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訓練/防失智抗憂鬱 遊戲讓腦袋更靈光
明年的農曆年來得特別早,春節是與長輩長時間相處的時光,你都如何度過?
害怕出遊人擠人,在家看電視看到悶,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玩桌遊。
桌遊不只是年輕人動腦找刺激的專利,曾有研究指出,玩桌遊的老人可減緩認知上的衰退,憂鬱現象也較少。
有許多適合祖孫同樂的遊戲,最適合在年節相聚的時光凝聚感情、激發腦力,今年,就用歡樂的遊戲聲贏過鄰居的麻將聲吧!
每周一次桌遊 降低失智風險
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
另有美國研究追蹤469位平均75歲的健康老人,五年後有124位失智,研究分析這些長者的11項身體活動及六項腦力休閒活動,結果發現每增加一定頻率的腦力活動,失智症風險可降低7%,其中閱讀、玩桌遊、彈奏樂器、跳舞,這幾樣活動與降低失智症風險顯著有關。
麻將增進記憶 還能舒緩憂鬱
麻將的活動特性需要高度的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和記憶力,同時還要有中度以上的社交認知、知覺與動作、語言表達能力。
2006年中國大陸重慶的研究,分析5437位55歲以上社區健康長者,結果發現打比較多麻將的,失智症風險較低。2014年香港研究將110位長者分為麻將組、太極組、對照組,結果發現麻將和太極都可以延緩認知衰退,其中麻將組對於數字的短期記憶、快速聯想的流暢度,效益更佳,還有舒緩憂鬱症狀的短期效果。
動手、動口、動腦 桌遊三核心
愛迪樂治療所執行長、職能治療師鍾孟修表示,「動手、動口、動腦」是桌遊的三個核心元素,雖然手只占身體體積的一小部分,但在腦部,掌管手指精細動作的區域與身體比例正好相反,是非常大一塊腦區;而動口和動腦,則牽涉到語言區、記憶區、高階認知區的整合。因此兼具這三個核心元素的遊戲,例如麻將及某些桌遊,都是對腦部很好的刺激。
至於圍棋、象棋、西洋棋,進行過程通常偏向安靜,比較缺乏動口這一塊,不過也無傷大雅,因為這些棋類本身就已經很難了。以圍棋為例,鍾孟修說,遊戲過程需要大量運用前饋認知去預測對方行為,還要運用後設認知去修正自己動作的結果,屬於高階認知活動,即便沒有動口,大腦也夠忙了。至於像疊疊樂這類結果比較隨機的遊戲,或是拼圖偏向視覺整合與耐性,在訓練腦部的元素上就會比較少一點。
遊戲加體操 發展出「體智活動」
除了桌遊,上述研究發現跳舞、玩樂器、打拳也有延緩失智的效果,其實在日本和芬蘭這樣的樂齡大國,已經發展出很多既像遊戲又像體操的有趣活動,對於維持腦力的效果也得到實證支持。
鍾孟修指出,在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有位長期致力於失智症的老年學學者島田裕之,發展了一套將認知和身體訓練結合的「Cognicise」運動,可翻譯為「體智活動」。體智活動玩法相當多元。例如參與者在過程中一起數數,搭配認知指令要求,執行相關的任務挑戰,例如數到3的倍數就拍手、每做一個動作就做加7或減7的計算、輪到自己時說出一種動物等等。
鍾孟修指出,2015年島田所發表的研究雖然收案人數不多,結果顯示每周一次90分鐘運動訓練(包括15分鐘體智活動),大約40周後可以看到注意力和訊息處理速度有顯著進步,高階功能如記憶力、執行功能、問題解決能力也有零星的顯著改善。
鍾孟修說,所以即便是散步,兩個人一起散步更好,因為有伴就會聊天,身體活動之餘,還多了社交互動,具備動口和動腦的元素,比一個人散步更加分。
小提醒
玩到下不了桌 折損健康效益
陳俊佑表示,他在巴賽隆納的公園裡,看過有長者下棋下到天黑、下雨都不走;在台灣也認識有些長者朋友熱衷打牌,可以專程跨縣市搭車去找牌搭子,從中午開始打24圈直到半夜,中間幾乎都不起來,因為贏的捨不得走,輸的不甘心走。
陳俊佑提醒,如果玩到憋尿、不吃不喝、不睡覺這種程度,抵銷遊戲本身的健康效益就太可惜了,建議長者動腦之餘,也別忘搭配身體活動。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預防方法/68歲阿嬤戰勝失智,環遊世界!不想老了認知衰退,請改掉11個習慣
預防方法/談如何活得更聰明 多動腦多運動延緩老年失智症
認知訓練/健腦防失智 日醫學博士教你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五感練習
社交互動/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運動/爸媽不運動怎麼辦?「樂齡健身房」運動融入遊戲、邊玩邊健腦
大腦健康/世界首例抽龍骨水證實 吸菸增失智和睡眠障礙風險
大腦健康/大腦退化恐增加失智風險?專家提醒:大腦凍齡,3行動很重要
預防飲食/預防失智症,從飲食著手!專家教你這樣吃效果好
預防運動/失智症別來!簡單4步驟「手指操」預防失智又活化大腦
大腦健康/失智症不是退化,可預防!中西醫大推這3招,「醒腦」超有效
大腦健康/研究:四成失智症 可以預防延緩
大腦健康/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預防方法/與其害怕失智 及早預約未來
預防方法/預約不害怕失智症的未來 醫師建議:趕緊饒恕與說道歉
預防方法/發炎失智大腦都是自己養出來的!日本醫學教授公開10大NG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預防飲食/失智風險與飲食相關 常吃這類食物的人是高危險群!
預防方法/去咖啡廳你會點冷的還熱的?日本失智症名醫:5個導致失智的生活習慣,你也中了嗎?
預防飲食/含酮飲食活化大腦 避免失智症產生
認知訓練/坐下來就能玩 專家推薦 4款不花錢桌遊
認知訓練/怕受挫 怕沒面子...長者拒玩桌遊 4招讓他破冰
預防方法/高齡社會不用怕 醫師這四招不怕失智症上身
預防方法/芬蘭FINGER新模式 陳亮恭:只要做對一件事 有效預防失智
預防飲食/飲食太清淡是失智症重要原因?中醫師解答
預防飲食/防失智很難?日本專家指這項普遍飲食行為可望活化腦部
預防方法/全球失智症患者每3秒就增加1人!如何讓你的腦一輩子管用
預防飲食/預防失智吃保健食品有用嗎?看看WHO最新建議
認知訓練/玩牌、抓寶、運動…多做幾樣新活動 醫師:可防失智
預防飲食/不吃肉易失智?法國最新研究:風險提高了67%
預防飲食/華裔老年人實測:每周吃2次蘑菇 降低一半失智風險
認知訓練/維持認知犀利 專家教你在家玩動腦遊戲
猜你喜歡
63歲丈夫失智遭3據點退貨 民間單位建言盼接地氣
黃頌儼/改善記憶、情緒與睡眠 中醫針灸治失智證實有效
精神行為/你可能不知道: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比正常人還好
失智夫遭據點退貨 民間團體籲照護接地氣
失智課程/善用3平台 當個聰明照顧者
身心紓壓/召開家庭協議 聽見失智照顧者的需求
初臨失智/兵荒馬亂新手照護期 最需要知識分享
闕廷宇/你的失智症機率有多高?一招讓失智風險少4倍
非藥物治療/別怕讓失智者入廚房!專家提供5個小技巧 用「氣味」喚醒過往回憶
走失問題/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了?通常有4種情況
非藥物治療/不記得家人卻不會忘記味道 用年味替失智者找回記憶
外出旅遊/過年帶失智長輩出遊 安心玩有技巧
飲食照護/春節陪失智長輩用餐 慎選食物+耐心
鄧小萍/防疫之下!過年團圓飯這樣安全吃
張自強/長輩年前大掃除 健健康康過好年
失智課程/讓失智長輩安心過年 WaCare提供照護撇步
張自強/年假後伸展收心 安心防疫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