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 醫療.一般外科
搜尋
長庚醫院
共找到
1274
筆 文章
-
-
2023-12-31 癌症.肺癌
「非吸菸」肺癌人數逐年增高 胸腔科醫師指家族史佔關鍵因素
肺癌成為我國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有一萬六千多人是新診斷為肺癌的個案。國內積極防治菸害,但「非吸菸」肺癌的人數卻逐年增高。國內研究團隊日前於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刊登的研究結果:不吸菸者若具有肺癌家族史,相較於無家族史者提高了五成左右的罹病風險,其次的風險因子是暴露於空汙以及年齡。國內大型醫院收案試驗,證實肺癌家族史是罹病關鍵。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洪仁宇表示,過去一直認為抽菸才會罹患癌症,但隨著國內吸菸人口降低,罹患肺癌的人數卻持續上升,經多年研究,台灣不吸菸肺癌最大宗的因素是「家族遺傳史」。國內17家大型醫院從2015年到2019年,收案1.2萬多名不吸菸但具有可能會引發肺癌的風險對象:收案條件為55歲到75歲民眾、不吸菸或吸菸少於10包年且戒菸超過15年。具有的風險因子包括:三等血親內具肺癌家族史、處於環境菸害、本身患有慢性肺阻塞或肺結核、烹飪指數(Cooking Index)大於等於110、烹飪過程中無適當通風等。結果顯示,有17.4%的參與試驗者,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後發現肺部有結節陰影,接受切片檢查和外科手術後,有318人(2.6%)被確診為肺癌。而被診斷侵襲性肺癌者,其中多達197人(61.9%)具有家族史。女性患者肺腺癌占比達87%,多數無吸菸習慣。台灣罹患肺癌的類型以「肺腺癌」為最大宗,如果以性別分別,依2020年公布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所有罹患肺癌的男性患者中,肺腺癌的占比為58%;所有罹患肺癌的女性患者中,肺腺癌的占比高達87%,而女性肺腺癌患者,大多沒有吸菸習慣。洪仁宇醫師表示,過去一直認為「吸菸」是導致肺癌的最大宗風險因子,但隨著戒菸人口增加,其餘的風險因子導致的肺癌更值得被重視,其中家族史應該要被格外注意,其餘風險則是空汙、年齡、職業環境、肺部慢性疾病等。不過肺癌初期症狀難辨,常見症狀為咳嗽、全身不適、喘、胸痛、血痰等,平均每位肺癌患者被診斷時約有2.38個症狀。但洪仁宇醫師強調:這類症狀大多不會立即危害生命,加上很像感冒或器官退化的表現,也讓患者就醫警覺性降低,導致患者被診斷時大多已經是晚期。肺癌基因型態漸明朗,藥物治療效果愈來愈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寬澧表示,早期肺癌可以透過手術搭配化學治療,預後效果很好,如果是晚期肺癌的患者,手術治療就會成為輔助療法,治療方式則以全身性療法為主,例如標靶藥物,免疫及化學治療等。而隨著基因檢測的技術與標靶藥物的研發越來越進步後,肺癌患者接受藥物治療的效果也愈來愈好。國內的肺腺癌患者,大多是EGFR的基因突變類型,如果是該基因型的肺癌,投藥反應與化療相比,效果明顯高出一倍以上。吳寬澧醫師分享:一位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帶有EGFR基因突變,給予對應的標靶藥物後,原本是「大白肺」,服藥兩周後肺部狀況便明顯改善,服藥兩個月後,肺部X光就幾乎沒有「白肺」的跡象。九種基因型投以標靶藥物,接續治療延長存活期。吳寬澧醫師表示,傳統肺癌的治療是依照細胞型態來決定。例如肺腺癌、鱗狀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各自有不同的治療策略。但隨著醫學演進,目前已經被發現且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的肺癌基因型有九種,如EGFR、ALK、ROS1、MET、KRAS、BRAF、NTRK、RET、HER2。現在治療肺癌的選項,還要參照每個人不同的基因變異來決定。整體而言,可能高達七成的肺腺癌病人,有機會使用到標靶藥物。隨著治療方式的進步,肺癌的診療也與時俱進。吳寬澧醫師分享,以高醫為例,院內即採「肺癌多專科團隊」定期會議討論病人治療決策,意即每位來院求診患者的治療方向,事實上也加入了團隊內各專科醫師的意見。而在治療策略方面,近年也逐步發展根據可能的抗藥性來選擇標靶藥物。吳寬澧醫師更以「救援投手」的概念來說明標靶接續治療策略的觀念。以國人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為例,如第一線先採用第二代的標靶藥物作為先發投手,在腫瘤抗藥性出現後,若基因檢測確認帶有T790M的基因突變,則可以第三代標靶藥物上場救援、接續治療。這種做法在一個亞洲大型研究中已發現,病友存活期可達63.5個月。國內長庚醫院的研究也發現可達到61.8個月。吳寬澧醫師說,目前晚期肺癌雖有藥物可治療,但如果能提早發現,才有治癒的機會,且病患預後仍遠遠優於晚期發現的病患。國民健康署針對高風險對象推動免費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有助於找出早期肺癌患者。符合高風險族群者,應定時檢查,才能及早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31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憂鬱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第1名台北榮總/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 創新治療 保護隱私台北榮總111年門診治療憂鬱症6,457人,為醫學中心人數最多。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主任白雅美說,約三分之一憂鬱症病人屬於難治型,也就是使用兩種以上抗憂鬱藥物,仍無法達到治療效果。為治療此類病人,北榮開創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研究,發表相關論文,再經衛福部核准,為全國第一家進行此項治療的醫院。北榮為治療難治型憂鬱症病人,採用成分為K他命的最新鼻噴劑藥物,白雅美說,這也是北榮率先研究,再用於臨床治療,約有五至六成機率可以改善病人病情,快速降低自殺意念,但鼻噴劑藥物需自費,一次療程約一個月,費用20萬元。北榮目前也於臨床進行成份為低劑量K他命的點滴治療研究,希望給予難治型憂鬱症病人更好的治療。北榮111年成立「情緒精準醫療中心」,除訓練全國精神科醫師進行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外,也規範鼻噴劑藥物用藥對象、注意事項等,並與全國精神科醫師達成共識。北榮於憂鬱症治療方面進行許多創新研究,同時「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採約診制,並有專人服務,以保護病人隱私,深獲病人信任。區域醫院第1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24小時精神專科急診 病情惡化及時協助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門、住診收治憂鬱症患者超過萬人。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說,該院提供憂鬱、焦慮症患者治療,屬於「一條龍」服務,除門診、住院服務,醫院更設有24小時精神科專科急診,如果患者出現自殘、病情惡化,可進行緊急醫療處理。黃名琪指出,病人從急診收治後,會住進急性病房,給予每15至30分鐘高頻率觀察,及時給予醫療,並評估治療效果。這類病房住院時間約2至4周,待病情穩定後,就會轉進非急性的精神官能症病房,再對病患、家人等進行談話式的心理諮商,配合團體行動復健治療,病人返家後也會持續關心。近年來,憂鬱、焦慮症已成為全球議題,現在正值浪頭,國內也十分重視。黃名琪表示,該院於治療患者過程中,藥物準備品項十分齊全,包括各式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還有經顱磁刺激術及自費使用的右旋性愷他命(速開朗)鼻噴劑等。醫院從門診、急診、住院給予患者的藥物、非藥物治療,都經過精神專科評鑑,給予病人最好的醫療協助。地區醫院第1名桃園長庚/發展失智照顧中心 及早治療長者憂鬱根據健保署統計憂鬱症全台各醫院門診人數,桃園長庚醫院位居全台地區醫院第一位,每年就診人數達2,155人。桃園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吳冠毅表示,高齡化社會增加罹患憂鬱症機率,桃園長庚醫療發展的其中一大特色為「失智照顧」,情緒障礙不僅發生在罹患失智症後,也可能在失智症前期表現,加上國人對於精神疾病的病識感提高,也讓整體就醫率增加。吳冠毅表示,桃園長庚精神科醫師與林口長庚、台北長庚三院區流動,總計有22位醫師會在三院看診,專業領域從兒童青少年、一般成人,再到高齡人口都有,因此能提供全方位服務。吳冠毅表示,桃園長庚屬於綜合醫院,如果其他科別的醫師察覺到患者出現類似精神疾病,會立刻轉介給精神科,也會增加院內患者就醫的機率。他發現,近年輕度精神障礙的患者逐漸增加,除了其他科別的醫師警覺性高,患者本身的病識感也提高,讓精神疾病能及早治療。桃園長庚積極發展失智症中心,吳冠毅表示,失智症前期有些會以焦慮、憂鬱表現,後期也可能會有情緒障礙,也是增加憂鬱症就醫人數的原因之一。住院人數第1名高雄凱旋醫院/院內30名心理諮商師 助病友早日揮別陰霾「北松德、南凱旋」,國內兩家精神疾病專科醫院齊名,高雄市凱旋醫院可說是治療及研究憂鬱、焦慮等情緒障礙醫學的南霸天,守護大高雄民眾的身心健康,111年共收治392名憂鬱症住院病友,不僅名列區域醫院第一名,人數也高於醫學中心排序第一的三軍總醫院(360人)。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謙虛地表示,主因是醫學中心於去年疫情期間嚴守指揮中心所頒佈的7至14天隔離措施,以及縮減病房。相較之下,精神專科醫院影響較小,仍持續收治病友。周煌智指出,院內最新統計顯示,去年收治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病友確實明顯增加,住院部分更明顯,這也與防疫有關,許多民眾確診、身體不適,又被隔離,承受極大情緒壓力,以致出現失眠等身心症狀。針對憂鬱、焦慮等患者,添購「電痙攣儀器」、「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等腦部治療儀器。另成立身心健康管理中心,希望讓住院患者感受到正面能量。此外,凱旋醫院擁有堅強的心理諮詢團隊,周煌智表示,在藥物治療,各家醫院大同小異,但自家醫院有30名心理諮商師,為病友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提升療效。111年憂鬱症門診、住診人數5大院所106-111年主診斷重鬱症及輕鬱症門診就醫統計
-
2023-12-29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喘到無法說話竟是自體免疫疾病 醫:需終身用藥
一位病友出現喘咳症狀,嚴重至無法從事社交活動,先至醫院胸腔內科就醫,經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HRCT)後,發現患者肺纖維化面積達2成,轉介至風濕免疫科就診後,發現是硬皮症導致。病患主治醫師、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蔡昀蓁表示,由免疫疾病導致的肺纖維化患者常延誤就醫,且患者必須終身用藥,健保本月給付新藥後,有助病人穩定用藥。健保原先給付含nintedanib成分藥品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及硬化症有關之間質性肺病(ILD)使用,然而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PF-ILD)會影響肺功能,導致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品,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同意於今年12月1日起,擴增含nintedanib成分藥品至該類病人使用,能顯著降低肺功能惡化,人年藥費約64萬元,預估約1300名病人受惠。蔡昀蓁表示,該名患者於門診檢查時,血氧不及90,在門診時一度喘到連一句話都說不完,肺部功能嚴重喪失,必須配戴氧氣罩維生。使用健保給付的抗肺纖維化藥物至今,病情控制良好,已能跳舞、做瑜伽,僅需每半年電腦斷層檢查、每半年進行肺功能測試觀察即可。「大部分自體免疫患者,罹患肺纖維化時沒有明顯症狀。」蔡昀蓁表示,自體免疫患者發現肺纖維化時多已晚期,因肺纖維化面積須至2、3成才會有症狀,若病人有運動習慣、肺活量較佳,則發病時間會再延後。門診不少患者是40至60歲才發病,惟狀況因人而異,也有患者20多歲就發病。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臨床上常安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定期接受電腦斷層檢查。蔡昀蓁解釋,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症等病人,若為「全身性」類型,除關節、皮膚症狀外,因疾病慢性發炎的特性,肺部、腸胃道都會出現症狀,出現肺纖維化的比率達5成,除呼吸道症狀以外,因疾病影響病人生活,心理也會出現狀況。另,過去病人長期使用免疫調解藥物,萬一合併感染恐一發不可收拾。「過去常有病人說,免疫疾病是『死不了的癌症』。」蔡昀蓁表示,抗肺纖維化新藥每顆要價千元以上,病人每天需吃一顆,且必須終身使用,對無法獲得健保給付的病人而言是很大的經濟負擔。蔡昀蓁指出,健保12月起放寬給付條件,從過去特定疾病患者才能使用,改為若符合健保用藥條件,不分疾病別均可用藥,包住病人提升治療信心。因病人必須終身用藥,新藥降低副作用亦能幫助病人穩定、長期用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也說,肺纖維化由於疾病進展因人而異且變化多端,若未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5年存活時間比許多癌症還低。過去抗肺纖維化藥物健保給付對象僅包含特發性肺纖維化及全身性硬化症有關之間質性肺病,健保署擴大給付對象至所有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的病友,期盼能降低肺纖維化的高死亡率。什麼是肺纖維化? 點擊知道更多健保署修訂後給付規定(自112年12月1日生效)Nintedanib用於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PF-ILD):(112/12/1)需符合下列所有條件: (1)需檢附肺部HR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及檢查報告,證實具有肺部纖維化且侵犯至少10%肺野(lung field),並符合間質性肺病之診斷。(2)經胸腔或風濕免疫專科醫師確認符合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Chronic 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with a progressive phenotype,PF-ILD)之疾病進展定義(請檢附過去一年內可證明疾病進展之病歷及相關檢查報告)。須符合肺功能惡化,且伴隨呼吸症狀惡化或HRCT肺部影響檢查有纖維化增加的證據。肺功能惡化可以為以下任一條件(a)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預測值之絕對值降低≥5%或 (b) DLCO(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預測值之絕對值降低≥10%。(3)起始治療條件:病人的FVC為預測值之45~80%且DLCO為預估值之30~80%,病歷須清楚記載病人之相關臨床症狀(如呼吸困難、喘或咳嗽等)。(4)停止治療條件:在持續使用nintedanib 52週後,若病人的用力肺活量FVC預測值持續年下降10%絕對值或以上,則進入12週的緩衝期 (grace period),這段期間可先給予續用,緩衝期後,再測之 FVC預測值(%)與緩衝期前相比仍降低時,則認定為未改善,應停止用藥。(5)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每26 週需檢送評估資料再次申請。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28 醫療.精神.身心
「我的大叔」李善均過世 醫建議影迷做2件事抒發情緒
韓星李善均昨天(27日)被發現陳屍車內,警方初步研判是輕生。醫師指出,這類名人輕生的事件,在當地可能產生模仿效應,不過台灣跟韓國仍有一段距離,對台灣民眾是否造成負面模仿效應,可再觀察約1至3個月,事件對影迷造成的衝擊,則可透過回顧李的作品,如療癒劇「我的大叔」,或和其他影迷互相抒發、支持。療癒方法一:重溫李善均作品李善均在「我的大叔」中飾演暖男大叔,故事敘述韓國「國民妹妹」IU飾演的社會底層女孩,為了支付奶奶療養院費用,甚至鋌而走險為公司高層監聽他人秘密,無意間遇到李善均演出的暖男大叔,兩個不同世代、職業的人從彼此的陌生,到逐漸認同,展開一段溫柔友誼的過程,迄今仍是不少劇迷心目中的療癒神作。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李過去有很好的表現,許多台灣民眾也看過他的作品,例如「我的大叔」帶來的療癒感,李善均暖男般的存在,會帶給大家很好回憶,至於這樣的遺憾,會不會對台灣民眾造成負面模仿效應,還要再觀察。療癒方法二:網路留言追思或者影迷聚會對影迷的調適方面,張家銘說,重新看一下「我的大叔」這個作品沒有不好,劇中2個陌生靈魂彼此支持陪伴,也許能帶給周遭的人一些支持,也可以在網路上留言追思,或者影迷之間彼此聚集、互動支持,抒發一些想法。名人輕生 1至3個月內可能出現模仿效應張家銘表示,韓國這幾年的高自殺率,也造成一些明星的模仿效應,對韓國民眾而言,可能出現追隨的情形,有研究指出,發生這類名人輕生的事件後,可能會有1至3個月的短暫影響。除了李善均輕生的新聞,新北市國中男學生遭割頸身亡的事件,也屬於較為負面的內容,張家銘指出,兩者是不同的事情,分別發生在韓國跟台灣,性質上屬於自殺和他殺,不過對於國中生事件,很多家長會擔心相關校園事件,整體而言有很多可以檢討的,比如攜帶危險物品到學校、如何從小學習情緒處理,不會衝動或者做出危險事情等,但不用過度放大相關情緒。【延伸閱讀】三浦春馬逝世粉絲淚崩 心理師:鐵粉別把情緒藏起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8 醫療.皮膚
傷口大小決定未來留疤機率!傷口照顧3步驟,別用雙氧水消毒
● 傷口保持濕潤 恢復速度快一倍● 別以為塗藥讓傷口痛才叫消毒 恐成「長疤」關鍵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有機會發生「外傷」,急性外傷的傷口種類繁雜,最常見割傷、挫傷、燙傷等三大類。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王芳穎表示,受傷後,傷口大小決定未來留疤的機率。若傷口愈早介入照顧,可降低發炎的時間,疤痕的面積有機會變小。不過,坊間對於照顧傷口有多種偏方,如拿萬金油刺激傷口或在傷口上貼狗皮膏藥,王芳穎指出,如此很容易使傷口增生組織,養出「凸疤」機率高。急性外傷傷口有割傷、挫傷(即擦傷)、燒燙傷、刺傷、手術傷口等。王芳穎說,一般民眾最常發生的外傷傷勢,以割傷、挫傷、燙傷為主,其餘在一般人的生活中相對少遇到,以這三類的傷口照顧來說,都可以用同一種的照顧護理方式。傷口照顧的步驟,最重要的是使用含抗生素藥膏,降低傷口感染的機率。不過,台灣人對於傷口的照顧,常認為要積極殺菌消毒,對傷口恢復較好,如果傷口濕濕爛爛,反而認為是惡化的表現。王芳穎說,組織再生過程中需要足夠水分,濕潤的環境可幫助上皮細胞生長,恢復速度比處於乾燥環境中快一倍以上,因此會降低傷口發炎時間,縮小疤痕面積。薄荷刺激傷口 加劇發炎不少民眾會拿萬金油、雙氧水等處理傷口,認為唯有藥品與傷口產生「高度刺激反應」,才是藥品正在殺菌的表現。但王芳穎強調,萬金油絕對沒有殺菌的效果,薄荷反而會刺激傷口,加劇發炎反應,唯獨萬金油的「油」,具有保濕作用,其餘都會造成反效果;雙氧水雖有殺菌效果,但會讓組織的蛋白質變性,增加發炎反應,傷口反而不易恢復。塗抹凡士林 可保持濕潤處理傷口最建議的方式,是使用含抗生素藥膏塗抹在傷口上。不過,約二成的國人對於含抗生素藥膏,會出現過敏性皮膚炎的反應。王芳穎說,若已出現過敏性皮膚炎的反應,可改用凡士林塗抹在傷口上,讓尚未長出新皮的組織,處於濕潤的狀態。傷口的深度決定疤痕的大小,王芳穎指出,只要有傷口,就一定會有疤痕,但是經由照顧,可以讓疤痕變得相對小,卻沒辦法恢復到「完全沒傷口」時的皮膚狀態。王芳穎說,傷口愈深照顧時間愈長,傷口也比較容易持續發炎,出現組織增生的機率,挫傷是常見傷口中最容易養出「凸疤」的傷勢。若自認處理傷口的能力不足,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除疤針 可抑制組織增生如果不小心已經養出凸疤,王芳穎建議,可以使用「除疤針」,讓凸疤可以變得平坦一點,因為除疤針的成分為類固醇,可讓疤痕的纖維組織溶解變軟,抑制纖維組織增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5 焦點.元氣新聞
新北男國中生遭割頸!血流失3分之1即昏迷,台大醫提醒旁人先做一事
新北市某高中附屬國中部今天(25日)中午發生濺血衝突,1名9年級男學生和同學發生爭吵,被對方持美工刀攻擊、當場遭割傷大量失血,經送醫急救裝上葉克膜及緊急手術後救回一命,警方調查中。急診科醫師表示,人體只要流失4分之1血量就會休克、流失3分之1就會昏迷,旁人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力氣加壓止血並協助送醫,若未及時止血,恐在5分鐘內喪命。傷到頸動脈 3至5分鐘就會死亡新北市1所高中附屬國中部今天中午發生濺血衝突,15歲9年級男學生在校與另名同學發生爭吵,後竟遭對方持美工刀攻擊,男學生脖子當場遭割傷大量失血。救護人員獲報趕抵,發現男學生已無呼吸心跳,立即將他送醫急救,目前據知命危,警方調查中。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說,像這類頸部遭割傷的事件,因為頸動脈直接灌流至大腦,被傷到頸動脈後3至5分鐘就會死亡,旁人能做的就是直接用最大力氣加壓,不用擔心壓得太大力,因為另一邊的頸動脈會把血流送到腦部,同時也要儘快撥打救護車。大力量加壓噴血點,若有膠帶先固定李建璋表示,如果傷口在四肢可以用止血帶止血,但頸部出血的救治最困難,3至5公分的傷口出血量約500至1000毫升,人體血量只要流失4分之1就會休克、3分之1就昏迷,旁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抓到噴血的出血點,並以最大力量加壓,有膠帶的話先固定,但搶救時間非常短,僅3至5分鐘,過去如2004年發生在高雄長庚醫院美食街的西瓜刀割喉事件,即便就發生在醫院,患者最終也還是無力回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4 癌症.癌友故事
為何別對末期癌症患者說勵志的話?如何做到最理想的陪伴方式減少患者恐懼?
坐在診間裡,醫師不急不徐吐出「乳癌末期」這四個字,這診斷原先已在腦中思索過百次,但當醫師說出口時,眼淚仍舊止不住,後面的日子該怎麼辦?我會死嗎?治療會掉頭髮嗎?接下來醫師說的治療方向、該怎麼做,我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光聽到診斷「我的心靈就已經難以承受」。醫護要告知,家屬想隱瞞,病情傳達需同理也需技巧。聽見末期的診斷結果,即使做足心理準備,多數人也無法馬上接受,如何向患者傳達「壞消息」,是醫護人員的難題。患者聽到壞消息的反應不一,各類情緒往往讓人無法預期,有些患者不願接受結果,反而批評醫師,或是親友不知所措,也曾發生過醫護人員被找麻煩的情形。林口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社工師葉幼珮說,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間病情集轉直下,多數醫師會希望明確告知病情,但親友擔心患者承受不住,反而希望醫療團隊先隱瞞。曾有一位70多歲癌症患者,治療狀況不佳,醫師建議親友,將患者轉入安寧病房,親友千交代萬交代,別告訴患者「轉入安寧病房」,他們會找機會跟患者說,擔心患者一時之間接受不了事實。但某天病房護理師接了電話,很直覺地就說了「安寧病房,您好」,原本協助隱瞞的事實,意外被揭露。葉幼珮說,醫療團隊面對「壞消息」說明這件事,得非常有技巧,也具有挑戰性。先探詢病患心情、想法,告知病情後同理陪伴。葉幼珮說,醫療團隊的立場一定會告知病情,但告知時,會先試探,等患者的精神狀態較好時,再多加說明。接著以同理的方式陪伴,進一步討論治療方針,如果不願意繼續治療,則會協助親友,如何陪伴患者走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以上述癌症患者為例,她會先等患者精神狀態較好時試探對方,從當下的狀態以及行為先探詢,例如,阿伯你今天看起來有氣無力,你怎麼了嗎?又或是用,阿伯你最近心情看起來悶悶的,可以說看看發生什麼事了嗎?有些患者其實知道自己的病情,也知道家人都瞞著他,但他自己不知道怎麼面對和處理,也跟著演戲,只是這都不利於後續的治療,或是在最後一段路上,創造與珍視的人之間的回憶。對末期患者別說勵志的話,「聽來格外諷刺」。面對疾病這條路,患者本身是既害怕又孤單,他們常常因為害怕而生氣、不知所措,特別是已經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更容易陷入焦慮。葉幼珮說,台灣人面對分離或陪伴大多有障礙,在醫院內,很常聽到親友不知道怎麼安慰患者,常脫口而出「你要加油!」、「你一定要好起來」、「好好振作」、「你一定要勇敢」、「日子還是要過」等等。葉幼珮說,這類的話聽在患者耳裡格外諷刺,面對疾病他們已經很加油、很勇敢,最後仍得到疾病末期的結果,而「好起來」或是「振作」等等,這些就是「做不到」的事情,卻被頻頻提醒。替患者罵醫師、找偏方,都不是好的安慰方式。親友在陪伴的過程中,不用說這些勵志的話,可以多加一些同理的方式陪伴,最好的方法就是「肯定當下」。舉例來說,可以告訴對方,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如果是我,肯定不會像你一樣勇敢,你現在如果很難過,可以說給我聽,我會陪伴著你;也可以說,你現在在擔心什麼?可以幫你什麼?如果我做得到,你可以說看看,我們想想怎麼做。葉幼珮說,陪伴患者時「傾聽比說話還重要」,那些看似激勵,或是替患者罵醫師,或找尋偏方等方式,都不會是最好的安慰方式。如果不擅於言詞,也可以透過文字,把自己的關心與關懷傳遞給患者,也是很好的方式。癌症人口逐年增加,110年全癌症新發生人數多達12萬1762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520.9人。目前醫療雖可協助控制讓癌症成為一種「慢性病」,每年仍有約5萬多人因癌症死亡。癌症罹病的過程,從發現、確診、治療、好轉,或復發、惡化到死亡等,每位患者經歷不同,近年醫界積極倡議,面對重大疾病,可找尋心理諮商的協助,不僅可幫助理解疾病,也能在罹病的這條路上獲得陪伴。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罹癌後合併憂鬱機率高。無論是罹患癌症,還是其他重大傷病,面對疾病時,患者大多會經歷「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說,被宣判罹癌,初期最常見的反應就是「焦慮」,緊接而來的就是憂鬱。根據台北榮總過去的臨床研究調查,200名住院的癌症患者中,20%患有嚴重憂鬱症,因此罹病帶來的心理問題,是亟須被正視的。腫瘤心理諮商人力不足,可尋求相關機構協助。多年前,衛福部國健署推動「癌症醫院認證」,其中包含「提供癌症治療服務的醫院,須聘僱一位專任的腫瘤心理諮商師」,當患者被宣判罹病時,即介入陪伴。不過,方俊凱說,礙於人事成本,多數醫院都是依照規定僅聘僱一人,導致即使有高度的腫瘤心理需求,人力也難以負荷。如果癌症治療已進入住院階段,健保會支付心理諮商的費用;如果尚未到住院階段,癌友有心理諮商需求時,可自費找尋心理諮商師協助。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與國內四十多家醫院合作,可提供小額的補助,持自費單據可向基金會申請心理諮商補助。其餘像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也都提供心理諮商的服務。心理諮商介入,可避免患者尋求錯誤治療。生病後,每個人都難以預料自己的情緒發展,方俊凱說,有些患者治療過程一路都很順遂,但突然病情急轉直下,情緒崩潰,家中的支持系統又不好時,很容易尋求錯誤的治療方式,反而讓罹病這一條路走得崎嶇。方俊凱說,並非每一個心理諮商師都學習過腫瘤心理,加上心理系或是心理相關研究所內的課程中,腫瘤心理的占比相對少,目前癌症相關基金會提供課程,讓心理師可以額外學習。患者若需要找尋腫瘤心理師,除了可在醫院內洽詢,也可以詢問各癌症相關基金會,是否有推薦的心理師名單。陪伴、傾聽、認識疾病,能減少患者恐懼。腫瘤心理師提供的陪伴,可以從面對疾病的心理壓力,到協助患者及家屬認識腫瘤的發展,方俊凱說「愈認識疾病,愈能幫助減少恐懼」,患者也能從訴說面對疾病的種種不安或是擔心,找尋到面對疾病的方式,讓治療之路走得相對穩健,也有助於改善疾病。除了患者本身可接受腫瘤心理師的協助,部分醫院也會開立「癌症團體治療門診」,患者與家屬一同接受心理諮商。如果患者不幸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也能透過諮商,讓家人們能在最後這一段路上,創造共同的回憶。方俊凱表示,若患者不願意與他人訴說面對疾病的過程,親友也可以在旁陪伴,但陪伴的過程中,千萬別「說太多」,如給太多偏方等,好好傾聽才是最好的陪伴。而治療過程中,親友可幫忙多了解疾病,但不是對抗醫囑,而是與醫療團隊間找到最適合的醫療方針,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心理諮詢門診補助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提醒,病友可利用心理腫瘤專家在全國四十多家合約醫療院所開設的「心理諮詢門診補助」,每年最高可申請7200元補助。有需要的病友或家屬可至「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官網的「癌友心理諮詢門診費用補助專區」了解更多資訊,或電洽02-2809-520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3 退休力.自在獨立
不麻煩不打擾,譚敦慈後事早交代!唯二要求都跟「林醫師」有關
明天與無常,不知道那一個先到,如何有勇氣面對?這個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譚敦慈可能被問了無數遍,因為夫婿林杰樑醫師驟然離世,她擔起了繼續衛教民眾的任務,成為大家的「無毒教母」 ,也以自身經驗告訴大家,生老病死無可避免,她很早就開始做獨老的準備,已經想定生死事。 譚敦慈後事已交代 不辦告別式、不誦經、不做七百歲世代來臨,但譚敦慈說「我一點兒都不想活到一百歲」。 其實,她連後事都跟兒子交代了,盡快火化,不辦告別式、不誦經、不做七,「大家只要在心裡想念我就夠了」,不想麻煩也不要打擾別人。唯一的要求是請兒子把自己送回林醫師身邊,還有就是選了現在的照片當作遺照,以免林醫師看到她問,「這位阿婆是誰?」許多人覺得譚敦慈勇敢、冷靜,她的確一直期許自己情緒穩定,絕不對孩子情緒勒索,甚至早早開始準備一個人。她說,其實現在獨自生活的熟齡族不在少數,一個人度過晚年已是趨勢,建議及早準備老後生活,例如照顧好自己的健康,身體活動、注意營養,好好吃飯,建立財務基礎等。不需終活筆記 極簡生活「身無長物」對於日本流行的終活筆記,譚敦慈坦言自己並不需要,主要是連家中逃生路線都事先規畫好的她,早就盤點相關事務,也早早交代,讓孩子知道,不用特別寫在筆記本裡。譚敦慈請大家不要忌諱談論死亡,她平常就和兒子們討論許多事,例如前面提到的後事,生病時要如何處理等等,平常她過著極簡單的生活,「身無長物」,不必要的東西絕對不買,她更希望將來兒子面對她的離去,不要驚慌,也告訴大家,很多事應該及早安排,幫助留在世上的人穩定從容,生死兩相安。●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https://pse.is/3uraub(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3 癌症.飲食與癌症
乳癌化療能吃及不能吃哪些水果,木瓜、香蕉可以嗎?乳癌患者吃水果秉持6原則
乳癌化療可以吃什麼水果?有些人罹癌後,就會開始積極查找詢問,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以利抗癌。不止乳癌,大部份癌症的飲食原則,都建議避開生食及不健康的加工食品、高熱量、高脂肪、高油鹽糖的食物;盡量以「均衡飲食」為原則,食物選擇要全方位,不偏重哪一種食物。乳癌患者術後飲食重點為低脂、高纖、高蛋白。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未加工豆類、蔬菜、水果、糙米飯、全穀類等可多吃;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雞鴨皮、豬皮等要盡量少吃,多吃豆魚蛋肉奶類等優質蛋白質。每天也須攝取足夠水分,以促進代謝因化療殘留體內的化學物質。對乳癌患者來說,沒有哪種水果最好,但每天可至少選一種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柳丁、芭樂等。或含維生素A的水果,如蕃茄、木瓜、芒果等。乳癌可以吃木瓜嗎?可以吃香蕉嗎?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林慶順教授曾在2019年發表「木瓜,豆漿,乳癌不能吃?」一文,回覆網友提問「是否乳癌患者不能吃木瓜(其說法是木瓜含有類雌激素,會促進乳癌細胞生長)?」林慶順解釋,不管是「木瓜含有類雌激素」,或是「木瓜會促進乳癌細胞生長」,或是「木瓜可以豐胸」等說法,醫學文獻裡都沒有如此記載。因此不管是乳癌患者不能吃木瓜、或木瓜能抗癌的說法,都是瞎編的謠言。此外,當患者化療有黏膜發炎、口腔疼痛症狀時,一些軟性的水果如香蕉、木瓜等,此時反而適合吃。乳癌可以喝牛奶嗎?乳癌治療患者需要高蛋白食物補充營養,牛奶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當然可以喝,優格、優酪乳、起司等也可適量攝取,但都建議選擇低脂的。另外,如果你本身對牛奶過敏,就是喝了會腹瀉,則可用豆漿加蛋取代。乳癌有什麼不能吃的水果?基本上,乳癌患者並沒有哪種水果不能吃,新鮮、當季、帶皮清洗過的水果才是重點。乳癌患者吃水果6原則1.盡量選擇帶皮水果:食用前務必將外皮洗淨後去皮食用,以免農藥殘留。2.避免果汁和果乾,尤其是高糖分的果汁。但化療若口乾時,可含冰塊、或飲用淡茶、檸檬汁。3.選購當季盛產食新鮮蔬果。4.水果要適量:雖然乳癌患者要多吃高纖蔬果,但也不是吃愈多愈好,每天約吃2份。5.化療如出現腹瀉副作用時,可先暫時限制含纖維量高的水果。6.沒有哪種水果最好,七色蔬果要均衡攝取。【資料來源】.乳癌防治基金會.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奇美醫院衛教資訊網.天主教耕莘醫院.國泰醫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22 養生.聰明飲食
冬至吃湯圓 譚敦慈建議先吃一碗「這個」助消化!吃湯圓注意8件事
今天(22日)是冬至,習俗上要吃湯圓。但湯圓是糯米做的較難消化,譚敦慈建議,吃湯圓前吃碗蔬菜更好消化。她並提醒,有胃部疾病、糖尿病以及三高病人,湯圓淺嚐即可,千萬別吃多。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在臉書發文指出,湯圓美味好吃,大人小孩都喜歡,但吃湯圓前吃碗蔬菜更好消化、更健康。她提醒大家,吃湯圓應注意以下8件事。吃湯圓該注意8件事1:吃湯圓最好睡前3小時前吃完同時要專心小口吃,儘量不要一邊看電視或是做其他事情一邊吃,以免增加噎住的危險,老人小孩吃湯圓要有人陪伴2:胃部疾病、糖尿病以及三高病人湯圓淺嚐就好(儘量勿超過兩顆包餡湯圓)並減少飯量,吃湯圓前先吃一碗青菜及適量蛋白質食物3:包餡湯圓含磷量高,洗腎病患勿忘與結磷劑並食。4:湯與湯圓分開煮(先用一大鍋水把湯圓煮熟撈起並將水倒掉,再煮另一鍋水加湯圓)。5:包餡湯圓湯勿再加糖,湯圓煮好約65度c就可以吃,冷湯圓較難消化6:鹹湯圓的湯儘量勿加油蔥或爆香,可多加青菜、金針菇等以增加纖維攝取。7:小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止人工色素8:吃湯圓後若難消化可以吃些當季盛產的木瓜。【資料來源】.《譚敦慈》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22 養生.人生智慧
72歲婦住院無人探視輕生,子女反告醫院過失,法院這樣判!一個人的老後該準備什麼?
大陸一名婦人因住院無子女探視,遂在醫院內輕生死亡。沒想到子女卻反指控醫院管理不當、存在安全漏洞,對醫院求償。最後法院判決認定醫院存在管理不嚴的過失,但並非主因,因子女也沒有盡到子女看護的孝道義務,醫院僅需付10%的賠償責任。生病住院子女不探望 婦竟跳樓久病無孝子,在現今的社會不能說是常態,只能說不是奇聞!根據陸媒報導,今年二月,重慶一名72歲付姓婦人生病入院,但子女都沒人去探望,婦人只能請自己的陳姓乾表妹來照顧她,老婦向她哭訴,自己的3個兒子1個女兒都不管她,她曾在家裡多次自殺沒成功,這次生病也不打算治療了,乾脆一死了之。陳女本以為老婦只是心情不好說說而已,但也將其心聲轉達給婦人的大女兒,但大女兒仍沒當回事,也沒有告知其他兄弟姐妹去探望。沒想到老婦真的在住院第3天傷心過度跳樓自殺。最後老婦的子女們終於在婦人輕生後出現了,但他們卻認為醫院存在安全性漏洞,為何當他們母親在走廊裡徘徊時,竟沒有任何一個護士、醫生發現異常而阻止她,因此他們要求醫院賠償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各項損失49萬餘元人民幣(約台幣216萬)。華陰市人民檢察院判決結果,在醫院方面的責任,法院認為事發當日婦人在醫院樓道裡多次徘徊,期間醫院無人發現異常情況,從而喪失了阻止悲劇發生的機會,因此確實存在管理不嚴的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婦人會跳樓自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醫院方面的過錯並非主因,且不能排除如醫院採取有效措施仍無法改變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婦人子女缺乏關心和照顧,導致婦人因感受不到子女關懷感到精神崩潰,因此亦需對其死亡存在一定的過錯。最後酌情認定醫院僅需承擔10%的賠償責任。養兒防老還是妨老?子女奉養父母是絕對的責任嗎?華人觀念認為養兒防老,父母將孩子養育成人,以後子女也應該要孝順父母,負起扶養父母的責任。但真的是這樣嗎?先從法律面來看,根據我國民法第1114條規定,下列親屬,互負扶養之義務:一、直系血親相互間。二、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三、兄弟姊妹相互間。四、家長家屬相互間。但這是說不管在什麼狀況,子女都要無條件扶養上述這些人嗎?根據民法第1117條.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簡單來說,當一方不能維持生活(例如沒錢支付生活開銷、沒固定收入),且沒有謀生能力的時候(例如有身心障礙或重大疾病等,或無法再勞動),另一方就對他有扶養義務。不過這仍有些但書,不是絕對,法律細則不在此討論。所以,在理性面當然可以認為這樣的關係最好最完美,但現今社會有太多複雜的因素,導致現代愈來愈多人覺得,養兒不必「防老」,只要不「妨老」就好。一個人的老後 備好「五寶」老後病後就算有子女探視,也未必全是幸福的!在父母病榻前爭產、或不讓久病父母拔管的事,也是時有所聞。曾出版《獨老時代》、日本一位專門書寫單身生活的松原惇子認為,人們對「孤獨死」的觀念應該改變。一個人自在、從容地面對死亡,不必擔心被趕到的家人要求醫院施予不必要的急救措施,有時也是一種幸福。因此,不管有沒有子女,重點在於,每個人都應超前佈署自己未來的人生,無論是培養興趣或是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伴侶。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曾受訪指出,台灣也是高齡社會,兩年後更為超高齡社會,大家對於年長者的身心、健康應更加關注。而年長者面對老年生活也應準備好「五寶」,包括老身、老伴、老友、老厝、老本,因此要維持身體健康、身邊有人陪伴、又有可以聊天的朋友,有自己居住的房子,以及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老年生活退休金,至少可以不為生活煩惱,憂鬱自殺不來找。就算生病了,沒子女探望,但有老本應付醫療支出,有朋友相伴支持,就算一個人但有堅強的心理素質,相信也能平靜走完人生。【資料來源】.微博 .全國法規資料庫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12-19 醫療.泌尿腎臟
選擇腹膜透析自由度高,省時、不綁住家人,腎友趴趴走還能奉獻族人
居住在偏遠的屏東縣來義鄉,不管去哪都依賴姐姐接送的洪小姐,是13年的資深腎友,血液透析8年期間,每週三次的洗腎通勤,不僅消耗自己的時間,也直接綁住了姊姊的生活。面臨二度洗腎人生的她,希望可以為自己和家人多想一點,尋找最適合自己與家人生活的治療方式。「若在家用腹膜透析洗腎,不僅省下通勤時間,還能減少姐姐負擔,自己的時間更多,還能到果園幫忙姊姊工作,如果真的需要再次洗腎,我想嘗試腹膜透析。」洪小姐的主治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李文欽表示,像洪小姐這樣主動思考評估自己生活,提出需求的患者不多,原因是大眾對洗腎常存在害怕或誤解,一聽到洗腎,不免先抗拒、徬徨了起來。但其實,洗腎只是生活中「多一件事」,而不是生活中「只有洗腎這一件事」。健保署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中,在針對處在慢性腎臟病5不同期別的腎友進行各項照護衛教。李文欽分享,在末期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療法的選擇議題,其實沒有限定在何時啟動討論,但一般約在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的時候開始。李文欽說,或許這些治療模式的介紹可以藉由多元的衛教方式,讓腎友更早就開始了解。因為在沒有急迫壓力下進行衛教,除了降低緊急時刻腎友和家屬六神無主的情況,也可以讓雙方在醫病共享決策(SDM)時的知識更對等。他也建議腎友或家屬,可以從腎友本人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生活面向多思考,如現行生活改變(食衣住行)、維持工作、未來疾病治療認識、自身原有疾病現況等,多方考量後可以做出對腎友最適合的選擇。李文欽說,洪小姐主動表明想採取腹膜透析,但多年前曾因剖腹產擔心腹膜沾黏,被當時的醫師拒絕過,面臨二度洗腎,她從居住環境、交通等因素思考,更不想增加家人負擔,再次跟醫師表達,希望使用腹膜透析。後來在長庚腹膜透析團隊的協助下,已順利腹膜透析2年多了。在專業護理師的指導下,不僅在家自行換液順暢,透析效果穩定,每月回診一次,比起過去每週三次到醫院洗血液透析,開始腹膜透析後除了省下往返時間外,每月只需回診一次,相較過去血液透析每月至少需到透析診所12次,還能享受自在的家庭生活,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熱情的洪小姐還主動跟李文欽說到,她的家鄉還有村民需要幫助,要不要到她家走走,也因此,高雄長庚腎臟科今年在院方的支持下展開公益計畫,走進偏鄉部落照顧民眾。洪小姐受邀上台分享自身經驗,還擔任族人的翻譯人員,協助醫療人員衛教宣導。她開心地說「我那一村的老人家生病,都是我在開導的啦!洗腎哪有這麼可怕,我還會去小琉球喝喜酒,搭飛機去澎湖玩呢」。現在的她,不只是部落的超級翻譯機,協助族人與醫療團隊溝通,還過著不只是洗腎的生活。李文欽笑著說:「洪小姐才是促成這個計畫的女主角。」不僅如此,在實際走訪山區之後,李文欽也呼籲像腹膜透析這樣的居家醫療,確實能夠讓偏鄉腎友不再因天災路斷,颱風暴雨而中斷治療。這個計畫明年還會繼續努力,為偏鄉的民眾和腎病患者帶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什麼是腹膜透析(PD)?腹膜透析是在腹部放入一條細細的導管,將透析液經由導管注入腹部,利用血液和透析液濃度差的原理,藉由腹腔微血管進行交換。最後再將「髒的透析液」引流出肚子,換上新一袋透析液至腹腔,循環以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水分。腹膜透析分成兩種,一是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另一種是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兩者都可以由腎友或家屬自行操作,也由於腹膜透析可自行操作,地點彈性,患者也不用一直跑醫院,生活、上班、出遊較不受影響。偏鄉腎友也不至於因一時天災暴雨受困而中斷治療。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由機器進行自動換液,利用晚上睡覺時間洗腎,白天可照常工作、生活、外出,不受影響。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每日手動換液三至四次,讓藥水在體內停留四到六小時後,再引流出來。延伸閱讀:雲端+醫護即時監測 在家洗腎也好安心!延伸閱讀:腎友真心話 居家透析更能自我健康管理
-
2023-12-14 醫療.皮膚
染髮會成禿頭、髮變白? 皮膚科醫曝真相!安全染髮注意7件事
染髮是現代人追求亮眼外表的方式之一,有些民眾擔心染髮會造成禿頭,或出現愈染愈白的現象,不過皮膚科醫師指出,染髮主要還是在頭皮表面,髮根離表面還有0.5到1公分,最多是過敏造成皮膚受損,白頭髮則是源自髮根的黑色素細胞,隨著老化、黑色素細胞「怠工」才開始變白,民眾不用太擔心。染髮劑接觸頭皮易致過敏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舉行「染髮ㄞˋ注意 食藥署教你『染髮要安全』」衛教記者會,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說,曾有消費者自行買染髮劑使用,因為過去染髮都沒有過敏的經驗,也沒有先進行皮膚測試,使用染髮劑時直接將染髮劑塗抹整頭,過程中染髮劑還接觸到頭皮、頸部、耳後的皮膚,之後這些部位開始出現癢疹,卻不以為意持續搔抓,不慎抓傷頭皮,進而造成感染、流膿。台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說,有些民眾的體質會對染髮劑過敏,就不適合繼續染髮,即便沒有過敏反應,長期染髮還是建議避免染劑沾到頭皮,如果沒有什麼激烈反應,不用太擔心會對身體產生嚴重傷害。漂髮傷髮質 藥水更可能刺激頭皮而有些特殊色要漂髮,黃毓惠表示,因為色素要先去除,頭髮毛鱗片打開過程中會有髮質受損,因為對頭皮來說,這些藥水可能有刺激性反應,產生癢感或刺激感,建議以後避免使用,或不要讓要水碰到。另還有一種標榜讓頭髮變色的快速染、泡泡染,衛福部指出,目前未核准洗髮兼染髮之產品,坊間的泡泡染也是染髮劑的一種,使用時應看清楚使用方法正確使用,不得將泡泡染當洗髮精天天使用。常染髮會成禿頭、髮變白? 黃毓惠也說,有些人擔心會不會愈染愈容易禿頭或變白,不過染劑還是會在頭皮表面,因為髮根離表面還有0.5到1公分,最多是過敏造成皮膚受損。而頭髮變白則是因為,髮根的黑色素細胞,隨著老化而「怠工」,才開始變白,民眾不用太擔心。安全染髮注意7件事要安全使用染髮劑,食藥署醫粧組科長張家榮提醒注意以下7件事:1.選購有許可證字號及完整標示的染髮產品,特別要看清楚產品外包裝是否有含藥化粧品許可證字號,如衛部(署)粧製字第○○○○○○號、衛部(署)粧輸字第○○○○○○號及衛部(署)粧陸輸字第○○○○○○號。2.使用前務必看清楚染髮產品標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塗抹方式使用,避免接觸頭皮,不可以用洗髮搓揉方式進行染髮。3.使用前要留意頭髮周圍的皮膚及頭皮是否健康,有傷口時千萬不要染髮。4.每次染髮必須間隔3個月以上。染髮前後7天內不要燙髮,因為不管染燙,毛鱗片都會張開、受損,可能會因為過敏反應影響頭皮。5..染髮劑不能使用在眉毛、睫毛等部位;剛修臉或替臉後,也應避免使用染髮劑。6.不要同時使用不同廠牌的染劑。7.可能懷孕或確知已懷孕婦女更不建議染髮,以避免不可預知的風險。(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3 醫療.骨科.復健
健身網紅Peeta葛格練後空翻「脖子直接著地」 骨科醫喊危險曝嚴重後果
知名健身網紅Peeta葛格,今自曝「頸椎裂開」,主因是日前在健身房練習後空翻不慎,脖子直接著地。他也貼出練習影片,脖子著地後他完全無力起身,直接躺平在原地,一旁友人上前協助。他說,目前頸椎裂開,需要套上護頸休息三個月,還可以活動,還活著,但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後空翻不慎恐傷頸椎 若著地斷裂極可能癱瘓長庚醫院骨科部副部主任賴伯亮說,後空翻是一項危險的練習,如果沒有教練在一旁協助,或是練習許久,但地板未鋪有軟墊,一不小心就可能傷害到頸椎。後空翻若是脖子直接著地,輕則頸部劇烈疼痛,再嚴重一點骨裂壓迫到神經,會造成四肢麻痹,如果頸椎直接斷裂,甚至極可能癱瘓。賴伯亮表示,過去造成頸椎受傷最大宗的原因為「機車車禍」,早年騎車未強制要求佩戴安全帽,騎士出車禍時,撞擊力強,若頸部直接著地,極可能直接斷裂,造成終生癱瘓。他近期收到頸椎裂開的案例,是一位年僅16歲的少年,在游泳池池畔跳水,泳池深度僅有一米,他一躍而下,頭直接撞到池底地板,同樣造成頸椎裂開。頸椎輕微骨裂會自我修復 但後續使用不當易再次受傷賴伯亮說,頸椎總計有七節,最常斷裂的部位是第二節頸椎,如果是輕微骨裂,僅需要配戴頸圈,靠自己漸漸修復,不過裂開一次之後,後續使用頸部力量不當,再次受傷機率就會增加;若骨裂有壓迫到神經,則需要開刀取出壓迫神經的組織,為脊髓神經減壓,並放置墊片,維持頸椎的功能,後續則需要透過復健,慢慢恢復功能。賴伯亮提醒,現代人大多為低頭族,頸部功能相對於非低頭族群脆弱,如果遇到撞擊,傷害恐會比預想的嚴重,應格外注意小心,避免危險的練習或運動。
-
2023-12-13 養生.聰明飲食
麻油雞用「麻油煸薑」恐傷身!譚敦慈:麻油「這時間」再下鍋才安全
市售油品百百種,如何正確用油,可是一門大學問。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很多人覺得「吃油會產生邪惡」,但不吃油會產生很多問題,皮膚容易老化、暗沉、沒光澤,有研究發現,在減重期間如果沒有吃油的話,情緒較難以控制,且容易便祕,因此適量油脂攝取非常重要,但絕對不要「一油到底」。不同的油脂有不同的發煙點,尤其現在天氣轉涼,許多人喜歡來一碗麻油雞暖身,有些店家煮麻油雞時火光四射,聲光效果十足。譚敦慈坦承,很怕看到麻油雞這樣煮,麻油的發煙點為177℃,烹調在火很大、鍋很熱時用麻油煸薑,不僅會產生油煙,油脂產生變化,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其實只要改變放麻油順序,情況就會不一樣。「麻油煸薑」,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有些人烹煮麻油雞,習慣先熱鍋,然後倒入麻油,等麻油冒出油煙,再把薑丟入鍋煸一下,之後丟雞肉,再倒酒下去,這時鍋中就會出現熊熊火光。譚敦慈指出,麻油不耐高溫,若用這樣的高溫烹調方式,麻油一下就超過發煙點。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健康」網站資訊,一旦油脂超過發煙點,常會變苦、營養流失,且會產生油煙,當這些油煙進入人體,自然帶來不利影響。為了避免麻油從健康好物劣化成傷身小惡魔,譚敦慈建議,煮麻油雞時,可先用苦茶油、玄米油或葡萄籽油等發煙點較高油脂煸薑,這些油脂發煙點往往超過200℃,油質相對穩定,用油煸薑後,再把雞肉放下去,加水的同時再放麻油,這時鍋中溫度下降至177℃以下,便可保留麻油原味,麻油中的健康營養成分也會充分鎖住、不流失,更重要的是,這樣較不會產生油煙,對健康比較好。選擇健康用油,要注意「這成分」的比例!譚敦慈強調,選擇適用的油品,主要取決於家中烹飪方式,很多油適合涼拌,並不適合高溫烹調,且每種油品的健康成分,也都略有差異。像她煎魚就喜歡選用葡萄籽油,因為發煙點到200℃,煎東西比較剛好。選油的原則,譚敦慈建議,可挑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率較高的油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會讓好的膽固醇上升,像苦茶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率達83%、橄欖油達73%,或芥花油約63%,都是很不錯的油品選擇。如果選用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葵花油、大豆油等,會讓好的及壞的膽固醇都上升;含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等,則會讓壞的膽固醇上升,常食用較不利心血管健康。油脂是健康飲食重要一環,對於油脂、脂肪攝取,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每人每天建議攝取3湯匙或9茶匙的脂肪或油脂,且盡量以液態植物油取代椰子油、棕櫚油、動物油等油品,這樣會比較符合健康飲食原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8 醫聲.Podcast
🎧|失智名醫徐文俊揭多重資源管道,助失智家庭渡難關
「我的母親竟然不認得我,我是每天都在照顧她的女兒,為什麼她要把我當騙子、當賊防?」無論在台灣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線上,或在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的診間,都有不少失智者的家人、照顧者面對這些問題,不知如何是好。🎧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面對照顧者所湧現的種種委屈、無奈,徐文俊除了不捨,也常提出不少具體建議、靈性照顧解方,期待幫助照顧者、家人與失智者找到關係和解之路,也希望更多民眾了解失智者因疾病所承受的無奈、無助。失智症,不只是記憶問題!徐文俊分析,失智症有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等類型,多為大腦病變造成。有時,缺乏維生素B群,也會引發類似失智症症狀,以阿茲海默症來說,許多人認為,這類失智症只是記憶衰退問題,事實上,當一個人出現失智症,不僅記憶會衰退,認知功能、語言功能等,也都會產生變化,最常見的就是失智者因大腦認知功能受影響,導致「認不得人」,也就是無法將對方的臉孔與自己所熟知的人連結在一起。舉例來說,失智者可能對身為女兒的照顧者說:「妳長得好像我女兒,但妳不是我女兒吧?妳是誰?會不會是騙子,想騙我錢?」而照顧者、家人常百口莫辯,感覺自己的辛苦遭抹滅、忽視,特別是被當成騙子、被當成賊的時候,心情更是委屈、複雜,但對於失智者來說,那卻是最真實的感受,失智者也會為此感到困惑、無助,甚至產生防衛心理,此時,往往失智者本身、照顧者都會陷入情緒深淵,衝突也容易加劇。失智症確診、診斷後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由於失智症的症狀常隨時間而改變,且失智症的種類、原因可能有許多面向,因此正確診斷、找出真正原因,以及診斷後的支持、照護便格外重要。徐文俊強調,對於失智症的多重影響,失智症病患與家人的關係常需要重新建立、連結,這一條路並不容易,常需要更多的陪伴、理解與支持,民眾、失智者家人對於失智症的認識,也需要更深、更廣。因此,徐文俊鼓勵民眾、失智症病患家人、病患本身透過台灣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的協助,多討論、釐清自己與家人需求,並串聯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提供的各項服務與長照2.0、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等資源。目前,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提供的服務,從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諮詢服務,到「瑞智互助家庭」社區服務、Young記憶會館與Young咖啡坊等年輕型家庭支持服務,乃至每個月的家屬課程講座、團體活動等,皆讓失智者、家人依各自需求而有不同選項。創新服務,貼心滿足失智者、家屬不同需求以瑞智互助家庭為例,這樣的服務模式主要是為了兼顧失智者與家屬需求,並紓解家屬照顧壓力、減輕家庭照顧的負荷,同時也幫助延緩失智者退化。在瑞智互助家庭活動中,失智者可在安全、自在又充滿懷舊氛圍的環境中選擇、參與自己喜愛的各項活動,家屬陪伴時,也能分享、交流照顧經驗、心得,紓解長期身心壓力,在這過程中,也可逐漸形成互助支持網絡。同時,協會也發展Young記憶會館與Young Coffee等年輕型家庭支持服務,也讓許多年輕型失智者、家屬有了家的感覺。其中,Young記憶會館主要服務對象為65 歲以下經醫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者及其家屬,所提供的服務則包括諮詢服務、失智症活動服務,包括輕中度失智者課程、中重度失智者知覺統合課程等,以及家屬支持活動、家庭活動與Young Coffee等。Young Coffee是每周六由失智者擔任店員的咖啡坊,透過服務的過程,增進與社會的互動及成就。藉由工作步驟分析、標準化作業流程,並依失智者能力、個性進行不同工作任務。並經過多次練習、修正及熟悉工作模式,且在最少的提醒、協助下完成工作,失智者也可從泡一杯好咖啡等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在接待的過程中,民眾更可以認識年輕型失智者的多元樣貌與獨特價值。關注失智症政策倡議,全方位守護失智者權益不僅如此,台灣失智症協會也長期關注失智症政策倡議,舉例來說,像「金融無障礙和友善服務」的推廣,就是重要環節。當失智者到銀行辦事情,可能表達不清楚,或反覆詢問、忘記對話內容,而行員常不知如何應對。今年,台灣失智症協會便與許多金融單位進一步討論如何促進「友善失智金融實務工作」,讓行員了解失智者所面臨的一些障礙,共同演練、研擬提供支持、協助的方法與流程。另外,台灣失智症協會也積極提倡、守護失智者的工作權,這幾年,協會與各地種子講師已至全台80個以上的企業組織,幫助超過5,000位職場主管與職員認識失智症、以及有助於失智者留任或就業的各項資源、友善措施。無論您是失智者或失智者家人,都歡迎與協會團隊分享服務使用經驗與回饋,或是討論關注的失智議題,如此各項政策及服務發展才能更貼近失智家庭的需求。徐文俊也希望失智症者、失智者家人可以多運用上述各項資源,並得到更多支持力量。徐文俊小檔案現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雙碩士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科主任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聖保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Podac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台灣失智症協會
-
2023-12-07 癌症.血癌
兇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標靶治療現曙光
電影主角突然罹患癌症,最常聽到的就是血癌。其實,血癌分很多種,其中約有三成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情來得又急又猛。尤其是年紀大、有心肺等共病症的病人,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只能做支持療法,平均存活期只有3-6個月。幸好,目前已有精準的標靶藥物,療效很好,可為這群病人帶來福音。骨髓幹細胞基因突變致癌 血球細胞減少易出血人體造血幹細胞可分為骨髓幹細胞跟淋巴幹細胞,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骨髓幹細胞基因突變,產生惡性癌化現象。正常骨髓幹細胞會一分為二,一個是有再生能力的幹細胞,一個是往下分化成熟細胞能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失去往下分化的能力,導致癌細胞過度增生。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志丞解釋,正常往下分化成熟的血球細胞,包括中性球可對付感染,紅血球會攜帶氧氣,血小板幫助止血等。細胞若失去往下分化能力,會導致正常血球數量減少,發生出血、感染、缺氧、疲倦等症狀。因為癌細胞非善類,還會在血液四處亂竄,甚至跑到肺、腦、肝臟,破壞器官的功能。疾病風險高低決定治療策略 化療是標準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依染色體及基因表現,可區分為低、中、高風險,低風險治療成功率高,高風險的成功率低,容易復發,因此是根據疾病風險來制定治療策略。目前血癌的標準治療是化療,不過要視病人的年齡、體能狀況,及共病症如心、肝、肺臟功能異常等條件,決定是否適合做積極的化療。陳志丞指出,年齡低、無共病的病人適合做化療,第一階段會先做「誘導性化療」,療程約是七天,目的是把骨髓的癌細胞盡量清空,讓殘留正常細胞慢慢恢復,造出健康的白血球、紅血球、 血小板。誘導化療成功後,骨髓中可能還有一點點殘留癌細胞,若是沒有徹底摧毀,等到春風吹又生,癌細胞大軍捲土重來會前功盡棄,所以接下來要做第二階段的「鞏固化療」,將癌細胞一舉殲滅。低風險的病人做鞏固化療即可;中風險的鞏固化療,可以選擇是否加上異體幹細胞移植;高風險復發機會很高,除了鞏固化療還要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年齡大或有共病症對化療難以承受 BCL-2標靶藥物來接手針對年齡大、體能差或有共病症等病人常難以承受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只能接受輸血或使用低劑量化療等支持性療法,因此存活時間很短。陳志丞說,這幾年醫學突飛猛進,已有標靶藥物BCL-2抑制劑問世,可合併低劑量化療或去甲基化藥物治療,治療效果佳,為體弱的AML病人帶來曙光。陳志丞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標靶藥物,除近年廣為使用的BCL-2抑制劑外,還有針對FLT3、IDH1、IDH2等特定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帶有這些特殊基因的病人也可以考慮使用。標靶副作用在腸胃道 腫瘤溶解症候群要小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人化療常見的副作用,有掉髮、嘔吐、噁心、出血、感染等,另外,藥物經肝腎代謝也可能會引起肝腎功能異常。至於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發生在腸胃道,有噁心、腹瀉等症狀,病人症狀不會太嚴重。不過,陳志丞提醒,標靶藥物效果太好,癌細胞很快死亡時會釋放毒素,這些毒素要經過腎臟代謝,若來不及代謝會形成「腫瘤溶解症候群」,發生急性腎衰竭、鉀離子升高,電解質不平衡等。因此,用藥時要很小心,要逐漸增加藥量,並適時調整及密切監測。原文連結:https://knowledge.ecancer.org.tw/knowledge/treatment_care/physiol_prescription/hug98
-
2023-12-06 癌症.食道癌
「灌籃高手」主題曲主唱,抗癌半年逝!不當飲食習慣易致食道癌 譚敦慈:日常一行為比染髮還毒
曾為電影版「灌籃高手」演唱主題曲〈LOVE ROCKETS〉、日本搖滾樂團The Birthday的主唱CHIBA YUSUKE,因罹患食道癌11月26日病逝,享年55歲。今年4月底,樂團「The Birthday」才在官方推特發表聲明,主唱CHIBA YUSUKE因罹患食道癌需要專心治療,所有的公演活動及之後預定所有演出全數中止。不過沒想到才治療半年多,就傳出不幸癌逝的消息。不當飲食習慣是食道癌主因 喝熱湯比染髮還毒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食道癌位居男性十大癌症排名第5名。統計數據也指出,男性得食道癌的風險是女性的3倍,主因是不當飲食習慣所致。所謂的不當飲食習慣,包括抽煙、喝酒、嚼檳榔、喝滾燙的湯或茶(攝氏50至60度)、吃太多重口味醃燻燒烤、醃漬食物等,這些習慣會反覆刺激食道,使黏膜增生出異常癌細胞。尤其我們日常最常犯的錯,就是喝熱湯或熱茶卻不以為意。長庚醫院臨床護理師譚敦慈日前出席聯合報「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退休力論壇,在回覆民眾詢問染髮是否不健康的問題時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熱湯比染髮還毒,亦即喝熱湯比染髮更危險更易致癌。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超過攝氏65度以上的食物、飲品可能刺激食道黏膜,長期吃高溫燙舌程度的食物,恐會造成食道黏膜病變產生癌化,大幅提高得到食道癌的機率。此外,有食道癌家族史、曾罹患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等頭頸癌患者,也容易罹患食道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下咽癌患者,終其一生會罹患食道癌,還有體內缺乏代謝酒精酵素乙醛去氫酵素(ALDH2)的人,喝酒容易臉紅者,罹患食道癌風險更增加50倍。食道癌是無聲癌症 3症狀出現速檢查醫師提醒,食道癌是無聲癌症,一旦出現「吞嚥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症狀,加上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茶湯等習慣者,應盡速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早確診治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曾受訪指出,食道長約20到25公分,一旦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起初是固體白飯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卡卡,最後連喝湯水都不順暢。後續咳嗽、清痰動作、身型明顯消瘦也伴隨而來,當症狀明顯就醫時,就大多是食道癌中後期,「此時患者根本吃不下,只剩骨頭與病痛的折磨。」如何預防食道癌要遠離食道癌威脅,國健署提醒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相當重要。如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則可透過消化道內視鏡與病理切片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超過兩周感到食不下嚥,應盡早就醫釐清病因。預防食道癌6招1.戒菸、酒(特別是濃度高的烈酒)、檳榔。2.避免食用滾燙食物及茶湯。3.少吃煙燻燒烤類、醃漬食物、含亞硝酸鹽食物(如香腸、臘肉等)。4.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5.積極治療可能會誘發食道癌的上消化道疾病,例如:胃酸逆流、食道憩室、食道失弛張症、食道灼傷狹窄等,做好疾病控制。6.有菸酒與檳榔史要定期健檢,有頭頸癌或口腔癌病史者需定期追蹤檢查。》看完整疾病百科/食道癌【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05 醫聲.癌症防治
打擊新國病!肺鱗癌喜迎健保給付國際標準治療 醫界提醒:肺腺癌才是「重中之重」
肺癌為目前國內發生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成了威脅民眾健康最大的「新國病」,其中,肺鱗癌過去大多只能選擇20年前的傳統化療,晚期病人通常活不過一年,所幸在醫界、病友團體極力呼籲下,健保署宣布本月起放寬給付晚期肺鱗癌患者的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一線給付,讓弱勢癌友看見「生」機,醫病均肯定健保署的有感施政。然而,改善肺鱗癌治療只是打擊肺癌的一小步,病人數最多的肺腺癌才是肺癌中的「大魔王」,特別是無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權益長期以來未受重視,相較於健保投入大量資源引進一代接一代的標靶藥物,這群不適用標靶治療的病人,最需要的第一線治療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免疫藥物合併化療,醫病期盼健保給付下的肺腺癌也能盡速跟上肺鱗癌的腳步,讓這群人數最多的弱勢肺腺癌家庭不再被遺落。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指出,大多數的肺鱗癌患者沒有腫瘤基因突變,因此沒有標靶藥物可使用,所幸他們對癌症免疫藥物的反應還不錯。他進一步分享,自己就曾遇過一名第四期的肺鱗癌患者,腫瘤太大無法手術摘除,透過加入臨床試驗的機會,接受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後腫瘤縮小,再由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目前已維持2到3年都沒復發。「病人如果沒加入臨床試驗,過去要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光是免疫藥物的費用一年就高達上百萬元!」吳強調,晚期肺鱗癌患者因治療落後許久,常活不過一年,醫界和病友團體一再替癌友發聲,健保署也從善如流,本月起給付第一線的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值得肯定。對此,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健保署理解病友迫切期待,考量肺鱗癌尚無有效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相對於有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整體治療效果及存活落後很多,傳統的化學治療效果也有限。而第一線使用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相較於化療單用,可延長存活期約5.6個月,也因此,該署針對肺鱗癌患者放寬給付條件,預估年約300名患者受益。一個治療一個希望,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強調,健保財務困境大家都知道,今年肺鱗癌健保署願意給付用癌症免疫藥物合併治療於第一線治療實屬不易,基金會曾進行1,255個癌友家庭照護調查,有6成5癌友自費使用新藥,2成會超過百萬元,3成5的癌友要放棄工作,也有不少家屬得調整工作型態,因此,病團非常感謝政府對癌友家庭的支持,也盼政府不能止步於此。面對肺癌的兇猛威脅,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日前皆同各大肺癌相關醫學會代表,提出政府應成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楊院士強調,要提高肺癌存活率,除低劑量電腦斷層公費篩檢找出更多早期肺癌患者外,精進晚期肺癌的治療勢在必行。肺腺癌是肺癌當中病人數最多的型別,這群患者能否得到妥適治療,對提高肺癌存活率非常關鍵。根據美國癌症治療指引,沒有驅動基因的肺腺癌,第一線首選治療為癌症免疫藥物或癌症免疫藥物加化學治療,但目前健保對晚期肺腺癌,絕大多資源仍投注於「有腫瘤基因突變者」的標靶治療上,「無腫瘤基因突變者」的治療仍舊在原地停滯不前,這群病人得忍受連續化療失敗的折磨,才有機會第三線治療單用免疫藥物,遠遠落後國際治療指引。台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楊志新指出,化療效果因人而異,病情控制率約五成,不過,這群沒有驅動基因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根據國際治療趨勢,就是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加上化療,才有機會提高存活率。對此,蔡麗娟憂心指出,癌症治療因健保限縮給付或晚給付而未符合國際治療指引,這不只是病人用藥可近性的問題,長期下來,更將導致我們沒有國際臨床試驗的標準病人,現在新藥研發速度飛快,台灣未來加入臨床試驗的機會將逐漸減少。蔡淑鈴指出,提高新藥可近性及照顧更多病患,一直是健保署努力的方向,癌症治療資源雖然多以標靶藥物為主,但若沒有驅動基因患者的新藥治療,只要有科學實驗的數據可以證明,都可向健保署提出申請,健保署會努力在有限的資源下,做最大效益分配,朝藥品給付能與國際指引接軌之方向辦理,希望在有限費用下照顧更多的人。
-
2023-12-05 醫聲.醫聲要聞
醫療團隊織成一張網 抓住走過生命幽谷的患者
醫療是需要團體合作,國內腎臟移植權威團隊林口長庚醫院及獲得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的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藉由團隊的力量創造了最佳的醫病平台⋯⋯●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 為感染者張開大網抓住病人愛滋病患者小賴娓娓道來,「個管師是陪著自己成長的人,陪我走過被告知得到愛滋病的無助及恐慌,是比家人還要親密的關係⋯⋯」在談話過程,小賴偶爾望向坐在旁邊的台大醫院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個管師陳伶雅,看得出來雙方充滿互信的基礎。小賴是在小年夜被告知罹患了愛滋病,在大家團聚歡欣的年節,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閃電,帶來驚恐與不安,在徬徨無助的時候,若有人能即時接住自己,那結局往往會不同,而台大醫院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就是這張大網,網住了搖搖欲墜的感染者。小賴及醫療團隊成員10月28日在第一屆「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控制論壇」中,分享醫療團隊如何與病人合作,帶給愛滋感染者最大的幫助。小賴認真地說,愛滋病是許多感染者第一個慢性病,我們離不開醫院及醫師,醫療團隊的全人照顧讓我開始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接受它是邁開新生活的第一步,而這個關鍵就是個管師,小年夜時是個管師撐住我,當我非常痛苦不知要如何告知性伴侶時,個管師告訴我『不用糾結傳染別人或是被傳染,怎麼樣都是要面對,我們都是走在路上的人了⋯⋯』。感染者治療一週測不到病毒 心安神定有信心走未來路 這些話就像定海神針,再加上治療一週後,愛滋病毒就檢測不到,讓小賴只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接受愛滋病的存在,台大醫療感染科主治醫師劉旺達解釋,愛滋病的治療已大幅進步到U=U,就是血液中的愛滋病毒已低到測不到,即使進行無套性行為仍不具傳播力,這樣的科學數據對患者而言,就是最強的定心丸。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洪健清認為, U=U代表的意義,還包括愛滋病患者常被提醒你是「傳染者」,但當病毒低到測不到,那就不用擔心自己成了感染源,已經正常的跟一般人一樣,可以減少患者被烙印標籤或歧視。「我非常幸運遇到這麼好的醫療團隊」小賴感恩的說。陳伶雅說,愛滋病患者在確診後就像是開啟人生的第二段奇幻旅程,多數患者第一時間仍是害怕恐慌,光勸他們來醫院可能就花費很多時間,不少感染者會覺得去醫院治療,隱私會曝光,有更多人知道自己是愛滋患者,即使願意就醫,看到醫師可能連問題都沒辧法問,因此個管師就成了愛滋病患的代言人。醫療團隊營造友善環境 跨領域全人照護個管師就像是一根浮木,讓患者緊抓不放,陳伶雅說,個管師就是針對患者每個治療階段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供最實際的解決方案,目標就是讓患者留在醫療團隊這個大家庭裡,只要患者定期追蹤服藥,病情控制穩定就能維持長久的健康人生,因此,團隊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劉旺達醫師認為,台大團隊營造了可以讓感染者信賴的醫病關係,讓疾病回歸疾病本身,並非是誰做錯了事所以才得病,感染者除了擔心被指責、隱私曝光,還得承擔「我還可以活多久,我會不會死掉?」身心相當煎熬,台大團隊理解也支持感染者,這也是感染者被「接住」的價值體現。洪健清也提醒,看待醫療不需要批判,要減少一些行為上的傷害,讓病人接受治療才是最好的結果。劉旺達心有所感地說,感染科醫師成為病患的家庭醫師,他們會和我們合作一輩子,病毒可以很快的控制下來,但未來要面對的是老化及共病、癌症等議題,伴侶、照顧者要怎麼認識愛滋,都需要共同陪伴,「我們會是他們第一個想到的醫療夥伴。」目前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提供跨領域、跨科別全方位的照護,除了醫療端有不同科別的醫療提供外,合作夥伴也很多元,從民間到政府單位,包括感染者團體、同志團體及官方機構,團隊成員也會參與各類組織的運作,爭取患者最大的權益。●林口長庚腎移植團隊 與病人合作創造雙贏「腎移植後,若好好保養按時吃藥,生活作息正常,移植後10年的器官存活率大約6成,我們有患者可以達到40年之久。」林口長庚一般泌尿及腎移植科主治醫師王敘涵指出,台灣腎移植成功率很高,但要持續維持器官功能就必須靠醫病間的配合了。移植後面對得來不易的新生活,腎移植患者林先生非常珍惜,「剛移植後一天要吃十多次的藥,為了怕自己忘記,還會設鬧鐘提醒自己,我也改掉自己無辣不歡的習慣,飲食上清淡許多。」病友團生命之光 LINE群解答150人的疑難雜症林先生是移植腎友病友團生命之光的會長,101年林先生腎衰竭開始洗腎,直到108年獲得大愛捐贈,從排隊登記接受器官捐贈開始,他就和林口長庚腎臟移植團隊有緊密的接觸,移植後加入生命之光團體,開始服務移植腎友。生命之光會與醫療團隊定期舉辦講座,每年有兩次的聯誼活動,還會揪大家走出家門參加器捐路跑。在150人的LINE群組裡,群組裡的成員會互相分享自己移植後遇到的問題,從如何吃到疫苗怎麼打,這些訊息看似簡單,對患者而言是解決生活困擾的好方法,讓移植者可以恢復正常的第一步。醫療團隊螺絲釘 協調師貫穿移植第一線 林口長庚除了支持病友團的成立外,本身的移植團隊成員也是國內各領域的權威專家,其中較被人忽略的就是器官移植協調師,他們就像是小小螺絲釘,卻發揮關鍵的力量,長庚團隊的協調師分為勸募端及移植端。勸募端從推廣善終的概念開始,站在捐贈者家屬的立場,與各個醫療團隊溝通協調,並同時讓捐贈者家屬了解手術,並減少家屬的焦慮,這是勸募協調師最神聖的工作。移植端則著重在整個親屬移植及大愛移植過程中,扮演貫穿整個移植的第一線人員,尤其移植手術與一般手術不同,協調師必須從術前評估開始,到登錄移植後的回診追蹤,直到順利接受移植手術後的關懷。建立醫病有效溝通平台 解決病患及家屬的需求林口長庚腎移植團隊協調師陳儷娟指出,協調師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整體而言,我們就是照顧捐贈者及受贈者手術的前中後,及解決家屬的問題,為了讓醫病可以更有效溝通,移植後我們會給24小時的聯絡電話,讓病患及家屬可以找到詢問的窗口,像疫情期間就解決很多病患關於疫苗及抗病毒藥的問題。」而陳儷娟也提到目前腎移植的趨勢,九成為活體捐贈,也就是親屬是捐贈者,但捐贈前的評估就有三成會因為法規的問題被刪掉。王敘涵補充說明,對於親屬間的捐贈,「我們會有公正的第三方進行倫理委員會的評估,同意後才會開啟捐贈的流程。」
-
2023-12-05 焦點.食安拉警報
「魔芋爽」含蒟蒻是健康零食?醫警告:高鈉恐釀心血管疾病
中國大陸進口的食品「魔芋爽」,在小學生間流行,有小朋友「躲到廁所也要吃」,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說,人在其他食物中也會攝取到鈉,不建議攝取過多高鈉食品,而這類食品小小1包的鈉含量就逾200毫克,孩童如攝取過多高鈉食物,也可能有高血壓風險。屬於重口味加工食品的「魔芋爽」受到歡迎,在超商、電商平台、連鎖賣場及美式賣場等通路都買得到,有國小老師因為其添加物過多、鈉含量高,擔憂影響腎臟而禁止學生吃,但小朋友卻跑到廁所偷吃。小包裝一包鈉含量就超過200毫克「魔芋爽」主要成分是蒟蒻加上大量添加物,有不同大小的包裝,以小包裝為例,各種口味的鈉含量都超過200毫克,顏宗海表示,醫學上對於青少年或孩童的每日建議鈉攝取量,依各年齡層有不同限量,1到3歲建議1天不超過1200毫克、4到8歲不超過1500毫克、9到13歲不超過1800毫克、14到18歲不超過2300毫克。攝取過多高鈉食物恐增高血壓發生率顏宗海表示,不管兒少或成人,都不可攝取過多高鈉食物,因為容易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風險,成人建議每天不要超過2300毫克,不可長期食用加工食品,這麼鹹的食物鈉含量一定超過建議數值,青少年吃了高鈉食品,跟成年人一樣,也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衛福部食藥署指出,自111年1月1日至112年10月31日,中國「魔芋爽」共報驗144批,重量達51萬5483公斤,且輸入中國「魔芋爽」需先向國際貿易署辦理輸入許可證,再向食藥署申請輸入查驗,實際輸入量需視海關實際放行數量。財政部關務署在年初曾強調,螺螄粉、調味花生、魔芋爽等大陸製食品,均非屬經濟部公告准許輸入的大陸物品,一旦查獲虛報或走私,將依法沒入銷毀貨物及處以罰鍰。
-
2023-12-03 養生.生活智慧王
牛奶、含糖飲料都不建議裝保溫瓶?譚敦慈教怎麼清洗才乾淨!
你的保溫杯多久沒有好好清洗了呢?冬天多喝熱飲除了身體暖,心裡也感到暖暖的,用保溫杯裝飲料更可以帶來上班的好心情,但保溫瓶該如何清潔?材質又該怎麼挑選最好?最好不要裝什麼飲料?醫師與專家都給出建議。含蛋白質、含糖飲品,一個上午就要喝完。冬天到了,許多人習慣上班前帶上一杯熱咖啡溫暖上班的心情,裝在保溫杯裡還能讓熱飲陪伴一整天。不過,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熱牛奶、含糖飲料」都不建議放在保溫瓶內飲用太久,最好一個上午就把它喝光,避免微生物孳生。顏宗海指出,細菌在7℃至60℃的環境下皆可孳生繁殖,醫學上稱為「危險溫度帶」,保溫杯內的冷、熱飲一開始可能都不在危險溫度帶內,但超過一個上午的時間,保溫杯內的溫度都會慢慢落在危險溫度帶上,大部分細菌例如「黃金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都可能會在這樣的環境下滋長,造成健康的危害。每天都要清洗並晾乾,縫隙處可用棉花棒清潔。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也說,除了含糖飲料不建議長時間用保溫瓶存放,「含蛋白質」的飲品,如豆漿、牛奶、拿鐵等都不建議。許多上班族工作繁忙,一杯拿鐵從早喝到晚,根據研究,放置保溫杯的豆漿,超過一個上午,細菌數直接增長數十倍。「保溫瓶每天都得清洗並晾乾。」譚敦慈說,尤其是裝飲料的保溫杯,一定要將瓶內的蛋白質、糖分清洗乾淨,使用軟毛刷具加上中性清潔劑清洗,保溫瓶蓋上若有「矽膠墊片」也一定要拆下來洗乾淨,洗完後不要立刻裝回去,放置在陰涼處晾乾,縫隙處若清潔不易,可用棉花棒進行清潔。304、316不鏽鋼材質都很穩定,可耐酸抗腐蝕。保溫瓶材質該如何挑選?顏宗海說,市面上常見有304、316兩種材質,當中的鉻元素含量都是18%,304不鏽鋼鎳元素8%,316不鏽鋼則有10%,含量愈高愈穩定。不論是304或是316不鏽鋼,抗腐蝕能力都相當好,任何飲料都可以裝入,酸性飲料也可以,不用過於擔心,但只要發現有生鏽的情形發生,就得趕緊替換新的保溫瓶,不宜再使用。過碳酸鈉清洗保溫瓶利器,但不適用於塗層式內膽。網路上盛傳用檸檬酸、過碳酸鈉、小蘇打粉浸泡清洗保溫瓶。譚敦慈表示,過碳酸鈉確實是清洗保溫瓶的「利器」,效果比小蘇打粉更殺菌、更能除垢,她自己每兩、三個月也都會使用過碳酸鈉清潔一次家中器皿。過碳酸鈉加常溫水不會起反應,因此得用熱水煮沸,可以先浸泡餐具、保溫瓶等器皿,一兩個小時後取出,再放入家中清潔用的抹布,並重新煮沸,最後倒入下水道,清潔水管內的油垢,消除蟑螂、蟲類的孳生源。不過,譚敦慈提醒,不是所有的保溫瓶都適合用上述方式清潔。有些保溫瓶為了「減輕重量」,會使用塗層式的內膽,這類保溫瓶並非全部用不鏽鋼材質製作,就不太建議用強烈的方式清潔,比照不沾鍋的保養方式為宜,不要強力刷,也不建議用小蘇打、檸檬酸、過碳酸鈉來清潔。避免用鋼刷或菜瓜布刷洗,使用海綿等軟性材質。顏宗海說,304、316不鏽鋼保溫瓶的化學元素都相當穩定,比較不必擔心清潔劑的問題,這兩類保溫瓶照理說不會生鏽,因此一旦瓶身生鏽,就代表材質被破壞,務必立即更換。食藥署則建議,民眾清洗食品容器時,建議使用中性洗潔劑,避免使用酸性或鹼性洗潔劑,也應避免使用鋼刷或菜瓜布刷洗,否則容易留下刮痕,建議使用海綿等軟性材質之刷具清洗,若容器已有刮痕、裂痕、變色或破損,建議立刻更換。何時該換新?保溫瓶摔過還可以用嗎?譚敦慈說,保溫瓶若只是外部碰傷並無大礙,主要得觀察「內襯」,若看見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一來清潔不易,容易藏汙納垢,二來也可能影響到保溫效果,建議換新的保溫瓶較妥當。如果接縫處發霉、矽膠失去彈性,也都建議更換。保溫瓶該怎麼清洗?1. 全不銹鋼材質(304、316)煮沸熱水加入過碳酸鈉,浸泡1~2小時再清洗,使用後的過碳酸鈉水可重新加熱、倒入下水道清潔管道油汙。2. 塗層式的內膽比照不沾鍋的保養方式為宜,不要強力刷洗,也不建議用小蘇打、檸檬酸、過碳酸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3 退休力.健康準備
2023退休力論壇/譚敦慈:獨老生活,健康身體需有健康飲食習慣!帶你從日常中了解健康飲食重點有哪些?
獨居是許多退休長者的生活常態,因份量難以拿捏,飲食總是草草解決。長庚醫院臨床護理師譚敦慈今出席聯合報「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退休力論壇時表示,飲食是許多疾病的致病原因,獨居長者更要好好吃飯,均衡飲食並補充蛋白質,有助遠離肌少症等疾病,也能維持心情快樂。老後獨居最大的問題在飲食,重點在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譚敦慈表示,飲食是老後獨居最大的問題,不論已婚、未婚,任何人都有可能獨自生活,卻面臨「怎麼吃」的大哉問,一位在養生村任職的朋友說,許多長者至養生村居住,都是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大部分疾病都與吃有關,保持健康身體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一個人生活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吃飯。」譚敦慈表示,上個世代的民眾,常在家中孩子離巢後,把所有食物都「煮成一鍋」,連續三餐取用,這讓食物變得難吃,吃不好、不開心,疾病也容易發生。建議民眾效法日本做法,利用市面上小包裝食物,把多元菜色做成小小一盤,飲食均衡,也能吃得快樂。飲食選擇以原型食物為主,長者避免肌少症重點在吃入足夠的蛋白質譚敦慈表示,世衛組織指出,沒有單一食物能夠保證健康,民眾飲食選擇務必多元,建議以原型食物為主,吃魚吃肉、少吃魚丸貢丸,減少攝入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劑。外界常認為,生在毒物專家家中,自己的小孩一定很多不能吃,其實不然,僅規定每日至少一碗深色蔬菜、一碗白色蔬菜,剩下要吃什麼都可以,鼓勵孩子均衡飲食。台灣肌少症嚴重,譚敦慈提醒,長者務必攝取足夠蛋白質。以活動量中等的中老年人來說,蛋白質攝取量是體重乘以1.2公克。臨床上常遇到病人以為喝雞湯、魚湯就能補充營養,但此觀念有誤,要把魚肉吃下肚才有效。一個禮拜吃兩次魚,可以減少癌症等疾病,魚類選擇以重金屬含量較少的「小魚」為主,例如鯖魚、秋刀魚、虱目魚等,應避免食用鮪魚、旗魚等汞含量高的大魚。食物挑選的原則有哪些?蛋、米、油該如何挑?在食物挑選方面,譚敦慈表示,民眾常好奇該買紅蛋還是白蛋,其實兩者營養成分相同,買哪一種均可,但要記得放在冰箱保存。米則可挑選真空包裝品項,因室溫下容易受黃麴毒素污染,開封後應放置冰箱存放。油的挑選,依據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建議,可選擇苦茶油、橄欖油、芥花油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品,也須注意「起煙點」,例如麻油就不適合拿來爆香,可選擇苦茶油、葡萄籽油。如何正確使用冰箱?如何正確染髮?有些長者習慣把冰箱塞滿滿,譚敦慈表示,一個人的冰箱,更要注意存量,最多放至7分滿,冰箱才能維持循環。民眾常想方設法為冰箱除臭,但產生異味表示有食物腐壞,應將其移除。另外,從冰箱取東西來吃,一定要記得復熱,並使用乾淨參與取用,否則腸胃道容易出問題,也可能食物中毒。現場民眾詢問,長者透過染髮保持年輕外貌,是否不健康?譚敦慈表示,根據世衛組織,熱湯比染髮還毒,提醒民眾前2天不要洗頭,讓頭皮產生油脂防護,第3天再染髮。染髮後則應多喝水,吃高維生素、高纖維質的蔬果,有助加快排毒。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01 焦點.元氣新聞
醫療科技展/「智慧醫療正是台灣的機會」各醫院聚焦AI技術
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昨天登場,總統蔡英文許下「台灣成為全球健康產業重要樞紐」的期許,參展醫院今年皆以「人工智慧(AI)」為主軸,大秀「智慧醫療」肌肉。新光推出內視鏡AI系統、國泰是新生兒外接轉送e化服務、北醫附醫為失智預測模組、長庚推出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花蓮慈濟分享以自製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醫病故事、關渡醫院展現打造「智慧醫院」成果等。提升效能 妥適運用人力醫策會會長翁啟惠說,台灣面臨高齡化挑戰,智慧醫療正是台灣的機會,期待打造高齡健康產業鏈。智慧醫療能提升醫療效能、妥適運用人力,對民眾來說,診斷、手術、恢復時間都能大幅減少,節省治療上的醫療成本。32歲阿翰2年前因工受傷,導致脊髓損傷,肚臍以下「失去知覺」,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後兩個月,昨天可在眾人面前利用輔具行走。花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昇宗表示,慈濟已完成6例個案,阿翰是9月才完成手術的患者,植入後一周就可以自主動作,一個月能夠自主踢腳,是復原相當好的個案。長輩睡眠品質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關渡醫院年初於護理之家導入「人因工程智慧照明」,院長陳亮恭說,該系統讓每位住民所處的空間,都能比照外界光線,讓住民在室內就能感受外在的光,也能知道現在的時間,幫助住民睡眠品質改善52%,大幅降低安眠藥使用,住民睡不好的主觀感受也回饋「少很多」。遠距診斷 降低感染風險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說,智慧醫療近年深入所有人的生活,全球飽受呼吸道疾病影響,從新冠肺炎到最近的黴漿菌,最好的預防方式是「減少接觸」,智慧科技能讓醫師透過電腦作業協助診斷,既可給予患者妥適的治療藥物,也能降低感染風險。新光醫院推出內視鏡AI系統,如照大腸鏡時,可以透過AI監測息肉大小,並建議未來追蹤時間;國泰強化現行重症新生兒轉診服務,導入全方位新生兒外接轉送e化服務。長庚推出「5G救護車」,讓獨自在救護車上協助後送重症兒童的兒科醫師,透過架設在擔架上的5G設備,將資訊及影像傳送到院內,讓其他醫師同時協助治療。獲得智慧醫療標章的長庚醫院,昨也在醫療展中展示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北醫體系包含北醫附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都紛紛展示AI檢驗檢查系統,如衛星X光檢查中心、智慧床墊壓力感測系統、擴增虛擬實境神經性疾病復健系統、微創遠端橈骨骨折復位鉗3D列印輔助器材等。
-
2023-12-01 醫療.皮膚
染髮會致癌嗎?染髮後護髮有用嗎?皮膚科醫師一次破解染髮「10大迷思」
染髮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無論是把變白的頭髮染成黑色,或是染成時下最流行的灰藍色、灰紫色。只要想改變造型,「染髮」是常見的選項之一。但圍繞著染髮常有各式各樣的疑問,尤其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染髮到底會不會致癌?多久染一次頭髮比較好?太常染髮會禿頭嗎?關於這些染髮的常見疑問,《良醫健康網》採訪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同時蒐羅可信資料,一次解析民眾常見的十大迷思:一、染髮會增加致癌風險嗎?科學家還在研究中,目前沒有確切的研究資料顯示會增加人體的致癌機率。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前將染髮劑歸為第3級致癌物,與人們經常飲用的咖啡為同一級,意思是:「目前尚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實證資料,據以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並指出染髮與罹癌之關聯性可能與皮膚直接接觸或長期的職業暴露有關,一般染髮的狀況不用太擔心。美國防癌協會(ACS)也表示,1980年後製造之染髮劑已移除包含芳香胺(Aromatic amines)等證實會致癌的化學物質,無證據顯示非永久性染髮會增加罹癌風險。二、聽說染髮前一天不洗頭髮,可以保護頭皮,是真的嗎?錯誤,頭皮的分泌物沒有辦法保護頭皮不受染劑傷害。染髮前一天要不要洗頭髮都可以,但洗頭髮跟染劑是否傷頭皮沒有關係。三、染髮後多久要洗頭?以頭皮的健康來說,染髮後什麼時候洗頭髮都沒有影響。但是洗頭是否影響染髮的效果,可能視染劑而定,建議與設計師討論。四、長期染髮、燙髮會影響頭皮健康嗎?會。因為染燙髮使用的都是化學藥劑,太頻繁接觸都會傷害頭皮健康。因為染燙髮使用的都是化學藥劑,太頻繁接觸都會傷害頭皮健康。五、聽說「漂髮」很傷髮質,是真的嗎?是真的,因為漂法會讓毛髮中的黑色素整個消失,的確對頭髮的影響比較大。至於頭皮的健康,只要化學藥劑有碰到頭皮,多少都會受影響。所以醫師會建議不論染髮、燙髮,這些化學藥劑都盡量不要碰到頭皮。六、聽說太常染髮會禿頭,是真的嗎?錯誤,禿頭的原因很多,例如遺傳、壓力、化療。但是在染頭髮的時候,只有染表面的頭髮,而毛囊是在頭皮的深層,不會被染劑傷害到。所以禿頭跟染髮沒有關係。七、染髮後常做護髮有用嗎?多少會有幫助,可以讓頭髮的毛鱗片排列比較整齊,頭髮比較柔順。但頭皮、頭髮的健康來說,醫師會建議最好還是不要去做染燙。八、多久染一次頭髮比較好?建議不要太常染髮,間隔三個月到半年比較好。九、孕婦可以染髮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哺乳媽媽使用染髮劑或燙髮劑對哺乳寶寶有影響。使用在頭皮上的用品就像使用在其他皮膚上的藥品一樣,吸收到體內的量很少,對哺乳寶寶的影響很少。如果媽媽的頭皮是健康以及完整的,比起頭皮有抓裂傷的媽媽,染髮劑吸收的量更少。對哺乳媽媽燙髮或染髮有以下幾點建議: 選擇專業合格的美髮師 告訴美髮師您正在哺餵母乳 輕柔的洗頭,勿抓傷頭皮 選擇天然成分的燙染產品 染燙髮時注意通風 請美髮師盡可能不讓藥劑接觸頭皮。皮膚科醫師建議,染髮時最好不要讓染劑接觸頭皮。十、染頭髮時要注意什麼?衛生福利部曾提出「染前選」、「髮健康」、「要看明」、「安全染」、「全注意」的五個要點,在染髮前、中、後可注意以下地方: 染前選︰選購有衛福部許可字號及完整標示的染髮產品。 髮健康︰確認頭髮周圍的皮膚及頭皮是否健康,有傷口時千萬不要染髮。 要看明︰看清楚染髮產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以確保使用安全。 安全染︰正確安全使用染髮產品,不得以洗髮方式進行染髮。 全注意︰全心注意染後皮膚狀況,每次染髮必須間隔三個月以上。另外,有些人可能會對染劑的成分過敏,因此第一次染髮時,可以塗一些染劑在耳朵後面的皮膚,試試看會不會過敏。如果不會過敏就可以使用染劑。提醒大家,染髮時仍須避免染髮劑與皮膚直接接觸,並注意頭皮毛囊健康狀況,頭皮有傷口或過敏症狀時千萬不能染髮。【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衛生福利部 - 「染髮5撇步,安全又美麗」正確染髮及選購染髮劑!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健康九九網站【延伸閱讀】 「不吃餓死算了!」長大才懂,曾以為的惡毒,是媽媽撐起家庭的堅強
-
2023-11-27 焦點.食安拉警報
加熱也無法破壞,河豚兩部位最毒別吃!中毒5大症狀 毒物醫教如何避免中毒
食藥署表示,近五年國內共有三例食用河豚後中毒案例,造成十三人中毒,一人死亡,提醒民眾如在食用水產品後,產生疑似中毒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河豚卵巢肝臟最毒 加熱也無法破壞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河豚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屬神經毒素,強度與麻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的一千倍以上,加熱也無法破壞;食用後十至四十五分鐘產生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導致呼吸衰竭、死亡,死亡率百分之六十一。河豚不可自行料理 應到專門料理店家林金富表示,河豚種類多,且外觀不易辨識,最好的自保方式為避免捕捉及食用來路不明的水產品;另建議餐飲業者不要販售河豚,以免誤食,如在食用水產品後產生疑似中毒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林金富指出,近五年河豚中毒通報共有三件,二○二○年二例,造成四人中毒、無人死亡;另一例則是本次案件,九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曾發生誤食的姑婆芋,同樣二例,總計四人中毒,無人死亡。「食用河豚料理,應到專門料理河豚的店家,切記不可自行料理。」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說,河豚的卵巢、肝臟為劇毒部位,如果為栗色河豚,則連肉都有毒,因其外型與無毒的黑鯖河豚相近,常被誤認,造成誤食。河豚中毒症狀有哪些?楊振昌說,食用河豚中毒,約在二小時出現眼睛睜不開、嘴巴麻、舌頭麻、說話不清楚等症狀,六小時後手腳麻痺等症狀,提醒二至六小時內盡速就醫。台北長庚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陳賢一說,與一般食物中毒相較,河豚中毒更為危險,嚴重神經學症狀恐造成呼吸衰竭、致命,務必趕快就醫,並主動告知急診醫師曾吃過河豚。(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24 養生.聰明飲食
癌細胞喜歡吃糖!譚敦慈用糖少,必要用時她選「這種糖」
在許多人的家中,糖與鹽都是廚房調味基本款,不過如果挑錯糖、選錯鹽,恐危害身體健康。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指出,她比較少用糖,「糖是癌細胞的糖果,癌細胞喜歡吃糖」,因此要預防癌症發生,還是少碰糖為妙。少用糖,對健康比較好平常飲食如何挑糖與用對糖很重要。譚敦慈認為,用糖要有限度,如果是烹煮食物需要用糖,她常選擇便宜、好用的「二砂」,原料來自蔗糖,含有微量礦物質及有機物。比較少用黑糖,由於黑糖在製作過程中有時會含有「丙烯醯胺」的問題,吃太多,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蜂蜜也是一種糖,有些人以為吃蜂蜜很養生,其實食用蜂蜜要小心。譚敦慈說,她有一位朋友有痛風病史,醫師叮嚀這位朋友要多喝水,才能盡快排除體內多餘尿酸,減少痛風發作之苦。不過,這位朋友的太太很體貼,擔心白開水平淡無味,先生可能喝不慣,因此特別加了一些蜂蜜,讓白開水有點味道,希望鼓勵先生多喝水,不料弄巧成拙,讓先生的痛風更嚴重。蜂蜜加果糖,易讓痛風大發作原來太太買的蜂蜜產品,蜂蜜含量在60%以下,是「蜂蜜風味」或「蜂蜜口味」的蜂蜜,譚敦慈指出,這樣的蜂蜜產品,額外添加了許多果糖,蜂蜜本身已有果糖,如果再添加果糖,果糖量就非常高。偏偏身體在分解果糖時會產生許多普林,增加尿酸濃度,進而形成尿酸結晶,刺激關節組織,痛風病患就會更痛苦。許多研究發現,常喝含糖飲料,也容易增加痛風發作風險。蜂蜜成分100%,才能叫「純蜂蜜」目前衛福部食藥署規定,只有含量100%的蜂蜜,才能標示為「蜂蜜」、「純蜂蜜」;如果蜂蜜含量60%以上,像有些產品添加糖漿,產品名稱應標示為「調製蜂蜜」;如果加檸檬濃縮汁,應標示為「含檸檬蜂蜜」或「調製蜂蜜」。如果蜂蜜含量未達60%,就應標示「蜂蜜口味」或「蜂蜜風味」字樣;若是完全沒添加蜂蜜的含糖產品,品名不可出現「蜂蜜」字樣。譚敦慈提醒,民眾挑選糖、蜂蜜等調味品時,一定要特別留意成分標示等資訊。,由於糖或蜂蜜含水量極低,所以都不用放冰箱,選購時,一定要看清楚蜂蜜含量等資訊,才不會買到不適合產品而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23 活動.活動最前線
長期腰痠背痛、體重降不下來怎麼辦?醫療科技展百名醫師現場開講
長期久坐工作缺乏運動,導致身體多處痠痛,體重也直線上升,都是忙碌的現代上班族常面臨的健康問題。本月底即將舉行的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中,來自全台的百位醫師專家,將於四天展期中每日現場開講,帶來精彩衛教講座,深入淺出探討民眾關心的健康議題。王凱平:改善慢性疼痛需持之以恆 APP助力居家訓練如果你有持續三個月以上的肌肉疼痛問題,當心是慢性疼痛在作祟。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王凱平表示,肩頸、腰部及背部,都是現代上班族好發慢性疼痛的部位。 王凱平說明,慢性疼痛的治療方式,包括針對肌筋膜炎患部激痛點,以按摩、針灸、局部注射等方式處置,然而這些並非一勞永逸的作法,若仍維持相同生活習慣,有時慢性疼痛仍會反覆找上門。這時改善自身身體條件,例如強化肌耐力、提升核心肌群穩定性、矯正姿勢等,才是治標治本之道。 王凱平舉美國一項2021年的研究為例,患有慢性疼痛的員工,請假天數平均比無慢性疼痛的員工還要多上三倍。而根據與企業合作的調查結果,估計企業中約20至25%員工有慢性疼痛情形,顯示員工的慢性疼痛是企業應重視的課題。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與企業合作推動健康促進團體課程,目前已有逾十間公司行號參與,包括台達電、仁寶、友達等,於每次一小時、連續五周課程中,在物理治療師及運動傷害防護員指導下,進行肌群強化與動作訓練。學員回到家並能自我訓練,透過手機APP「JoiiSports」紀錄每日訓練成效,其由手機鏡頭動態捕捉技術,可回饋動作正確性。王凱平說,大多數學員自第三周起,便能感受到慢性疼痛有效舒緩。莊海華:肥胖基因檢測有助精準減重事半功倍肥胖也是許多人深受所苦的健康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已攀升至50.3%,可說是「胖的人比不胖的還多」,且中小學學生過重及肥胖率也都有升高情形,是國人健康一大警訊。林口長庚醫院代謝暨體重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莊海華醫師分享對肥胖的趨勢變化觀察,在先前疫情三年中,整體而言人們變得更胖了,原因是居家隔離的焦慮及憂鬱,讓人容易透過進食來緩解,加上不能出門也讓許多人疏於運動。然而到了後疫情時代,肥胖問題依然未見明顯好轉,因為人們的社交活動及飯局也變多了。莊海華認為,民眾對於肥胖問題常有四大迷思,包括「肥胖只是外觀問題與健康無關」、「肥胖都是自己造成的」、「一種減重方法可適用於所有人」、「體重達標後減重就結束了」。針對肥胖與健康的關聯,一般人多會聯想到三高,但實際並不止於此。莊海華說,醫學證據顯示肥胖與超過兩百種以上疾病有關,除了常見的糖尿病及高血壓,也包括失智、中風、心臟衰竭、不孕及多種癌症等。其中格外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也深受基因影響。莊海華指出,與肥胖問題相關的基因,包括食慾調節、能量利用及儲存等,讓每個人變胖的原因不同、對肥胖的耐受性也不同,進而適合的治療方式也不同。透過基因資訊的檢測解讀,有助於精準減重治療,得以為病患量身打造更有效的體重管理策略,讓減重更加事半功倍。醫療科技展「醫師聊健康」講座內容,涵蓋骨頭關節、耳鼻咽肺、腸胃健康、癌症治療、預防保健、代謝健康、兒童健康、腦與心血管、醫療新科技等九大主題,不僅可掌握醫療新知趨勢、釐清保健迷思,也能了解到各種新科技應用,如何讓健康變得更簡單。●展會名稱: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展覽期間:11月30日至12月3日●展覽場地: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攤位數:約2500個●展覽特色:全球首創以醫院為主角的展會,預計有70多家醫療機構參展,參展商並有許多國內外科技大廠,將展出醫療科技應用佈局,不論產業人士或一般民眾皆適合參加點我免費索票,現場聽名醫健康大開講!
-
2023-11-18 焦點.食安拉警報
「福源花生醬」香港驗出含黃麴毒素?除了花生,愛吃「這1類」食物的人也容易中鏢
根據《聯合報》報導,近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報告指新竹知名品牌「福源花生醬」驗出含有黃曲霉毒素(黃麴毒素)超標,不少民眾憂心食安問題。業者喊冤指受檢花生醬為過期品,已委請律師處理,新竹市衛生局今(17日)也指出,9月就曾抽驗過「新竹福源花生醬」,結果均符合規定,請民眾放心。香港驗出含黃麴毒素 業者喊冤、新竹衛生局抽驗也合格新竹市衛生局今(17日)指出,今年9月14日抽驗「新竹福源花生醬」3項產品,檢驗總黃麴毒素、黃麴毒素B1、赭麴毒素A,結果均符合規定。.「新竹福源花生醬(有效日期:2023/12/12)」.「新福源椒麻花生醬(有效日期:2024/02/26)」.「微量日曬鹽花生醬(有效日期:2023/12/08)」創立至今70年的「福源花生醬」,負責人曾俊強受訪強調,福源販售的花生醬都是當天新鮮現做,也沒有放防腐劑,每罐花生醬保存效期只有三個月,他認為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檢驗的福源花生醬已過期多月,檢驗結果是嚴重損及福源商譽。黃麴毒素是如何產生的?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曾受訪指出,黃麴菌的最佳生長條件在攝氏28度C以上以及相對濕度達85%的環境。黃麴菌產生的黃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攝取過量會抑制免疫力,引起急慢性肝炎,使肝細胞突變為癌細胞,若同時還有病毒性肝炎或攝取酒精習慣,則可能會演變成肝癌。赭麴菌產生的赭麴毒素A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二級致癌物,它具有腎毒性,攝取過量會引起急慢性腎臟病、尿毒症,懷孕女性容易因此流產或生出畸型兒,動物實驗看見會增加癌症風險,不過尚無證據顯示對人體致癌。黃麴毒素或赭麴毒素都相當不容易破壞,它們具有極高的熱安定性,不同於一般黴菌經蒸、煮、炒、炸可被消滅,它需在260~280℃ 以上之高溫才可能被消滅。攝食過量被污染的食物主要的病徵:慢性病變:導致細胞受損、畸胎及突變甚至致癌反應。急性病變:嘔吐、腹痛、肺水腫、痙攣、昏迷、胰臟充血或肝、腎、心衰竭或腦水腫甚至死亡。哪些食物容易有黃麴毒素?而除了大家熟知的花生製品,還有哪些食物容易有黃麴毒素?根據衛福部南投醫院衛教資料指出,包括五穀雜糧、堅果類、豆類、南北乾貨類、辛香料、醃漬類食品、古法釀造製品、地瓜粉及麵粉等食材、咖啡豆等,都可能因沒有真空包裝或開封後沒放入冰箱,難逃黃麴毒素生長的污染。此外,拿受污染的玉米、五穀雜糧作為飼料餵食雞、鴨、魚、牛、豬,其內臟尤其是肝臟及牛乳、蛋也含有較高的黃麴毒素存在。因此如果你怕吃花生製品易有黃麴毒素,那麼愛吃動物內臟的人也要盡量少吃,以免不知不覺中吃下許多毒素。遠離黃麴毒素6要1.要買帶殼花生:花生最好購買帶殼的,不買看不到原形的花生仁。除了花生,也要留意咖啡豆如果外觀不對、來路不明、出現異味,就不要使用。2.要選認證廠牌:選購花生醬、花生糖要選有認證的大廠牌,保障安全。3.要買新鮮、真空包裝的米、豆、麥、五穀雜糧及其製品,並從外觀察是否長黴。包裝若有破損或色澤改變,不可購買。4.要少量購買:每次買食物的量不要多,最好一、兩天內吃完;吃不完的以密封罐、夾鏈帶分裝,以低溫保存,如存放冰箱,最多四、五天。5.壞掉的食物要全丟:一顆壞掉,就整袋別吃了。如果有發霉現象,代表整袋食物都可能長滿菌絲,必須丟棄;如果出現油耗味,就是花生壞掉,不要再食用;更不要吃過期罐頭、過期花生醬,看不出來不代表沒有問題。6.要少吃內臟類、醃漬類、乾貨式食物及經過長黴程序調味醬油。【資料來源】.衛福部南投醫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