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耳鳴會引起頸部痠痛?神經科醫師這麼說
耳朵出現障礙影響聽覺
聲波從外耳、中耳傳入內耳後,內、外聽毛細胞相互合作,啟動訊息,從聽神經傳入腦幹;接著,聽覺路徑向上傳遞,不斷地交叉到對側,再從對側交叉回原側,最後到達大腦兩側的聽覺皮質,產生聽覺。
在自然環境中,背景音量大約是20~30聽覺分貝(dBHL),人體習以為常,稱之為基礎聽覺。
一旦外耳、中耳或內耳出現障礙,影響到基礎聽覺時,大腦會自動啟動內耳及腦幹的代償機制,主動強化原本應該接收到的聲音訊息,產生耳鳴,此時耳鳴會有固定方位、頻率或音量。
頸部肌肉處在緊張狀態
我們會反射性地轉頭或調整身體姿勢,去搜尋聲音訊息,或是迴避不想要聽到的聲音,稱之為「聲源頸部反射」。一旦聽覺受損,會不知不覺地啟動這種反射,設法去搜尋缺陷的聲音,甚至專注於耳鳴,頸部肌肉就會一直處在緊張狀態,久而久之發生過勞與僵硬,乳酸堆積,產生痠痛。
頸部肌肉僵硬,刺激到位於肌膜(位於肌肉周圍)內的本體感覺受器(感受頭部位置),大量的感覺訊息不斷地經由後方脊髓向上傳遞,通過後方腦幹時,恰好「短路」,傳進鄰近的聽覺神經路徑,產生「不需要」的聲音雜訊,很像我們被關在地下室時,所感受到「悶悶的」環境聲響,沒有固定方位、頻率或音量,這種耳鳴其實是「腦鳴」。
頸部疾病也會影響
可見,耳鳴本身會引起頸部痠痛,接著引起「腦鳴」,交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加重病症,但下列頸部疾病,卻是會同時引起「耳鳴+頸部痠痛」:
頸椎動脈內膜剝離:本身會引起血管性疼痛,還會造成椎基底動脈缺血,影響內耳與腦幹。
巴劉氏症候群:又稱之為頸椎交感神經症候群,乃頸椎骨刺或脫位,直接壓迫脊髓神經根,產生反射性頸部痠痛,並直接刺激位於頸椎前方的交感神經鏈,經由交感神經反射,造成椎基底動脈收縮,傷害內耳與腦幹。如果壓迫到脊髓,引發脫髓鞘性神經變性,發出病態感覺訊息,不斷地向上傳遞進入腦幹,產生「腦鳴」。
找出聽力受損病因
建議耳鳴患者,若有頸部痠痛時,應該先正確就醫,找出聽力受損的病因,例如噪音傷害、中耳炎、聽小骨硬化、聽神經瘤…,接著,醫師才會建議口服肌肉鬆弛劑或處方物理治療,合併姿態矯正,避免頸部肌肉群過勞,例如不要低頭操作3C產品,多管齊下,讓耳鳴變小或消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
不抽菸會罹肺癌?空汙、油煙、家族病史也是罹癌因子 低劑量CT篩檢及早發現病灶,減死亡風險!
打玻尿酸能捐血嗎?最近做過健檢能捐嗎?專家解析可捐及不適合捐的情況
為何人在放空時反而常能出現絕妙想法?大腦3種模式,「離線網路」時做的工作最有趣
老年族群必看!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醫:新型生物瓣膜可望突破使用年限
動脈硬化會引起耳鳴?醫:若壓迫到聽神經或腦幹,引起「陣發性聽覺症候群」
巴戈胰臟癌逝/五年存活率不到5% 為何胰臟癌成無聲殺手?
下腹悶痛半年 拉肚子血便…35歲罹早發性大腸直腸癌
感冒頭眩暈,原來併發中耳炎 醫:4個原因引起, 老人、三高者眩暈小心中風!
良性腫瘤甲狀腺結節會惡化嗎? 醫:治療方式有3種選擇,但沒有口服藥
聞不到香味,吃不出食物好壞? 醫:當心「嗅覺失靈」可能是疾病警訊!
82歲阿嬤切除甲狀腺腫瘤! 透過「精準麻醉」 術後恢復較快、不會惡心嘔吐
聽見「啵啵啵」,當心是搏動性耳鳴! 醫:發生原因有4種,這些方法可診斷治療
拔牙、植牙後,常聞到腥臭味跟鼻涕倒流咳嗽 當心罹患「齒源性鼻竇炎」
長期倦怠、夜晚盜汗、體重減輕,別輕忽! 當心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70歲婦人切膽囊卻術後腸粘連,接受三次腹壁修補術還是沒治好! 醫師靠「這招」讓她減少疝氣復發
苦等第二劑卻一直打不到,擔心疫苗保護失效? 研究顯示「這種疫苗」第一劑效力撐最久!
什麼是暈針?當「暈針」發生時如何處理、如何避免暈針的發生
惱人耳鳴,戴助聽器可有效緩解! 醫師詳解耳鳴的種類
運動傷害先冰敷? 當心適得其反,阻礙肌肉自體修復傷口難癒!
新藥須經審核 才能臨床試驗
「惱人的果蠅」揭開人類遺傳學研究 孵育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與科學家
呼吸困難要當心! 醫:4類疾病為常見症狀,重則有生命威脅
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健保有條件全額給付
CAR-T療法須申請 要價不菲
透過CAR-T細胞治療「救自己」,生出抗癌解藥 並非所有癌症都適合!
眼壓不高為何也有青光眼? 眼科醫師教你如何早期診斷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女畫家長年為牙疾所苦,無法享受美食開口大笑 牙醫透過「這招」讓她重展笑顏
按摩師傅靠手吃飯卻得了職業病 腕隧道症候群靠這招治癒!
猜你喜歡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少婦家中昏倒留五歲兒 醫師教如何保命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辛苦買快篩劑 希望備而不用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做好一切防護 保持樂觀心情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使用生物相似藥 我追不上歐美車尾燈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生物相似藥 健保署有條件擴增給付範圍
癌友僅1成認識生物相似藥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打三劑疫苗 買防疫保單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女玩黏土彈琴 一家人居隔自娛
高醫大團隊研究 傳統中藥「金銀花」有助抗新冠病毒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早餐吃對了嗎?/燕麥粥、地瓜沙拉、水果 美味組合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火神的眼淚」爆破特效推手陳銘澤血癌離世 享年39歲
醫病平台/ 大型危機時癲癇病人的照護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看診、手術、演講…忙到文明病上身 改變3個生活習慣釋放身心靈壓力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餐廳勤消毒 祈禱別被停業
輝瑞心臟病用藥恩久平出現不純物恐致癌 食藥署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