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7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飲食控制
共找到
410
筆 文章
-
-
2022-04-1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常常胸悶、心悸?留意心房顫動!醫:可控制,盡早檢查慎防腦中風!
好發於中老年族群的心房顫動,隨著人口老化,風險族群也日漸普遍,且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加上中老年族群常認為年老毛病多,更容易忽略警訊。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張雲德醫師提醒,民眾日常應多留意相關症狀,如有疑慮盡早檢查,心房顫動可透過治療穩定控制,有助降低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 心房顫動盛行率高,更須注意腦中風風險! 張雲德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 65歲以上的發生率約為5%,且隨年齡增長,發生機率也會逐步提升,到了80歲約可高達10%,其中男性的發生率又比女性來得高。而人口老化也使得盛行率逐漸提升,再加上慢性病盛行率急遽攀升,對於心房顫動患者而言相當不利,若合併有三高、糖尿病、心衰竭等慢性疾病,腦中風等風險更會大幅提高。 張醫師更進一步解釋,心臟出現異常發生顫抖、血液亂流,就有可能形成血塊,這些血塊會隨著血流再送往身體各處,若形成血栓,身體塞住的部位就容易受損,例如梗塞型腦中風、心衰竭、腸中風、腎臟衰竭等,且不單僅限於器官。梗塞型腦中風和心房顫動的關係更是密切,約占成因的1/4,不少患者是在中風後才發現,已錯失了黃金治療期。 也藉此呼籲高風險族群應積極地接受治療、控制慢性病,並定期接受預防腦中風等風險評估,以利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胸悶、疲憊、焦慮莫輕忽,留意心房顫動防腦中風! 了解心房顫動的重要性,張雲德醫師也提醒,心房顫動症狀往往會讓人輕忽、混淆,民眾日常必須留意,例如除了心跳節奏紊亂,也包括了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緊張等心理因素的心跳加速,或是許多身體問題都可能造成的心悸,又或是胸悶、覺得喘、呼吸困難、頭暈等。值得注意的是,心房顫動也可能不會有上述症狀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情緒焦慮、疲倦等身心狀態異常。由於這些症狀發生的頻率相當不規則,若持續一段時間,應盡早檢查,透過病史詢問、心電圖等方式精準評估及判斷,若發現為心房顫動,及早治療,可望回歸正常。 除了觀察症狀以外,目前也有不少智慧型手錶、手環等,內建可偵測心律不整的心電圖功能,手指按壓錶面30秒便可偵測有無異狀,不論是心跳加速或漏拍皆可偵測,若使用者有心房顫動的跡象便會收到警示,並提醒前往醫院檢查。日後使用藥物、治療期間,亦可透過此方式持續追蹤,透過自我觀察及科技協助,更可大幅降低腦中風等風險。 婦突然手麻、無力,竟是心房顫動引中風! 張雲德醫師分享,診間曾遇過一名86歲、長期追蹤的婦人,田間工作時突然發現右手發麻、無力且蒼白,緊急前往急診就醫,經診斷為手中風。 所幸該案例警覺性高及時就醫,在經過導管手術取出血栓後恢復血流,得以完全緩解症狀。後續透過24小時心電圖確診陣發性的心房顫動,在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及抗血栓藥物治療後,至今健康的持續於田間工作。 心房顫動可控制,盡早檢查遠離中風危機! 張雲德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治療目標主要包括「矯正心律」、「減緩症狀」、「降低風險」三大方向,當中以矯正心律最為優先。早期的心房顫動就可以透過抗心律不整藥物、心臟電擊整流術、電燒等方式,矯正心律回歸正常,如此不僅有助降低心房顫動的發生,也減少腦中風等問題的機率。除此之外也包括了抗血栓藥物,有助降低血栓發生的機率,亦可降低腦中風風險。治療方式因人而異,因此鼓勵患者多與醫師詳細討論、溝通,以利使用最適合的方式治療,再配合良好作息、飲食控制、培養運動等,更有助穩定控制病情。 MAT-TW-2101526-1.0-04/2022 《延伸閱讀》 .愛運動也會心房顫動?!醫:留意心悸,早治療防中風、心衰竭。 .心房顫動染疫重症、死亡風險高!心臟科專家教正確護心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4-0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年輕人頭暈、頭痛頻繁發作別輕忽,恐是「高血壓危象」!2個面向控血壓
編按:12歲的阿華最近兩週內,上課時常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晚上睡覺睡不好的情況。本來以為是因為升學壓力過大,便不以為意。有一次上課中又發生頭暈、頭痛的症狀之後,到健康中心一量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達190/100mmHg,送醫被診斷為「高血壓危象」須緊急住院控制!12歲的阿華身高已經長到170公分,但體重也是高達95公斤,這樣高達32.9的BMI值,已經是歸類在「肥胖」,必須要積極控制。阿華最近兩週內,上課時常常感覺到頭暈頭痛,晚上睡覺睡不好的情況。本來以為是因為升學壓力過大,便不以為意。有一次上課中又發生頭暈、頭痛的症狀之後,到健康中心一量血壓,才發現血壓高達190/100mmHg!阿華立刻被健康中心護理師轉送到萬芳醫院急診進行緊急處理。經過醫師判斷之後,阿華被診斷為「高血壓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是指由於血壓過高,導致身體的器官造成傷害,必須住院控制血壓!經過4天住院治療,阿華的血壓相對穩定,可以出院改為用口服血壓藥控制。經過這次的事件,阿華知道了定期測量血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也開始更積極的體重控制,希望在減重成功之後,能夠不用再吃血壓藥了。台灣兒童、青少年高血壓人口10多年間成長一倍萬芳醫院小兒心臟科黃斯煒醫師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間高血壓人口激增已不是新聞,從2000年時每1萬名兒童中,約有2位孩子有高血壓;到了2013年時每1萬名兒童中,將近有4位兒童有高血壓,這10多年間整整成長了一倍之多。而這些兒童中,超過九成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這種「原發性高血壓」就和大人常見的高血壓一樣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像是遺傳、飲食習慣、鹽分攝取過多、壓力、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等。那為什麼有些人會等到20、30歲之後才發生高血壓,有些人卻在10幾歲時就被診斷高血壓呢?體重過重是一個很大的原因!高血壓逐漸年輕化,年輕人應多注意飲食習慣近年來因為飲食西化的關係,孩子很容易就營養過剩,又愛吃一些高鹽、高油、高糖份的食物。這樣的結果導致過重或是肥胖的兒童或青少年迅速增加,而這些肥胖相關的併發症更是隨之而來,如: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或是高血壓。這些成人常聽到的慢性疾病,在兒童間已越來越常見。如不及時控制,可想而知的,這些疾病會一直跟著孩子到長大成人。也有於發生年紀太小,以長期來看,在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高。「原發性高血壓」不是吃藥就好,減重和飲食控制是關鍵黃斯煒醫師也表示,像阿華這樣的「原發性高血壓」,並不是吃藥就好,減重和飲食控制才是最重要的!過去研究就顯示,每降低1公斤的體重,可以降低1 mmHg的血壓。而在良好的飲食控制之下,也可以降低10-12mmHg的血壓。而使用一種高血壓藥,平均只能下降8-10mmHg的血壓。因此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加上飲食上的控制,才能讓血壓控制更事半功倍!在高血壓的飲食控制上,建議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減少過多油脂的攝取。在肉類的選擇上,可以選擇魚類或是瘦肉,要避免油脂過高的肉類。另外也要減少糖分的攝取和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最後,正確、規律的運動,在高血壓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同樣擁有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會私人健身教練執照的黃斯煒醫師說,現在兒童和青少年由於升學壓力過大,平時又缺乏運動習慣,這樣多吃少運動的狀況,很容易就造成肥胖。不只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也是同等重要而兒童和青少年間的運動選擇,除了像是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類的有氧運動之外,肌力訓練也是同等重要。肌力訓練除了可以消耗大量熱量之外,同時也能增加肌肉量,進而讓基礎代謝率上升,讓減重更加容易!但值得一提的是,肌力訓練有一定的規則及方法,並且有受傷的危險性,從事肌力訓練時,一定要有教練正確指導,才能避免受傷,並且學到最有效率的訓練方式。高血壓在兒童和青少年間已越來越常見。不論是預防或是治療,「體重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當孩子發生血壓偏高時,就需要儘速給兒科醫師做評估,儘早進行控制。如果已經發生高血壓的人也不需太慌張,藉由生活習慣的改變和體重控制,血壓都是有機會能下降或是回到正常的!(本文由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提供)(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4-0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 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 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 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來看看我們前面的文章:想減重?各種常見減重飲食方式,你了解多少?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再來搭配上面這些小撇步,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3-21 該看哪科.兒科
忽略控糖的重要 13歲國中女意識不清送醫救回一命
台中一名13歲國中羅姓女學生去年學校健康檢查時發現血糖過高,學校轉介到衛福部豐原醫院檢查,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醫師開立口服及注射用降血糖藥物控制,但女學生因為無法接受患病事實不願意配合藥物治療,自行停藥,日前呼吸喘,意識不清,被急送醫才救回一命。女學生在家意識不清、呼吸喘,被家人發現緊急送急診就醫,經測量血糖值高達609(mg/dl),比正常值多了近6倍,且症狀符合糖尿病酮酸血症,為糖尿病的急症之一,經醫師緊急處理後,轉送小兒加護病房治療,後意識狀況漸趨清醒,血糖值也逐漸穩定,但檢驗糖化血色素竟高達15.7%,顯示出病人過去血糖控制情形很差。經詢問發現病人母親本身就有家族遺傳性的糖尿病,三姊也患有糖尿病沒積極治療,只有飲食控制跟大量飲水,種種因素影響病人對於疾病的認識度不足,也直接讓病人確診後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而引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命懸一線。豐原醫院兒科資深劉護理師表示,近年來發現兒科病人罹患糖尿病的情形大增,主要也因飲食型態改變、遺傳、母親孕期有妊娠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尤其個案正處於青少年時期,會因為擔心同儕目光而影響後續的治療情形,若血糖控制差則會影響傷口及皮膚狀況,從照護過程發現個案的個人基本衛生也是處於比較弱勢的情形,身上也有一些不明的膿皰,甚至私密部位的異味、發炎情況確實也嚴重許多,但慶幸個案經過溝通與治療後,能積極配合控制血糖,趨於穩定。豐原醫院兒科林聖哲醫師說,糖尿病治療除了醫療端的處置,更需要患者的自我調適跟飲食控制,針對返家之後的飲食選擇跟血糖的控制仍需注意及調整;兒科馬志豪主任表示,兒童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通常是三多一少的表現,吃多、喝多、尿多及體重下降,如果有明顯腹痛、嗜睡、呼吸深快等情況就必須注意,這類型的患者通常是胰島素缺乏,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注射,只要控制得當,生活也可以跟一般人一樣無異。小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吳嘉玲表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個案,家庭支持度是很重要的,因為罹病年齡層不均,而且依照生長發育的情形,每個年齡層的孩子應該注意的都不同,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個管師,甚至心理師的介入,這個個案比較特別的是家中也有糖尿病患者,卻沒有做好罹病後的控制。
-
2022-03-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年輕人肥胖又熬夜 高血壓增加
國人飲食西化,肥胖比率增高,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逐年上升,2016至2019年平均過重率達47.9%,等於是接近2位成人就有1人過重。醫師提醒,體重上升會增加高血壓風險,近年臨床上觀察,年輕人高血壓比率增加,不可不慎。台灣高血壓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委鄭浩民指出,近年心臟科門診常有許多年輕病患,30多歲出現心肌梗塞,或血壓飆到180、190mmHg,除體質因素外,多半是飲食過量、肥胖、不運動,包括吃太鹹、高油等,體重高血壓自然飆高。鄭浩民表示,年輕人常熬夜也會造成高血壓,人體交感神經系統在睡覺時會放鬆,因此夜間睡覺時血壓較白天低,如果熬夜沒有好好睡覺,交感神經持續興奮,會讓血壓無法降低,建議民眾從生活型態改善,包括不熬夜、規律飲食,才有助於降血壓。鄭浩民說,學會也將與國健署合作推動「高鉀飲食」,呼籲民眾採取高纖、低脂、少鹽的飲食方式,多攝取高纖維、富含鉀離子的蔬菜、水果等,並搭配低鹽飲食,減輕身體負擔,肥胖者經減重、飲食控制後,有機會不必再吃降血糖、血壓藥。若高血壓沒控制好,也可能造成腎傷害、腎功能變差。傳聞吃「血壓藥」會傷腎,鄭浩民破解錯誤觀念,根據國內外研究,多數降血壓藥物不會傷腎。只有部分高血壓藥物像利尿劑會導致腎功能變差,但停藥後可逆轉。他提醒,部分止痛藥或來路不明中藥,有可能造成腎臟不可逆傷害。鄭浩民表示,腦、心、腎是人體三大重要器官,平時處於「高灌流、低阻抗」狀態,若血壓飆高會加重3器官負荷,不僅造成心肌梗塞、中風,也可能造成腎臟危害,呼籲民眾應妥善控制血壓,並遵從醫囑服藥。台大醫院經三年研究,發現中老年人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今年5月將下修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標準,從120╱80mmHg更改為130╱80mmHg,並將居家血壓「722」列為治療指引。
-
2022-03-10 該看哪科.兒科
國二生肥胖 健檢有脂肪肝
13歲讀國中二年級「阿強」,身高169公分、重85公斤,BMI30中度肥胖,三餐飲食正常,因父親每年接受公司安排到醫院健檢,父親順便帶他到嘉義長庚健檢,發現有脂肪肝症狀,經醫療團隊協助飲食調理,避免衍生肝臟疾病發生。國內學齡兒童約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體重過重兒童有一半以上的人容易有脂肪肝。兒科主任沈俊明說,脂肪肝是肥胖常見合併症,過去常被認為是大人才有的肝臟問題,受西化飲食習慣速食、油炸食物、手搖杯飲等影響,兒童肥胖逐漸盛行,脂肪肝與高血糖、胰島素阻抗、高血脂有關,台灣兒童脂肪肝盛行率高達14%,每7名兒童就有1人有脂肪肝症狀。沈俊明指出,脂肪肝初期病人不會有明顯不適,但隨著脂肪肝惡化成肝硬化,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疲勞、腹痛、腹脹等症狀,繼續惡化會出現腹水、意識混亂、嚴重時引起休克死亡,脂肪肝要靠超音波檢查與肝功能檢測篩檢,當孩童體重過重有脂肪肝,應儘早就醫治療,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與減重,持續3到12個月,才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組織學變化,減輕脂肪肝影響。健檢中心主任董水義說,兒童體質、免疫力等各方面發育未臻成熟,家長除提供完善生活條件、適當營養運動,更應關注兒童生長狀況。國健署提供未滿7歲兒童免費健檢,可針對生長與發展等評估檢查,提早治療。
-
2022-03-09 該看哪科.兒科
13歲國中生有脂肪肝 醫:過重兒童一半以上易有
13歲讀國中二年級「阿強」,體格健壯,三餐飲食正常,因父親每年接受公司安排到醫院健檢,日前父親帶他到嘉義長庚健檢,發現有脂肪肝症狀,經健檢中心評估,由醫療團隊協助飲食調理,接受定期追蹤檢查,避免後續衍生肝臟疾病發生。兒科主任沈俊明說,「脂肪肝」是肥胖常見合併症,在過去常被認為是大人才有的肝臟問題,但在西化飲食習慣如速食、油炸食物、手搖杯飲等影響後,兒童肥胖逐漸盛行,國內學齡兒童約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體重過重兒童有一半以上的人容易有脂肪肝。除肥胖外,脂肪肝與高血糖、胰島素阻抗、高血脂有關,脂肪肝成為不可忽略健康問題,台灣兒童脂肪肝盛行率也高達14%,也就是說每7名兒童就有1名有脂肪肝症狀。沈俊明指出,脂肪肝疾病初期病人不會有明顯不適,但隨著脂肪肝惡化成肝硬化,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疲勞、腹痛、腹脹等症狀,繼續惡化會出現腹水、意識混亂、嚴重時引起休克死亡,脂肪肝要靠超音波檢查與肝功能檢測篩檢,因此當孩童體重過重有脂肪肝,應儘早就醫治療,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與減重,持續3到12個月,才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組織學變化,減輕脂肪肝影響。長庚健檢中心主任董水義說,兒童生理結構及疾病型態與大人不盡相同,特別是體質、免疫力等各方面發育未臻成熟,家長除提供完善生活條件、適當營養運動狀況外,更應關注兒童生長狀況。董水義表示,國健署提供未滿7歲兒童免費健康檢查,可針對生長與發展等評估檢查,讓父母及早知道身體狀況,提早治療,健檢中心考量8到18歲兒童面對複雜社會環境與發育需求,整合兒童心智科、胃腸科、中醫科等醫療團隊,協助父母親解決寶貝生長發育問題,為孩子身心健康把關,可洽兒科專科醫師或健檢中心諮詢。
-
2022-02-25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素20年血壓、血糖仍偏高!原因出在常吃這類食物,改變飲食習慣後減重改善
口述╱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20多年前,在台大醫院擔任實習醫師時,自行用血壓計測量血壓,竟發現收縮壓高達160毫米汞柱,就醫確診罹患高血壓,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壓力、體質有關。當時不以為意,想透過飲食、運動改善,但血壓還是失控,血壓從此沒有降低過,最後不得已,三年後開始吃藥控制。血糖漸高 有罹糖尿病風險未料,近年發現血糖值慢慢增加,糖化血色素已達5.7%,對比正常值4到5.6%已屬偏高,更比之前的5.2%增加許多,驚覺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自我分析血糖偏高的原因,應是看診、治療患者工作忙碌,早餐及中餐幾乎都是吃麵包、三明治解決,且吃素已20多年,沒有吃肉,長期下來,麵類、白飯等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不僅影響血糖,更讓體重上升。疫情期間 下決心控制飲食身為皮膚科醫師,門診中有不少是乾癬、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些患者體重過重或肥胖,會建議要控制體重,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有助控制病情。但我卻沒有運動,加上患有慢性疾病,「如此對患者的說服力很低」,因此希望能以身作則,藉由調整飲食、生活習慣、多運動,控制血糖及血壓。五年前,我開始運動,每天回家後,利用跑步機跑步30分鐘,每周跑步三到五天,但發現血糖值沒有明顯下降,才了解減重只靠運動是不夠的,還必須配合飲食控制。開始下定決心控制飲食,是在疫情期間,因無法外出用餐,且身為醫護人員,很怕被民眾說「醫護人員還趴趴走」,當時活動範圍只有醫院和住家,因而選擇在家中烹調食物,方便調整飲食習慣。烹調多清淡 飲料喝無糖現在我的早餐,是吐司夾起司、一顆水煮蛋,搭配喝豆漿或奶茶,取代紅茶;中餐是優格加茶葉蛋;晚餐則多吃清蒸青菜、沙拉與豆腐等,取代以往的便當、炒飯或炒麵,以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增加攝取蛋白質與蔬菜的比例。所有食物的烹調,都採清蒸或水煮方式,也很少放鹽,減少鈉含量攝取,飲料也都是無糖。在減重期間,我還是會參加聚餐,難免大吃大喝,但就會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及蔬菜,如果吃不完就打包回家,分散多天吃完,回家後會立刻運動,隔天飲食也會控制,避免體重增加。最重要的是,每天睡醒要量體重,隨時監測體重變化,進而調整飲食。飲食+運動 減重四公斤兩年多來的減重過程,尤其是開始減重後的兩周,常覺得很餓,靠意志力撐過,因為這是一個長時間的生活型態改變,一定要堅持,健康就是要簡單,同時增加深蹲、仰臥起坐等運動,以防肌少症產生。經飲食及運動控制,我成功減重約三至四公斤,約為減重前體重的10%,減重後,感覺精神變好,也不容易累,肩頸痠痛也有好轉,糖化血色素已降到5.5%,血壓的收縮壓也多維持在110、120毫米汞柱,血糖、血壓控制良好。「最高興的是,以往體重增加時穿不下的衣服,減重後都可以穿得下,還可以省錢。」常吃炒飯、炒麵 容易發胖雖然吃素已有20多年,但這次是真的有感而發,吃素並不一定健康,因為吃素的人常吃炒飯、炒麵等,不只是容易發胖,血糖也不易控制,務必要減少攝取麵類、白飯等碳水化合物,才可以維持健康。黃毓惠小檔案現職:●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專長:●乾癬及異位性皮膚炎●青春痘及青春痘疤治療●腋下狐臭及多汗症治療●抗老除皺拉提治療●皮膚腫瘤外科經歷:●台北林口長庚皮膚科住院醫師●日本東京虎之門醫院皮膚外科研究員●日本國際醫療中心皮膚幹細胞研究員
-
2022-02-2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血管病變易衍生併發症 醫教如何控糖同時護心腎
「醫師,好久不見!」剛進到診間的陳先生大聲問候,因為追蹤糖尿病多年,彼此就像老朋友一般。「的確好久不見,」醫師翻看病歷,抬起頭說,「你上個月沒有回診拿藥耶。」「唉…上個月命差點就沒了。」陳先生苦笑著說。「發生什麼事?」醫師問。「我在上班時突然胸痛,被送到急診室。」陳先生摀著胸口說,「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放了兩根支架,才撿回一條命。」他的體重有一百多公斤,血糖不好控制,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頂埔中心診所院長張嘉興醫師指出,經歷過心肌梗塞之後,患者有意願更積極控制血糖,於是在討論過後,便開始使用腸泌素類似物治療糖尿病。漸漸把血糖控制得更穩定,體重也顯著下降,而且腸泌素類似物對心臟具一定的保護效果,可以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的發生率。「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都會跟患者相處很多年,像朋友一樣,」張嘉興醫師說,「我們都很不希望看到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所以在選擇血糖藥時,都會將器官保護納入考量,盡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血管病變,衍生各種併發症血糖超標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是長久下來會造成一些血管病變,張嘉興醫師表示,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是從小血管病變開始,會影響眼睛、腎臟,至於大血管的病變,則發生在腦血管或心臟,可能導致中風、心肌梗塞。血管病變常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因為脂質堆積在血管壁,使血液循環漸漸受到影響。「我們全身從頭到腳都有動脈,只要有動脈的地方都可能出現動脈粥狀硬化」,張嘉興醫師解釋,「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就是心肌梗塞,腦部動脈阻塞就是腦中風,如果發生在腳的話,就會造成痠麻、疼痛、冰冷、間歇性跛行等,嚴重可能需要截肢。」觀念進化,控糖同時護心腎根據統計,約1/3第二型糖尿病患具有心血管疾病。由於糖尿病患經常具有高血脂、高血壓等共病,會促使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加速惡化,而成為重要的死亡原因。張嘉興醫師解釋,近年來治療糖尿病的觀念持續進步,希望可以在控糖的同時,發揮保護心臟、腎臟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目前的腸泌素類似物GLP-1、排糖藥對於心臟及腎臟都具有相當的保護效果。張嘉興醫師說,運用不同機轉,可以把血糖控制得更穩定,而且有助於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具有多重機轉的腸泌素腸泌素GLP-1能夠影響多個器官,發揮多項生理功能,包括抑制升糖素分泌、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產生飽足感等,張嘉興醫師說,這幾項功能除了能夠降血糖,還可以幫助患者控制體重,體重控制對第二型糖尿病患相當重要。「其實我們身體本身就會分泌腸泌素。」張嘉興醫師解釋,「在進食之後,小腸會分泌腸泌素,只可惜身體產生的腸泌素作用時間非常短。經過修飾的腸泌素類似物,可在體內存在比較久的時間,持續發揮功效。」使用腸泌素類似物後,醫師會視狀況幫患者調整藥物,張嘉興醫師說,不過二甲雙胍類藥物需要繼續使用。因為具有延緩胃排空的效果,部分患者在注射腸泌素類似物時,會感到腹脹、噁心、嘔吐,但是大多可以透過飲食調整而改善,而且隨著時間,身體也會逐漸適應。溫馨小提醒想要把血糖控制穩定,一定要多方配合,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按時用藥、維持理想體重。除了定期回診檢驗糖化血色素之外,建議在家也可量測血糖,較容易掌控血糖的狀況。糖友可以善用「配對血糖量測」,張嘉興醫師叮嚀,週一測量早餐餐前與餐後2小時的血糖,週二測量午餐餐前與餐後2小時的血糖,週三測量晚餐餐前與餐後2小時的血糖,以此類推,每天測量一餐的餐前與餐後血糖。如此一來便能記錄三餐的餐前與餐後血糖,有助了解血糖控制的成效,方便醫師調整藥物。隨著控糖觀念的進步,我們除了要把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還要考慮器官保護,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的風險!原文:
-
2022-02-18 癌症.其他癌症
越減越胖竟是22公斤大腫瘤 馬偕跨科「接力」摘除
68歲的楊先生積極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但沒想到四肢都瘦了,唯獨大肚腩一直瘦不下來。就醫檢查發現,占據腹部的不是脂肪而是22公斤的巨大惡性肉瘤,就連肝臟及腸胃道都因腫瘤推擠而挪到腹腔左側。所幸,經馬偕醫院跨外科團隊合作,歷經六小時的手術摘除,目前恢復良好。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邱文祥表示,臨床上,惡性肉癌的病因不明,發生率是所有癌症的1%,若能仔細而完整的切,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6至7成。邱文祥表示,個案罹患的是第三期惡性肉癌,經過腹部斷層掃描發現腫瘤影響範圍從橫膈膜至下腔靜脈,腹部器官遭腫瘤推擠嚴重位移,右側腎臟也已被腫瘤包覆導致萎縮、下腔靜脈也被嚴重壓迫。因病人的腫瘤體積龐大、侵犯範圍廣泛,因此必須結合泌尿科、一般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等團隊,以大隊接力賽的概念,接替為患者清除腹腔內的巨大腫瘤。首先由邱文祥以傳統開腹手術,先切除主要腹膜後腫瘤,並摘除右側萎縮腎臟,再由一般外科主任蔡崇鑫和醫師朱敦邦切除部分右側肝臟。由於病人的下腔靜脈主要血管已遭腫瘤包覆,腫瘤與主要血管間也有許多小血管,加上手術過程非常容易出血,也須立即將破掉的血管縫補,因此由心臟血管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君儀協助分離包覆在血管上腫瘤。最後再由胸腔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詹梅麟與林哲弘醫師修補右側橫膈膜,才算大功完成。個案手術共歷時六個小時,開腹傷口從胸骨下緣至肚臍下方長達35公分,最後摘除38公分乘以20公分、重量高達22公斤的腫瘤,相當少見。歷經24天後出院,目前恢復情況十分良好,術後門診追蹤一切正常。
-
2022-02-16 新聞.元氣新聞
石墨烯真有這麼神 穿條褲子就能瘦?公平會認定廣告不實
石墨烯相關產品最近火紅,宏睿國際行銷有限公司(下稱宏睿公司)於雲集匯網站銷售石墨烯懶人塑崩褲商品,廣告宣稱「穿著就能瘦!」,公平會今天認定相關廣告不實,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1項規定,開罰新台幣30萬元。公平會表示,宏睿公司在雲集匯網站刊登廣告宣稱內容整體予人穿著該褲子商品就有運動效果,甚至無需特意節食,即可達到瘦身成果之印象,惟依一般經驗法則及專業機構意見,減肥過程在身體基礎代謝過程上有一定作用及途徑,最基礎不外乎飲食控制、運動及經醫師評估後輔佐藥物治療,且宏睿公司並無提供穿著該商品就有運動效果,甚至無需特意節食,即可達到瘦身成果之醫學學理及臨床試驗依據,是該廣告宣稱過於誇大,屬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商品品質為引人錯誤之表示。公平會表示,坊間充斥眾多瘦身減肥產品,吸引急於短時間達到瘦身效果的消費者衝動購買,但是這類廣告宣稱只靠一條褲子不需搭配運動及控制飲食,就能夠達到瘦身效果,可能造成消費者錯誤認知。
-
2022-02-12 養生.聰明飲食
168斷食復胖全因忍不過「1階段」! 營養師推「1212斷食法」無痛減重
農曆春節期間,你是否也毫無忌憚地,每天不是聚餐就是宅在家追劇配零食?若缺乏運動,體重就可能增加不少,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年後往往需更積極控制體重。而間歇性斷食瘦身法是透過縮短「進食時間」以達到燃燒脂肪變瘦的目標,因此成為近期健康生活的熱門話題。但你適合嗎?怎麼做才能獲得較好的成效?間歇性斷食法 適當限熱量且均衡飲食營養師李苓瑋表示,間歇性斷食法重點不僅在於控制進食時間,仍然必須適當限制熱量,且將均衡營養的飲食內容規劃在限定時間內進食完畢,比如168斷食法在早上9點吃了第一餐,那麼到了下午5點過後,就不能再吃任何東西了,但卻常被誤以為16小時不吃東西,剩下的8小時可以隨便吃。(推薦閱讀: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另外,52斷食法就是一週內兩天吃很少,其它五天不用限制,若熱量攝取過多還是會發胖,間歇性斷食法就很難成功。 配合生活作息 安排斷食時間間歇性斷食法在執行上有個困難點,就是在週間要如何跟生活作息配合。李苓瑋提及,對於上班族採用168斷食法,若早上活動量大不吃早餐,早上會處於低血糖狀態,沒精神影響工作效率;不吃晚餐,晚上又很容易肚子餓,影響情緒跟睡眠品質。至於52斷食法,由於在一週內必須選不連續的2天少吃,因此一定會至少有一天落在週間,那一天則必須忍受空復的飢餓感撐完整天,這將會非常挑戰自己的意志力。(推薦閱讀:年後減重小心減出脂肪肝! 醫點名「肝包油元凶」:節食就是其中之一)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間歇性斷食法?李苓瑋強調,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間歇性斷食法,因為若禁食會導致在周末或進食時間暴飲暴食,那可能就不適合;若腸胃不健康,這種在短時間內進食的方法,會增加消化不良的可能,另外,成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懷孕期間和喂哺母乳的女生,以及患有糖尿病、痛風、高尿酸者都不建議進行。(推薦閱讀:減肥跳過午餐不吃小心會復胖! 醫授「餐前、餐後補救法」) 減重目標達成 換回一般性飲食控制李苓瑋強調,間歇性斷食是一種治療性飲食計畫,目的是為了減重,不是生理需求的最佳解方,因此很少聽說有人是靠間歇性斷食活到100歲。減重的目標達成之後,間歇性斷食就可以功成身退,逐漸換回比較一般性的飲食控制方式。不過,但間歇性斷食和一般規律的飲食,有著相當程度的落差,調整期間身體還得重新適應一次,要是沒調整好或是心態鬆懈了,就有可能會前功盡棄,因此1212斷食法比較是容易長期執行的方法,將所有飲食限制在12小時內,加上適度的運動才是健康減重及長期維持不再復胖的最佳策略。 (推薦閱讀:台灣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減肥為何容易復胖? 名醫曝「殘酷真相」:非自制力不足) 配合規律運動 瘦身效果更加倍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用什麼類型的飲食控制,規律的有氧運動,搭配適當的阻力運動都是必要的,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維持肌肉組織,提升身體代謝率。 延伸閱讀: ·少吃多動沒瘦反變胖? 專家曝「關鍵原因」:運動只影響10% ·年節吃胖!減重早餐吃什麼? 專家列「4類食物」抑制肌餓、加速代謝
-
2022-02-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高血脂其實難察覺!醫:即使很瘦的人也要注意
●外食、不運動、肥胖,發生高血脂機率高●高血脂患者須服用降血脂藥,維持血脂穩定●瘦的人也要注意,可能因體質關係高血脂吸菸、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及不當飲酒等,容易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血管性疾病發生。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北市聯醫家醫科主任孫文榮表示,三高慢性疾病中,血脂異常難以自我察覺,建議民眾定期做健康檢查,注意身體狀況。三高 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40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盛行率,分別是38.3%、34.1%及16.4%,且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自述無三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病史的民眾,經健檢發現,24.7%血脂異常、21%血壓異常、9%血糖異常。孫文榮指出,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等三高問題,若不嚴格控管,容易引起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血壓高會頭暈,血糖高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但血脂高並沒有特別症狀,民眾很難自我察覺,多半是從健康檢查或就醫抽血才發現。肥胖 是疾病的危險因子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濃度超標就是高血脂。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承駿表示,除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有較高警覺,一般人很難提早發現,因為高血脂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都已出現嚴重併發症。即使很瘦的人也要注意,可能因體質關係導致高血脂,必須提早檢查發現。魏承駿指出,高血脂不會立刻發生,而是經過數十年不良習慣累積,如果整天外食、不運動、體態肥胖,或飲食高油、高糖、飲酒、暴飲暴食的人,有較高機率發生高血脂。魏承駿表示,高膽固醇的人易引發血管壁發炎,且血管內皮細胞上會堆積塞塊,宛如汙垢、壁癌般,讓管腔愈來愈小、血液不通,進而引發心血管、周邊血管疾病,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狹心症等。高三酸甘油脂不僅會造成心血管疾病,且胰臟必須不斷分泌胰液代謝,恐導致急性胰臟炎等問題。「肥胖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孫文榮提醒,高血壓、輕微血糖異常的人,透過體重控制、生活習慣改變,即可控制疾病,不見得需要藥物治療,但如果進階到中重度肥胖,都會增加罹癌等疾病風險。高血脂 應遵醫囑服藥魏承駿說,已確診高血脂的患者,應透過運動、飲食控制來降低總膽固醇、壞膽固醇,但效果有限,因此更重要是「遵從醫囑服用降血脂藥」,以維持血脂穩定。根據每個人狀況不同,血脂控制標準也不同,魏承駿說,像是18、19歲年輕人,容忍壞膽固醇範圍相對高,可以達到160mg/dL,並透過運動、飲食改善;中年人有抽菸習慣、本身有高血壓等,建議控制在130mg/dL;而糖尿病患者標準更嚴格,需控制在100mg/dL;有心臟病、中風或裝過心臟支架患者,應控制在70至55mg/dL,標準因人而異。40歲以上成人發生慢性病的風險增加,國健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
2022-02-09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胖一大圈!7種運動和5種食物,網友熱議瘦身法寶
你今年過年胖了幾公斤呢?年節期間,團圓飯不外乎都是大魚大肉,加上各種涮嘴的餅乾糖果,許多民眾在年假期間體重就這樣不知不覺上升。為了維持好體態,不少人會在年後運動及飲食控制瘦身,而到底網友熱議的瘦身運動有哪些?還有到底要怎麼吃才能瘦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一年內「瘦身」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烈討論的7大瘦身運動及5大瘦身飲食。 靠重訓減脂,跑步瑜珈受歡迎觀察網友熱議的瘦身運動,可發現最受歡迎的便是無氧運動「重訓」,近幾年來,大眾對於瘦身不僅僅在乎體重,更在乎「體脂」,因此許多人開始透過重訓達成增肌減脂的目標,有民眾就分享「重訓減脂以後整個人體態都不一樣了,看得出來是瘦得健康、漂亮!」,並附上自己重訓前後的對比照,讓許多網友直呼「真的差超多!」。 除此之外,許多人也喜歡「跑步」、「瑜珈」等入門門檻低的瘦身運動,有網友就表示「健身房報名還要錢跟喬時間,跑步隨時有空就可去」;另外也有民眾提問「瑜珈減肥真的會比一般重訓有效嗎?」,引發網友熱議,其中有人表示「瑜伽體重不會掉,但是體態會差很多」,並提醒瑜珈的成效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維持,民眾若要求快還是以重訓搭配有氧運動較有效率。減肉多吃蔬果類,增肌別忘蛋白質網友在減肥飲食中,最熱議的就是「水果」及「蔬菜」類,像是有民眾分享自己「減肥早餐只吃蘋果」,引發網友兩極回應,有人附和表示「之前看過分享以後實行,成效還不錯」,但也有人提醒「台灣水果都很甜,糖份快跟手搖飲料差不多,吃多其實根本減不了」,呼籲其他網友還需特別注意;另外,也有民眾分享「減肥真的多吃菜,聽起來很老梗但真的有用」,並表示蔬菜內富含高纖維,能幫助腸道消化,讓減肥事半功倍。 此外,有在增肌減脂的民眾要記得「魚肉蛋類」及「豆類」的蛋白質攝取,有網友就在自己分享的健身菜單中特別強調「要有效率一定要秤好蛋白質份量,要吃夠」;另外,也有營養師特別提醒在減肥中還是需要攝取足夠的澱粉,並可以「全穀雜糧」等原型澱粉為主,才能瘦得健康。延伸閱讀: 。第一口先吃什麼?營養師公開「減肥進食順序」 還要每天量體重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
2022-02-0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是必須!糖尿病專家教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血糖控制方法
「這次抽血的糖化血色素是8.4%,還是有點高喔。」醫師翻開檢驗報告說。「醫師,我已經吃很多種血糖藥,」陳先生著急地問,「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還會這麼高?」50多歲的陳先生已經使用超過四種口服降血糖藥,每一餐都得服用多顆藥物,然而他的糖化血色素依然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因為患者同時具有高血壓、蛋白尿等危險因子,所以建議使用腸泌素治療,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分享,使用腸泌素之後,血糖狀況漸漸改善,而且可以減少口服降血糖藥的顆數,讓患者很開心,也對控糖更有信心。什麼是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因為脂質或其他發炎物質的堆積於血管壁,產生血管斑塊,這些斑塊逐年累積後會造成血管阻塞,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健康血管的管徑暢通,血流可以順利通過,林嘉鴻醫師解釋,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管徑變窄,影響血流通過。倘若血管斑塊破裂,將導致血栓形成,阻斷血流,器官便可能缺氧壞死。心血管疾病的惡化除了跟先天遺傳因子有關之外,很多是跟後天代謝問題有關,林嘉鴻醫師表示,特別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一般認為這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元兇!「糖尿病患除了血糖超標之外,在絕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患都有胰島素阻抗性的問題,」林嘉鴻醫師分析,「許多研究發現,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跟心血管疾病有非常大的相關性,再加上糖尿病患又容易併發高血壓、高血脂等共病症,因此糖尿病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心血管疾病危及全身器官因為血管遍布全身,所以心血管疾病不只影響心臟,還會影響血管所到達的各個器官,林嘉鴻醫師強調,當血管狹窄、血流受阻時,在心臟將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在腦部將導致腦中風,在腎臟會導致腎功能惡化,在四肢會導致肢體冰冷、痠麻疼痛、傷口難以癒合,這些都屬於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比例會超過50%,是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林嘉鴻醫師指出,目前在控制血糖時,也都會將器官保護納入考量,希望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威脅。積極控制血糖,同時保護器官在控制血糖時,我們也可以利用藥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中風、心肌梗塞等主要心血管事件,林嘉鴻醫師說,「目前的藥物包括腸泌素GLP-1、口服排糖藥等,已經被臨床研究證實,不僅能夠用來降低糖尿病患的血糖,也能對心血管疾病提供有效的保護,降低因為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死亡。」腸泌素GLP-1是一種由人體腸道所分泌的荷爾蒙,林嘉鴻醫師解釋,腸泌素GLP-1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包括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分泌、延緩胃排空、降低食慾等,幫助糖友達到穩定控制血糖的效果。目前美國糖尿病學會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指引〔1〕,若具有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是具有高風險指標,例如年紀在55歲以上且冠狀動脈、頸動脈、下肢動脈狹窄大於50%,建議使用腸泌素GLP-1、排糖藥來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糖尿病患之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高的時候,比如說曾經有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適合使用腸泌素來降低血糖。」林嘉鴻醫師說,「施打腸泌素之後,可以視狀況調整口服降血糖藥,但二甲雙胍類藥物還是建議合併使用。」在使用腸泌素之後,部分糖友可能會感到腸胃不適,例如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過林嘉鴻醫師表示,上述症狀可以透過飲食調整來改善,而且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身體大多會漸漸適應。如果有任何不適,請務必與醫師討論,切勿擅自停藥。「糖尿病的治療指引皆再三強調,患者一定要做到生活習慣調整以及體重管理,生活習慣調整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林嘉鴻醫師指出,「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再配合藥物可以讓糖尿病患得到健康又有效率的血糖控制。」溫馨小提醒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已經進入到注重器官保護的時代,林嘉鴻醫師提醒,包括腸泌素GLP-1和排糖藥等,已證明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器官損傷以及糖尿病患的死亡率。請糖友務必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並且善用這些藥物來穩定血糖,保護身體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參考資料:1.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o Glycemic Treatment: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原文:
-
2022-02-05 養生.聰明飲食
熟齡減重該怎麼做? 營養師傳授「長壽減重法」,掌握4原則瘦身並不難!
英國歌后愛黛兒(Adele)前陣子被發現又瘦了一圈!她公開是採用「長壽飲食法」瘦身,利用喝低熱量的蔬果汁、少量的正餐,加上規律的運動,不碰糖類、酒及辛辣食物,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事實上,減肥的方式相當多,如何不為難自己,又能達到減肥的目的,讓生活趨向更健康、更快樂?建議熟齡減重可掌握4大原則。1.低醣飲食糖會促使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正是一種合成性的荷爾蒙,會驅使脂肪的合成,因此,減重的關鍵就是「控制攝取總醣量」,建議醣攝取量控制在一天150克以內。加上從蔬菜、水果獲得的醣類,換算下來,一天白飯不能超過一碗半,用這個方法,堅持一個月,多數人可以明顯看到成效。不過,很多人為了求好心切,會戒斷包括主食在內的所有醣類,其實,人類本身就需要醣類的滋養,如果醣類攝取不夠,代謝脂肪的能力會下降,也就是說,完全不碰主食的人,未來出現復胖的機會相當高,而且容易引發內分泌失調、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2.避免精製糖等加工品減肥計算熱量固然很重要,但食物的選擇更重要。日前一位女性分享,她早餐、中餐幾乎沒吃,晚餐只喝一杯珍珠奶茶,一天攝取的熱量根本不到1000大卡,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癥結點就是她陷入熱量迷思,選錯食物了,常吃精緻糖類、加工品等食物,而這類食物是會讓身體趨向脂肪的合成,儘管限制整體熱量、搭配規律運動,也很難瘦下來。所以,減肥期間,更應該選擇食用天然、身體好代謝的食物。3.水果不可以吃到飽很多人以為水果富含天然酵素、維生素、礦物質,減重期間可以肆無忌憚的吃,那就錯了。水果固然營養,別忘了,其主成分仍是果糖,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過量攝取,不僅造成血糖震盪,還很容易生成三酸甘油脂,變成體脂肪、內臟脂肪。正確做法是一天以2至3份為限,若是糖尿病患,就得嚴格限制在兩份以內(一份水果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4.規律運動飲食控制雖然可以減少熱量達到變瘦的目的,但過程中也會一併消耗掉肌肉,而肌肉正是掌管基礎代謝率、未來是否復胖的關鍵。因此,透過適當的有氧及阻力運動,訓練肌肉,不僅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也會更健美有型,達到真正的「塑」身,而非僅是「瘦」身。
-
2022-02-0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脂肪肝5危險因子,飲酒和肥胖最致命!專家教從這些日常習慣改善
過年假期免不了吃吃喝喝和探親聚會,但是大魚大肉和杯觥交錯的同時,小心脂肪肝上身。醫師表示,若能做好飲食控制,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但若是放任脂肪肝持續纖維化、硬化,恐進一步演變成肝癌。脂肪肝俗稱「肝包油」,也就是肝臟囤積了大量脂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通常正常肝臟約3%至5%為脂肪,當脂肪超過5%即是「脂肪肝」。在肝臟切片畫面下,若肝臟5%至30%出現「脂肪泡泡」,為輕度脂肪肝;30%至60%為中度脂肪肝;60%以上則為重度脂肪肝。一旦出現中、重度脂肪肝,便容易造成肝臟發炎,肝臟持續發炎則可能進一步纖維化、硬化,之後約有4%至27%的肝硬化病人會發生肝癌。飲酒和肥胖是脂肪肝重要的危險因素,楊培銘說,尤其長期酗酒者約九成都有脂肪肝,引發「酒精性脂肪肝」;若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則要留意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三高問題。其他如藥物、C型肝炎、先天性代謝疾病等,也易引起脂肪肝。 注意熱量攝取是否過量改善脂肪肝就和控制三高一樣,楊培銘表示,需注意熱量攝取是否過量,少吃甜和油炸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更要避開吃過甜的水果。楊培銘指出,水果含果糖,在體內會被轉化為三酸甘油脂儲存,如果大量攝取水果就容易攝入過多果糖,三酸甘油脂會突然升高,來不及運出肝臟就會直接堆積在體內,形成脂肪肝。此外,手搖飲也是果糖主要來源,應避免飲用。根據研究,若體重減少5%,脂肪肝炎可減少10%、肝纖維化可減輕45%。楊培銘表示,不論透過飲食或運動減重都不要太急,應找出可長可久的方式才能持之以恆。更應定期進行健檢,若檢驗發現肝發炎指數ALT超過100,便有很大的機會可能是脂肪肝,應每半年至一年定期超音波追蹤。高纖榖類、糙米取代精緻澱粉新光醫院健管部主任朱光恩表示,「脂肪肝可以逆轉」,曾有中度脂肪肝的病人在半年內靠著飲食控制和勤快運動,恢復成輕度脂肪肝,甚至消除。因此,若發現有脂肪肝應調整飲食,建議以高纖榖類、糙米取代精緻澱粉,多吃一點蔬菜少吃一點肉。面對年菜,朱光恩建議,盡量以清蒸取代油炸和醬燴的烹調方式製作年菜,少吃香腸、臘肉等加工食品,吃高密度膽固醇較多的魚肉為主。此外,要養成每周運動三天,且每次運動須達到30分鐘以上、心跳130下的程度。朱光恩說,就算過年也可以跑跑步機和操場快走。
-
2022-01-16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注射胰島素會上癮,導致洗腎?降血糖藥品會傷腎?醫師教您打破迷思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約有220萬名糖尿病病友,糖尿病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症,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週邊動脈阻塞、腎臟疾病、截肢等,又被稱為「萬病之源」,必須小心控制。食品藥物管理署 (下稱食藥署) 邀請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明翰醫師分享降血糖藥品的正確知識、破除降血糖藥品迷思,讓大家能安心用藥、生活自在舒適!降血糖藥的作用原理 蔡醫師說明,降血糖藥品可分為口服與注射劑型,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病情及身體狀況,提供最適合的藥品。常見的口服藥品種類,主要依據其作用機轉,分為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改善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葡萄糖在腸胃道的吸收、抑制腎臟對尿液中葡萄糖的吸收、以及增加體內腸泌素的濃度。通常注射劑型藥品主要有兩大類:胰島素與腸泌素受體促效劑(GLP-1受體促效劑),前者是直接補充體內不足的胰島素,後者是藉由腸泌素的多重藥理作用(例如: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等)來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降血糖藥品會傷腎,這是真的嗎?坊間流傳「吃降血糖藥品會傷腎」的迷思,蔡醫師澄清,目前上市的降血糖藥品,在仿單建議的劑量下正確使用,並不會造成腎毒性;但某些降血糖藥品並不適合腎功能不良者使用,必須調整劑量,以避免產生低血糖或其他副作用。注射胰島素會上癮,甚至導致洗腎? 胰島素是人體本來就有的荷爾蒙,並不會有「上癮」的問題,對許多肝、腎功能異常的糖尿病病人,或是準備懷孕及懷孕中的女性糖尿病病患,使用胰島素反而是最安全的選擇。許多糖尿病病人發生洗腎的案例,常是因病人受到「注射胰島素或吃降血糖藥品會導致洗腎」的迷思,未即時接受治療,造成血糖長期控制不好,處於高血糖狀態,提高糖尿病腎病變的併發症,最後導致洗腎,而非注射胰島素造成。因此,正確用藥控制血糖十分重要。食藥署提醒,降血糖藥品並非一吃就無法停藥,若在初期一發現血糖問題就積極用藥控制,並搭配飲食與運動計畫,幾年內仍有機會減少用藥種類及劑量,少數病患甚至可靠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習慣調整,而停止服藥,邁向更健康的生活。降血糖藥品,到底要飯前吃、還是飯後吃?不少糖尿病患對於服用降血糖藥品的時間有疑慮,蔡明翰醫師表示:服用降血糖藥品應注意使用時間點,務必依照醫囑、仿單或藥袋標示按時服用,例如:甲型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藥品(α-glucosidase inhibitor),必須在第一口飯之前吃藥,飯後再吃藥就沒有效果;而飯後吃的雙胍類藥品 (biguanides),若飯前就吃則會增加腸胃道副作用。 蔡醫師也提醒,服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降血糖藥品 (例如 : 磺醯尿素類藥品,Sulfonylurea) 後,若沒有進食,會有空腹低血糖的風險,嚴重可導致昏迷或死亡。 三餐不正常的糖尿病病人,該怎麼吃藥? 有些人生活忙碌,無法定時吃飯服藥,該怎麼辦呢?蔡醫師指出:若有三餐不正常的情況,短效降血糖藥品一定要隨餐吃,長效降血糖藥品則依正常方式使用。例如分三餐吃的短效降血糖藥品,若沒吃飯時就不要吃藥;一天只服用一次的長效藥物,則固定在某一餐(如第一餐)餐後服用。而注射劑型的藥品也是依此道理,例如長效胰島素,可選擇每天任一時間施打,但是速效胰島素則必須隨餐注射。避免低血糖!運動前準備含糖食物 蔡醫師提醒:剛開始吃藥的前幾個月內,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向醫師反應。由於每種降血糖藥品皆可能導致低血糖,建議要運動或出遠門時,身上一定要帶有含糖食物,如糖果、餅乾、含糖飲料等。若出現低血糖的相關症狀(飢餓感、冒冷汗、頭暈、發抖等),應立刻補充糖分,並提前回診,與醫師討論藥品種類及用量。 食藥署叮嚀:糖尿病病人應積極控制血糖,服用藥品應依照醫囑、仿單或藥袋標示,在正確的時間服用。除此之外,維持正常體重、定時定量、均衡飲食,以及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都是讓血糖控制更好的方法,還能避免藥物副作用、避免相關併發症,讓糖尿病病人過得更加自在舒心。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2-01-11 養生.健康瘦身
運動處方量身打造 減重效果更佳
依據聯合報報導指出,國軍官兵中有上萬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值)超過30,屬於病態性肥胖。由於許多代謝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都和病態性肥胖症息息相關,雖然相關單位已採取了許多中高階耗氧量的體適能運動策略,但如要達到運動式的減肥成效,仍然要規畫一套更精準的專業運動處方。一般運動減重的課程設計,主要是以消耗熱量為主軸,但許多人發現如果持續做同一種運動,一段時間後效果就會遞減,甚至體重還會回升,這就是人體都有一種負回饋生理機轉所產生的「運動抗耐性」的生理反應,而要克服此現象,就需要有專業的運動處方介入。畢竟每個人肥胖的原因及肥胖的部位不盡相同,所以完整的運動處方,就要依據個人的肥胖成因設計量身訂做處方,包括須減重的部位、運動強度、個人的生理極限(避免運動猝死)、運動的頻率、多樣化的運動項目等。廣義的運動處方,還包括了飲食熱量的處方,在一篇2011年發表於新英格蘭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適當的飲食熱量控制配方合倂運動的介入,比單獨的運動更具顯著的減重效果。如有些人喝了一杯半糖的珍珠奶茶後,會增加約600大卡的熱量,如換算運動熱量分解能力,以60公斤體重的人,可能要慢跑超過60分鐘才能完全消耗,因此想要單純僅靠運動而沒有飲食控制,其減重的CP值是很低的。開立精準的運動處方,一定要具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員,包括專業的營養師、醫師、職能治療師、或有醫療專業的運動教練,一方面要深入了解病態性肥胖者的病因,再依據其生活飲食作息的內容,訂出其個人專屬的運動處方,如此持之有恆,一定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成效。
-
2022-01-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天冷愛吃麻辣鍋小心急性中風! 醫警告「有這些跡象」心臟真的撐不住了
59歲的楊太太近期到醫院健康檢查,原本就有高血壓病史的她一直都有服藥控制,平時也不太常有不舒服的症狀,但醫師點開頸部磁振造影(MRI)檢查的影像照片,可清晰看見左側總頸動脈血管內膜增厚,最厚處達0.12公分,雖未造成明顯血管狹窄阻塞,但頸動脈血管內膜增厚被認為動脈硬化風險的指標,並且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左冠狀動脈前降枝有輕度鈣化及膽固醇軟斑塊,已有輕度血管狹窄(約25-50%)。飲食偏好重口味 鈉滯留體內易使血壓高後續進一步瞭解楊太太的飲食習慣就偏愛重口味,特別愛吃麻辣火鍋。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高血壓與鹽分中鈉離子的攝取有關,攝取過多的鈉會使水分滯留身體中,人體內水分偏高就會進入血管中,會連帶造成血管壁壓力升高,進一步使得血壓增高。若飲食上也未加留意控制,也可能使得高血壓控制不佳,提高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推薦閱讀:他吃鍋「喝光精華湯底」半夜進急診! 醫警告「10種人」要注意:有你嗎?) 2大族群 當心低溫造成身體傷害每到冬天,除了早晚氣溫感覺偏涼,若再加上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明顯驟降且溫差大,錢政平提醒,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尤其是年長者及三高族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要注意,當氣溫驟降或溫差過大時易引發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率。(推薦閱讀:如何降三高?降三高飲食怎麼吃? 專家授「控制5招」:隱藏高危險群要注意) 此外,心血管疾病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因此有三高問題者、心血管疾病者及年長者,除維持健康生活型態、血壓監測、減重及避免菸酒和飲食控制、有三高問題者需規律服藥及務必安排定期健康檢查。 延伸閱讀: ·愛吃2樣便當菜恐致高血壓! 網驚呆:是必點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
2022-01-06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開車突覺無力、視線模糊!貨車司機糖尿病引腎病變,視力快不保
●體重快速增加,應做血糖檢測,飲食控制不可少●社區醫療建立篩檢防火牆,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早發生、併發症風險高,正確用藥保護器官55歲志豪罹患糖尿病多年,某日駕駛貨車突然身體疲倦、無力,視線變模糊,緊急就醫,竟診斷出嚴重的腎病變,視力也快保不住。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資深主治醫師莊世旻表示,糖尿病是許多慢性病的源頭,若不好好控制,常同時引起心血管病變、眼病變、腎病變或神經病變。「器官保護」是血糖控制的最新觀念,目前有些新型的口服藥物不只有降血糖功能,對於心臟或腎臟等器官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到社區篩檢 找出危險群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團隊長年深入社區,提供專業醫療服務,及早篩檢出高危險族群,有機會避免或延緩糖尿病發生,即便確診糖尿病,也能迅速受到共同照護網的團隊治療。鼓勵新確診的糖友在罹病最初就充分了解糖尿病,積極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用藥方式,定時定量用藥外,並調整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降低引起其他併發症的風險。莊世旻說,糖尿病的分類有很多,占比達90%的第二型糖尿病被喻為「無聲殺手」,與家族遺傳、肥胖、飲食和代謝症候群等息息相關。體重控制不良、脂肪組織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胰島細胞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長久容易造成分泌胰島素功能失衡,最終造成血液中的糖分過高,這些高血糖的表現也常會合併高血壓或高血脂等症狀。糖友控制好 有機會緩解「及早控制好致病的危險因子,糖尿病有機會緩解甚至逆轉。」莊世旻表示,許多人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淡水馬偕主動前進社區篩檢,一旦抓出空腹血糖或糖化血色素高於標準值的前期糖友,將協助減重、飲食控制,改善胰島細胞的敏感度。莊世旻提醒,糖尿病控制不只是一個人的任務,家庭成員的配合也很重要。醫院會舉辦健康日活動宣導衛教,經常看到年紀較長的糖友,會帶著家人一起參與衛教講座,讓同為高危險族群的親友也能更了解疾病,一同幫助糖友改變日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啟動共照網 為病友規畫若確診為糖尿病,醫院將啟動共照網團隊介入治療,因應病友的實際狀況規畫療程。「照護網是由醫師、衛教師與營養師等組成的跨專科團隊,會花很多時間了解糖友的飲食、生活習慣與工作型態。」莊世旻分享,當時團隊深入了解貨車駕駛志豪的生活,發現最大問題是工作無法定時定餐,常自行改變服用藥物的時間和次數,血糖長期波動之下同時引起了腎臟和眼睛病變。經過飲食及藥物調整,才將血糖穩定下來。莊世旻強調,近年老年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老人家共病問題多,容易有低血糖症狀,如:暈眩、盜汗、譫妄、意識改變,目前也有較不易引發低血糖的新型口服藥物,能幫助提升糖尿病的服藥遵從性,同時藥物、飲食和運動多管齊下,糖友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
2022-01-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鼓勵病人健康生活的好醫師 教會我們正確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
【編者按】繼上週邀請醫師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題,本週邀請社會大眾以「教我人生的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一位病人家屬分享這位醫師教會病人與家人以正確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而提升全家人的生活品質。一位病人回顧過去的一場大病,因為醫師給他難忘的人生諍言,而在康復之後與心愛的家人注重養身保健,並遨遊四海,深覺此生無悔無憾。一位又是醫師家屬又是病人的作家以其豐富的人生經驗說出「好醫師並不是知識最好,也不是技術最好,而是醫病關係做得好,獲得病人的信賴,能關心病人,體會病人的感受」。我們期待這類醫病雙方分享的人生經驗,使醫師更重視做對病人身心有益的事,而病人也更珍惜因為生病而學到的人生經驗。我們夫妻週週爬山,這幾年我們由步道到郊山再到谷關七雄中級山與高度超過3000公尺的合歡山群峰與百岳的海拔高度3035公尺羊頭山,體力一步一步的鍛練,因為持續的鍛鍊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體檢紅字少了些,身體更加健康。但事實上103年以前我們是很害怕的面對一系列的檢查與結果的。一般人的認知,有心血管疾病者,藥物治療和生活作息正常就是最好的治療。但是郭醫師教會我們健康生活的方式應該是樂觀面對疾病,讓我們的生活不受疾病的限制,反而因為疾病的關係,積極治療外也積極健康生活。生活中不再只有工作而是走到戶外去接受森林療育,放鬆自己的心情與爬山運動讓自己的身體更加靈活。生活的忙碌讓我們覺得年輕的我們健康是正常的,對於健康不會特別去重視。一直到103年,一向在診所就醫有關心臟問題的公公轉診到某區域醫院由郭醫師看診,因為治療期間住院一個月,因此我們為人子為人媳都到醫院去探視照顧。我的先生阿仁為公公的三子,警覺到公公的症狀自己也有,因此也讓郭醫師看診,檢查確認跟公公的心血管疾病一樣,有高血壓和心臟瓣膜閉合不全的疾病,因此開始接受治療。當時阿仁說,一直以來他一直覺得頭痛和胸悶,頭痛他以為是感冒、胸悶以為是工作壓力大,所以他一直沒有在意。後來檢查才知道原來頭痛不是感冒,是高血壓,胸悶也不是工作壓力大,而是心臟瓣膜閉合不全。原來我們自己以為的小病其實是慢性疾病,公公的住院反而讓我們重視健康的問題。公公原本是高血壓和心臟瓣膜閉合不全,後來在治療中檢查出還有腦癌,原來公公的身體狀況不是老人退化而是腦癌的問題,雖然確診治療到公公過世只有九個月的時間,但因為到區域醫院郭醫師看診相對讓我們重視公公後續檢查與治療,讓公公在最後的日子能得到有品質的照顧。在公公確診時,阿仁焦慮到右臉麻,郭醫師門診時會安慰阿仁,並且調藥治療阿仁,讓阿仁的不適能獲得改善,能正常生活、工作並且照顧公公。103年公公和阿仁開始由郭醫師看診,一直到現在110年12月此時,公公己過世數年,阿仁還在郭醫師看診下,正常生活,在郭醫師的鼓勵下藥物治療配合爬山運動,身體狀況越來越健康。郭醫師每次看診總是很有耐心,一一說明檢查與調藥與鼓勵生活要爬山要飲食控制。我們很感謝郭醫師,因為當年公公如果沒有給郭醫師看診,也無法後續檢查出腦癌並結合醫院的治療,讓公公的最後日子是有品質的。現在醫院講求效率、效能,看診速度快速未必能檢查出原因,郭醫師細心問診、說明檢查的數據與後續治療方式,鼓勵病人健康生活,改善病人因疾病所造成的疼痛,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真的是很難得的仁心仁術的好醫生。我們是郭醫師的眾多病人之一,我們就是一般醫病關係,但是我們感謝郭醫師的醫治,期待這麼好的醫師不管在醫德醫術都有所傳承。這乃是病人之幸褔。這幾年我從事老人日照中心管理工作,深深體會到心態會影響老化與退化的速度,也會影響生活品質,許多研究也顯示森林療癒可有效降低心悸、生氣、疲倦、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森林中的芬多精是最天然的除菌幫手,負離子更有空氣中維他命的稱號能活化細胞、消除失眠、焦慮!森林療育是有科學根據的,對慢性病也有減緩功效,不論在生理與心理都有正向回饋。郭醫師鼓勵我們爬山運動,擴展我們的視野並培養我們有正確的健康概念,使我們不害怕面對疾病反而更加積極的安排自己的健康生活,勇敢面對疾病、積極的治療、改善生活品質,使我們的生活不再只有認真工作、照顧家庭,增加了善待自己。愛惜自己的健康,這是郭醫師教會我們的,郭醫師很特別的醫師,不只檢查給藥,重點是教會我們正確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這深深影響我們,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是我們為病人之幸啊!
-
2022-01-01 養生.聰明飲食
要吃蛋,就要連蛋黃一起吃!怕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醫師破迷思
雞蛋是CP值極高的食物,不過雞蛋會否帶來健康隱憂的議題在全球已辯論多年,包括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風險。那怎麼吃蛋、吃多少蛋對身體最理想呢?一天吃幾顆蛋才好?雞蛋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以營養成份來看,雞蛋含有大量的微量營養素如鎂、鉀、鈣、銅、鐵、錳、鋅、膽鹼等,及大量維生素B群、維生素A、E和K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可減少氧化自由基生成,有保護心血管效果。專長為肥胖醫學、腸道微菌研究和代謝疾病的醫師王姿允指出,根據《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攝取適量富含磷脂醯膽鹼的食物如雞蛋,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延伸閱讀:防失智,「吃雞蛋」就可以做到!日本神經科醫師教你:10元就能吃到的「抗失智飲食」許多人擔心膽固醇過高,避開蛋黃只吃蛋白,營養師林世航表示,其實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最大的因素是吃進去的「飽和脂肪酸」,例如五花肉、培根、奶精、烹調用豬油等。而蛋黃有70%是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可抗發炎的omega-3 ,而雞蛋所含飽和脂肪一顆只有1.6克,相較於100cc的全脂牛奶,飽和脂肪則有2.5克。吉安醫院醫療副院長、家醫科主治醫師鄭崇佑表示,一般人每天膽固醇攝取上限為300毫克,而一顆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則約為260毫克,因此適量吃雞蛋是沒有問題的,應該避免含酥油糕點、內臟和油炸食物。而且比起飲食,基因遺傳、缺乏運動及大量菸酒才是膽固醇過高的元凶。王姿允提醒,烹調方式比食材更關鍵,不管是蛋或肉,用水煮、清蒸、乾煎、無油氣炸或烤等無油方式料理,都可以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她提供全蛋的攝取建議如下:全蛋的攝取建議1. 奶蛋素者、唯一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就是雞蛋→一天吃兩顆蛋2. 可控制一天的瘦肉加低脂魚類攝取量小於150克者→天天一顆全蛋3. 無肉不歡或愛吃油炸零食者,飽和脂肪動不動就會爆表→2-3天一顆蛋延伸閱讀:一個星期最好吃超過4顆蛋!細胞分子營養學專家:7個有科學根據的健腦飲食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所含的營養豐富,所以國健署公布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也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由「豆>魚>肉>蛋類」修正為「豆>魚>蛋>肉類」。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的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林慶順建議,雞蛋可適量食用(取決於整體飲食形態),且要吃就連蛋黃一起吃,因為所有對健康有益的元素都在其中,如果有疑慮就少吃,但不要完全丟棄蛋黃。雞蛋怎麼吃最好?水煮蛋綠綠的怎麼辦?由於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與好的油脂,飽足感較佳,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整合醫學診所家醫科醫師顏佐樺指出,早上吃蛋是不錯的選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師鍾頡表示,較需要注意的是茶葉蛋因有浸泡滷汁,所以鈉含量較高;煎蛋則要注意油量。另外,因生蛋白中含有白素,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利用與吸收,營養師黃曉彤提醒,比起消化吸收率為30%~50%的生雞蛋,熟雞蛋則接近99%,更符合人體所需。延伸閱讀:營養吸收率居然可以差到50%以上!台大營養講師:雞蛋,最建議這樣吃熱量低又營養的水煮蛋是民眾早餐和飲食控制的常見選擇,不過水煮蛋難剝殼或剝殼後看到綠綠的也成為許多人的困擾。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解釋,水煮蛋容易剝殼與否,關鍵在於蛋殼兩層內膜的老化狀況,而氣室就存在於兩層膜之間,因此越新鮮的蛋殼會越難剝。至於雞蛋水煮去殼後,偶爾會發現蛋黃和蛋白接觸面呈現灰綠色,這是因為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物,與蛋黃的鐵反應生成硫化亞鐵,屬於正常現象。雞蛋買回來到底要不要洗?你可能聽過人家說蛋殼有層保護膜,洗過的蛋保存期限會變短,對此張正明說明,雞蛋剛被生下來時表面會覆蓋一層「角質層」,具有保護功能,但大約只能維持 12 至 24 小時,而民眾買到的雞蛋通常都已是產蛋後 2 天以上,保護層可能已不再有功能。因此,張正明表示若購買「洗選蛋」就不需清洗後保存,若購買散裝蛋,可能會有沙門氏桿菌汙染風險,因此應該要清洗再保存,且洗蛋要用「溫水」才能藉由熱脹將蛋殼的汙物推出洗淨,用冷水反而會使髒污被吸進蛋裡。他也提醒,洗蛋不可用浸泡的方式,必須用「流水」。不過,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則建議烹煮前再洗雞蛋,因為用水清洗若不徹底或洗後乾燥不完全反而會增加衛生安全風險。因此若購買常溫的散裝蛋,應先用乾布擦掉雞蛋表面粉塵再放入冰箱,同時避免接觸冰箱中其他食物,以減少食材與雞蛋表面髒污交叉汙染。資料來源:.【錯誤】網傳「水煮蛋讓你遠離中風,修復肝功能」?.一天只能吃1顆蛋? 專業醫師破除吃蛋迷思.【鄭崇佑醫師】膽固醇過高都是吃蛋惹的禍?破除數值迷思和了解如何改善.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嗎?.【部分錯誤】雞蛋買回家別傻傻這樣放冰箱裏?秒變毒蛋?誤導描述.聽說吃蛋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所以最好不要吃?.食安小資訊:破除雞蛋的迷思延伸閱讀: 「媽媽今天不在家...」每天遲到被處罰也總是笑笑的孩子,沒遲到的那天為何哭了?
-
2021-12-25 養生.聰明飲食
黑巧克力好處這麼多!保護心血管、提升腦力、抗發炎...5大好處+挑選眉角一次看
巧克力幾乎是無人不愛的甜點,也是許多人的 comfort food,一吃就覺得被療癒了,這是因為巧克力成分中的色胺酸可以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不過除此之外,如果正確且適量的食用黑巧克力,還會對人體帶來許多正面影響。研究顯示,可可中含有許多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減少發炎,也被證實有益心血管和大腦健康。以下告訴你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有這五大優點,從身到心全包了!吃對黑巧克力,幫你護心、降血壓、改善大腦認知功能1. 保護心血管:降低心臟病風險、降血壓、增加好膽固醇2020 年7月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會旗下期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研究〈Association between chocola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指出,巧克力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健康。研究發現,與每周吃巧克力不超過一次的受試者相比,每周吃巧克力超過一次或每月超過3.5次則罹患冠狀動脈疾病風險降低 8%。因為黃烷醇(flavanol)可以促進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壓,同時增加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而油酸則可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黃烷醇」是可可中含有的多種類黃酮成分之一。2. 抗氧化、抗發炎可可成分如黃烷醇、甲基黃嘌呤、多酚、硬脂酸可以減少發炎性物質,當中特別是黃烷醇屬於類黃酮化合物家族一員,也是「多酚」的一種,有助於清除體內自由基。3. 改善大腦認知功能許多研究表明類黃酮對腦部有益,食物來源包括柑橘類水果、葡萄酒、綠茶和可可。除了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也會增加大腦的血液流動,可增強認知的能力。而可可多酚有助於增加能活化腦神經細胞的蛋白質。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教授林慶順在〈巧克力能防阿茲海默症嗎〉提到巧克力防阿茲海默症的效用可能很有限,不過「就目前的科學證據而言,巧克力似乎是對大腦有益。」他也提到2017年5月一篇綜述論文〈用可可類黃酮增強人的認知功能〉發表,可見可可及其類黃酮成分對認知功能是被正面看待的。4. 富含礦物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克含85%可可的黑巧克力有14.2克的纖維以及鐵、鎂、銅、錳、鋅等等,以礦物質補充的角度來看,是不錯的微量元素補充來源。5. 抑制糖癮,飲食控制更有好心情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家醫、肥胖、美容、老年、骨鬆等五科專科醫師認證的王姿允醫師曾分享黑巧克力的幾項益處,提到其中含有的色胺酸有穩定血糖、讓心情穩定和抑制食慾的功效,而實驗發現,攝取黃酮類抗氧化物對體重的控制也有潛在幫助。所以,如果嘴饞或心情煩燥時想吃甜食,又想避免「好吃到過量」,不妨來份30g的85%以上、且碳水跟糖含量適宜的黑巧克力。巧克力怎麼挑?%數、可可脂含量⋯⋯成分標示眉角要注意即便對健康有益,黑巧克力的攝取量還是要適當避免發胖,且種類選擇也有許多眉角。林慶順教授提到,只要沒加糖和飽和脂肪,不論生或熟可可,當中含有的營養成分都對健康有益。大原則雖是可可比例越高,對健康影響就越正面,不過還是要先搞懂巧克力「%數」和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等差異,以及個別的標示意義,以免踩到健康地雷。巧克力包裝標示的「%數」,代表的是「可可固形物含量」比例,越高則口味越苦。依照衛福部食藥署標準,「黑巧克力」的可可固形物總量需達35%以上、可可脂與非脂可可固形物分別佔巧克力的18%及14%以上。因此,這就導致就算一樣是85%的黑巧克力,不同品牌的黑巧克力,其可可脂及非脂可可固形物的比例也可能不同,風味呈現亦有所差異。同理,85%與75%的黑巧克力,實際上每單位含有的可可脂可能是一樣多的。「白巧克力」的成分含量規定則是可可脂含量高於20%、添加乳粉後的牛乳固形物達14%以上;「牛奶巧克力」則無可可脂含量規定,但要有25%以上的總可可固形物、2.5%以上的非脂可可固形物及12%以上的牛乳固形物。另外,成分標示中的「代可可脂」是指棕櫚油、牛油樹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若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等字樣,代表代可可脂含量沒有超過產品總重量5%;若品名前加入「代可可脂」則是超過 5%。最後也要提醒,尤其是糖尿病和肥胖族群,需要優先考量市售巧克力產品中的熱量及人工添加物如糖份、牛奶和脂肪。八歲以下孩童、懷孕及哺乳婦女及胃食道逆流患者也要斟酌攝取。而國健署提到,巧克力的鉀、磷含量較高,因此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必須謹慎看待,必要時請諮詢專科醫師或營養師。延伸閱讀:你吃的巧克力是真巧克力嗎?先搞懂巧克力%數,可可脂、代可可脂...專家教你分辨巧克力真偽資料來源: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黑巧克力Chocolate is good for the heart黑巧克力好處多吃巧克力也有好處嗎?巧克力裡的健康成分是什麼?讓營養師替你解答!阿玆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認知功能與飲食營養
-
2021-12-1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講話燒聲、不斷打嗝 小心胃食道逆流
突然講話燒聲、不斷打嗝,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在作怪。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胃食道逆流常見打嗝、吞嚥困難、喉嚨有異物感、火燒心等症狀,好發於年輕女性,如果輕忽長期胃食道逆流,可能導致食道潰瘍、甚至罹患食道癌。邱展賢指出,大多數胃食道逆流患者,以胃鏡檢查多正常,未看到食道發炎或賁門鬆弛症狀。臨床上觀察,胃食道逆流患者即使胃鏡檢查未發現異常,但透過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一名50歲男性,打嗝不止、講話燒聲,總覺得有異物卡在喉嚨,經轉診至腸胃科,胃鏡檢查發現輕微糜爛性胃炎,並未看到胃食道逆流症狀;另一名15歲國中生,常吞嚥困難,早上容易打嗝、想吐,且沒什麼食欲,經胃鏡檢查發現,有輕微食道炎及些微胃食道逆流,2名患者經使用藥物治療後,症狀皆緩解。邱展賢說,食道兩端括約肌分別連結咽喉與胃,當食物通過時才會開啟,食道功能異常時,也會有逆流症狀。食道功能要正常,同時要有健康的食道黏膜、食道蠕動協調及賁門括約肌控制的配合,若食道黏膜處於發炎或黏膜神經敏感,患者容易對食物過度敏感,引起悶痛、火燒心。食道蠕動異常,容易有喉嚨卡卡、異物感、吞嚥不易症狀;下食道括約肌異常鬆弛,容易引起打嗝,吃進的食物容易卡住,不易吞下去。但症狀不易區分,需詳盡了解病史及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選擇適當藥物進行治療。邱展賢指出,胃食道逆流反覆發生,與壓力、生活飲食習慣有關,改善胃食道逆流,除了配合醫師治療外,生活習慣及飲食控制也相當重要,適當運動,調解壓力,注意體重控制,進食速度不要太快,咖啡、甜食、菸酒和刺激性的食物要盡量避免,倘若持續發生胃食道逆流症狀,應找專科醫師治療,避免症狀惡化,引發食道潰瘍、食道癌。
-
2021-12-09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減重迷思大破解!醫師教你維持身材不復胖的關鍵
總是覺得減肥越減越胖嗎?除了飲食控制,不間斷的運動才是維持身材不復胖的關鍵,讓「好邱夫妻」用9分鐘教你改善所有復胖問題。從零開始建立運動習慣,除了要飲食控制外,選擇有氧運動以及重量訓練分別也會使人瘦下來後的體態不同。Youtuber「好邱夫妻」整理了運動減重的精華片段,並破解越減越胖的三大魔咒,且告訴你高強度間歇運動對減重的效果是否有效。要記得找到喜歡、並且能夠長期持續做的才會是有效的減脂運動,快跟著Youtuber「好邱夫妻」瞭解何謂減重,千萬別減重失敗做了白工還增胖得不償失!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動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身體更強壯!好邱夫妻YT頻道:點我看好邱夫妻YT原始影片: 點我看延伸閱讀上下樓梯膝蓋痛?物理治療師一招讓你不再怕走路越動越痛?6動作放鬆肌肉、舒緩疼痛「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05 養生.人生智慧
維持腦力、體力、社會力 快樂熟齡從不服老開始
創立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台灣第一本專業婦幼類雜誌《嬰兒與母親》……人生上半場過得豐富精采的林經甫,第三人生對他而言,也是一段從抗拒、面對到放下的過程。2017年,他當起「時尚老人」YouTuber,用自己的例子打破大眾對於「老」的框架,想告訴大家即便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挺直胸膛、自信優雅地走到人生最後一刻。有人說,「人生的1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90%,在於你如何接受。」可我認為剛好相反:「人生的9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10%,在於你如何接受。」面對「老化」這件事也一樣,當你選擇「活躍老化」、「優雅老化」時,首先就要建立「不服老」的信念。為高齡化找解方 維持三力生活、避免失能臥床我們該如何找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健康、延緩老化、降低疾病風險,才能避免臥床、成功地老化,為台灣高齡化問題找出解方?我開始往預防醫學的方向思考,歸納出三個亟需重視的要素:維持體能、訓練腦力、活絡人際關係,也就是我一直在推動的三力生活:腦力、體力、社會力。第一個是腦力。老人失智症是臥床原因的第一名,所以要想辦法避免腦力退化,有一個信念是:保持好奇心、樂於學習,什麼都可以去嘗試。生活中有太多可以經驗、思考、學習,心態上要永遠把自己當成學生,不斷地探索學習、延伸生活觸角,投入你所熱愛的事,自然能延緩大腦退化,為你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第二個是體力。中高齡者發生跌倒或者肌肉、關節、脊椎有狀況的人太多了,要預防這些狀況,就要強化體能與肌力,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設定運動目標,並開始認真執行。要活就要動,運動是延緩失能與老化的良方,不管到幾歲都不要停止。最後是社會力。社會力就是社交活動、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夫妻、親子、同事、社群等關係。社交生活對年長者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透過社會連結的過程,可以結交朋友、拓展人際關係、增強個人資源,同時獲得自信、快樂、成就感及自我價值感。研究證實,社交活躍的人通常擁有較佳的健康狀態、智力及記憶力,可降低失能或失智的風險。可見社會力、體力、腦力三者互為影響,缺一不可。誰沒有病痛?積極控管疾病 享受每一天人不用要求自己都不生病,50歲以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病痛,重要的是,學會與疾病共存。很多人看我精神奕奕,都以為我身上沒什麼疾病,事實上,幾年前我才動過心臟、腰椎手術,這些都算是職業病。我也有糖尿病,糖化血色素(HbAlc)曾飆破10(正常值為4∼5.6%),後來使用胰島素、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幾年下來,糖化血色素、飯前血糖值都很正常,最近半年,糖化血色素甚至從8.4%降到6.2%。這讓我更確定高齡者是可以與病共存的,力行三力、心情愉快,是老人生活最重要的健康基礎。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活出好的生活質量。不不是有病,天就會塌下來,即使今天你坐在輪椅上,還是可以好好生活,但切記不要讓疾病擴大,導致需要仰賴他人的照顧,能夠自主照顧自己是最重要的目標。老人健康與否的定義,不是看慢性病的數量,而是生活自理的能力。我的觀念是:積極生活、實踐三力就好,預防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從預防醫學角度,已有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不管你是癌症或其他慢性病,都不要太在意自己生了什麼病,診斷一旦確立,就從生活中去面對,只管認真地走三力的方向,好好生活,就可能逐漸康復、不再惡化。面對糖尿病,我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因為甜對我依然有致命的吸引力,人家在吃提拉米蘇,為什麼我不能吃?所以我和醫師商量:「我不是要治療糖尿病,而是要生活。」他很同意我的觀點,我們的約定是,只要我的指數不超過多少就及格,在這個標準下,我依然能好好享受美食。並不是有糖尿病就不能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而是在量上控制,並多選擇對血糖控制有益的食物。在與疾病和諧共存的過程中,我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法則,從而更懂得感恩,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美國新一代作家羅伯特.M.德瑞克(R. M. Drake)說:「在發痛的身體裡面,存在著更美好、更強大、更真實的東西。」饒是如此啊!
-
2021-12-0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糖尿病洗腎機率高?做到「三要」免洗腎
台灣每年新增洗腎者有一半是糖尿病病人,罹患糖尿病卻不一定要洗腎,衛福部彰化醫院從病人的態度,發現不節制飲食、懶得運動、沒規律服藥的糖尿病病人容易走上洗腎一途,做好「三要:要節制飲食、要運動、要規律服藥」的糖尿病人遠離洗腎的威脅。我國糖尿病超過230萬人,盛行率超過11%,已成為台灣新國病,而且糖尿病與洗腎的重疊度越來越大,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中心個管師邱小佳從臨床個案發現,決定從糖尿病變成要洗腎的關鍵在於病人態度。邱小佳表示,55歲賴姓病人確診罹患糖尿病10年,糖化血色素介於7至12,超出正常值4.0至5.6,他沒規律藥物,近年惡化到必須打胰島素控制病情,可是他仍沒準時施打,加上飲食不忌口又不愛運動,近日回診檢查出已經重度慢性腎衰竭,腎絲球過濾速率降到20,恐將走向15以下的末期腎臟病變,必須洗腎,他才驚覺「事情大條了!」另外兩位糖尿病病人,58歲江姓男子10年前確診糖尿病,一開始就要注射胰島素控制,江姓病人持續監測血糖並做飲食控制,堅持每天運動兩小時,確診的兩年後改藥物控制,糖化血色素一直控制在7以下;腎絲球過濾速率維持約80;32歲的唐姓女子買了檢測機定時檢測血糖,戒除愛吃含糖飲料的習慣,改喝無糖豆漿或茶,每天喝水超過1500cc,每周運動3次,維持穩定血糖,向洗腎說「謝謝不聯絡」。邱小佳說,病人聲稱工作忙,常忘了服藥,也常忘了注射胰島素,三餐因工作忙碌沒定時定量也沒時間運動,歸根究柢忽略的原因是身體沒不適症狀,很自然放鬆警戒心,賴姓病人可說是眾多糖尿病病人步向洗腎的縮影,值得引以為鑑。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指出,高血糖會導致血管病變及影響腎絲球基底膜,造成腎臟病變,如果沒規律服藥、運動、進食,看似沒不適症狀,其實是在「吃老本」,很可能5至10年後出現洗腎等不良後果。蔡旻叡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固定服藥或施打胰島素,還要定期追蹤抽血及回診,飲食要定時定量,除了少油、少糖、少鹽還要少吃精緻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儘量避免飲酒,每天飲用1500至2000cc開水但要視自身狀況調整飲水量,運動可提振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濃度,所以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只要血糖控制得好,就能把洗腎風險降到最低。
-
2021-11-22 新聞.元氣新聞
娃娃音始祖切20顆腫瘤 「比10年前強」近況超驚人
66歲「娃娃音始祖」、資深演員林美照自3年前拍完偶像劇「種菜女神」,歷經急性肺炎、聲帶受損、白內障手術,又切除腸道20顆腫瘤後,足足停工3年將過去用「身體換財富」 所耗損的健康一一養護回來,如今再度亮相的她,不但氣色佳、膚況好,連體能狀態也比10年前的自己強,更令人意外的是,她還成了經紀人的救命恩人。林美照自8歲就開始幫忙扛家計,跟著大姐林夢梅四處演唱,勞碌奔波近一甲子,但賺了錢,身體卻出狀況,去年不但患急性肺炎,還發現腸道長了20顆腫瘤,其中還有一顆是原位癌,在動過腸道手術後,終於恢復健康,她說,「這3年雖然花費了不少錢,但換回身體健康,投資報酬率值得」,為了養生,她遵照擔任營養師的乾女兒指示,進行飲食控制,不再日食一餐、不偏食,加上肌耐力訓練,不僅解決小腹微凸困擾,體重也維持在45到48公斤之間,體能更是呈現逆齡狀態。找回健康的林美照,享受身體神清氣爽的感覺,但也對於情同家人的經紀人越發看不順眼,經常逼迫有三高、身形穩重的經紀人減重,不僅時時耳提面命還索命連環call,最後經紀人受不了耳朵轟炸才接受安排減重,3個月內成功減了12公斤,日前經紀人連續數日發生胸悶、絞痛現象,後經醫治症狀緩解,這也證明林美照強迫減重有效,事後,經紀人一家都對林美照感恩不已。林美照說,之所以如此在乎經紀人的身體健康,是因為對方曾承諾要與她一起努力奪金馬、金鐘、亞太三大獎座,作為紀念彼此合作的里程碑,「 所以,在沒有還清金馬、亞太 債務前,我可得盯緊她,把自己的身體健康給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