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23又創新高! 境外45例 經貿公司6人確診
國內新增6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例本土個案及4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今天確定病例本土23例,是今年來最多例。
此外經貿特區有新增2名移工,曾到西堤用餐,但沒有出來採檢,其他4位職場相關人員也確診,整個公司有6人確診,上午已經檢驗千人員工,等待結果出爐。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
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0例男性、24例女性及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7例)、菲律賓(4例)、越南及以色列(各3例)、加拿大(2例)、波蘭、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瑞典、俄羅斯、英國及愛爾蘭(各1例)移入;另8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5日至1月20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394,04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375,246例排除),其中18,109例確診,分別為3,283例境外移入,14,77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6例移除為空號。
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投藥太慢導致病人快速死亡?陳時中:不認為與投藥有關
快篩實名制售完家數僅14% 陳時中:相信下周起免排隊
專責護病比上限提高遭轟 陳時中:多顧一人獎勵金多2千
高峰估單日達10萬 莊人祥:疫情應會延續到7月
莫納皮拉韋下周再分地方 配醫院、衛生局為主
快篩陽判定確診擴全民下周上路 篩檢站將轉型
口服藥物再開近3千份 羅一鈞:有風險因子才需開立
疫情累計5童腦炎重症 八大前驅症狀要注意
中重症+256創新高 再增3例兒童重症個案
今本土增7萬9441例較昨天略降 死亡個案53例中有52例具慢性病史
柯文哲快篩陽 黃珊珊自嘲確診俱樂部 網:阿北站峰頂了
基隆市民染疫超過11% 台東縣確診死亡率1.47‰全台最高
需翻身換尿布病人大增 台大護理師痛批1:9照顧不可能
「快篩陽即確診」擬擴及全民 原鄉離島明先納入
新聞眼/防疫政策百變 人民只能焦慮
中重症增223例!2兒童重症 5歲童腿痛暈倒、9月嬰插管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疫情進入高峰! 今確診人數未破10萬人 陳時中這樣解釋
童7重症有3腦炎被指「不尋常」 指揮中心研議處置指引
中重症+237例、49病歿 30多歲患者死亡、3人都沒打疫苗
單日確診較昨日略降 本土+8萬5720例、死亡增49例
7重症童3合併腦炎「不太尋常」!家長牢記就醫5大警訊、送急診6大表徵
多少人死因審查遭判與新冠無關? 陳時中:公布需要時間
第3例腦炎病童…4歲女童加護病房治療中 已累計7童重症
中重症+191、59病歿 4歲童併發腦炎重症急救中
本土疫情持續攀升 今新增9.3萬確診、累計突破百萬例
口罩禁令何時取消?衛福部:疫情下坡時才考慮
疫情進入廣泛社區流行 衛福部估「高峰在5月下旬」
就醫暴增 90歲老太太苦等病床
確診昨衝8.5萬例…長者超額死亡 疫情往南
猜你喜歡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 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約25%康復者在疫後3個月出現新冠後遺症!醫師揭腦霧3大核心症狀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居家隔離怎麼伴?/確診者必須收到「解除隔離通知書」才能外出,還是滿七天就自行解隔?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吃清冠一號拉肚子怎麼辦?中醫權威陳潮宗提示3階段保健法,可緩解長新冠不適症狀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愈來愈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 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確診者獲「無敵星星」 康復三個月內不會再被匡列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快篩陽=PCR陽」對象再放寬? 陳時中:逐步擴大適用範圍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QA/快篩陽性怎麼辦?家人同事確診了怎麼辦?5張圖表快速了解
新冠肺炎可能造成神經後遺症 最新研究:認知功能衰退20年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獨/3成快速死亡、1成死後確診 專家指防疫醫療3大問題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快篩陽判定確診擴全民下周上路 篩檢站將轉型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羅一鈞自曝糖尿病史勸世 別為吃「無敵星星」故意染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