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焦點.健康你我他
搜尋
高雄
共找到
2832
筆 文章
-
-
2024-11-12 癌症.飲食與癌症
2位肝膽名醫都推薦!51歲男得肝癌多吃「1菜」,雙側肝癌腫瘤全消失
得了肝癌也不用太喪志!醫師分享一名肝臟發現8顆肝癌腫瘤的患者,在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鏢靶治療後,雙側肝癌全部消失,迄今沒有復發的跡象。他並分享治療期間他也有多吃地瓜葉,飲食營養大大加分。接受肝癌治療並多吃地瓜葉 抗癌更有力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PO文分享抗癌飲食、抗肝癌的天然食物,他舉其新書《你可以不生病》中提到的2個肝癌患者吃地瓜葉的病例告訴大家,面對癌症除了積極接受醫學治療之外,輔以抗癌營養元素和對應的食物,有望讓癌症恢復的更好。【病例一】51歲男子去年發現肝臟有8顆肝癌腫瘤,最大的有13公分,判定為晚期無法開刀,後續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標靶治療,到今年6月追蹤檢查發現,雙側肝癌腫瘤全部消失,且治療過程中沒什麼副作用,回診時精神奕奕,男子分享治療期間有多吃地瓜葉。【病例二】一位80歲阿嬤吃了地瓜葉之後,肝癌竟神奇消失,前兩天她還回診,已經連續三次胎兒蛋白值小於6,維持正常超過半年了,她的氣色很好,現在每天都有吃一碗地瓜葉。地瓜葉有什麼營養成分?究竟地瓜葉為何這麼神奇,它有什麼營養成分?地瓜葉又稱為番薯葉,因為生命力旺盛,可隨處種植、隨時採摘,又有「過溝菜」之名。過去台灣農業社會時期,地瓜葉是養豬食材主力,多是一般清貧家庭在食用。近年來,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倍受肯定,甚至被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列為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錢政弘也解釋,地瓜葉和葉柄纖維質多,食用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營養成分還有維生素A 、B 、C、鉀、鎂、鐵、鋅、磷等,能幫助降血糖、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臟病。地瓜葉是酚類化合物的天然來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和作為抗氧化劑的潛在效用。葉子中的總酚類含量和總類黃酮含量比葉柄高十倍以上,所以葉子的營養價值很高,而葉柄則是纖維多助排便,對於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建議可以捨去葉柄硬的部位不吃。錢政弘說,實驗研究也發現地瓜葉可分離出的一種含有16個氨基酸的肽,稱Ipomoea batatas anti-cancer peptide(IbACP),即『甘藷抗癌肽』,它可以增強植物細胞壁的木栓化,木栓化後的細胞壁能夠抗物理和化學侵蝕來增強植物的防禦能力,從而抵抗病原體和環境壓力!而甘藷抗癌肽這個成分現在被認為可以透過讓線粒體凋亡的途徑,誘導和促進胰臟癌細胞死亡,有抗癌的潛力!不過他強調,地瓜葉能不能對抗肝癌還有待研究證明。對於罹患肝癌的病患,當然仍是務必接受醫學治療。換肝之父陳肇隆也愛地瓜葉而其實不只錢政弘推薦地瓜葉,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名譽院長、「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也很愛。陳肇隆過去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曾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自己在家種植有機蔬菜,如地瓜葉、茼蒿等;且每天堅持日行萬步。陳肇隆說最常出現在陳家餐桌上的菜餚,不是昂貴的餐點,而是新鮮翠綠的地瓜葉,這也是讓他充滿元氣的小祕訣。陳肇隆指出,地瓜葉生長速度快,較少蟲害,種植時不需使用殺蟲劑,相當適合居家種植,隨時可以吃到新鮮、含有豐富纖維的蔬菜。煮法簡單天然,用熱水汆燙,淋上一些蒜醬,就相當好吃。每天一萬步,加上地瓜葉等清淡飲食,讓身高182公分的陳肇隆得以維持好身材。積極治療、和平共處 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1萬人罹癌。且因台灣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增加,65歲以上癌症發生率亦逐年上升。不過現今罹患癌症也不需太悲觀,把它視為慢性病一般好好治療,與之和平共處,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參考資料】.《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1 名人.精華區
羅盛典/健保、商保 如何共譜健康保障協奏曲?
病人被沉重自費壓力輾壓已非新聞,病友團體不斷為癌友爭取及時適切的治療,提升存活率。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自2016年起持續倡議「健保資源合理分配」、「癌症/創新藥品基金」、「商保補位健保」等,三箭齊發,促進癌症治療可近性。其中,「商保補位健保」在去年因保險理賠爭議引發討論,健保署在官網設置「健保協同商保」專區,內容主要提醒民眾「買對保單」,才能支援健保未給付範圍,並引導民眾前往特定幾間保險公司的保單介紹頁面。該作法引發外界產生圖利廠商的疑問,也讓HOPE深感憂心。不論「商保補位健保」或「健保協同商保」,HOPE期待由商業保險支應健保未給付範圍,並非全然放任市場機制,更沒有想要推銷保單的意圖,而是希望找到突破現行商業保險機制,納入更多政策精神與協助的新模式。商業保單 僅70%用於理賠HOPE於2022年調查,近五成癌友認為繳費多年的保險理賠不太夠用,也有四成多癌友反應,必須住院才能申請理賠。為何保險理賠不到位?商業保險公司設計保單有行政成本、安全加成的考量,粗估僅40至70%用於理賠,加上民眾可能有「還本」迷思,儲蓄型、投資型商品熱賣度遠高於純保障型保單。只是羊毛長在羊身上,民眾所繳保費若有部分被用於可歸還的本金及利息,理賠額度就更加有限。純保障商品 如何提高理賠所以,純保障型商品如何降低行政成本及安全加成占比,提高理賠或降低保費來磁吸民眾購買,是未來政策規畫新型態保險時的首要考量。在OECD國家中,私人商業保險蓬勃發展的國家,常見政府干預市場,用政策保護消費者,以達到促進公平、可負擔性、獲得醫療服務的公共衛生目標。健保署於去年年底正式委託國衛院執行「強化醫療保障─探討全民健保協同商保的可行性」論壇,探討如何公私協力強化醫療保障,完善國人健康安全網的可行性方案,結案報告已於日前發表,提出「第二層健保政策險」的可行模式與政策建議,也預計2025年正式發表建言書。政策型保險 有賴政府出招台灣過去曾推動許多政策險,包括火災地震險、汽機車強制險、學生保險等,都是成功案列,雖然仍有待改善之處,但運用共保、維運基金等機制,確實突破僵局,有效大幅降低行政成本,例如擴大汽機車保戶群(還有不少民眾加購任意險)、大幅降低學生保險流標困境等,這有賴政府端出穩定的政策方針。健保是照顧民眾健康的基礎,台灣面臨老年化、少子化雙重挑戰,不管健保費或稅收費基都可能不斷萎縮,健保收支面臨嚴苛考驗。健保總額長年捉襟見肘,許多具成本效益的新治療無法納入給付,這是所有病友最深沉的痛,再加上繳了多年保費的商業保險在關鍵時刻派不上用場,更讓病友們備感心酸。以「公私協力」推動「第二層健保政策險」,勢在必行,讓民眾及早投資健康,並緩解健保財源不足、商保派不上用場的窘境,期許政府單位起身領導,也期盼施行政策型健康補位險後,健保改革依然前行,才能真正照顧到最需要幫助的民眾,達到健康台灣的願景。
-
2024-11-07 活動.活動最前線
【徵文回郵活動】分享與「巴」共處經驗 索取巴金森病衛教小冊
千個巴友家庭難以解決的用藥、生活困擾,巴金森病專家來解答!最新巴金森病的治療建議、症狀延緩的運動招式,都在慢病好日子巴金森病懶人包小冊中!今年(2024年)8月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社群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姐妹社團合作,與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等病友團體,共同完成了全台第一份巴金森病友生活經驗大調查。針對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常面對的疑問與困擾,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綜合整理元氣網過去之相關報導,將巴金森病各專家分享重點製作為識能懶人包小冊,為巴友與家屬提供大方向、原則性的參考指引。歡迎依下方步驟索取巴金森病小冊,也希望藉此活動徵求您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與巴金森病共處時的挑戰與需求。【小提醒】不同期別的病友困擾各異,並非每個病友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透過規律回診,與醫師一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方式,是延緩疾病退化最重要的觀念。衛教小冊索取辦法:(一)將您與巴金森病共處的經驗分享以文字書寫或打字列印下來。(二)填妥下方資料:姓名:身分:巴金森病友/主要照顧者/家屬罹病年份:出生年月日:民國___年___月___日電子信箱:連絡電話:(三)填寫下方資料後剪下,連同「您的文章」以及「寫好地址與收件人的10元回郵信封」,一同放入A5信封(A4大小的一半)(四)寄至:22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4樓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收(郵戳為憑,送完為止)。您知悉並同意「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為提供「活動訊息相關服務及行銷宣傳目的」,得於活動期間與結束後三年內)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另文章經採用,將同時刊登於本版及元氣網(health. udn.com),並收錄於聯合知識庫(udndata.com)及聯合報行動載具等相關產品;本報系海內外各報相關版面得選用轉載。您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所享有的權利及權利行使方式,請參考聯合報系(udngroup.com)隱私權聲明。[聯絡資訊]電洽(02)8692-5588轉5616、5871(平日09:00-21:00 假日10:00-16:00)【巴金森病衛教小冊電子檔】下載點這裡延伸閱讀📍【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11-06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長輩健康能自理 子女照護也安心
父親仙逝後,母親已寡居20年,最讓我和手足感念的,就是她非常關照自己的生活日常。87歲的她,除了自然老化的生理現象外,沒有什麼重大毛病,因此能每天開心騎著四輪車到鄉里的老人館上課。我雖遠嫁他鄉,仍會不定時回東部看望她,也感謝兩個弟弟用心照料,讓我在遠距影像中能看見她健康的身影。當然,照顧老人家並不容易,目前看來健康無虞,而在生活上的照護,子女則是煞費苦心的。食的方面,她的早餐是健康飲品加上牛奶調配,每日從老人館帶回的兩個便當都是適合牙口不好者的美味食物,假日則是小弟烹煮的豬骨高湯加入軟爛稀飯。衣的部分,換上容易穿脫的衣服,鞋子注重軟皮透氣性高的材質,帽子、襪子則是為頭腳保暖。幾年前將她的房間從二樓移至一樓,避免每日上下樓梯,衛浴間使用樂齡盥洗用具,並裝設地板防滑墊。雖然行走自由,但日漸佝僂的身影仍需要拐杖和站立扶手的支援,還好老人館就在住家不遠處,每日騎著代步車在熟悉的路徑上行駛,子女也安心。在高雄的我,會先購置好保健食品及適合她的用品,開車回娘家時,常帶她到東海岸吃美食,也總會點一盤沙西米讓她解饞,每每回程中,她還會高興地唱歌呢。
-
2024-11-06 癌症.其他癌症
徐若瑄得甲狀腺癌!摸到頸部有腫塊會是癌嗎?醫曝甲狀腺腫塊有1特性
藝人徐若瑄在今年初檢查出罹甲狀腺癌,一度無法接受,直呼「為什麼是我」,但隨即積極面對,入院手術。不少人都是在摸到頸部腫塊檢查出甲狀腺癌,但有腫塊也不一定是癌,醫師指出,甲狀腺癌腫塊通常位於兩鎖骨之間,且硬度很高「像石頭」。徐若瑄重養生卻罹癌 自曝有家族遺傳基因據「鏡週刊」報導,徐若瑄證實在今年初健檢發現甲狀腺癌,是長在喉嚨內的零期癌,當時她愣了5秒一度無法接受,直呼「為什麼是我」!徐若瑄去年才離婚,今年又罹癌,讓她陷入低潮,所幸也很快積極面對,隔天就立刻入院手術治療。徐若瑄也在罹癌消息曝光後於IG上PO照片說「我現在很好喔!」她說自己一直很養生,有運動習慣,也很注意飲食,無奈有家族遺傳基因,還好有固定健檢的習慣,才得以早期發現並治療。得甲狀腺癌沒什麼?未分化型很危險甲狀腺癌主要分為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髓質癌以及甲狀腺未分化癌三大類型,以甲狀腺乳突癌最為常見,占比8至9成,且若確診時未出現淋巴轉移,手術治療後,20年存活率高達9成,是「人類最好治療的癌症」之一。若能夠早期發現,甲狀腺癌被認為是相對好治療且預後相當好的癌症。也因此,「很多人以為得甲狀腺癌沒什麼」?,事實上,高雄榮民總醫院核醫科主任、台灣甲狀腺醫護衛教暨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諶鴻遠曾受訪指出,甲狀腺癌仍有10%-30%會是非常嚴重的!他指出若確診較少數的未分化型甲狀腺癌,癌細胞非常具有侵略性,病患可能在確診半年內失去生命,須謹慎以對。甲狀腺癌主要徵兆 聲音沙啞、頸部腫塊硬度高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張以承曾受訪指出,「聲音沙啞、鎖骨間摸到硬塊是甲狀腺癌的主要徵兆,但更多人是沒有任何症狀,在健檢時接受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罹癌。」張以承說,甲狀腺癌腫瘤局部侵犯,會影響聲帶、造成嗓音沙啞;腫塊則會位於兩鎖骨之間,且硬度很高「像石頭」。因此,若自己摸到頸部前方有腫塊,或健康檢查發現有頸部結節,不知道是良性還是惡性的,都應進一步檢查確認。有甲狀腺結節、家族史 需高度留意依據國健署癌症統計報告,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排名,女性發生人數約為男性的3倍,且好發於中年女性。甲狀腺結節、家族史是甲狀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若發現超過一公分的甲狀腺結節,臨床上會先以細針穿刺判斷是良性或惡性,每半年到一年穿刺一次,並連續進行三次,若都是良性則持續觀察即可,不必動刀切除。此外,甲狀腺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發炎等情況,有可能導致癌化。【參考資料】.《噓新聞》去年底才離婚又驚爆罹甲狀腺癌 徐若瑄震驚「為什麼是我」 .徐若瑄IG .疾病百科/甲狀腺癌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04 焦點.健康知識+
貧血多吃含鐵食物能改善?「這類型」恐越補越糟!一表看貧血7類型+4類補血食物
貧血症狀包含頭暈、疲倦、手腳冰冷、臉色蒼白等等,天生或後天等眾多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貧血。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貧血主要影響幼兒及女性,包含孕婦、產婦、經期等,據估計,全球約有40%的6~59月齡兒童、37%孕婦及30%的15~49歲婦女受到貧血影響。一表看貧血原因及7類型貧血可能因缺乏營養素、飲食不均或營養吸收不足、感染、發炎、慢性疾病、遺傳性紅血球疾病等多種因素引起。依貧血原因,可將分成以下7種類型:長期貧血會導致身體細胞組織缺氧,增加心肺疾病發生率。貧血症狀表現取決於成因及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輕微貧血者可能只會感到疲倦甚至無症狀,不過,依世界衛生組織說明,貧血可能會引起以下幾種症狀:疲倦;頭暈或眩暈;手腳冰冷;頭痛;呼吸短促,尤其是疲勞時。嚴重貧血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症狀,包含:嘴唇發白;皮膚和指甲下蒼白;呼吸急促及心率變快;站立時,有頭暈感;身上容易出現瘀青。4大類補血食物適當補充鐵質,有助於改善貧血症狀,而補充維生素食物也能促進鐵質吸收。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19歲~50歲之成人,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為男10mg、女15mg,而懷孕第三期至分娩後兩個月之孕產婦,每日應另以鐵鹽供給30毫克之鐵質。以下整理4大類補血食物:·優質蛋白質: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有助於鐵質吸收,推薦可多吃豆、蛋、魚、肉、奶類,素食者可吃毛豆、黑豆、紅豆、黃豆等補充蛋白質。·含鐵食物:紅肉、豬血、豬肝、黑芝麻、紫菜、紅莧菜、菠菜等等含鐵量高的食物。·維生素食物:尤其是維生素B12及維生素C,平時可多吃深綠色蔬菜及水果,如番茄、橘子、番石榴等,而蛤蠣、牛肉、海帶都是補充維生素B12不錯的選擇。·葉酸食物:高麗菜、蘆筍、龍鬚菜、油菜、小白菜、奇異果、芭樂、鷹嘴豆、柳丁等。 參考資料:世界衛生組織(WHO)、社團法人台灣醫事檢驗學會、Mayo Clinic、Cleveland Clinic、台中醫院、南投醫院、高雄市醫師公會、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中華骨髓移植關懷協會、藥博士 正藥說 延伸閱讀: 去咖啡廳,你會點冷的還熱的?日本失智症名醫:5個導致「失智」的生活習慣,你也中了嗎?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11-03 養生.營養食譜
說食依舊/老菜脯的世代共融
午後,取出半根老菜脯,洗淨切片,用茶油小火煸香後加雞肉略炒,入水,沸後加薑片、紹酒、冰糖,轉小火慢熬,漸漸地,空氣輕溢一股鹹香,暖暖地,柔和了秋燥。我一邊在餐桌上看書,一邊顧著爐火,隱約察覺,等待有時是幸福的,沒有可等之人,生有何戀,沒有可待之事,生有何歡?閩南語稱蘿蔔為「菜頭」,「脯」是乾製或醃製的脫水食物,因此蘿蔔乾就稱為「菜脯」。菜脯價賤,詩人向陽「阿爹的飯包」描寫小朋友好奇爸爸每天出門上工時帶的便當內容,心想「阿爹的飯包起碼也有一粒蛋,若無安怎替人搬沙石」,結果「有一日早起時,天猶烏烏,阮偷偷走入去灶腳內,掀開阿爹的飯包:無半粒蛋,三條菜脯,蕃薯籤參飯」,讀來讓人心酸。菜脯重鹹,台灣在1935年發生規模7.1級的「關刀山地震」,當時霧峰林家籌措賑災物資,林獻堂在《灌園先生日記》記錄「買米4500斤、小鐤百口、魚脯百斤、菜脯10斤」,少量菜脯就可以讓人吃上一大碗飯或粥,正是俗諺「時機仔,菜脯罔咬鹹」的寫照。鞭神老師李廼澔曾爬梳台灣菜脯類別,北部桃竹苗與南部屏東地區多屬於客家菜脯,北部使用梅花種蘿蔔製作,條狀的「蘿蔔乾」經過搓鹽、日曬等工序,薄片狀的「蘿蔔錢」和細條狀「蘿蔔絲」則不加鹽巴直接日曬,屏東美濃則以白玉蘿蔔當原料,並分成甜、鹹兩種。中部以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的閩南菜脯為主,都經過鹽醃日曬,概分為整條蘿蔔製作的「條仔脯」,較小的 「人參脯」,蘿蔔對剖切塊的「大脯」、「小脯」,以及碎丁狀的「碎脯」、「珍珠」。菜脯最常見的料理是菜脯蛋,是早年上學帶便當常見菜餚,不過這道媽媽家常菜卻在1940年代登上宴席料理,中日戰爭導致外來糧食不足,1941年全台實施物資管制,讓酒樓原本以福州、廣東或四川大廚主勺的「大陸料理」,轉化引入臺灣本地原料的菜脯蛋、虱目魚等家常菜,例如當時有「台北文化沙龍」美譽的大稻埕「山水亭」,老闆王井泉就透過黑市和北投農家等在地管道,供應各式新鮮的「台灣菜」,從此宴席菜有了「台灣味」。菜脯蛋第二次華麗登場則與1960年代開始起飛的台灣經濟有關,青葉、欣葉等台菜餐廳崛起,為了讓菜脯蛋邁向職業級,演變出正圓形、立體的厚片烘蛋,一份價格如今賣到250元上下。菜脯雞是另一道「曖曖內含光」的菜色,外表樸拙卻韻味十足,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今年的520就職國宴第四道菜就是竹筍菜脯雞湯,用意或許如黃越綏詩作,「一甕一甕兮菜脯,無同款兮甕仔醃出同款兮台灣情,一路呣驚風吹日曬」。我在30多年前就喝過媽媽煮的老菜脯雞湯,這道料理卻在近20年來廣受歡迎,甚至在商業化大量需求下,老菜脯意外成為「黑金」,921大地震後陸續傳出民眾整理老屋時翻出發黑老菜脯的故事;台東縣關山鎮農會2012年成立蘿蔔銀行,收集老菜脯,其中一甕40年老菜脯還被識貨客人以20萬元高價買走。很巧,電影《總鋪師》裡,「憨人師」吳念真就送給小婉師一甕40年老菜脯,做為辦桌比賽的祕密武器,小婉問怎麼用?憨人師回說:「心如果歡喜,菜就好吃。」數年前與太太文娟赴高雄六龜山區參加她的大學同學會,主人秀芬用自養的珍珠雞煮了一大鍋菜脯雞湯,同時動用了老菜脯、剛製成的青年菜脯和新鮮菜頭,堪稱「三代同堂」,讓湯頭滋味更豐富。晚間,眾人把酒憶苦思甜,山林中高歌,菜脯雞湯冷了再熱,「三代菜頭」不斷交融,重新加溫友情,只是箇中鹹甜,唯有自己體會。
-
2024-11-01 焦點.元氣新聞
50歲男颱風後整理環境全身紅疹 醫:小心植物昆蟲誘發過敏反應
颱風天過後,高雄一名50歲男子在整理倒樹後,不久身上出現大面積紅疹,且伴隨搔癢感前往皮膚科就診,醫師診斷是過敏反應,研判應是清理樹木時不慎接觸某些植物或昆蟲,全身紅疹發作。收治這名病患的阮綜合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表示,男子在颱風後清理環境和傾倒樹木,幾小時後,身上陸續出現紅疹,尤其集中在手臂和腿部,伴隨強烈的搔癢感,紅疹形態表現為局部腫脹、發紅,有些疹子還出現小水泡。研判皮膚症狀,可能是接觸到了某些有刺激性的植物,有毒的植物如毒漆藤,或被昆蟲及毛毛蟲的細毛刺傷所致,細毛刺激皮膚就會誘發強烈過敏反應。劉昭宏表示,開立抗組織胺藥物減輕過敏反應,使用類固醇軟膏塗抹於紅疹患處,都能有效減少發炎及搔癢症狀,也提醒男子避免再接觸可能致敏源,以免情況惡化。劉昭宏提醒民眾颱風過後整理環境時,務必做好自我防護措施,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到有刺激性的植物或昆蟲,預防措施包括在戶外整理環境時,穿著長袖衣物、長褲、手套及口罩,減少皮膚暴露,避免直接接觸植物或昆蟲。清理前,最好先仔細觀察環境是否有毛毛蟲、昆蟲,盡可能避免直接處理這些潛在致敏源,如果必須清理植物或樹枝,建議使用工具如長夾、耙子等,避免手部直接接觸,清理後,應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清洗暴露皮膚部位,減少過敏源附著的可能性。他呼籲,颱風過後整理環境固然重要,但民眾應該提高防護意識,減少皮膚直接接觸有刺激性植物或昆蟲,避免因過敏反應而造成不適,若皮膚出現紅疹、搔癢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
-
2024-10-31 養生.聰明飲食
你覺得苦瓜很苦,是因為你吃錯顏色了!白玉苦瓜、山苦瓜...品種怎麼分?營養師公開最營養的是「這品種」
苦瓜(Bitter melor)為葫蘆科一年生蔓生攀藤草本植物。苦瓜的果實,外觀長滿突起瘤狀物,色呈白色,深綠色,翠綠色,後兩種比較苦,全年均產。盛產期4-10月,是長夏蔬菜不缺供應之一。 苦瓜盛產期4-10月,是長夏蔬菜不缺供應之一。暑天常吃苦瓜,使人涼爽舒適,能刺激唾液和胃酸分泌,令人胃口大開,食慾增加而得改善。苦瓜不只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及植化素,同時能烹調出許多美味佳餚,對身體保健有極大益處。王證瑋營養師曾於粉專「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 」分享苦瓜的6大營養功效: 控制血糖:研究發現,苦瓜中的苦瓜素類似胰島素的作用,可以幫助人體穩定血糖及預防糖尿病發生。 體重管理:苦瓜中含有苦瓜胜肽,可降低腸道中澱粉酵素活性,減少飲食中過多澱粉的吸收,藉此來幫助體重管理的執行。 降低膽固醇:於相關研究發現,苦瓜可調節人體膽固醇,幫助膽固醇正常代謝。 預防癌症:苦瓜中還有高量的活性蛋白及維生素C,具有抗癌功效,並可減少體內自由基,降低癌細胞生成;同時可以強化肝臟機能,促進肝細胞健康,降低肝病的發生率。 維持腸道健康:苦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及排便正常,維持腸道機能及健康。 調節免疫力:苦瓜含有營養素「奎寧」,且維生素C豐富,可以幫助調節免疫功能,對抗外來病菌,亦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及幫助傷口癒合。苦瓜5大禁忌雖然苦瓜有很多好處及功效,學怡君營養師提醒以下族群不宜食用苦瓜: 孕婦:苦瓜含有奎寧,奎寧會刺激子宮收縮,因此孕婦不適食用。 低血糖人士:苦瓜能降低血糖,因此血糖低的人士都是不適宜食用。 脾胃虛弱者:苦瓜含有刺激胃黏膜的成分,有機會刺激胃部,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因為患有胃病或胃潰瘍者均不宜食用。 蠶豆症患者:苦瓜籽中含有醣甙,有機會誘發蠶豆症症狀,忌食用。 缺乏鈣和鋅的患者:苦瓜中的草酸含量較高,食用太多或會干擾人體吸收鈣和鋅,缺乏鈣和鋅的患者不適宜多食。苦瓜如何挑選?選購時注意果體是否端正,果面潔白(或深綠、翠綠),色光澤明亮,瘤狀突出明顯,不受蜂咬,果瘤不裂為佳,若果心外露是紅色、黃化,軟化是屬過熟(煮湯可以)。若有水分壓傷和腐爛生蟲則最好不要購買。苦瓜品種,吃法大不同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國產苦瓜主要來自屏東、高雄、彰化、台中等地區,「白玉苦瓜」苦度最低適合燉煮,「大青苦瓜」苦度適中適合打汁,「翠綠苦瓜」苦味濃適合熱炒。 白玉苦瓜:紡錘果形,果色雪白,口感厚實,苦味低,適合做成各種料理。可加入豬肉、蔭瓜、水及調味,小火燉煮成苦瓜封。 大青苦瓜:長條果形,果色青綠,口感較脆,苦中帶甘,適合涼拌、打果汁。可製成苦瓜汁,比例為苦瓜:水果:水=1:1:200,再加入糖或蜂蜜打成汁。 翠綠苦瓜:細長條果形,果色深綠,口感清脆,苦味濃,適合汆燙、熱炒。可做成金沙苦瓜,先將苦瓜白色內膜刮乾淨,用鹽漬或汆燙去除苦味,放入鹹蛋、苦瓜,快鍋熱炒。苦瓜品種、吃法。(圖片/ 翻攝自農糧署。)此外,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苦瓜品種眾多,以苦味程度輕至最苦排序,包括:最常吃到的白玉苦瓜、圓又胖的蘋果苦瓜、淺綠色的粉青苦瓜、深綠色的翠綠苦瓜,還有體型最小、可切片曬乾泡茶飲用的山苦瓜等。其中,其獨特苦味來自當中的苦瓜素,品種越綠的味道越苦,營養價值也會越高。苦瓜品種、吃法。(圖片/ 翻攝自農糧署。) 延伸閱讀為什麼「苦瓜胜肽」可以改善血糖?吃苦瓜能補充嗎?苦瓜胜肽功效與機制,營養師一文解析天氣好熱沒胃口?國宴主廚:涼拌小黃瓜、梅汁苦瓜...3個私房撇步更好吃!苦瓜維生素C含量,瓜類第一,還能控血糖!營養師教你自製「蜂蜜梅漬苦瓜」 資料來源: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台灣癌症基金會、鮮享農YA - 農糧署、台灣大學生化科技所黃青真教授、李婉萍營養師 責任編輯:曾耀儀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重陽節拜拜可以提早嗎?要拜什麼?重陽節拜拜菜色及流程一次看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10-27 癌症.卵巢.子宮
健保大數據/子宮頸癌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婦癌治療打「團體戰」 團隊決策找最佳解方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近30年,健保署統計罹癌人數明顯下降;女性十大癌症排名,子宮頸癌也降至第八位。從112年健保資料庫分析,患者在林口長庚就診件數9,029,排名醫學中心第一名。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林口長庚的婦癌治療一大特色是「團體戰」,每位來到林口長庚的子宮頸癌患者,如果需要調整治療計畫或癌症復發,任何決策都會透過多團隊會議檢視患者狀況,重新盤點檢查報告等,讓患者能接受最妥適的照顧。多團隊成員包含核子醫學科、放射腫瘤科、婦癌科、中醫師、個管師以及專科護理師及研究護理師等。周宏學表示,近年愈來愈少晚期的子宮頸癌患者,這要歸功於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推行。目前臨床上碰到初診就被診斷是晚期的患者,幾乎都沒有定期做抹片檢查,這類患者通常是因出現咖啡色、血色分泌物,或是分泌物出現嚴重異味時才就診。他呼籲,除了定期做抹片檢查,還建議施打HPV疫苗,如果先前曾打過四價HPV疫苗,近年已推出九價疫苗,因致癌病毒已知的型態愈來愈多種,僅施打四價者,應補打九價讓保護力更全面。區域醫院No.1童綜合醫院/推廣抹片不遺餘力 提供個案完整治療資源健保資料統計,112年童綜合醫院的子宮頸癌就診件數1,450件,居區域醫院第一名。童綜合醫院婦產部劉錦成主任表示,醫院地處海線地區,對子宮頸抹片推廣不遺餘力。除了門診有符合條件個案的提示系統,讓診間每位醫師都能適時轉介,院內也設置專屬五大癌篩站,且每月都有子宮頸抹片巡迴車至各大鄉鎮推廣。另外,所有抹片異常的個案轉介至婦產科門診時,都能有即時陰道鏡及人類乳突病毒的進一步檢查。對於確診個案,有個管師第一時間介入,提供病情諮詢及安排後續檢查。婦科門診同一樓層還有癌症資源中心,除了有護理師,還設有心理師、營養師等,提供專業的一對一諮詢。對於即將進入治療或手術後及後續追蹤有疑慮的個案,透過兩周一次的跨團隊會議,擬定出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每一位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的病人,會發放一本手冊, 詳細記載治療相關資訊,手冊中也說明後續治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處理方式和緊急聯絡方法。院內有最新的機械手臂及微創手術經驗,對於新的治療方法,也隨時掌握最新的文獻資料,為病人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地區醫院No.1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巡迴車開進偏鄉 鼓勵銀髮族抹片篩檢有別於其他兒童醫院,除了小兒內外科、健兒門診等科別,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也設置了婦產科,並定期派遣巡迴車至當地偏鄉及社區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及宣導,因此112年子宮頸癌就醫件數達到1,168件,位居當年度地區醫院之冠。該院婦科癌症學科主任陳子健感謝鄉親肯定,並呼籲女性定期接受婦癌篩檢。陳子健表示,新竹縣市幅原廣闊,許多偏遠山地部落的醫療資源不足,透過抹片巡迴車讓不少年紀較長的女性就近接受篩檢。此外,參與社區抹片篩檢活動的婦科醫師也提供內診,如發現異常,立即安排門診。陳子健說,許多銀髮女性自認很久沒有性生活,應無罹癌可能,即使身體不適,也未能及時就醫,確診時已到晚期,門診就收治過八十多歲晚期患者,治療難度極高。陳子健表觀察門診患者情況,發現子宮頸癌有年輕化趨勢,最近收治兩名二、三十歲的子宮頸癌晚期患者,如果往前推算,應在青少女時期就因性行為感染HPV病毒,以致十幾年後罹癌。美國已將HPV篩檢列為子宮頸癌防治的首要措施,陳子健呼籲,政府如預算許可,也應比照歐美國家防治策略。基層診所No.1高雄榮景中醫診所/中藥能抑制病毒 修復化放療受損的組織健保署資料統計,高雄榮景中醫診所112年子宮頸癌就診件數138件,居基層診所第一名。榮景中醫診所醫師吳景崇擁有中醫、西醫執照,以中西醫互補治療癌症,向來是他推廣的理念。癌症病患上門求診,不先脈診,而是了解病患病況、看X光片,吃何種標靶藥物、化放療次數及產生何種副作用,再來抓中藥材調理輔助,從病理、生理、藥理三管齊下,病患皆有良好預後。吳景崇表示,子宮頸癌致病原主要來自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多經由性接觸傳染。此外,子宮頸長期糜爛、發炎可能轉變為早期子宮頸癌細胞;吸菸、長期服用避孕藥、抹片曾有異常、有家族病史也都是高危險群。人類乳突病毒是DNA病毒,從中醫角度看為毒熱、毒邪,有很多清熱解毒藥物,具有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如紫花地丁、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黃芩、蒲公英等。中藥抑制病毒療效佳,緩解化放療副作用也很有效果。吳景崇說,子宮頸癌患者吃的鉑金類藥物可能造成腎小管損傷、腎功能衰退,高能量射線也易出現燥熱發炎現象,中藥材可助修復受損組織,提升免疫力,助病患更有體力抗癌。112年子宮頸癌患者就醫10大院所
-
2024-10-26 焦點.元氣新聞
【學習傳承】父輩傳承:創新不能求快
李成家是國內最知名的創業家之一,全台最大本土洗髮精品牌美吾華是他廿八歲時一手創立,如今七十六歲的他,最自豪的是兩個優秀女兒順利接班。他早在十多年前即有讓下一代接班的打算,但不強求,先讓孩子獨立,充分給予她們空間,女兒終於自己上門來。提醒晚輩 積極不著急曾當選青年創業楷模、十大傑出青年的李成家,因為對時下新科技不太熟,自嘲「過去我什麼都會,現在什麼都不會」。但他老神在在,願意放手相信年輕人的創新力,提醒年輕人注意風險承擔。老練的他發現,很多年輕人「很想積極,所以著急」,但要把事情做好,必須「積極不著急」,才能把事情的前後順序看清楚。一九四八年出生的李成家,是道地東港囝仔,高雄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後,一人自屏東北上打拚、結婚、創業。李成家的兩個女兒,一路從北一女到台大,留學美國,各自在專業領域表現優異。大女兒李伊俐一畢業就進入外商銀行,手上都是台灣前五百大客戶,一路高升,有機會成為區域負責人。小女兒李伊伶在知名會計師事務所任職,不想一直和冷冰冰的數字為伍,非藥學背景但進入藥廠,從行銷業務出發,成為外商藥廠總經理指日可待。海外學成 轉念願回台兩人很早就向爸爸表明,將來不一定會接班。李成家也了解,「很多事情無法強求,孩子有她們的想法,不可能強迫布局人生。」但他還是有一點盤算,女兒留學後想在當地工作,這不能不答應,但「留在那裡兩三年,要是談戀愛生子,就可能黏在那邊不回來了。」於是他建議女兒找在台灣有分公司的外商,這樣就有機會留在台灣。啟動接班計畫只能耐心等待,這一等就是十三年。李伊俐在外商累積經驗後,有天突然想著:「我幫了這麼多企業,為什麼沒有幫助家裡?」終於首肯回到美吾華,跟在父親一旁學習。李伊伶也在七年前正式進入集團,從面對成熟市場的外商藥廠,見證懷特生技發展國內第一個植物新藥從研發到拿到健保給付的過程。循序漸進 尊重不專制身為父親也是前輩,李成家「尊重而不專制」。他發現年輕人通常都很急,因為很有責任感,所以給自己壓力,但著急是沒用的。他常說:「你快是能快到什麼程度?應該先把問題看清楚。」年輕人優秀,但缺乏經驗,把事情看清楚,設定優先順序,再循序漸進。李伊伶剛回國時在外商藥廠當業務,主管要求還是小菜鳥的她,一天至少要拜訪七位醫師。她第一天就去診間向醫師遞名片,結果被連人帶名片扔出來。她完全傻眼,長大到廿多歲沒碰過這種事。回家和爸爸說。爸爸說:「我以前也被趕出來。」但也提醒「妳就是經驗不夠,不要挑門診時間拜訪醫師。」李成家說,傳承需要時間與循序漸進的過程,重點不在於「告訴」年輕人如何行事,而是給他們足夠空間去探索與實踐。創新創業難度高,若能善用過去的成功經驗,便能事半功倍,這也是長輩價值所在,幫助年輕人縮短學習曲線,讓他們少走冤枉路,少付代價。數位版看這裡 人生的經驗與智慧傳承,可幫助年輕人少走冤枉路。美吾華創辦人李成家說:傳承的重點不在於「告訴」年輕人如何行事,而是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探索與實踐。最重要的是,要相信年輕人有能力創造屬於他們的時代。企業接班一定內鬥?美吾華董座李成家花13年交棒曝秘訣企業傳承一定出現兄弟鬩牆、父子內鬥、母女對簿公堂的戲碼?來看看成功交棒的李成家有什麼心法,如何用人生金句帶領女兒和集團前進。
-
2024-10-25 醫聲.Podcast
🎧|哪些人適合在家接受治療?健保署署長告訴你什麼是在宅急症照護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下稱健保署)今年7月1日推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讓因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而需要住院治療的居家個案、照護機構住民或失能不便外出就醫患者,可以選擇在家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治療。試辦計畫已滿3個月了,到底成效如何?病人及醫療團隊都滿意嗎?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可減少患者因感染頻繁往返醫院及住家,還能跟長照資源結合,減少住院看護費用的負擔,目前看來初步成果很好,明年預計會擴大試辦計畫。🎧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超高齡社會來臨,失能者眾,根據健保署統計,居家照護個案中,約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人每年住院一次以上,八成原因是肺炎、泌尿道、軟組織等感染症,舟車勞頓、寸步不離、工作請假是患者及照顧者的真實寫照。計畫減少就醫不便及費用 商保理賠條件討論中為減緩此現象,繼105年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後,健保署今年再推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由加入計畫的醫療團隊,針對罹患上述三類感染症的居家醫療病人、照護機構住民、急診個案,評估收案並在家給予抗生素治療、衛教等,意即將住院場景搬進家中或照護機構,省去患者移動、重新適應環境的不便,也舒緩醫院壓力,讓「重症留院、輕症在家」治療。對於民眾擔心家中設備、照護知識不若醫院齊全,石崇良表示,試辦計畫除了有醫師、護理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組成的照護團隊,也可透過遠端生命徵象相關監控設備,即時監測患者生命徵象,若發生緊急狀況時有24小時諮詢服務,必要時由醫護人員緊急訪視或安排後送就醫,試辦計畫也連結長照資源,協助患者生活起居。「急性住院部分負擔10%以上,但居家照護僅5%。」石崇良說,加上可節省住院的看護費用,能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且在宅急症照護結束後,長照服務仍可依需求延續;至於民眾擔心在宅急症照護是否不符商業保險理賠條件?目前健保署正與金管會、保險公司溝通中,有望比照白內障門診手術,給予理賠。試辦計畫九成個案可在宅完成治療 也減護理壓力試辦計畫上路至今三個多月,肺炎平均照護天數6.9天、尿路感染5天、軟組織感染5天,且近九成個案在家就能完成治療,僅少數病情嚴重者需透過綠色通道後送到醫院,顯見在宅急症照護的安全性。此外,石崇良說,疫情後疲勞、就業選擇多,造成護理人力吃緊,但試辦計畫提供彈性工時,讓護理師可以在照護空檔接送小孩、照顧長輩、處理家務等,兼顧工作、家庭與生活,是種多元職場發展;現在參與試辦計畫的醫事人員就有37%來自基層診所、居護所等,等於也減少醫院醫護壓力。未來安寧也適用 醫護夜間、假日給付將研議加成試辦計畫回饋佳,石崇良表示,明年預計將擴大收案範圍至安寧個案,如給予癌末病患感染、惡性體質、疼痛、營養等照顧,「他們不見得失能程度高,但免疫力差,到院反而容易感染、加重病情。」據統計,住院安寧與居家安寧共計3.3萬人,是未來在宅急症照護主要新增納入收案對象。為鼓勵更多醫護加入,石崇良說,將研議針對較辛苦的夜間、假日緊急訪視,給予給付加成;持續與產業界合作,發展商業模式,最大化遠距設備協作範圍;參考雲林加值方案,研擬設備租賃模式,由醫院或地方政府提供X光、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設備給基層團隊,降低團隊加入計畫的資金門檻。目前已有161個團隊加入試辦計畫中,多數情形為團隊主動找尋適合的個案納入計畫,不過,民眾若覺得自己的家人也很適合,欲進一步了解該計畫照護小組與參與院所名單,可至健保署全球資訊網「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專區查詢。健保署將持續收集各界意見,優化民眾端的照護服務及醫護端的給付制度,期望實踐在地安養。石崇良小檔案現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經歷: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周佩怡音訊剪輯:風華錄音室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風華錄音室特別感謝: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
2024-10-24 醫療.一般外科
男「亞洲蹲」上大號壓垮馬桶雙臀撕裂傷!醫:蹲著排便正確,但忌一動作
一名50歲男子罹患大腸急躁症,與友人聚餐後腸胃不適,入廁後打開坐墊採「亞洲蹲」上大號,70公斤體重讓馬桶不堪承重爆裂,一屁股坐在破碎的瓷片上,左、右兩邊臀部嚴重撕裂傷,醫師發現傷口太靠近肛門,排泄物易引發感染潰爛,只能另造廔口,以免肛門遭殃。肛門外傷最怕排泄物感染 另造廔口降風險收治這名病患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順久表示,男子70公斤重,經檢查,造成右邊臀部從右至左一道長25公分、深5.5公分的撕裂傷,左邊臀部也有約5公分長較淺的傷口,未傷及重要神經、血管、生殖器,雖有腸躁症,有內痔無外痔,不過傷口深及臀大肌且距離肛門極近,一般手術處理這樣的傷口,會考慮排泄物容易引發感染,大多是不予縫合的。男子傷口深又長,不縫合無法癒合,最終醫護團隊決定拚一下,將傷口清創後縫合,另造廔口,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手術歷時1個半鐘頭,所幸並未發生感染問題,住院1週即出院,約3週後回診拆線,恢復良好。林順久指出,肛門外傷不容小覷,嚴重程度會使手術治療增加複雜性,最常見是嚴重感染,因為肛門皮膚皺褶多、周圍組織豐富,一旦傷口癒合不良或感染,治療將十分棘手,可能影響排便功能,甚至導致失禁留下後遺症,傷口癒合期間,患者除了承受極大疼痛,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留下心理創傷。腸躁症腸道蠕動異常 吃飽就想上廁所 很多人都有吃飽就想上廁所,尤其腸躁症者腸道蠕動功能異常,餐後常有不同程度腹脹、腹痛、想大號等症狀,還會有排便異常、腹瀉型、便祕型,便祕腹瀉交替型,在生活飲食習慣、精神壓力都可能造成腸躁症,應及早就醫治療。蹲著排便符合人體排泄系統 但忌站上馬桶蹲林順久提醒,蹲著排便比較符合人體排泄系統結構,主要是蹲式比坐式的「肛直腸角」角度大,比較好施力、順暢,比較不會腳痠,老年人起身也容易,但最要不得是站上馬桶如廁,坐式馬桶上「亞洲蹲」,不僅增加馬桶承重壓力,也可能因重心不穩而滑倒跌落造成意外傷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22 焦點.健康你我他
我是高年級實習生/65歲退休組團 從屏東唱到全台
人生真是七十才開始,退休後一群平均65歲以上的素人,共同組織了「三間屋樂坊」,開始巡迴唱自己的歌,演自己的戲。大家都不是音樂或戲劇科班出身,只因為共同寫了近30首歌曲,竟然可以唱自己的歌,然後又把歌曲用對白串成戲劇,大家一起演自己的戲。得道者多助,幾年前遇上文化部台南生活美學館推展社區劇場,我們有幸接受專業指導,演出「山海戀愛,屏東故鄉」、「日久他鄉是故鄉」,2022年又接受台北愛樂的指導,演出「埔之內」客家歌舞劇,短短三年從屏東內埔出發,巡迴到台北、台中、高雄演出了36場。我們還邀了一群白髮蒼蒼的長輩,到高雄車站演唱我們的歌,真是難忘的經驗。歲月倏忽過了不踰矩之年,能夠唱自己的歌,演自己的戲,日子便在期待中十分滿足,還可以一起邀約去旅行唱歌演戲,以歌舞劇的迷人,加上史詩的格局,我們這群素人雖然難登藝術的殿堂,至少質樸的表現方式,還能引起觀眾的注目,在車站大廳驚遇的旅客,也不乏拿出手機錄下片斷的陌生人。我們還會繼續唱自己的歌,演自己的戲,我們真是不折不扣的高年級的實習生,幸福ㄅㄆㄇ,Do Re Mi。
-
2024-10-21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名人堂/醫療性凍卵補助將上路 盼政府提供癌友指引
自112年來,各縣市陸續推出凍卵補助措施,對於有意願生育但尚在準備中的女性,無疑是多一顆定心丸;有些縣市更進一步針對癌症病人提供凍卵專案,國健署長吳昭軍近日受訪表示,國健署自去年起持續討論補助「醫療性凍卵」的可能性,正徵詢專家意見、規畫方案細節、醫療院所指引等,也參考日本等地經驗,希望年底前公告上路。這對處於育齡且有凍卵需求的癌友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否則凍卵初估需要花費10萬元以上,對於需要接受後續治療的癌友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癌友生育能力保護 漸受重視衛福部最新癌登報告,111年新增約12萬癌友,其中約16%介於15至49歲,相當於每6位新診斷癌友,就有1位處於育齡階段。以女性發生率最高的乳癌為例,15至49歲病友4840人,占所有病友31.3%。這些年輕癌友,在醫師評估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可以藉由凍卵、凍精、凍胚胎等方式,保留生育能力。國際上針對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相關議題,已經有諸多討論,主要提倡醫病溝通不孕風險、生育能力保護方式,並納入診療常規,如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提供關於癌症病人生育保存的綜合資源和指南。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則指出,癌症治療如化療和放療,可能對病人生育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為了減少這些影響,建議多種生育保存選項;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指引也提到,癌症診斷時,應與正值育齡的存活者討論因治療引起的不孕症風險。在國內,多個重要醫學會,包含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台灣生殖醫學會等,也將癌友生育能力保護議題納入年會、繼續教育課程及跨科討論,可見此議題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癌症希望基金會於2020年首創「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希望協助癌友釐清對生育的想法,2022年則與乳房、血液、泌尿、生殖等五大醫學會合作推出各自科別的「生育能力保護共識宣言」,作為臨床參考指引。癌友生育諮詢 醫院制度不一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中央即將推動醫療性凍卵補助政策,現今台灣並不是所有醫院都具備完善的癌友生育諮詢流程及跨科整合制度,恐無法幫助育齡階段癌友周延思考並做出決策。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的重點,並非鼓勵生育,而是每一位處於生育年齡的癌友,對於癌症治療可能對於生育的影響,都應有「知」的權利,並在跨科醫療團隊,包括醫師、個管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協助下,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盼望除了全國性的醫療性凍卵補助,政府能與醫學會攜手合作,將癌友生育能力保護議題納入醫療常規,建立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的醫療指引,從告知治療對生育的影響、若癌友有意願則進行跨科協作、諮詢、評估是否進行生育保存等,期待醫療院所對癌友生育能力保護服務與流程一致,真正落實並保障癌友生育權益。
-
2024-10-1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衛福部屏東醫院院長王森稔 老醫院拚新氣象為高齡醫療努力
衛福部屏東醫院有百年歷史,是屏東最老的公立醫院。在屏北地區醫療競爭日益激烈之際,今年8月剛上任院長的王森稔說,屏醫新醫療大樓即將動土興建,將朝高齡醫療目標努力,可讓老醫院有一番新氣象,繼續朝下個百年邁進。兒時常跑醫院 能懂病人徬徨王森稔小時候住苗栗,因有過敏體質常氣喘發作,經常跑醫院看診,很能體會病人面對疾病的徬徨和無力感,因此對醫師這個職業有了崇敬與嚮往之心,期許未來能成為懸壺濟世的醫者。國中時因父親工作關係,王森稔全家搬遷到台南,父親也鼓勵他習醫,他不負眾望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原本想走腦神經外科的他,因有3名肝膽胰外科的老師力邀他加入,便走上這科行醫之路。王森稔說,當時台灣的公衛環境不佳,許多人都因蛔蟲、蟯蟲等寄生蟲問題,有肝內膽管結石等疾病,要進行肝臟切除手術。由於患者太多,每個老師每天大概都有4、5台刀的手術,他在一旁擔任助手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不過,當他成為醫師後,台灣的公衛環境已改善很多,需要開刀的病患變成以癌症為大宗,因此他開始在肝癌、胰臟腫瘤、膽管及膽囊癌等領域鑽研,精進腹腔鏡肝膽胰等手術治療。在學術上他也不斷努力,47歲就拿到高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50歲就成為教授,為杏林培養更多人才。新建急重症大樓 屏醫里程碑過去屏北地區是屏醫、屏基、寶建3家醫院三強爭霸,但前年屏東榮總開幕,未來義大也在屏東設立醫院,競爭將愈來愈激烈。王森稔指出,屏醫有百年歷史,建築都已老舊,即將新建地下3樓及地上12樓的急重症醫療大樓,預計2028年完工啟用,對於屏醫來說是重要的里程碑,未來可提供鄉親更好的醫療品質。屏東人口老化嚴重,高齡醫療及長照需求性日增,屏醫高齡醫學大樓附設長照機構,提供護理之家和日照中心所需,長輩們及醫師因此能就近看診照顧,高齡醫療對屏醫是很大優勢,也是未來繼續發展努力的目標。屏醫與高醫的醫療合作多年,王森稔說,屏醫在醫療資源與醫療品質上有很好的基礎,高齡化下的癌症預防及篩檢作業是屏醫發展重點,將建構癌症預防、治療及安寧醫療一條龍的醫療服務,打造屏醫成為屏東地區癌症治療中心。養生沒祕訣 睡眠充足最重要面對生活作息不定又繁忙的外科醫師生活,王森稔並無特別的養生法。他強調,睡眠充足最重要,還好外科醫師生活忙碌,常回家一倒頭就睡了,少有失眠問題;飲食方面,他不挑食,只要是台灣料理及小吃都愛吃。他和太太都喜歡旅遊,迄今已造訪過10多個國家,最愛義大利及瑞士,主要是美食、古蹟、自然風光等深深吸引他。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王森稔的紓壓方式就是「回家」,跟家人聊聊天。他笑說,他是個很「戀家」的人,只要回到家,就覺得很放鬆,沒有壓力,能同時兼顧工作及家庭。王森稔小檔案● 專長:膽石症、總膽管及肝內膽管結石症、黃疸、肝癌、胰臟發炎及腫瘤、膽管及膽囊癌、腹腔鏡肝膽胰手術治療、器官移植● 現職:衛福部屏東醫院院長、肝膽胰外科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衛福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衛福部屏東醫院副院長、高醫附醫一般及消化系外科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後醫學系系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放心交給我!
-
2024-10-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田惠文守護秀林原鄉23年 五全照護成全台典範
打從國小開始,田惠文就坐在父親的摩托車後座,一同進入屏東深山為部落居民治病。自高雄醫學大學畢業後,她被派到花蓮縣秀林鄉從事巡迴醫療,率領衛生所同仁逐一處理偏鄉肺結核、肝癌、肝病、糖尿病等健康照護問題,再到完善個案管理、全人關懷,視病如親。手勢眼神克服語言不通田惠文是台東卑南族原住民,承襲父親志業,走上偏鄉行醫這條路。1997年初任秀林鄉衛生所醫師,一度短暫調到其他鄉鎮,2001年再回到秀林鄉衛生所擔任主任,守護鄉民的健康已23年。在公共衛生領域,秀林鄉一向是重要指標,秀林鄉是花蓮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人口約1萬7000人,當地結核病、B肝、C肝、糖尿病、桿菌性痢疾等疾病盛行率,都遠高於全國平均,鄉民的健康照護常是中央關注焦點。初出茅廬的田惠文努力融入這個以太魯閣族為主的原鄉,語言不通不是問題,「我有一『手』好母語」,手勢、眼神的交流,與發自內心的關懷,讓她獲得病患信任,拉近了距離。面對秀林鄉各項棘手的健康問題,田惠文的第一步是帶同仁上課,以結核病為例,她剛到部落時,不只族人,連衛生所都有同仁以為結核病是「遺傳病」。她獲得上級支持每周五停診,衛生所同仁一起上課學習肺結核知識,一個月後團隊對於肺結核有深入理解,才得以對症下藥。培訓關懷員對抗結核病第二件事是回歸到病人本身,她發現許多肺結核病情控制不佳的病患,服藥順從性很差,這是因為對疾病缺乏了解,也因為吃藥很無聊。因此她培訓在地居民成為「都治關懷員」,定時送藥到病人手中確保服下並給予關懷。很快將肺結核病人數減半,發生率下降40%、個案數下降43%,治療成功率提升到80%。2004年起,田惠文爭取健保署醫療給付效益提升(IDS)計畫,以提升秀林鄉居民就醫便利性,並與花蓮慈濟醫院共同承做。在鄉內九個部落提供巡迴醫療服務,她天天走入部落,雖然要衛教兼包藥,但從來不覺得辛苦。秀林鄉是全國第一家建立全鄉家庭健康戶口名簿的衛生所,以IDS計畫成果為基礎,於2022年轉型為全國第一個「全人整合照護計畫」,由政策推動、資源整合、醫牙共照、中西合療、分級醫療、遠距醫療共同協助下,打造出「全心、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五全照護,健保署並以秀林為典範,推廣到其他縣市。深耕成果驚豔美國學者秀林鄉衛生所團隊深耕的成果引起國際好奇,美國杜克大學兩位學者多次來交流分享經驗,看到秀林鄉衛生所將閒置空間開放給長輩聊天,還訓練員工帶活動、舞蹈,變成日托站,長輩們個個神采奕奕,讓他們相當驚豔。這幾年來,秀林鄉歷經颱風、地震、太魯閣號列車出軌、疫情等天災與事故的考驗,田惠文一次又一次率領團隊突破難關。今年(2024年)4月3日地震,當時正在所內看診的田惠文和病患被震得跌在地上,她扶著病患逃出衛生所。地震後團隊繼續留在衛生所,協助治療地震受傷的病患。當時蘇花路廊、中橫公路交通中斷,田惠文還想方設法轉介洗腎、轉運送慢性病用藥,讓病患安心。拚無人機投藥強化醫療勇於任事的她,多年來主動提出多項有助改善鄉民健康的計畫,帶領衛生所團隊,翻轉外界對秀林鄉既有的負面印象,因此獲獎無數,如今醫療奉獻獎為她輝煌閃亮的行醫生涯再添光彩。因為「想要做得更好」,田惠文持續精進,在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攻讀博士班三年,希望透過自己的研究,鼓勵民眾重視飲食和運動,更加健康。另外她也投入無人機投藥計畫,希望利用科技紓解交通不便造成的偏鄉醫療困境。從小時候陪著父親跨上摩托車,戴起聽診器走入屏東山區,到現在成為秀林鄉衛生所主任,以醫者之心陪伴關懷部落居民,田惠文似乎註定要成為偏鄉的健康守護天使。田惠文年齡:6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現職: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經歷:門諾醫院醫師衛福部立花蓮醫院醫師秀林鄉衛生所主任主要事蹟:97年花蓮縣模範公務人員99年衛福部全國優良防疫公務類個人獎101年健保署偏鄉醫療服務獎101年總統頒發蘇拉颱風災害應變期間搶救有功人員106年衛福部全國防疫績優公務團體111年第14屆金所獎優等獎113年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
2024-10-11 醫聲.Podcast
🎧|登山新手與退休族群看這裡!專家私推全台5條美景登山步道
登山老手建議退休族群想要嘗試登山步道的台灣五條必走路線,從北到南將美景一網打盡。歐都納董事長程鯤作為戶外生活實踐者,他建議,入秋之後的奧萬大、夏季的大雪山、溪頭杉林溪、北部陽明山的台北大縱走、高雄柴山都是值得一探的絕佳路線。不過,他提醒,不論多麼輕鬆的步道,都要準備飲水、高熱量零食、頭燈、防水外套與適合的鞋子。🎧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程鯤從小就被父母帶著上山下海,不是在浮淺、釣魚,就是在露營、登山,讓他對土地由衷地熱愛著。退伍後,他接手父親程育才創辦的山王工業,並變身轉型為國內戶外用具第一品牌的歐都納。作為戶外生活的實踐者,程鯤分享了對高齡社會中,戶外活動市場變化的觀察。他表示,隨著台灣人口結構變遷,戶外活動也吸引高齡族群。從歐都納長期推廣的「小百岳」登山活動中觀察到,參加者越來越多屬於退休族群,家庭族群一同參加也不少。而在各地的登山步道上,也出現不同年齡層的身影,女性運動人口增加,夫婦檔、家庭團體變多,顯見戶外運動的普及性與年齡跨度越來越大。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運動建議對於初投入運動的人們,程鯤依據不同年齡層給予不同的運動強度建議。• 45到60歲:這個年齡層的人大多仍然充滿活力,擁有較佳的體力與伸展性。此年齡層可以嘗試瑜伽、健身等室內運動,特別是針對肌耐力的訓練,以防止肌肉流失,如果在健身房從事重量訓練,由於具有一定程度的受傷風險,建議初期必須聘請專業的健身教練來指導才能夠避免受傷。此外,單車運動、游泳等運動也非常適合。• 60到70歲:這階段的退休族群可以選擇單車運動或健走,尤其是快步健走等具有一定強度的運動,這不僅有助於保持體能,還能有效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70歲以上:提醒高齡者在選擇運動時需格外注意安全,特別是在單車等需要反應敏捷的運動上應更加謹慎。而近年最夯的超慢跑、健走以及伸展拉筋等較溫和的運動方式,或露營、釣魚等戶外活動,都是不錯的選擇。必遊的台灣登山步道推薦程鯤對台灣各大登山步道十分熱愛,他針對不同季節與海拔,推薦適合各年齡層的路線,他指出,不同季節和海拔的山區各具特色,無論是秋天的觀霧與奧萬大,還是夏季的大雪山,都是值得一探的絕佳路線。大雪山以其平易近人的步道和豐富的鳥類生態吸引了眾多遊客,而溪頭杉林溪、北部的陽明山區、台北大縱走、高雄柴山都以多樣化步道,吸引大眾前往,也很適合退休者。他還特別推薦了奮起湖旁的大凍山,這條步道海拔適中,視野極佳,能夠看到十幾座百岳,是一個老少皆宜的好去處。高齡社會與戶外活動市場的變化程鯤說,政府單位努力改善登山步道設施方面,十分便民。他提到,近年來,各地的登山步道不僅維護良好,還推出了如APP離線地圖等創新服務,大大提升了登山活動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他強調,爬山最好與朋友結伴而行,並在有經驗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不過,程鯤提到,有些民眾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出遊,忽略了危險性。他指出,山上的天氣變化萬千,一剎那之間就可能濃霧密佈,看不清方向,很容易迷路,因此不論是輕鬆的郊山還是高海拔山區,出發前都應做好充分準備,最基本的裝備包括,充足的飲水及高熱量零食,並隨身備有頭燈,防水的外套與適合的鞋子,才能應對突發情況,並安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程鯤小檔案現職:歐都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都納戶外體育基金會董事長歐都納山野度假村董事長經歷:歐晉企業董事長學歷:逢甲大學EMBA企業高峰班及高階管理班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吳貞瑩主持人:韋麗文、閻廣聖音訊剪輯:閻廣聖腳本撰寫:閻廣聖音訊錄製:閻廣聖特別感謝:歐都納股份有限公司
-
2024-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侯明鋒南台灣乳癌第一刀 打破「醫不叩門」 主動出擊
有「南台灣乳癌第一刀」之稱的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打破「醫不叩門」的傳統,主動出擊找病人,開疆闢土。從切病灶做研究、寫論文,到帶領乳癌團隊參與新藥臨床試驗,讓乳癌防治成為一門專科,病患得以早就醫、早治療,提高存活率。近50年行醫生涯,相當於台灣乳癌專科發展史的縮影。侯明鋒在嘉義朴子農村長大,從小父母親教導助人救人,促使他選擇行醫這條路幫助更多人。高雄醫學院畢業後,經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隨即赴美進修乳房外科。完整乳癌治療 赴美學習第1人當年的台灣,一年沒多少乳癌病人,美國乳癌的病例數一直攀升。侯明鋒看出乳房外科大有發展,從診斷、影像、手術甚至化療放療、病理學,整套都學會了帶回台灣,是台灣首位赴美學習完整乳癌治療的外科醫師。返台後,侯明鋒在高醫附設醫院建置乳癌防治模式。為了推廣乳癌防治觀念,他帶著一台超音波上山下海,挨鄉挨戶做乳房篩檢,把不敢看病的婦女找出來。原本高醫一年20個乳癌病人,他走出醫院,可能一天就篩檢了兩百多人,每個鄉鎮都出現3、4例病情嚴重患者。因為觸診、超音波訓練扎實,加上細心探查,侯明鋒常能找到機器查不出來的腫瘤,尤其超音波助攻能力特強。侯明鋒為此寫了一篇論文,指出東方女性、特別台灣女性乳房較小,用超音波好好篩檢,並不輸給乳房攝影。因為這篇論文,本來畏懼乳房攝影疼痛的婦女放下心來,政府也願意負擔超音波檢查,上門求診的人漸漸「絡繹不絕」。台灣家族乳癌遺傳 首位發表學者「BRCA1和BRCA2兩個遺傳基因,是造成台灣家族性乳癌遺傳的元凶」,第一個發表此學術成果的學者即是侯明鋒。讓「部分乳癌的確具有家族性遺傳基因」的理論有了實證,並且發現當BRCA1和BRCA2發生遺傳上的突變時,就算女性年紀還輕,罹患乳癌的風險大增。過去台灣基礎醫學難在蒐集檢體。熱衷蒐集資料的侯明鋒說:「以前醫師沒做研究的觀念,覺得開刀時剪檢體太麻煩,可是我堅持要剪,一定要把檢體蒐集起來。我已經蒐集上萬個檢體,到現在還在蒐集。」連中研院都要跟他調資料做研究。說他擁有「南台灣最大乳癌檢體資料庫」並不為過。串聯高屏地區醫護 每月開讀書會即使當上高醫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仍持續寫論文。大學醫院還是要做研究,「我習慣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每個資料都寫下來,隨時醫學會要發表論文,一拿就有資料。」如今發表在SCI論文已有406篇。以乳癌論文升到教授,侯明鋒是全台灣第一人。「台灣小,大家要合作」,侯明鋒格外注重分享、合作和醫病共同成長。他發起串聯高屏地區醫護成立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每個月開讀書會,希望藥師、小兒科醫師都變成乳房專家。臨床試驗開啟侯明鋒另一個乳癌研究境界。50歲那年,他考取兩張臨床試驗的國際證照,數月後,國外臨床試驗就找上門來,在侯明鋒領軍下,高醫乳癌臨床研究團隊近年參與新藥臨床試驗的成果豐碩,被遴選為新藥臨床試驗中心,「四期乳癌存活率因為試用新藥而提高了。」催生俱樂部 數百座談幫助病友為了鼓勵病友,侯明鋒一手催生「木棉花關懷俱樂部」。這個由乳癌病友組成的團體,會員突破1500人,成立28年來辦過數百場座談,病友互相打氣重新展開生活。侯明鋒採走動式管理、言傳身教的帶人哲學。他任院長時,高醫進駐台東大武衛生所建立醫學中心級的專科門診,目前已卸下院長職務的他,仍每月定期到大武衛生所看診。有了台東大武成功經驗,侯明鋒把這套模式復刻到澎湖離島。澎湖每年有300人次到高醫求診,搭飛機或渡船都辛苦。「不如醫師動、病人不動」,包括侯明鋒也到澎湖看診。偏鄉醫療支援,就像一場接力賽,他期待一棒接一棒傳承下去。「有心就能做得到」 日睡6小時侯明鋒一天只睡6小時,早上5點就起床。每天騎著腳踏車去醫院,中午不休息。當天的刀開完,晚上8點必到病房巡房。數十年都是如此,「以身作則」也成為高醫最美的風景。從醫近50載,問他怎麼保持對醫學的熱情和堅定,侯明鋒吐了兩個字「有心」,只要有心,什麼都做得到。侯明鋒小檔案年齡:7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現職: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乳房外科名譽教授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第三屆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癌症醫學會理事美國水牛城婦女醫院乳房科醫師中華民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監事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監事主要事蹟:●高醫建置乳癌防治模式●高醫團隊前進台東、蘭嶼、澎湖,甚至索羅門群島●成立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成立台東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
-
2024-10-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建置南投山城醫療 張常勝坐輪椅也堅持看診「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
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醫事部主任醫師張常勝罹患小兒麻痺,深刻體會弱勢、病人與身障的種種艱難,台大醫學系畢業後,即遠赴南投偏遠的山城行醫。為縮小城鄉醫療差距,張常勝率先建立肺結核病房、職業傷病診療與安寧居家療護等,守護大埔里地區居民健康長達31年。一歲染小兒麻痺症 從此跛行1950至1970年代,小兒麻痺症在台灣盛行。張常勝出生於基隆,一歲多時遭病毒感染,從此只能跛行。他認知「體能不如人,那就做好能力所及之事」,用功讀書,1980年考進台大醫學系,寒暑假期間常去偏鄉服務,醫院實習時多次照顧遠從山地鄉到台北住院的病人,投入偏鄉醫療的念頭開始在心頭萌生。1987年,張常勝考進台大公衛所,鑽研職業傷病領域,1989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進入台大醫院與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參與照顧肺結核與塵肺症等病人。不料1992年被傳染肺結核,也成了患者的張常勝選擇繼續醫治病人,接受當時最新療法「短程治療」,半年後順利痊癒。考進台大 看見偏鄉人力匱乏防治局期間,張常勝再次感受偏鄉資源匱乏的衝擊。肺結核病人診治後需住院數周,曾有感染肺結核的婦人,從桃園山地鄉下山就醫,還拖上三、四個孩子。婦人說,小孩不能幾個禮拜沒人顧,只得帶來陪媽媽住院。這觸動張常勝學生時期的回憶,感慨就醫對偏鄉人仍然是大事,下定決心前往偏鄉。1993年,張常勝得知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沒有內科醫師,他的專長之一的肺結核在埔里極為猖獗,他斷然起而行,從台大醫院轉往埔里小山城實踐初衷。張常勝成為埔基唯一的內科醫師,負責發展加護病房和內科照護。兩年後埔基派張常勝去高雄醫學大學接受腎臟內科訓練,返院後在埔基建立慢性腎病照護,也支援山地巡迴醫療去仁愛鄉部落看診。90年代,埔基每年仍會發現一百名以上的肺結核患者,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件新個案。張常勝深入山地部落後發現,有些部落的居民最大死因是肺結核。肺結核痊癒的關鍵在於完整的治療,需規律吃藥半年,但山地醫療人力不足,衛教宣導不易,有些病人藥吃了一兩個月,就中斷或不規律用藥,導致未能痊癒,甚至產生多重抗藥性,最終死亡。建立南投第一個肺結核病房有鑑於肺結核需要住院的重病病人很多,南投縣內卻無肺結核病房,張常勝著手規畫在埔基設置專責病房,1998年建立南投縣內第一個肺結核病房。921地震時結核病房嚴重毀損,一處小兒科病房重建為呼吸隔離病房;2003年SARS大流行,病房又再改建為可以收治SARS病人的病房。從肺結核到SARS,張常勝看顧多是高傳染性的病人。1994年,一位肺癌末期的老婦人從美國返回,想要在埔里老家善終,但是她已虛弱得無法就醫,希望埔基派醫師出診。當時台灣還沒有安寧療護的觀念,張常勝挺身而出,直到老婦人去世。後來安寧照顧基金會開課推廣安寧療護觀念,他鑽研精進,1998年組建南投縣內首個安寧居家療護團隊,2017年建立埔基安寧病房,構成完整連續的安寧療護系統。張常勝還是南投縣職業傷病診治的重要推手。2003年他開始第一個職業醫學與傷病診療門診,2023年埔基設立職災職能復健中心,獲勞動部認可,成為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31年駐守偏鄉 感謝妻子力挺從醫34年,有31年駐守偏鄉,張常勝最感謝的是妻子周純玟。妻子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跟著他住進埔基宿舍,操持家務、教養孩子,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孩子漸漸長大後,為了升學,妻小搬遷至台中,張常勝當時曾考慮是否該轉換跑道,但他終究心繫偏鄉,並沒有離開。偏鄉醫療人力至今依舊普遍不足,張常勝負責的安寧療護、職業傷病等科別的醫師缺口更難補足。他期望有更多醫師投入,扭轉醫院裡多數專科仍是「一個科一個人」的醫療困境。「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他說,從小到大沒想過行動不便會是問題。雖然工作時常跌倒,甚至摔斷腿,但就算打上石膏,仍能坐著輪椅看門診、值班查房、居家訪視。只要力所能及,張常勝將持續如此,盡心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張常勝小檔案年 齡:64歲出生地:基隆市學 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公衛碩士成功大學公衛博士肄業現 職:埔里基督教醫院安寧照護科及醫事部主任醫師經 歷:台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奇美醫院胸腔內科臨床研究員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秘書長及理事高雄醫學大學腎臟內科臨床研究員埔里基督教醫院內科部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中心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慢性醫學部主任主要事蹟:埔基2019年至2023年病人滿意度第一名保安宮第6屆保生醫療奉獻獎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服務貢獻獎
-
2024-10-08 醫聲.疫苗世代
桃竹苗聯合防疫 台南鼓勵打疫苗
面對新冠疫情,醫療院所施行團體戰,組成區域聯防。桃園市的醫療群轉介制度與桃園市、新竹縣市與苗栗縣所組成的「區域醫療網」,在攔截新冠輕症、減少重症上,就發揮很大作用。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吳家淦表示,當基層診所遇到新冠確診病例,一察覺有重症跡象,便會立即為病患安排轉介。偏鄉民眾 及時獲治療吳家淦以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推行的「桃園市醫療服務改善計畫」為例,他說,在該計畫中,透過行動門診、視訊問診、線上會診、居家醫療等方式,為觀音、大園、蘆竹等偏遠地區民眾提供醫療服務,當發現當地高風險長者、慢性病族群有疑似新冠症狀,便可在第一時間快篩、確診、開立抗病毒藥物處方箋,並協助病患、病患家人取得用藥。在吳家淦的印象之中,過去有位大溪男性糖尿病、心臟病患者,除了發燒,呼吸甚至有點喘,晚上十點做快篩確認陽性,而當地特約藥局、診所都已休息,此時這名病患的女兒只好趕緊到吳家淦診所取得抗病毒藥物,用藥兩天後,病患呼吸喘現象明顯好轉。在減少重症威脅部分,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則運用「台南打疫苗」預約平台鼓勵民眾打疫苗,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在台南市,對於新冠疫苗的推廣,之前也有針對基層診所設立獎勵制度,目前約四分之一診所、及醫院皆可提供疫苗施打服務,因此台南市疫苗施打率已高於全國平均值。同心協力 降重症風險「就醫分流很重要!」賴俊良表示,民眾出現發燒症狀,需盡快做快篩,若診所配置抗病毒藥物,民眾只需到社區診所,即可迅速用藥,降低重症風險,但一有高燒不退、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透過轉診,社區診所會將病患轉至適合醫院,藉由就醫分流、社區診所與各大醫院之間轉診配合,病患可及時獲得救治。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認為,抗病毒藥物的使用,依病患洗腎、年齡等不同狀況,須選擇適合藥物,靠地方首長、衛生局與中央政府通力合作,這些資訊才得以擴散至在地基層診所,而確診、用藥、申請藥物等流程,也因團隊通力合作,才能更順暢,也更能讓病患及時得到所需治療與各項醫療服務,病患重症風險也才能大幅降低。延伸閱讀:防新冠重症 加強抗病毒藥調度
-
2024-10-05 焦點.元氣新聞
陳水扁自爆住院檢查睡眠呼吸中止「切除腳掌腫瘤」送化驗中
前總統陳水扁今天上午在社群透露,自己在颱風山陀兒來之前,動刀切除左腳掌腫瘤,並送化驗中,並進一步說明,在颱風後,自己還住進高雄長庚做「睡眠呼吸中止」的檢查;民進黨立委、兼台南市黨部主委郭國文說,7月份接受陳水扁電台邀約採訪,阿扁總統精氣神都很好,祝阿扁總統早日康復,很快又能生龍活虎。陳水扁除了電台主持工作,時常透過社群平台和網友互動,昨天才貼上官田老家的「菱角鳥」水雉,並寫下「福國利民」,日前山陀兒颱風來龍,也寫下「平安順心」無災無難不料,今天一早,陳水扁在臉書透露,「颱風前,阿扁動刀切除左腳掌腫瘤送化驗中;颱風後,阿扁住進高長做睡眠呼吸中止檢查」。陳水扁也貼出躺在病床照片,臉部幾乎被貼滿檢查的儀器,神情還不錯,網友們則在留言區送暖,「祈禱是良性的,祝早日康復!」、「祝福陳前總統早日康復」、「祝福陳前總統身體一切健康平安」、「聽說山上的芬多精空氣比較好!有空也可以爬爬山」等留言。
-
2024-09-30 醫療.牙科
起床應該先吃早餐還是先刷牙?牙醫師建議先做一件事除細菌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口腔的微生物經過一晚的發酵,代謝物可以促進人體健康」,並未提出學理依據,且壞菌也同樣聚集孳生,傳言說法錯誤。 (2)由於國人習慣睡前、早上各刷一次牙,但「飯後刷牙才是重點」,因此早上應該吃完早餐再刷牙,起床時先喝水漱口、吐掉口中細菌即可。網傳「早上起床先刷牙還是先喝水?」貼文及影片,提到口腔內的微生物經過一夜的發酵,代謝物恰是人體所需可促進健康,起床應該先喝溫水吞下肚、而不是刷牙浪費掉。但專家表示,口腔中有造成蛀牙的好氧菌、造成牙周病的厭氧菌,壞菌經過一夜孳生發酵,應該喝水漱口吐掉、而不是吞進肚子裡,傳言說法錯誤。 早上先喝水再刷牙?微生物發酵代謝物有益? 原始謠傳版本: 早上起床後是先刷牙還是要先喝水呢? 90%的人都不知道,他們認為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口腔成了細菌的集中營,不刷牙就先喝水就相當於吃細菌、太恐怖了,但是事實上人體的口腔裡面有 400 到 600 種的微生物,經過一個晚上的發酵,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物,而這些代謝物恰恰好就可以促進人體的健康,先刷牙反而浪費了這些代謝物,因此早上起床後先喝 300c.c.的溫開水,然後再刷牙,你知道了嗎?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壞菌經過一晚還是壞菌 更多壞菌不會變成有利人體 傳言提到「人體的口腔的微生物,經過一個晚上的發酵會產生大量的代謝物,恰恰好就可以促進人體的健康,先刷牙反而浪費了」。MyGoPen 致電諮詢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高雄蘇文藝牙醫診所院長蘇文藝,他表示口腔中會導致蛀牙的好氧菌、或是會導致牙周病的厭氧菌,經過一整晚的睡眠,會產生容易酸蝕琺瑯質的不利環境,起床時口腔氣味較差、甚至會有口臭,是一般民眾普遍的生活經驗,傳言「微生物發酵的代謝物有利健康」不但沒有學理根據、也違背生活常識,傳言說法錯誤。 MyGoPen 上網查詢具代表性的資料,2005 年當時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行調研、發表的「台灣地區國人口腔健康狀況及口腔衛生行為分析」,提到「由於睡覺時唾液是處於靜止狀態,因此口腔中的細菌更易於此時聚集造成齲齒,國人多年來齲齒率一直高居不下......未來對於口腔衛教的宣導,除強調正確刷牙方法外,更應強調睡前刷牙的重要性」,由上述官方調研的衛教內容,也可確認傳言說法錯誤。飯後刷牙才是重點 起床可先漱口吐掉口腔細菌 傳言提到「早上起床後先喝 300c.c.的溫開水」、「先刷牙反而浪費了這些促進人體健康的代謝物」,意即應喝水喝下口腔內的細菌代謝物。但蘇文藝表示,最好的習慣是「起床刷一次,早餐飯後再刷一次」,第一次的起床刷牙能清除聚集了一整晚的口腔細菌,促進唾液分泌、口腔乾淨了也能增加食慾,第二次是早餐後,將早餐留在口腔裡的食物殘渣刷乾淨。 蘇文藝指出,以國內多次調查,國人通常都是「一天只刷 2 次」,扣除睡前的那一次,早上只能分到一次,在早上只刷牙一次的限制下,會建議將這次的刷牙放在早餐後,對整體口腔的清潔較有意義、「飯後刷牙才是重點」,傳言説「起床先喝水」、吞下細菌的意思,但蘇文藝強調,正確的作法應該是「起床先喝水漱口吐掉、漱掉口腔內的細菌」,吃完早餐之後再正確刷牙,這樣才是符合健康、符合生活習慣的作法。MyGoPen 查詢衛福部委託家庭牙醫學會執行的 2022 年「成年及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計畫」,一天刷牙 2 次或 2 次以上的民眾約有 81.5%,而在複選的情況下,高達 76%的民眾會在「早上起床後」刷牙,「早餐後」的只有 15%,「睡覺前」則有 79.5%,可見「睡前」、「起床後」仍是國人最習慣的刷牙時機。結論 傳言說「口腔裡面有 600 種微生物,經過一個晚上的發酵,產生的代謝物恰恰好可以促進人體的健康」,傳言並未提出學理依據,口腔中有好菌幫助消化,但也有造成蛀牙的好氧菌,或是造成牙周病的厭氧菌,形成複雜的菌叢生態,專家表示,即使睡前仔細刷牙,還是有可能牙間、牙齒內側等地方沒有辦法刷得很乾淨,口腔內的細菌經過一夜的聚集孳生,吞下肚對人體健康沒有益處,傳言說法錯誤。 解決起床後口腔內的細菌最好的方式是刷牙清除,但前提是早餐後也要刷牙,餐後刷牙遠比起床刷牙重要。如果不想早上出門前一直忙著在刷牙、一早就要刷牙二次,那就將早上唯一的一次放在「餐後」刷,起床先喝水漱口、吐掉口中的細菌。衛教資源: 國健署 健康九九 - 如何做好口腔清潔 諮詢專家: 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牙醫師 - 蘇文藝 延伸閱讀: 【影片】早上先喝水再刷牙?微生物發酵代謝物有益?醫:缺乏根據(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9/brush-teeth.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健保大數據/失智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失智症治療原則 讓長者在地幸福老化截至113年4月底,高雄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530,569人,健保署資料統計,高雄長庚112年治療失智症病人41,343人,居醫學中心之冠。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副教授張雅婷觀察,步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攀升,呼籲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高雄長庚是大高雄首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的醫院,神經內科部組成「智能與老化中心團隊」,提供失智症門診照護諮詢服務,並定期與社區結合辦理失智症衛教講座、失智症病友會。就診諮詢認知障礙的病人多元,從最年輕的16歲到最年長的103歲,主要年齡層為65歲以上長者。張雅婷表示,就醫的長輩遍及高雄各行政區,最遠至茂林區、那瑪夏區和桃源區等,也有跨區域的台南、屏東及台東縣市。失智症中心的原則是讓病人回到家鄉「在地幸福老化」,在治療方面,著重跨團隊合作,包括神經內科、精神科、復健科以及牙口團隊、營養團隊、護理團隊等。在高雄長庚用藥的失智症患者約2,000人,除了藥物,還安排職能、語言和物理復健等。非藥物介入的部分,將發展園藝、健口操等,致力於維護其生活功能的獨立性,減少照護者以及家庭負擔。區域醫院No.1台北市聯醫/民眾識能、警覺性增加 診斷極輕度失智者變多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3萬3,961人,是區域醫院第一名。聯醫2017年成立失智症中心,各院區配備醫師、個案管理師、心理師、營養師、社工師等團隊,提供失智症照護。除了藥物治療,2019年首創社會處方箋納入醫囑創新作法,跨界台博館、故宮、中研院、市立美術館等18個文化、藝術單位,幫助患者透過參與社會延緩病情,累計近800個家庭參與、服務超過5千人次。北市聯醫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聯醫女性失智者占比62.57%、男性37.43%,由於女性壽命長,比率高於男性屬正常。85歲以上最多有50.72%,其次65至84歲約45%、64歲以下為3.77%,失智症從75歲後發病比率上升,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提高。劉建良臨床觀察,近五年診斷極輕度症狀者增加,原因之一在於民眾識能增加,若親友出現不同日常表現,就會求診;二為家中曾有失智症病人,再出現第二人有疑似狀況,家人警覺性提高。劉建良認為,及早就醫確診固然重要,但更應該把重心放在透過多元治療介入,管控危險因子,藥物和非藥物治療雙管齊下,預防失智症發病或延緩惡化。地區醫院No.1桃園長庚醫院/跨領域團隊照護 患者以女性居多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桃園長庚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共計13,810人,為地區醫院第一名。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陳怡君表示,就診民眾逾65%為75歲以上的老人,大多為退休人士,性別比以女性居多。陳怡君說,長庚醫院於2009年10月成立失智症中心,以「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為核心,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服務,減緩罹病的照護壓力。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因地處於桃園市、新北市交界,個案來自桃園市約65%、新北市30%、其他縣市5%。桃園長庚的診療服務多元,包括腦部磁振造影與腦部正子造影檢查、腦部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以及研究使用的Tau蛋白正子腦部掃描。陳怡君提到,失智症的診斷非常重要,這些儀器能協助疾病的判讀正確性,包含腦部是否有病理變化,這些檢查對於診斷及後續治療都有莫大幫助。桃園長庚於2017年成立「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一旦就醫民眾確診,跨領域團隊可及時介入,除了藥物與非藥物協助,並透過個案管理及追蹤來串連失智症病患個別照護。另依需求轉介跨科別診療、營養、復健、社會資源等。基層診所No.1新北市清福診所/醫師與照護團隊協力 多樣輔療協助復能三峽清福診所定期由神經內科醫師駐診,提供失智症的診斷及照護,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共計4,126人,為基層診所第一名。總治療長林淑敏表示,除了藥物治療,這裡最大的特色是「復能」,藉由多樣輔療課程幫助長輩延緩失能失智。林淑敏說,診所集結跨領域的照護團隊,醫師看完診後,評估長輩的身體狀況、能力,開立量身訂作的「運動處方箋」,再由職能治療師、復健治療人員進行日常生活功能訓練,以及結合感覺統合訓練。看診的長輩多為輕度、中度的失智症患者,又以中度居多,常合併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照護團隊會依他們過去的生活經驗、興趣設計療程。例如:因黃昏症候群吵著要回家的阿嬤,職能治療師會買菜請他們幫忙整理、洗菜,甚至真的下廚,提供認知刺激,屬於懷舊治療的一種。醫師仔細問診、閒話家常,一位患者平均花45-60分鐘,開立用藥及運動處方箋後,也會實際到復健空間看長輩的執行進度,鼓勵把訓練課程做完。醫護人員、照護團隊的角色更像家人陪伴,與長輩緊密互動,有助於建立長久關係,讓追蹤與治療更有效益。 112年失智症患者就醫10大院所失智症早期症狀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一般人偶而會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但是過一會兒或經過提醒會再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而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該事件。2.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例如依照一個熟悉的食譜做菜或處理每個月的帳單時出現問題。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於原本熟悉的事務常會忘記或遺漏既定步驟,而無法順利完成,例如數學老師對於加減算數常出錯、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等。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一般人偶而會忘記今天是幾號,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5.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有困難失智患者可能在閱讀、判斷距離遠近、決定顏色或對比上會出現困難。可能會誤認鏡子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一般人偶而會想不起某個字眼,但失智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甚至會用其他的說法來替代簡單的用詞,例如:「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部份患者語言理解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一般人偶而會任意放置物品,但失智患者卻更頻繁及誇張,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等,東西搞丟後,無法回頭尋找。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一般人偶而會做不好的抉擇,但失智症患者更頻繁或偏差更大,如聽信成藥等推銷廣告而付出大量金錢,或者買不新鮮的食物,借錢給陌生人,穿著打扮可能不適合天候、場合。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一般人偶而會不想上班或參與社交活動,但失智患者的生活嗜好、運動、社交活動、工作等都逐步減少,變得被動,且避免掉許多互動場合。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睡眠量比過去多。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一般人年紀大了,情緒及性格可能會有些許改變,但失智患者較明顯,例如:疑心病重、憂鬱、焦慮、易怒、口不擇言、隨地吐痰、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沉默寡言、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
2024-09-27 醫聲.Podcast
🎧|運動腳扭傷不是立即冰敷 復健醫學專家告知你「最佳時機」
運動時,腳踝不小心扭傷,或出現運動傷害,很多人習慣第一時間冰敷,這種習慣不見得正確。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蔡文鐘指出,冰敷的作用,主要在降低發炎反應、消腫,不過國外有研究認為,發炎反應是促進身體癒合的第一步,抑制發炎反應,可能影響癒合、不利傷口復原,因此腫痛若沒有很嚴重,就不用冰敷,除非情況較嚴重,可稍微冰敷,舒緩不適。🎧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蔡文鐘提醒,當發現運動扭傷、受傷,以腳踝扭傷為例,可以先把受傷腳踝固定、保護、加壓,若能抬高,更為理想。由於受傷當下,民眾可能不知道骨骼、軟骨有沒有受傷,所以不建議貿然熱敷,或接受推拿、按摩、整骨,以免弄巧成拙、傷勢加重。趕快找到「痛點」,才能擬定治療對策如果出現運動傷害後,兩、三星期都沒有痊癒,運動還是感到疼痛,建議讓醫師評估,以幫助找到「痛點」。若沒有盡速找到痛點,除了運動時就會繼續疼痛、影響運動表現,當形成「慢性疼痛」,代表痛點之處一直在慢性發炎。久而久之,受傷的肌肉、肌腱,很容易就會「纖維化」,也就是變硬、失去彈性,且血流供應大受影響,周邊組織也會受到牽連,治療就需要更花力氣,也更為棘手。當肌腱一鈣化,運動表現大受影響舉例來說,曾有民眾喜歡打網球,且習慣以右手持拍,後來右肩出現疼痛現象,雖然吃消炎藥,但只要一上場打球就會引發疼痛。持續兩、三個月,經醫師用超音波診斷發現,原來是肩膀棘上肌的肌腱有鈣化現象,這代表產生「鈣化性肌腱炎」,當肌腱發炎,長時間便可能鈣化、變硬,加上發炎反應持續不斷,且周邊肌肉、肌腱一拉扯就會引發疼痛,便形成「久治不癒的運動傷害」。蔡文鐘後來運用超音波導引,搭配生理食鹽水沖洗、抽吸,且用體外震波將鈣化點震碎,終於成功去除痛點,但仍得運用復健運動讓肌肉力量、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傷患也終於可以回到球場,繼續享受打網球樂趣。運動前要暖身,運動後也要緩和、冷卻蔡文鐘也叮嚀,運動傷害,或運動傷害久治不癒,有時是「運動前忘記暖身,運動後忘記緩和、冷卻」引起。若運動前沒有暖身,運動後沒有做緩和、冷卻動作,且做的是中、高強度運動,身體心臟血流、肌肉收縮功能,就會出現激烈的起伏、變化,不僅肌肉、骨骼容易受傷,對於心臟,也會產生較大衝擊、傷害。因此,民眾運動前的暖身運動,建議持續五到十分鐘,可以做四肢伸展運動,如果要跑步,可用原地慢跑、小跑步、快走進行暖身,當身體開始暖和,再進行正式運動,身體比較不容易受傷。蔡文鐘小檔案現職: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長庚大學醫學博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蘇湘雲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台灣復健醫學會
-
2024-09-27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洗腎肋膜積液,輕則咳嗽、重則心臟衰竭!飲食務必嚴控鹽分水分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三:肋膜積液【建議就診科別】腎臟內科、胸腔內科、心臟內科保全劉大哥過去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的病史,初期沒甚麼症狀,不以為意,並未規則就醫服藥。加上工作勞累,常常覺得精神不濟,全身痠痛。上班無聊時會聽電台,如果聽到有好用的提神止痛秘方,常常買來使用。然而,沒有規則控制慢性病和濫用不明成分成藥的習慣,讓劉大哥腎臟功能快速下降,還沒50歲就開始洗腎。劉大哥因為工作需要,常常要輪值夜班,飲食時間不正常,外食鹽分又高,很難控制飲食和水分,且因血壓偏低身體不適,洗腎也常常無法洗完,脫水到原來的體重。這陣子劉大哥頻繁的咳嗽,有時還會喘。這天晚上,劉大哥咳個不停,一躺下來就覺得喘到受不了,家人趕快送他到急診就醫。急診醫師發現劉大哥胸部X光有雙側肋膜積水的現象,立即安排胸水引流,引流的胸水是漏出性(Transudate)胸水,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衰竭徵象,診斷是體液過多合併心臟衰竭與肋膜積水,安排住院和緊急洗腎。劉大哥住院後還接受了心導管檢查,發現動脈均有80%的血管阻塞,因此置放了支架改善血流。經過這次驚嚇,劉大哥飲食開始嚴格控制水分,並規律服用慢性病藥物,洗腎時也比較不會有脫不乾水的問題,咳嗽和喘也跟著改善了。洗腎水分沒脫乾 輕則引發咳嗽、重則心臟衰竭洗腎腎友慢性咳嗽,是洗腎室常常要處理的問題。洗腎個案有時候累積的水分沒脫乾,這些水分積在肺部和肋膜腔中,就會刺激咳嗽受器,引起咳嗽。倘若累積的量更多,壓縮到肺部擴張的空間,還有增加心臟的工作量,就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和呼吸困難的徵狀。這些個案可能躺著時就會咳嗽,或者姿勢改變時也會咳嗽。長期的避免方式是控制水分,把水脫乾,然而,有不少個案常常因為洗腎期間血壓下降,無法洗完全程,也因此無法脫乾水分。此時就得搭配嚴格控制飲食鹽分和水分的方式,來改善腎友的狀況。此外,因為腎友常常合併糖尿病與心血管問題,因此,咳嗽合併喘的個案,除了安排胸部X光和到胸腔科檢查外,也需要到心臟科排除心臟衰竭和心肌梗塞。有些年輕的糖尿病洗腎腎友,反而常常因為這種狀況,意外發現有心血管疾病,得以及時治療。腎友也容易感染肺結核造成肋膜積液高雄長庚2021年在臺灣醫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的腎友潛伏性肺結核相關研究中,整理過去文獻,發現臺灣腎友潛伏結核測試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 Tuberculosis Test [IGRA])陽性率高達二到四成,高雄長庚自己收案的資料是19.3%的腎友IGRA陽性,近兩成的陽性率。換句話說,代表腎友間潛伏性結核的風險偏高,五個人中可能就有一個有潛伏性結核,這些人未來有發展成結核病的風險。潛伏性結核代表的是個案接觸過結核菌,結核菌潛伏在人體裡,但尚未發病,因此不具有傳染性,不會傳染給其他人。然而,這些個案有5%到10%未來可能會發展成結核病,免疫力低下和慢性病個案,像是糖尿病控制不佳、老年人、洗腎個案風險更高。因此,對於有接觸過肺結核個案的腎友,IGRA如果陽性,建議要接受潛伏性結核的治療,可以減少九成的結核病風險,也可保護同住家人不會因為自己發病而被傳染。目前台灣潛伏性結核的防治是鼓勵性質,而非強制治療。因此未接受治療或因為副作用無法完成治療的腎友,建議密集監測自己的狀況。若發現咳嗽持續超過2週、不明原因持續發燒、體重減輕、食慾變差等疑似結核病症狀,建議到胸腔科或感染科就醫,釐清罹患結核可能性。此外,慢性咳嗽合併肋膜積液的腎友,除了腎衰竭和心臟衰竭相關的體液過多需要考慮外,感染肺結核的造成肋膜積液也是一個要留意的原因,少數的狀況下,還需要考慮其他感染和癌症的可能。末期腎病變的個案常常有很多共病,腎臟科的照護除了每年例行的胸部X光追蹤外,也會注意個案是否有合併胃食道逆流、氣喘、呼吸道疾病……等,可能增加咳嗽症狀的共病,轉介給相關的科別治療。參考資料1.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20 (2021) 1350e13602.衛生福利部:接觸者檢查及潛伏結核感染評估與治療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uw1IOseqbnBZMT7JcNufqQ(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26 焦點.元氣新聞
靠減重找回健康 縫胃揮別糖尿病
過去減重手術多藉由外科腹腔鏡進行,利用手術方式切除一部分的胃,降低胃容量、食量後達到減重的目的。雖然外科切胃手術效果十分顯著,但還是有著一些缺點,例如麻醉、傷口滲漏、術後胃食道逆流等副作用。另外因為切胃是一項不可逆的手術,所以外科切胃手術一直以來被視為減重治療的最後手段。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醫學界研發出許多不同類型的療法,像是置放胃水球、胃部肉毒桿菌等介於藥物與傳統手術之間的術式,想藉由各種比較低侵略性的方法,達到外科切胃一樣的效果。通常這類術式侵入性較低,但可能會有容易復胖、效果不易維持等缺點。這個困境在全新的胃鏡縮胃手術誕生後,獲得了一線曙光。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腸胃內科沈群勝醫師表示,目前最新的技術叫做「 內視鏡袖狀胃成型術(ESG)」,又稱為「無孔內視鏡縫胃手術」、「胃鏡縮胃」或「胃鏡縫胃」;此手術透過胃鏡經由嘴巴達到胃部,再利用專門的器械將部分的胃部做縫合,達到類似切胃手術的效果,但過程不切除任何器官。沈群勝醫師補充,最早此手術是為了外科切胃手術復胖的病人所打造,不必動刀就可以再次調整剩餘胃部的大小,達到再次減重的效果。後續研究甚至發現,接受胃鏡縮胃手術的效果,幾乎快追上切胃手術,而且併發症後遺症較少,這也讓胃鏡縮胃治療開始在歐美國家廣泛被採用。胃鏡縮胃手術不像切胃手術一樣,因為不需要動刀只需要縫線,大幅減少了麻醉時間及風險,適合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無法長時間麻醉的病患。另外,因為術後當天或隔天就可出院回家,也幾乎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胃鏡縮胃手術也很適合無法長時間離開工作崗位的人。沈群勝醫師說,減重的第一目標並非單純只關心體重數字的降低,而是應該關注是否改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生活品質。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因為肥胖而造成的問題,是不是在體重下降後有明顯的改善。沈群勝醫師舉例,有位40多歲的張先生,雖然體重與BMI並沒有特別高,但因為肥胖的關係,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胰臟發炎反覆住院,年紀輕輕卻要照三餐施打高劑量的胰島素,睡前甚至還要再打一次長效型的胰島素。一天要準時打四次針、工作醫院兩頭燒的人生,讓張先生整天精神緊張、疲於奔命。還好後來張先生接受了醫師的建議,選擇胃鏡縮胃手術,半年內從100公斤瘦到標準的85公斤體重,讓他自己也驚訝的是,糖尿病病情大幅好轉,現在張先生已經脫離所有的注射型胰島素,只需要每天一顆口服藥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當然,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沈群勝醫師表示,他習慣會先跟病患討論減重的目標、平時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心理狀況等等因素,再將評估後適合的所有解決方案,並仔細向病患說明解釋,確保病患能接受最適合、療效最好且副作用最小的治療方式。
-
2024-09-23 醫療.骨科.復健
轉脖子有聲音不代表出問題,出現2症狀才麻煩!1動作真正放鬆肩頸
低頭族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頸部肌肉緊繃,一扭動脖子就出現啪啦的聲音?醫師提醒,只是發出聲音不需要太過緊張,但如果伴隨著長期疼痛、水腫或手麻等狀況,可能視神經壓迫,要盡快尋求醫師檢查及治療。轉脖子產生聲音3原因中正脊椎骨科醫院脊椎外科醫師洪哲緯表示,擺動脖子時產生聲音可歸類為3個原因,頸椎後側小關節內壓力改變,或是骨頭附近的韌帶、肌腱磨擦,或失去軟骨保護的骨頭間磨擦聲音。洪哲緯解釋,人體關節腔內含有用來潤滑關節的液體,液體內含有許多氣體,部分氣化成氣泡,當扭動脖子時,關節腔內壓力改變,氣泡受到擠壓而破裂,產生聲音,不會疼痛,這屬於正常現象。洪哲緯說,人體活動關節時,骨頭附近的韌帶、肌腱磨擦也會發出聲音,若骨頭失去軟骨保護,骨頭間磨擦造成聲音,關節一定會發炎、疼痛,顯示骨頭已退化。做收下巴動作才能放鬆頸部肌肉他表示,扭轉脖子發出響聲並不代表脖子出狀況,不需要過度擔心,若頻繁、用力轉動脖子,不僅不能放鬆頸部,還可能造成傷害,建議做收下巴的動作,可放鬆頸後方肌肉。出現2症狀當心頸關節退化洪哲緯強調,扭動脖子發出聲音還伴隨疼痛或水腫,則可能頸後的小關節退化或發炎,頸椎的結構已發生改變,除脖子疼痛、麻,還延伸到肩膀、手臂,覺得如被電到的感覺,有可能是神經壓迫,神經壓迫嚴重的話後遺症不少,要趕快尋求專科醫師檢查及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22 醫聲.健保改革
信賴關係、充足人力、齊全設備 在宅急症照護的鐵三角
「病患突然在家裡尿不出來,怎麼辦?」自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以下簡稱試辦計畫)今年7月上路後,試辦場域中,陸續發現人員不夠、設備不足等現況。在健保署所舉辦的「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中,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理事長王維昌提到,當病患接受在宅急症照護的時候,患者可能半夜、周末需要緊急治療,例如尿不出來需要插尿管,或突然抽搐、癲癇發作須要處理,而這時候就得仰賴基層診所、居家護理所通力合作,才可能馬上解決問題。半夜、周末急症處理,仰賴團隊的相互合作。王維昌回憶,某天半夜,有位接受在宅急症照護的病患突然尿路不通,如果不及時處理,就必須半夜送醫院急診。診所醫師評估,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詳細檢查、插尿管,無法一個人完成,便尋求社區居家護理所支援,居家護理所趕緊提供攜帶式腹部超音波,到了病患家中,醫療團隊找出原因、協助治療,終於化險為夷。醫療團隊互相合作是解決患者問題的必要方法,宜蘭維揚診所醫師陳英詔從2020年展開居家醫療服務至今,目前他的診所有12名個案納入試辦計畫中。陳英詔分析,試辦計畫要執行成功,主要有三項關鍵:1. 案家對於醫療團隊、居家護理師要有信賴關係。2. 必須要有足夠人力,包含居家護理所護理師團隊的加入,執行才會順利、到位。3. 設備必須齊全,像可攜式超音波機、X光機等,都是重要設備。當這三項關鍵都面面俱到,執行團隊就會更有能力處理各項狀況,民眾也會更安心、更放心。雲林縣推在宅急症支援中心,整合醫藥護三方。雲林好所宅診所醫師黃子華以雲林縣衛生局所推廣的「113年雲林縣在宅急症照護加值方案」為例表示,雲林縣成立「在宅急症支援中心」,透過當地醫院、診所、居家護理所與藥局等各單位聯絡窗口進行溝通、交流,而在宅急症支援中心除了連結醫院、診所、居家護理所與藥局,進而組織雲林照護網絡,也進行教育訓練、培訓種子院所,並提供在宅急症設備支援、規劃值班與各項加值服務。舉例來說,支援在宅急症設備方面,便包含行動支援車、攜帶式X光機、心電圖、床側即時檢驗設備與遠距生理監測儀等,「在宅急症支援中心」提供這些設備,也讓基層診所、居家護理所等執行服務時有足夠資源,且無後顧之憂。彰化員郭醫院醫師郭亭亞指出,員郭醫院進行試辦計畫,並執行遠距監測(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RPM)服務時,會請醫護人員排班訪視、評估病患居家環境,並做好準備,如房間是否收訊良好、抽痰機、製氧機、噴霧機等,都是重要環節。當病況惡化,運用綠色通道直轉後送醫院。此外,護理師也會每日至病患家中訪視、施打抗生素,醫師則視病患狀況評估是要實地或視訊看診,也會進行遠端生命徵象監測,並設有24小時諮詢專線。若病患病況惡化,臨時需要轉診,員郭醫院也與秀傳醫療體系、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員林基督教醫院、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等相互支援,此時,可運用「綠色通道」,也就是用轉診單搭配現場或視訊交班,讓病患盡快轉入適合醫療院所,接受救治。高雄祥全診所醫師張倡榮認為,進行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必須整合居家、安寧、居家護理、長照團隊等資源,不過提供最多的資源並不代表是給予最好的照護,重點在於必須做好家屬衛教工作,當家屬可自行操作儀器,知道自己可以做哪些努力、進行哪些工作,自然就會比較穩定、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