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久/別再只說阿們 喘息照顧必須落實
最近有位身體不好的七旬民眾,因為照顧九旬媽媽很累,希望申請喘息照顧。政府的確已有這種制度,民眾可以向地方政府長照中心申請,會有照管專員來府評估,若失能合於服務標準,就可以得到補助。請居服員到家裡稱為居家喘息。但這位母親重聽,電話聽不到。以台灣目前的居服科技,每天難自己料理接待居服員。所以得選另一案,去找機構。
然而,接下來怎樣能成功的將母親暫時安置於機構呢?地方政府提供他一份密密麻麻的機構名單,這些是已與政府簽約可以讓民眾去喘息的。從這位需要喘息者的角度看,他就是很累才要喘息,但得一一自己詢問。後來問了幾家,得到的回應是沒床位或者還消遣他,更重病的都照顧不完還輪到你。這位先生當然不好受,最後終於放棄了出國五天散心的計畫。因為沒有確認可以安置,他怎麼敢訂機票呢?
有些機構獲悉,願意幫助他,但這些機構卻不是政府簽約的,所以不能得到政府補助來給付。這時,有一家已經簽約的跳出來,主動表示有床位,說有間房間,鄰床有位失智者經常吵翻天,所以沒有任何人願意住這間的另一床位。這家醫院附設機構的醫師說,「還有這一床,歡迎這位先生的媽媽來住。」我們問這怎能喘息?明知就是大家都受不了的床位,怎能用於喘息呢?恐怕母親與兒子都不得喘息,希望未來不會只有這樣的床位。醫師回「阿們」,意思就是願以後不會如此。
我們的喘息照顧就只能繼續聽這種阿們的回應嗎?
其實有一部分縣市是由政府長照中心協調協助到找到機構,但還有許多地方是給客戶一張名單,讓人自己慢慢找。從消極角度看,已經去評估了,找地方當然是民眾的責任,而且人人喜好不同,公務員或約聘照專去協助可能吃力不討好。然而,衡量許多需要喘息的人,真的對這些資訊不了解,或者打電話去機構,碰到接聽較不友善時,真的非常挫折。若不斷聯繫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則這樣的喘息服務流程意義在哪裡?
現在網路發達,其實有很多可能。例如把所有簽約機構上網,如旅館一樣顯示空床與該床相關資訊,還有評價等等。或者政府可以看狀況協助媒合,或者啟動退休護理人員以半志工方式投入成為支持平台。
我想起十年前到挪威,在老人住宅,真的看過一位老爸失能,母女都得癌症的家庭,經過長照部門協調,那媽媽出國旅遊而不擔心。還有一位先生腦萎縮失能,太太仍能放心的來台灣短期協助講習失能照顧。我們的喘息照顧制度可以應有效能,可別繼續提供人家都不要住的床,只能一直祈禱未來。
德國身心障園區>>http://innews.pts.org.tw/?p=5276

周傳久
公視電視新聞部記者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所博士
過去二十年來往各國學習老人與身心障照顧與照顧者訓練規劃
並完成國內照管專員及照服員基礎訓練
曾因報導獲各新聞獎及海外研習
期待台灣有一天能有專業長照電視節目加速推動更廉價有效務實的預防與照顧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猜你喜歡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