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 科別.消化系統
搜尋
高雄
共找到
2831
筆 文章
-
-
2020-07-17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治癒C肝不只防肝癌 台研究:胃癌淋巴癌降7成
治療C肝不只防肝癌,高醫大研究發現,C肝治癒率提高,胃癌、淋巴癌風險跟著降7成。醫師強調,C肝患者中有1/4肝功能正常,卻已出現肝纖維化,呼籲45歲以上都應做肝炎篩檢。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主題訂為「找出失蹤的百萬病患」(Findingthe missing millions),強調全球有2.9億人尚未意識到已感染病毒性肝炎。肝炎是台灣民眾的健康殺手,過去40年肝癌長期盤踞癌症死因前2名,據統計,全台每年有約1萬1225人確診肝癌,其中有8成是B、C型肝炎所造成,去年全台有1萬2121人因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病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今天共同舉辦記者會,共同呼籲護肝三招「去篩檢、要治療、肝會好」。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為了達到2025年消除C肝目標,健保署106年首度將C肝口服新藥納入給付,只要確診感染C肝,不論有無肝纖維化都能用藥,且治癒率達97%;國健署今年也提供45至54歲民眾,終身可進行一次免費的B、C肝篩檢,原住民更放寬至40到60歲。治癒C肝不只能預防肝癌,胃癌、淋巴癌風險跟著降。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高醫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隨每年每萬名C肝感染者從260人大幅降低至60人,胃癌發生率可降低7成、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降低7成3;若未受到幽門桿菌感染的C肝患者,也可減少6成7的胃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沒有罹患C肝,余明隆說,C肝患者中有45%的人肝功能正常,但其中已有23%早已演變成肝纖維化第三或第四期,正邁向肝功能衰竭等嚴重病變。余明隆指出,肝功能只能做為肝臟健康的預防指標,並非唯一指標,過去臨床上甚至遇過肝功能正常的肝癌患者,呼籲45歲以上民眾都至少要接受1次肝炎篩檢,若有吸毒史、洗腎史、腎功能、糖尿病不好的民眾更是危險族群,更應儘早篩檢。林莉茹強調,即便已進展到肝癌,只要及早治療、存活率也愈高,據統計,肝癌第一期5年存活率約61%、第二期46%、第三期10.5%,到了第四期只剩下2.6%。為了找出隱藏在全台各個角落的肝炎患者,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下半年將在高雄、屏東、澎湖、台東舉辦百場免費篩檢活動,盼深入地方,幫助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肝更好。
-
2020-07-16 橘世代.愛玩橘
怎麼拍都美!高雄柴山「碎心石、海蝕洞」,見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近年秘境旅遊話題高,靠網路推波助瀾,許多秘境成人氣路線,高雄近年走紅秘境,首推柴山阿朗壹、大自然海蝕洞。現年53歲高雄宋姓女子對造訪秘境頗有心得,她說,當地昔日是軍事管制區,外人不得其門而入,後來因管制範圍縮小,美景才浮現,口耳相傳。建議造訪秘境行前要做功課,衡量體能、考量天氣,也要選對衣著鞋子,才不會敗興而歸。如住高雄市要前往柴山阿朗壹,可騎車到中山大學,將車停文學院對面停車場,徒步5至10分鐘到小自然,再下切到海邊。接著一路沿著海岸線賞景前進,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海景,免不了走走停停拍照,怎麼拍都美,讓人忍不住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途會看到一處被暱稱為「碎心石」的顯著地標,類似心型石頭裂開,海浪打上來,海水會穿過石頭縫隙,形成獨特美景。也能看到仙人掌等植物,仙人掌開出黃色鮮豔花朵,吸引蜜蜂流連忘返,在艷陽下格外耀眼。繼續前行會經過一處小漁港,小漁港有幾家特色咖啡廳、海產店,如果以正常腳程,從起點到小漁港約1個多小時。柴山阿朗壹沿途沒有任何遮蔽,建議要做好防曬,並隨時補充水分。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到小漁港就結束行程,可選擇搭公車或走路回停車處。如果時間和體能允許,可以繼續沿著海岸走,經過消波塊路段,大自然海蝕洞就在眼前了,海蝕洞像個天然相框,也有人覺得它像天燈,在海蝕洞拍張網美照,為此行留下難忘回憶。大自然海蝕洞旁另有一個小海蝕洞,可以穿過洞口,站在岩壁拍照,拍出「剪影」效果,傍晚還可欣賞夕照之美,觀察太陽落入台灣海峽。如果時間不夠,只想到大自然海蝕洞賞景拍照,可直接將車停在柴山「海角咖啡」前,走約百公尺就能見到海蝕洞。假日人多,建議平日前往,以免拍照久候。小提醒:探訪柴山阿朗壹要留意天氣、潮汐等條件,雨天踩在石頭上較濕滑,建議雨天別前往,最好穿長袖、長褲、溯溪鞋。一定要攜帶足夠的飲用水,才不會中暑。建議結伴同行,可彼此照應。【愛玩精選延伸閱讀↘↘↘】。花蓮濱海一日遊/天空步道賞百萬海景、黃金稻田!。台灣最美沿海村莊 百年傳承噶瑪蘭族人手藝【強力募集】台灣5大熱門景點照片,就差你一張!詳細活動辦法》
-
2020-07-15 新聞.杏林.診間
畫手術插圖開啟肝臟移植志業…陳肇隆的第一例換肝手術,竟是冒著坐牢風險完成的
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今天完成第2000例肝臟移植手術,陳肇隆有亞洲換肝之父之稱,1984年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回想手術過程,驚滔駭浪,過程歷歷在目。陳肇隆回想,36年前,那位患者因為食道靜脈瘤破裂,大量吐血,陷入肝昏迷、休克,從內科加護病房直接推到手術室搶救。第一位捐肝者剛好有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病史,腹腔極度粘黏,手術5小時,緊接著27小時的受肝手術,病人在麻醉後逐漸蘇醒,肝功能也恢復了。這次手術率先採用腦死定義,當時曾受到各界的爭議與討論,當時的首席檢察官陳涵也表示關切。陳肇隆為什麼要冒著被起訴、甚至坐牢的風險來為病人動手術。他說,1984年台灣還是「萬年國會」的年代,很難期待國會可以主動訂定前瞻性法律,他只好在周延而縝密的準備之下,挑戰法律尺度,突破腦死亡觀念,才可能在那樣的時空推動器官移植醫學,挽救器官衰竭的病人。當時多位醫界、法界專家、大老透過媒體表示,這手術不合法律規定,當時陳肇隆33歲。在此之前,日本的和田壽郎教授在北海道札幌醫學大學,做了相同的腦死亡觀念突破,但在日本,捐贈者的腦死判定程序和受贈者的移植手術適應症都受質疑,而且受贈者不幸過世。因此和田教授被檢察官指控,涉嫌雙重謀殺而纏訟多年。陳肇隆說,在台灣我們採用比歐美更嚴格的腦死判定基準與判定程序,面對質疑,很明快的公布所有病歷資料。因此逐漸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同,並促成腦死亡觀念的共識,當年聯合報的社論主張推動臟器移植立法,副題就是「從長庚醫院創臟器移植新猷談起」。更重要的是第一例換肝病人順利出院,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更從而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比日本早10年、韓國早12年,帶動台灣移植醫學的蓬勃發展,也為3年後的第一例心臟移植、7年後的肺臟移植鋪路。如今說來水到渠成,但十年磨一劍,這是陳肇隆多年努力的成果。他說,台灣第一個走上國際舞台的外科醫師是台大的林天祐教授,首創手指切肝法,在四十多年前就有機會,應邀撰寫英文教科書的章節。可是當時沒有醫學插畫家可以幫他畫插圖,透過他的學生,也是陳肇隆恩師、時任長庚大學校長張昭雄的推薦,找陳肇隆幫他畫手術插圖。當時陳肇隆是第三年住院醫師,也沒有看過肝臟手術,為了把圖畫好,只好把相關資料都找來讀,包括肝臟解剖學、肝臟手術,還有林天佑的論文等。陳肇隆說,只要下了工夫就會產生興趣,當時他依稀覺得肝臟外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最大的突破會是肝臟移植,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肝臟移植就成為他這一生醫療生涯的志業。1983年底,陳肇隆決定投入肝臟移植領域,籌備工作千頭萬緒,那時台灣還沒有進口上市的器官保存液,只能從文獻上找到配方,在製劑室自行調配。剛研發的抗排斥新藥環孢靈(Cyclosporine)還沒有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只有在美國和西歐有限的幾個醫學中心進行人體試驗,他必須提出人體試驗計畫,自己去瑞士,到開發環孢靈的山徳士(Sandoz)藥廠,爭取並引進亞洲第一批的環孢靈,用在最早期的病人。其實連手術器棫都找不齊, 陳肇隆說,巿面上找不到的、未上市的手術工具、器械,只能找工務處、儀器課模擬自行製作。而且當時全台灣,除了陳肇隆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外科、麻醉、護理人員,看過肝臟移植手術,他只能利用每個周末,以狗和豬來做動物實驗,模擬實際的手術情境,訓練換肝小組。陳肇隆說,從1984年的第一例,,第一個十年,只完成16例。第二個十年,完成219例,重點是研究發展活體肝移植,讓台灣居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十年, 958例,著重在經驗傳承與醫援國際。30多年來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工作與成長。迄今高雄長庚醫院是全國最大、最優的肝臟移植中心,在活體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
-
2020-07-15 科別.兒科
來不及打疫苗 3個月男嬰成台灣史上最幼日本腦炎確診者
七月才剛過一半,繼前一周國內新增5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國內增4例日本腦炎病例。為台中市潭子區50多歲男性(於南投縣南投市租屋)、新北市三重區60多歲男性、桃園市八德區40多歲男性及彰化縣大村鄉3個多月男嬰,更是台灣史上年紀最小確診者。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周新增的4人發病日分別為6月24日(台中市潭子區)及6月30日(新北市三重區、桃園市八德區及彰化縣大村鄉),分別有發燒、頭痛、步態不穩、意識不清、抽搐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除台中市個案已出院外,其餘3人仍在住院治療。林詠青表示,彰化縣大村鄉3個多月男嬰是自1999年將日本腦炎列為法定傳染病後,台灣史上年紀最小確診者,六月下旬開始有高燒不退狀況,後病程惡化,甚至出現抽蓄症狀,醫師驚覺該男嬰恐出現腦炎症狀,轉至大醫院救治。林詠青說,男嬰住家有養豬場,研判為可能病媒蚊可能出處。由於日本腦炎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幼兒需15個月以上才可接種,建議家有還不到接種年紀的孩子,家長應加強防蚊措施;若孩童年齡小於兩個月不建議使用含敵避成分防蚊液,在蚊媒較多的季節應避免外出。林詠青表示,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幼兒康復後也可能出現智力受損等後遺症。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4名確診個案中,台中市個案主要於南投市租屋處及工作地活動,其租屋處附近有水稻田及鴿舍,研判於租屋處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桃園市、彰化縣個案住家周邊分別有鴿舍、養豬場或禽畜場,研判2人於住家附近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值得注意的是,新北市個案住家周邊雖有鴿舍,但他潛伏期間曾至屏東縣長治鄉探訪友人及旅遊,友人住家周邊有豬舍,感染源待進一步釐清。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捕蚊燈懸掛及誘捕病媒蚊等防治措施,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衛教宣導。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2020)年迄今共13例確診病例,個案居住地分別為桃園市3例、彰化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2例、新北市、台中市、嘉義縣及台南市各1例,個案活動地附近多有高風險環境。目前正值流行高峰,呼籲民眾於高風險環境活動應加強防蚊措施,並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幼兒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一般民眾如自覺有感染風險,可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
2020-07-14 新聞.食安拉警報
影/爆料高雄自助餐回鍋油「比機油還黑」!衛生局稽查超標換油
一名網友在社群「爆料公社App」反映,在高雄一家自助餐當廚師,他在六月底離職,並揭發店家用超噁回鍋油炒黑色肉類,連老闆娘自己都不敢吃。高雄市衛生局今天到店家稽查,稽查人員以總極性化合物檢測棒檢測,油脂的總極性化合物百分比已超過標準25%,當場請業者更換油品,並限期改善,否則開罰。原PO在臉書上說,去年到這家店上班,沒料到炒菜的油竟是回鍋油,除了過年時段跟偶爾幾次有正常換新油外,基本上就是舊油加新油,基本上沒在清洗。有幾次老闆娘叫他用「回鍋炸油」炒黑色肉類,或黑色醬汁使用回過油炒掉,他看不下去,質疑連老闆娘妳己都不敢吃了,還給別人吃。老闆娘得知回鍋油被偷偷倒掉,還反過來責備大家,「看東西炒」,意思就是外觀比較深黑的菜色,使用黑鍋油製作就沒關係。原PO還放上黑油的噁心照片,引來網友一陣撻伐!指這油也太黑了吧?簡直比車的機油還黑!高雄市衛生局食品衛生科代理科長李欣南表示,衛生局今天派員稽查,現場以總極性化合物檢測棒,檢測油脂的總極性化合物百分比,已超過標準25%,炒菜用油是13.5%、油炸油則是34.5%,當場請業者更換油品,另業者有合法廢油提供回收業者。現場有冰箱溫度無管控、作業場所清潔度不足、菜餚無覆蓋、油脂檢測不合格,已限期7月30日前改善。依食安法第8條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命業者限改後複查,屆時若仍不合格,可依食安法罰6萬元以上罰鍰。李欣南表示,業者可以利用酸價試紙的比對,看是不是需要換油了;另外簡易的檢測方式,當油溫度到攝氏170度時就已出現冒煙的狀態,或是油起泡面積超過油炸鍋面積二分之一的話,就一定要換油了。還有油的顏色變了、或是聞到油耗味時,也要換油。
-
2020-07-13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日常這些用品都有毒!釋出雙酚A恐致荷爾蒙亂、心肺功能異常
生活眾多塑膠用品,不僅僅對海龜有傷害,塑膠餐盤、微波器具、飲水機、熱感應紙等多種物品,很有可能釋出雙酚A,一旦接觸進入體內很容易讓荷爾蒙混亂,而對腹中胎兒與幼童而言,恐怕還導致幹細胞異常功能,也會有肺部發炎或心臟功能異常等不當反應。因此,一旦決定或發現懷孕,就必須嚴格控制減少塑膠用品。 高雄師範大學生科系副教授許惇偉表示,人體會藉由雌激素(女性荷爾蒙),調控胎兒與幼童發展,然而雙酚A化學式結構與雌激素非常像,如果不小心讓雙A進入體內,身體很有機會發生誤判,以為血液雌激素濃度上升,讓胎兒或幼兒有多種不良影響,目前已經證實雙酚A有生殖系統毒性。 許惇偉強調,生活中有許多方式,都會讓環境雙酚A進入體內,飲食方面就有很大的占比,部分食物或食品,在種植或製作時,就吸取土壤裡的雙酚或器具上的雙酚A,讓媽媽們不知不覺把雙酚A吃下肚,胎盤會直接吸收再轉送給胎兒,讓讓胎兒發展有可能脫離原本的人體生長,誘發出許多不當反應。 另一方面,在養育幼兒時,雙酚A也很可能藉著母親奶水,讓孩子吃到肚子裡,導致幼童發展異常。因此許惇偉強烈呼籲,不論孕婦或養育孩子的父母親,一定都要小心雙酚A影響,減少塑膠用品使用外,食材最好也選擇比較健康的來源。 許惇偉提醒,由於雙酚A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除減少塑膠餐具使用次數外,選擇低風險食物也非常重要, 2016年1約3.5萬名許女性調查研究,發現日常生活偏好有機食品的女性,孩子出生時發生尿道下裂與隱睪症的比率較低。衛福部食藥署也提醒,雙酚A在干擾荷爾蒙的狀態下,未來發生糖尿病與心臟疾病風險會上升。 食藥署提醒,如果必須使用塑膠用品,首先應該避免使用塑膠材質容器具進行加熱或長時間之陽光直接曝曬,瓷器使用發現有刮傷、霧面或變形時,應立即更換,就能減少許多雙酚A進入體內。目前台灣規定,任何奶瓶奶嘴的嬰兒用品,必須完全不得檢出雙酚A,讓胎兒孩子能有良好的發展。(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瓶裝水放高溫車內會溶出塑化劑? 實測解答是...... 食物吃不完放保鮮盒 非PVC塑膠就沒有塑化劑危險? 抗生素vs.消炎藥別傻傻分不清 吃錯問題恐怕更嚴重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掌握3原則
-
2020-07-13 科別.呼吸胸腔
蔡啟芳肺部移植/肺阻塞喘、咳、痰 常被誤認感冒
前立委蔡啟芳長期飽受肺阻塞(COPD)所苦,在台大醫院接受肺部移植手術。肺阻塞令人聞之色變,國內40歲以上民眾恐怕逾一成以上罹病,病程早期容易被誤認為感冒、氣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醫師提醒,「咳、痰、喘」是肺阻塞常見早期症狀,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多數患者30、40歲發病吸菸者、吸二手菸者、長期暴露汽機車廢氣、吸入懸浮微粒或以木柴生火民眾,都是肺阻塞高危險族群。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忠仁表示,有害微粒會引起肺臟及呼吸道產生慢性發炎反應,肺泡間隔被破壞,小呼吸道也會因慢性發炎引發黏膜腫脹、呼吸道纖維化,造成阻塞而導致呼氣氣流受阻。余忠仁表示,多數患者在30、40歲左右發病,往往會出現慢性咳嗽、濃痰、易喘等症狀。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過去調查發現,40歲以上成人的肺阻塞罹病率約為7%,但考量到許多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未就醫確診,因此推估社區中實際盛行率可能達10至12%。感冒就醫無改善就要檢查高雄市立旗津醫院院長暨高醫體系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忠榮表示,輕微肺阻塞症狀可能被誤以為是氣喘、感冒等疾病。一般來說,氣喘源於過敏,患者往往從小就有症狀,因此壯年後才突然喘、咳、痰,民眾應考量罹患其他疾病。如果認為罹患感冒,但是就醫一兩次均無改善,且本身長期抽菸、甚至抽了20、30年,就要懷疑可能罹患肺阻塞,赴胸腔科接受評估。余忠仁說,未吸菸者如果有慢性咳嗽、濃痰、易喘等症狀,可觀察生活中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如工作環境長時間有粉塵等,也建議就醫評估。定期打疫苗避免急性惡化蔡忠榮表示,肺阻塞不可逆,患者需藉由氣管擴張劑來改善阻塞情形。由於患者較一般人易感染流感而導致死亡,因此建議患者定期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等,以避免急性惡化。
-
2020-07-11 科別.呼吸胸腔
蔡啟芳飽受肺阻塞所苦 醫界推估40歲以上1成罹病
前立委蔡啟芳長期飽受肺阻塞(COPD)所苦,疾病走到末期,目前正在台大醫院接受肺部移植手術。肺阻塞令人聞之色變,醫界推估國內40歲以上民眾恐怕超過一成的人罹病,但在病程早期卻容易被誤認為感冒、氣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延遲治療。在台灣,肺阻塞每年帶走約6000人的生命。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忠仁表示,長期吸入香菸或其他有害微粒,會引起肺臟及呼吸道產生慢性發炎反應,肺部的肺泡間隔被破壞將造成肺氣腫,而小呼吸道也會因為慢性發炎引發黏膜腫脹、呼吸道纖維化,造成小呼吸道阻塞而導致呼氣氣流受阻。多數患者在30、40歲左右發病,往往會出現慢性咳嗽、濃痰、易喘等症狀。余忠仁表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過去調查發現,40歲以上成人的肺阻塞罹病率約為7%,但考量到許多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未就醫確診,因此推估社區中實際盛行率可能達10-12%。高雄市立旗津醫院院長暨高醫體系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忠榮表示,輕微的肺阻塞症狀可能被誤以為是氣喘、感冒等疾病。一般來說,氣喘源於過敏,患者往往從小就會有氣喘症狀,因此壯年後才突然咳、痰、喘的民眾應考量罹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果認為罹患感冒,但是就醫一兩次均無改善,且本身長期抽菸、甚至抽了二三十年,就要懷疑可能罹患肺阻塞,赴胸腔科接受評估。余忠仁提到,未吸菸者如果有慢性咳嗽、濃痰、易喘等症狀,可觀察生活中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如工作環境長時間有粉塵等,亦須就醫接受評估。衛福部國健署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合作出版的《肺阻塞知多少手冊》中提供一分鐘簡易問卷(如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也發展「1分鐘358」登階測試,民眾可藉由這些工具自我檢視罹病風險。所謂登階測試包含三指標,指標一是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者,就屬高風險族群,這群人需檢視自身有沒有吸菸史或喘咳痰症狀,盡速就醫檢查。指標二是1分鐘內能登階30-50階者,屬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指標三是1分鐘內能登階50階以上者,這群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低風險族群。蔡忠榮表示,肺阻塞不可逆,患者需藉由氣管擴張劑來改善阻塞情形。由於患者較一般人易感染流感而導致死亡,因此建議患者定期接種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等,以避免急性惡化。
-
2020-07-11 科別.骨科.復健
女子防疫家中耍廢 跑步機減重卻「跑者膝」慘上身
一位30歲的女性因疫情不出門待在家,卻因吃太多零食想減重,不僅連續一周在家使用跑步機,又求瘦心切的使用高強度快跑,沒幾天膝蓋外側即感覺疼痛,休息也未見恢復,經前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就醫,才發現是「跑者膝」。物理治療師吳培瑜即指出,短時間內增加跑步距離或跑步時間,很容易引起跑者膝,她並示範三招運動來和緩症狀,避免常卡「關」。「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吳培瑜物理治療師表示,患者的症狀是「髂脛束症候群」(ITBS),典型特徵是跑步或休息,後膝蓋外上側產生疼痛,又俗稱「跑者膝」,只要屈膝就會感到特別疼痛。吳培瑜進一步表示,當臀部肌群無力、骨盆不穩定,在走路或跑步時,大腿的股四頭肌及其他協同的肌群,就會因為代償而承受身體的力量,當地面反作用力從踝關節傳至膝關節時,無法有效做緩衝,膝關節軟骨就要承受較大的壓力,使腿部負擔因而變大,讓肌肉便變得緊繃,造成髂脛束反覆在股骨外上髁不斷摩擦、發炎,產生疼痛。但並非只有跑步者才會出現,吳培瑜說,包括,急速爬過多上、下坡、久站久走的人,還有有扁平足、臀肌無力、O型腿、髕骨外翻、髂脛束緊繃及核心不穩定的人也都較易出現。吳培瑜說,幸好這患者及早就醫接受物理治療,並加上徒手運動治療及體外震波治療,放鬆膝部周邊支持帶及周圍緊繃的肌肉,有效舒緩疼痛。她亦提醒,若疏忽治療,當膝蓋長期過度承受較大壓力,膝關節容易退化。膝蓋外側的髂脛束,也會因為長期肌肉緊繃而引發疼痛,陷入越疼痛不敢動,讓肌肉更無力的惡性循環。為幫助緩和「跑者膝」,物理治療師吳培瑜並示範以下三招運動。第一招【髂脛束伸展】,平躺,欲伸展腳跨越對側腳,對側手抓住大腿後側往該方向帶,直至大腿外側有牽拉感。過程中雙側肩膀平貼於床面,每回維持30秒,一天3到5次,可舒緩大腿外側髂脛束的緊繃感。第二招【側抬腿】,側躺,一腳彎曲支撐身體,腰部穩定不動,臀部出力將另一腳慢慢向上抬高到45°,膝關節保持伸直,單側抬腿每回8~10次、每次15秒,換另一方向,重複練習。以訓練大腿外展肌及臀中肌肌力。第三招【靠牆深蹲】,雙腿夾球或毛巾靠牆站,腳離牆面半步距離,沿著牆往下蹲,停10至15秒後起來。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做三回合。可訓練臀大肌、股四頭肌及股內側肌的肌力。
-
2020-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夏日防疫 長者口罩戴不住怎辦?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證實新冠肺炎有空氣傳播的可能,但因近一兩周台灣進入酷暑,已有不少人難耐高溫「脫罩」而隱藏危機。甫出版國內第一本「長照防疫最想問」手冊的新竹市衛生局長王宗曦提醒,高齡是新冠肺炎最重要的重症風險因子,且銀髮長者、失智症者抵抗力弱,家人必須格外關心其防疫措施,可善用手冊內專家叮嚀的技巧,防範感染機率。「長照防疫最想問」手冊網羅超過20位專家建議,精心整理出防疫包重點。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表示,疫情期間,他問失智者家屬「患者可以配合、戴得住口罩嗎?」,約九成家屬回答可以;但問到失智者本人知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戴起口罩時,有些阿茲海默症患者會陷入沉默或回答不知道。這代表即使每天有大量的疫情資訊,但因失智種類和嚴重性不同,對事件性記憶的能力也不同。因此,若失智者不了解疫情的嚴重性時,照顧者該如何落實防疫措施?白明奇建議,每天可撥出十分鐘解說一遍提醒事項、可以自製醒目的標語和宜人的圖案以便隨時提醒。長庚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強調,失智者的理解力或許只有常人的七八成,但仍保有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勸說其戴口罩時,家屬要「耐心重複、不凶不責備、不能假設他聽不懂」。他建議,若長者不願戴好口罩,周遭的人戴好口罩一樣可以對失智者達到防疫效果。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觀察到,近期因疫情穩定,發現少數民眾進醫院不戴口罩防護,王宗曦提醒長者進出醫院務必戴口罩、勤洗手,切勿因疫情回穩而鬆懈自我保護措施。例如針對有需要進醫院回診的慢病長者,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建議回診防疫措施,包括三高等慢病長者要做好個人防護;初期發病且病情穩定者,可優先到社區診所照護,且就醫之前,可先致電詢問診所人潮,選擇離峰時間前往;若至醫院務必戴口罩,離開醫院後正確洗手,確保手部衛生。王宗曦提醒,防疫要從良好的衛生習慣做起,遵守咳嗽禮節和「內、外、夾、弓、大、立、完」手部衛生,以及掌握五前、五後洗手關鍵時機。詳細的防疫措施均收錄於「長照防疫最想問」手冊,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向衛生局及三個行政區衛生所索取,可電洽(03)5355191。另也提供電子書版本,可上衛生局官網及「udn讀書吧」免費閱讀。※立即閱讀《長照防疫最想問》:http://reading.udn.com/v2/bookDesc.do?id=163857
-
2020-07-09 科別.呼吸胸腔
不止室外有空汙 環保局提醒:室內這些情況也會產生空氣汙染物
當心室內也有空汙!多數人一天當中可能有過半時間待在家中,高雄市環保局提醒,要適時打開窗戶通風,避免室內空氣過於停滯,如果有開伙,要記得打開抽油煙機,避免PM2.5停留過久,避免潮濕,可以使用除濕機減少細菌、真菌的滋生。高雄市環保局官方line「空品報你知」提到,如果是空汙季,外頭空氣會比較糟糕,出門最好戴口罩,但人在家中,呼吸到的多半是室內空氣,室內空氣好壞,與健康也大有關聯。環保局羅列常見的室內空氣汙染物包括,PM2.5、PM10主要由室內燃燒活動造成,如煮飯、抽煙。真菌、細菌主要由密閉潮濕的空間、物品造成,如廁所。一氧化碳主要由密閉空間燃燒不完全造成,如老舊瓦斯爐、熱水器。臭氧主要由辦公室的影印機所造成。甲醛、揮發性有機物在油漆、黏著劑、建築與裝飾材料、家具、家電用品、清潔劑,都可能含有此物質。二氧化碳主要由多人的室內密閉空間所造成。上述汙染物對健康有何影響?過多的二氧化碳,可能會產生「病態建築症候群」,症狀包括頭痛、眼、鼻或喉嚨痛的感染、易感冒、皮膚乾燥發癢、嗜睡、噁心、無法專注、易疲勞、對氣味敏感等種種生理不適症狀出現,稱之為「病態建築症候群」。在辦公室想睡覺,不一定是精神不好,可能是二氧化碳過量所致。甲醛或揮發性有機物,也有很大危害。甲醛的味道很刺鼻,呼吸過量可能導致味覺與嗅覺刺激、咳嗽、喉嚨痛、胸悶嘔吐、致癌等症狀發生。在室內應適時打開窗戶通風,避免室內空氣過於停滯。在家若有開伙,也要記得打開抽油煙機,避免PM2.5停留過久。避免潮濕,可以使用除濕機減少細菌、真菌的滋生。環保局也說,室外的空氣,多數時間都是相對不錯的,尤其在夏季,民眾不妨趁著好空氣時,往戶外走走,有益身心靈健康。
-
2020-07-08 性愛.性福教戰
性愛撐上一個小時讓女友頻求饒 醫:受不了未必性福
當活龍別當暴龍【諮詢醫師: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金源,出處:2003-11-11/聯合晚報/8版/身‧性‧靈】(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問:不是越久越好嗎?每次我撐上一個小時,女朋友就會喊痛、求饒,要我行行好、放過她,這到底是什麼心態?能夠擁有超級強棒的男友,她應該覺得幸福呀!每每做到一半,她就會喊停,原因是不舒服。這對我來說,是項相當大的打擊,男生太久,會讓女生覺得痛?這是真的嗎?還是她開始不喜歡我?現在只要我說想做愛,她總是意興闌珊,有時還表示,如果能在五分鐘內結束,就最完美。不是說男人的健康,就是另一半幸福,我如果只撐五分鐘就不行,那不是很丟臉!難道我太強、太厲害,也是錯事,如果女友無法配合我的需求,是否要我在外面偷吃、打野食?是她有毛病?還是我有問題?(高雄小龍)答:每個男人都希望永遠是一尾活龍,而你很幸運,果然是體力充沛的少年郎。不過,看樣子你還是只會埋頭猛幹的暴龍,這當然會讓女友受不了。其實在男女性愛過程,最適當的插入時間約在15分鐘,因為一般女生陰道分泌物只能維持15分鐘。時間拖太久,沒得潤滑,當然就覺得乾澀疼痛,沒有快感可言,有時甚至會出血。除了陰道乾澀問題之外,如果同一姿勢維持太久,或是體位過於奇特,女生腰部、腿部都會感到痠痛不適。當然高掛「免戰牌」,求饒聲不斷。大部分女生在乎的是插入時的滿足度以及兩人緊緊擁抱的內心親密感受,至於時間久不久,則是其次,適當就好,太久反而不舒服。就像吃飯一樣,如果吃太撐太趕,反而會食不下嚥。男人常以為忍住不射,把性愛時間拖長,就能讓女生得到高潮,有些還藉助羊眼圈、印度神油等外物,來延長性愛時間。小心別弄巧成拙,得不償失。其實時間長短不重要,兩人能夠配合地恰到好處,才是重點,阿龍如果你每次都能撐上一個小時以上,甚至最後可以不射精,或許不是件好事,還可能罹患了射精障礙、射精困難等,最好到醫院接受檢查。
-
2020-07-08 科別.感染科
新增5例日本腦炎 1患者不認得家人
日本腦炎正值流行高峰期。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5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患者分別出現發燒、頭痛、倦怠、步態不穩、口齒不清等症狀,還有人頸部僵硬、躁動不安及意識改變;其中一例50多歲女性病情較嚴重,甚至認不得家人,目前所有個案都在住院治療中。新增5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年齡落在48歲至58歲間,分別在桃園、彰化、嘉義、高雄等4縣市發病,發病日介於6月16日至7月2日間。他們平時活動地點以住家或工作地為主,衛生單位在5人活動地周邊發現有豬舍、鴿舍或水稻田等高風險場所,研判患者於活動地附近感染的可能性較高。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捕蚊燈懸掛及誘捕病媒蚊等防治措施,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衛教宣導。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國內今年目前共9例日本腦炎確診病例,分別為桃園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各2例,彰化縣、嘉義縣及台南市各1例,個案活動地附近多有高風險環境;2016至2019年全國同期病例數分別為9、16、31及13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不過日本腦炎在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林詠青說,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嚴重者甚至可能昏迷或死亡。林詠青表示,國內正值日本腦炎流行高峰,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籲請民眾盡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林詠青提醒,記得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以避免感染風險。
-
2020-07-03 癌症.癌友加油站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45歲確診鼻咽癌第四期 陳愷鴻照常看診,沒把自己當病人
「我是醫師,我得癌症。」陳愷鴻面對病患,從不隱瞞自己與癌症和平共處十多年了。放射治療破壞他的唾液腺,唾液分泌減少,總是口乾舌燥,說起話來卡卡的,但他總是抱著水杯,一面喝水緩解不適,一面分享罹癌經驗,希望每個人都能體會生命的無常及可貴。家族罹癌高風險45歲確診陳愷鴻是婦產科主治醫師,是一個樂於給人溫暖的人,很早就意識到自己有鼻咽癌家族史、罹癌風險高,從飲食、運動到定期檢查都逐步調整,卻還是在45歲那年,被醫師宣判罹患鼻咽癌第四期。陳愷鴻的父親在60多歲時罹患鼻咽癌,身為婦產科醫師,他認為自己工作忙碌,常要半夜接生,作息不固定,以後應該也是高風險一族。只要每次感冒,就會找在耳鼻喉科執業的同學王俊仁醫師,請他用鼻後鏡伸到鼻腔後方,觀察一下口咽和鼻咽。每次他都會向對方開玩笑說:「我這次中獎了沒?」一吃就吐 妻慰體會孕吐2007年7月12日,陳愷鴻記得自己心情愉快,照舊請王俊仁用鼻後鏡檢查,結果在鼻咽上發現突出物,王俊仁當下臉色大變,請陳愷鴻到醫院做進一步切片。在國軍高雄總醫院接受切片檢查後,確認是惡性腫瘤,隔天再轉往高雄榮總做磁振造影,不但確診鼻咽癌,且已是第四期。當時陳愷鴻的主治醫師、高雄榮總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胡渝昌,立刻為他規畫治療計畫。「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方式。」他選擇相信醫師一步步來。放射治療一周後,頭髮逐漸掉光,伴隨著口乾、虛弱、嘔吐等副作用。陳愷鴻回憶,那時候坐在餐桌旁,一吃就吐,最後他乾脆捧著飯碗「移駕」到廁所的馬桶邊用餐,想吐只要轉個頭,就不會弄髒衣服和地板。當時太太還安慰他:「很多孕婦會孕吐,老天爺是要身為婦產科醫師的你,體會一下那種痛苦。」怕影響吸收吃東西不用麻藥 35天療程結束,口咽黏膜組織的破壞逐漸顯現,開始潰爛、破皮,連喝水都有如刀割、針刺,醫師要他喝營養乳品時,先在黏膜破損處塗上麻醉藥才不會太疼。他想想這是必然過程,麻藥也可能影響吸收,決定不用藥,只跟身體說「我現在要吃東西了」,然後一口一口喝進去。治療過程雖然辛苦,陳愷鴻完全沒把自己當病人,仍舊照常看診、晚上也值班,只把半夜接生的工作停了。陳愷鴻持續每天運動、上健身房,很多患者和朋友看到他的樣子都很驚訝:「你一點都不像得了癌症!」治療帶來後遺症突發性耳聾陳愷鴻完成療程後,身體雖逐漸恢復健康,但放射治療帶來的破壞力仍持續作用,他的耳朵、眼睛這幾年都慢慢發生問題。「我的手機壞了嗎?為何一整天都沒有聽到它在響?」2011年3月,陳愷鴻正在納悶此事時,手機有人來電,但他聽不到鈴聲,原來手機沒壞,是他的耳朶發生俗稱急性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陳愷鴻住院治療一周,反觀自省,突發性耳聾致病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自己卻是天天運動的運動達人,體質也非弱不禁風。是否因為右側鼻咽癌曾接受放射線治療和化療受損,在長久持續累積的壓力下,「生命難免找到出口」,右耳的突發性耳聾就這樣發生了。面對罹癌後接踵而來的身體病痛,陳愷鴻仍以平常心看待,更覺得自己被託付、被看重,有責任協助更多患者。他和太太投入慈濟人醫會活動,除了義診外,也持續關懷癌症病患,將自己罹癌後十多年來的心路歷程四處分享,希望為癌患帶來更多力量,勇於戰勝癌症,活出更精彩的人生。陳愷鴻小檔案現職:•高雄市邱正義婦產科副院長•慈濟南區人醫會醫師癌別:鼻咽癌四期抗癌歷程:近13年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專長:•不孕症•腹腔鏡•一般婦科疾病經歷:•台北榮總不孕症專科醫師•海軍總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澎湖海軍醫院婦產科主任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7-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照防疫最想問」新竹首發 王宗曦:抗疫從顧好長輩開始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但長輩抵抗力差,防疫意識應落實為日常。新竹市衛生局長王宗曦指出,抗疫從顧好長輩開始。專家提醒,長照機構應注意自然通風,降低傳染病發生,工作人員則要勤洗手、戴口罩,保護自己和對方。重要的是,人與人互動是有溫度的,應在良好互動下,建立家屬遵守防疫規範的標準作業流程。新竹市政府暨出版「長照防疫最想問」工具書後,王宗曦再於日前力邀專家權威辦理討論會,出席者有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劉伯恩、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愛福家協會總幹事涂心寧等人,與全市多達56位長照負責人或主管,交流防疫之道。此外,也邀請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主任郭漢岳,事先預錄影片,說明長照防疫知識建立的重要性。「長照工作人員最重要的還是勤洗手和戴口罩。」李秉穎說,工作人員常在不同家戶間移動,應保護自己與被照顧者的安全。涂心寧則指出,長照各類機構都應注意「開窗」,自然的通風換氣,可降低長者罹患傳染病的風險,建議每20分鐘要開窗1到2分鐘。若空間使用的是中央空調,也要確保外界氣體交換,可以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000ppm作為指標量測。此外,長照機構會因應防疫需求訂定探視規則。但劉伯恩提醒,人與人的互動是有溫度的,防疫相關規範均應建立在家屬能與長者保有良好互動下來執行。戴口罩已是全民運動,但失智長者較難配合。湯麗玉建議,可邀與失智長者最親近的「重要關係人」來勸說,提升長者意願。王宗曦表示,感謝長照機構在防疫期間,把長輩健康照顧好。為協助長照ABC單位及失智據點防疫,出版「長照防疫最想問」工具書,把疑問化為知識,傳承給照顧長輩的人。印刷限量1500本,民眾可向新竹市衛生局及三個行政區衛生所索取,請電洽03-535-5191。另可上衛生局官網及udn讀書吧免費閱讀電子書。
-
2020-07-03 新聞.長期照護
高醫借重日本經驗 將打造旗津為長照島
因應超高齡社會到來,高醫醫療體系除與日本經產省商務政策統合調整官江崎禎英合作,翻譯他的著作「超高齡社會的處方箋」借重經驗。同時也宣示由旗下旗津醫院協助旗津打造為長照島,全方位守護當地銀髮族。高醫今天以視訊方式,與江崎禎英共同發表「社會可以被改變~超高齡社會的處方箋」一書中文版,會中並發表打造ABC旗津長照島的願景。高醫院長侯明鋒2016年在台北參加一場台日高峰論壇,對於江崎禎英的演講內容大為驚艷,兩人也建立深厚情誼,2018年江崎禎英出版「超高齡社會的處方箋」一書,內容對於如何因應迎戰銀髮浪潮有深入的著墨,去年侯向江崎禎英建議譯成中文版,嘉惠更多台灣讀者,促成了雙方合作。侯明鋒表示,每個人都會老,但傳統「養兒防老」的觀念已不合時宜,大家要體認退休後的生活靠自己,在退休前儘早為自己規劃一張退休處方箋!受江崎禎英著作的啟發,高醫醫療體系也由旗下旗津醫院在當地啟動「長照ABC」計畫,期望將旗津打造為長照島。所謂「長照ABC計畫」,A指的是「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為「複合型服務中心」、C為 「巷弄長照站」,將結合高齡門診、出院準備服務及居家醫療等資源,提供老人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健康促進等多元服務。旗津醫院院長蔡忠榮表示,旗津區老年人口占16.6%,已高於高雄市老年人口平均值,但社區不少獨居老人乏人照顧。旗津醫院兩年前推「長照ABC計畫」,逐見成果,全區13個里,已設有6處C級長照巷弄站。江崎禎英昨在視訊中表示,日本是最早迎接超高齡的國家,相關的長照經驗可作為台灣的參考,高齡化是必經過程,也是值得開心的事,採取的對策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改變視角,從預防醫學,與疾病共生共存等面向,面對老化。
-
2020-07-01 科別.骨科.復健
清潔工跌跤「該邊」怪怪的 右臀手術取出這一條?
在鐵工廠上班的一位女清潔工近日不慎在廠區滑倒跌跤,當下僅覺得右臀刺痛一下,雖赴住家附近診所先治療小傷口,但返家後總覺得「該邊」怪怪的,直到一周後赴「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就醫,經骨科醫師王振華詳細診斷檢查,赫然發現長達9公分的尖銳細長異物侵入右臀,且深入髖關節,經立即安排手術取出,發現是條鎢鋼絲,不僅緊緊貼著坐骨神經,還差點刺穿,幸好手術成功取出,避免更嚴重傷害。收治病例的骨科醫師王振華指出,患者來院就醫時,檢查發現右臀的小傷口已自行癒合,但患者反應她在跌倒之後,只要坐下就覺得鼠蹊部有異物感,總覺得怪怪的、不舒服。因患者有壓痛感,進一步安排X光檢查,結果赫然發現一條尖銳細長異物就在她右臀內。王振華醫師進一步指出,經立即安排患者接受手術,由於異物深入組織,依據經驗法則及術中C型手臂X光機導引下,總算找到異物,是一條一端尖銳、長約9公分的鎢鋼絲,其位置不但深入髖關節,還緊緊貼著坐骨神經旁,一部分並穿過坐骨神經下方,差點穿刺坐骨神經,幸好已完整取出。王振華醫師說,推測可能是患者在被刺中後,因沒有立即取出異物,經過肌肉收縮的力量才會將鎢鋼絲慢慢帶入體內、且深入髖關節旁。術後患者並接受感染控制、消炎止痛,避免深層組織發炎感染。他並提醒,類似意外造成的異物侵入體內應及早取出,否則會引起發炎及傷口感染。以這病例為例,若未及早取出,鎢鋼絲角度只要稍微歪一點,除了可能傷及神經、血管之外,若不慎穿刺肛門、直腸,將引起很嚴重的下腹腔感染。因此民眾只要遇上跌倒、撞傷或被魚刺刺中等意外時,經過一週傷口仍有紅腫、流出分泌物或不明發燒,就須警覺是否有異物入侵,應就速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
2020-07-01 科別.骨科.復健
婦人滑一跤 9公分鐵絲竟從手臂刺入滑到「該邊」作怪
高雄一名在鐵工廠上班的女清潔工最近在廠區不小心滑跤,當時只覺得右臀刺痛一下,雖到診所先治療傷口,但回家後老覺得俗稱「該邊」的鼠蹊部怪怪的,一周後再找醫師檢查,赫然發現似有尖銳細長異物卡在髖關節,動手術取出後原來是條長達9公分鎢鋼絲,研判是從她右臂刺入後,長趨直入骨盆部位,還差點刺穿坐骨神經!收治這名清潔婦的高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王振華說,婦人求治時,右臀的小傷口已經癒合,但她反映,自從跌倒之後,只要坐下來就覺得鼠蹊部像有異物卡住,很不舒服,且壓了會痛,醫院經照X光檢查,發現一條尖銳細長異物就在婦人髖關節附近。院方立即安排她接受手術,依據經驗法則及術中C型手臂X光機導引下,總算找到異物,原來是一條長約9公分的鎢鋼絲,它的位置不但深入髖關節,還緊貼著坐骨神經旁,尖銳的一端已穿過坐骨神經下方,差點穿刺坐骨神經,還好動刀完整取出。王振華醫師推測,婦人摔跤時右臂被鐵絲刺中,因沒有立即取出,經過肌肉收縮的力量才會把鎢鋼絲慢慢帶入體內。手術後已為患者做感染控制並消炎止痛,避免深層組織發炎感染。他說,侵入婦人體內的鎢鋼絲,角度只要稍微歪一點,除可能傷及神經、血管外,萬一不慎穿刺肛門、直腸,會引起很嚴重的下腹腔感染。因此民眾若是跌倒、撞傷或被魚刺刺中等意外時,經過一個禮拜,傷口仍然紅腫、流出分泌物或不明發燒,就應該警覺是否有異物入侵,趕快就醫檢查。
-
2020-07-01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健康保衛站/孩子遠離過敏原 需超前部署
8歲女童小瑾與家人到海產店用餐到一半時,突然出現全身紅疹、眼睛嘴唇腫脹、呼吸困難等症狀。家人立即將她送急診,經醫師診斷為血管性血腫引發過敏性休克,施以抗組織胺、類固醇併腎上腺素治療後症狀獲緩解。經過敏原檢測,證實是對蝦子、蛤蠣等海鮮有嚴重過敏體質。高雄市大同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李仲翔說,這種狀況是兒童常見的過敏反應,食物過敏通常是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被人體免疫系統當成外來病原體引發的免疫反應,食物過敏與人體免疫球蛋白E抗體作用相關。有些慢性過敏原症狀不明顯或延遲幾天才發生,父母不會警覺到症狀與某些食物有關,常讓孩子接觸過敏原,造成體內長期累積,形成慢性發炎,影響孩子的發育、學習與健康。李仲翔指出,過敏主要是遺傳、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引起,近年因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兒童過敏盛行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嬰幼兒時期常以食物過敏或是異位性皮膚炎作為最初表現,年齡稍長後,可能出現呼吸道過敏,氣喘等症狀。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常見食物過敏來源包括牛奶、蛋白、大豆、小麥、花生及堅果類、魚類及貝類等食物。李仲翔提醒家長,除非已知曾發生過敏反應,否則不需要刻意避免食用高致敏性食物,以免造成營養不均衡。吸入性過敏通常與呼吸道症狀如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相關,常見過敏原包含塵螨、蟑螂、灰塵、貓狗毛、黴菌、花粉等。若兒童有過敏疑慮,家長可與醫師討論進行檢測,透過抽血檢驗食物過敏原。
-
2020-07-01 癌症.抗癌新知
如被迫換藥癌友該如何確保用藥權益?名醫這麼說.
今年4月起,生物相似藥成為乳癌治療的選項之一,不少醫師擔心,原本使用原廠單株抗體標靶藥物的癌友,未來突然被換成生物相似藥,絕大部分癌友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更換主治醫師,一旦被換藥,也只能祈求神佛,保佑治療順利。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指出,單株抗體是一種蛋白質,結構複雜且立體,製程嚴密,必須從細胞、酵母菌培養抗體,再經細胞內外的作用,尋找到癌細胞的接受體,例如,乳癌的HER2基因,才能精準毒殺癌細胞。從研發至上市,原廠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必須歷經三大人體臨床研究階段,從毒性、安全性,再測試固定劑量的優缺點,最後則是比較實驗組、對照組的治療差異。反觀生物相似藥物,在研發製程上,就難以如此嚴謹,通常只做一次人體試驗,莊捷翰說,既然被稱為「相似」藥,所以在免疫特性、生物特性,以及抗體結合癌細胞受體的位置、能力等方面相似。由於研究費用較低,藥價也相對便宜,莊捷翰說,從市場機制來看,生物相似藥最大優點就是讓原廠單株抗體藥物降價,一般來說,生物相似藥物售價僅約原廠藥的七八成,可以降低昂貴藥物對於健保財務的衝擊。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持相同看法,他指出,生物相似藥研發成本較低,藥價相對便宜,依照市場機制,只要上市之後,原先生物製劑就會被迫降價,這對於大部分病家來說,可是一大福音。莊捷翰認為,為了降低成本,增加盈餘,未來可能會有不少醫院換購生物相似藥,逐漸替代較貴的原廠標靶藥物,但對於癌友來說,每次換藥都將面臨一定風險。「再相似的蛋白結構,也可能引起不同抗原抗體反應」莊捷翰說,在治療乳癌時,常合併使用兩種單株抗體,例如,A加上A1,絕不可貿然換成B加上A1,因為目前仍缺乏有效性、安全性等臨床研究。陳育民則點出另一個疑慮,生物相似藥在研製上較不嚴謹,重點只放在治療效果與生物藥劑差不多,但適應症卻還可以外推,例如,原廠生物製劑可以用於哪些癌症,生物相似藥一旦核准上市,也能適用在相同癌症。莊捷翰強調,部分先進國家規定,不管癌友使用哪一種藥物,都應該「從一而終」。至於剛確診、首次接受藥物治療的癌友,則可以在醫師評估下,選擇使用原廠藥物,或是生物相似藥物。相較之下,台灣則缺乏相關法規,原本使用A藥物的癌友,可能突然被換成B藥物,莊捷翰說,這就是病人的無奈之處,一直以來都是看固定醫師門診,不太可能因為被換藥,而換院、換醫師。陳育民表示,未來肺癌治療也可能面臨相同問題,癌友已經用了生物製劑一段時間,治療成效不錯,卻被迫換藥,屆時該怎麼辦?陳育民建議,如日後醫院換藥,醫師應該主動告知病友,換藥後的利弊得失,病人瞭解之後,做出選擇。另外,相關醫學會也應盡速擬定換藥規範,讓醫師有所依循。莊捷翰則提醒癌友,如果被告知換藥時,應該請醫師解釋兩個藥物的差異,在換藥後,應該清楚記錄身體變化,包括,治療效果、是否出現副作用,回診時主動提供資料,保障自身用藥權益。
-
2020-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放寬外籍人士入境 來台灣港人讚令人安心
考量武漢肺炎國際疫情趨勢,同時因應商務經貿交流及人道因素等需求,台灣從今天起,放寬外籍、香港及澳門人士入境,許多民眾一踏上台灣土地都表示,感覺很安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29日起,外籍人士除觀光、一般社會訪問以外,都可提出申請;有特殊或商務需求、取得台灣居留證港澳人士也可申請。另外,外交部也說,29日起,來台參加國際會議及商展、度假打工、實習代訓、尋職等外籍人士可憑相關應備文件,向駐外館處申請特許來台。早在去年七、八月就辦理移民來台的陳女士下午搭機來台,她相信,如果有機會、有能力,大家都會這樣做,當初因為看到香港政治上動盪,一方面也擔心港版國安法等政策施行,因此家人下定決心移民來台,周遭很多朋友也都抱持同樣心裡申請移民。陳女士說,因為生活及文化上相近,台灣可說是香港人移民首選,另外像是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也很吸引香港人,不過因為小兒子已經在高雄唸書半年,因此家人決定落腳高雄,目前先生仍留在香港處理相關事務,待一切告一段落後就會來台和家人團聚。陳女士指出,這次來台前,也有特別花費港幣2000元(約新台幣7600多元)進行核酸檢測,她更盛讚台灣防疫作為效率好,不過因為擔心疫情會再度爆發,因此短期內將不會再回到香港。來自香港的陳先生表示,這次和台灣籍的妻子返台,主要是因為小孩要回來上學,小孩原本就是在台灣出生,這次等待很久一段時間後終於可以來台,家人都覺得很開心。陳先生說,為了順利入境,搭機前幾天,一家四口就以每人新台幣6000多元的代價進行核酸檢測,來台後也會依規定進行14天居家檢疫,雖然過程中機票曾被取消三次,但終於可以順利來台,看到縝密檢疫流程,自己感覺很安心。桃園國際機場國境單位表示,因應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部分新入境政策今天上路,少數外籍民眾或許不了解相關規定,也可能來不及提出申請或其他考量,因此首日來台人數較少,不過隨著新政策上路,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符合資格民眾提出申請。
-
2020-06-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籍女學生新冠陽性事件 醫師認為對台有3大重要意義
日籍女學生自台返日被測得新冠肺炎陽性,到底從何傳染目前仍無法確定,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此事件蘊含3大意義,包括將加深其他國家認為台灣篩檢量不足的印象,對台灣未來解封開放不是好事,但此時仍不建議採大規模的普篩,不過針對定點持續進行小規模的抗體監測絕對是有必要的。許秉毅表示,3大意義包括:一、加重其他國家認為台灣篩檢量不足的印象: 目前台灣僅針對具症狀的感染者及與確診案例有密切接觸者和入境者做新冠病毒的篩檢,但近來發表的醫學研究發現 : 有相當比率 (文獻報告從5%至50%不等)之新冠病毒感染是無症狀的 (由一篇來自北京急救醫學中心的報告顯示:有5% 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是沒有症狀的;一篇來自冰島的報告顯示:有50% 的新冠病毒社區感染者沒有症狀),因此國內的現行作法較難偵測到這些「無症狀之新冠病毒感染者」。所以當有來自台灣的「無症狀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他國被偵測到「新冠病毒」時,其他國家會更加認為新冠病毒未在台灣本土消失,只是台灣篩檢量不足,未發現這些無症狀的感染者而已。二、民眾仍須注意「保持良好的社交距離」及「適時配戴口罩」:雖然此次「女學生返日確診」的事件有可能是「偽陽性的烏龍事件」或「飛機上感染」,但不排除在台灣發生了「無症狀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在台灣已「流感化」,潛伏在台灣的某些社區之內,默默地作無症狀的傳播。因為無症狀的感染者仍具有傳染性;一篇來自山東大學的報告顯示,有一位至武漢旅遊返回北京的新冠病毒受感染者,雖然從頭到尾未有任何症狀,卻把身上新冠病毒病毒傳染給4位家人。因此民眾目前仍須注意「保持良好的社交距離」及「適時配戴口罩」,以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三、今年冬天新冠病毒極可能「捲土重來」:新冠病毒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樣,在夏季不好繁殖,傳染性下降,也較易產生無症狀的傳染;但是到了冬天,可能又會活躍起來,造成流行。因此民眾、各企業及政府皆須對今年冬天新冠病毒捲土重來的可能性「超前佈局」,作好規劃。許秉毅表示,台灣目前並沒有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作大規模的「全民普篩」並不符合成本效益,但需定期作「防疫點抗體篩檢」,以了解都會區「新冠病毒流行趨勢」。若偵測到流行趨勢上升,馬上作因應,才不致像義大利或美國因醫療公衛體系感知過慢,造成「新冠病毒」的「全境擴散」,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建議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個較頻繁與國外接觸的都會區,使用敏感度與特異性佳的試劑(如羅氏藥廠的 Elecsys Anti-SARS-CoV-2)作小規模 (如二所大學及二所高中,各500人)的血清新冠病毒定期檢測,這樣應會對了解台灣是否存在有某些無症狀感染者有所助益,另外也可隨時了解新冠病毒在台灣社會是否有死灰復燃的情形,同時因為「血清抗體之檢測」比起「PCR檢測法」具有方便、花費少、了解是否曾感染過的優點,同時檢測時只需抽一點點血,不必作很不舒服的鼻咽採檢,應是可行之道。
-
2020-06-27 科別.新陳代謝
痛風是吃太好造成的! 這2件小事都是防復發關鍵
現代人對吃毫不忌口,餐餐大魚大肉,致使痛風患者有增多趨勢。國外研究發現,季節轉換期間,氣溫驟變會造成尿酸飽和點往下降,可能會加速誘發痛風發生,而且常發生於夜深人靜的好眠時間。所謂「痛風」,是一種身體內普林(Purine,或稱嘌呤)代謝異常的疾病。當體內普林代謝異常,使體內過多的尿酸沉澱堆積而導致疾病發生,若沉積在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炎,如果沉積在腎臟就有腎臟疾病等。發生痛風的原因是血中尿酸過高,但尿酸過高不一定會得到痛風!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只要超過7.0mg/dL都叫做「高尿酸血症」,而尿酸過高者,只有10~20%最後會成為痛風患者,其餘80~90%則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 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一般而言,痛風高危險族群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疾病、遺傳基因、飲食不忌口、部分藥物及其他疾病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指出,痛風已是常見文明病之一,但有許多患者對於痛風的病識感薄弱,對於疾病控制存有眾多迷思,而採用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治療,反而加速病程進展,得不償失。 迷思1:飲食忌口就能控制?余光輝提醒,多數痛風患者以為單靠飲食就能有效控制痛風,事實上,有研究指出,尿酸生成受飲食影響,遠不及體內細胞自行合成來的重要。飲食控制僅能影響20%尿酸值,其餘80%則是身體自行合成。因此,痛風治療仍以藥物為主、飲食控制為輔。他建議,應長期接受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治療,積極將血尿酸值維持於6mg/dL以下,而已產生痛風石者則應將血尿酸值降於5mg/dL以下,才能有效減少痛風不適,改善生活品質。 此外,也應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的調整。飲食上,並非不能吃魚吃肉,而是要避免暴飲暴食,並小心高普林的食材,如肉類、海鮮等;冬天吃鍋、進補,則小心火鍋湯、魚湯、海鮮濃湯等,都要適量攝取。而舉凡啤酒、紅酒、高粱酒、威士忌等,不管哪一種酒都該避免。 迷思2:發作時吃止痛藥就好?蔡文展表示,利用冰敷、止痛藥只能短暫減緩急性疼痛但並非為長久之計!而且,一味的吃消炎止痛藥雖然舒緩疼痛,但卻治標不至本,疾病本身對於身體的危害仍存在。 沒有從根本解決尿酸過高的問題,長久下來,尿酸結晶體可能沉積在耳朵、手部、腿部等,形成「痛風石」。痛風石會導致關節嚴重變形,甚至還會侵蝕骨頭 ,若未治療,會侵害關節,造成關節變形,導致行動不便;若痛風石結晶堆積於腎臟,則會造成腎臟病變或腎結石,恐發生腎臟萎縮、功能喪失等問題。蔡文展呼籲,痛風患者別再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止痛,應積極接受控制尿酸值治療,而今年12月1日起健保已通過一線給付的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只要按時服藥即可降低血尿酸值,且一年可減少83%痛風石體積。 (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年紀輕輕就痛風 這項因素讓風險增3倍! 痛風關鍵不在高嘌呤! 你每天喝的這2種飲品才是元兇
-
2020-06-26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蘇昱日:運動要持之以恆
-
2020-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女疑在台染疫 專家促入境全篩
日本出現一名自台返日無症狀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打破我連續七十三日零本土新冠肺炎病例紀錄。專家建議,境內解封後,國內採檢量減少,應可考慮為入境者全面篩檢,避免無症狀感染者躲過居家檢疫,走入社區;也可考慮針對北、中、南、東做小型普篩,釐清國內感染情形。由於疫情中心只公布日籍女學生曾在南台灣的大學就讀,昨晚網路上傳出高雄某大學的學生已接到衛生所電話,但被指涉的學校不證實。高雄市衛生局表示,「要去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網友表示,日本女學生如果真的在台灣感染,那台灣七十三日無本土感染是假的?無症狀感染是新冠病毒的特性之一,且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多達三至四成,即使染病也沒有症狀。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國內落實居家檢疫十四天,有症狀就揪出來採檢,防疫初期可立刻見效,但無症狀感染者檢疫十四天回歸社區,這些具傳染力的無症狀感染者,也需關注。台大醫院小兒部暨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台灣兩個多月無本土個案,但不代表社區內沒有病毒,對於新冠病毒,若未全面接種疫苗,就不會從社區消失。他推測,可能現在病毒傳播速度很慢,加上感染者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所以很難被察覺。邱政洵及黃立民都提及,台灣自六月七日解封後,個案變少,接觸者與疑似個案減少,臨床醫師主動採檢率降低,單日採檢數從每日近千例,解封後降至一百多例。邱政洵說,反觀日本,解封後每日採檢量比解封前更高,質疑台灣採檢過於保守。邱政洵直言,「我們應該看看,為何日本能找出這名從台灣回日本的無症狀感染者。」邱政洵認為,目前每日入境者約一千多人,若加上近期一百例所有的篩檢數,國內每日最大檢驗量可達五千九百件以上,足以負擔入境者全員篩檢,避免無症狀感染者成為社區零星感染源頭。黃立民建議,醫院應保持警覺,遇到有肺炎、呼吸道症狀民眾,就應主動篩檢。民眾應戴好口罩與做好手部清潔,「盡量不要到人太多、太擠的地方,仍是必須的。」
-
2020-06-24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胡瑞潔:防感染,從個人衛生做起!
-
2020-06-24 養生.抗老養生
婉拒國民黨補選徵召/徹夜開刀,隔天演講還元氣飽滿!「超人」陳肇隆這樣養體力
【2020/06/23編按】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確定由李眉蓁出戰,不過傳出在此前,黨中央極積徵詢醫界重量級人物陳肇隆,但陳的太太反對,後來婉拒。陳肇隆是台灣及亞洲肝臟移植的開拓者,醫技自不在話下,而體力也是一流,歸因於他長久以來貫徹日行萬步,體能訓練的成果。名醫過人的毅力及獨特的養身之道,都值得我們學習。【2018-01-07 聯合報/記者李樹人/報導】你今年許下的健康承諾是什麼?減肥?戒菸?運動?醫界人士平時為促進全民的健康努力,卻往往忽略自己的身心狀態。忙碌的他們是怎麼照顧自己,你一定也很好奇,元氣周報開年專訪,看看閣員醫師們有沒有身體力行健康守則。想要健康、長壽,就應該善用科技。對於有「亞洲換肝之父」美名的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來說,手機及特殊APP正是他維持身材、檢視運動量的健康小幫手。每晚睡覺前,他總會打開手機APP,看看當天是否日行萬步,如果還不到一萬步,二話不說,套上運動衣、穿上球鞋,就在自家社區走了起來,陳肇隆說,「如果沒能走到一萬步,就不睡覺。」凌晨四點下刀 隔天演講元氣飽滿不管出現在哪個場合,陳肇隆總是神采奕奕,活力十足,高雄長庚移植團隊私下稱他「老大」、「超人」。明明徹夜開刀,一站就是7、8個小時,凌晨四點多才下刀,小睡之下,出席八點多活動,現場演講時,整個人還是充滿元氣,思緒清晰。現年67歲的陳肇隆,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即使在手術台連續幾個小時開刀,仍不見疲態。他認為,這是長久以來貫徹日行萬步,體能訓練的成果,養成習慣後,除了體力變好,整個人心平氣和,遇到煩事、雜事時,也變得更有耐心。APP隨時計步 機場候機走不停每天走一萬步,看似簡單,但對行程滿檔的陳肇隆來說,可是充滿挑戰。為了保持這項紀錄,就算在機場候機,他也會繞著候機室不停行走。為了減少腳部壓力,他特地挑選了彈性佳的氣墊皮鞋,可以不費力的快走,出席正式場合時,也可上台。他說「晚上睡前打開APP,看看當天行走的總步數,超過萬步,呈現綠色,才會放心地睡覺。」最近一兩年高雄空汙嚴重,陳肇隆下載空氣品質監測APP,每天出門前打開手機,看看當天空氣品質,如果AQI超過100,他就會戴上口罩,抵禦空汙。如果AQI超過140,他盡量不在戶外,趁著空閒時,在院區兩棟大樓之間走路,一圈約一千步,花上半小時,走上幾圈,當天運動量就可達標。自種地瓜葉 力行地中海飲食最常出現在陳家餐桌上的菜餚,不是昂貴的餐點,而是新鮮翠綠的地瓜葉,這也是讓他充滿元氣的小祕訣。在手術室救人無數的靈活雙手,回到家之後,則成了綠手指,在自家庭園種植青菜、樹苗,而地瓜葉就是陳肇隆的最愛。陳肇隆說,地瓜葉生長速度快,較少蟲害,種植時不需使用殺蟲劑,相當適合居家種植,隨時可以吃到新鮮、含有豐富纖維的蔬菜。煮法簡單天然,用熱水汆燙,淋上一些蒜醬,就相當好吃。陳肇隆指出,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這些年來,他身體力行,盡量少吃紅肉,多吃海鮮及新鮮蔬果、堅果、大蒜,並以橄欖油取代其他油品。每天一萬步,加上地瓜葉等清淡飲食,這讓身高182公分的陳肇隆,始終維持好身材,體重介於70至75公斤之間,BMI低於24,如果自覺腰帶緊了一點,就增加運動量,減少熱量攝取。挖洞能紓壓熱中種樹 萬棵樹苗留後人●如何常保身心健康?除了運動、飲食,肝臟移植權威陳肇隆還喜歡種樹,從栽種小樹苗中,領悟出待人處事的真理,就是不藏私、大方與人分享,跟活體肝臟移植技術一樣,只要有人願意學,他就大公無私地傳授。陳肇隆指出,儘管卸下行政職務,但工作時間仍然超長,每周兩天門診、三天開刀,門診量動輒一兩百人,每年海內外演講接近百場,數十場示範開刀,生活如此忙碌,但他還是熱中於種樹,因為動手挖洞、培育及植栽樹苗,能讓他紓壓,徹底放鬆放空。陳肇隆十幾年前就在自家旁的空地種植樹苗圃,在他細心栽培下,現在隨時都有一萬棵以上的樹苗,只要長到可以移植的高度,他大方送人,或移植到高雄長庚醫院院區內空地,幾年下來,醫院充滿綠意,有如公園。「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陳肇隆說,這就是他人生的座右銘,任何小事,只要對環境、社會有些幫助,他就願意去做,在醫界如此,在日常生活也是如此。陳肇隆小檔案年齡:67歲現任:高雄長庚榮譽院長、中國大陸工程院院士自我健康期許:持續日行萬步,清淡飲食,嚴格控制體重。
-
2020-06-23 科別.感染科
高雄6旬翁意識混亂加護病房搶救 原來是日本腦炎惹禍
繼上周六一口氣出現首3例日本腦炎病例,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國內新增一例日本腦炎確診個案,也是高雄市今年首例個案,個案已轉出加護病房,現於一般病房治療,但意識仍稍為混亂。疾管署提醒,日腦死亡率高達2至3成,籲民眾提高警覺,落實疫苗接種、防蚊措施。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為居住高雄市鳳山區60多歲男性,近期無旅遊史,平時活動地包括鳳山區居住地及小港區鳳鼻頭漁港。個案6月13日因發燒、頸部僵硬至診所就醫,症狀未改善14日就醫收治住院,16日出現意識改變轉收治加護病房,經通報檢驗,於今日確診。林詠青近一步說明,該男一度意識混亂,並非失去意識,而是對人、事、時、地出現混淆,最常見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誰或正處於何處,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僅小於1%會出現症狀,甚至3至5成患者康復,仍會出現語言障礙、性格改變、肌肉無力等後遺症。個案前往小港區鳳鼻頭漁港時常途經小港區親友住處,漁港及親友住處周邊發現有水稻田與養豬場,並於親友住處附近水稻田查獲三斑家蚊幼蟲,初步研判個案於小港區或鳳鼻頭漁港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同住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捕蚊燈懸掛措施。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4例確定病例,個案居住地分別為屏東縣2例、台南市及高雄市各1例,個案活動地附近多有高風險環境;2016至2019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7、9、20及12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惟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民眾不可掉以輕心。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提醒,日本腦炎疫情正值流行高峰,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幼兒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請做好防蚊措施,如自覺有感染風險,可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
2020-06-23 科別.感染科
屏東今年首漢他出血熱 40歲賣肉男住家工作地抓出11鼠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屏東縣新增一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從事肉品業,平時活動地以屏東住家及高雄工作地為主,截至今日,住家及工作地就捕獲老鼠11隻,國內今年累計7例,20年同期新高紀錄。餐飲業、市場攤販、食品工廠等應落實環境衛生與消毒,避免疫情發生。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個案為屏東縣40多歲男性,個案6月1日起出現發燒、畏寒、腹瀉及全身痠痛症狀,2日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於4日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目前個案已康復出院,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男未遭鼠類咬傷紀錄,由於住家及工作地都有鼠類出沒,感染地仍待釐清,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住家及工作地周邊進行捕鼠、滅鼠及環境消毒等防治作業,截至今日,住家及工作地共捕獲老鼠11隻,將採檢送驗。除遭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據感染風險外,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都可能遭感染。林詠青提醒,若在發現家中有老鼠蹤跡,如糞便及屍體,應先佩戴口罩、手套,並以稀釋漂白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國內今年截至6月22日累計7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診病例,個案居住地為高雄市4例、屏東縣、新北市及基隆市各1例,莊人祥表示,目前疫情皆為散發個案,無群聚疫情,今年疫情較高原因仍待分析;自2010年以來累計21例,性別以男性13例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17例為多。感染後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