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洪惠風

洪惠風/過量運動心肌梗塞增多 死亡率卻降低

洪惠風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醫學委員會主委、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

跑步示意圖。
跑步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2025年4月21日,美國心臟學會「循環學Circulation」雜誌刊出一篇追蹤性的世代研究,發現運動量太過與不及的人,心肌梗塞的機會都會升高。這是來自於規模非常大、持續時間長、擁有實測心肺耐力數據美國德州的庫珀中心縱向研究(CCLS)。

美國心臟學會針對成人運動的建議如下。

有氧運動

.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或者,每周至少進行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

.也可以是中等強度和高強度運動的組合。

.建議將運動分散在一周內進行。

肌肉強化運動:每周至少進行2天中至高強度肌肉強化活動(如阻力或重量訓練),鍛鍊主要肌群。

多活動,少久坐:即使是輕度活動也能抵銷久坐的部分健康風險。任何運動都比不動好。

運動量是用代謝當量METs(Metabolic Equivalents, METs)來評估的。1MET代表靜坐休息時的耗氧量,約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鐘消耗3.5毫升的氧氣(3.5 mlO2/kg/min)。運動的MET值越高,代表強度越大。

運動強度METs分類大致如下:

輕度活動:通常

中等強度活動:通常介於3至6 METs。此類活動會讓心跳加快,呼吸比平常費力些,但仍能交談。例如快走(約每小時4公里或更快)、水中有氧、雙打網球、騎自行車(速度低於每小時16公里)。

高強度活動:通常>6METs。此類活動會讓心跳顯著加快,呼吸急促且深。例如:慢跑、游泳(持續游)、單打網球、騎自行車(速度超過每小時16公里)。

建議每周至少達到450至750 MET分鐘(MET-min)運動量。

計算方式:MET-min=活動的MET值×活動時間(分鐘)

舉例:以中等強度(假設為4METs)快走30分鐘,消耗4METs×30分鐘 =120MET-min;若一周快走5次,總共可累積 120MET-min/次×5次=600MET-min,符合建議範圍。

研究追蹤了26,724名參與者(平均54歲;28%為女性)平均20.5年。平均運動量為每周1130MET-min,其中1997名(7.5%)參與者報告其運動量達每周3000MET-min。與每周運動量3000MET-min)與急性心肌梗塞風險之間並無關聯(HR, 0.95)。但是大量體能活動組的死亡風險最低(HR, 0.71)。另外在所有體能活動中,冠狀動脈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疾病風險相關(HR, 1.29;P

換句話說,這篇研究有兩個發現,第一個結論是不管運動多還是少,冠狀動脈鈣化越嚴重,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就越高。

第二個結論就滿吸睛的,它說每周活動量在中等程度時,心肌梗塞的機會最低,不足或是更高的運動量,都會增加心肌梗塞的機會,每周大於等於3000MET-min時,心肌梗塞機率升高,但全死亡率卻是降低的。

換句話說,它發現活動多寡與心肌梗塞的機會是U型曲線,活動量適中的人心肌梗塞的機會最低;可是不知是因還是果,每周大於6倍建議活動量的人,雖然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卻活得更久。

有氧運動 心肌梗塞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