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問題/失智者如何保護財產?專家教「這3招」避免被騙財
詐騙老人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判斷、思考退化,容易成為有心人士覬覦的肥羊。其中還包括被家人、親友移轉房產,或簽署文件變成保證人,因此背上債務。該如何保護失智的家人免於受騙上當,律師教你認識三道防火牆,做好財務安全防護。
幫失智家人留住錢!長照家庭必須知道的法律常識
一名住在安養機構的60多歲王先生,患有失智症、單身未婚,某天胞兄接到房仲電話,告知王先生委託賣房,簽了委託銷售也已成交,需要家人提供房屋權狀。哥哥非常驚訝,弟弟失智住在安養中心,怎麼會有房屋買賣交易紀錄?房仲特別說明如果無法辦理過戶手續,要另付一筆違約金,哥哥擔心若房產被騙走,日後安養費怎麼辦,自己還有家庭要照顧,無法負擔日後的費用,最後尋求律師的幫忙,律師給了以下建議:
● 第一點:首先發出律師存證信函。
● 第二點:接著再提出「準詐欺罪」。
● 第三點:同時並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暫時處分」,最後成功守住財產。
Q1:發現家人有失智症病徵時,該如何設下防火牆?
失智者因為失去判斷能力,容易成為詐騙集團下手的目標,專業律師吳挺絹建議,發現家人有疑似病徵時,應立即就醫累積病歷或診斷證明,一旦遇到有心人士,才有機會證明是因心智缺陷而遭詐騙。千萬不要擔心被貼上「失智症」標籤後,在司法體制中難獲正義,失智診斷證明是財產被不當轉移、詐騙的護身符。
Q2:什麼是「準詐欺罪」?什麼時候該提出告訴?
以上述王先生的詐騙案件為例,吳挺絹協助家屬向法院提起準詐欺告訴,將財產過戶的手續先停下來,避免轉移成功。若詐欺對象為未滿18歲、精神障礙、心智缺陷等辨識能力不足,家屬察覺權益受到損失或有施用詐術的詐欺行為,可提出準詐欺罪。
※刑法第341條(準詐欺罪),利用精神障礙、心智缺陷等辨識能力不足,故意使用惡意手法騙取金錢或財物。
(➤ 別輕忽失智患者的精神行為異常,「這些症狀」都會讓照顧者身心俱疲!專家帶你認識精神行為症狀成因以及常見症狀:https://pse.is/3kq6fx)
(➤ 照顧失智者,不能只關注失智症問題,更要仔細觀察是否出現其他症狀,專家教你找出問題所在儘早解決,避免小病釀大病:https://pse.is/3pynby)
Q3:什麼是「監護宣告」?
失智者需要「監護人」來協助守護財產。法院透過醫院的鑑定後,讓王先生的哥哥變成監護人,取得法律上可以幫忙管理財產的權利,王先生的所有不動產買賣需經由哥哥,但仍需經過法院同意。
👉🏻吳挺絹說明,「監護宣告」保障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的家屬,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可以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
Q4:聲請「暫時處分」的功能?該何時聲請保護應受監護宣告人的利益?
暫時處分是一個暫時決定,而不是最終的判決。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程序,大約半年時間才能完成,若當事人的財產、房屋已經有被過戶的危險,透過暫時處分可以在監護宣告程序完成之前,禁止「任何人」對當事人的財產進行過戶。
👉🏻吳挺絹建議,聲請監護宣告時,可同時聲請暫時處分,防止財產被移轉的危險,及未來追討不易的問題。
用法律保護失智病患,設立安養信託保住老本
台灣失智人口日漸增多,失智症患者除了遭到外人詐騙,也常發生親友藉機將財產轉移的糾紛。吳挺絹舉另外一個案例,三兄弟分得遺產後,哥哥住在安養中心,陸續出現重聽、健忘症狀,有時電話講很大聲,容易洩露錢財狀況,手足擔心哥哥的錢財被騙、被盜領。
👉🏻吳挺絹建議到銀行辦理設定「自益信託」,失智症患者無法自由使用財產,錢財使用由銀行把關。
Q1:設定「自益信託」的好處?
● 將財產放在銀行信託,每個月固定開銷由銀行依約定處理生活費、安養費等,專款專用的方式是理想用錢模式。
● 由法院指定監察人,除可杜絕詐騙、親友借貸,還可事先指定財產繼承人。
Q2:什麼時機應該做自益信託?
● 若擔心年老後會失智,可主動到銀行辦理安養自益信託,分配未來每個月的資產運用。
● 家人發現長輩有失智徵兆,也可以先規劃安養信託,確保財產安全。
● 另外,罹患早發性失智症的患者,本人也可親自到銀行申請辦理,安排日後生活受到照顧。
Q3:如何保障失智症患者的錢財及家屬的權益?
各種聲請須配合醫院鑑定,醫院的鑑定報告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法庭上證明喪失行為能力的證據。若家人出現失智警訊,應提早規劃與防範,最好的方式就是到法院聲請監護宣告,保護家人不被有心人覬覦或家屬爭產的情況。
很多錢財糾紛都是發生在父母過世之後,尤其是失智症患者的遺囑是否有效、舉證責任困難等,為避免親人對簿公堂,提早做好法律上的預防措施,維護財產安全。吳挺絹強調,失智者遭詐時,症狀輕微、表現正常,家屬常常未發覺行為異狀,錯失舉證的機會。隨時注意家中長輩,及早預立財務規劃,避免有心人士利用受害者無法確切論述事情始末的痛點,無法獲得實質賠償。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財務問題/借鏡日本防高齡遭詐騙 金融自律規範9月上路
財務問題/「我爸生病後,好愛錢!」老年醫學專家的診間觀察:真正愛計較,終究是錢?還是愛?
財務問題/失智者的法律防線 專家教你「12式」保護財產
財務問題/失智父,竟把財產全部贈與給看護?孩子討得回來嗎?
走失問題/多重策略預防走失,讓回家的路不再遙遠!
走失問題/預防走失 用科技更安心
走失問題/如何鼓勵長輩外出活動又不怕走失?
走失問題/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了?通常有4種情況
走失問題/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走失問題/年節為失智走失高峰 老媽媽採買年貨卻忘了回家的路
財務問題/財務問題成可怕副作用!《JAMA》:一行為是失智症早期徵兆
走失問題/每2名失蹤老人有1人失智 老盟推「愛的手鍊」簡化申請
財務問題/哥哥失智了,竟還有人去安養中心找他買房?律師2建議保財產
財務問題/和失智家人聊理財好難 醫師傳授一句話讓長輩接受提議
疫情問題/全球失智症協會 持續在疫情中努力
走失問題/隨身水瓶、手鍊、友善商店互助 守護失智者不走失
24歲失智男子丟失零用錢呆坐橋邊 暖警安撫護返家
居住問題/打造失智長輩夢想中的家
走失問題/萬華失智嬤淋雨到發抖 暖警貼心脫外套護送到家
居住問題/失智嬤因這種地板陷入無底深淵...局部改造讓他脫離恐懼!
走失問題/失智長輩獨自至醫院就醫 一轉身卻忘記回家的路
居住問題/給他一個安全的家 專家教你打造適合失智者的生活空間
居住問題/失智爺說要睡覺卻跑到廁所 該用什麼方式協助他辨別?
走失問題/冬天易失溫 失智走失風險 冬夏差很大
走失問題/警方三機制 協尋失智老人分秒必爭
交通問題/失智者用路能力調查 曾迷路者事故風險高
財務問題/開始照顧後 請盡量弄清楚父母有多少資產
走失問題/警送失智阿嬤回家 她卻一直按門鈴
交通問題/防失智駕車 良性溝通自願退駕
走失問題/防失智家人走失 醫師教你這麼做
猜你喜歡
大腦健康/你不知道的「12項失智症危險因子」!空污、新冠肺炎都要小心
生活照護/失智症是什麼?高風險群、日常警訊、照護技巧,以及如何預防改善,看這一篇就夠!
身心紓壓/親友探訪愛說風涼話!失智症照顧者用「三招」輕鬆對付
注意力灌頂!存腦本第一步運動認知:持續性與分散性注意力
飲食照護/長輩吞嚥困難易嗆咳怎麼辦?台大專家教「3步驟」增加患者進食安全
存腦本許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 調整12個生活形態,維護大腦功能!
生活照護/失智者吵著「要回家」怎麼辦?溝通需掌握「三不」與「三意」
心靈雞湯/ 罹癌又要照顧失智母親!轉個念還是能走出長照煉獄
失智警訊/7旬嬤常「看到鬼」多日不睡覺 醫師:失智症幻覺
預防運動/心肺零負擔!iNO 太空人律動機陪媽媽踏出健康第一步
社區照護有助延緩失智 醫師籲及早接受評估
照護資源╱失智症資源地圖 減輕照顧壓力
財務問題/借鏡日本防高齡遭詐騙 金融自律規範9月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