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騎腳踏車
共找到
246
筆 文章
-
-
2024-02-19 養生.保健食品瘋
保養關節光吃葡萄糖胺不夠,更要多運動!3類食物有益關節保養
國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的毛病也愈來愈多,其中,「葡萄糖胺」成為許多長者用來保養關節的保健品。葡萄糖胺是軟骨基質及關節液主成分之一,其作用是增加軟骨細胞膠原蛋白的合成、合成關節等部位的玻尿酸,透過減少發炎性的細胞激素,防止膠原蛋白流失,達到關節的保護。人體可以自行生成葡萄糖胺,但隨年齡增長,體內合成葡萄糖胺的速度不及消耗速度,加上關節使用不當等原因,很容易造成關節退化與磨損。建議關節不適的族群,平時飲食均衡外,可以多攝取含葡萄糖胺的食物。研究也發現,若能同時攝取富含軟骨素、膠原蛋白、鈣等營養素,更能有益關節的保養。三類食物 有益關節保養1.含葡萄糖胺食物:蝦子、螃蟹、貝類等甲殼海鮮類2.含軟骨素及膠原蛋白食物:雞爪、豬腳、豬耳、海參、秋葵、菇類、海藻等3.含鈣食物:牛奶等乳製品、蝦米、小魚乾、黑芝麻、豆製品、深綠色蔬菜、海藻類。若同時補充維生素C蔬果、每天曬太陽,可以幫助鈣質吸收,也能降低關節的發炎想保養關節的人,面對市售葡萄糖胺產品,該怎麼選?目前葡萄糖胺分硫酸鹽類、鹽酸鹽類及N-乙醯葡萄糖胺等三種型式。其中,硫酸鹽葡萄糖胺屬於處方藥,鹽酸鹽類與N-乙醯葡萄糖胺尚無研究證實其醫療功效,列為食品管理,依法不得宣稱其療效。搭配運動 強化關節力量如何攝取葡萄糖胺?根據人體實驗結果,硫酸鹽類葡萄糖胺每人每天攝取量1500毫克即可,飯前吃為佳;過量攝取可能會有腸胃道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噁心、胃灼熱等,或是過敏反應等。此外,建議控制體重、搭配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騎腳踏車,以及進行關節附近肌肉的阻力訓練,才是強化關節力量的關鍵。
-
2024-02-08 養生.運動健身
過年期間也要動!研究:每天進行2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提高認知能力
最近1項研究發現,即使在缺乏睡眠的情況下,進行2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騎腳踏車,可能有助於提高大腦功能,這一發現加深了我們對運動與睡眠不足之間關係的理解。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 可望提高認知功能這項研究主要是由樸茨茅斯大學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的研究人員進行,他們評估了睡眠、含氧量和運動,對個人認知能力的影響,而此研究結果發表在《生理與行為》(Physiology and Behaviour)期刊上。研究指出,在完全或部分缺乏睡眠以及含氧量降低的情況下,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提高認知能力。研究作者喬·科斯特洛(Joe Costello)表示,從現有的研究中得知,即使含氧量降低,運動也能改善或保持我們的認知表現,但第1項研究表明,在完全或部分睡眠不足以及缺氧的情況下,運動也能提高認知表現。該研究團隊進行2個實驗,每個實驗包括12名參與者,在剛開始的測試中,研究人員評估了部分睡眠不足,對個人認知表現的影響,實驗中參與者每晚只能睡5小時,且持續3天。第2個測試則評估了完全睡眠不足和缺氧的影響,參與者在1個晚上都沒有睡覺,並處於缺氧的環境中。每天早上,參與者在2個實驗中,都需要在休息和騎自行車時,完成7項任務,而在完成任務之前,他們還需要評估嗜睡程度和情緒狀態。運動如何提高認知表現? 關鍵原因曝光最後,2個實驗結果都顯示,在騎自行車後的20分鐘,認知表現皆有所改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會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是因為劇烈運動,可能會變成1種壓力,進而產生負面效果。喬·科斯特洛表示,因為我們將運動視為1種積極的干預手段,所以我們決定使用現有文獻中建議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果運動時間更長或更強,可能會增加負面效果,甚至成為壓力。研究的共同主筆托馬斯·威廉姆斯(Thomas Williams)表示,運動可以改善認知表現的假設,可能與大腦血流量和氧化增加有關,然而,上述的研究結果證明,即使在低氧環境中進行運動,參與者仍能比在相同條件下休息時,完成認知任務。此外,研究人員也研究了在人類缺乏睡眠且氧氣含量低的情況下,運動如何提高認知表現,他們歸因於運動後大腦調節荷爾蒙、大腦血流量、覺醒和動機的變化。該研究還發現,1個人的認知表現並不完全依賴大腦的前額皮質(PFC)區域。研究的共同主筆Juan Ignacio Badariotti解釋,研究結果表明,認知表現的機制可能不僅局限於這一區域,也應考慮它是分佈在不同皮質和皮質下區域一系列協調過程的產物。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運動可防癌降低死亡風險!專家曝每周運動這時間助抗癌,散步慢跑都算.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資料來源:Include 3 Servings Of Whole Grains In Diet Daily To Slow Cognitive Decline, Study Says★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6 名人.好食課
麻荖熱量有多高?一圖看懂常見口味差異:花生口味不是最胖的
花生麻荖、芝麻麻荖、椰香麻荖,麻荖你都吃哪種口味呢?到底一個麻荖熱量有多高?要運動多久才消耗得完?就讓好食課Anna李宜樺營養師告訴你。*以下熱量皆以一個(30克)做呈現,視各店家配方、作法不同,熱量略有差異。.南瓜籽麻荖:135大卡。.杏仁麻荖:123大卡。.椰香麻荖:119大卡。.白芝麻麻荖:114大卡。.黑芝麻麻荖:112大卡。.咖哩麻荖:112大卡。.花生麻荖:111大卡。.海苔麻荖:110大卡。.米花麻荖:104大卡。以花生麻荖為例,60公斤成人吃一顆約需要慢走32分鐘,或騎腳踏車28分鐘才能消耗完!【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新春健康大補帖】麻荖熱量大集合!兩顆近一碗飯熱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25 養生.運動健身
超慢跑要跑多久才有效?我適合跑嗎?骨科醫:這樣運動更有幫助
超慢跑最早源自日本綜藝節目的推廣,其後逐漸在網路上風行起來,由於取代相對激烈的跑步運動,遂成為一項受歡迎的低強度有氧運動。超慢跑適合這些人 還有這些好處「超慢跑好不好?」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回答了相對複雜的答案,「介在好與不好之間。」想必不少人好奇,好就好、不好就不好,為何如此模稜兩可?方啟榮醫師解釋,如果一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以超慢跑開始養成習慣十分合適,甚至可以配合節拍器或音樂、影視節目等媒介,來達到延續運動的習慣。不僅適合減肥、鍛鍊肌肉和增強心肺耐力,還以高效低強度聞名,非常適合膝蓋不舒服或年長族群。同時,超慢跑還有許多好處,像是:不受地域限制,不管是在家還是辦公室,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且入門門檻低,不需要特別的裝備,只要一雙運動鞋或是瑜珈墊,就可以開始超慢跑。有效運動有撇步 心跳是關鍵然而,方啟榮醫師指出,如何達到有效的運動及品質,也是很重要的課題。他補充幾個簡單的要點,以國健署提倡的運動「333」原則為例:每週運動3次、每次運動30分鐘、每次心跳130下;另外,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建議,將原則提升為「533」,意即每週5次或每週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心跳」,為運動品質的關鍵點。他分享,門診時常碰到老人家表示,自己有在周邊公園走路的習慣,但這其實只能稱作「活動」,而不是「運動」,必須讓身體有發熱、流汗,甚至稍微喘氣,才稱得上運動量足夠。多嘗試不同型態運動 對健康有幫助最後,方啟榮醫師建議,對於尚未養成運動習慣,或是開始想要運動的人來說,超慢跑可以作為一個養成運動習慣的契機,但是並非最終目標。多嘗試各種不同型態的運動,如騎腳踏車、游泳、重量訓練、太極拳或氣功等,互相輪替配合,對促進身體健康才有更顯著的幫助。 【延伸閱讀】缺藥危機!1月底備戰過年 薛瑞元:已請廠商申請專案進口揭開營養之謎 「超級大麥」革新飲食生活【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0658】(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04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攝護腺炎吃止痛藥,吃到腎功能變差!追究攝護腺炎原因竟是常「車震」?
五十幾歲的男病人定期回診,這次腎功能明顯退步了,我皺起了眉頭。「小便有血或泡泡嗎?」「沒有。」「體重有增加或是腳有水腫嗎?」「不會。」「夏天會忘了補充水分嗎?」「不會,我都喝很多水。」「有吃來路不明的補品或是地下電台的藥物嗎?」「沒有。」「有吃止痛藥嗎?」病人猶豫了一下,「有的,這段時間一直在吃止痛藥。」「NSAID(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這類的止痛藥物,長期服用會讓腎功能變差,能夠少吃就少吃。」病人沒說話,頭卻低了下去。 「為什麼吃止痛藥呢?」「因為攝護腺的問題,下腹會痛。」病人指了指會陰,「醫師說是攝護腺發炎,換了兩個泌尿科醫師,吃了好久的抗生素、消炎止痛藥,一直好不了。」這有些奇怪,攝護腺炎應該不會很難處理,怎麼兩個專科醫師都搞不定,還吃止痛藥吃到腎臟功能變差?想了想,我決定從生活著手。「你騎腳踏車嗎?」「沒有。」有些人騎自行車時會刺激到攝護腺,引起攝護腺炎。「有什麼運動會刺激到下腹嗎?」我含含糊糊地問了夫妻間的床笫之事,也許是特殊的姿勢癖好相關?「沒有。」我決定撒下更大的網,從生活習慣中找線索。「平常有運動嗎?」「假日走走路,爬爬山。」「做什麼工作呢?」「業務。」我抓抓頭,看我不得要領,病人補充了一句,「每天至少要開四到五個小時的車。」咦,好像有一點點線索了,「也許坐太久,刺激到那邊?」小心翼翼地提出我的想法,病人太太突然加入討論:「他避震器壞了好多年,都沒有去修理。」我高興了起來,這也許說得通,理論上,只要刺激到攝護腺,都會讓攝護腺炎不容易改善。「有可能是這個問題喔。」我整理了一下:「因為避震器壞掉,車輛震動;因為車輛震動,刺激那邊;因為長期刺激那邊,攝護腺發炎;因為攝護腺發炎,吃止痛藥;因為長期吃止痛藥,腎功能變差;因為腎功能變差,就被我念……」我得意洋洋,意猶未盡,想要說下去,可是已經到底,只好回頭做出結論,「所以追根究柢,都是車子避震器的錯。」病人點點頭。「有藉口換賓士了。」我開起玩笑。「哈哈,我們做業務,不能開太好的車。」我了解,也許車愈爛,愈不會刺激到顧客。(只會刺激到攝護腺?)回家後,想找些資料佐證我的想法,但怎麼也找不到避震器故障引發攝護腺炎的文獻(也許沒有人避震器故障會拖著長期不管吧?),但找到了騎自行車引起攝護腺炎的文章,也找到了大卡車司機因為長期開車,長期震動,引發攝護腺炎的病例。這些資料,都佐證了我對病人說的結論是滿有道理的。「這次抽血結果在提醒你,該修車或換新車囉!」「是喔,哈哈哈。」疾病百科/攝護腺炎攝護腺炎是常見的男性泌尿系統疾病,好發於成年男性,盛行率約5~8%,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攝護腺炎病情發展迅速,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會反覆發生,不易治癒。攝護腺炎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為尿液逆流進入攝護腺,引起發炎。》看詳細
-
2023-12-11 養生.健康瘦身
腰細體瘦、膽固醇卻過高,愛吃「1物」惹禍!4招控膽固醇,運動最推有氧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40歲以上過重或肥胖者共有105萬人,其中5成以上的民眾有代謝症候群。醫師表示,慢性病都是年輕時未多加注意,最後導致四、五十歲時「百病叢生」,20幾歲的年輕人就要做體重控制,臨床上發現,許多年輕人體重不重,但「膽固醇過高」,詢問下竟是愛吃「蛋」惹的禍。代謝症候群定義5項危險因子:1.腰圍過粗(男性≧90公分、女性≧80cm)2.血壓偏高3.飯前血糖偏高4.三酸甘油脂偏高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其中有3項或3項以上超標,即認定為代謝症候群。開業醫師、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表示,諸多慢性疾病都是年輕時疏於照顧,最後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病,等到四、五十歲時百病叢生,若又未多加控制,產生中風、心肌梗塞,更多的人是糖尿病未控制走入洗腎的道路。「20歲以後就要開始做好體重控制。」黃啟嘉指出,為了避免40歲出現慢性病,在還沒成為疾病前就應該開始介入,臨床上發現許多年輕人「腰不粗、體重不重,卻膽固醇過高」,詳細問診後卻出現共同性,就是「愛吃蛋」。一天吃3、4顆蛋 膽固醇過量黃啟嘉說,每天1、2顆蛋並不會導致高膽固醇,可是膽固醇過高的年輕人平均一天都要吃3、4顆蛋,明顯過量,同時運動量不足;蛋白質的來源很多,不一定要從蛋類中攝取,也可來自雞肉、豆類。代謝症候群未控制 中風、心梗風險高代謝症候群若未有意識的管控,未來中風的風險將大大提高。黃啟嘉表示,尤其是肚子大的代謝症候群民眾,突發性心肌梗塞的風險較高,有時忘了吃藥就中風,照顧好三高,才能遠離日後的疾病風險。運動是最能夠改善血脂、血糖、血壓的方式,黃啟嘉建議,肚子過大的民眾針對腹部加強訓練,糖化血色素、高密度膽固醇2項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都能透過規律運動讓數值正常。運動能改善血脂、血糖、血壓 最推「有氧運動」「勞動並非運動。」黃啟嘉提醒,許多患者都說自己在工地搬磚,運動量充足,但運動應達到「心跳加快、出汗」等狀態,並非有動就是運動,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像是騎腳踏車、踩飛輪都是相當好的活動,每周3次、每次30分鐘,但最好替自己設定每次40至45分鐘目標,才能達到最好運動效益。4招控制膽固醇1.定期膽固醇檢查:正常人應每年做一次血中膽固醇檢查,若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抽煙習慣等高風險族群,則建議每三個月,就應該追蹤一次。2.控制體重:體重愈重,好膽固醇的相對比例可能就會下降。3.飲食控制:均衡飲食及每日五蔬果4.規律運動:有氧運動如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等,是協助調節血中膽固醇比例的好方法。資料來源/衛福部南投醫院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0 醫療.心臟血管
血壓高喝湯是大忌!醫揭冬天控制血壓NG行為:湯是一碗鹽水
血管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血壓波動與溫度有關。研究顯示,從24度起,氣溫每下降1℃,血壓就可能上升0.5毫米汞柱以上。對高血壓病患來說,過冬是個大挑戰,除了每天量測血壓,也須定期回診,和醫師討論藥物是否需要調整。更重要的是,日常飲食需做好管控,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造成憾事。近期天氣變化大,常常經過一天大熱天,隔天又驟降到需要「包緊緊」的溫度,而這也對心血管健康產生影響。心臟科醫師提醒,高血壓往往沒有症狀,在溫差大的季節,更要做好保暖、每天量血壓、注意飲食與規律運動。火鍋喝湯又沾醬,高鹽是高血壓大忌。氣溫下降,許多民眾大啖熱呼呼的火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天氣變化時,要特別注意血壓,量出較高的數值時,那天要少吃鹹、不要喝湯,「因為湯是一碗鹽水」,豆腐乳、醬瓜等醃漬類食品盡量避免。洪惠風也說,火鍋沾醬比較鹹,有些人又愛喝湯,吃完要注意血壓;泡麵也是要留意的食物,尤其把調味料整包全加下的話,有時候血壓數值就會「爆掉」。鹽雖可以調整血壓,血壓低的人可以喝加了一點點鹽巴的水或一碗湯,但血壓太高時絕對是禁忌。喝酒取暖血管擴張,身體更容易失溫。洪惠風指出,酒精對血壓的影響也很大,因為天氣冷時,人體會將四肢血管收縮、將熱量留在身體避免失溫,這也是為何冬天手腳會冰冷的原因;但喝酒會讓血管擴張,冷風吹來更容易失溫,雖然覺得身體變暖,但實際上會失溫得比較快,保暖措施一定要做好。泡湯血管擴張、流汗脫水,很容易昏倒。除了吃火鍋,洗熱水澡或泡溫泉,也是不少人會選擇的驅寒活動,洪惠風提醒,泡湯溫度不要太高,有的人喜歡泡到42℃以上,這樣就太熱,因為身體剛接觸到熱水的瞬間,血壓會升高,流汗則會讓身體脫水。洪惠風指出,泡熱水之後,血管擴張會使血壓下降,如脫水且泡太久,血壓下降得很厲害,有時候起身吹到冷風就會有問題。建議除水溫適當外,時間也以10分鐘為限,邊泡熱邊喝酒更是大忌,因為兩種行為都會使血管擴張。泡湯前後都要補充水分,頭暈要快坐下。洪惠風建議,在泡澡前後都要補充水分,一次約攝取200毫升,也就是一個馬克杯左右,或者在泡澡前喝半瓶礦泉水,之後再喝下另外半瓶。如果從水中起來覺得頭暈,就要趕快坐下、不要硬撐,因為血壓已經降低,如果還硬撐站著,可能就會昏倒,「洗澡或泡溫泉後昏倒的人不少,一定要特別注意」。至於每天的水分攝取建議,洪惠風則說,水到底該喝多少,要看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尤其有慢性病的年長者,最好跟醫師討論適當水量。少看選舉新聞,太激動會影響血壓。距離總統大選剩下不到50天,不少民眾緊盯時事,洪惠風說,看政論節目時避免太激動,天氣變化時生活習慣更要好,不要太累或生氣,要放輕鬆、多量血壓,根據血壓狀態調整飲食跟作息,也盡量避免熬夜打麻將。高血壓患者運動也要留意,重訓會讓血壓瞬間升高!高血壓患者運動也要留意,洪惠風提醒,血壓很高、又在冷天運動,風險就更高,「一切的關鍵就在於,必須要掌握在家裡量測的血壓」。對控制血壓來說,比較好的運動多是心肺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都不錯;重訓會讓血壓瞬間升高,也要特別注意。不過,不管選擇哪種運動項目,洪惠風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先觀察血壓狀態,如果天氣很冷、血壓又高,就不應該從事運動。洋蔥穿法隨時穿脫為保暖關鍵,忽冷忽熱最不好。衣著方面,要看室內外溫度,有的人家裡密不透風,整天不出門的話,溫度不會有太大變化,記住重點是「忽冷忽熱不好」。洪惠風表示,有的人怕冷、有的怕熱,每個人代謝率也不一樣,但最重要關鍵是注意冷熱交替,如果室內溫暖、室外很冷,可以隨時穿脫的「洋蔥式穿法」就很適合。天氣冷,早晨常捨不得離開暖暖的被窩,洪惠風指出,清晨陽光出來之前這段時間很冷,最好在床邊準備保暖衣服,戴帽子或穿襪子再下床都可以。有些人晚上會覺得腳很冷,可以穿襪子睡,或在睡前用熱水泡腳再上床。另外,基本上只要頭頂的保暖做好,問題就比較小。如果到日本北海道等地旅遊,或從事滑雪等活動,更要特別注意頭部保暖。責任編輯 :辜子桓
-
2023-12-08 醫療.巴金森病
等一等!這3個時刻巴友別放棄 醫:巴金森病正常生活20年有方法
「吃了藥後噁心又暈眩,好難受」、「每天藥吃一大把又沒辦法痊癒,乾脆不要治了」,近日可見知名個案分享自身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困境,如用藥後副作用、藥物調整過渡期等,因十分難受,常使病友燃起放棄治療的念頭。專家建議可以透過先了解巴金森病的治療目標並非痊癒,而是保留與過去無異的正常生活;並在三個時刻出現時,趕緊尋找主治醫師協助。透過醫師的協助,各狀況都有辦法獲得改善,不須忍耐。「病不會好了,為什麼還要吃一輩子的藥?」雖不能治癒,規律服藥可正常生活達20年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慧琦表示,巴金森病是種多巴胺分泌不足的退化性神經疾病,症狀包含手抖、關節僵硬、小碎步、行動遲緩等動作障礙及憂鬱、便秘、嗅覺異常、情緒低落、睡眠困擾等非動作障礙,病程可分為身體單側或雙側出現症狀的第一期與第二期、失去平衡導致步態不穩的第三期、因活動困難需靠外力協助的第四期,和終日臥床的第五期。林慧琦分享,許多病人在確診後才認識到巴金森病無法治癒,後續也可能因為過程中的種種困境,重挫繼續接受治療的意願。她說,事實上,巴金森病的治療目的並非治癒,而是透過積極、規律地服用藥物,配合運動、社交等,盡可能延緩病程發展,幫助病人保留與過去無異的生活,最長可達10到20年,鼓勵病友切勿放棄任何希望。「吃藥後的副作用好痛苦,可以不吃了嗎?」副作用不須忍耐,醫師協助調整就能緩解林慧琦說,巴金森病主要透過藥物治療,依照嚴重程度、年紀、認知功能,可再將病患分為輕度至重度,所需的治療藥物也不同。輕度巴金森病會評估症狀影響病人日常生活的程度,建議使用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抑制腦部的多巴胺被分解,延長多巴胺的作用。症狀較嚴重的巴金森病患主要使用的藥物大致則分左旋多巴與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兩種:●70歲以上:建議使用藥效較強的左旋多巴,在腦內直接轉換成多巴胺填補,但容易產生藥效波動,出現肢體突然無法動彈的斷電,或手腳不自主抖動的異動症。●70歲以下:則建議優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治療,雖藥效較弱,但能避免發生因長期服用左旋多巴,產生藥效波動導致不自主抖動的異動症或「斷電」現象。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會促進腦內多巴胺分泌,進行一連串訊息傳遞。如上述的竹科工程師,因病程僅是第一期,每天早、晚吃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至今病情穩定控制。不過仍須注意高劑量可能導致的副作用,如幻覺、衝動等。林慧琦也分享,另一名75歲伯伯被太太發現走路步伐變小、變慢、拖著走路且開車腳無力。幸好確診時尚未第二期,每天早、晚則吃左旋多巴,至今一樣病情穩定,「這樣的例子非常難得,因為通常長輩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等到就醫時,已經是第二、三期了。」林慧琦表示,巴金森病的藥物須依病人狀況隨時調整,如果出現副作用,或感覺藥效減退,醫師會協助調整藥物的種類或劑量,並請病友兩週回診一次,追蹤確認狀況,穩定後,則延長至三個月回診一次。「每天都無法控制地低落、想自殺,想放棄了。」憂鬱也是症狀,藥物配合運動會改善林慧琦表示,大部分病患出現動作障礙前,其實早就有非動作障礙,如悶悶不樂、撲克臉等。家人容易當成正常老化現象;儘管確診後,也常以為只是罹病導致心情不佳,忽略可能是症狀而造成病情惡化。所以她鼓勵,病友可每日紀錄所有的症狀和服藥後的變化,如同寫日記一般,回診時與醫師分享,也建議家屬協助從側面觀察病人情況,提供給醫師參考,透過調整藥物協助改善。除了治療,林慧琦說,巴金森病友也可多參加病友會,與他人互相交流,或搭配打太極拳、騎腳踏車、踩飛輪等復健運動,「尤其研究顯示,太極拳能顯著改善重心姿態不穩的症狀,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率。」「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搭配運動和社交,就有機會延緩病程十幾年,保留正常生活與工作。」林慧琦表示,這條抗病路上,巴金森病病人有任何疑問或需求,或對疾病未來發展的擔憂,都可以提出跟醫師充分討論,一起制定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切勿輕言放棄。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11-29 癌症.癌友故事
沒有抽菸史、以為只是痔瘡出血…常發生的十大癌症類型讓人掉以輕心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人十大死因中第一位為「癌症」,蟬聯多年國人死亡原因冠軍,讓人聞之喪膽,因此我們就針對「癌症」相關話題進行觀測,一起了解網友熱議的癌症類型有哪些。《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內「癌症」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癌症類型排行。「肺癌」成新一代「癌王」奪命於無形 觀察近一年內網友針對「癌症」相關話題的討論,發現「肺癌」成為最多網友熱議的焦點,且從2021年開始,肺癌就擠下「大腸癌」成為癌症死因中的第一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近期就表示「三分之二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史」、「呼籲政府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盼能25年內肺癌死亡率減半」,認為肺癌在台發生率極高,且多數患者並無抽菸等不良習慣,希望能夠透過機構的成立,幫助降低肺癌發生機率。就有網友提到家人罹患肺癌的經驗,說道「我爸爸也是上個月檢查出肺腺癌四期,他不菸不酒,甚至每個禮拜都去爬山騎腳踏車」,表示「怎麼想都想不通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他身上」,可見肺癌並非只會發生在長年有不良習慣的民眾身上,即使生活規律、健康,也需要時時留意身體狀況,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女性需定期檢查乳房避免「乳癌」而「乳癌」也是許多人議論的癌症類型。乳癌已經連續多年蟬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醫師指出,若出現「乳房腫塊」、「腋下淋巴腺腫大」、「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乳房皮膚變化」、「乳房左右不對稱、大小形狀改變」等異常症狀,就需要即時就醫檢查,了解發生的原因,避免小病拖成大病。討論區則有人分享道「(我)32歲做了全身健康檢查,檢查到乳房有鈣化點,化驗後發現是惡性細胞」、「醫生建議就開刀切除+放療、定期追蹤」,提到自己年紀尚輕就罹患了乳癌,同時也建議「身為女性不管有沒有摸到什麼,都建議定期做乳房檢查」,認為定期接受專業檢查能夠較安心地排除罹癌的可能性,若檢查出異常也能即時介入治療。大腸直腸癌常被以為只是「吃壞肚子、痔瘡出血」此外,「大腸直腸癌」也是國人常見的癌症類型,曾經連續15年為台灣的「癌王」。醫師點出,出現「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型態改變、貧血、裹急後重(有便意卻無法順利排便)、血便、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症狀,千萬別大意,應儘速安排檢查。同時也提到,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是「吃壞肚子、痔瘡出血」等輕症導致以上症狀而延遲就醫,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提醒民眾對身體發出警訊謹慎看待,別掉以輕心。雖然癌症一詞讓人聞風喪膽,甚至不敢面對,但現代醫療已相當進步,相信只要即時就醫,並且配合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定期健康檢查,就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安心過生活!(本文轉載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
2023-11-26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教育孩子最好的距離
這段日子困擾我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與親子關係,與其說是對課業表現生氣,倒不如說是心急。替他們著急,替他們的漫不經心著急,有時候甚至會把家裡的氣氛弄得很低迷。每天的功課時間,免不了都有衝突。我們嫌孩子不上心、沒有效率,孩子對我們也有抱怨,覺得我們管太多、要求太多。每回家中低氣壓時,我都會回想起前幾年的快樂時光。下班回家,我只要陪兩個小鬼踢球、騎腳踏車、偶爾去百貨公司逛逛買玩具,然後父子╱父女很開心地一起回家拆玩具玩玩具。這樣的時光,隨著孩子年紀漸長、功課漸重,而越來越不復在。孩子功課很重,做父母的我們都知道。這個時代的孩子,也不是只有學校功課而已,還有各種各樣的才藝課、補習班,每一樣都要花時間準備、花時間練習。大大小小的考試不少,有考試就要準備,有考試就有分數,即便對分數不需要斤斤計較,但考不好就是會在意。我自己小時候功課也不怎麼好,也會在課本裡夾帶武俠小說,在寫功課的時候偷看閒書,趁父母不在的時候把嚴格禁止的電視遊樂器拿出來玩。現在孩子大了,各種娛樂越來越多,外在的誘惑也越來越多,我們當年會玩的花樣,他們現在一樣也沒少。但現在看到孩子在做自己以前也會做的事,卻沒辦法當做很自然地輕輕放下。曾經很認真地檢討自己,在醫學裡算是稱職的老師,教學口碑不錯,怎麼回到家就不能用同樣的方法教孩子?後來我發現問題所在:面對其他人的孩子,我不需要負擔學習成效。對於醫學生或年輕醫師,我只要認真教賣力教,學生學不會或不想學,是他自己的選擇與該負責的事;然而對自己的孩子,學不會還是父母的事,我沒辦法兩手一攤就這麼不管。朋友總是勸我不要太操煩,也有人覺得我是管太多的父親,可是就因為自己是父親,怎麼可能不操煩、怎麼可能不管?總是在各種生氣、吵架的輪迴中冷靜下來時,我跟妻子偶有感慨:「我再也不要理他們了!他們的事關我什麼事?」可是氣話歸氣話,一家人沒有隔夜仇,孩子示好跟我道歉,我不到一秒鐘就原諒他們。在對孩子只想玩樂不在乎功課時,我認真地決定:「家裡的網路完全切斷!我要禁止一切電視時間、電動時間、網路時間!」但當孩子很辛苦地完成某些事情,央求能否輕鬆一下時,我又會心軟地答應。我擔任非常多的角色:醫師、作家、部落客、老師、人夫、人子、人父……大部份的時候,我都能夠勝任愉快,而且做越久越得心應手。唯獨為人父母,即使我已經擔任這個角色十多年,只覺得越來越難,並沒有「熟練」的感覺。天下父母心,真的是當了父母之後,才能體會當年我的父母對孩子的操心。或許「放下」、「放寬心」是每個人給我的建議,在這之前,我還在摸索。
-
2023-11-05 退休力.健康準備
健康力準備 從走路開始運動名醫林頌凱對抗肌少症 關節炎的祕密武器
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你準備好了嗎?退休準備不再只靠一桶退休金,想要自在生活維持健康更不能少。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指出,長者會面臨的骨質疏鬆、肌少症及退化性關節炎等,都可能影響「走」出門的意願。這些問題都可以靠運動來增加自己的行動力,藉由新科技更能讓運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抗肌少症、退化性關節炎,運動是解方之一。台灣在兩、三年後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即每5個人就有一名65歲老人,老人國的年代已來臨,人人都有機會活到100歲。聯合報自2020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提醒民眾要時時檢視自己的「退休五力」: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是否五力兼備。今年,將舉辦第一屆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邀請專家學者提供你退休的準備方案。退休五力最重要首推健康力,對長輩而言,健康力的準備必須從「走路」開始,而培養走路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運動。林頌凱指出,慢性病及老化帶來的身體改變,可能造成行動力下降,也可能因疾病產生病痛,運動或許是解方之一,像長輩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很多人因疼痛就不敢運動,但實際上,正確運動可減少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問題。呼朋引伴增添動力,避免易發生「衝撞」的運動。運動還能增強肌力保護與支撐關節,改善身體平衡及增加穩定度,防止長輩跌倒的風險,還可以預防肌少症的發生。如何鼓勵長輩運動?林頌凱認為,長輩需要認知運動的必要性,最好可以呼朋引伴一起來運動,而且鼓勵長輩先從有接觸過的運動項目開始,再來就是留意運動環境的安全性。運動項目若能自己單獨執行最好,可以減少跟別人衝撞的可能,像是快走、游泳、騎腳踏車就很適合,像球類,如網球或籃球,發生衝撞意外的機會大,就需要考慮;至於環境,若能在有健身教練及專業器材的運動中心是最好的。健身器材結合人工智慧,讓運動更有效安全。科技的幫忙也可以讓運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林頌凱專研運動科學,他指出,科技可以讓運動更有效及安全,目前很多健身器材都會結合心跳監測系統及心肺功能測試,經由監測的數據告訴你該有的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更進階的像是AI FIT就結合人工智慧,在進行個人測試及身體結構分析後,開出專屬的運動處方箋,還能定期追蹤身體素質的改變。在運動的過程中,若有專業團隊的幫忙當然最好,但林頌凱強調,八成的運動相關問題,都可以從周遭不同的專家獲得解答,有骨質疏鬆或退化性關節炎的人想要運動,你的醫師或復健師就能提供基本的運動資訊;若想要打太極拳、外丹功,那麼一起運動的師兄師姐、學長學妹們都有專業知識,也能幫你解答;到健身中心運動,那麼教練就是最好的老師。因老化而產生的很多疾病,都要搭配運動、飲食及藥物,因此,不想臨老無法走出家門,想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那麼「覺醒」及做好心理準備很重要。林頌凱也將在退休力論壇發表專題演講,告訴民眾如何利用新科技讓運動更有效,進而增加長輩的行動力,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
-
2023-11-05 醫療.骨科.復健
日行萬步並不能預防肌少症 關於肌少症常見7大問題一次解答
存肌肉跟存錢一樣重要,要及早開始,等年紀一大把才開始儲蓄,恐怕入不敷出。肌肉是人體的健康存摺,提供保護力,維持行動力,更與關節骨骼健康相輔相成。熱愛健身的日本知名女星天海祐希曾說:「男人會背叛你,肌肉不會。」事實上,只要飲食攝取不足、停止運動,或因受傷臥床,肌肉就會快速離家出走。因此,持續的、適量的蛋白質補充,加上規律運動,才能讓肌肉對你死心塌地、不離不棄。以下7個關於肌力的是非題,對的打○,錯的打×,半對半錯打△。( )1.日行萬步,每天都有走路運動,就可以預防肌少症。( )2.男性比較不會有肌少症問題。( )3.看起來瘦瘦的人,比胖胖的人容易發生肌少症。( )4.光是攝取足量蛋白質,並不會生成肌肉,必須搭配重量訓練。( )5.有足夠的肌力,比較不會腰痠背痛、也不容易受傷。( )6.重量訓練容易受傷,老人家還是甩甩手、走走路比較安全。( )7.補充足量維生素D,也與肌肉的功能、強度有關。【肌力是非題解答區】1.( X )肌少症的原因有很多,諸如荷爾蒙變化、飲食蛋白質攝取不足、神經系統老化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運動。雖然走路是一般大眾最易執行的運動方式,然而至今肌少症相關運動訓練研究,幾乎都涵蓋了重量訓練/阻力訓練的元素,不外乎是因為重量訓練被發現有更佳的改善效果。縱使有幾篇文獻指出,單純的有氧運動,像騎腳踏車依然能改善老年人的代謝,且有增進肌肉質量與肌力的好處,還是建議盡可能地從事益處更多的運動種類;美國運動醫學會就建議,老年人的運動處方應該包含有氧運動、阻力訓練、伸展活動與平衡訓練等項目。2.( X )雖然一般而言,老年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肌肉質量,但隨年紀增加,男性的肌肉流失速度比女性快,更容易造成肌少症的問題。近幾年針對亞洲地區的統計,包含中國、韓國、伊朗等地的研究都指出,男性肌少症的比例較女性更高,原因推測可能來自於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與睪固酮(testosterone)快速下降的結果。3.( X )對老年人來說,以外觀身材胖瘦來判斷肥胖與肌少症與否,不是一個良好的方式,且身體質量指數(BMI)也不是一個明確的指標。隨著年紀增加,肌肉質量下降與身體脂肪增加常同時出現,產生所謂「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這類族群更容易發生血糖、膽固醇等代謝疾病問題,因此建議需要醫療介入與運動治療。4.( Δ )肌少症的治療包含了運動處方以及充足的營養,而目前對於單純攝取足夠的養分,但卻不運動的人,幫助能有多大不是很明確。一些研究指出,蛋白質、維生素D、抗氧化劑及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老年人健康有助益,不過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效果如何。5.( O )研究顯示,肌少症的老年人有較高比率出現背痛的問題,背痛同時也會降低運動意願和生活品質,進一步導致肌少症的惡化。另外,較好的肌力有助於走路時的穩定性,降低老年人跌倒風險,同時也減少骨折發生的機會。6.( X )重量訓練有助於改善肌力、爆發力、肌耐力,並增加肌肉質量。在安全監督下的重量訓練,對老年人來說是安全且適合的,同時須留意老年人本身的身體狀況,例如關節炎患者可嘗試較多的等長收縮運動(如,棒式、側棒式、橋式頂峰暫停、靠牆深蹲),以避免多組重量訓練造成的關節疼痛;若有罹患心血管疾病,則要避免過度憋氣訓練而造成血壓升高甚至暈厥的風險。7.( O )維生素D是維持肌肉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在過往研究中被證實能改善肌力、增進行走的耐力與平衡,降低跌倒風險。研究抽血檢查發現,血中維生素D濃度低的老年人身上更明顯。因此當懷疑有肌少症問題時,不妨也考慮檢查維生素D與鈣離子濃度,並同時檢查和治療可能存在的骨質疏鬆,對老年人的健康才有最大助益。肌少症評估怎麼知道自己的肌力是否衰退中?根據2019年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會議的建議,以下的動作及量表可作為肌少症評估的工具。.6公尺行走測試:花費時間≤6秒及格.5次椅子站立測試:花費時間
-
2023-10-30 焦點.健康知識+
久坐就是傷身,以站代坐也沒用!研究建議每天花22分鐘,做「這些活動」抵消久坐死亡風險
我們都知道久坐對健康傷害很大,但多數上班族很難避免就是得一直坐著。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每天劇烈運動22分鐘,可以抵消長時間坐著對健康帶來的危害。一天進行22分鐘中強度活動抵消久坐死亡風險現代人的工作型態大多為坐著工作,以一天上班8小時,許多人甚至常態性加班,也就是一天久坐超過8小時。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過12小時死亡風險增加38%,但一天進行22分鐘的中度至劇烈運動則可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即使沒有完全達到22分鐘的時間,一些中度到劇烈的活動仍然有助降低死亡率。該研究包括分析挪威、瑞典和美國 11,989 名參與者的數據,而雖然研究的參與者均在50歲或以上,但根據《healthline》訪問運動醫學醫師Tracy Zaslow博士指出,這項研究的結果也可能對年輕人產生影響。久坐傷身,站著上班可逆轉?而久坐傷身,許多人想到乾脆「站著上班」,甚至許多上班族團購站著上班的辦公桌。但根據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JACC)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顛覆大家的想法,以站代坐並不能抵消傷害,JACC認為只有劇烈運動才能有效彌補久坐損傷。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也有相同見解,簡文仁曾受訪提醒,站著上班一樣傷身,如靜脈曲張、腰痠都會陸續找上門,不論站著或坐著,最怕久滯不動,因為維持同個姿勢不動時,體內受力點固定,血液循環等就會受影響。中度運動與劇烈運動有哪些?那所謂的中度、劇烈運動是指哪些?一般所謂的中強度運動,包括在進行運動時,可正常呼吸、説話的非競賽運動,例如快步走路、休閒式騎腳踏車、慢速游泳、社交舞蹈;高強度運動則是運動時呼吸會顯得急促,並有喘氣增加的情形,如健身操、騎自行車、跑步、球類運動等。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曾受訪表示,一般建議每天至少運動卅分鐘,其實可以打散,加總有卅分鐘也好。也可以在日常生活融入更多活動量,例如搭捷運時,選擇走樓梯替代手扶梯。或在工作間歇時、晚上看電視時做深蹲,在家多做家事、園藝活動,很多不同的事情都可以讓自己保持更健康。長時間久坐的健康危害久坐被認為是「慢性自殺」的一種行為,可能導致的健康傷害很多,而且是全身各處都可能受影響,每天長時間久坐可能帶來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便祕、痔瘡、肩頸緊繃、肌肉和肌腱僵硬、肌肉流失、靜脈栓塞、失智症等多種疾病風險。【資料來源】.《healthline》Just 22 Minutes of Activity Offsets Increased Mortality Risk from Prolonged Sitting.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21 養生.聰明飲食
運動後該吃什麼?營養師教你吃「3種營養素」提升運動後成效
運動好處多多,不僅能增加肌肉強度,也有調節血壓及血脂、強化免疫能力、預防骨質疏鬆等益處。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建議,成人每周最好能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不過,除了規律運動以外,要有好的運動成效,就要先懂得怎麼吃!所以今天就讓【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來和大家探討最適合運動後吃的3個營養素吧!【健康知識Plus劃重點】-提升運動後成效的3個營養素當運動時,身體的肌肉會因為反覆地收縮舒張而消耗能量並產生些微損傷與組織再造,此時若沒有及時補充營養的話,肌肉就會出現疲勞狀態,影響到下一次的運動表現。若能在運動後補充均衡適量的營養,就可以幫助減緩疲勞感,還能增加肌肉量以提升基礎代謝率,進一步減少脂肪堆積喔!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營養素最適合在運動後補充吧!一、碳水化合物(醣類)最常被誤解的碳水化合物,其實是在運動後很重要的營養補充!許多人都曾聽過這種說法:「運動後因為身體吸收力變好,所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否則會更容胖!」但事實卻剛好相反!肌肉中儲存的肝醣是由碳水化合物所組成,會於運動時被消耗掉。所以在運動後若能及時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可幫助肌肉補足流失的肝醣,減少疲勞感的發生,還能減少肌肉流失與增加肌肉量、提高代謝率,反而不容易發胖。我們平常所吃的米飯、全麥吐司、香蕉…等,都是屬於碳水化合物,很適合在運動後的30分鐘內吃,份量上則建議大約是一小碗飯或一片吐司的量。 二、蛋白質講到增肌減脂,一定少不了蛋白質!我們肌肉組織是由蛋白質所構成,運動後補充蛋白質,可以幫助修復受損的肌肉組織及合成新的肌肉。像是牛奶、豆漿或是雞胸肉,都是很優質的蛋白質來源。研究更發現,在運動後以醣類:蛋白質=3:1的比例來補充,效果最佳!例如地瓜配無糖豆漿,或是一根香蕉配一杯牛奶,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三、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簡稱Omega-3)是營養師Sean推薦的小秘方!很多人認為運動完的隔天會痠痛「鐵腿」是因為乳酸堆積造成,但其實這是很常看到的一個運動迷思!首先,肌肉中肝醣的代謝產物為乳酸是正確的,但它不是造成長時間痠痛的主因,真正會造成肌肉長時間痠痛的原因是-「發炎反應」。運動的過程雖然會破壞肌肉組織,但是也會刺激它再生成更強壯的肌肉,而這個過程就會產生發炎反應,引發痠痛「鐵腿」的現象。而Omega-3擁有優秀的抗發炎能力,可以有效幫助對抗發炎反應,減緩運動後的不適感。若想要有效率的攝取,Sean建議可選擇富含Omega-3的食物或魚油保健食品,讓運動後身體恢復得更有效率。 看完今天的文章後,大家對於運動後的營養補充有沒有更多的了解呢?這些補充的原則或許沒有辦法讓大家馬上變得像選手或健美運動員一樣「頭好壯壯」,但是都可以有助於大部分運動後的恢復喔!擁有正確的觀念、正確的飲食補充才能讓你在運動後達到最好的效果,也更能事半功倍! 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彩虹飲食法」怎麼吃?遠離癌症、心血管疾病 5色蔬果神奇功效.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24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養生也養心!陳美鳳靠8個美麗秘訣凍齡 從年輕辣到現在
67歲的陳美鳳平日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上個月她曬出20幾歲時的比基尼辣照,一身古銅色肌膚、黑底白點點比基尼泳裝,烘托出波濤洶湧的傲人上圍,發文短短1天就引來超過數萬人按讚,閨蜜好友藍心湄幾天後也跟進PO出年輕時的泳裝辣照,網友讚2位「陽光美少女」從年輕辣到現在。陳美鳳凍齡外貌 曾登上英國《每日郵報》稱「台灣最美麗的歐巴桑」是陳美鳳,一點也不為過,她那凍齡外貌還曾登上英國《每日郵報》。她大方分享「養生8祕訣」,竟是食量驚人照樣瘦,常保運動習慣,睡得好,並保有一顆年輕的心,「養生又養心」。1956年出生的陳美鳳,實在很難讓人相信她今年已經60多歲!長腿、腰細、豐胸…,一站出來輕鬆打趴一大票比她年輕的妹妹們。陳美鳳曾受訪指出,19歲時媽媽就給她穿塑身衣,雕塑出完美體態,日後她靠飲食控制、運動,即使大魚大肉,也不擔心發胖,這年紀依然小腹平坦、腰身纖細,她對全身上下最有自信的部位也是「腰部」。面容的保養當然也是必要的,她也不諱言偶爾微整可以讓「皮膚立馬緊起來」。陳美鳳曾說過,她去到海外工作,連老外都猜不出她的真實年齡,讓她超有成就感。而她那「不太科學」的凍齡身形在2020年也吸引英媒「《每日郵報》」報導探究她的美麗秘訣。其實人要與自然對抗向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再怎樣的天生麗質總會走到不敵地心引力的一天,陳美鳳明白指出「美麗需要靠經營」,大方分享凍齡養生祕訣:陳美鳳凍齡養生8祕訣1.愛泡湯,認為泡湯能放鬆心情、幫助睡眠,「睡得好就是最好的美容」。2.睡前她還會在床頭擺上裝溫水的保溫杯,半夜口渴可補充水分。3.起床前會在床上抬腿踩空中輪車,維持臀部、大腿小腿纖細都有不錯效果。最常做的運動就是走路和騎腳踏車,若無法出門就在家做瑜伽伸展筋骨。4.不忌口,食量還很驚人。早餐吃最多,菜單多是地瓜、燕窩、帶皮蘋果1顆,無論喝湯或煎肉,偶爾會加1~2片薑暖胃。5.雖吃得多但吃得清淡,不吃油炸類、再製品,以新鮮魚肉、蔬果為主。6.夏天家裡開冷氣或冬天就會穿上短襪保暖。7.放鬆心情很重要,睡得好就是最好的美容。8.偶爾和好友結伴旅遊,「養生又養心」,享受不老的幸福。身體、容貌都可以靠保養及運動努力維持,但要真的讓人感覺你不老,心境及心情也是一大關鍵,「我的心態都停留在30-40歲」。她經常在社群網站分享辣照,永保一顆年輕的心。好脾氣的她,也很少生氣動怒或大聲罵人,陳美鳳笑說「我當然會有我的情緒,但是我忘得也很快,氣氣就過了、算了」。對於感情 隨緣不排斥而經歷過一次婚姻的她,對於感情隨緣不排斥,年紀不要相差太多就好。而最近她接受《LiTV》專訪時還指出,女人要過得好,並非建立在「要有男人」這件事,「年輕時努力工作賺錢,經濟獨立,等有能力照顧自己了,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美,打理好自己了,就有機會遇到適合的人」。也或許因為始終保持如此開放的心境,讓她的身、心都是那麼自然的年輕,說凍齡不夠,已經是逆齡了!
-
2023-08-03 醫療.消化系統
大肚腩注意!腹部脂肪堆積當心脂肪肝風險 調整7個生活型態+飲食逆轉脂肪肝
估計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有脂肪肝風險,台灣地區根據肝病防治基金會的檢查推估高達55%的民眾罹患脂肪肝。脂肪肝是肝臟中脂肪過多堆積而形成的疾病。脂肪肝發生時大部分沒有症狀,也很少會有腹痛、疲勞或對脂肪類食物不耐受,雖然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脂肪肝會導致肝臟血液檢查結果出現輕度異常。此外,有脂肪肝的人,同時罹患高血脂與動脈硬化的機率會增加,同時,也會增加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風險。脂肪肝不僅是因為高脂肪食物引起造成的,通常與體內長期激素變化也有關係。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體重增加、腰部肥胖、胰島素阻抗、血液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和飲酒過量,也可能是因為甲狀腺機能低下、服用某類型藥物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引起。代謝性脂肪性肝炎是肝臟脂肪過多而導致肝臟發炎的慢性疾病。如果還患有其他肝臟疾病,像是B型肝炎、C型肝炎或飲酒過量,更容易造成脂肪肝惡化,嚴重的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肝癌。脂肪肝依照肝臟脂肪堆積程度分級可藉由腹部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掃瞄進行檢查確認,脂肪肝依肝臟脂肪堆積程度分成:*輕度:肝臟脂肪含量5-10%*中度:肝臟脂肪含量10-15%*重度:肝臟脂肪含量30%以上如何調整生活型態和飲食逆轉脂肪肝1.體重超過者,減掉目前體重4-10%可以減緩脂肪肝發展速度,甚至逆轉肝損傷2.每週漸進式減少0.5~1公斤體重3.每週至少執行3-5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運動40~60分鐘,可以選擇慢跑、騎腳踏車或有氧舞蹈等4.每週2-3次阻力運動,包括重量訓練(如:舉啞鈴),對於維持肌肉很重要,尤其是在減脂階段5.健康均衡飲食,每天以原型食物如:蔬菜、全穀物、堅果、魚、海鮮、初榨橄欖油及水果為食物攝取來源6.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罐頭、香腸、火腿、醃製類食物、火鍋加工品等7.避免油炸及過多的鹽份攝取和食品添加劑8.避免或控制每天的飲酒量9.戒菸延伸閱讀:.有脂肪肝怎麼辦?營養師曝「做好3件事」遠離脂肪肝,多吃燕麥、魚油、蘋果也有用.預防脂肪肝、提升肝解毒能力 春季9大護肝、養肝食材一次看.「媳婦永遠不會變女兒」婚前被準婆婆下馬威!律師給婆媳的10點相處攻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2 養生.聰明飲食
別被名字騙了!減腹部脂肪「3食物都是隱藏版地雷」 乾燥蔬果片上榜
減重除了要飲食控制外,最好要天天運動。而減腹部脂肪的「3食物都是隱藏版地雷」,吃了當心減肥不成反而變更胖。避免攝取過多熱量*輕度工作者:學生、辦公室職員等。建議一天所需熱量攝取熱量為體重(公斤)×30大卡。若是體重過輕或過重,視情況增減5大卡/公斤。*中度工作者:業務員、經常要外出洽公者等。建議一天所需熱量為體重(公斤)×35大卡。若是體重過輕或過重,視情況增減5大卡/公斤。*重度工作者:建築工、農作人員等。建議一天所需熱量為體重(公斤)×40大卡。若是體重過輕或過重,視情況增減5大卡/公斤。 均衡飲食營養師何佳玲表示,每天要均衡攝取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乳品類(以低脂為佳)、蔬菜和水果,不要偏食,也不要完全不攝取某種營養素。尤其坊間有很多偏食減肥法並不可取,這些偏食的減肥法不只對身體有傷害,而且復胖機率高。*斷醣飲食法:即不吃澱粉,短時間會變瘦,但身體仍然需要均衡飲食,尤其腦部需要能量,長期不吃澱粉對身體不好。*蛋白減肥法:也就是吃肉減肥法,過度攝食肉類可能產生酮酸中毒。不要太晚進食有些上班族會加班,晚上9點、10點才下班,結果因為要犒賞自己,吃宵夜如鹽酥雞、飲料或是滷味等,何佳玲認為,因進食完後又馬上要睡覺,易造成脂肪囤積在腹部,建議最好不要吃宵夜。多喝水人每天需求的總水量為30ml×體重(kg),例如60公斤的人每天要喝1800ml的水,茶料、湯食可計算在內,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減重。吃足蔬菜及水果攝取足夠的蔬菜及水果,以提供足夠纖維質、維生素及礦物質。把握每天蔬果579的原則,蔬菜與水果總量,兒童至少5份(蔬菜3份+水果2份)、女性7份(蔬菜4份+水果3份)、男性9份(蔬菜5份+水果4份),蔬菜要大於水果的量,因為水果有糖分,多吃仍有增胖風險,蔬菜熱量低,多吃無妨。其中提到的水果量1份等於1拳頭,蔬菜1份約等於煮熟後半碗的份量。3種地雷食物要少吃1.水果乾以金鑽鳳梨果乾為例,一包120 g,約有350大卡熱量,相當於6份新鮮鳳梨的熱量(一份為碗的八分滿),而且一包果乾可能吃不飽,吃完還想再吃其他東西,應盡量攝取新鮮水果。另外,芭樂乾一包135 g,也約400大卡,但一顆新鮮芭樂大概只有60大卡的熱量。2.蔬菜片乾每100公克蔬菜片乾,約有510大卡,等於20碟蔬菜,需適量攝取。3.堅果一包堅果熱量約600大卡以上,每天吃一湯匙(一湯匙為塑膠湯匙一平匙)就好,不要過量。飲食+天天運動 雙管齊下有效減肥減重除了要飲食控制外,何佳玲強調,最好要天天運動,若是不行,一週至少要運動5天。每週應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健走、打羽球、網球、太極拳、一般速騎腳踏車;或從事75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例如跑步、上山爬坡、爬樓梯、快速騎腳踏車、有氧舞蹈、跳繩等。可以採分段方式累積,但每次至少要運動連續10分鐘才有效。有人習慣去健身房運動,從事飛輪、跑步機、腳踏車等運動,因為健身房運動多半都要求速度及強度肌耐力,屬於費力運動,對於減重很有效果,不過要持之以恆。除了運動之外,每天要有充足睡眠,至少睡足7~8小時,學會放鬆、紓壓、找時間休假,也是保持健康、擊退過勞肥的必要方式。更要學習不過度消耗身體健康,路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
2023-07-17 醫療.骨科.復健
照護退化性關節炎 除了增加潤滑 更要減少發炎
喜愛遊山玩水的長輩,突然對旅遊意興闌珊,變得不愛走動、甚至看到樓梯會害怕,可能是掌握活動機能的「關節」出了問題。元氣講座「關節照護新觀念」邀請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部部長江振豪醫師,分享關節照護的正確觀念,讓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的人,再度邁出幸福人生。 適時使用護膝,強化大腿股四頭肌訓練在台灣,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50歲以上,65歲以上的成年人更是每2人即有1人罹患。關節不痛,不代表沒有關節退化,根據統計,關節退化初期只有20%的人會有疼痛的現象。江振豪表示,關節退化不全然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起因是慢性發炎,造成膠原蛋白斷裂、軟骨基質流失,引發惡性循環,造成關節退化愈來愈嚴重。江振豪表示,上了年紀、肌肉變弱,保護關節的能力變差,關節周圍的關節液就容易從旁邊關節囊滲漏出去,潤滑減少,造成關節磨耗增加,破壞關節軟骨,造成不均勻表面,磨耗更大,最後導致關節軟骨變形,若加上長時間蹲坐等活動,膝蓋受傷會更嚴重。已有退化性關節炎,要如何自我照護?江振豪建議,首先,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時,可使用護膝、拐杖等輔助器具來保護關節;其次,要適當的訓練與運動,尤其是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強化訓練。適合的運動有快走、游泳、水中走路及平路騎腳踏車等,並配合運動過程中適度的間隔休息。建議一天至少走6000步,一周運動150分鐘以上。最後要避免高度衝撞的劇烈運動,如跑、跳及長時間連續的運動。 減重降低膝蓋負荷,減少蹲跪,強化關節周圍肌肉對於關節的照護準則,江振豪表示,減少傷害膝蓋的行為、強化周圍肌肉,增加關節穩定,還有減少內部關節磨損,包括補充關節軟骨生成物、補充關節潤滑以及減少發炎。對於長輩經常使用的關節保健成分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白等,江振豪說,這些產品廣告都做得很好,但是吃了真的能保護關節嗎?他說,據國外研究,經過人體的消化吸收,100份約只有3~4份會進到體內,其他變成醣類、蛋白質,所以這類的產品效用不大。根據研究顯示,葡萄糖胺合併軟骨素僅對二到三成患者有效;膠原蛋白(collagen)不管口服還是外用,目前都沒有證據顯示對延緩衰老和除皺有特殊功效;玻尿酸注射則有潤滑、抗發炎效果,約五到七成有效;血小板濃縮生長因子(PRP)對韌帶受傷再生有效,但關節軟骨再生則有疑慮。 地中海等抗發炎飲食,延緩關節退化其實,延緩關節退化的關鍵,在於降低發炎、減少軟骨流失,江振豪說,退化性關節炎起因於慢性發炎,有效調控慢性發炎,就能延緩關節退化。在藥物上,可使用消炎藥、類固醇有效減少慢性發炎,但易有腎毒性、胃出血、心血管疾病的副作用產生,無法長期使用。在食物上,近來流行的地中海飲食,主要是綠色蔬果、橄欖油、深海魚類、堅果等可適量補充。另也有天然高濃度萃取抗炎物質,西非的天然乳油木果油含活性關鍵元素(天然抗炎物質),以高科技冷凝萃煉將活性關鍵元素濃縮為高濃度活關素75,經臨床研究及動物試驗證實對退化性關節炎有不錯的效果。活關素75於國際及國內醫學中心執行臨床研究,證實有效改善疼痛、行走不費力,效果優於葡萄糖胺;動物試驗也發現活關素75具有保護軟骨、延緩退化的效果,另研究也實證活關素75與注射玻尿酸並用具有加成的效果,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輔療品。江振豪說,如果以上方式都試過還是無法改善,且影響生活行動,那就要到醫院做正確的治療,目前退化性關節炎的手術治療方式有微創關節鏡手術、切骨矯正手術、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等。
-
2023-07-16 養生.心理學解密
當焦慮來襲時怎麼辦?教你用身體緩解焦慮:為自律神經踩煞車
如何用身體緩解焦慮?當焦慮來襲時,有個方法能讓我們不被它壓垮並將其平息,那就是學習讓身體產生安全感的智慧。當不安引發逃避的反應時,身體有踩下煞車的功能。最有效冷靜下來的緊急處置,就是與自己的身體接觸。我第一次恐慌症發作時,身體的本能反應就是與地面接觸。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安心穩步」(grounding)。焦慮不安會觸發人想逃跑的本能,使身體產生一種彷彿要飄離地面的感覺。為了讓自己穩定下來, 首先要讓身體跟地板接觸,藉著重新調整身體與地板的關係,幫助意識不要逃跑,在現實中站穩腳步並重新回歸身體。換句話說,安心穩步就是提供身體必要的實體接觸,讓身體確定自己存在於「此時此刻」,並使自己冷靜下來。原本平息不安的最佳方法是接觸或碰觸他人,就像母親用撫觸的方式安撫受驚嚇的孩子一樣,只要感覺到他人安慰自己的溫度,便能大幅減輕內心的不安。若沒有這樣的對象,我們也可以用手撫摸自己來讓身體冷靜。當初受困在浴室時,當我將僵硬的身體與地板接觸之後,才終於開啟呼吸的通道。發生那件事的數年後,我開始學習創傷治療,明白了身體本能會做出這種反應的原理,像赤腳踩地、輕拍皮膚、按壓肌肉等自我碰觸的方式,都是使神經系統冷靜下來的技巧。熟悉讓身體冷靜的技巧,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 首先要讓身體熟悉這些方法,然後不斷練習,直到我們能信賴身體為止。心理韌性就像鍛鍊肌肉一樣,需要反覆練習,直到我們對自己有信心。未來每當感到焦慮不安時,就用母性的肢體接觸使自己冷靜下來,直到不安轉變為自信。使用身體的煞車過度不安時,讓雙腳與地板接觸,就能使心平靜下來。身體也有油門和煞車, 這是一種自律神經系統的反應, 與汽車的煞車系統類似。交感神經系統的警覺類似油門,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放鬆則相當於煞車。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是為了生存而自動運作,並且會隨著外界刺激而產生自主反應。換句話說,那不是一種有意識的反應,而是下意識的反射。一般來說,當身體感應到危險訊號時,交感神經便會啟動並誘發緊張反應;感應到安全訊號則會使副交感神經活躍,進一步讓我們放鬆,這可視為一種情緒調節系統。情緒的激動、不安或憤怒反應,都會使交感神經活躍;而情緒的舒緩、平靜、憂鬱或無力,則會使副交感神經活躍。健康的身體能自行控制對外界產生的刺激加速或煞車,但若持續暴露在極度的壓力中,這個調節系統的節奏就會被破壞,使身體過度激動或情緒低落,前者會造成恐慌,後者則會導致憂鬱無力。當過度焦慮使精神「離家出走」時,我們可以調整身體的煞車功能。焦慮恐懼其實是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過度運作的狀態,我建議這時利用「自我碰觸」的方式,能強力且有效地使活躍的交感神經系統冷靜下來。平息焦慮不安的自我碰觸方法有很多種,接下來我要介紹身體經驗創傷療法(Somatic Experience: SE)大師彼得.萊文的穩定技巧。這是在情況最急迫時使用的技巧,讓人能確認自己與地面接觸,並明確辨識自己的身體界線。接地是指讓身體與地板接觸,幫助意識回到現實的身體中。為了平息被觸發的焦慮,讓身體與地板接觸能有效使神經系統穩定下來。站立時,讓雙腳的腳底板各有一個點與地面接觸。坐在椅子上時,則讓腳底及與椅面接觸的坐骨共四個點碰觸到地面,更能讓人感覺到穩定。如果是坐在地板上,則可以坐骨為中心,讓臀部與大腿完全與地面接觸,更能夠感到平靜與安穩。如果意識並未離開身體,而仍留在現實中時,我建議可以用拍打肌膚的自我碰觸法,幫助我們確認身體界線。例如看見有人失去意識時,我們會拍打或搖晃對方的身體,就是同樣的概念。藉著用手輕拍身體,能讓意識回到身體裡。恐慌有時會讓人感覺麻痺,副交感神經會過於活躍並切斷身體所有的感受,讓身體陷入失去覺知、麻痺、失神等狀況中。這時可以更大力拍打身體,喚醒被麻痺的身體感知,幫助人找回現實感。感覺有人在拍打自己或身體正被拍打,能夠幫助喚醒意識的知覺。這麼做的重點在於幫助自己意識到外界帶來的刺激,透過這種外界刺激能區分內外感受,並進一步感覺到自己身體的界線。拍打是外在刺激,透過皮膚獲得共鳴的感覺則是內在刺激。如果輕拍還不夠,還可以嘗試用更大的壓力按壓肌肉。這時的按壓,可以是捏或咬等更為深入的接觸,透過施力按壓,讓皮膚下方的肌肉產生感覺。舒緩焦慮最原始的也最傳統的方法就是肢體接觸,也就是擁抱焦慮對象的身體。就像母親擁抱不安的孩子一樣,以雙手用力抱住自己的身體,就能平息不安。這時適度的肢體接觸既能帶來安慰,也能讓人感覺被愛。按壓肌肉的強度可以配合自己身體的感覺進行調整,焦慮的強度越高,按壓的力道就必須越大,這樣才能幫助調節感覺並恢復平靜。接著讓我們來學習母性的接觸,幫助焦慮不安的自己找回平靜。安心穩步:找回接地感(1)赤腳站在地板上,體會腳底的觸感。(2)為了深刻體會腳底的觸感,試著將重心完全放在一隻腳上,按壓腳底板。方法是先將身體重心完全往右移動,專注感覺右腳的觸感;接著再往左腳移動,專注感覺左腳的觸感。(3)接著將重心平均分攤到雙腳,讓重心微微往前後移動。在重心放在前或後時,更深入感覺到自己與地面接觸。這時最重要的是讓腳底板能平均地與地板碰觸。你可以想像腳底沾滿了水彩,要用按壓腳底板的方式,在地板上踩出完整的腳印。如果無法產生明確的接地感,就按壓腳背幫助腳底接觸地面。(4)如果坐在椅子上,則可以雙腳踩在地上,身體盡量往後坐,讓臀部坐滿椅子,且背脊自然打直。先確認雙腳踩在地上,接著確認坐骨與椅面確實接觸。(5)讓身體重心左右移動,藉著重力深入感覺重心所在那一邊的坐骨。重心往右移動時感覺右側坐骨的接觸,重心往左移動時則感覺左側坐骨的接觸。(6)體會腳底接地的觸感。想像腳底生根深入地底,確認自己與地面的連結感。透過腳底或坐骨,深入感覺身體正安穩地與地面接觸。吐氣的同時開啟全身的氣孔,想像從鼻子吸入的空氣傳遍全身並到達腳底。專注感覺腳底與地面的接觸及呼吸的流動,察覺身體存在於當下。
-
2023-06-23 醫聲.領袖開講
雨後彩虹 白袍良醫/罹癌別檢討自己,可能是運氣不好!吳敏綺分享乳癌日記鼓勵癌友
「雖然得癌症可能是運氣不好,但現在回想起來我的運氣還算不錯。」綺顏診所院長、皮膚科醫師吳敏綺說,做乳房攝影當天,天氣正好,剛好收到衛生單位簡訊通知,家裡附近有乳房攝影車,熱愛運動的她就騎腳踏車前往,當時什麼症狀都沒有,卻因此早期發現及早處置。健檢沒追蹤 乳房攝影發現異狀吳敏綺坦言,其實在前一次健檢時已發現乳房有鈣化點,需要追蹤,但因為無症狀,因此輕忽而沒有定期追蹤。她是在2021年春節前做乳房攝影,沒多久就接到通知有異狀,很心急地託人去拿檢查報告,大年初二請在醫院工作的親戚幫忙看報告,再經由乳房穿刺檢測初步得知是乳癌第一期。考量先生在長庚醫院任職,吳敏綺於是轉往長庚醫院就醫且確診罹患乳癌,進而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乳房全切除手術以及自體游離皮瓣乳房重建手術。「從被診斷乳癌到開刀的時間很短暫,當時幾乎每天睡前都在哭。」吳敏綺憶及那段時光仍不禁泛淚。她說,直到決定開刀到那刻,才比較安心。手術後,必須住進加護病房三天,吳敏綺說,那時非常痛苦,不只傷口大,人更難以完全躺平,甚至出現全身麻醉後的幻覺,感覺整個人都要掉到床裡面,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餘悸。術後追加標靶治療 如今穩定控制然而,術後的病理報告卻證實,她罹患乳癌第二期,因此還必須接受標靶化療,歷經14次的抗體藥物複合體T-DM1治療,期間一度因副作用血小板低下問題嚴重而暫停,完成療程時已是2022年中旬。但這不是治療的終點,為控制乳癌癌細胞,目前吳敏綺仍要吃抗荷爾蒙藥物Tamoxifen,並且每3個月回診一次。Tamoxifen有其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或是其他病變,因此她須定期到婦產科做超音波檢查,現今屬於穩定控制階段,「希望一切順利」。吳敏綺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術後一個月就回到診所看診,但減少看診時間,術後兩個月便開始去海裡游泳,也漸漸重拾熱愛的跑步,甚至挑戰鐵人三項「半鐵」。她說,生病之後,更重視生活以及工作間的平衡,一方面不讓自己太累,另一方面再次擁抱原本熱衷的事物。家人是支持力量 看診更具同理心「現在我對事情看得更開,不像以前總要求完美、給自己太大壓力,有些不重要的事情也不會往心裡去,更重視與家人的相處。」吳敏綺說,在治療期間,家人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不只是實質上的照護,更在情緒低落時陪伴她。她與先生、兒女有不少共同興趣,會一起上山下海、運動、旅遊等,生病後更把握時間去基隆游泳、坪林種茶,盡量不讓原本的生活受到影響。吳敏綺很願意分享生病罹癌的經驗,並且把她的治療過程變成乳癌日記公開在網路上,「希望有一樣疾病的人看到後,可以得到一些安慰,甚至是鼓勵。」她說,有求診的病人是因為看到她的抗癌日記而來,並且在看診的過程跟她分享自己的故事。她經歷生病之後,在看診時也變得更有同理心,有不少病人不只體諒她生病,還會來關心她的狀況。有些人生病後會檢討自己是不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或是飲食哪裡沒有做對。吳敏綺認為,癌症沒有絕對的成因,可能就是運氣不好,因此,不需要去改變原本的飲食或是生活方式,「我就要按照原本想做的事情去做,甚至要過得更精彩!」吳敏綺小檔案●現職:綺顏診所院長、皮膚科醫師●年齡:56歲●罹患疾病:乳癌第二期●發病時間:2021年初●症狀:無症狀●治療方式:乳房全切除、自體皮瓣重建乳房手術、T-DM1標靶治療、抗荷爾蒙藥物Tamoxifen●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不用檢討自己做錯什麼事,或是什麼原因造成得癌症,要把原本的生活過得更精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6 癌症.攝護腺癌
屁股坐籃球滾動可防攝護腺癌?醫:「攝護腺按摩」不是那樣做!
你可以先知道(1)跨坐在籃球上,在地板上以前後等方向滾動,會過度刺激攝護腺、導致血精症。尤其是攝護腺手術後的病患絕對禁止。 (2)存尿是膀胱的有效容量指標,攝護腺肥大會使存量增加、排尿不順,必須透過吃藥、開刀治療。攝護腺按摩是攝護腺發炎的檢查方式、不是治療方式。 網傳「買一顆籃球吧」的貼文及影片,片中男子坐在籃球上,以籃球在胯下的方式,前後、順時鐘方向滾動,貼文提及攝護腺癌由存尿而來,宣稱這樣做對攝護腺障礙、攝護腺癌保證有效、免開刀。專家表示,攝護腺癌與存尿無關,這樣的動作過度刺激攝護腺,恐導致「血精症」,預防攝護腺癌最好的方法是每年定期檢查。 坐著籃球滾動護攝護腺? 原始謠傳版本:買一顆籃球吧 這筆錢一定要花 分享所有有攝護腺障礙的好保证有效,免除開刀、努力作一天比一天好!攝護腺癌由存尿而来,作了就無存尿,實証作了的人改善好结果,廣傳出去,大家做好事喔!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並在社群平台流傳。查證解釋攝護腺手術後病患 恐扯裂傷口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泌尿科醫師洪峻澤表示,影片中坐籃球前後滾動宣稱能保養攝護腺絕對是錯誤的行為,保養不成反而還會壓迫到攝護腺,就像腳踏車的坐墊擠壓到會陰部一樣,一般人像影片中這樣做並沒有好處,更嚴重的是剛做過攝護腺肥大雷射手術,或是因為攝護腺癌、剛做過根除攝護腺達文西手術的病人,絕對不可以做這樣的動作,開刀的傷口就在攝護腺裡,膀胱的接口會因為不當擠壓而被扯裂,所以攝護腺肥大手術的病患至少 6 周內哪能騎腳踏車,而根除手術病患必須 1 年之內都不能騎腳踏車,這是攝護腺手術病人出院時一定會被交代的衛教。 傳言說那樣做對攝護腺具有保護作用,洪峻澤強調這是錯誤說法,坐在籃球上隔著一層脂肪,按摩會陰部效果其實一點都不好,談不上什麼加速血液循環,坊間常常提到所謂的「攝護腺按摩」,但攝護腺按摩並不是從會陰部做,而是醫師戴手套手指從肛門伸進去,這樣才能摸得到攝護腺,然後用手指按壓攝護腺,病人被擠出來的攝護腺液用來做發炎檢查,洪峻澤提醒民眾,攝護腺按摩是一種檢查方式,並不是治療方法,千萬不要搞錯。 攝護腺按摩是檢查方法 不是治療方法 洪峻澤指出,攝護腺癌跟存尿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餘尿就是尿完之後、膀胱裡面還會有一點點的殘留尿、就叫做餘尿,就像水塔水全部放光了,還是會殘留一點點水位,一般人的膀胱容量大概 400 C.C.,餘尿 50 C.C.以下算正常,但攝護腺肥大病人排尿不順,餘尿會慢慢增加到 100、甚至更多,合併做尿流速檢查整體評估,若餘尿 150c.c. 已算嚴重,吃藥沒有改善就必須開刀,因為這樣的病人即使膀胱很漲、裝滿 400 C.C.,但每次排尿只能排掉250、剩下150,整個膀胱的有效容量變得很小,一下子就漲膀胱,很想尿但又尿不乾淨。 洪峻澤表示,餘尿絕不是導致攝護腺癌的原因,醫學上已經被證實的攝護腺癌主因為人種及遺傳,例如美國黑人最高、其次白人、再其次黃種人,黃種人攝護腺癌的機率只有美國黑人的5分之1到10分之1;但如果父親是攝護腺癌患者,則因為遺傳因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多一倍,但還是跟餘尿完全沒有關係、這是完全錯誤的說法。 攝護腺癌與餘尿無關 應定期檢查 PSA 至於攝護腺疾病的預防之道,洪峻澤強調,醫學的事實是其實沒有什麼動作可以保護攝護腺,反而不要過度刺激或過度壓迫攝護腺才是最好的方法,例如不要長途騎腳踏車,曾有病患騎北宜一路騎到宜蘭,鐵屁股的結果就是騎到「血精症」,那就是過度刺激的結果,其他有關於環境或食物的因素,目前並不夠明確,所以洪峻澤呼籲,預防攝護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追蹤,臨床的建議是 50 歲以上的男性應該每年做一次攝護腺腫瘤標記檢查(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如果有家族史的人那就應該提早到 45 歲就開始每年定期檢查,這才是預防攝護腺癌的正確之道。 結論 坐在籃球上滾動,會有類似騎腳踏車、坐墊過度刺激攝護腺的問題,尤其是開完攝護腺肥大雷射手術 6 周內,或是根除攝護腺達文西手術 1 年內的病患,都絕對禁止這樣的危險動作、以免扯裂體內的傷口。醫學已證實的攝護腺癌成因為人種及遺傳,與膀胱餘尿無關。 【資料來源】國健署(國健局改制)- 攝護腺癌篩檢手冊 【諮詢專家】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 泌尿科醫師 - 洪峻澤(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3/06/basketball.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6 醫療.泌尿腎臟
洗腎其實沒那麼恐怖!一次了解洗腎照護最常問的四個疑問
面對洗腎,不只是對洗腎的恐懼,更多的是後續該如何照護,也是許多人想要了解的事情,病人在洗腎時需要注意哪些事?1.配合醫院安排時間按時洗腎治療,才能清除體內毒素和水分。2.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各種藥物都有其副作用,服用時間和方式皆不同(例如飯前和飯後)應該要依照醫師囑咐分開服用,以免影響藥效。3.血液透析當天,容易低血壓的洗腎病人,建議暫停服用降血壓藥物,或遵循醫師指示服用升血壓藥物。4.觀察有無出血情形,如果小便呈紅色、大便呈黑色、眼睛或牙齦出血,皮膚不正常的瘀青的情形,需要主動告知醫護人員。5.洗腎後發現以下事情:噁心、嘔吐、抽筋、頭暈、頭痛、低血壓、皮膚癢等,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洗腎需要他人陪同嗎?進行洗腎時,血液透析有時會發生頭暈、噁心、出血等症狀,如果有家屬或他人 陪同,往往能較及時發現,立刻請醫護人員處理。「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洗腎,病人通常病況較好,可自行或請家人協助更換透析液,更容易單人處理。洗腎病人日常生活照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1.避免便秘,必要時服用軟便藥。便秘容易導致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過高,易引起心律不整。2.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豬肝、香腸、花生等,正確服用磷結合劑,避免腸道吸收過多的磷。3.每日按時量血壓並記錄,控制水分攝取和注意體重。4.預防跌倒,採用緩慢漸進式活動,環境儘量明亮環境。5.無論男女,性功能多少會受到影響,切勿自行買藥服用,如有需要可與醫師或護理人員討論解方。6.維持適當休閒娛樂,抒解壓力、減輕焦慮,並可藉此重建人際關係,擴展生活圈。7.適度運動,運動以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為原則,可減輕疲憊,增強肌力,推薦的運動方式有:走路、氣功、瑜珈、打太極拳、騎腳踏車和游泳,最重要在於持之以恆。洗腎可以申請長照補助嗎?建議撥打1966長照專線申請評估,看自身是否符合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之個案。1.長照2.0服務的申請條件 洗腎病人如果不是在其他機構照護(例如:護理之家、安養中心等),預計在家照顧時,長照等級必須在第2級以上,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65歲以上老人●領有身心障礙者●55~64歲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症者2.長照2.0服務的內容包含哪些?i.照顧服務:包含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和家庭托顧等,已申請外籍或看護協助照顧,不在此服務項目。1級失能者不提供補助,2~8級分別補助10020元/月~36180元/月,低收入戶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5%;一般戶16%。●居家服務:照顧服務員(照服員)可定時到家中協助照顧,包含沐浴洗澡、餵食或灌食、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需特別注意此服務並非24小時的服務。●日間照顧:白天可讓病人到日間照顧中心接受專業人員的照護,晚上再接回家中由家人照顧。●家庭托顧:病人短暫時間內到照顧服務員(照服員)的家中,接受日常生活照顧。ii.喘息服務:為了減輕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得到必要的休息與支持,分為居家喘息及機構喘息。2~6級補助32,340元/年,7~8級補助48,510元/年,低收入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須部分負擔5%;一般戶部分負擔16%。●居家喘息服務:向服務單位預約時間,安排經過訓練的照顧服務員(照服員)到家中協助病人日常活動,包含:洗澡、翻身、拍背、上下床、陪同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等。●機構喘息服務:讓病人短期的到護理之家或安養護機構居住,需要與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簽立特約,由機構人員提供全天候照顧。iii.專業服務:由專業人員到家中協助病人的恢復原有的活動或生活能力,例如:由物理治療師進行四肢活動的指導和訓練、職能治療師進行臥床照護技巧和吞嚥訓練等。1級失能者不提供補助,2~8級分別補助10020元/月~36180元/月,低收入戶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5%;一般戶16%。iv.輔具服務:提供日常生活輔助工具補助,包含拐杖、助行器、輪椅、電動床、氣墊床、輪椅座墊、移位腰帶、移位滑墊、爬梯機等輔具,需要經過評估,依據病人情況和需求,確認可申請的補助項目。以3年為單位,每次最多補助40,000元,低收入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10%;一般戶部分負擔30%。v.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由物理或職能治療師到家中,評估居家環境情況,並提供無障礙設施的設置與改善建議。以3年為單位,每次最多補助40,000元,低收入全額給付;中低收入部分負擔10%;一般戶部分負擔30%。vi.交通接送服務:協助病人到醫院回診或復健的交通接送,不協助病人上下樓。僅限4級以上失能者,依據交通里程給予1,680元~2,400元補助,低收入戶全免;中低收入部分負擔7%~10%;一般戶部分負擔21%~30%。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6-13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印表機也傷肺!「這群人」超過七成不知道肺健康正在被侵害
小心,別以為只有室外才有空氣污染,事實上,空污、傷肺因子常埋伏在你我身邊,連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也很難逃得過!臺北醫學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發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李岡遠舉例,如辦公室玻璃帷幕上的窗簾常附著一些有機物質,一受陽光照射,就會引發「光化反應」,進而產生臭氧等有毒氣體,或印表機當碳粉經雷射強光照射,也會產生類似反應,這些有毒氣體可能對肺部健康造成傷害,日積月累下,肺功能就會大幅衰退。除了辦公室內的上班族,機車通勤族或外送員、警消等,也容易遭受汽機車廢氣、粉塵、PM2.5等環境傷肺因子伏擊,不過這些威脅卻常受到忽視。而臨床研究也顯示,上述傷肺因子不僅易引發肺部急、慢性發炎,還會導致肺功能受損,當肺功能受損嚴重,連走路、運動、爬樓梯都有困難,嚴重時會造成失能,只能長期臥床。為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發起「聯合報健康放大鏡:您了解自己的員工健檢嗎?」調查,透過網路搜集累計1027份有效調查結果,其中包含住宿餐飲業、美容美髮業、警消、營建工程業、製造業及科技業等29類職業從業人員。發現參與填答的高風險傷肺職業族群中,約4成沒聽過肺功能檢測,且有超過7成沒接受過肺功能檢測,若不清楚自己的肺部健康狀況,對後續肺部遭受侵害嚴重性也可能會輕忽!別再與x光混淆 了解肺部健康須靠肺功能檢測李岡遠指出,目前想了解自己肺功能是否受損,最方便、有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肺功能檢測」,進行肺功能檢測時,不僅沒有侵入性、沒有輻射威脅,且過程簡單,檢測時間只需要10到30分鐘,結果很快就可以出來。肺功能檢測與胸部X光、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LDCT)並不一樣。胸部X光、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主要用來偵測腫瘤、肺部結構是否異常;而肺功能檢測,主要透過肺活量與呼吸道空氣流暢程度,客觀了解肺部健康狀況。未來隨著新科技、新儀器日漸普遍,檢測也會越來越方便。【延伸閱讀】>>>>肺功能檢測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肺功能檢測如此重要?李岡遠對此表示,一旦肺部長時間受空污、汽機車廢氣、粉塵、PM2.5懸浮粒子等傷肺因子侵害,易產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肺阻塞)或引起氣喘發作,並造成肺氣腫、肺纖維化等嚴重後果。7成高風險族群處於傷肺環境 仍未做過肺功能檢測根據調查,1027位填答者中超過半數工作環境中常出現傷肺因子,而做過肺功能檢測僅占3成。依據現行〈職業安全衛生法〉, 規範11種工作環境每年須進行肺功能檢測,調查也發現236位處於法規內工作環境的填答者,其中沒做過肺功能檢測比率超過7成。肺功能與一個人的活動力、生產力都息息相關,接受肺功能檢測,可第一時間掌握肺功能好壞,及早治療,才能避免肺功能持續受損,不過,現今許多環境污染物質,如PM2.5懸浮粒子等,在〈職業安全衛生法〉中並沒有被視為危害健康作業因子。不只如此,李岡遠也直言,現在許多新興工作,如外送員等,或像警消人員工作環境,都沒有列入高危害工作範圍,也沒要求須將肺功能檢測納入體檢,導致這些族群多半對自己肺功能狀況一無所知,像警消人員,雖然長時間接觸空污、災難現場粉塵、柴油廢氣的侵襲,卻更要求體能好、活動力佳,一旦肺功能持續衰退,影響打火英雄與人民保母工作表現,對整體社會是一大打擊。出現症狀肺部可能已受傷 保留肺健康要趁早據調查發現,1027份有效問卷中,已有逾20人只在上班期間出現咳嗽,有痰或氣喘等症狀。「當出現肺阻塞、肺部纖維化,引起肺功能受損,就再也無法恢復,只能避免繼續惡化!」李岡遠看過部分肺纖維化病患因肺功能受損而臥床、失能,根據臨床經驗,他也發現,長期接觸空污、汽機車廢氣等傷肺因子,並產生肺阻塞、肺氣腫、肺纖維化的族群中,不少為經濟弱勢、藍領階級,這些人多為家庭經濟支柱,一旦倒下,整個家庭都會受牽連。更可怕的是,肺功能受損、肺纖維化初期,多數人沒感覺,等到出現症狀,肺功能往往已經回不去了,因此肺功能檢測對這些族群更顯重要。👨⚕專家小叮嚀:每年一次肺功能檢測 搭配護肺小撇步 全方位守護肺健康李岡遠提醒,20到25歲是一個人的肺功能高峰期,建議在25歲時便接受第一次肺功能檢測,即使年過25歲,也建議盡快接受肺功能檢測,檢查結果可作為往後基準。之後,則建議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檢測,若將肺功能檢測納入常規健檢、員工健檢,更為理想,平常進出有傷肺因子的環境,或不得已需接觸空污、汽機車廢氣、粉塵、PM2.5懸浮粒子等傷肺因子,也建議戴口罩,且盡量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在空污嚴重時在外面走路,或進行跑步、騎腳踏車等運動,減少傷肺因子傷害,在室內,則可加裝空氣清淨機,對肺功能健康,也可多一層保護。【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聯合報健康放大鏡:您了解自己的員工健檢嗎?」調查結果【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5-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願他從今以後快樂飛翔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偶而沒有特定主題,發表各自獨立的三篇文章。蔡甫昌教授的文章是針對「墮胎」的醫學倫理爭議所做的深入探討,以回應當初未能及時參加我們4/24、26、28的討論。游正民醫師感人肺腑的追憶畢生奉獻鄉里的祖父醫師,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了解為什麼醫師常是克紹箕裘的志業。一位從事國軍人才招募工作的作者追憶一位奉獻軍旅生涯的長官,在即將退伍之後,突然因為心肌梗塞而過世。這篇充滿感性的文章可以幫我們了解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敬業樂群、照顧人群的善人,才有今天的詳和社會。「好山好水好風景,熱忱窩心阿強哥」,這是我們幾位和招募工作相關的同事在主管阿強的帶領下,從高雄跑一趟台東招募行程過後,我心裡真誠的感受。由於同事小霖對於台東地區招募工作非常熟稔,行前,我們覺得此行行程交給建霖規劃即可,別無他想。讓人意料之外的是,此行程確定之後,原生家庭居住台東的主管阿強,就展現在地人的熱情,為我們規劃了公務行程之外的台東文化深度參訪,讓我們既訝異又深覺窩心。出發當天,阿強除了招募拜會的勤前教育外,其他事項都請我們不必費心,不管是吃住、行車路線,還是當地文化參訪,他都妥善規劃,鉅細靡遺,如果說他是位稱職的爸爸,我們就是那群圍在他身畔,聽從他指揮,什麼事都不必多想,快樂過日子的兒女,雖然我比他年長,但我真的有這樣的感覺。行程中,我們去了某高中拜會對我們招募工作相助甚多的教官,也和教官針對國軍人才招募工作,做了深入的研究與剖析,阿強除了代表校長感謝某高中校長及教官們對我們單位的支持外,也希望未來能在彼此綿密合作之間,將人才招募工作做得更臻完善。之後,阿強帶我們到他的居住地,探視他身在佛門的母親,看到眼前他們依山而居的偌大田園,讓端坐此地看山的我們,也享受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感。阿強因為身處軍旅三十年,感受到國軍帶給他智慧成長及經濟安全感,所以他也以自身經驗鼓勵低收入戶鄰居小孩,報名國軍志兵考試,讓國軍獲人才,民眾心安定。兩天的招募行程暨文化深度參訪,由那位名叫熱忱窩心的阿強好朋友引領,在知性、感性、熱力、體能訓練兼具中,寫下完成任務、幸福快樂的樂章。我跟阿強其實是二度同事,第一次他調來我們單位擔任教學組組長時,臉部線條嚴厲,讓人感受到「僚氣」,所以即使有公事要和他協調,也是匆匆來去,不會想和他有進一步的認識。後來因為一起出了幾次任務,互動變多,彼此熟稔之後,我才發現他嚴肅的外表,內含一顆溫柔體貼的心,他只是嫉惡如仇,會對那些不守規定跟不做事的人嚴厲而已,其實他人很好,也不會耍官架子,了解他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之後,和他相處起來就如沐春風,溝通無距離。某一天早上,我到他辦公室持呈公文,我大聲在門外喊「報告」,屋內回應的「請進」聲音宏亮,充滿生命力,聽到這樣有「強而有力」的回應,我的精神也跟著抖擻起來,開門入內。一進門,看到阿強辦公桌前的小桌上有一大箱排列整齊的蔬菜水果,我對著平易近人的阿強發出心中的疑問:「準備這麼多的蔬果做為何用呢?」阿強回以:「這些蔬果是我這週回台東帶回來的,因為我母親是出家人,許多信徒總是以蔬果來和師父結緣,但師父吃不了這麼多,就請我帶回高雄來,和有緣人分享,由於我們學校有位士官長常常濟助弱勢貧苦人家,所以我把蔬果裝箱,請士官長幫忙帶去送給有需要的人,對社會略盡一份棉薄之力。」我聽了好感動,頻頻稱讚其義行,但阿強卻展現出不值得一提的謙遜態度,他為善不欲人知的行動讓我由衷感佩。在談畢公事後,還有一件更讓我感動的事。由於近期我在閱讀老莊思想、資治通鑑及孫子兵法等書,剛好藉此機會和他分享我的讀書心得,而他也跟我分享佛家修行之道,不在人為,而在心,所以他在看透人生的最終不過是黃土一抔,凡事應該斷捨離後,就到某個修道精舍,簽下捐贈器官及捐贈大體的志願書,完成這件有意義的事之後,他心中汨汨而出的甘甜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他覺得這身臭皮囊,如果在生命消失時還能做出貢獻,就是此生對自己最好的福報。阿強在描述這些善意的經歷時,面容溫和、眼中有光、聲音柔順,正如修道中人一般,在跟他對談的同時,我似乎身處在溫馨滿滿的氣場裡一樣,接收到陽光正向的暖意,一切正往好的方向發展。他調職到我們上級單位擔任高級長官時,我只要去上級單位洽公,就會去辦公室看看他,互話家常後再離開。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又調回來接任學校的高一階主管乙職,我們的互動更多,他總是支持我做的每一件事,從來不會把我當部屬,對我很尊敬;再一年,他又接了更高階的職務,對我的業務既信任又支持,情義相挺的片段,讓我感恩在心頭,所有相處的點點滴滴,我都存放腦海,在他退伍時製作專屬的相簿跟影片給他,讓他帶著幸福與祝福的感覺離開海軍。而阿強要退伍時,他的心情是快樂,是充滿期待的,他說:「退伍後,我有很多事要做,譬如新工作的面談,媽媽照顧的事,還有整理台東住家的環境等,更開心的是我下週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去騎腳踏車。」聽到他訴說的退伍規劃,我心裡和他同喜。那天,我和他的幾位好友相聚一起,言談之間,他很感恩軍人這份職業,讓他退伍後無煩憂,他也訴說軍旅之中,對他照顧與支持的長官同事事蹟,他正在規劃美好的前景,對於老弟們的未來,他也多有期許,大家說說笑笑,在歡樂中結束聚會。隔天一大早還傳來他早安問候語,但當天下午,朋友卻傳來他因心肌梗塞、不幸往生的訊息,讓我難以置信,難過不已,無法接受阿強離去的這個事實。還好我們都有珍惜當下,常常向他表示感恩,他離去時應該沒有帶著遺憾才對。延伸閱讀:5/22-醫病平台/再思墮胎倫理爭議5/24-醫病平台/孫子心,故鄉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8 養生.家庭婚姻
從小志願當賢妻良母!曾馨瑩曝與郭台銘的相處之道與育兒經驗
嫁給人稱「郭董」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後,曾馨瑩就不再是一位舞蹈老師,而是「郭太太」,一直以來都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但是行事總是低調的她,將對舞蹈的熱情,投注在社會公益,即使成了三個孩子的媽媽,她也時常提醒自己,「我是曾馨瑩,我還是原來的我。」從小志願,就是當賢妻良母結婚後,她也坦承,偶爾會有點懷念以前的日子,「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而且,生兒育女本來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規劃。」在她心中,跳舞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但另一方面,也希望到了一個年紀以後進入家庭,教舞十多年水到渠成進入人生另一個階段。「我自己是來自一個很單純幸福的小康家庭,家人感情親密,也比較傳統。我從小就沒有什麼很偉大的理想抱負,小時候寫作文,願望就是要當『賢妻良母』。」「我還在念舞蹈系時,就很憧憬家庭生活,我本來甚至希望二十三歲畢業就可以結婚,只是當時交往的對象跟我的想法並不一致。」我很重視,孩子的品格跟禮貌結婚10多年,夫妻兩人極為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也很少曝光他們的真面目。除此之外,她相當重視孩子的品格跟禮貌,甚至到了嚴格的地步,「比起這兩方面,考試考得好不好、彈琴彈得好不好,我都不是很在意,甚至也不會刻意去push(鞭策)。」畢竟孩子學習任何才藝,只要有進步就好,給太多壓力,小孩本能就會變得討厭這個事情,反而會有反效果。享受快樂的當下,才是孩子需要的她也談及過去教學生經歷,並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舞蹈高手,很多學生一開始只要跳不好,就會來跟我講:「老師,我有肢體障礙,我不會跳舞!」我都跟他們說,「你又不是要當職業舞者,或參加競賽,只要保持心情愉悅,體會跳舞的快樂就好。」喜歡一件事,只要持續練習就一定會有進步的。當然,孩子都希望上台前,能夠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但是絕對不要因為求好心切,就忘了跳舞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且,小孩子對他們喜歡的事情,根本不用逼。「像我兒子,天生就喜歡學東西、算算術,我們曾經買過一組超市玩具給他們,我兒子就把收銀機當做計算機使用,努力精算幾加幾的正確數字是多少,」「但是對我女兒來說,那就只是扮家家酒玩具而已。」老公是白臉,我是黑臉就跟大部分家庭一樣,夫妻兩人總是一個黑臉一個白臉!我老公在小孩子面前,大部分時間都是白臉,我才是黑臉,可是有時候他又會顯露出很嚴格的那一面,尤其是跟體能相關的活動,他就會很在意。「他陪妞妞一起游泳,他竟然要求孩子必須在標準池來回游十趟;跟孩子去騎腳踏車,他也要求一次要騎六公里。」當然,小孩都很會察言觀色,女兒就會盡量配合爸爸,「結果我老公看她游得不錯,又要求要游更久…」他的理由是,游泳事關求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練到很好,而運動時一定要做到流汗,才有效果。當然她也爆料,老公很愛孩子,有時候也很孩子氣,常常與孩子在家玩得超瘋狂、玩到快失控,「玩到我這個做媽的,都覺得好危險。 夫妻相處,需要用心協調溝通曾馨瑩和郭台銘年齡差距大,婚姻、觀念自然也有不少起伏!自古相愛容易相處難,除了對外的光鮮亮麗,回到家一樣要面對家庭瑣事,所以面對衝突最重要是,彼此有沒有心去解決、協調與溝通,任何一段婚姻都不可能單靠一個人完全配合和退讓。老公郭台銘「商場強人」形象鮮明,處處流露霸氣,但是夫妻之間,如何在相處過程中為對方著想、調適,同時不受委屈處處都是學問。雖然一路以來因為老公身分成為焦點,曾馨瑩卻依然是一個妻子、一位母親,對於孩子家庭都跟我們一樣。延伸閱讀:.單親弟存錢「想請媽吃麥當勞」卡片逼哭萬人!呂秋遠給離婚爸媽10探視權建議.小S育兒心法:把自己心情照顧好!母親節聽到女兒「這句話」就心滿意足.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3 養生.聰明飲食
168斷食、隔日斷食、十日斷食...方法怎麼做?好處、壞處有哪些?「4種間歇性斷食」大公開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指在12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內,都不攝取熱量,或只攝取少量的熱量,持續2~21天左右,進而改變身體代謝模式的飲食法。168斷食、52斷食⋯⋯隨著健康飲食、減肥飲食風潮的盛行,也越來越多人嘗試不同的間歇性斷食法,就希望能「健康瘦」。然而長時間不吃東西也讓人擔心出現低血糖、腸胃炎的問題,今天就要介紹7種不同的間歇性斷食法,一次搞懂正確的斷食法怎麼做才能瘦!斷食法是什麼?斷食法到底有哪些?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是指在12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內,都不攝取熱量,或只攝取少量的熱量,持續2~21天左右,進而改變身體代謝模式的飲食法。維持身體功能運作所使用的熱量,主要是葡萄糖,但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下,身體會開始燃燒儲存的脂肪作為熱量,便能達到燃脂的效果;除此之外,身體也會更有效率的利用能量,使得代謝變快、延緩老化,更容易維持正常運作。‧168斷食法(一日或二日內斷食法):這是最常見的斷食法,將一天24小時分為16:8小時,只在8小時內進食,而16小時保持空腹,熱量攝取則維持在每天的基礎代謝所需。至於要從什麼時間開始計算,取決於自己,可以選擇晚一點吃早餐,或早一點吃晚餐。除了168之外,當身體習慣之後,也可以將時間調整成18:6、20:4斷食,或是將時間拉長到以48小時為單位,挑戰36:12斷食、42:6斷食等,都屬於168斷食法的延伸變形。‧隔日斷食法:以兩天為一個循環,一天正常吃,隔天則斷食,如此循環2~21天。斷食期間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約莫一碗半的白飯。‧52斷食法:以一週為一個循環,5天正常吃,2天斷食,斷食期間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52斷食法也算是隔日斷食法的變形,只是循環期間比較長,因此對入門者來說比較不會那麼痛苦。52斷食法也很適合上班族,5天上班時保持正常進食,週末在家則做一些輕運動並斷食,也可以幫助身體從疲勞、過度應酬的暴飲暴食中恢復。‧十日超低熱量斷食法:這是以德國Buchinger指南為基礎的斷食法,也是德國醫療界的標準斷食指南。此指南修正於2010年,以10天為一個循環,包含1個清潔日(排出體內糞便),5個斷食日、4個復食日。1個清潔日主要是幫助腸胃先排出積存的糞便,避免突然長時間的斷食造成腸胃蠕動不良;5天的斷食日最多可以攝取到500大卡的熱量,復食日則可以緩慢增加攝取的熱量,避免一下恢復正常進食後的身體不適。斷食法真的有效嗎?事實上,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間歇性斷食可以有效改善代謝問題,例如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而12小時是一個基準點(S.D. Anton et al., 2018)。在2019年,一項針對1422人的觀察性研究中,使用Buchinger指南斷食的人,有93.2% 的受試者身體和情緒幸福感增加,404名原本有身體疾病的受試者中,341名(84.4%)改善。因此斷食不只能改善身體不適,也能讓情緒變得穩定愉悅(Toledo et al., 2019)。入門者:168斷食的4週SOP‧第一週:拉長斷食時間:|本週先習慣一天斷食12小時。|在斷食期只喝無熱量飲料,例如水、茶。|進食的12小時不限制熱量,但睡前2小時必須不攝取任何熱量。|澱粉/蛋白質/脂肪=20/50/30,或是10/30/60(生酮飲食)。‧第二週:學會吃乾淨的食物: |習慣一天斷食16小時。|在斷食期一樣只喝無熱量飲料,例如水、茶。|澱粉:全穀物。|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豆類,不吃紅肉。|脂肪:不飽和脂肪或堅果。|增加有氧運動量,例如一天騎腳踏車或跑步20分鐘。‧第三週:維持第二週飲食、運動量:|基本上遵照第二週的飲食原則。如果運動量增加,可以調整攝取的澱粉量,稍微多一點,但一樣以全穀物為主。‧第四週:維持前兩週飲食、運動量:|基本上維持前兩週的飲食原則,但可以在有氧運動外增加重量訓練,以一週至少一次,最多三次為原則,適度調整蛋白質攝取量。進階者:十天超低熱量斷食法SOP由於此斷食法可能會導致不適,因此在開始之前最好能諮詢營養師或醫師,進行基本的身體檢查,例如血糖、血脂值等。‧第一天:清潔日(準備斷食)|將一天熱量攝取壓低到1000大卡。|避免會讓自己興奮的成分,例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減少活動,讓身體有充分的休息。‧第二天到第六天斷食日:|水分:每天要喝到2500cc的液體,幫助腸胃蠕動,可以是無過濾的果汁、蔬菜汁,或是不含咖啡因的草茶。|澱粉:不需要特別吃澱粉,如果需要,可以吃纖維比較少的穀物,避免增加腸胃負擔。|蛋白質:在斷食中不需要特別補充蛋白質,按照每天攝取熱量的20~30%份量攝取即可。|脂肪:請盡可能以不飽和脂肪酸補充,例如亞麻籽油。油脂除了維持熱量也可以保護腸胃黏膜。|維生素:如果維生素不足,可以透過營養劑補充,或是增加蔬果的攝取量。|活動量:維持身體活動,因為熱量減少會讓身體寒冷,適度的活動可以增加代謝跟維持體溫。|警告:如果感到不舒服,請停止斷食並就醫。‧第七天到第十天:復食日|可以先吃一些纖維比較高的水果,例如蘋果。|當感覺自己腸胃有蠕動、順利消化這些纖維比較高的水果後,可以再補充一些穀物,以及不飽和脂肪。|復食日第一天可以進食800大卡,第二天1000大卡,第三天1200大卡,第四天1600大卡。|在復食日時,每天還是要喝足2500cc的水量,幫助腸胃恢復蠕動。參考資料:Grant M Tinsley, Paul M La Bounty,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clinical health markers in humans, Nutr Rev. 2015 Oct;73(10):661-74.Toledo et al., Safety, health improvement and well-being during a 4 to 21-day fasting period i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cluding 1422 subjects, PLoS One. 2019 Jan 2;14(1):e0209353.de Toledo, Francoise Wilhelmi, M.D./ Hohler, Hubert, Therapeutic Fasting: The Buchinger Amplius Method (New York: Thieme Medical Pub, 2010).延伸閱讀:.吃得越少,活得越老?研究稱減少卡路里可減緩衰老以延長壽命.靠限時飲食逆轉脂肪肝有用嗎?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揭改善關鍵.營養師推「八二法則」防衰老又滿足口欲 還能減少自由基產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2 癌症.攝護腺癌
85歲李家同自曝罹癌!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教2生活習慣+7食物預防
【2023/5/11編註 】知名作家李家同教授在臉書發文告知大家自己近期檢查發現罹患攝護腺癌,但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知名作家、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靜宜大學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暨大資訊工程學系及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李家同,今(11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前些日子做了一次攝護腺切片檢查,被醫生告知攝護腺癌。至於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很多好友知道後對他表達關懷,這讓他感到有一些罪惡感,「因為我實在沒有資格受到如此關懷的。」他表示自己畢竟已經是85歲的老翁,且攝護腺癌也不是什麼非常可怕的癌症,他目前沒有任何不舒服之處。一向關心教育的李家同希望大家不妨多多關心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們,讓他們有更好的競爭力。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師教你2種生活習慣+7種食物助預防【 聯合報/楊雅棠、吳貞瑩、宋凌蘭/報導】攝護腺癌高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台灣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其中30%發現時已是晚期、轉移性攝護腺癌,有80%至90%病人轉移的部位是到骨頭。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表示,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有症狀也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容易被忽略,導致確診攝護腺癌時,已為晚期且合併骨轉移的機率偏高。但與其它癌症相比,攝護腺癌的死亡率相對較低,攝護腺癌第一期到第三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後,10年存活率可達95%,但如果到了第四期已轉移後才發現,10年存活率就下降到48%。攝護腺癌有什麼症狀?早期攝護腺癌沒有明顯症狀,當腫瘤逐漸侵犯尿道、膀胱頸時,則會發生解尿不順的症狀,如頻尿或尿液難以排空,由於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因此常被忽略。嚴重者也可能出現血尿、尿失禁等。若更晚期發生癌細胞骨轉移時,會有骨頭疼痛、甚至行動不便的情況發生。攝護腺癌成因與高危險群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表示,攝護腺癌的直接原因不明,一般推斷與下列因素相關:1.性荷爾蒙:與男性荷爾蒙(雄激素)有關。2.基因遺傳:如果父親或兄弟患有攝護腺癌,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即會加倍,目前醫界認為遺傳因素扮演了重要角色。3.種族: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癌症中最常見的癌症,美裔黑人佔所有罹患攝護腺癌的六成,亞洲人的發生率則較低,但台灣患者近年有上升趨勢。4.年齡:男性罹患攝護腺癌風險隨著年齡而增加,一般而言,男性50歲前較少發生攝護腺癌,但過了60歲後,發生率便急劇升高,以六、七十歲發病最多,且年齡愈大,罹患攝護腺癌機率愈高。研究發現,80歲以上男性約八成有攝護腺癌。做什麼檢查可以發現攝護腺癌?國防醫學院院長、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查岱龍說,通常攝護腺癌可透過肛門指診和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最後加上切片來確診。1.藉肛門指診檢查有否硬塊攝護腺位於膀胱尿道交界處,以手指伸入肛門約4公分處即可觸及,正常攝護腺組織應該是柔軟有彈性的,如果摸到有如結節般的硬塊,甚至堅硬如石頭,則可能是罹患攝護腺癌,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但是肛門指診無法摸到太小的病灶,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測彌補了這項缺點。2.抽血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一種攝護腺產生的水解酶,功用是液化精液讓精蟲易於游動。PSA存在於腺體上皮細胞中,當發生癌病變時,會增加滲漏進血中的量而使血中濃度上升。通常PSA正常值在0至4毫微克/毫升(ng/ml),如果PSA超過正常值,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增加。以60歲男性為例,PSA通常在4毫微克/毫升( ng/ml)以內,若數值高於4,在4到10毫微克/毫升間,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則增高20%至24%。3.切片確診攝護腺癌最終的確定診斷,須要靠病理切片,透過針刺切片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但即使病理切片結果是良性組織,病患仍須提高警覺,在門診繼續追蹤。PSA指數升高代表一定有攝護腺癌?查岱龍強調,PSA的值異常並不代表就是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發炎、攝護腺良性肥大或尿道發炎,也可能讓數值上升。周固指出,除攝護腺癌致PSA升高以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如年齡、攝護腺大小、尿路感染、攝護腺炎、射精、攝護腺受傷、攝護腺受傷以及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手術。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甚至騎馬、騎車多次摩擦,以上原因都可能導致PSA短期或持續的升高,所以PSA升高不用太擔心,但要積極找醫師治療。周固提醒,影響PSA的因素多且PSA代謝慢,一般民眾檢查數值若偏高,可隔3至4個月檢查,若數值仍高,需定期追蹤。期間需控制影響數值的其他因素,如不要去騎腳踏車、馬拉松比賽等摩擦攝護腺的活動,避免影響檢查結果。攝護腺癌各期治療策略 攝護腺癌手術有哪些方式,如何選擇?1.傳統手術:出血多恢復慢 已少使用傳統攝護腺手術,健保雖有給付,但因耗時較久(需四小時以上),傷口大(至少12公分)且恢復期長,甚至還有可能有三成以上機率會漏尿、七成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所以部分患者不願治療。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張宏江指出,在臨床上,傳統攝護腺手術出血量高,加上腹腔鏡、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陸續問世,明顯優於傳統手術,大部分醫學中心醫師不會選擇傳統攝護腺手術。 和信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樹人也持相同看法,攝護腺傳統手術時,在病患肚臍下方開一道約12公分傷口,然後分離攝護腺上的性神經,進而完整將攝護腺與膀胱、陰莖、血管等組織分離,進行單獨摘除處理後,才能縫合。 傳統手術術中易大量出血,且開完刀後,患者因傷口劇痛,至少需住院一周外,且會尿失禁至少三到六個月,所以和信醫院幾乎不開傳統手術,他近年來僅開了四例。2.腹腔鏡手術:傷口小 需純熟技術與經驗張樹人表示,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相較為二度空間(2D),透過內視鏡讓視野放大約三、四倍,醫師只需在患者腹部上開四、五個約一公分的小孔,以人工方式操作器械,有著失血較少、傷口小、復原時間較快的優點,雖需自費,但耗材等費用比達文西手術低。但張樹人也說,從技術門檻來看,腹腔鏡比達文西手術還要複雜困難,器具無法像手腕一樣旋轉,醫師必須有純熟經驗及技術,才能勝任。3.達文西機械手臂:出血少,但耗材費用高昂與腹腔鏡不同的是,達文西機械手臂為3D空間,相較簡易,張樹人解釋,達文西由醫師操作機器人手臂輔助來執行外科手術,透過高放大倍率鏡頭,放大病灶組織,有助減少對組織造成的傷害,且出血量更少、降低感染機率及尿失禁。張樹人以自己執行手術經驗為例,執行達文西手術時,手術時間都在兩小時內,失血量可以控制在100cc,大幅降低術後疼痛感,復原時間及住院時間均較短,術後三至四天就能出院。 不過,張樹人強調,依國外研究顯示,腹腔鏡與達文西手術在攝護腺癌的治療效果上,並無明顯差別。值得一提的是,健保目前以「未列項方式」給付達文西切除攝護腺癌,給付5萬966點值,患者必須自付耗材費用,約在20至30萬之間,台大醫院約25萬元,和信醫院約23萬元,如果多使用一隻機械手臂,就多收一至二萬。放射線療法-可用於不適合手術的高齡患者 查岱龍指出,早期攝護腺癌通常侷限於器官裡,建議手術切除,但有時病人身體狀況不好、年齡太大,或本身不願意接受手術,即便是早期患者,也可選擇放射線療法。查岱龍說,「有些病人會選擇兩種以上治療方式。」早期攝護腺癌可做根除性治療,用外在的力量將攝護腺、儲精囊、以及骨盆腔淋巴結切除。除了開刀手術外,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也是另一種常見的根除方式。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主治醫師馮思中指出,手術切除的範圍較大,儘管現在已有達文西手臂微創手術,但由於攝護腺癌的病人年齡層較高,手術仍有一定風險。因此,使用放射線治療便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針對非早期攝護腺癌,或再發風險高的個案,也會選擇使用放射線治療。每次15分鐘 無傷口無疼痛攝護腺癌放射治療是將高劑量輻射線集中於攝護腺腫瘤和儲精囊、骨盆腔淋巴結等高風險區域,破壞分裂繁殖的癌細胞,屬於根除性治療。放射線治療不用住院,但需要每天到醫院照射一次,每次約15分鐘,持續約七到八周。治療過程中,病人只要在治療室床上靜躺不動,機器自動旋轉定位,並在每個方位進行照射,因此治療中不會流血,不會痛,也沒有傷口。可能傷及直腸和膀胱攝護腺位於骨盆腔裡,放射線可能會造成直腸和膀胱的傷害,並可能影響神經組織的功能。少數人可能會發生出血性膀胱炎或出血性直腸炎、血尿或大便有血等。馮思中表示,雖然放射線治療並非照射全身,而是針對局部,但傳統光子輻射照射範圍較大,可能傷及其他器官造成副作用。現在技術日新月異,目前健保給付包括傳統的強度調控(IMRT)或3D順型(3DCRT)治療模式,以三至七個角度照射治療。許多醫院也有自費項目,如質子治療,可以將劑量集中在某一深度,讓周圍的組織維持在極低的劑量;或是搭配導航式影像放射,讓定位更加精準,以減低副作用。荷爾蒙療法-暫時壓抑癌細胞,主要用於晚期攝護腺癌。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荷爾蒙療法也是常見的治療手段。馮思中說,荷爾蒙療法不是常規的根除治療,只是輔助性療法,僅能暫時壓抑癌細胞,主要用於晚期攝護腺癌,或透過輔助放射治療,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男性荷爾蒙是攝護腺癌細胞的「營養」,若要讓癌細胞縮小,就是「把營養拿掉,讓它沒有養分」。給藥簡單 八成晚期患者有效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泌尿部主任張宏江說,荷爾蒙治療的優點是給藥方式較簡單,可隨時停止,且能延緩癌細胞生長,三期以上患者八成有效,病情約可延緩兩年。荷爾蒙治療為也是所謂的「去勢療法」,目的就是盡量消除男性荷爾蒙的產生,主要有切除睪丸和藥物使用兩種方式,前者常讓病人產生閹割的恐懼,造成挫折感,因此現在較常使用化學去勢,意即藥物的方式進行。研究顯示,化學去勢和手術去勢對於攝護腺癌的控制效果差不多。常有副作用 影響骨質、肝功能書田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荷爾蒙療法藥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控制中樞神經的腦下垂體,進而抑制全身性荷爾蒙產生;另一類是阻斷男性荷爾蒙和其受器結合,達到去除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細胞的作用。兩大類藥物有口服或針劑,選擇性多,只要符合適應症,大部分健保都有給付。荷爾蒙療法常有副作用,例如,男性女乳化、熱潮紅、骨質變差、心血管疾病等,也要注意肝功能的狀況。化學治療-最後手段 減輕癌症疼痛一般在癌症治療中常見的化學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較不常聽到。馮思中解釋,並非沒有使用化療,只是因為攝護腺癌對荷爾蒙治療的反應太好了,多半等到荷爾蒙療法失效,且開始有其他部位的轉移,才開始化療。合併骨轉移的晚期患者如何治療?張延驊醫師指出,即使是晚期合併骨轉移的攝護腺癌,仍有不同治療方式可提升生存率。一位72歲的林老先生,出現頻尿、尿流細小等症狀,以為是老化現象而忽略就醫,後來因骨頭開始劇烈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才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晚期攝護腺癌,並已發生骨轉移。起初林老先生採用荷爾蒙療法,以藥物抑制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細胞的刺激,但約一年後產生抗藥性,骨頭又開始劇烈疼痛,攝護腺癌復發。後來採用近年較新的「同位素療法」,在完成鐳-223的療程後,林老先生已能自由行走,恢復生活品質。張延驊醫師分析,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時,會產生生骨性病灶,癌細胞破壞骨骼結構,骨頭變得脆弱、疼痛,易發生病態性骨折、脊椎塌陷嚴重,不少晚期病患即因骨折離世。同位素療法是將二氯化鐳Ra-223經靜脈注射至體內,因鐳223與骨骼合成重要成分「鈣」化學結構相似,所以會跑到有骨骼轉移的病灶,鎖定癌細胞,釋放強大的放射線,引發高頻率的能量讓雙鏈DNA斷裂,殺死癌細胞。同位素療法便利性高、無痛,副作用多為腹瀉,適合發生骨轉移且骨頭疼痛的病人,但不適合轉移到其它內臟器官的患者。如何預防攝護腺癌?1.避免高油、高熱量的西式飲食書田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高油、高熱量的西式飲食(western diet)為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應該盡量避免。至於坊間相傳茄紅素、南瓜子和石榴,只能做為飲食上的參考,對單一病人來說並沒有真正的療效。2.減少紅肉、燒肉等富含動物性脂肪的食物,少吃油炸物。和信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樹人說,減少攝取紅肉、燒肉等富含動物性脂肪的食物,尤其高溫油炸物,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另外,近期有研究發現,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也是攝護腺癌高危險群,男性須留意。張樹人表示,近三年門診發現,攝護腺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一成多為50歲以下,且多數一來就是末期,扣除年齡因素,主要與致癌環境、飲食西化有關。他舉例,許多年輕人喜歡吃火鍋,吃牛肉時,偏好雪花牛、和牛等油花漂亮肉類,富含油脂,口感較佳,但長遠下來對身體的影響難以估計,因此,他自己專點全瘦、沒有油花的肉片。7種食物 預防攝護腺癌好幫手美國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普遍程度,僅次於皮膚癌,七分之一男性將在有生之年得此癌。但是飲食有助預防,這些食物可保護攝護腺:1.番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周吃10份番茄,可把得攝護腺癌的風險降18%。該研究不止包括番茄,也納入番茄汁和加入番茄同煮的豆子2.綠茶綠茶含豐富的抗氧化物多酚,被證明是抗癌好幫手。凱斯西方儲備大學的研究發現,綠茶不僅防範細胞氧化,也可阻止癌細胞擴散,因為促成細胞自然死亡。3.咖啡「腫瘤科年報」系統性審查發現,含有抗氧化物的咖啡,喝得愈多,致命形式的攝護腺癌就愈少。不過,審查未能確定咖啡是否預防攝護腺癌。4.地瓜葉含有豐富多酚的另一種食物是地瓜葉。研究顯示,地瓜葉精的多酚含量,比菠菜多42%。此外,地瓜葉還有豐富的維他命B、β-胡蘿蔔素、鐵、鈣和鋅。5.十字花科蔬菜高麗菜、綠花菜、孢子甘藍、白花菜,都屬於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和有抗癌效用的植物化學成份。實驗發現,攝取較多十字花科蔬菜,攝護腺癌大幅減少。6.魚類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奧美加-3脂肪酸提升大腦健康,也降低攝護腺發炎。每月吃1到3份,男性風險大降36%。但是這並不表示所有含奧美加-3脂肪酸的魚都有用,瑞典研究顯示,鹽漬的魚或燻魚反而提高得攝護腺癌的風險。7.核桃s對老鼠的實驗發現,含有多量整粒核桃或核桃油的飲食,放慢攝護腺癌的生長。核桃含奧美加-3脂肪酸,但它其他成分似乎也有抗癌作用。【參考資料】李家同臉書
-
2023-04-13 養生.家庭婚姻
「錢我在賺、家務我也做,那我需要這個老公幹嘛?」7年家庭主夫老公拒回職場,年薪250萬太太想離婚
《Decard》近期發文說到,她坐完月子沒多久就回去上班,老公則是一名人妻在家照顧小孩,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庭開銷變重,老公竟然不斷找理由不願回職場,讓她動了想離婚的念頭,原因是「錢我在賺、家務我也做,那我需要這個老公幹嘛?」一人扛起家庭支出原PO哀怨說,「結婚8年,我每天像個陀螺轉不停,拚了命維持這個家的經濟水平⋯。」老公自從孩子出生後就離職待在家,說是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期間都是由她一人扛起家庭支出,每月開銷至少15餘萬。包括房貸6萬、孩子開銷2萬、水電保險雜支1.5萬、飲食3萬,還要給老公薪水3萬,讓她這些年根本存不到錢。老公體諒她工作辛苦,「家務及小孩他7、我3」,但原PO後來發現,每天下班回家除了需要負擔她的部分家務工作外,老公要孩子「假日去找媽媽」,因為平常都是他在帶小孩。以致於她回到家工作之外的休息時間,根本沒辦法好好休息。各種理由「拒回職場」原PO接著說,後來小孩長大3歲就送幼兒園,老公有沒有要上班的打算。平常在家就是打掃、洗衣,偶爾做飯給孩子吃,其他時間都是在打球、打電動、騎腳踏車。夫妻倆曾為此討論多次,但老公卻總是有各種理由拒絕,甚至拿小孩當作藉口,最終也不了了之。後來小孩上了小學,原PO再次提議,希望老公能回到職場工作。但老公又說,「孩子0至6歲的時候,我24小時全年無休,孩子去上小學了好不容易能輕鬆點,想先休息。」但這一休,又是2年過去。如今,孩子都要上3年級了,老公仍不願意回去工作,並說自己已離開職場7年,找不到什麼好工作,原因是,「要我回去上班對我不公平。」想要離婚,卻要「付出代價」這讓原PO心裡很不是滋味,「我開始有了離婚的念頭,錢是我在賺、平常家務我也有做,那我需要這個老公幹嘛?」沒想到當老公得知她的想法後,竟表示自己當全職爸爸很辛苦,考量他這些年來「為了家庭沒收入」,要求原PO必須把財產分他一半。她無奈表示,自己雖然年薪250萬,加上老公時不時就討獎勵,說他顧家很辛苦要求旅遊、買東西,「這幾年下來根本沒辦法存錢,想買的包包都不捨得買,都拿去儘量滿足他」,卻沒想到對方直到最後一刻心裡想的還是錢,讓她徹底心死。網友評價兩極文章曝光後,網友評價兩極,紛紛留言「我只能說帶小孩不是那麼簡單,自己帶一天發現上班輕鬆多了」、「性別換一下,如果是全職媽媽,大家應該都會覺得下班後幫忙家事很正常」、「單薪家庭的老公們比妳還想離婚」、「性別換過來,原Po就是沒心沒肺的渣男了」、「請諮詢專業律師,趕快脫手這個巨嬰」。其實,婚姻的路上就是包容與扶持,從戀愛進入婚姻之後,戀人關係就會變成互助關係,取長補短,這樣共同努力才能經營出幸福的生活。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09 醫療.新陳代謝
後頸、腋下皮膚暗沉為糖尿病警訊?一類人出現黑色棘皮症狀建議檢查血糖
【本文重點】黑色棘皮症是一種皮膚色澤改變的症狀,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警訊。它成因仍不清楚,但與胰島素阻抗有密切相關。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肥胖比率增加,黑色棘皮症的患病率愈來愈高,特別是對蘋果型肥胖者。改進生活型態包括低醣飲食和運動尤其受到關注,能改善胰島素阻抗。服藥、減重搭配飲食運動,血糖降低,並且黑色棘皮症會逐漸改善。--by ChatGPT「醫師,我脖子後面和腋下的皮膚都黑黑的,流汗時味道還特別重,老婆說我是不是洗澡沒洗乾淨,但我很努力搓還是如此。」一名三十多歲、身材中廣的男子向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惠文求診,「看起來應該是黑色棘皮症,先抽血檢驗。」皮膚皺摺處粗糙暗沉,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警訊。林惠文表示,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並不是疾病,而是黑色素沉澱引起的皮膚異常,好發於身體皮膚皺摺處,像是頸部、腋下與腹股溝(大腿內側)。患處皮膚會變得暗沉,摸起來粗糙,有時還會有搔癢感或帶有異味,常被誤會是皮膚沒洗乾淨。隨時間進展,皮膚紋路會愈來愈深,最後甚至會在皮膚出現類似疣的增生物。黑色棘皮症成因仍不清楚,一般認為與胰島素阻抗有密切相關。林惠文說,一旦體重增加或腰圍過大時,會導致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意即胰島素阻抗性增加,身體就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穩定血糖。由於胰島素也會作用於皮膚的角質細胞或纖維母細胞上,進而刺激皮膚增生及角質化,造成患處皮膚粗黑等問題。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飲食西化等,代謝症候群和肥胖比率增加,尤其是蘋果型肥胖,腹部明顯脂肪過多,易伴隨胰島素阻抗性出現。林惠文指出,黑色棘皮症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警訊,唯有利用飲食與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來降低體重或減少腰圍,才不會惡化成第二型糖尿病。體重過重且出現黑色棘皮症者,建議做血糖檢查。近年來糖尿病患有年輕化趨勢。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體重過重(BMI>25)且出現黑色棘皮症者,必須接受血糖檢查。體重過重的兒童,若出現黑色棘皮症,且合併下述三項其中一項:糖尿病家族史、特殊族群(如亞裔美國人、拉丁人、太平洋島民等)、母親有妊娠糖尿病者,也必須接受血糖檢查。林惠文說,近期醫學研究,認為改善胰島素阻抗性較有用的是低醣飲食、運動。適量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魚類、豆類、堅果與其他優質蛋白質的原型食物,減少高糖、高油、高鹽分的加工食品;每周五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程度運動,例如走路、騎腳踏車通勤,多爬樓梯等,且應減少久坐。胰島素阻抗性和糖尿病前期是一體兩面,惟有及早改變期生活型態並持續追蹤血糖,方能逆轉勝,免於進展至糖尿病。女子皮膚暗沉、食欲旺盛體重卻下降,診斷出糖尿病。一位五十多歲女子陪父親就診時,跟醫師提到自己鼠蹊部皮膚變得非常粗糙和暗沉,擔心得了皮膚病或其他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詢問後,發現患者體型肥胖(BMI>35),最近食欲旺盛,但體重卻在半年內下降五公斤,近兩個月鼠蹊部皮膚也逐漸變粗糙、變黑。林軒任檢查後發現,女子除了鼠蹊部外,頸部跟腋窩也明顯顏色較深、皮膚較粗糙,由外觀懷疑可能是黑色棘皮症,加上有糖尿病症狀(食欲佳但體重下降),因此建議她詳細檢查,結果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3.2%,為新診斷的糖尿病。林軒任說,黑色棘皮症是一種皮膚顏色及特性改變的症狀,是由於皮膚角化增厚導致觸感變粗,且細胞過度生長造成黑色素沉澱。此外,變黑的地方大多出現在皮膚皺摺處,如頸部、腋下、大腿內側、股溝或是外陰等部位。服藥、減重搭配飲食運動,血糖降低,皮膚也會好轉。黑色棘皮症成因包括肥胖、胰島素阻抗、藥物、荷爾蒙分泌異常或癌症等。胰島素阻抗過高造成的黑色棘皮症,是由於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較低,形成了胰島素阻抗。這時候身體製造更多胰島素才能使血糖下降,但過多的胰島素會讓角質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增生,最後造成局部皮膚變粗變黑。另外,也會導致胰島素對細胞效果變差,血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內供細胞使用,長期會使血糖逐漸升高,進而演變為糖尿病。有些人皮膚黝黑,擔心有黑色棘皮症的問題,林軒任說,皮膚變黑多數為過度曝曬陽光所致。而黑色棘皮症無法透過清潔或塗抹藥物去除,標準的治療方式是從源頭下手。上述女病患使用糖尿病藥物降低血糖,並減重減少胰島素阻抗,積極飲食控制輔以運動,半年內糖化血色素達標,粗黑的皮膚也好轉,最後黑色棘皮症完全消失。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