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一再變異,疫苗還來不及跟上,大陸已經有了新的對策,中國核工業集團與中科院研究利用小型輻照滅活新冠病毒,目前已對進口冷鏈食品率先開展試驗。
中核集團今日在官網發布,從去年12月開始,歷經3個月試驗對新冠病毒開展輻照滅活實驗,取得了大量的研究資料。模擬,實驗表明較低的輻射吸收劑量就可以達到新冠病毒滅活效果,且對安全不構成影響。
中核集團表示,這是繼2020年利用核技術開展醫用防護服輻照滅菌之後,再次利用核技術研究新冠病毒輻照消毒,建立新冠病毒輻照消殺技術。目前研究成果率先應用於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的消殺處理。
中核集團是大陸第一、世界第三大的鈷源供應商,輻射滅活新冠病毒試驗研究,是由中核集團旗下中國同輻負責設計和提供專用輻照設備,中科院微生物所負責病毒輻照檢測,實驗方案由大陸在國家原子能機構通過審批執行。
中核集團官網並透露,大陸的醫用防護服生產也有利用輻照滅菌技術助力。原本依照國際標準醫用防護服採用環氧乙烷消毒滅菌要7到14天,但疫情發生以來,醫用防護服需求緊張,規範成為防護服供應的「卡脖子」環節。因此,中核集團採用輻照技術解決防護服滅菌時間長的問題。
輻照技術除了醫用防護服,也對醫用口罩、乳膠手套的生產進行輻照滅菌。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