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終為始,用Role Model拼湊你的未來藍圖
《愛麗絲夢遊仙境》當中有一段愛麗絲和貓的經典對話:
愛麗絲對於前方感到迷惘、不曉得該選擇哪一條路,於是對眼前的貓提問:「請告訴我,我該走哪一條路?」
貓:「這得看妳想去哪裡。」
愛麗絲:「可是我也不曉得……」
貓說:「那就無所謂了。如果妳不知道要去哪裡,每一條路都可以。」
這個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很像你身旁的朋友、或者完全就是你自己呢?
這個情境實在太過經典,和前來找我的大多數來訪者根本一樣,後來我就經常在演講中提到這個故事。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那每一條路都可以
每次演講或諮詢的時候,就會很多人問:
「老師,我要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老師,AB這兩種職業路線我該選哪一個?」
「老師,我選這個工作是對還是錯?」
我總是回答:「這個問題我無法立刻回答你,我需要知道你未來想去哪裡,才知道哪一條路對你來說會有意義。」
以終為始,就是用最後的終點目標倒推回來過程,一步一步規劃和落地,藉由終點讓過程更加清晰。
【延伸閱讀: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真的在乎你...只有本人能決定自己的人生!3觀念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
那麼,該怎麼以終為始、找到自己想要的未來藍圖呢?
我曾經參加過一些生涯探索活動,有個常見活動是想像五年之後的自己。但我偏偏是一個對未來保持彈性、不想框住自己,也很難想到那麼久遠以後事情的人,「我就想不到五年之後的自己才來參加活動的啊……」心中就會這樣默默吐槽。
幸好,後來學習到生涯諮商領域的時候,發現有個非常棒的活動,很適用於幫助大家拼湊自己想要的未來,這也是我一定會帶入諮詢的回家作業。
人生或工作的目標是抽象的目標,抽象的概念很難具體化,但如果我們的目標無法具體化,就會很難實現。
人生領域的三個Role Model
Role Model的原理是找到你喜歡的參照物,藉此延伸出更多具體討論。我會一邊說明進行方式,讓大家可以根據文章,拼湊自己的未來藍圖。有比較原始的應用版本,我會分享自己在實務上比較偏好的方式。
首先:請你找出整個人生領域的三個Role Model,只要你覺得這些角色的人生很不錯、他們身上有些特質很棒、在做的事情或職業讓你欣賞,就可以入選。不用到崇拜,只要喜歡或欣賞即可,像我就是不太會崇拜誰的人。
這三個角色不一定要是人類,可以是人、或不是人。人的話可以是政治人物、演藝明星、商業菁英,比如說歐巴馬夫人、BTS、德雷莎修女、貝佐斯、伊隆馬斯克,或是更加平易近人的你的親朋好友。不是人的話,比如海綿寶寶啦,也是很可以的角色。
挑選前三名,然後記錄你喜歡他們的部分。
第二步:從你喜歡他們的部分當中,萃取出幾個關鍵字,尤其是那些如果你也擁有的話會覺得很棒的部分。然後回憶你過去的生命中有沒有比較相關的經驗。
這個步驟,是讓你想起當你具體在做哪些事情時,會有美好的感受,並且做進一步的驗證。
舉例來說,我很喜歡金庸小說《神鵰俠侶》裡面的楊過、以及三國演義的諸葛亮。
楊過是個武功蓋世的大帥哥,雖然很令人羨慕、但這不是我喜歡他的主要原因。他的兩個部分讓我印象深刻:聰明和專情。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不會迂腐沉悶,總是有很多奇思妙想、不落俗套,但在大是大非上面(比如家仇國恨),又非常正派、堅持原則。和我期待的自己、以及喜歡的朋友類型很像。
此外,在他的一生當中,金庸幫他安排了非常多桃花,書中出現過的女角色起碼有一半以上都傾心於他,但他的感情觀從小到大都非常專一:全世界只有小龍女才是重要的,其他女性都只是背景板。 我也是對感情和朋友非常專一的人,非常符合我的人際觀。
至於我喜歡三國演義的諸葛亮,則是因為從小浸淫在《光榮三國志》系列的遊戲當中,嚴格來說我不是喜歡諸葛亮這個人,而是喜歡這個角色代表的智慧形像。小時候我就經常想要成為像軍師一樣出謀劃策的角色,在幕後運籌帷幄、獻策建言。對我來說,智慧就是能夠解決問題。
回想我作為諮詢師的工作經驗,需要不斷進修、學習知識和技術,而且在每一次職涯諮詢時,如果能夠和對方討論出適合的解決方案,真的會讓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我的工作讓我實現了想要的自己,藉由Role Model,把這兩件事情串聯並印證了。
你喜歡的角色,不一定是出於缺乏而感到嚮往或崇拜,很有可能你們之間有所共鳴,只是你沒有意識到這些線索。
第三步:如果你要往這些關鍵字的方向前進,列出可以做的一個簡單行動。
行動太過困難、就無法完成,通常會建議先想一個最簡單的步驟,好比說:查一下某個職業的資料、找到一位職業前輩訪談,或是跟朋友宣告提供每周一小時的策略討論時間等等。
能夠讓你朝向想要的方向前進一點的行動都可以。有了參考角色讓目標具體化、搭配經驗和行動,就能一點一滴改造你的生活,邁向理想的人生。
Role Model的活動,其實還可以延伸出非常多獨特的應用。舉例來說,可以想像一下:對於你目前的職涯關卡,你的Role Model可能會給你什麼建議?這種假想問題,經常能夠直指核心,因為這些角色也都反映了我們心中相信的價值。
以我為例,如果我遇到職涯難題,楊過可能會跟我說:我們要另闢蹊徑、創造獨特。
諸葛亮可能會提醒我:我們要走有勝算的路。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主人思維:自我覺醒世代必讀,用職涯心理學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