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云/婆媳之戰
如果公婆感情很差,尤其公公出軌、家暴,或很早就因離婚、死亡而離開家,母子的感情往往特別深厚,母親容易將兒子當成伴侶情感的替代品,兒子也會對母親特別感恩孝順。
能量場上,這種家庭的母子情感,對婆婆來說,媳婦就像從中介入的小三,坐在正宮位置的婆婆對破壞既有平衡的媳婦自然非常排斥。雪上加霜的是,媳婦也會感受到婆婆跟先生間的親密情感,潛意識裡總有比較計較的心態,這也是「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或是「你到底要你媽還是要我?」這類經典問題不斷被問起的原因。雖然有些媳婦百般討好婆婆,但往往徒勞無功。
最可憐的是夾在婆媳間的男人,我看過幾個這樣的例子,幫太太說話,媽媽就傷心難過;幫媽媽解釋,太太又生氣不滿,總是左右為難,這些男人因為活得太痛苦,常常生重病。
處在這樣三角關係裡的每個人都很辛苦,我的忠告與建議如下:
給兒子╱先生的建議:
學習不成為母親的依靠,尤其是情感依靠,鼓勵媽媽有自己的朋友圈,甚至是生活伴侶。盡量讓媽媽知道媳婦很孝順,為媽媽所做的每件事,都有媳婦的支持,甚至可以用媳婦的名義去做。不要跟著母親批評自己的太太,也無需駁斥母親的想法或意見,只要同理的告訴媽媽:「我知道您有傷心、生氣的感受,覺得媳婦很XXX,不懂得照顧我的想法,但我和XX(太太的名字)都很愛您,也很敬重您,我們會努力學習做到XXX,或嘗試XXX,請媽媽祝福我們!」
給媳婦╱太太的建議:
要學習體諒婆婆的感受,畢竟她跟兒子的關係比媳婦久很多。婆婆跟兒子多年來相互扶持,但現在兒子有了「新歡」,讓婆婆產生失去被愛的恐懼和被拋棄的無助感,尤其如果公公曾有外遇,甚至因此與婆婆離婚,更容易勾起婆婆當年的痛苦。
這種處境裡的媳婦的確難為,別期待婆婆對媳婦如同對待兒子,畢竟不是自己所生,也沒有革命情感,只要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身為媳婦,盡力就好,無需強求,但心態上別跟婆婆爭奪先生的愛,反而要盡量孝敬婆婆。孝敬並非討好、討愛或逆來順受,而是尊重和敬愛,態度上切記自己是晚輩。如果媳婦的態度是要去跟婆婆搶奪先生,那就驗證了婆婆的憂心,坐實了小三的位置。如果懂得敬重婆婆,讓婆婆坐回婆婆的位置,媳婦也就能坐穩媳婦的位置。
給做婆婆╱媽媽的建議:
傳統三從四德的觀念,讓女人一輩子都以為自己必須依賴男人。時代在改變,現代女性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心態也要跟著改變。要跳脫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過時觀念,女人不需依靠男人,學習凡事自己處理,擁有自己的朋友,培養個人興趣,讓自己過得充實快樂。
華人的家庭觀念比較不同,婆媳問題自古以來從沒斷過,現今小家庭逐漸取代大家庭,婚後跟父母同住的人愈來愈少,我們也要學習適應。孩子小的時候依賴媽媽,但是長大了不能老是依賴父母,總要建立自己的家庭,父母最好不要過度介入。做媽媽的要學習放手並祝福孩子,如果讓孩子在婆媳中間當夾心餅,非但不是愛,還可能讓孩子深感痛苦,生不如死。
祝福大家都能經營美好幸福的家庭。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許瑞云/我的頭好痛!
許瑞云/我的背好痛!
許瑞云/抗拒上學的孩子
許瑞云/心臟肥大無力
許瑞云/如何避免情殺?
許瑞云/小小孩的公園遊戲爭霸
許瑞云/關心不是監控
許瑞云/關係的改變來自自我覺醒
許瑞云/腸躁症愈來愈嚴重怎麼辦?
許瑞云/我捨不得離開他…如何走過分手或離婚?
許瑞云/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許瑞云/禪修體驗分享
許瑞云/所有我處不來的人 都是我不愛的自己
許瑞云/跟不負責任的父母和解
許瑞云/怎說「情緒不是我的」呢?
許瑞云/我覺得大家都在針對我
許瑞云/我討厭不夠好的自己
許瑞云/癌症病人一定要 做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嗎?
許瑞云/愛的本質
許瑞云/因型施教
許瑞云/真正的自信
許瑞云/從內疚中釋放自己
許瑞云/以愛為名的自私
許瑞云/心放鬆了,就不會亂跳
許瑞云/生命劇本是可以改寫的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