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陳雨鑫
共找到
1644
筆 文章
-
-
2020-09-17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嬤患類天皰瘡 竟是降血糖藥物引發
罹患糖尿病的阿嬤,近期發現大腿突然冒出大面的紅疹與水泡,到處求診皆未獲得改善,水泡一路延伸到全身,還導致全身皮膚潰爛,轉至長庚醫院後接受切片檢查,確診為罕見的皮膚疾病「類天皰瘡」。醫師發現阿嬤的病因,全是因為服用某種降血糖藥物引起,其研究於6月刊登於知名國際期刊「皮膚科學(JAMA Dermatology)」中。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教授紀景琪表示,類天皰瘡是一種罕見皮膚病,台灣發生率每年每百萬人有4.7例,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以中老年人較多,男女比率差不多,過去只知道是免疫系統認知錯亂,誤把正常的皮膚當作敵人進行攻擊,導致皮膚結構解離而產生水泡,但確切原因不明。由於有些案例報告是藥品所引起,為了釐清在眾多藥品中哪些藥品有較高的關連性,長庚醫院皮膚部與土城醫院藥劑科團隊攜手進行研究,發現在年長者或有神經系統疾病等高危險族群,使用某些藥品,如新一代降血糖藥「雙基胜肽酶抑制劑」、「保鉀型利尿劑」及「抗帕金森氏症」藥品等,與類天皰瘡之間有高度關聯性。研究團隊進一步採取實證研究分析,發現使用保鉀型利尿劑的病人,發生類天皰瘡風險,是未使用族群的1.75倍;而糖尿病病人使用新一代降血糖藥雙基胜肽酶抑制劑,產生類天皰瘡的風險,是未使用族群的1.92倍。紀景琪表示,雖然臨床使用上有無法避免的風險,但僅少數體質的人會因為服用藥物而誘發類天皰瘡,因此原已在使用藥品的病友,應依原先醫囑服藥,別擅自停藥。
-
2020-09-17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搶救 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超高齡社會來臨及生活飲食型態改變,腦中風成為國人的重大健康問題。若能在腦中風發生後,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內進行搶救,即可讓傷害降到最低。聯新國際醫院成立「桃竹苗地區腦中風緊急醫療網絡」,盼從患者一上救護車期間能協助判斷中風型態,後送至有能力治療的醫院,減少錯過治療黃金時間的憾事。腦中風分兩型 8成屬阻塞型聯新國際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日前舉辦「桃竹苗腦中風緊急醫療網聯合論壇」。聯新神經醫學中心執行院長陳啟仁表示,急性腦中風分為出血型與阻塞型,臨床上八成的腦中風患者屬於阻塞型,依照是否在黃金治療時間內及阻塞血管的位置,判斷是否有機會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和施行「經動脈取栓術」。陳啟仁解釋,若血栓阻塞在小血管內,患者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即可解決;一旦阻塞的位置在大血管,則可能需要額外施行經動脈取栓術來去除血栓,此手術需要一定規模的儀器與設備,目前桃園僅有林口長庚及聯新國際醫院有能力可以執行。未及時正確判斷 恐增加轉院時間陳啟仁表示,患者從被發現到上救護車抵達醫院,很多人要花上五小時,已錯過施打血栓溶解劑的黃金時間,目前台灣是3小時內,國際趨勢是4.5小時,此情況下若第一時間沒有正確判斷阻塞位置,或送至無法手術的醫院,可能會增加「轉院」的時間。桃園消防局、聯新國際醫院 下月起合作桃園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林志淵指出,緊急救護技術員在面對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患者,除了透過胸悶、胸痛等症狀判斷,也會使用十二導程心電圖協助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且心電圖會在第一時間傳送到醫院端,由醫院做判斷。下個月起與聯新國際醫院合作,增加緊急救護技術員的能力,可有效判斷患者情形,增加後續的存活率。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國際上在2015年就提出緊急醫療網絡可幫助急重症醫療的照顧,台灣2016年引進從消防端到醫院端的教育訓練以及開闢綠色通道,縮短救援時間,除了桃園外,僅有部分縣市首長願意推行。後送到對的醫院 治療效果最有效鄭建興認為,腦中風緊急醫療網絡最重要的部分在後送醫院的機制,現在救護車的後送醫院機制,都是以距離近為主,並未針對患者病情多加判斷,反而出現患者到院後無力治療,轉院反而延誤就醫的情形,第一線若能將患者後送至對的醫院,將可達到最有效的效果,也能把握住黃金救援時間。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也期許,腦中風每年奪走全台約一萬多條性命,而失能、殘障往往成為家庭經濟、國家健保醫療支出的龐大負擔,希望透過桃竹苗區域聯防合作與綠色通道,可以讓最新醫療儀器與技術發揮最大效益,有助於爭取治療黃金時間。
-
2020-09-17 該看哪科.婦產科
寡精症夫妻僅剩2胚胎 北醫中西醫合併助得龍鳳胎
37歲的仇姓女子與丈夫求子多年,檢查發現先生竟是「寡精症」患者,加上太太的子宮內膜過薄難以受孕,兩人透過體外受精取得僅存的2個胚胎,透過北醫附醫生殖醫學中心與傳統醫學科整合治療,今年6月成功產下一對龍鳳胎,一圓為人父母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陳玉娟指出,仇小姐因子宮內膜過薄,會降低胚胎植入的懷孕機率,先在外院採取服用雌激素等賀爾蒙治療長達6年的時間,但子宮內膜厚度沒有明顯起色,兩顆胚胎持續冷凍在冰櫃,無法植入。2年前仇小姐轉至北醫附醫求診,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啟煌、醫師陳菁徽、王呈瑋及傳統醫學科主任戴承杰、主任陳玉娟的協助之下,展開中西醫整合治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呈瑋表示,一般民眾討論不孕症多將重點放在精子與卵子的品質或數量,但子宮內膜的健康也是影響受孕的重要指標。受孕過程中,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中結合成受精卵,著床在子宮內膜並成長為胎兒。換句話說,子宮內膜就像是滋養的泥土,是胚胎能夠順利成長的溫床。王呈瑋表示,子宮內膜的厚度隨著排卵的週期而變化,正常來說,排卵期的子宮內膜會增厚到0.8到1.5公分,也是最適合受精卵著床的厚度,若當月沒有受精,子宮內膜會剝落排出,就是所謂的「月經」。子宮內膜若太厚,可能會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子宮內膜過薄,受精卵著床困難度會增加,不孕的風險也會提高。陳玉娟表示,為了墊厚病人子宮內膜,傳統醫學科根據病人體質,量身打造專屬的荷爾蒙治療計畫,包含一週兩次的針灸、薰臍、客製化中藥湯劑等。第三個月,仇小姐陸續出現青春痘、經前症候群等賀爾蒙治療反應,月經量更明顯增多,呈現子宮內膜逐漸增厚的跡象,之後接連的三個月,子宮內膜厚度日趨穩定。而中醫調養過程中,生殖醫學科每週透過超音波檢查,觀察針灸前後血流阻力、子宮內膜變化等,主觀症狀的判斷加上客觀儀器的數據,確認仇小姐子宮內膜厚度穩定後,團隊決定植入胚胎,成功著床。不過,病人妊娠初期害喜,五月底,為了整理小孩的衣物,過於勞累宮縮嚴重,只好住院安胎,透過中西藥共同照護,終於讓寶寶們到接近足月時剖腹,母子均安,結束長達八年的求子過程。
-
2020-09-17 新聞.用藥停看聽
阿嬤患罕見「類天皰瘡」 長庚研究竟與降血糖藥有關
罹患糖尿病的阿嬤近期大腿突然冒出大片紅疹與水泡,到處求診皆未獲改善,水泡一路延伸到全身,使全身皮膚潰爛,轉至長庚醫院接受切片檢查,確診為罕見的皮膚疾病「類天皰瘡」。醫師發現,造成阿嬤類天皰瘡的原因,竟然與服用某種降血糖藥物有關。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教授紀景琪表示,類天皰瘡是一種罕見皮膚病,在台灣發生率為每年每百萬人4.7例,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以中老年人較多,男女比例差不多,過去只知道是免疫系統認知錯亂,誤把正常的皮膚當作敵人進行攻擊,導致皮膚結構解離而產生水泡,但確切原因不明。由於有些案例報告認為是藥物引起,為釐清眾多藥品中,哪些藥品有較高的關連性,長庚醫院皮膚部與土城醫院藥劑科團隊攜手研究,終於發現在年長者或有神經系統疾病等高危險族群使用的某些藥品,例如新一代降血糖藥「雙基胜肽酶抑制劑」、「保鉀型利尿劑」及「抗巴金森氏症」藥品等,與類天皰瘡間有高度關聯性。紀景琪表示,雖然臨床上可能有無法避免的風險,但僅少數人可能因體質服用特地藥物而誘發類天皰瘡,因此原本已使用藥品的病友,請依原先醫囑安心使用,不應擅自停藥,針對年長者及有神經疾病的患者,需謹慎使用與追蹤觀察。長庚進行的研究也於今年6月登上「美國醫學會期刊:皮膚科學(JAMA Dermatology)」中。
-
2020-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比新加坡快又便宜 長庚研發我國首款中和抗體速測試劑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持續升溫,全球積極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目前已有6種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為確定疫苗的有效性,以及追蹤人體內抗體維持的時間,有效又快速的中和抗體檢測是重要工具,台灣繼新加坡之後,由長庚大學成功研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效價檢測套組」僅需3小時就能得知人體內是否具有抗體,未來將有助於作為免疫護照的檢測方式。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系統會主動對抗外來病毒,並產生抗體,一旦產生抗體,人體下一次再面對同樣的病毒入侵時,就會有基礎的保護機制;疫苗的研發,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幫助人體產生抗體,抵禦病毒。施信如表示,如何得知疫苗具有效果,就必須透過檢測,確定施打疫苗後的民眾,體內產生保護性中和抗體的量是否足以保護人體,目前的檢測中和抗體的方式,非常冗長、危險且條件相當嚴苛,須培養活體病毒,在P3等級實驗室內進行,嘗試感染細胞測試是否產生抗體,光是培養病毒的時間就得花上3到4天,最後取得報告也得到第5天才能完成,而每一次能執行的量也只有20支病毒。全球疫苗研發大多都已經準備進入到第二期臨床試驗,國內的疫苗廠也是,第二期臨床試驗將要收3000名的受試者,每一位受試者必須要抽至少6次的血,若是依照傳統的方式測試,效率將非常低落,也沒辦法快速幫助疫苗研發。施信如表示,新加坡已經研發出僅需要2到3小時,即可檢驗中和抗體的檢測套組,但要價不菲一次檢測20人,約需5.5萬台幣;長庚大學團隊,除了她以外還有長庚醫院醫檢部主任黃瓊瑰、三名學生齊力開發。長庚團隊的檢測套組無須培養活體病毒,因此就不必一定要在P3實驗室執行檢驗,過程僅需要取民眾0.1毫升的血液,即可檢測出是否具有中和抗體。由於採取自動化檢測,一次可以檢驗300到500件檢體,僅需要2到3小時,未來價格一定會更為便宜。長庚醫院醫檢部主任黃瓊瑰表示,目前從確診病人來看體內中和抗體情形,初步可以得知病情愈重者體內的中和抗體愈高,由於目前尚未有研發成功的新冠肺炎疫苗,無法得知施打疫苗後,人體中和抗體的量,不過該套組未來將能幫助免疫護照的檢測方式。
-
2020-09-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搶買疫苗 陳時中:近期簽約COVAX 蘇益仁:太晚了
牛津疫苗宣布暫停臨床試驗,讓國際疫苗搶購布局更加白熱化,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近期將與全球新冠疫苗供應平台(COVAX)簽約,透過談判確保我國能公平公正分配到疫苗採購量,至於採購劑量,現階段礙於程序則在保密中;不過,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說,「太晚了。」對於我國與COVAX即將簽約,蘇益仁說,COVAX是隸屬在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的組織,該組織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首組織而成,目前台灣與WHO關係尷尬,能不能談得成還是一大問題;此外,COVAX已有一百六十五個國家加入,台灣此時才談成加入,想要買到疫苗,「恐怕也是最後的最後」。蘇益仁表示,台灣若在三個月前就積極與COVAX接洽,也許還有機會提早搶到疫苗,分析全球疫苗研發趨勢,最快十一月就可能有新冠肺炎疫苗問世,屆時國際互動交流可能會新增「接種疫苗者」可入境條件等,台灣晚人一步,恐形成外交障礙等。蘇益仁還擔心第二波疫情伴隨冬季流感而來,台灣無法在邊境透過症狀攔截,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分辨患者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唯有取得疫苗,才有機會阻檔嚴峻的第二波疫情。我國何時拿到採購新冠疫苗的入場券?指揮中心一直沒辦法給予明確的答覆,陳時中日前表示「台灣有本錢等」。他昨天說,近期將與COVAX簽約,並委託律師在簽約談判時,選擇對台灣最有利的方式,讓台灣能公平公正分配到一定的疫苗採購量。陳時中表示,過去疫苗發展通常需要十年左右,現在新冠肺炎疫苗因應疫情等因素,趕在一年內做出來,仍需要觀察疫苗長遠的安全性;他強調,未來將觀察疫情發展情勢,疫情愈緊張,緊急授權就會愈鬆,疫苗發展會愈快,現階段疫情若是相對安全,就等疫苗安全後再接種。
-
2020-09-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正與全球新冠疫苗供應平台簽約 派律師談判確保購買權
各界引頸期盼的新冠肺炎疫苗,台灣能否在全球競賽中搶得市場,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出席「急重症聯合學術年會」表示,雖然昨天在節目上表示台灣有等的本錢,但是積極作為仍舊持續,不論是各廠牌疫苗的預購,以及與全球新冠疫苗供應平台(COVAX)簽約都在進行中,目前也委請律師與COVAX簽約談判時,確保疫苗對台灣的供應。陳時中表示,疫苗的布局一直都在進行,近期為與COVAX簽約,確保在公平公正的平台中,台灣可以分配到疫苗的採購權;同時,國內的疫苗研發也相當順利,過去疫苗的研發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不過隨著科學的進步、疫情的發展,各國紛紛祭出緊急授權,所以疫苗的確效,以及安全性的判定,台灣有時間可以作為觀察與判斷。至於與COVAX簽約後,台灣可以確保的劑量為何?陳時中表示,現在在COVAX的平台中,都是一個「賣方」的市場,因此簽約的過程中,所有的細項都被要求要保密,現階段台灣也在被要求保密的情況下執行。
-
2020-09-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地方自治強調萊劑零檢出 陳時中:明年全依中央規定做
總統蔡英文宣布明年元旦起全面開放萊劑美豬、全齡美牛;不少地方政府喊出「萊劑零檢出」強調只要檢出萊劑就開罰,衛福部長陳時中先前強調會先與地方溝通,今晚上節目接受專訪時表示,明年起會以中央的食安法為主,依照新規定統一標準。針對地方與中央為了萊劑爭執不休,有些地方強調採取地方自治法開罰,陳時中表示,現在法制是很清楚的,食安法是全國通用適用的法則,沒有分中央跟地方。他說,有些人會以大法官第738號解釋文,說明地方有地方自治法可以規範,但食安法由中央訂定,並沒有分中央地方,明年元旦新制上路,全國就是用新法規來做,全國一致。
-
2020-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疫苗布局下一步? 陳時中:台灣有本錢等
專家預言秋冬將會帶來第二波疫情,全球疫苗戰,台灣該怎麼布局?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晚間上節目時表示,疫苗對台灣有利也有不利的一面。他說,目前台灣疫情相對穩定,施打新冠疫苗的需求沒有這麼急迫性;不利是指國人會擔心無法施打。他也指出,相對於其他國家,台灣有時間可觀察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台灣有等的本錢。陳時中表示,近期台灣每周都有零星境外移入個案,顯示國外疫情相對嚴峻,今天也是全世界確診案例單日突破30萬的日子,目前國外確診案例都很多,除了北美有下降趨勢,其餘如印度、中南美洲,確診案例都在持續增加。他說,因此更加確信,台灣必須要把邊境檢疫做得更好。陳時中表示,民眾所關心的疫苗,台灣目前的狀況各有「有利」及「不利」,有利的部分是台灣疫情相對穩定,施打疫苗的需求並沒有這麼的急迫性,台灣比其他國家更有時間,可觀察疫苗研發後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陳時中表示,過去疫苗的研發動輒十年,但為了新冠肺炎疫情,現在必須趕在一年內做出來,各國都在評估施打的必要性,台灣處於疫情穩定的狀況,有本錢可以等。不過,民眾一定會說「別人有得打,我們卻沒得打。」陳時中說,這就是對我們不利的部分,但台灣已經150天沒有本土案例,社區很安全,當然無法估計可以再等多久,但不代表「非要等很久不可」,一旦出現效果好的疫苗,我們就會早一點打。衛福部也在積極做疫苗的採購布局。陳時中說,專家預言秋冬將會出現第二波疫情,但依照對南半球的觀察,疫情並沒有在秋冬爆發,秋冬會出現疫情是建立在過去對其他病毒的觀察,天冷時病毒活躍,但是新冠病毒現在才要經歷秋冬季節,我們先把防疫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
2020-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流感傳播力倍增 專家籲全民打流感疫苗
歐洲最新研究發現,同時染上流感與新冠肺炎,恐讓新冠病毒的傳染力增加一倍以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確實有這種可能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呼籲,流感季節即將來臨,我國已規畫從十月五日起開放施打流感疫苗,全民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擔心流感和新冠肺炎雙重威脅,許多人超前部署,已經預約今年自費流感疫苗。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今年七月就有人來預約自費流感疫苗,往年開打前預約名額占預估量半數,今年已達八、九成。黃立民表示,無論先感染新冠肺炎或流感,當體內同時存在這兩種病毒時,體內病毒濃度將高於感染單一病毒的患者,增加傳播力。他也說,無論有沒有新冠肺炎,預防流感都很重要。
-
2020-09-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國家隊頻出包 陳時中親上火線重建實名制信心
「加利科技」進口陸製口罩,流入實名制通路,讓政府引以為傲的口罩國家隊蒙塵,昨再查獲另一家口罩國家隊「豪品」,同樣將陸製口罩冒充盒裝醫用口罩在市面販售。民眾對口罩國家隊信任幾近全面崩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親上火線,說明未來實名制口罩體系,重建信心。陳時中說,因加利、豪品事件,近來民眾對口罩人心惶惶,尤其加利問題是比較嚴重一點,將進口口罩混到實名制供應鏈,國人對於實名制的信任破裂;豪品則是進口很多非醫用口罩,但卻謊稱醫用口罩名義販賣,違背藥事法規定。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希望協助民眾辨識台灣製醫用口罩,將朝向口罩鋼印「MD」、「 MIT」,其中鋼印機器都是由政府製作,自9月17日起,生產的口罩都要印上這樣的標記,實名制的口罩也都要有鋼印,若藥局還有剩下一些沒有鋼印的實名制口罩沒賣完,「我們會回收。」另外,還有一個通路就是便利商店,陳時中說,因為屬於預購,作業時間比較長,目前都已經進入到包裝狀態,在封閉式線路中,理論上都是安全合格。在銜接期間,便利商店預購的口罩可能沒鋼印,但藥局販售的口罩一定都會有鋼印。陳時中說,若民眾擔心,且認為一定要有鋼印,可晚一期再去領。至於市場內合格其他口罩,雖無鋼印,但通過驗章後允許繼續販售至12月17日,但陳時中表示,相信之後民眾會對有鋼印比較有信心,若廠商認為無鋼印口罩賣不好,指揮中心會徵用,入庫前都會有完善檢驗。陳時中呼籲,未來實名制口罩一定會有鋼印,在市場上購買有鋼印口罩也可以較放心,至於市場其他流通口罩,民眾就要看清楚標示;在防疫期間建議使用醫用口罩,購買要認清產地,再來認清是否為醫用;若是有疑慮可以到1922、消保會等檢舉。
-
2020-09-11 科別.婦科
同卵雙胞胎驚見「無心怪胎」 長庚射頻燒灼術助減胎
隨人工生殖的發達,懷上雙胞胎的機率愈來愈高,懷上雙胞胎時,其中一胎出了問題,恐成為棘手的問題,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今年已收治5位懷有「單絨毛膜雙胞胎」的產婦,其中皆有一例異常,若不及時處理異常胎兒將影響另外一名寶寶,團隊運用「射頻燒灼術」執行胎內治療,終止異常胎兒的血流,保住另一名健康寶寶。27歲的呂姓女子,去年順利懷上第二胎,且是同卵雙胞胎,全家喜迎雙胞胎時,卻在懷孕第13周發現胎兒異常,其中一個為無心怪胎,經轉介至台北長庚治療,在孕期第17周時,採「射頻燒灼術」保住另一胎;另一位黃姓女子同樣懷上同卵雙胞胎,16周產檢時,發現其中一個胎兒生長遲緩合併水腫,在22周時接受「射頻燒灼術」減胎,保住另外一名胎兒。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洪泰和表示,雙胞胎分為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是由單一卵子先受精,再分裂為2個胚胎;同卵雙胞胎依受精卵分裂的時間點差異,可能出現1個或2個胎盤,當兩個胎兒各自有自己的胎盤時稱作雙絨毛膜雙胞胎,當2個胎兒共用1個胎盤時,就稱為單絨毛膜雙胞胎。根據統計,單絨毛膜雙胞胎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三,較容易產生孕期併發症,包括:雙胞胎輸血症候群、選擇性胎兒生長遲緩和無心怪胎,指沒有心臟的構造僅有下半身軀體的畸型。洪泰和指出,雙胞胎輸血症候群需接受胎兒內視鏡雷射手術治療;但選擇性胎兒生長遲緩和無心怪胎,因和健康的胎兒共用胎盤且有血管相通,若不及早介入進行醫療處置,血液會不斷輸給異常胎兒,導致健康胎兒水腫、貧血,甚至胎死腹中。蕭勝文表示,保住雙胞胎中的健康胎兒,減胎是必要措施,目前國際上使用的減胎方式,以「胎兒內視鏡雙極電燒」和「射頻燒灼術」為主。射頻燒灼術目前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小型肝腫瘤,是藉由超高頻振動產生的熱能,在不破壞正常肝細胞的情況下消滅癌細胞。蕭勝文說,台北長庚將此技術新應用於單絨毛膜雙胞胎的減胎手術,經超音波指引下,以射頻燒灼阻斷異常胎兒的血流供給,達成減胎目的,也是目前國際上對單絨毛雙胞胎減胎的趨勢。蕭勝文表示,胎兒內視鏡管徑較粗為0.35公分,射頻燒灼針直徑僅0.14公分,因此術後產生破水危險的比例相對低很多;目前收治5例個案皆成功減胎,手術時間在17到23周之間,健康胎兒存活率達到8成,出生周數落在28到38周,治療成果與其他國家相當。
-
2020-09-10 癌症.卵巢.子宮
卵巢癌易復發 標靶藥物助延緩
卵巢癌為「最棘手的婦癌」,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難以早期發現,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治療後復發率高。患者經歷手術搭配化療後約有七成會在三年內復發,之後深陷不斷治療與復發的循環中。如何延緩疾病復發是醫療上一大課題。近年癌症治療走向精準醫療,目前已有針對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患者研發出標靶藥物,延緩復發時間從5.5個月延長至19個月,整體存活率也從35個月延長至51個月。一年半後面臨疾病復發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秘書長暨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張正昌表示,卵巢癌初期僅會有類似腸胃道症狀,如腹脹、腹痛等,常讓女性忽略,當腹脹、腹痛嚴重到影響生活並長期存在,意外發現到的卵巢癌幾乎都是晚期。張正昌表示,等到卵巢癌蔓延腹腔產生腹水或遠端轉移,通常都已是第三、四期,這類患者在臨床上幾乎是超過一半以上。卵巢癌標準治療以手術為主,先透過手術減少腫瘤體積,再做化療,結束療程後,大約有一年半的時間享有不錯的生活品質,但一年半過後,通常會面臨到疾病的復發。癌症治療走向精準化張正昌表示,治療後礙於體內已產生抗藥性,距離下一次復發的時間會隨著復發次數增加而縮短;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王毓淇表示,多數患者復發到第三次時,生命亦即將走向終點。卵巢癌的治療,臨床上要克服的就是「延長復發時間」,讓卵巢癌成為慢性疾病。近年癌症治療走向精準化,是指透過基因檢測,瞭解患者體內是否具有特定基因的突變,以致後續的治療上「投其所好」。王毓淇表示,以卵巢癌為例,已發現與BRCA1及BRCA2突變有關。據統計,我國約有二成的卵巢癌患者帶有BRCA基因突變。帶有BRCA1基因突變的女性,會有四成的機率罹患卵巢癌,而帶有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有二成的機率發生卵巢癌。PARP抑制劑治療成效佳王毓淇表示,卵巢癌的治療方式,除了手術、化療與血管新生抑制劑外,還有近年上市的口服PARP抑制劑。PARP抑制劑透過抑制癌細胞的修復路徑以延緩疾病的復發,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且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成效更佳。王毓淇說明,根據國外臨床研究顯示,接受過手術及化療的患者,且有BRCA基因突變,使用口服PARP抑制劑治療,連續追蹤三年,高達六成疾病未復發,相對於服用安慰劑僅兩成患者未復發,顯示效果極佳;張正昌表示,現在無論是接受第一線治療或是復發後的卵巢癌,完成標準治療流程後,再使用標靶藥物以延緩復發來「維持戰果」已成為主流觀念。年度健檢可做陰道超音波張正昌呼籲,女性面對卵巢癌,必須要有「預防」的觀念。建議年度健檢時,可以做陰道超音波,尤其是家族有乳癌或是卵巢癌病史的民眾更應定期檢查,若能早期發現,可以透過手術達到極佳的治療效果。
-
2020-09-06 新聞.食安拉警報
新聞眼/政治凌駕專業與食安 最壞示範
總統蔡英文宣布開放萊劑美豬、全齡美牛,原以為政府早已做好規畫與配套,實質政策內容卻是「擠牙膏」,每天釋出一些訊息,挑戰人民心臟。從開放美豬部分部位,到全豬開放,昨宣布各部位最大殘留容許值時,又「加碼」,原來限量標準適用所有國家進口的豬隻,再次挑戰國人容忍底線。蔡總統第一個任期甫上任時,曾碰觸敏感的美豬美牛進口議題,遭豬農嚴重反彈後撤回。如今,疫情之下,蔡政府採取「核彈級」的方式宣布開放萊劑美豬、全齡美牛,讓國人連表達意見的機會都沒有,如此不顧民意,只喊出要帶國人走向國際的空白口號,實質上換到何種國際地位,至今未明。政策本應建立在造福國人,讓國民安居樂業,但此次丟下核彈後,相關政策執行細節和標準,近來每一次公布都讓人有新驚奇,先是國內禁用萊劑,卻同意可從國外進口;原本以為只開放萊劑美豬,昨天確定是對全球萊豬開放,政治凌駕專業與食安,這次是最佳示範。政府開放萊豬的同時,又對內喊話「學童、國軍不會吃到」,衛福部長陳時中一方面說萊劑美豬吃一輩子都沒問題,但被問及自己是否要帶頭吃的時候,先說「沒問題,但我有三高」,後來又說「我沒有要帶頭吃,我是不得已的」。如同專家質疑,公告是最容易的,難的是後續稽查與管理,不論標示和查驗都是大工程,如果食品本身夠安全,何苦耗費後面大量人力物力?政府開放全球多數國家拒絕的萊劑美豬入境,或許真有來自美方的巨大壓力,但守護民眾食安是政府最基本責任,至少該把科學風險評估說清楚、講明白,而不是光宣導對健康無虞。民進黨對待美豬美牛議題的態度令人錯亂,到底該想台灣往哪個方向走,政府恐怕也還在錯亂中。
-
2020-09-06 新聞.食安拉警報
學者憂進口豬肉多加工品 難釐清產地
衛福部昨公布美豬萊劑安全容許量,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提醒,「公告是最簡單的事,真正的挑戰在後頭。」最重要的是確保民眾可清楚明白肉品產地,「有選擇、資訊完全透明」是關鍵;三總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祝年豐直言,萊劑美豬,「還是不要吃最好」。祝年豐表示,標示若無法落實,高敏感族群無法趨吉避凶,可預見心血管疾病患者肯定增加,而潛在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將陷入風險,盼政府一定要落實把關的責任,不只要著重在後續市場稽查,邊境的稽查才是重點,源頭一定要做好把關。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周晉澄表示,今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陸生、水生動物衛生標準提出一項報告,指出非典型牛海綿狀腦病與食安有一定的關係,但礙於疫情,該案尚未被正視,他在諮詢委員會上有提出該項研究,疑未被採納。祝年豐表示,衛福部宣稱腎臟殘留標準訂得比CODEX或日韓嚴格,但管理層面必須跟進,讓民眾不用怕業者標示不實,不用擔心吃內臟過量,否則訂零檢出也是沒用。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則說,萊劑限量標準應以ppb為單位,ppb與ppm換算後有些微差距。衛福部強調會加強稽查,但前衛生署食藥局長、現任陽明大學副校長康照洲質疑稽查效果。他說,進口豬肉多是加工品、非原型肉塊,以絞肉為例,即使廠商標示台豬的絞肉中混雜美豬,稽查小組是否有技術可分離絞肉,釐清產地。「技術不到位就是無效管理。」康照洲更指出,如今制定美豬萊劑進口標準,開放所有國家萊劑豬來台,過去台灣豬肉占市場最大宗,若各國萊劑豬進軍台灣,低廉價格將改變業者使用習慣,政府不趁現在制定完善管理配套措施,恐更難落實產地稽查。
-
2020-09-06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時中坦言:全面標示是個「大工程」
因應萊劑美豬、全齡美牛開放,衛福部食藥署準備預告「直接供應飲食場所及包裝食品標示規定」,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產地標示從大賣場至小吃攤,只要販售含有牛豬食品,無論進口或國產,甚至是國民小吃貢丸湯、滷肉飯,都要標原產國。陳時中坦言,全面標示是一個「大工程」,要讓消費者辨識清楚,也得顧及業者可行性。衛福部與農委會等相關部會明(七日)將討論標示的SOP,業者如標示不誠實,衛福部將裁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將推動獎勵式的「標章」,鼓勵百分百使用國產豬的業者申請,並貼上標章,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意願。陳吉仲也打包票表示,已和食材業者溝通,開放美豬進口後,學校營養午餐「一定會是國產豬」。牛豬食品無論國產或進口,無論是散裝、包裝型態販售或是直接供應飲食場所,只要販售含牛豬產品統統都要標示;陳時中表示,標示難度最高的是供應飲食場所,他指出,只要販售含有豬肉或是牛肉食品,無論是生鮮、加工、烹飪過的食品,都必須要明確標示原料原產地,滷肉飯、貢丸湯都必須要如實標示。至於絞肉、貢丸等可能會使用多國肉品的產品,陳時中表示,業者若是同時使用多國肉品,必須依使用的量,從高至低,標示原產地國,不論用量多寡,只要有添加,一定都要標。至於散裝食品可以插牌、立牌等方式標示販售,販售時不得把國產品與進口貨混在一起販售;標示原產地方式可選擇,在內容物後,括號標示牛肉或豬肉原產地國,或單獨標示豬肉或牛肉原產地國。陳時中表示,公告後會設置示範區,針對不同狀況告知如何標示,也會及時反映標示的適用性以及可行性,吸取業者的意見反覆檢討,全省都會走透透,達到宣傳的目標。除衛福部的「標示」外,農委會利用農損基金推動獎勵式的「標章」,不過,僅是鼓勵、自願的獎勵性質,貼上代表業者百分之百使用國產豬,沒有強制要求一定要貼,違反也沒有罰則,預計今年十二月開始試辦。
-
2020-09-06 新聞.食安拉警報
坐月子吃腰子…美豬萊劑限量拍板 腎臟最嚴
蔡英文總統宣布萊劑美豬、全齡美牛明年元旦開放進口後,引發食安疑慮,萊劑限量標準怎麼訂?讓人關心。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公布進口豬隻開放部位及萊劑限量標準,腎臟低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訂為○‧○四ppm,其餘比照CODEX標準,另增訂其他可食用部位,如胃、腸等為○‧○一ppm。胃腸肺等內臟 增訂萊劑上限衛福部訂出囊括豬隻所有部位的最大殘留容許值,包含肌肉及脂(含皮)○‧○一ppm、肝臟與腎臟為○‧○四ppm、其他可食部位,如胃、腸、心臟、肺臟、舌頭、肚、腦、血等為○‧○一ppm。新制將於明天預告,為期七天,限量標準適用所有進口豬,意指不只是美國進口,加拿大等國家進口豬肉也可含有萊劑。美牛頭骨絞肉 仍不允許開放在美國牛肉部分,衛福部食藥署指出,民國一○七年已重新評估不限月齡牛肉的食用安全性,且美國已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評定牛海綿狀腦病風險可忽略國家,再經九月一日專家諮詢會議討論,同意開放卅月齡以上美國牛肉輸入,原來不得輸入高風險產品,如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等,仍然不允許輸入。恐增心血管疾病 學者籲再評估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雖然豬腎限量標準已考量國人飲食習慣,但含萊劑豬肉等對心血管疾病等高風險群,仍具一定風險,這次未考量高敏感族群的建議攝食量,相對比較遺憾,盼政府針對高敏感族群再做風險評估。陳時中強調,衛福部於九月四日針對進口美豬舉行專家會議,專家認為台灣婦女有坐月子習慣,腰子吃得特別多,根據民國一○八年成大提出風險評估,發現孕產婦食用量高,若以CODEX訂出豬腎限量標準值○‧○九,ADI值(每日容許攝取量)高達百分之八十九,一般風險評估認為應低於百分之八十。考量國人飲食習慣,陳時中表示,將進口豬腎萊劑限量標準訂為○‧○四ppm,經計算ADI值為百分之六十一。國人對豬的胃、腸、心臟、肺臟、舌頭、肚、腦、血等部位接受度高,CODEX未訂限量標準,日本訂為○‧○四ppm,韓國僅訂豬肺為○‧○九ppm,我標準比日韓嚴格。食藥署喊把關 不超標就合格既然國人有坐月子及熱愛吃豬雜碎的習慣,為何相關產品限量標準不能訂為「零檢出」?食藥署長吳秀梅指出,台灣訂定限量標準後,才能確保進口內臟都經過把關,只要不超標就是合格,未來會清楚標示產地,台灣豬內臟不含萊劑,消費者可以自己決定要吃哪種豬。
-
2020-09-06 科別.心臟血管
進口全豬皆訂萊劑殘留量 醫憂國內心血管疾病增
衛福部今宣布進口豬隻各部位的最大殘留容許值,嘉義縣前衛生局長、三總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開放各部位的殘留容許值後,最重要的是標示,一定要讓民眾有選擇的權利,若是沒有選擇權利,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潛在患者恐是一大危機,憂心未來會增加高血壓、心律不整、心悸、心臟病等患者,盼政府能做出把關的責任。祝年豐表示,萊劑美豬「還是不要吃最好」,即使最後的殘留標準訂得比CODEX或日韓嚴格,但管理層面應該要跟進,要讓民眾在平常飲食時「完全安心」才是一個好政策,像是民眾不用怕業者標示不實,不用擔心吃內臟不會吃過量,這才是對的。祝年豐表示,政府也應該要好好的教育民眾,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是肝腎功能比較差的民眾,不要吃內臟類的食物,這類的患者本來就不該多吃,多吃就會增加併發症的機率。他也提到,許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潛在患者」,這些都可能因為在沒有好好標示,沒有選擇的狀態下增加風險。若是政府在管理上面沒有好好落實,站在公衛的角度上,恐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
-
2020-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加利劣質口罩換貨53萬5759片 新北占最大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民眾透過實名制購買到加利科技公司生產的口罩,至9月11日直接拿口罩到至健保特約藥局及各縣市衛生所辦理換貨。 自9月4日開始回收民眾口罩,首日共53萬5759片,最多的是新北大概49萬9149片、宜蘭2萬4948片、台北8868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表示,回收口罩分三層面,郵局共100多萬片已經封存,或藥局還沒有讓民眾領走部分,郵局也會去回收,第三是民眾本周換貨,也會回到郵局專責地點封存,不管是退回加利或是銷毀,會依照法律程序結果去處理,因為檢調已經介入了。蔡壽洤也再次提及,昨原宣布口罩實名制2.0、3.0換貨,大多是預購,現場沒有多餘口罩可換貨,加利口罩只配送到7-11共60萬片、領走44萬片,換算僅有5萬人次領到,超商使用筒倉配貨,難以確定是哪一個地方領走,所以無法預知民眾換貨。所以指揮中心昨天緊急發布新聞稿,這次換發的加利公司口罩,還是請民眾到健保藥局、各地衛生所換貨,再次感謝藥師扮演關鍵救援的角色,換貨時,仍要由藥師對民眾解說與溝通,未來換貨所耗費的新口罩的藥師服務費用,會循法律途徑與加利公司求償。
-
2020-09-05 新聞.食安拉警報
進口全豬萊劑皆可殘留 專家:高敏感族群具風險
衛福部今宣布進口豬隻開放部位,以及各部位最高容許值,其腎臟以及其他可食部位的最大殘留容許值比日韓還低,但北榮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對於高敏感族群仍具有一定的風險,盼政府能針對高敏感族群額外做一次風險評估。衛福部今訂出囊括所有豬隻部位的最大殘留容許值,包含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及其他可食部位如(胃、腸、心臟、肺臟、舌頭、肚、腦、血等部位)0.01ppm。其中腎臟的最大殘留容許值比CODEX建議的0.09ppm還低,其他可食部位,CODEX未定,但標準則與日韓低。楊振昌表示,對於豬腎的最大殘留容許值有考量到國人的飲食習慣,確實值得讚許,但也不能說這樣就是最好的,這次的公布中沒有針對高敏感族群建議的攝食量做一建議,是相對比較遺憾的。楊振昌表示,衛福部訂出的殘留量對於高敏感族群仍具有一定的風險,如心血管疾病等患者,這次依據的風險評估是108年委託成大的研究,並沒有更新的風險評估調查支持,有點可惜,建議政府應該針對高敏感族群提出攝食建議,再做一次風險評估較為適宜。
-
2020-09-05 新聞.食安拉警報
萊劑豬腎容許值比國際嚴 陳時中:因台灣坐月子習慣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與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召開記者會,預告豬隻訂定部位的最大殘留容許值,包含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及其他可食部位如(胃、腸、心臟、肺臟、舌頭、肚、腦、血等部位)0.01ppm,陳時中強調,昨天專家會議後,針對腎臟有提出疑慮,認為ADI值89%太高,應降低至80%,目前調整ADI值為61%。陳時中表示,昨天召開專家會議之後,專家認為目前台灣有坐月子的飲食習慣,腰子特別吃得特別多,因此專家認為108年成大提出的風險評估中,發現孕產婦食用量蠻多的,且ADI值已達到89%,量已經非常高了,依照一般的風險評估內容應於80%。所以最後我們認為依照我國的飲食習慣,應該降低至0.04ppm,經計算ADI值為61%。
-
2020-09-05 新聞.食安拉警報
各部會稱不吃美豬 陳時中:我沒說要帶頭吃是不得已的
總統蔡英文宣布開放萊劑美豬、全齡美牛進口,引發食安疑慮,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訪問時強調,美豬可以換取國際地位,願意帶頭吃美豬,但是各部會爭相表示不會讓學童等吃到美豬,被問及是否是「內鬨」,陳時中表示,我沒有說要帶頭吃,我是不得已的,重點是東西好不好吃,之後就是店家就是競爭產品的味道。總統蔡英文宣布開放萊劑美豬後,各部會相繼宣布「不會讓大家吃到美豬」,反而陳時中要帶頭吃,陳時中今笑說「我沒有要帶頭吃,我是不得已的」,吃東西最重要是安全及好吃,國家保障安全性,之後就是各個店家競爭產品味道。
-
2020-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加利口罩6大更換要點! 藥師公會:到對的地點才能換貨
加利劣質口罩從昨天起至11日可至藥局、衛生所更換,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度宣布可至四大超商、康是美、全聯等換貨,最後卻又臨時取消;藥師公會全聯會今整理換貨六大重點,呼籲民眾不要白跑一趟,到對的地點才能順利換貨。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從今天起,依照照食藥署指示,民眾需要填寫「加利科技有限公司瑕疵口罩換貨單」,以利更換作業。目前為了避免資訊混淆,民眾要換貨前建議注意以下六大事項:一、換貨時間:109年9月4日至9月11日期間。二、換貨地點:至具有販售口罩實名制1.0之藥局或衛生所進行換貨。超商、康是美、全聯等地不能換貨。三、有問題的口罩為口罩本體右下角有「Carry mask」鋼印字樣。如沒有或無法辨識正面鋼印標示之口罩,藥局或衛生所可不提供換貨作業。四、建議民眾至原購買地點進行換貨。如原購買地點已停止販售口罩實名制1.0,請至其他具有販售口罩實名制1.0之藥局或衛生所進行換貨。五、非屬實名制口罩請拿回原購買處退換。如為自由買賣的加利盒裝口罩,請拿回原購買處或加利公司退換,必要時可尋求消保官的協助。六、今天起(5日),請民眾協助填寫「加利科技有限公司瑕疵口罩換貨單」,以利更換作業。若民眾不願意留下資料,則請藥師、衛生所人員填寫時間及片數。藥師公會聲明,實名制口罩的進貨不是藥局或衛生所自己能決定的,是政府透過郵局配發口罩,藥局或衛生所被動收貨,因此不能選擇要進哪個廠商的口罩,別責怪第一線藥師,應給予第一線藥師多一些鼓勵。
-
2020-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注意! 四大超商換加利劣質口罩新制「即起取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下午宣布加利劣質口罩可到藥局、衛生所換貨,無論2.0通路或是3.0通路都能換貨,換言之,四大超商、康是美、全聯、eMask也能登記換貨,但晚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宣布,執行有困難,民眾至口罩實名制2.0、3.0通路換貨一事,即刻取消。蔡壽洤表示,今天下午宣布可以讓民眾至超商換貨,主要是因為事件爆發後,內部討論2.0、3.0通路也能換貨,所以才對外公布,但公布之後,發現這些通路採取「預購制」,門市口罩鋪貨事前計算後鋪貨,即使民眾現在至超商通路換貨,也沒有貨可以換。蔡壽洤表示,根據計算,透過口罩實名制2.0賣出的「Carry mask」,大約44萬片,換算每人領取9片口罩,約4萬8千多人在超商等通路領取,若取消四大超商、全聯、康是美換貨機制,影響人數不多。因此,呼籲民眾要退換加利劣質口罩,仍需要至實體藥局以及衛生所更換。至於回收口罩處理,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檢視郵局庫存是否有Carry mask的口罩、第二是藥局是否有還沒賣出去的劣質口罩、第三是民眾回收換或的部分;所有的回收量將會與加利協商,這次花這麼多人力物力所有的行政費用都會請加利負擔。
-
2020-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只加利 指揮中心:還有一家口罩國家隊曾進口非醫療用口罩
新冠肺炎肆虐,醫療用口罩一罩難求,如今傳出衛福部配送的實名制口罩中混充中國大陸製非醫用口罩,指揮中心今天臨時記者會中證實,除加利科技,還有一家口罩國家隊曾經進口非醫療用口罩,但由於目前檢調已介入調查中,指揮中心物資組也不願多加說明。●質疑一:不只加利進口大陸口罩?面對加利負責人林明進提出的質疑,蔡壽洤也一一回擊,記者會後媒體提問該口罩國家隊是否也出現異常進口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表示,調查主因是曾經進口非醫療用口罩,但面對媒體追問進口數量、是大廠或小家,位在北中南何處,蔡壽洤一蓋不願透露。●質疑二:加利被要求在空白紙上簽名?蔡壽洤僅表示,針對今年邊境攔截多少印有MIT口罩而退運的口罩數量,目前除了加利科技外,沒有其他國家口罩隊有類似情形;關於被要求在空白紙上簽名,蔡壽洤抨擊,「講再多話,也不能掩蓋用大陸的口罩事實。」面對林明進指出事後才知道自己「被同意」繳交46%生產線口罩量給國家隊,質疑「被政府騙」,蔡壽洤說,那不是空白意願單,強調廠商在處理很多事情都是個人行為,至於不加入國家隊吊就銷藥政一事,縱使加利有其事實,但還是有行政程序要辦理。蔡壽洤表示,不管在哪個溝通過程中,要說威脅也好,脅迫也好,關於藥證要取消,或是會議中是否有講到這個問題,「我的認知沒有啦,至於他這樣說,那是他個人陳述握也沒辦法多加評論。」●質疑三:加利科技聲稱工業防護率99%?加利科技聲稱工業防護率99%比醫95%好,但新北藥師公會認為加利所指99.8%的防護效果,可能是誤拿中國大陸檢測粉塵的「工業用無塵室口罩」99.9%標準。蔡壽洤表示,現行徵用的制度要有許可證才稱為醫用口罩,沒有取得藥證就是非醫用,只能做一般工業,「所以我們也不會檢驗,不能宣稱有醫用的效果」,種種的積極作為都是廠商需要去做的,這種說法是不被允許的。
-
2020-09-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加利劣口罩換貨從寬認定 免健保卡、有包裝超商也能換
加利科技進口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醫用口罩,進入實名制市場;依規定,今起至11日民眾可至實名制藥局或衛生所換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長蔡壽洤表示,目前更換方式一切從簡,民眾無須持健保卡,僅需要持有印有「Carry mask」並有實名制包裝的口罩,無論是到1.0通路、2.0或3.0通路皆可換貨,並採取一片換一片的方式。蔡壽洤表示,目前提出的換貨時間有七天,主要是政府作業是有一定的流程,仍呼籲民眾盡量在七天內換或完畢,事件爆發後,朝向「簡便換貨」的方式更換口罩,至於現在有些藥局一定要持健保卡一事,必須要再去做了解。蔡壽洤表示,以他的認知而言,只要持印有「Carry mask」並有實名制包裝的口罩,就可以到各通路退換貨,無論是1.0的通路,如實體藥局、衛生所,2.0的通路超商、美聯社、全聯等,或是3.0都可以做一更換。在2.0超商通路的部分,則是先採取「登記制」,後送至超商再行更換,至於若有民眾將非實名制的Carry mask口罩送至各通路更換,是否有罰則;非實名制口罩可拿回原購買通路更換,此方面屬於消費糾紛,可從消保方面申請賠償,不該透過實名制通路更換。蔡壽洤表示,各通路協助換貨所產生的費用,將由指揮中心代為支付,至於行政處理費用,後續將會與加利科技求償,由加利科技處理。
-
2020-09-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用麥迪康箱子裝加利違規口罩 指揮中心致歉:他們沒違規
加利科技被查獲以中國口罩混充台灣醫療用口罩進入實名制市場,衛生單位第一時間調查加利科技時,拿麥迪康(Medicom)口罩的箱子裝加利違規口罩,被媒體拍攝到後,麥迪康公司的電話今天被打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今澄清,麥迪康的口罩都是合格的,請民眾不要誤會。蔡壽洤表示,加利科技混充口罩事件後,目前已經針對一月到八月進口非醫用口罩的業者,做一調查,也在瞭解這些非醫用口罩的流向為何?除了加利科技以外,還有一家國家口罩隊的業者,曾進口非醫用口罩,因此將會持續了解其流向。不過,第一時間衛生及檢調單位在搜查加利科技時,拿同是販售口罩的麥迪康公司的箱子,裝加利違規口罩,被民眾誤以為麥迪康也是違規業者,蔡壽洤特別向麥迪康致歉,並澄清當天僅是拿麥迪康的箱子裝違規口罩,並不是麥迪康的口罩有問題,請民眾不要誤會了。
-
2020-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混充陸製口罩不只一家 指揮中心調查進口數量過高廠商
口罩國家隊配送大陸製口罩,加利負責人林明進提出,承擔中央要求量能,不只是自己有進口大陸口罩的狀況,還有其他業者也這麼做,指揮中心表示,檢調機關已介入調查,各家廠商間進貨的數量與流向都在調查中,52家口罩徵用廠商大陸進口比例低,結果出爐一定對外說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說,發生加利事件後,指揮中心以配人比對,若口罩廠商無多項營業項目,將調閱進口資料,舉例而言,107-108年每年進口貨量、1到8月期間進口口罩數量等。蔡壽洤強調,廠商進口數量過高,即使可妥善說明流量,仍會進行調查,目前已與法務部合作,針對徵用廠商會嚴格監控。進出口口罩數量部份,發現異常將由廠區轄地主管機關通報民生物資犯罪平台,經過加利事件後,物資組與警察機構會加強打擊不法行為,讓一切更加周全。
-
2020-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外交5100萬片 指揮中心:援外無發現加利口罩
新冠肺炎肆虐,醫療用口罩一罩難求,如今傳出衛福部配送的實名制口罩中混充中國大陸製非醫用口罩,指揮中心今天臨時記者會中,口罩議題也是關注焦點之一,其中外界好奇我國對全球80個國家、捐出5100萬片口罩外交是否曾捐贈加利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表示,我國援外的口罩大部分都是外科用口罩,事發後也有回過頭去了解當初援外的口罩是否有加利口罩,「但目前初步掌握,5100萬片口罩是沒有加利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