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內用!宜蘭礁溪聚餐釀3例、幼師吃火鍋疑被房仲感染
國內今暴增46例本土確診案例,包括宜蘭礁溪飯店群聚案,2名確診大學生曾到台北16人用餐,目前已導致3人確診。另外,台北市松山區一名幼兒園老師曾到餐廳吃火鍋,與確診房仲有相同足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若有確診病人進去餐廳,大家接觸時間長染疫可能性高,但強調「不會因為什麼場合有群聚就關掉,還要有很多考慮」。
宜蘭礁溪飯店先前發生群聚案,共有5名職場確診、1名友人確診,其中案18495、案18521為某大學生,曾經於1月17日到台北市與16人共餐,陳時中表示,2人在台北聚會足跡多,也曾與16名友人聚會,調查結果發現新增2名確診。
先前新北房仲案18375曾與客戶案18518、蘆洲友人案18397一起吃火鍋。案18397後來到另外一餐廳用餐,與松山區幼兒園老師案18590曾有重疊足跡,前後在同一家餐廳用餐。
陳時中表示,案18590和案18397互相不認識,也沒有一起聚餐,是從實聯制足跡找到案18590這名幼兒園老師,展開清消、疫調、匡列、採檢。至於傳出疑似有親戚在電視業服務,相關情況會由地方疫調。
台北房仲傳播鏈,最早發現是房仲案18375,不過客戶案18518發病時間較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後續要看Ct值變化,並由抗體檢驗才能釐清是否為傳染來源。這幾個個案都會回朔14天內活動史,不希望放過蛛絲馬跡,希望有相關民眾快速出來採檢,找出來沒發現的社區個案。
亞東醫院今新增2名個案,為媽媽案18548與兒子案18560,陳時中表示,母子與先生、護理師等沒有接觸史,雖然是亞東醫院的病人,但並不在先前確診護理師服務的病房。
陳時中表示,媽媽18548肺部採檢為陰性,在獨立病房待到1月17日後,採檢陰性並移到普通病房,後來感覺肺部有問題,再次採檢為陽性,兒子為陪病者採檢一樣是陽性。目前已知母親N抗體為陰性,兒子N抗體如果是陽性,有可能是兒子傳給母親,需要進一步釐清。
外界質疑,國內增加多例都是吃飯感染,甚至沒有共桌也確診,憂心西提翻版再出現,是否禁止內用或升級?陳時中表示,有些區域風險稍高,但不是絕對,如果群聚場合都禁止,會影響到嚴重民生問題。
台北房仲傳播鏈,最早發現是房仲案18375,不過客戶案18518發病時間較早,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後續要看Ct值變化,並由抗體檢驗才能釐清是否為傳染來源。這幾個個案都會回朔14天內活動史,不希望放過蛛絲馬跡,希望有相關民眾快速出來採檢,找出來沒發現的社區個案。
亞東醫院今新增2名個案,為媽媽案18548與兒子案18560,陳時中表示,母子與先生、護理師等沒有接觸史,雖然是亞東醫院的病人,但並不在先前確診護理師服務的病房。
陳時中表示,媽媽18548肺部採檢為陰性,在獨立病房待到1月17日後,採檢陰性並移到普通病房,後來感覺肺部有問題,再次採檢為陽性,兒子為陪病者採檢一樣是陽性。目前已知母親N抗體為陰性,兒子N抗體如果是陽性,有可能是兒子傳給母親,需要進一步釐清。
陳時中說,高雄雖有夫妻用餐群聚,但整體仍是高雄港群聚,與飲食關聯低;北市幼兒園老師確診,與飲食相對關聯低,目前不會因為什麼地方場合有群聚就關掉,還是有很多考慮。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投藥太慢導致病人快速死亡?陳時中:不認為與投藥有關
快篩實名制售完家數僅14% 陳時中:相信下周起免排隊
專責護病比上限提高遭轟 陳時中:多顧一人獎勵金多2千
高峰估單日達10萬 莊人祥:疫情應會延續到7月
莫納皮拉韋下周再分地方 配醫院、衛生局為主
快篩陽判定確診擴全民下周上路 篩檢站將轉型
口服藥物再開近3千份 羅一鈞:有風險因子才需開立
疫情累計5童腦炎重症 八大前驅症狀要注意
中重症+256創新高 再增3例兒童重症個案
今本土增7萬9441例較昨天略降 死亡個案53例中有52例具慢性病史
柯文哲快篩陽 黃珊珊自嘲確診俱樂部 網:阿北站峰頂了
基隆市民染疫超過11% 台東縣確診死亡率1.47‰全台最高
需翻身換尿布病人大增 台大護理師痛批1:9照顧不可能
「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 原鄉離島明先納入
新聞眼/防疫政策百變 人民只能焦慮
中重症增223例!2兒童重症 5歲童腿痛暈倒、9月嬰插管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疫情進入高峰! 今確診人數未破10萬人 陳時中這樣解釋
童7重症有3腦炎被指「不尋常」 指揮中心研議處置指引
中重症+237例、49病歿 30多歲患者死亡、3人都沒打疫苗
單日確診較昨日略降 本土+8萬5720例、死亡增49例
7重症童3合併腦炎「不太尋常」!家長牢記就醫5大警訊、送急診6大表徵
多少人死因審查遭判與新冠無關? 陳時中:公布需要時間
第3例腦炎病童…4歲女童加護病房治療中 已累計7童重症
中重症+191、59病歿 4歲童併發腦炎重症急救中
本土疫情持續攀升 今新增9.3萬確診、累計突破百萬例
口罩禁令何時取消?衛福部:疫情下坡時才考慮
疫情進入廣泛社區流行 衛福部估「高峰在5月下旬」
就醫暴增 90歲老太太苦等病床
確診昨衝8.5萬例…長者超額死亡 疫情往南
猜你喜歡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 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約25%康復者在疫後3個月出現新冠後遺症!醫師揭腦霧3大核心症狀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居家隔離怎麼伴?/確診者必須收到「解除隔離通知書」才能外出,還是滿七天就自行解隔?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吃清冠一號拉肚子怎麼辦?中醫權威陳潮宗提示3階段保健法,可緩解長新冠不適症狀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愈來愈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 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確診者獲「無敵星星」 康復三個月內不會再被匡列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快篩陽=PCR陽」對象再放寬? 陳時中:逐步擴大適用範圍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QA/快篩陽性怎麼辦?家人同事確診了怎麼辦?5張圖表快速了解
新冠肺炎可能造成神經後遺症 最新研究:認知功能衰退20年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獨/3成快速死亡、1成死後確診 專家指防疫醫療3大問題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快篩陽判定確診擴全民下周上路 篩檢站將轉型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羅一鈞自曝糖尿病史勸世 別為吃「無敵星星」故意染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