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養生.健康瘦身
搜尋
體重
共找到
3852
筆 文章
-
-
2019-12-06 養生.抗老養生
顛覆傳統!日本名醫建議: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要從頭培養一個「對健康有益的新習慣」,需要大量的精力,讓人很難提起勁去做,而且即使鞭策自己開始做了,也很難持之以恆。不過我非常幸運,常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運用巧思而活得健康又長壽的長輩,還有成功抗癌的人們,瞭解他們是如何下工夫去實踐他們的健康妙方。這些工夫,並不是「刻意去做什麼」,重點更在於「不去做什麼」。的確,比起從頭培養某些新習慣,改善現有的某些壞習慣,門檻似乎比較低。而且若只要戒掉某些壞習慣,健康就能獲得明顯的改善,也可以讓人理解這些老人家遠離惡習的理由。事實上,這些老人家就活得既健康又長壽,因此可信度十足、說服力滿點。這篇文章嚴選的5個壞習慣,全是來自於這些健康長輩的智慧,也就是「只要遠離這些壞習慣,就可以讓健康獲得飛躍性的改善」。只要戒掉過去一直有的壞習慣即可,所以應該比從頭開始培養新的好習慣要簡單多了。一般健康書總是要你做這個做那個,但其實想要健康,你不用急著做什麼,只要「不做」,就能從此輕鬆甩掉病痛,安心過生活!一、不要運動!尤其「不要跑步」,因為跑步容易導致生病和老化!第一個要建議大家戒除的壞習慣,就是「運動」。對懶得動的人來說,這個提議可能會讓你覺得:「這正是我要的!」只說「運動」太模糊,如果說得更明白一點,或許可以說是「運動競賽」。這裡說的「運動競賽」,指的是含有「與人競爭」、「追求時間成績」,以及「奔跑」這類要素的運動。各位是否都一廂情願地認為運動就一定要「跑」?「運動=跑=累死了」,或許有不少人認為自己做不來運動,壓根兒就不想去嘗試。「運動=跑」這個誤會,不曉得害多少人吃了大虧。人體為了要「跑」,必須讓引擎飛快地運轉,所以得一下子增加心臟的跳動量,還必須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當然交感神經也會急速地活化。如此一來,身體就必須突然進入戰鬥模式,把幹勁提升到最高點。說得更簡單一點,如果突然跑步,身體會嚇一跳,陷入異常興奮,也就是陷入某種恐慌狀態。換句話說,「跑」會讓身體處於一種負擔極大的狀況。如果各位有慢跑的習慣,就等於是經常處在慢性氧氣不足當中,也就是缺氧的狀態。慢跑一方面會讓人陷入缺氧;另一方面因為運動量很大,跑完的時候,也就是缺氧之後,會一口氣吸入大量氧氣,如此一來又陷入氧氣過剩的狀態,製造出極為大量的活性氧來。換句話說,跑步這種行為,等於是自己讓身體遭受到缺氧和活性氧的雙重打擊。相較之下,「走路」基本上風險是零。而且走路沒有年齡限制,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走,不需要特別準備,也不用花半毛錢。我認為走路才是最適當的全民運動。大家必須記住最重要的一點:若想透過運動來改善健康,走路就非常足夠了。二、不要吃藥藥物會毒害你的身體!「藥=毒」,因此必須極力避免吃藥(毒),這是基本道理。如果無論如何都非服藥不可,「量盡量少,期間盡量短」,才是為自己著想。不過有的時候會遇上極為例外的狀況,怎麼樣都必須吃藥。比方說,因為食物過敏──蛋、蕎麥過敏而引發休克,或是嚴重的哮喘發作造成休克,這時若是不立刻施打皮質類固醇(即類固醇),有可能會喪命。或是失去胰島素分泌能力的第一型糖尿病人必須補充胰島素,這些都是例外情況,在這些例子當中,藥就是藥,而非毒。現在正在服藥的人,應該設法提高自我治癒力,努力讓身體可以不再依賴藥物,這才是與藥物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三、不要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你的身體其實不愛吃肉和喝牛奶!成功抗癌者在為癌症病人做飲食指導時,一定都會嚴厲地叮嚀:絕對不能碰牛奶與肉類。這是因為很少有人一邊攝取大量的牛奶與肉類,一邊能成功抗癌的。我完全無意與許多愛吃牛奶、愛吃肉的人為敵,可是為了往後的人生著想,接受這些逐漸被揭露的事實才是上策。看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也會對魚肉有疑問。的確,魚肉是動物性蛋白質,理論上也不應該吃,但魚肉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就這些好處而言,我認為完全沒必要排斥魚肉。此外,根據我實際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如果連魚肉都不吃,一定會有人體內蛋白質不足,所以這部分或許必須平衡一下。四、不要吃太多!減少熱量攝取,反而會讓人活力倍增!有許多數據證明,如果把我們目前攝取的熱量減掉至少30%,我們就可以活得更健康、更長壽。這是幾乎鐵一般的事實,所以我們只能虛心接受。也就是說,七分飽才是剛剛好。然而,這同時也是非常難以實踐的一點。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25x標準體重(公斤)=攝取熱量(千卡)這是每個人平均每天應該攝取的最佳熱量。假設你的標準體重是50公斤,那麼無論你的實際體重是多少(這是重點),「25x50=1250(大卡)」就是你一天應該攝取的熱量,應該很多人都攝取過剩了。標準體重可以用「標準體重=身高─110」的公式來大略計算,所以請計算一下你所需的熱量,再和平日攝取的實際熱量比較看看。怎麼樣?我想計算出來的數字應該小得意外,讓你大吃一驚。幾乎所有的人都攝取了過多的熱量。假設一個標準體重60公斤的人,應攝取的熱量就是「25x60=1500(大卡)」。有許多人平日一定都攝取了超過二千大卡的熱量。平時一餐的熱量約為六、七百大卡,若是大餐,很容易就超過一千大卡了。成功抗癌者在指導癌症病人各種飲食療法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會建議不要吃太多。此外,有一家安養院趁著改善食材的機會,也重新設計出一份低熱量的菜單。結果如何呢?幾乎所有的癌症病人和老人一開始體重都減輕了,大部分的人減了幾公斤,其中甚至有人掉了10公斤左右的體重。然而,每個人都意外地變得神采奕奕,令人驚奇。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一直有人抱怨身體哪裡不舒服、不對勁,減重以後,這種情形卻一下子少了許多。而像是肩膀痠痛、腰痛、膝蓋痛、頭痛、便秘、失眠、憂鬱、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等,也經常會跟著有所改善。也就是說,只是改善超重──說得更直接點,只是減肥,就可以大幅改善健康。五、不要當好人!「好人」就是容易自找壓力的人!你是否經常被身邊的人說「你真是個好人」?沒有嗎?那恭喜你了!若只是客套話,或是偶爾被這麼說說,那就沒有問題,但如果經常有人這麼說你,你最好立刻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如果是成功抗癌者,一定會這麼告誡你。這個建議完全是為了大家好。很久以前就常聽說,癌症病人裡面有很多所謂的「好人」。這些癌症病人都有這些共通點:個性一板一眼,重人情、講義氣,責任心強,很能忍耐,對別人很好,不太會樹敵。不少人在罹癌以後,被建議別再當好人了,便乖乖聽話,不再努力迎合周圍的人,結果治療效果提高了,成功抗癌。如果想要一直當好人,注定就得窮忍耐。因為人與人相處在一起,基本上不可能完全沒有磨擦,絕對會出現衝突,也會有一些嫌隙。「好人」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單方面地一再對周圍的情形讓步。這麼一來,就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而且要一直當好人,真的不是件輕鬆的事。好人或許沒有自覺,但他們確實都承受著莫大的壓力,並累積了不少怨氣。「病由心生」,這已是老生常談,同時眾所皆知,癌症等慢性病的原因或惡化主因,與壓力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研究已經發現,壓力會使交感神經處於慢性活躍狀態,讓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降低免疫力。瞭解這個原理之後,「不再當好人」應該才是聰明的選擇吧!書籍資料書名:想健康,先戒掉這些「好」習慣!作者:岡本裕譯者:王華懋出版日期:2013/10/07出版社:平安文化作者介紹/岡本裕醫師日本頂尖腦神經外科名醫,畢業於大阪大學醫學部研究所,畢業後長期進行以癌症為主的臨床研究之後,發覺現今的醫療觀念和做法都已走到極限,於是辭去臨床醫師職務,之後成立「e-診所」,主要提供癌症、慢性疾病等的醫療與諮詢。岡本裕醫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廣不吃藥的生活,看診也盡量不開藥,不僅治好無數患者,也讓許多藥物上癮者重新展開健康生活。他更勇於揭發醫師、政府和藥廠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長期灌輸民眾多吃藥無害的錯誤觀念,是日本著名的「良心醫師」。另著有《90%的藥都不能吃》、《90%的病自己會好》、《90%的病自己會好2》、《90%的醫生都誤解癌症》等書,以自身豐富的診治經驗告訴讀者,其實只要調整生活飲食習慣,就能大幅改善身體、提高免疫力。其所提倡的觀念與做法也受到讀者的廣泛肯定與推崇。
-
2019-12-04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不吃穀物讓人更健康?BBC紀錄片狂打網紅的臉
網路上經常會流傳各種養生方法,如純素飲食、鹼性飲食等,經過網紅或意見領袖吹捧,往往吸引大批民眾追隨仿效。為了探求這些新興飲食的真相,劍橋大學分子基因學博士吉爾斯·邱(Giles Yeo),他協助BBC評選節目拍攝一個紀錄片,幫助人們還原這些網紅飲食背後的真相。拒絕動物性飲食?「吃素對身體好,要拒絕動物性飲食」這是一個目前很紅的養生方法,邱博士找到了著名素食達人艾拉(Ella Woodward),她推出的烹飪處女作《艾拉美味食譜》(Deliciously Ella),成為英國有史以來銷售最快的飲食食譜。艾拉聲稱自己曾經得過怪病,使用各種藥物後對疾病都沒有效果,後來改為吃素,不吃動物性食物,反而將疾病治療好。經過交流後,邱博士發現艾拉對於任何科學理論並不懂,她只是通過學習一本《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引用裡面的理念來大肆宣傳,認為要拒絕所有動物性食物。為了繼續探求真相,邱博士找到了這本書的作者坎貝爾教授(T. Colin Campbell),坎貝爾宣稱各種肉類的攝取和癌症的增長率以及心臟病有極大的關係,這一理論主要是通過用膽固醇代替蛋白質含量來進行實驗。然而坎貝爾在實驗的過程中卻忽略遺傳體重等因素,主觀認為膽固醇高是因為吃肉過多導致。隨著邱博士進一步提問,坎貝爾並沒有之前的理直氣壯,只是表述吃肉會導致疾病發生這個理論不是有依據,只是對人沒害處,它也並不適合所有人。無麩質飲食對身體有好處?無麩質飲食是近些年在美國流行起來的一種時尚潮流,他們宣稱多吃穀物會容易讓身體得病,經常吃主食類食物會讓身體虛弱,而提出這個理論的人堅稱全人類的各種疾病都是因為吃穀物造成的,所以在日常要不吃穀物。世上大約有1%的人,由於腸道問題而不能使用含有麩質食品,因此才會被迫選擇沒有麩質的替代品。但主張無麩質飲食的前心臟外科醫生威廉·戴維斯夫職(William Davis)認為穀物造成全人類各種疾病,甚至還引用了麻省理工科學家研究,企圖想證明吃穀物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但被他引用的麻省理工科學家本人卻不敢苟同他的說法,邱博士經過權威的實驗室驗證,一大堆實驗證明正常人吃穀物並不會讓身體發生疾病,也就是不吃主食不吃穀物這個理論再次被推翻。鹼性飲食能治療癌症?曾風靡一時的《酸性體質奇蹟》(pH Miracle)系列叢書作者羅伯特(Robert O. Young),他提出真正健康的飲食都是屬於鹼性食物,如各種蔬菜、草類等,而酸性食物如肉、飯,吃多對身體不好。羅伯特去年被控在豪華牧場內針對重病或將近死亡患者收取昂貴的治療費用,其中一項是一瓶靜脈輸液中加入蘇打粉收取5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報導稱,在農場接受「治療」的81位癌症患者,本來還有15%的希望被治好,結果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活了下來。他被法院判刑3年,入監8個月,並支付一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的懲罰性賠償。邱博士對此進行相關科學實驗,通過實驗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鹼性飲食能幫助減肥,讓身體更加健康以及能治療癌症。 很多時下流行的飲食法都屬於偽科學,講的頭頭是道但很多都沒有通過科學驗證,只是藉助一些網路以及網紅宣傳進行營銷賺錢,有些不僅傷害身體,甚至會危害性命。專家指出若想吃的健康,只有均衡飲食才是王道。
-
2019-12-04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後,症狀曾一度改善,而後她未定期追蹤,直到某次嚴重血便、腹痛、發高燒才再度就診,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發炎,需住院治療,經使用類固醇後,出現變胖、青春痘等副作用。後來醫師協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狀況逐漸好轉,後續在門診追蹤服藥控制。陳家昌醫師分享,克隆氏症患者本身其實蠻辛苦,家人、朋友的支持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會一個人面對疾病。旁人能適時給予支持,對患者相當重要!原文:長期嘴破、腹瀉、體重減輕,當心克隆氏症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04 科別.耳鼻喉
頭頸部有腫塊,是什麼疾病造成的?
37歲男性,主訴右耳下紅腫、牙關緊閉及吞嚥疼痛數日,理學檢查發現唾腺管開口有膿瘍排出,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多,電腦斷層檢查顯示頸部軟組織腫脹,確診為深頸部感染。64歲男性,過去有抽煙及嚼檳榔習慣,因左頸部有無痛性腫塊近兩個月,經理學檢查發現口腔底部亦有潰瘍,隨即安排口腔底部切片及左頸部超音波導引切片,病理結果為口腔癌合併頸部淋巴轉移。29歲男性,患有後天免疫缺乏症後群,因連日發燒來院,經理學檢查發現左側鎖骨上無痛性腫塊,超音波導引切片病理結果為乾酪性壞死,抗酸性染色結果呈現陽性,證實為結核菌感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指出,造成頭頸部腫塊的原因眾多,舉凡感冒、鼻竇炎、扁桃腺炎、唾液腺炎、淋巴腺炎、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脂肪瘤、唾液腺腫瘤、甲狀舌骨囊腫、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都有可能,而如何準確的診斷,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他進一步說明,首先,要先排除感染症所造成的頭頸部腫塊,如腫塊於數日至數週內生成,摸起來有紅腫熱痛感,合併有發燒、心搏過速、上呼吸道症狀、牙痛、蚊蟲咬傷、動物接觸或是外傷者。臨床上,應視病況給予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嚴重者如深頸部感染倘若造成呼吸困難,可能需要建立人工呼吸道及手術切開排膿。症狀多在2至4週內緩解。假如沒有急性感染症狀,而且頭頸部腫塊發現時間超過2週,即有可能是腫瘤。余育霖指出,此時就要藉由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來辨別良性或惡性。若腫塊具有彈性、表面平滑或為囊腫性,則較有可能是良性病灶;反之,若患者本身有抽煙、嚼檳榔、口腔潰瘍、耳悶、耳痛、複視、流鼻血、體重下降、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扁桃腺不對稱、腫塊大於1.5公分且為實心,以及無法移動,則腫瘤為惡性的機率較高。有了以上資訊,可以再進一步安排鼻咽喉內視鏡檢查、超音波檢查及導引細針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或粗針切片(core needle biopsy)、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以確立診斷。余育霖表示,治療方式則隨著診斷而有所不同,良性病灶,如甲狀舌骨囊腫、脂肪瘤、腮裂囊腫、耳前廔管、腮腺良性腫瘤大多可藉由手術切除;淋巴腺炎,如菊地氏病可給予類固醇治療;甲狀腺疾病則視結節大小、超音波成像及病理診斷,給予口服甲狀腺素、安排射頻燒灼術或是甲狀腺切除手術。惡性腫瘤則視腫瘤原發部位及分期給予相對應的治療,多為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余育霖呼籲,造成頭頸部腫塊的原因非常多樣化,不論感染與否、良性或惡性都有可能造成消化呼吸道症狀或神經學症狀,唯有詳細的病史詢問及檢查才能確立診斷給予治療,建議即早就醫、即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
2019-12-04 養生.運動天地
「早餐前運動最健康」最新研究:有效控血糖、燃脂肪
2019年10月28日,當代醫學新聞網站(www.medicalnewstoday.com)刊登一篇文章稱,「早餐前運動可能是最健康的選擇」。文章說,根據有關進餐時間和鍛煉之間關係的最新研究顯示,弄清何時鍛煉與鍛煉本身一樣重要。最新研究表明,早餐前鍛煉對健康有「深遠的好處」。何時運動 能夠影響健康文章說,一些研究來源建議,運動的有效性可能與一個人進食的時間有關。英國巴斯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飲食和運動時間是否與肥胖人群有聯繫。肥胖和久坐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這是因為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高胰島素血症增加了。找到預防這些胰島素相關作用的方法可能會挽救生命。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研究人員研究進食前後的運動如何影響肌肉的脂肪存儲和胰島素反應。這是第一個涉及肥胖患者中這種關係的研究。實驗為期6周,有30名肥胖男性參與。研究人員將這些人分為三類:運動前吃早餐的人、運動後吃早餐的人、不改變生活方式的人。巴斯大學衛生學系的岡薩雷斯(Javier Gonzalez)博士說:「結果表明,改變進食時間和運動時間可以對整體健康產生深刻而積極的變化。」與早餐後運動者相比,早餐前運動者燃燒的脂肪是早餐後運動者的「兩倍」。原因很簡單:當人們整夜禁食時,他們在運動中的胰島素水平較低,從而使身體消耗更多的脂肪。岡薩雷斯說:「重要的是,雖然這對減肥沒有影響,但卻確實改善了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早餐前鍛煉者的肌肉對胰島素的反應較好,可以更好地控制體內血糖水平。岡薩雷斯說,兩個運動組都減輕了相似的體重,並且都獲得了相似的健身。他補充說:「唯一的區別是食物的攝取時間。」早餐前運動的人群的肌肉中某些蛋白質的含量增加了,尤其是那些負責將葡萄糖輸送到肌肉的蛋白質。該研究的合著者、伯明翰大學的華立斯(Gareth Wallis)博士說:「這項工作表明,在夜間禁食狀態下進行運動,可以增加運動對個人的健康益處,而不會改變他們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不過,這些發現是、僅針對男性,下一步的研究將將調查婦女的狀況,看看她們是否也從早餐前運動中受益。參與者消耗的早餐含高碳水化合物,因此未來的研究可能還需要檢查低碳水化合物餐是否也產生相同的效果。不過,夜間禁食和早餐前運動可能是增加肥胖者運動效果的關鍵。不管什麼運動 能動就好2019年6月27日,當代醫學新聞網站發表另外一篇文章表示,運動包括進行鍛煉和使心率超出靜止水平,是維護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人們是進行輕微運動如散步,還是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如騎車上坡或舉重,定期運動都會給身心帶來廣泛的好處。「每天都運動,對於預防一系列疾病和其他健康問題至關重要。」不同類型的運動益處不同。人們將運動分為三大類:有氧運動(aerobic)、無氧運動(anaerobic)及敏捷訓練(agility training)。有氧運動旨在改善人體使用氧氣的方式。大多數有氧運動是在較長時間內以平均強度進行的,如慢跑、騎車等。無氧運動不用氧氣作為能量,用這種運動來增強力量和肌肉質量。這是高強度的活動,持續不超過2分鐘,如舉重、短跑和跳繩。敏捷訓練旨在提高一個人在加速、減速和改變方向時控制的能力。敏捷的運動包括網球、美式足球及羽毛球。對於目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們,任何運動都比沒有運動要好。美國現行指南建議人們如下操作:每周至少進行150至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至少有75至15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兩種運動的結合。值得記住的是,即使白天進行10分鐘的劇烈運動也會帶來健康益處。
-
2019-12-03 養生.聰明飲食
年末聚餐季 3招助你不發福
年底將至,接下來耶誕節、跨年、尾牙、過年、春酒,算一算至少還可以吃五次大餐,如果吃一次就胖一公斤,身材豈不嚴重走鐘?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體重可以管理,只要注意三個用餐小技巧,包括餐前先喝水、每一口至少咀嚼20下,掌握湯、菜、肉、飯的進食順序,可望安然度過聚餐旺季,不發福。餐前 先喝500cc水第一個技巧,餐前30分鐘,先喝500cc水。蕭敦仁指出,根據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研究發現,如果餐前半小時喝500cc水、持續三個月,可以比餐前未喝水的人,多減兩公斤體重。蕭敦仁表示,這個小動作是讓胃的空間先被占用一部分,可以減少食量、抑制食欲,平均每餐可減少41大卡熱量,積少成多,達成體重管理的效果。吃飯 每口多咬幾下第二個技巧,是記得每一口都多咬幾下,至少咀嚼20下。蕭敦仁表示,過去研究發現,每一口咀嚼20下,可以降低12%的食欲,就算沒有仔細計算咬幾下,只要有意識地「多咬幾下」,都可以達到抑制食欲的效果,也可以避免吃太快而不小心吃太多。進食順序:湯、菜、肉、飯最後一個技巧是掌握湯、菜、肉、飯,這個進食順序。蕭敦仁表示,如果餐前已經喝了500cc水,用餐時先吃熱量密度較低、飽足感較高的湯和菜,再吃低脂肉類,這時通常已七分飽,最後再吃個半碗飯,如果還會餓,飯後加一份水果,這樣一餐飽足感就很高了。如果餐間還很餓怎麼辦?蕭敦仁說,正餐吃完一段時間,胃排空、血糖降低,人就會餓,所以每天早上11時、下午4時、晚上11時,這三個時間的飢餓感最明顯。有人會嘗試吃些標榜抑制食欲的健康食品,蕭敦仁提醒,目前經人體研究證實可有效抑制食欲的只有藥品。蕭敦仁建議,若在餐間感覺餓,一樣是先喝水,人有時候會混淆飢餓和口渴的感覺,如果喝了水還餓,就吃個大約100大卡的小點心,例如12顆堅果、一小碗紫菜湯或味噌湯、半顆芭樂,熱量低又飽足。蕭敦仁建議,如果知道自己餐間會餓,最好預先準備食物。避免亂吃。但若是晚上11時肚子餓,最好早點睡覺,免得半夜意志薄弱、失控大吃。
-
2019-12-03 科別.皮膚
乾癬老治不好 新療法改善病灶
乾癬難以根治,但生物製劑出現讓治療出現進展。一名全身長期受乾癬所苦的男導遊,原本再熱也穿長袖長褲帶團,以免病灶嚇壞團員,直到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後,病灶改善幾乎達100%,讓他不再避諱穿短褲短袖,生活和工作都更開心。收治個案的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尚宏表示,乾癬為皮膚免疫異常的發炎性疾病,當傳統外用藥、內服藥或照光治療對於乾癬療效不佳,生物製劑治療提供一線契機。近年生物製劑的出現是乾癬治療的一大進展。研究發現,抑制特定的發炎激素,例如TNF-α、介白素17(IL-17)或介白素-23(IL-23)等,有助治療乾癬。生物製劑即是以基因工程製成的單株抗體,可精準標記發炎激素,進行專一性的抑制作用。林尚宏說,生物製劑治療前需適當評估,因細胞激素為免疫系統中的一部分,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時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例如活化肺結核、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隨著研發突飛猛進,生物製劑也有新突破。林尚宏指出,目前知道介白素-23可調控Th17細胞分泌介白素-17,是乾癬致病主要的機轉,因此抑制上游的介白素-23或下游介白素-17的新型生物製劑,可用來治療中重度乾癬患者。臨床顯示,新型生物製劑注射16周後,約八至九成病人可達到75%的病灶改善,約六至七成病人可達90%改善,另有四至五成病人可達100%改善。林尚宏說,個案男子即是那半數獲得100%改善的患者。只是目前的生物製劑使用,健保申請為有條件給付。林尚宏表示,病人必須符合是乾癬診斷超過半年,且在接受兩種口服藥(各三個月)及照光治療超過三個月,療效仍不佳且病灶超過體表面積10%,才可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林尚宏提醒,現在的乾癬治療有很多藥物可以選擇,生物製劑也帶來好的病灶改善,但也需要患者配合醫師處方、維持正常作息、體重控制以及不要喝酒,才能維持療效,避免再次「點燃」發炎因子,使病灶捲土重來。
-
2019-12-03 養生.健康瘦身
減飯+運動 胖爸年甩50公斤
嘉義市民謝志成原本體重130公斤,去年與兒子打羽球時頻頻漏接,決心減重,他透過白飯減量、慢跑和重訓等方式減重,一年後成功甩掉50公斤肥肉,從大叔變回型男,拿下「2019嘉義市瘦身王挑戰賽」性感健美組冠軍。38歲的謝志成穿上未減重前的褲子,竟可以塞下家裡的貴賓犬。妻子蔡旻娟說,以前雙手環抱不了他的腰,現在可以緊緊抱住真好,「好像交了一個新男友」。謝志成與有氧老師蔡旻娟結婚20年,蔡總是苦口婆心地叮嚀減重,但他都沒下定決心,直到與國中羽球校隊的兒子練打,發現完全跟不上,兒子還表示「教練說要跑得快才打得到球」,謝志成才意識到須減重。蔡旻娟表示,丈夫原本食量大,每餐白飯都吃3碗以上,加上吃得快,常常過量,減重從減少食量開始,白飯減到只吃一碗,就明顯看到效果,至於垃圾食物、手搖飲等都盡量避免,並根據國健署「我的餐盤」來飲食。謝志成從跳階梯有氧著手,避免下半身負荷過重,傷到膝蓋、關節,再做有氧舞蹈和飛輪有氧加強心肺功能,體重較輕後再嘗試慢跑、重訓,全家也一同慢跑、打羽球和騎腳踏車,成功瘦身。
-
2019-12-03 新聞.健康知識+
病毒濃度更高!美國研究:肥胖者可能使流感疫苗作用減弱
天氣變冷,公費流感疫苗也開始施打了,但美國有研究人員發現,體重過重會降低流感疫苗的作用,在流感病例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對超重或肥胖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肥胖症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影響了將近9330萬名成年美國人,肥胖仍然是美國今年度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是,美國政府在努力控制體重又面臨了另1個挑戰,那就是體重過重會降低流感疫苗的作用這個問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宣布,今年的季節性流感已開始影響到美國多個州的更多人,要大家注意防範。政府也一直在宣傳流感疫苗的運動,但研究卻發現,超重和肥胖的人可能無法從流感疫苗中獲得效益。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報導,衛生專家首先在2009年流感爆發時,注意到體重過重的人注射流感疫苗效果較差這個問題,當時流感在超重人群中感染的情況更加嚴重。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傳染病專家Stacey Schultz-Cherry表示,流感病毒的濃度在肥胖者身上濃度會更高,而且會蔓延到肺部。流感疫苗在肥胖者身上除了效果比較弱之外,在超重人群的傳播速度也快於普通體重的患者。Maryland大學的1項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呼氣時會跑出更多的病毒。North Carolina大學Chapel Hill分校的營養學教授Melinda Beck說,由於超重人群的免疫系統存在著些許問題,流感疫苗可能無法很好地發揮作用。她說,超重的人的新陳代謝會有些許的變化,從而影響身體的各種細胞,包括免疫系統細胞。Stacey Schultz-Cherry現在正在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開發1種新型流感疫苗。她說,希望能創造出對所有人都有效的流感疫苗,尤其是對這些高風險人群。不過,研製新的疫苗預計需要數年時間。Stacey Schultz-Cherry建議,所有體型的人都應繼續施打現有的流感預防針,以減少感染的風險。★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02 養生.聰明飲食
年末聚餐一直來 減重名醫傳授抑制食慾妙招
耶誕節、跨年、尾牙、過年、春酒,算一算至少還有五次大餐,如果吃一次就胖一公斤,明年夏天身材豈不嚴重走鐘?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體重是可以管理的,只要注意三個用餐小技巧,可望安然度過聚餐旺季,不發福。第一個技巧,餐前30分鐘,先喝500cc水。蕭敦仁指出,根據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發現,如果餐前半小時喝500cc水、持續三個月,可以比餐前未喝水的人多減兩公斤。蕭敦仁表示,這個小動作是讓胃的空間先被占用一部分,可以達到減少食量、抑制食慾的效果,平均每餐可減少41大卡的熱量攝取,長時間下來積少成多,達成體重管理的效果。第二個技巧,是記得每一口都多咬幾下,至少咀嚼20下。蕭敦仁表示,過去有研究發現,每一口咀嚼20下,可以降低12%食慾。就算沒有仔細計算咬幾下,只要有意識地「多咬幾下」,都可以達到抑制食慾的效果,也可以避免因為吃太快而不小心吃太多。最後一個技巧是掌握湯、菜、肉、飯,這個進食順序。蕭敦仁表示,如果餐前已經喝了500cc水,用餐時先吃熱量密度較低、飽足感較高的湯和菜,再吃低脂的肉類,這時候通常就已經七分飽,最後再吃個半碗飯,如果還會餓,飯後加一份水果,這樣一餐飽足感就很高了。如果餐間還很餓怎麼辦?蕭敦仁說,正餐吃完一段時間,胃排空、血糖降低,人就會餓,所以每天早上11點、下午4點、晚上11點,這三個時間飢餓感最明顯。有些人會嘗試吃些標榜抑制食慾的健康食品,不過蕭敦仁提醒,目前經人體研究證實可有效抑制食慾的只有藥品,食品部分都只有動物實驗,沒有臨床驗證支持。蕭敦仁建議,餐間餓的時候,一樣是先喝水,因為人有時候會混淆飢餓和口渴的感覺,如果喝了水還餓,就吃個大約100大卡的小點心,例如12顆堅果、一小碗紫菜湯或味增湯、半顆芭樂,都是熱量低又飽足。蕭敦仁提醒,如果知道自己餐間會餓,最好預先準備約比較不會因為亂吃。不過如果是晚上11點肚子餓,最好的方法就是早點去睡覺,免得半夜意志薄弱、失控大吃。
-
2019-12-02 新聞.長期照護
找回吃的幸福感 營養師伴媽媽練吞嚥2年
協助長輩移除鼻胃管,對專業人員來說也不容易。資深營養師謝惠敏想讓媽媽吃一塊蛋糕,努力協助復健,眼看就要成功,媽媽卻再次嗆咳送醫,但她說,為讓媽媽找回吃的幸福感,會繼續嘗試,這次降低目標,「一盒布丁就好」。謝媽媽由移工照顧,三年前因吸入性肺炎送醫,第一次插上鼻胃管。當時醫護問:「媽媽怎麼這麼瘦?」謝惠敏才驚覺,雖然天天回家陪媽媽吃飯,也知道媽媽常嗆到,她卻輕忽嚴重性,更沒發現媽媽已經消瘦了十公斤。身為營養師的她,在媽媽出院後認真訓練媽媽由口進食,但媽媽進食量少,體重無法上升,不到半年又因病住院,又再插鼻胃管。雖然因此營養攝取足夠,體重養回至六十公斤,但謝惠敏說,媽媽會不由自主拔掉管,全家聚餐時對家人露出想吃的眼神,「讓我們相當不捨」。為了讓媽媽能吃一塊弟弟親手做的蛋糕,謝惠敏申請長照復能服務,讓語言治療師到宅訓練,而她姊姊也研讀相關書籍從旁協助。這次認真訓練兩年,媽媽終於能偶爾用嘴吃幾口奶酪點心。只是開心沒多久,又再發生吸入性肺炎。朋友勸謝惠敏放棄,但她認為「和家人吃飯是最幸福的事,若不努力就真的不能吃了」,只是兼顧安全和幸福感實屬不易,「我會再嘗試看看」。謝惠敏呼籲民眾掌握兩時機,一是察覺吞嚥困難盡早就醫,二是第一次插管後積極復健,別輕言放棄,才有機會找回吃的幸福感。
-
2019-12-02 科別.消化系統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腹脹是身體的警訊》,作者塔瑪拉.杜克.費蔓】纖維可能是受到最多誤會的營養素了。大多數來我辦公室的患者對纖維都只有一個看法,那就是它會協助人們排便,引起人們腹脹。事實卻是,纖維要比想像的複雜許多。對被脹氣所困的患者來說,各式細微差異的纖維可能是各種不同的武器,讓你吃得最健康,並且完控腹脹。到底什麼是纖維?為什麼要吃纖維?纖維是一組源自植物的碳水化合物。與其他碳水化合物的區別在於,人體沒有相應的消化酶來消化吸收他們。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首先,照定義來說,纖維是不可被消化的。他們會出現在排便當中,高纖的淺色纖維食物更容易被看到。比方玉米粒、番茄或辣椒的皮、奇異果的籽、亞麻籽、藍莓的皮、皺巴巴的菜葉、堅果碎片、藜麥纖維等。如果在排便中發現著這些,不用緊張。這不表示你的腸胃對這類食物不耐,也不表示你的身體沒有吸收他們的營養。這只表示纖維正在做他們該做的事。在不成形的鬆軟糞便中,更容易發現纖維,因為內容物更容易暴露出來。• 其次,纖維提供了非常少量的卡路里。如果食物無法被小腸中的消化酶消化,就意味著身體無法獲得它儲存的能量,也就是卡路里。雖然當纖維進入大腸時,腸道中的細菌可能可以發酵某些纖維,釋放非常少量的卡路里。但由於纖維在胃部佔據了空間,而這個空間是無法提供熱量的,因此可以提供熱量的胃部空間相對變小,進而幫忙控制身體吸收的卡路里。要記得的是:根據定義,纖維是來自於植物,所有源自動物身上的蛋白質(雞蛋、肉類、雞、魚、起司)都不包含任何纖維,所有的脂肪類比方說食用油或者奶油也都沒有纖維。另一方面植物類的蛋白質,豆類、堅果、種籽除了包含可消化的蛋白質、脂肪以及少量澱粉之外,則都含有纖維。從不同食物中攝取纖維素對健康的幫助非常大。高纖飲食的人體重通常不會過重,也較少機會感染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疾病。對於已經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高纖飲食可以更好控制他們的血糖;而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高纖飲食也可以幫忙控制他們的膽固醇。而且高纖飲食還可以預防數種癌症,特別是像消化系統的大腸癌、食道癌和胃癌。換句話說,高纖食物帶來了諸多益處。我的患者常常問,到底一天該吃多少纖維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每個人身體對纖維的需求量和耐受力都是不同的。從客觀的健康角度來說,女性每天纖維建議攝取量為25 公克,男性則是38 公克。美國人平均每天的攝取量在11 ∼ 14 公克之間。此數據供參考,如果讀者有興趣想紀錄每天攝入的纖維量,可以使用食物日記的應用程式,比方說:MyFitnessPal 或者FatSecret,只要輸入吃了什麼食物,就會自動計算出纖維量來。但是如果消化道出現了問題,就沒有一個教科書上的公式可以用來計算出標準的纖維量。我有一位慢性便祕的女性患者,一天超過40 公克的纖維外加鎂補充劑,依然只能讓她3 天解一次大號;另一個極端是,我的另一位患者,哪怕一天只吃10 公克的纖維,而且是以水果冰沙或者蔬菜濃湯的方式攝取,也會遭受非常嚴重的脹氣。合適的纖維攝取量,就是不會引發消化道不適的最高纖維攝取量。纖維的各種功用所有來自植物、不能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通稱為纖維,因此纖維其實也有不同種類,而不同纖維在消化道裡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們來說說纖維的主要功用。• 首先是具備保濕潛力:纖維的差異之一是他們是否具有保濕的潛力,這與他們能不能溶解於水有關。可溶性纖維溶解在水中之後,可以形成黏稠的凝膠狀,可以保持排便的濕度,讓糞便成形卻又柔軟,易於在消化道通行。可以把它們想像成糞便中的膠水,把碎片的排泄物變成一長條,一次排出體外。而不可溶的纖維對排便的作用是讓它比較大塊,但又不會太粘。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把即溶麥片倒入水中發生的情形,麥片像海綿一樣吸收了水分,變得厚實黏稠,這就是可溶性纖維在消化道內發生的變化。另一個圖景是,把一片生菜浸入水中,儘管它變濕了,但它依然是一片生菜。這就是非可溶性纖維進入消化道的情景,它讓大便很大,但不會幫忙保濕。以不可溶纖維為主的飲食,可能會導致排便變得更多,更碎片,而不是一整條的形狀。如果小腸排出物在大腸停留的時間正常,這些碎片化的排便可能是柔軟蓬鬆的。如果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那些碎片就會變得乾硬的小球,好像兔寶寶的排泄物。對容易便祕的人來說,最好兩種纖維的攝取是比較均衡的:不可溶纖維的飽實感可以刺激大腸的蠕動,而可溶性纖維可以維持排便的濕度以及外型,使其順利排出體外。• 其次是影響食物在消化道裡的時間:不可溶性纖維因為體積大以及無法保留水份的關係,會加速食物以及廢棄物在消化道內的時間,對因為腸胃蠕動過慢型便祕有改善的作用;相對的,可溶性纖維厚重黏稠的特質,可以拉長食物及廢棄物在消化道內停留的時間,對腹瀉、排便過頻過急的患者有幫助。同時,後者因為可以讓廢棄物在大腸內吸收更多的水份,免得排便散開,讓它更有「型」,讓頻於進出廁所的人,可以一次OK。• 纖維也會影響腹脹:有些類型的纖維,也就是我們前頭介紹過的高腹鳴食物的,容易被大腸內的細菌發酵,生成大量氣體。另一種類型的纖維,也稱為低腹鳴食物,不容易被大腸內細菌發酵,也產生較少氣體。
-
2019-12-01 癌症.抗癌新知
正確癌知識:先治療、後輔療
資訊爆炸時代,想獲取正確的癌症知識成為挑戰。專家提醒,癌友應以正規治療為優先,再輔以具實證的營養、運動、睡眠、及靈療,才能真正抗癌。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以胃癌為例,高危險族群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有助發現早期病灶並即時切除,降低後期化放療之苦。癌症為我國十大死因第一位,為陪伴民眾防癌抗癌,滄洲教育基金會與聯合報合辦「癌知識360度」講座,由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與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同台分享全面性的抗癌新知。葉秉威透過MAI肯狄科研影像團隊的人體地圖虛擬實境(VR)模擬影像,引領聽眾從窺探消化道系統,並了解胃鏡檢查的重要性。講座內容豐富,不只吸引熟齡族、癌症患者參與,也有年輕人帶著爸爸媽媽前來,現場座無虛席。滄洲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治明、中美生醫董事長林本源與夫人均全程參與。葉秉威:胃鏡檢查 早期發現很重要胃鏡檢查為何重要?葉秉威表示,胃癌早期悄無聲息,晚期才會有腹痛、黑便、體重變輕、胃口變差等明顯症狀,因此多數癌友首次診斷太晚,難靠開刀切乾淨,需再倚賴化放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等輔助,但成效目前仍有限。若能發現早期胃癌並盡速用內視鏡切除,幾乎都能痊癒,且微創手術後的隔天可正常進食,預後和生活品質皆佳,「而胃鏡就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檢查工具。」建議幽門桿菌感染者與具胃癌家族史的人,皆應定期接受胃鏡篩檢。葉秉威提醒,幽門桿菌感染雖八成無症狀,但100%會引起慢性胃炎,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若先接受抗生素治療,有機會遠離癌變。」另外,戒菸酒、控制體重、多吃蔬果、少碰燒烤、培養使用公筷母匙習慣等,也能預防胃癌找上門。韓柏檉:自療五字訣 身心都要兼顧韓柏檉以癌友身分,分享抗癌經驗。他2008年確診肝癌並開刀,未料又復發並轉移至肺部,接受化療及吃標靶藥約一年半。但在藥物強攻下,他的白血球幾乎未掉,因為除了接受治療,他也做「自療」,也就是自我療癒。韓柏檉說,他將自己實踐的自療歸納為五個字:「心、動、吃、睡、靈」,簡單來說就是調整情緒,可透過靜坐冥想以調心,避免陷入錯誤思緒;而運動可疏通經絡,也能讓自己更開心。加強活力的方法,則是每天喝一杯蔬果汁,並多吃五穀雜糧、彩虹及黑白食物,能預防便祕達到「進出」平衡。另,好好睡覺也是重要功課,若睡前還在為事煩惱,壓力會害交感神經難平衡,「要睡好覺就要學會放下。」最後則是安頓靈魂。韓柏檉認為,85%的疾病和壓力、憂傷、恐懼、怨恨等負面情緒有關,這皆會化為心毒,不快樂當然會生病。所以想治好病,應學會認錯、宣洩及感恩,「當我跟太太道歉後,淚流了下來,全身卻也輕鬆多了。」林楷雄:正規治療優先 偏方切勿信多數癌友認真抗癌,卻也有患者希冀偏方。滄洲教育基金會健康顧問林楷雄說,他日前執行全台癌友訪問計畫期間就發現有癌友在喝小蘇打,甚至認真驗尿液的PH酸鹼值,認為PH值達11就能成功抗癌,「但這恐怕先鹼中毒了。」林楷雄指出,網路讓資訊搜尋便捷,卻也讓謠言竄流,加上癌友會害怕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一旦癌知識匱乏,就容易誤信偏方或神奇產品,反而放棄正規治療。「內容愈強調非謠言,愈可能就是謠言。」林楷雄強調,癌友應以醫師治療為優先,再進行其他輔療。例如化療易沒胃口,但營養不良會使免疫功能下降,建議每天需多補充20%的熱量。此時營養品是好選擇,但選購前要看清楚營養成分,避開會影響凝血功能的紅花籽油。要注意的是,有人會選喝牛肉湯,但紅肉含較高的鐵質,對癌症治療易打折扣。林楷雄說,若無營養補充品的選擇,建議多選白肉為主,例如改喝魚湯。除了補充高蛋白,蔬菜也要多吃,避免便祕讓發炎反應增加。為導正似是而非的謠言,滄洲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琳說,基金會建構「癌知識」網站,投入大量人力整理文獻資料,並製作深入淺出的懶人包,讓民眾能在此找到正確癌知識,「讓抗癌除了醫師治療,也能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
-
2019-12-01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你有「ㄎㄨˊ落(台)」卻站不起來的症頭嗎?醫師指出,我國5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兩人就有一人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若沒有及早保養和調整生活習慣,嚴重者恐得開刀置換人工關節。但只要控制體重、規律運動、熱敷,以及補充適當保健食品等,均有助延緩退化。腫脹疼痛無力 膝蓋退化不可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蔡俊灝表示,關節是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接合構造,它包覆在關節囊之中,可緩衝骨頭之間的撞擊力,且會分泌關節液以提供關節軟骨所需的養分。若關節相當健康,關節活動度就能非常順暢。但是,當膝關節的軟骨裂解、營養消失,就像失去了鋼筋水泥,造成走路「卡卡」的現象,長期可能影響硬骨變形,關節也可能緊繃、腫脹、疼痛、和無力。這就是老人家常見的退化性膝關節炎。蔡俊灝說,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不可逆的疾病,除了好發於老年人,也包括體重過重者、風濕疾病患者、工作粗重者、關節外傷及運動員等,另也具家族遺傳傾向。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但膝關節退化初期,不是每人都會感到疼痛。」蔡俊灝說,關節退化初期是關節囊變狹窄和長骨刺,再來才是軟骨變形表現。但約六成患者來門診檢查時,關節軟骨已明顯變形而導致O型腿或X型腿,進而造成關節磨損。退化性關節炎在治療之前,需要先進行理學檢查和影像檢查,才會再進行分級治療,而治療目標為「減少疼痛」及「延緩退化」。蔡俊灝表示,初期治療以關節保養為重,當體重增加1公斤,膝關節就會增加3公斤負擔,所以減重相當重要。因此,配合減重、適當運動及調整工作型態不負重等,均能減少關節負擔。每日抬腿鍛鍊 每周游泳健走許多長輩認為運動會傷膝蓋。但蔡俊灝澄清,適當鍛鍊肌肉,其實有助減少關節負擔、促進關節活動度,還有助增加骨質密度並減少發炎反應,而且規律性運動也能減少下肢靜脈曲張情形,降低心血管栓塞機會。該怎麼運動呢?蔡俊灝說,在家可坐椅子上反覆抬腿,每次抬30下,此動作可在泳池內練習,而睡覺躺著也能做。除了局部鍛鍊,也建議每周運動三天、每次持續50分鐘,讓心跳能達每分鐘130下,而運動項目推薦游泳或健走。「揪朋友一起運動還可增加情感交流,晚上睡覺更香甜,是幸福人生的開端。」不過,運動強度仍需視年紀、體力和慢性病進行安排。蔡俊灝提醒,若膝關節出現急性疼痛,可先進行冰敷,平時則可熱敷膝關節以進行保養。PRP治療 風險高且費用高若膝關節退化嚴重,痛到連動都無法動。蔡俊灝表示,此時就需要接受電療或熱療等復健治療,以減少膝蓋不適。除了止痛消炎藥物的使用之外,也可適當補充保健品來進行關節軟骨保養,有助減少發炎情況。從乳油木果中提煉出的天然高濃度的抗炎物質「活關素75」,能降低關節過度發炎,有效改善疼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也經臨床驗證,能有效改善患者肌肉協調力,能輕鬆行走;動物組織切片更證實可保護軟骨,減少磨損,成為照顧關節退化的一項新選擇。近年血小板血漿治療(PRP)注射治療夯,甚至被號稱可替代關節開刀。蔡俊灝提醒,這需要接受專業評估才行,因需要抽取自體血液100-200cc毫升,很多長輩有貧血,或有服用抗凝血藥物,做PRP其實風險高且費用高,並不值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與照護準則症狀有哪些?1. 早上下床時最不舒服,動一動會改善。2. 蹲、坐下起立、上下樓梯會疼痛。3. 關節有腫脹或僵硬感。4. 隨退化嚴重度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愈低。怎麼做照護?1. 維持理想體重。2. 選擇合適運動。3. 每天適度運動。4. 補充保健食品。5. 熱敷。6. 相關輔具協助。註:症狀控制後仍需長期照護,才能確保關節健康。資料來源╱蔡俊灝醫師 製表╱鄧桂芬
-
2019-12-01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小丑」 談憂鬱症與排尿障礙
「醫師,我很頻尿,昨天晚上起床十幾次,一夜都沒睡快崩潰!」說話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可能因為長期失眠,眼眶凹陷,眉心揪成一團,刻出深深的皺紋。「症狀多久了?」我問。「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她說,「多年來我照顧生病的母親,去年她走了,就剩下我一個人,開始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常常有不好的想法,最近又頻尿、夜尿,看醫師都說我是膀胱過動症,可是吃藥沒效……」我在她眼中看到深沉的悲哀。經訪談並徵求病人同意後,轉介至身心科,確診為憂鬱症。患者憂傷無助的眼神,在最近一部熱門的電影《小丑》男主角的眼中也看過。《小丑》(英語:Joker)是2019年的美國電影,甫上映就獲得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奬,並獲影評以及票房的雙重肯定,賣座超過10億美元,成為影史上最賣座的R級(限制級)電影。《小丑》有什麼魅力?說實在的,這是讓我看了感到非常沉重的電影。男主角小時候受到母親同居人的虐待,有嚴重精神方面的困擾,為了生計,擔任社會底層的廣告小丑,卻備受言語,肢體的暴力霸凌,最後在陰錯陽差之下鑄下大錯。男主角菲尼克斯為了這角色爆瘦20多公斤,精湛的演技讓這個孤獨、敏感,飽受折磨的邊緣人呈現在我們面前,那絕望的眼神讓觀眾也彷彿進入深沉的痛苦。憂鬱症與恐慌症是常見的精神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憂鬱症將成為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疾病的第一名。憂鬱症盛行率約12%,女性發生比率較高,依統計來看,台灣有超過兩百萬憂鬱症的患者。快速變遷的世界讓大家越來越焦慮。是否有憂鬱症呢?不妨參考美國精神醫學會所頒行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V)。1.幾乎每一天,整天都處於憂鬱的情緒。2.明顯的失去興趣或喜悅感。3.明顯的體重減輕或增加。4.失眠或是睡眠時間過多。5.思想或是肢體活動變得過於激動或是緩慢。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倦。7.幾乎每天都感到「沒有價值感」,或是過度的罪惡感。8.思考或專注度減退。9.反覆想到死亡,或是輕生念頭。上述症狀中,第一項或第二項必須至少有一項成立,再加上其餘項目成立的總數超過五,且持續時間超過二周,很可能有憂鬱症。建議盡快至身心科(精神科)診治。除了情緒困擾,憂鬱症也經常伴隨生理上的變化,例如:失眠、厭食與排尿障礙。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憂鬱症族群25.9%有排尿障礙,其中最普遍的是膀胱過動症,特徵是急尿、頻尿、尿急時漏尿。在治療方面,當精神狀態不穩定,單方面以藥物控制排尿症狀效果有限,因此,與精神科同時進行治療,有比較好的效果。「精神病最痛苦的,就是別人總希望他們假裝自己正常。」這是小丑口中說出的沉痛句子。電影中,那些施加霸凌的人在小丑反擊下化為灰燼,受到欺壓的高譚市市民紛紛戴上小丑的面具站上街頭,以火光與暴力抗議,然而在激情與破壞之後呢?何時能得到救贖與平靜?電影中沒有給予答案,我們能做到的是如電影中的那個侏儒,以溫暖與同理心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人。在人不如意的時候,適時給予援手,或許能夠減少一些遺憾。(本文承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身心內科吳佳錚主任提供資料,僅此致謝)
-
2019-12-01 橘世代.健康橘
搭配正確的感冒階段飲食法 快快跟感冒說再見!
最近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醫院診間咳嗽、打噴嚏聲此起彼落,感冒除聽醫師的話服藥、多喝水,真正面對冒病毒的,其實是身體的免疫系統,除平時就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外,感冒時更應該多攝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趕快跟著營養師來學學,感冒時究竟該怎麼吃才會快快好起來。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的網路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感冒原來要這樣吃才會快點好」中,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許純嘉介紹,維生素C被用來對抗感冒已行之有年,但必須注意的是,想補充維生素C來對抗感冒病毒,應該體內病毒量還不高時較有利,如嚴重症狀,光吃維生素C就行不通了。●感冒初期緊急救星維生素C吃過量小心會吐許純嘉也特別提醒,維生素C吃超過2萬毫克,也就是服用高劑量,反而會有副作用,可能造成嘔吐、腹瀉等問題。一般營養補給品的維他命C錠,通常是200至1000毫克不等,但是許多研究都指出,吞1顆維他命的保健效果,遠不如吃真實食物來得好。芭樂、柳丁、奇異果等水果都擁有豐富維生素C。1天吃1顆芭樂,或是2顆柳丁,就可以達到日常約100毫克對維生素C的需求。所以只要吃得下,建議還是選擇新鮮當季的食材為優先。●感冒嚴重可採溫和飲食 雞湯魚湯增免疫力效果有限溫和飲食指的是食物內容無刺激性、低纖維、易消化且足夠營養的食物。許純嘉建議,可選擇粥、麵食,搭配質地較軟爛的蔬菜,並搭著豆製品、魚、肉、蛋等優良蛋白質食物,也可補充1至2杯的牛奶或豆漿當作點心。選用溫和飲食,讓腸胃能休息1至3天,會比勉強進食來得更好。很多人喜歡用雞湯、魚湯替患者增強免疫力,但許純嘉認為,湯湯水水本身的營養價值其實有限,還連同新鮮食材一起吃,才能均衡攝取營養。當感冒症狀嚴重,甚至出現上吐下瀉時,勉強吃很多補品,不僅會讓自己不舒服,也讓腸胃負擔更重。●平時抵抗力UP 健康生活型態是王道天轉涼,不希望感冒纏身,更應該記住平時應如何均衡飲食。許純嘉強調,從飲食獲得足夠營養是最好的方法,每天應吃3份蔬菜、2份水果、1份堅果類,並多選用各種豐富色彩的蔬菜,如紅色或黃色甜椒、深綠色花椰菜、黑色的木耳;主食建議多選全穀類,如全麥麵包、五穀米、南瓜等。他表示,健康生活型態是提升自身抵抗力的不二法門,不僅是吃得好、睡得好,重點還包括適當運動、維持理想體重。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1-29 養生.健康瘦身
秋葵+綠茶證實真的能減肥!營養師曝關鍵是靠這一點
天氣冷就是想要吃點熱的、甜的東西才會覺得全身都暖起來,不知不覺體重又增加不少,很多擔心過一個冬天就像胖胖北極熊的女生開始未雨稠謀,聽說日本女星號稱光是喝秋葵茶,三個星期就瘦五公斤,好想趕快試看看。但是不曉得是不是騙人的?營養師劉純君說,秋葵綠茶減肥可能是有效的,不過能減肥成功是靠「噁心」吃不下,就看大家是否撐得住!十根秋葵切碎加兩包綠茶包,三週減五公斤有日本女星上節目說,為了快速減肥,用秋葵綠茶讓她在三星期就減重五公斤,讓人聽了好羨慕,而且據說秋葵茶很好做,只要把十根秋葵洗乾淨,去掉蒂頭,之後秋葵切成0.5公分 一小段一小段的,放到大的水瓶中,加兩個綠茶茶包,用1000CC熱水沖泡,等放涼了就可以喝,可以在餐前就先喝,也可以用餐間或用餐後馬上喝。有營養師說,因為秋葵有很高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延緩醣份吸收,加上綠茶的兒茶素,所以可以延緩血糖上升,吃進去的食物熱量不會快速被累積成熱量和脂肪堆積,秋葵的果膠還能保護胃壁,加在一起的控制效果更好。劉純君說,如果體重一個月可以瘦兩公斤以上,通常都是脫水比較多。 愛吃零食、重鹹等易水腫體質喝 體重降最快這位日本女星說她三星期瘦五公斤,推測她可能是易水腫體質,劉純君說,由於綠茶利尿,加上秋葵含大量的鉀離子,每百公克的秋葵含有299毫克的鉀離子,超過兩百高克就可以稱為高鉀食物,高鉀食物的鉀離子有助身體代謝鈉離子,鈉本來會讓水滯留的作用,排鈉會讓身體呈現脫水狀況,把鈉離子代謝掉可以消水腫,體重下降速度快,或許這樣才能減下那麼多的重量。這種特別適合平常愛吃高鹽,例如愛吃洋芋片等零食者,或是喜歡吃燒肉、烤肉、炸雞等食物中常會放很多醬料及調味胡椒鹽,往往吃進很多的鈉,劉純君說,我們膀胱的排水量最高可高達0.8公斤,如果三個多星期都持續排鈉,加上飲食有控制,很容易減重兩公斤以上。 秋葵味道腥怪 喝久易噁心不過劉純君提醒,秋葵綠茶之所以容易減重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秋葵的水溶性纖維有一種古怪腥味,喝久了會覺得有點噁心,如果很堅持每天喝這麼怪味的秋葵綠茶,胃口一定會很差,胃口差、吃得少,加上脫水,體重真的會降很快。 心律不整、腎功能不好、易過敏者不要亂試秋葵綠茶減肥很適合兩種人,一是像前面介紹愛吃鹹、水排不出去者,另一種則是適合有高壓的人,多吃高鉀排除體內水分,也有助血壓降低,另外,血糖高、身體燥熱的人也比較適合,劉純君說,因為秋葵和綠茶在中醫上都是屬於比較寒涼的食物,所以如果是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最好不要靠秋葵綠茶減肥。另外,秋葵有毛,是屬於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容易過敏或容易腹瀉的人,或是有心律不整、腎功能有問題的人,最好不要嘗試。一口肉一口菜效果也不錯如果不想靠覺得噁心、胃口差吃不下來減肥,劉純君建議可以「一口肉一口生菜」,像韓國人吃燒肉一樣,每一口肉都用青菜包著吃,或是吃高水溶性纖維的青菜配飯,靠蔬菜抓住肉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就可以讓熱量吸收降低,也一樣有減重的效果。
-
2019-11-29 科別.呼吸胸腔
台商久咳不癒竟是肺癌 醫師:久咳超過8週應盡速就醫
一名年近40歲的台商,長期慢性乾咳,本身患有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某天突然聲音沙啞,就醫檢查發現其左邊聲帶麻痺,進一步胸部X光檢查竟確認罹患肺腺癌,癌細胞已轉移至胸腔內的淋巴,壓迫了左邊神經引起聲帶麻痺。其實,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等都可能引起久咳,臨床上也常有患者偶然發現肺癌等其他疾病,因此,若久咳超過8週,應尋求胸腔科醫師診治。久嗽沒好日子過8週以上 沒改善應找出原因咳嗽是身體的保護機轉,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狀持續8週以上沒有改善,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有患者咳嗽至昏倒、肋骨斷裂等,故過度咳嗽時應盡快找出原因,以對症治療。筆者於問診中最常見久咳不癒的病因,包含鼻涕倒流(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氣喘、胃食道逆流為最大宗,另外剩下一成為感染,例如:肺結核、百日咳、肺膿瘍等,再來是因高血壓藥和血糖藥所引起。至於其他肺部原因,包含:氣管擴張症、細支氣管炎、肺癌、非氣喘性嗜伊紅性之氣喘炎等、類肉瘤、菜瓜布肺和其他慢性肺部疾病。鼻涕倒流、氣喘、胃食道逆流也是常見慢性咳嗽兇手針對慢性咳嗽如何治療,筆者認為鼻涕倒流可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或鼻黏膜消腫藥物;過敏性氣喘則可透過吸入性氣喘藥物控制,梅雨季也盡量控制室內溼度至50%~60%;胃食道逆流則可服用胃酸抑制劑,感染性疾病利用抗生素治療即可,其他情況也可使用止咳藥。另外,抽菸患者也常久咳,因吸菸刺激氣管,造成慢性發炎而引發咳嗽,只要戒菸就可以改善;老菸槍則要注意慢性阻塞性肺病,其肺功能已退化變差,必須長期使用氣管擴張劑治療。久咳揪病因 胸部X光檢查最重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是治好慢性咳嗽的關鍵。」久咳超過8週,可請胸腔科醫師進行胸部X光、電腦斷層、肺功能檢查、痰液細菌培養和氣管鏡或鼻鏡等檢查,其中又以胸部X光檢查最重要。上述常見慢性咳嗽病因雖無法據此診斷,卻可以排除肺炎、肺結核、肺癌等可能。除上述案例,也有一名患者誤以為自己感冒沒好,咳了將近4個月,主要症狀是乾咳、喉嚨有痰。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鼻涕倒流引起,也在X光檢查中意外發現肺部結節,幸運在初期檢測出肺腺癌。正確診斷對症下藥 以下警示症狀要注意病患就診時應告知醫師,是否有咳血、咳痰或呼吸困難、發燒、聲音沙啞、反覆同部位肺炎感染、呼吸困難、胃食道逆流、體重減輕等警示症狀,並主動告知職業與工作環境、是否有抽菸等危險暴露因子,或者用藥資訊(尤其是血壓藥和血糖藥),方便醫師正確診斷。
-
2019-11-28 養生.聰明飲食
專家的養胃建議:早晚餐內容、時間「反著吃」
“早餐吃得像國王,晚餐吃得像乞丐。”這個說法你可能聽說過,但現實中,不少人卻是忽略了早餐,晚餐反而吃得豐盛。《生命時報》邀請專家,提醒你早餐、晚餐應該“反”著吃,並推荐一份“黃金早餐食譜”。早晚餐時間“反”著吃吃飯這件事,很多人沒有時間觀念:有的人餓了就吃,不餓就省頓飯;有的人一起床就吃,晚飯卻拖到八九點。實際上,這些錯誤做法都會悄悄拖垮你的胃,影響健康。早餐晚餐的進食時間大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宜。早餐:晚點吃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態。早餐吃太早,勢必會干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建議早餐稍晚點吃,尤其對於習慣早起的老年人來說,7點左右起床後20~30分鐘再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與中餐間隔4~5小時為好,也就是說早餐最好在7~8點之間吃。早餐也不能不吃,否則極易引發低血糖,還會擾亂消化系統,導致肥胖。長時間不吃早餐,胃酸以及各種消化酶會腐蝕胃黏膜,引發胃潰瘍等疾病。晚餐:早點吃與早飯要晚點吃相反,晚飯盡量早點吃。生活中,年輕人經常加班到忘記吃飯,或忙碌了一天很晚才開始吃飯,一頓晚餐拖到七八點成了常事。美國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曾研究發現,晚餐吃得晚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水在胃內停留10分鐘即可消化,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需2小時以上,蛋白質和脂肪類食物相對較慢。一日三餐多是混合飲食,因此胃腸排空時間大概4小時以上。按照晚10點最佳睡覺時間計算,專家建議晚餐最好18點左右吃,最遲不要超晚過19點。不得已吃得太晚,也不要馬上睡覺,間隔至少2個小時後再入睡。早點吃晚飯不光能改變胃飢餓素、瘦素等激素水平,還能延長飽腹感,避免過量飲食,減少患病機率。上班族如果需要加班,可以提前吃晚餐,再繼續工作。早晚食“肉”量反著吃愛吃肉的人會陷入一個誤區:把“好”的留在最後,因為不少人習慣晚上“大魚大肉”。實際上,將早晚的吃肉習慣換一下,或許你會發現身體更健康了。早餐:多吃點肉一日三餐中,不少人都把“肉”留到了晚上,卻忽略了早上吃它。其實,一頓合格的早餐不光是主食、蔬菜、水果,還應該包括蛋白質豐富的肉類。這種“肉”不光是瘦肉、醬牛肉等動物肉,還可以是豆腐、豆乾等植物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大早就吃動物內臟或吃高脂肪性肉類(炸雞等),否則容易使血清膽固醇更高,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或加重。早上吃點肉主要有以下兩點好處:1.增加飽腹感、營養均衡肉中蛋白質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如果早餐一點肉都不吃,不但容易在中午沒到之前就產生飢餓感,還可能造成營養攝入不均衡。2.有利於減肥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一項研究表示,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雞蛋等,能增強大腦中調節食慾的化學物質含量,有助控制體重。研究人員表示,吃富含蛋白質的早餐可大大減少對鹹味或高脂肪食物的渴求。若不吃肉,這種渴求可能會持續一天,導致這一天中人們對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量過多,反而導致人們發胖。晚餐:少吃點肉從健康角度,晚餐可以按照這個黃金比例安排,蔬菜:肉:飯= 2:1:1,也就是說多吃菜少吃肉。這裡的蔬菜不包括馬鈴薯、山藥等澱粉類蔬菜,肉類可以用豆製品(比如豆腐、豆乾等)和海產品替換,飯代表所有澱粉類食物,比如雜糧米飯、地瓜等。如果早餐和午餐沒有攝入足量蔬菜,晚餐的蔬菜、肉、飯比例可以增加到3:1:1。多吃蔬菜還可以有效控制熱量,增強飽腹感,防止攝入過多熱量。晚上經常大魚大肉,不但會引起脂肪堆積,還容易增加胃腸負擔,增加消化系統疾病。吃好早餐,學會這套“加減法”好早餐最基礎的條件是要有主食、蛋白質食物和蔬菜水果這幾大類食物。如果你能學會“三加四減”,多“加”一些有助健康的食物,“減”掉一些不利健康的食物,就是一份金牌營養早餐。“加”粗糧如雜豆粥、小米粥、黑米粥、燕麥粥、全麥饅頭、全麥麵包、地瓜、鮮玉米等。光吃大米、白麵的話,就不能滿足營養需求。“加”低脂肪的高蛋白質食物如水煮蛋、茶葉蛋、牛奶、優酪乳、豆漿、豆腐、醬牛肉、瘦肉等。這類食物營養豐富,在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同時增加飽腹感,讓你不至於11點就餓肚子。“加”新鮮的蔬菜水果特別是深顏色的營養更豐富,還有助控制體重。炒、生拌或蒸都是早餐烹製蔬菜的好方法。“減”多油脂的精製穀物油條、油餅、蛋黃派、餅乾、泡麵、起酥麵包、點心等添加了很多油脂的精製穀物。它們營養價值低,脂肪含量高,雖然方便、好吃、“抗餓”,但不利於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應少吃或不吃。“減”高脂肪蛋白質食物油煎雞蛋、培根、火腿、煎牛排、炸雞腿(漢堡)等高脂肪的蛋白質食物。它們雖然營養價值不低,但脂肪含量太高,經常或過量食用不利於健康,應該少吃。“減”高鹽食物醃製蔬菜、鹹菜、榨菜、醬菜等高鹽食物。它們營養價值很低,僅能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還含有大量的鹽,對控制血壓不利。“減”飲料蔬果飲料、牛奶飲料、乳酸菌飲料等各色飲料。它們喝起來口感很好,看上去似乎也很有營養。事實上,那隻是糖、香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劑調製出來的,真正蔬菜、水果和牛奶的含量很少。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1-28 養生.健康瘦身
冬天想瘦又怕餓?8種減肥食物市場裡就能找到
冬天餓得好快,身體為了產熱增溫,很容易就讓人吃得特別多,不過天冷加上運動,實在好折磨人。但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其實冬天才是最適合減重的季節,若能好好利用這個季節裡減重,不僅可以守住你的腰褲尺寸,在脫下厚重衣物後,還能跟肥胖說掰掰! 然而,想要滿足口腹之慾之際,又要維持曼妙身材,此時在食物挑選上就要更有技巧;例如以下8種食材,都能幫助瘦身、帶走體內過多膽固醇與油脂: 1、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加腸胃蠕動,達到清腸效果,同時又能增加飽足感。而其中所含的「β-葡萄聚糖」屬於可溶性纖維,能減少體內壞膽固醇的合成。 2、黑芝麻膳食纖維、鈣、胺基酸、維生素E及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營養價值高,炒過後磨成的芝麻糊或是以芝麻油取代其他類的油脂使用,可藉此補充不飽和脂肪酸,降低壞的膽固醇,並增加好的膽固醇。但要注意的是黑芝麻屬於堅果類,雖是好的瘦身食物,卻也不能毫無節制的食用,因為其中富含的油脂具有很高的熱量。 3、橄欖油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壞的膽固醇的合成,同時還能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的含量。此外,其具有的多酚類也能避免壞的膽固醇被氧化,維護心血管效果佳,其他如麻油、芥花油等,也都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與橄欖油交替使用。 4、黃豆類及其製品黃豆具有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同時富含膳食纖維、卵磷脂、必需胺基酸、礦物質(如銅、鎂、鐵、鈣等),以及少量多酚類和大豆異黃酮等營養成分,以黃豆及其相關製品如豆腐、豆漿、豆干等,做為主要蛋白質的來源,可降低肉類含有的膽固醇與熱量攝取。 5、菇類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加速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順利、清除宿便,且熱量也非常低,多吃亦不容易發胖。若是半夜嘴饞,或許可考慮煮碗香菇湯或烤杏鮑菇,就不用怕吃宵夜會增加體重了。 6、木瓜富含維生素A、C及纖維素,且其中的分解酵素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並分解體內過多油脂,是能增加飽足感又能除油的瘦身水果。 7、蘋果西方諺語:「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away(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並不是誇張的說法,因為蘋果富含果膠、維生素C、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K1,能降低壞的膽固醇含量,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清腸整胃。 8、茶具有去油解膩的效果,且現代醫學已證實,茶中的兒茶素、多酚類可增加好的膽固醇含量,具有保健效果。不過喝茶時可別加糖,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熱量。  雖然以上的食物都能幫助瘦身事半功倍,但減肥最重要的還是要飲食均衡,不要偏頗某一類的食物,並適度搭配有氧運動,才能夠兼具瘦身及健康。 延伸閱讀: 冬天吃鍋又怕胖? 5個小技巧讓你在減肥也能飽口福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
2019-11-28 科別.精神.身心
睡眠呼吸中止 憂鬱症風險高
晚上睡覺鼾聲連連,白天起床昏昏沈沈,小心這可能不只是睡眠不足。南韓最新研究證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憂鬱症風險高於一般人。醫師指出,目前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很多,依患者不同狀況有不同的治療建議,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盡速求醫。南韓翰林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以該國健保資料庫,九年來追蹤985名成年人,發現校正年齡、居住地、家庭收入等因素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患憂鬱症風險是一般人2.9倍,焦慮症風險是1.75倍,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嚴重,憂鬱症風險是一般人3.97倍,焦慮症風險是2.42倍,男性則分別為2.74倍及1.64倍。新光醫院睡眠檢查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研究與臨床觀察吻合,人睡不好容易衍生情緒不穩定、疲倦、工作表現不佳等問題,女性尤其明顯。過去收治過女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當中,許多人確實因過度依賴安眠藥、有精神相關併發症,有些女性因用藥複雜、服藥過量而被緊急送醫。林嘉謨建議,目前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式多元,經睡眠醫學專業團隊評估,依個人狀況建議治療組合,例如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可以先考慮減重、體重控制;過敏性鼻炎嚴重者則應先設法改善過敏症狀,如果上述保守療法執行後,還有改善空間,可考慮使用連續氣道正壓呼吸器、口內裝置,或接受改善呼吸相關結構的手術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症狀包括睡覺打鼾,體重過重,脖子粗短,白天嗜睡。近年已有許多醫學研究證實,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導致身心健康負向循環,包括加重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神經認知退化疾病,也與氣喘惡化、青光眼、勃起障礙、情緒失調相關。睡眠呼吸中止症在成年男性發生率是4%,女性2%,危險因子包括肥胖、年齡、男性頸圍超過43公分或女性頸圍超過38公分,抽菸、喝酒、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肢端肥大及顏面結構異常、鼻咽喉構造狹窄等,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
-
2019-11-28 橘世代.健康橘
變胖不是必定發生 關鍵在「肌肉」
對於年齡增長,最令人沮喪的其中一件事就是,體重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縱使少吃多運動,保持體重也是個不小的挑戰,但不要氣餒,老化可能無法避免,但變胖也不是件必定發生的事。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指出,大約4成美國成人受肥胖影響,估計人數有9330萬人,包括年輕人和中年人,這使得第2型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跟某些癌症發生的風險升高。梅奧診所醫學院預防醫學和營養學副教授唐納·韓斯魯德表示,隨著年齡增長,體重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肌肉日漸減少,每年約流失1%,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也就是休息時燃燒卡路里的速度。代謝率愈低,燃燒的卡路里愈少。韓斯魯德還說:「將平均80歲的肌肉質量跟平均20歲的相比,這情況變得更加顯著。我們的肌肉質量愈大,休息時的代謝率就愈大。」他並指出,除運動以外的自發性體力活動,通常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一般來說,跟平均20歲的人相比,平均80歲的人在一整天的大大小小動作都會減少,且日常活動以外的運動量也可能減少。」醫療服務機構貝塞斯達的營養師潔西卡·穆蓋提歐也表示,許多患者都承認,整體運動量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建議想減肥必須做的首件事就是,增加重量訓練來減緩跟年齡相關的肌肉流失,每周至少2到3天,同時增加心血管運動。穆蓋提歐鼓勵患者每天達成走1萬步目標,而不是自健身房返家後就整天坐著,而這也會影響到代謝率。」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7 新聞.科普好健康
失眠易骨折!睡不到5小時 全身骨鬆風險提高94%
失眠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據Medicalnewstoday網站11月20日報導,《骨與礦物研究雜誌》近期一項針對絕經後婦女的研究顯示,每晚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骨密度較低,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美國紐約布法羅大學公共衛生和健康專業學院流行病學和環境健康副教授Heather M. Ochs-Balcom博士介紹,骨骼質量和密度大幅降低導致骨質疏鬆症。大多數人骨骼的強度和密度在20多歲時達到峰值,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吸收的速度逐漸超過骨形成的速度,而女性骨密度在絕經後的幾年下降的更快。因此,骨質疏鬆症常見於老年人,而老年婦女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最高。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內,大約三分之一的50歲以上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有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風險。患者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臀部、手腕和脊柱。脊柱骨折會導致嚴重的背痛、身體結構不規則和身高下降,髖部骨折也令人擔憂,因為它們通常需要手術,並可能導致老人失去自理能力,帶來更高的死亡風險。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失眠與女性骨折風險高存在關聯,而本項研究則具體探究睡眠不足和骨密度之間的聯繫。本項研究共涉及11084名絕經後婦女,結果發現,與睡眠時間正常(7小時)的女性相比,睡眠時間僅有5小時的女性在骨密度的四個測量指標(全身、髖部、頸部、脊柱)的水平明顯更低。在所有的參與者中,睡眠時間約7小時的人數最多,為4025人,而5小時睡眠的人數為1080人。經過調整各種相關因素,包括年齡、種族、吸煙、飲酒、體重指數、鍛煉狀況等後發現,睡眠5小時的人骨密度比7小時的人每平方公分低0.015克,相當於骨骼年齡老了一歲。評估發現,睡眠5小時的人患骨密度低和髖部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63%,頸部骨質疏鬆風險提高30%,脊柱骨質疏鬆提高28%,而全身骨質疏鬆風險則提高了94%。據推測,骨形成和骨吸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即骨重塑。如果睡眠不足可能導致骨重塑過程受到干擾,導致骨密度下降以及骨質疏鬆症。研究證明,睡眠對骨骼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這也增加了失眠對身心健康的又一罪證。這項研究也傳達了一個積極的信息:睡眠,就像飲食和鍛煉一樣,可以通過主觀的努力發生改變。我們知道充分補充營養以及體育鍛煉可以改善骨骼健康,而關燈和放下手機也成為了預防骨質疏鬆的一部分。Balcom建議,為了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風險,我們要積極保證睡眠時長,爭取每天睡7小時以上。原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1-27 科別.骨科.復健
一踩就痛...「足底筋膜炎」這件事不要做!專家傳授6招解決
每天早上起床,腳一踩地,足跟就會出現劇烈的刺痛感?那種痛好像有很多小針在刺,讓人很不舒服,即使找推拿師推拿,但症狀還是沒有改善?當心可能就是「足底筋膜炎」!可是,不少人會疑惑,明明自己不是「沙發族」,有空就到操場跑步、快走,假日還會到郊外爬山,為什麼還會得足底筋膜炎?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濬哲表示,足底筋膜炎跟運動量多寡無關,講得直接一點,大都是因為退化、過度使用引起。足底筋膜炎會侵犯各年齡層,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尤其以40歲以上中年婦女為多。有9成以上患者會抱怨足跟疼痛、1成表示足部中間或前足部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認為足底筋膜炎不會致命,所以懶得理它,痛得受不了時就吃止痛藥。吳濬哲指出,足底筋膜炎雖然只是小毛病,不治療則可能會出現腰、髖、膝、踝等併發症;建議當腳底出現症狀時,最好到醫院診治,並做好護足措施,以免造成日後足底筋膜鈣化,最後將難以復原而寸步難行。足底筋膜炎很難根治,即使接受過各種治療,平常如果沒有做好足部保護,減少誘發足部發炎的因子,復發機率相當高。以下6撇步,可解決惱人的足底筋膜炎:撇步1:減少衝擊性活動有足底筋膜炎的人,最好不要做衝擊性大的運動如跳躍、跑步,盡量少踩硬地板及用力踏地;長期站立工作者,須穿合適鞋子,有空檔就坐下來休息,降低足部發炎的機率,並應間歇性休息。撇步2:控制體重體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全身的重量都要經由足部來承受,如果能控制體重的話,相對的,足部的負擔就會變少。少搬重物,也可減少足部的負擔。撇步3:熱敷民眾可以在疼痛處泡熱水或局部熱敷,一天數次,每次約10~15分鐘,可緩解疼痛。撇步4:不要做腳底按摩不少人因做腳底按摩,按出足底筋膜炎。姜義彬表示,做腳底按摩千萬不要硬著頭皮忍痛,疼痛難耐時,一定要請按摩師放輕力道或停止。撇步5:穿對鞋子太硬或太薄的鞋子都會讓足底筋膜受傷,最好穿有包覆性的鞋子,鞋子的後跟鞋墊柔軟性要高,且具有吸震效果;鞋底要軟,才不會碰到痛點。撇步6:腳底拉筋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可以每天做簡單腳底拉筋的運動,幫助舒緩筋膜、小腿肚,讓肌肉增加彈性。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反覆發炎? 先檢視這2點 啪!小腿拉傷腫如麵龜 1個動作沒做足就容易受傷
-
2019-11-27 科別.消化系統
腹痛腹瀉以為是腸躁症?當心罹「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王俊偉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據統計,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案例較少,但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盛行率和發生率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人被診斷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每年新增案例約350人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好發在哪些族群?王俊偉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愈年輕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愈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至專科就診。 王俊偉醫師分享,有位令他印象深刻的55歲男性患者,確診前曾因反覆腹瀉問題困擾多年,因工作上需長時間開車,多年來僅靠自行服用成藥及朋友介紹的偏方來緩解症狀,但腹瀉程度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有好幾次因急著找廁所而差點發生意外。後來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整段大腸潰瘍發炎嚴重,經腸黏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依「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的原則,使用傳統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也能放心回到工作崗位。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診斷?王俊偉醫師解釋,患者最常抱怨會不斷腹瀉,甚至出現嚴重腹痛,因疾病會影響到腸道黏膜,有部分患者會解血便、黏液便,甚至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 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症狀類似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容易與其混淆,單靠臨床症狀較難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需綜合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糞便檢驗、影像學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併組織病理切片結果,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著重在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先以口服或浣腸劑型的抗發炎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會根據臨床狀況加上免疫調節劑或口服類固醇治療,口服類固醇的選擇會以腸道局部作用的劑型做短期使用。對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急性復發的患者,會以全身作用劑型的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同時治療,若前述藥物無效時,就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好,可長期控制病情,但礙於藥價昂貴以及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目前臨床上符合健保條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另外,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大小型臨床試驗使用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療效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證實。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即使症狀改善也不可任意停藥,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應配合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劑量,長期服藥持續追蹤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日常生活建議培養良好習慣,如飲食作息正常、避免熬夜,讓免疫狀況維持穩定。延誤治療問題多,及早治療很重要延誤治療恐造成患者腸道出血,更甚者會導致嚴重貧血,出現其他腸道相關併發症,如腸阻塞、腸瘻管、腸穿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併發症需切除部分腸道。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會伴隨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等共病,若能順利控制發炎狀況,這些腸道外症狀也可獲得改善。王俊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通常患者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超過十年,都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狀況。潰瘍性結腸炎若能及早控制發炎,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皆可與常人無異,及早治療也可減少併發症產生,避免引發不可逆併發症而造成遺憾。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王俊偉醫師強調,生活規律很重要,可減少免疫系統絮亂,有助病情的穩定。至於飲食部分,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適當補充水分,因患者腸道較敏感,對某些食物耐受度較低,過於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此外,每個患者對食物敏感度、耐受性不同,醫師建議應確實紀錄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食物,日後盡量避免攝取。 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若有抽菸、喝酒、檳榔等習慣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習慣不只對腸道有害,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醫師貼心小提醒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終身疾病,倘若確診罹病,也請務必配合醫師持續治療,切莫擅自停藥,如此一來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併發症產生,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原文: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分享老人醫療照顧的經驗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我們非常高興有三位醫學專家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是許多醫學生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在自己步入老年的養生心得,一位是對老人醫療頗有心得的資深家醫科醫師提出的幾點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醫療常識與生活態度,一位是長年在美國行醫的台灣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十幾年來在西雅圖為銀髮族成立的社區健康活動團體。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更多的台灣老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讀者願意在「醫病平台」分享這方面的心得。一、 前言根據內政部2017年的統計,台灣人口的平均壽命是80.4歲。男性77.3歲,女性83.7歲。由於台灣人口的壽命延長,慢性病也隨之增加,難免要長期服用藥物來治療,同時年紀大了,各個器官也退化,因此醫生的處方和病人的服藥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宜注意長期服用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例如:傷到胃、肝臟或是腎臟等。話說年紀大了難免有慢性病,但如果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加上良好的醫療照顧,老人家還是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生活。在此分享個人在基層醫療照顧老人家一些經驗。二、老人家不要吃太多藥——注意長期服用藥物之副作用病情摘要:病人,女性,九十幾歲。初診時,由家人陪伴來看診。來時一直吐口水,約隔半分鐘就吐一次。之前不曾看過這樣的症狀,覺得很奇怪。進一步問診和檢查後發現,原因是吃了很多藥。這位阿嬤,被診斷有腎臟病、胃炎、心臟衰竭和便秘。除了吃醫生開的藥之外,她的家人很孝順,買許多營養食品給阿嬤吃,例如:克補、鈣片、維骨力、卵磷脂等。進一步X光檢查肺部無異樣;超音波檢查肝膽系統也沒問題,最後診斷是「藥物引起的胃炎」。 治療上,吩咐她營養食品和會傷胃的藥都先停下來,並加開腸胃藥給她。吐唾液的症狀就有明顯改善。阿嬤的小便發現有尿蛋白,加上抽血檢查後發現腎功能指數BUN(尿素氮)和Creatinine (肌酸酐)偏高,表示腎功能不好,可能藥物服用太多,傷到腎臟了。敘述醫學:現在因為醫學進步,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但身體器官因為退化容易出毛病。像這位病人就是腸胃、腎臟、心臟不好,吃了很多藥物和營養食品,因為長期服用而傷到胃腸和腎臟。建議患者除了醫生開的藥之外,營養品不要吃太多,應注意藥物副作用是否會傷到胃、肝臟和腎臟。三、述說Aspirin和Metformin的故事病情摘要:病人七十幾歲的男性,因為腹脹不舒服到一家大醫院看病且住院,治療一個多月症狀沒有改善,因為吃不下、體重下降了四公斤,病人及家屬開始慌了, 醫師甚至告知可能有生命的危險,經友人介紹到門診就醫。除了例行了解病史外,透過雲端去看病人用藥的情形,發現病人 一共服用九種藥物。檢視九種藥物,其中有兩種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會引起病人腸胃不適,就將這兩種藥物停掉。結果經過兩次門診治療,病人腹脹不舒服的情形明顯改善。診斷 : 病人腹脹不舒服,其原因是藥物Aspirin及Metformin所引起的副作用。敘事醫學:老人家腸胃有問題要先看用藥情形,現在透過健保卡雲端就可查出病人的用藥情形。門診時,年長者腸胃不舒服,時常發現是服用這兩種藥物Aspirin(俗稱伯基Bokey)及Metformin副作用所引起的。Metformin是糖尿病的第一線用藥;而病人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醫生常會開立Aspirin來預防血栓。這位老阿伯兩種藥都有服用,所以容易引起腹脹腸胃不適,只要找出原因把藥換了就好了。反之,沒有停藥或換藥,即使開最好的胃腸藥,也沒辦法解決病人的腸胃問題。四、 雖有慢性病但仍可過健康快樂的晚年病情摘要:患者六十多歲女性,從2005年開始陸續來就醫,至今2019年已經十四年了。主要的疾病為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起初,病人會喘、喘到晚上睡不著,腳也有水腫,照胸部X光檢查和心電圖,發現病人心臟擴大,過去有高血壓的病史,診斷為高血壓性心臟病,併發心臟衰竭。 給予強心和利尿劑治療,心臟衰竭的現象即漸漸改善,心臟也恢復正常大小。病人有輕度糖尿病,靠口服降血糖藥即可控制,最近一次抽血,空腹血糖是105mg/dl,糖化血色素6.5%,沒有視網膜、腎臟、末稍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病人定時回診,診所給予持續的追蹤及治療。病人本身生活規律、固定運動、工作不會太累、睡眠充足,病情控制相當穩定。敘事醫學:台灣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以及健保制度的實施,國民的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隨著年歲增長,身體老化,慢性病也隨之浮現,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弱和高血脂症等等。這位病人從2005年開始,即因慢性病的症狀接受治療。雖然有慢性病,但在生活上依然過著健康快樂有品質的生活,偶爾也可以和家人出去旅遊。這個例子可以給上了年紀的人做參考。心裡要瞭解,年齡的增長隨之而來的身體退化是很自然的,已經是中古車,甚至是老爺車了,身體上難免多少會有毛病。要緊的是,應注意生活起居、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要太勞累、睡眠足夠、和醫師保持連繫、按時服藥。如此老年家仍然可以享受平順快樂的晚年。( 取材自 拙著「敘述醫學」,第2版,2017 )
-
2019-11-26 科別.心臟血管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師討論為宜。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邱淳志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如何控制壞膽固醇?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邱淳志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邱淳志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邱淳志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邱淳志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原文: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6 科別.指甲.足部
喜歡把腳趾甲剪很短? 用錯方式很容易就會凍甲
台灣氣候嚴重潮濕,冬季又經常陰雨綿綿,雙腳常會因下雨之故而鞋襪浸濕,加上不當修剪手指甲或腳趾甲,很容易遭細菌感染罹患「甲溝炎」。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愉真表示,正常的趾甲形狀應該四四方方,但是很多人喜歡在修剪時,剪到趾縫中、修成圓弧形,感覺比較美觀、也不容易卡髒污;要注意的是,一旦甲肉有傷口、發生碰撞,趾甲很容易陷入甲肉,變成「肉包甲」,進而增加罹患甲溝炎的風險。 腳趾發生甲溝炎的有3大常見原因:第一,腳趾甲過度修剪者,特別是習慣將趾甲修剪成圓弧形,以及趾甲修剪太短太深的人;第二,天生為扇型趾甲者,且經常從事激烈碰撞活動,例如打籃球、跑步;第三,體重過重者,因腳趾承受壓力較大,趾甲容易陷入甲肉中。 然而,甲溝炎會變成灰指甲嗎?黃愉真說明,甲溝炎是因細菌感染發生,而灰指甲是受到黴菌感染,不過反覆感染甲溝炎的病患,通常會有甲床分離的情形,指甲容易受到各種病菌感染,發生灰指甲的風險也較高。 若要預防甲溝炎,黃愉真分享7招保養對策: ❶正確修剪趾甲:趾甲不宜過短,正確平剪成四角型,並將兩側尖角用銼刀磨平即可,千萬勿往趾甲側縫修剪。❷避免留趾甲:每個人趾甲的生長速度不同,建議每2星期修剪一次,避免趾甲過長碰撞兩側甲肉。❸穿著合適的鞋子:選擇具備良好固定及 支撐的鞋子,最好有鞋帶能夠固定,避免過鬆、過緊或尖頭鞋,以減少趾甲反覆擠壓碰撞。❹保養指甲:使用指緣油及乳液保養趾甲,減少甲肉產生乾硬皮。❺撥趾肉運動:每天洗澡完,使用指緣油保養,用手的大姆指扣住腳趾甲溝前端的趾緣向下壓,連續撥3次趾肉、每次30秒,總共4側腳拇趾肉都要完成。❻保持足部乾燥通風:運動後記得更換襪子,洗澡後可以吹乾,避免細菌、黴菌孳生。❼及早就醫:若有任何趾甲的問題,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幫助,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 肝不好易疲勞? 指緣長肉刺可能也是警訊 身上黑痣也可能變成癌! 5點觀察一次看懂罹癌跡象
-
2019-11-25 醫療.整形美容
產下4胞胎後腹部大變型 台灣醫師替馬來婦剷肉除患
25歲的馬來西亞婦人朵琳5年前生下四胞胎,卻因生產後肚皮嚴重鬆弛,腹部的腹直肌分離,導致嚴重下背痛,難看的妊娠紋也讓她心情很沮喪。她為此特地來台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求助,經醫師陳彥州替她進行腹部整型,才讓她重新恢復身材並解決下背痛問題。陳彥州說,手術中發現朵琳的腹直肌分離達5公分,腹部筋膜嚴重鬆弛,因此為她切除了560克重的皮膚及肚臍整形以及腹直肌縫合15公分。手術後第5天,朵琳的下背痛緩解許多,今日搭機返馬來西亞。他說,懷孕過程腹內壓力逐漸變大,而腹直肌中線為結締組織,此組織承受不了懷孕期間上升的張力,開始變薄且漸漸分開,因此在腹直肌中間產生很大的空隙,最後產生懷孕後腹直肌分離的病症。陳彥州指出,腹直肌分離可能因多胎、多產、羊水過多、胎兒過大、懷孕時體重上升和遺傳等引起,盛行率根據各國報告在60~100%之間。主要症狀為因為腹部核心肌群無法收縮造成小腹突出,外觀看起來還像懷孕一樣,腸子堆積在下腹部,導致消化不良及便秘,長期以來影響到姿勢彎腰駝背及下背痛。腹直肌分離之主要診斷方式為身體檢查時,使用卡尺檢查分離寬度,也可使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輔助檢查。陳彥州說,一般而言,腹直肌分離在2公分以下是正常,自然產產婦可以在分娩後一個月,剖腹產產婦可以在分娩後一個半月,開始進行腹部核心肌群的復健運動以縮短恢復期。大部分患者在產後8周內會逐漸緩解,少部分在生產後6個月,仍有腹直肌分離且合併等症狀,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至於沒有贅皮的患者,可以只做腹直肌縫合處理,有贅皮合併有肚臍變形的患者,則需移除贅皮及肚臍整形,已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與症狀之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