以理賠
愈來愈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 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基隆2歲確診童不治 醫籲家長掌握兒童ICU醫院名單自救
Omicron喉嚨指向性高 醫師建議:每天漱口降低病毒量
醫建議有「這一條件者」需備2支快篩 原因曝:5天內要拿到藥
染疫康復後何時可以開始運動健身?專家提供體能恢復指南
民間自救…快篩劑救急 民代發起互助平台
父母陪同孩子被居隔…防疫保單不理賠?金管會說明原因
陽性率50%陳時中認確診數意義不大 明研議領藥綠色通道
快篩實名制「符合1條件」再開第二輪 陳時中:最快6月前實施
居家缺氧怎辦?醫曝「2招自救法」一根吸管血氧93%變99%
北市聯醫和平院區轉防疫醫院 醫護怨:哪有人力?
自主防疫!台中部分餐飲業者「重啟」 禁內用、設隔板
篩陽給藥 陳時中稱病急亂投醫 柯文哲:我有念書
1家5口只有她沒中!最強媽媽「自救」照顧確診雙胞胎兒 重點提示秒懂
台中單親媽帶發燒兒排7小時等PCR 中市府回應了
勞工快篩才能上班 勞動部:雇主應負擔費用
保醫療量能 柯文哲認為2類人不一定要住院
猜你喜歡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QA/快篩陽性怎麼辦?家人同事確診了怎麼辦?5張圖表快速了解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 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退役將軍夫人拒快篩、PCR闖三總病房 失控飆罵護理師
醫藥記者確診日記/從快篩陽性到醫院PCR確診、視訊看診的漫漫長路!政府應變力不足讓民眾心累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唾液快篩開賣!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
圖表整理包/一樣居家差很多 一圖秒懂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隔離天數可自選? 打完疫苗仍可選「3+4」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輕症居家照護喉嚨痛怎麼辦? 醫分享秘招
健康益友都預約不到?視訊診療4管道,虛擬健保卡也可看!全台支援虛擬卡院所名單公開
「感覺自己被放生…」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問答集╱0+7今上路也能選3+4 怎麼選、誰適用 八大問答一次看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
確診補充維生素C幫助修復!專家曝「1吃法=白吃」 還會帶走體內維生素
愈來愈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 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51名醫護抱病返工、醫護不敢篩 陳時中:沒篩就沒確診
「0+7」新制明上路 業者:防疫保單隔離金難以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