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3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電梯
共找到
341
筆 文章
-
-
2021-03-14 新聞.長期照護
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編按:號稱老人天堂的北歐國家願景,在台灣有可能實現嗎?學者劉毓秀從1996年起多次前往北歐考察。她發現,北歐國家不論在個人層面的飲食、運動,或者社會制度面的長照政策,都是以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為目標。回台灣後,她將這套的概念應用在父母身上,成功地讓兩老維持生活自主到90多歲。「北歐式養老」,在台灣如何落實?採訪台大外文系兼任教授劉毓秀這天,是一個晴朗的冬日午後。從咖啡廳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好幾位外籍看護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門曬太陽。一陣微風吹過,讓人有了置身北歐國家的錯覺。但眼前情景卻提醒了我們:這是步入高齡社會後,台灣的尋常風景。「在北歐,你幾乎不會看到這樣的老人。」劉毓秀感歎地說。66歲的劉毓秀,是國內知名的婦運先驅。早年她為了抗議民法「以父為尊」的思維,曾將自己的姓氏由父姓的「黃」改為母姓的「劉」。其後,她不只在大學開設性平課程,也擔任彭婉如基金會董事長,推動公共托育、女性就業等議題。女性一生中的大事,從出生時的姓氏、成年後的工作、為人母後的育兒乃至於老年的照顧,都是她所關心的議題。性別平等、社會福利制度高度成熟的北歐國家,是劉毓秀心中理想的願景。1996年,她首次赴北歐國家考察性別平等政策,卻意外觀察到當地老人生活極為獨立,和台灣人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比台灣早15年變高齡 瑞典人如何自立到老、不麻煩家人?說起關注熟齡議題的契機,劉毓秀坦言,造訪北歐那年她40出頭,家有「四老」:70多歲的爸媽、公婆,都在邁向老年的人生階段。一提到老,人們最直接的聯想就是中風、失能、臥床、癱瘓等病老的景象。而照顧無力自主的長輩,又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子女的責任,「大家想到就怕得要死!」然而,早在10幾年前,瑞典、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就已步入高齡社會。以瑞典為例,1996年的老年人口已達18%,相當於每5人就有1位老人。瑞典人看待年邁的父母,卻不像台灣人憂心忡忡。當地長照政策以自立為最大目標,盡可能地讓老人健康活到最後,不成為家人的負擔。瑞典老人如何生活?在劉毓秀主編的《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一書中,她長年的倡議夥伴、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寫到,瑞典幾乎每個社區都有老人聚會點。這些聚會點無障礙設施完善,一般老人和失能長者都能使用,相當程度地展現了北歐長照政策的自立精神。在聚會點,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活動或體驗,且多是由長者自行規劃、主導經營方向。可以是欣賞歌劇、音樂、健身、跳韻律舞,也可能是品鵝、品蝦大會、慶祝耶誕節。長者們也會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社團,一起表演爵士樂、看服裝秀、組讀書會等。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成就感也有歸屬感。此外,瑞典的國家政策也特別重視預防老人失能。例如,政府會安排足部治療師到聚會點為長者定期健檢、宣導衛教資訊。長者有健康的雙腳,才能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劉毓秀也指出,瑞典政府鼓勵人們在退休後繼續工作,持續累計退休金。直到75歲前,都算是勞動人口。透過推遲工作年限,延長長者在經濟與生活獨立的時間。除了政策規劃外,北歐人「吃得好、動得多」的生活型態也有助於延長健康餘命。根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芬蘭、丹麥、瑞典、冰島、挪威等國家,過半數人每週運動至少2個半小時,是歐盟平均值的2倍。哈佛醫學院所出版的《哈佛健康雜誌》則指出,北歐人的飲食以全穀類、莓果和海鮮為主,崇尚在地當季的食材,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在台灣也能實踐的「北歐式」養老 不要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從北歐取經返台,劉毓秀開始思考,如何將這套理想落實於台灣社會?她的第一號「實驗品」,正是自己的父母。「媽媽曾說要燒香拜佛,求上天讓她跟北歐人一樣善終好走。我說不是這樣!妳要從生活習慣下手。」劉毓秀回憶。她觀察,在重視孝道的台灣,子女過度為長者著想,反而剝奪了他們的自理能力。例如,看護怕老人跌倒,寧可讓他們坐輪椅也不願攙扶。久而久之,老人雙腿肌肉流失,更不可能起身走動。她也聽過有長輩長期被餵軟爛的食物,導致咀嚼能力退化,進食時常不由自主地流口水。為了讓父母能自理生活,劉毓秀和弟弟、妹妹共同買下一戶有電梯、生活機能不錯的房子。平時購物、煮飯、洗衣都讓兩老自行負責。子女會陪聊天、吃飯,但不代勞家務。若有處理不來的家事,則請彭婉如基金會的家管員每週打掃一次,每月開銷約4千多元。父親過世後,母親還主動請家管員將打掃頻率減為2週一次。相較於聘請24小時的外籍看護,開銷精簡許多。「我們常說做父母要有堅持,其實當子女也是。」劉毓秀直言,子女即便遭人非議,也不能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像是有次,社區管理員看見黃爸爸自行扛米回家,打電話質問她怎能對父親如此不孝?也有讀者看見媒體報導,特地寫信向她興師問罪:「大學教授還做這種錯誤示範!」然而,時間證明劉毓秀的做法是正確的。實施北歐式養老20年後,劉毓秀的父親以93歲的高齡在睡夢中離世,生前臥床時間僅數週。媽媽今(2021)年超過90歲,仍可自行上菜市場買菜、搭公車、到老人中心上課。更重要的是,2人都沒有慢性病,僅偶爾上醫院看看過敏、腳無力等小病。「這20年間,我照樣教書、做研究、參與社運。因為爸媽生活能夠獨立,我才有這樣的自由。」劉毓秀笑說,父親本性屬於「懶惰型」的人,其實並未特別勤於鍛鍊身體。但光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就無病無痛地活到93歲。不要說長照,就連健保卡都很少使用。她總結,「顧好小我,對大我也有好處。」台灣北歐大不同 改變觀念是老年幸福的第一步說起北歐國家令人羨慕的老年願景,總會有人質疑:「台灣跟北歐民情不同、人民不願繳高額稅金,怎麼可能跟他們一樣?」但劉毓秀認為,台灣人期望幸福的老年,其實應從改變觀念開始。除了對老人過度保護,她也觀察到,台灣人多有延命迷思。且因健保費用低廉,無效醫療更為普遍。雖然平均壽命長,生命有意義的日子卻相對短。例如,她有位舅媽,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被送至養護中心。為了安全,院方規定舅媽不能自主行動,平時由看護拿健保卡代為領藥。「我常常在想,那到底是孝親還是虐親。」類似的例子,還有一位她認識的長輩,因為善於養生活到90多歲。有天半夜卻衝到馬路上大吼:「我想死,我不要活了,太無聊了!」原來,家人無微不至的伺候,反而剝奪了老人家生活的樂趣。她指出,北歐人的老年以自立為目標,更強調回歸生命的本質。當生活品質無以為繼時,就放手不再強求。就像她在北歐安寧照顧中心看到的臨終者,不以灌食、打點滴等方式延長生命,只是讓身體慢慢關機,圓滿地壽終正寢。此外,她也特別提醒,4、5年級這個世代握有許多資源,有能力改變制度與社會風氣。台灣步入高齡社會,除了讓熟年人口活躍老化,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少子化問題。倘若青壯年人口持續縮減,未來年金、健保等和老人息息相關的福利制度都將無以為繼。在北歐國家,因為公共托育普及、家內性別平等、男女同享充分的有薪育嬰假等因素,儘管老年人口多,年輕人生育率也高。劉毓秀指出,中年人身為主管或決策者,應建立更友善的育兒環境。例如,她在彭婉如基金會推動彈性工作制度,方便家長照顧孩子。她笑說,改變的效果非常顯著,「好多人都去生第二胎、第三胎!」。現在對年輕人好,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晚年好。照顧好自己的老年 是我輩人都能做到的社會責任研究北歐制度多年,再加上親眼看見父母的成功經驗,劉毓秀對即將展開的老年充滿信心。她計畫像父母一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假手他人。時間到了就離開,絕不拖泥帶水。「老年的生命不必然讓人恐懼,它可以很有尊嚴。」劉毓秀希望,台灣有愈來愈多人能效法北歐,以自主生活為目標。不僅國家負擔減輕,也會停止無法承擔的照顧責任所造成的長照悲歌。在她眼中,獨立的老年,背後是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她開玩笑說,「我有時候太忙,都會告訴自己不行喔。你要顧好自己的健康,不能變成家庭和國家的負擔!」台灣人不必羨慕北歐,因為幸福老年的關鍵,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原文: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
2021-03-12 養生.家庭婚姻
「那對夫妻」打拼多年終買房,合約寫Nico名字!Kim:簽下老婆名的房子,才是我想要的家
許多夫妻買房時常為了要寫誰的名字鬧得不可開交,那對夫妻Kim卻霸氣說:「當然是簽我老婆的名字啊!」買房簽老婆的名字,那對夫妻Kim:那裡才會是我想要的家!兩個人在一起時買的房子,大家通常會寫誰的名字呢?網紅「那對夫妻Nico品筠&Kim京燁」打拼多年,近期終於買了第一間房子,房子簽約的時候,房仲問合約要簽誰的名字時,Kim毫不遲疑地說:「當然是簽我老婆的名字啊!」並告訴Nico:「我承諾過要給妳一個家,但妳要簽上妳的名字,那裡才會是我想要的家!」Nico聽完後瞬間淚崩。Nico簽約時手在發抖,感動到說不出話,因為她以為房子是買Kim的名字!Kim卻說:「當初如果妳不是選擇我,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但謝謝妳當時那麼傻的選擇了我,未來我也會用盡全力給妳幸福。」回到家後,Kim換上結婚時穿的西裝,以單膝下跪的求婚姿勢對Nico說:「謝謝妳,嫁給我!這個房子就是我給妳的婚戒。」因為Kim對於當初沒有給Nico一個正式的求婚,一直很內疚,而這個房子,是他們告別租屋生活的開始,他藉著這次機會跟Nico再次求婚,兌現對她的承諾,陪伴她、並扛起整個家的幸福和快樂。只要兩個人能在一起,所有的苦都會變成甜算算日子,Nico與Kim從17歲開始交往,至今快要17年了,兩人一塊打工、一同擺攤,不管做什麼工作都堅持在一起,為的就是希望不管工作或生活,都能陪伴在彼此身邊。Kim笑著提起,他們一起打過一份很特別的工,是在某個園區演唱會結束後撿垃圾,兩人從晚上撿到快天亮,一邊撿垃圾一邊聊天,「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在約會一樣,感覺只要兩個人能在一起,什麼苦都會變甜。」他說,從愛上對方那一天起,就沒有浪費過任何可以陪伴在彼此身邊的時間,「我們17年來相處的時間,已經是許多夫妻相處大半輩子的時間了。」那些日子雖然苦,他們一起租過很多房子、搬過很多次家,「第一次我們一起租房子是在一間沒有電梯的6樓頂樓加蓋老公寓,我們每天扛著要擺路邊攤的物品、器具爬上爬下。」Kim強調,每次看Nico陪伴他扛著很重的物品,都有許多心疼與不捨。Kim感性地對Nico說:「其實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好男人,但我是真的遇到了一個好女人。雖然房子的名字歸妳,但房貸我來扛,就像妳當時每天扛著我們擺攤的東西不停的往上爬。」這樣的幸福,何德何能,只有曾經共患難共扶持並彼此珍惜攜手走下去的夫妻才懂啊。※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2-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暖心集檢所!3寶媽住大家庭房、護理師為崩潰移工洗澡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主要來自境外移入,高達三分之一個案來自「集中檢疫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稱之為「重要防線」、「入境的延伸」。負責統管集檢所的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昨於臉書透露兩個感人的特殊案例,不論是帶著三個孩子從英國返台的母親,還是精神脆弱的年輕印尼籍移工,全台40處集檢所的4500間房已收住超過三萬人,同仁把每個人都當作自己家人在照顧。王必勝表示,今年1月25日他在臉書收到一個陌生訊息,原來是個焦慮的母親,因為需要透過漫長轉機帶三個年幼孩子回到台灣,擔憂檢疫期間會被分離,特別拜託讓她能親自照顧孩子。王必勝當時人在前進指揮所,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由於他非常了解所有集檢所的空間,知道有適合他們的「軍事風」家庭房,在他們返台期間剛好有空位,就特別為他們安排。在寬敞舒適的家庭房當中,母親和孩子們透過網路繼續工作和學習,在燦爛的笑容中完成檢疫,解除隔離後,這位母親特別再發訊息和照片給王必勝,希望能傳達他們的感謝之情。王必勝說,每個回台的旅客都有很多不同面向的需求,集檢所同仁需要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相當辛勞,收到這樣的訊息,對同仁來說就是最大肯定。另外一個特殊案例是在南部某檢疫所,一位年輕印尼移工入住後,開始有幻視幻聽,無法自理生活。王必勝表示,為了協助她就醫,同仁在沒有電梯的情況下,穿著全副防護裝備將她扛下樓、送上救護車。移工就醫後回來,每天有兩位護理同仁著全套防護,去餵她吃藥、幫她洗澡,悉心照顧直到檢疫期滿,投入許多人力、用掉上百件隔離衣,這名移工的精神狀況也慢慢穩定下來。王必勝表示,全台灣不論檢疫個案的身份為何,是什麼國籍,檢疫所都將大家當成國人、家人在照顧。全台40處集檢所的4500間房,至今已收住超過三萬人。所有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堅守崗位、恪遵各項標準作業流程,任何感染管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脫逃事件都沒有發生,只有少數人因不能抽煙而不滿意,整體持續維持平均90%以上高滿意度,值得國人鼓勵的掌聲。
-
2021-02-1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有體味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女中醫教你從體內除臭
小夏的男友身高183 公分,打起籃球來虎虎生風,帥得讓圍觀女生們看著他就歡聲尖叫。但是打完球的汗臭味,卻讓小夏感到受不了,因為汗味加上體味,實在有夠臭。體味是一件奇妙的事,自己聞不到,別人卻哇哇叫。50 +以後要注意,老人味漸漸明顯年輕人有體味,但老人家更有「老人味」,老人味來自於一種成分「2-壬烯醛(2-Nonenal)」。從40 歲開始,我們的皮膚因為開始老化,會分泌較多的2- 壬烯醛,而且與年紀成正比。而且隨著更年期以後荷爾蒙的改變,更會加速這種化學作用,所以50+ 老人味就會更加明顯。由於人年老後新陳代謝也逐漸變得緩慢,老人味就愈來愈重了。體味重通常是因「濕熱體質」中醫稱為「濕熱體質」的人們,身上的味道就是比別人重三分,原因何在?因為「濕」,所以多汗;因為「熱」,所以散發出來。濕熱的人,走到哪裡都會留下體味,房間、廁所、辦公室,連同搭一台電梯的人都可以嗅出來。「濕熱人」不分男女,頭皮容易出油,所以頭髮油埃味重,脖子腋下出汗多,嘴裡也可能會有口氣或口臭,連大小便也比較有味道。喜歡冷飲、喜歡冷氣,但是不愛清淡的食物和湯湯水水熱食。濕熱人也不是沒有意識到,帶給別人的氣味困擾,但是洗澡和噴香水也無法改善,這要怎麼辦才好呢?醫女跟你說,單單常洗澡和勤洗衣服是不夠的,濕熱體質的人會有體臭,就需要從內調理,從體內去除濕排熱,體味才會減。不管是老人味或是體味,都可以經由適當地排汗、排便、調整飲食,帶來改善的契機。一、加強排汗皮膚的汗腺是很強大的排泄器官,可以將體內的廢物經由毛孔排除,更能發散異味。但是濕熱人也說了,我明明就每天流汗流不停,還需要加強排汗?消極的自體流汗不夠,更要積極地去進行排汗,像是中藥泡澡、泡腳,定期讓自己身體的汗腺加大力道,毛孔開合而排出惱人的味道。二、大小便通暢濕熱人要注意,儘量讓自己不便祕,也不可以憋尿。喜歡喝冷水的濕熱人,其實很容易便祕,常常要兩三天後才願意一次排出,又多又臭。冷水對腸胃蠕動沒幫助,反而是多喝溫水,可以讓你的大腸和膀胱都開心,對便便、尿尿順暢,都有幫助。三、飲食調整徹底能讓你改變體質脫離體臭的,就是調整飲食內容,這一點最重要。溼熱人常常是自己飲食不當所造成的體質偏差,食量大、口味重、喜炸物、嗜冰冷,或者愛吃人工添加物的零嘴、精緻的甜點汽水等,會讓身體負擔變大,廢物變多,於是身體忙著排廢和出臭汗。所以飲食上自制,慎選乾淨、健康、原始食材的食物,濕熱體質也是會變好的。含鎂的食物如無花果、冬瓜、玉米、紅薯、杏仁、海藻、海帶、豆類等,能讓惱人的體味改善。還有綠豆清熱,紅豆、黑豆皆利水消腫,都是隨手可得的消除體味食材。酵素豐富的水果也可以改善體味,像是木瓜、蘋果、鳳梨、檸檬等皆有改善體味的奇效,怕鳳梨刮胃?那麼飲用鳳梨汁也很讚。古代宮廷裡的妃子服用杏仁茶、杏仁露、喝茉莉花茶來香體。醫女也建議了兩個中藥內用方,祝你早日脫離體味的煩惱。四、使用香水或是花露水平常可以適量噴點香水來改善體味。泡澡或沐浴後,可以使用下面這個天然花露水來潔淨皮膚和頭皮,讓身體清香。醫女的食療藥膳香體茶材料:石斛12g,梔子花6g,茉莉6g,500c.c.熱水作法:1.中藥材稍微沖洗,加入500c.c.熱水沖泡。2.溫涼後即可當做茶飲。3.喝完後還可回沖熱水繼續喝,第二泡的浸泡時間越久,味道越濃。※一天一服即可延伸保養:香豆水【材料】紅豆、綠豆、黑豆各30g,1000c.c.熱水【作法】1.三種豆類均洗淨,加入1000c.c.熱水煮滾。 2.豆皮不要煮至破,溫涼後即可飲用。醫女的保健穴位有體味困擾的人,記得要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讓汗腺通暢、毛孔開合正常,異味自然容易散去。可以多運動加強自主排汗,以及按摩以下穴位。勞宮穴【取穴】位於手掌心,中指尖點按掌心處即是。【點按】用拇指重按穴位,或是用拇指食指隔手掌對按。曲池穴【取穴】肘橫紋外側與肱骨(最接近肘橫紋的骨節)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極泉穴【取穴】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跳動處。【撥筋】用四個手指從腋下撥到乳房處。膻中穴【取穴】身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 本文摘自《逆齡食養》。《逆齡食養》作者:杜丞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1/11《逆齡食養》書封。圖/幸福文化提供
-
2021-02-04 養生.家庭婚姻
一有動靜樓下婆婆就登門!人妻一招克服 網友大嘆佩服
因為和長輩生活習慣不同,或是想擁有夫妻的自由世界,許多人婚後不願和爸媽同住。近日,一名女網友分享自己的婚後生活,她提到住樓下的婆婆只要聽到樓上傳來聲響,就會馬上奔上樓關心。一開始婆婆的舉動讓這位人妻苦不堪言,但她換個方向想通後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正面想法讓網友大呼佩服。一名女網友在「Dcard」分享自己的婚後生活,她提到自從有了孩子後為了更大的生活空間,加上公婆年事已大,和老公討論後選擇全家搬進電梯大樓,只不過原PO和老公小孩住樓上、公婆住樓下。不料新生活開始後,只要樓上一有動靜婆婆馬上就打電話關心,後來甚至變本加厲,原PO大嘆不論剛進家門、半夜起床餵小孩,婆婆都會衝上樓敲門關心。對於婆婆各種「關心」舉動,原PO表示起初也會覺得被侵犯、沒隱私,但她後來轉念一想,公婆住得近也不全是壞事,除了能請他們幫忙帶小孩,原PO還提到婆婆的手藝很好,身為下廚「初學者」的他們,一時片刻是無法學起來的。原PO後來還補充,不論能否接受婆婆舉動,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不如轉念讓自己往後能開心過日子。原以為是抱怨婆婆的憤世文,想不到結尾卻是滿滿正能量,原PO的婆媳之道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眾人紛紛表示「我覺得妳的想法跟心態很棒」、「佩服妳的轉念…我完全無法接受這種被監視的感覺」、「這樣蠻好的,假如哪天妳們夫妻發生什麼事都沒聲音的時候,婆婆比較容易察覺到不對勁」;但也不是所有網友都能接受,有人表示「我是完全沒辦法接受,動不動就來敲門壓力很大」、「被時刻盯著關心跟監視只有一線之隔」。
-
2021-02-02 名人.黃軒
打掃做家事其實很幸福?醫:別懷疑,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今年農歷過年,全球各地都會疫情管制。反正,哪裡都會去不了,可以好好做日常生活的家務事吧!研究人員發現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動,本身也能夠提升你的幸福感呢。相不相信呢?這些日常生活的活動家務事就是 : 做飯、炒菜、洗碗、掃廁所、洗衣服、大掃除、整理擺飾、走路、爬梯、搬東西、除草、澆水...這是來自德國科學家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ce Advances, 科學進展》, 研究者們記錄了參與者的日常生活活動習慣,比如說爬樓梯、打掃、倒垃圾,出門取快遞,這些日常的生活活動,也能夠提升幸福感。在做第一次研究時,研究人員招募了67名參與者,給他們戴上日常做家務事活動量的設備。根據統計數據, 這些參與者平均每周進行73.55分鐘的活動。其中67人中,有43人表示自己根本就不喜歡運動。研究者進一步發現,那些不愛運動者,只要他們在做日常生活的家務事後,也會很有「精神抖擻」的。也就是說 : 「日常生活在做家務事之後,身體更容易感覺精力旺盛。」 這是為什麼呢?日常生活的活動也能夠提升幸福感,這背後的機制與大腦灰質的“膝下前扣帶皮質(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Sg ACC )”有關。研究人員,又開始另一個類似的試驗,這次找來了83位參與者,統計他們的日常生活活動量的同時,也對他們大腦的灰質體積,進行了測量。這次參加者每周活動有138.53分鐘,有33人說自己不愛運動。分析結果顯示, 那些日常生活活動量與大腦灰質中的膝下扣帶回(sgACC)的體積存在,有明顯的相關性。大腦灰質的sgACC體積較大者日常家務活動量較大者,其大腦灰質的sgACC體積也更大。並且這種更高的sgACC量大腦結構,也減輕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因家務活動,而產生的【瞬間精力充沛的喚醒】。大腦灰質的sgACC體積較小者研究人員發現有趣的是, 那些大腦灰質的sgACC體積較小者,對家務事活動帶來的影響似乎【更加敏感】,這些人原本無動力懶洋洋的,如果在進行家務事活動持續一週後,就容易感到精力提升。同樣的,也更容易在家裡不動的時候,也更覺得「散散」的。憂鬱症和大腦sgACC容量在憂鬱症科學早已發現sgACC的大腦容量減少,這些憂鬱症發作的特徵就是身體活動減少和能量感覺減少,整天懶懶無力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 sgACC的大腦容量低的人,去加強他們日常生活活動時,也會獲得更多的能量益處。所以,加強日常生活家務活動量,也是對憂鬱症有益的活動治療之一。持續做家務事一週持續做家務事活動一週,和運動活動量持續一週相比,一般民眾可能更容易實現。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你可以做飯、炒菜、洗碗、掃廁所、洗衣服、大掃除、整理擺飾、走路、爬梯、搬東西、除草、澆水...就是千萬不要坐在沙發按遙控器而已。使用WHO-5幸福指數(WBI)進行了評估, 那些「持續做家務事活動一週後」的人,精力較為充沛、有更高的幸福感、對生活的滿意度,他們表現得更樂觀,也更不焦慮。 大腦灰質sgACC體積較小者,對家務事活動的影響更敏感,更易啓動。 大腦灰質sgACC體積較大者。減輕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因家務活動,而產生的瞬間精力充沛的喚醒。過年,你幸福嗎?所以,過年到了,當你感覺到「散散」的時候,不如起身活動活動吧!喝喝水吃吃零食,敦促你的對象和自己,一起去做做家務事,例如大掃除,是一件幸福的事(信不信由你...)。但記得根據硏究的方法 : 要持續一個星期,幸福才會出現喔
-
2021-0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金門尚無境內確診 春節前展開大消毒
金門縣環保局表示,金門目前尚無境內確診案例,但仍必須做好防疫工作;加上春節連續假期即將到來,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防疫消毒大隊今天起對公共場所展開全面消毒作業。一名印尼移工月中確診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因雇主為金門籍,在中央疫情統計圖表中納入金門縣。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這名移工到現在仍未入境金門,因此金門仍為「零」確診。金門縣環保局表示,雖然金門「零」確診,但鑑於全球疫情有升溫趨勢,防疫工作需要內外兼顧,各場所管理單位也要一起投入這次防疫消毒工作。因此,從今天起,防疫消毒大隊針對7處交通場站(公車、機場和碼頭)、5座大型營業場所(百貨賣場、電影院)、3處人潮聚集民生熱點、33處村里社區、72處學校及民眾洽公機關等120多處地點戶外的公共環境,展開消毒作業,確保環境安全。環保局指出,各場所內部環境,特別是人員經常接觸的表面,如電梯按鈕、手扶梯、地面、健身器材、遊樂設施、桌椅、電話筒等,必須加強消毒;公共浴廁,如水龍頭、廁所門把、馬桶蓋及沖水握把,也應有專責人員定期清潔,並至少每天消毒一次;如果顧客頻繁出入,更需適度提高消毒頻率。環保局長楊建立表示,請大家共同做好消毒及防疫工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訂有大眾運輸、大型營業場所、社區管理維護等因應指引,請各場所管理單位參考落實,也請民眾依行政院環保署編訂環境消毒參考指引,做好個人及環境消毒。楊建立再次呼籲民眾,養成良好的防疫習慣,如勤洗手、做好環境清潔消毒,並在出入人多、密閉及不特定的場所配戴口罩。
-
2021-01-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家樂福:即日起進旗下超市或量販皆強制規定需戴口罩
本土疫情愈來愈緊張,量販龍頭家樂福今(26)日表示,即日起全台量販分店每周將設一時段閉店全館消毒,而不論旗下量販或是超市皆將強制消費者進入賣場需配戴口罩、量額溫。家樂福因應疫情現況,針對全台量販分店實施防疫消毒準則。包括電梯及手扶梯基本4小時內消毒1次、電梯內備有酒精與保持電梯內社交距離公告,另手推車、手提籃、手拉藍基本4小時內消毒1次。賣場部份,顧客進入賣場需配戴口罩、量額溫,且賣場入口提供顧客酒精自動消毒器,和提供一次性手套使用,如顧客賣場內脫下口罩及時勸導,屢勸不聽會請離賣場。此外,賣場內規畫防疫專區,排隊區域保持1.5公尺距離,而生鮮區備有酒精自動消毒器,和提供一次性手套使用,也會在生鮮用餐區設立防疫塑膠隔板,消費者用餐完畢並立即消毒。在超市方面,同樣強制消費者進入賣場需配戴口罩,亦會在生鮮區提供一次性手套使用,也會強化自動結帳機、廁所、休息區、置物櫃4小時一次的消毒,以及排隊區域保持1.5公尺距離。
-
2021-01-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賀台大醫學院神經科及台大醫院神經部40周年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邁入老年的醫師做什麼想什麼」。一位剛屆齡退休的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第一年的退休生活,促成了我們邀請兩位年過八十的前輩醫師回顧他們的精彩人生,一位精神科教授退休後,改而投身宗教與社會服務方面,與我們分享他豐富的「退而不休」的生活;一位神經科教授將最近慶祝台大神經科四十週年的紀念會上,回顧自己如何在台大醫院神經科由教學與服務為主的臨床科成功地轉型為今日服務、教學與研究並重的大學醫院重鎮。我們接著會邀請年輕醫師發表他們行醫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師,而有助於醫病之間的溝通。 台大醫院神經部於2020年12月26日舉辦慶祝創部40 周年活動,並出版。緬懷洪祖培教授辛苦創建神經科(部)的歷史:1947年林宗義醫師自日本東京大學回台,創建台大醫學院及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大部分科內醫師主要教學及臨床業務偏重精神科。根據此專刊的記載:1951年洪祖培醫師到職,1952年蕭成美醫師到職,1956年杜潤碧醫師到職,1957年陳光明醫師到職,1961年高村井醫師到職,1963年孫睿亮醫師到職,1965年陳榮基醫師到職。這幾位都是比較傾向神經醫學,可惜中間幾位都先後離開。1960年洪祖培醫師承彰化基督教醫院蘭大弼院長(David Landsborough, IV)推薦,前往英國倫敦Queen Square Hospital進修一年,專攻神經醫學。1971年洪祖培升任神經精神科教授。我於1971年承洪祖培教授推薦前往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兩年,1973年回來。 經過多年的奮鬥,1980年神經神經科終於分成精神科與神經科,洪祖培教授擔任神經科首任主任。1986年陳榮基接任神經科第二任主任;1992年卸下主任職,接台大醫院教學副院長。1995年台大醫院神經科改稱神經部,醫學院仍稱神經科。 在我當任副院長時,有一天已退休的前醫學院楊照雄院長來醫院院長室與戴東原院長及幾位副院長懇談,楊院長說:「醫學院的基礎醫學教員中,醫師(MD)只剩下一位,而且即將退休了。他覺得醫學院開始時的教員,主要都是MD。將來如果都沒有MD當教員,對醫學院的發展,非常不好。希望醫院能設法幫忙。」大家都了解是因為醫學院的待遇太低。經過研商後,戴院長決定由醫院提供9個主治醫師名額,給醫學院每一科各一名;如果基礎科能夠找到MD來當教員,他可以占用這個主治醫師缺,由基礎與臨床兩科雙聘,他就可支領醫院主治醫師的津貼。這個制度,大大提高醫學院基礎科聘請MD的力道。我很高興看到,在我擔任主任時,神經科居然獲得三位優秀人才,聘到在生理學科任教的郭鐘金醫師(留學哈佛Harvard大學歸來),在解剖學科任教的謝松蒼醫師(留學哈佛大學及約翰霍普斯金Johns Hopkins大學)及在藥理學科任教的劉宏輝醫師。很高興,今天看到他們這三位基礎與臨床雙聘的教授,領先發表二十多年來耀眼國際級的研究與臨床的成就。讓我深感對得起洪祖培教授,對得起神經科,也對得起醫學院! 在慶祝會的報告中,兩位年輕主治醫師在緬懷洪教授的投影片中,秀出一張洪教授今年住院中,還在病房「回診」教學的照片。我接下去請問他們,為何稱呼病房教學叫「回診」?他們說:英文叫「ROUND」,我提醒他們,要翻譯為「迴診」。然後再請問為什麽叫「round」?現場沒有人能夠回答。我告訴大家多年前,我去參訪約翰霍普斯金大學醫院時,因為我的學生謝松蒼在哪裡的優秀表現,他們對我相當禮遇。特別帶我去看,開啟美國現代醫學教育的該校校長William Osler 教授做病房教學的舊醫院。這個建築沒有電梯,樓梯是鋼鐵製成的圓形梯,Osler教授就是繞著圓形梯上下樓層,帶著學生到每個病房做床邊教學。因此美國人就稱床邊教學為「ROUND」,我們就翻譯為「迴診」。我也有幸在那個樓梯迴旋(round)上下,追循先賢的腳步。那位他們很稱讚的Dr. Hsieh,就是今天在週圍神經病變的診療與研究領先全球的台大神經科與解剖科雙聘的謝松蒼教授。 我在1997年從台大退休,應聘到台北縣三峽鎮(今新北市三峽區)開辦恩主公醫院。在離開台大前,曾與解剖科合作,想要設立「腦庫」,沒有成功,一直引以為憾;今天在謝松蒼教授的報告中,欣聞他正努力籌辦「台灣腦庫」。期待他順利成功,完滿我要奉獻台大的最後一個心願,讓台灣神經醫學的發展在台大神經部的領導下,更上層樓! 我也勉勵同仁,在診治病人時,善用介紹人可以增加病人的信任度及治療的效果。我舉了自己的兩個經驗:我曾介紹一位病人給他居住鄉鎮的開業醫師,這位醫師在看完病人後,打電話給我:「報告老師,您介紹的某某病人,我已經看好了,他的那些問題,我已處理好了。請老師放心。」在場的病人不但信心大增,而且還介紹親朋好友,都到這位醫師的診所。另外一次是我的90高齡的中學老師,車禍導致顏面嚴重多處骨折及下巴脫位。牙科醫師打算分兩階段處理,先在未麻醉的狀態下矯正下巴脫臼,然後全身麻醉處理骨折。但是第一階段的處置需要病人的合作,如果病人不合作,只好在全身麻醉下,先後處理這兩個問題。但就要增長麻醉時間,增加危險。主治醫師很親切的告訴病人:「老師(指介紹人)有交代,我會好好治療您的問題,請您放心。」結果病人居然很合作的在清醒狀態下,讓醫師處理好脫臼,然後才在全麻下修補好骨折,恢復完整的功能。 如果你覺得這位老人太嘮叨了,碎碎念,請原諒超過「七老八十」的老人吧!
-
2021-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案864接觸者至101上班 台北101:該租戶樓層全面消毒
位於台北101的某會計師事務所員工,因曾接觸確診者864案,台北101今(20)日發聲明表示,持續以最高標準進行全面防疫作業,而此大樓租戶、某會計師事務所已於1日8陸續進行樓層全面消毒,該租戶有關人員依相關規定進行健康管理。台北101指出,會與租戶針對防疫工作一直保持密切聯繫與協調,提高警覺,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共同做好最高標準的防疫措施。台北101也提到,大樓公區每周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全棟空調每小時執行4次換氣作業;每半小時消毒擦拭電梯內外部按鍵鈕、電扶梯扶手及廁所;全日全時進行最高強度的電梯排換氣,並於尖峰時刻控管電梯搭乘人數;大樓出入口裝設紅外線體溫偵測儀。也落實所有進出大樓的人員皆佩戴口罩,並填寫訪客實名健康聲明書;嚴格管理貨物運送人車,消毒後始放行配送。
-
2021-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曾接觸確診者 台北101專注防疫尚未討論衝擊
疫情升溫,本土病例持續增加,今再爆出案864的家屬在台北101大樓內會計師事務所上班,對此,台北101表示,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就實施最高規格的防疫作業至今,目前也專注於防疫工作,還未討論到後續對於包括購物中心、觀景台的營運衝擊。台北101表示,去年初就開始以最高標準進行全面防疫作業,每周進行一次大樓公區全面消毒、每小時執行4次全棟空調換氣作業、每半小時消毒擦拭電梯內外部按鍵鈕、電扶梯扶手及廁所,以及全日全時進行最高強度的電梯排換氣,並於尖峰時刻控管電梯搭乘人數。此外,台北101也說,大樓出入口都有裝設紅外線體溫偵測儀、落實所有進出大樓的人員皆佩戴口罩,並填寫訪客實名健康聲明書,也嚴格管理貨物運送人車,消毒後始放行配送。台北101表示,目前大樓的運作一切正常,也沒有感受到有人潮明顯減少,也未聽說有大樓內企業宣布在家上班。雖然因為各國封鎖措施導致觀景台人數大減,僅靠國內旅客支撐,但台北101表示,目前內部都還未討論到因疫情的集體恐懼感增加後的因應措施,目前就是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共同做好最高標準的防疫措施。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案864家屬進101大樓上班 台北101這樣回應
本土病例持續增加,其中,案864家屬進101大樓上班,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對此,101今(20)日回應,租戶某會計師事務所於1月18日開始陸續進行樓層全面消毒,該租戶有關人員依相關規定進行健康管理。台北101與租戶針對防疫工作一直保持密切聯繫與協調,提高警覺,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共同做好最高標準的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本土病例中,傳出101大樓內部某會計事務所的一名員工,是案864曾短暫接觸的親屬。對此台北101發出聲明表示,台北101持續以最高標準進行全面防疫作業,每周進行一次大樓公區全面消毒;每小時執行4次全棟空調換氣作業;每半小時消毒擦拭電梯內外部按鍵鈕、電扶梯扶手及廁所;全日全時進行最高強度的電梯排換氣,並於尖峰時刻控管電梯搭乘人數;大樓出入口裝設紅外線體溫偵測儀;落實所有進出大樓的人員皆佩戴口罩,並填寫訪客實名健康聲明書;嚴格管理貨物運送人車,消毒後始放行配送。
-
2021-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什麼不做防疫旅館 台中業者曝有這些原因
台中市有4百多家旅館業者,但僅有28家願意承做防疫旅館,使得能容納的檢疫人數有限,目前1700多個房間並已住了7成。但為什麼許多旅館業者不願意提供房間做為防疫旅館呢?業者多指出,害怕員工染疫是最大考量。台中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生昌個人有4家飯店,他原本僅1家加入,後來在市府請託下又再加入一家。他說,公會403家業者僅有28家承作防疫旅館,最主要仍是考量員工風險,尤其是大型飯店的員工數多,風險更大。他說,他自己保留兩家不做防疫旅館,一方面是考慮服務以往的老客人,保留兩家還可以有房間可以備用,另也還有國旅市場的需求。全國大飯店副董事長柴俊林指出,台北允許飯店空出部分樓層可以分流承做,但台中市規定要整棟,因此有些飯店因此並不願意。而全國飯店因為餐飲生意一直都不錯,怕接了防疫旅館會有影響,因此並不做防疫旅館。但是飯店有做「安心旅宿」,也就是歡迎民眾把家空出來給檢疫者,其他成員來住飯店。目前是台中市觀光旅館同業公會的理事長的台中福華飯店董事長廖國宏說,不接防疫旅館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考慮員工的風險。他說,即便是像台北可以分層分流,他都認為貫穿的電梯和服務人員的移動都免不了風險,因此不做防疫旅館。
-
2021-01-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院群聚補破網 抗煞專家提醒別忽略這三種人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新冠肺炎群聚感染,五名醫護已確診,大眾焦點都放在醫護家人是否染疫,因這代表疫情延伸至社區。只是,醫院疫情要滲入社區,遠不只這途徑,但其他潛在的縫隙,卻並未包括在目前指揮中心頒布六項防治作為的範圍內。曾經參與過SARS防疫核心工作的感染症專家指出,目前頒布的六項防治作為大致正確,但還有三種人沒有被考量之內,那就是轉出的病人、支援的醫護,以及其他可能潛在的院內感染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楊志良受圍剿事件,專家即便並未批評防疫,仍漸漸不願具名。專家表示,SARS當年和平醫院封院前,風聲傳出去,許多病人害怕而自行轉院,轉到幾個大醫院,結果這些醫院紛紛淪陷於嚴重的院內感染。這次自行轉院及被安排轉出的病人屬於何種風險等級?是否持續追蹤?出院回家的病人呢?現在都還不清楚,但這部分若沒有做好,會引起後續的問題。允許離開醫院的病人為何仍有感染風險呢?專家分析,根據目前公佈的資訊,現在確診的五名醫護至少分屬於三個服務單位,也在環境中偵測到病毒,醫院中人員與環境受到病毒污染的範圍恐怕不小。加上醫護都會在環境中移動、每個人都照顧多位病人,照顧時間也不短,群聚感染理論上應該會有一定比例的是病人。現在除了一開始的那位重症病患之外,卻只有醫護人員確診,沒有其他病人,也沒有流轉於各病房工作的行政人員、傳送人員、清潔人員。專家表示,除非這些醫護人員都沒去看病人,否則毫無病人確診是很不尋常的比例,很可能沒有反映實際情形,可能還有其他潛在的確診病人未被發現。現在只篩查了一小圈的人,還要等二、三採結果、觀察一段時間,很希望這麼幸運,只有這五個人被傳染。再者就是進入支援的專家。專家表示,如同前述,現在其實還不清楚醫院受到污染的範圍,進去支援的人都是冒著感染風險進去,當他們每天結束工作該去哪裡?可以回家嗎?人力夠嗎?他們需要在原醫院和部立桃園醫院中間兩邊跑嗎?SARS時,南部有醫院是用一棟剛建好的空大樓,給支援醫護作為宿舍,部桃的支援計劃應該要考慮這部分,保護支援醫院、支援者及其家人。專家也委婉提醒,感控這種事,常常是醫院和醫護人員認為自己有做到,但其實和真正做到,還有落差。專家投入SARS防疫時,在發生院內感染的南北各大醫院,看過很多不知不覺犯錯的例子。例如未做好除污就跑去隔壁病房處理事情、戴著手套講電話、確診者在院內移動沒有安排好動線也沒有專用電梯等,許多醫院第一時間也不敢如實通報主管機關,都先試圖自救但是也不知該怎麼做。「指揮中心現在做的六點我都同意,但還是提醒一下還有這些事情要注意。」專家說,「我是好意,但是可不可以不要寫我的名字?」
-
2021-01-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一兩分鐘也可感染!防新冠上身 李秉穎不做一件事
桃園某醫院院內感染擴大至四人,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其中兩名醫護是在工作場所受到一名曾照顧過確診者的住院醫師感染。醫院是高度要求感染管控的環境,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到處都有酒精乾洗手,病毒從何處趁隙傳播?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早於廣播節目《周玉蔻嗆新聞》表示,後來調查他們都有戴口罩,所以就必須考慮接觸傳染,「重點就是所有醫護人員都不要摸眼睛鼻子嘴巴。」李秉穎表示,他看到有媒體報導要重視「環境傳媒」,他認為這是對的,因為這個傳播方式會是目前匡列接觸者的定義下會漏掉的。李秉穎指出,目前匡列密切接觸者的方式,是根據沒有適當防護裝備下近距離接觸15分鐘以上,這個定義有學理基礎,但不是絕對。「其實一兩分鐘也可以感染啊」李秉穎說,兩個人坐很近,飛沫跑過去不用兩分鐘,而且這個接觸者的定義也沒辦法考慮到「接觸傳染」,因為接觸傳染這是無法有定義的。當飛沫噴在物件上,人去摸到,又摸自己的眼口鼻黏膜,還是會感染,但這部分無法匡列接觸者的。「不摸眼鼻口,可能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事情。」他回憶SARS當年,和平醫院院內感染很厲害,確診的洗衣工就沒有直接接觸病患,「為何還會感染?很簡單,就是接觸感染。」當時院內感染有點失控,就是因為當時醫界還沒有建立防範環境傳媒的觀念。李秉穎表示,當時他在電視上說「病毒在物件表面可以存活好幾個小時」,隔天上班本來就看到台大醫院的電梯按鈕蓋了一個塑膠布,還在想院方真認真看節目,但在隔天塑膠布就被拿走了,顯然是大部分人都還沒有這種觀念,不認為接觸傳染是重要媒介,台大發生SARS院內感染後去檢討,也確認環境中很多地方都找到病毒存在的痕跡。「醫護人員洗手的頻率就要像潔癖一樣,」李秉穎強調,飛沫傳染很重要,接觸感染也不能忽略,尤其你是專責醫院,醫院牆上都有酒精,酒精可以很快殺死病毒,醫護人都要好像潔癖一樣。如果手上有髒污或是有酒精殺不死的病毒,就要濕洗手。不只是照顧確診病患,因為如果有病人在潛伏期,仍可能污染病房環境。李秉穎在節目上,還是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被節目單位提醒。李秉穎表示,自己有鼻過敏,但因為知道醫師是高危險群,除了每天在醫院接觸病人和環境前後,都要用酒精噴手噴個幾十次,連鼻子癢都要忍住不摸,「最後都鼻塞很厲害,但知道就是不可以去接觸鼻子粘膜。」李秉穎呼籲,這個病毒感染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可以發生「不是飛沫傳染的傳染」,不需要直接面對病人,如果摸過東西再摸眼口鼻,就可能感染,所以防範院內感染的一大重點就是「所有醫護人員都不要摸眼睛鼻子嘴巴。」同樣的風險也存在所有公共場所,他也同題時醒所有民眾,都要謹記在心,在公共場所接觸環境前後都用酒精洗手,不要摸眼口鼻。
-
2021-01-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駐聯合國大使訪台 指揮中心:比照「美國部長模式」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訪問台灣,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我國已關閉多數「泡泡模式」,其來台防疫模式備受關注,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比照「美國部長模式」。莊人祥僅說,有關於該聯合國大使來台防疫事宜統一都由外交部回答。因為之前已有前例,如美國衛生部長來台,「我也不會再多說明,就會比照當時的規格來做。」自去年8月中旬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率團來台向前總統李登輝追思哀悼,至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 II)返台入境不用居家檢疫,我國「外交泡泡」模式也曾迎來人數最多的捷克團。過去外交泡泡模式中,境外人士需搭乘專機,附登機前陰性證明、入境機場採檢等,在台活動由專車接送,成員固定座位,有專人陪同,需全程佩戴口罩,境外人士活動地點都會事先探勘,如路線怎麼進來、搭電梯也要管控,廁所也要分流,確保不與一般民眾接觸。
-
2021-01-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旅館業者:檢疫待在隔離所或防疫旅館 比回家隔離安全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全台防疫旅館陸續爆滿,其安全性也引起注意。雀客旅店(CHECK lnn)創辦人戴東杰表示,就防疫觀點,檢疫者不管在政府所設的隔離所,或在民間防疫旅館隔離,都比讓受檢疫者回家安全。旅館員工不是防疫專家,所有流程都依政府規定執行,也會隨時配合修正。「我聽到太多故事,回到家就跟家人一起吃飯的。若是住在防疫旅館裡,客人一出房門我理當就可以呈報上去。」針對防疫旅館消毒,戴東杰表示,特別是酒精、四級氨、防護衣、隔離衣及口罩等用品,永遠不能缺。客房消毒部份,旅館業者畢竟不是專業,所以,雀客的作法是,等到客人退房後,委外請專門消毒廠商進行房間跟整個走道電梯消毒,等完成消毒和客房靜置後,才讓旅館員工進去。旅居文旅董事長魏秋富表示,大家都急著在除夕團圓前完成隔離,使得1月26和27日的訂房大爆滿,防疫旅館不足只是短期節慶需求,根據官方統計數字顯示,防疫旅館總量供給平時充足。春節期間,政府增加公設檢疫所房間數,應該能夠緩解。魏秋富說,為了家人健康,團圓飯還是要避免與家人同桌,回國旅客除了14天的居家隔離之外,還有7天的在自主健康管理,可避免因團圓飯造成社區感染防疫破功。面對新冠疫情,雀客旅店(CHECK lnn)和旅居文旅是極少數敢維持既有旅館展店計畫並支持政府政策,持續增加防疫旅館房間數的知名旅館品牌。其他不願具名的防疫旅館業者則表示,防疫旅館是提供旅客檢疫,並不是絕對隔離。現在返台旅客都經過新冠病毐檢測,沒有病毒反應才能返台,政府或許可依據旅客出發地不同,可以有不同作法。
-
2020-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曾逛百貨!民眾:不影響逛街意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再增3例境外移入以及1例本土病例,並公布案765活動軌跡,軌跡包括遠東SOGO天母店,消息公布之後,天母店仍有許多民眾來來往往,天母分店表示,今日人潮沒有太大波動,下午五點將提早打烊,進行消毒。SOGO天母店是許多天母民眾的休閒購物場所,民眾何小姐說,前一陣子適逢天母店舉辦週年慶,人潮相對以往減少,但平時百貨公司舉辦基本消費來店禮,附近居民也經常相約逛街購物,至於聽聞確診案例造訪過此地,她說,在購物期間並沒有察覺到異狀,近日也不會而減少前往消費,她強調「因為我們還是住在附近」。另一位民眾許小姐則表示,她在前往百貨公司購物前,就得知確診個案曾造訪過該分店,但不影響她購物心情,她認為店內消費氣氛、消費人潮也一如往常,她說:「之後還是會來消費,戴口罩就好。」對此,天母分店僅表示,今日人潮沒有太大波動,不另受訪,由總公司統一公告。稍早SOGO百貨總公司表示,針對賣場環境及硬體,每週一次定期大規模消毒,賣場公共區域廣設置酒精手部消毒機,且全日進行全館排換氣,確保賣場空氣新鮮安全,也針對館內電梯、手扶梯、洗手間等公共區域進行每2小時例行性環境消毒,同時於每專櫃配置酒精消毒液。美食街及餐廳也會加強清潔消毒並設置隔版,確保用餐安全。此外,會要求百貨專櫃人員與消費者入店均需戴口罩及測量體溫,也會加強員工自主健康管理。
-
2020-12-17 科別.耳鼻喉
無喉患者/人生像被拆掉喇叭 「無喉人」辛酸
全台每年約一百多名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須切除整個喉嚨,成為所謂「無喉人」。多數人正值中壯年,是家中支柱,但因術後無法正常言語,呼吸、吞嚥及味覺也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工作、遭鄰居歧視,許多人感嘆「無語問蒼天」。衛福部統計,國內喉癌及下咽癌患者約占頭頸癌患者人數的百分之十五,是全喉切除手術的主要族群;另外,食道癌及甲狀腺癌患者也會全喉切除,目前全台約二千多名無喉患者。這群「無喉人」術後無法發聲,有人感嘆人生像被拆掉喇叭的壞電視,若不靠手語或紙筆溝通,就得花錢買人工發聲器並重學發音說話;不過,人工聲調像鴨嗓或機器人,讓許多人不適應。「失語的無喉人是滿腹辛酸。」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任朱本元說,他有個患者開計程車,每次用發聲器問客人要去哪,許多乘客會馬上跳車不坐。也是無喉者的復聲協會前理事長黃東源有次到市府洽公,警衛問他搭電梯到幾樓,伸手掏發聲器卻被誤為掏槍,一度被制伏在地。另有患者術後因嗅覺失靈,吃下整盤發餿飯菜而不自知。朱本元指出,病友切除喉嚨後改由氣切口呼吸,因無法過濾空氣而造成痰多,因不自鼻腔呼吸而嗅覺變鈍,每次吃熱食、辣食會不停流鼻水,吞嚥困難。另外,怕氣切口進水,不能下水游泳,除了生理不適,無法與外界溝通是最大困擾。六十五歲的復聲協會副祕書長張其忠,廿年前是貿易公司業務經理,抽菸喝酒應酬是日常,後來聲音沙啞半年沒能痊癒,就醫查出下咽癌末期,切除喉嚨保命。他術後因無法言語,工作停擺,全家陷入愁雲慘霧。七十八歲食道語老師鄭麗珠,四十多歲時痰中帶血,確診甲狀腺癌切除喉嚨,術後最讓她難過的不是無法說話,而是被鄰居嘲笑「變啞巴」。醫師張庭碩說,利用氣動式人工發聲器的病友需口含塑膠管,再持發聲器按壓氣切口發音,常引來異樣眼光。患者因失去溝通能力而自我封閉,更別說重返職場。
-
2020-12-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商返台12天驗出陽性 感染醫師:確實可能是本土病例
台商自大陸經由上海浦東機場返回台灣,入境後12天在居家檢疫期間發病,被驗出新冠肺炎陽性,到底是境外還是本土個案引發關注,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認為,從潛伏期來看,這起病例確實有可能是在台灣感染的。針對這起個案,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從入境到發病已經12天,一般的潛伏期是5-7天,但最長也有14天,雖然不能排除本土,但入境台灣旅館是一人一室,不會接觸到其他人,在台灣感染機率比較低,會再針對個案培養,比對是否是中國流行的病毒序列會比較清楚。但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有98%感染者潛伏期僅3-11天,所以案719浙江台商極有可能是本土個案。孔祥琪表示,疫情指揮中心認為在台灣都沒有接觸到其他人所以在台灣機率低,「這句話對了一半」,別忘記新冠病毒是可以間接接觸傳染的,病毒可以在無生物的環境上留存一段時間,例如電梯鈕、門把、手扶梯等。他不敢說台灣的環境中是100%沒有病毒的,特別是機場,有很多入境的旅客,也可能把病毒留在國內的機場,這也是為何大家一定要勤洗手的原因。他指出,上海浦東機場11月22日時因為從11月開始有數例與上海浦東機場關聯的本土確診,曾進行1萬6千人的大規模採檢,一度造成機場人群擁擠、場面混亂,此個案便是那天返台,有可能在大陸或者是台灣的機場受到感染,因為接觸病毒量不多,才會到12天才發病。他表示,不管此例到底是境外移入還是本土,就算是本土也不要恐慌,因為該做的事情是一樣的。秋冬專案大家要放在心上!口罩戴好戴滿,酒精乾洗手囤好囤滿,保持社交距離!孔祥琪臉書全文:#案719是中國境外移入還是台灣本土感染?#個人判斷在上海浦東機場得到的機率大#但無法排除本土感染的可能昨日公布的案 719,雖新聞稿打上境外移入,但祥祥承認在台灣感染也是可能的。這例值得繼續關注。1.案 719 為本國籍 50 多歲男性,今年9月中旬至中國浙江處理公事,11月22日經由上海浦東機場返臺,入境時無症狀,並持有登機前 3 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祥祥口頭有說抗體也是陰性)。個案於防疫旅館居家檢疫期間,12月4日出現發冷及發燒症狀,5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8日確診(Ct值 15)。個案發病前 2 日為檢疫期間,就醫接觸者均有適當防護裝備,因此無須匡列接觸者。2.由於上次10月發生過公布一例中國境外移入,但後來證實是採檢檢體錯置導致驗錯的烏龍事件,這次馬上在7日晚間二採由昆陽實驗室執行,仍是陽性,Ct值17,血清抗體陰性,研判剛發病不久。3.莊人祥表示,個案曾先後待過浙江及上海浦東機場,且11月22日在浦東機場時恰逢該機場有多例確診,連夜採檢1.6萬例,是不是跟上海有關,還是跟浙江有關係,會通報給陸方調查。4.莊人祥說, 從入境到發病已經12天,有可能是境外感染還在潛伏期內,也不能排除本土,但入境台灣旅館是一人一室,不會接觸到其他人,在台灣感染機率比較低,會再針對個案培養,比對是否是中國流行的病毒序列會比較清楚。5.黃立民老師表示,有98%感染者潛伏期僅3-11天,所以案719浙江台商極有可能是本土個案。6.邱政洵醫師表示,常見潛伏期為5-7天,但也有感染者逾14天才發病;該個案入境沒接觸他人,在台感染機率較低,應是潛伏期較長所致。04b解讀:1.此人診斷應該沒問題,明確有症狀,已採檢兩次病毒量都高,又沒有抗體,表示是一個新發生的新冠病毒感染。2.新冠潛伏期14天,在接觸病毒後14天內都可以發病。因此14天內任何接觸都有可能感染,從浙江,到上海浦東機場,飛機上,回到台灣在機場,從機場到防疫旅館的路上,在防疫旅館中。3.雖然新冠潛伏期可到14天,多半的人發病是落在5天左右,此人已經長達12天,學理上當然要小心會不會是在台灣得的。4.祥祥說在台灣都沒有接觸到其他人所以在台灣機率低,這句話對了一半。別忘記新冠病毒是可以 #間接接觸傳染 的,他可以在無生物的環境上留存一段時間。比方說電梯鈕,門把,手扶梯等等的。我不敢說台灣的環境中是100%沒有病毒的,相信任何人都不敢說(特別是機場)。這也是為何,我們這麼強調要勤洗手呀!戴口罩和勤洗手都很重要!5.上海浦東機場11月22日時因為從11月開始有數例與上海浦東機場關聯的本土確診,曾進行1萬6千人的大規模採檢,一度造成機場人群擁擠、場面混亂,此個案便是那天返台。個人判斷這天他在機場受到感染的機率可能較大,可能因為接觸病毒量不多,才會到12天才發病。6.總之,不管此例到底是境外移入還是本土,就算是本土也不要恐慌,因為我們該做的事情是一樣的。秋冬專案大家要放在心上!口罩戴好戴滿,酒精乾洗手囤好囤滿,保持社交距離!
-
2020-12-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40歲後,小心身上開始有「老人味」!女中醫傳授:從體內除臭,你該知道的4件事
體味重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重點提示1. 體味重、體臭的男女,都是濕熱體質的濕熱人。2. 濕熱人自己聞不到自己的體味,身旁的人卻會哇哇叫。3. 排汗、大小便通暢、還有調整飲食,體臭才會消。小夏的男友身高183公分,打起籃球來虎虎生風,帥得讓圍觀女生們看著他就歡聲尖叫。但是打完球的汗臭味,卻讓小夏感到受不了,因為汗味加上體味,實在有夠臭。體味是一件奇妙的事,自己聞不到,別人卻哇哇叫。50 +以後要注意,老人味漸漸明顯年輕人有體味,但老人家更有「老人味」,老人味來自於一種成分「2-壬烯醛(2-Nonenal)」。從40 歲開始,我們的皮膚因為開始老化,會分泌較多的2- 壬烯醛,而且與年紀成正比。而且隨著更年期以後荷爾蒙的改變,更會加速這種化學作用,所以50+老人味就會更加明顯。由於人年老後新陳代謝也逐漸變得緩慢,老人味就愈來愈重了。體味重通常是因「濕熱體質」中醫稱為「濕熱體質」的人們,身上的味道就是比別人重三分,原因何在?因為「濕」,所以多汗;因為「熱」,所以散發出來。濕熱的人,走到哪裡都會留下體味,房間、廁所、辦公室,連同搭一台電梯的人都可以嗅出來。「濕熱人」不分男女,頭皮容易出油,所以頭髮油耗味重,脖子腋下出汗多,嘴裡也可能會有口氣或口臭,連大小便也比較有味道。喜歡冷飲、喜歡冷氣,但是不愛清淡的食物和湯湯水水熱食。濕熱人也不是沒有意識到,帶給別人的氣味困擾,但是洗澡和噴香水也無法改善,這要怎麼辦才好呢?醫女跟你說,單單常洗澡和勤洗衣服是不夠的,濕熱體質的人會有體臭,就需要從內調理,從體內去除濕排熱,體味才會減。不管是老人味或是體味,都可以經由適當地排汗、排便、調整飲食,帶來改善的契機。一、加強排汗皮膚的汗腺是很強大的排泄器官,可以將體內的廢物經由毛孔排除,更能發散異味。但是濕熱人也說了,我明明就每天流汗流不停,還需要加強排汗?消極的自體流汗不夠,更要積極地去進行排汗,像是中藥泡澡、泡腳,定期讓自己身體的汗腺加大力道,毛孔開合而排出惱人的味道。二、大小便通暢濕熱人要注意,儘量讓自己不便祕,也不可以憋尿。喜歡喝冷水的濕熱人,其實很容易便祕,常常要兩三天後才願意一次排出,又多又臭。冷水對腸胃蠕動沒幫助,反而是多喝溫水,可以讓你的大腸和膀胱都開心,對便便、尿尿順暢,都有幫助。三、飲食調整徹底能讓你改變體質脫離體臭的,就是調整飲食內容,這一點最重要。溼熱人常常是自己飲食不當所造成的體質偏差,食量大、口味重、喜炸物、嗜冰冷,或者愛吃人工添加物的零嘴、精緻的甜點汽水等,會讓身體負擔變大,廢物變多,於是身體忙著排廢和出臭汗。所以飲食上自制,慎選乾淨、健康、原始食材的食物,濕熱體質也是會變好的。含鎂的食物如無花果、冬瓜、玉米、紅薯、杏仁、海藻、海帶、豆類等,能讓惱人的體味改善。還有綠豆清熱,紅豆、黑豆皆利水消腫,都是隨手可得的消除體味食材。酵素豐富的水果也可以改善體味,像是木瓜、蘋果、鳳梨、檸檬等皆有改善體味的奇效,怕鳳梨刮胃?那麼飲用鳳梨汁也很讚。古代宮廷裡的妃子服用杏仁茶、杏仁露、喝茉莉花茶來香體。醫女也建議了兩個中藥內用方,祝你早日脫離體味的煩惱。四、使用香水或是花露水平常可以適量噴點香水來改善體味。泡澡或沐浴後,可以使用下面這個天然花露水來潔淨皮膚和頭皮,讓身體清香。延伸保養:香草花露水藿香3g,荊芥穗3g,迷迭香3g,蒼朮3g,薰衣草3g,以上藥材一起用熱水500c.c.浸泡30分鐘以上,再過濾藥草取汁使用,這是身體的化妝水。沐浴後,用花露水潑在全身皮膚和頭皮上,之後直接擦拭乾不需再沖洗。醫女的食療藥膳香體茶材料:石斛12g,梔子花6g,茉莉6g,500c.c.熱水作法:1.中藥材稍微沖洗,加入500c.c.熱水沖泡。2.溫涼後即可當做茶飲。3.喝完後還可回沖熱水繼續喝,第二泡的浸泡時間越久,味道越濃。※一天一服即可延伸保養:香豆水【材料】紅豆、綠豆、黑豆各30g,1,000c.c.熱水【作法】1.三種豆類均洗淨,加入1,000c.c.熱水煮滾。 2.豆皮不要煮至破,溫涼後即可飲用。醫女的保健穴位有體味困擾的人,記得要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讓汗腺通暢、毛孔開合正常,異味自然容易散去。可以多運動加強自主排汗,以及按摩以下穴位。勞宮穴【取穴】位於手掌心,中指尖點按掌心處即是。【點按】用拇指重按穴位,或是用拇指食指隔手掌對按。曲池穴【取穴】肘橫紋外側與肱骨(最接近肘橫紋的骨節)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極泉穴【取穴】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跳動處。【撥筋】用四個手指從腋下撥到乳房處。膻中穴【取穴】身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中點。【按揉】手指垂直皮膚按壓,並旋轉打圈按揉。書籍介紹逆齡食養:讓妳減齡15歲的全中醫調養祕密作者:杜丞蕓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11/11作者簡介現代醫女 杜丞蕓來自台灣,現居於美國,專精內婦兒科,提倡自然醫學養生,食療藥膳、中藥外用、美容美體等,都可以用全天然的草藥和瑜伽滋潤身心靈。是美國執照中醫師、經絡瑜伽師及藥膳專家。台灣大學法學士、城鄉所碩士,美國中西大學東方醫學碩士,曾赴中國上海中醫大博士班進修。在美國創辦了「藥上堂中醫診所」、「杜仲月子養生餐」、和「藥上堂養生中藥」專賣鋪、以及「琉璃瑜伽學苑」和「杜草藥鋪」網站商店。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杜醫師:Facebook-現代醫女杜丞蕓Youtube-現代醫女杜丞蕓Instagram-iamdrduh著作:《 女人專屬-最溫柔的節氣養生:藥膳、香氛、身體療癒》2016《全時美人-12經絡舒活養生帖》2018延伸閱讀: 那夜,重症醫師狂奔急診室...看到太太血一直冒出來,一個丈夫鼻酸的請求
-
2020-12-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秋冬防疫...八大類場所須戴口罩 捷運跳舞區也要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北市府秋冬防疫專案,台北捷運公司提醒民眾,今日起進入捷運及出入八大類場所應配戴口罩,除了進入捷運車站台需配戴外,在捷運售票處、車站大廳、中山及東區地下街、捷運跳舞區、貓空纜車等,都需全程戴口罩,若經勸導不聽者將處以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北捷指出,配合秋冬防疫轉,再次提醒車站服務人員及旅客,進入車站站,包含售票處、車站大廳、車站月台等務必全程戴口罩,民眾在捷運車站非付費區有飲食需求,可在與其他民眾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隔離設備下,暫時取下口罩,飲食完畢後仍須立即配戴。另外,民眾在中山及東區地下街、捷運跳舞區(捷運爵士廣場、板橋站及西門地下街跳舞區)均須戴口罩;前往小巨蛋欣賞表演、冰上樂園、北投會館健身房等室內場館,須出示台北隨行碼myCode或身分證,完成實名制登記後才可入場。北捷表示,捷運自疫情初期就已實施防疫作業,包含服務人員全面戴口罩、各項消毒措施,包含捷運電聯車廂出車前及營運每8小時加強消毒作業。各捷運車站、地下街、貓纜、小巨蛋、兒樂及北投會館等場館,民眾頻繁接觸設備,如自動售票機、加值機、ATM螢幕及按鈕、廁所馬桶座墊及門把、詢問處窗口桌面、電扶梯扶手帶及電梯按鈕等,每4小時消毒1次。運量大的車站如台北車站、西門站、市政府站、中山站、板橋站、忠孝復興站及龍山寺站等,共設置17台紅外線熱顯像儀偵測旅客體溫。
-
2020-11-22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三小、梅杜莎、心臟、食人族
疫情後我整天戴著口罩,長了一堆口罩痘,有兩顆痘痘不偏不倚,一左一右長在眉心懸針紋的兩側,看起來就是個「小」字。在這個眉心「小」字的上方額頭,還有存在已久的「三」條抬頭紋,看起來,就像是「三」跟「小」兩個字。照著鏡子,發現不需開口,只需抬頭就能罵人,讓我哭笑不得,我把這個悲劇po上了臉書……第二天帶著住院醫師們查房的臉友﹘﹘感染科威爺醫師,一進電梯看到我,打了個招呼,就面帶微笑看向我的額頭,讓我有點不自在。「你是在看『三小』?」突然間電梯裡氣氛變了,住院醫師的眼神轉向了牆壁,好像是想不到會遇到這麼粗野的醫師,不知該如何應對。其實我的意思是「你在看我的『三小紋』嗎?」但我猜住院醫師一定是把我們想像成仇人相見,說不定等下就要血濺三尺。高挑美麗的專科護理師靜宜在旁邊嗅到了劍拔弩張的味道,趕快出來解釋:「主任說的是你臉書上寫的『三小』紋吧,哈哈,還真的很明顯呢。」住院醫師緊繃的臉鬆了下來,氣氛也緩和了。但我不禁想像,要是靜宜沒解釋,會不會一個月後,就可以聽到外面傳的加油添醋「我跟你說喔,新光醫院的氣氛超差的,連電梯裡面主治醫師都互嗆髒話,不騙你,我親耳聽到的!」希臘神話中,梅杜莎長滿了蛇髮,任何人看到她的眼神就會變成石頭,從小到大讀的故事書都叫她「蛇髮女妖」。梅杜莎離群索居,躲在沙佩東島上,帕修斯卻千里迢迢,用盡手段找到她的家中,把砍下她的頭當做任務,還把她的頭拿來當武器。但你知道梅杜莎是怎麼變成這副可怕的模樣嗎?神話說她原本是個美麗無雙的女孩,海神波賽冬有天卻在女神雅典娜的神廟中性侵了梅杜莎,雅典娜非常生氣,怪性交玷汙了她的神廟,卻不敢對波賽冬發作,就遷怒梅杜莎,她把受害者梅杜莎的頭髮變成人見人怕的毒蛇。可憐的梅杜莎,既沒有今天MeToo的申訴管道,也不願誤傷無辜,就跟其他兩個女妖躲了起來,搬到沙佩東島上,卻被善惡不分、無理取鬧的帕修斯侵門踏戶,取了首級。1500年左右,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會在神殿上數千人眾目睽睽之下用活人獻祭,用刀把犧牲者的心臟從橫隔膜下取出,把還在跳動的心臟放進玄武岩製的碗中,台下的觀眾卻歡聲雷動,讓目睹的歐洲人觸目心驚,覺得野蠻到不行。專家說阿茲特克人的目的,是要用對少數人可怕的獻祭震懾敵人,讓俘虜不敢妄動,追求的不是殺戮,而是馴服,追求的是打敗敵人,取得俘虜。歐洲人當時在戰場上以殺敵為目的殺戮行為,在阿茲特克人心目中才是最野蠻的行為。一次大戰時,南太平洋的巴布亞新幾內亞食人族聽到歐洲戰火的死亡人數時,非常不以為然:「那太野蠻了吧,不吃的話,你們殺那麼多人要幹什麼呢?」西雅圖的印第安酋長在1852年寫信給美國總統,說「你們怎麼能買賣天空跟土地的溫馨?好奇怪的想法啊!空氣的清新與水光的閃爍又不是屬於我們的,你們又怎能買的到它們呢?」粗魯、妖孽、野蠻…有時只是誤會,有時卻是立場,在了解事情來龍去脈後,會發現誰是粗魯?誰是妖孽?誰是野蠻?還真的很難說。
-
2020-11-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秋冬防疫 研議強制戴口罩、印尼入境備陰性證明
因應秋冬可能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擬公布秋冬專案,會朝重點場所強制戴口罩、從印尼入境須備陰性證明方向研議。指揮中心先前公布,民眾出入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8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務必佩戴口罩,並應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不過,隨著台灣數個月都沒有本土疫情,民眾防疫新生活「螺絲」漸鬆,不少民眾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或無法維持社交距離的電梯等狹窄空間,也都沒戴口罩。有媒體今天下午在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提問,即將公布的秋冬防疫專案是否包含加強戴口罩管制措施。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針對8大類人潮擁擠的場所,是以宣導為主,希望民眾配合戴口罩;各縣市政府也針對相關場所訂有罰則。未來如果還要加強,也會針對某些特定場所,由指揮中心公告,就會有比較強制性的措施,會朝這方向思考,還在研議中。此外,近日頻傳無症狀印尼籍移工在檢疫期滿確診;莊人祥表示,目前印尼籍移工有8成都是社福類移工,都需要集中檢疫、檢疫期滿前採檢;且有77%印尼籍移工雇主也都會要求提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莊人祥說,未來也會研擬是否要求從印尼入境者須提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入境,這也是秋冬專案的方向之一。
-
2020-11-01 養生.運動天地
選對時間運動好處更多!不僅有利降血壓 更有機會減重
早上運動好,還是晚上運動好?一直是備受討論的問題。結論通常是,不管什麼時間運動,都是好事。不過有一些科學證據顯示,一早起床揮灑汗水,的確會對身體帶來許多益處,而且早起運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以下是幾個科學根據,促使你把鬧鐘調得早一點。一整天都會保持健康狀態紐約運動教練說,一早起床就為自己的健康努力時,會促使你一整天保持健康狀態。你可能會選擇穀物當早餐,取代糕點甜食,也可能會走樓梯到辦公室而不是搭電梯。這些小動作都會讓你更健康。你會睡得更香甜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SF)的數據,早上7點在跑步機上運動的人,睡覺時間更長、更能深睡。選擇在晚上運動的人,則比較不容易入睡,因為鍛鍊會提高體溫,引起睡眠障礙。同時,腎上腺素飆升也會影響睡眠。能使血壓降低2014年發表在《血管健康與風險管理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分成三個時段運動:早上7點、上午11點、下午7點。結果在早上7點運動的人,在運動後血壓降低10%,且持續一整天,甚至在晚上下降更多。且這些人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能保持心情樂觀積極運動可以增加腦內啡含量,對人體是天然止痛劑。如果大腦在一早就獲得腦內啡獎勵,那你的一天就會變得更樂觀積極,壓力和焦慮也會減少,能更有效率地工作。更有機會減重根據《國際肥胖雜誌》2019年的一項研究,在一天中早點運動的人(至少在午前),比晚點運動的人更能減輕體重。儘管這項研究的規模不大,但研究人員發現,早點運動的人一整天更有活力,熱量消耗得更多。更容易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當你一整天的時程排得滿滿時,排在最後才進行的運動,就可能會被捨棄。尤其突來的朋友邀約,會讓你很難在運動和歡樂時光間做取捨。因此安排在早上運動,更能養成固定的習慣。4個身體跡象 你可能運動過度1.肌肉總是在痠痛狀態劇烈運動後感到肌肉痠痛是正常的,尤其是運動新手或剛開始嘗試新的運動方式。但如果規律運動的人,一直感到疼痛就不太對勁。經過24~48小時的休息後仍感痠痛,就可能是運動過度。持續疼痛、常常受傷,都可能是運動過度的警訊,應該休息幾天讓身體恢復。2.經常感到疲倦或情緒低落正常來說,運動會增加腦內啡分泌,使人感覺快樂。當持續運動,卻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疲勞,可能代表運動過度了。帶來快樂的腦內啡伴隨著皮質醇(壓力激素)存在,運動過度可能導致皮質醇升高,不利心理狀態。3.靜止心率異常判斷否運動過度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早晨醒來時,量測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靜止心率會隨著長時間的運動訓練而逐漸下降,表示運動見成效。但如果發現靜止心率突然回升,很可能是訓練過度、疲勞的緣故。另外,心率低於正常也可能是訓練過度,此時應停止運動幾天。4.尿尿是深黃色雖然多數人知道運動要保持充足水分,卻有很多人在身體脫水時運動。最常見的狀況是,晚上喝了酒後,去健身房運動;或早上起床喝杯咖啡,就開始進行鍛鍊。專家提醒,身體從輕度脫水到恢復至少需45分鐘,以為邊運動邊補水就能補足水分是行不通的。而尿液呈深色代表身體處於脫水狀態。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0-10-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歐美疫情大幅竄升 陳時中點名:進電梯必須「罩」起來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連3周大幅上升,尤其歐洲為目前疫情主要流行地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整體國際疫情仍然嚴峻,呼籲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尤其坐電梯特別難維持社交距離,一定要戴口罩,對於流、感腸病毒的防疫幫助也很大。全球累計4396萬1324例確診,分布於188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890萬7654例、印度7946429例、巴西543萬9641例、俄羅斯154萬7774例及法國119萬8695例為多;病例中116萬8626例死亡,以美國23萬209例、巴西15萬7946例、印度11萬9502例、墨西哥8萬9171例及英國4萬5365例為多。陳時中說,近1週平均日增45萬5385例確診,以美國、印度、法國、巴西及英國為多。歐洲上周確診數較前週增加43%,住院及死亡數亦快速上升。美國疫情已超過上一波高峰,近40州住院數上升,其中14州創新高;全球旅遊疫情建議維持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內新增1例確定病例(案551),截至目前累計10萬102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萬9758例排除),其中550例確診,分別為458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508人解除隔離、35人住院隔離中。陳時中再次提醒,民眾應持續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外出若無法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請全程佩戴口罩。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居家檢疫,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務必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2020-10-22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長者咀嚼功能維持正常 有助延緩失智
台灣的銀髮海嘯來襲,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高達460萬人。預防勝於治療,口腔健康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研究發現,強化咀嚼及吞嚥能力,可以延緩失智,更是重要的防老關鍵。常見銀髮族有失智、失能、認知功能障礙、吸入性肺炎等四大疾病威脅。其實只要做到「均衡飲食攝取、餐後口腔清潔、勤做健口操、鍛鍊咀嚼力」,並持之以恆,不僅可以防老,並且有效降低失智等問題的發生率,促進健康生活的延續。陽明大學牙醫學院團隊曾發表咀嚼能力與大腦灰質關聯性的研究,並榮獲2018年世界牙醫學研究學會的老年研究論文比賽首獎。此研究發現,只要把牙齒保持好、咀嚼功能維持好,就能減緩腦中灰質退化速率,延緩失智症發生。國外許多研究顯示,咀嚼能力較差的人,認知功能也較差,甚至容易出現沮喪等情緒問題,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據統計,每個人平均一天正常咀嚼的時間大約是9分半,但隨著年齡增長,就需要更長的咀嚼時間,才能確保咀嚼及吞嚥的功能不會快速退化。每天的飲食是維持銀髮族健康的關鍵,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牙齒狀況不好或是裝了假牙,往往只吃軟的、流質食物,長期下來,容易因飲食不均衡、咀嚼能力降低,導致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建議牙齒狀況不佳或戴假牙的人,應該要訓練、維持口腔的咀嚼功能。像核桃、毛豆都是營養價值高又不會太軟的食物,適合每日攝取;牙齒狀況還不錯的人,偶爾則可以嚼食口香糖,也是一種輔助鍛鍊咀嚼肌群的方式,每次咀嚼10至15分鐘即可。口腔內咀嚼肌的訓練,建議從青壯年時期就持續性的進行,愈早開始愈好,成效愈明顯。可以利用通勤的時間、等電梯的時間,一天3次、每次3分鐘做口腔健康操,隨時隨地都能做。簡單的動作就能鍛鍊咀嚼肌群,延緩失智的發生,還能防止嗆咳與幫助維持唾液分泌及吞嚥功能。
-
2020-10-12 科別.骨科.復健
患肌肉萎縮症14歲成輪椅族 她樂觀喊:很喜歡自己
一名20歲的網友在網上分享,她是一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第三型患者,14歲開始靠輪椅代步,她表示,調適心理狀態是最難的,求學階段常遇到同儕嘲笑,長大後坐輪椅外出也很麻煩,曾在捷運站等電梯等了40分鐘,但她說「我很快樂,也很喜歡自己」。溫馨的故事引來7萬人點讚,許多網友紛紛鼓勵她「加油,善良勇敢堅強又美麗的女孩」。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她今年20歲,是一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第三型患者,她在2歲左右發病,14歲開始坐輪椅,到現在只能用助行器行走,無法自行站立,需要有人從正面抱起。她表示,在14歲時,因為學校電梯不能使用的情況下,讓她每天需要爬四層樓的樓梯,對她來說,長期這樣子的狀態已經成了身體的負擔,而造成疾病上的加速惡化,讓她從可以走路狀態慢慢變成了需要以電動輪椅代步。她指出,這個疾病讓她的肌肉萎縮,四肢及軀幹逐漸軟弱無力, 嚴重會造成器官衰退,這是一種遺傳性、漸進性的罕見性疾病,會影響患者行走、進食、甚至呼吸能力,目前在醫學上沒有具體的治療方式。她透露,最困難的還是調適心理狀態,小時候因疾病遭受到同裁的排擠霸凌,走路姿勢與一般人不同,時常被同學取笑,甚至以前能走路的時候,有人說她「假殘障」、「跛腳」,國小同學也會模仿我的走路姿勢。到了高中才慢慢接受自己的身體狀態,樂觀看待我的疾病。她表示,她的吞嚥功能不好,肺功能和心臟也不太好,找打工機會也很困難,生活中比較麻煩的就是外出搭乘大眾運輸,有的公車司機會嫌麻煩拒載,搭捷運等電梯也曾等超過40分鐘。但她都樂觀面對,並說「我認為這是老天爺給我最好的禮物,因為疾病,讓我學會獨立、堅強」。她開心的說,「我很快樂,也很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堅強樂觀,同時有能力讓自己活得快樂,即使不方便,但還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我活得一點也不痛苦,反倒來說是件挺幸福的事情」。這篇文引來7.1萬人按讚、7000餘則留言,網友直呼「漂亮女孩加油」、「願上天能保佑妳快快樂樂平安健康」、「看到妳的貼文,真的讓我很汗顏,平日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容易悲觀的我,應該好好向妳學習正向樂觀的精神」、「人美心美」。
-
2020-10-12 科別.骨科.復健
步步為營別貪快!簡文仁教你照口訣爬樓梯不怕傷膝
● 整天宅在家 不利身心健康● 上下樓梯都以防滑防跌安全第一為考量● 強化膝蓋負荷能力 避免受傷大家都會上樓梯,也常上樓梯,但有人說,上錯樓梯踩錯步法會傷膝蓋。更有人說膝蓋不好,不可以上下樓梯,使得有人不敢住樓上,可見上樓問題多多。尤其現在是高齡社會,很多長者都是住在舊式公寓沒有電梯,搬家換房子也不是那麼容易,如果膝蓋或腿力不好,整天都擔心上下樓梯甚至因而害怕出門,整天宅在家裡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實在不好。每個人狀況不同考量點不同,所以建議有不同的上樓梯策略及步法。但萬變不離其宗,都以防滑防跌安全第一為考量,所以有一句口訣給大家參考:安全防跌擺第一,全掌保穩又保膝,半掌湧泉可刺激,也可拉筋阿基里斯腱。安全防跌擺第一:任何健康問題都要求安全第一,不要傷害了身體,若為了保健養生,反而造成傷害,那真是得不償失。全掌保穩又保膝:這是針對膝蓋腿力不好的人較安全穩定的步法。步步為營,不要貪快,上樓時,整個腳掌都踩穩在階梯面上(圖1)。可以更省力更安全上樓,膝蓋也不會超過腳尖,可減少負擔,是年紀較大、體能較差、平衡較不好的人,小心採取的步法。半掌湧泉可刺激:體能平衡較好的人,又想較快上樓,可以一半腳掌踩在階面邊緣上樓(圖2),順便刺激足底腳心的湧泉穴,達到保健的效果,也是訓練腳力及平衡延緩老化的好方法。也可拉阿基里斯腱:如果不急著上樓,又有扶手可扶,平衡穩定沒問題的狀況下,也可以踩在階梯邊緣時,順便伸直膝蓋讓腳跟下陷(圖3),以伸展拉筋,從腳底筋膜、阿基里斯腱到小腿肌肉群、甚至達到膝蓋後側的軟組織群,就像踩拉筋板一般,也有很好的拉筋效果。有人說爬山傷膝蓋、跑步傷膝蓋、運動時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這也會傷膝蓋。其實這不是傷不傷的問題,而是看每個人的負荷能力問題,這些都對膝蓋造成較大的負荷沒錯,如果膝蓋較不好的確可能傷到,但如果及早將膝蓋訓練好強化它的負荷能力,就不會那麼容易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