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阿茲海默症
共找到
538
筆 文章
-
-
2020-12-07 新聞.健康知識+
招名威/鋁鍋易引起失智症?其實很難!3不原則使用更放心
關於使用鋁鍋會導致老年癡呆症這件事,其實威廉必須澄清一下,國人之所以會相信使用鋁鍋會導致老年癡呆症,原因是幾年前加拿大醫生檢測了幾份阿茲海默症患者屍體的大腦,發現鋁的含量高於正常人,於是就發表了鋁為有害元素,與老年癡呆症有關的報告,而這個鋁離子是以三氧化二鋁的形式存在。 但後來卻發現,對那些加拿大醫生所接觸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鋁含量的測定,沒有重複出此前報告的實驗結果。也就是說,他們沒有發現死者腦組織中的鋁含量有明顯的升高。結果真相大白,加拿大醫學組化驗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樣本,曾受到過鋁盒的污染,很明確沒有證據表明鋁元素與阿茲海默症患者之間有直接關聯。 不過,我們實驗室曾經就以動物模式模擬人類誤食鋁對於腦部的影響,當時我們是直接餵食「高劑量」的三氧化二鋁化合物,為期一個月,在顯微鏡下觀察老鼠大腦的切片,發現有大腦皮質細胞死亡,神經細胞的纖維萎縮並糾纏在一起,並有「澱粉蛋白(amyloid protein)」的沉澱,而且從老鼠的行為上也可以看得出來,會有很明顯的失憶症狀,初步評斷應該是阿茲海默症被誘發出來了。 但大家真的不用太擔心,要把三氧化二鋁吃到阿茲海默症,劑量換算至少要吃十分之一個鋁鍋才行! 而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網站公告,「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對金屬材質的食品容器具有規範其材質試驗標準,市面上有認證的鋁鍋皆在正常範圍內,溶出鋁離子的機率及數量也都相當低。再者,國外的研究指出,用鋁鍋烹煮酸性食材,鋁鍋本身會溶出3至5毫克的鋁,以美國環保署規定每公斤成人每天1毫克的限量來說,60公斤的成人一天要吃60毫克才會超標,而且這個溶出的鋁還不是上述的三氧化二鋁,所以使用鋁鍋會造成阿茲海默症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達標的。 若心中人有芥蒂也沒關係,以下就是「最安全」使用鋁鍋的方法: 1.不過度加熱:鋁鍋導熱快,加熱文度比較容易上來,但較容易塑型,但相對它也就比較容易氧化、壞得快,所以鋁鍋不適合拿來作為油炸食物的器具。 2.不盛裝過酸的東西:三氧化二鋁會在酸性的環境下形成,雖然,要讓鋁鍋物質溶出這種化合物其實有一點困難,但如果家族中有阿茲海默症或老人失智症的話,那威廉還是建議最好避開使用,降低風險。 3. 不可用力刷洗:鋁雖然是很穩定的金屬,但沒事也不要刻意去搓洗,刮花鋁鍋表面讓鋁產生氧化反應,不然在正常使用狀態下,會溶出鋁的狀況非常的少。 至於使用鋁箔紙是否也會溶出三氧化二鋁? 答案是不會,因為溫度不夠高,再者,現在很多鋁箔紙中的鋁都已經被錫取代了喔。 《延伸閱讀》 .不沾鍋有刮痕就別用。高溫、刮痕易產環境荷爾蒙 .保鮮膜有塑化劑?常見4材質最好都別碰熱食
-
2020-12-02 失智.大腦健康
社交互動/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病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約占了60 ~ 80%。其他還有腦血管病變、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外傷、感染、腦腫瘤等,也都有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 別趕流行,小心智慧型手機失智穿衣服、換手機,你都可以挑最流行的款式,但生病這種事,還是不要跟上流行比較好。舉凡失智、癌變、三高問題、睡眠障礙、骨質密度差……從前是老年人的困擾,但如今,也威脅著年輕人。近年失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率先發出「智慧型手機失智症」警訊,請大家多多留意,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的腦過勞。 當出現不安、疲勞、憂鬱、睡眠障礙、忘記重要客戶名字、忘記出席重要會議時,最好能有所警覺。據統計,全台約有1.2萬人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30到64歲這個區段,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發病。當然這數字還可能更多,推估確診率僅三成。因為失智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老人家容易得的退化性疾病,因此當年輕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很可能被歸入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這一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失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覺得腦袋卡卡?還真有東西卡住關於阿茲海默的成因,目前專家已知它與腦細胞衰竭有關,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是一種「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據推測就是它造成腦神經元損傷,並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請留意以下十大警訊:一、離開舒適圈時特別焦慮。二、忽略身體的梳洗與清潔。三、說話寫字出現用字上的困難。四、對時間、地點、空間感到迷惘困惑。五、漸漸淡出社交圈、鮮少跟朋友聚會。六、重複講一樣的話、重複購物、重複服藥。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如眼鏡在冰箱。八、無法完成平常熟悉的事務,如回家迷路、泡咖啡糖加成鹽。九、判斷力變差,易落入詐騙陷阱(年輕時就常被騙的不算)。十、記憶力變差,屬於真正的遺忘(稍後能想起來的就不算)。 完全治癒難,但預防一點都不難很遺憾地要告訴大家,治療阿茲海默的方法,就跟真正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樣,還在努力研發、測試中。目前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治癒阿茲海默,只能透過藥物與非藥物的方法,來減緩行為症狀。不過好消息是,預防的方法已經找到了!除了排除一些危險因子,比方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不足之外,我幫大家總結出最有效的三個方法:◎方法一:對生命抱有安全感至少有、兩個知心好友或可靠的親人,讓你知道萬一自己遭受困難時,有人會對你伸出援手。樂觀、安全感越多,受到失智侵擾的機率越低。◎方法二:創造腦神經迴路的新連結腦細胞會衰退老死,但不管人活到幾歲,仍可以靠新玩意兒,幫自己創造出新的腦神經元迴路。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城市,當你有上百上千條路的時候,哪怕一條路被堵死,影響也不會很大。看一本新書、造訪從沒到過的地方、學習新技能、學習新語言、養新寵物、吃從沒吃過的新餐點……每一項新的體驗,都會強化腦部的生理組成。預防疾病發生,可以是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你享受新、體驗新,並從中受益。◎方法三:利用神經胜肽因子保護大腦神經胜肽因子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增加神經細胞的可塑性、保護腦神經細胞、抗神經發炎、抗氧化,以及延緩外力與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退化。預防失智,目前我從「安定神經元」、「保護神經細胞」與「強化神經網絡連結」三方面下手。在我的診所裡,現階段是由「自體生長因子」+「神經修復點滴」+「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神經胜肽因子」這五個超級英雄所組成護腦聯盟,以組合拳的方式,來處理複雜的腦衰退問題。身體有所謂的體適能,腦部也有屬於腦的「腦適能」,認識它、關注它、強化它、保養它,你就是健康勝利組裡的終身會員。
-
2020-11-30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1顆蛋增糖尿病風險?教授:雞蛋是好是壞有2建議
我在2020-11-17發表高鐵質食物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隔天有位署名《疑問民眾》的讀者在回應欄裡寫:教授您好: 今天看到這則新聞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請問這樣是不是平常不要吃蛋好了…也不要給小孩子吃蛋呢??上面的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台灣時間2020-11-18發表在《中天快點TV》的報導,標題是:新研究:1天只吃1顆蛋 糖尿病風險就提高60%。其中的一段是:「研究顯示,中國成人長期大量攝取蛋,如1天超過38公克,就會把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約25%。而1天攝取量超過50公克,也就相當於1顆蛋,則會把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為60%,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明顯。」所以,《一天只吃一顆蛋》就被定義為《長期大量攝取蛋》。這聽起來的確像是假消息。不過,是真或假,其實是取決於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這條消息的源頭是一份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南澳洲大學)在2020-11-14發布的新聞稿,標題是Go (over) easy on the eggs: ‘Egg-cess’ consumption linked to diabetes。在給這個標題做翻譯之前,我需要先解釋它裡面的幾個雙關語和幽默字。首先,Go (over) easy是兩個成語的組合。Go easy通常是翻譯成《放輕鬆》,但在這裡的意思是《不要吃太多》。Over easy是一種煎蛋的方法,就是兩面都煎(需要翻面,所以是Over),一面是煎全熟,另一面則是煎半熟(不要煎太久,所以是easy)。所以,Go (over) easy的意思其實就是用詼諧的口吻說《不要吃太多蛋》。Egg-cess是把Excess篡改而成的搞笑字。Egg的意思是《蛋》,而Excess的意思是《過多》,所以Egg-cess的意思就是用幽默的口吻說《過多蛋》。總而言之,整個標題的翻譯就是《不要吃太多蛋:吃過多的蛋跟糖尿病有關聯性》。只不過這個翻譯是完全沒有原文的幽默詼諧,也當然就缺乏吸引力。不管如何,這個新聞稿並沒有得到主流媒體(像ABC,CBS)的關注。反而是那些小本經營,需要爭寵的雜牌媒體(大概一百家左右),才會把這項研究說的像是什麼了不起的新發現。雖然這個新聞稿是由南澳洲大學發布,但其實這項研究完全是在中國進行的,而三位研究人員也都是中國人,只不過其中一位是在南澳洲大學工作。也就是說,這項中國研究是借用澳洲來提升地位。不管如何,這項研究的論文是發表於2020-10-8,標題是Higher egg consump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中國成年人較高雞蛋攝入量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聯-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而它的結論的確就如《中天快點TV》那篇報導所說的《每天吃一顆蛋,糖尿病的風險就提高60%》。但問題是,一項發表於2015年的研究發現,吃較多蛋的人較不容易得糖尿病。請看Egg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in men: the Kuopio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 Study(男性食用雞蛋和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Kuopio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研究)。一項發表於2017年的研究也發現,2型糖尿病患如果吃較多蛋,就會吃比較健康的食物。請看Which foods are displaced in the diets of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ith the inclusion of eggs in their die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在2型糖尿病成年人的飲食中,雞蛋取代了哪些食物? 一項隨機,對照,交叉試驗)。更好笑的是,一項發表於今年4月,也是在中國進行的研究,發現蛋的攝取量與2型糖尿病風險沒有關聯性。請看Egg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middle and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An observational study(蛋的食用與中國中老年人的2型糖尿病風險:一項觀察性研究)。還有,美國糖尿病協會更是建議糖尿病患可以選擇吃蛋呢。所以,您說,蛋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早在4年前(2016-8-6)我就在雞蛋能預防心臟病?這篇文章裡說:【說真的,「吃雞蛋對身體是好還是壞」這個爭議,現在已經不是科學能解決的了。當一篇說雞蛋好的報告出來,馬上會被反對吃雞蛋的團體說,研究是由雞蛋工業資助的,不可信。當一篇說雞蛋壞的報告出來,馬上會被鼓勵吃雞蛋的團體說,研究是由反雞蛋團體資助的,不可信。所以,雞蛋是好是壞,你不用再問什麽專家。你自己就是最好的專家。我所能給的建議,只有兩點:●適量(取決於整體飲食的形態)。●要吃,就連蛋黃一起吃,因為所有對健康有益的元素,都在那。如果你怕營養過剩,那就少吃,但絕對不要丟棄蛋黃。】原文:1天1顆蛋 糖尿病風險提高60%?
-
2020-11-27 科別.腦部.神經
阿茲海默症惡化幫凶 中研院揪出關鍵蛋白質
阿茲海默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過去研究認為與兩種蛋白質堆積有關,而中央研究院近日研究發現,蛋白質TDP-43是促使阿茲海默症更惡化關鍵,研究登上國際期刊。中研院今天舉行「更懂阿茲海默症!研究揪出疾病惡化的蛋白質幫兇」記者會,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研究團隊近期首度發現並證實,促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關鍵機制為大腦中的蛋白質TDP-43。陳韻如說,全球約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之中,有將近6、7成都是阿茲海默症病人,病患的記憶力、語言、空間感等認知功能會逐漸退化而影響生活,然而目前對阿茲海默症的科學認識,尚未能研發出有效治療藥物。陳韻如指出,過去的科學家認為,阿茲海默症起因於腦組織無法發揮清運功能,出現乙型類澱粉蛋白質Aβ(Amyloid Beta)及Tau蛋白的錯誤堆積、纖維化,但這次研究是首度發現有第三種蛋白質TDP-43,其實是惡化阿茲海默症的元凶,它會與Aβ交互作用,且引發發炎反應。陳韻如指出,研究團隊透過多種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實驗證實,TDP-43會與Aβ結合,誘發Aβ寡聚體的形成,雖然這種寡聚體可延緩Aβ的纖維化,但其對神經系統的傷害比纖維化更大,因此可知讓阿茲海默症加速惡化的並不是Aβ的纖維化,而是纖維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Aβ寡聚體,而TDP-43就在其中扮演著催化、促成的共犯角色。為了實際測試TDP-43對記憶力產生的影響,研究團隊運用電生理實驗,發現小鼠腦部負責傳遞訊息的神經突觸受到了損傷,而在活體小鼠的水迷宮實驗中也觀察到,訓練有素的小鼠在注射TDP-43蛋白後,會迷失在水迷宮中,找不到上岸的路,代表小鼠腦內負責記憶環境和空間方位的部分退化。此外,解剖後發現,小鼠腦神經細胞內的TDP-43與Aβ的確有交互作用,並在腦部留下嚴重的發炎痕跡,這些病徵都與阿茲海默症一致。陳韻如表示,從小鼠實驗中可得知,TDP-43會使阿茲海默症惡化約2倍,而研究團隊的目標是找出TDP-43與Aβ之間的交互作用,建立二者的調節機制,如果可以修正Aβ錯誤折疊及堆積的路徑,會毒害細胞中間產物就不會越積越多,也有助於阿茲海默症診斷及治療。中研院表示,此研究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此一蛋白質,為神經退化疾病尋找診斷及治療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已於23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0-11-27 科別.腦部.神經
有助突破治療 中研院研究首發現阿茲海默症惡化兇手
全球約有3000萬名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首度發現並證實促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關鍵機制為大腦中的蛋白質TDP-43,將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此蛋白質,為神經退化疾病尋找診斷及治療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已於今年11月23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指出,全球約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中,將近6、7成為阿茲海默症病人。病患的記憶力、語言、空間感等認知功能會逐漸退化而影響生活,阿茲海默症雖已經被研究很久,但過去都聚焦於乙型類澱粉蛋白質Aβ(Amyloid Beta)及Tau蛋白的錯誤堆積、纖維化。陳韻如表示,這次研究首度發現第3種蛋白質TDP-43會跟Aβ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引發發炎反應,導致阿茲海默症病程惡化。她進一步解釋,腦神經相關疾病多起因於大腦囤積不良的蛋白質,過去科學家認為,阿茲海默症起因於腦組織無法發揮清運功能,出現Aβ及Tau蛋白的錯誤堆積、纖維化,近年則有研究發現約有30%到57%阿茲海默症患者,腦內有另一種蛋白質囤積TDP-43,而這些患者通常會有更嚴重的記憶喪失及海馬迴萎縮。陳韻如說,團隊透過多種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實驗證實TDP-43會與Aβ結合,產生交互作用,誘發Aβ形成有毒的寡聚體,進而損失神經細胞,惡化阿茲海默症,得知阿茲海默症加速惡化的原因,已非Aβ纖維化,而是纖維化過程中的中間產物Aβ寡聚體,而蛋白質TDP-43,就在其中扮演著催化、促成的共犯角色。研究團隊觀察注射TDP-43蛋白的小鼠,迷失在水迷宮的時間是另隻小鼠的兩倍,代表小鼠腦內負責記憶環境和空間方位的部份退化了,解剖後也發現,小鼠腦神經細胞內的TDP-43與Aβ的確有交互作用,並在腦部留下嚴重的發炎痕跡,陳韻如說,從小鼠實驗中可得知,TDP-43會使阿茲海默症惡化約2倍。陳韻如表示,研究發現TDP-43一方面會直接與Aβ反應,誘發Aβ寡聚體形成,造成神經突觸功能障礙及記憶受損;另一方面TDP-43也會增加腦部發炎反應,讓患者對於空間的記憶能力降低,研究團隊期望日後設計出藥物或抗體阻斷TDP-43跟Aβ的交互作用,或直接清除TDP-43, 阻止病程惡化,也可針對腦內有TDP-43囤積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進行更精準的治療。
-
2020-11-18 養生.聰明飲食
高鐵質食物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教授告訴你真相
讀者Rose Kuo上週五(2020-11-13)用臉書簡訊寄來一篇文章,詢問我的看法。這篇文章是當天發表在《大人社團》網站,標題是停經後鐵質攝取過多 小心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上身。我們先來看這篇文章裡的兩個兩個小標題:1.想要健康長壽擁有「黃金壽命」少吃高鐵質食物2.紅肉不止含有高血脂 「太鐵」也會加速老化我們再來看這篇文章的結尾:在所有食材中,紫菜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公克超過 50毫克,花椰菜、甜豌豆也是高鐵群;紅肉其實不如大家以為那麼「鐵」,100公克約莫含3毫克,和豬肝差不多。所以,這篇文章一方面說紅肉「太鐵」會加速老化,但另一方面卻又說紅肉其實不如大家以為那麼「鐵」(只有紫菜的6%)。那,請問,紅肉到底是「太鐵」,還是「不怎麼鐵」?還有,吃紫菜是不是更會「超速」老化?這篇文章也說健康長壽的族群,例如日本人,都是吃「低鐵」或是「無鐵」的食物。但是,請問,日本人是不是吃很多壽司卷?壽司卷又是用什麼包的?不管如何,我們現在來看這篇文章裡的幾句話:(1)美國哈佛大學遺傳學專家艾斯代普三世(Preston Estep III)首先強調,我們的「黃金壽命(健康長壽)」長短主要是環境而非基因決定,(2)艾斯代普三世口中的「黃金壽命」分布在亞洲的日本、南歐的法國、西班牙與義大利等地中海地區,(3)艾斯代普三世提醒:「不僅最健康族群的飲食組合中,多半是鐵質含量低或是會抑制鐵質吸收的食物……科學證明,過量鐵質是提高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與心臟病等許多其他嚴重疾病的源頭。」文章裡所說的這位Preston Estep是在2016年出了一本書叫做The Mindspan Diet。稍懂英文的人都知道Diet的意思是「飲食」,但是,Mindspan這個字,縱然母語是英語的人也看不懂它是什麼意思,而字典裡也找不到。其實,Mindspan這個字是從Lifespan改造而成的。Life是「生命」,span是「跨度」,所以Lifespan是「生命的跨度」,也就是「壽命」。Preston Estep認為一個人如果患有失智症,那縱然是很活得很久,也沒什麼意義。所以,他認為心智的長壽才是最重要的。「心智」的英文是Mind,所以Preston Estep就用Mind取代了Lifespan裡的Life,從而創造出Mindspan這個字來給他的書命名。也就是說,The Mindspan Diet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注重可以使心智長久健康的飲食。由此可見,Mindspan最恰當的翻譯是「心智壽命」。但是,很不幸的,《大人社團》這篇文章卻把它翻成「黃金壽命」。這個翻譯非但無法表達Mindspan真正的意思,也沒能讓人了解「黃金壽命」跟「壽命」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至於這篇文章的標題〈停經後鐵質攝取過多 小心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上身〉,雖然這的確是Preston Estep的論調,但也就只是他個人的論調而已。醫學文獻裡並沒有此一說法。儘管「鐵質攝取過多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目前是有一些動物實驗的證據,但並沒有臨床試驗的直接證據。所以,《大人社團》這篇文章裡所說的「科學證明」,顯然是過度誇大。要知道,動物實驗是給老鼠吃高劑量的鐵,但是,人類的正常飲食是不可能會有那麼高的劑量。當然,如果你有吃鐵劑的習慣,那就另當別論。我們來看一篇2014年發表的論文Dietary and lifestyl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指南)。這篇論文的撰寫是基於一個2013年舉辦的《營養與大腦國際會議》,而它總共提出了7點指南,其中的第五點是:如果使用綜合維他命,請選擇不含鐵和銅的維他命,並僅在醫師指導下食用鐵補充劑。請注意,這篇論文完全沒有提到要避免含鐵的食物,而這當然是與《大人社團》那篇文章的主張大相徑庭。總而言之,只要不吃鐵補充劑,保持均衡的飲食,就不用擔心《大人社團》那篇文章所說的「鐵質攝取過多 小心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上身」。好了,現在輕鬆一下:隔壁鄰居阿姨前一陣子常說會頭暈,醫師就建議她要多吃高鐵的食物。所以每次坐高鐵,她都吃兩個便當。現在果然就好很多了。原文:高鐵質食物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
2020-11-15 新聞.健康知識+
逆轉老人失智?教授告訴你「阿茲海默的終結」可信嗎
我在前天(2020-11-10)發表黃豆「恐」致癌之後,讀者Liz在回應欄裡寫:「教授好:我的母親受到阿茲海默的侵擾已幾年,覺得她的狀況越來越不好。今天剛好看到這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靠著這篇文章嘗試看看。…有點想要死馬當活馬醫 試試看。教授可以給我建議嗎」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16-7-6發表在《健康遠見》的文章,標題是:如何逆轉老人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作者是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恆)。他在第一段裡說:「目前為止我們對阿茲海默症尚沒有有效的療法。藥物儘管能改善相關症狀,卻無法治療失智症本身。但是在2014年,有一位加州大學的學者Bredesen,竟然宣稱失智症可以被逆轉…… 」這位史考特醫師還很暖心地提供了一份14點的治療內容(包括吃維他命D和B12,魚油和Q10),但這份治療內容其實是史考特醫師自己整理出來的,而非「正式的」。「正式的」治療方案是非常複雜,而且是需要花大錢購買的(下面會解釋)。但是,很顯然,史考特醫師的這份治療內容卻讓讀者Liz誤以為可以拿來「死馬當活馬醫」。史考特醫師所說的「加州大學的學者Bredesen」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Dale Bredesen,而他的確是在2014年很不尋常地單獨一個人發表了一篇臨床研究報告。我之所以會說「不尋常」,是因為臨床研究通常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很難由一個人完成。這篇論文的標題是Reversal of cognitive decline: a novel therapeutic program(逆轉認知功能下降:一項新的治療計劃)。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論文是發表在一個叫做Aging的期刊,而此一期刊是被認定為「掠奪型期刊」(請看Predatory Journals)。還有,儘管這篇論文在公共圖書館PubMed是被歸類為《臨床研究報告》,但事實上它是以10個案例報告為主要內容的綜述論文。這種夾帶式的論文是絕對不會出現在嚴謹的期刊。要知道,一篇好的「臨床研究報告」是需要有很嚴格的實驗控制,例如隨機分配及雙盲,但是,「案例報告」則完全不需要控管,所以可信度並不高。事實上,Bredesen醫生所聲稱的那10個案例,完全只是他個人的描述,並沒有經過任何審核或認證。也就是因為這樣,這篇論文在發表之後不久就遭到質疑。不管如何,這篇論文有特別強調此一治療方案是「個人化的」以及「持續優化的」。也就是說,治療方案的內容是根據每一個病患的情況而定,而且是會隨時調整。所以,縱然是要「死馬當活馬醫」,史考特醫師所提供的那份14點治療內容也是無濟於事。事實上,Bredesen醫生在2016年又在Aging這個期刊發表了一篇同樣是10個案例的報告,而這次的標題是Reversal of cognitive decline in Alzheimer’s disease(逆轉阿茲海默病中的認知功能下降)。然後在2018年他又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是Reversal of Cognitive Decline: 100 Patients(逆轉認知功能下降:100位病患)。「100位病患」雖然不是很多,但已經是個值得尊敬的數字。可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篇論文竟然是發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Parkinsonism(阿茲海默病與帕金森病期刊)。這個期刊不但是「掠奪型」,而且根本就沒被公共圖書館PubMed收錄。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期刊的發行社因欺詐性商業行為(包括對期刊的合法性誤導作者),在去年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罰款5000萬美元。Bredesen醫生在2017年也發表了一本書The End of Alzheimer’s(阿茲海默的終結)。這本書除了躍進暢銷書排行榜,賺了很多錢之外,當然也在推銷Bredesen醫生的治療方案。事實上,這個方案是已經商業化,由一家叫做Apollo Health的公司帶頭在販售,而Bredesen醫生就是這家公司的首席科學官。這個治療方案光是入門就要數千美元,然後還有種種後續費用,包括月費和在線支持費。這個治療方案由於是量身定做的,所以看起來複雜無比,但其實它只不過就是一種所謂的功能醫學,也就是叫病患做一大堆健檢,吃一大堆補充劑(請看功能醫學:真功能,假醫學)。而也就因為這樣,它已經被幾位醫生嘲諷和批評。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提其中一位。我工作的母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有一個研究單位叫做Memory and Aging Center(記憶和老化中心)。這個中心的一位教授Joanna Hellmuth今年5月在頂尖的期刊Lancet Neurology(柳葉刀神經學)發表一篇評論Can we trust The End of Alzheimer’s?(我們可以相信阿茲海默的終結嗎?)。Joanna Hellmuth醫生從頭到尾徹底分析了Bredesen醫生的三篇論文和那本書,然後在結尾說:「經過仔細檢查會發現支持Bredesen治療方案的科學研究是有很多問題。 迄今為止,證據尚不支持其預防和逆轉認知能力下降的主張。 面對無法治癒的疾病,希望是重要的,而直覺的干預可能是會令人信服。 但是,沒有科學支持的干預措施在醫學,道德或財務上都不是良性的,尤其是當其他各方可能會得到好處時。」其實,「在醫學,道德或財務上都不是良性的」是客套話。Harriet Hall醫生說的就比較直接:「Bredesen醫生的治療方案只是炒作和花言巧語的營銷」(請看Hope and Hype for Alzheimer’s)。原文:逆轉老人失智?
-
2020-11-13 養生.抗老養生
認真咀嚼能防失智上身!長壽專家白澤卓二:4關鍵讓頭腦清楚有活力
日本比台灣更早進入高齡化社會,現在更到了「百歲」年代。日本熟齡醫學權威,專長研究長壽基因以及阿茲海默症的日本醫學博士、御茶水健康長壽診所院長白澤卓二醫師說,過去大家會把50、60歲退休後的時間,稱作「老後」,但已經有不少人可以活超過100歲,甚至在80歲這個年紀,還能攀上聖母峰!白澤卓二在《今周刊》第四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上,以預錄影片的方式,用淺顯易懂的解說告訴大家,只要做足4件事,就能防止失智、讓自己到100歲都頭腦清楚、活得健康又長壽。 100歲也要活躍於社會 他拿日本「活力百歲俱樂部」當例子,社團宗旨就是100歲也要活躍於社會,所以人生的規劃更要長達100年。那要如何在80、90歲還充滿活力呢?白澤卓二認為,首要就是避免幹細胞在高齡期減少,保持腦部年輕。 有位105歲過世的女士,把她的腦貢獻給醫學解剖研究,而後發現影響記憶力的關鍵中樞「海馬迴」,竟然和年輕人的腦一樣,依舊充滿神經細胞,完全看不出衰退。她在最後的生命階段中,確實維持著媲美年輕人的精力,由此可見,幹細胞較多的人,身體可以非常年輕。 幹細胞多身體變年輕 想要維持幹細胞的數量,白澤卓二認為,可以從這4方面下手。 首先,吃飯時要認真咀嚼,才能刺激腦部。白澤卓二說,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的Calment女士,她活到122歲,晚年雖然眼睛幾乎看不見,但咀嚼力依舊驚人。研究顯示,在咀嚼的時候,21歲年輕人只有運動神經元所在的部分會發亮,但70多歲長者在每次咀嚼時,像是額葉、頂葉、小腦、枕葉等部位,都顯示有在大範圍使用腦部。 由此可知,細嚼慢嚥這個動作,也是一種運動,能夠給予腦部廣泛刺激。另外,維生素B或D補充也很重要,一旦缺乏,會造成幹細胞數量愈來愈少。 第二是打造不枯燥的生活環境,擁有經常挑戰新事物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他說,德國學者Gerd Kempermann利用老鼠進行實驗,研究幹細胞在哪種環境下會增加,得到的結論是,比起只有吃飯睡覺的老鼠,有充分跑步以及生活在有玩具、可活動環境的老鼠,幹細胞數量能增加5至10倍。 所以,退休後要保持興趣參加各類活動,像是擔任志工等,能大幅避免罹患癡呆的機率。另外,做菜、打掃和洗衣服日常事務,對大部分男性來說,也可能是過往不曾做過的事,如果退休後能開始做菜的話,也會使用到腦部以前未用到的部分。 正面樂觀接收新刺激 再來就是每天確實健走,來防止陷入需要受人看護的狀態。白澤卓二認為,除了必須保持認知功能,每天確實健走也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 最後當然要積極面對人生,因為想讓大腦保持認知功能,面對人生的態度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做到,腦部就會不斷接收許多刺激,也能維持幹細胞機能,保持腦部年輕。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病痛不是懲罰,而是祝福!中年後,健康突然亮紅燈的3個自癒處方.父母講話難聽偏激,其實是孤單寂寞!面對負面情緒,用這招聊天,就會有好事發生.生死之事,本來就無法預測!一對夫妻的體悟:面對死亡,可以是一場溫馨的對話
-
2020-11-06 癌症.抗癌新知
口腔細菌的大本營在舌苔 但為何專家建議別用漱口水或牙刷刷舌苔?
人身上的細菌數量大約是人體細胞數量的 1.3 倍,分布於身體各部位成一部落。主要的部位包括口腔、鼻腔、胃腸道、生殖泌尿道和皮膚。這些細菌總共有 500-1000種。生存於口腔和喉嚨的細菌約 900 種,總稱為口腔菌叢。這些細菌散布於牙齒、牙齦、舌頭和喉嚨。在牙齒表面的黏著性菌斑生物膜上有許多的細菌。此外,在牙周小袋深處也可聚集菌斑和殘渣,上面也有大量的細菌。由於有些部位(如牙齦縫隙)不會受到唾液的沖刷;有些部位(如喉嚨和舌頭)出現上皮細胞持續地剝落。所以口腔內不同部位的菌叢組成不盡相同。不過大體而言,口腔菌叢中主要的細菌包括鏈球菌、奈瑟菌、梭桿菌、普氏菌,以及其他的厭氧菌。好的細菌對身體有益,譬如有些可分解養份方便人體吸收,有些則協助製造腎上腺素、皮質醇、血清素、γ-氨基丁酸等,協助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帕金森氏症的病人常常在其口腔和腸道出現不足量的普氏菌,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帕金森氏症的病人腦中的多巴胺量不足之因。相反地,口腔内也有許多對健康有害的細菌,例如導致牙齦病變的具核梭桿菌、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牙齦紫質單孢菌、導致蛀牙的變種鏈球菌、單純疱疹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等。眾所皆知口腔衛生不佳的人有較高的風險得到牙齦疾病。牙齦炎是牙齒表面上的菌斑引起的牙齦發炎。牙周病是一種低度而慢性的發炎。它是由致病菌引的牙齦發炎,可導致骨質流失、沾黏性喪失、牙齒鬆動甚至喪失。除非定期看牙醫,牙周病常不被人察覺,也常常不會造成不適。美國疾管局的統計,約 47% 的人有牙周病,而 65 歲以上的人約 70% 罹患牙周病。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口腔的細菌除了能夠引起阿茲海默症外,也和身體許多疾病有關。2005 年科學家以牙齦紫質單孢菌感染豬做實驗發現,即便沒有高膽固醇血症,反覆的菌血症也會引起冠狀動脈和主動脈粥狀硬化。有許多研究發現,在動脈的粥樣斑塊中可找到牙周病的細菌。目前有許多專家認為牙齦紫質單孢菌會促進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美國牙周病學會也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一倍。此外,與牙周炎有關的細菌進入血液循環會造成 C 反應蛋白的上升。C 反應蛋白是血管發炎的標記。2014 年科學家以老鼠做實驗發現,口腔感染牙齦紫質單孢菌會改變腸道菌叢,增加擬桿菌門細菌和減少厚壁菌門細菌,這種菌相的改變會導致迴腸的漏失,而產生內毒素血症和全身性的發炎。近年來有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牙周病,尤其是ACPA- 陽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由上述可知,口腔衛生和健康極為重要,不是只有造成牙周病而已。所以減少口腔的細菌滋長是非常重要的保健方式。目前已知會增加口腔細菌滋長的情況包括抽煙、用藥、基因、食物的種類、青春期和懷孕。此外,如果有牙齦炎的話,也要積極的治療治療。因為如果牙齦炎不治療的話,牙齒和牙齦中間會形成一個牙齦下小袋,其內充滿了細菌。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不可能除掉細菌了。這是很重要的議題,因為大約一半左右的成年人都曾經罹患過牙齦炎。比上述例子更駭人聽聞的是口腔細菌「具核梭桿菌」竟然和大腸癌有關!2011 年分別有三組有科學家同時研究大腸直腸癌和遠離癌症之正常大腸組織。比較這兩組樣本的腸道菌叢後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樣本有一個共同處,那就存在大量的具核梭桿菌基因。2014 年有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竟然是「穴居在」大腸癌細胞中。也就是說這些細菌住在大腸癌中,不過是在癌細胞的外面。研究發現,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可找到這種細菌的存在,而且令人驚訝的是腫瘤發生肝轉移時,這種細菌也跟著出現在轉移的癌症組織中。研究人員發現,原發的大腸直腸癌和肝臟轉移癌相隔兩年,但是出現在肝臟癌組織的細菌是原先就感染在大腸癌上面的,並不是後來才感染得到的。換句話說,如果原先的大腸癌沒有感染這種細菌,那麼肝臟的轉移癌也不會有這種細菌。研究人員認為, 這種細菌顯然是隨著大腸癌一起轉移到肝臟的。這是否表示,這種細菌是大腸癌的一部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把這個感染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癌接種到老鼠身上,讓這個癌組織長大後,再切一小塊移植到另外一隻老鼠身上。如此重複四次,到了第四隻老鼠身上後,還是可以從這個移植的大腸癌內發現這種細菌。這細菌和癌細胞可是黏得緊啊!更有趣的是,當科學家用殺菌劑「甲硝唑(metronidazole)」治療移植的老鼠後,具核梭桿菌被殺死了,腫瘤的生長也跟著減緩了。相反地,用紅霉素當作對照組(紅霉素無法殺死具核梭桿菌),則可以發現,腫瘤的生長不受影響。顯然具核梭桿菌可提供某種大腸癌需要的東西。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但是具核梭桿菌的確在大腸癌的發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分析發現,伴隨具核梭桿菌的大腸直腸癌有較高的比例出現特定的基因變化。口腔的細菌主要在哪裡?答案是舌苔。舌苔是口腔細菌的大本營。舌苔通常是白色的。有時可以變成黃色,甚至是黑色(圖5)。不管什麼顏色,舌苔基本上就是多層細菌和霉菌的組合。舌苔一旦取下來放在紗布上來看都是帶有顏色的,從淺咖啡到深咖啡都有。這是因為不同細菌有不同的顏色所造成的。口腔菌叢之間應該維持生態平衡,用漱口水消毒或使用抗生素都會破壞細菌之間的平衡,這樣會讓某些細菌成為主流。舌苔也不能夠用牙刷去刮,因為會把舌頭上面的鱗狀上皮細胞弄得粗糙,讓細菌更容易附著和生長。一旦菌落之間失去平衡,舌苔顏色會改變、出現口臭,也會有自覺性的口腔異味。密蘇里州的醫師於 2018 年 9 月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告一個蠻嚇人的個案。一位中年女性因車禍而使用抗生素。結果不到一星期,舌頭出現黑色的舌苔。後來停用抗生素並力行口腔清潔後才恢復正常。(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2020-11-06 養生.聰明飲食
椰子油拿來喝預防失智症?營養師點出這個理由,恐怕更傷身
近幾年有些民眾會將初榨椰子油直接拿來喝,希望能夠預防或治療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奇美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趙苔君說,雖然少數臨床研究和動物試驗有相關的報告,但是目前國際上仍然沒有大型世代性研究證實,椰子油能預防或緩解失智症,所以建議民眾只能適量品嚐,不宜高劑量攝取,以免造成血脂質與膽固醇。椰子油放於室溫下,能散發出淡淡的椰子香,放置在低於14~25度以下後,便呈現飽和脂肪酸的乳白色凝固狀。趙苔君說,因為椰子油的油脂構造,與動物性食物的油脂一樣都屬於飽和,也就是油脂本身是穩定的、不容易劣變也耐高溫,確實適合高溫油煎或油炸食物。 高劑量攝取恐增膽固醇、血脂質 既然是飽和脂肪酸,那就是不好的油?趙苔君進一步解釋,雖然椰子油含有92%的飽和脂肪酸,但中鏈脂肪酸佔其大多數,才會有研究認為,這種中鏈脂肪酸可直接由肝臟代謝轉化為酮體,當體內葡萄糖缺乏時,酮體便可做為大腦中重要的替代熱量來源,而且含有40~50%豐富的月桂酸、葵酸、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以及含有酚類化合物和激素,可預防腦細胞外amyloid-β peptide的堆積,進一步改善、預防阿茲海默症。 但是,椰子油所含的植物性飽和脂肪酸,在長期高劑量攝取下,對身體健康造成隱形的傷害,包括增加血脂質與膽固醇,絕對不能忽視。 椰子油每天5-10克最安全 那該如何正確使用椰子油?趙苔君說,一天的飽和脂肪酸建議食用量,約佔總熱量的10%,以1800卡為例,一天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量需低於20克,且因動物性食物如雞、豬、牛,都含有飽和脂肪酸,所以椰子油一天安全攝取量約5~10克,相當1~2茶匙。 也因為油脂種類的選擇與食用量,攸關著身體健康,趙苔君建議,每個家庭至少需要準備3種油,一種為不宜高溫烹煮,適合涼拌用的橄欖油或苦茶油,一種是炒菜用的芥花油或葵花油;另一種則是高溫油煎或油炸的椰子油,最好是選用初榨椰子油,巧妙運用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飲食生活。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生,是持久耐力馬拉松!施昇輝「減法理財術」:穩穩賺、慢慢賺,才能久久賺.老公退休後超依賴、什麼都要管?還沒得憂鬱症之前,趁早放棄當個「好老婆」.長照、死亡都是人生最後課題…屆時你想怎麼做?專家給了這些建議
-
2020-11-05 科別.腦部.神經
年紀大了得阿茲海默症,可能是年輕時種下的果! 早期預防很重要
很長一段時間,阿茲海默症都和年老捆綁在一起。人們通常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機能的退化,才使得患者的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逐漸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喪失,發生一系列不良後果、乃至威脅到生命。所以,除非專業領域,幾乎很少有人稱呼它的學術命名,而是將之稱為“老年失智”。阿茲海默症,是老年期認知障礙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是腦部的神經細胞由於某些原因損壞所引起的、漸進性的認知功能退化。認知障礙疾病患者的認知功能退化幅度遠遠高於正常老化的水平。其發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除了記憶力下降等認知功能症狀,還會有人格改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阿茲海默症的病程較長,病情會逐年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社交、工作和生活能力,還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當我們發現身邊摯愛的父母變得冷漠、健忘、暴躁、或性格發生重大改變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儘早帶他們去醫院神經內科或老年科就診。我們不能因為“老年失智”有老年這兩個字就忽視了早期的預防。根據2020年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的最新研究報導指出,早在20多歲的青少年時期,阿茲海默症及認知障礙的危險因素就已經非常明顯。如果能在年輕時就針對這些生活方式和危險因素進行改變,就能對認知障礙起到預防作用。1.心腦血管疾病研究發現,中青年期、尤其是青春期即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其晚年時期的認知功能更差,發生認知障礙疾病的風險更高。因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可造成腦部血管和神經病變、腦部物質代謝和功能紊亂等,從而損傷大腦的認知功能。預防方法:養成有益心腦血管健康的一系列生活方式,例如合理膳食,戒菸限酒,適度鍛煉,規律作息,還要積極治療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將能降低晚年發生認知障礙疾病的風險。2.肥胖成年早期(20-49歲),如果有較高的體質指數(BMI),處在超重或肥胖狀態,則晚年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更高。數據顯示,與成年早期BMI正常的人群相比,肥胖者晚年患認知障礙的風險高出2.5倍。超重和肥胖可能會影響體內的細胞因子和激素,間接地影響腦部血管健康。過多的脂肪還可能導致大腦澱粉樣蛋白的沉積,引起大腦損傷。(注:大腦澱粉樣蛋白沉積是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一大病變。)預防方法:避免超重和肥胖,在成年早期(20-49歲)保持正常的體型,BMI控制在18.5-23.9 kg/m2範圍內。還要警惕內臟脂肪,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臀比應不大於0.9,女性不大於0.8。3.早期教育質量對美國老年人的一項隊列研究顯示,童年時期接受過高質量學校教育的人群,晚年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更低,記憶力和語言功能不容易發生下降。這可能是由於童年時期接受高質量教育的人群,他們最終受教育的年限也會更長,從而可以具有更好的大腦功能。預防方法:孩子的爸媽們應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保證孩子高質量地讀完小學和中學,接受較好的基礎教育,可以減少孩子將來認知障礙的患病風險。(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1-0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人權/失智者倡議政策 為自己發聲
「『失智症』簡單明瞭,只是頭腦生病了,沒有什麼可恥,不用改名。」今年72歲的蘇惠美拿著麥克風篤定地說話,根本看不出她八年前就確診阿茲海默症,這些年來,她除了服藥,也努力讓生活過得多采多姿,所以腦部退化速度很慢,能將失智症狀維持在輕中度。去年起她參加「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小組成員都是輕度失智者,他們親自走訪全台各項教育宣導活動,還在兩年內開過18次會議。會議中熱烈討論友善捷運、財務安全等議題,他們也高度關注衛福部「失智照護服務計畫」 的內容,並且把意見反映給相關部門,包括捷運局、衛福部長照司。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過去失智相關倡議偏向由民間團體「代理」,病友本身比較沒有聲音,但近年全球積極倡議失智者人權,包括為自己發聲的權利、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全球已經有17個國家或區域成立了由失智者組成的諮詢顧問小組,參與失智症的服務宣導和政策倡議。台灣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的國家,顧問小組昨召開記者會,由小組成員邱孟暉主持,並與蘇惠美和白婉芝一起暢談自己確診的經歷、參與顧問小組的收穫。4年前確診的白婉芝,今年也是72歲,剛確診時情緒低落,後來加入顧問小組才領悟到「怕丟臉就不會進步」,她發現許多失智者在家都有掛月曆記事,但大部分月曆紙太滑、格子太小,不夠失智者寫,他便在小組中提案並集合眾人智慧設計出專為失智者設計的「珍愛記憶月曆」。湯麗玉表示,台灣有29萬名失智者,其中75%都是輕度和極輕度,只要能積極參與活動,確診後八到十年都還維持在輕度的是大有人在,諮詢小組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們腦力激盪的成果,將幫助國家訂定更符合失智者需求的政策。湯麗玉指出,近幾年親自打電話到協會諮詢的失智者大增,顯示失智者也迫切為自己尋求資源、為自己發聲,希望更多人加入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共創失智友善的台灣。符合經醫師確診的輕度失智者及其家屬、失智者具病識感也了解自身症狀、願意且能表達自己心聲、願意發揮專長貢獻社會等條件者,可向台灣失智症協會報名,0800-474-580。
-
2020-11-0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人權/亞洲第二!台灣失智者成立小組為自己發聲倡議
「失智症三個字簡單明瞭,這只是頭腦生病了,沒有什麼可恥,不用改名。」今年72歲的蘇惠美拿著麥克風篤定地說話,根本看不出她八年前就確診阿茲海默症,因為這些年來,她除了服藥也努力讓生活過得多采多姿,所以腦部退化速度很慢,能將失智症狀維持在輕中度。去年起她參加「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小組成員都是輕度失智者,他們親自走訪全台各項教育宣導活動,還在兩年內開過18次會議。會議中熱烈討論友善捷運、財務安全等議題,他們也高度關注衛福部「失智照護服務計畫」 的內容,並且把意見反映給相關部門,例如捷運局、衛福部長照司。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過去失智相關倡議偏向由民間團體「代理」,病友本身比較沒有聲音。但近年全球積極倡議失智者人權,包括為自己發聲的權利、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全球已經有17個國家或區域成立了由失智者組成的諮詢顧問小組,參與失智症的服務宣導和政策倡議。台灣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的國家,顧問小組今親自召開記者會,由小組成員邱孟暉主持,並與蘇惠美和白婉芝一起暢談自己確診的經歷、參與顧問小組的收穫。4年前確診的白婉芝今年也是72歲,她剛確診時情緒低落,後來加入顧問小組才領悟到「怕丟臉就不會進步」,她發現許多失智者在家都有掛月曆記事,但大部分月曆紙太滑、格子太小,不夠失智者寫,他便在小組中提案並集合眾人智慧設計出專為失智者設計的「珍愛記憶月曆」。湯麗玉表示,台灣有29萬名失智者,其中75%都是輕度和極輕度,只要能積極參與活動,確診後八到十年都還維持在輕度的是大有人在,諮詢小組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們腦力激盪的成果,將幫助國家訂定更符合失智者需求的政策。湯麗玉表示,近幾年親自打電話到協會諮詢的失智者大增,顯示失智者也迫切為自己尋求資源、為自己發聲,希望更多人加入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共創失智友善的台灣。符合下列條件者可向失智症協會報名:經醫師確診的輕度失智者及其家屬、失智者具病識感也了解自身症狀、願意且能表達自己心聲、願意發揮專長貢獻社會。
-
2020-11-03 新聞.長期照護
孫女受不了獨自照顧且日睡僅2小時 「毛巾塞嘴」了結失智嬤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有一名年僅22歲的幼兒園女老師因從小雙親離異、母親早逝,自小就是由阿嬤照顧,但2019年10月卻因不堪長期的看護壓力及言語羞辱,用濕毛巾塞入90歲祖母口中致死,該孫女於今年9月終於在法庭上承認犯行並講述緣由。經警方調查,發現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死者被住在附近、親生的3名子女丟包給孫女照顧,再加上照護重擔使孫女每天只能睡2小時,身心不堪負荷,最終只能親手了結祖母的性命。據《每日新聞》報導,這名女老師因雙親離婚,母親更在她國小一年級時腦溢血離世,原定被送到兒童照顧機構的她,因阿嬤不忍心所以接回照顧,且辛苦賺取她的學費及生活費,最後她也在大學畢業後順利考上幼兒園教職。但阿嬤2019年2月被診斷罹患阿茲海默症,嚴重到需由人清理大小便,無法獨自一人居住,其他親人更以一句「從小到大學費都是由阿嬤付,現在當然是妳照顧」的理由打發。當阿嬤罹患阿茲海默症後,該女子一肩扛起照顧責任,一邊忙著上班,下班後則照顧阿嬤吃飯、散步、洗澡及清大小便,忙到一天僅睡2個小時,身體與精神不堪負荷,且因阿嬤生性脾氣暴躁,竟還羞辱孫女「就是因為有妳在,我才活得不開心」,身心俱疲之下,孫女一邊道歉一邊失控的把擦澡毛巾塞到對方嘴裡,最終導致阿嬤窒息身亡,女子之後撥打110向警方自首「我殺了阿嬤」。經相關單位調查後,法院審理了解,醫師曾診斷女子在照顧阿嬤的疲勞與重度壓力下,腎臟惡化及嚴重貧血,並有輕微憂鬱症,且女子完全無法得到家族的照護支援。最後在律師主張「心神耗弱」下,事件不能全歸罪於女子,法院最終判處她刑期3年、緩刑5年。
-
2020-10-28 科別.腦部.神經
失智症會遺傳嗎? 6症狀都非正常老化,神經內科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
關於失智症不少相關的衛教新聞都出現在生活周遭的訊息中,這也引發了A小姐的疑惑與恐懼,因為家中有三位失智症確診患者,雖然自身沒有明顯的失智症症狀,她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也有可能得到失智症?造成失智症因素多 這些高危險族群要注意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指出,失智症種類主要可分為:退化型(阿茲海默氏症屬於其中一種)、血管型、混和型與其他原因造成。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者,也是失智症發生率較高的危險族群。出現6大狀況 恐非單純老化是失智李建欣指出,醫學上失智症的定義為「具有記憶及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且其嚴重程度需足以影響其社會及職業功能」。「認知功能障礙」包含: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對世間與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判斷力變差、情緒和個性改變等現象;若出現以上情形,有可能不是單純的一般老化現象。 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 類澱粉蛋白斑塊是主要病理特徵類澱粉蛋白斑塊為阿茲海默氏症中最主要病理特徵,而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 Disease)為失智症中最大宗。李建欣醫師表示,不論造影結果如何,都可以作為診斷性評估的輔助,以利進一步治療或照護。造影結果陽性,可以建議往阿茲海默氏症藥物治療的方向進行;造影結果陰性,可以初步排除阿茲海默氏症可能性,可能會朝其他種類失智症病因評估。國外研究指出,藥物治療組與安慰劑對照組經過一年的治療,對照組明顯較治療組認知功能較差,之後兩組都接受治療,但是兩年後原始對照組病人(晚了一年治療)仍無法趕上原始治療組,可見及早確診、儘早治療的重要性。 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技術 及早發現失智初期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技術能夠在阿茲海默症初期時,輔助醫師確診或排除阿茲海默症,因此病患不再因病情發現太晚受苦,錯失預防病情惡化良機,造成無法挽回遺憾。李建欣提醒,高危險族群朋友應更多加注意自身及家人身體狀況,如出現初期失智現象要趕快就醫,要在症狀急劇惡化前接受適當治療,除可更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外,病患及家屬更能提早規劃照護計畫,做好更充分準備一同抗戰失智症。延伸閱讀: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家有失智者該如何相處? 臨床心理師教3種溝通話術...不要硬碰硬
-
2020-10-15 科別.腦部.神經
面對失智症 如何去做一個更聰明更健康的老人
台灣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到2020年5月底已達368萬,佔所有人口的15.6%,因為老人的人口不斷地上升,導致老人疾病不斷的增加,據統計,2019年台灣失智老人已達28萬餘人,全球大概每三秒就有一名失智症患者產生,全球大概估計有五千萬人患有失智症。每年花費在失智症照顧上大約八千多億美金。而且三分之二花在照顧身上。2017年LACENT雜誌的全世界宣言裡面,發現一個狀況,高收入已開發國家的患有失智症的比率慢慢持平。奇怪的是低收入開發中的國家失智症的病人越來越增加。這個發現也代表了多受教育及多動腦的老人患有失智症比率比較少,不讀書不動腦的人比較容易失智。一般人們為什麼會患有阿茲海默症,為什麼會腦部退化,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是腦部類澱異常沈澱所致,但是後來才發現藥物溶解腦部的類澱粉後並沒有辦法中止腦部不退化或知能的不減退。過16年全世界已經再沒有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物出來,所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第一期、第二期成功,第三期全部失敗,所以很多國內外的藥廠,已經準備退出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這是我們最大的隱憂。連世界衛生組織對失智症的宣言也提出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風險的。失智症症狀 ◎記憶力減退並影響到生活◎無法很好處理原本熟悉的事務◎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失智症檢查詳細病史、 物理檢查、智能、功能、精神狀況評估、照顧者/家屬狀況評估, 實驗室檢查、神經影像檢查,是否符合失智症之診斷標準、是否有運動系 統病變或憂鬱症症狀;找出可逆病因,尋找其他原因引起之失智症以對症下藥。失智症醫療照護這是一件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照護工作,隨著病程的發展,必須提供不同的服務模式,才能滿足失智症病人及家屬的需要。研究發現由基層醫師與有護理專業的個案管理師合作,在失智症專業人員「神經內科醫師、(老年 ) 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等」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執行失智症臨床照護指引的工作,病人的症狀與照顧者的壓力亦明顯改善。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1.多動腦2.多運動3.增加日常生活社交網絡4.健康飲食5.充足睡眠6.減少壓力 以上六點已成為現在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所以多存腦本、減少腦部受傷、減少腦部發炎這個是在2017年Lacent所提出來的延緩失智新的策略。多存腦本,平常就是要多動腦。但多動腦的前提之下要先保存聽力、視力、增加社交網絡減少憂鬱。平常多運動除了能延緩失能也能延緩失智。地中海飲食也是減少腦部及心血管病變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減少我們腦部受傷的部分,就是要治療好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戒菸減少肥胖等等。曾經在2011年美國的梅約中心做一個研究報告發現原來運動可以延緩腦部退化及改善失智症,研究中顯示中年人開始運動訓練,有效降低老年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維持一年的有氧運動,腦部的海馬迴皮質不但不萎縮還會增厚及可以減少腦部因為年齡相關的灰質減退,另外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攝影顯示人類經過6-12個月的運動,可以讓大腦的網絡連結性有明顯的改善,同時增加腦部的神經可塑性及改善學習成果,誘導出腦神經營養因子,因為經常運動,增加腦部循環減少腦部血管病變的機會。所有延緩失智體能訓練是不可以被忽視的。建議國人每天要進行30分鐘的活動,每星期最好要進行150分鐘為理想,假如一天做30分鐘會比較累,可分成三次,每次至少十分鐘。以一個60歲的長輩來說運動後心跳起碼要在110下以上,運動完以後有微喘流汗,這樣就能達到運動生理學的概念。假如是年輕人是40多歲,心跳要130下;假如是70幾歲,心跳在100下就夠了,運動要根據個人的需求、興趣、技能與能力來設計不同的運動,哪怕只是在國外的鏟雪、掃落葉都是一個適當運動,平常的人可能快走、買菜、拿個食物快走也是運動。研究報告指出年長時不單止要存老本來養老,還要多存腦本來活得健康。臨床上有不少個案証明熟齡後多動腦、退而不休可延緩腦部退化的症狀出現,「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式失智照顧模式早已在國外及加拿大等運用多年,有效利用治療可治療的概念,不要在乎失智老人己失去的記憶力,應在乎他還保有的能力,儘量發揮他還保有的才能,來讓長輩生活在有意義、有目的、有成就感的生命裡。
-
2020-10-10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症,從飲食著手!專家教你這樣吃效果好
想要解開失智症的原因,很難以人作為實驗對象,所以實驗都是以動物為主。不過以人類為研究對象的流行病學,卻發現了飲食與失智症間的關聯。例如愛丁堡大學的米契爾‧ 露西亞諾教授曾發表過一份報告,指出常吃地中海飲食的人較不易罹患失智症。所謂的地中海飲食是南義和希臘克里特島等地中海沿岸地區傳統的飲食方式,包含魚類、肉類、深色蔬菜、橄欖油、水果、乳製品和豆製品、穀類等。地中海飲食會綜合使用這些食材。地中海飲食分數高的人,特徵是經常吃魚、較少吃肉,並且適量喝一點酒。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是一比一。研究地中海飲食分數和失智症發生的關係,可以很清楚地得知,地中海飲食分數愈高的人,阿茲海默症發作的風險愈低。也有人研究日式飲食和失智症間的關係。東北大學的大崎世代研究, 以約一萬四千名六五歲以上的男女為對象做了六年的追蹤調查。報告結果指出,日式飲食(魚、大豆製品、蔬菜、水果等)分數高的群組,能夠抑制需要長照服務的失智症發生機率。日本料理和歐美飲食不一樣,是用小碟分裝後再端出各式各樣的料理。由此可知,攝取富含多種營養素的食物,能夠預防失智症。也有人研究特定的食材。九州大學的久山町研究牛乳及乳製品跟阿茲海默症的關聯。該研究顯示,攝取較多牛乳及乳製品的高齡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會降低。單一食材沒有用,複合多樣營養才有效被認為可以預防失智症的營養素和食材有很多種,但沒有任何一種是「只要吃了就能預防失智」的關鍵食材。營養成分在人體內有複雜的互動作用,其機制到目前都還是未知的黑盒子。維生素B12被認為是跟失智症有密切關聯的營養素,但人體幾乎不會有極端缺乏維生素B12的現象。有的人可能因為遺傳因素或是胃部被切除而造成維生素B12不足,這些人可以透過補充維生素B12來治療症狀,但其他的人能否光靠補充維生素B12來預防失智症仍是未知數。維生素B12在跟容易吸收維生素B12 的因子結合時會被吸收。維生素B12 跟食材中的蛋白質相結合進入胃部之後,蛋白質會被稱為胃蛋白酶的一種酵素分解掉,游離的維生素B12則跟鈷胺素蛋白(一種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避免維生素B12在滿是強酸的胃裡被吸收掉。跟鈷胺素蛋白緊密結合的維生素B12結合體,從胃部到達十二指腸,在這裡鈷胺素蛋白被胰液分解,而游離的維生素B12跟胃部所分泌的胃內在因子(胃壁細胞產生的醣蛋白質)結合,在小腸中被吸收。如同上述機制,維生素B12並不會直接被吸收,而是會不停地反覆與其他物質結合,路徑十分複雜。因此,除了維生素B12之外,還要考慮其他營養素跟胃等消化器官的作用才行。魚油中富含的EPA和DHA雖然被認為可以防止失智症,但究竟是能夠單獨作用還是需要配合其他因素,到目前為止仍然不太清楚。在假說中,EPA和DHA能讓血液清澈及流通順暢,由於充足的養分和氧氣運送到腦部,所以可以防止失智症。讓實驗動物服用EPA和DHA後,發現造成認知症原因的腦內β澱粉樣蛋白減少了。但這個假說只是建立在人類也可能有效的說法上,我們並不知道是否真的對人類也有效。我們雖然可以測量血液中的EPA和DHA,但目前仍然不清楚實驗結果是否也適用於人類。由於人類無法接受跟動物一樣的實驗,所以需要藉由流行病學的調查來確認實驗結果是否同樣適用於人類,但目前仍難以判斷失智症與EPA及DHA的關聯。想要調查食品及失智症間的相關性並不容易。因為要追溯失智症的發作需要花很多時間。若無法持續追蹤20到25年,是無法得知研究對象會不會得失智症的。最少也要追蹤10年的時間。但是要研究對象在10年或20年內持續吃不確定有沒有效的食物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要證明食品和失智症的關聯是非常困難的。本研究所的研究部部長金憲經曾和廠商共同研究過卡芒貝爾乳酪的黴菌效果。卡芒貝爾乳酪的黴菌能夠分泌BDNF這一種神經營養因子。跟其他乳酪相比,只有卡芒貝爾乳酪中的黴菌能夠迅速提高BDNF的分泌,這一點在動物實驗中已經得到證實了。科學已經證明BDNF的分泌可以促進神經再生。但對失智症是否有效仍然不清楚。「BDNF上升似乎可以改善失智症」雖然是一種假說,但BDNF上升跟改善失智症的關聯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想要以人做實驗對象又非常的困難。目前可以斷言的,只有攝取營養均衡的飲食(包含具有各種效果的營養素)是很重要的。日本的老年人有「吃少、粗食」的傾向。吃得少可能無法攝取到多樣的營養素。在三大營養素中,老年人的蛋白質和脂質攝取不足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流行病學研究中, 已經確認了銀髮族的白蛋白和總膽固醇的數值如果愈低,身體機能和認知機能就會愈容易變差。因此想要預防失智症,應該將預防營養不足的對策列入解決方案之一。營養均衡的飲食跟身體的健康(老年衰弱期的預防)和頭腦的健康(失智症的預防)是息息相關的。 作者/新開省二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文章&圖片出處/摘錄自出色文化《日本醫學博士教你飲食新革命─提早打擊肌少症、骨質疏鬆、腦力流失》 【延伸閱讀】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浴室是最常失足跌倒的地方!居家環境注意5要點 頻頻夜尿不只打斷睡眠,醫師籲,還可能造成死亡風險提高
-
2020-09-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 專家集思廣益找真相
新冠肺炎疫情為人工智慧、遠距健康領域開出新局,透過深度學習技術預測病毒變化,有望革新人類醫療的軌跡。疫情後首場關注「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將於10月9日召開,全日講壇將分上、下半場,由11位專家扮演科學柯南,試圖理解人工智慧黑盒子將在長期照護、失智領域引爆哪些新可能?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學術界過往利用統計學去分析自然現象,試圖找到真相,但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出現如同黑盒子,同樣的研究資料會獲得哪種研究結果,無人知曉,「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這正是人類探索自然現象未知的魅力之處。研討會上午場將邀請中研院、產業界專家分別從統計科學、人工智慧以及產業實際應用不同觀點探討最佳策略。腦影像建構腦齡研討會下午場則充滿科幻魅力,介紹臉部表情辨識、類人型機器人、穿戴裝置在AI失智防治的最新發現;另外透過健保就診行為大數據分析、腦影像建構腦齡平台預測探討失智症高風險族群的特質。陳亮恭舉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教授蕭斐元研究為例,透過高齡民眾就診行為的健保大數據,尋找高齡民眾走向失智過程的就醫軌跡,雖然失智症發病表現相當多元,研究發現心血管或糖尿病患者,在長年就醫中走向焦慮、失眠,接著出現行動困難,最後出現較嚴重的精神症狀,是一種失智症發病的過程。從就醫軌跡 警示失智風險他表示,失智症發病的原因與病程相當複雜,透過人工智慧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從大量、龐雜的就醫型態資料找到蛛絲馬跡,有助於醫師辨識高風險族群,即早調整照護方案與生活習慣,降低失智症對個人、家庭與國家的影響。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的腦齡研究則進展快速,已可透過腦部磁振造影,以腦齡平台對照出不同類型的腦部退化疾病,例如憂鬱、阿茲海默症、思覺失調等,不只是單一失智症。陳亮恭表示,這代表腦齡影像平台有機會成為腦部退化症狀評估的大平台,打開更多大腦退化的奧祕。臉部辨識測失智行為變化面對五年後到來的超高齡社會,照護人力嚴重空缺,導入科技解方迫在眉睫。北榮、陽明大學與宏碁攜手研究臉部情緒智慧辨識,可藉由長者至日照中心時擷取的影像,預測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與相關精神行為症狀的變化,初步研究發現預測準確度約達七成。陳亮恭表示,當失智長者走進日照中心門口時,攝影機便會擷取長者的臉部表情,經一年建置與測試後,針對20餘位失智症長者建立出來的預測模型,未來將規劃導入至榮民醫療體系日照中心,強化預測模型的精確度外,更可以幫助照護人員早期發現長者的狀況與認知衰退,以便探求原因以及改善照顧方案。研究改變超高齡未來此外,陳亮恭透過台日整合健康老化大數據,以精準健康策略定義出衰老的臨床表徵以及潛在病因,透過跨國資料進行比對,建構出精準健康老化的新策略以及生理表徵,期待能改變人類衰老進展,結合生醫與資通訊科技改變超高齡台灣的未來。「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歡迎有心跨域研究的教育業、醫療人員、資訊工作者報名,額滿為止。時間:10月9日(五)9時至16時45分地點:張榮發基金會801會議廳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05 失智.大腦健康
大腦健康/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台灣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約等於每7個人之中就有1位老年人。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8月發表「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顯示,2020年將開始進入死亡數超過出生數的「人口負成長時代」,預估2025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位是長者。未來少子、高齡化的現象將更趨明顯。目前平均壽命雖達80.7歲,但健康餘命只有72.3歲,董氏基金會表示,國人晚年平均有8.4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長命並不一定好命!50歲過後腦力下滑 嚴重可能變成失智症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說明,年過50歲後,大腦約以每年0.2至0.3%的速率萎縮,60至91歲會加速至0.5%,腦容量變小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如知覺動作、注意力、學習與記憶、執行功能(如反應、計畫)等。腦部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有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及憂鬱症的風險,甚至會惡化成為失智症。過去亦有許多研究顯示,腦容量較大其認知能力也較佳,腦部也較健康。認知功能正常到失智症之間的時期稱為輕度認知障礙,可能是失智症的前驅期,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社區中篩檢出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有1/3會在5年內發展成失智症。飲食品質不佳 大腦更容易早衰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營養師引述2018年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的研究指出,飲食中有較多的鈉、膽固醇、飽和及反式脂肪者,腦容量(腦灰質)較小;而飲食中有足夠蔬菜、水果、堅果、乳製品和魚及較少含糖飲料的老人,腦容量較大(包含總腦、腦灰質、腦白質及海馬迴)。許惠玉表示,不佳的飲食品質會促進氧化壓力並導致發炎,降低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而影響到腦神經元的正常功能,進而使大腦不健康,認知功能也較差。不佳的飲食例如:含糖飲料、油炸食物、加工紅肉、精製穀物、甜食等高糖、高脂肪、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久坐不運動與肥胖 都是失智症高危險因子劉建良主任說明,飲食不均加上久坐、不運動,都容易造成不健康的體位,2020年由全球失智症專家組成的《刺胳針Lancet》委員會提到,肥胖是導致45至60歲中年罹患失智症的其中1項危險因子。也有其他研究指出,中年肥胖會提升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體型肥胖、特別是囤積腹部脂肪的人,其腦容量也較小。劉建良主任指出,研究推測是因為腹部、內臟脂肪較易產生發炎細胞因子、血脂也較高,且肥胖及腹部肥胖的人也較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大腦神經疾病及血管性的腦萎縮,進而影響到大腦健康和認知功能。飲食吃不好 靠膠囊補充也沒效許惠玉營養師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良好飲食可以延緩大腦老化(包含萎縮、變小、不健康),對於情緒也都有正向的幫助!推究這些飲食含有較多對大腦健康有益的營養素,具有刺激神經、降低氧化壓力、調節發炎反應等功能,例如:蔬果中的植化素、葉酸;未精製全穀中的B群;魚類中的n-3脂肪酸。此外,多項研究也指出,大腦健康是受整體飲食內容影響,並非單一種食物或單一營養素,因此,營養素來源應要來自於食物而非膠囊、錠狀等補充劑,才能真正提升整體的飲食品質。許惠玉建議,每日在6大類食物中,應至少攝取15種食物(不含零食、糖果、飲料),多元攝取各類食物的同時也能補充到多種營養素,有益於大腦及身體健康。可結合地中海、得舒飲食的特色。吃好又睡好 大腦才凍齡劉建良表示,在日常生活增加運動量,除了可以預防肥胖、衰弱症和肌少症,對於腦部健康也有益處。根據2019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期刊JAMA》的研究,每天輕度的身體活動(如走路、做家事)就有助延緩大腦退化;而每天運動1小時,持之以恆就能提高認知功能,特別是注意力、處理速度和執行力。睡眠與大腦的健康也息息相關!2018年發表於《睡眠藥物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統合分析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佳、睡眠時間過多或過少、失眠等都會提高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且認知功能也較差,進而提高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罹患風險。還有多篇研究建議,最佳的睡眠長度為每晚7至8小時,睡得好的人較健康、體位較正常,認知功能也較佳。因此,劉建良建議銀髮族,平日早上可多出門、多活動、曬太陽,除了能增加活動量,並提升晚上的睡眠品質外,也能藉此增進社交,讓大腦更加靈活。50歲前超前部屬 所有年齡動起來多項研究均指出,飲食型態較佳、有運動的銀髮族,其腦容量較大、認知能力較佳;而體型肥胖(BMI≧30)、腹部脂肪較多者,其腦容量較小、罹患失智症機率較高;睡眠品質不佳(少於5小時或>10小時)也較易有較差的認知功能及憂鬱的風險。董氏基金會呼籲,國人必須提早在50歲衰退前超前部署、打好根基,透過吃動睡3要素,延緩大腦萎縮的速率,讓大腦凍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01 科別.腦部.神經
年長腦部易萎縮 醫籲運動充足睡眠不吃NG食物來凍齡
台灣2018年已邁入高齡社會,董氏基金會表示,台灣人平均壽命達80.7歲,但據統計健康餘命只有72.3歲,不少年長者晚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北市聯醫和平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年長者「大腦」也會隨年紀逐漸萎縮,恐增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風險,不過若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仍有機會可逆,但也有三分之一患者會在5年內發展成失智症。董氏基金會與劉建良醫師共同提倡「無齡世代運動」,透過健康飲食、運動、充足睡眠等三要素,能延緩大腦萎縮速率,並呼籲熟齡民眾應超前部署,讓大腦凍齡、延緩失智。劉建良表示,民眾年過50歲後,除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根據研究指出,50歲過後大腦每年約以0.2至0.3%的速率萎縮、60歲後更可能加速至0.5%,腦容量較小時會導致如知覺動作、注意力、學習與記憶、反應等認知功能下降,持續萎縮恐增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風險。劉建良說,認知功能正常到失智症間的時期稱為「輕度認知障礙」,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社區中篩檢出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患者會在5年內發展成失智症,不僅讓自己的生活品質下降,也會增加家人、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和經濟負擔。而發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年長、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共病外,菸酒、憂鬱症、睡眠障礙與營養素缺乏等都有關聯,但此階段若介入治療,透過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等方式下,仍有機會可逆、改善認知功能下降。董氏基金會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不佳的飲食品質,會影響到腦神經元的正常功能,進而使大腦不健康、認知功能也較差;而據國外2018年「神經學」對4000名65歲以上老人研究顯示,飲食中有較多的鈉、膽固醇、飽和脂肪者,腦容量較小,而飲食中有足夠蔬菜、堅果、乳製品、及較少含糖飲料者,腦容量較大。可見健康飲食對腦部的影響。而肥胖也可能導致失智風險,許惠玉說,據「刺胳針Lancet」委員會表示,久坐不運動、體型較肥胖的45至60歲中年人,也會提升未來罹患失智症風險。另外,若民眾睡眠品質不佳、失眠甚至常睡太多(10小時以上)也都會提高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進而提高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要如何讓大腦凍齡?許惠玉表示從「吃動睡」下手,如含糖飲料、油炸食物、加工紅肉等高脂肪、高升糖指數食物,這些都是NG食物、應避免攝取,建議應攝取蔬菜、水果、堅果、豆類、魚肉類「腦力UP食物」;動的部分包括走路、慢跑、做家事等適度身體活動,就能提高認知功能、延緩大腦退化;睡眠上,已有多篇研究顯示,最佳睡眠時間為7到8小時。劉建良也建議40歲後成年人應提早預防,而年長者或退休銀髮族,白天可多出門、活動或曬太陽,增加活動量外提升晚上睡眠品質,更能增進社交,讓大腦更靈活。
-
2020-08-31 科別.腦部.神經
清大用晶體結構解開腦部鈣化之謎 治療失智露曙光
類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病症起因之一是腦部基底核出現鈣化,腦細胞表面的膜蛋白通道阻塞,無法傳送信號分子及營養到細胞內。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孫玉珠研究團隊利用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光源,進行X光繞射磷酸鹽轉運膜蛋白晶體,得出繞射圖後進行運算,成功解析出膜蛋白的立體結構,並透過基因序列找到膜蛋白突變的確切位置,讓人類得以首次「看到」失智症的病因。孫玉珠研究團隊與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蕭傳鐙實驗室合作,解開「磷酸鹽轉運膜蛋白」分子結構之謎,使失智症的治療露出一線曙光。這項由科技部尖端計畫支持的研究成果登上今年8月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成為台灣膜蛋白研究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孫玉珠表示,膜蛋白是鑲嵌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負責傳遞信號並供應能量到細胞內,在藥物開發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磷酸鹽轉運膜蛋白則是將磷酸鹽及鈉離子運送到腦細胞內的重要通道,一旦發生病變,通道阻塞,磷酸鈣就會沈澱在細胞膜表面,最終導致腦部基底核鈣化,產生類帕金森氏症的動作障礙或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病變。孫玉珠指出,解析磷酸鹽轉運膜蛋白並找到突變位置已為治療腦部鈣化踏出了第一、第二步,接下來將與醫師合作,以此結構為基礎來設計藥物,利用電腦計算及模擬,實驗篩選出有效的化學小分子,讓膜蛋白恢復正常,「重新打通阻塞的傳遞通道,撥開失智症患者腦中的迷霧。」要解析膜蛋白分子結構,首先要培養出膜蛋白晶體,才能用X光繞射的方法看到其中的結構。孫玉珠展示顯微鏡下只有芝麻粒十分之一大小的膜蛋白晶體,「它有稜有角、晶瑩剔透,且蘊藏著重要的分子結構資訊,對我來說比鑽石還珍貴美麗。」主要負責培養膜蛋白晶體的是研究團隊中的清華大學生資所博士後研究員蔡佳吟。她說,培養第一顆的磷酸鹽轉運膜蛋白晶體就花了一年的時間,之後又耗時一年才得出優化穩定的晶體。
-
2020-08-30 科別.腦部.神經
胸口痛、喉頭有異物感、失眠,竟是「皮質醇」惹禍!還恐致中風、失智...腦科醫師教你5招改善
最近常常發生胸口像被大石壓住一般的疼痛,喉頭也常感覺有異物感,但去了心臟科跟耳鼻喉科做了許多檢查,醫生都查不出什麼大問題?王太太的打扮雍容華貴,氣質溫柔嫻淑,講話總是輕聲細語,這天,他來診間找我,因為最近常常發生胸口像被大石壓住一般的疼痛,喉頭也常感覺有異物感,但去了心臟科跟耳鼻喉科做了許多檢查,醫生都查不出什麼大問題,於是建議他轉診到其他科尋求幫忙。他剛進診間,我就注意到從他堅強的外表下所透露出來的疲態,還有他僵硬、緊繃的肩頸,他整個人聳肩、駝背地很厲害,於是當我更深入地詢問他睡眠和平常休息的狀況,沒想到,他竟然簌簌地哭了出來,就像打開的水龍頭,眼淚一直拼命掉,他十分不好意思地一直說抱歉,覺得很難為情,我遞給他幾張衛生紙,要他別擔心,先好好地哭,我笑說:「我這診間可是有魔力的,不少人的淚腺一進診間就像被魔法啟動一樣,你不是第一個不經意大哭的,別擔心!」待他慢慢冷靜下來,他開始告訴我,其實無法好好睡眠跟休息的問題已經困擾他將近10多年了,結婚後就開始幫忙先生家裡的事業,負責公司的帳務及客戶間的聯繫,責任繁重,每天都需要接上10幾20通電話處理事務,時常只有靠咖啡及零食、飲料度過白天。晚上7、8點回到家後又必須照顧2個小孩,還要趕緊張羅小孩、先生的晚餐及隔日的便當,待小孩上床睡覺,就又要開始清潔碗盤及整理家務,結束已經是凌晨1、2點左右,好不容易到了休假日,還要陪公婆及爸媽,他說自己就像是24小時從不關機的電腦。最近開始,每天都覺得異常疲累,起床後往往還是感覺倦怠,上班開始會出錯,有時候登錯帳或記錯客戶的需求,搞得一團亂,也讓先生開始對他不諒解。偏偏晚上睡覺時,明明身體已經累壞了,眼皮都睜不開,但腦子就一直在翻攪及擔心明天的待辦事項,擔心東擔心西,往往胸悶心悸、呼吸不順、喉頭被掐住的感覺,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導致他睡前開始習慣性地焦躁不安,明明累了卻怎麼樣都睡不著。身體累了原本應該能好好入睡,但時常我們的大腦跟精神狀態已經無法順利在睡前舒緩和放鬆,導致入睡困難或睡眠不安穩,你也曾因為這樣導致白天慢性疲勞,感覺怎麼睡都充不飽電嗎?【睡眠解碼】在過去的保守時代,沒有人敢說出自己的疲勞,甚至還推崇阿信精神,好像坦承自己被疲勞所苦,是不風光的表現,但現在我們真的要好好重視疲勞的議題了,因為這可能是傷身又傷腦的「慢性病」,正在我們身上肆虐的結果!什麼叫做慢性疾病呢?慢性疾病廣義的定義,就是身體不適的問題已經持續1年以上,而且這已經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社交與人際關係,且需要醫療上的協助與照護!所以慢性疾病不只是大家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壓及癌症而已,還包含了情緒及睡眠上的障礙,舉凡睡眠不足、入睡困難、淺眠頻尿、情緒低落焦躁、身體疲倦無力、容易健忘失神,都是現代文明的慢性病。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統計發現:美國有高達6成以上的人,都伴隨著慢性的疾病問題,甚至有2成的人,會同時患有2項以上的慢性病。為什麼慢性病會如此大流行呢?這和我們現今的生活、工作型態和飲食、作息,都有很大的相關性,而這些每日累積的情緒及壓力反應,會引起我們體內一個很重要荷爾蒙的分泌失調,就是俗稱「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的分泌3階段我們可以這樣比喻,皮質醇(Cortisol)就像是在我們體內,自然分泌的天然類固醇,根據我們的日夜節律和生理時鐘,它在我們身體中的分泌曲線是動態變化的。▼皮質醇正常分泌狀態:正常的皮質醇分泌曲線,早上是濃度最高的時段,協助我們在早晨甦醒,以及讓我們有戰鬥力去面對日常活動及周邊環境的變化,到了下午,皮質醇濃度就會開始慢慢地下降,直到晚上,就會降到最低點,讓身體準備放鬆入睡。(如圖1的藍色曲線)▼皮質醇的壓力分泌狀態:在我們遇到壓力刺激時,中樞神經系統會傳遞訊息給下視丘,活化內分泌及交感神經系統,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壓力生理反應,當壓力成為慢性時,也就是持續時間過久,譬如超過3到6個月都處於高張的緊繃生活,這個調控血中「內生性」類固醇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傳遞軸線(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將持續過度活化,就如圖中的黑色曲線,皮質醇分泌異常的結果,到了夜間,濃度無法順利下降,所以你會一直處在身體很亢奮的狀態,甚至感覺到焦躁,也會開始反覆出現晚上無法放鬆或是睡眠的障礙,進而不斷地惡性循環。 近年研究更發現,當皮質醇濃度超標時間太久,會對海馬迴(Hippocampus)產生神經毒性,產生氧化壓力及β類澱粉蛋白毒性,導致大腦記憶中樞的神經退化,這個機轉,特別是與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息息相關。▼皮質醇的過勞衰竭分泌狀態:如果壓力狀況長期無法緩解,譬如像王太太這般積年累月的消磨和忍耐,再來皮質醇的分泌曲線就會變成圖中的白色曲線,也就是 Burn-out 的過勞衰竭狀態,這就像是蠟燭燃燒殆盡,這樣的人從早到晚,皮質醇濃度都會處在很低的狀態,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產生慢性疲勞症候群,導致怎麼睡都睡不飽的窘境,不管在白天或是晚上,整天毫無能量、情緒憂鬱、低落,厭世、無精打采,大腦像處在濃霧中,腦霧(Brain fogging)的情況導致專注、記憶、思考力退化,體內的生理時鐘和日夜節律會大亂,晚上有時候焦躁到完全睡不著,有時候卻必須睡上一天一夜,也不見得能夠恢復精神。除了整日疲勞、睡眠障礙外,長期壓力調適不良,皮質醇 Burn-out 過勞狀態,還會引起體內代謝和腦心血管功能的失衡,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的風險增高,這都會導致未來產生中風、心臟病跟失智的機會大大地提高。這就是為什麼,慢性疲勞和睡眠障礙千萬不能忍耐的原因,因為它們正在威脅你的身心健康和預期壽命!【好眠Tips】1.調整生活型態:劃分自己的時間及空間,讓自己有專屬的放空時間,睡前至少2到3小時就要開始準備放鬆,不要讓自己到睡前最後一秒都還在忙家務或公事,睡前一直滑手機看 Line、看 Email,只會讓舒眠的情緒和褪黑激素跑光光。2.給自己一個睡眠準備黃金期:睡前可以養成固定的放鬆儀式,譬如固定聽半小時到1小時療癒舒緩的音頻廣播,搭配一些輕柔的按摩、伸展運動,或是練習放慢呼吸,幫助自己靜心。3.將睡眠列為生活第一要事:確保自己至少有7至9小時的完整睡眠,不要事事都犧牲睡眠來成全,晚睡又早起,甚至睡眠破碎分段,都是會對大腦和身心狀態產生不好影響的習慣。4.學習與壓力共處:可以試著擬定更周全的工作、生活、睡眠與飲食計畫,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心,利用規律的時間規劃,降低預期性焦慮及情緒緊繃的情形,最重要的是,面對不合理的要求時,學會保護自己,勇敢說「不」。5.當出現整日疲憊感、無法專注、情緒低落沮喪,甚至影響到工作或生活狀況時,千萬不要用忍耐來度過,反而要開始注意生活中最基本的睡眠和飲食需求,是不是長期都被自己忽略了。避免攝取精緻甜食、加工食品、大量酒精,這些都會讓身體更疲勞,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像是慢跑、騎單車或快走,也可以增加腦內啡、血清素濃度,讓我們對壓力的耐受性提高、焦慮感下降及愉悅感上升。書籍介紹腦科學博士的高效入眠法:結合睡眠科學+ASMR聽覺療癒,讓你心安好睡。作者:鄭淳予出版社:三采出版日期:2020/02/27作者簡介鄭淳予腦科學博士暨腦神經科臨床醫師,主治專長的項目:失眠、淺眠、頭痛/疼痛、暈眩、失智、腦霧、腦中風、頸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憂鬱/焦慮、手足麻木無力、巴金森氏症、其他神經肌肉疾病。經歷: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執行長暨主治醫師、2014年獲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頒發的年輕研究者獎、「神經很有事」醫學普及知識內容服務團隊創辦人、「鄭淳予的深夜播客」Podcast廣播主持人、前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前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專欄作家:生活報橘、風傳媒、東森新聞雲、早安健康、愛長照……等。2018著作:《健忘失神腦當機,你腦霧了嗎?:腦科醫師教你33個關鍵自救,提升專注、記憶、思考三大腦原力,大腦重置、預防失智》FB、YouTube、Blog、Podcast:請搜尋「鄭淳予醫師」鄭淳予醫師FB臉書專頁:bit.ly/2OenzVD鄭淳予醫師YouTube頻道:bit.ly/37KJ5Jl鄭淳予的深夜播客Podcast廣播:bit.ly/38RN7zS延伸閱讀: 發炎,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醫師教你:不吃甜食,4招改善發炎體質
-
2020-08-28 科別.腦部.神經
長期情緒低落 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郁金泰教授攜手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市立醫院神經內科譚蘭教授團隊,歷時3年的一項1446例大型臨床佇列研究發現,在老年人群中,持續伴隨長期情緒低落(輕微抑鬱症狀)不僅會導致阿茲海默症(AD)臨床前期症狀,還可以促進AD病理發生。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期刊《生物精神病學》。郁金泰介紹,腦內澱粉樣蛋白聚集是阿茲海默症早期病理性事件之一,可在症狀發生前數十年就開始。醫學界對輕微抑鬱症狀定義是,如出現至少一種抑鬱症狀(如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以往認為,依據參照國際上通用的漢密爾頓抑鬱量表進行測量,小於8分便不考慮抑鬱症。醫學界對輕微抑鬱症狀(即得分介於1分~7分)關注較少,尤其是對其與AD的關係研究則更少。此外,醫學界對抑鬱症狀是否能通過調節AD病理發生來促進認知受損也不清楚。針對這一情況,研究團隊利用CABLE佇列(中國人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和生活方式研究)和ADNI佇列(阿茲海默病神經影像學計畫),對輕微抑鬱症狀、澱粉樣蛋白及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與情緒健康的個體相比,持續伴隨輕微抑鬱症狀的人認知功能受損情況更嚴重,腦內澱粉樣蛋白沉積水準也更高。團隊深入研究發現,抑鬱症狀可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調節澱粉樣蛋白水準對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且抑鬱症狀與腦內澱粉樣蛋白水準可通過相互促進,形成加劇認知功能受損的惡性循環。進一步研究發現,輕微抑鬱症狀可導致AD發生風險提高83%。郁金泰說,本研究結果支持輕微抑鬱症狀可能是阿茲海默症臨床前期的早期臨床表現,該方法可用于尋找適合AD早期干預的高危人群;輕微抑鬱症狀可通過促進澱粉樣蛋白聚集引起認知下降,增加AD的發生風險。但研究也表明,引入干預輕微抑鬱症狀措施,或可預防或減緩認知下降。
-
2020-08-26 養生.抗老養生
預防初老 控制飲食+運動
國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高,伴隨而來的失智症問題讓人憂心,如何從初老時期就開始預防呢?高雄市岡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何珮琳建議,一日三餐可比照「地中海式」與「日式」飲食,當然多動腦與平日養成運動習慣還是不二法門,運動時釋放腦內啡,大腦才能真正獲得休息。內政部近日公布國人平均壽命為80.9歲,男性77.7歲、女性84.2歲,男女皆創歷年新高。岡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何珮琳表示,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人口節節升高,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位居一、二位,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建議可從食、住、行三方面培養生活習慣。何珮琳說,有三高疾病患者要配合醫囑控制飲食,遠離「血管型失智症」,可參考地中海式、日式飲食習慣,比如強調高纖、高鈣與抗氧化的地中海式飲食,蛋白質主要來自海鮮與魚類;崇尚食物原味,少用調料,追求清淡口味的日本食物烹調方式也不錯。多動腦也是重要一環,鼓勵家中長輩多參與社區活動。何珮琳建議趁年輕即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半數以上長者受肌少症困擾,運動有助維持肌肉力量、增進身體協調性,有益於慢性病預防與控制,也維持正常體重。運動時大腦能獲得真正休息、釋放腦內啡,遠離憂鬱獲得正能量。
-
2020-08-1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發病前20年就有跡象 抽血檢測阿茲海默症可望成真
2020年7月28日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凡妮莎(Vanessa Chalmers)大篇幅報導了一則最新的醫學突破,那就是只要做一次簡單的抽血檢查,就可以診斷出你是否已經罹患了阿茲海默症,目前醫學界大部分都是在病人出現症狀以後,才能發覺罹患此病,但症狀的出現通常是腦部出現相關病理變化十幾年後才會發生。P-tau217是tau蛋白質的一種亞型,而tau蛋白質是阿茲海默症造成大腦細胞損傷的主要元兇之一,它會在記憶力下降前長達20年的時間異常積聚在患者的大腦內,因此會有一些的P-tau217蛋白質散落到腦脊髓液中被偵測到,也有更加少許的P-tau217微小碎片滲入血流中。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教授貝特曼醫生(Randall Bateman)於2020年7月底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由阿茲海默症協會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公布了這項血液檢測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的期刊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科學界目前猜測,患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負責記憶的神經細胞之所以死亡,有多種假說,第一種假說則是因為有澱粉樣蛋白β(amyloid β)在大腦中形成斑塊(plaques)所造成的, 第二種假說是因為許多蛋白質打結(protein tangles)在一起所造成的,而蛋白質打結的起因是tau蛋白質聚集。這兩個現象在病患腦中均有被科學家發現,互為影響,尚未完全明瞭。但病患在任何臨床症狀(如記憶力減退和混亂)變得明顯之前,大腦中的兩大罪魁禍首早就已經開始出現愈來愈多了(澱粉樣蛋白β和tau蛋白質)。當病患出現症狀後,醫學界才會使用昂貴的腦部掃描儀器,以及抽取龍骨水來偵測這兩個蛋白質,以便確定診斷。另外,醫生也可以利用「記憶力測試」來檢查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是否與阿爾茨海默氏症的典型分數相符合。正如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裡面的失智症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哈斯里奎博士(Amanda Heslegrave)說,由於之前用於確認這些蛋白質的兩種方法,例如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取得腦脊髓液或正子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一個是太侵入性,另一個又太昂貴,所以如果有了這項簡便的血液測試方法用在健康檢查上是很重大的里程碑。因為p-tau217會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中積聚,而且該水平會隨疾病的進展而增加(線性相關),因此可以用來預測患者是否已有阿茲海默症的病變以及腦部中的澱粉樣斑塊的形成程度,貝特曼醫生開發了血中檢測p-tau217的方法,僅需要4毫升的患者血液。他也發現,血液中與腦脊髓液中相似,健康志願者的血液中p-tau217含量極低,但腦中有澱粉樣斑塊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血中p-tau217含量卻很高,即便是尚未出現認知症狀的患者也是如此,貝特曼醫生的發現證明了血液和腦脊髓液一樣都可以用來檢測和診斷阿茲海默症。此次開發出的血液測試方法,準確率高達98%。科學界認為此項檢測技術的突破,不僅可以讓我們早期發現此病外,更是對治療方法的開發極其重要。像是英國阿海默症研究部門負責人山丘博士(Rosa Sancho)就認為,發展出一個可靠的血液檢測,就可以讓科學家能夠在更早期的階段對病人進行治療試驗,從而可以為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治療上的突破。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的主要幹部卡拉格博士(Fiona Carragher)說,這項便宜的、準確的、非侵入性的血液診斷測試,絕對是替英國阿茲海默症患者開發新療法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目前英國約有850,000人患有失智症,其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阿茲海默症,約佔患者的三分之二。阿茲海默症目前無法治癒,相較於找到有效的治療藥物,率先發展出一套簡單、可行、準確率高的早期檢驗方法,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達成的目標。埃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老年疾病的巴拉德教授(Clive Ballard)表示,儘管這項研究看起來很有希望,但估計仍然需要至少五年左右的時間來進行再優化以及商品化,屆時,就可以非常方便的來發掘高危險群並進行預防,就像醫生抽血測高膽固醇的人或用血壓計找到高血壓的病人一樣。但是也有其他的科學家警告說,這中間存在著道德與倫理問題需要解決,因為告訴某人將在10~20年內失去記憶,但卻又無藥可救的情況下,將會是對當事人造成毀滅性的人生震撼,恐怕無法隨隨便便就拿來檢測。愛丁堡大學失智症研究所教授斯皮雷斯-瓊斯 (Tara Spires-Jones)說,這項血液檢查並非萬無一失(仍有一定比率的誤判)。牛津大學精神疾病學系失智症平台主任加拉徹教授(John Gallacher)說,從道德上來講,測錯了問題更大,沒病的被你說成有病,所以要非常小心。另一組科學家,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臨床記憶小組召集人神經內科醫生漢森教授(Oskar Hansson)也發現,患有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血液中p-tau217的含量比沒有這種疾病的人約高7倍。在失智症狀發作之前的20年之內,血液中此種蛋白質的水平就會增加。而這組科學家也發展了有別於美國科學家的血液測試方法,同時也已經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結果再次表明,血液測試標記蛋白質可以準確地識別出哪些患者患有阿茲海默症,瑞典科學家的血液測試準確度落在89%至98%之間。我們期望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美國或者是瑞典,當蛋白質血液測試用來診斷阿茲海默症,得到醫學界的驗證和確認流程後,就可以立馬在發病初期對阿茲海默症進行早期診斷,同時可以給予停止(雖然目前沒有)或減慢(目前有)疾病進程的新療法之臨床試驗,以便造福更多患者,真是一大進步,可以預期。
-
2020-08-18 養生.運動天地
「早、午、晚」到底哪時最適合運動?減脂、增肌、降血糖...美權威專家揭密:每個時段功效大不同!
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足夠的時間運動,我也經常被問到多久一次才是最佳的運動時間。首先,讓我們談談持續性。如果你每天抽不出30至45分鐘不間斷的運動時間,不妨切割成每天2、3段10至15分鐘的運動,你還是會得到一樣的好處。事實上,這個辦法非常有效,因為在清晨和傍晚從事運動可以增強晝夜節律。以前我們的祖先一整天都很活躍,尤其在早晨和傍晚,許多野生動物都是在黎明和黃昏時刻活動,因此狩獵者更需要在這2個時段中行動。晨間運動清晨是外出進行有氧運動的好時機。輕快的散步、或在明媚日光下進行任何戶外活動,都是使大腦時鐘同步最好的辦法,有助於克服任何時差反應、或擺脫睡眠不足的感覺,同時也是維持和增強大腦功能的重要機制。首先,它會改善你一整天的心情。此外,運動會刺激新的腦細胞生成,並增強大腦建立新的神經元連接能力,有助於更深入的學習和增加記憶。我們還知道,運動可以透過改善神經元修復自身DNA的能力,來幫助修復受損的腦細胞。這種作用也能幫助修復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斑塊。你要等到日出後才去散步、跑步、游泳或騎腳踏車都沒關係,你可以在日出前後的30分鐘到2小時開始活動,在此期間,戶外光線可高達800至1,000 lux,這是理想舒適的日光量。明亮的日光會啟動你眼睛內的藍光感應,並在你運動時激發大腦功能。如果你早上去健身房運動,請不要選擇房間最暗的角落,反而要在大型玻璃窗旁邊或在光線明亮的位置。只要你的穿著保暖,一整年都可以在晨間散步,除非有特別的天氣預報。事實上,在冷空氣中運動會得到一些額外的健康益處。冷空氣會激活棕色脂肪,或將白色脂肪轉化為米色脂肪。棕色脂肪富含粒線體(這是任何細胞的能量),粒線體越多代表脂肪細胞具有更多的燃燒能力。此外,在冷空氣中運動時,會燃燒體內脂肪讓身體變熱,只要在低溫下運動,其實就可以消耗掉一些脂肪。運動+限時進食=最大的脂肪燃燒潛力傳統觀點認為,在進行任何運動之前,應該先吃東西,其實並不一定。如果你在早上散步、跑步或騎腳踏車之前,禁食了10至12小時,那麼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很可能會消耗儲存的脂肪以獲取熱量。如果你在早餐前先開始晨間運動,那麼肌肉將消耗更多熱量,需要更多脂肪作能量來源,其實反而會燃燒更多體內儲存的脂肪。而且,你的肌肉越多,一整天消耗的卡路里就越多,身體就會越瘦、也越健康。早晨空腹進行劇烈的體力運動(如划船、足球或籃球),對於顛峰表現可能不是最理想的,而散步、慢跑或騎腳踏車則是早餐前可負擔的體力活動。清晨戶外運動的好處基於許多原因,清晨進行戶外運動是理想的選擇:• 你會接觸到日光,使大腦時鐘同步。• 在日光照射之下,可以提高警覺性,並減少沮喪感。• 在寒冷的日子裡,身體棕色脂肪會被激活,並增加脂肪燃燒的可能性。• 早晨皮質醇會自然提升到健康程度,將會減少發炎。午後運動身體運動的另一個好時機是在黃昏或傍晚,從下午3點開始到晚餐時間,此時肌肉張力開始升高,正是進行體能訓練的最佳時間,包括舉重或室內飛輪等劇烈運動。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和那些想要加強體能的人會發現,晚餐前運動,再吃一頓富含蛋白質的膳食,有助於肌肉修復、增強肌肉質量和快速恢復體力。運動達到高峰的因素與身體內部的各種時鐘協調有關。肌肉會在傍晚進行修復時,吸收並利用營養。涉及運動協調的大腦功能通常在白天很旺盛,有助於運動表現。下午的血流量和血壓也很高,能提升肌肉的氧合作用。運動表現也有晝夜節律性。在運動賽事中,運動成績一天內的差異也可能高達25%。如果你希望以最小的傷害從運動中獲得最大的益處,那麼下午就是最佳的鍛煉時間。許多研究指出,運動協調和體能會在傍晚左右達到高峰。針對1970至1994年25個賽季的夜間足球比賽觀察,分析結果進一步證明這一點。當西岸球隊前往東岸參加週一夜間足球比賽,在飛行後48小時內開賽,儘管東岸球隊擁有主場優勢,但西岸球隊擊敗東岸球隊的機會明顯更高。這是因為比賽時間是在晚上9點,正是東岸球隊運動高峰表現期的尾聲。然而,西岸球隊還在舊時區的時差當中,正好發揮了他們下午6點達到巔峰的黃金時間。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下午或晚上運動有2個實際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減少食慾,所以下午運動不僅有助於燃燒一些卡路里,還可以減少晚餐時的飢餓感,因而少吃一點。運動還可以幫助身體肌肉吸收更多的葡萄糖,而不用依賴胰島素的機制。由於胰島素的產生和釋放在晚上逐漸下降,因此光靠胰島素可能不足以防止身體血糖上升超出健康範圍。晚上只要運動15分鐘,就會增強肌肉吸收一些血糖的能力,使血糖濃度保持在健康範圍內。有些人擔心,如果他們將強度運動留到更晚進行,會變成在晚餐和睡眠之間沒有足夠的時間。假設你的工作時間是傳統的朝九晚五,下班後你先去運動,然後才吃晚飯,那就等於是將晚餐延遲到晚上7點半或8點才吃。沒有關係,因為運動會消除一些罪過,運動帶來的積極好處勝過錯失1、2個小時的TRE(編按:間歇性斷食)。如果你要進行耐力運動,想要加倍努力挑戰極限,那麼你必須記住,你只需要進行10小時的TRE就可以了。晚餐後做運動,有總比沒有好如果你早上或下午沒時間做運動,晚上運動總比沒有好,它自有一套特定的好處,能影響身體代謝的晝夜節律和維持血糖濃度穩定。身體活動會增加對葡萄糖的需求,肌肉可以吸收大量的血糖,因此減少晚餐後的血糖高峰,得以維持在正常生理範圍。晚餐後,適度的體力活動(例如晚上散步或是做家事)也可以幫助消化,讓食物順暢移至消化道中,減少胃酸逆流或胃灼熱的機會。由於胰島素釋放和後續調節血糖的作用在晚上會下降,對於有罹患II型糖尿病風險的人來說,晚上任何的體力活動都像服用糖尿病處方一樣,有助於降低血糖。 目前還不清楚晚餐後的運動是否會影響睡眠,但我們確實知道任何體力活動都會促進良好的睡眠。我們也知道,晚上暴露在強光下會延遲你的睡眠時間,如果你必須在晚飯後才能運動,最好避開明亮的燈光。然而,並非所有的晚間運動都是好的,極限活動或高強度運動最好在晚餐前進行。晚上在健身房或跑步機上運動,可能會使皮質醇升高到早上的水平,並延遲夜間褪黑激素升高。劇烈運動還會使體溫升高、心跳加快,這些因素都會干擾你入睡的能力。你可能不小心發送出時間還早的信號而重設生理時鐘。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晚上進行劇烈運動,大腦會認為現在是黃昏時刻,我們通常很活躍的時段,因此會延遲褪黑激素的分泌,可能正因為如此,有一些在晚上運動的人(並非全部)也會拖到半夜才去睡覺。如果晚上是你唯一可以運動的時間,不妨睡前洗個澡,可以讓你的身體降溫,進而幫助入睡。書籍介紹用生理時鐘,養出好健康:生醫權威的8/7/12作息法則,助你有效減重、日日好眠、精神飽滿作者:薩欽.潘達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0/06/11作者簡介薩欽.潘達Satchin Panda, PhD世界知名生醫研究所,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醫學家、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晝夜節律生物學中心(Center for Circadian Biology)創辦執行委員、皮尤學者(Pew Scholar)。潘達博士是研究生理時鐘對行為、生理機能及新陳代謝的權威專家。曾獲美國年齡老化研究協會(American Federation of Aging Research)中生代成就獎。延伸閱讀: 慢性發炎就像全身在放火!她做這2件事抗發炎,3個月掉7公斤
-
2020-08-1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頭部重創失去嗅覺20載 阿嬤重拾人生色香味
失去嗅覺可不一定是新冠肺炎!雲林縣北港鎮75歲呂姓婦女,20年前一次夜起如廁滑倒後仰,頭部重創致輕微腦震盪,經住院治療6天出院,沒想到就此痛失嗅覺「鼻子完全聞不到味道」,開始度過20年的無味人生。失去嗅覺十三年後,聽醫師建議開始進行中醫治療,直到去年2月,偶而可聞到香氣,維持恢復約2成的嗅覺,偶發而來的花香及香水味,令她欣悅不已。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媽祖醫院)中醫師張益銓說,嗅覺異常通常是感冒、慢性鼻竇炎所致,頭部外傷也可能傷到嗅覺神經,部分患者可能伴隨引起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中樞神經退化性問題,千萬不可忽視。呂阿嬤去年開始接受張醫師治療約一年,今年4月嗅覺恢復約4成,已開始聞到更多不同的味道,除花香、香水,連炒菜味道可短暫聞到。最近配合醫院新引進的雷射針灸於耳穴嗅神經點進行刺激,僅一個月的時間,嗅覺程度已恢復6、7成,所能聞到的味道的種類持續增加,症狀逐漸改善,重新迎接色香味的人生。張醫師說,傳統針灸透過穴位刺激,激發人體自癒力,強化經絡與氣血的能量,必要時透過神經與肌肉的刺激,以達治療目的,只是惟具疼痛、血腫、小量出血、瘀青等副作用,部分患者不能接受,雷射針灸可配合耳部穴位對於難直接介入的大腦、脊髓深處等進行治療,臨床研究上效果顯著,且具實證醫學基礎。院長吳錫金說,科技進步中醫部添購新的非侵入性無痛雷射針灸儀器,主要提供對針灸有畏懼怕痛的小兒或成人、較難介入或不適合留針的患者另項選擇,可說是中醫治療一大福音。回顧二十年來失嗅的痛苦,不堪回首說,實非外人所能體會。張婦今天感謝醫師,讓她重拾香噴噴的美麗人生。
-
2020-08-14 科別.腦部.神經
診查失智 高市大同醫院導入人工智慧
退化性腦病變「阿茲海默症」奪去許多人的健康與記憶,醫界研究發現,臨床一些不易查覺的症狀及肉眼無法判讀的缺失,借助人工智慧科技有機會及早診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攜手中山大學,整合中醫舌診、動態平衡、無線多頻道腦波及三維空間人臉辨識等研究項目,能及早診查失智症狀。民眾患阿茲海默症後會逐漸破壞心智功能,失去記憶且改變人格,耗費許多健保資源,不只失去健康,也拖累家人。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記憶及老化中心主任楊淵韓表示,大同醫院記憶及老化中心收治約500名阿茲海默症病人,接受舌診、平衡系統偵測、三維空間人臉辨識系統及無線多頻道腦波檢查,彙整相關生理訊號進而評估,發現阿茲海默症病人腦部神經退化,腦波頻率變得較慢,腦部不對稱性及平衡功能也較健康人低,除記憶退化,運動及協調功能退化速度也快。「找出潛在個案更重要!」大同醫院院長黃志富說,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的子女罹患失智比例偏高,如果又合併三高慢性病及E型脂蛋白基因特異,日後也可能發展為失智症。高雄大同醫院正推動「失智症成人子女研究計畫 」,希望能找到患者發病前的整合性生物標記,及早介入預防,延緩發病時程,也減少對家庭、社會的衝擊。
-
2020-08-14 科別.腦部.神經
阿茲海默症可防,這19條建議請細讀!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團隊聯合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引發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不僅國內媒體廣泛跟進,多家國外媒體也做了大篇幅報導。究其原因,阿茲海默症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且全球尚無特效療法能阻止或逆轉病情的進展。那麼,這份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指南到底提出了哪些生活上可採納的建議?為什麼提出這些建議?鬱金泰臨床團隊集合相關專家的建議,對這版預防指南進行了解讀,主要用來回答:第一,推薦了什麼(What);第二,為什麼推薦(Why);第三,怎樣實施(How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患病群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阿茲海默症是可以預防的,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合理利用保護因素可以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遺憾的是,尚無針對這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腦重大疾病的國際循證醫學證據來指導臨床實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國內外知名學者,制定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尖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子刊。研究人員根據循證醫學標準,最終形成瞭如下建議,希望對廣大讀者有所提示。1.體重管理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維持正常體重指數(BMI),通過合理均衡體育鍛煉、熱量攝入及正規行為計劃,以期使BMI達到並保持在18.5-24.9公斤/平方米範圍內(比如,一個人身高1.6米,體重50公斤,那麼其BMI指數是50/1.6的平方=19.53,即在推薦範圍內);65歲以上人群則不宜太瘦,65歲以上人群若出現體重減輕趨勢,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中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體內脂肪代謝產物可能造成腦Aβ沉積增多,還會引起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使阿茲海默症風險增高約64%。老年體重下降可能是腦內病理沉積的阿茲海默症臨床前期表現,體重變化更小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約40%。措施建議:65歲以下超重和肥胖人群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將BMI控制在30以下,65歲以上人群增加優質蛋白攝入,保持BMI大於27,有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同時,老年人應定期監測體重、體脂率等指標,若出現較大波動,密切關注認知功能改變。2.體育鍛煉推薦理由:每個人尤其是65歲以上者,均應堅持定期體育鍛煉。原因分析:體育鍛煉能通過改善平衡、減少跌倒次數等提高老年人認知功能,也可促進神經再生、減少腦內Aβ沉積,長期堅持有氧運動還可以增加海馬體積。措施建議:特定範圍(0-2000 kcal/週或0-45 MET-h/週)內的體育鍛煉對阿茲海默症預防有益處,運動量每增加500 kcal/週或10 MET-h/週,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降低約10%。建議中老年人多進行有氧運動,根據體檢結果及自身勞動能力,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安排合理的運動強度。3.認知活動推薦理由: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原因分析:認知刺激活動能使癡呆發病風險降低50%,即使在有癡呆遺傳易感性的個體中也是如此。認知刺激活動參與得越多,腦儲備越高,癡呆風險越低。措施建議:多參與認知刺激活動,如閱讀、下棋、學習新技術、玩腦認知訓練遊戲等,不僅能有效預防癡呆,還可以提高總體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4.煙草推薦理由:不要吸煙,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煙草煙霧,對吸煙人群應向其提供諮詢服務、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配合行為計劃或正規戒菸計劃。原因分析:煙草中含有神經毒素,可直接損傷神經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40%。規範的戒菸管理與治療,可使阿茲海默症新發病例顯著降低。二手煙也增加患病風險。措施建議:對未吸煙人群,不要吸煙,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二手煙。對吸煙人群,應鼓勵其戒菸,主動向醫務人員諮詢尋求幫助,制訂正規戒菸計劃。對有頑固煙癮者,可使用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幫助其戒斷。5.睡眠推薦理由: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要諮詢醫生或及時治療。原因分析:睡眠障礙會導致大腦無法有效清除腦內有毒代謝廢物(如Aβ和tau蛋白),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睡眠時間與阿茲海默症呈U型關係,夜間睡眠不足(10小時)均可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失眠、日間功能障礙(如白天經常犯困)、在床時間過多等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措施建議:保持日間精力充沛和適當的夜間睡眠時長(不少於4小時,不超過10小時),保證良好睡眠質量,積極治療失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睡眠障礙疾病。6.糖尿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原因分析: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島素抵抗狀態會造成腦內胰島素含量減少,干擾Aβ清除,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水平異常也會增加癡呆風險,其中空腹血糖水平大於7.75mmol/L時,癡呆風險增加20%,規範的降糖治療有可能降低癡呆的發病風險。措施建議:早期篩查血糖異常的人群,對其進行生活方式乾預,積極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將各項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的改變。7.腦血管疾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維持腦血管系統良好狀態,避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腦低灌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對卒中患者,尤其是腦微出血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改變,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護其認知功能。原因分析:腦血管疾病會造成腦內低灌注,引起神經元缺血損傷,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40%,其中腦微出血可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70%。措施建議:中老年易感人群應通過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控制好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腦血管病患者要積極防治。8.頭部外傷推薦理由:保護頭部,避免外傷。原因分析:65歲以後的頭部外傷會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增加35%,且發生次數越多、損傷程度越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越大。頭部外傷可直接損傷腦結構,還可通過氧化應激途徑介導腦損傷。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跌倒和頭部撞擊,盡量避免危險性場景,如接觸類運動等,在高危情境下盡可能採取佩戴頭盔等保護措施。9.衰弱推薦理由:晚年保持健康強壯的體魄;對於越來越衰弱的人群,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衰弱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與年齡相關的機體儲備和功能的下降,可造成機體對內外應激的反應能力下降,有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沉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39%。措施建議:75歲以上老年人應從飲食中充分攝取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有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定期檢查身體活動量和認知機能,預防感染,遵醫囑服藥。10.高血壓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原因分析:中年時期(≤65歲)患有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增加38%。中年收縮壓/舒張壓分別超過130/90mmHg時,癡呆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可以導致動脈硬化、慢性腦灌注不足和微循環障礙,誘導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病理改變。措施建議:對中年血壓正常人群,建議定期監測血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菸限酒、減少鈉鹽攝入),避免情緒激動,積極預防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按照醫生建議血壓控制水平,避免血壓波動過大。11.直立性低血壓推薦理由:對於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直立性低血壓表現為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患有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增加18%。體位性的血壓下降可以導致短暫的腦灌注不足,進而導致微循環障礙,誘發阿茲海默症的病理髮生。措施建議:直立性低血壓患者要積極尋找和去除導致直立性低血壓產生和惡化的原因,如藥物作用、脫水、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增加鹽和液體攝入,加用腹帶和壓力襪等措施幫助改善血壓。必要時,可使用短效升壓藥替代治療。12.抑鬱推薦理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抑鬱是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抑鬱可通過影響阿茲海默症病理、激素、神經生長因子、海馬體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23%。措施建議: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傾訴來排解消極情緒和負性思維,建立積極的心理應對方法。抑鬱患者要積極求醫,可嘗試用正念冥想、有氧運動、心理治療等結合抗抑鬱藥物治療。13.心房顫動推薦理由:維持心血管系統的良好狀態,房顫患者需用藥物治療。原因分析:房顫可以導緻小動脈低灌注和毛細血管高壓狀態,引起腦灌注不足,使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增加63%。以華法林為主的抗凝治療可以使癡呆風險降低29%。措施建議:房顫患者要積極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凝藥物治療,而對於藥物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選擇上,應當遵照醫囑執行,可以適當選擇新型口服抗凝藥。14.精神緊張推薦理由: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原因分析:精神緊張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升高,誘發腦內炎症、增加Aβ和tau蛋白沉積,導致海馬結構和功能損害,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56%。措施建議: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精神或軀體高度緊張或出現明顯焦慮症狀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調適、放鬆訓練、冥想訓練、認知行為治療、音樂療法、物理或藥物治療。15.教育推薦理由:早年應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原因分析: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的學校教育能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低51%,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1年,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降低7%。提高教育水平可能通過改善個人生活方式、社會經濟水平、增加認知儲備等減少癡呆的風險。措施建議:建議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水平的學校教育(>6-15年),至少接受中學教育,以預防和減少晚年癡呆的發生。終身教育也被證明能夠預防癡呆。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推薦理由: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應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同時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3 mmol/L)可介導血管損傷,導致腦組織缺血,並通過促進Aβ和tau蛋白沉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67%。措施建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者,可通過服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將同型半胱氨酸控制在5-15 mmol/L範圍內。17.維生素C推薦理由:飲食攝入或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有幫助。原因分析:維生素C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對抗氧化應激損傷導致的阿茲海默症神經退行性改變。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以顯著降低16%的阿茲海默症風險發生。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18.雌激素替代療法推薦理由:對絕經後婦女,不建議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綜合多項研究,雌激素替代療法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反而可能會加劇阿茲海默症進展,特別是療程超過10年者,因此不推薦。19.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推薦理由:對於認知損害的患者,不建議應用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雖然可以改善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但是12項臨床研究匯總結果發現,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因此不推薦。專家組還對其他的阿茲海默症風險因素做了評價,包括社會關係、飲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MIND飲食等)、魚類攝入、非甾體類抗炎藥、骨質疏鬆症、心力衰竭、心肌梗塞、飲酒、飲茶、喝咖啡、殺蟲劑暴露、飲水中含矽過量等。雖然這些因素目前證據級別不夠高,並未作出推薦,但將來隨著阿茲海默症相關危險因素和預防臨床研究不斷進展,指南推薦的相關內容和級別還會不斷變化。(來源/轉載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