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吳佳璇

吳佳璇/假如你的精神科醫師 也是精神科病人

吳佳璇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

得過憂鬱症的人,難道不適合成為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或其他精神醫療團隊成員?
得過憂鬱症的人,難道不適合成為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或其他精神醫療團隊成員?
圖/ingimage

每逢各大醫院招募新血的歲暮時節,我總會想起多年前某大學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面試會場一個片段。

當時已是住院醫師的我負責會場唱名,一位陌生女孩應聲入場,個頭嬌小的她在眾資深醫師面前,顯得怯生生。

行禮如儀。科主任要女孩自我介紹,並說明為什麼想當精神科醫師。

「……大學時期曾得過憂鬱症……接受過輔導……想更認識自己,也想成為能幫助別人的精神科醫師。」相較於先前聽到的成為一流臨床家、腦科學家,甚至人道關懷者的遠大抱負,女孩虛弱卻真實的聲音,讓我豎起耳朵。

一位面試委員突然抬起頭,前半場未發一語的他直視受試者:「做好承載病人痛苦的心理準備了嗎?」旁觀的我心臟竟撲通撲通跳了起來。

女孩狼狽地離開會場後,我記得面試委員一致認為,受試者除了自救動機遠高於救人,更要緊的是,她尚未意識到成為專業助人者必須具備哪些心理素質。

老師們的結論並未完全說服我。俗諺云:「拍斷手骨顛倒勇。」得過憂鬱症的人,難道不適合成為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或其他精神醫療團隊成員?不久,台灣出版界譯介了國際知名精神病學家凱·傑米森(Kay R. Jamison)博士著作《躁鬱之心》(An Unquiet Mind),公開自身躁鬱症病史,並承認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引發廣大回響。不顧專科醫師考試在即,我一口氣讀完,深為作者以「自己的患病經驗,來充實我個人的研究、教學與臨床工作及宣導活動」的智慧與勇氣折服。這本書從此成為我對病友的頭號推薦讀物。

時隔二十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精神病學榮譽教授琳達·嘉絲克(Linda Gask),將自己因憂鬱症長年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之經歷,與治療憂鬱症及焦慮症患者之豐富臨床經驗交融,寫成《我跟你一樣絕望,我是你的心理醫師》(The Other Side of Silence)。早在醫學院時期,作者已發覺自己的情緒天線特別敏銳;畢業後投身精神醫療,自身經歷亦使她在治療病人時更能將心比心。

即便吃足憂鬱症帶來的苦頭,甚至遇上信任的心理治療師不告而別的衰事(與危機),嘉絲克醫師卻領悟到,「容易憂鬱並不表示軟弱或不如人。」她一再提醒自己與病患,隨時記住這句話,試著接受自己、愛自己,並充分滋養自己的心靈,別等到心靈破碎才去修補。

身體力行的嘉絲克,成功地防止了憂鬱症復發,使她得以發揮所長,嘉惠病患之餘,更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身分,造訪中國等地,與年輕心理衛生工作者交流,提升當地精神醫療水準。

而當年那位幾乎是哭著離開住院醫師面試會場的女孩呢?多年來,我透過網路默默追蹤,先是發現她被另一家醫院精神科錄取,數年後通過專科醫師甄選,順利展開職涯,且網路評價不俗。

憂鬱症 躁鬱症 吳佳璇 醫師公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