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斌/精靈寶可夢旋風-淺談當代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與自我管理
回顧「網路成癮」的歷史,1995年是由紐約的精神科伊凡·郭德堡醫師提出網路遊戲疾患(internet gaming disorder),在隔年於美國心理學會有學者發表600位重度網路使用者的的研究成果。接著在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在概念上與藥物、酒精成癮、賭博同屬於「成癮性疾患」。在2014年8月的全球手機上網研究報告中發現,台灣民眾每日手機上網時間197分鐘,比全球平均142分鐘,高出近1小時,而最少用手機上網的法國,每天僅花98分鐘上網,實在值得國人警惕。現在2016年智慧型手機在台灣更加普及,「精靈寶可夢遊戲app」更結合全球定位(GPS)系統與擴充實境的技術,讓以前所謂的宅男宅女玩遊戲也能走出戶外,但太融入於情境中而忘我,已經發生多起交通意外,身為醫師不得不提醒大眾注意潛在的健康安全風險。
根據研究,網路成癮屬於「行為成癮」,並不是對酒精、香菸、藥物等有形「物質成癮」,然而「行為成癮」與「物質成癮」的本質相同,具有特定的行為模式和神經生理機制,但其心理性依賴(渴求感),可能比生理性依賴更嚴重。研究初步已發現: 帶有D2型多巴胺受體Taq 1A A1對偶基因者的大腦「腹側背蓋區」,其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訊號傳遞較少,行為成癮的風險也較高。線上遊戲成癮者在物質成癮相關腦區的活動較強。坦白說,網路成癮並非純粹心理問題,更牽涉到腦神經功能、甚至結構改變。以當代身心醫學的思潮,呼籲大家不要把「網路成癮」者當作病人看待,在孔繁鐘醫師的文章中,他說:「個人自由意志下的選擇,縱然造成失能,其後果仍要自負,不應以『成癮』為藉口!在醫療立場,這些是可以諮商協助的狀況,但絕非精神疾患!」。
台大精神部林煜軒醫師,對寶可夢瘋狂玩家提到有四大副作用的觀察重點, 分別是: 潛在(交通)危險、不良健康習慣、無法專注和自覺困擾,脫離現實生活互動。而奇美醫院陳志金醫師,以其敏銳的社會觀察,將寶可夢症候群(Pokemon Syndrome),編成英文字母七字的口訣,雖然不是正式的醫學文獻論述,仍然傳神地把瘋狂玩家的情態表現出來。
另外對於「網路成癮症候群」有一個自我檢視表,9項指標符合6項即為網路成癮,但要確診需要精神科醫師鑑定。
針對玩手機以至於引發交通事故,台灣於民國101年5月30日立法開罰,若汽車或機車駕駛人遇到塞車或紅燈,使用手機、電腦或類似功能的科技裝置,導致有礙駕駛安全行為,汽車駕駛將處新台幣3000元罰鍰,機車駕駛處1000元罰鍰,自行車(含U-Bike)騎士處600元罰鍰。吾人建議將這一波寶可夢旋風,作更深度地反思,在趕流行之外,了解核心問題不在網路世界, 而在現實生活,不要把玩家們都當做是生病的病人,也要體認改善網路成癮的自助技巧, 要適度放空自己, 接近大自然, 注意道路交通安全,也避免沒事就划手機。最後筆者建議智慧型手機開發廠商,未來能將擴充實境趣味和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相結合,讓玩家們放心地走到戶外,享受真正的紓壓時光!

蔡宏斌
用心守護重症病人的健康,陪伴家人走出生命的幽谷!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
台灣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
台灣荒野保護協會永久會員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我急救的手,正製造一個活死人?那年聖誕節…我也曾心碎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許金川/年逾40要保養 每半年做肝篩檢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