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悲傷療癒─AI復活親人】專家:誰能動用數位遺物 仍存灰色地帶

聽健康

00:00/00:00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數位來生」不再是科幻情節,而成為社會真實。實踐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張麗卿指出,在面對摯愛離世時,可能有人透過AI數位人延續互動、舒緩悲傷;然而,若缺乏適當引導,這樣的依附可能延宕哀悼歷程、產生數位依賴,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同時,數位足跡、聲音與影像在法律上究竟屬於誰、如何繼承與管理,仍存在許多灰色地帶。

張麗卿進一步說明,以AI包容為例,數位人若用於繼承人作為悲傷療癒,通常沒有法律上的問題,可是若在大家族,繼承人多,有不同看法,就不可以這樣做。

在台灣的法律脈絡下,數位遺產,包括聲音、影像、文字,等同於實體遺產,若沒有預立遺囑的前提下,由法定繼承,繼承人有權使用。當事人也可以透過預立遺囑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數位遺產的想法,在身後家人比較能夠依循參考。

張麗卿呼籲,關於人工智慧,台灣仍無相關法令,這是未來不可或缺的。目前已將「人工智慧基本法」送進立法院。若三讀通過,民法及個資法要跟著增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