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 醫療.腦部.神經
搜尋
飲食控制
共找到
410
筆 文章
-
-
2024-04-30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因會影響減重?教授舉科學實證揭喝咖啡和肥胖有什麼關聯
讀者Yu-Shih在2024-4-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請問咖啡因會影響減重嗎?Cofit有一個臉書的推播廣告寫著:「以前不知道 咖啡因會影響減重」並且指出荷爾蒙分析後是咖啡因造成的,這是真的嗎?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Cofit我的專屬營養師》在2024-4-3發表的貼文。我把它的重點拷貝如下(紅色字):輸入:瘦SWEET,享首次體驗價 350元(原價2,000元)以前的我,只要一天沒喝咖啡,精神就會超級差超想睡覺,但是營養師有説,過量咖啡因會影養荷爾蒙,影響減重。要是沒有荷爾蒙體質分析,還有營養師分析,我真的不會知道這些。因為飲食調整,整整兩個月沒碰咖啡,卻很有精神,不僅身體變健康,還明顯皮膚變好,氣色變好,重點是,我從53降到46,終於快回到懷孕前的身材!我用coffee和weight loss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搜到下面這幾篇論文:2016年:Caffeine intake is related to successful weight loss maintenance(咖啡因攝取量與成功維持減肥有關)2019年:Caffeine exposure induces browning features in adipose tissue in vitro and in vivo(咖啡因暴露會導致體外和體內脂肪組織褐變特徵)。棕色脂肪組織 (BAT)能夠快速產生熱量並代謝大量營養素,例如葡萄糖和脂質……這些結果表明,咖啡因可以在熱中性條件下促進 BAT 功能,並可能具有成人治療的潛力。2019年:Coffee Intake and Obesity: A Meta-Analysis(咖啡攝取量與肥胖:薈萃分析)。我們透過彙編截至 2019 年 2 月 PubMed 和 Embase 確定的 12 項流行病學研究的數據進行了薈萃分析。……我們的統合分析表明,較高的咖啡攝取量可能與減少肥胖有一定關係。2019年:The effects of caffeine intake on weight lo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咖啡因攝取量對減重的影響: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性回顧與劑量反應統合分析)。這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旨在總結咖啡因攝取對減肥的影響。 截至 2017 年 11 月,我們檢索了以下資料庫: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薈萃分析中納入了 13 項隨機對照試驗,涉及 606 名參與者。……總體而言,本薈萃分析表明,咖啡因攝取可能會促進體重、體重指數和體脂的減少。2020年:The effect of coffee consumption o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other biological risk factors for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咖啡攝取對第 2 型糖尿病胰島素敏感性和其他生物危險因子的影響: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我們對 126 名年齡在 35-69 歲的超重、非胰島素敏感的華人、馬來人和亞裔印度男性和女性進行了一項為期 24 週的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每天喝 4 杯速溶普通咖啡 (n = 62) 或 4 杯類似咖啡的安慰劑飲料 (n = 64)。結論:連續 24 週每天喝 4 杯含咖啡因的咖啡對胰島素敏感性或胰島素抗性的生物介質沒有顯著影響,但與脂肪量的輕度減少有關。2023年:Effect of Coffee and Tea Consumption on Adolescent Weight Control: An Interventional Pilot Study(咖啡和茶消費對青少年體重控制的影響:一項干預性試驗研究)。最終分析納入了 48 名青少年(11-14歲):咖啡組 18 名,綠茶組 17 名,安慰劑組 13 名。結論:咖啡攝取量以及茶兒茶素(在較小程度上)可能與青少年降低體重和肥胖有關。所以,不要說是花2000元,或是什麼首次體驗的350元,縱然是倒貼2000元,您真的敢冒險去跟Cofit營養師諮詢減重嗎?後記:讀者Elliot留言:所謂的荷爾蒙分析,就宋◯◯在搞的六大肥胖體質:P型、L型、C型、T型、E型、A型,用一台所謂的TG3D人體掃描機(應用於時尚業丈量服飾版型尺碼的)與問卷評測,建議與販售服用自家保健食品(要補什麼)與制定所謂的個人化飲食方案(要限什麼),治療熱量赤字看不見的「隱形發胖」,這樣的荷爾蒙分析體質,大概類似星座占星、生辰算命、脈輪能量後告訴你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要補充,與血型飲食雷同的劇本,不同的演員。350元、2000元的諮詢只是引客上門的gateway,還算是小錢,陷入那套話術迷魂湯後,後續數萬元的線上體態管理計劃與客製化保健食品訂閱,甚至無意義的進階檢測與門診才是主要業務。註:功能非醫學那一套說法都同一個模板,咖啡因會影響 cortisol levels and glucose, therefore, blah blah blah……讀者Kuan留言:佩服能發明這些543減肥法、奇怪名詞的人……。從兩年前拾回運動習慣及開始飲食控制,只把持熱量赤字的原則,減下近40公斤,重點是,我每天喝1升的黑咖啡。原文:咖啡會妨礙減重,Cofit營養師說的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9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要靠日常保健與飲食控制!中醫師授4穴道2茶飲控血壓
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心臟收縮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臟舒張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正常血壓值應≦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可再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兩種,各有不同的高血壓致病原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高血壓根據血壓量測的數值,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當舒張壓或收縮壓其中一項超過標準值時,即可能被判定為高血壓。(單位:mmHg)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我們更應時時注意血壓變化。高血壓辨證4分型中醫治療高血壓採用辨證論治,基本的辨證分型如下:1、肝火亢盛症狀:頭痛眩暈,面紅目赤,口苦咽乾,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2、痰濁上擾症狀:頭暈頭痛,胸脘痞滿,嘔惡痰涎,納呆心悸,肢體困重,舌苔白膩,脈弦滑。3、陰虛陽亢症狀:頭痛頭暈,耳鳴目眩,頭重腳輕,急躁易怒,心煩失眠,腰膝酸軟,肢體麻木或手足顫抖。舌質正常或偏紅,苔少或薄白,脈弦細。4、陰陽兩虛症狀:頭暈目花,心悸耳鳴,腰腿酸軟,失眠多夢,夜間多尿。若偏陰虛者,有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少津,脈細弦數;若偏陽虛者,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下肢浮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常用穴位按摩1、百會(督脈): 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是人體陽氣匯聚處,可安神定志、醒腦益智。2、風池(膽經): 位在後頸部腦髮際線上與枕骨下的交界處,兩手拇指分別按住左右兩側風池穴處,其餘四指固定在後枕部抓按。可祛風、解表、清頭目、利五官七竅。3、內關(心包經): 手腕橫紋正中,沿著兩條筋的中間往上2寸(約三手指寬)處。可寧心安神、和胃寬胸、降逆止嘔。4、太衝(肝經): 位於第一二腳趾骨交接的凹陷處。可平肝熄風、清熱利膽、明目。 高血壓患者飲食5原則1、均衡的飲食。2、多攝取含高纖維質的食物,預防便秘。3、少攝取含高鈉質的食品。4、避免攝取過多高膽固醇食物。5、三餐定時、定量,維持理想體重。 高血壓預防保健原則1、按時服藥,遵照醫師處方記載的藥物,不可以根據自己感覺血壓高或低來增減藥物,即使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也不可以擅自停藥。2、減重,保持適當體重,防止體重過重,而增加心臟負荷。3、運動,保持每天適宜運動或散步習慣。4、戒菸,菸中含有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使末稍阻力增加,血壓升高。5、預防便秘,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過度用力會使血壓升高。6、冬天應適當保暖,外出時應戴帽子、手套。7、每天睡眠充足,生活規律。8、減少壓力,保持情緒平穩。 最後提醒大家,有問題就看醫生,不要吃成分不明的藥物,才能常保身體健康!食療養生 中醫推薦山楂茶、決明子茶春季氣溫由寒轉暖,空氣中的濕度增加,身體容易積累濕氣,感到沉重和疲倦。若脾胃功能不佳,導致體內濕氣無法正常排出,進而會出現濕痰、肝陽上亢、腎陰虛等症狀。而現代醫學所稱的高血壓,與中醫所稱的「眩暈」或「肝陽上亢」相似,指的是氣血上衝至腦部而引起的症狀。這時候就可以透過「山楂茶」與「決明子茶」來進行身體保養。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經常飲用山楂茶,對於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決明子中醫傳統功效具有清熱明目、利水消腫、通便等。經現代研究,決明子也預防高血壓、降血糖的作用;同時一些研究也證明決明子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抗菌和抗腫瘤的作用。山楂茶準備食材:山楂果1至2枚。 料理方式:山楂果1至2枚泡茶飲用。食材介紹: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食用說明:需注意份量;份量過多,容易引起腸胃問題。另外,建議不要空腹飲用山楂茶,否則會增加胃酸,刺激胃黏膜;胃炎及胃潰瘍等這類患者,飲用過多山楂,反而會加重病情。決明子茶準備食材:決明子3錢。料理方式:決明子3錢,以熱水沖泡飲用。食材介紹:決明子-甘、苦、鹹,微寒。歸肝、腎、大腸經。食用說明:低血壓、易腹瀉的人不宜食用。
-
2024-04-18 焦點.健康知識+
「山豬」38歲英年早逝令人唏噓!醫列5大短命因素,久坐、熬夜追劇都是危險生活習慣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111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民國111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79.84歲。因此《瘋神無雙》節目班底、藝人「山豬」,在40歲不到的年紀就猝逝,令許多觀眾唏噓,更讓家人朋友們感到格外遺憾。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壽命的長短與基因、運氣、習慣等都有關係,但前二者我們無法掌控,唯有習慣得以改變。他列舉壽命減短的五大排行榜,讓大家可以避開這5大短命因素。壽命減短的5大因素排行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臉書粉絲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指出,壽命長短跟基因、習慣、運氣都有關係,其中基因與運氣都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他根據歷年各國不同的研究文獻歸納與排出壽命減短的五大因素排行榜,若你能盡量避開這五大短命因素,也較可能獲得更健康長壽的生命。短命因素第五名:失眠台灣失眠人口眾多,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有10分之一人口飽受慢性失眠症所苦。國內外許多研究都指出,失眠和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癌症、老年失智症、憂鬱症等都有關係,也讓死亡率增加。但也不是睡越久越長壽。洪永祥說,隨著年紀增長睡眠時間會減短,睡眠時間6-8小時是最長壽的睡眠時間。【洪永祥建議】盡量不要追劇與熬夜,不要把手機與3C產品帶進臥室,平時泡澡運動與靜坐冥想讓大腦學會真正放鬆。飲食方面可以多吃含有色胺酸(Tryptophan)的食物,因為色胺酸在體內能合成褪黑激素,能有效幫助睡眠。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全麥製品、大豆、香蕉、優酪乳等;其他有助於幫助睡眠的食物還有蛋黃、牛奶、糙米、小麥胚芽、蘿蔔、南瓜、馬鈴薯、香蕉、豆類、堅果類、全麥麵包、綠色蔬菜、芝麻、燕麥等。短命因素第四名:孤單國外研究發現,孤單、寂寞將使人身心健康衰退加速,減短壽命。孤獨的人罹患中風、心臟病及憂鬱的風險都較一般人來的高。【洪永祥建議】走出網路社交世界或加入一些興趣團體或志願服務,以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並與有共同愛好或價值觀的人建立聯繫;維持與家人、朋友或鄰居的親密關係,定期與他們聯絡或見面,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並傾聽他們的故事和需求。另外銀髮族若小孩離家老伴過世還是可以追求自己的愛情,若還是深深覺得孤單難耐,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了解自己的孤獨感的根源,並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思維和情緒; 除此之外,日常培養一些個人的興趣或愛好,如閱讀、寫作、繪畫、運動等,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自我效能,並享受獨處的時光;或是養一些寵物,像是狗、貓、鳥等,以獲得陪伴和情感的滿足,並增加自己的責任感和活力。短命因素第三名:久坐大家都知道久坐對健康傷害很大,但現今許多工作者很難避免就是得一直坐著。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過12小時死亡風險增加38%。【洪永祥建議】想要長壽不論是辦公打電腦或是在家看電視,能站就盡量站,直到腳痠再稍微坐下來,若現實因素不能站,每隔30分鐘左右起身,並且至少稍微走動,或者甚至進行簡短的伸展運動,這也迫使你停止盯著電腦,可以避免眼睛疲勞和乾眼症風險。短命因素第二名:抽菸抽菸較容易早死是毋庸置疑的。吸菸會導致全身所有部位的癌症,包括乳癌、結腸和直腸癌、肺癌、口咽癌、食道癌、胃癌、肝癌、胰臟癌、子宮頸癌、膀胱癌、腎臟和輸尿管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等;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死亡率也會因為吸菸而增加。吸菸還會造成皮膚老化、牙齒變黃外,也可能影響睡眠品質。【洪永祥建議】沒有什麼其他的建議,為了自己跟家人的健康請馬上戒菸,電子煙一樣毒,一樣要戒掉。短命因素第一名:肥胖為何「山豬」一感冒就休克英年早逝?洪永祥指出,除了患有致命的紅斑性狼瘡外,他判斷應該也跟肥胖息息相關。有研究指出,肥胖5年會讓死亡風險加倍;肥胖長達15年的人,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洪永祥說,很多民眾沒有認知到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但事實上,長期以來國人十大死因中,高達8項都和肥胖有關,包括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洪永祥建議】減重的方式不外乎生活習慣、藥物和外科手術,通常以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等生活習慣為主。努力過半年之後還是減不下來,病態性肥胖就務必尋求醫師的用藥物和手術方式。8種好習慣,平均壽命較長洪永祥最後指出,根據美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擁有8種良好習慣的人,平均壽命較長。1.積極鍛鍊身體2.沒有鴉片類藥物成癮3.不吸菸4.控制壓力5.良好飲食6.不酗酒7.保持良好的睡眠8.擁有積極社交關係【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17 寵物.寵物疾病
突然大量喝水、多尿...貓咪「腎衰竭」會好嗎?腎貓症狀、飲食建議一次看
貓咪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近年來,養貓人口逐漸成長,但貓咪照護你知多少?根據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與台大獸醫學院調查,家貓十大死因之首為「腎衰竭」,老化和體內水份不足為兩大主因。貓咪腎衰竭分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兩種。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本篇帶您了解貓咪腎衰竭成因、症狀,教您預防貓咪腎衰竭。貓咪腎衰竭分兩種 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1. 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Feline 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超過七歲的熟齡貓為高危險族群,其腎功能會在數月到數年間發生不可逆性、漸進性喪失,也是老年貓最常見致死性疾病之一。據統計,15歲以上的老年貓約有20%~50%機率有一定程度的腎退化問題,身體只需要25%的腎功能,便足夠過濾體內毒素,臨床上不少貓咪在腎功能已損失75%以上才被確診慢性腎病。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正常健康腎臟有6大功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維持體內水平衡●維持鹽分平衡和其他電解質●維持體內酸性平衡●維持血壓的正常●製造荷爾蒙慢性腎衰竭雖然不會造成貓咪立即死亡,但對身體的傷害是長期且不可逆的,由於腎功能衰退,導致腎臟無法正常運作,貓咪身體便開始出現各種病狀。除了腎功能老化及長期飲水量不足之外,多囊性腎病(PKD)、腎小球腎炎、腎腫瘤、感染、毒素皆會對腎臟功能會造成腎臟傷害,然而真正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其實難以確定,因此貓咪定期健康檢查,非常重要!2. 急性腎衰竭嚴重且易於短時間內致命的病症,相較慢性腎衰竭,通常急性腎衰竭只要及時治療是可逆的,可能的病因為中毒、創傷、感染、極度脫水、阻塞、心衰竭造成的低血壓等。其中公貓尿道細,易產生結晶栓塞、尿道阻塞,造成下泌尿道症候群;母貓雖然尿道比較大但好發膀胱炎,其症狀為頻尿、血尿、結石等,若不及時治療,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貓咪慢性腎衰竭症狀透過超音波檢查、血檢肌酸酐(Creatinine)和尿素氮(BUN)的指數,可判斷貓咪腎臟健康程度,由於貓咪對忍痛耐力高,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由於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發生以下10種症狀,請立即送醫治療:●嘔吐●胃酸過多●口腔潰瘍●虛弱無力●便秘●嚎叫●拒絕進食●吃貓砂或舔水泥牆(貧血症狀)●抽搐●失明(高血壓導致)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貓咪慢性腎衰竭分四期依照國際腎臟學會(IRIS)貓咪慢性腎衰竭分4期為:腎功能不全前期、腎功能不全後期、腎衰竭 末期、腎衰竭末期:1. 第一期(stage1):腎功能不全 前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33%~99%之間,難在此階段診斷出腎病。●腎病第一期不用過度恐慌,但需要在生活習慣方面做調整。●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以下,其他跡象如體內電解質過低、稀釋的尿液,或發現過多蛋白質殘留尿液中,需留意腎臟畸形的可能。●無法看到典型的臨床症狀。●視貓咪病情進展而定,通常進入二期之前,第一期可能維持好幾年。第一期治療以平衡電解質、鼓勵貓多喝水、調整主食漸進式調整為高齡貓飼料和罐頭、觀察體重變化、定期檢查為主。2. 第二期(stage2):腎功能不全 後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25%~33%之間,雖然腎臟很費力但仍然能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至2.8,並有電解液失衡現象。●這個階段的貓咪喝水量、排尿量比平常多,高血壓通常在這此期出現。●貓咪越早進入第二期,往後惡化速度越快。若配合治療,二期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到幾年。第二期治療建議主食更換腎貓飲食,如:腎臟處方飼料或罐頭,以不增加腎臟負擔為主,若在此階段貓咪出現嘔吐、食慾不佳需採取藥物治療,有助腎貓提升食慾、保持體重。3. 第三期(stage3): 腎衰竭 前期●此階段示貓咪腎功能大約剩15%~25%,腎臟已無法正常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2.9至5.0。●腎病症狀於此階段出現,喝水量、排尿量大幅增加、嘔吐噁心、食慾不振。●腎病第三期需積極治療並與給予藥物加以控制。●在腎病第三期,視治療成效以及貓咪對療程的接受度,若治療順利,第三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至3-4年。第三期治療除了沿用第一、二期飲食調整,此階段貓咪通常出現更多病徵,如:貧血、尿毒症等,經醫師依病情評估後,決定是否給予輸液治療來輔助腎臟排出毒素和廢物。此階段常見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鉀離子補充、胺基酸補充、貧血治療。4. 第四期(stage4):腎衰竭 末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僅剩不到15%。●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5.0以上,血磷也會升高。●主要症狀為嚴重嘔吐噁心、幾乎不進食及虛弱無力嗜睡。第四期治療建議著重在安寧照顧,視貓咪生理條件和對醫療行為接受程度繼續第三期治療方式,或是選擇更侵入性的處置。此階段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鼓勵進食、磷結合劑以及飼主的陪伴。腎貓該吃什麼?腎貓飲食5建議《台灣腎貓協會》建議,家有腎貓,飲食建議五原則:低蛋白,高生物價、低磷,水份足、熱量夠。1. 低蛋白飲食蛋白質的攝取控制可以讓尿素氮下降,有助舒緩腎貓病況舒緩。若是尿素氮太高,可能會造成貓咪食慾下降,反胃嘔吐等症狀。2. 高生物價高生物價蛋白質有完整的必須氨基酸,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比較少,能有效吸收利用以減少腎臟負擔。3. 低磷飲食腎功能不全的貓咪很難將身體中過多的磷排出體外,過度負荷可能導致高血磷讓腎病加速惡化,也會影響體內鈣離子平衡,讓貓咪更加不舒服。4. 水份充足貓咪一般每日每公斤需要40-60ml的水,貓咪若吃處方飼料,更需注意每日飲水量。5. 補充熱量低蛋白飲食易造成貓咪熱量不足,需要以優質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增加其它熱量來源,防止體重快速下降。腎貓通常會換成處方飼料為主,有些飼主會以為有添加藥效,所以吃了處方飼料就會好,其實是不對的!慢性腎衰竭是不可逆的,無法靠藥物痊癒,僅能透過飲食管理、日常照護減緩惡化速度。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果要為貓咪補充其它營養,需根據血檢了解有沒有其它併發症,如貧血,高/低血鉀,或代謝性酸血症等,再視情況額外補充養分。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貓咪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何預防貓咪腎衰竭1. 多喝水 由於貓科動物是為肉食性動物,水份攝取通常來自於肉類本身,但不少家貓都以乾飼料為主,乾飼料含水量通常不超過 10%,加上貓咪舌頭呈倒刺狀,飲水效率很差,因此不太會主動喝水,喝水頻率也不高。貓科醫學會理事長 翁浚岳(伯源)醫師4建議讓貓咪多喝水:●一餐飼料,一餐濕食(罐頭+水)●流動的水如噴泉式飲水機,引起貓咪興趣●天熱時,放顆冰塊至飲水機滾動,引起貓咪好奇●定期更換新水(貓每日建議飲水量 = 貓體重(kg) x 40~60c.c)2. 飲食控制中老年貓的對蛋白質需求不如青壯年時多,過量攝取會因分解蛋白質而產生過多尿毒造成腎臟負擔。另外許多零食、罐頭甚至飼料都含鈉,過多的鈉會造成高血壓,間接造成腎的傷害,而鉀攝取不足也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此外,若貓咪長期缺乏磷,可能會造成貧血或酸鹼不平衡,但長期過量的磷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慢性腎臟疾病。正常健康貓咪磷含量攝取量需低於350mg/100kca,但若是腎貓,磷含量則必須低於250mg/100kcal,避免加速腎病惡化。3. 環境及毒物控制 吃到對貓咪有毒的物質,如清潔劑、殺蟲劑與一些植物,或是長期吃人類的食物、飼料保存不好產生黴菌毒素等,都可能會造成貓咪中毒,進而造成腎臟傷害。4. 定期健康檢查透過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參考資料台灣腎貓協會延伸閱讀:貓咪沒尿尿,為何一直進去貓砂盆?專家盤點「7大症狀」,小心貓咪腎已出問題 肥胖、糖尿病、失智症...可能是「皮質醇」惹禍!哈佛醫師:這2種東西不要碰
-
2024-04-11 養生.健康瘦身
10種食物幫助加速脂肪代謝 趕在夏天來臨之前甩掉肥肉
肥胖不僅僅會影響外觀,也對健康直接或是間接造成些許影響。肥胖不只是體重的問題而已,脂肪的堆積才是關鍵,因此,正確的體重控制,應該是學會如何消除體內的脂肪。10種食物幫助加速脂肪代謝營養學教授王進崑指出,運動與飲食控制是減重最基本的原則,然而正確選擇可以幫助脂肪燃燒的食物,更容易達到減重的效益,因為攝取能夠幫助燃燒脂肪的食材,可以有效地促進脂肪代謝,幫助維持好身材。 肉桂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研究顯示,在食物中添加1/4至1茶匙的肉桂,立刻可以讓身體脂肪分解並加速代謝,肉桂的燃脂效果是綠茶的2.5倍。 富含維生素B1、B2之食材維生素B1及B2對於熱量的代謝相當重要,它們是酵素的輔脢,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B1及B2時,酵素就無法發揮作用。因為維生素B1、B2是水溶性的維生素,無法儲存於體內,多餘的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也相當容易隨著食品加工過程而流失,因此,需要時常補充。 動物肝臟稱得上是維生素B群的寶庫,但是全穀類、五穀雜糧、酵母、小麥胚芽、豆類、牛奶、肉類等,也都是重要的維生素B1、B2來源,也可以從中攝取。 富含天然酵素之食材酵素不但能夠減少中性脂肪囤積在血液中,也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達到燃燒脂肪的功效。因此,適當補充酵素,可以達到節省體內酵素流失的目的,身體就能夠有效地利用體內的酵素來消耗多餘的脂肪,自然可以促進熱量的代謝。我們常吃的鳳梨、香蕉、木瓜、奇異果等水果,都含有非常豐富的酵素,另外,常在餐桌上的香菇、白蘿蔔、洋蔥、山藥、豆芽菜等蔬菜,酵素的含量也非常豐富。 共軛亞麻油酸共軛亞麻油酸是亞麻油酸的同分異構物,已經發現具有增加肌肉以及減少體脂肪囤積的功效。除此之外,共軛亞麻油酸還具有清除自由基以及抗癌等效果,專家建議,可以從葵花油中攝取共軛亞麻油酸。 富含大豆皂角之食材大豆皂角能讓腸胃不容易吸收多餘的熱量,同時也具有抗氧化、調降血低膽固醇以及血脂肪的作用,還能夠抑制血栓生成、防止動脈硬化。大豆及大豆製品,包括豆腐、豆皮、豆漿以及味噌中之大豆皂角含量,都相當豐富,也是很好的攝取來源。 富含木質素之食材木質素可以活化腸道功能,使排便變得通暢,並可刺激體內新陳代謝,使脂肪不容易堆積在體內。包括芝麻、燕麥、穀類、可可亞、大豆、亞麻仁……等,都含有很豐富的木質素,可以從中取得。 含咖啡因之食物咖啡因是茶以及咖啡苦味的來源,可以刺激腦部活動、振奮心情,同時還有利尿的效果。研究發現,咖啡因有促進脂肪分解的功效,包括我們常喝的綠茶、烏龍茶或是咖啡等,其中都含有咖啡因。但是要特別注意,喝咖啡的時候,不要加糖和奶精,咖啡因燃脂的功效才能夠充分發揮。另外,喝咖啡會感覺心悸的人,並不建議嘗試。 含輔脢Q10之食材Q10是身體燃燒熱量時所必備的物質,若是體內的Q10足夠,則所攝取的脂肪就能夠充分地被代謝分解。除了燃脂這個功效之外,Q10也具有抗氧化作用,並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有助於維持健康。富含輔脢Q10的食物,包括秋刀魚、沙丁魚、鮭魚、鮪魚等魚類,而牛肉或是羊肉等肉類,菠菜、花生、豆腐、豆漿、橄欖油、葵花油等食材中,也有相當豐富的含量。 納豆輔脢納豆黏液中的酵素已經發現可清除體內的血栓,還能夠促進燃燒脂肪,抑制過剩的脂肪儲存,研究也證實,適當地攝取納豆,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辣椒素辣椒粉、辣椒油以及辣椒,都含有豐富的辣椒素。辣椒素被發現具有燃脂的功用,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加速能量的代謝,但是腸胃道功能比較不好的人要小心選用。 延伸閱讀: ·科學認證「有效降血壓6食物」1圖看 1飲品少喝1/4瓶收縮壓就減5成 ·醫示警「5種非典型猝死族群」:每個人身邊都有! 常暴飲暴食、飯後做1事恐要你命
-
2024-03-28 養生.聰明飲食
間歇性斷食減肥安全嗎?隔日斷食法、限時進食法有哪些差異?
全球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數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若出現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空腹三酸甘油脂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腹部肥胖這五項症狀中的三項,就定義為罹患代謝症候群。有代謝症候群者在未來有較高共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發生的風險,有鑑於飲食是誘發代謝症候群的主因之一,諸多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的飲食型態油然而生,其中,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你了解間歇性斷食嗎?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透過設定特定時間進食與禁食,來達成體重控制及改善代謝功能的目的。根據不同指引,飲食控制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常見類型有以下幾種。.5:2斷食法、4:3斷食法:以固定週期在一週中禁食數天,其他天可自由進食。5:2斷食法為一週禁食2天;4:3斷食法則是一週禁食3天。.隔日斷食法:以一天完全禁食,一天正常進食方式交替循環。.限時進食法:一天中完全禁食時間需大於12小時,而其他時間可以自由進食。16/8斷食法即屬於一種限時進食法。斷食會產生哪些生理變化?間歇性斷食在飲食上的規律性能夠減少過多夜間進食的可能性,讓飲食更符合生理時鐘,並減少夜間飲食引起的血糖與胰島素波動,進而控制糖化血色素以及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風險。除此之外,限制飲食時間也與消化道菌相變化有緊密關係。研究顯示許多導致肥胖的菌叢在限制飲食族群中比例較低。在細胞能量代謝轉換方面,禁食期間,細胞能量來源由葡萄糖轉換為脂肪酸與酮體,酮體不只能夠作為能量來源,也與許多調控健康及老化的蛋白質有關。斷食期間,細胞會增加抗氧化防禦系統、DNA修復、粒線體生合成與自噬作用,使得細胞對於外界有更強的適應力。當再度開始進食時,細胞會增蛋白質合成、粒線體生合成,並減少酮體及自噬作用,使細胞生長更具可塑性。間歇性斷食安全嗎?對於大多數非糖尿病患者而言,間歇性斷食是安全的,但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的人應先諮詢醫師。糖尿病患者實施間歇性斷食前應與醫師討論,可能需要調整用藥及加強血糖監測以避免低血糖發生。面對代謝症候群,除了斷食你還有這些選擇對抗代謝症候群,不僅僅是飲食調整那麼簡單,而是需要一個全面的生活方式改變。除了飲食管理,還涉及體重控制、運動習慣的建立,以及壓力管理等多方面的努力。飲食策略:平衡與適量.低鹽飲食:過量的鹽分攝入會增加心血管負擔,尤其對於血壓較高的人而言,減少鹽分攝入至每日6克以下是關鍵。.低油與高質量脂肪:選擇單元不飽和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以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適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優先選擇全穀類和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如糙米、燕麥和豆類,以穩定血糖。.高纖維攝取: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水平。運動與體重管理.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游泳或騎自行車),配合肌力訓練,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體重控制。.體重控制:目標是達到並維持健康體重。即使是5%-10%的體重減輕,也能顯著改善代謝症候群。精神健康與睡眠質量.壓力管理:長期壓力可加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實踐放鬆技巧如深呼吸、瑜伽或冥想,有助於減輕壓力和改善心理健康。.優質睡眠:確保每晚7-9小時的優質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會干擾體內的代謝過程,增加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透過這些綜合性的生活方式改變,不僅能有效管理代謝症候群,還能促進整體健康與福祉!延伸閱讀:.一天吃三餐好還是只吃兩餐?不止空腹血糖降,研究列5改善數據做這建議.50歲以下注意!年輕罹癌者變多!出現「10罹癌警訊」要當心,你有中幾項?.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參考資料:Hsieh, Yu-Ping, Po-Yin Lai, and Po-Tsang Chen. "間歇性斷食的生理代謝及臨床成效." 內科學誌 34.6 (2023): 428-436.Patterson, Ruth E., and Dorothy D. Sears. "Metabolic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 37 (2017): 371-393.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7 養生.聰明飲食
海鮮也有低脂、高脂之分!一圖教你聰明選擇適合瘦身的海鮮
夏天腳步近了,減肥旺季將至,許多人展開「增肌減脂」的鏟肉計畫,尤其飲食控制最重要,大家常以優質蛋白質的海鮮、豆製品和雞肉作為「減脂」的主要食物。海鮮根據脂肪含量有低、中、高之分不過,營養師彭逸珊表示,海鮮有低、中、高脂肪之分,並非任挑任選,建議宜選擇吃對低脂、中脂肪的海鮮。彭逸珊也提出一份海鮮脂肪含量比較表,可協助大家聰明吃對海鮮,減脂路上可以更輕鬆、少走冤枉路。低脂海鮮包括香魚、黃魚、白鯧、文蛤、白蝦;中脂海鮮則有鮭魚、虱目魚、肉鯽、鱈魚;高脂海鮮則包括秋刀魚、鯖魚、虱目魚肚等。進行減脂時,不要因為補充魚油而吃進太多高脂魚類減脂食物首推吃海鮮,彭逸珊指出,魚類屬於優質蛋白質,雖然高脂魚類含有較多的魚油,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在減脂期需要達到熱量赤字時,這部分比較容易忽略,因此建議應選擇吃低脂、中脂的海鮮,並且可補充魚油。在食用頻率上,以吃低脂海鮮為主,每周穿插2至3次吃中脂肪類海鮮。彭逸珊強調,飲食上全以低脂海鮮搭配豆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以及雞胸肉等食材。另外,也可選擇從保健品補充魚油。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2 醫療.消化系統
咖啡當水喝,心臟刺痛查不出心臟疾病,卻查出另3種病!
台中一名40多歲男上班族,常覺得壓力大,為紓壓他把咖啡當開水喝,一天最高喝1000CC的黑咖啡。日前突然驚覺胸悶、心臟刺痛,擔心有冠狀動脈疾病,到大甲李綜合醫院就診,發現有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及輕微的胃潰瘍,藥物治療與飲食控制,已經逐漸恢復正常。咖啡當水喝 胃食道逆流「火燒心」讓心臟刺痛醫師安排抽血、心電圖、超音波檢查後都正常,在醫師建議下轉至肝膽腸胃科,經過評估疑似胃食道逆流,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有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及輕微的胃潰瘍,並檢測無幽門桿菌感染。大甲李綜合醫院的台中榮總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彭彥鈞表示,患者就診時自述,胸口心臟部位會不定期的產生刺痛感,胸口也會悶痛,先前經過心臟科醫師進行相關心臟檢查,均沒有發現異狀,患者過去曾罹患食道逆流,同時表示下腹部偶有痛感,因此,進一步安排檢查。彭彥鈞表示,經過檢查,發現患者有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腸壁至少有多處受到侵蝕,胃部也有輕微的發炎與潰瘍,先給予用藥治療,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與後續追蹤,患者症狀已明顯改善。他說,有些患者胃食道逆流會伴隨胸痛,病徵與心絞痛的症狀類似,心臟造成的胸痛必須先做心臟科評估,是否需要心導管緊急治療,若經內視鏡診斷後胃食道逆流則給予藥物及用藥物、改善飲食與生活形態即可。心臟刺痛由胃食道逆流引起 更查出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心臟刺痛當下真的嚇死自己,立刻飛奔到醫院就診。」林姓患者透露,家中有三高家族病史,因此,當心臟產生刺痛感時,猶如針在刺的感受,完全不敢拖延,馬上先看心科,所幸沒相關檢查後都沒問題,才放下心中大石,但是刺痛感卻還在,經醫師建議改轉診肝膽胃腸科,沒想到,居然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火燒心」心臟刺痛,進一步檢查還有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林男說,他每天到公司上班,一大早便先喝黑咖啡提神,喝完再續杯,幾乎已經到了把咖啡當開水喝的模式,工作忙起來,不自覺喝黑咖啡紓壓,有時一天喝了1000CC,偶爾搭配吃甜食,長時間下來,胃食道逆流症狀加重都不自知,經過醫師診斷後,先戒斷咖啡,調整飲食與生活模式,依照醫囑服藥,經過追蹤與治療,症狀才逐漸改善,也不再有心臟刺痛。彭彥鈞表示,患者可能工作壓力過大,情緒緊繃促使胃酸分泌,吃東西吃太快,再加上過量喝咖啡,形成壓力性潰瘍與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刺激胸口的食道產生灼熱,讓不少人誤認為心臟出問題,尤其咖啡、茶含有較多的咖啡因,會導致食道下端的括約肌鬆弛,更容易發生逆流,建議患者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才能舒緩病症。
-
2024-03-0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書田診所蔡培斌院長養身之道著重「兩面向」,醫院管理以日本職人精神打造醫療精緻化
位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旁的「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30年來致力於提供民眾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雖名為診所,卻涵蓋了泌尿科、眼科、家醫科、小兒科、胃腸科、皮膚科等19個科別,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書田創立於民國82年,從泌尿專科開始,逐步成立各領域專科,落實社區照護的精神。在書田行醫逾30年,蔡培斌回首這段白袍歲月,或許早在父親取名當下,就種下與杏林的緣分。他笑說,名字中的「斌」,一般人會以為是「文武雙全」的意思,後來才知道還有一種「學文學武都不精,只好學醫」的說法。從北榮到書田 40年師徒情蔡培斌從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退伍後,到台北榮總外科擔任住院醫師,後來選擇投入泌尿外科的領域。當時的泌尿科主任是現任書田診所執行長陳明村,奠下他們近40年的師徒之情。他因此經歷了台灣泌尿科醫學的進步,包括結石從需要開刀到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內視鏡碎石手術等不需動大刀的治療方式,讓醫療對病患愈來愈友善。在工作上,蔡培斌非常尊重老師陳明村的意見,當有新想法時,會與老師分享討論,「陳明村執行長,真的是我們人生的榜樣」,從醫學到生活都是如此。他分享,某次體檢發現頸椎有退化性病變,令他有點害怕,連忙去問老師,當時老師說,「不要理它,我比你更嚴重」,他才知道這是泌尿科醫師的職業病,因此釋懷了。借鑑日本職人 醫療精緻化臨床工作之餘,蔡培斌喜愛到日本旅遊,並感受日本的「職人精神」,成為醫院經營的啟發,他以飯店床位為例,日本有不到40個房間的飯店,小小的卻很精緻,這也呼應了陳明村過去擔任書田院長時,曾請飯店人員來指導同仁服務,因為飯店做服務是最到位的,也可落實於醫療服務上。「我常鼓勵同仁,請大家在服務方面多做一點努力。」蔡培斌認為,服務態度和清潔是民眾一眼就能看到的,診所要朝「精緻化」經營,除了讓病人方便就醫,更希望將精緻卻非高不可攀的「職人精神」,落實到服務態度、環境清潔等讓病人有感的層面,在追求醫療品質的同時,也要做好相關服務,完成診所在醫療體系中肩負的責任。衛生醫療教育 傳遞要適切衛生醫療教育很重要,蔡培斌表示,診所在社區接觸民眾,除了透過媒體傳遞醫療知識外,更要兼顧「正確與合適」,因為網路上很多資訊是個人的經驗分享,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網路資訊講求「輕薄短小」,對現代忙碌的人來說,正確卻冗長的醫療資訊,可能沒有足夠時間去理解,因此希望傳遞的衛教訊息是精簡合適的。每一個人都會感受到時代變遷帶來的影響,他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心態,持續學習新的東西。過去30年,讓蔡培斌醫師成為如今的蔡院長,但比他資深10年、20年的醫師都還在崗位上,所以他也抱持「能做就繼續做」的心態來服務民眾,同時不忘提攜後進,找年輕醫師加入團隊。年過耳順的蔡培斌說,他是「法定老人」,已經拿到台北市的敬老卡,「我唯一對敬老卡有點不同的想法,就是卡片上這副眼鏡,我有掛眼鏡嗎?為什麼要給我一副眼鏡?」他認為,並非每一個老人都有戴眼鏡,雖然卡片傳達的是對年長者的精神意象,但在多元化的社會裡,還是希望可以有不同選擇,期待有機會拿到「沒戴眼鏡」的敬老卡。養身之道:少吃多動,飲食控制蔡培斌熱愛醫療工作,對於自己的健康也很重視,他的養身之道在於少吃多動,飲食控制是他很注意的環節,「晨起運動後,看著體重的數字,就會知道今天進食的量要不要調整」。「健康的身體,來自健康的生活」,面對高齡化時代,蔡培斌平均日行近2萬步,認為想要擁有健康,需要自己主動、積極地將健康的態度落實在生活中。蔡培斌小檔案年齡: 66歲專長: 泌尿科、攝護腺肥大雷射手術、尿路結石、內視鏡碎石手術、男性性功能失調治療、尿路感染、慢性骨盆腔疼痛、尿失禁、 包皮槍手術現職: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院長學歷: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經歷:台北榮總泌尿科特約主治醫師、陽明醫學院臨床講師、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的身體,來自健康的生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03 養生.健康瘦身
吃水果減肥當心脂肪肝!營養師盤點NG減重法:只靠運動減肥也無效
減重是許多人一輩子的課題,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涂秀蓮指出,減肥偏方多,不論網路廣告或口耳相傳減重方法都有迷思,減重者仍應先建立健康減重的觀念,才能減掉肥肉、贏得健康。單一食物減肥法:除了營養不良,可能造成脂肪肝。涂秀蓮表示,許多人減重,以為不吃肉、只吃蔬果就會瘦。雖然蔬菜含豐富纖維素,容易有飽足感,實際上,只吃蔬菜不能供給身體所需營養,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身體反而會消耗原本的肌肉及內臟組織,不但減脂不成,反衍生肌少症。網路上流行的水果減重法,包括只吃香蕉、只吃蘋果、只吃葡萄柚等方式,涂秀蓮表示,有些人想藉此達到暫時減肥成功的效果,但除了營養不良,如果不能控制總熱量攝取,水果中豐富的果糖反而容易在體內轉化成三酸甘油酯,造成血中三酸甘油酯過高,甚至脂肪肝。瀉肚子減肥法:瀉肚子排不掉體脂肪有人利用「努力瀉肚子」減重,涂秀蓮指出,不管是中藥減肥茶、市售油切茶、高纖粉,都是利用降低食欲或增加飽足感,甚至加速腸胃蠕動增加糞便排出,但實際上脂肪層是皮下組織,不在腸胃道裡,排出來的頂多是食物的油脂,不會是體脂肪。脂肪是透過能量的轉換,代謝成小單位的游離脂肪酸和甘油,提供身體組織和肌肉運作的能量。身體可以「消耗」體脂肪,卻不可能「拉出」體脂肪。只靠運動減肥法:得加上飲食控制,才能達成減重目標。有些人對食物難忌口,有「靠運動就會瘦」的想法。涂秀蓮表示,任何運動在前30分鐘主要消耗肝糖,超過30分鐘才會開始消耗體內脂肪,所以耐力型的運動才是燃燒脂肪的主要途徑。1周3次、1次30分鐘的中度運動,約可以消耗300大卡,持續1個月後僅減約0.5公斤,中度運動包含快走、騎腳踏車、滑雪、網球、跳舞等。在減重部份,運動屬於輔助工具之一,不能單靠運動就想減重,還是要以飲食控制及生活上習慣的改變為主。但每周規律運動,即使體重沒有降低,也可以降血壓、降血脂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一般輕度運動建議在飯後1小時,中度運動在飯後2小時,高度運動在飯後3小時。不建議飯後馬上運動,因為飯後胰島素分泌上升,會抑制脂肪分解,且進食後腸胃等消化器官需要大量血液消化吸收,當全身肌肉在運動時,也需要大量血液參與,導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亂,這種紊亂既影響運動效果又危害身體。有些人作了運動不瘦反而變重,可能原因為:1. 飲食不忌口:運動會促進食欲,若不忌口,消耗的熱量都比不上吃進去的熱量多。2. 沒有持之以恆:或是沒有達到該有的運動量。3. 做錯運動:舉例來說,無氧運動例如重量訓練等,目的是讓肌肉更結實,減肥效果非常有限。而有氧運動,像是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才可以讓心跳持續性加速,提高新陳代謝率,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這一類運動才是適合減重的運動。而持續運動的祕訣,包括: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運動;把運動列為行事曆中最優先順序,變成生活的一部份;找伴一起運動;生活中多走路少開車,多走樓梯少搭電梯等,增加日常的身體活動。最後就是不要輕易放棄,即使中斷運動,也要要求自己接續下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03 養生.健康瘦身
愈甜的愈後面吃!為什麼營養師建議水果應該在飯後吃比較佳?
每年農曆春節,和美食擁抱歡愉過後,換來的是磅秤上的悔不當初。要胖很快,要瘦卻很難,在體重和熱量之間糾纏不休,在滿足與挨餓間苦苦掙扎。減肥方法很多,從最基本的減少熱量攝取,到這幾年最流行的限制進食時間、限制食物種類,有人覺得有效,有人很快復胖。我們請醫師、營養師分析幾大減肥方式的優缺點,看看哪一種最適合你。元宵節過後,代表農曆新年正式畫下句點,也是準備減肥「還債」的時候。人人都熟知「要胖很快,要瘦卻很難」,營養師說,「管住嘴」很重要,只要能「戒糖」,減重大致已成功一半。在飲食方面也可以增加蔬菜和蛋白質的量,進食順序也是一大重點。維持肌肉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消耗熱量。不吃東西在初期體重下降得快,主要原因是未進食導致肝醣大量分解造成的脫水現象,而不是真正的消耗脂肪,長期的節食還會影響基礎代謝率。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比喻,有些人在減重初期,體重數字的確會下降得很快,過沒多久卻開始出現瓶頸、停滯期,但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體重變化就像階梯一樣,一階一階之後會進入一個平衡狀態,但只要在對的狀態下往前進行,就可以打破這個狀態。衛福部國健署提醒,限制熱量攝取的飲食,要注意是否達到身體「基礎代謝率」需求,一旦每日熱量攝取低於1200大卡,就很難從限量的食物滿足身體各種營養需求,而需借助綜合維他命、礦物質補充。所謂「基礎代謝率」是指身體在沒有任何活動狀態下,還是需要消耗能量,以維持呼吸與心臟等器官運作基本生理功能,也就是身體所需最低限度的熱量。如果再加上每天的活動,還有消化代謝食物所需要的熱量,就是整天所需要的熱量。基礎代謝率是影響整天所需熱量的關鍵,肌肉會大幅影響基礎代謝率,所以維持肌肉量能幫助維持基礎代謝率。不能只看體重數字減少,過度節食會減掉肌肉。有些民眾會藉由「計算熱量」減肥法,限制卡路里攝取,吳映蓉說,減肥本來就是要限制卡路里,靠增加活動、運動及提升新陳代謝消耗的熱量,要大於攝入的熱量,達到「熱量赤字」;但不要只專注體重數字減少,而是應該看整體的脂肪與肌肉分布比例。減重要在均衡飲食的情況下減去熱量,但很多人會選擇不吃東西、只吃青菜或水煮食物等,吳映蓉提醒,這樣會減掉肌肉,反而更快復胖。在均衡飲食下,建議提高蛋白質量與蔬菜量,碳水化合物(主食類)和水果則可以減少。先吃蛋白質和蔬菜,主食、水果最後吃,避免脂肪堆積。最重要的是進食順序,吳映蓉說,可以先吃蛋白質和蔬菜,細嚼慢嚥10分鐘後再吃其他食物,例如,先吃豆魚肉蛋類,之後再吃玉米等,最後再吃水果,可以把握「愈甜的愈後面吃」的原則,讓血糖波動小,才不會一下子分泌很多胰島素、加重脂肪堆積。吳映蓉補充,各種蔬菜都很好,甚至包括藻類、菇類也都是很好的選擇;蛋白質食物比較推薦雞肉、魚肉等低脂的肉類,或是毛豆、黃豆等植物性蛋白與豆腐、豆乾等,也都是不錯選擇,牛肉等紅肉攝取量則可減少。正餐只吃水煮,餐間卻狂嗑零食,減肥肯定破功。「戒糖就成功一半」,吳映蓉說,戒糖在飲食控制過程中占重要比例。過年期間民眾大魚大肉,吃年糕或糖果餅乾等零食,也會放縱讓自己喝幾杯手搖飲;但過完年了,就應該開始把這些飲食戒除,同時也要減慢吃飯速度,吃完飯盡量讓自己動一下,不要馬上坐下或躺下。吳映蓉說,有些人會在正餐時間選擇水煮餐等,想讓自己吃得健康,但卻又在餐間吃洋芋片、蛋糕等零食,讓她直呼,「管住嘴」真的很重要!每日飲食建議攝取份量吳映蓉說,各大類食物的份量不好計算,沒有要減重的民眾,可以用自己的體種簡單計算「一日」所需份量。計算方式如下:.豆魚肉蛋類1.體重/102.魚肉、瘦肉1份=半個手掌大3.蛋1份=1個全穀雜糧類1.(體重/10)X0.5碗2.1碗=1平碗水果類(體重/10)X0.5份1.1份=2/3碗蔬菜類1.比水果多1份2.1份=等於煮熟後2/3碗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26 醫療.心臟血管
忽冷忽熱最容易讓心臟受不了!別太早出門、藏好身體4部位…秋冬護心保暖8要訣
近來天氣忽冷忽熱的情況愈來愈常見。上周還熱呼呼,但這二天又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寒冷,氣象署針對新北市等9縣市發布低溫特報,恐10度以下。醫師提醒,出門前一定要做好保暖,特別是頭頸部。其實如果是一直持續冷可能還比較容易防範,但就是這樣忽冷忽熱的溫度,最容易讓心臟受不了,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要小心,心肌梗塞跟中風可能隨時爆發。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代理部主任田知學提醒,出門前一定要做好保暖,特別是頭頸部。如果天氣太冷,長輩可以評估是否要出門。田知學表示,重點就在「溫差」,溫度變化較大對有危險因子的民眾,如三高、年長、中風、心肌梗塞等較危險。冬季常見兩大類疾病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謝嘉娟曾撰文指出,冬季天氣變冷常見以下兩大類疾病發生。一、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與「腦中風」若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而中風徵兆,則要牢記「FAST」口訣,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時間。.「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二、呼吸系統疾病:包括過敏、氣喘、重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注意每日飲用足量的溫水,出門配戴口罩,若經濟許可,可購買空氣清淨機使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天冷不要太早出門、泡澡溫度不超過40℃這二大類冬季疾病,又以心血管及腦中風較常急性發生,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應先了解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肥胖、三高及代謝症候群、吸菸、遺傳家族史等,同時做好護心養心的工作。冬季「護心」、「保暖」,務必做好以下幾件事。除了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一般人也有許多應注意的事。例如有晨運習慣的人,國健署提醒,變冷時清晨外出運動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不要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許多人天冷喜歡去泡湯或在家泡熱水浴,也要注意勿超過40℃,且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此外,冬天也應多喝水、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也要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身體保暖 「藏」好4部位保暖的部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長陳潮宗曾受訪指出,不讓寒邪之氣侵入身體,養生要訣就在「藏」字,就是從頭到腳4個重點部位:頭部、背部、腰部、腳部,把這4個部位「藏好」包緊,就會保暖。另外就是注意晚上睡覺時,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氣溫驟降護心、保暖8要訣1.監測血壓及控制病情2.充足睡眠3.夜間與清晨起床及出門要注意保暖4.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5.泡湯泡澡注意溫度6.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7.多喝水、多攝取纖維素預防便秘8.出現疑似心臟病及中風徵兆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資料來源】.國健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2-20 養生.健康瘦身
戰勝「過年肥」,劉怡里推薦「52輕斷食」!年後減肥三餐菜單照著吃
根據調查,每年春節假期過後,國人每人平均約增重1至1.5公斤。年後許多人開始陷入減肥輪迴,想甩掉「過年肥」,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年後減肥可把握第一周,採行「52輕斷食」減肥法,相當適合年後需要甩肉的民眾。春節假期結束,民眾來中醫減肥門診的人數加中醫師楊宗翰表示,過年後為了減肥而來求診的民眾通常增加4成,春節期間免不了團圓聚會大吃大喝,動得少,不僅會消化不良,也容易發胖,建議年後減肥要慢慢來,第一步先調整腸胃的健康、促進蠕動,可透過食用山楂、麥芽等中藥材,幫助澱粉、蛋白質等食物消化。肥胖分「實症」與「虛症」,楊宗翰說,身體肌肉較為結實、聲音宏亮、容易上火者,屬於「實症」肥胖的人,臨床上會以消炎方式,搭配瀉下的藥方,將體內多餘的營養排除,也增加基礎代謝率的成分,同時控制食欲,就能有效控制體重。若外型看起來白白胖胖,肉摸起來比較軟,則屬於「虛症」肥胖的人,會採用較為溫和的藥方,例如茯苓、陳皮、半夏等健脾利濕的藥材,幫助身體排濕氣,增加腸胃對水分的代謝,達到減重的效果。楊宗翰提醒,減重得循序漸進,可尋求醫師專業的協助,避免太過激進的減重方式,容易導致體重反彈,或是過度減重,造成身體的負擔,最理想狀態是「三個月減掉10%的體重」。營養師推薦「52輕斷食」減肥法年後減肥,飲食是絕對的主角,劉怡里提出「52輕斷食」減肥法,也就是年後第一周的5天上班日,以及周休2日再選擇一天,這2天飲食控制熱量攝取在500至800大卡之間,其他日子則依照日常建議的熱量攝取;第二周開始回到飲食控制的減重方式即可。劉怡里說,即使在非過年期間,現代人的飲食也相當豐盛,經常聚餐吃吃喝喝,主要熱量都來自於「零食」和「酒精」,而喝酒就像喝油,產生的熱量相當高,因此要甩開油脂,可以透過「52輕斷食」來平衡前一周額外攝取的熱量。減肥期間,晚上若真的太餓,劉怡里建議,可喝240cc的低脂牛奶或無糖豆漿等,餓到睡不著時,可再搭配一湯匙的堅果;早上10點和下午3點可以吃水果替代零食,選擇芭樂、蘋果、水梨、奇異果、柑橘類等低GI的水果,每份100克為限。表:年後減肥三餐菜單建議(資料來源:營養師劉怡里 製圖:記者鄒尚謙)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15 焦點.元氣新聞
狠甩「過年肥」!營養師「減脂食譜」3重點大公開
放了7天年假「龍Time No See」,不只褲頭變緊了,下巴也圓了一圈!農曆春節親朋好友聚餐、通宵熬夜打牌、追劇吃零食,不知不覺就招來「過年肥」。根據國健署統計,近4成民眾春節後體重上升,平均增加1.7公斤,如何把握年後一週快速鏟肉,透過飲食控制找回自信?就讓營養師來教你「健康享瘦」!葉若懿營養師表示,團圓飯桌上的菜色,幾乎都是高油脂、高碳水的料理,像是滷豬腳、炸年糕、蘿蔔糕、油飯……等,所以俗話說「每回過年胖三斤」,不是沒有道理!開工後回歸正常生活,建議把握年後7天黃金期,進行「減脂食譜」,不讓過年增加的體重囤積在身上。「減脂食譜」建議把握3大重點:1.盡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多補充優質蛋白質。水煮蛋、豆腐、雞胸肉、鮭魚...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精緻白米飯、麵包、麵條類就是碳水化合物。可用優質蛋白質替代部分碳水化合物,既不用挨餓又可達到瘦身效果。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幫助腸胃蠕動。過年大魚大肉,年後建議多從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甜度較高的水果則暫時避開。3.中餐或晚餐可搭配富含高兒茶素的綠茶。經實驗證實,健康的兒茶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燃燒脂肪,讓年後的減重更事半功倍。減重兩大幫手:高兒茶素綠茶+膳食纖維「減重族」對於兒茶素應該不陌生,兒茶素是一種茶多酚類物質,不只是去油解膩的好幫手,更是幫助減重的「超級食物」。葉若懿營養師說明,兒茶素不只有助燃燒脂肪、消耗能量,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吸收,進而降低脂肪生成、堆積在體內。在飲食控制期間,兒茶素更是「止飢救星」,可以抑制飢餓素的分泌,幫助控制食慾欲,減少食物攝取量。兒茶素最佳的來源就是綠茶,年後可適量增加高兒茶素綠茶的飲用,加速代謝過年期間囤在身上的脂肪。除了兒茶素之外,膳食纖維也是減重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葉若懿營養師強調,「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並且增加腸內好菌,是幫助管理體重的關鍵角色。」對於追求健康、想要維持良好體態的人來說,膳食纖維可以降低食物升糖指數,減緩食物消化速度,延長飽足感時間,讓食物吸收變慢,較不容易感到飢餓,還有助降低膽固醇的吸收,進而減少內臟脂肪累積。認明「高兒茶素綠茶」才有效市面販售的瓶裝綠茶,有「小綠人標章」的品牌眾多,葉若懿營養師提醒民眾,在選購時一定要看清楚成分標示,挑選高兒茶素的含量,每天建議喝400毫克以上兒茶素,才能幫助促進新陳代謝及減脂。年後開工,別讓體重和心情一樣:好沉重!只要認真執行營養師推薦的減脂食譜,一週下來就能把多出來的體重瘦回去,持續控制飲食,每天搭配高兒茶素綠茶促進新陳代謝,更能守住身材,快速恢復年前好身材。
-
2024-02-08 養生.運動健身
圖解/過年大魚大肉又想控制體重?每天5分鐘跟著專家動一動
過年聚餐大魚大肉不斷,肚子一不小心也越變越大,如果想要把體重控制住,甚至還可以比之前要瘦該怎麼做?元氣網推出「元氣動起來系列第二彈」居家運動新模式,由運動專家葛厚函教練教大家用隨手就能取得的毛巾、水瓶搭配正確運動姿勢,教大家每天5分鐘全身燃脂,脂肪不囤積。想要瘦得健康,除了飲食控制、培養運動習慣,透過肌力鍛鍊,提升基礎代謝、肌耐力,更能有效消耗熱量。以下為圖解動作,歡迎大家一起動一動。影音課程看這裡:元氣動起來|運動菜單推薦| .運動新手-運動菜單1+1(動態暖身+心肺訓練),循環3次。 .宅在家練肌力-運動菜單1+2(動態暖身+上肢訓練/核心訓練/下肢訓練),循環3次。 .全身燃脂、完美身形-運動菜單1+4(動態暖身+上肢訓練/核心訓練/下肢訓練/心肺訓練),循環5次。 .局部強化訓練-運動菜單1+1(動態暖身+上肢訓練/核心訓練/下肢訓練),循環5次。Part 1:「動態暖身」運動 還在用拉伸來暖身嗎?跟著小葛老師一起動態暖身,幫你提高心率、產生熱量,為喚醒全身肌肉做好準備! 動作一:轉體抬膝穩定站姿,雙腳打開與肩平行,雙手置於腰間兩側準備,右膝抬起,輕觸對側掌心,上半身同時向左旋轉,左右交替。 動作二:後跨抬膝穩定站姿,右腳向後跨,重心置於前腳,雙膝關節呈90度(盡力而為即可),保持身體穩定,膝蓋不超過腳尖,右腳收回抬膝,約5次後左右交替。 動作三:跨步轉體雙手手掌支撐於地面,雙手雙腳與肩同寬,腹部收緊準備,右腳跨步踩向右側手掌位置,保持穩定不要晃動,右手向上打開,手臂自然伸直垂直于地面,轉回後手肘靠近腳踝,左右交替。 不知道怎麼做或想要跟著做,快上元氣網課程》5分鐘動態暖身 全面啟動喚醒肌肉Part 2:「心肺訓練」運動 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快跟著小葛老師一起動次動!每個動作老師都會詳細解說,讓初學者也能簡單上手,有氧訓練更EASY。動作一:跳繩剪刀跳前後腳站,想像拿著跳繩,起跳後雙腳交換,手腳同時動作。 動作二:登山式使用穩固的椅子,手搭在椅子兩邊,手腕在肩膀正下方,雙腳往後踩,身體呈平板姿勢,腳跟抬起,膝蓋往胸口靠近,左右交替。 動作三:跳兩下接蹲站姿,雙腳與肩同寬,跳兩下後,屁股向後推,做深蹲姿勢,手自然向下延伸,左右交替。 不知道怎麼做或想要跟著做,快上元氣網課程》5分鐘終極挑戰 爆汗有氧強心肺Part 3:「上肢訓練」運動 隨手可得的寶特瓶+簡單易學的動作,喚醒手臂肌力,消滅頑固贅肉,讓你宅在家就能輕鬆練手臂!動作一:水瓶肩推端正坐姿,手持水瓶握於肩膀旁邊,將水瓶上舉直到手臂打直,關節不鎖死。 動作二:水瓶側平舉端正坐姿,手持水瓶手臂自然放下,將水瓶左右平舉。 動作三:水瓶手臂繞圈端正坐姿,手持水瓶手臂自然放下,將水瓶維持左右平舉,做繞圈運動。 不知道怎麼做或想要跟著做,快上元氣網課程》5分鐘水瓶操 緊實線條瘦手臂Part 4:「腹部核心」運動 坐下去就起不來?是你的核心力量不夠!1條毛巾3個動作,不分年齡皆可進行的毛巾健身操,幫你穩定平衡感! 動作一:毛巾單腳平衡抓住毛巾兩端,微微拉緊,右腳尖點地,眼睛平視前方,雙手向上,再慢慢向下,活動肩關節,換邊重複同樣動作。 動作二:毛巾抬膝砍樹抓住毛巾兩端,微微拉緊,手往斜上方,對側腳點地,雙手向下,腿抬起,毛巾輕觸大腿,換邊重複同樣動作。 動作三:毛巾過頂側捲腹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抓住毛巾兩端,微微拉緊,手往上抬,雙手往同側膝蓋靠近,同側腳側抬膝,靠近手肘位置,讓側腹有拉伸感,換邊重複同樣動作。 不知道怎麼做或想要跟著做,快上元氣網課程》5分鐘1條毛巾練核心 穩定平衡感Part 5:「下肢訓練」運動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下半身訓練,注意蹲好蹲對,讓你增肌減脂事半功倍! 動作一:深蹲抬膝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前,臀部向後推,起身時右腳抬腿,接著回到起始姿勢後,再一次深蹲並換成左腳抬腿,持續20秒。 動作二:分腿蹲抬手雙腿取好間距,左腳向後跨,腳跟不落地,身體重心向下時吐氣手放下,回到原位時吸氣抬手,10秒後左右交替。 動作三:螃蟹走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上半身微微前傾,膝蓋微屈朝腳尖,腳尖自然朝前,右腳向右踏一步,左腳接著向右一步,右腳繼續向右一步,左腳也接著向右一步,換邊進行,過程中,身體盡可能保持穩定不晃動。 不知道怎麼做或想要跟著做,快上元氣網課程》5分鐘腿力回春 做這一動作CP值最高※動作注意: .運動前的暖身很重要,至少要有5-10分鐘的暖身運動,運動後也要做好拉伸運動,所以建議所有的課程都要搭配動態暖身一起做哦! .運動的強度及時間建議依照個人體能慢慢增加,注意一定要「由慢到快」循序漸進,每週運動至少3 - 5次,每次20 - 30分鐘。
-
2024-01-18 養生.運動健身
少吃多動還是瘦不下來?! 醫師親授秘訣 和脂肪分手說再見
怎麼運動都瘦不下來嗎?! 對此感到困擾的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升糖素在我們身體中扮演的角色。宋晏仁醫師特別指出,脂肪累積與升糖素的升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我們無法有效調節這些激素時,身體的脂肪積累就會逐漸增加。今天宋晏仁醫師,就要帶大家了解什麼是升糖素,並分享該如何有效分解脂肪。編輯推薦【心理測驗】快來看看!是什麼能夠療癒你的內心呢?2024開運必收藏!十二星座終極運勢指南 魔羯朋友圈藏桃花、雙魚需學拒絕升糖素是一種重要的激素,主要負責控制血糖水平,而過量的升糖素將可能導致脂肪堆積,進而引發肥胖問題,宋晏仁醫師表示,該如何調控升糖素的升降是減重重要的一環,而飲食控制是調整升糖素的有效方法。醫師建議,平常應注意飲食習慣,減少高糖、高油分的飲食、避免不當的零食攝取,可有效降低升糖素的分泌。而想要檢視是否有過量脂肪累積的人,可以透過測量腰圍的比例、是否有黑色棘皮症等外在表現來自我檢視。宋晏仁醫師呼籲,當發現腰圍逐漸增加時,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的警訊,應該積極調整飲食、生活及作息。升糖素的升降對於控制體重相對重要,透過合理的飲食控制,避免過多的升糖素分泌,不僅可以維持良好的血糖水平,還能減少脂肪的累積。趕快點開影片,跟隨宋晏仁醫師的建議,讓我們一起跟脂肪說掰掰,迎接更健康的生活!祝大家都能擁有健康自信的體態,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嗎,趕快關注訂閱女子漾吧!編輯推薦想找有質感又不撞香的香氛?4支入門沙龍香推薦 低調提升高級感台灣就買得到!5款超人氣韓國隱眼OLENS推薦:絕美月牙、原生淺瞳輕鬆擁有「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
2024-01-12 養生.健康瘦身
重量訓練可以減脂嗎?醫:增肌和減脂是兩回事,忽略1事體重降不下來
藝人董至成體重顛峰時曾達到90公斤,他在看到健檢報告每一項都紅字時,驚覺再不減肥可能就要死了!後來靠著重訓、打羽球、飲食控制,讓自己瘦到70幾公斤。重訓這幾年很夯,很多人都想透過重訓減重,但醫師提醒,只做重量訓練卻忽略節食,無法讓體重下降。胖到連走路都會喘 董至成靠重訓、羽球甩肉10幾公斤董至成最近出現在瑩光幕前,明顯瘦了許多,不像以往圓滾滾的。他在去年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說,之前因為在大陸發展,餐餐重油重鹹加宵夜,那兩年體重顛峰達到90公斤。他看到自己的健檢報告每一項都紅字,血壓超過180,三酸甘油酯是平常人的3倍,驚覺「再這樣下去,我會死的,尤其高血壓,我若沒死卻中風,天天躺著,拖累別人怎麼辦」。胖到連走路都會喘,董至成在88公斤時下定決心減肥。靠每周2次重訓、3天高強度羽球,另根據媒體報導最近他也開始嘗試喝喝花草茶幫助燃脂。就在飲食控制、多運動、少吃多方面努力下,董至成順利甩了一大圈肉,終於讓自己瘦到75公斤以下。羽球跟重訓,適合所有想減肥的人嗎?以羽球而言,確實是一項很全方位訓練全身肌肉,很適合燃脂的運動。前幾年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就曾發布一項關於運動的研究顯示,最佳運動為「揮拍類球類運動」。因為揮拍運動可以刺激肩部肌肉及手臂肱二頭與肱三頭肌,有效增強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需要全身肌肉協調,特別是腿部肌肉會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促進大腦快速緊張思考,有健腦功能;也能讓眼睛進行調節運動,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重訓能夠減脂?先「少吃」才對而重訓也是近幾年很多減脂者的運動選擇。不過,肥胖研究協會理事長蕭敦仁醫師曾受訪表示,「重訓能夠減脂其實是迷思。」透過重量訓練確實能促進肌肉量增加,但增肌和減脂其實是兩回事,只做重量訓練,卻忽略節食,並無法讓體重下降。董至成除了運動,還有做飲食控制,就是正確的減重方式。蕭敦仁強調,想要減脂,首先應該先少吃,並搭配有氧運動。需要大口呼吸、大量流汗的有氧運動,能透過氧氣燃燒掉脂肪,例如踩飛輪、健身車、滑步機、快走、跑步等。減肥末期再增加重量訓練讓肌肉增加,讓自己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更好。除了上述幾項運動,根據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台北榮總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9年發布的研究顯示,6種運動遠離肥胖的效果很顯著,包括: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想減肥的人不如列入選擇清單。早起運動最能減肥運動項目選好了,考慮何時鍛煉也很重要,因為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對於維持健康的新陳代謝和健康的體重很重要。根據發表在醫學雜誌《肥胖》的研究指出,在早上7點到9點之間運動鍛煉的人,其BMI和腰圍低於中午或晚上鍛煉者。因此,明天開始早起運動吧!【資料來源】.《噓新聞》.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1-01 醫療.新陳代謝
高血脂症何時需要開始藥物治療?常見的藥物有哪些?有那些常見副作用
在哪些情況下,高血脂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一般的「高血脂症」可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高膽固醇血症,主要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偏高。●第二種是高三酸甘油脂血症,主要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偏高。●第三種是混合型高血脂症,則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都升高。高血脂症病人初期,主治醫師通常不一定會馬上開藥,尤其是沒有其他共病影響下,通常會設定觀察期,如果病人能在此3~6個月內透過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和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將血脂控制好,就有機會不用進行藥物治療;倘若超過觀察期血脂無改善時,醫師就會建議改用藥物治療。常見的五種降血脂藥物如下:1.史他汀(Statin)類藥物這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常開立的降血脂藥物,查詢藥物名稱(非商品名)結尾常有-statin,因此得名。常見的藥物有Atorvastatin、Fluvastatin、Pravastatin、Rosuvastatin和Simvastatin等。 史他汀(Statin)類藥物的機轉是,透過抑制合成膽固醇的關鍵酵素HMG-CoA還原酶,導致膽固醇的生成減少、分解增加。史他汀(Statin)類藥物藥物非常有效,可以顯著的讓膽固醇下降,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風險。一般來說,史他汀(Statin)類藥物服用後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疲倦、頭痛、偶爾會有肌肉痠痛或肝功能指數上升的情況,嚴重的副作用是產生「橫紋肌溶解症」,最典型的症狀是排出深褐色尿液。通常醫師開立這類藥物前,會先向病人確認肝、腎功能是否正常,因為這類藥物不適合給肝腎功能不好的病人使用。史他汀(Statin)類藥物百科中資料:Atorvastatin類藥物Fluvastatin類藥物Pravastatin類藥物Rosuvastatin類藥物Simvastatin類藥物2.總膽固醇吸收抑制劑這類藥物常見的藥品名稱為Ezetimibe,此藥品可單一使用也可與史他汀(Statin)類藥物合併使用。人體體內的膽固醇約有70~80%是內生性膽固醇,從肝臟或小腸細胞合成而來,而剩餘的20~30%才是來自於飲食中。史他汀(Statin)類藥物機轉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總膽固醇吸收抑制劑與Statin類藥物機轉不同,主要是抑制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所以與史他汀(Statin)類藥物合併使用能夠更有效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常見的副作用是頭痛、肌肉痛、腹瀉。Ezetimibe藥物百科中資料:Ezetimibe類藥物3.膽酸結合樹脂膽酸結合樹脂常見的藥物是Cholestyramine Resin,原理是藉由增加腸胃中膽酸的排除,讓肝臟必須使用更多的膽固醇來製造膽酸,因此會減少膽固醇含量。較常使用在較輕微的高血脂症。此類的藥物會干擾其他藥物在腸道的吸收,用藥前1小時、之後4~6小時,才能再服用其他藥品。膽酸結合樹脂是粉劑,必須和水一同服用,不可乾吞粉末。膽酸結合樹脂常見副作用是便秘、脹氣、消化不良,建議服用此藥物應多攝取高纖食物幫助排便。Cholestyramine Resin藥物百科中的資料:Cholestyramine Resin藥物資訊4.Fibrates纖維酸鹽類Fibrates纖維酸鹽類藥物中常見的藥物是Fenofibrate和Gemfibrozil,主要治療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指數。常見副作用為腸胃不適、噁心嘔吐、肝毒性、肌肉疼痛、膽結石等。臨床上與史他汀(Statin)類藥物合併使用時,病人如果已經是腎功能不全時,使用時尤其需要特別留心,如果出現棕色尿(深褐色尿液)、肌肉無力和痠痛時,應儘快回診與醫師聯繫。Fibrates纖維酸鹽藥物百科中資料:Fenofibrate類藥物Gemfibrozil類藥物5.菸鹼酸類菸鹼酸類最常見的藥物為Acipimox,藥物機轉是透過調節脂肪代謝,治療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過高。常見副作用是身體會發生「潮紅」現象,也就是全身發熱、發紅,還可能伴隨頭痛,通常在數天後會緩解。菸鹼酸類藥物在藥物百科中的資料:Acipimox類藥物史他汀(Statin)類藥物藥物常容易這些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時務必要注意:1.避免同時燕麥一起吃:燕麥本身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很好的保健食品,但不建議和史他汀(Statin)類藥物的藥物一起食用。原因是高膳食纖維的燕麥,會刺激腸胃蠕動,降低史他汀(Statin)類藥物在腸胃道的吸收率,導致藥量不足以控制病情。所以,如果服用相關藥物時,需要相隔2~4小時後再吃燕麥,就能避免相互干擾。2.避免同時服用紅麴:紅麴是民眾為了降血脂常購買使用的健康食品,但紅麴菌素的結構與Statin類藥物相似,如果已經服用史他汀(Statin)類藥物,兩者併用就會增加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導致史他汀(Statin)類藥物更容易產生副作用,容易引起橫紋肌溶解或肝、腎損傷。3.不能飲用葡萄柚汁:葡萄柚汁即使隔開時間飲用,仍會與史他汀(Statin)類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所以服用史他汀(Statin)類藥物不只是不能同時吃,而是不能喝!因為葡萄柚汁中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影響史他汀(Statin)類藥物藥品的代謝,讓史他汀(Statin)類藥物在人體代謝增加停留時間,約是2~3天,導致身體短時間存有過高的藥物濃度,會明顯增加藥物副作用的發生。4.避免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服用史他汀(Statin)類藥物的民眾,不建議進行高強度的離心運動。因為離心運動時,會在短時間對身體進行高強度的肌力訓練,容易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建議服用服用史他汀(Statin)類藥物,應該要進行低強度的運動為宜,例如慢跑、快走、游泳等。 名詞解釋:離心運動(eccentric exercise)肌肉運動的一種收縮方式,是指肌肉激活產生力量(例如:肌肉被迫伸展),肌肉長度卻會增加(常見是收縮減短)的一種肌肉收縮方式。在實際的運動場合中,相較於向心收縮而言,離心運動的頻率並不高,常見的離心運動包括下樓梯、下坡走、自高處落地、從高處搬重物至地面、增強式運動(plyometrics)的離心收縮過程等,都屬於離心運動。參考資料:元氣網:控制壞膽固醇的史他汀怎麼吃?藥師詳解他汀類藥物差異及其副作用彰化衛生局衛教資料:你的降血脂藥吃對了嗎? 三種食物、一類運動要避免!體育運動大辭典:離心運動 eccentric exercise
-
2023-12-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慢性共病系列3|專家呼籲 糖腎警示+健康存摺 提早預防慢病
每次參加親友聚餐,總會發現少了一、兩個人,有的人猝死,有人因為洗腎,無法出席,四十多歲陳先生一開始還在自我解嘲,以為是家族被詛咒,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揭開謎底,血液、尿液等檢查報告滿江紅,原來自己有三高等慢性病家族史。台灣腎臟醫學會慢性腎臟病防治委員會成員、高醫腎臟內科主任邱怡文表示,腎臟疾病盛行率約在一成二,推估全台灣約有近兩百萬人患有腎臟病,但實際就醫人數卻不成正比,如陳先生一樣,大部分病友並不知腎臟功能已經異常。邱怡文表示,在腎病照護上,國健署著重於早期健康預防,健保署則重視醫療照護,各有其拼圖,「現在是到了該拼起來的時候了」,明年健保署「大家醫計畫」上路後,順利整合各大慢性病共照網,在各級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提供最好的醫療,並給予飲食、運動等正確衛教,對於國內數百萬名慢性疾病患者來說,將是一大福音。慢病好日子/共病糖友的一天,一天要吃最少8顆藥!糖尿病、腎臟疾病可說是難兄難弟,共病機率相當高,約有四成五的洗腎病友罹患糖尿病,如何做好共病照護,將是一大挑戰。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建議,共病警示系統與健康存摺應該串連整合,如果檢驗報告異常,主動警示,民眾可在健康存摺查閱相關資料,心生警惕,藉此規律用藥、回診接受檢查。不少照護網第一線醫師並非內科、新陳代謝科、腎臟科等專科醫師,為此,台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將攜手協助醫師在職訓練,提高照護網第一線醫師對於糖、腎、心臟等共病的認知,不管是在用藥、飲食控制及衛教上,者給予慢性病患者最好的照護。延伸閱讀:慢性共病系列-1/健保署大家醫計畫 揪共病照護邊緣人慢性共病系列-2/千萬人慢病資料 最完整風險建模慢性共病系列-4/衛生局、診所上心 共創典範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18 醫療.心臟血管
低溫跑台北馬3人OHCA幸救回 醫籲馬拉松跑者及慢性病患留意天氣變化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參加「2023台北馬拉松」的3名選手跑到一半倒地,送醫時一度OHCA(喪失生命跡象),不過送醫後已恢復心跳。急診科醫師指出,跑馬拉松的猝死率,較一般活動高20倍,低溫更有「加乘效應」。他提醒,有家族史,曾有不明原因昏倒或胸燜、頭暈等經驗,賽前要先到心臟科檢查,也要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和食物,食物建議選擇能量飲等,高糖、低纖維的品項。台北市政府統計至上午11點,「台北馬」共有3名跑者發生OHCA,緊急救護恢復心跳與血液循環後送醫院,其中1人心導管手術後,已轉加護病房治療中;餘2名於急診室留觀中;另有1名民眾中風,急診室留觀中。馬拉松猝死風險高20倍中華民國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創會理事長、急診科醫師高偉峰說,統計上,跑馬拉松的猝死風險比平常狀態高20倍,最主要的原因是,血流跑到肢體的肌肉,心臟血流相對不足,突然心臟停止的患者,20歲以上族群,大多是心臟冠狀動脈相關原因導致;20歲以下則是肥厚型心臟病變。國外統計,20%民眾不知道自己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具「父親在60歲以前、母親在50歲以前猝死」的家族史,也要特別警覺。高偉峰表示,如曾有不明原因昏倒、不明原因胸悶或胸痛、不明原因頭暈或呼吸困難,都建議在賽前到心臟科就醫,加上天氣冷時,穿著短袖、短褲或者背心跑步,低溫會帶來加乘效應,因為從高溫到低溫環境,心臟血流阻力會更大,因在劇烈運動時,血液會跑到肌肉肢體,心臟的血就會相對不夠。半馬以上距離補充水分更重要高偉峰也說,途中或者賽前,水分跟食物攝取都要足夠,因為脫水會提高發生風險,建議賽前1.5到2小時開始的每小時,以每公斤體重10毫升的量,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但也不能光喝白開水,否則可能造成低血鈉症,不過也不能單喝運動飲料,如果是半馬以上的距離,就建議要額外補充水分;食物則建議選擇高糖、低纖維的食物,能量飲就是不錯的選擇。高偉峰也提醒民眾避免「越級打怪」,之前有一個只參加過3公里馬拉松的民眾,後來直接挑戰50公里,就發生OHCA的情形,建議還是要漸進式增加運動量,美國運動學會統計,可以每周增加10%的距離來調整。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也說,在天氣冷的狀態下跑馬拉松,風險相對會提高,過去有研究發現,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或從來沒受過訓練者,臨時運動的風險最高,因為天氣冷的狀況下,血管容易收縮、血壓容易高。高血壓患者最怕天氣驟變除了馬拉松跑者要注意低溫之外,高血壓患者也最怕天氣突然轉變,恐導致疾病控制不佳,引發心肌梗塞等危險。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謂文建議,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近期出門時,應多加件衣物減少冷空氣刺激,尤其頭頸部、手部2部位更需注意。林謂文表示,高血壓患者即使規律服藥,天氣忽然變冷、溫差變化過大時,仍會因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跳變化等情況,溫差劇烈時,血壓波動、升高的情況也較容易發生;尤其民眾外出時,冷空氣直接刺激皮膚,血管收縮恐致血壓上升,嚴重時恐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意外。「除依循醫囑、定時服藥,建議患者定時紀錄血壓變化。」林謂文表示,若高血壓患者在血壓監測時,發現血壓劇烈波動,且比以往升高、難以平復時,應及早返診就醫,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配置;出門時則建議「頭頸部」、「手部」格外注意保暖,如使用圍巾、帽子、口罩等,能減少皮膚與冷空氣接觸的機會,避免交感神經受刺激使血壓升高。民眾常在天冷時吃鍋、飲酒保暖。林謂文說,慢性病患無論氣溫高低,生活型態需維持調控,即使是天冷,也不得輕忽,食物應選擇高纖蔬果類,少吃加工食品、高鹽、高鈉食物、避免飲酒、抽菸等。禦寒之餘,也得隨時監控身體狀況,落實飲食控制。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1 養生.健康瘦身
腰細體瘦、膽固醇卻過高,愛吃「1物」惹禍!4招控膽固醇,運動最推有氧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40歲以上過重或肥胖者共有105萬人,其中5成以上的民眾有代謝症候群。醫師表示,慢性病都是年輕時未多加注意,最後導致四、五十歲時「百病叢生」,20幾歲的年輕人就要做體重控制,臨床上發現,許多年輕人體重不重,但「膽固醇過高」,詢問下竟是愛吃「蛋」惹的禍。代謝症候群定義5項危險因子:1.腰圍過粗(男性≧90公分、女性≧80cm)2.血壓偏高3.飯前血糖偏高4.三酸甘油脂偏高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其中有3項或3項以上超標,即認定為代謝症候群。開業醫師、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啟嘉表示,諸多慢性疾病都是年輕時疏於照顧,最後導致不可逆的慢性病,等到四、五十歲時百病叢生,若又未多加控制,產生中風、心肌梗塞,更多的人是糖尿病未控制走入洗腎的道路。「20歲以後就要開始做好體重控制。」黃啟嘉指出,為了避免40歲出現慢性病,在還沒成為疾病前就應該開始介入,臨床上發現許多年輕人「腰不粗、體重不重,卻膽固醇過高」,詳細問診後卻出現共同性,就是「愛吃蛋」。一天吃3、4顆蛋 膽固醇過量黃啟嘉說,每天1、2顆蛋並不會導致高膽固醇,可是膽固醇過高的年輕人平均一天都要吃3、4顆蛋,明顯過量,同時運動量不足;蛋白質的來源很多,不一定要從蛋類中攝取,也可來自雞肉、豆類。代謝症候群未控制 中風、心梗風險高代謝症候群若未有意識的管控,未來中風的風險將大大提高。黃啟嘉表示,尤其是肚子大的代謝症候群民眾,突發性心肌梗塞的風險較高,有時忘了吃藥就中風,照顧好三高,才能遠離日後的疾病風險。運動是最能夠改善血脂、血糖、血壓的方式,黃啟嘉建議,肚子過大的民眾針對腹部加強訓練,糖化血色素、高密度膽固醇2項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都能透過規律運動讓數值正常。運動能改善血脂、血糖、血壓 最推「有氧運動」「勞動並非運動。」黃啟嘉提醒,許多患者都說自己在工地搬磚,運動量充足,但運動應達到「心跳加快、出汗」等狀態,並非有動就是運動,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像是騎腳踏車、踩飛輪都是相當好的活動,每周3次、每次30分鐘,但最好替自己設定每次40至45分鐘目標,才能達到最好運動效益。4招控制膽固醇1.定期膽固醇檢查:正常人應每年做一次血中膽固醇檢查,若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抽煙習慣等高風險族群,則建議每三個月,就應該追蹤一次。2.控制體重:體重愈重,好膽固醇的相對比例可能就會下降。3.飲食控制:均衡飲食及每日五蔬果4.規律運動:有氧運動如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等,是協助調節血中膽固醇比例的好方法。資料來源/衛福部南投醫院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2 醫療.心臟血管
三高族群當心!秋冬腦中風機率較高注意保暖,4原則辨識中風
正值秋末冬初時節,早晚涼意漸增,對腦中風高危險族群形成威脅。台灣每年有超過萬人因腦血管疾病奪走生命,提醒「三高」族群應做好生活、飲食控制,並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縮而引發中風。家人也要留意中風的徵兆,爭取送醫急救的時間,合力度過冬季的考驗。三高患者腦中風機率較高冬季常見腦中風個案。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民眾,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高於一般人。誘發腦中風的原因,除三高及抽菸等危險因子,還有先天性不可避免的年紀、性別,以及本身心臟瓣膜不全曾開過刀或置換瓣膜、沒有按時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不明的心律不整,容易產生血管內的血栓,造成心臟或腸子栓塞,甚至腦部血管的中風,且可能同時引發癲癇發作。腦中風分為缺血、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有三類,分別為缺血性與出血性兩種類型的中風,還有其他血管病變。血管遇到天冷時容易產生收縮,使血液不易通過血管壁上已有很多粥狀物質的血管,血管狹窄加上供血不足而形成缺血性的現象,產生中風,相對應的神經學症狀就會出現。如果對應到手腳,行動會半邊乏力;對應到感覺區塊,會覺得麻木且持續存在;對應到大腦(通常在左側)語言區,會出現語言功能異常,有人說得好但聽不懂,有的聽得懂但說不出來,最嚴重是聽不懂也說不出,通常會伴隨著慣用側偏癱無力。腦中風的發生,以缺血性腦中風最多約占70%,可在症狀發生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來治療,自10月1日起,增加3至4.5小時溶栓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對於大血管阻塞,動脈取栓術是臨床上極為有效的治療方式,自11月1日起,增加8至24小時取栓治療也納入健保給付,對病人送急診後的治療及預後都有更好的幫助。預防腦中風,首要注意的是,不論是晚上睡覺、白天外出時,都要特別做好保暖工作;更要做好三高飲食的控制,少吃油炸、澱粉類、精緻麵粉製作的食品,過度糜爛的食物、湯汁要減少攝取,建議採多菜少肉的地中海飲食方式。在家量測血壓時,若收縮壓出現160以上或100以下毫米汞柱明顯異常值時,可保持相同的姿勢下休息,間隔15分鐘再追蹤測量,以避免測量不準確而造成過度治療,且需特別注意追蹤。辨識中風F.A.S.T.4原則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應多留意長輩的情況,並牢記辨識中風的「F.A.S.T.」4原則來判斷:1 Face,請他微笑,觀察是否嘴角歪斜臉部不對稱。2 Arms,請他舉起雙臂,觀察是否無力下垂。3 Speech,請他說句話,觀察是否說得清楚、聽懂你的意思?4 Time,當有前述3原則其中任何一個情況時,打119急救電話。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0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前期應該服用二甲雙胍嗎?教授告訴你真正「第一線用藥」
讀者Bear在2023-10-23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看到元氣網報導,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游能俊曾受訪表示,若是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仍可透過部分的藥物以及飲食控制、運動改善體重後,有機會讓葡萄糖耐受不良症不進入到糖尿病階段。他提到可使用藥物『二甲酸胍』降血糖,這好像比較易於主流觀點,一般對於糖尿病前期都沒有提到用藥,請問教授,『二甲酸胍』是值得被糖尿病前期者期待的藥物嗎?謝謝您!」讀者Bear寄來的文章是2023-8-14發表的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而他關注的兩段是(合併):「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游能俊曾受訪表示,若是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仍可透過部分的藥物以及飲食控制、運動改善體重後,有機會讓葡萄糖耐受不良症不進入到糖尿病階段。糖尿病前期的藥物主是要使用『二甲酸胍』,游能俊表示,二甲酸胍已經在臨床使用60多年,可以減少發生血管病變的機率,該藥物也有治療心血管疾病、肝癌、乳癌等效果。部分患者對於自己是糖尿病前期,還得要服藥會感到困惑,但這是能降低血糖值的第一線用藥。」首先,這篇文章所說的「二甲酸胍」應該是「二甲雙胍」的誤寫。「二甲雙胍」是翻譯自dimethylbiguanide(dimethyl = 二甲,biguanide = 雙胍)。但是,這個英文化學名稱很少出現在學術論文裡。在PubMed用dimethylbiguanide做搜索,會搜到167篇論文,用dimethylbiguanide的英文俗名metformin做搜索,則會搜到30371篇。也就是說,「二甲雙胍」是台灣醫學文獻一直採用,但一般人卻難以理解或記住的化學名稱(所以,媒體才會把它誤寫成「二甲酸胍」)。我發表過4篇跟「二甲雙胍」相關的文章,包括:糖尿病老藥→抗老神藥?剛出爐新冠研究:伊維菌素,二甲雙胍,氟伏沙明,皆無效有關「糖尿病前期的人應該服用二甲雙胍嗎」,醫學界並無共識,甚至可以說是意見南轅北轍。不信的話,我們來看分別發表在2019年和2020年的兩對互槓論文:2019年:應該服用:Should Adults with Prediabetes Be Prescribed Metformin to Prevent Diabetes Mellitus? Yes: High-Quality Evidence Supports Metformin Use in Persons at High Risk(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是否應該服用二甲雙胍來預防糖尿病? 是的:高品質證據支持高風險族群使用二甲雙胍)。作者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副教授Tannaz Moin醫生。不應該服用:Should Adults with Prediabetes Be Prescribed Metformin to Prevent Diabetes Mellitus? No: Evidence Does Not Show Improvements in Patient-Oriented Outcomes(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是否應該服用二甲雙胍來預防糖尿病? 否:證據並未顯示以病人為導向的結果有所改善)。作者是亞利桑那大學的教授Steven Brown醫生。從這兩篇論文的標題就可看出,對於「糖尿病前期的人應該服用二甲雙胍嗎」這個問題,一個醫生回答「是」,另一個醫生回答「否」,而他們都說是根據「證據」。2020年:不應該服用:Metformin Should Not Be Used to Treat Prediabetes(二甲雙胍不應用於治療糖尿病前期)。作者是Mayer Davidson醫生。他是洛杉磯Charles R. Drew 大學的教授,還曾擔任過美國糖尿病協會主席(1997-1998 年)。Mayer Davidson醫生說:有三個理由二甲雙胍不應用於治療糖尿病前期。首先,大約三分之二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即使在很多年後也不會患有糖尿病。其次,約三分之一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恢復正常的血糖調節。第三,符合糖尿病前期血糖標準的人沒有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因此二甲雙胍治療不會影響這個重要結果。Mayer Davidson醫生質問:「為什麼要讓沒有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風險的人可能終生服用一種藥物?」應該服用:Metformin Should Be Used to Treat Prediabetes in Selected Individuals(二甲雙胍應該在特定個體中用來治療糖尿病前期)。作者是密西根大學的教授William H. Herman醫生。William H. Herman醫生逐一反駁Mayer Davidson醫生的三點理由,而有關「可能終生服用二甲雙胍」這一點,他是這麼說:「在2018 年,美國各年齡層人口中 70% 的人表示,他們使用膳食補充劑是為了健康和保健。在 2019 年,美國維他命和營養補充劑生產的收入超過 320 億美元。其中許多補充劑(包括肉桂、鉻、α-硫辛酸和苦瓜)專門用於糖尿病和糖尿病預防。讓行銷這些未經證實的糖尿病預防療法,而拒絕高風險族群使用二甲雙胍這種經過證明安全、有效且節省成本的治療方法,是錯誤的。」(註:有關苦瓜,請看本文結尾)William H. Herman醫生的意思是,反正70%的人都已經自願終生服用毫無用處的保健品,那讓糖尿病前期的人終生服用有用的二甲雙胍,又有什麼不對?有關「可能終生服用二甲雙胍」,2周前正好有一篇論文剛發表:Metformin Cessation and Dementia Incidence(停止二甲雙胍與失智症發生率)。結論:停止二甲雙胍治療與失智症發病率增加有關。 這項發現可能對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並提供了二甲雙胍與降低失智風險相關的額外證據。不管如何,有好幾篇論文表示,僅有大約2%的糖尿病前期人士被醫生開立二甲雙胍處方。也就是說,二甲雙胍根本就不是「第一線用藥」。真正的「第一線用藥」是「均衡飲食、有恆運動」。請看運動是最好的藥,能治療26種病。有關苦瓜補充劑,請看:苦瓜萃取物治糖尿病?苦瓜苷=苦瓜胜肽?降血糖?胜肽謊言何其多讀者回應:苦瓜,糖尿病口服胰島素?口服胰島素,有假也有真原文:糖尿病前期應該服用二甲雙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陳文鍾日行萬步!適度運動及良好飲食控制保持身心健康
國際級心血管權威陳文鍾去年8月出任桃園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現任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歷任台大醫院急診部、心血管中心主任,署立桃園、新竹醫院院長及羅東博愛醫院院長。在台大時,他開創了多項心臟內科首例手術,發表300多篇心血管相關論文,為醫療、醫學研究和醫院管理樹立了典範。引進自動電擊器AED陳文鍾師承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教授,專攻心臟科,他的心臟醫學之路就此開始。在台大服務期間,陳文鍾創造了台灣醫療史上多個重要里程碑。1987年,他執行台灣首例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1995年,成功為患者植入台灣首例心臟去顫器;1998年,引進台灣首套自動電擊器AED,提高外院急救成功率;2002年,完成台灣首例雙心室心律調節器治療心臟衰竭;2004年,開創低溫治療新時代,對心跳停止急救昏迷領域產生深遠影響,為挽救生命做出重要貢獻。在學術方面,陳文鍾在心肺復甦和心律不整治療的研究有深遠的影響,發表超過330篇論文,被引用超過8800次,還栽培4位博士生,持續推動台灣醫學界的發展。2022年,陳文鍾自台大榮退,在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力邀下出任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在陳文鍾的領導下,為敏盛設立目標打造成廣受桃園居民信賴的醫院,敏盛醫療體系邁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鼓勵醫師提升專業陳文鍾提出了幾個關鍵方向,首先是加強團隊合作,例如病人同時患有心臟病和腎臟病時,需透過多專科的協同醫療提供全面的照護;其次,鼓勵醫師不斷學習和提高專業水平;他促成敏盛醫院成為台大唯一的教研合作醫院,為區域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他特別重視即時服務和親切的服務態度,尤其在急診醫療上,要求更高效率和高品質的照護。1995年執行首例心臟去顫器,是令陳文鍾難忘的手術。他說,當誘發心室顫動病人心跳停止,心臟去顫器自動感知心室顫動,從充電到發出電擊需8到10秒,在這段短時間內,他自覺「度秒如分」,心懸在半空中,直到儀器成功進行電擊,病人心跳恢復正常,全場歡呼時,才鬆一口氣,後來換下手術服,內衣褲都濕透,這說明進行可能致命手術時,醫師所承受的壓力及成功後心中的歡欣與成就感。尼采說:「毒(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壯。」陳文鍾相當認同,這句話是指當一個人經歷愈大壓力,許多壓力都已經不是壓力。他記得金門服役長途行軍時,腳底長水泡、胯下磨破皮,但經過訓練,這些壓力變得可以應對,這說明透過經驗和訓練,人們能克服困難,減少壓力感受。日行萬步紓解壓力重視健康生活的陳文鍾,主張適度運動和良好飲食控制,他每日會步行8千至1萬步,儘管工作繁忙,時刻提醒自己持續運動,並與太太一起在公園快步行走。這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幫助他緩解工作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充滿活力應對挑戰。「作為醫師,要有高度專業、紀律和責任感。」陳文鍾強調,每位病人都應被視為親人,為他們奉獻時間和努力,尤其是對於困難病例更應如此,這是醫師的基本責任,體現在專業、盡責和全心投入。「因為一直忙於事業,因此對家庭有些虧欠。」陳文鍾說,他職涯後半段幾乎都擔任主管職,5個孩子都是太太照顧,然而,當孩子們長大後,他開始花更多時間與他們交流,提供孩子們寶貴的生活和職場建議,讓他成為孩子們的「超級顧問」,能夠在他們的學業和生活中提供有價值的指導。陳文鍾小檔案現職: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歐洲心臟學院院士美國心臟學院院士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專長:心律不整、心衰竭、心臟急重雜症經歷: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衛生署新竹醫院院長衛生署桃園醫院院長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病人要遵守醫師對生活型態和服藥的建議,可以和醫師討論,如果對第一位醫師的建議有疑慮,可以尋求第二位醫師的建議。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吃豬皮降三高?恐吃進更多油脂!中醫師透露降三高秘訣
三高患者的飲食控制相當重要,許多高油、高鹽食物都要忌口,但網路卻流傳「豬皮可以降三高」,更宣稱是中醫的「藥食同源」食材。對此,衛福部國健署闢謠指出,若大量食用豬皮,反而會攝取過多的油脂與熱量;中醫師則說,現代豬皮已鮮少入藥,頂多是提煉膠質做成其他藥材,若要降三高,可採用參苓白朮散、血府逐瘀湯等方劑。根據2017年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台灣「三高」盛行率,高血壓26%、高血糖11%、高血脂26%,未來得到心臟疾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2.5倍、2倍以上及3倍。要控制好三高,除了要按照醫囑服藥,生活習慣方面也得改變,遠離高油、高鹽食物,但日前網路流傳「豬皮可降三高」,聲稱「中醫有個說法叫做藥食同源,既是美味的食材,也是功效強大的藥材。如生活中常見的豬皮,民眾常丟棄了一味能夠降三高,還帶有肉味的良藥。」豬皮有豐富膠原蛋白,但也有較高量油脂國健署出面闢謠說,依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分析,豬皮含有較豐富的膠原蛋白,但也「含有較高量的油脂」,若大量食用恐怕適得其反,會攝取到過多的油脂與熱量,增加三高及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中醫:已鮮少將豬皮作為藥用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博淵表示,有一些醫療器材是使用豬皮來協助癒合傷口,但中醫領域已鮮少將豬皮作為藥用,主要還是使用其「膠質」,經提煉後添加其他成分,製成龜鹿二仙膠等藥材,豬皮本身並非藥方。若民眾想透過中藥調理控制三高,應經由中醫師診斷後使用。陳博淵指出,若要降血脂,針對脾虛型民眾,中醫有參苓白朮散,適合虛胖型體質的人使用;若要降血壓,針對血瘀型民眾有血府逐瘀湯,能夠改善血管通透性,適合肌肉結實或緊繃型的人服用。控制三高 還是要吃藥及從源頭預防陳博淵說,健保有針對需要控制血脂的民眾,給付科學中藥,例如壽美降脂,成分為丹參、紅麴,製成膠囊後,能協助控制膽固醇。國健署提醒,民眾切勿聽信網路謠言,預防「三高」應從源頭做起,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血壓量測、天天量腰圍及定期測體重、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型態,才能遠離疾病。
-
2023-11-04 焦點.健康知識+
了解疾病預防的「三段五級」,從癌症和三高了解疾病預防的基本概念!
我們一般認為,所謂的疾病預防,就是在沒有生病前做好預防,如果一旦罹患疾病,那就不需要有預防的概念。但這樣想法對嗎? 答案是:錯的!吃藥也是預防?什麼是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概念?公共衛生學者為預防疾病的進展,將預防的概念分成「三段五級」,作為推行疾病預防的準則。希望能夠在進入疾病之前,就能做好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降低日後醫療成本,除了減輕健康保險重擔,還能達到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健康。三段五級將疾病分成三段,第一段是疾病前的預防,第二段是疾病發生時的早期預防,第三段則是疾病進入臨床期,探討的就是如何在疾病中預防疾病惡化。詳細的工作項目則分成5級,包括:促進健康、特殊保護、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限制失能或殘障與復健。接下來用癌症預防,來說明三段五級的概念小明是一個健康的男性,目前並沒有罹患癌症,那他要如何進行三段五級的預防呢? 第一段第一級:建議小明在身體健康時,要進行第一段疾病前的預防,做好健康促進活動,包括養成良好運動習慣、飲食均衡、補充足夠的營養來增強免疫力等。第一段第二級:如果小明發現自己家族有癌症病史,此時小明就需要進行加強預防,包括多攝取含抗癌成分的蔬果、注射HPV疫苗預防子宮頸癌或鼻癌癌、積極治療胃部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問題。 第二段第三級:這個階段預防主要是「疾病篩檢」,不讓疾病持續發展。以小明來說,他可以透過早期癌症篩檢,找出身體可能出現的腫瘤。例如:●使用低劑量斷層掃描(LDCT)進行肺部檢查,提早找出可能惡性的肺結節。 ●使用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瘜肉的發生。 ●檢測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濃度,早期偵測是否有攝護腺癌的可能。 透過早期篩檢,提早篩出可能的腫瘤或癌細胞,這是三段五級中的第二段、第三級。因為此時癌症屬於早期,大多可以使用外科手術移除不大的惡性腫瘤。第三段第四級:此時疾病的預防主要是「疾病照護」,其中第四級主要是限制失能與殘障:癌症早期手術後需要定期追蹤,減少日後復發可能造成引起的身體失能危機。使用輔具維持日常的活動,例如善用拐杖與輪椅維持病人的活動力。第三段第五級:主要透過復健,維持病人的生活與工作,例如肺癌切除肺葉的病人,進行肺部復健後,可養成正確的呼氣和吸氣技巧,可維持病人日常工作與處理生活事務。許多中後期癌症治療的病人,在治療初期多半都還有體力維持日常的工作,維持日常的生活。如果小明年紀已高,可能就需要轉送到適合的照護機構進行安置,設法讓小明保有基本生活的能力,減輕家庭的負擔。三段五級預防常用於慢性病,特別是三高病患!經常聽到一些三高病患,他們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但是卻總是拒絕承認,想要用運動、飲食控制來讓三高下降。但經常發生的狀況是:三高指數沒有下降,也有可能是微幅下降,但是相關疾病的風險卻激增,最後導致中風或發生心臟病等狀況。其實,很多人沒想過:吃藥也是一種預防。在《宇平診所》網站中有一篇文章《您想要初級預防還是次級預防呢?》中提到:有許多人慢性藥吃的瀝瀝拉拉,三個月的藥,吃了五個月還沒吃完。很多患者被問起來,也是理直氣壯地回答說:「藥還沒吃完呀,就沒有回診囉」這個時候劉醫師常常會回一句話說:「您是想是讓疾病不要發生呢,還是想等生病之後再來治療呢?」其實,這位醫師提到的情形就是:沒有做好第二段預防的狀況,這也是很多醫師呼籲的事情。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醫師曾經撰文指出:當我們控制了LDL,就控制了動脈硬化的速度,也就減緩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說明了,如果可以使用藥物順利控制膽固醇,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能有效地預防更嚴重的疾病。所以,當你無法只靠運動與飲食讓三高下降時,就需要考慮服用藥物來進行預防,千萬不要等到疾病惡化到無法拯救時才來後悔。三段五級來說明三高的預防:第一段 健康促進:希望讓民眾能夠健康的生活、並且針對三高的危險族群完成特殊保護的措施第一級促進健康:目的在於讓國人身心健全,維持健康面對三高,減少三高的發生。具體的作法:●良好的衛生教育和注重健康的營養觀念●良好的婚前規劃與性教育,並進行遺傳優生,減少因遺傳導致三高的可能性。●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定期體檢了解身體健康狀態●注意個性發展,維持心理健康第二級特殊保護:針對的三高的高危險族群進行保護,預期減低疾病的發生。具體的作法:●腰圍過粗的族群,應定時體檢與透過飲食與運動設法改善腰圍過粗的問題。 ●體重過重的族群,避免吃下過多的糖分,不喝含糖飲料,養成定時運動的習慣,維持良好的作息 第二段 疾病篩檢:疾病剛開始發生的早期,甚至是「無症狀」期,就能透過篩檢而得到早期診斷,而能達到早期治療的目的。第三級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篩出早期的三高病人,避免三高併發更嚴重的併發症,減少失能的機會。具體的作法:●透過定時體檢進行篩檢,在三高數值異常時就提醒民眾早點進行各種治療。●早期服藥治療三高,病人避免日後因三高併發腎病變,最終導致洗腎一途,病人會發生失能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三高如果不控制好,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例如發生中風,有可能會導致病人發生失能或殘障的問題。第三段 慢性病照護:透過臨床指導來避免現在病人的殘障或失能程度,並透過復健讓病人能夠有自立自主可能。第四級限制失能或殘障:避免三高進一步惡化或併發嚴重的疾病,所需要採取的措施與相關照護設備。具體的作法:●三高病人應該定時追蹤三高數據,同時也要檢查腎功能、心電圖等檢驗數據,早期篩檢出併發症加以治療,避免病人惡化成更嚴重的疾病。●三高病人可使用特定的照顧輔具,避免未來併發更嚴重的後遺症。第五級復健:提高三高病人的生活能力與獨立性具體做法:●透過良好的復健讓三高病人維持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品質。例如腎病變的病人透過定期洗腎,維持部份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設置良好的照護機構或措施,來照護年齡較大、病情較為嚴重的三高病人或家庭,減輕負擔。參考資料:您想要初級預防還是次級預防呢?洪惠風/23世紀的醫療
-
2023-10-2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共病糖友的一天,一天要吃最少8顆藥!
露露姐60歲女性,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三種慢性病。18年前因易喘胸悶而檢查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隔年檢查出高血壓,再過二年確診糖尿病。目前皆由同一位醫師診斷開藥、定期回診檢查,各科的慢病藥物加在一起,一天要吃最少8顆藥。目前慢性共病控制穩定,在飲食、運動、服藥都有配合醫師建議,與疾病和平共處中。【飲食篇】8:00 吃早餐不同疾病吃藥的時間都不同,一下飯前、一下飯後,我可以怎麼做?成大醫院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鄭巧雯指出,依據疾病不同,需要在不同時間點服藥,對病人常帶來困擾,對患有不同慢性疾病的人來說,吃藥時間和方式可能帶來挑戰。專科醫師會盡量根據病人的生活習慣開立藥物,幫助病人簡化用藥方式,讓慢性共病病人在飲食和用藥上達到一定的平衡。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鄭巧雯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包括定時定量、少油少鹽,及減少加糖食物的攝取。她提到,每天應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油脂和堅果類。這個飲食原則對患有多重慢病的人同樣適用,但特別要注意的是合併患有慢性腎病的糖友。鄭巧雯說,有些人認為麥片和五穀粉是健康選擇,因為它們不含糖,但事實上,未經精製的全穀雜糧含有高磷,對於腎臟疾病病人不利。她建議這些病人應該避免攝取高磷食物,可以選擇低氮澱粉(冬粉、米粉和米苔目)、白飯等全穀類,吃得更安心。鄭巧雯也提醒糖友,過多的水果攝取可能導致血糖急劇升高,進而對血管和器官造成損害,甚至引發併發症。她建議每次只吃一份水果,約棒球大小。對於糖尿病監控,空腹、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是重要指標。如果病人發現自己儘管飲食控制得當,但血糖仍難以控制,建議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或每周測量一次配對血糖,以找出控制不佳的原因。延伸閱讀:慢病好日子-享學糖->破解迷思!「吃甜食」是罹患糖尿病的主因?【治療篇】10:30回診 得了糖尿病後,腎臟也出現問題,好擔心其他方也壞掉,可以怎麼預防?「唉…我有三種慢性病,每天吃的藥一大把,聽鄰居說有慢病整合門診,但是到醫院網站查資料卻遍尋不著,也找不到地方掛號,到底整合門診是什麼?我可以去看嗎?」「隔壁盧太太說她最近在看慢病整合門診,醫師會一次看完所有疾病,我也想試試,但打開Google搜尋發現有專科中心的整合門診,也有成人慢病的整合門診,看半天也看不懂,我可以問誰呢?」台大醫院副院長、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國晉教授說,台灣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增加,慢性病的盛行率也逐漸上升,而且罹患「共病」也愈來愈多,尤其糖尿病盛行率越來越高,若沒有控制好,患者容易有併發症產生,例如大小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足部病變。但在確診糖尿病前,可能就已經存在的疾病,進一步造成腎臟功能惡化,稱為「多病共患」。黃國晉強調,併發症與多病共患的因果關係不同,再加上老化會造成身體功能的退化,需要經過整合診斷找出原因、控制疾病。黃國晉說,為因應多重慢性病人的醫療照護,健保署陸續制訂整合性照護計畫,從基層到各層級醫療院所,目的是希望避免重複領藥及藥物交互作用。再者,以病人為中心的門診整合,提供多重慢性病人有效率的醫療服務,以「守門人」制度整合的看診需求,一次就診完成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及三高追蹤管理,包括疾病治療、篩檢項目及提高健康識能等,建立全人照護醫療模式,保障多重慢性病人的醫療權益。但黃國晉表示,即便整合門診有其好處,也不盡然適合每一位多重慢病患者,還是有許多患者個人化、家人照顧者等時空背景因素須考量。以「高齡醫學整合門診」為例,患者收案前,醫師會先進行周全性的老年評估,先了解長者身體狀況及疾病脈絡,甚至探索心理層面,才會確認收案。黃國晉建議民眾多了解多重慢病資訊,提前做好健康管理,了解共病的關聯及危險性,與醫師配合討論共享決策。雙向配合才有機會改變現況、打破專科界線,將患者的需求視為一個整體,設定照護目標降低死亡率、改善疾病、提升生活品質,達到慢性病防治及延緩。【檢查篇】15:00 看報告檢查報告上數字這麼多,到底哪幾個是重要的?我要注意哪些?「除了糖尿病,我還有心臟疾病和高血壓,每次回診報告都密密麻麻一大張,擔心慢病惡化,到底要怎麼看這些數字啊?」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歐弘毅說,糖尿病管理要看的數值很多,雖然控制血糖是預防及延緩併發症的不二法門,但不僅是血糖數值而已。廣大慢性病友都應該要注意,長期治療追蹤慢性病的過程中,都應該要認識和重視各項數據,及其背後代表的意義,尤其心、腎、糖慢性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其間的交互作用。以糖友為例,其可能引發的各種急、慢性併發症具不可逆性,可能演變成洗腎、失明、截肢、心臟衰竭,病友不能掉以輕心。歐弘毅說,三個月的定期回診檢查中,更應該要好好的認識檢查項目和數據,例如和大血管病變相關的ABC數值:A糖化血色素、B血壓、C血脂;以及小血管病變如腎臟功能(尿液白蛋白、腎絲球過濾率)、視網膜檢查等,當發現身體功能有異常衰退時,需要即時和主治醫師討論、調整治療用藥。歐弘毅說明,因為慢性疾病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為強化防治工作,全台積極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絡,以及不同慢性科別的共同照護,跨科、跨領域追蹤管理病況。看診前,先由護理師、營養師提供衛教,了解日常生活型態及過去病史,先揪出潛在問題,協助醫師看診時快速找出共病因子,或可能產生併發症的高風險群。另外,「血糖降下來,是不是可以停藥或減量?」歐弘毅說,國人擔心傷腎而不敢吃太多藥,或認為血糖狀況穩定是就可以停藥,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迷思,務必配合醫囑定期用藥,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以及避免共病發生。目前的糖尿病藥物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保護腎臟,聽信偏方才是讓病情雪上加霜的原因。若想要減少藥量,或擔心糖心腎共病的藥物過多,可轉介至整合門診進行看診及多項檢查,透過跨科別醫師的共同照護,提升疾病控制效果。【睡眠篇】21:30 休息衛教師鄭巧雯指出,衛教門診常有病人抱怨睡眠問題,可能因為睡眠品質不佳或疾病症狀干擾夜晚安眠。她建議,應著手檢視日常作息和飲食習慣,因很多睡眠問題起源於生活方式。例如,糖尿病友可能因睡眠不足或質量不佳而導致血糖波動。露露姐分享,剛得糖尿病時,血糖控制不穩容易夜尿影響睡眠。鄭巧雯建議,除了按時服藥外,可以在白天安排活動,以避免長時間午睡,時間不超過30分鐘;晚上保持固定入睡時間,同時避免下午3點後攝取含咖啡因的飲品。如果這些方法無法改善,病人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共同探討包括藥物服用時機等其他治療方式,或透過定期運動來提高睡眠品質。延伸閱讀:【慢性共病防治】生活習慣病 個人、家庭應負責,分享健康資訊 實踐建康永續個人SDGs【慢病94愛你慣】壞習慣總改不掉?專家手把手教你走向健康之道【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0-27 醫療.心臟血管
高膽固醇竟是遺傳所引起!一次了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症狀、遺傳與治療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疾病,病人會在年輕時就出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偏高現象,也就是「高膽固醇」是由遺傳所引起。元氣網整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遺傳、症狀、篩檢和治療的基本常識,了解此疾病的面貌。什麼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種遺傳疾病,病人的血液中會出現高膽固醇的問題,主要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數值過高,因為肝臟無法正常的移除低密度脂蛋白(LDL)。這類型的病人會隨著年齡成長,身體越來越無法代謝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造成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會較正常人偏高,如果LDL-C在成年人超過5 mmol/L (190 mg/dL),或在兒童超過4.1mmol/L (160 mg/dL),通常醫師就會懷疑是否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跟正常人相比,年輕時(此處定義為男性55歲以前,女性65歲以前)就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約20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是什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遺傳疾病,根據學者推估,發生率介於1/200人〜1/500,全世界的病人數介於1400萬和3400萬人之間。低密度脂蛋白(LDL)中所包覆的膽固醇,常稱為「壞膽固醇」,因為此種脂蛋白容易在血管中沉積,長期下來就會堆積在血管內引發血管阻塞。LDL會在肝臟與肝臟細胞上的「LDL受體(receptor)」結合,低密度脂蛋白就會進入肝臟細胞進行分解與利用,所以LDL受體(receptor)具有調節血液中LDL濃度的作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大多是「LDL受體」發生突變,無法有效與血液中的LDL結合,也就無法將LDL在肝臟內進行分解,導致病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會顯著上升。少數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病人是LDL的結構發生突變,導致突變的LDL無法與「LDL受體」結合,同樣也就無法在肝臟內分解LDL,也會讓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顯著上升。血液中的LDL長期濃度偏高下,就會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血管阻塞的問題,因此導致後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如何遺傳?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有兩種類型: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eFH)和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FH)。 ●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eFH):大多是從父母其中一位遺傳到異常基因,而另外一個則是正常基因。也就是說,病人會帶有一個正常的基因與一個異常的基因,在家族中觀察可以發現病人的家屬,包含:雙親、兄弟姊妹和孩子,會有一半的機率會罹患該疾病,而非所有人都會罹患。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平均年齡,男性大多落在42~46歲,女性則多落在51~52歲。●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FH):這類型的病人極為罕見,病人從父母雙方都遺傳道變異的基因,因此基因變異的狀況更加嚴重,如果沒有進行治療,可能會在20歲前發生心血管問題。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症狀?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並不一定會發生明顯的症狀,部分病人會出現以下症狀後,經由醫師診斷後發現:●黃色瘤(xanthoma):在腳跟或背側的肌腱出現腫脹。●眼瞼黃斑瘤(xanthelasmata):在眼睛周圍的皮膚內,發現有黃色的沉澱物。●角膜老年環(Arcus senilis corneae):角膜周邊會出現環狀的脂質沉積現象,通常是白色或灰色不透明的物體,最終有可能形成一個環狀。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如何篩檢?醫師如果懷疑病人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會進行以下的檢查:●血脂相關檢測:檢查血液中不同類型的膽固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量和三酸甘油脂。 ●基因檢測:了解是否帶有基因變異,並且確定診斷。●家族史研究:需要了解其他家庭成員是否也有心血管疾病,是否有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家庭成員也需要進行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此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如何治療?飲食需要控制嗎?目前臨床上治療是採用多重管道的治療方式,重點治療方式還是以藥物治療與飲食為主:1.降血脂藥物: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兒童目前建議2歲後需要定期篩檢血脂數值,如果兒童的低密度脂蛋白高於160mg/dL時即應開始藥物治療。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療目標為低於100mg/dL,已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控制在70mg/dL。2.飲食控制:生長中的小孩每日熱量的攝取其中脂肪部分盡量小於30%,飲食可以透過少油來達成。飲食需要增加水解纖維素的攝取量,每天至少10克,水果和蔬菜有益降低血中膽固醇。3.良好的生活作息:如果有菸癮需要戒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如果體重過重則需要減重。4.LDL分離術:當飲食和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時,需針對超高的血脂進行血液透析(LDL分離術),協助排除LDL,可改善皮膚的黃色瘤和心血管病變。但長期治療會讓小孩產生不舒服感。5.肝臟移植:移植正常肝臟組織,分泌酵素發揮排除LDL功能,缺點需要終身服用免疫控制劑。6.基因療法:未來或許可以會發展出有效的基因療法,將異常的基因替換出來的可行性。參考資料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指南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
-
2023-10-24 醫療.新陳代謝
每週吃兩次紅肉就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哈佛大學研究這麼說
少吃包括豬肉、羊肉、牛肉在內的紅肉,已是許多人具備的健康意識,而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表明,每週只吃兩份紅肉會增加以後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並且這種風險會隨著食用量的上升還會進一步增加。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護理師健康研究(NHS)、NHS II和健康專業人員追蹤研究(HPFS)總計超過二十一萬名參與者的健康數據,並且每兩到四年進行一次問卷以評估其飲食模式,持續長達36年。在此期間,有超過兩萬兩千名的參與者患2型糖尿病。【延伸閱讀: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研究人員發現,吃加工以及未加工的紅肉,與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密切相關。與吃最少紅肉的參與者相比,吃紅肉最多的參與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出62%。此外,每天每多吃一份加工紅肉,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46%,而每天每多吃一份未經加工的紅肉,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則增加24%。研究還發現,若用另一種蛋白質來源來替代每天一份紅肉可能會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例如以一份堅果和豆類替代,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30%,用一份乳製品替代,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22%。該研究資深作者、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和營養學教授Walter Willett表示,「鑑於我們的研究結果和其他人之前的工作,對於希望優化健康和福祉的人來說,每週限制一份紅肉是合理的。」紅肉與糖尿病的關係是什麼?事實上,2020年發表在《流行病學與全球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Global Health)期刊的一項研究便指出,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有4.62億人受到2型糖尿病的影響,相當於世界人口的6.28%,而且這一比例仍在迅速增加中。【延伸閱讀:什麼時候運動最能有助控制血糖?研究揭糖尿病患最佳鍛煉時間】值得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可能會透過遺傳而使人患病,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但生活型態因素也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若你體重超重,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你考慮減肥、採行營養均衡的飲食並定期鍛煉,可預防或延緩2型糖尿病發生。》看更多糖尿病預防方式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最好限制紅肉攝取量,因為紅肉通常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和加工肉品,例如火腿、培根和熱狗,這些食物通常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和鈉。如果你決定吃這些食物,請選擇較瘦的部位。【資料來源】.Red meat consump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ype 2 diabetes risk.Eating Red Meat Twice a Week Raises Diabetes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