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7 癌症.肺癌
搜尋
高雄長庚
共找到
292
筆 文章
-
-
2022-01-25 該看哪科.兒科
高雄1歲男童誤食清潔劑 造成食道不可逆的終生傷害
高雄一名1歲多男童,日前在家中撿到一瓶未鎖緊的浴廁清潔劑,卻誤當飲料直接喝下,造成食道被強鹼灼傷,緊急治療,食道仍攣縮剩0.1公分,歷經8次食道擴張術,才勉強能流質或軟質食物。對此,醫師也提醒,因避免將家中藥物、清潔劑等有害物品,放置在幼童可觸及的地方。這名誤食浴廁清潔劑的男童,被送往高雄長庚醫院急診治療,由醫療團隊安排胃鏡等內視鏡檢查,發現他口腔中有大量潰瘍,還延伸至食道有二至三度潰瘍,胃部還發現呈現第四度壞死性嚴重潰瘍。收治病例的兒童胃腸科主治醫師賴宛孜指出,食道是有彈性的組織,若受強鹼等腐蝕性破壞,會導致萎縮、攣縮甚至演變成狹窄,因此,醫療團隊趕在男童食道未完全孿縮前,緊急用胃鏡放置鼻胃管維持食道通暢。賴宛孜坦言,即使把食道撐住,留有小縫隙,卻已是緊急救治的極限。在醫療團隊為男童進行食道擴張術前,僅能吃布丁與喝水,後續才將受傷後結痂的食道透過醫療技術協助撐開。賴宛孜說,食道受強鹼腐蝕是不可逆的傷害,男童出院時仍帶著鼻胃管回家。歷經8次食道擴張術,才將男童約僅有0.3公分寬的孿縮食道擴張至10分1寬,僅有約為一隻原子筆心般細。賴宛孜提醒,正值口腔期的幼兒,經常任意抓取東西往嘴裡塞,為避免類似誤食情形發生,家中藥物、清潔劑等有害物品,應放高處或鎖在幼童無法觸及的地方,以造成憾事發生。賴宛孜叮嚀,若不慎發生誤食,家長也千萬不要試圖催吐,以免造成反覆侵蝕,或嗆入呼吸道導致窒息,若發生誤食應該要盡速送醫,也務必帶著現場遺留的清潔劑,以利醫師進行判斷。
-
2022-01-23 養生.人生智慧
換肝之父陳肇隆曾得肝炎 談養生:吃地瓜葉 日行萬步
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也被稱換肝之父,今接受前總統陳水扁廣播節目專訪,陳肇隆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自己種植有機蔬菜,如地瓜葉、茼蒿等;且每天堅持日行萬步。陳肇隆教授是台灣及亞洲肝臟移植的開拓者,1984年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陳肇隆2015年退休後,頻繁出國演講,行程滿檔,身體過去操勞的狀況出現急性肝炎,這也讓他反思生活步調,開始過更養身的生活。陳肇隆說,過去出國演講都只待一個晚上,現在儘量多留一天,除了可以放慢腳步,也順道享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避免過勞,學會慢活,也避免肝臟再出問題。陳肇隆也是愛樹人,已在長庚種下5000多棵樹,他在每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也都會種樹,像是王永慶辭世當天也種下11棵肉桂樹,紀念王永慶,後續同仁一起響應,共種下372棵肉桂樹。陳肇隆說,他在最悲傷、最喜樂的時候都會種樹、種種子,沈澱心情。陳肇隆也現場邀請陳水扁在植樹節當天到長庚種樹。陳肇隆說,自己常跟人分享,第一個最好的種樹時機是20年前,而第二個就是今天,「Never too late」,只要想做就去做,這也是人生哲理。兩人談起生命貴人,陳水扁感謝陳肇隆過去加入阿扁的醫療團隊,「您是阿扁的救命恩人」。陳肇隆說自己的貴人,第一個是星雲大師,1971年,陳肇隆還在念高雄醫學院時,參加佛光山舉辦的大專青年佛學夏令營,首次與星雲大師結緣。2006年星雲大師不慎摔倒,摔斷肋骨,「肋骨斷掉是很痛的,但星雲大師為了佛寺業務,忍痛只住院兩天」。2011年陳肇隆成立星雲大師醫療團隊,星雲大師抱持著「與病為友」,令人欽佩。第二個貴人是自己的老師史達哲(Thomas Starzl),「因為有他才有現在的我,才能救那麼多人」。第三個人則是王永慶,陳肇隆說當時畢業有200多人爭取6個外科醫師名額,「我一個月後拿到備取通知,我常勉勵學生,過去曾是備取的醫師,27年後當上這家醫院的院長,只要努力,就能成就一番大事。」
-
2022-01-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市一家三口確診公布足跡 遍布好市多、碼頭、水療館
新冠疫情本土病例延燒至南部,今天全台本土案例增14人,其中高雄一家三口確診,目前感染源不明,就讀鳳山某幼兒園的孩子(案18155)因住院採檢為陽性,父(案18156)母(案18157)也為陽性確診。根據疫調父親工作與高雄港相關,三人足跡遍布好市多中華店、高港43碼頭、32碼頭、允利養生水療館、松青幼兒園等。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幼兒園目前採檢到77人,初步快篩為陰性,PCR檢驗需晚一點才有結果。目前幼兒園都由一名家長陪同小孩有專車送至專職旅館隔離。幼童在1月8日下午4點至5點間至允利養生水療館、3日至19日至保進松青幼兒園。父親則在1月10日在高雄港43碼頭、1月10日至19日到過高港32碼頭。而母親在15日至好市多中華店。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教授林孟志指出,幼童今早到長庚急診求診,有神經學症狀,因以前有舊病史,對長庚來說不是新病人,孩童因抽搐需住院檢查,依常規PCR,得知CT值近20,重複確認後,展開隔離措施。因母帶童來,針對父母採檢,都確診,第一時間將幼童入院接觸的檢查室等空間,人員都予匡列,對診室病患亦匡列,需治療的轉到負壓病房,長耕員工則依接觸者匡列處置。因孩童呼吸道症狀不明顯,未進到病房,感染源還在清查中,長庚醫療運轉如常。林孟東指出,幼童父母輕微呼吸道症狀,也查到父母亦染疫,但三人無明顯確旅遊史。呼籲民眾有輕微症狀即需就醫檢查,重要的是要打好疫苗,父母已打過兩劑,但仍突破性感染,民眾時間一到就要施打疫苗,追加劑一定也要盡快施打。只要有症狀,無明確接觸史旅遊史但有懷疑,就去診所採檢。
-
2022-01-20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緩釋型巴金森氏病新劑型藥品 減少異動症和斷電症狀
在中老年人常見的巴金森氏病,病患可能因為漸進性的神經退化與長期使用藥物的結果,出現運動併發症像是異動症,使得手腳或身體的不自主運動,或藥物波動而產生的動作開關現象(on-off),去年十一月台灣健保給付一種緩釋型巴金森氏病新劑型藥品,成為台灣臨床醫師治療病患的嶄新工具之一。 巴金森氏病屬於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正常人間腦黑質的多巴胺神經元會分泌多巴胺(dopamine)到大腦的基底核,以協調各種動作及平衡;但是當多巴胺神經元退化甚至死亡,造成多巴胺分泌不足時,病患的動作、語言也會受到影響。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說,在神經科門診,常可見到巴金森氏病病患因動作障礙來就診,病患主訴動作變慢及遲緩,也可能顫抖、僵硬,或走路小碎步,臉部無表情。不過,林祖功醫師提到,早年藝人楊帆扮演「楊婆婆」短劇,楊婆婆頭部和嘴唇會顫抖,它其實是退化性或家族性的顫抖症,和巴金森氏病是不一樣的疾病,可以在神經內科做鑑別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巴金森氏病是最為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台灣巴金森氏病盛行率,約每10萬人中有130到140人。林醫師在臨床上也發現,因為動作障礙而就診的病患,每10人中就有5到6人是罹患巴金森氏病。 目前治療藥物無法讓巴金森氏病痊癒,但可以有效改善其症狀。當腦部多巴胺不足時,可以補充藥物來盡量維持其功能,臨床大多使用多巴胺類的藥物例如多巴胺的前驅物左多巴(levodopa)來治療,不過藥物常常一開始有效,但病患病程是持續進行中,因神經細胞的持續退化而必須增加藥量,且長期服用藥物後會出現許多副作用。 晚期的巴金森氏病病患,可能出現運動併發症像是異動症,而產生手腳或身體的不自主運動。另外,病患服藥後也可能產生藥物波動情形,例如「單次藥量有效時間減少」(wearing-off),一旦病患出現這種情形,醫師為病患選擇用藥上是一項考驗。又例如開關現象(on-off),前者是指藥物有效時,病患可以正常活動;但是當藥效不足時,病患的動作就像斷電般動不了,如果正在外面行走,很可能突然停止步伐,這將對病患造成極大的困擾。 去年十一月台灣健保給付一種在美國已上市使用的緩釋型巴金森氏病新劑型藥品,它主成分為左多巴(levodopa)和carbidopa兩種,利用先進的藥物製劑技術,可以有效改善傳統左多巴製劑藥效太短及藥物濃度波動太大的兩大問題。此緩釋型藥物將左多巴包裹在不同時間釋放的藥珠(beads),以不同的釋放速度達到同時快速釋放與穩定持續釋放的優點,可以保持血漿濃度避免過度波動,模仿人體正常生理分泌多巴胺型態,改善目前短效型藥品可能的藥效減退效應,和不想動一直動、想動卻動不了(on-off)的困境。 這種新劑型藥品,經過三期臨床試驗,病患使用後可有效改善生活品質,由於其藥物在血液中穩定釋放,使用這類藥,病患可能由原本一天需要吃5到6次藥,減為只需一天三餐加睡前服用,對於50~60歲發病、為家中經濟支柱,必須工作的病患來說,生活品質可以改善許多,讓他們為家庭及社會繼續貢獻,目前健保已給付部分病患使用新劑型藥品,如能提供病患在病程早期就開始使用,其藥物經濟學可發揮更大作用。
-
2022-01-06 養生.人生智慧
37歲腦溢血被判智商剩3歲!主播劉珊玲從頭學說話、重返螢幕才體認人生真理
「我當時只想趁年輕多賺點錢,父母就能享福了。但高壓的新聞工作,我每天拼命加班、飲食不正常,仗勢著還年輕,沒給自己休息時間。到我倒下的那一刻前,還不知道我的人生,就要從高處墜下來...。」劉珊玲,香港鳳凰衛視新聞主播,37歲那年重度腦溢血,在昏迷的16天裡醫護全力搶救,母親和姊弟的聲聲呼喚,「劉珊玲快醒來,劉珊玲快醒來......」硬是讓死神鬆開了手。 失去健康,從天堂打入地獄 「其實在醫院時,醫師曾跟我媽媽說,『珊玲醒過來,要嘛是植物人,要嘛只剩三歲智商。』我媽媽說,當時她一聽就腿軟,可是她們不放棄,想盡辦法把我送回來台灣,想盡辦法找願意收留我這個『豆花腦』的醫院。」 她現在自我解嘲地說,從人生勝利組變成人生失敗組,只因為她失去人最重要的根基-健康,「那種感覺就像從天堂被打入地獄!」 「在香港治療3個月後,公司安排醫療專機把我和我的頭蓋骨一起送回高雄。在高雄長庚醫師精湛的醫術下,我比預先更早把頭蓋骨蓋回,接著就是好幾年的復健過程。」 全身插滿管路,全用意志力復健 劉珊玲說,全家人為了她搬到嘉義,之後便在醫院的護理之家住了半年,她的「重生」過程,像是雛鳥要用力擊破堅固蛋殼,再怎麼孱弱也要超越。 插鼻胃管、尿管,全身插滿各種管路,她硬是用意志力撐起身體,別人復健十遍,她就要復健30遍! 「像我這樣重殘的人要復健,一開始真的很痛苦,因為我連站都站不了,全身疼痛、體力不行,常常復健到不一半就暈倒,醒來後再繼續復健。我心裡很清楚,就算我再回不去主播台,我也不要一輩子躺在床上。我督促自己,要做不平凡的平凡人。」 重學走路吞嚥說話「比登天還難」 劉珊玲住院住太久,拔掉鼻胃管後管,變得不會吞嚥、不會咀嚼;有時候鼻胃管還要插回去, 清醒時生不如死。 而重新學講話,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連聲音都發不出來,我媽媽就想盡辦法像是搔我癢。她說,『會笑,就好了』。我弟則是準備注音板,一個注音一個注音學,但最難的,還是重新學走路。」 聽她分享復健歷程,好像是昨天的事,因為一切艱辛歷歷在目。「沒有我的家人,沒有我的媽媽,我是做不到的。」 重回電視台,慢慢工作慢慢康復 「媽媽請來高醫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來幫我做居家復健,他非常嚴格,第一次來我家評估狀況時,看到我還在坐輪椅,覺得難度很高就想拒絕我。但我媽媽拜託他,多困難我們都願意做,所以即使我體力不好、行走困難,他規定我拿著拐杖,也要爬萬壽山,也要跑操場,他就在後面盯著我。」 「其實他就是要我曬太陽,從每天不間斷地練習裡累積信心。我跨出的每一步都那麼困難,可也是每一步,沿路的人總跟我喊著『加油!』」 劉珊玲也提到,除了家人的支持外,她還在昏迷期時,李宗盛親筆寫了一封鼓勵卡片寄到高雄的地址,也是對她後來復健時很大的鼓勵。 而自己的老闆每年都來看她,後來就說「倒不如妳回來香港上班吧!工作是最好的復健,慢慢工作、慢慢康復。」之後公司真的量身打造節目《珊玲加油站》(後因疫情停播)。 「在香港又獨立生活後,我進步得很快,一開始拿著拐杖的我,也受到許多人的幫忙和協助,雖然一路上很困難,但走著走著也就走完了。」 現在的她恢復昔日美麗,很難想像她訴說的復健故事,談來雲淡風輕,卻不知付出多少淚水。 物質是空的,家人才是真的 「經歷了人生波折後我終於了解,不論光環或名聲都是虛幻的,以前總認為有物質才有安全感,其實家人間的感情才是真的。」劉珊玲說。 「過去30多年都在異地打拼和家人分開,而且一直都單身,總會感覺孤單,希望未來退休後能搬回台灣,和家人們共同生活、陪著老父老母。」 經過人生磨難,更懂真情可貴,不妨問問自己,什麼才是此生最該珍貴?劉珊玲毫不遲疑說是「健康」與「家人」,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自哀自憐不必要、過度期待子女的愛也不必!90歲婆婆的半獨居生活「自在又快活」.50後,抱持「死亡隨時會來」的心態過活!就讓我們更專注每一天,珍惜自己的人生.父親從股票、房地產、賭博到欠債失去一切!世界從不存在金錢匱乏,只有人心靈匱乏
-
2022-01-04 新聞.元氣新聞
澎湖怪病 毛毛蟲剛毛害的
澎湖去年9月爆發怪病,許多人皮膚起疹發癢,當地醫療院所大排長龍,一度引起恐慌;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醫師李志宏飛往採樣,將患者皮屑帶回交給中山大學研究,確認是毛毛蟲剛毛誘發的大規模皮膚病;李志宏說,這是極端氣候引起的,並非季節性疾病,民眾無須恐慌。李志宏近兩年與部立澎湖醫院遠距醫療,去年9月底因澎湖皮膚起疹發癢的求診人數暴增,去年10月飛抵當地追蹤。李志宏說,初期看到病灶,研判是外界因素誘發的皮膚病,推敲病源可能來自節肢動物或花草類引起,且發炎位置大多是暴露在外的皮膚較多,此外也發現,曾有一家出遊,返家時只有留在家中的長輩未感染,藉此推斷並非居間環境所致。原先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患部的皮膚與皮屑,並沒有找到與毛毛蟲有關的直接證據,直到把皮屑帶回台灣研究,由中山大學電子顯微鏡與質譜儀分析,找出紅疹由毛毛蟲剛毛引起的超微構造及生化證據。李志宏說,由毛蟲剛毛引起的皮膚炎易發生在4、5月的春季,去年因氣候較特殊,先乾燥缺水,8月豪雨、9月氣溫偏高又碰上疫後報復性出遊,天時地利下釀成皮膚病大爆發,民眾只需在好發期留意,外出穿長袖、騎車戴面罩,減少皮膚暴露與直接接觸就能有效預防。
-
2022-01-03 新聞.元氣新聞
澎湖怪病元凶找到了!醫界與學界聯手發現病源是毛毛蟲
去年9月底澎湖爆發怪病,許多人皮膚起疹發癢,當地醫療院所大排長龍,一度引發民眾恐慌。為追查病因,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醫師李志宏飛抵現地調查,並與澎湖當地醫院與診所一同追查,還將患者皮屑帶回台,與中山大學聯手研究,才找出由毛毛蟲剛毛誘發的大規模皮膚病。院方也在近日公布發病證據,同時提醒,是極端氣候所致,並非季節性疾病,民眾無須恐慌。去年9月底澎湖爆發怪病,許多民眾皮膚起疹發癢,一度引發民眾恐慌。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醫師李志宏近兩年與部立澎湖醫院遠距醫療,也因求診人數暴增,加上症狀相似,便在去年10月飛抵當地追蹤。當時為追查病源,李志宏說,初期看到病灶,研判是外界因素誘發的皮膚病,推敲病源可能來自節肢動物或花草類引起,且發炎位置大多是暴露在外的皮膚較多,此外,他也發現,曾有一家出遊,返家時,只有留在家中的長輩未感染,藉此推斷並非居間環境所致。原先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患部的皮膚與皮屑,並沒有找到與毛毛蟲有關的直接證據,直到把皮屑帶回台灣,近一步研究,並由中山大學電子顯微鏡與質譜儀分析,耗費將近兩周檢驗,才找出紅疹由毛毛蟲剛毛引起的超微構造及生化證據。李志宏說,由毛蟲剛毛引起的皮膚炎,過去的經驗易發生在春季的4、5月春季,同時也是毛蟲的生長季節,但去年因氣候較特殊,先乾燥缺水,8月又月上豪雨,9月氣溫偏高,以及疫後報復性出遊,進而催化該皮膚病盛行。李志宏還說,這次澎湖皮膚病發生,恰巧遇上多人出遊、風速、降雨以及毛蟲生長期,在天時地利的情況下,才會釀成大規模爆發,並非季節性的疾病,過去台灣恆春也曾爆發過類似的情形,民眾只需在好發期,多留意,外出時,穿長袖、騎車戴面罩,減少皮膚暴露與直接接觸,就能有效預防。
-
2021-12-27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產後6個月抗疤黃金期 傷口照護把握3重點
COVID-19疫情打亂所有準媽媽的生產規畫,進入醫院要PCR核酸採檢,陪病限一人也要PCR,生產方式及產後傷口照護等問題多多。元氣周報與安美得特別合辦「後疫情時代的好孕二三事」健康講座,邀請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副部長蔡慶璋醫師,分享產婦因應疫情的技巧及產後傷口照護,藝人黃小柔也來現場參與座談,分享她生三胎的實際經驗,讓準媽媽聽了健康平安好孕跟著來。孕婦建議滿13周後再施打疫苗。蔡慶璋醫師說,產婦住院前3天內需進行PCR核酸篩檢,確保沒有染疫才能住院,若逾三天,則需重新檢測;且為減少人流進出,目前僅限一位陪病者,同樣要接受PCR檢測,檢測費都由政府補助。他建議,疫情期間,懷孕38~40周已足月,可與婦產科預約待產,自然產改成計畫性生產,並安排PCR檢測;計畫性自然產則建議催生引產,以避免急產。他強調,為提高生育率,國健署今年七月起,提高產檢補助及項目,產檢次數增到14次,超音波檢查增加2次;並新增妊娠糖尿篩檢、貧血檢查,未納健保的新住民懷孕婦女也享有同樣服務。疫苗施打部份,各國指示任何周數皆可,但為減少第一孕期易產生的併發症做區隔,國內大部分醫師建議延至第二孕期後,再施打疫苗。另,考量AZ疫苗的血栓風險,建議優先選擇mRNA疫苖;接種前不需驗孕,接種後不需避孕。保持傷口濕潤均衡環境,修復速度快2倍。藝人黃小柔參與座談時分享其三次剖腹產及產後傷口照護的經驗。她說,生第一胎時,跟著大家一樣在傷口上貼專用膠帶,貼的時間很長,因體質等原故有點不適,後來才發現發炎了,緊急處置後還是留下疤痕。她強調,要多問、多聽、多看,諮詢專家。蔡慶璋指出,傳統上產後採用乾燥癒合法已被推翻了,因為易有過敏、癢、檢視傷口不易等問題,而且貼的時間太長,撕掉時很痛又不能淋浴碰水。新研究發現濕潤均衡環境,傷口修復速度快2倍,並能更好觀察傷口進程。下刀方式,關係到產後疤痕癒合。蔡慶璋進一步說明,傷口癒合分為發炎期、增生期、重塑期三個時期,最初6個月是抗疤黃金期。照護產後疤痕有三步驟:1.下刀方式很重要剖腹產分為直切與橫切,直切就是從肚臍往下切10-15公分,因為與內部肌肉走向一致,剖腹後可以迅速取出孩子,縮短剖腹時間。相較起來,橫切的傷口張力小得多,不像直切的傷口,需要更多時間癒合,疤痕組織也會增生較多,容易形成疤痕。2.傷口護理是關鍵在醫師細心縫好傷口後,傷口護理非常重要。定期清潔、使用濕潤均衡的敷料和傷口修復液,都有助於傷口癒合,降低疤痕的生成。3.淡化疤痕好選擇非侵入式的疤痕照護方式,疤痕貼片或矽膠凝膠是很好的選擇,有助於減少張力、抑制纖維細胞活性、活化膠原蛋白酶,改善色素沉澱和血管增生的情形,使疤痕更柔軟、減少疼痛及和搔癢。建議最少使用三個月,持續六個月更好,持之以恆是戰勝疤痕的不二法門,產婦可找一個讓自己最適合舒服的方式進行。準爸爸如何當好神隊友?準媽媽的辛苦不言而喻,準爸爸要怎麼做一個神隊友呢?醫師建議五大點:聆聽支持、陪同產檢、陪伴運動、分擔家務、參與準備。以鼓勵、耐心、同理,陪同產檢可降低孕媽咪的產前憂鬱症,參與產檢更是跟胎兒建立感情的重要第一步,平常陪伴散步、適度運動,協助體重控制,讓胎兒控制在適當的體重,使生產更順利,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
2021-12-26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選擇半身麻醉還是全身麻醉?專科醫教你判斷依據
根據107至109年度的健保資料統計,不論哪一個年度,全身麻醉的申報人數都最高,其次為局部麻醉,接下來為半身麻醉和牙科局部麻醉。肚臍下、少於兩小時的手術,才會用半身麻醉,但仍須看病患身體狀況。台灣醫院協會副理事長、麻醉專科醫師朱益宏表示,麻醉藥完全配合手術的進行,在這個前提下,依據執行的手術選擇適當的麻醉。半身麻醉通常適用於下半身、下肢的手術,而全身麻醉適用的範圍更廣泛,上肢的手術或是開較久的手術,需要使用全身麻醉,半身麻醉則不適合。高雄長庚麻醉部主任吳紹群表示,一般來說,肚臍下、少於兩小時的手術,才會使用半身麻醉;而像脂肪瘤、小傷口等,則只要使用局部表面麻醉,於表皮下打麻醉藥即可,一般醫師多可自行處理。不過,從麻醉申報的人數來看麻醉選擇,並無太大意義,因爲這牽涉到病人身體狀況、主刀醫師的手術時間,「是非常專業的事」。麻醉並非全由麻醉科醫師單方面決定,是由主刀醫師與麻醉醫師共同討論決定。麻醉專業性漸受重視,但仍牽涉健保給付等問題。不過朱益宏表示,麻醉有時也牽涉到給付、醫院營運及各專科間合作的方式。例如健保開始實施DRG制度,有三至四成的手術為包裹式給付,因此不論住院幾天、用何種手術或使用何種麻醉方式,同一類疾病、採取類似治療的疾病給予同一種「套餐價」。因此在醫療現場便可能發生,適合用全身麻醉的手術,但主刀科別考量成本而要求使用半身麻醉。不過朱益宏說,這不僅成本考量,也牽涉到醫院裡各專科別尊重的程度、醫學發展淵源以及病人的選擇。由於過去麻醉常由外科醫師兼著做,也造就麻醉在外科體系較為弱勢;雖然經過這麼多年來已有大幅改善,麻醉的專業性已逐漸受到重視,但要達到心目中的地位,還需要努力。進行手術前,務必確認執行麻醉的醫師是誰。許多民眾以為全麻較危險、老人家最好選擇半麻。朱益宏表示,每一種麻醉方式都有風險,就算半身麻醉,也會造成下肢血管擴張而造成風險,因此對麻醉醫師來說,不論何種麻醉方式,都一定要有備案,當預期的麻醉方式達不到效果,就要祭出備案。至於病人若「堅持」某項麻醉方式,除了告知其相關風險外,最終還是要尊重病人選擇。而除了全身麻醉限麻醉科專科醫師施行才可申報健保給付外,其餘麻醉項目並無規定得由麻醉專科醫師施行。吳紹群也提醒,進行手術前務必要確認執行麻醉的醫師是誰,也歡迎詢問麻醉專科醫師字號、確認執業登記,「我們會很開心,不會有受冒犯之處。」朱益宏則表示,偏遠地區或某些診所、小型醫院因規模較小,「養不起麻醉醫師」,而造成麻醉醫師欠缺。因此或許可靠政策鬆綁或是醫院聯盟方式,對較欠缺麻醉醫師的醫療院所給予協助,有麻醉醫師從旁監控手術時的狀況,對病人來說也較有保障。健保外的數字醫美、牙科自費項目 也會用到靜脈或肌肉麻醉隨著麻醉藥物和周邊儀器的進步,「靜脈或肌肉麻醉」也可以讓病人進入深度鎮靜,達到全身麻醉的效果。但若是沒有麻醉醫師在旁監控,若出問題恐危急生命。由於「靜脈或肌肉麻醉」的醫令申報,未強制麻醉專科醫師執行,也未強制填報執行醫事人員。根據健保109年度的資料,「靜脈或肌肉麻醉」的申報件數為17萬2,977件,未填報執行醫事人員共4萬507件;有填報醫事人員的13萬4,457件中,有2萬4,703件非由麻醉專科醫師申報。不過這樣的統計結果應有低估的情形,如醫美診所或牙科的自費項目,有可能使用「靜脈或肌肉麻醉」而未呈現健保資料中。吳紹群說,坊間見到凡是標榜「舒眠麻醉」、「微麻醉」,可讓病人「全程睡著」的,大多是使用「靜脈或肌肉麻醉」達到深度鎮靜或到全身麻醉程度。
-
2021-12-24 癌症.淋巴癌
會「跑」的腫瘤,淋巴癌愛侵犯6個器官組織!淋巴結摸起來不會痛,留意早期6大症狀
台灣淋巴癌發生率逐年攀升,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新診斷約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後期是因為引起免疫反應而出現症狀。早期淋巴癌常見「燒、腫、癢、汗、咳、瘦」六大症狀,若出現其中一個症狀,表示疾病侵襲性較高、變化快,要盡速就醫,淋巴癌治癒率很高。淋巴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分類複雜居全癌之冠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泰中表示,淋巴癌(惡性淋巴瘤)確診人數逐年攀升,十年內人數增長已達四成,尤其淋巴癌分類高達80種以上,複雜程度居全癌之冠。淋巴瘤往往會對臨近的正常組織產生壓迫或造成阻塞,進而使該處器官功能受損,包括影響呼吸系統、腸胃道系統、肝膽系統、鼻腔及鼻咽腔、骨髓、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六大不同器官組織。台中榮總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表示,一般人身上大約有600個淋巴結,比較容易摸到的淋巴結常是在頸部、腋下與腹股溝。根據研究,每年約莫有0.6%的人會有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其中只有約1%的淋巴結腫大是因為惡性腫瘤所引起,而病史與理學檢查往往是最容易也最迅速能區別良性或是惡性的方法。分兩大類,九成都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淋巴癌為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依照病理診斷,可分成「何杰金氏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個大類。大多數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約占9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好發族群,分布於40到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病人約占10%,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60至70歲的老年人居多。 好發族群1.免疫低下的患者,例如接受器官移植、愛滋病患者、自體免疫疾病病患等,皆是好發淋巴癌的高危險群。2.暴露於有機溶劑、染料或輻射物質環境者,也較一般人容易得到淋巴癌。3.乾燥症患者發病機率,較一般人多七倍。人體大部分的器官都有淋巴系統的存在,在體內淋巴系統可以製造淋巴球、抗體,負責對抗疾病與感染,其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上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淋巴系統遍布在身體各個部位,通常在頸部、腋下、鼠蹊等地方比較容易摸的到。當淋巴組織內的淋巴球變成癌細胞時,則形成惡性淋巴瘤,也就是淋巴癌。淋巴癌分四期第一期 : 有一處淋巴區域有淋巴瘤細胞侵犯。第二期 : 橫膈之同一側有兩處以上的淋巴區域或一處淋巴結和一處淋巴結外器官有淋巴癌細胞的侵犯。第三期 : 橫膈兩側皆有淋巴癌細胞侵犯時。第四期: 淋巴瘤瀰漫性地侵犯各器官或淋巴結時,尤其是一旦侵犯到骨髓時,即屬第四期。淋巴癌治癒率高,積極治療存活率達七成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表示,淋巴癌治療後有很高的機會痊癒,呼籲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全身癢等症狀時,務必就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台大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淋巴癌治癒率很高,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七成。年輕人發現一、二期淋巴癌高達八成可治癒,晚期或年紀較大者也有四成可以治癒。以侵襲性較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為例,平均治癒率也有五成以上。淋巴瘤治療淋巴瘤的治療,必須依照其細胞型態與臨床分期而訂出治療計劃。治療方式,包括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免疫療法、復發使用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或異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淋巴結摸起來不平整、不會動、不會痛,恐惡性腫瘤「燒、腫、癢、汗、咳、瘦」是早期淋巴癌的六大症狀,腫塊最常見,觸感像硬網球,有些還會移動,但不會痛;僅少部分病人摸不到腫塊,需其他檢查輔助。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任王銘崇建議,六個早期症狀出現其中一項,查不出原因又持續三周以上,就要到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檢查。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說,淋巴癌目前無特殊篩檢工具,應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若半年內體重驟減10%以上、出現無原因淋巴結腫大或莫名發燒、盜汗、皮膚癢及咳嗽,就應立即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淋巴癌六大症狀 「燒」:突發性但不明原因的發燒,常是38℃左右,且多在下午及晚上出現。「腫」:脖子、腋下、鼠蹊等地方,突然出現無痛卻大於兩公分的腫塊。「癢」:持續性全身發癢的症狀。「汗」:夜間異常出現大量盜汗的情形。「咳」:喘不過氣或是出現不明原因咳嗽的症狀。「瘦」:六個月內體重異常下降超過10%,同時還會感覺到精神疲倦。正常淋巴結一般不超過1公分,呈橢圓形,質軟、活動、無壓痛,在頜下和腹股溝可以摸到。滕傑林表示,如果淋巴結腫大摸起來平整的、會動的、會痛的、不會繼續長大的,良性的機會比較高,通常是感染所造成。如果淋巴結持續腫大,就要考慮做切片檢查,若摸起來不平整、不會動、不會痛,則應直接切片檢查,進一步判別是否為惡性淋巴瘤。淋巴癌愛侵犯6個器官組織淋巴癌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實體瘤形式生長,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都可能被侵犯,常伴隨發熱、盜汗、消瘦、癢等全身症狀。淋巴腫瘤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誤診,它分佈在人體各個部位,有人甚至稱之為會「跑」的腫瘤,常會侵犯六大器官組織。1. 呼吸系統如直接侵犯肺臟、肋膜、心包膜,則會造成咳嗽、呼吸困難、肋膜腔或心包膜腔之積水。2. 腸胃道系統腸胃道受到侵犯或發生腹膜腔後腫大淋巴結壓迫,將可能造成腹脹、腹痛、胃腸潰瘍、穿孔、出血、吸收不良等症狀。3. 肝膽系統腹腔內淋巴結腫大後會引起膽管阻塞造成膽汁無法排除,或因直接侵犯肝臟而引起黃疸。4. 鼻腔及鼻咽腔可能會引起鼻塞、流鼻血等一些類似慢性鼻竇炎的症狀。5.骨髓造血功能變差,紅血球減少出現貧血而臉色蒼白;血小板減少會造成不正常出血,血液中含有不正常的淋巴球細胞。5. 神經系統如淋巴瘤侵入脊椎管,壓迫脊髓或脊髓神經,會造成疼痛、感覺異常等神經系統症狀。6. 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如侵入腦膜或腦實質內,會造成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視力模糊或運動失調。掌握4方法,預防淋巴癌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淋巴癌,都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建議掌握4方法,做好疾病預防:1.保持規律生活:不熬夜、不抽菸喝酒、養成運動習慣、飲食均衡。2.學會緩解壓力:壓力過大,會導致精神緊張,進而引起身心疲憊,還容易造成代謝紊亂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學會緩解和釋放壓力,避免過度疲勞,是預防淋巴瘤最重要的一個方法。3.盡量避免接觸農藥、染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 4.當身體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的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1-12-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腳麻、腿腳冰冷為前兆 防周邊動脈阻塞看走路步態
一位年約六十歲的男性,腳痛多年、不良於行,平時外出與生活起居都由兒子負責。疫情期間患者腳部的症狀加劇,連躺著或坐著不動都感到十分疼痛,忍痛三個月後,兒子發現其腳部發黑失去知覺,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才發現是腳部動脈阻塞。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多因不良習慣所致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一種過程及表現,在台盛行率高達 15.6-32%。其是因周邊血管動脈粥樣物質不斷擴大和繼發性血栓形成,引起動脈管腔逐漸狹窄甚至閉塞,流至遠端的血量以及供應遠端組織的養分及氧氣減少,進一步使肢體出現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狀,倘若未接受積極治療,往往進展至肢體壞疽甚至截肢情形。此外,周邊動脈阻塞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同,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三高慢性病所引發的血管病變,好發於五十到六十歲者。初期症狀輕微 常被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表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 40-50%的病人沒有臨床症狀,初期的症狀輕微,常被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延誤就醫;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為動脈粥狀硬化惡化的指標,也將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若血管硬化指標(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血壓比值) ABI≦0.9,十年內死亡率更是會提升兩倍。未積極處理 嚴重恐需要截肢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腿部血管會隨著疾病進程慢慢阻塞,前期患者並不會有任何症狀,隨著疾病病程進展,患者漸漸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腿部肌肉會發生缺血、疼痛的現象,休息一段時間後就恢復正常,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陳沂名說明,多數人會誤將間歇性跛行視為年紀大所引致的退化性疾病,但這其實是周邊動脈阻塞所造成的,若發現時未積極處理,很有可能會導致腿部缺血發黑、肌肉溶解,最嚴重恐需要截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分4級 腳麻、腿腳冰冷為前兆顏旭霆補充,周邊動脈阻塞疾病依Fontaine分級(Fontaine Classification)分為四等級:第一級患者症狀輕微,多為腳部冰冷或出現腳麻,但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出現;第二級患者腿部動脈阻塞,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第三級患者阻塞嚴重,腿部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仍會疼痛;第四級動脈幾乎完全阻塞,腿部出現壞死或壞疽的現象。間歇性跛行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症狀,若發現走路一段時間後小腿肚就開始疼痛,休息後又恢復正常,那就該懷疑是周邊動脈阻塞,前往醫院做更進一步的血管檢查,6小時黃金時間內若沒有打通血管,有很高的機率必須截肢。值得一提的是,若已經出現症狀,自行靠飲食調整無法減少阻塞的情形,一定要經由專業醫師評估狀況後,才能預防狀況加劇。延伸閱讀: ·走路腳拖地小心是「垂足症」! 醫揪「危險姿勢」:5職業易發生 ·沒傷口卻蜂窩性組織炎? 醫解謎「關鍵病因」:皮膚乾燥、腳跟龜裂要小心
-
2021-12-15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8周就能治癒C肝 健保給付用藥、免費篩檢1趟完成
肝癌約8成來自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但肝沒有神經,早期肝癌幾乎難察覺。衛福部國健署去年9月起放寬成人B、C肝炎篩檢,45至79歲民眾可享終身免費一次B、C型肝炎篩檢,而C肝新口服藥治癒率高達九成、且副作用低,健保署亦給予藥物給付,盼民眾儘早篩檢、完成治療,遠離癌症病害。B、C型肝炎感染者需定期到醫院肝膽腸胃科,接受追蹤及治療,可有效降低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機率。但根據國健署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感染B、C型肝炎民眾有3成未就醫,分析原因發現,其中有6成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2成為不知道應該要看醫生,1成為沒有時間就醫。衛福部國家消除C型肝炎辦公室流行病學研究組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指出,台灣訂定2025年根除C肝目標,預估25萬名C肝患者,目前已治療13萬人,仍有一半患者未治療甚至未篩檢,然而藥物需早期介入才有效,若肝臟持續發炎變成纖維化,靠藥物也難治癒。盧勝男表示,要診斷是否感染C肝,會先檢查體內抗體,若呈陽性則代表感染過、不必治療,若帶有病毒才需治療。過去民眾需再次確認是否帶有C肝病毒,得再跑醫院一趟,現在為了加速篩檢,若已驗出有C肝抗體,醫療院所直接接續病毒檢測,有病毒再通知民眾需接受治療,省下民眾舟車勞頓。盧勝男指出,過去民眾治療C型肝炎,需掛消化專科、肝膽胃腸科醫師,但礙於感染C肝高風險、中高風險鄉鎮區,有7成缺乏消化專科醫師,因此今年10月健保署公告,開放所有科別醫師皆開立C肝全口服新藥,讓更多醫師協助民眾C肝治療。盧勝男表示,C肝口服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約20萬療程都由健保署埋單,只要穩定用藥8到12周即可完全治癒,治癒率高達98.4%。健保署統計,自2017年至今,補助C肝口服新藥已投入302.31億元經費。除了B、C肝炎以外,約有2成的肝癌病患,是由脂肪性肝炎等其他原因引起,造成脂肪肝的危險因子,包括營養攝取過多、肥胖、高脂肪食物、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以及缺乏運動,且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國健署提醒,罹患脂肪肝應遵守醫囑,且定期回診,可透過減輕體重、健康飲食改善脂肪肝,並藉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
-
2021-12-10 新聞.元氣新聞
歌手張洪量捐肝救妻! 立陶宛籍妻肝衰竭,高雄長庚換肝手術救回
曾是世界盃第五名的立陶宛籍體操選手Jekaterina(簡稱Kate)多年受肝病困擾,今年4月出現黃疸、食慾不振等症狀,9月併發大量腹水、肝衰竭迅速惡化,經台北醫院緊急轉診高雄長庚醫院由院長陳肇隆親自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手術第二周轉出肝臟加護病房,目前恢復良好,今天康復出院。Kate(43歲)為知名歌手兼牙醫張洪量的妻子,兩人認識並結婚20年,育有一子一女。陳肇隆表示,Kate轉診到高雄長庚醫院時,黃疸指數已高達28.4毫克(正常
-
2021-12-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麻醉科醫師談疼痛:疼痛是上天給予人們的禮物,不需也不應被過度忍耐!
【編者按】「疼痛」一直是醫療端非常棘手,而病人端非常痛苦的大難題。這次因為一位旅美資深復建科醫師的投稿,而有機會邀請國內麻醉科以及神經內科的資深學者,分別就三種不同醫療專業的角度寫出他們對疼痛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忙大家了解「止痛」固然重要,但探究疼痛的原因更是不容忽視。病人需要有耐心,能夠告訴醫師詳細病史,並用心回應醫師的問診,接受醫師的身體診察,而這絕不是昂貴的儀器檢查就能找出疼痛的病因。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的治療並不只是藥物,其他非藥物或心理方面的支持也都是非常重要疼痛是上天給予人們的禮物疼痛是上天給予人們的禮物,有了疼痛的知覺,人方能趨吉避凶,及早感知環境危險訊號與偵測健康警訊。然而在現代醫學的場域中,適當緩解例如手術後傷口急性疼痛或創傷所造成的傷害性疼痛,反而可以加速復原,也是醫療照護品質的重要指標。即便如此重要,醫界至千禧年開始,才將疼痛指數正式納入第五個生命徵象,陸續發展許多疼痛評估的方式,量化其與身體之關聯,更發現即使疾病退去,有時疼痛仍會留下,慢性疼痛也成了一種新的疾病,深深影響著生活品質。幾年之後,國際疼痛學會(IASP,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正式宣佈將每年十月中旬的第一個週一定為「國際止痛日」(Global Day Against Pain),告訴人們減緩疼痛是人類基本權利,自此疼痛醫學更加受到重視,相關之臨床與基礎研究益發蓬勃發展。疼痛分為傷害性疼痛和神經性疼痛兩種每個人一生中多少都經歷過各式疼痛,依照疼痛的病生理機制,目前普遍分為傷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和神經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兩種。傷害性疼痛是因軀體(如骨骼肌肉軟組織)或臟器周邊神經的痛覺接受器直接受到刺激,藉由神經系統傳遞至大腦解讀進而產生痛覺,像是肌肉筋膜傷害導致痠痛、血管性疼痛,張力性頭痛、腸絞痛、胃痛或女性經痛等;而神經性疼痛則來自周邊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混亂或病變,產生一些異常知覺,如蟲爬感、燒熱痛、電擊感、刺痛、酸麻或痛覺放大等。雖然可大致區分疼痛可能來源為神經、肌骨關節或內臟,但透過各式臨床大型研究、基礎疼痛研究、影像與神經電生理分析乃至流行病學範疇,發現疼痛的面向比想像中更多元複雜,在臨床上,醫護人員需評估疼痛的強度、特性、脈動、其他因子之交互作用、對病患生活的影響,這些都需要有架構的精良訓練,才能分析出疼痛背後的綜合原因。台灣疼痛醫學會於1988年由高雄長庚麻醉科李汝浩教授草創,李教授旅外時為當初國際疼痛學會(IASP)發起會員之一,回台後承襲其臨床學術精神,召集許多麻醉科特別關注疼痛醫學的專家,創立台灣疼痛醫學會,爾後數十年,有志之士紛紛投入疼痛醫學之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發展,起初以麻醉專科醫師為主,將其對周邊與中樞神經的麻醉止痛專業應用於疼痛控制,輔之以麻醉學中相當重要的鴉片類藥物使用,學會歷經數十年發展與教育訓練活動的推廣,疼痛醫學已是真正的多專科新興科學,會員涵蓋幾乎每一個會遇到疼痛病患的專科。來自不同的主專科的會員亦各有所長,例如麻醉出身之疼痛醫師專精於神經阻斷與脊椎內給藥幫浦等進階療法,復健出身的疼痛醫師則長於肌肉骨骼關節系統疼痛的診斷與處置。正如前文所言,雖同為「疼痛」,但仍可劃分其性質之差異,透過臨床與學術研究了解,疼痛往往包裹著綜合因素,若疼痛慢性化,更難以單一方式處理,以胸廓出口症候群為例,為臂神經叢或血管受壓迫導致之疼痛症狀,病患可能以手臂麻痛、電擊痛、缺血痛、脹痛為表現,細究後會發現成因可能來自創傷、肌肉過度使用腫脹、骨骼構造差異或腫瘤;另外,上列之症狀也可能非為胸廓出口的神經血管束壓迫,而是來自頸神經根病變、旋轉肌群受傷或複雜性區域疼痛症候群。若疼痛持續影響生活,隨之而來的生理與社會心理壓力,皆可能加劇疼痛、降低病患行為能力,造成惡性循環。由此可知,疼痛,不只是靜態地各自獨立存在,而是動態地相互影響,病患的身體組成、疾病史、工作與家庭環境、創傷機轉都須納入診斷參考,疼痛往往也非單一問題,肌肉筋膜韌帶軟組織傷害、關節炎、風濕免疫因子、神經根壓迫、中樞感染、情緒壓力、大腦創傷情況都可能同時並存。近代疼痛醫學也提及筋膜連續性、神經動力學與動作控制、營養免疫微環境等,這些理論更將「疼痛存乎大腦」與「周邊神經肌肉」交錯出連結;西元2020年國際疼痛學會(IASP) 再次重新定義疼痛為「是實際或潛在的可能性組織損傷或與其相似之不愉快感受與情感體驗」,將身、心、靈、社會對疼痛的影響帶領到一個更全面的層次。若是癌症相關之疼痛,除了生理因素(來自腫瘤、診斷治療處置造成之痛楚),同時要考慮病患對於癌症的未知與焦慮、生命末期的絕望感所加諸在心靈的苦痛,因此更需帶入全人觀點去處理疼痛。疼痛可透過疼痛專科醫師們的評估與整合治療正因疼痛複雜且互相影響,更需要來自各專科背景的疼痛醫師為病患進行綜合評估,拆解疑難,進而處理疼痛複雜根源,這也正是這十幾年來台灣疼痛醫學會除「疼痛醫學研究」、「微創介入性疼痛治療」以外,同時致力發展「疼痛醫師多專科」之目標,從最主要的麻醉科創始,現更涵蓋了復健、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精神、急診、骨科、家醫、緩和醫療、影像醫學等不同專科的專家加入,透過良好概念訓練之疼痛多專科醫師,可提供各面向之症狀評估,擁有藥物與非藥物療法的專業,也提供了傳統手術以外之微創介入性疼痛治療(超音波或X光導引之中樞與周邊神經阻斷、脊椎注射、高頻熱凝療法、內臟神經消融等)、神經調節、增生療法、物理或職能治療、運動及動作訓練、徒手治療、營養免疫、認知行為療法、心理諮商與各式跨領域療法。大大地提升疼痛控制之深度與廣度。全人概念是疼痛科醫師養成訓練中特別重要的一環,加上跨專科的背景,造就了疼痛科醫師們兼容並蓄的特質,既能理性分析病生理及疼痛機轉,也能感性理解身心靈壓力帶給患者的主觀「痛苦」與「苦痛」!近十年來,台灣疼痛科醫師早已與國際接軌,治療水準亦受肯定,在台灣醫界各專科間也被廣泛認識。在許多醫療院所中設立有疼痛科,近年通過疼痛治療中心認證者持續增加,跨科合作照護也成為常規,尋求疼痛科幫助更加容易。正如前文所說,疼痛乃人的第五生命徵象,疼痛不需也不應被過度忍耐,透過疼痛專科醫師們的全人評估與整合治療,期待能為更多病患理解疼痛、緩解疼痛、重拾生活品質。
-
2021-11-20 新聞.科普好健康
82歲阿嬤切除甲狀腺腫瘤! 透過「精準麻醉」 術後恢復較快、不會惡心嘔吐
精準醫療的時代來臨!其中「麻醉」是外科手術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近年也走向「精準麻醉」配合外科手術的治療方式,可透過腦波監測、靜脈注射麻醉藥物,能更精準即時調整麻醉藥劑量,不僅減少了麻藥量,患者術後很快恢復呼吸且清醒,不再疼痛、惡心嘔吐了。腦波監測 可即時調整劑量一名82歲阿嬤罹患晚期甲狀腺癌,腫瘤超過6公分,癌細胞已擴散到食道、右喉返神經與內頸靜脈,難以切除乾淨,她的右聲帶長期麻痺、呼吸只剩一半,加上被癌細胞侵犯的食道可能滲漏破裂、內頸靜脈剝離時可能大出血,導致施行甲狀腺切除手術風險很高,因此事前規畫安排「精準麻醉」配合外科切除手術,費時6個半小時。此次執行甲狀腺切除手術,麻醉醫師就像機長一樣緊盯精密儀器發揮麻醉技術,採用BIS腦波暨DSA頻譜分析精確判斷患者使用的麻醉劑量,即時進行劑量的調整;同時以手術疼痛監測儀(SPI)與四聯刺激(TOF)監測,安心投予止痛與肌鬆劑量,保障術中不會亂動且血壓非常平穩;最後縫傷口時加上專一肌鬆逆轉劑Sugammadex,患者即刻恢復正常呼吸,迅速拔管且10秒鐘內睜開眼睛。患者清醒快 不到3天出院手術結束後,病患很快清醒,不會疼痛、惡心嘔吐,不會急性譫妄,不須延遲拔管,也不用住加護病房,不到3天就康復出院,降低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此,面對高齡、多病且高風險手術時,「精準麻醉」是複雜手術可以採用的麻醉方法。高雄長庚自2017年開始,施行外科手術時,會導入精準麻醉的概念與眾多實踐技術,根據6713位國人的大數據分析,採用腦波監測,能減少8.6至13.9%的不必要麻藥量,拔管、意識恢復與甦醒會變得更快更好;術後疼痛部分,除了傳統自控式止痛外,還結合口服止痛藥、非嗎啡類長效止痛針劑、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術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止痛。施打時機與流程 更為優化尤其更優化施打時機與流程,讓麻醉氣體可減量5至14%,嗎啡減少18至20%,術中高血壓減少22至55%,術後止痛效果一直保持。同時也優化手術的點滴速率、因應病患風險選擇適當麻醉藥物、合併多重止吐藥物應用,可讓術後嘔吐不再是許多手術病患醒來的夢魘。目前施行全身麻醉有兩種作法,一種是吸麻醉氣體進行麻醉,台灣大約八、九成的手術是採用此方式,術後常會發生惡心嘔吐;另一種則是靜脈藥物注射,但必須在腦波監測下進行麻醉劑量的調整,避免過輕中途醒來或過重導致延遲甦醒,術後可防止惡心嘔吐及未來認知功能障礙等問題。現代最高品質的全身麻醉,應包括精準麻醉深度、優良止痛計畫、全方位預防惡心嘔吐、提早拔管降低術後肺部併發症等。
-
2021-11-19 醫聲.肝病清除
C肝消除工程(一)/專家疾呼:C肝應納第五癌篩檢
「C肝工程正在改變醫療體質,由大型醫院走向基層診所,由民間提出要求讓政府跟進」。新冠疫情衝擊台灣達成二○二五年C肝消除的目標,每個月治療人數下降至一千人左右。專家們積極建言,將C肝篩檢納入國家的第五癌篩檢,並優化就醫流程,醫院內批次篩檢、使用快篩試劑、減輕特殊族群負擔、廣納基層診所投入,使民眾就醫通暢無阻,以掌握疫情後回流的C肝族群。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的「當我們同在疫C|疫情之下的C肝篩檢策略」,由中研院士陳培哲、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國健署長吳昭軍、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戴雪詠、法務部矯正署專門委員劉昕蓉、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台灣腎臟學會理事長黃尚志、高醫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高雄長庚副院長盧勝男、林口長庚肝臟科主任許朝偉、衛福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以及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參與。拚4年後除C肝 疫情打亂節奏簡榮南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宣示於二○三○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但台灣超前部署,目標在二○二五年消除C型肝炎,但是今年原本預計治療五萬人,卻因去年新冠疫情緊繃打亂節奏。蒲若芳分析,一年來,總計約有一百三十多萬名民眾接受篩檢。不過,在確診與治療方面,則明顯下滑,二○一九到二○二一年的健保口服C肝新藥治療人數,從四萬五千多人一路下滑至一萬五千多人。蒲若芳說,目前接受C肝新藥治療人數,每個月僅約一、二千人,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超過一年。為了掌握疫情後回流的就醫人潮,臨床醫師許朝偉指出,過去的C肝篩檢程序,患者共須回診四次,依序進行HCV抗體篩檢、HCV RNA檢查、C肝基因型檢驗,集合所有報告資料後,最後一次回診時才評估患者是否符合治療標準。他直言,不但篩檢過程冗長,且患者來回的掛號費、交通費,都是阻力。簡榮南與盧勝男建議,C型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應將B、C肝納入癌篩,也就是在現行的四癌篩檢中,加入C肝篩檢,成為第五癌篩檢,簡化篩檢程序,用國家的力量推動C肝篩檢。高風險族群 C肝納常規檢查此外,針對特殊機構,簡榮南說,C肝高危險族群如慢性腎病變、洗腎者、靜脈注射毒品藥癮者、愛滋感染者和矯正機關中收容人,C肝盛行率分別為七點六%、十七點三%、九十點八%、四十二點一%以及廿九到九十一點三%,這當中以靜脈注射毒品藥癮者的C肝盛行率最高,因此將C肝防治納入特殊族群的現有常規檢查,並建立轉介及治療模式,才能防治一條龍並且在地化。國健署與健保署也積極動起來,吳昭軍強調,擴大篩檢實施後,B、C肝可免搭配成人健檢,同時放寬篩檢年齡為四十五到七十九歲,在提升醫療院所篩檢效能方面,也新增醫療院所批次查詢功能,院方可以在民眾就醫前一天,批次下載民眾篩檢資格,提前整合到院內門診系統,民眾就醫將更為便利快速。在治療部分,健保署已於今年十月,公告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執行計畫,取消藥品開立醫師資格限制,只要是執業登記的醫師,無論專兼任皆可執行。戴雪詠表示,台灣有一百二十一個C肝中、高風險地區,大多分布在雲嘉南和偏鄉,其中有八十七個地區沒有專科醫師,為了讓病患就近醫療,降低因轉診而失聯的情況,C肝治療將不再限制專科別。延伸閱讀:C肝消除工程(二)/打疫苗送快篩 有效提高受檢率C肝消除工程(三)/治療不限科別 診所加入戰線C肝消除工程(四)/避免回診頻繁 醫籲批次篩檢C肝消除工程(五)/洗腎室協防 衛教更容易
-
2021-11-18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淋巴水腫成「象腿」 靜脈吻合術引流消腫
人體的淋巴系統遍布全身,但當病患接受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淋巴循環系統遭受破壞,淋巴液無法順利回流造成淋巴水腫,會產生俗稱的「象腿」。高雄長庚整形外科副主任楊家森表示,過去得將肢體腫脹的部分切除,現在可透過超顯微手術引流方式,消除腫脹。70歲唐女士,20多年前因乳癌手術開刀,造成左上臂淋巴水腫,一直沒有處理。但手臂的腫脹讓她工作不方便,天氣變化時會腫痛、長時間睡不好,也常發燒、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後來特地從台東至高雄長庚醫治,今年3月接受超顯微手術,至今半年恢復良好,淋巴水腫大幅改善外,長年嚴重失眠也明顯獲得改善。楊家森表示,全世界平均每30人就有1人罹患淋巴水腫,除先天性因素外,後天則常見於接受過淋巴廓清術的病人,如癌症病人。因手術切除淋巴結或經放射線治療後,會造成淋巴途徑破壞,引發淋巴回流受阻進而產生淋巴水腫,像乳癌患者容易上肢水腫、腹腔癌症患者則易下肢水腫。淋巴水腫因為淋巴液無法回流,容易對免疫系統造成壓力,也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楊家森說,之前有許多病人幾乎一個月發生一次蜂窩性組織炎,一旦發炎、發燒,須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一周,因此建議病患應及早接受手術治療。過去治療淋巴水腫,須將腫脹部位筋膜以上的組織切除再植皮,僅留下有功用的肌肉部分,不僅傷害大也不美觀;現在使用超顯微手術靜脈吻合術(LVA)則是治療淋巴水腫有效的術式。楊家森表示,靜脈吻合術是將淋巴管分離後再與鄰近的小靜脈吻合,等於是找一條替代道路重新讓淋巴液回流至靜脈系統。靜脈吻合術術後幾乎不疼痛,隔日即可下床,住院約3至4天,具有傷口小、對病人傷害小及恢復時間快的優點。但因為淋巴管非常細小,僅有0.03至0.08公分,因此醫師必須使用高倍顯微鏡進行,手術時間約需6至8小時。楊家森表示,淋巴水腫就像一般水腫,抬高肢體時水腫會消退,但久了之後會愈來愈緊繃。因此過去若曾接受癌症手術、電療、化療等,且發生肢體腫脹的患者,應及早至整形外科進行評估是否為淋巴水腫。
-
2021-11-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糖尿病三高長者「腳麻」別輕忽 延遲就醫恐截肢
老人家容易腳酸、腳麻,大多人以為是正常退化常忽視。醫師提醒,民眾行走後腿部肌肉發生缺血、疼痛,休息後又恢復正常,可能是「間歇性跛行」,是周邊動脈阻塞所造成,容易誤認是退化性疾病,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腿部缺血發黑、肌肉溶解,嚴重恐截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在台盛行率約15.6至32%,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周邊動脈阻塞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同,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三高慢性病所引發的血管病變,好發於50至60歲的民眾。他表示,多數慢性病民眾會注意心血管疾病,卻忽略下肢可能出現周邊動脈阻塞。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表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有四、五成的病人無症狀,初期的症狀輕微,常被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認為走路腳麻了,休息一下就恢復,若從間歇性跛行演變到缺血病變時,末梢組織可能已壞死,像是剪指甲時傷口持續好不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分為四級,顏旭霆表示,第一級患者症狀輕微,多為腳部冰冷或出現腳麻,但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出現;第二級患者腿部動脈阻塞,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第三級患者阻塞嚴重,腿部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仍會疼痛;第四級動脈幾乎完全阻塞,腿部出現壞死或壞疽的現象。顏旭霆說,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患者男性佔多數,長期抽菸、交際應酬等,不僅是動脈粥狀硬化惡化指標,也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建議民眾應早期篩檢,發現罹病應儘早治療,減少併發症及恢復生活品質。顏旭霆表示,治療周邊動脈阻塞手術目前以外科繞道手術為主,屬於健保給付,傷口較大且須耗費較長時間復原;另有周邊氣球導管手術,透過局部麻醉,從鼠蹊部或手腕等處動脈穿刺進入周邊血管,撐開血管增加血流量的方式,或可放入支架或搭配斑塊旋切術刮除斑塊,傷口較小對病人利大於弊,不過手術效果也有限,且為自費手術單價偏高。一名60多歲男性患者居住金門,腳痛多年不良於行,疫情期間症狀加劇,躺著或坐著都疼痛,因擔心疫情不敢就醫,忍痛三個月後,兒子驚訝發現父親腳步發黑、失去知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搶救。醫院協助轉往北榮診治,經過手術後幸運保住雙腿。陳沂名表示,若6小時黃金時間內若沒有打通血管,有很高的機率必須截肢,若發現腿腳麻痛的症狀就應該警覺,拖到動脈完全阻塞才到醫院尋求協助,往往錯過黃金搶救期。平時亦摸「腳脈搏」自我檢查,若血管疏通則正常,若摸不到或無脈搏,應該就醫檢查。顏旭霆表示,會先評估民眾症狀嚴重程度,給予不同醫療建議,若只是間歇性跛行,可以先用運動或藥物改善,或持續疼痛或傷口不會好,要趕快打通血管,否則可能進展到截肢。更提醒民眾應調整飲食及作息,避免術後仍有機會復發。
-
2021-10-3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不易監控的沉默殺手 健保大數據揭心肌梗塞10共病
秋高氣爽,連日氣溫像是溜滑梯驟降、明顯感到涼意。氣溫低、溫差大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好發因素之一,因為交感神經興奮讓血管變得容易收縮,進而有機會造成冠狀動脈斑塊破裂,一旦剝落的血塊堵住冠狀動脈血流,就可能導致心肌梗塞。12月患者最多,溫度下降與溫差,誘發心肌梗塞。健保資料庫數據顯示,109年全年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的人次將近4萬,民國107至109年間,12月年年蟬聯心肌梗塞就診人數最多的月份,也跟氣溫有關。高雄長庚心臟內科主任鄭正一指出,一項結合97年至100年健保資料庫與近年氣象站氣溫統計的研究發現,台灣在氣溫15度起,每下降1度,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會比前一個溫度區間的發生機率,增加1.016倍。誘發心肌梗塞另一個關鍵還有「溫差」,不只包含天氣溫度,也涵蓋室、內外的溫差。鄭正一舉例,像冬天清晨一離開被窩,或者出門運動,甚至在洗澡前、後進出浴室等。不過,大熱天也不可忽略心梗發生。鄭正一說,因為夏天大量排汗,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因體內缺水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提高血栓發生機率。高血脂得靠抽血測得,是不易監控的沉默殺手。為什麼血管會塞住?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比喻,把血管當作一條全新的橡皮管,用久了彈性會疲乏,不僅會變得硬、也會變得很脆,甚至還會有一層垢。血管冠狀動脈一旦發生堵塞,將導致血液不順暢,跑到管壁中,將導致內皮細胞異常增生,血管管腔越來越窄,就有堵塞可能。健保大數據顯示,心肌梗塞患者的共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佔前三名。高血脂像是心肌梗塞的沉默殺手,葉宏一說,以日常經驗而言,量血壓、血糖十分很容易,測量血脂的話,得靠健檢空腹抽血,一旦出狀況,相對較難及早發現。心梗共病,慢性腎病、喉嚨痛與胸痛也入列。心肌梗塞的共病,慢性腎病、喉嚨痛與胸痛也入列,葉宏一說,腎臟病患者常伴隨血管鈣化,血液流暢度不好,有促發心梗可能;但近期日本有三個特殊案例顯示,70至80歲的老人,本身心血管不好,顎部、喉嚨感到疼痛,誤以為是牙疼就醫,沒想到在看診檯急救,發現原來是心肌梗塞引起下顎痛。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葉宏一說,大學入學新生檢驗後,若職場無特別提供健檢,將面臨20年的空窗期。因此,有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需要定期檢查。秋天迎來螃蟹季,高血脂患者別碰有殼類海鮮。但即便醫師一再呼籲,預防心肌梗塞需降低三高、抽菸等危險因子,及定期篩檢重要性,但健保數據仍顯示,107至109年間心肌梗塞發病人數,各年齡層皆增加。鄭正一說,部分原因可以歸於「高敏感度肌鈣蛋白」檢測的廣泛運用,得以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塞。拜醫療進步所賜,儘管急性心梗的發生率上升,但病人存活率是增加的。另外,降低心肌梗塞發生率,除了控制三高及戒菸,值得注意的是,壓力、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是近年空汙PM2.5等環境因素,也是諸多心肌梗塞危險因子之一。降低心肌梗塞發生率,鄭正一建議,可先從每周適度的運動及簡單的飲食調整做起,謹記少鹽、少糖、低熱量攝取。地中海型飲食已被研究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民眾可以吃大量蔬果、適量的海鮮及蛋、乳製品,使用橄欖油,並減少食用紅肉。高血脂患者飲食更要謹慎,葉宏一說,秋天迎來螃蟹季,有殼類的海鮮避免攝取;蛋白質也不要過量,每天只能吃一顆蛋;動物內臟盡量不要吃;也常見民眾補鈣,小魚乾、吻仔魚補充過量,如要喝牛奶,比較建議低脂奶或脫脂奶;肉食族應避免吃紅肉,多攝取白肉。
-
2021-10-16 新聞.科普好健康
拔牙、植牙後,常聞到腥臭味跟鼻涕倒流咳嗽 當心罹患「齒源性鼻竇炎」
兩位中年閨密某日一起走進了診室,主訴近幾個月頻繁的聞到腥臭味,常出現鼻涕倒流、喉頭異物感、清喉嚨或喉頭搔癢欲咳情況,其中一位還伴隨有單側頭痛(圖一),詳細詢問症狀發現,她是某次拔完牙後開始有這些症狀,另一位則是半年前植完牙後才出現症狀(圖二)。經檢查確診,她們罹患了「齒源性鼻竇炎」。齒源性鼻竇炎不是罕見的臨床問題,但若在最初時牙醫師及耳鼻喉科醫師沒留意這個診斷的可能性,並提供適切的治療,往往會讓疾病逐漸惡化,後續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甚或引發醫病糾紛而造成醫、牙、病之間的「三輸」。這對閨密後來在醫療團隊的合作下成功解決了長達數個月的困擾,不再有腥臭味、頭痛及鼻涕倒流、咳嗽的症狀。約一成鼻竇炎 屬於齒源性齒源性鼻竇炎指的是,因為牙齒問題所引發後續的鼻竇炎,因為鼻竇之一的上頷竇和上排牙齒都是依附在上頷骨上的結構,一旦發炎,彼此會互相影響。過去文獻統計,約有10%的鼻竇炎是屬於齒源性的,約七成的單側上頷竇炎是來自牙齒的問題,近年很多研究也證實,齒源性鼻竇炎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統計,齒源性鼻竇炎的發生原因,常見於拔牙、植牙、正顎手術或鼻竇增高手術等醫療處置之後,而牙根頂端的牙周膿瘍、慢性牙周炎及齒源性囊腫等也是可能原因。齒源性鼻竇炎也會有鼻塞、鼻蓄膿及鼻涕倒流(圖三)、顏面或上齒槽疼痛等症狀,但較不相同的是,病患多數會聞到明顯的腥臭味、甚至鼻涕帶有血絲,也較常出現局部的黴菌及對經驗性抗生素反應不佳的臨床狀況出現。在早期診斷上,使用鼻竇影像重組的方式,可提高對齒源性鼻竇炎的診斷率,有助於這個疾病的早期發現。嚴重時 需鼻竇內視鏡手術雖然是牙齒所引發的鼻竇症狀,一定得解決牙齒的問題。不過最新的國際共識顯示,在鼻竇炎的程度及症狀已相當嚴重時,單純處理牙齒的問題並無法改善病人的鼻竇症狀,加上多數齒源性鼻竇炎因感染細菌的差異,導致口服藥物效果往往不佳,所以若未能早期發現及適當處理,可能就需要接受鼻竇內視鏡的手術。而因植牙所引發的鼻竇炎,還可能因為有保留植體的考量,多數需要鼻科醫師早期即進行手術來處理鼻竇的問題。齒源性鼻竇炎的發生比率正在逐年上升,雖然仍有潛在嚴重併發症的可能,但治療上其實並不算困難,而透過跨科別團隊的合作來進行早期的診斷、討論及介入,就能避免最後「三輸」的局面。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再到貨開放打第二劑? 莊人祥:還在規畫中
第八批BNT疫苗清再到貨82.7萬,而第12輪已針對「全年齡」開放,如今BNT再到貨,是否可以不用再等到接種後10周,可依照仿單間隔21天即可接種第二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批到貨的疫苗還在規畫中,最近仍會針對第12輪的規畫後續再報告。而外界質疑BNT穩定到貨但是預約狀況不如預期,逼得指揮中心連續兩輪增開接種對象,是否會有催打作為?莊人祥則表示,會加開主要是因為預期有八成多的民眾會預約,且量能都已開放,因此希望多增加一些民眾可讓服務不會空轉,和「打氣差是兩回事」。而第12輪疫苗分兩階段預約和施打,但有民眾反映第一階段有事沒辦法接種,可否保留身份第二階段再預約?莊人祥表示,若有事沒辦法前往接種,可以等到第二階段預約,但仍希望可以照規畫進度,以免造成太多個案造成接種量的差異。新冠肺炎藥物方面,我國正向美國藥廠默沙東旗下新冠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向藥廠洽談,指揮官陳時中上午表示,「已經快要簽約」。莊人祥則表示,還在簽約中,還沒有完全確定數量。而口服藥主要是用於治療輕症病患,不像是其他單株抗體必須要在醫院或集中檢疫所施打,也可能在家隔離直接服藥,因此適用對象都要等進貨後評估。至於輝瑞旗下口服抗病毒藥將展開三期臨床試驗,傳我國有五家醫院將加入計畫,包括台大、亞東、中國附醫、台中榮總及高雄長庚,我國是否也會採購?莊人祥表示,輝瑞現在剛進入第三期,會再請廠商來報告第二期結果和第三期研究進展,但還沒有到採購階段。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搶購默沙東抗疫口服藥 陳時中證實:快要簽約了
美國藥廠默沙東集團11日表示,已針對旗下新冠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向美國監管當局提出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出席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時,會前接受媒體訪問,被問及我國與默沙東洽談進度,他表示,已經快要簽約。輝瑞旗下口服抗病毒藥將展開三期臨床試驗,傳我國有五家醫院將加入計畫,包括台大、亞東、中國附醫、台中榮總及高雄長庚,對此,陳時中表示,我國尚未展開對輝瑞抗病毒藥物的採購計畫,至於醫院加入計畫,會再了解並請他們來報告。近期第十二輪疫苗將開打,三種疫苗又各自分二階段,堪稱「史上最複雜」施打計畫,恐讓各醫療院所人力吃緊,且施打站難大型開展。對此,陳時中說,地方政府大家努力中,這段時間大家期盼施打疫苗,希望盡快完成。對於第十二輪疫苗齊發,不能分流的原因,陳時中說,時程分開與地方政府、醫療院所內的儲存量能,也就是冷藏量能有關,因此才需分段,對民眾來說,只要接到預約就預約,一人只會打一種疫苗,不需分辨。
-
2021-10-05 新聞.元氣新聞
屏東挖眼案女店員術後好轉 高雄長庚全額補助醫療費
屏東高樹潘姓超商女店員日前遭楊姓思覺失調症患者攻擊雙眼,經過高雄長庚醫院兩次手術治療後,恢復情形良好,有望1至2周後出院;院方表示,已啟動社服補助機制,潘女健保以外的醫療費用,院方將全額補助,讓病人和家屬無後顧之憂的醫療及休養。院方表示,潘女9月26日緊急送到高雄長庚醫院救治,院方在第一時間即整合整形外科、耳鼻喉科、眼科、護理照護、社服、精神科等醫療團隊為她治療。案發當天,院方立即由眼科醫師幫潘女眼部結膜撕裂傷進行縫合手術,術後至今無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後續仍需密切追蹤;10月2日由耳鼻喉科及整形外科團隊為她進行第二次手術,重建眼窩內壁骨折,為避免手術傷痕留疤,醫療團隊採鼻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也縮短術後恢復時間。高雄長庚醫療團隊表示,病人目前尚在急性壓力創傷階段,未來一周會幫潘女進行精神評估治療、心理諮商及用藥控制等,預計1至2周後出院後可安排出院,建議持續門診追蹤。目前潘女狀況逐漸好轉,院方轉述,潘女和家屬都感謝外界的協助與關心。同時院方允諾,會持續提供潘女最專業完整的醫療服務,所有的自費醫療費用也會全額補助。
-
2021-10-05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 腎臟科醫師曝高血脂危害
四十多歲的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多年的糖尿病讓他的腎臟功能變得比較差,而且高血脂的問題也讓他相當在意。「醫師,我的三酸甘油脂TG之前都很高,吃藥一段時間後,三酸甘油脂已經漸漸達標」李先生拿著一疊抽血報告,憂心地問:「可是,最近驗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卻越爬越高,為什麼會這樣啊?」「這個現象叫做翹翹板效應,臨床上還蠻常見的。」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指出,「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不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要達標,也同時要考慮到病人更常會合併高三酸甘油脂以及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來控制混合型高血脂的問題,不過,控制三酸甘油脂TG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經常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若是超標,對心血管相當不利,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來說,偏高的三酸甘油脂更是反映出這些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顆粒比較小,楊智超醫師說,顆粒越小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用地溝油來比喻,因為更容易會造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plaque)。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幫助患者改善血脂肪的質與量,以免顧此失彼。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高血脂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常用的指標包括三酸甘油脂(TG,triglycerides)、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楊智超醫師解釋,僅膽固醇過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症」;僅三酸甘油脂過高,稱為「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若是兩者皆超標,稱為「混合型高血脂症」。有些膽固醇高得很離譜的患者,皮膚上會出現「黃色瘤」,一顆顆像米粒大小,黃色或橘黃色的丘疹,楊智超醫師提醒,大多數患者在血脂超標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需要抽血檢驗才能察覺,千萬不能因為沒有症狀而輕忽高血脂的危險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是好膽固醇,至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與三酸甘油脂TG超標時,可能產生粥狀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阻塞,使心臟、腎臟、腦部等各個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慢性腎臟病或者接受透析的病人,大概50%都有糖尿病,是最高心血管風險的病人,歐美心臟學會所發佈的治療指引都認為對這一個高風險的族群,治療要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解釋,腎臟病患者還有一個較特別的現象「高血磷」,可能進一步讓血管鈣化。因為腎臟功能不好,無法排除體內的磷,當血中的磷升高,會刺激副甲狀腺素分泌,副甲狀腺素上升則讓骨頭釋放出鈣和磷。除了導致骨質疏鬆,多餘的鈣和磷會沉積在血管壁,使血管鈣化。地溝油的存在也會進一步的促進這樣的血管硬化和骨質疏鬆的現象。「腎臟不好,骨頭會越來越軟,血管則會越來越硬!」楊智超醫師說,高血磷將衍生骨質疏鬆、骨折、血管鈣化等多種併發症,都會影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預後及死亡率。大家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都很熟悉,因為是不好的,所以可以叫它為回鍋油,不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其實還可以分為大顆粒、中顆粒、小顆粒,楊智超醫師用淺顯易懂的比喻解釋,「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small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常見於慢性腎衰竭尤其是合併糖尿病的病人身上,就像是地溝油,地溝油相較回鍋油更加劣質,對身體造成更壞的影響,也就是說當sdLDL-C在血液中滯留更長的時間時,更容易被巨噬細胞吞下去形成泡沫細胞,就會對心血管造成危害。因此,在治療高血脂時,除了關心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希望可以降低小而緻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積極治療,預防翹翹板效應根據治療指引,對於高血脂的建議越來越積極,楊智超醫師說,針對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的患者,便建議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到70 mg/dL以下;針對慢性腎臟病第四期進入透析、心血管風險更高的患者,甚至建議降到55 mg/dL以下。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積極控制高血脂對患者有保護效果,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臨床上常見到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達標,但是三酸甘油酯TG依舊比較高,楊智超醫師說,我們都會積極處理,以降低相關風險。「使用降三酸甘油酯TG的藥物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會代償性上升,像翹翹板一樣,」楊智超醫師解釋,「翹翹板效應跟身體的膽固醇生成路徑有關係,你阻斷了一個,另外一個會代償性的上升。如果想要將三酸甘油酯TG壓的越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上升情形也會更加顯著,這是經常遇到、較為困擾的狀況。」「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三酸甘油酯TG都高到300至400 mg/dL,甚至大於500 mg/dL。三酸甘油酯TG很高時,急性胰臟炎的風險會上升,必須積極控制。在降低三酸甘油酯TG的過程中,若沒有考慮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上升的話,便會有一點顧此失彼。」,楊智超醫師說,「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合併有混合型血脂異常,要預防翹翹板效應,又希望可以改善血脂的質與量,就得運用不同機轉的藥物。例如含有Niacin成份的複方降血脂藥物,除了藥錠本身有statin,可以有效降低LDL,Niacin不會造成TG的反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能更有協同藥效的加乘性,讓血脂治療上更有效果。」併用不同機轉的藥物,可以發揮互補的效果,讓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更容易達標,而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也可以提升,對改善混合型血脂異常相當有幫助。另外Niacin 還有其他的益處,除了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外,還可以抑制腸胃道對磷的吸收,這種降低血磷的效果對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特別受用。預防高血脂,日常保養重點除了藥物治療外,生活型態調整也對改善高血脂非常重要。規律運動、減重、戒菸等皆有助於改善高血脂,楊智超醫師說,「運動方面不能只有散步,要做阻力運動,才能維持肌力。」飲食方面要少喝糖飲、少吃加工食品,增加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多注意油脂的質與量,請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不要使用反式脂肪。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一般成年人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若是腎功能較差,則會限制蛋白質攝取量,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公克蛋白質;進入透析治療的患者,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攝取足夠的高生物效價蛋白質與熱量,才能避免蛋白質-能量損耗(protein-energy wasting),而導致更多併發症。楊智超醫師補充,請勿聽信偏方或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以免讓病情雪上加霜。貼心小提醒血脂過高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能發現,但是日積月累下來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而對心臟、腎臟、腦部造成傷害。楊智超醫師叮嚀,不管是胖、還是瘦,只要血脂異常,包括混合型和單純型,都需要積極介入,透過生活型態調整及規則用藥,將三酸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達標,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原文:
-
2021-09-29 該看哪科.皮膚
澎湖紅疹原因找到了!原來是「牠」害的
澎湖不少民眾皮膚出現奇癢無比的紅疹,紛紛到皮膚科就診,也引起遊客恐慌,澎湖縣衛生局委請衛福部澎湖醫院與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志宏等人進行遠距門診,李志宏今表示,患者出現紅疹部位多在穿衣時容易暴露在外的手臂、脖頸等處,評估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高雄長庚醫院表示,自去年2月起與部立澎湖醫院合作遠距門診,其中皮膚科固定在每周二下午,由李志宏經實時互動的會診診療,幫忙建議澎湖醫院醫師進行正確診斷及治療,昨天下午進行的遠距門診看了21人,比平常多出一倍以上病人,其中15人因皮膚出現紅疹就醫。李志宏表示,大部分病人的紅疹從頸部、發展到手部與背部,也有人是從下肢開始,手臂、頸部到臀部。少數人發生在衣服可遮到的地方,如後背部,腹部,其中一家5人都患病就醫,詢問得知周五全家人晚間騎車外出吃飯回來全部得紅疹,但1名長輩待在家就沒有。高雄長庚及澎湖醫院團隊發現,皮膚症狀為點狀丘疹,不像花草過敏引起,皮膚鏡放大看也未發現小昆蟲、禽蹣等過敏原,澎湖上周五開始吹東北季風,由於是風大後才有這些皮膚症狀,評估可能是毛毛蟲的剛毛因風大飄散在空氣中,接觸到皮膚才引起的過敏症狀。李志宏說,過去毛毛蟲皮膚炎可能會併發鼻子過敏症狀,但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沒有明顯呼吸道症狀,這種紅疹是皮膚對外界物質產生的過敏症狀,不會傳染,通常會在一、二周內恢復,只要不抓破皮就不會留下疤痕,患者可以冰敷舒緩,較嚴重時可就醫,由醫師開立口服及外擦藥膏。高雄長庚醫院表示,高雄長庚與部立澎湖醫院合作的遠距門診自今年8月底,已看過近千名患者,其中以溼疹、黴菌感染、及乾癬的個案最多,病人以馬公居多,但也有病人遠從望安、吉貝到部立澎湖醫院就診。除部立澎湖醫院,高雄長庚每周另有4次遠距門診,服務西嶼及將軍衛生所的皮膚遠距門診。
-
2021-09-28 新聞.私房新聞
好醫師未必是好病人!換肝權威陳肇隆不聽勸、抱病示範開刀
醫師常規勸病人要聽醫師的話,但名醫生病時,甚至嚴重到被另位名醫警告應立即住院時,他們是聽話的病人嗎?在一場簽書會中,兩位名醫不小心透露,「好醫師不一定是好病人」。行醫37年 陳肇隆出微傳記人稱「亞洲換肝之父」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近日整理行醫37年換肝救人與他終生種樹的人生心得,發表了「LIVE & FOREVER」個人微傳記。日前舉辦簽書會,包括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長庚醫院董事長王瑞慧及長庚醫院體系決策主委程文俊、台大前校長楊泮池及北醫前董事長李祖德及資深媒體人陳文茜等都出席。陳肇隆行醫自長庚醫療體系發跡,任職過台北、林口、基隆長庚,最終留在高雄長庚扎根發展。在1984年開拓亞洲首例肝臟移植後,陸續完成台灣首例活體肝移植,37年共累積2千例換肝手術,以「5年存活率93%」創下全球最高紀錄,更成為日本漫畫、小說等故事藍本,足見精湛醫術深受海內外欽佩。換肝2千例 培育醫師遍全球程文俊說,陳肇隆為2000例病人成功完成肝移植手術,培育的肝移植醫師遍布全球超過370人,單在高雄長庚醫院由他親自育苗種植的喬木就超過五千株。正因醫援國際的貢獻,陳肇隆獲召、見過的世界各國元首數目之多,恐怕全台灣也難有出其右者。「2千個家庭因陳肇隆免於哭泣,影響數以萬計的人。」陳文茜說,這幾天全世界都在討論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卸任,但她觀察陳肇隆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他和梅克爾的人生態度是一樣的,在做事前會很務實科學地計算風險後面對挑戰。所以才能在手術前和病人坦言危險機率,卻又能完成別的名醫口中不可能的不同血型肝移植手術。肝指數1千 仍先幫病人開刀中研院士、國內肺癌權威楊泮池透露,幾年前他在一場晚宴聽到身為肝病權威的陳肇隆提起,自己的肝指數高達一千,所以當晚無法喝酒了,他聽了心驚馬上跟陳肇隆說,「他應該立即去住院休息,否則會有危險。」結果沒想到,陳肇隆告訴他,隔天早上還要替病人開刀,要等開完刀才有時間去管自己的肝。「正是這種永遠把病人放在最前面的精神,才讓陳肇隆不但是良醫也是名醫。」陳肇隆回應楊泮池的「爆料」,證實確有其事。他說,2015年底,剛卸任院長職務,就應邀到各國演講。回國後就發現尿液呈茶色,抽血檢驗,肝功能指數超過一千(正常值應在四十以下),連他自己也嚇到了。醫院內科部主任也力勸住院休息,但因美國德州Baylor大學移植外科主任Giuliano Testa教授飛來高雄觀摩活肝臟移植手術,一位大教授大老遠從美國專程到台灣觀摩,如果開刀的人去住院,美國客人一定會很失望,所以仍堅持抱病演示。自知過勞傷肝 治療3周復元但陳肇隆強調,他因為沒有B或C型肝炎等,且自知應該是過於勞累導致肝功能飆升,加上肝臟具有強大的儲備能量,所以才敢於等到完成病人手術後,才住院治療。事實證明,經過三周的休養及治療,他的肝功能就完全恢復了。事實上,陳肇隆好幾次受邀「跨界」,有機會投入政壇,但他堅持留在醫界,造福患者。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說,韓國瑜被罷免後,國民黨曾勸進陳肇隆參與高雄市長補選,但被陳拒絕了,否則現在高雄市可能仍是「陳市長」,只是是另一位。教育部前次長周燦德說,陳肇隆還被徵詢過出任衛福部長及搭檔參選副總統,但陳均婉拒。
-
2021-09-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校園開打 殘劑優先給18歲以上未接種第一劑教職員
高雄市國高中生疫苗23日起施打,有94%、約13萬6500名學生有接種意願,其中91%學生於校園集中接種站接受接種,其餘將自行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首日有18所學校接種。市長陳其邁今天在防疫會議表示,對於校園接種殘劑的使用次序,先是校園內滿18歲以上教職員工、志工、課後社團及學習扶助老師接種第一劑者,然後是協助校園集中接種的滿18歲以上工作人員接種第一劑者。陳其邁表示,高雄有179間校園9月23日到10月8日要接種BNT疫苗,56家合約醫療院所入校接種,校園接種場所設在:活動中心、禮堂、體育館、會議室、穿堂、圖書館與大教室等。高雄市12至17歲疫苗意願統計,有94%學生同意接種,約有8千名學生沒有登記。BNT疫苗稀釋後一瓶可接種6人,關於校園接種殘劑使用次序如何?陳其邁說,一、校園內滿18歲以上教職員工、志工、課後社團及學習扶助老師接種第一劑者;二、協助校園集中接種的滿18歲以上工作人員接種第一劑者。雖然衛生局表示符合資格者依順序向學校登記,學校也怕有搶殘劑的情形發生。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表示,有些學生會緊張而有暈針的現象,如何預防暈針反應?一定要避免空腹及脫水狀況下接種;坐姿進行接種;接種後安靜休息,觀察15分鐘;藉由聽音樂、影片或適度聊天舒緩情緒。林孟志提醒學生和家長,接種前一天不要熬夜,可穿著短袖寬鬆衣物,接種前確認身體是否有不適狀況,身體如有不適,建議等到病情穩定後再接種疫苗。教育局長謝文斌表示,如果家長同意學生打疫苗,但接種當日卻不願意、或無法於學校安排接種日施打,後來又想再接種,可以由學校提供接種通知單,由家長至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進行意願登記打疫苗。如果家長原來不同意小孩接種疫苗,但後來願意接種了,若學校尚未完成集體接種,家長可以向學校導師提出意願書修改,完成接種;如果學校已完成集體接種,則可至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進行意願登記。
-
2021-09-12 新聞.元氣新聞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微傳記今發表 影響力足以「定潮」
換肝逾2000例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在全球醫界舉足輕重,行醫之餘也種樹護地,創造永續循環,展現醫者之心。人生年逾70載,他將換肝與種樹的人生況味透過「LIVE & FOREVER」個人微傳記傳述,簽書會今午在國城「定潮」接待中心登場,現場冠蓋雲集,呼應「改變世界的人,就是定潮者」。陳肇隆簽書會上,前總統陳水扁也意外現身祝賀,現場包括醫界、學界及換肝病友都懷抱感恩及朝聖的心情前來,陳肇隆也透露選定簽書會場地的哲學,認為國城建設董事長洪平森從籌建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到投入興建指標豪宅,父子接力展現的品牌價值與他書中提到的「無私、超越、傳承」理念不謀而合,顯見他行事的細膩講究。陳肇隆說,他生於高雄、長於高雄、受教育於高雄,對高雄的回饋是建立全球肝臟移植最佳手術成果的國際標竿,讓各國外科教授都前來學習。開展換肝手術的第一個十年,他完成亞洲首例,並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第二個十年致力於活體肝臟移植,讓台灣居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十年,著重傳承經驗與醫援海外。37年來他不斷突破精進,開創紀錄,活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讓高雄長庚從地方型醫院轉型成國際知名醫學中心,也訓練370位海外肝臟移植醫師,幫國內外推展肝臟移植高端醫療。此外也致力於院區綠美化,高雄長庚9千多棵喬木,約5千棵由他育苗長成,他說,「任何事都一樣,Never too late」。國城副總洪嘉聰說,陳肇隆院長完成肝移植首例時他才3歲,如今已逾2000例,陳在醫界創下的種種紀錄前所未有,對他而言簡直像神一樣,閱讀陳院長微傳記,深刻感受到陳不僅創新精進且虛懷若谷,帶動整體社會向上的力量正是「定潮」的寫照。監委蔡培村稱許陳肇隆巨大的身影從手術房走出時,總象徵著一個個生命的重生。當年陳獲師長推薦,幫林天祐教授繪製手術插圖,不辭辛勞畫了上百張,含括肝臟各種角度及細部都瞭若指掌,最終練就「神刀」,所下的功夫不在話下。陳肇隆院長將醫療專業化為生命的永恆,強大的能量影響台灣,甚至全世界。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鐘育志說,陳肇隆是高醫第一屆傑出校友,傳承後輩毫不藏私,手裡握的不是冰冷的手術刀,而是無數病患與家屬的希望,他的故事值得更多年輕世代追隨。高師大校長吳連賞指陳肇隆發表在SCI的論文逾500篇,紀錄無人能敵。正修科大校長龔瑞璋17年前由陳肇隆換肝續命,他說,自己不僅重生,可從容治理校務,每天還能打1個多小時的網球。統一集團前總經理侯榮隆說,陳肇隆的肝移植團隊握有核心技術,卻未孤芳自賞反而積極分享,情操可貴。高雄長庚前院長李炫昇舉一個小故事,指陳肇隆院長連演講時也務求投影片上沒有一個錯字,且時間控制精準,追求完美、一絲不苟的精神,立下換肝技術無法超越的障礙。
-
2021-09-10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新冠康復者罹肺部纖維化 國外有10例採肺臟移植
北部新冠疫情加劇,有患者因免疫功能遭破壞,或受肺炎影響造成肺部纖維化,患者須長期戴呼吸器,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教授劉會平表示,目前國外至少有10例採取肺臟移植成功案例,但後續問題目前還有待長期追蹤、研究。劉會平表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康復後,可能會出現肺部纖維化後遺症,當藥物治療無法康復時,患者一輩子都要帶著呼吸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目前美國、德國等國家思考肺臟移植的可能性,目前至少已有10例成功案例,還要長期追訪了解後續問題,是一個新的選擇。高雄長庚醫院心臟血管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羅乾鳴表示,台灣肺臟捐贈數量相較於心臟、肝臟等較少,加上一旦捐贈者被判定腦死,易出現併發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或衰竭無法使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捐贈數量也有明顯影響,又受限疫情無法跨縣市取得捐贈器官,目前只能配合政策。媒體詢問新冠肺炎康復者是否能捐贈肺臟,羅乾鳴說,新冠患者康復後體內應會產生抗體,捐贈前須再評估,確認體內有無殘病毒,目前尚無治療指引提出適不適合捐贈,還有待研究,但根據多數因肺炎死亡患者的肺臟解剖,狀況都不是很好,能捐贈的機率應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