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照護/洗澡像打仗..為什麼失智長輩抗拒洗澡?
【照顧小幫手】
為什麼失智病人不肯洗澡?
很多家屬表示,要幫失智病人洗澡非常困難,簡直像打仗,有時得出動三、四個人才能順利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失智病人抗拒洗澡,可能的原因很多,例如:
● 沒有「身體髒了、需要清洗」的意識。
● 已不認得照顧者,以為陌生人要脫他的衣服、往他身上潑水,有一種被侵犯的感覺。
● 在別人面前赤裸身體,很尷尬,尤其照顧者是異性時。
● 日夜顛倒,以為現在是白天,不懂為什麼要在白天洗澡。
● 曾在浴室滑倒,害怕再次發生。
建議嘗試以下方法:
● 找長輩最信任的人(如某一兒女)在旁協助洗澡。
● 脫衣服後,用大毛巾包著身體,照顧者站在背後協助清洗,私密處讓長輩自己洗,以免不自在。
● 浴室放些引起他興趣的小東西,比如水槍;播放他喜歡的音樂。
● 觀察他何時有精神、什麼事讓他開心,趁那時幫他洗澡;不要選長輩疲累、想睡的時段。
● 地板做好防滑設施、加裝扶手避免跌倒。浴室內放把椅子,讓長輩坐著洗,免得站著容易滑倒。
● 有些失智者不喜歡看到鏡中影像,可把鏡子遮起來。
● 用擦澡代替洗澡。
● 洗完澡多讚美他:「你好香、好漂亮、好帥!」
● 如果長輩堅決不肯洗,不要勉強,再找適當時機洗。
資料來源: 台中市東勢區信義老人養護中心社工蔡佑岷、張涵容、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
【一分鐘醫學教室】
為什麼有些失智病人特別難照顧?
羅東聖母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仁勇觀察,失智病人有點兩極化表現:有些很可愛,很平靜接受自己的疾病,也很聽照顧者的話,照顧起來容易得多;但有些病人卻完全相反,把整個家搞得天翻地覆,照顧者苦不堪言。
他推想,這可能一部份跟患者原本的個性、人格特質有關,原來脾氣不好的,通常失智後更不好,比如忘記吃過飯,家人提醒他已經吃過了,他會很生氣,但生病前脾氣好的,可能只會說一句:「喔,吃過了喔。」默默接受。
失智患者的抗精神藥物會不會愈吃愈多?
問:失智症老人吃的抗精神藥如思樂康會不會愈吃愈多?這藥只能讓他們情緒和緩嗎?能否幫助病人不再產生各種不同的妄想症狀? 當發生妄想症狀時,可否在每日應服用之藥量外,再隨機額外增加一或兩顆?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答:妄想是失智症患者常有的精神行為症狀,常出現的妄想是「被偷竊」或「被害」妄想,總覺得家人偷了他的錢,或是認為有人要下毒害他而不敢吃東西,也有人總是懷疑配偶不忠。病人會無中生有,妄想一些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或是將以前和現在的事情混合在一起,而有了一些非事實的想法。
失智病人有時抗精神藥物會愈吃愈多,並不一定是對藥物產生抗藥性的關係,而是失智的病況起了變化。失智相關的精神行為症狀通常在輕度失智時並不嚴重,但中重度失智時症狀加重,所以常有錯覺似乎藥物愈吃愈重。抗精神藥物除了和緩情緒外,也有減輕妄想或幻覺的效果,有些還有鎮靜的效果。
其實病人雖然有妄想,但若家人能夠包容,或是以其他活動或談話內容來轉移注意力,就能幫助他不會只專注於不實的想法而造成自己和家人的困擾。
無論哪一種抗精神藥物,都無法使病人不再產生任何妄想症狀,最多只能減少妄想的頻率。雖然藥物無法使病人不再妄想,但通常可減少病人因為此妄想而出現激動的情緒或行為。在治療妄想的藥物中,有些需長期使用才有效果,有些則可視情況而隨機加量,所以請詢問您的醫師藥物的正確使用方式,以達到最好的療效。
(本文出自康健出版《當爸媽變成小孩 - 全方位照顧失智長輩》張靜慧、黃惠如著)
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訊息?請前往》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生活照護/失智症和腦霧一樣嗎?症狀差異、日常警訊、照護技巧,以及如何預防改善,看這一篇就夠!
生活照護/失智者吵著「要回家」怎麼辦?溝通需掌握「三不」與「三意」
生活照護/失智了怎麼吃飯、穿衣?「食衣住行4大重點」照顧者要知道
延緩退化/失能者沒照顧好,可能更惡化!「日常照護10技巧」預防再次發生
外出旅遊/掌握出遊要點,帶失智長輩出門旅遊不再是難事
生活照護/善用新科技,照顧長者更省力
生活照護/如何面對阿嬤失智身體臭?媽媽這一句話,她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精神行為/失智者年後情緒不穩 當心黃昏症候群
外出旅遊/帶失智長者出遊 防疫也要防走失
生活照護/失智者過年 注意作息別亂了套
生活照護/與長者相處 努力傾聽有時比分享話語更重要
生活照護/銀髮族4大保暖要訣 注意溫差及電器使用安全
生活照護/防疫少外出 失智長者認知、社交功能下降
生活照護/專家:認識失智症 學習與長輩共處
初臨失智/長輩失智症狀嚴重嗎?6原則,教你如何長期追蹤、判斷嚴重度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白天嗜睡夜間躁動,如何改善睡眠障礙?
生活照護/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佈置?掌握4要點,輕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不戴口罩怎麼辦?台灣失智症協會:用7招破解
飲食照護/長者水喝太少恐出現認知障礙 醫師說明該喝多少水
飲食照護/長者精神恍惚、日夜顛倒竟是水喝太少 醫建議這樣做
飲食照護/讓長輩好好吃頓飯 中醫教你穴位按摩、藥食同源
生活照護/更年期女性,容易頻尿?醫師建議3習慣,遠離泌尿道感染
生活照護/長照常見問題 如何讓長輩能舒適洗澡?
精神行為/你可能不知道: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比正常人還好
初臨失智/兵荒馬亂新手照護期 最需要知識分享
外出旅遊/過年帶失智長輩出遊 安心玩有技巧
生活照護/一直問失智者「我是誰」、「他是誰」? 6個NG行為別再做了
生活照護/暖暖包當調理包 失智長者誤食鐵砂
猜你喜歡
提早識別失智症高風險患者 研究揭肌肉量與認知功能關聯性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膽固醇愈低真的愈好嗎? 秀傳研究:反而倍數增加失智風險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認知彈性能力 靈活補腦
強化心肺、肌力與訓練認知 治療師教你棍子伸展操延緩失智
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
照護資源/臺中長照APP 讓長照服務零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