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推估台灣失智人口超過27萬人,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精神科主任曾杏榕建議如果家屬有疑慮,可帶長者到醫院診斷評估,才能及早規畫治療。
「醫師,我爸爸最近晚上都不睡覺,在房間走來走去」、「婆婆懷疑我在飯菜中下毒,最近都不吃我煮的東西」…如果發現家中長者有類似情況,可能已罹患失智症。
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重突破14%,從高齡化社會跨入「高齡社會」,推估2026年超過20%會邁入超高齡社會。
醫界指65歲以上老人失智盛行率為8%,失智人口推估目前已超過27萬人,但民眾對失智症了解仍相當有限,常誤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一部分,而非疾病,普遍缺乏對失智症危險因子的認知,常導致延誤就醫。
曾杏榕表示,失智症除造成記憶功能減退,常會合併其他行為與精神症狀,包括情緒起伏變大、睡眠情形惡化、妄想或幻覺等,將造成患者生活功能退化及家屬照顧的沉重負擔。
曾杏榕說,如果家中有疑似失智症患者,建議及早至醫院精神科或神經科就診,藉由醫院團隊完整評估,可及早介入失智症治療,協助辨識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減輕患者失智症行為與精神症狀。符合失智症藥物適應症患者也可獲得藥物治療,延緩失智症進程。
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更多健康推薦
‧77歲母月領1萬多元清貧節儉 兒偷看手機驚見:原來是隱藏版富翁
‧60歲婦甩結縭四十年丈夫「成功爭到房產」面對三大失算超後悔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