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互動/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病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約占了60 ~ 80%。其他還有腦血管病變、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外傷、感染、腦腫瘤等,也都有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
別趕流行,小心智慧型手機失智
穿衣服、換手機,你都可以挑最流行的款式,但生病這種事,還是不要跟上流行比較好。舉凡失智、癌變、三高問題、睡眠障礙、骨質密度差……從前是老年人的困擾,但如今,也威脅著年輕人。近年失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率先發出「智慧型手機失智症」警訊,請大家多多留意,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的腦過勞。
當出現不安、疲勞、憂鬱、睡眠障礙、忘記重要客戶名字、忘記出席重要會議時,最好能有所警覺。據統計,全台約有1.2萬人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30到64歲這個區段,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發病。當然這數字還可能更多,推估確診率僅三成。因為失智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老人家容易得的退化性疾病,因此當年輕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很可能被歸入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這一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失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覺得腦袋卡卡?還真有東西卡住
關於阿茲海默的成因,目前專家已知它與腦細胞衰竭有關,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是一種「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據推測就是它造成腦神經元損傷,並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請留意以下十大警訊:
一、離開舒適圈時特別焦慮。
二、忽略身體的梳洗與清潔。
三、說話寫字出現用字上的困難。
四、對時間、地點、空間感到迷惘困惑。
五、漸漸淡出社交圈、鮮少跟朋友聚會。
六、重複講一樣的話、重複購物、重複服藥。
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如眼鏡在冰箱。
八、無法完成平常熟悉的事務,如回家迷路、泡咖啡糖加成鹽。
九、判斷力變差,易落入詐騙陷阱(年輕時就常被騙的不算)。
十、記憶力變差,屬於真正的遺忘(稍後能想起來的就不算)。
完全治癒難,但預防一點都不難
很遺憾地要告訴大家,治療阿茲海默的方法,就跟真正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樣,還在努力研發、測試中。目前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治癒阿茲海默,只能透過藥物與非藥物的方法,來減緩行為症狀。不過好消息是,預防的方法已經找到了!除了排除一些危險因子,比方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不足之外,我幫大家總結出最有效的三個方法:
◎方法一:對生命抱有安全感至少有、兩個知心好友或可靠的親人,讓你知道萬一自己遭受困難時,有人會對你伸出援手。樂觀、安全感越多,受到失智侵擾的機率越低。
◎方法二:創造腦神經迴路的新連結腦細胞會衰退老死,但不管人活到幾歲,仍可以靠新玩意兒,幫自己創造出新的腦神經元迴路。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城市,當你有上百上千條路的時候,哪怕一條路被堵死,影響也不會很大。看一本新書、造訪從沒到過的地方、學習新技能、學習新語言、養新寵物、吃從沒吃過的新餐點……每一項新的體驗,都會強化腦部的生理組成。預防疾病發生,可以是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你享受新、體驗新,並從中受益。
◎方法三:利用神經胜肽因子保護大腦神經胜肽因子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增加神經細胞的可塑性、保護腦神經細胞、抗神經發炎、抗氧化,以及延緩外力與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退化。預防失智,目前我從「安定神經元」、「保護神經細胞」與「強化神經網絡連結」三方面下手。在我的診所裡,現階段是由「自體生長因子」+「神經修復點滴」+「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神經胜肽因子」這五個超級英雄所組成護腦聯盟,以組合拳的方式,來處理複雜的腦衰退問題。身體有所謂的體適能,腦部也有屬於腦的「腦適能」,認識它、關注它、強化它、保養它,你就是健康勝利組裡的終身會員。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提早識別失智症高風險患者 研究揭肌肉量與認知功能關聯性
膽固醇愈低真的愈好嗎? 秀傳研究:反而倍數增加失智風險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強化心肺、肌力與訓練認知 治療師教你棍子伸展操延緩失智
麥得飲食抗氧化及抗發炎!10大食物補腦又助延緩失智
回顧事件記憶 加強腦力訓練
82歲陳淑芳公開防失智大絕招 記性強就是不記仇
預防運動/運動能提升大腦健康!伸展、有氧、肌力3測試看出老化程度
大腦健康/你不知道的「12項失智症危險因子」!空污、新冠肺炎都要小心
注意力灌頂!存腦本第一步運動認知:持續性與分散性注意力
存腦本許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 調整12個生活形態,維護大腦功能!
預防飲食/中年就需注意!研究揭如何讓失智症風險降15.4%
預防方法/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 12堂實作課程從調整生活型態開始
預防方法/預防大腦退化,堅持這4個生活習慣,遠離失智
預防運動/活躍老化,長者更要動!10步驟教你如何有效運動、預防疾病
預防運動/你怎麼走路,看出老後失智機率!醫學博士公開「正確走路法」防失智、增血管彈性
預防運動/抗衰弱,你需要肌力訓練!專家教你「2項運動」存健康
全球4千多萬人「失智潛藏」 協會籲提升診斷量能
才40歲竟失智!確診更慢、病程發展更快…年輕型失智症這功能會先被影響
大腦健康/長輩年紀大記憶力一定會變差?原來是「太常這樣」大腦變懶
預防方法/慢性病、失智症不來找 健康飲食與規律活動不可少!
預防飲食/吃對了可比實際年齡年輕14歲!補充大腦必要養分,這10種食物遠離失智、記憶力衰退
失智警訊/年輕人容易重聽?聽力受損未矯正,小心大腦退化快!保護聽力避免3種NG行為
失智警訊/疫情下沒運動,變胖了嗎?當心肥胖加速腦部退化,把握「3核心」預防失智症
預防飲食/5招預防失智症 麥得飲食一日菜單示範
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醫師的提醒:40歲開始做到6件事,失智也能過正常生活
猜你喜歡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提早識別失智症高風險患者 研究揭肌肉量與認知功能關聯性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膽固醇愈低真的愈好嗎? 秀傳研究:反而倍數增加失智風險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認知彈性能力 靈活補腦
強化心肺、肌力與訓練認知 治療師教你棍子伸展操延緩失智
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
照護資源/臺中長照APP 讓長照服務零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