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 癌症.飲食與癌症
搜尋
高雄長庚
共找到
292
筆 文章
-
-
2024-11-11 名人.精華區
羅盛典/健保、商保 如何共譜健康保障協奏曲?
病人被沉重自費壓力輾壓已非新聞,病友團體不斷為癌友爭取及時適切的治療,提升存活率。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自2016年起持續倡議「健保資源合理分配」、「癌症/創新藥品基金」、「商保補位健保」等,三箭齊發,促進癌症治療可近性。其中,「商保補位健保」在去年因保險理賠爭議引發討論,健保署在官網設置「健保協同商保」專區,內容主要提醒民眾「買對保單」,才能支援健保未給付範圍,並引導民眾前往特定幾間保險公司的保單介紹頁面。該作法引發外界產生圖利廠商的疑問,也讓HOPE深感憂心。不論「商保補位健保」或「健保協同商保」,HOPE期待由商業保險支應健保未給付範圍,並非全然放任市場機制,更沒有想要推銷保單的意圖,而是希望找到突破現行商業保險機制,納入更多政策精神與協助的新模式。商業保單 僅70%用於理賠HOPE於2022年調查,近五成癌友認為繳費多年的保險理賠不太夠用,也有四成多癌友反應,必須住院才能申請理賠。為何保險理賠不到位?商業保險公司設計保單有行政成本、安全加成的考量,粗估僅40至70%用於理賠,加上民眾可能有「還本」迷思,儲蓄型、投資型商品熱賣度遠高於純保障型保單。只是羊毛長在羊身上,民眾所繳保費若有部分被用於可歸還的本金及利息,理賠額度就更加有限。純保障商品 如何提高理賠所以,純保障型商品如何降低行政成本及安全加成占比,提高理賠或降低保費來磁吸民眾購買,是未來政策規畫新型態保險時的首要考量。在OECD國家中,私人商業保險蓬勃發展的國家,常見政府干預市場,用政策保護消費者,以達到促進公平、可負擔性、獲得醫療服務的公共衛生目標。健保署於去年年底正式委託國衛院執行「強化醫療保障─探討全民健保協同商保的可行性」論壇,探討如何公私協力強化醫療保障,完善國人健康安全網的可行性方案,結案報告已於日前發表,提出「第二層健保政策險」的可行模式與政策建議,也預計2025年正式發表建言書。政策型保險 有賴政府出招台灣過去曾推動許多政策險,包括火災地震險、汽機車強制險、學生保險等,都是成功案列,雖然仍有待改善之處,但運用共保、維運基金等機制,確實突破僵局,有效大幅降低行政成本,例如擴大汽機車保戶群(還有不少民眾加購任意險)、大幅降低學生保險流標困境等,這有賴政府端出穩定的政策方針。健保是照顧民眾健康的基礎,台灣面臨老年化、少子化雙重挑戰,不管健保費或稅收費基都可能不斷萎縮,健保收支面臨嚴苛考驗。健保總額長年捉襟見肘,許多具成本效益的新治療無法納入給付,這是所有病友最深沉的痛,再加上繳了多年保費的商業保險在關鍵時刻派不上用場,更讓病友們備感心酸。以「公私協力」推動「第二層健保政策險」,勢在必行,讓民眾及早投資健康,並緩解健保財源不足、商保派不上用場的窘境,期許政府單位起身領導,也期盼施行政策型健康補位險後,健保改革依然前行,才能真正照顧到最需要幫助的民眾,達到健康台灣的願景。
-
2024-10-21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名人堂/醫療性凍卵補助將上路 盼政府提供癌友指引
自112年來,各縣市陸續推出凍卵補助措施,對於有意願生育但尚在準備中的女性,無疑是多一顆定心丸;有些縣市更進一步針對癌症病人提供凍卵專案,國健署長吳昭軍近日受訪表示,國健署自去年起持續討論補助「醫療性凍卵」的可能性,正徵詢專家意見、規畫方案細節、醫療院所指引等,也參考日本等地經驗,希望年底前公告上路。這對處於育齡且有凍卵需求的癌友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否則凍卵初估需要花費10萬元以上,對於需要接受後續治療的癌友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癌友生育能力保護 漸受重視衛福部最新癌登報告,111年新增約12萬癌友,其中約16%介於15至49歲,相當於每6位新診斷癌友,就有1位處於育齡階段。以女性發生率最高的乳癌為例,15至49歲病友4840人,占所有病友31.3%。這些年輕癌友,在醫師評估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可以藉由凍卵、凍精、凍胚胎等方式,保留生育能力。國際上針對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相關議題,已經有諸多討論,主要提倡醫病溝通不孕風險、生育能力保護方式,並納入診療常規,如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提供關於癌症病人生育保存的綜合資源和指南。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則指出,癌症治療如化療和放療,可能對病人生育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為了減少這些影響,建議多種生育保存選項;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指引也提到,癌症診斷時,應與正值育齡的存活者討論因治療引起的不孕症風險。在國內,多個重要醫學會,包含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台灣生殖醫學會等,也將癌友生育能力保護議題納入年會、繼續教育課程及跨科討論,可見此議題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癌症希望基金會於2020年首創「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希望協助癌友釐清對生育的想法,2022年則與乳房、血液、泌尿、生殖等五大醫學會合作推出各自科別的「生育能力保護共識宣言」,作為臨床參考指引。癌友生育諮詢 醫院制度不一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中央即將推動醫療性凍卵補助政策,現今台灣並不是所有醫院都具備完善的癌友生育諮詢流程及跨科整合制度,恐無法幫助育齡階段癌友周延思考並做出決策。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的重點,並非鼓勵生育,而是每一位處於生育年齡的癌友,對於癌症治療可能對於生育的影響,都應有「知」的權利,並在跨科醫療團隊,包括醫師、個管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協助下,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盼望除了全國性的醫療性凍卵補助,政府能與醫學會攜手合作,將癌友生育能力保護議題納入醫療常規,建立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的醫療指引,從告知治療對生育的影響、若癌友有意願則進行跨科協作、諮詢、評估是否進行生育保存等,期待醫療院所對癌友生育能力保護服務與流程一致,真正落實並保障癌友生育權益。
-
2024-10-05 焦點.元氣新聞
陳水扁自爆住院檢查睡眠呼吸中止「切除腳掌腫瘤」送化驗中
前總統陳水扁今天上午在社群透露,自己在颱風山陀兒來之前,動刀切除左腳掌腫瘤,並送化驗中,並進一步說明,在颱風後,自己還住進高雄長庚做「睡眠呼吸中止」的檢查;民進黨立委、兼台南市黨部主委郭國文說,7月份接受陳水扁電台邀約採訪,阿扁總統精氣神都很好,祝阿扁總統早日康復,很快又能生龍活虎。陳水扁除了電台主持工作,時常透過社群平台和網友互動,昨天才貼上官田老家的「菱角鳥」水雉,並寫下「福國利民」,日前山陀兒颱風來龍,也寫下「平安順心」無災無難不料,今天一早,陳水扁在臉書透露,「颱風前,阿扁動刀切除左腳掌腫瘤送化驗中;颱風後,阿扁住進高長做睡眠呼吸中止檢查」。陳水扁也貼出躺在病床照片,臉部幾乎被貼滿檢查的儀器,神情還不錯,網友們則在留言區送暖,「祈禱是良性的,祝早日康復!」、「祝福陳前總統早日康復」、「祝福陳前總統身體一切健康平安」、「聽說山上的芬多精空氣比較好!有空也可以爬爬山」等留言。
-
2024-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健保大數據/失智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失智症治療原則 讓長者在地幸福老化截至113年4月底,高雄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530,569人,健保署資料統計,高雄長庚112年治療失智症病人41,343人,居醫學中心之冠。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副教授張雅婷觀察,步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攀升,呼籲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高雄長庚是大高雄首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的醫院,神經內科部組成「智能與老化中心團隊」,提供失智症門診照護諮詢服務,並定期與社區結合辦理失智症衛教講座、失智症病友會。就診諮詢認知障礙的病人多元,從最年輕的16歲到最年長的103歲,主要年齡層為65歲以上長者。張雅婷表示,就醫的長輩遍及高雄各行政區,最遠至茂林區、那瑪夏區和桃源區等,也有跨區域的台南、屏東及台東縣市。失智症中心的原則是讓病人回到家鄉「在地幸福老化」,在治療方面,著重跨團隊合作,包括神經內科、精神科、復健科以及牙口團隊、營養團隊、護理團隊等。在高雄長庚用藥的失智症患者約2,000人,除了藥物,還安排職能、語言和物理復健等。非藥物介入的部分,將發展園藝、健口操等,致力於維護其生活功能的獨立性,減少照護者以及家庭負擔。區域醫院No.1台北市聯醫/民眾識能、警覺性增加 診斷極輕度失智者變多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3萬3,961人,是區域醫院第一名。聯醫2017年成立失智症中心,各院區配備醫師、個案管理師、心理師、營養師、社工師等團隊,提供失智症照護。除了藥物治療,2019年首創社會處方箋納入醫囑創新作法,跨界台博館、故宮、中研院、市立美術館等18個文化、藝術單位,幫助患者透過參與社會延緩病情,累計近800個家庭參與、服務超過5千人次。北市聯醫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聯醫女性失智者占比62.57%、男性37.43%,由於女性壽命長,比率高於男性屬正常。85歲以上最多有50.72%,其次65至84歲約45%、64歲以下為3.77%,失智症從75歲後發病比率上升,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提高。劉建良臨床觀察,近五年診斷極輕度症狀者增加,原因之一在於民眾識能增加,若親友出現不同日常表現,就會求診;二為家中曾有失智症病人,再出現第二人有疑似狀況,家人警覺性提高。劉建良認為,及早就醫確診固然重要,但更應該把重心放在透過多元治療介入,管控危險因子,藥物和非藥物治療雙管齊下,預防失智症發病或延緩惡化。地區醫院No.1桃園長庚醫院/跨領域團隊照護 患者以女性居多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桃園長庚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共計13,810人,為地區醫院第一名。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陳怡君表示,就診民眾逾65%為75歲以上的老人,大多為退休人士,性別比以女性居多。陳怡君說,長庚醫院於2009年10月成立失智症中心,以「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為核心,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服務,減緩罹病的照護壓力。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因地處於桃園市、新北市交界,個案來自桃園市約65%、新北市30%、其他縣市5%。桃園長庚的診療服務多元,包括腦部磁振造影與腦部正子造影檢查、腦部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以及研究使用的Tau蛋白正子腦部掃描。陳怡君提到,失智症的診斷非常重要,這些儀器能協助疾病的判讀正確性,包含腦部是否有病理變化,這些檢查對於診斷及後續治療都有莫大幫助。桃園長庚於2017年成立「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一旦就醫民眾確診,跨領域團隊可及時介入,除了藥物與非藥物協助,並透過個案管理及追蹤來串連失智症病患個別照護。另依需求轉介跨科別診療、營養、復健、社會資源等。基層診所No.1新北市清福診所/醫師與照護團隊協力 多樣輔療協助復能三峽清福診所定期由神經內科醫師駐診,提供失智症的診斷及照護,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共計4,126人,為基層診所第一名。總治療長林淑敏表示,除了藥物治療,這裡最大的特色是「復能」,藉由多樣輔療課程幫助長輩延緩失能失智。林淑敏說,診所集結跨領域的照護團隊,醫師看完診後,評估長輩的身體狀況、能力,開立量身訂作的「運動處方箋」,再由職能治療師、復健治療人員進行日常生活功能訓練,以及結合感覺統合訓練。看診的長輩多為輕度、中度的失智症患者,又以中度居多,常合併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照護團隊會依他們過去的生活經驗、興趣設計療程。例如:因黃昏症候群吵著要回家的阿嬤,職能治療師會買菜請他們幫忙整理、洗菜,甚至真的下廚,提供認知刺激,屬於懷舊治療的一種。醫師仔細問診、閒話家常,一位患者平均花45-60分鐘,開立用藥及運動處方箋後,也會實際到復健空間看長輩的執行進度,鼓勵把訓練課程做完。醫護人員、照護團隊的角色更像家人陪伴,與長輩緊密互動,有助於建立長久關係,讓追蹤與治療更有效益。 112年失智症患者就醫10大院所失智症早期症狀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一般人偶而會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但是過一會兒或經過提醒會再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而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該事件。2.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例如依照一個熟悉的食譜做菜或處理每個月的帳單時出現問題。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於原本熟悉的事務常會忘記或遺漏既定步驟,而無法順利完成,例如數學老師對於加減算數常出錯、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等。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一般人偶而會忘記今天是幾號,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5.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有困難失智患者可能在閱讀、判斷距離遠近、決定顏色或對比上會出現困難。可能會誤認鏡子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一般人偶而會想不起某個字眼,但失智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甚至會用其他的說法來替代簡單的用詞,例如:「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部份患者語言理解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一般人偶而會任意放置物品,但失智患者卻更頻繁及誇張,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等,東西搞丟後,無法回頭尋找。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一般人偶而會做不好的抉擇,但失智症患者更頻繁或偏差更大,如聽信成藥等推銷廣告而付出大量金錢,或者買不新鮮的食物,借錢給陌生人,穿著打扮可能不適合天候、場合。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一般人偶而會不想上班或參與社交活動,但失智患者的生活嗜好、運動、社交活動、工作等都逐步減少,變得被動,且避免掉許多互動場合。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睡眠量比過去多。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一般人年紀大了,情緒及性格可能會有些許改變,但失智患者較明顯,例如:疑心病重、憂鬱、焦慮、易怒、口不擇言、隨地吐痰、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沉默寡言、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
2024-09-27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洗腎肋膜積液,輕則咳嗽、重則心臟衰竭!飲食務必嚴控鹽分水分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三:肋膜積液【建議就診科別】腎臟內科、胸腔內科、心臟內科保全劉大哥過去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的病史,初期沒甚麼症狀,不以為意,並未規則就醫服藥。加上工作勞累,常常覺得精神不濟,全身痠痛。上班無聊時會聽電台,如果聽到有好用的提神止痛秘方,常常買來使用。然而,沒有規則控制慢性病和濫用不明成分成藥的習慣,讓劉大哥腎臟功能快速下降,還沒50歲就開始洗腎。劉大哥因為工作需要,常常要輪值夜班,飲食時間不正常,外食鹽分又高,很難控制飲食和水分,且因血壓偏低身體不適,洗腎也常常無法洗完,脫水到原來的體重。這陣子劉大哥頻繁的咳嗽,有時還會喘。這天晚上,劉大哥咳個不停,一躺下來就覺得喘到受不了,家人趕快送他到急診就醫。急診醫師發現劉大哥胸部X光有雙側肋膜積水的現象,立即安排胸水引流,引流的胸水是漏出性(Transudate)胸水,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衰竭徵象,診斷是體液過多合併心臟衰竭與肋膜積水,安排住院和緊急洗腎。劉大哥住院後還接受了心導管檢查,發現動脈均有80%的血管阻塞,因此置放了支架改善血流。經過這次驚嚇,劉大哥飲食開始嚴格控制水分,並規律服用慢性病藥物,洗腎時也比較不會有脫不乾水的問題,咳嗽和喘也跟著改善了。洗腎水分沒脫乾 輕則引發咳嗽、重則心臟衰竭洗腎腎友慢性咳嗽,是洗腎室常常要處理的問題。洗腎個案有時候累積的水分沒脫乾,這些水分積在肺部和肋膜腔中,就會刺激咳嗽受器,引起咳嗽。倘若累積的量更多,壓縮到肺部擴張的空間,還有增加心臟的工作量,就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和呼吸困難的徵狀。這些個案可能躺著時就會咳嗽,或者姿勢改變時也會咳嗽。長期的避免方式是控制水分,把水脫乾,然而,有不少個案常常因為洗腎期間血壓下降,無法洗完全程,也因此無法脫乾水分。此時就得搭配嚴格控制飲食鹽分和水分的方式,來改善腎友的狀況。此外,因為腎友常常合併糖尿病與心血管問題,因此,咳嗽合併喘的個案,除了安排胸部X光和到胸腔科檢查外,也需要到心臟科排除心臟衰竭和心肌梗塞。有些年輕的糖尿病洗腎腎友,反而常常因為這種狀況,意外發現有心血管疾病,得以及時治療。腎友也容易感染肺結核造成肋膜積液高雄長庚2021年在臺灣醫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的腎友潛伏性肺結核相關研究中,整理過去文獻,發現臺灣腎友潛伏結核測試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 Tuberculosis Test [IGRA])陽性率高達二到四成,高雄長庚自己收案的資料是19.3%的腎友IGRA陽性,近兩成的陽性率。換句話說,代表腎友間潛伏性結核的風險偏高,五個人中可能就有一個有潛伏性結核,這些人未來有發展成結核病的風險。潛伏性結核代表的是個案接觸過結核菌,結核菌潛伏在人體裡,但尚未發病,因此不具有傳染性,不會傳染給其他人。然而,這些個案有5%到10%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結核病,免疫力低下和慢性病個案,像是糖尿病控制不佳、老年人、洗腎個案風險更高。因此,對於有接觸過肺結核個案的腎友,IGRA如果陽性,建議要接受潛伏性結核的治療,可以減少九成的結核病風險,也可保護同住家人不會因為自己發病而被傳染。目前台灣潛伏性結核的防治是鼓勵性質,而非強制治療。因此未接受治療或因為副作用無法完成治療的腎友,建議密集監測自己的狀況。若發現咳嗽持續超過2週、不明原因持續發燒、體重減輕、食慾變差等疑似結核病症狀,建議到胸腔科或感染科就醫,釐清罹患結核可能性。此外,慢性咳嗽合併肋膜積液的腎友,除了腎衰竭和心臟衰竭相關的體液過多需要考慮外,感染肺結核的造成肋膜積液也是一個要留意的原因,少數的狀況下,還需要考慮其他感染和癌症的可能。末期腎病變的個案常常有很多共病,腎臟科的照護除了每年例行的胸部X光追蹤外,也會注意個案是否有合併胃食道逆流、氣喘、呼吸道疾病……等,可能增加咳嗽症狀的共病,轉介給相關的科別治療。參考資料1.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20 (2021) 1350e13602.衛生福利部:接觸者檢查及潛伏結核感染評估與治療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uw1IOseqbnBZMT7JcNufqQ(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19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沒有不舒服為什麼要一直吃藥?從心臟衰竭病例說起…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二:心臟衰竭【建議就診科別】心臟內科一個胖胖壯壯的年輕人,感覺很疲勞的走進門診,還未到不惑之年的小陳,最近睡眠品質很差,一躺下來就又咳又喘,一定要坐起來才會覺得比較舒服。一開始只是睡覺不好睡,墊高枕頭半坐著睡還可以解決,沒想到後來連在工地做粗活時都覺得胸悶,喘不過氣來。除此之外,小便越來越少,兩腳越來越水腫。小陳本來不以為意,想說過去也沒什麼疾病,應該過一陣子就會改善,沒想到晚上喘咳越來越厲害,甚至咳出了粉紅色的泡沫水痰,家人看了很擔心,要他趕快來就醫。年紀輕輕已三高 導致慢性腎病變、心臟衰竭門診檢查發現,年輕的小陳,年紀輕輕竟然就已經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工地幹活天熱辛苦,常常喝含糖手搖飲和吃高油高澱粉的便當。長期未留意自己身體狀況,連腎功能都已經進入慢性腎病變。靜態心電圖檢查就出現了懷疑心肌缺血的徵兆 (poor R wave progression)。胸部X光顯示典型的心臟衰竭與肺水腫徵象,心臟擴大合併兩側像蝴蝶翅膀一般的陰影(butterfly sign)。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退化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with diffuse hypokinesia),心臟功能最重要的指標左心室收縮分率只剩下36% (正常值為50%以上)。蕭醫師先以藥物處理了小陳的症狀後,安排了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結果顯示心臟前壁和下壁肌肉都出現明顯缺血性變化,診斷是因為冠狀動脈阻塞疾病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功能下降的心臟衰竭。因此安排了心導管,將小陳阻塞的血管打通並放上塗藥支架。緊接著衛教好三高的控制,加上心臟衰竭的藥物治療。小陳經過治療穩定服藥半年後,心臟功能已逐步恢復,左心室收縮分率也進步到56%,晚上不再因為咳嗽和喘無法躺著睡覺,過去負重勞力工作時容易胸悶、呼吸困難、及下肢水腫這些困擾症狀都大幅改善,現在已經可以回到建築工地繼續原本的工作。心臟衰竭個案,因為心臟功能衰竭,無法有效的將水分幫浦到我們的血管,水分回堵到肺部就會造成肺水腫,肺水腫會導致交換氧氣的能力下降,個案會因為肺泡裡面充滿液體感到喘和想咳,血管通透性大幅上升時,紅血球就會跑到肺泡裡,產生粉紅痰。這些個案會因為坐起來時,回流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心臟的工作不會那麼多,就會覺得比較輕鬆。因此出現端坐呼吸,無法躺著睡覺的症狀。此外,腎功能變差會影響身體水分代謝,過多的水分會急遽增加心臟的工作量,若心臟衰竭合併腎功能不佳,急性期利尿劑成效不彰時,有時甚至需要緊急洗腎,排除多餘水分,減輕心臟工作量,避免過多的水分造成肺水腫,進而導致呼吸衰竭的危險性。三高不治療 最怕心血管併發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慢性病常常沒有任何症狀,長久未治療控制對於健康危害甚大,往往會造成心臟、腎臟等器官功能損傷。很多時候個案常常覺得我又沒有不舒服,為什麼要吃血壓血糖血脂藥?如果吃了不就是要一輩子吃?因此很抗拒接受慢性病的診斷。其實,這些慢性病的藥物,重點不是治療症狀和數字,而是在預防後續的併發症。三高最容易造成的併發症,就是心血管疾病,舉凡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周邊動脈阻塞都是常見的併發症,其他諸如慢性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也都跟三高有關,長期服藥其實是在保養我們的身體,避免過高的血壓、血糖、血脂造成我們身體的負擔,過高的血壓就像是讓心臟出力過度,過高的血糖就像是把血管醃漬在糖水中,過高的血脂就是讓血液黏稠不順,這些都會造成心血管的損害,控制三高,就是要預防這些我們不願意發生的併發症。心臟衰竭治療同步留意腎功能心臟衰竭的治療,除了查看有沒有心血管阻塞的成因外,藥物控制,管控水分,留意腎功能,控制慢性病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慢性病的藥物發展日新月異,新一代的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不僅可以有效穩定血糖,更重要的是合併有心臟、腎臟等器官保護作用,更可以減少未來心臟衰竭惡化住院、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以及腎臟功能惡化風險,協助慢性病患者預防長期併發症的不良預後。SGLT2抑制劑在治療應用上,對於心臟衰竭的左心室收縮分率小於40%的個案,健保目前已開放給付,對於心臟衰竭患者治療十分有助益。(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5 養生.聰明飲食
維生素C比水果高2至3倍 專家告訴你山楂最簡單的食用方法
山楂功效有哪些?山楂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蔔素、硫磺素、核黃素、尼克酸、山楂酸、檸檬酸、維他命C等;山楂的維生素C,每100克約50至100毫克,含量多於蘋果、桃子、櫻桃和梅子,比一般水果高出2至3倍。山楂的功效有消食健胃、提升食欲;降血壓、降血脂、保護心血管、抗氧化、減脂、協助體重控制、抗菌、活血化淤等,有助於解除局部淤血狀態,對跌打損傷有輔助療效。從中醫角度,山楂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化積,行氣散瘀。山楂可治療肉食積滯、胃脘脹滿及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及高血壓等。其所含有機酸能增加胃消化酶分泌,促進脂肪分解;黃酮類化合物有降壓、增加冠脈流量和強心作用。山楂怎麼吃最健康?山楂藥用有四種處理方式,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功效略有不同。市面上多山楂乾,最簡單為熱水沖泡飲用,或做冰鎮飲品,也可煲湯煮粥,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至20克。3種藥材適合合併使用:.山楂+荷葉:有消化作用,適合高血脂症患者飲用。.山楂+陳皮:可幫助消化、排便通暢,並減輕飲食過量造成的腸胃不適。.山楂+洛神花+烏梅:就是酸梅湯,生津解渴、消暑祛濕,冬天喝熱的也可以潤喉,一年四季都適宜飲用。誰不適合吃山楂?孕婦、脾胃虛弱、胃酸分泌過多者不宜食用。山楂2食譜推薦1.山楂荷葉粥:山楂乾5克、荷葉2克、竹茹3克、陳皮5克、小米50克。把山楂乾、荷葉、竹茹、陳皮加水煎煮後並取汁,後續加入小米煮成粥即可。2.山楂烏梅茶:山楂40克、烏梅8顆、甘草2片、冰糖適量。用8碗水將所有食材加蓋煮滾後,轉小火續煮20分鐘,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冰糖調味,即可飲用。諮詢/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師金玠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蔡依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5 養生.聰明飲食
決明子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搭配2種藥材合併使用最佳
決明子功效有哪些?決明子內含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決明子內酯,黏液質,無機化合物等。中醫認為,決明子性甘、苦、鹹,微寒。歸肝、腎、大腸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之效。決明子具有降脂、降壓以及利尿、瀉下、護眼、抗菌、保肝等作用。決明子味苦、甘,微寒,清熱明目、潤腸通便,含有蔥醌類化合物,可潤腸通便,治療腸燥便祕。決明子入肝經,有降肝火功效,常用於治療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肝陽上亢的頭暈頭痛,另外還能降血壓、降血脂。決明子怎麼吃最健康?決明子使用上多為生用或炒用,因其性寒,不適合每日沖泡,若欲當茶飲用者,建議使用炒熟的決明子。炒過後決明子清泄肝火、潤腸通便之力減弱,但可平肝養腎。每日攝取量建議為15至25克。2種藥材適合合併使用:.決明子+菊花:市面上常見的中藥茶包組合,具護眼以及降血壓的功效。.決明子+蜂蜜:將決明子清水煎煮十分鐘後加入蜂蜜,可幫助消化、排便通暢。誰不適合吃決明子?生理期、孕婦應諮詢醫師後使用;低血壓患者、有腹瀉症狀或腸道問題者,過量食用易導致症狀加劇,將決明子以小火炒過,可降低對腸胃的傷害。決明子2食譜推薦山楂決明子茶:可幫助消化,適合大吃大喝後飲用,對降脂、消滯、解油膩很有效。山楂乾及決明子各10克,洗淨放入保溫杯,加入剛煮好的熱水,浸泡約30分鐘後即可飲用。杞菊決明茶:乾菊花4至5朵、枸杞1湯匙、決明子2至3湯匙。以2公升水煮滾後加入食材,轉小火續煮3分鐘,鍋蓋蓋起悶10分鐘,即可飲用。諮詢/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師金玠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蔡依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1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下肢是人體第2個心臟!李炫昇重視「下半身肌力」,運動要按部就班
從醫35年的屏東寶建醫院院長李炫昇是骨科權威,從高雄長庚醫院退休後,3年多前,在寶建醫療社團法人寶建醫院執行長陳森基三顧茅廬下,決定接下院長重擔。由於屏東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面臨關節炎、骨質疏鬆、合併脆弱性骨折等問題,他期盼善用專長,提供正確知識,讓寶建醫院成為屏東人信賴的醫院。李炫昇來自小康家庭,在父母親鼓勵下念醫學系,從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又取得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專精於關節重建、骨壞死、微創人工膝及髖關節置換、關節各種疾病、骨髓炎等。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病人在骨科方面需求增加,據健保資料統計,國人平均每6人就有1人有關節問題,而年長族群約7、8成出現關節問題。李炫昇指出,年長者容易有骨科問題,像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合併脆弱性骨折等;以前年輕族群多是外傷引起關節破壞或變形骨折,現在則是在健身房健身、重訓等引起運動傷害增加。引進醫學中心資源 助病人轉診李炫昇說,骨科以往多做換掉(Replace),但隨著醫藥科技發展,有好的醫材可以做重建(Reconstruction),在關節功能結構重建的過程中調整(Realignment),過去做修補(Repair),現在進步到再生(Regeneration)醫學,也因「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施行可應用到臨床,因此他將再生醫學應用技術引進到寶建。致力骨科研究的李炫昇發現,接受髖關節置換病人中,亞洲有5成是因為骨壞死,但歐美國家接受髖關節置換僅5%病人是因為骨壞死,相差10倍。骨壞死病人大部分發生在男性,尤其是年輕男性,患者開刀多在50歲前後,他研究國人因骨壞死與非因骨壞死置換髖關節病人中,更找到了關鍵基因,並發表在國際期刊上,也獲國家發明獎肯定。寶建醫院在屏東深耕30年,是屏北地區醫療核心之一,李炫昇出任院長後,更將醫學中心資源引進到寶建,期望寶建成為屏東人信賴的醫院。李炫昇說,寶建建立轉診聯繫,讓病人無後顧之憂,若需要到醫學中心,例如做更複雜手術治療,會協助將病人安排轉診到醫學中心,「以病人為中心思考服務,讓病人放心、家屬安心、醫師專心、耐心照顧病人」。醫師不分名氣 用心就是競爭力近期屏東榮總成立、義大屏東分院陸續興建,加上原有地區醫院,屏東各醫院進入醫療戰國時期,李炫昇認為,醫師沒有什麼名醫,唯有關心病人的醫師,真正願意幫助你解決問題的醫師,寶建可做到「用心、專心、細心、貼心」服務,才能有競爭力。李炫昇分享,他曾遇到兩名患者,都因為神明指示來找他看診,且都是在患者病情告一段落後才獲知,讓他深刻感受「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更加珍惜醫師工作。養生秘訣:運動要按部就班,不要想一步登天雖工作行程滿檔,李炫昇仍會抽出時間運動,平常喜歡跑步、跑馬拉松,還擅長球類運動,包括籃球、羽毛球、高爾夫球等;他的飲食很清淡,都是太太細心照料準備,相當養生。「健康需要靠紀律!」李炫昇說,運動要按部就班,不要想一步登天,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尤其要重視肌力,「下半身肌力最為重要」,雙腿占全身60%到70%肌肉,下肢是我們第2個心臟,可見其重要性。李炫昇小檔案● 年齡:63歲● 現職:寶建醫療社團法人寶建醫院院長● 專長: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及翻修手術、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及翻修手術、骨缺血性壞死、困難關節重建、人工關節感染、關節各種疾病、骨髓炎●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高雄長庚醫院院長、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長、關節重建醫學會理事長、美國史丹福大學骨科客座助理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不必遠求,反求諸己,健康需要紀律,要按部就班。
-
2024-08-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如何避免快速退化?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
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數年,已持續吃藥這麼久,行動卻不見起色,除了綁垃圾袋、繫鞋帶穿襪等日常生活愈來愈困難,還常因腿軟等症狀站不穩跌倒,家人嘮叨「要活就要動」,其實對罹病多年的病友來說,他們並非不想走動,而是動不了,既擔心病情惡化,又氣自己,好沮喪……巴金森病最新治療建議有哪些?擔心副作用怎麼辦?有哪些招式可以幫助症狀延緩,改善腳無力?病友三大困境一次看。在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社群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姐妹社團合作,發起全台第一份巴金森病友生活經驗大調查,並邀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等病友團體推廣。本次調查以線上填答的方式進行,總計回收1057份有效樣本,其中約七成五為巴金森病友、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受個資法保護與尊重病友隱私,或因巴金森病友行動不便等因素影響,調查以自願填答之巴金森病友與家屬為對象,且回覆對象偏向活躍於數位行為之病友及家屬。此外,本次調查結果,病友罹病期別多以早、中期為主,協助指導該調查的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推測,可能與中晚期病友對於線上調查的數位應用落差有關。吳瑞美表示,不同病程及罹病年份的巴金森病友,會出現的症狀及所需的治療都有所差異。每位病友對於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在治療上需要配合病人的年紀、罹病期別與症狀表現、以及是否有其他共病等狀況全方位考量,量身打造治療方針。根據調查結果,吳瑞美期待以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常面對的疑問與困擾,提供大方向、原則性的參考指引,然而,不同期別的病友困擾各異,並非每個病友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透過規律回診,與醫師一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方式,是延緩疾病退化最重要的觀念。本次調查反映巴金森病友常有外出行走障礙、藥物副作用、藥效減退等三大困擾,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綜合整理元氣網過去之相關報導,將巴金森病各專家分享重點一次看:【困擾一】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有三成五的病友出現藥效時好時壞的情形,且僅有兩成病友做過「藥效減退自評表」巴金森病友可能曾在症狀相當輕微時,使用B型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隨著病情進展,腦內自體分泌的多巴胺會減少,藥效需求也就增加,多數病友使用的藥物,大致可分為兩類:以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及刺激多巴胺接收體的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DA)。根據2023最新發表的《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巴金森病治療建議》,早期巴金森病患者的用藥,在大於60歲至70歲以上病患因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較低,建議優先使用左旋多巴;而在60歲(含)至70歲以下病患,則建議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台北神經醫學中心教學副院長葉篤學表示,雖然因應患者體質不一,部分患者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可能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異常衝動等副作用,但也能避免過早出現如異動症等會為病友生活品質帶來影響的運動併發症。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表示,若藥效減退、波動或藥物副作用太強烈,影響病人行動能力或生活品質,就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包含:深腦刺激術(DBS)及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又稱神波刀、醫薩刀,目前只核准本態性震顫以及以震顫為主的巴金森症)目前手術以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主,透過植入細長的電極導線,產生電流調控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藉以改善動作障礙症狀,降低巴金森病用藥量,減少高劑量藥物使用下容易產生的副作用。但他補充,並不是所有巴金森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需要接受醫師深入的評估,如非典型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合併失智或憂鬱症病人就不適合進行這類手術。「如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多巴胺濃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是重要治療目標。」陸教授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以「巴金森病管理策略」圖示說明,多巴胺如能在血中維持穩定濃度,病友就能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如國內引進新劑型左多巴合併速效和緩釋效果,短效、長效成分進入體內,有助於穩定血中濃度,減少藥效波動,讓電力不中斷,找回身體主控權。 【早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確診了巴金森病 我會失能嗎!早期巴友注意「這些事」停下退化的腳步 【中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副作用、合併症通通來!巴金森病中期病況複雜,與醫師並肩作戰更關鍵【困擾二】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三成病友曾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這些病友中,超過六成自行調藥的原因是出現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葉篤學表示,病友用藥幾年、經過蜜月期後,可能出現運動方面的併發症,如藥效減退或因多巴胺不足而「斷電」無法控制肢體,行動固僵。他也補充,若年輕發病的病友使用藥效較強劑量較高的左旋多巴,約五成患者在五年內會出現異動症,即服藥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間,身體會因瞬間獲得大量「電力」而突然不自主地全身扭動。陸清松指出,傳統藥物一天需服用三至四次,每次藥效維持三至四小時,許多病友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五、六年後,若沒了藥效,會陷入「木頭人」窘境,就像是中了迪士尼艾莎公主的魔法,頓時僵住,動彈不得。不少中期巴金森病人受藥物副作用或是藥物反應的不穩定性所苦,甚至因此出現放棄用藥的念頭,巫錫霖說,面對以上類似狀況的病人,可透過記錄吃藥時間、藥效時長、用藥反應等,回診時可以提供醫師當作參考,更利於調整用藥,尋找最適合的用藥策略。葉篤學補充,醫師也會視病患作息、職業與生活作息需求調整用藥,「治療過程若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他有位在職場中擔任主管的病患,回診時反應開會時被同事或客戶看見症狀,十分尷尬,於是他透過調整藥物協助病友在工作期間能更好地控制症狀表現。他鼓勵病友,多與醫師討論、依照醫囑用藥,配合規律運動,延長蜜月期超過十年並非不可能。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林祖功也形容,「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當患者需長期用藥,有時藥物劑量不足或太強,而出現藥效波動,此時就要重新調整用藥。「部分巴金森病病友常因服藥後,感覺治療效果不佳而到處就醫,如此一來成了藥物白老鼠。」林祖功曾收治一名70多歲巴金森病女患者,始終感覺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而到處就醫,每位醫師都在嘗試最佳用藥,而病人就是一直使用不同的藥物,不斷受苦。他建議轉換醫師時,應要有前一位醫師的轉診資料,並找尋神經內科醫師追蹤,避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困擾三】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病友及家屬最困擾的情境:第一名為出門怕跌倒有近五成、第二名為身體失去平衡後,漸漸哪兒也不想去則占四成。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靠運動延緩疾病惡化,並避免身體肌肉過於僵硬導致跌倒受傷,物理治療師池悅表示,曾有巴友反應,身體僵硬動不了,沒有信心,或長期沒運動,一動就會累,因此建議先從居家運動開始,以安全、不痛為首要,躺姿、坐姿、站姿各分享3招簡易居家運動: 許多巴金森病友反映腳無力的現象,肌力體能教練鄧浩翔表示,病友可透過訓練提升肌肉量、骨質、運動協調與反應能力,有助於預防跌倒、提升生活品質。他提醒,巴友的訓練動作要能讓自己大力呼吸,甚至有點短促,才能算是訓練,但「先求有,再求好」,不須一步到位。【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巴友如何運動?專家推薦8招減緩僵硬、提升神經功能此外,巴金森病牽涉到神經、肌肉控制等,為延緩病程進入中晚期,病人應配合醫囑服藥及規律運動,並從罹病初期就要開始訓練吞嚥功能。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患者用餐時,有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家人須多給予時間、耐心,尤其病友吞嚥功能不佳,喝水、吃流質食物容易嗆咳,建議在流質食物中適時添加增稠劑。且病友進食時一定要專心,原因是大腦退化後,無法一心多用,此時家人不要和病友說話,避免嗆咳感染肺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黃瑄湄分享,巴友若出現吞嚥困難狀況,還可能減少病患喝水、進食意願,長久下來也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罹患肌少症。後期,病友們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嗆咳,而將液體、食物以及口咽部的致病菌帶入肺部,抵抗力降低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便會造成死亡。因此除了身體四肢等運動,日常也可透過吞嚥練習,避免吞嚥困難的狀況發生。 另口腔肌肉也與控制說話的發聲系統有關,也會同步影響呼吸系統的肺活量與喉嚨聲帶震動。一旦退化,病患就會出現說話小聲、難調整語速、感覺話堵在嘴裡或字擠在一起等狀況。也可透過發聲練習提早鍛鍊。【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說話小聲 吃飯卡卡 巴金森病吞嚥障礙藏致命危機 專家建議2練習防肌肉退化【想解惑】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近五成病友在確診前都曾看錯科:其中,第一名為骨科約佔四成五、第二名為復健科占三成五。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典型的症狀是動作障礙,部分民眾想到手抖就會與巴金森病連結,事實上,仍有三成巴金森病人不會產生顫抖的症狀,尤其是較年輕的病人。有時他們出現的症狀可能是酸痛,僵硬,動作略為遲緩會被誤以為因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才出現的問題。這些看似要掛骨科、復健科、精神科等的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巴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根據台灣臨床統計,巴金森病人常發生的非動作障礙症狀中,逾50%會出現頻尿等泌尿系統障礙;3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記憶障礙、憂鬱焦慮等;約25%會出現消化系統、性功能障礙或心血管疾病;甚至有10%的病人,會出現幻覺或妄想。然而以上的非動作障礙並不一定在確診巴金森病後才會出現,許多巴金森病友回想罹病前幾年,就曾有上述情形,吳瑞美解釋,快速動眼期是睡眠中的做夢階段,此時四肢應該呈現無力狀態,而部分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症狀的病人,會真實表現在夢中的狀況,常拳打腳踢或大聲吼叫,一旦出現此症狀,有20%-30%會在5年內轉變為巴金森病,她補充,若出現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也要同時留意非典型巴金森病及阿茲海默症等可能。這些前兆回想起來,當時並不容易發現,吳瑞美表示,由於巴金森病是神經退化引起的疾病,反映出的前兆也常因人而異,患者通常是發現關節僵硬、動作比以前緩慢、散步時的步伐總是落後同伴,才自覺異常,最後於神經內科確診。【原來這些都是巴金森病惹的禍】>>>半夜拳打腳踢 夢話講不停 當心5年內巴金森病找上門!除了大調查的主要困境,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亦邀請巴金森病友留言分享自身困擾,並由全台各縣市11位神經內科醫師為巴友及家庭解惑:【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7-28 癌症.肝癌
健保大數據/肝癌手術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手術No.1高雄長庚醫院/精進肝臟切除手術 突破殘餘體積不足困境健保署統計,112年6都肝癌相關手術人數,高雄長庚醫院以369人居醫學中心第一名。高雄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李韋鋒表示,為了服務肝癌病人,該院成立整合肝癌治療團隊,結合一般外科、胃腸肝膽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及放射診斷科,提供病人全方位治療。高雄長庚除了優異的肝臟移植成績,在院長王植熙帶領下,肝臟切除手術不斷發展進階技術;目前常規進行腹腔鏡及機器手臂肝臟切除手術,112年度團隊執行超過200例微創肝臟手術,在兼顧安全與腫瘤治療效果同時,讓患者享有傷口小、疼痛感低、恢復快的優點。早期肝癌治療效果佳,也最有機會接受微創手術。以往對於肝臟殘餘體積不足的情況,常被迫放棄手術治療,但高雄長庚發展「阿爾庇式手術」,可藉由兩階段的手術讓肝臟增生進而安全的移除病灶,目前執行約60例,成效優異。各地慕名前來或轉診的困難及複雜案例,會經由整合肝癌治療團隊合作,擬定病人的治療計畫,如釔90栓塞或質子降期治療後再接受肝臟移植,合併消融或栓塞治療及肝臟切除手術,為治癒病人或延長存活時間而努力。醫學中心手術No.2林口長庚醫院/突破移植限制 為必需換肝者續命據健保數據分析,112年執行肝癌手術人數排名,林口長庚位居醫學中心第二名,執行手術者有352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系副系主任詹昆明表示,到該院就醫的肝癌患者大多為晚期,這類患者大多無法單靠手術治療,且約有四成必須透過換肝才能續命。詹昆明表示,林口長庚收治的肝癌患者,最多只有25%可以透過手術治療,超過70%都是第三期以上晚期病患。台灣雖然已經不是肝病王國,且C肝患者根治的人數愈來愈多,但台灣還有B肝以及酒精性肝炎等患者,若沒有持續用藥或是戒斷酒精,仍會導致肝癌,末期肝癌患者僅能透過換肝續命。以現行等待肝臟移植的患者分析,約有40%是肝癌患者,換算人數約為70到80人,能夠執行換肝手術僅有一半,約40例上下。林口長庚團隊為增加移植患者的機會,積極發展「分肝移植」、「血型不相容移植」,以分肝移植為例,一塊肝臟能分給兩個人使用,去年就成功完成46對分肝移植;親屬捐肝約有10%到15%的機率血型不相容,林口長庚團隊突破該技術後,也大幅增加移植機率。區域醫院手術No.1高雄市阮綜合醫院/消化外科歷史悠久 以治療肝臟疾病見稱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12年肝癌手術人術,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為全國區域醫院第一名,共收治75例診斷肝癌的患者,其中68例接受手術治療。阮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楊明元表示,該院消化外科有長久歷史,素以治療肝臟疾病見稱,除了有先進儀器,還組成專業團隊,提供最佳治療方案,提高肝癌治癒率。肝癌在台灣、中國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發生率較高,主因與B型、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肝硬化等有關。阮綜合以跨科合作模式,建立癌症治療團隊,從內科醫師的初步評估開始,透過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及放射科醫師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的確診,再由外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手術。針對臨界可切除的腫瘤患者,採前瞻性治療策略,包括術前輔助性化療提高手術切除率,術後輔助性化療、放射治療等提高患者存活率。手術例如超音波引導射頻燒灼術,為微侵入性治療,具有治癒率高、傷口小、縮短住院天數等優點。在消化內外科醫師、專科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復健師、社工等組成的專業團隊通力合作下,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提高肝癌治癒率。地區醫院手術No.1台大癌醫分院/術前術後輔助治療 成功挽救癌末病患據健保署統計,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112年執行170例肝癌手術,為地區醫院排名第一。該院副院長吳耀銘表示,台大癌醫各項設備、服務均比照醫學中心等級,且已於今年晉升區域醫院。在肝癌治療方面,除提供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外,更是全球肝癌達文西手術觀摩中心,該院9月將設置第2台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數量將與總院齊平。吳耀銘表示,台大癌醫各癌別均採多專科團隊治療,肝癌多專科治療安排於每周二上午,在醫院同一區域,腫瘤科醫師認為適合手術的患者,可即刻轉至肝臟外科治療,減少患者反覆掛號、看診的時間。在肝臟手術方面,除傳統手術,台大癌醫提供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等多元術式,全院11間開刀房。台大癌醫重視患者術前術後輔助治療,吳耀銘表示,一位45歲壯年病患,確診肝癌時腫瘤已達15公分,肝門靜脈遭腫瘤侵犯,預期存活時間僅6個月,經多專科團隊建議,先以免疫療法治療半年,病人腫瘤縮小至10公分,且肝門靜脈主幹血栓萎縮,再以外科手術成功摘除腫瘤、清除血栓,術後給予免疫治療,患者存活至今已3年,並無復發跡象。112年六都肝癌患者手術5大院所
-
2024-07-28 醫聲.肝病清除
消除C肝論壇/再篩出、治療萬人 2025消除C肝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世衛組織(WHO)曾宣示2030年消除C肝,六年前,時任衛福部長的陳時中提出台灣提前於2025年達標的願景,在各界努力下,只要再篩出並治療8千至1萬名潛在C肝病毒感染者,明年可望挺胸壓線達標,成為繼埃及後,全球第二個達標的國家。衛福部國健署年底也將邀請全球消除肝炎聯盟來台檢視並預評,這將成為新政府上任後的重要政績之一。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自2016年起每年共同舉辦C肝專家會議,日前於聯合報再度舉辦「為台灣喝采 2025消除C肝即將壓線達標」專家會議,並聚焦最後一年如何壓線達標。行政院政務委員、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時中特地與會,當年擔任衛福部長時,他秉著「借錢都要來治療C肝」的心願,向國發會爭取健保總額之外,再增加健保總額0.2%、約六63至65億元專款用於C肝治療,並成立跨部會「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讓原只限嚴重肝纖維化患者才能用新藥的條件全面開放,加速C肝消除計畫。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應共同為民眾健康努力。各族群治療率 都已超過9成「C肝消除,是指C肝不再是公共衛生問題。」高雄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級主治醫師盧勝男說,WHO訂立的計畫性目標中,須抽血診斷九成潛在感染者,其中八成患者接受治療,而台灣各項針對不同族群的調查顯示,治療率都超過九成,另確保醫療性注射及輸血血品100%安全,每年提供每位靜脈藥癮者(PWID)3百個清潔針具;影響性目標則是一般族群、PWID感染發生率分別降至十萬分之五、2%以下,B、C肝相關肝硬化及肝癌死亡率降至十萬分之六以下。目前政府正檢視相關數據,國健署B、C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級主治醫師簡榮南表示,依近三年成人健檢近6百萬人資料推估,C肝抗體(anti-HCV)陽性率為2.86%,C肝病毒量(HCV RNA)陽性率約47-60%,若要達標,須再篩檢並治療8千至1萬名潛在感染者。同時,也須確認PWID的再感染率及清潔針具數,並應委託大型醫療院所精算B、C肝相關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作為影響性目標的替代指標。今年推動5大補助 衝刺達標走向壓線達標的路上,各界如火如荼進行中。國建署今年元旦推出五大補助方案,包含提升成人健檢補助費用,矯正機關加入補助計畫,提供陽性個案轉介補助費、檢測結果補上傳資料費、特定族群快篩試劑補助等。吳昭軍引用資料說,截至3月底,全國各縣市C肝篩檢涵蓋率平均達57.9%,有13個縣市逾六成,待彙整上傳的80萬份資料後,便知尚須治療人數,有信心明年達標。對於醫界基層反應,糖尿病等共病治療加入C肝檢測,常遭健保核刪,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糖尿病防治是總統賴清德「三高防治888計畫」重要一環,若各方凝聚共識要納入C肝篩檢,健保署必全力支援執行。低危險族群人多 篩檢挑戰大中央研究院士陳培哲指出,目前消除C肝困難點是低危險族群,因人數眾多篩檢不易,現正與教育部合作中;若欲朝根除邁進,未來可研發疫苗或預防性投藥策略。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前C肝辦主任蒲若芳表示,想要完成任務,須雄厚的醫界實力,有遠見的領導者規劃周密且執行到位,也要公私協力,運用數字管理,努力進行各種微消除策略,才會事半功倍。
-
2024-07-25 焦點.元氣新聞
亞太醫院專科排名 我兒科表現佳
美國「新聞周刊」近期公布亞太地區醫院專科排名,在九大科別中,台灣以血液腫瘤科表現最強,共八家醫院擠入百大;排名最佳科別為兒科領域,台大兒醫排名第十六名;綜觀分析,台大位居台灣醫界龍頭,在九大科別評比中,均擠進百大排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台灣醫療體系優質,在艱困的健保體制下,仍持續提升病人安全、醫療品質,並投入醫療技術研究創新,實力應受肯定,醫院評比雖值得參考,但專家意見占比高,難免會有主觀成分,尤其對國際專家而言,「印象分數很重要」,台灣醫療水準絕對不輸南韓,但排名卻落後,這與國家形象、國際交流有關。吳明賢說,台大醫院在服務、教學、研究等實力上,絕不比東京大學差,但欠缺國際宣傳;他常鼓勵院內同仁,「對內」持續強化教學服務創新,「對外」應積極參與國際會議,憑實力站上國際舞台,將有助提升國家形象、醫療體系能見度,這就會反映在國際評比排名。這分亞太地區醫院九大專科排行榜,分別為心臟外科(台大三十四名)、心臟內科(台大廿七名)、神經內科(台大十八名)、神經外科(台大三十六名)、血液腫瘤科(台大十九名)、骨科(台大十八名)、胸腔科(台大六十四名)、兒科(台大兒童醫院十六名)、內分泌科(台大四十八名)。在九大專科中,台灣醫院在血液腫瘤科領域表現最為突出,共有八家擠進百大,分別為台大醫院(十九名)、林口長庚(四十五名)、和信醫院(四十九名)、台北榮總(五十五名)、高雄長庚(七十七名)、台中榮總(八十名)、成大醫院(九十名)、台大癌醫(九十一名)等。至於胸腔科,則表現較不理想,僅台大擠進百大醫院,名列六十四,而前三名依次為三星醫學中心(南韓)、亞洲醫學中心(南韓)、東大附醫(日本)。新聞周刊這分調查報告中,分別評比了澳洲、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韓、台灣、泰國等。因亞太地區將邁入高齡化社會,希望這分醫院評比結果,成為民眾選擇醫院時的重要參考資訊。對於這項結果,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表示,心臟內科、神經外科為該院長久以來的強項,但排名卻不盡理想,心內科六十三名、神經外科四十九名。原因應該在參與這分線上調查的受訪者,以南韓、日本人居多,對台灣各醫院專科熟悉度有待商榷。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執行長游進邦表示,美國新聞周刊的排名,其評比的專家以及計分的項目等,皆未明確公布,各國專家的人數恐是決定此次排名的關鍵,因此這次排名結果,內部會納入參考,也會討論與台灣幾家醫院在次專科上的差距。名列台灣最佳專科排名 台大兒科醫嘆:人力嚴重斷層美國「新聞周刊」公布亞太醫院專科排名,台灣在九大科別中,排名最佳的為兒科,台大兒醫位居第十六名,台大小兒科特聘教授黃立民說,「我們排名前面是預期當中,也是不錯的一件事」。「現在反映的是舊日時光,因兒科醫師人力出現斷層,等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逐漸離開第一線,恐後繼無人。黃立民表示,台灣在小兒心臟科、小兒感染科、小兒風濕免疫等兒科領域上,國際競爭力超強,而神經科、血液腫瘤、遺傳學等科別,也能跟得上國際腳步,有待加強的是遺傳科,次專科醫師人數仍不多。整體來說,兒科醫師人力、素質與產出的教學研究及成果等,均處於領先地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小兒科教授黃高彬點出台灣兒科排名表現優異的三大原因,分別為「孩子生得少,父母相當重視幼兒健康」、「家長對於幼兒疫苗的接受度很高,即使費用相對高的自費疫苗,也願意花錢接種」、「台灣的健保制度涵蓋大部分小兒醫療」。「兒科醫師人力嚴重斷層,挑戰相當大。」黃立民說,目前經驗豐富的兒科醫師約五十至六十歲,卅到四十歲中壯年醫師已經不多,卅歲以下的兒科住院醫師人更少,憂心十年、廿年後台灣兒科可能青黃不接。針對政府對兒科醫師祭出諸多獎勵措施,黃立民認為成效不彰,因醫師花很多時間診治「重難罕」等病童,但沒能獲得應有的加給,平均薪水遜於其他科別醫師。黃高彬表示,孩子生得少,讓許多家長容易緊張,寶寶半夜發燒、拉肚子,常直奔急診,讓兒科醫師工作沉重,較難吸引新世代醫師。醫策會:台灣醫院評鑑 可納病人回饋「新聞周刊」最新亞太專科醫院排名報告首次將PROMs(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實施調查」列入評比項目中,醫策會新任執行長方震中表示,其中包括「病人自我報告評量調查」,這很可能成為日後國內醫院評鑑的重要參考,讓醫院了解病人看診治療後的整體滿意度、是否推薦該醫院,以及對醫療護理的回饋。方震中強調,台灣某些醫院專科照護護得患者肯定,具有很高知名度,其手術及照護水準在國內排名數一數二,希望未來台灣醫院評鑑項目也能增加疾病別的指標認證。國內未有一家醫院專科能進入亞太醫院專科排名前十,方震中認為,原因在於台灣醫院醫療資訊的公開透明化尚待加強,如果公開資訊不夠多,就無法讓人做出客觀的評比。這次亞太地區最佳專科醫院排名的評分標準眾多,包括同儕調查、病人滿意度、醫院品質指標等數據,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表示,台灣的醫療可近性很高,水準也不輸先進國家,患者對醫療的滿意度高達九成。但在專科領域上,整體來看,確實弱了一點,而這也是健保改革為何非做不可的原因,調整各科支付標準,讓各專科醫師可以發揮所長,致力於臨床研究或是手術技巧。
-
2024-07-24 焦點.元氣新聞
凱米颱風來了!全台各大醫院門診開診情況一覽
中央氣象署在23日中午發布中度颱風凱米陸上颱風警報,許多活動及航班都已宣布周三、周四取消。而以往遇颱風宣布停班,各醫院門診大多也會視情況取消或縮減門診。《元氣網》以下以下整理北部各大醫院看診情形,民眾若有相關問題可查詢醫院官網公告或洽醫院總機。台大醫院●總院、兒童醫院開設颱風門診(可上網查詢開診診次),急診及住院服務照常,健檢暫停。各項門診檢查除抽血與一般X光檢查外,其餘停止服務。.颱風停班時各科部採部分開診,如已預約病友無法到院,可於一個月內到院現場掛號看診。.牙科已預約病友,請待恢復上班後洽02-23123456轉67716、67717約診改期。.已排定檢查,若因颱風取消者,請於上班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時至下午5時),直接致電檢查說明書(預約單)上之聯絡電話,重新安排檢查日期。.台大部分門診開診查詢:https://www.ntuh.gov.tw/ckfinder_file/OPD/files/typhoon/typhoon1130724.pdf●台大癌醫:.門診採部分開診.部分門診停診,原欲看診病友可憑掛號預約單,於一個月內至聯合服務中心櫃檯辦理加掛原醫師門診。且颱風當日門診不計爽約。榮總體系●台北榮總:停診,各項檢、查驗暫停,急診照常。●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門診暫停,急診加強服務。 三軍總醫院體系●三軍總醫院:24日各院區全面暫停門診服務,急診照常服務,如有就診疑義,請來電02-8792-3311詢問。●三總松山分院:急診正常,門診診次及門診部分檢查暫停長庚體系●台北長庚:開設颱風特別門診,其他門診服務暫停,急診及住院服務照常。●林口長庚:開設颱風特別門診,其他門診服務暫停,急診及住院服務照常。●基隆長庚:基隆市宣布若停止上班上課,則基隆及情人湖院區門診、檢查全面暫停服務。●新北市土城醫院:新北市政府宣布停止上班時,將開設天災特別門診,另入住院、手術、急診則正常服務。北醫體系●北醫附醫:24日門診、檢查、健檢暫停服務;開設颱風特別開藥門診;急診、住院照常服務。●雙和醫院:24日上午及下午開設內科、外科、家醫科及兒科各一診,夜間門診暫停,手術、洗腎、急診和住院服務照常辦理。●萬芳醫院:24日含門診、復健治療、門診手術、健檢、檢驗檢查暫停,急診、住院、洗腎及接生與緊急醫療業務正常服務。北北基其他醫院●國泰綜合醫院:7月24日門診、各項檢查暫停,急診、住院服務照常●汐止國泰綜合醫院:7月24日門診、各項檢查暫停,急診、住院服務照常●新光醫院:一般門診停診、各項門診檢查暫停。●馬偕醫院:若雙北地區已宣佈停班,僅開設少數颱風門診、夜診停診、急診及住院照常提供服務,手術、健康檢查及相關排程服務異動請上官網查詢。●亞東醫院:全天停班資訊:上午、下午開立颱風特別門診、夜間停診。若颱風遠離,新北市宣佈下午或夜間恢復正常上班資訊:該時段門診配合恢復正常開診。●振興醫院:24日開立內、外科門診,上、下午各一診,急診照常服務。●台安醫院:24日休診一日,停上所有門診、手術、健診及檢查,住院、急診及血液透析照常。於上班時間撥打02-2771 8151掛號專線及檢查單位電話,重新預約門診及排檢。●書田診所:門診照常,正常看診●和信醫院:考量癌症病人治療需求, 24日治療、檢查及住院均照常服務●台北慈濟:門診、抽血檢驗、排程檢查、門診手術、預防醫學中心健檢均暫停服務,社區長照服務機構、居家長照服務機構、長者健康檢查暫停一天。住院、急診維持正常服務(住院中心櫃台:02-66289779,分機5822~5825)。●恩主公醫院:開設颱風特別門診;住院、急診、手術室及洗腎維持正常服務,其餘門診暫停服務。。桃園縣市醫院●部立桃園醫院:門診、抽血、慢簽領藥等,暫停服務。住院、急診照常運作。預定住院病患請至急診櫃台辦理。●敏盛醫院:門診、檢查及門診手術暫停;急診、住院、手術及透析正常服務。●聯新國際醫院:全天停止門診服務,急診及住院業務照常,如有緊急醫療需求,可到該院急診室就醫。●聖保祿醫院:門診停診,急診照常;因颱風日門診停診,致已掛號病人未能到診,可於一週內加掛同醫師。●天晟醫院:門診、復健治療、健檢中心停診;急診、住院、血液透析中心照常。新竹市各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急診照常,門診停診,僅開設內科、兒科各1診,其餘疫苗施打及各項檢查停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急診照常,門診停診,僅開設內科、兒科各1診,其餘疫苗施打及各項檢查停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急診照常,門診停診,其餘疫苗施打及各項檢查停止。●新竹馬偕暨醫院:照常提供門診、急診、住院、檢查及各項醫療服務;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門診、急診、住院、檢查及各項醫療服務也照常。●新竹國泰醫院:門診、檢查、復健治療暫停一天服務,不過急診和住院服務照常。●南門綜合醫院:門診時間調整為「早診」胸腔內科醫師許安祥、外科醫師侯永基、兒科醫師吳順安;「午診」腸胃肝膽內科醫師許丁壬、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利、骨科醫師莊永清;「晚診」神經外科醫師林峻賢、兒科醫師吳順安。台中各大醫院●童綜合醫院:全天停止門診,但住院、急診、手術、洗腎與內視鏡、放射檢查等業務照常服務。慢性處方箋病患有缺藥問題,可至梧棲院區急診室掛號167診「凱米颱風特別門診」。●豐原醫院:24日上午特別門診內科、外科和婦產科,下午與夜診暫停;放射、檢驗、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限上午;住院、開刀、洗腎和腸胃鏡檢查都照常,急診24小時正常服務,交通車接駁停駛。高雄各大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24日開設天然災害彈性門診,夜間門診停診,健康管理中心及復健門診全日暫停服務;血液透析室服務,及急診、住院與手術全日照常服務。門診預約的病友如無法如期就醫時,院方可協助一個月內加掛。●高雄長庚醫院和鳳山醫院:24日設颱風特別門診,其餘門診服務均暫停,急診則24小時提供服務。原已預約之民眾不保留亦不列入未到診計算,可於颱風解除警報後一個月內,持預約單至櫃檯加號,或另於網路、APP預約掛號。●義大醫療體系醫院:採彈性開診,實際開診科別民眾可先至義大醫療財團法人官網查詢,或撥打(07)615-0911確認欲看診科別的開診狀況。原已預先排定的抽血檢驗、各項檢查、門診手術,及住院、急診、洗腎作業,照常提供服務;健診中心暫停提供服務。●高雄榮總:24日僅開設颱風特別門診,住院、急診正常服務,所有門診、約診、檢查、檢驗暫停,原預約掛號、排程皆取消。原定檢查、檢驗與門診手術,請民眾於上班時間聯繫排程單位,另行安排時間。如須回診,請於4周內持停班當日的掛號資料至掛號櫃檯加診。
-
2024-06-27 醫聲.癌症防治
傳統療法治多發性骨髓瘤 3成5患者撐不到移植
「多發性骨髓瘤像癌細胞界小強,生命力頑強,很難殲滅!」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副科主任王銘崇指出,多發性骨髓瘤的癌細胞分裂較慢,傳統藥物針對癌細胞分裂較快特性作用,治療效果不佳,需搭配多種藥物,才能達到較好治療效果。研究顯示,台灣有三成五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無緣進入二線治療,每年平均有60名可移植病人無法撐到二線用藥。每次疾病復發,治療深度更差,治療效果更不好,疾病緩解期也更短,治療更棘手。6月中於2024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所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第一線用藥即採用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類固醇所組成的三合一療法加單株抗體藥物,也就是四合一療法,病患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可從4.5年延長至7年,疾病死亡風險也降低近四成。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表示,現行國際治療指引已將四合一療法列為第一線治療,相較於三合一療法,四合一療法可讓八成病人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拉長至三到五年。王銘崇解釋,治療多發性骨髓瘤,需經引導治療、鞏固治療與維持治療,當引導治療順利,病患身體狀況適合,即可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治療困境之一為傳統藥物的效果不夠好,他常鼓勵病患治療要達九十分,也就是要達到「很好的部分反應率(VGPR)」,移植效果較好。從研究來看,四合一療法的確適合用於第一線治療,但在臨床應用上還有其他組合,須視個別情況選適合療程。延伸閱讀:多發性骨髓瘤好發高齡 侵犯骨頭併發症多 醫籲療法接軌國際
-
2024-06-27 醫聲.癌症防治
多發性骨髓瘤好發高齡 侵犯骨頭併發症多 醫籲療法接軌國際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族群為60至80歲長輩,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已成隱憂。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面對多發性骨髓瘤侵襲,不少長輩病患承受骨痛之苦,甚至臥床、行走不便,隨超高齡社會到來,病患將日漸增多,若採用國際治療指引建議四合一藥物組合,病患有望翻轉命運,不過因健保給付條件受限,導致多數長輩病患無法如願,希望未來透過更多治療選項,重新有「生活主控權」。滕傑林分析,多發性骨髓瘤為骨髓內漿細胞出現癌病變,常引發骨痛、骨折、腎衰竭,除了無法行走,還面臨洗腎風險,造成家庭照護負擔。據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副科主任王銘崇觀察,不少年長病患因骨痛、骨折臥床而無法出門回診,治療中斷,加上傳統治療效果欠佳、治療深度不足,致使病患飽受症狀、死亡陰影折磨。病情反覆發作 行動困難需照護蔡麗娟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病患多為年長者,病情反覆發作,容易失去行動力,且需更多照護人力,此時得請看護,或家人須離開職場照護,對整體家庭造成極大衝擊。「治療不只疾病控制,主要希望病人拿回原本的生活方式。」滕傑林說,曾醫治一名62歲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女老師,當時她坐輪椅進診間,因貧血、骨頭變形造成劇痛,行走困難。傳統上會先使用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等三合一療法,再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不過多數病患約二到三年就可能復發。自費最新療法 控制病情返職場由於女老師家人希望她接受最新療法,因此雖沒有健保支持,卻選擇依最新國際治療指引建議,在第一線三合一療法額外自費加入單株抗體藥物,形成四合一療法,治療之後,她的疾病獲控制,便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骨痛、貧血好轉,原本想退休的她,又可回校園教書。目前,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藥物上,健保給付藥物包括免疫調節劑、蛋白酶體抑制劑、類固醇、單株抗體、化療等,第一線治療以免疫調節劑、蛋白酶抑制劑與類固醇為主,單株抗體則列為第二線治療。談到相關健保給付政策,滕傑林直言,要把好的治療放第一線而非後線,才能拉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王銘崇表示,「趕快控制癌細胞,就可減少越往後期惡化,藥物使用越多窘境。」在健保給付上,可考慮依病患用藥效果作給付評估條件。跟上國際 健保署給付審議中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認為,若能跟上國際治療指引腳步,將單株抗體等藥物納入第一線選項,讓治療深度進一步優化,對年長病患的行動力、存活期提升與減少照護人力需求等,都能帶來正向好處。對此,衛福部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表示,目前健保給付兩款單株抗體藥物,為依據藥效實證資料及病人需求列為第二線用藥,目前也已經有藥廠提出將藥物列為第一線使用申請,正在進行審議。張惠萍說,為達到癌症治療接軌國際的目標,正持續加速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給付,除了採行暫時性支付制度、編列專款預算,也針對癌症新藥執行醫療科技評估(HTA),並追蹤藥物成效,定期檢討給付規定,以求資源合理分配。此外,在暫時性支付制度上,截至今年六月,已收載六項癌症新藥,並擴增兩項癌藥給付範圍,其中亦包含血液腫瘤用藥,原則給付兩年。健保署後續也將蒐集真實世界資料、臨床數據,以決定是否回歸健保給付。延伸閱讀:傳統療法治多發性骨髓瘤 3成5患者撐不到移植
-
2024-06-24 醫療.感染科
頭痛、食慾差…男腦部遭食腦蟲入侵身亡?疾管署發現是「這個病」
有媒體報導,一名男子至高雄長庚就醫,醫師檢查,男子腦部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入侵造成腦炎,經治療仍不治身亡。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經了解,目前醫院為通報「阿米巴性痢疾」,而非「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媒體相關報導疑似有所誤差。「阿米巴性痢疾」非法定傳染病曾淑慧解釋,「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屬於非法定傳染病,醫師接獲病例後,不需通報疾管署,但為掌握疫情,仍多鼓勵醫師通報,而「阿米巴性痢疾」為法定傳染病,依規定必須通報,目前醫院為通報「阿米巴性痢疾」。根據疾管署資料表示:阿米巴性痢疾的臨床症狀約持續 1~3 週,包含發燒、寒顫、血便或黏液便、輕微腹部不適合併血絲或黏液便、間歇性下痢或便秘,有時會有體重減輕的現象。但阿米巴性腸炎常與發炎性腸道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不易區別。根據疾管署資料表示:只有小於1%的感染者可能透過血流傳播,發生肝、肺和腦部等腸外感染,其中以肝膿瘍(liver abscess)最為普遍,男性發生數為女性的10倍,急性期臨床表現為發燒、右上腹痛及肝臟部位壓痛感,慢性症狀則為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極少數阿米巴原蟲感染者會發生皮膚疼痛性潰瘍,較常發生於肛門周圍或生殖器。感染者疾病嚴重度與年齡較輕、懷孕、使用類固醇、惡性腫瘤、營養不良及酒癮有關。「食腦蟲」病例僅有去年通報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袁俊文指出,這名男子是以急診入院,主訴頭痛、食慾差、虛弱,左側肢體也無力。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男子左右大腦不對稱,且有著瀰漫性腦病變,為釐清病因,除收治住院,也開顱採集其腦部檢體。檢驗出爐後證實,男子腦內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入侵,因腦壓過高,約一個月後死亡。但曾淑慧說,關於食腦蟲病例,經清查200多例疑似病例,目前僅有去年通報,北部一名30多歲女性確診,尚未傳出其他病例。【延伸閱讀】.人類染食腦蟲全球僅百例 台灣曾有個案泡湯感染.「食腦變形蟲」檢驗出爐,地下室積水惹禍!阿米巴原蟲有剋星,戲水注意5件事降風險
-
2024-06-18 癌症.血癌
血癌不用怕!慢性骨髓性白血病10年存活率達92% 只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有機會治癒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CML)的一種,也就是俗稱的血癌,每年新增病例為200多人。一般人聽到血癌就聞之變色,不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多數人使用一個藥物就可「完封」,十年存活率高達92%。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機會提高停藥的機率,縮短用藥時間,因此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規律服藥、定期追蹤。費城染色體是致病原因 早期幾乎無症狀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王銘崇解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骨髓幹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第九對染色體的ABL致癌基因轉位到第二十二對染色體的BCR,產生融合基因,形成「費城染色體」,細胞不斷分裂而產生的白血病。不過,早期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幾乎沒有症狀,少數人是在健檢抽血發現白血球過高,意外揪出。後期常見的症狀有食慾差、體重下降、脾臟腫大、疲憊、不明原因發燒等。在懷疑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時,可透過抽血檢查、骨髓穿刺檢查、染色體分析、分子學檢查來確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有三期 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病程進展較慢的疾病,依病程的不同區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期。「慢性期」是血液或骨髓中只有少量不成熟的白血球細胞,有輕微症狀或是無症狀,可以用藥物控制;「加速期」是不成熟的白血球細胞增加或其他的血球失去控制,需要積極治療,避免惡化;「急性期」是不成熟白血球細胞大量增加,可能轉變為急性白血病,需立即化學治療,甚至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標靶療效佳十年存活率達92% ABL T315I基因突變用第三代標靶有些病人覺得慢性期沒有症狀不需要治療,王銘崇表示,如果未接受治療,三至五年會轉變成加速期,存活期只剩一年,若再演變為急性期,存活期僅剩短短的三至六個月。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很好,若是在慢性期積極治療,十年存活率高達92%,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一定要積極治療。目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第一線治療是標靶藥物,有第一代藥物及第二代藥物的等。病人出現抗藥性或是藥物副作用時,第二線治療可以更換其他第一線的標靶藥物;不過,有ABL T315I基因突變的病人,對第一代及第二代標靶藥物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副作用,可以直接使用第三代的標靶藥物。一個藥物幾乎就可「完封」 癌症基因剩0.01%有機會可停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很多,治療效果也很好,王銘崇說,「大部分的病人用一種藥物就可以從頭打到尾,靠一個藥物可以完封」,少部分病人會因為療效不佳需要換藥,「需要有先發投手、救援投手」。病人在治療後,除了血球要恢復正常外,還要觀察費城染色體及癌症基因(ABL融合基因)是否減少。若癌症基因在用藥一年內剩下0.1%、達到「主要分子學緩解」(MMR),之後,癌症基因就更有機會可能下降至0.01%以下,就有機會考慮停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存活期是以十年計算,病人要服用十年的藥物,王銘崇表示,目前已經朝向及早停藥的目標前進。第一代標靶藥物約有一至二成的病人可以達到停藥的標準,第二代標靶藥物,則有更多的病人可以停藥,期待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提升到第一線治療使用後,有更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能夠在治療後達到停藥的目標。以往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目標為視作慢性病控制,則因醫學進步,治療目標已改為治癒不再用藥,因此,病人一定要遵守醫囑,積極治療。
-
2024-04-29 名人.精華區
羅盛典/第2層「補位健康險」 醫療更有保障
個人化精準治療已成癌症治療顯學,提升癌症病人存活希望,但伴隨令人詫異的高價,健保資源有限,近幾年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給付速度是一般新藥的一倍。根據立委陳昭姿今年3月最新統計,健保給付癌症新藥的中位數約為555天、平均數782天,即便苦等納入健保,也被限縮給付條件。三箭齊發促進癌症治療少子化、老齡化社會來臨,預期將來健保費基萎縮、醫療使用增加,健保財務不會太樂觀。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17年即不斷倡議,促進癌症治療可近性必須三箭齊發,分別是「健保改革、資源合理分配」、「創設新(癌)藥基金」、「商保補位健保」,其中商保補位健保,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有些令人期待的展望。台灣商業保險蓬勃發展,但成本居高不下,原因何在?台灣民眾並不缺乏以商業保險轉嫁醫療自費風險的概念,平均每人擁有健康險保單三到四張、保險滲透率長年位居世界前三名。健康險跟不上醫療發展但台灣商業保險多為長年期保單,常見須以壽險為主約,才能添購健康險附約,導致長年期保單理賠無法跟上醫療科技發展,又主、附約讓保費疊加、保障卻破碎。癌症希望基金會調查中,有近一半的癌友認為商業保險轉嫁醫療自費風險的量能不足。商業保險在自由市場運作,與社會保險本質截然不同,有些商業保險蓬勃發展的國家,常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政策介入市場,以達到保護消費者、促進公平性、可負擔性、獲得醫療服務的公共衛生目標。澳洲、香港,為了疏解公立醫院壅塞人潮,以政策鼓勵民眾購買商業保險來轉嫁私立醫院費用;新加坡在其健保(Medishield Life)的基礎上外推IP計畫(Integrated Shield Plans),民眾可額外選購私人綜合健保計畫,以覆蓋健保以外的範圍。商保補位健保政策可期商保補位健保年底政策經過癌症希望基金會七年多來的倡議,在各界響應、立委協助問政下,終促使健保署正式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發動研究論壇,以「強化醫療保障─探討全民健保協同商保的可行性」,展開為期一年研究,以期梳理出最適合台灣的商保補位健保模式,預定在2024年底發表政策建言書,說明相關政策建議。政策建言若發表後,如何執行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即將於五二○上任的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長期指導癌症希望基金會討論商保健保協作議題,期盼彭教授以其金融與保險的學識與經驗,帶領金管會積極與外部溝通。更期待行政院成立專責辦公室或委員,並責成衛福部健保署與金管會保險局進行跨部門協作,透過政策介入,加速規畫建置「第二層補位健康險」,讓商保補位健保不再只是理想口號,能夠具體實現。倘若該政策能夠付諸實現,相信能帶給台灣民眾更周全的醫療保障,朝「健康台灣」邁進。
-
2024-04-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1997年夏天,清大研究所畢業的同時,我也在人生路口徘徊,思索著未來的方向。而接著兩年的軍旅生涯不僅履行了對國家義務,也想清楚自已的下一步——打開醫學之門,退伍後經歷一年的努力,終於考上中國醫藥學院的醫學系。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戴正德教授正懷著對故鄉深刻的情懷,決心將人文醫學的火種播散到台灣這塊土地上。在命運的牽引下,「生命意義學」這門課程相繼在成大、中山醫學院及中國醫藥學院開設,開啟了哲學在醫學院中的耕耘之旅。同年,林岳亨學長也在中國醫藥學院開始他的醫學旅程,修讀了「生命意義學」,在戴老師的啟迪下,對「醫學人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1年秋天,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了一場深具意義的醫學人文研討會,旨在透過台灣醫學史中的標誌性人物尋找或者定義「醫學人文」究竟為何。許多對醫學人文教育充滿熱忱的師長和學子齊聚一堂,我也有幸參與其中。這場研討會雖然從歷史的視角讓我們接觸到了「醫學人文」,會後,我們仍舊難以清晰界定它的全貌。岳亨學長同樣出席了這次研討會,並在休息時刻與我們這些學弟妹們認識交流,分享了各自對於會議內容的感想。神奇的是,我們似乎心有靈犀一般,都產生了一個共同的念頭——我們是否應該採取一些行動來探求醫學人文的真義呢?某天晚上,岳亨學長約我,到敦煌書局的咖啡屋相聚,展開了一場關於如何促進醫學生深入體驗醫學人文的對話。他分享他了在軍旅生活中,曾經在醫院陪伴過自己連隊的弟兄住院,那段日子給予他深刻的感悟,也成了他決心再次投身醫學學習的關鍵動力。而這種在醫院實際陪伴病人住院的體驗,如果也能夠讓醫學生參與,一定能讓他們對於醫學人文的理解更加生動與深入,遠超過傳統課堂所能傳遞的。「學弟,根據我之前的經驗,我想我們可以來創一個活動,讓醫學生可以去病房陪伴病人五天,在活動結束後,大家可以把這五天的心得寫下,如果大家文筆都不錯,甚至我們還可以集結成一本書喔!」「學長,這個想法很棒,但要如何起頭呢?」 學長想了一下,他接著說:「我們先寫個企劃案,然後寄給各醫院,對方如果有回應,我們再親自去拜訪,說明我們的想法與做法。」「學長,那這個活動名稱要叫什麼呢?」「『當醫師前,先成為病人的朋友』,如何呢?」「這個名稱有點長,如果叫做『成為病人的朋友』,你覺得如何?」「學弟,不然我們就用「與病人為友」好了。」活動名稱一經確定,我們便立刻著手將初衷轉化為行動,擬出一份明確而簡潔的企劃書,使得我們的想法能夠清楚展現給所有人。又經過一整夜的努力與細緻的打磨,計劃書的雛形終於成型。在此過程中,岳亨學長也邀請了孫成賢學長共襄盛舉,加入我們的籌備行列,分擔聯絡的任務。我們三人攜手將這份充滿期望的企劃書與邀請信遞送到我們挑選的醫院,滿懷希望地等待著他們的回應。經過一個月的不懈努力,我們的活動在臺灣獲得了南北回響:從淡水馬偕醫院安寧團隊到中國醫大附醫社工室、埔里基督教醫院家醫科,再到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病房,各方均慷慨開放,支持我們「與病人為友」的倡議。活動地點確立後,我們著手製作宣傳單張,在BBS的系統板塊和班級版面廣為宣傳,吸引了四十位學生參與——大多數是滿懷熱情和好奇心的大二與大三學生。為了讓每位參加者都有所準備,在正式活動之前,我們舉辦了預備課程,特邀洪寶蓮教授和社工組長,為我們講解同理心以及與病人相處的要訣,賦予學生們基本的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隨著寒假的到來,我們便按照自己選擇的志願,踏上了「與病人為友」的實踐之旅。我當年參加的是埔里基督教醫院家醫科負責的偏鄉醫療,這個經歷與其他隊伍截然不同。我們的任務不是在病床邊照顧病人,而是與埔基的醫療團隊一同深入仁愛鄉的山區,實地參與當地的日常醫療服務。在醫療站內擔任志工,我們不僅協助團隊處理各種醫療行政事務,更通過團隊的引介深入了解原住民部落的生活,體會偏鄉醫療工作的點點滴滴。這五天的經歷讓我體會到原鄉的醫療不只要具備專業知識,還要對原住民文化有深刻理解,才能夠讓醫療團隊照顧深入偏鄉社區。在那充滿期待的開學前一週,我們這群「與病人為友」的夥伴們,約定一同返回學校,舉辦了一場充滿溫度的心得分享會。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分享他們與病人之間的感人互動,這不僅讓我們能夠從他人的視角感受醫療的多樣性,還能學習到不同的醫療觀點。特別是我們這一組分享的山地醫療經歷,展示了如何在偏遠的仁愛鄉,得益於全民健康保險的支持,使當地的醫療服務得以接近平地區域的水平。分享會的尾聲,我們有幸邀請到戴正德教授聆聽我們的故事並給予鼓舞。他提到了一本書名為《醫院裡的哲學家》,並告訴我們:「經過今天的分享,我看到你們每個人都如同醫院中的小哲學家,懷著對醫學的熱情和對病人的同理心。我希望這份感動和想法能激勵你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都能成為一名視病猶親的優秀醫師。」因戴教授鼓舞,我們每一位投身於這次活動的同學都將感動之情化作文字,記錄下了這次經歷。在接下來的幾週,我們進行了仔細的編輯與美術設計工作。當年的系主任沈戊忠教授慷慨助我們籌措出版資金,最終以醫學系的名義出版了《讓醫學從關懷出發:一群醫學生的寒假作業》一書。這本書的發行不僅是我們對於這段經歷的共同記憶,更向全國眾多醫學教育界的師長前輩們展示了醫學人文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這本書實踐了「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這一理念,進一步強調了病人同樣可以成為醫學生學習醫學人文的良師益友。在畢業五年後的我,再次與戴正德教授的人生軌跡相交。教授邀請我加入他在學校所開設的「生命意義學」與「醫師與社會」兩門醫學人文課程的教學陣容。如今已是第十個年頭,這段不短的時間裡,我身為學長及醫師,與戴老師那醫學哲學家的身份形成完美互補,共同為學生提供一個關於醫學人文更宏觀的視野。戴老師曾對我說道:「回到台灣,我失去了許多,但換來的也很多。特別是能教導你們這群優秀的學生,見證當初播下的醫學人文之種茁壯成長,令人格外欣慰。」我對老師表示感激:「感謝老師當年選擇回台灣,更感激您落腳台中,讓我們中國醫大和中山醫大的醫學生們,能夠受益於您的寶貴教誨。」自2002年起,「與病人為友」活動至今已歷22載,成為中醫大醫學系醫學人文教育的獨特潛在課程。這項活動對我們的同學及後輩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或許難以用數字衡量。然而,不久前,一位好友分享了他將小兒外科醫療擴展至台東的經歷,另外一位學弟在受訪中也談到了「與病人為友」的理念,這讓我堅信,這活動已在台灣醫界中悄然發揮其影響力。在此,我想對那些一路上支持我們,讓這項活動得以延續至今的每一位,表達我最衷心的感謝。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每天要「用這招」讓雙手更靈活!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改編成日劇
外科醫學會年會上周舉行,全國外科醫師齊聚,會中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予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以及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彰兩人四十年來各自在肝臟移植、乳癌手術等醫學領域的卓越貢獻。早年外科系為醫學生選科第一志願,元氣網刊出兩位得主專訪,希望這兩位醫界典範的生命故事,讓更多新世代年輕醫師投入外科醫學。四十年前的今天,1984年3月22日,陳肇隆開始為台灣腦死捐贈肝臟移植第一個案例進行手術,於3月23日成功完成。四十年後,陳肇隆於今年獲得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陳肇隆投入肝臟移植領域40年,到今年3月20日,他帶領的肝臟移植團隊已完成2419例臟移植手術。根據團隊2021年發表於「肝臟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國際期刊,針對最困難的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的大系列報告,受肝者術後存活率三年95.5%、五年92.9%,是國際上最好的成績。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率先採用腦死定義1950年出生的陳肇隆,是台灣及亞洲肝臟移植的開拓者,1984年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率先採用腦死定義,從一名車禍腦死的年輕人身上取得肝臟救人,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比日本、韓國早了10至12年,帶動台灣器官移植醫學的蓬勃發展,1997年完成亞洲首例一肝兩受的分割肝移植手術,更於2019年5月榮獲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陳肇隆1969年雄中畢業,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大學時他即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投入山地醫療義診,足跡遍布屏東霧台等6個村落,1976年大學畢業那年,經營之神王永慶創辦的長庚醫院首度招募住院醫師,陳肇隆從分類廣告中看到這則訊息,北上前往應試。如今的榮譽院長 當年考住院醫師只是備取陳肇隆說,「那時從高雄搭平快夜車到台北考試,嚇了一跳,只錄取6名外科住院醫師,200多個人報考,一個月以後,我接到備取通知,到現在我也把備取的通知留下來勉勵年輕醫師。」陳肇隆拿自己當例子告訴年輕醫師,「一個長庚的備取第一年住院醫師,可以在27年後,當上長庚醫院院長,持續近13年,證明只要肯努力,大家都有一樣的機會。」為外科大老畫教科書插圖 啟蒙走上肝臟移植住院醫師第3年,陳肇隆當因緣際會為首創「手指切肝法」的台大教授林天祐繪製「肝臟外科」教科書插圖。陳肇隆為此翻遍書籍文獻,熟悉每個細節,他笑說「只要下了功夫,就會產生興趣」,這也啟蒙他未來走上肝臟移植這條任重而道遠的道路。師從換肝先驅史達哲 把肝臟移植帶回台灣1967年世界才出現第一起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台灣還沒有相關經驗,就連在美國也是最先進的實驗性外科手術。1982年陳肇隆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兒童醫院進修,換肝先驅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正好到此演講,陳肇隆把握機會,毛遂自薦拜他為師,並考過賓州醫師執照,成為史達哲的第一助手。在當時換肝是非常困難的大手術,即使是史達哲在手術時,也常被噴得滿頭滿臉都是血,待在他身邊學習,被飆罵是常有的事,不過,陳肇隆甘之如飴,謙虛且努力學習,他的表現獲得史達哲的讚賞,表明希望陳肇隆留在美國發展,但陳肇隆還是決定把肝臟移植的知識與技術帶回台灣。為讓雙手更靈活 每天要打200個繩結萬事起頭難,陳肇隆以加倍努力在台灣推動肝臟移植,陳肇隆遠赴瑞士爭取並引進臨床試驗中的抗排斥新藥,催生國內腦死的判定標準與程序;他自備睡袋,經常睡在實驗室,為了讓雙手更靈活,他每天要打200個繩結,為了要有能夠站立10~20小時手術的好體力,每天再累也會去快走;當時台灣還沒有進口上市的器官保存液,只能從文獻上找到配方,在製劑室自行調配,一切就是為了做最好的準備。1984年 在台完成肝臟移植成功首例1984年3月一名年輕女子,在大量吐血、肝昏迷、休克情況下,從加護病房被轉進手術室,另方面院內則有一名車禍者被判定腦死的年輕男子,陳肇隆為這名女性,經過32個小時的手術,成功移植入男子肝臟,女子於術後逐漸清醒,創下台灣首例腦死捐贈肝臟移植成功首例。首例成功的經驗,開啟國內腦死肝臟移植的先例,引發社會討論,當時陳肇隆佔據國內社會版各個版面,更一度讓陳肇隆接到當時首席檢察官陳涵的關切函,差點遭起訴。但是陳肇隆沒有退縮,持續與醫界、法界與立法委員溝通與協調,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器官移植立法,也為三年後的心臟、七年後的肺臟移植鋪路。大愛捐贈器官有限 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陳肇隆的腳步未因困擾而停歇,他深刻明白大愛捐贈的器官有限,因此再進一步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希望挽救更多的人的性命。1985年至1992年期間,陳肇隆在基隆長庚帶領肝臟移植手術,當時人力、設備、資源都相當侷限,但他在這7年的時間,讓基隆長庚成為當時全亞洲肝臟移植例數最多、存活率最高的醫院。毅然南下高雄 創多項紀錄與成績1992年底他毅然放棄在北部有成的人脈與資源,舉家南下高雄,只帶一名護理師重新籌組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1994年完成台灣首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這名病童現已30多歲了,於一家科技公司任職。在高雄長庚服務的期間,陳肇隆率領的肝臟移植團隊一再挑戰極限,2002年完成華人首例活體雙肝移植,2006年全球首創例行性顯微膽道重建,2013年完成台灣首例第2單一小節肝移植,2024年達成2400例肝臟移植手術。2006年在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膽道閉鎖症,5年存活率98%、2008年在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肝癌,五年存活率90%, 2021年在Liver Transplantation發表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受肝者術後5年存活率92.9%,都是文獻上最高的存活率、最好的成績。一個人鉅細靡遺不夠 必須倚靠團隊力量但陳肇隆謙虛地說,肝臟移植手術龐大而複雜,動員許多醫護人力,且可容忍的誤差範圍相當狹窄。因此,只有一個人追求完美、鉅細靡遺是不夠的,必須倚靠團隊的力量。經過卅多年切磋、磨合與傳承,高雄長庚 團隊成員中的鄭汝汾教授在肝臟移植影像學、林燦勳教授在肝動脈與膽道顯微重建、楊志權主任在肝臟外科手術、顏旭霆主任在血管外科手術等,都已成為全球頂尖專家。陳肇隆回想40年前,他自謙自己只是「菜鳥」主治醫師,沒有行政職務、也沒有行政支持,只能以讀書會的方式交朋友,邀請同事到家裡一起研讀文獻討論激盪,讀書會後烤牛排、配紅酒、啤酒。當時陳肇隆常應邀在國際會議主持研討會,每次可以安排一、兩位團隊同仁上台演講,國際場合15分鐘的演講通常要準備兩、三個月,但任何領域只要下了功夫就會激發興趣。經過卅多年累積的革命感情和向心力、榮譽感和團隊精神,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逐漸形成共同的目標,就是「追求完美」、「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以善小而不為」,成為團隊的特質和文化。ILTS頒發終身成就獎 與恩師同列2019年5月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權威的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ILTS)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大會將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頒發給陳肇隆。陳肇隆當時帶著妻子本多美惠及擔任外科醫師的女兒陳之逸與醫師兒子陳之浩一同到場觀禮,分享他的榮耀。陳肇隆的恩師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是ILTS第一屆終身成就獎得主,這是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尊崇的獎項,以表彰長期在肝臟移植領域具重大成就與貢獻者,時隔26年,陳肇隆也獲得這項獎項肯定,陳肇隆是全球華人獲得此獎第一人,是「台灣之光」,也是「世界之光」。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 改編成日本電影、漫畫及日劇陳肇隆讓無數病患,在垂死中重獲生機,他出神入化的醫術,被日本醫科大學北野正剛校長親臨觀摩後,形容是「人類的極限」,曾被改編為日本漫畫《閃耀吧!手術刀》、小說、電影及日劇《孤高的手術刀》,電影、日劇分別由男星堤真一、瀧澤秀明主演,他也曾經帶領團隊上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跨海手術示範 上海仁濟已成全球最大肝臟移植中心上海仁濟醫院肝臟移植中心在2004年建科,2006年陳肇隆帶領團隊跨海完成第一次手術示範,隨後持續指導與協助,如今上海仁濟醫院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肝臟移植中心,兒童肝移植術連續11年全球第一,該院院長夏強把榮耀歸於老師陳肇隆。夏強於2017年受訪時指出,仁濟醫院換肝手術存活率遙遙領先歐、美、日、韓,以及大陸其他換肝醫院,但仍比不上陳肇隆團隊。陳肇隆培育的大陸學生北京清華大學長庚醫院董家鴻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夏強院長,也由於在肝臟移植的傑出成就與貢獻,分別在2017、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醫援海外 毫無保留回饋國際「一位外科醫師終其一生或能拯救數百、數千條性命,但如果能夠不藏私地醫療傳承,拯救生命更難以計數」。陳肇隆說,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藏私,台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學習,今天可以走出去幫助的,或讓人來學習的,就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勉勵後輩 把一個目標做好就夠了一路走來,陳肇隆認為,外科醫師雖然辛苦,但卻可以從救人活命的使命感與成就感中,獲得極大的快樂與滿足。陳肇隆並引用恩師史達哲教授的名言,「醫學的歷史通常是:昨天認為不可思議的,今天也很難達成的,往往明天就成為常規。」(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that what was inconceivable yesterday, and barely achievable today, often becomes routine tomorrow)。40年來他見證太多的病例,也不斷的挑戰,讓過去不可能的肝臟移植急、重、難症,成為常規的治療。陳肇隆勉勵後輩,在醫療生涯中,只要設定目標聚焦、鍥而不捨,能把一個目標做好,那就夠了,醫療如此,其他領域也是一樣。陳肇隆創下的紀錄:活體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存活率活體肝移植技術與策略多項創新與改良發表SCI學術論文500多篇擔任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副主編Annals of Surgery、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antation等一流學術期刊編委國際及海外醫學會議演講500多場培訓國內外肝臟移植醫師400餘名至今依舊在高雄長庚醫院每周三次門診與三天手術陳肇隆的榮耀1992年:高雄醫學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1996年: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2005年: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獎章2015年:醫療奉獻獎特殊醫療貢獻獎 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章 瓜地馬拉及巴拉圭衛生貢獻獎章 中美洲議會Francisco Morazan指揮官級勳章2016年:第一屆國際醫療典範獎 美國RAND智庫亞太政策諮詢委員2018年:國際外科學院榮譽院士2020至21年:國際活體肝移植學會會長 全球頂尖2%終身影響力科學家2024年:台灣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
-
2024-03-22 名人.張金堅
「你當醫師,或許就能治好我的病。」父確診開放性肺結核,張金堅受父影響決定執醫,奉為終身志業!
外科醫學會今年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予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及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表彰兩位醫界典範四十年來在乳癌治療、肝臟移植等醫學領域的卓越貢獻,元氣網刊出兩位得主專訪,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也紀錄台灣醫療發展進步的軌跡。全方位守護乳癌病友 奉為終身志業 曾獲「癌聯會癌症醫療終身成就獎」、「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台灣醫療典範獎」,張金堅教授在近30年前創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將照護乳癌病友視為終身志業,並成立全台第一跨科別整合醫學會──「台灣乳房醫學會」,緊密結合關懷病友、臨床醫學,成為全方位的乳癌姊妹照護者,堪稱外科醫界典範,獲頒今年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終身成就獎。張金堅在求學期間靠著清寒獎學金、家教收入完成學業,畢業進入職場後,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熱心教學,以「教書不要繁複,而要精簡」等原則,規畫「外科核心一百」臨床敎學方案。另編輯外科住院醫師手冊、外科急救手冊、外科臨床案例及手術圖譜,成為實習和住院外科醫師的學習教科書範本。在醫學研究方面,著重於跨領域的團隊研究,整合台大醫院、醫學院、工學院、電資學院研究人員,完成學界科專大型計畫的研究,6年產學合作,研發專利10項以上,技轉生醫業者,其中包括,台灣首創電腦輔助診斷軟體,促使台灣的醫療生技產業加速升級。此外,張金堅帶領台灣頂尖的醫學人才及物理、力學、材料學、數位資訊等專家,探討血管新生的奧秘,完成「血管新生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新技術研發」,證實腫瘤及缺血性、發炎性、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均與血管新生缺陷有關,研究成果相當具有前瞻性。家貧苦讀 力爭上游的模範生張金堅為早年台灣社會家貧苦讀、力爭上游的模範個案,他在家裡排行老五,出生於1946年,張父因只有小學畢業,謀職不易,格外重視孩子教育,鼓勵六個孩子唸書,堅信只要考上大學,才有機會翻身,脫離貧困。張父在台灣鐵路局擔任「司爐」,主要工作是將煤塊鏟進鍋爐,透過高溫燒煤,讓蒸氣火車往前行駛,因工作環境惡劣,身處封閉空間,空氣裡盡是煤灰,埋下罹患肺結核的因子。張金堅醫師就讀台中一中時,張父確診開放性肺結核,經常大量咳血,被強制隔離在八卦山療養所,家人只能在假日至彰化探望,交談時必須隔著玻璃。當時父親一句「如果你當醫師,或許就能治好我的病。」讓張金堅萌生了執醫意念,第一年考取台大電機系,隔年重考,如願考上台大醫學系。就讀期間,父親因病離世,所以考慮畢業後專攻胸腔內科,拯救更多肺結核患者,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矢志刀到病除 專攻乳房外科但在選科前夕,他體悟到「刀到病除」是外科醫師職人精神,對於患者的幫助更為直接,例如,切除惡性腫瘤,就能救人無數,因而換至一般外科,師承當時全台外科權威、被尊稱「雷公」的台大外科主任陳楷模,在恩師引領下,鑽研當時仍屬冷門的乳房外科。1965年考取台大醫科,至1996年晉升台大外科部主任,張金堅醫師是當時台大醫院最年輕的主任。1997年3月8日婦女節當天,張金堅與現任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師徒兩人,攜手創立「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期許癌友在基金會的陪伴和扶持下,面對衝擊(Impact)、接受全人照顧(Care),迎向飛躍重生(Revival)。同年12月,張金堅教授創立跨科別整合的「台灣乳房醫學會」。他表示,乳癌治療層面甚廣,舉凡外科手術、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相關科別眾多,包括,乳房外科、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唯有加強相關科別之間互動、學術交流,才能提升台灣乳房疾病治療水準,減輕癌友治療過程的奔波辛勞。台灣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 洞燭機先張金堅表示,乳房醫學會是台灣第一個針對單項疾病而成立的跨科別學會,隨著治療藥物及技術的精進,所招募的會員對象也愈來愈廣,一般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影像醫學科、病理科、整形外科等等,而照護團隊也擴及護理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心理諮商師等。從1997年迄今,歷時27年,難以想像,當時張金堅教授在癌症治療領域上,就有著如此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抗癌藥物研發精進,勢必朝向個人化精準醫療,因此,在規畫乳房醫學會時,籌組多專科團隊,高瞻遠矚、真知灼見的精闢預判及見解,著實令人敬佩。行醫逾半個世紀,始終重視乳癌病友身、心、靈,致力於全人醫療,舉辦上千場乳癌預防及篩檢活動,以及病友會、專題講座,被喻為台灣國寶級乳癌權威。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張金堅教授認為,醫師也需與時俱進,持續進修,即使行醫已50年,目前繼續看診,從事公益活動,工作忙碌,但他仍不斷吸收基因檢測、免疫療法、AI大數據應用等醫學新知。善用科技的進步 更重視人性的溫度在醫學年會上,張金堅教授以「刀起刀落的外科醫學人生──刀上救病人、刀下救地球」為題發表專題演說。他表示,數位、虛擬、AI大數據等科技確實能讓醫學跨出驚人的成長步伐,例如,精準判讀影像圖片、元宇宙醫學大幅縮短了臨床試驗時間,手術傷口從大變小,甚至術後不見疤痕,但只能將醫療科技視為輔助角色,如果全盤依賴,則有可能走火入魔,而漠視了患者的真正需求。另譬如,再過一、二十年,真正的醫療機器人應已問世,屆時醫療水準突飛猛進,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且可節省許多人力及醫療成本,但可想而知的是,醫病關係恐趨於冰冷,因為缺乏人性互動與關懷。此外,手術後的導管、耗材等醫療廢棄物愈來愈多,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等於「救了病人,卻汙染了地球」,張金堅教授強調,「醫療必須回歸人文人性」,醫界應該思考「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能否想出兩全其美的方案,既可救人,又能不增加地球負擔,必須對未來後代子孫負責。數位科技跨足至醫療,這讓張金堅教授經常反思,擔心一味地求快比好,講究快速知識,恐讓傳統的緩效知識逐漸萎縮,許多醫事人員如果學習腳步慢一點,跟不上時代腳步,很快就被淹沒。更值得討論的是,科技是離不開人性,在醫療上,仍須重視人與人(醫病)之間互動溝通。張金堅教授強調,醫師在運用數位醫療、AI大數據時,仍須保持執醫初衷,具有同理心,保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以及關心飽受疾病折磨的病患,不能捨棄醫學倫理、傳統文化及生活美感。即將80歲的張金堅教授對於科技新知又愛又畏,如果拒絕接觸,堅決抵抗,勢必成為「數位科技文盲」,但面對及學習時,卻又深感惶恐,因為充滿挫折與挑戰,但他深知處於不可逆的數位時代,必須「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與時俱進。掌握抗癌新趨勢 更要顧及病患權益對於免疫治療、細胞療法,張金堅教授表示,這是抗癌的新趨勢,從最開始的化學治療,乃至於標靶治療,最近十年則進展至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在幹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等技術日趨純熟後,已被視為治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突破,寄以厚望。不過,部分生技業者打著「再生醫學」旗幟,誇大幹細胞治療效果,容易招貼負面形象,不利於細胞療法的發展,張金堅教授呼籲,政府及立法院務必嚴格審議「再生醫療雙法」條文,在醫療創新與病患權益之間找出平衡點,不要讓昂貴的細胞療法成為「富人醫療」。隨著時代演進,外科早已不是醫學系學生首選科別,因為專業訓練過程艱辛,工時長且不規律,常擠壓私人領域,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再者,醫病關係緊繃,可能面對漫長的醫療糾紛或訴訟,身心備受煎熬折騰。因此,張金堅教授讚許新一代年輕外科醫師,願意勞心勞力地投入外科領域,但提醒,應時時謹記著醫師誓詞,保有救人的使命感、責任感。電影中的受人景仰、天下第一的武俠英雄,必須學習各種武藝,勤加練習,歷經時間的淬練,終底於成。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師,難度更高,除了擁有高超的手術技巧,雙手靈敏,還需具有高人一等的抗壓力,能在關鍵時刻做出精準正確的判斷,最重要的是,要保有熱情與善良,懂得如何與病人、家屬懇切溝通。外科醫師的訓練 學無止境一次手術成功,執刀的外科醫師當然功不可沒,但這不是單打獨鬥,背後仰賴著堅強醫療團隊的緊密合作,過程中需與麻醉科及其他專科醫師、護理師等人齊心協力。因此,如何培養出團隊合作的默契,也是外科醫師不可或缺的訓練項目。張金堅教授表示,數位科技無所不在,對於醫療及病患來說,可以是福氣,但對外科醫師而言,卻是一大挑戰,因為必須學習的事物與技巧愈來愈多且複雜,新世代外科醫師除了持續吸收新知、累積手術經驗,還應具有前瞻性思維,保持機動性、靈活度,與時間賽跑,才能在數位洪流中屹立不搖。在乳癌治療領域,張金堅教授獨具慧眼,在近30年前即預測個人化精準治療世代的到來,成立國內第一個乳癌病友協會「乳癌防治基金會」,以及跨科別整合「台灣乳房醫學會」,陪伴數萬名乳癌姊妹走過人生低潮。早期撰寫外科臨床敎學教科書,為台灣外科醫學奠定深厚根基。近年來,致力於產學合作,從臨床醫學走入實際產業運用,畢生奉獻杏林,張金堅教授獲得本屆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外科醫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的同時,也頒發獎金廿萬元給張金堅,他把獎金全數捐出,其中十萬元捐給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另十萬元捐給長期關注動保及友善動物的「貓咪也瘋狂公益協會」。保有熱情與善良、有同理心,還與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張金堅始終不忘的執醫初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0 養生.聰明飲食
碳酸飲料對健康不佳,可以改喝代糖汽水嗎?營養師這麼說
珍珠奶茶可謂台灣的「國飲」,現已紅到世界各地;滿街推陳出新的手搖飲店、讓人眼花撩亂的飲品種類更堪稱台灣一大特色。除了手搖飲,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是很多「氣泡族」的最愛。已有許多研究證實,碳酸飲料對身體的危害不淺。糖是最大殺手,磷酸影響鈣吸收,不利骨骼健康。高雄市大同醫院營養室主任高慧珊說,碳酸飲料含糖漿、色素、咖啡因等成分,可樂還含磷酸,因為人體中磷與鈣會處於平衡狀態,喝多了磷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骨質疏鬆,長期大量飲用,不利骨骼健康,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不過,「糖」仍是影響健康最大殺手,高慧珊說,「無糖、無糖、無糖,很重要所以說三次。」碳酸飲料最好不要喝,忍不住要喝就選擇「零卡」,如果喜歡氣泡在口中的感覺,也可選擇無糖氣泡水。長期大量喝代糖飲料,可能影響腸道功能。高慧珊說,飲料中主要有糖、香料、色素等物質,其中影響健康的關鍵就是糖,長期攝取的話,體重增加、三高,都是健康殺手。她遇過很多心血管病人都是「無糖不歡」者,她都會建議「戒糖」,如果無法一次到位,可逐漸從半糖到無糖,或每天3杯到2杯到1杯逐漸減量,千萬別跟自己健康過不去。高雄長庚醫院營養師吳靜宜說,含糖碳酸飲會造成脹氣、蛀牙等問題,至於有人說會造成腦部退化,應該是三高導致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如果覺得無糖就食之無味,也可選用赤藻糖醇等「代糖」,幾乎沒有熱量,不過她提醒,吃代糖反而容易「自我安慰」沒有熱量,因此吃得更多,長期食用無助於控制體重,也可能影響腸道功能。吳靜宜也建議,糖攝取量不要超過每天建議熱量10%,例如每日攝取2000大卡的人,糖攝取量就要在50克以內,一瓶600ml的可樂,含糖量就超過60克,已超過一天攝取量。做一小時以上高強度運動,才需要喝運動飲料。也有很多人喜歡在運動後來瓶運動飲料,吳靜宜說,運動飲料(sports drink)是指為運動員設計,在長時間高強度訓練後的飲料,裡面含有鈉、鉀、鎂、電解液,還有很多糖,來替代運動流汗流失的物質。吳靜宜說,在耐力和超耐力運動中,適當攝取運動飲料可以保持水分,並為肝醣耗盡的肌肉提供額外能量,已被證實可以提高運動表現。不過,並非運動後就得喝運動飲料,高慧珊說,做一個小時以上的高強度運動,覺得喘及大量流汗,才需要喝。如果只是簡單散步、微微冒汗,並不需要喝運動飲料,只要喝白開水補充水分就可以了。也有些人認為只要大量流汗,例如烤箱、蒸氣室等就需要喝運動飲料,其實是錯誤的。根據衛福部建議飲用量,男生600ml、女生400ml就足夠。腸胃炎拉肚子補充電解質,稀釋喝比較溫和。另外,不少人認為腸胃炎、拉肚子時可以喝運動飲料緩解,吳靜宜表示,如果是急性腸胃炎,短時間多次上吐下瀉,沒辦法進食,適量地飲用運動飲料的確對補充人體水分、電解質及能量有幫助。高慧珊則說,如果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因腸胃炎想要喝運動飲料,也是稀釋喝比較好,以免腸胃負荷不了。另外,民眾也能到藥局買「電解質補充液」,同樣可補充人體所需電解質和糖分,價格比運動飲料貴,但效果較為和緩。飲用碳酸飲料相關研究● 一項研究顯示,一天只要喝兩罐無糖碳酸飲料(含人工代糖),就可能使女性心臟病、中風風險增加近三分之一。這項超過八萬名女性參與的研究,是首次針對較年長女性特定中風類型的研究。研究發現,經常喝無糖碳酸飲料的女性,罹患血栓性中風的可能性,較一般人高出31%。與很少飲酒的女性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高29%,死亡風險則高出16%。某些人的風險特別高,包括肥胖的女性。該研究發表於《中風(Stroke)》期刊上。● 根據歐洲癌症和和營養前瞻性調查(EPIC),在10個歐洲國家共52萬1330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喝碳酸飲料超過二杯(每杯250毫升),相較於每月少於一杯者,死亡風險提高17%;每天喝代糖碳酸飲料超過二杯,相較於每月少於一杯者,死亡風險提高26%。另外,美國心臟及中風學會期刊指出,人工甜味劑碳酸飲料每天喝超過一次,易增中風及失智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04 焦點.元氣新聞
捐肝救不回,張洪量愛妻逝!肝病三部曲,輕忽「普遍一問題」恐步入肝硬化
知名歌手張洪量於2021年在波蘭結識立陶宛籍女體操國手Jekaterina(Kate),兩人一見鍾情後結為連理。2021年,Kate因肝硬化於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換肝手術,原本張洪量想要捐肝救妻,但因不適合捐肝改由張洪量的表弟捐肝進行肝臟移植。根據鏡周刊報導,Kate已於2022年逝世,當年為Kate進行肝臟移植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表示,Kate是因為罕見的「頑抗性急性排斥」而離世。陳肇隆:Kate因罕見「頑抗性急性排斥」離世陳肇隆表示,Kate是因為罕見的「頑抗性急性排斥」而離世,這種藥物控制不下來的急性排斥反應非常罕見,也是高雄長庚2400多例肝移植手術中,唯一發生「頑抗性急性排斥」的病例。陳肇隆表示,肝臟移植術後,不到兩成病人發生急性排斥反應,通常增加抗排斥藥劑量或給予類固醇即可回復,頑抗性急性排斥在肝臟移植術後極少發生。陳肇隆說,Kate是高雄長庚唯一由亞洲人捐肝給非亞洲人的病例。他表示,Kate是很好的病患,醫囑遵從性、配合度都很高,也完全戒酒。但根據調查顯示,亞洲人捐肝的非亞洲人受肝者存活率最低,原因不明。「美國器官移植受者科學登錄資料庫SRTR(Scientific Registry of Transplant Recipient)」曾分析8萬5427例的肝臟移植報告,接受亞洲人捐肝的非亞洲人受肝者存活率最低,原因不明。肝病三部曲 早期肝硬化症狀不明顯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曾受訪表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布,所以肝臟初期病變時毫無異常不適感,但如果長期疏可能會錯過可以藥物控制的肝臟慢性發炎階段,而放任肝臟長時間的反覆發炎,會讓肝臟細胞纖維化並且進一步導致肝硬化。早期肝硬化症狀也不明顯,梁程超表示,嚴重則可能疲倦、虛弱、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腹脹、皮膚出現黃疸變黃或蜘蛛狀血管瘤等症狀。但若是嚴重時才就醫檢查,很可能已處於肝硬化階段,若此時再沒有妥善控制,將面臨會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最終章。至於肝硬化可否逆轉?梁程超說,「有機會」,B型肝炎患者如果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避免肝臟反覆發炎,不但肝功能恢復,肝硬化等級也有機會出現下降的趨勢,也可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民眾若想知道的肝臟健康狀態可以透過抽血及超音波檢查。改善脂肪肝首要先減重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肝癌每年死亡人數超過8千人,因早期症狀不明顯,高危險族群定期追蹤檢查是早期發現的關鍵,全台高達4成民眾具脂肪肝,若同時有代謝相關因子,演變為代謝性肝病、引發肝癌的機率並不低,建議民眾改變生活習慣,減重就能遠離脂肪肝。要改善脂肪肝,關鍵作法是減重。蘇東弘表示,根據研究,患者若減下體重的5%至10%,即可改善脂肪肝狀況;部分脂肪肝患者是非肥胖型患者,雖不必減重,但增加運動量也能改善代謝問題。另,近期已有脂肪肝藥物進入第二、第三期臨床試驗,可改善患者肝臟發炎情況,同時幫助減重。蘇東弘指出,脂肪肝患者若經肝功能檢測,發現肝臟出現發炎情況,即屬「脂肪肝炎」患者,且容易演變為肝臟纖維化,甚至進入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呼籲民眾藉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肝臟病變進行治療,避免肝病惡化。
-
2024-03-01 焦點.元氣新聞
全球最佳醫院台灣入選35家醫院,完整清單報你知!世界250強台灣僅「1家」,專家解析原因為何?
由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合作的「全球最佳醫院」公布今年最新排名,台灣一共入選35家,在全球最佳250家醫院中,台北榮民總醫院位居第218名,是台灣唯一上榜的醫院。2024全球最佳醫院公布 台灣35家上榜名單一次看「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4」排名公布,是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連續第6年合作,發表各國當地醫院排名。台灣上榜的35家醫院:1.台北榮民總醫院2.台灣大學附設醫院3.林口長庚醫院4.台中榮民總醫院5.高雄長庚醫院6.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7.馬偕紀念醫院8.成大附設醫院9.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0.桃園長庚醫院11.台北慈濟醫院12.台北長庚醫院13.國泰醫院14.高雄榮總15.花蓮慈濟醫院16.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17.北醫附設醫院18.台大雲林分院19.亞東醫院20.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21.三總松山分院22.萬芳醫院23.奇美醫院24.國泰汐止分院25.國泰新竹分院26.長庚雲林分院27.屏東安泰醫院 28.嘉義長庚醫院29.台中慈濟醫院30.彰化基督教醫院31.雙和醫院32.新竹馬偕醫院33.彰濱秀傳醫院34.中國醫大新竹分院35.嘉義基督教醫院2024台灣醫院排名全球醫院前5強1. Mayo Clinic(美國梅約診所)2. Cleveland Clinic(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3. Toronto General -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加拿大多倫多全科醫院)4.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3.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美國麻省總醫院)2024全球最佳250名排行榜參與評比的國家有哪些?獲獎的國家哪些多?2024年全球最佳醫院排名列出30個國家的最佳醫院,包括澳洲、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印度、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挪威、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韓國、西班牙、瑞典、瑞士、台灣、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和美國。根據生活水平與預期壽命、人口規模、醫院數量和數據可利用性選出其中的醫院。每個國家被評比的醫院數量不同,根據各國醫院數量和數據可用性。美國獲得獎項最多的醫院 420 家,以色列和新加坡各有10家醫院。評選世界250大醫院的目的是什麼?「沒有比選擇合適的醫院為自己或親人提供照護更重要的決定了。」美國新聞周刊表示,公布全球前250強醫院名單,盼經由各國醫院聲譽和績效比較,幫助民眾尋求最佳照顧患者與家庭的醫院。新聞周刊強調,每家醫院的評分均基於對逾8萬5000名醫學專家的線上調查,還有出院後患者整體滿意度調查的公開數據。該分數還考慮了衛生和患者/醫生比例等指標,以及關於醫院是否使用患者報告結果測量(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縮寫PROM) 的調查,PROM 是患者填寫的標準化問卷,用於評估他們的經驗和結果。台北榮民總醫院是2024年唯一進入世界前250排名的台灣醫院「2024年全球最佳醫院(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4)」自2019年開始舉辦,2024年在全球30個國家及地區,共2400家醫院中,列初全球前250名最佳醫院,今年受評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法國及台灣等國;依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表所有受評醫院排名,台灣醫院共有35家列入排名,僅台北榮總進入前250名。2023年台灣第一次被納入,台大醫院以全球排名第249名,名列前250強。2024年的全球最佳250家醫院中,台北榮民總醫院位居第218名,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全球最佳醫院連續6年都是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排行第一,台北榮總同列全球前250強,與有榮焉。非英語國家進入排名不易,陳威明說,近年北榮發展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加上投入超過百億元的數個重要軟硬體建設都陸續完工啓用,尤其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吸引許多國際病患就醫,更有許多全球知名醫學中心參訪,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最近也三度主動前來並簽定合作意向書,即將展開深度合作。陳威明也說,台北榮總能夠進入世界前250名,深感榮幸,但很多亞洲鄰近國家,像新加坡、韓國等,都有更多的醫院進入到全球前250強,他相信台灣許多醫學中心的醫療品質都不亞於這些醫院。他表示,台北榮總會繼續虛心檢討,持續進步,並且和國內其他醫學中心一起努力,希望明年有更多醫院一起爭取更佳名次反應台灣真正的醫療實力。「全球最佳醫院」是如何評比?今年版本為反映對醫療關鍵績效指標的重視,增加醫院品質指標支柱的權重。評分模型新增韓國、馬來西亞和智利3個新的國家認證,並針對美國名單引入CMS(「聯邦醫療保險和聯邦醫療補助計劃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縮寫CMS) 資格標準。2024年是第2次針對醫院進行患者報告結果測量(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縮寫PROM)實施狀況調查,基於四個資料來源:1. 線上調查:Newsweek和Statista邀請30個國家的8萬5000多名醫學專家,包括醫師、醫院管理人員等參與線上調查。參與者被要求推薦自己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醫院,不允許推薦自己工作的醫院。2. 病人滿意度:來自患者調查的公開數據,分析患者體驗。病患體驗調查通常由保險公司以及醫院在病患住院後進行。調查主題的包括對醫院的整體滿意度、醫院推薦以及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3. 醫院品質指標:從大多數國家的各種公共來源收集了品質指標。不同國家的品質指標有所不同。所包含數據的範例包括特定治療的護理品質數據、衛生措施和病人安全數據以及每個醫生和每個護理師的患者數量數據。4. PROMs 實施調查: PROMs實施評分已納入世界最佳醫院計畫的評分模型,於去年下半年料《新聞周刊》和 Statista 聯繫各醫院調查。計算每家醫院在4個類別中的得分並進行加權:同儕推薦(國內40%,國際5%):病患體驗(16.25%)、醫院品質指標(35.25%)、PROM 實施(3.5%)。評比方法的侷限:各國每家醫院都按分數評級,分數只能在同一國家醫院間進行比較,因為每個國家的患者體驗和醫療關鍵績效指標不同。由於無法協調這些數據,因此無法對分數進行跨國比較(例如A國得分90分, 不意味著該醫院優於B國得分87分的醫院)。專家解析 2024全球最佳醫院250強 台灣醫院為何難上榜今年評比有些微改變,包括提高醫療品質比重,另一個改變是與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Health Outcomes Measurement(ICHOM)建立夥伴關係。ICHOM是歐美推動價值醫療(Value-based health care)的主要組織,該組織訂定各種疾病的品質指標,著重以病人為主的感受與就醫體驗,強調病患於就醫後的長期健康恢復,而非單純的手術與治療成果。台灣僅有少數專家進入ICHOM平台推動全球醫療品質指標的定義,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是亞洲唯一制定全球高齡照護價值醫療品質指標的專家。陳亮恭指出,ICHOM所重視的醫療品質相當全面,更著重病患身心靈的健康與從疾病復原的過程,與傳統由醫療體系所定義的品質指標不盡相同。陳亮恭說,國際間對於醫療品質的提升高度重視病患就醫體驗,所謂的體驗不光指滿意度調查,更重要的是病患就醫時健康恢復、改善生活的過程,也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價值醫療。歐美國家也調整醫療服務支付方式帶領價值醫療的推動,美國MediCare幾年前便逐年導入價值醫療支付方案以提升醫療品質。另外,國內僅有台北榮總進入全球前250強,也有專家認為,癥結可能在於我國相關評比指標的公開資料過少。主辦單位先擇定30個國家評比,設定評分方式後,只能在該國公開資料中尋找相關數據。根據Newsweek公布調查結果,台灣的公開資料中欠缺醫療品質與病患就醫體驗相關數據,所以僅能以Google評分、國際醫院評鑑(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還有負責台灣本土醫院評鑑主辦單位,即醫策會網頁上的有限數據進行評分。Newsweek表示,評分高低僅能作為國內比較,因各國的公開資料內容並不相同,不適合放在同一個標準比較。由於每個國家公開資料不盡相同,Newsweek和Statista針對每個國家還有個細部的評分方式,且一再強調,評分高低只能跟自己國家比較。所以,其公布的評分不是絕對分數,而是百分比。美國某家評分90%的醫院並不等於德國另一家90%的醫院。至於選出全球排名的關鍵,依照該醫院所獲得的國際推薦與國內排名,例如第一名的Mayo Clinic就是所有醫院中獲得最多國際專業人士推薦,且整體評分居美國第一,另外加入醫療品質與病人評價項目的績優評分,綜整評為全球最佳醫院的第一。專家認為,國內醫院排名偏低,上榜醫院太少,也許很多人認為台灣的醫療品質並未被正確評價。根據評比所公布的內容分析可以得知,台灣的醫療品質難以透過單一國際評比論斷。但台灣的醫療服務品質調查國際化程度不足,導致國際評比時無法由公開資料取得足夠數據卻是事實。如何讓資訊透明化與系統化,並加入價值醫療的評比,值得正視。專家建議,畢竟國際評比代表的是國際社會(主要是已開發國家)對於醫療品質的精進,我國也可從國際評比思考精進我國醫療品質的策略。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08 焦點.元氣新聞
整理包/過年生病能去哪就醫?113年全台春節醫院急診門診資訊一覽
過年期間是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流行高峰,也有不少人因暴飲暴食引發腸胃炎,但多數醫療院所門診休診,大小症狀患者只得急診就醫。醫師提醒,過年通常天氣冷,要留意避免腸胃道出血、心臟衰竭、腦中風等疾病發生,飲食不要吃太鹹,洗澡時要保持空氣流通,慎防一氧化碳中毒,該就醫時還是要就醫,可透過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網站及App查詢醫療院所資訊。《元氣網》以下整理113年春節期間,各大醫院急診門診開診資訊。台北市》台北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國泰綜合醫院:2月9日(除夕)至2月13日(初四)門診休診,急診及住院服務照常。2月11日(初二)至2月13日(初四)上午加開春節特別門診(內科及小兒科各1診),2月14日(初五)門診恢復正常服務。●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馬偕兒童醫院農曆春節期間急診照常,門診休診日為2月9日至12日(除夕至初三),13日至14日(初四及初五)開設春節特別門診,2月15日(初六)起全面恢復正常門診。●台大醫院:2/9至2/12(除夕至初三)門診、檢查檢驗及領藥停止服務;2/13(初四)門診部分開診;2/14(初五)正常開診。●台北榮總:2/8-2/12(小年夜至初三)門診休診,但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3(初四)開立春節門診但夜診暫停。●台北長庚紀念醫院:2/8(小年夜) 上、下午診正常看診,但夜診停診。2/9(除夕) 停診。2/10-2/14(初一至初五)加開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5(初六) 門診恢復正常。●北醫附醫:2/8(小年夜)正常看診、2/9(除夕)門診休診、2/10-2/12(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3(初四)起正常看診;健檢2/8正常服務、2/9-2/12(除夕至初三)暫停服務、2/13、14(初四、初五)提供諮詢服務、2/15起恢復正常;急診/住院24小時照常服務。●新光醫院:2/9-2/13(除夕至初四)門診休診,2/10-2/12(初一至初三)加開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上午開設成人內科1診,下午開設小兒科1診。●振興醫院:2/9-2/11(除夕至初二)門診休診,2/12-2/13(初三、初四)開立內、外科上下午各1診綜合門診。●萬芳醫院:2/8(小年夜) 早、午診正常;夜診停診。2/9-2/12(除夕至初三)全日停診。2/13(初四)早、午診正常;夜診停診。2/14(初五)正常門診。新北市》新北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亞東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暫停服務,急診照常服務;2/10-2/12(初一至初三)提供類流感門診,服務時間為上午8點30分至下午4點30。2/13(初四)起恢復正常服務。●衛福部台北醫院:2/8全日門診,2/9-2/13 (除夕至初四)上午部分門診,2/14(初五)上午、下午門診正常,2/15(初六)全日正常門診,急診正常運作。防疫門診:初一到初三,內科上、下午各一診(含呼吸道專診),兒科上、下午各一診(呼吸道專診)。●新北市立土城醫院:2/8小年夜全日正常,2/9(除夕)全日停診,2/10-2/12上午、下午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夜診停診。2/13上午開設特別門診;下午診、夜診停診。2/14(初五)正常。急診24小時正常服務。●輔大學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一般門診停診。2/9、2/12加開類流感門診;2/13(初四)起正常看診;急診24小時提供服務。●雙和醫院:除夕至初三休診,急診正常運作。2/9(除夕)上午加開類流感門診、下午、晚上停診。2/10~2/12(初一至初三)上午加開類流感門診、下午加開類流感門診、晚上停診。2/13(初四)起正常門診。基隆市》基隆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基隆長庚醫院:除夕至初三休診,初一至初三開設疫情門診,初三加開兒科門診。●衛福部基隆醫院:除夕、初三、初四上午都正常門診(流感特別門診);初一上午有內、外、兒、骨科、流感特別門診,只有初二全天休診,初五全天正常門診(流感特別門診)。.加開「兒科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初一下午、初二下午、初三下午.加開「內科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初一下午、初二上午、初三下午桃園市》桃園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部立桃園醫院:除夕至初五上午有內科、外科、婦科科、兒科;初一至初三有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聯新國際醫院:僅初一至初三有兒科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新竹縣市》新竹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新竹市24小時急診不打烊及部分門診醫療:新竹台大、國泰、馬偕、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南門醫院、國軍新竹醫院●新竹市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新竹台大、國泰、馬偕、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新竹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新竹縣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農曆春節初一至初三開設,包含新竹縣轄內的東元綜合醫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仁慈醫院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苗栗縣》苗栗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2/9、2/10(除夕、初一)內科、外科上午門診;2/11(初二)休診;2/12(初三)內科、外科上下午門診;2/13、2/14(初四、初五)上午、下午正常門診。●為恭紀念醫院:2/9(除夕)上午正常門診;2/10~2/12(初一到初三)上、下午開設春節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3(初四)恢復正常門診。●大千綜合醫院:2/9(除夕)內、外/骨、神外、復健、兒、婦產上午門診;2/10(初一)內、 外/骨、泌尿、兒上午門診;2/11(初二)休診;2/12(初三)內、外/骨上下午門診,泌尿、兒、婦產上午門診;2/13(初四)內、外/骨上下午門診,神外、兒、婦產上午門診。台中市》台中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台中市春節呼吸道特別門診醫院名單,詳細開診時間及相關資訊以各醫院網站公告為準。●地區醫院春節門診:113年台中市「地區醫院春節門診時間表」●台中榮總:2/8(小年夜)正常門診,除夕至初三休診,初四、初五部分特別門診,初六正常看診。●中國醫大附設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2/13(初四)上午及下午正常門診,夜間停診。2/14(初五)上午及下午正常門診,夜間停診。2/15(初六)正常門診。●衛福部臺中醫院:2/8(小年夜)、2/14(初五)上下午正常門診,夜間停診;2/9(除夕)上午部分門診,下午、夜間停診;2/10-2/12(初一至初三)上午部分門診、下午小兒呼吸道傳染病特診,夜間停診;2/13(初四)上、下午部分門診,夜間停診;春節期間急診正常服務。●衛福部豐原醫院:除夕、初一、初三,上午春節特別門診(內外婦兒)。初四、初五,上、下午正常門診,晚上停診。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感染特別門診。急診24小時正常服務。●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春節期間急診正常。2/9(除夕)門診下午休診。2/10(初一)、2/11(初二)門診休診。2/12(初三)部分門診。2/13(初四)門診全面正常。●台中亞大醫院:除夕上午前維持正常門診,初一到初三暫停門診,初四開設內、外、婦、兒科特別門診,初五起恢復正常門診;急診維持24小時正常運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慶院區-2/8(小年夜)正常門診,2/9-2/13(除夕至初四)春節特診或呼吸道傳染病特診,2/14(初五)正常門診、夜間休診。中興分區-除夕至初四休診,初五上下午正常門診、夜間休診。文心院區-小年夜至初二休診,初三至初五上午輪值開診,2/15(初六)3院區均正常門診。●林新醫院(惠中路):2/9(除夕)早上正常看診,下午/晚上休診。2/10-2/11(初一至初二)早、午、晩皆休診。2/12(初三):早上/下午部分門診,晩上休診。2/13(初四):恢復正常門診。急診中心24小時由專科醫師親自看診。2/10-2/12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特別門診。2/12上午加開兒科專診。●烏日林新醫院:2/10(初一)上午8點至10點半,下午2點至4點孫若堯醫師(兒)。2/11(初二)上午8點至10點半廖立勤醫師(兒),下午2點至4點林敬業醫師(成人)。2/12(初三)上午8點至10點半許人文醫師(成人),下午2點至4點李榮基醫師(成人)。●光田綜合醫院:沙鹿總院-除夕上午正常門診,除夕下午至年初二全天休診,年初三早上部分門診,下午、晚上休診,初四恢復正常門診。大甲院區-除夕上午正常門診,除夕下午至年初二全天休診,年初三早上部分門診,下午、晚上休診,初四恢復正常門診。●梧棲童綜合醫院:2/8(小年夜)夜間休診,2/9(除夕)至2/13(初四)全面休診,2/14(初五)正常看診。急診不休診,24小時全天服務。2/10(初一)至2/12(初三)梧棲院區開設呼吸道特別門診。●台中慈濟醫院:2/9(除夕)至2/12(初三)全面休診。2/13(初四)上午(內、外、兒科),下午晚上休診。2/14(初五)正常看診。急診24小時正常服務。彰化縣》彰化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彰化彰基醫學中心:除夕到初四暫停門診;急診24小時照常服務,除夕及初四特別開設骨科、成人耳鼻喉科暨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及兒童暨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彰化秀傳醫院:急診不打烊、24小時提供醫療服務。2/9-2/14(除夕至初五)上午部分門診,初一至初三上午及下午提供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5(初六)恢復正常門診。南投縣市》南投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台中榮總埔里分院:2/9(除夕)上午內外科;2/10(初一)及2/11(初二)上午類流感門診;2/12(初三)及2/13(初四)上午內外科;2/14(初五)正常門診。●衛福部南投醫院:2/9-2/13(除夕至初四)上午內兒科;2/10至2/12(初一至初三)上午及下午呼吸道特別門診;2/14(初五)正常門診。●南投基督教醫院:2/9(除夕)及2/10(初一)上午內外科;2/11(初二)休診;2/12(初三)及2/13(初四)上午內外科;2/14(初五)正常門診。●埔里基督教醫院:2/9(除夕)休診;2/10-2/12(初一至初三)上午及下午內科及類流感門診;2/13(初四)正常門診。●竹山秀傳醫院:2/9(除夕)上午神內、骨科及婦兒科;2/10(初一)至2/12(初三)上午及下午呼吸道特別門診;2/13(初四)上午胸腔內科、骨科、婦產科;2/14(初五)正常門診。雲林縣》雲林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虎尾院區):除夕至初三休診,初五恢復正常門診,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服務。初四部份開診。●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除夕到初三休診,初一到初三上午、下午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服務,初四上午開設內、外科特別門診,初五恢復正常門診。●虎尾若瑟醫院:除夕至初三休診,初四恢復正常門診,初一至初三上午、下午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嘉義縣市》嘉義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嘉義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嘉義長庚醫院:2/10-2/14(初一至初五)提供春節特別門診服務,並自2/15(初六)起恢復正常看診。春節特別門診含呼吸道傳染相關疾病看診。●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2/8(小年夜)、2/9(除夕)照常提供門急診住院服務。2/10(初一)上午內外科門急診,下午呼吸道傳染病特診。2/11(初二)上午、下午呼吸道傳染病特診。2/12(初三)上午內、外科、呼吸道傳染病特診,下午呼吸道傳染病特診。2/13(初四)上、下午正常急門診。2/14(初五)上、下午、夜間正常急門診。●嘉義大林慈濟醫院:2/10-2/12(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2/13(初四)起恢復正常門診,醫療交通車恢復正常行駛。急診照常提供24小時醫療服務。●嘉義基督教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休診,急診照常服務。2/10-2/12(初一至初三)上午、下午小兒科及成人科開春節門診。2/13(初四)起恢復正常門診。台南縣市》台南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奇美醫療體系:類流感門診開設時間為2月10日至2月12日,早上下午各一診次。●台南成大醫院:除夕至初四門診休診。●高雄榮總台南分院:2/8(小年夜)門診正常,2/9-2/12(除夕至初三)休診,2/13-2/14(初四、初五)內科、外科上午特別門診 ,初一至初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特別門診。●台南市立醫院:2/9(除夕下午)-2/12(初三全日)暫停門診、抽血、領藥;2/10-2/12(初一至初三),上午9~12點,下午2~5點,特別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衛福部台南醫院:2/9(除夕)上午正常看診,初一內外科急門診,初二暫停門診,初三內外科急門診,2/13(初四)上午正常看診,2/14(初五)上下午正常看診。●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仁德院區、大同院區2/8-2/10(小年夜至大年初一)門診至中午,2/11(初二)休診,2/12(初三)門診至中午,2/13(初四)起全日正常看診。●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2/8-2/10(小年夜至初一)門診至中午,2/11(初二)門診休診,2/12-2/14(初三至初五)門診至中午。春節年假期間,急診照常。●新樓醫院台南院區、麻豆院區、新樓安南診所: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3、2/1(4初四、初五)下午門診正常但沒夜診。●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除夕到初三門診均休診,初四、初五門診正常;復健科從除夕至初三暫停治療服務。●台南郭綜合醫院:除夕到初三暫停門診;急診與住院照常服務。高雄市》高雄市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高雄榮民總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2/13(初四)、2/14(初五)上午內、外、婦、兒各1診;另於2/10-2/12(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於急診室旁戶外慈濟組合屋現場看診,上午9至12點(成人),下午2至5點(兒);急診全年無休。●高雄長庚醫院:2/8(小年夜)上、下午部分門診照常,晚上休診;2/9(除夕)全院門診休診;2/10-2/12(初一至初三)門診休診,另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3-2/14(初四至初五) 上、下午部分門診照常。春節期間急診照常提供24小時服務。●高雄市立聯合醫院:2/8(小年夜)上午部分門診;2/9(除夕)上午部分門診;2/10-2/12(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特別門診,成人內科上、下午,兒科上午;2/13(初四)上午部分門診。復健治療2/8(小年夜)僅開放上午,2/9至2/13暫停服務;急診、住院24小時無休。●高雄市立小港醫院:2/9(除夕)門診休診;2/10(初一)上、下午開設呼吸道特別門診,2/11(初二)、2/12(初三)上午、晚開設呼吸道特別門診;2/13(初四)、2/14(初五)門診正常營運●衛福部旗山醫院:2/9(除夕)上午正常門診、下午及晚上休診;2/10-2/12(初一至初三)上午開設部分門診,下午及晚上休診;2/11(初二)門診休診;2/13(初四)、2/14(初五)上、下午門診,晚上休診。2/10(初一)至2/12(初三)開設呼吸道特別門診。●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一般門診、檢查診、健康檢查休診,急診及血液透析正常服務;2/10-2/12(初一至初三)開設類流感或急性呼吸道特別門診,2/10成人上午及夜診、小兒科上下午診,2/11成人下午及夜診、小兒科上午診,2/12成人下午診、小兒科上下午診。●國軍高雄總醫院:2/9(除夕)上午內科、外科各1診,下午休診;2/10-2/12(初一至初三)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上、下午各1診;2/13(初四) 上午內科、外科各1診,下午休診。●高雄市立鳳山醫院:2/8(小年夜)上、下午部分門診照常,晚上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上、下午及晚上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3(初四) 上午風濕過敏免疫科、下午腎臟科、晚上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各1診;2/14(初五) 上午家醫科及中醫、下午腎臟科及胸腔科、晚上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各1診。●高雄市立中醫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2/13(初四)上午開診,下午及晚上休診;2/14(初五)正常開診。●義大醫療體系醫院(義大醫院、義大癌症醫療醫院、義大大昌醫院):2/9(除夕)、2/12(初三)一般門診上午看診;2/10(初一)、2/11(初二)門診休診;2/13(初四)起恢復門診正常看診;急診24小時無休。●高雄阮綜合醫院:2/9(除夕)至2/12(初三)門診休診,急診全年無休,另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屏東縣》屏東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屏東榮民總醫院:2/9-2/11(除夕至初二)門診全日停診;2/12(初三)至2/14(初五)開設部分門診;2/15(初六)正常門診。急診不打烊。●衛福部屏東醫院:2/9(除夕)上午呼吸道疾病特別門診;2/10-2/12(初一至初三)上午、下午呼吸道疾病特別門診;2/13(初四)及2/14(初五)正常門診。急診不打烊。●屏東基督教醫院:2/9-2/12(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2/10-2/12(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13(初四)及2/14(初五)正常門診,急診不打烊。宜蘭縣》宜蘭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2/9-2/14(除夕至初五)門診休診,2/13-2/14(初四至初五)加開「放射腫瘤科」門診;急診室春節期間24小時照常看診;新民院區美沙冬給藥時段,2/9-2/14(除夕至初五)為上午8點至中午12點30分;新民復健治療2/9-2/14(除夕至初五)暫停服務。●羅東博愛醫院:2/8-2/14(小年夜至初五)休診7天,2/15(初六)恢復看診。●羅東聖母醫院:2/9-2/13(除夕至初四)門診休診,這段期間增設成人及小兒呼吸道特別門診,2/14(初五)門診正常看診,2/8、14日暫停健檢。花蓮縣市》花蓮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花蓮慈濟醫院2月9日至12日上午均有門診●門諾醫院2月10日至12日全天開設「春節呼吸道傳染特別門診」●花蓮洗腎機構年節期間提供原服務腎友洗腎,不過8家醫院附設洗腎中心目前預約都已額滿,另外有6間獨立型洗腎診所,臨時有需求者建議先打電話確認是否能安排。●若假期間出現呼吸道症狀需就診時,可上花蓮縣衛生局網站(http://www.hlshb.gov.tw)或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查詢各醫院看診科別及時段。台東縣》台東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部立台東醫院:除夕、初一全天及初二下午休診;有門診的有初二上午家醫科、晚間內科、初三上午內、泌尿、下午家醫科、初四上午家醫、牙、下午家醫、內科、初五上午家醫、內、精神、家醫科、下午外。另,除夕到初五上午均有流感門診。●台北榮總台東分院:小年夜上午、胸腔科、中醫科、下午身心科。初三上午腎藏科、初四下午骨科、初五上午泌尿科、骨科,餘無門診。●台東馬偕醫院:除夕至初五休診,初六全面開診。初三上午有類流感門診。急診全年不打烊。●台東基督教醫院:除夕至初三門診休診,但除夕上午加開特別門診,包括:內科、家醫科、外科、泌尿科小兒科等五個科別。初一至初三加開成人呼吸道特別門診。急診不打烊。澎湖縣》澎湖縣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初一2月10日至初三2月12日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小年夜2月8日正常開診,除夕2月9日休診,初一2月10日至2月12日上下午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2月13日恢復正常開診。》連江縣 春節醫療服務詳細查詢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使用教學春節期間如果急症病情嚴重有就醫的需要,出門前記得先上網查詢。健保署已彙集全國特約醫療院所春節期間的每日看診時段,民眾可透過健保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nhi.gov.tw)或「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查詢附近醫療院所看診時段及其他服務資訊,或撥打免費諮詢專線(0800-030598/02-4128-678,每日9時至17時),查詢春節假期期間醫療院所看診時段。查詢方式及步驟如下:1.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首頁「春節假期 就醫安心」專區或首頁→健保服務→健保醫療服務→院所查詢→服務時段查詢服務功能。2.「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院所查詢」專區,直接輸入院所名稱或依需求選擇欲查詢之縣市、鄉鎮市區、診療科別或服務時段等條件,即可查詢該院所開診情形。春節期間,如有牙齒健康方面的問題,國內部分醫院提供牙醫急診服務,讓春節期間,有口腔或牙痛急症的病人接受治療。春節期間牙醫急診相關資料請參考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網頁資訊。春節期間如健保卡因遺失或毀損等因素,且未及申請補換發健保卡者,可持有效的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如身分證、駕照等),於各特約醫療院所填寫「例外就醫名冊」,即可用健保身分安心就醫,不影響任何就醫權益。【資料來源】.衛福部健保署 .全國各大醫院網站.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31 養生.保健食品瘋
糖尿病可以吃健康食品治療?了解「健康食品」的法規定義,目前常見許可降血糖的健康食品成分是那些?
什麼是健康食品?健康食品有定義嗎?1999年「健康食品管理法」上路後,「健康食品」已經成為法定名詞,不可隨意使用。相關產品必須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才能稱為「健康食品」,業者不能自行宣稱自己的產品是健康食品。根據健康食品管理法的定義:本法所稱健康食品,指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之食品。所謂的「保健功效」,根據健康食品管理法第二條第二款的定義是:保健功效,係指增進民眾健康、減少疾病危害風險,且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功效,非屬治療、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並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 簡單來說,所謂保健食品,就是需要有實證科學根據,並且經過申請、登記。如果保健食品未經科學實證,也沒有到主管機關申請、登記成為健康食品,就只能視為「一般食品」販售,廣告和標示不得有不實、誇張、易生誤解和醫療效能的情況,如果產品涉及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宣稱,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進行裁罰。食藥署提醒民眾,「健康食品」本質仍屬食品,並非藥品,也不具有治療疾病或瘦身減肥的效果,如果身體有任何不適或健檢紅字,應循正常醫療管道診治,切勿自行服用誇大功效或療效產品,避免花錢又傷身。對於核准通過之「健康食品」必須在產品包裝標示「健康食品」字樣和(小綠人)標準圖像、許可證字號、保健功效敘述等相關規定項目,核可產品資訊可在衛生福利部整合查詢中心中進行查詢。目前食藥署核可、能降血糖健康食品的常見成分有哪些?2023年12月30日的資料為準1.γ-次亞麻油酸(Gamma Linolenic Acid,縮寫成GLA)次亞麻油酸是一種(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動物實驗中對空腹(禁食)血糖值偏高者,具有輔助調節作用。此外,根據高雄長庚營養師黃寶嶔的衛教資訊指出:γ-次亞麻油酸對於第1型糖尿病和第2型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具有改善的功能,但對糖化血色素(HBA1c)無助益。治療神經病變的劑量為每天360~480 mg,並且必須與食物一起食用。2.人參(Ginseng)人參也是動物實驗中對空腹血糖值偏高者,具有輔助調節作用。此外,根據高雄長庚營養師的黃寶嶔衛教資訊指出,人參當中所含有的配糖體(Ginsenosides)才有這樣的作用,但市面上健康食品的含量不一,並且可能具有影響血壓與神經的功能。人參的缺點是:使用上會與滿多的藥物產生副作用,因此使用上務必需與醫師或藥師進行諮商。常與人參作用的藥物有:●抗高血壓藥物●抗憂鬱藥物●雌激素藥物●抗凝血劑,尤其是華法林類的抗凝血劑(warfarin) 3.β-聚葡萄醣(β-Glucan)β-聚葡萄醣對空腹血糖值偏高者,具有輔助調節血糖作用。β-聚葡萄醣也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難以消化,達到延緩醣類吸收的作用,具有穩定血糖的作用。如果對於膳食纖維較敏感的人,吃多了可能腹脹、拉肚子。4.難消化性麥芽糊精經動物實驗結果,難消化性麥芽糊精有兩作用:一、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值。二、對空腹血糖值偏高者,具有輔助調節作用。它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成分,具有低熱量、控制血糖上升的速度、穩定血糖作用。如果對於膳食纖維較敏感的人,吃多了可能腹脹、拉肚子。5.鉻常搭配β-聚葡萄醣和難消化性麥芽糊精使用,根據高雄長庚營養師黃寶嶔的衛教資訊指出電解質中的鉻元素對於第1型、第2型糖尿病患、妊娠糖尿病都有正面影響。根據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的說明:3價鉻較6價鉻是比較沒有毒性的物質,按每公斤體重計算,攝入50至70毫克6價鉻會導致急性中毒,可損害肝臟及腎臟。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基於3價鉻會令老鼠的肝及脾重量減輕(毒理學終點)的研究,把不可溶性3價鉻鹽的長期口服參考劑量訂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5毫克,但過量攝入三價鉻仍可能令心臟停止跳動的可能。高雄長庚營養師黃寶嶔的衛教資訊提到3價鉻目前的建議劑量是一天200 μg (微克,1毫克=1000微克),目前研究結果仍有不確定性,仍有待持續性的研究。6.紅麴紅麴中含有紅麴菌素K(Monacolin K),主要作為調節血脂之用,經過人體食用研究和動物實驗驗證。除了調節血脂外,紅麴在調節血糖上目前也有發展,在動物實驗中,對空腹血糖值偏高者,具有輔助調節血糖作用。但要注意的是:使用紅麴時需要留意,因為它有可能與部分的降膽固醇藥物進行交互作用,所以強烈建議需與醫師與藥師進行討論。此外,部分的族群也不適合使用紅麴,例如:懷孕和哺乳期間的婦女、肝病和重大外科手術等族群,也都不宜使用紅麴類健康食品。參考資料:高雄長庚衛教投影片 糖尿病友保健食品的認識 香港安全中心:蔬菜與鉻汙染
-
2023-12-25 焦點.元氣新聞
新北男國中生遭割頸!血流失3分之1即昏迷,台大醫提醒旁人先做一事
新北市某高中附屬國中部今天(25日)中午發生濺血衝突,1名9年級男學生和同學發生爭吵,被對方持美工刀攻擊、當場遭割傷大量失血,經送醫急救裝上葉克膜及緊急手術後救回一命,警方調查中。急診科醫師表示,人體只要流失4分之1血量就會休克、流失3分之1就會昏迷,旁人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力氣加壓止血並協助送醫,若未及時止血,恐在5分鐘內喪命。傷到頸動脈 3至5分鐘就會死亡新北市1所高中附屬國中部今天中午發生濺血衝突,15歲9年級男學生在校與另名同學發生爭吵,後竟遭對方持美工刀攻擊,男學生脖子當場遭割傷大量失血。救護人員獲報趕抵,發現男學生已無呼吸心跳,立即將他送醫急救,目前據知命危,警方調查中。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說,像這類頸部遭割傷的事件,因為頸動脈直接灌流至大腦,被傷到頸動脈後3至5分鐘就會死亡,旁人能做的就是直接用最大力氣加壓,不用擔心壓得太大力,因為另一邊的頸動脈會把血流送到腦部,同時也要儘快撥打救護車。大力量加壓噴血點,若有膠帶先固定李建璋表示,如果傷口在四肢可以用止血帶止血,但頸部出血的救治最困難,3至5公分的傷口出血量約500至1000毫升,人體血量只要流失4分之1就會休克、3分之1就昏迷,旁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抓到噴血的出血點,並以最大力量加壓,有膠帶的話先固定,但搶救時間非常短,僅3至5分鐘,過去如2004年發生在高雄長庚醫院美食街的西瓜刀割喉事件,即便就發生在醫院,患者最終也還是無力回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9 醫療.泌尿腎臟
選擇腹膜透析自由度高,省時、不綁住家人,腎友趴趴走還能奉獻族人
居住在偏遠的屏東縣來義鄉,不管去哪都依賴姐姐接送的洪小姐,是13年的資深腎友,血液透析8年期間,每週三次的洗腎通勤,不僅消耗自己的時間,也直接綁住了姊姊的生活。面臨二度洗腎人生的她,希望可以為自己和家人多想一點,尋找最適合自己與家人生活的治療方式。「若在家用腹膜透析洗腎,不僅省下通勤時間,還能減少姐姐負擔,自己的時間更多,還能到果園幫忙姊姊工作,如果真的需要再次洗腎,我想嘗試腹膜透析。」洪小姐的主治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李文欽表示,像洪小姐這樣主動思考評估自己生活,提出需求的患者不多,原因是大眾對洗腎常存在害怕或誤解,一聽到洗腎,不免先抗拒、徬徨了起來。但其實,洗腎只是生活中「多一件事」,而不是生活中「只有洗腎這一件事」。健保署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中,在針對處在慢性腎臟病5不同期別的腎友進行各項照護衛教。李文欽分享,在末期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療法的選擇議題,其實沒有限定在何時啟動討論,但一般約在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的時候開始。李文欽說,或許這些治療模式的介紹可以藉由多元的衛教方式,讓腎友更早就開始了解。因為在沒有急迫壓力下進行衛教,除了降低緊急時刻腎友和家屬六神無主的情況,也可以讓雙方在醫病共享決策(SDM)時的知識更對等。他也建議腎友或家屬,可以從腎友本人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生活面向多思考,如現行生活改變(食衣住行)、維持工作、未來疾病治療認識、自身原有疾病現況等,多方考量後可以做出對腎友最適合的選擇。李文欽說,洪小姐主動表明想採取腹膜透析,但多年前曾因剖腹產擔心腹膜沾黏,被當時的醫師拒絕過,面臨二度洗腎,她從居住環境、交通等因素思考,更不想增加家人負擔,再次跟醫師表達,希望使用腹膜透析。後來在長庚腹膜透析團隊的協助下,已順利腹膜透析2年多了。在專業護理師的指導下,不僅在家自行換液順暢,透析效果穩定,每月回診一次,比起過去每週三次到醫院洗血液透析,開始腹膜透析後除了省下往返時間外,每月只需回診一次,相較過去血液透析每月至少需到透析診所12次,還能享受自在的家庭生活,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熱情的洪小姐還主動跟李文欽說到,她的家鄉還有村民需要幫助,要不要到她家走走,也因此,高雄長庚腎臟科今年在院方的支持下展開公益計畫,走進偏鄉部落照顧民眾。洪小姐受邀上台分享自身經驗,還擔任族人的翻譯人員,協助醫療人員衛教宣導。她開心地說「我那一村的老人家生病,都是我在開導的啦!洗腎哪有這麼可怕,我還會去小琉球喝喜酒,搭飛機去澎湖玩呢」。現在的她,不只是部落的超級翻譯機,協助族人與醫療團隊溝通,還過著不只是洗腎的生活。李文欽笑著說:「洪小姐才是促成這個計畫的女主角。」不僅如此,在實際走訪山區之後,李文欽也呼籲像腹膜透析這樣的居家醫療,確實能夠讓偏鄉腎友不再因天災路斷,颱風暴雨而中斷治療。這個計畫明年還會繼續努力,為偏鄉的民眾和腎病患者帶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什麼是腹膜透析(PD)?腹膜透析是在腹部放入一條細細的導管,將透析液經由導管注入腹部,利用血液和透析液濃度差的原理,藉由腹腔微血管進行交換。最後再將「髒的透析液」引流出肚子,換上新一袋透析液至腹腔,循環以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水分。腹膜透析分成兩種,一是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另一種是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兩者都可以由腎友或家屬自行操作,也由於腹膜透析可自行操作,地點彈性,患者也不用一直跑醫院,生活、上班、出遊較不受影響。偏鄉腎友也不至於因一時天災暴雨受困而中斷治療。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由機器進行自動換液,利用晚上睡覺時間洗腎,白天可照常工作、生活、外出,不受影響。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每日手動換液三至四次,讓藥水在體內停留四到六小時後,再引流出來。延伸閱讀:雲端+醫護即時監測 在家洗腎也好安心!延伸閱讀:腎友真心話 居家透析更能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