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首富改變世界不是喊假的 台灣的醫療,得感謝百年前洛克斐勒的決定
如果有錢,你會做什麼事呢?如果你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了,又會怎麼做呢?如果你是世界首富,又會拿這些錢來做什麼事情呢?
對於兩個時隔一百年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茲跟洛克斐勒來說,他們答案中的一環,就是要利用這些錢,改善全人類的醫療環境,讓人活得更久更好。
前些日子的新聞中,報導了一篇刊在刺絡針Lancet的研究,說台灣的醫療在A段班的75個國家中,排名45,這結果震驚了台灣,有人說研究不公,有人指責醫師「養」病人,也有人說這個研究,是戳穿國王新衣的小孩。
這篇研究是由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贊助的,自從2006年華倫巴菲特捐出他資產的百分之八十五給五個基金會,最大部分給這個基金會後,蓋茲基金會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基金會。
比爾蓋茲說「我們基金會最大的目標,是改善極端貧困人民的健康,讓世界各地的孩子們,不論生在何處,都有公平的生存機會,都能得到足夠的營養,來發展他們生理及智能上的潛能。」基金會的網站首頁寫著「所有的生命都等值」(All lives are equal.)
今天引起爭議的這個研究,用了一個全新的評分標準(HAQ Index),選了32種可以用公衛或醫療手段來預防的疾病,評比了195個國家地區,我認為它的出發點,不是為了羞辱或是頒獎給哪些國家,而是要藉著這個研究,提醒每個國家自己所忽略的地方。
100年前也曾有過另外一個評比,透過當時首富的力量,改變了全世界的醫療。
一百多年前,美國醫學會請卡內基教育促進基金會幫忙,調查美加地區的醫學教育,佛勒克斯那(A Flexner)1910年發表調查十八個月的報告,報導了美加的醫學院校水準非常參差不齊,甚至發現還有醫學院只是為了賺學生的學費而成立的。
當時的首富是洛克斐勒,財富為比爾蓋茲的三、四倍,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有錢的人。洛克斐勒的基金會注意到了佛勒克斯那的研究,投下大筆資金,獎勵優良的醫學院,淘汰不合格的學校,結果在20年間,醫學院從155家變成了76家,汰弱扶強的結果,美國醫學教育煥然一新,醫學水準突飛猛進,很快的就超越了歐洲國家。
洛克斐勒還想改變全世界的醫療,他從中國開始,1921年在北京豫王府成立了協和醫學院,由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全力支援,學生畢業後獲頒紐約大學學位。教職員一大半都是外籍,當年孫中山先生就是由協和醫院的美籍外科主任泰勒開刀的,所有的病歷寫作全是英文,上課也是全程英文。
協和醫學院畢業生不多,但影響力都很大,一些老師及畢業生後來隨國民政府到台灣後,將台灣的制度改為住院醫師制,德文病歷改為英文……改變了台灣的醫療環境。
1999年,台灣又開始了一連串還有當年美國醫學教改影子的醫學教育改革,直接間接的,洛克斐勒透過了醫學教育,影響今天台灣民眾的就醫品質。
這些有錢人,把醫療改革當成了行善的工具,當成了回饋社會的方式,改變了世界,也影響了台灣。

洪惠風
新光醫院教研部副主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洪惠風/三小、梅杜莎、心臟、食人族
洪惠風/病歷的起源,來自於VIP的醫療糾紛?
洪惠風/睡眠與血壓
洪惠風/臺海海戰真正發生過的「用銀子砸人」的故事
洪惠風/手勢與心臟病
洪惠風/空氣汙染 帶壞心血管
洪惠風/盛裝病人教我的Carpe diem
洪惠風/這病毒好毒,不要進來!
洪惠風/該放支架嗎?
洪惠風/沒放進嘴巴的藥物 是不可能有療效的
洪惠風/希臘神祇也承擔不起的長照
洪惠風/小南門外的鼠疫研究
洪惠風/葉克膜的先驅--稻荷神
洪惠風/飲食、運動、體重中間目標與終極好處
洪惠風/手錶與心臟病
洪惠風/睡眠債與談判
洪惠風/病史本土化,不是病歷中文化
洪惠風/選舉與心臟
洪惠風/年紀越大 血壓就該越高嗎?
洪惠風/23世紀的醫療
洪惠風/從英國歷史 談國民醫療權
洪惠風/兩黨惡鬥中的智慧
洪惠風/到理髮店治療高血壓效果更好?
洪惠風/心臟符號的起源不是愛,而是愛愛
洪惠風/台灣銀餅與醫療
洪惠風/雞婆的醫護人員
洪惠風/蘇東坡喝酒的量,會引起心臟病嗎?
洪惠風/魔鬼代言人-- 為反向思考而故意唱反調的人
洪惠風/疾病.運河.巴拿馬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許金川/鮪魚肚易有脂肪肝 趕快超一下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