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病症/失智與老化不一樣 中重度才就醫恐錯過黃金治療期
根據2015年國際失智症協會發布全球失智症報告,全球失智人口已從每4秒增加1人提高到每3秒多1人,顯示失智症來勢洶洶,儼然是下一個世紀之病。
而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失智人口快速增加,依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盛行率及人口數推估,2017年台灣失智症人口逾27萬人,亦即每100人有1人失智。未來45年,台灣失智人口平均每天增加35人,每40分鐘增加1人。
每個人都可能是失智症候選人,研究發現,逾80歲有2成會罹病,90歲更高達5成,而患者早在30、40歲時,異常的蛋白質就已開始在腦內沉積!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每個人退化時間不一定,但許多人不了解正常老化與失智症的差別,常等到家中長輩已成為中重度失智症才就醫,早已錯過治療黃金期,非常可惜。
★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

蔡佳芬建議,時常注意家中長輩狀況,如果發現有失智症疑慮,請盡早就醫,檢測是否罹患失智症。因失智症病程像是一個拋物線,若是完全不用藥,患者狀況會像下墜球般快速掉落,使病程快速進展至中重度;而用藥者,則可將這顆球拋得遠一點,延緩其病程進展及退化速度。醫學上的意義,在於能降低照護者負擔、社會的支出及患者本身生活品質都是有幫助的。
★失智症病程進展★

之所以要了解患者罹患之類型,是因為不同類型,腦部受傷區域不同,出現的狀況也會有所差異,理解後,對於學習照護技巧上有所助益。失智症可分為兩大類: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而退化性失智症又分成三類。患者會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同時存在,又稱為混和型。
阿茲海默症失智症
病因:腦神經纖維纏結和類澱粉斑塊沉積,造成腦部退化萎縮。約占失智症患者5至6成,多在65歲以後發生,常見於女性。
主要症狀:早期會出現近期記憶力衰退,常忘東忘西,之後再逐漸影響腦部其他功能,臨床病程約8至10年。
額顳葉型失智症
病因:掌管理性的前額葉,及掌管聽覺和語言理解的側顳葉,逐漸萎縮。致病原因目前不明,平均好發年齡是50歲後、70歲前即發病。
主要症狀:認知功能尚可的早期就出現人格變化和行為控制力喪失,常有不符合常理的舉動出現,或明顯的語言障礙。
路易氏體失智症
病因:第二常見的失智症,約佔10-15%。通常在腦部的某些特定區域可找到異常的路易氏體 (Lewy-Bodies) 沉積。
主要症狀:思考變慢、注意力下降等認知功能障礙外,早期就可能伴隨肢體僵硬、手抖、步態不穩、跌倒等如巴金森氏的症狀;此外伴隨明顯的精神症狀,如視和聽幻覺、疑心妄想等。
血管性失智症
病因:因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
主要症狀:認知功能退化狀況與腦血管病變而定,常出現動作緩慢、反應遲緩、步態不穩與精神憂鬱症狀。
(諮詢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失智警訊/7旬嬤常「看到鬼」多日不睡覺 醫師:失智症幻覺
失智警訊/最新期刊研究:午睡超過一小時 失智風險可能高4成
相似病症/失語症比失智症還糟 醫師提醒預防只有這一招
相似病症/巨星布魯斯威利驚傳罹患失語症 三大症狀你一定要知道
失智警訊/肥胖也會提高失智風險!飲食學會「這7招」脂肪攝取不過量
相似病症/長輩碎碎念、重複説一樣的事,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失智警訊/跟著做這「3件事」,有效提高注意力,幫助你建立長期記憶
失智警訊/熬夜趕進度除了爆肝,居然還會有「這些風險」?
老年病症候群/衰弱是病?!老化和衰弱有何不同?出現以下病徵要小心
睡眠障礙/幻覺都是失智症造成的嗎?原來「這些症狀」也有可能!
失智警訊/行為3大改變恐患失智症 神經內科醫授日常健腦守則
失智警訊/在65歲以前發病!年輕型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
你吃的藥可能引發失智風險?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失智警訊/缺乏維生素B12 小心提高失智症風險
失智警訊/講到錢就精明 不像失智?醫:症狀不一
失智警訊/視力不佳,失智風險倍增!中醫師分享3招,教你如何護眼抗老化
相似病症/健檢發現腦萎縮,是失智前兆嗎?失智症專科醫師教辨差別
失智警訊/講話常忘詞?8症狀小心腦退化!醫:高壓、慢性病等族群要注意
失智警訊/失智症治療重點、照護資源,醫師圖文解說
相似病症/來得快又急的「譫妄」,症狀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失智警訊/睡眠不足恐增失智症風險?助眠操降低焦慮
相似病症/失智症vs.假性失智症 哪裡不一樣?
失智警訊/記憶變差又壞脾氣,我還年輕不會得失智症?45歲後早發大腦退化別輕忽
失智警訊/常忘繳信用卡?研究發現:阿茲海默或失智確診前幾年,財務敏銳度恐開始走下坡!
失智警訊/長輩常走失 認知異常 失智前兆
失智警訊/他們恩愛30年,現在卻吵到要離婚!醫:5個常見病癥,恐是早發失智合併妄想
失智警訊/中年長期感到孤獨 患阿茲海默機率增加
失智警訊/記性差、性格變、容易受騙!醫師圖文解說失智症警訊
失智警訊/聽得到兒子說話,卻聽不到女兒說話...原來是隱藏的失智徵兆
猜你喜歡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膽固醇愈低真的愈好嗎? 秀傳研究:反而倍數增加失智風險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強化心肺、肌力與訓練認知 治療師教你棍子伸展操延緩失智
父親失智怎麼辦?照顧失智患者不硬碰硬,運動、社交都能預防,3道把關防走失
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