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性幸福/越來越使不上力?你患上「用陰莖做愛」的症頭
D槽裡擁有性愛大全並不為奇,不過仍然有部份的人們並不看片,或是對A片膩了,只單靠對生殖器的摩擦來完成自慰,好比回到用紙本地圖來找路的光景,但這樣的方式真的可以用一輩子嗎?
做愛不用腦,小心患上用陰莖做愛的症頭
看到這裡,你一定想說,男人要達到射精不愛撫陰莖,不然要用什麼?
別誤會,這裡提到用陰莖做愛的症頭,泛指只習慣用特定手勢、力道或是針對生殖器上特定的部位做刺激來達到射精的快感,持續一段時間後,發現換個模式就無法達陣。這類型的症頭最常被描述出來的行為有以下三種:
1.用手可以,進入陰道內要做愛做很久,還不一定到得了想射的點。2.依照過往的性愛模式都沒問題,最近則常常有軟掉的狀況。
3.以前我都不用看A片,摸一摸就很有感覺,現在摸都提不起勁。
無論是男性或是女性,在性愛上我們都仰賴五感(視聽嗅味觸)的刺激,當我們只偏頗某種方式,像是只依靠對生殖器施加壓力的觸覺刺激,而少了大腦其它感官的開發,久而久之,就會腦袋空空,隨著時間的考驗,發現越來越使不上力。
喚醒你的大腦,性愛資料庫之必要
Google地圖也是從無到有,從派出街景車,慢慢建立起台灣的街景資料庫,進而拓展出現在更多元的服務;既然我們的腦袋空空,那麼在大腦建一個性愛資料庫就顯得必要。有幾點事項必需注意:
1.性愛資料庫並非得是A片,裡面可以是文字、圖片或是讓你看了會連結到性的影片,例如:模特兒泳衣走秀、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這些都可以算在內,想當然每個人的性愛庫資料庫都是獨一無二的。
2.從中觀察最吸引你的是什麼。有人在意角色的扮演、也有人只看奶、特別喜歡後背式時的侵略感等等各式各樣的回答,問問自己喜歡什麼吧。
3.思考如何融入到你的性生活中。並非要你照著A片演,而是把關鍵的要素融入到你的性愛中,假設你對征服的感覺很喜歡,可以與伴侶討論在做愛的過程中,透過讓你適度的拍打臀部,或是講一些較粗魯的性話,都是可行的方式。
性愛資料庫並非建好就一勞永逸了,可以偶爾做更動,加入新的元素,畢竟人是活的,性愛也需要做變化,使你大腦與性之間的連結更豐富,性生活也會有不同的火花,自然遠離用陰莖做愛的症頭。

相性幸福
性福導師「沈子棨、朱瓊茹、許雅雯」,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性學實務背景,專研性功能困擾改善,唯一赴美國ACS、IASHS、Betty Dodson等專業臨床性學學院受訓合格專家,更擁有WACS世界華人性學會認證,於學術領域專研及臨床執業長達10年以上豐富經驗。堅持以不開刀、不服用藥物的零負擔改善性困擾。針對性功能保健、性慾低下、早洩、陽痿、女性陰道痙攣、性交疼痛、伴侶親密關係、夫妻或伴侶性障礙溝通等,依不同的狀況,設計出專屬的指導課程,內容包括物理鍛鍊、技巧訓練、自我認知、雙方溝通、誤解排除,秉持「性健康是給另一半最好的禮物」為理念,協助個案提升自我與彼此的性健康生活。
相性幸福網頁:http://www.siansin.com/
相性幸福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iansin.bh/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性愛是需要講究的 專家教5步驟開出合拍的性愛菜單
為何自己來可以,和女友性行為卻不行?專家解惑
性愛姿勢了無新意壞性致?專家教你玩4種花式體位
為何很持久反而讓人開心不起來?癥結點在出不來
性福,回不去了?專家曝男性慾望低下和3原因有關
享受唇舌間的樂趣需要練習 專家教你6招親吻小技巧
不只在性事上!專家:與自己的相處讓性生活加分
愛在瘟疫蔓延時?如何挽救新冠疫情下的性生活
如何提升性生活品質?專家點出3問題讓你無法盡興
不懂挑起男人慾火?專家教3招讓你的男人一眼性起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慾望說不出口?看懂對方「想要」你的3個暗示表現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床上只想躺著爽?盤點關係裡容易性慾卡卡的4大原因
性生活不美滿代表性能力不夠好?性的問題有4大要素
只能洩慾,不能談愛!婚姻中的開放性關係可行嗎?
除了長短與粗細 專家說「包皮」是性生活更美滿的關鍵
女人內心深處的「性裡話」:為什麼性愛無趣又無聊?
老公的那個進不來?兩人相愛,房事卻不和諧該怎麼辦
相性幸福/老是被發好人卡?3步驟教你贏得美人歸
相性幸福/是什麼讓熱情消失了?讓愛回溫的10個練習
相性幸福/早洩都是因為自慰?少自慰反而情況更惡化
相性幸福/不滿意自己的尺寸?原來都是「它」惹禍
相性幸福/光是看情慾片 就能知道你是很快射還是無感
相性幸福/他化身成格雷 她卻有了五十道陰影
相性幸福/學會4步驟 摸出另一半的高潮迭起
相性幸福/「床頭吵,床尾和」當真嗎?有什麼訣竅?
相性幸福/你都埋頭苦幹了 為何她卻感受不到你的愛?
相性幸福/雙手向上踮腳尖 男人的下半身鍛鍊術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