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璇/男人的心是什麼做的?
莫非《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是真的?在地球共同生活上萬年,兩種外星人難道發展不出一套方便溝通的譯碼?
不幸的是,專寫男性的大眾心理讀物的確不多,具有心理學或精神醫學背景的作者,更是鳳毛麟角。記憶所及,開風氣之先的是王浩威醫師。他的《台灣查甫人》(1998),以心理、社會及文化三重視角,透視不同世代的男性公眾人物,以及身邊的友人與病人,勾勒出台灣男性的成長、婚姻、人際關係與價值觀。王醫師認為,當「新好男人」僅止於「姿態溫柔一點,笑容也多了一點」,專業(工作)優先的價值不變,競爭取向的態度同前,所謂的「新好男人」,根本不是演化新品種。
王醫師並未對患有「感情無能症狀」與「成就上癮症」的台灣查甫人開立處方。新世紀轉眼十多年已過,當年「新瓶裝舊酒」的新好男人經歷了產業西進與金融海嘯,一一進入初老期;他們的下一代則在悶經濟時代長成男人,「新好男人」這個變異種,又有那些新樣貌?
《男人玻璃心》(2016),是郭彥麟醫師的採集報告。以精神科診間為田野,郭醫師將臨床男性案例歸納成23個類型,以溫柔之筆,勾勒台灣男性的心靈,究竟被文化內建了那些枷鎖,又被社會添上多少束縛。
迴轉壽司男人、便利商店男人、空氣男人、寄居男人、疾風男人……別被23個酷炫標題迷惑,郭醫師並不想成為男性心理學的林奈氏,他只想透過精準的文字,讓男人看見自己,也讓女人看見她的伴侶、同事、友人、甚或兒子與父親,作為修復關係的敲門磚。
無獨有偶,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海原純子,也在2016年集結15個臨床案例出版《男人心裡苦,男人不想說》(2017發行之中譯本書名),談男人之苦及解決之道。早年專精女性身心疾病的海原醫師,透過女性求助者,看到許多男人在日本泡沫化經濟後,經歷產業結構劇變的淘洗,重以終身僱用與年功序列制度廢除的震撼,太過努力去適應新制度,進而迷失自身存在價值與認同感,以至於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酒精濫用等身心疾病罹病率暴增。身為第一線醫師的海原認為,單靠增強個人壓力調適技巧,已無法克服整個社會的困境,因而從根本思索,指出日本社會的種種迷思──必須像個男子漢、「下剋上」的禁忌、以及必須有成就的社會期待等等,引領讀者反思,進而產生改變的力量。
不知是性別、年齡還是性格影響,相較於兩位年輕男醫師,64歲的海原醫師像鄰家親切的歐巴桑,叮嚀個案別被男子漢神話束縛,要傾聽身體的哀鳴,停下腳步思索全新的生活模式,好好休息,讓自己恢復能量……凡此種種,可都是落實當今心理學正夯的培養「復原力」(resilience)的重要提醒呢。
【書訊參考】
《臺灣查甫人》出版:聯合文學(可找到二手書)
《男人玻璃心:親愛的,我想明白你》出版:寶瓶文化
《男人心裡苦,男人不想說》出版:台灣商務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為業,自由寫作為志。曾因諸多機緣到東部離島服務三年半,得了個浪人醫師的別號。近作是《為什麼開藥容易開心難》。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吳佳璇/你還是可以找人聊聊
吳佳璇/專注此刻 是生命力源源不絕的秘密
吳佳璇/數位遺產超前部署
吳佳璇/啊!沒關係啦!
吳佳璇/一位實習護生家長教我的事
吳佳璇/尋找照護的靈魂
吳佳璇/防疫心部署
吳佳璇/疫病的隨想
吳佳璇/從敗犬到俗女
吳佳璇/讓我們好好變老
吳佳璇/帶病好好過生活
吳佳璇/脫離兒子照顧黑洞
吳佳璇/老後的積極與自在
吳佳璇/比醫療選擇更重要的事
吳佳璇/傳遞生命的火焰
吳佳璇/從兩個人到一個人
吳佳璇/探觸兒虐事件的深井
吳佳璇/公投過後來看書
吳佳璇/另類治療寶可夢
吳佳璇/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吳佳璇/絆---地震教會我的事
吳佳璇/《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前你我必須做的功課
吳佳璇/積存與父母相處時光
吳佳璇/看小說、救醫療
吳佳璇/走路,就是一種哲學
吳佳璇/是罪人還是病人
吳佳璇/假如你的精神科醫師 也是精神科病人
吳佳璇/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
吳佳璇/理想的告別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真的是這樣嗎?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梁賡義/你們不孤單 向桃醫及醫護致敬
為什麼爬山會腰痠?簡文仁教你如何爬山不受傷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許金川/鮪魚肚易有脂肪肝 趕快超一下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滴雞精有功效嗎?營養師解密「總支鏈胺基酸」是關鍵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