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長庚醫院
共找到
1273
筆 文章
-
-
2020-02-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當年和平醫院逾一成陪病者染SARS 名醫籲速補防疫漏洞
家屬與非法看護相繼在照顧過程感染新冠肺炎,反映台灣的防疫政策恐怕忽略了陪病者。目前政府僅管控入院人數,要求住院病人只能有一名陪病者且需登記,走過抗SARS經歷的前和平醫院急診科主任張裕泰認為,這還不足以降低風險,醫院應進一步向陪病者進行防疫衛教,外籍看護則盡量應以母語溝通。張裕泰淡淡細數,2003年SARS肆虐台灣,當年和平醫院內就有超過百名疑似病例,後來72人確診,其中包括31名醫護或醫事人員、19名病人、6家屬、6名看護工、3名工友、3名行政人員等,當中陪病者就占了一成七。當時有多名家屬與看護工因為全天候陪病,近距離照顧接觸而不幸染病;廣為人知的劉姓洗衣工因遊走大樓各處值勤,不但染病,更成為超級傳播者。他說,如果醫院未做足非醫事人員的風險管理,照樣可能發生院內傳染。眼看野火可能燎原,和平醫院在當年4月24日無預警宣布封院,約莫千人受影響。封院第一天、第二天仍舊一團亂,第三天起才慢慢顯現秩序,第五天才有足夠的防護衣送達。醫院慢慢將疑似病例分散至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長庚醫院等設有負壓隔離病房的醫院,同時政府也讓國軍松山醫院騰出隔離病房,後來多數染病者都送至國軍松山醫院。和平醫院將病人轉出期間,院內的醫護人員或其他工作者會被送至國軍替代役訓練中心休息睡覺;完成一定時數工作任務者,則被送至基河國宅等四、五處,與外界隔離兩周再返家。醫院終於在5月8日完全淨空,接著消毒、焚化床單枕套等大量物品,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張裕泰說,和平醫院付出沉痛代價,在疫情平息後實施許多新的感染管控措施,其中在看護管理上,一律要求院內看護必須來自醫院合作的合格仲介業者,如此才能確保這群人有作足衛生教育訓練。這也是現在許多醫院的措施,但仍難以避免民眾自己找了非法看護、再帶進醫院。「非法看護的存在是回應民眾需求,但他們可能缺乏系統性的、關於自我保護與保護病人的衛生訓練,或者可能因語言不通而難以跟醫護人員有效溝通,這絕對是我國防疫上的死角」。張裕泰表示,目前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限制進入醫院的人數,已要求每名住院病人只能有一名長時間陪病者,像是家屬或看護,且需向醫院登記,不過這還不夠。張裕泰認為,醫院應把握這個造冊登記時機,向陪病者進行防疫上的衛教宣導,對外籍看護則應提供其母國語言的衛教宣導單張,最好是請翻譯志工協助醫護人員進行詳細指導,避免照顧過程中不當衛生習慣帶來的風險。張裕泰也提醒民眾,現階段如需要臨時聘請看護,要事先確認看護在照顧過程中有良好且正確的衛生習慣,如發現不合宜,應立即請仲介協助指導或換人,以保護移工也保護自家人。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媽祖遶境該不該舉辦?黃玉成:大型集會常成傳染病溫床
新冠肺炎疫情威脅,媽祖遶境該不該舉辦?引發討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黃玉成說,大型集會是傳染病溫床,南韓、義大利相繼發生大型集會後疫情失控,二○○二年的麥加朝聖,朝聖者也出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群聚感染。麥加朝聖 曾爆腦膜炎傳播每年吸引逾三百萬名信徒的麥加朝聖,二○○二年多名朝聖者被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意外發現朝聖過程中,因長時間且密切接觸,腦膜炎雙球菌因飛沫傳染,接觸朝聖者的喉嚨、鼻粘膜,導致大規模感染,沙烏地阿拉伯為了避免再次發生,要求所有朝聖者必須先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持續上升,官方日前公布一名卅八歲確診案例的旅遊史,患者曾在二月二日、九日分別參加兩場路跑,其中一場路跑參加人數高達一千兩百人,後續追查其他確診案例,皆與其曾參與路跑有關。長時間人潮接觸 防疫隱憂新冠肺炎傳染途徑已知為飛沫、接觸傳染,黃玉成說,路跑時人潮洶湧,選手、志工、加油團、工作人員在同一處,接觸密度一定遠高於日常,特別是選手報到、休息、飲水時,都增加傳播風險。南韓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中,許多案例常去教會,被指出是防疫破口。黃玉成說,南韓教會聚集形態不明,只要有一位帶原者出現在大型集會活動,飛沫可能汙染環境,其他人碰觸飛沫,就有極高機率間接傳播而感染。黃玉成說,大甲媽遶境特色是時間長、人潮多、大家共食,人來人往是防疫隱憂,假設所有參與者都是健康人,倒是無妨,但我國已出現零星社區感染,並證實新冠肺炎有無症狀帶原者,只要病毒仍有散播能力,大型集會讓疫情擴散的風險增加。新冠肺炎可傳染期 難測黃玉成說,目前難以確定新冠肺炎可傳染期,但從我國確診案例來看,像案廿九早在一月廿九日就喉嚨不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月廿四日公布他為確診案例時,中間相隔至少廿七天,若加上潛伏期,病毒在體內早就超過卅天。黃玉成呼籲民眾盡可能減少大型集會活動,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與人有密切接觸。
-
2020-02-26 科別.心臟血管
防疫正夯食用薑黃得與失 心臟科病人小心補過頭
初春天氣多變,碰上新冠肺炎疫情險峻,許多心臟科患者覺得自己氣血不足,除規律心血管用藥外,希望吃保健食品或民間配方,增強免疫力與血液循環,但是嘉義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明賢提醒患者要小心,部分食物會與藥物有交互作用,導致藥物濃度異常干擾藥效。林明賢指出,有名58歲男病人多年前因心內膜炎,接受機械式主動脈瓣膜置換,長期在心臟科門診接受抗凝血劑治療,他不菸不酒,藥物控制良好。但農曆年後,病人自覺容易痔瘡出血,走路會喘,回診追蹤抽血,發現評估凝血功能的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指數超過7(治療控制值維持2~3),血紅素指數下降到8.2 gm/dl(男性標準值>13 gm/dl)。病患原本否認最近有使用中藥或喝酒習慣,追問下,才發覺他近日因自覺手腳冰冷,親友推薦薑黃粉,雖病患避開藥物與薑黃粉使用時間,每日只用一小匙,1個月後雖明顯改善手腳冷麻症狀,但發現刷牙易牙齦出血,也許火氣大,上廁所也易痔瘡出血,第2個月後呼吸費力,因為沒有下肢水腫與小便減少問題,延至預定回診時間,才跟醫師討論病情變化。林明賢說,心臟科藥物多樣,需長期服用穩定病情,傳統抗凝血藥物「華法林」(Warfarin)是其中重要藥物之一,目的預防與治療血栓,但藥物容易受許多含維生素K食物(萵苣或花椰菜)、香菇、中藥(當歸)、酒精性飲料影響其效果。雖然近幾年台灣陸續引進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不因為飲食習慣影響穩定藥物濃度,但還是有部分病患只能使用「華法林」作臨床預防血栓用,其中包括換機械式瓣膜患者或心房顫動合併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與二尖瓣風濕性瓣膜狹窄患者。近幾年台灣風行吃薑黃粉,宣稱可能療效包羅萬象,包括抗氧化發炎、抗癌、促進血液循環、減重降血脂等,所以市面常做成健康食品與藥錠,方便服用。另,冬天咖哩鍋也含薑黃粉成分,大量頻繁使用此類料理,可能增強藥物效果,增加INR導致出血風險。林明賢建議病人可以在門診時,先跟醫師討論那些健康食品可以安全使用,不隱匿附加藥物使用,規則生活飲食習慣,如此可讓心血管狀況穩定,也可避免突發出血風險,包括嚴重腦出血中風。所有健康食品要在安全規範與適量使用下,才能弊少於利。
-
2020-02-25 科別.眼部
公車司機車禍 才知青光眼致盲
三月八日至三月十四日是世界青光眼周。喻為視力殺手的青光眼,初期沒有症狀,多年前一名公車司機撞傷小孩,肇事後發現,原來司機有一眼已因青光眼全瞎,另一眼則是正常,正常眼進行代償作用形成視野重疊,讓司機感覺不到視力異常,但實際上視野已大受影響,形成危險駕駛不自知。青光眼是成人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眼科醫師呼籲,民眾必須定期進行眼睛健檢才能找出眼疾,尤其需要用眼的行業,更要重視雙眼的健康。多數慢性患者 都是漸漸喪失台北長庚醫院青光眼專科主治醫師陳賢立舉上述病例說明,這就是青光眼的可怕之處,由於多數慢性青光眼的患者視力都是漸漸喪失,不太容易引起注意,直到視野範圍逐漸縮小,看東西多只能看到中央部分,周邊都看不見才來就醫,此時視神經已受損,喪失的視野已無法回復。急性青光眼 兩三天可能失明相較於慢性青光眼視力惡化屬漸進式,急性青光眼則來得又快又凶猛,急性發作時患者會感到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若未能及時就醫,只要兩三天的時間就有可能失去視力,相當可怕。哪些人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陳賢立指出,家族遺傳者比常人多上10倍患病機會;另外,年長者、長期使用類固醇、高度近視、眼球外傷及的隅角阻塞或狹窄者,都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遺傳 比常人多10倍患病機會研究認為,近視因眼軸拉長,雖不易造成隅角狹窄導致房水不易流出,造成眼壓升高、視神經的結構改變,也可能影響血流變差,長久下來會傷害視神經,造成青光眼。台灣地區近視的人很多,許多的高度近視人口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此外,身材瘦小的亞洲人因眼球結構易造成隅角狹窄,比西方人更容易罹患閉鎖性青光眼,更需要小心。而不少人也認為,自己眼壓正常,不會是青光眼患者,陳賢立也指出,青光眼的定義並非眼壓高而是視神經無法承受本身的眼內壓力所造成的傷害,眼壓有可能正常也有可能升高,台灣地區青光眼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屬於眼壓正常的青光眼患者,而且愈來愈多。40歲以上民眾 應眼睛健檢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應安排接受完整的眼睛健檢,若結果正常則可以三至五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項目至少要有裂隙燈檢查、眼壓量測、視野檢查、視神經眼底鏡檢查與攝影,外加視神經纖維斷層掃描,這樣就能全面了解自己的眼睛是否有眼疾,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民防疫何去何從?感染科醫師:2個準備3個迫切點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灣已有30例確診,1人死亡,國中小今天開學,校園防疫大作戰,未來全民防疫何去何從?嘉義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王盈翔提建言:「兩個準備、 三個迫切點」防疫策略。王盈翔說,防疫面要有兩個準備:(一)轉進「減災模式」準備:政府認真防疫,依科學證據採取有效措施,在國際上表現可圈可點,亦獲得多數民眾信賴與認同。擴大篩檢政策仍屬圍堵思維(雖然有些積極的專家學者,已喊話政府要提早轉進「減災模式」)。他認為台灣目前篩檢量能(採檢端及實驗室端)也還OK,就配合政策盡可能找出可疑個案,未來若出現:(1)台灣確診個案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2)「送檢量」遠超過「篩檢量能」負荷時。擴大篩檢自然就會喊停,然後全面轉進「減災模式」,防疫重點也會隨之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點,隨意改變防疫焦點,非但對我們沒有好處,還可能有害處。(二)轉進「季節性流感模式」準備:病毒具「無症狀帶原者」、「輕症多、死亡率低」、「發病前就具傳染力」,類似季節性流感病毒的特性,要像SARS一樣圍堵它很難。再思考目前「居家檢疫14天」民眾已超過1萬人,若不考慮斷航情況下,這種圍堵策略還能維持多久,長期下來一定拖垮台灣民生經濟。況且繼續圍堵策略,很多專家提出警告,病毒找到破口進入社區也只是時間問題,他認為「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千萬不要陷入SARS時期強調「三零」的迷思,也不必執著於「無社區傳播」的虛榮,提早整備才是解脫之道。尤其開學後,病毒或將循季節性流感傳播模式,以學校為感染源頭,經學童陸續帶回家庭內,造成「社區大量感染病患」,這時候的減災重點就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由「確診者隔離、接觸者居家管理」轉進到「治療重症、輕症自主健康管理」,所以「重症治療準則及藥物」務必儘早確立下來。既然無法圍堵,未來就用「nCoV疫苗」來降低人群易感性,這就是所謂「季節性流感模式」。如果上述防疫面推想沒錯,感管執行面就有三個迫切點:(一)醫療體系保全:此次疫情,湖北省死亡率特高,醫療體系崩潰應該是主因,使得COVID-19病患得不到好治療,甚至其他疾病治療也停擺。湖北醫療體系崩潰,肇因於病毒另一特性「確診病人的病毒排放時間相當長」,導致確診病人住院時間拉很長,這不全然是病人治療需要,有些輕症甚至已恢復正常的病人,只是因防疫需求而被隔離在醫院,要等體內病毒陰轉後才能出院,因此醫療機構是被這類輕症住院病人拖垮的。台灣目前雖僅有30例確診個案收治,但也發現了上述問題,所以規畫「防疫專責醫院」,收治這類隔離為主的輕症病人,避免他們拖垮台灣各大醫療院所,是「減災模式」的第一個迫切點。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防疫專責醫院」就可功成身退,輕症就留家中自主健康管理就好,只有重症才需住院治療。(二)避免醫療機構院內感染:醫院及長照機構是人口密集機構,住院病人又是最虛弱的族群,萬一不幸感染COVID-19,其致死率或致殘率會比健康族群高。醫院如何籌劃感管配套措施,好好保護他們,「分流」、「集中管理」與「有效監測院內異常感染事件及快速因應」豪無懸念是第二個迫切點 。「減災模式」時,到醫院的疑似病人數爆增,住院端設「檢疫病房」方便集中管理、門診端設「防疫門診」方便分流病患,皆可降低交互感染機會。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因為輕症不住院,「檢疫病房」可先功成身退,醫院留下「防疫門診」即可,這時候基層診所就要接棒,承擔像流感一樣「社區防疫門診」的責任,進一步實現「輕症社區就診、 重症醫院就診」的病患分流。此外醫院發展病患即時監測系統,能主動即時掌握院內異常感染事件,並快速佈署因應對策,譬如「醫護分組上班、劃定工作區域」,能阻止院內感染事件擴散,也是當務之急。(三)防止社會失能:減少社區群聚是重中之重,否則「武漢封城」之窘態將殷鑒不遠。「圍堵」思維要轉進成「防堵」思維,可適度減少大型聚會活動,在不影響社會運作和經濟損失最低下,也可適時停班停課。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環境接觸而導致病毒感染是防治重點,最新研究發現,武漢新冠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長達9天,因此繼「口罩」之後,「落實手部衛生」、「減少揉眼、搔鼻、碰唇」、「環境重點清消」,是家戶社區、學校、公司行號的第三個迫切點。政府也應善用媒體網路溝通平台及村里社區功能,持續加強民眾衛教知識、保持健康生活來提昇民眾免疫力,平安度過這次疫情。鑒於這陣子台灣疫情嚴峻,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猜測台灣未來疫情可能走勢,提出防疫策略要超前佈署。他從醫院感管實務端觀察,提出個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擬禁出國 醫院新南向也受影響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上升中,為了儲備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突然在記者會上宣布,除非經過報備者,擬將限制所有醫事人員出國;醫事司長石崇良今受訪也表示,周二也將找來各醫院討論此事並擬指引,不會馬上實施。不過此舉讓部分醫護人員有意見,希望被尊重告知並提出相關補償配套外,我國近年醫衛產業積極揮軍新南向,外界對政府近期醫療新南向政策是否受影響提出疑問。有醫院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疫區的醫療已往後延;但也有醫院表示不受影響,如台北榮總每年前往越南為當地患者換肝,考量有急迫性,醫療國際交流持續。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表示,今年是醫院參與新南向第二年,目前新光國際醫療所負責國家為帛琉和緬甸,因緬甸已經有確診個案,故原訂3月初,有8名醫護將前往緬甸進行為期8天的考察與義診活動,但隨國內疫情嚴峻,加上緬甸有疑似個案,希望把醫療量能留在台灣,因此預計延後到10月再進行。而在帛琉部分,洪子仁說,因是下半年才會前往,且帛琉目前無個案,暫不受影響。林口長庚副院長暨發言人黃璟隆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長庚早在1月底就已召開院內會議討論,並於告知所有長庚醫院體系院內同仁,自2月起至4月底期間建議暫緩避免出國。而在新南向部分,長庚負責國家為馬來西亞,因此政策為非緊急醫療,故同樣先延後進行,讓醫事人員減少出國,避免感染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台北榮總企劃部主任李偉強表示,北榮新南向計畫,每年與越南進行雙方醫學交流,北榮都會有醫護人員到當地20多家醫院簽訂MOU與執行手術教學,更重要的是,10年來都有為當地需要換肝的病患執行換肝手術。李偉強說,因為等肝不容易,考量執行具急迫性,除非衛福部宣布暫緩,目前新南向醫療團計畫將如期舉行。
-
2020-0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林奏延:超前部署 鞏固醫療防線
日本、南韓確診病例暴增,進入社區傳染階段,反觀因提前部署指揮中心、邊境管制的我國,疫情仍屬零星社區傳染,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為這場防疫打九十八分。但他擔憂,在大型社區傳染爆發前,我國防疫策略已超過整體醫療量能一半,個案數一但暴增,我國醫療體系恐崩潰。二○○三年國內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林奏延在林口長庚醫院擔任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每天中午十二點半一到,所有感染科醫師準時參加臨床個案討論會,分析個案病程、評估可否出院。擴大檢驗量能 設立應變醫院在Line還沒出現的年代,手機偶爾傳來同事的簡訊,寫著「今天坐你旁邊的醫師照顧最多SARS個案」,守在臨床第一線的林奏延,看著和平醫院、仁濟醫院陸續封院,深怕醫療崩潰找上自己。面對新冠肺炎,我國防疫策略下一步應繼續把握先機,不僅應擴大檢驗量能、設立應變醫院,避免醫療崩潰。林奏延說,二月十五日是重要轉捩點,當天擴大社區篩檢後,陸續發現不明感染源的案十九(後回溯找到一名浙江台商為感染源)及案廿四,接觸者採檢數量突然暴增。前端分流 各縣市開防疫門診二月十六日,不分入境國籍擴大採檢,林奏延說,目前國內醫院採檢量能達到極限,三班制加班趕工,從判斷是否為疑似個案,症狀檢查到收集檢體,平均單日採檢百件,一採檢完成馬上送往實驗室,就是希望檢驗速度提升,快點出採檢結果,採檢患者才不會繼續占著負壓隔離病房。以南部醫學中心為例,三分之一醫護投入採檢行列,隔離衣穿脫不便、悶熱不適感,全副武裝採檢三小時是工作極限。林奏延建議,採檢不應只由醫院負責,各縣市可選在衛生所或其他適當場所開防疫門診,由醫院或基層診所輪派醫師,執行評估檢驗前端分流。日前衛福部醫事司已逐步部署緊急應變醫院,但過去SARS的經驗告訴人們,「說很簡單,但做往往很難」。當年和平醫院被認命應變醫院,疑似病例蜂擁而至,進一步成為壓垮和平醫院醫療體系的原因之一。科技應用 解決居家檢疫人力林奏延建議,應變醫院不只要規畫部署,更應實際演練,因為對於醫護人員而言,陌生環境可能增加出差池風險。說到這裡林奏延更笑著說,但千萬記得安靜的演練,不然要是吸引附近民眾觀望,大家可能又會害怕。除醫療端提前部署,林奏延更提及,隨未來國際疫情升溫,入境國人居家檢疫人數只會愈來愈多,目前正與科技業合作,以App及外加裝置模式,佩戴即可監測體溫、定位,甚至能透過震動判斷是否咳嗽,若出現異狀即刻發出警示,解決人力關懷量能不足問題。
-
2020-0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善變 像SARS像流感?醫界看法兩極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昨舉辦新冠病毒公共衛生社區防疫課程,台大公衛學院教授方啟泰說,新冠肺炎傳染型態像SARS,而非流感,感染後也可能留下後遺症,是絕不可輕忽的新興傳染病,但只要撐過去,也有望像SARS一樣消失。方啟泰引用WHO(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指出,新冠肺炎導致重症比率與死亡率兩者加起來約一成五,且老人死亡率高;僅百分之一點二患者毫無症狀,輕症比率高達八成一。病毒不挑人,七成病患不屬於特定性別、年齡,是典型的新興傳染病。不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受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的型態眾說紛紜,他認為比較偏向流感,不像SARS或MERS。黃玉成也說,雖然無法確認鑽石公主號上新冠肺炎的病毒株是否與我國目前傳染的病毒株相同,但從鑽石公主號的案例來看,顯示新冠肺炎傳染力強,重症比率不像SARS,無論是無症狀感染或是後續引發重症的比例,都極為類似流感;不過,新冠肺炎的重症比例仍比流感還要高。急診醫學會感染防治委員會副主委顏慕庸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率和致死亡率目前尚處於變動狀態,受到當地醫療環境等因素影響,例如中國大陸武漢和鑽石公主號郵輪的患者狀況就不盡相同。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專家會議/黃玉成:觀察疫情走向 可能像新流感
新冠肺炎引發全球恐慌,並對經濟等各方面造成重大衝擊。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認為,我們應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有足夠的警覺,且注意病毒的演變,若病毒無法消失,但又不像SARS致死率高,未來新冠肺炎比較可能像2009年的新流感,演變成每年持續流行。聯合報舉行「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以「新冠病毒的出現、散播與衝擊」,提出觀察。他指出,新冠肺炎去年12月31日爆發時,當下「華南海鮮市場」、「武漢」和「肺炎」是重要關鍵字,過去肺炎患者入院治療後即出院,也不太會傳染,但這次卻是傳染不斷擴大,於是發現可能有問題,開始找出可能的致病原因。黃玉成說,過去SARS爆發時,要找出致病源不容易,培養都可能需要三到四周時間,但現在技術進步,透過基因定序,很快分析,找出致病病毒。只是一月初時病毒型態還不明朗,台灣先以特殊嚴重傳染性肺炎而命名。黃玉成說,發現致病源是新型冠狀病毒後,中國曾經發表相關研究,例如首次發表研究的四十一名感染中,就已發現很多患者並沒有華南海鮮市場的接觸史,而當時也只注意肺炎症狀,忽略了輕症表現,所以中國專家認為這病毒不會人傳人,後來修正成有限人傳人等,甚至認為類似H7N9,阻斷人與動物的接觸即可避免傳播,但事後分析,這些後來反而成為讓傳染加重的因素。對於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中國學者鍾南山研究曾說最長可到24天,但黃玉成認為還需要更多的個案與時間觀察,根據其他研究,推估潛伏期以五到十二天為多,大多落在五到七天,且在潛伏期時傳染力有限,大多數患者通應該是有症狀時才具有傳染力。至於新冠肺炎是不是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黃玉成認為,下結論前必須謹慎,例如有德國學者發表研究, 德國感染者赴上海開會後被感染,始認為其在上海接觸的對象沒有症狀,但進一步追查才發現,那位上海學者在開會當下就身體不適,表示他不是無症狀感染者。不過,新冠肺炎比較擔憂的還是無症狀者,因為發現他們確有困難,而目前中國感染人數持續,大源頭無法控制的情況下,但台灣防疫措施能持續多久?這是必須準備和思考的問題。
-
2020-02-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藥界憂藥品3月可能短缺 慢性病藥首當其衝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我國有三成學名藥的原料藥來自中國,藥界表示,若中國供應商遲未復工,最快3月將浮現藥品短缺問題。門診常用的慢性病用藥首當其衝。安成生技董事長、前默沙東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吳力人表示,藥品進貨頻率與成本有關,產量小的原料藥一次進口量較大,而產量大的原料藥可能分批進口,後者製成的藥品多為門診經常處方的三高等慢性病用藥。他說,目前尚未聽聞缺藥情形,若一項藥品的原料藥主要來自中國,伴隨中國封城停工的影響,最快3月可能浮現供應問題。「一定會受影響」,台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副理事長陳威仁說,藥廠平均庫存約有半年庫存量,因此短期國內缺藥影響不大。但若中國持續封城,藥廠就必須找第二來源、第三來源的原料藥,也可能使藥品價格出現波動。台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蘇美惠表示,中國與印度是全球藥品製劑主成分原料藥的主要供應國,且印度的原料藥所需要的前端化學品有四成來自中國,由此可窺見中國供應商停工或空運海運受阻可能帶來的效應。如果是區域性的缺藥,鄰近國家有可能互相支援來度過難關,但若疫情蔓延全球造成國際性搶藥,問題就複雜了,考驗我國食藥署未雨綢繆與應變的速度。開業藥師柯明道說,他最近叫不到常用的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與頭孢氨苄(Cephalexin),由於其原料藥主要來自中國,他懷疑可能與中國供應商停工有關。在醫療院所方面,林口長庚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醫師均表示,目前未傳出短缺消息,不過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開業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診所庫存量相對低,診所與合作藥廠的庫存合計共約三個月,若中國封城逾三個月,就可能發生缺藥與漲價情形。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組長劉明勳表示,日前已提醒各藥廠留意與通報,截至目前尚未接獲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缺藥訊息;如接獲缺藥通知,將對外徵求專案製造或專案輸入。另外,藥廠所使用的原料藥若要從中國改至他國,食藥署將協助法規面問題。不過,開業藥師沈采穎說,官方作法過於消極,她主張食藥署應主動盤點健保用量最大的30-50種藥品,統計其所屬各藥廠庫存情形,才能有效調度並真正確保民眾用藥無虞。
-
2020-02-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範新冠肺炎社區感染 醫界強調還是勤洗手
新冠肺炎肆虐,台灣出現1例死亡案例,未來不排除可能社區感染,各醫療院所莫不嚴陣以待,包括高雄長庚及義大醫院均表示,目前醫護人員的防疫裝備暫時都夠,但要預防疫情擴散,民眾除依賴口罩防護,更重要的還是勤洗手。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台灣第一時間徵用口罩,並進行實名制販售,醫護人員則每天分配2個口罩,行政人員1個。在有限的防疫資源上如何因應社區感染大規模來襲,醫療院所均嚴加防範。醫界認為,台灣萬一出現大規模社區感染,比照SARS期間啟用專責防疫醫院,應該是下一步。現任中央防疫指揮中心諮詢委員的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表示,台灣與大陸地緣接近,出現社區感染並不意外。從台灣昨天死亡的確診個案分析,此病例是由流感重症的血清回溯,當時未被通報為新冠肺炎,而與他有關聯的第20例確診個案,也沒有症狀顯現,因此擔憂可能社區感染,所幸目前60名醫護人員經篩檢都呈陰性,接下來還要續查他的接觸史,目前大家的恐慌是不清楚感染源是誰。義大醫療體系策略長蔡易廷表示,這波新冠肺炎疫情是持久戰,防疫物資必須充裕才能克服,政府一開始就以最高規格去調配,截至目前,醫院的口罩用量暫時足夠。萬一爆發社區感染,醫療院所一切的準備,仍需遵循中央防疫指揮中心的指引。包括高雄長庚及義大等大型醫院都認為,防範新冠肺炎擴散,重點還是勤洗手,平日民眾手摸口鼻所接觸的病毒量,不比接觸到其他飛沫碰觸的物品少,勤洗手才能防病毒入侵。
-
2020-02-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研院士賴明詔:冠狀病毒還會演變進化
近一、二十年來,全球重大傳染疾病均與冠狀病毒有關,包括SARS、MERS及新冠肺炎,被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研院院士賴明詔指出,未來冠狀病毒還會繼續演變進化,而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役方興未艾,可預期的是,未來戰況將愈來愈慘烈,人類千萬不能大意。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認為,我們應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有足夠的警覺,且注意病毒的演變,若病毒無法消失,但又不像SARS致死率高,未來新冠肺炎比較可能像二○○九年的新流感,演變成每年持續流行。賴明詔說,冠狀病毒普遍存在蝙蝠、豬等動物體內,長久相安無事,相當溫和,不料,跳物種傳至人類,竟帶來如此大的危害,讓人不敢相信。截至目前為止,在人體發現過七種冠狀病毒,其中四種導致感冒症狀,第五個為SARS病毒,第六是MERS病毒,第七個就是這次新冠病毒。外界對新冠病毒充滿未知與恐懼,中國學者鍾南山研究曾說潛伏期最長可到廿四天,但黃玉成認為還需要更多的個案與時間觀察,根據研究,推估潛伏期以五到十二天為多,大多落在五到七天,且在潛伏期時傳染力有限,大多數患者應該是有症狀時才具有傳染力。至於新冠肺炎是不是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黃玉成認為,下結論須謹慎,例如有學者發表研究,德國感染者赴上海開會後被感染,認為其在上海接觸對象沒有症狀,但進一步追查才發現,那位上海學者在開會當下就身體不適,表示他不是無症狀感染者。
-
2020-02-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白牌計程車司機染新冠肺炎 專家建議司機這樣「自救」
國內昨天出現尚未完全找到接觸史的本土病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因該死亡個案身分為白牌計程車司機,雖無路邊招客問題,但因載過陸港澳旅客,應調查所載客國外旅遊史,目前指揮中心與專家已透過NCC掌握相關通話紀錄,陸續查證中,尚未確定是社區感染。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也表示,由於第十九例確診病例,為白牌計程車司機,乘客大都是有預約,有陸港澳旅遊史。這和完全不知道感染源的社區感染意義不同,因此不能真的算是社區感染,仍需等待完整疫調。對此,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也持相同論點。然而,多少病例算是進到社區感染?李秉穎表示,沒有標準數量,但若像日本全國各地陸續有不明感染源的病例冒出,就可算是。目前新冠肺炎台灣很多個案是輕症、症狀不明顯,如昨日第廿例個案也是無症狀。若以社會上交流來說,司機的確是特別是需要警戒的對象,他比喻司機就像醫師一樣,會面對患者,且面對的可能是沒有症狀的感染者。但他也說,司機面對患者的風險仍是低於醫師。黃高彬建議,民眾勿因此恐慌,除去人多處或有疑慮場合外,並不用一直戴口罩,做好手部清潔等目前防疫措施;此外,他也建議計程車司機應做適當保護,若真碰到沒有口罩時,載客時就得開車窗、保持通風,至少「自救」,保護自己。出現這例個案,是否意味著需要人人戴口罩。李秉穎表示,這名個案還需要再釐清是否真是社區感染,目前照舊即可。黃玉成則表示,口罩雖然有效,但勤洗手也是重點。
-
2020-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論壇/面對無症狀者感染 專家憂台灣防疫措施能做多久
新冠肺炎引發全球政治、社會和經濟動盪,而台灣17年前抗煞一役的慘痛經驗,更值國人深思。聯合報系今舉行「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武漢新冠肺炎」專家論壇,邀請疾管署署長周志浩、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及前疾管局長、南臺科技大學教授蘇益仁等國內抗疫專家,從個人對抗病毒到防疫政策,提出建言。周志浩表示,台灣的防疫組織面,在SARS後已有進步,新冠肺炎至今,台灣對國內、外疫情監測一點都沒放鬆,旅客至台登機時的廣播、健康聲明書、檢疫等措施沒少,目前台灣算是守得很好,若疫情進到社區,會請行政院指派指揮官成立一級開設。周志浩說,新冠肺炎至今已近兩個月,民眾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須看經濟活動、醫療指導層面等,台灣現在最大的壓力,為資源配置是否足夠。他說,防疫很重要是檢驗能量,武漢近日個案突然增加上萬人,反映檢驗量能受到挑戰。光靠疾管署實驗室不夠,很多中心都願意來協助,所以檢疫量已從單日三、五百件,提高到1200件,實驗室材料設備也超前部署。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說,以前SARS時找致病源很慢,但現在台灣技術已進步,透過基因定序分析很快,只是1月初時病毒型態還比對不出,台灣決議先以特殊嚴重傳染性肺炎而命名。黃玉成說,當時找到冠狀病毒後,傳染不是病毒在傳染,而是致病源傳染,如當時中國首次發表研究的41個個案裡面,很多跟華南海鮮市場一點關係都沒有,而當時也忽略了輕症表現,所以當時中國專家認為不會人傳人,到後來修正成有限人傳人等,但此舉卻是讓致病源快速加深往後感染的因素。黃玉成說,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中國學者鍾南山曾說最長可到24天,但根據其他研究,潛伏期仍應落在五天多,如之前德國至上海開會確診個案,潛伏期也是三到六天。他認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仍是五到12天為多,也符合97.5%左右的個案。黃玉成說,新冠肺炎比較擔憂的是無症狀者感染,因全世界除中國外,已有四、五百例個案,在中國人口數這麼多,大源頭無法控制情況下,台灣防疫措施能做到多久?他認為這是一個突破點,且未來比較會像2009年的流感般每年持續。
-
2020-02-16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怎麼治療?醫師解析藥物和手術的適用對象
雖然大多數的胃食道流患者都在門診求醫,但「火燒心」讓人不適難耐,部分患者期待透過手術根治。目前臨床多使用無線射頻燒灼術及腹腔鏡胃底折疊手術,但醫師表示,兩種手術會做的專家不多,且都可能產生併發症,因此優先建議藥物治療,需手術者應找有經驗的醫師執行。藥物種類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表示,在藥物治療方面,胃食道逆流藥物的治療機轉包括減少胃酸分泌、增加腸胃蠕動、中和胃酸酸性以及保護胃部黏膜等。其中,「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能將胃黏膜上分泌胃酸的「壁細胞」的幫浦(也就是所謂的氫離子幫浦)關閉,避免胃酸分泌,是目前臨床上效果最好的藥物,但因健保僅給付胃鏡檢出有食道潰瘍的患者,因此統計用量居第二名。H2受體拮抗劑「H2受體拮抗劑」是透過阻斷胃「壁細胞」上的組織胺受器,減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上負責分泌胃酸的「壁細胞」表面有組織胺受器、胃泌素受器與乙醯膽鹼受器三種,在受到刺激後,都會命令氫離子幫浦分泌胃酸。因為「H2受體拮抗劑」只能阻斷組織胺受器,所以只能減少約三分之一的胃酸分泌,用藥效果沒有「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來得好。增進腸胃蠕動的藥劑增進腸胃蠕動的藥劑能幫助患者較快往下排掉胃酸、減少其逆流而上的機會,由於健保給付不限食道糜爛的患者,因此這類藥物的用量最高。制酸劑胃乳片等「制酸劑」,利用鹼性成分中和胃酸,不過吞下肚後一小時就排掉,因此一天需要多次服用,效果並不好。胃黏膜保護劑「胃黏膜保護劑」外觀為粉狀,加水後會呈黏稠液體,吞下肚就能附著胃壁、形成保護膜,但胃壁面積大、保護膜難以全面覆蓋,且一吃下其他食物就沖掉了,因此臨床上很少處方。手術方式許秉毅表示,胃食道逆流可能源於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或是橫膈膜裂孔過大。主要有以下兩種手術,但兩者均不容易抓到最適當的鬆緊度,如果太鬆就等於治療沒什麼效果,如果太緊則可能造成吞嚥困難等問題,因此非必要不需要開刀。無線射頻燒灼術適用:較不嚴重的病人「無線射頻燒灼術」是利用類似鼻胃管的熱頻管線從患者的口腔伸進,再往下走到賁門。管線前頭會釋放熱能來破壞賁門的黏膜及肌肉層,遭破壞處將會潰瘍、結疤,利用結疤使該處變緊,達到治療目的。一般而言,「無線射頻燒灼術」只能使用於胃食道逆流還不算太嚴重的病人,如果很嚴重,則須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腹腔鏡胃底折疊手術適用:有典型胃酸逆流症狀、食道破皮糜爛、有橫膈膜裂孔疝氣問題「腹腔鏡胃底折疊手術」猶如打領帶,醫師會利用胃部頂端的組織把賁門繞一圈再縫緊,使胃上端變得較緊實。可開刀的三條件,包括要有典型胃酸逆流症狀、食道有破皮糜爛、有橫膈膜裂孔疝氣問題,且須作24小時食道酸鹼度與電阻測定,先證實不適感真的源於胃酸逆流,建議患者務必找到有經驗的醫師執刀。中醫治療三種體質 可用中藥調整治本不少胃食道逆流患者尋求中醫治療,健保數據顯示,中醫科門診量高居各科第三。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健康資訊暨流行病學研究室副教授楊曜旭表示,中醫治療可概分治標與治本,當胃酸不止,可透過烏賊骨跟浙貝母製成的烏貝散來抑制胃酸、緩解不適,有時會視病患的情況加上白芨來修復胃酸逆流造成的食道跟胃黏膜損傷。根本性地治療則要回歸調整體質。胃食道逆流常見於三種體質的患者:1.肝氣鬱結者:這群人性格較急躁、容易煩惱,導致氣滯橫逆犯胃與濁氣上逆,治療上常用柴胡疏肝湯或加味逍遙散等方劑,也可佐加佛手、枳殼、川楝子等藥物,同時建議適度按摩內關穴與太衝穴。2.脾胃濕熱者:這群人喜吃高熱量、辛辣或甜膩食物,體型通常較福態、面色紅潤、易口乾舌燥,臨床上常用神麴、山楂、麥芽、雞內金等藥物來消食導滯,並配合保和丸跟三黃瀉心湯等驅除體內濕熱的藥物,同時建議適度按摩內庭穴與豐隆穴。3.脾胃虛弱者:這群人可能是天生脾胃功能差,或是生大病、開過刀而影響脾胃功能。他們往往形體消瘦、看來疲倦,治療上常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補脾益氣藥物,另建議適度按摩足三里、太白等穴位。
-
2020-02-16 科別.消化系統
復發機率達6成!不只是喝咖啡、吃甜食害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成因不只是喝咖啡、吃甜食,醫師指出,壓力過大也可能影響下食道括約肌鬆弛,肥胖則可能導致橫膈膜裂孔擴大,這些危險因子均容易使胃酸往上衝,造成胃食道逆流。賁門鬆弛關不住 胃酸往上衝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說明,食道與胃交界處有個稱作賁門的開關,正常情況是關閉的,當嘴巴吞進食物時,它會開啟讓食物進入,而後隨即關上,以避免胃中的食物逆流而上。管控賁門鬆緊的是下食道括約肌,一旦鬆弛就會讓賁門無法緊閉,使得胃酸容易逆流而上。下食道括約肌鬆弛的危險因子除了老化,還包括抽菸、壓力大、使用高血壓藥或安眠鎮靜藥、經常攝取咖啡、酒精、辣食、甜食與油炸食物等。另外,陳銘仁表示,暴飲暴食會讓胃排空時間延遲,使得胃中食物較易回流。橫膈膜裂孔擴大 肥胖者常見胃食道逆流還有另一種發生原理,就是橫膈膜裂孔擴大。許秉毅說明,人體食道須先鑽進橫膈膜上的一個小裂孔再進入到腹腔,橫膈膜的肌肉會將食道裂孔掐緊,但肥胖可能使腹腔內的組織往橫膈膜推擠、把裂孔撐大,因此容易發生胃酸或膽汁逆流往上的現象。經常喝酒催吐的人,他們的胃時常撞擊橫膈膜,也容易發生這種現象。檢查方式 胃鏡使用最多當不舒服的症狀出現時,臨床上有幾種檢查工具。健保數據顯示,107年患者接受上消化道泛內視鏡檢查件數達20萬7206件,其他檢查均少人使用。1.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許秉毅說明,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就是胃鏡檢查,胃鏡經由口腔伸入喉嚨,可檢查食道與胃部等器官,醫師可藉由內視鏡觀察與診斷消化道疾病,同時也有切取組織送病理化驗或切除瘜肉等功能,臨床上應用廣泛。不過,約有半數胃食道逆流患者照胃鏡並無異狀,此時可優先考慮使用目前臨床上最有效的治療藥物,也就是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試試看,有機會緩解不適。由於胃鏡檢查無異狀者,健保不給付這項藥品,因此需要自費,不過一顆僅約12元,短期吃並不貴。2.24小時食道酸鹼度測定當胃鏡檢查無異狀,也可以考慮進行24小時食道酸鹼度測定,這項檢查將管線經鼻孔陸續進入食道與胃部,如果胃酸往上湧,就能測得食道變酸,但因為檢查過程不適,鮮少人使用。有時患者的症狀可能不是來自胃酸逆流,而是膽汁或氣體逆流,此時可使用24小時食道酸鹼度及電阻測定,若是液體湧上電阻會下降,若是嗝氣往上電阻則會上升。3.上消化道攝影上消化道攝影是讓患者喝下顯影劑,觀察胃收縮時是否有異物往上逆流,但可能沒這麼剛好能觀察到胃液逆流,因此這項檢查較不敏感。很少數患者的胸痛症狀是源於食道痙攣,此時可用食道測壓檢查觀察是否有食道痙攣的情形。防胃酸上衝餐餐七分飽 睡覺上身稍墊高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提醒,胃食道逆流不是用藥就一勞永逸,其復發機率高達六成,若能同時搭配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復發風險就可能降至四成。好習慣像是減少吸菸以及避免咖啡、酒精、辣食、甜食與油炸食物等,建議每餐吃七分飽就好,飽餐後散步五到十分鐘使胃酸往下流。晚上睡覺可將上半身稍稍墊高,上半身與下半身約呈30度,藉由姿勢引導胃酸順著地心引力而下。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健康資訊暨流行病學研究室副教授楊曜旭表示,腸胃疾病調理的大原則是「三分治、七分養」,除了藥物治療,患者宜保持心情愉快、三餐正常飲食、細嚼慢嚥、減少刺激性食物與菸酒。其中在飲食方面,牛奶、乳製品雖然可以緩衝胃酸,但可能會引起脹氣不適,所以應該適量喝;富含膠質的食物,像是地瓜葉、秋葵、黑木耳、白木耳、紫菜、海帶、豬腳筋、雞爪、海參等,都適合胃食道逆流患者食用。
-
2020-02-13 新聞.食安拉警報
食藥署監測食品中重金屬 兩件深海大魚甲基汞超標
深海大型魚類位在食物鏈高階,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汙染物。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去年度食品中重金屬後市場監測結果,其中在153件水產品中就驗出兩件大型魚類的重金屬甲基汞超標。醫師表示,體重50公斤的人一周吃深海魚不宜超過半個巴掌大,孕婦與幼兒則應避免食用。衛福部食藥署每年執行食品重金屬監測計畫,去年度抽樣檢驗611件產品,包含153件水產品、182件蛋品及其加工品、102件食米、62件蔬果植物類、50件禽畜產品、32件藻類食品與30件嬰幼兒食品。在所有深海、淺海的魚蝦貝類等水產品當中,檢出一件東港黑鮪魚的重金屬甲基汞濃度達3ppm,是限量標準的1.5倍;一件紅魽魚排的重金屬甲基汞濃度為0.9ppm,是限量標準的1.8倍。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汞是自然形成的金屬元素,一般透過工業汙染排放至空氣中,再沉降累積於湖泊河川及海洋中,接著經生物作用轉變成甲基汞,愈大和愈老的魚體內可能含有較高濃度的甲基汞。顏宗海表示,甲基汞具神經毒性,以50公斤的人而言,一般建議,鮪魚、旗魚、鯊魚、油魚、鯨魚等深海魚的每周食用量別超過80公克,相當於半個手掌大;懷孕婦女與嬰幼兒則不建議食用,否則可能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鱈魚、鯛魚、鰻魚、烏魚、烏鯧、鱘魚、比目魚等魚類的每周食用量不超過160公克,相當於一個手掌大。至於其他魚類、貝類、頭足類與甲殼類的標準則較寬,每日不超過150公克即可。食藥署的食品重金屬監測計畫還揪出壞皮蛋,在182件蛋品及其加工品當中,檢出三件皮蛋含有重金屬銅或鉛,其中有皮蛋的鉛含量高達限量標準近七倍。食藥署表示,經地方衛生局依法要求限期改正後,複抽檢驗結果已符合規定。顏宗海表示,皮蛋製作過程可能添加氧化鉛與氧化銅來穩定品質,但不慎超標時並無法從皮蛋外觀被辨識,因此只能在購買時選擇信譽良好商家以及包裝標示完整的產品。同時要知道,皮蛋是加工食品、較鹹,營養價值不能取代新鮮雞蛋。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武漢肺炎論壇要求保密協定 台灣醫師這麼看
世衛武漢肺炎論壇今天登場,台灣派2名專家線上參與且簽下保密協定。曾參與WHO專家會議的台灣醫師吳佩昌認為,因視訊要錄影側錄都很容易,為防內容外流才會要求簽保密協定。因應武漢肺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於11日至12日邀請全球約400名專家舉辦論壇,預計台灣時間下午2時30分開始註冊。台灣派出的2名專家將以「台北」(Taipei)身分線上參與,受限保密協定,論壇無法直播或轉播。根據中央社記者了解,台灣2017年失去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身分後,台灣仍有少數專家受邀參與WHO的專家會議,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師、教育部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吳佩昌就是其中一人。吳佩昌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他曾於2018年11月中旬、2019年8月中旬二度參與WHO在新加坡舉辦的專家會議,各國專家齊聚討論視力保健策略,兩次都是現場參與。吳佩昌說,他不僅曾以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與會,還曾以Taiwan(台灣)身分與會,據悉現場中國專家認為台灣就是一個「地區」,並未有任何排斥的狀況出現,但大會資料中仍將台灣歸類於「中國區」,且拒絕讓他以R.O.C(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的英文縮寫)身分報名。吳佩昌說,當時大會並未要求簽保密協定,會後也有發布公版的會議紀錄,他推測可能各國專家都是現場與會,關在同一個場所裡,比較沒有簽訂保密協定的必要;反觀這次世衛武漢肺炎論壇,由於有部分專家以線上方式參與,要視訊、錄影都很容易,為了避免內容外流,才會簽訂保密協定。
-
2020-02-1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防止隱瞞旅遊史 高雄長庚採最高規格防疫手段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至今發燒,甚至發展到無症狀傳染,讓民眾在渾然不覺中曝露於感染風險,高雄長庚醫院拉高防疫規格,繼要求所有進入醫院民眾要刷健保卡確認出入境紀錄後,即日起未帶健保卡者,也要求輸入身分證字號,確認旅遊史。17年前,高雄長庚醫院曾因SARS入侵導致封院的慘痛教訓,這次遇到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採最高規格的防疫手段,是國內最先執行刷健保卡確認出入境紀錄的醫院。兼任中央防疫指揮中心諮詢委員的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表示,從最近第15例到18例家族確診個案來看,確診的人之外,不代表他身旁的人沒有問題,這次新冠肺炎雖已能採檢送實驗室印證,迅速做出診斷,但未採檢前,能倚靠的還是旅遊史的篩檢,但現在各醫院要求刷健保保卡查察旅遊紀錄,少數民眾仍宣稱「忘了帶卡」,或在填寫自主健康申報單時隨便寫。林孟志17年前曾任SARS高屏區指揮官,面對這次新冠肺炎已發展到無症狀感染,他提醒民眾仍不能小覷感染力。他表示,像台灣第18例個案,因沒明顯症狀,所以不覺得有什麼不舒服,而無症狀代表病患是輕症,輕症就容易讓人輕忽。林孟志指出,過去SARS來得猛,去得快。新冠肺炎嚴重度沒SARS高,但傳播力強,疫期就會延長。理論上,最後一個病人第14天後若不再有新增病例,疫情就可宣告解除,現在大陸每天有上千名病患增加中,疫情可能還會有一段時間。他說,目前新冠肺炎尚無特定的藥物可治,所幸台灣提高警覺,第一時間就成立疫情指揮中心,全面防疫。不過防疫靠的是基本功,不能靠運氣,特別是基層醫療院所,不似大型醫院有採檢等設備,在病患做成診斷之前,還是要靠旅遊史做第一道篩檢。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檢疫硬要出門!單親爸的辛酸 成了防疫破口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延燒,6日起中港澳入境者得居家檢疫14天,10日起連從港澳轉機返台者也被要求居家檢疫,但現代家庭人口少,居家者可能臨時有要事,又找不到人幫忙,令人相當頭大。此外,自大陸、香港、澳門返台民眾即使無症狀,返台14天內到大醫院就醫,得在戶外門診區看病,探病則一概被拒於門外,防疫措施越來越嚴。●居家檢疫沒幫手…他帶發燒兒就醫台北某醫療院所接獲一名從港澳回來、正處14天居家檢疫期的單親爸爸,因沒有幫手帶小孩,只得自己帶發燒小孩到診所看病。此事讓醫師擔憂,刷健保卡雖可知是否由疫區入境,但診所小兒科面對家長帶孩子來看病,無法查家長健保卡,恐成防疫漏洞。高市診所協會目前已拜託基層同業醫師,除了行動不便或12歲以下孩子就醫須家屬陪同,成人一律單獨進診所看診,就算家屬也須刷卡確認旅遊史。理事長楊宜璋說,這周是疫情關鍵期,如不嚴格管控出現防疫破口,不管民眾或醫療業都會付出慘痛代價。●大醫院嚴格門禁 有人為探病竟假冒他人國內大型醫院因就診患者、住院人數多,多採高標準防疫門禁管制,成大醫院已宣布自10日起,民眾進院區須攜帶健保卡或身分證,到各院區櫃台的防疫安全認證站,由醫院工作人員刷健保卡查詢旅遊史,手部蓋上「防疫認證章」才能進入診療區。成大醫師表示,都出現無症狀的病例了,防疫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台南奇美醫院、新樓醫院也都宣布,只要進入醫院,不管是病患還是家屬,一律都要刷健保卡,過濾旅遊史。「還不是因為大家都不老實」,一名醫師私下表示,很多人就醫卻隱瞞中港澳旅遊史,讓醫護與其他患者都曝露在感染風險中,雖然刷健保卡不能完全防堵,但仍是多一層防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榮總、高雄長庚等院,上周陸續啟動入院要刷健保卡的門禁管制措施,以確認旅遊史。實施一周來,發現有不少陪患者就診的家屬近日內有中港澳旅遊史,不僅頻到醫院陪診,還有人硬要探病。●中港澳地區返台 家屬請止步高醫院長侯明鋒說,院方人員曾遇過患者行動不便,陪同家屬卻剛從港澳地區返台,立刻請他離開,「不要害了親人、也害了大家」;還有從大陸返台者為探病,竟拿家人的無照片健保卡想矇混過去,因為沒照片,醫護人員再向他要身分證,才發現不是本人的健保卡。高榮副院長鄭錦翔表示,對於有中港澳旅遊史的陪診家屬,經勸說後,會改由志工陪患者入院就醫;但他也坦言,如果家屬刻意隱瞞、或持他人健保卡,防不勝防。因母親住院陪伴照顧的陳小姐說,現在進醫院必須排隊刷健保卡、詢問旅遊史,萬一臨時有事離開醫院一下,回去又要重排隊一次,耗時費事。幫家人到醫院拿藥的張先生則認為「小心點還是好」。●記取SARS教訓 高雄長庚高規格防疫17年前曾因SARS入侵導致封院的高雄長庚醫院,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採取最高規格防疫手段,是國內最先執行刷健保卡確認旅遊史的醫院。高雄長庚副院長林孟志表示,最近第15例到18例確診者都是家族個案,可見除生病的人確診,身旁的人不一定沒問題,未採檢前能倚靠的還是旅遊史篩檢;但仍有少數民眾不是說「忘了帶卡」,就是在填寫自主健康申報單時隨便寫寫。林孟志說,基層醫療院所不似大型醫院可採檢送驗,若民眾隱瞞旅遊史,更容易曝露於感染風險,建議基層診所應比照大醫院,全面要求到院民眾都刷健保卡確認旅旋史,可以做更好防範。●隔離期間需人幫忙 地方政府擬法子隱瞞旅遊史主要是怕被隔離,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很多人因為各種理由在居家隔離或檢疫中「偷跑」,事實上,如果有就醫需求或有不得不離家的理由,例如單親要帶孩子就醫等,可以通報衛生局,再由疫情指揮中心決定是否可以離家,如果同意離家,需全程配戴口罩,並回報離家與返家時間,不是完全不能出門。台南衛生局表示,會審酌居家者的情況,如果真的找不到幫手,可以給予各項協助,幫忙協調、幫忙找人,如果真的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忙,也可以出動志工協助。現代家庭人口少,居家者可能臨時有事處理,但又找不到人幫忙,怎麼辦?高雄市衛生局長林立人表示,市府衛政、社政與民政單位已擬好處理程序,除吃飯、垃圾清運等協助,若本人或家屬有就醫需求,衛生局也可派車代為接送,並協調醫院提供快速取藥窗口。
-
2020-02-10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蘇益仁:那年專家會議 助我控制SARS
十七年前,全球爆發SARS時,WHO曾邀請台灣專家以視訊方式參加會議,當時參與者包括現在的副總統陳建仁,以及前衛生署疾管局長、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WHO即將針對防治武漢新冠肺炎再舉行專家會議,蘇益仁昨指出,台灣若有機會參與,就能了解更多疾病細節,有助防疫。蘇益仁認為,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在新冠肺炎防疫上面臨更大挑戰,因為多年來台灣因中國政府阻礙而無法加入WHO,常被排除在許多防疫專家會議之外。他也說,作為SARS期間台灣的疾管局長,親身體驗到政治與外交博弈對防疫工作造成的阻礙,遺憾的是,在此次處理肺炎疫情,阻礙依然存在。蘇益仁回想,SARS在中國廣東佛山首發,二○○三年三月底在香港爆發,香港大學及美國疾管署證實由變種冠狀病毒引起,但WHO到四月中旬仍維持確定病例須有中國及香港旅遊史。當時,和平醫院第一例本土案例是被來台的香港病人傳染的一位婦女,但因無疫區旅遊史,未被列為SARS病例,也未受隔離。後來,這位病例導致和平醫院嚴重疫情及封院。當時蘇益仁任疾管局昆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已由實驗室確認該婦女診斷,但有關部門仍認為應依世衛定義處理,這件事至今仍讓他耿耿於懷。另外,也因為台灣的防疫專家未能參與WHO會議,四月中SARS定義修正時,未能即時掌握資訊。WHO一直到當年四月底和平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疫情發生後,才派專家到台灣了解疫情,台灣也才能加入SARS專家視訊會議。當年五月四日,蘇益仁由WHO專家會議得知病患發燒後兩天才會人傳人的重要資訊,防疫體系終於依此資訊進行發燒病人的隔離政策,進而成功控制了SARS。蘇益仁說,此次WHO會議台灣即使無法到現場,透過線上會議仍有助台灣防疫作即時調整。
-
2020-02-10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抗煞曾參與WHO專家會議 蘇益仁:第一手訊息有助防疫
十七年前,全球爆發SARS時,WHO曾邀請台灣專家以視訊方式參加會議,當時參與者包括現在的副總統陳建仁,以及前衛生署疾管局長、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WHO即將針對防治武漢新冠肺炎再度舉行專家會議,蘇益仁昨天指出,台灣若有機會參與,就能了解更多疾病細節,有助防疫。蘇益仁認為,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在武漢肺炎防疫上面臨更大挑戰,因為多年來台灣因中國政府阻礙而無法加入WHO,常被排除在許多防疫專家會議之外。他也說,作為SARS期間台灣的疾管局長,親身體驗到政治與外交博弈對防疫工作造成的阻礙,遺憾的是,在此次處理肺炎疫情,阻礙依然存在。蘇益仁回想,SARS在中國廣東佛山首發,二○○三年三月底在香港暴發,雖然當時香港大學及美國疾管署已證實SARS由變種冠狀病毒引起,但WHO直到當年四月中旬,仍維持SARS確定病例須有到中國及香港旅遊史。當時,和平醫院第一例本土案例是被來台的香港病人傳染的一位婦女,但因無疫區旅遊史,未被列為SARS病例,也未受隔離。後來,這位病例導致和平醫院嚴重疫情及封院。當時蘇益仁任疾管局昆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已由實驗室確認該婦女診斷,但有關部門仍認為應依世衛定義處理,這件事至今仍讓他耿耿於懷。另外,也因為台灣的防疫專家未能參與WHO會議,四月中SARS定義修正時,未能即時掌握資訊。WHO一直到當年四月底和平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疫情發生後,才派專家到台灣了解疫情,台灣也才能加入SARS專家視訊會議。當年五月四日,蘇益仁由WHO專家會議得知病患發燒後兩天才會人傳人的重要資訊,防疫體系終於依此資訊進行發燒病人的隔離政策,進而成功控制了SARS。蘇益仁說,此次WHO的會議台灣即使無法到現場,但透過線上會議可得到更多有關新冠肺炎的細節,如病毒是在發燒前或後可人傳人,病毒有無突變、中國社區群聚的實際情形、死亡率、是否為上或下呼吸道感染等治療上科學證據,將有助於台灣防疫作即時調整。
-
2020-02-04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不想被隔離?看病居然用這招 大鑽防疫漏洞...
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台灣目前雖僅10案例,卻已人心惶惶,有患者發燒不但趴趴走,還去舞廳紓壓。群眾的恐慌,造成口罩搶購潮,但對頻繁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而言,最憂心的不是病毒,也不是防疫措施不足,而是怕被貼標籤、病患隱瞞旅遊史。看診要求自費 恐成防疫漏洞有醫師吐露,遇到一名從北京回台病人, 前一天打電話到診所預約看診,詢問他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病人都說沒去過疫區,隔天就診時才說找不到健保卡要求自費,診所櫃台人員堅持一定要讀卡,病人盧了半天無法看診只好離開,但之後因身體不適又繞回來,終於拿出健保卡,一插卡連線,電腦竟跳出「從武漢回來」訊息,令醫護大吃一驚。 台北市就有中型醫院在群組公告提醒醫師,部分從疫區回來的台灣人不想被隔離,會以自費看病,來逃避健保卡雲端註記,「請醫師要留意,即使自費,仍要先刷過健保卡才安心」。診所醫師表示,為防堵武漢肺炎疫情,移民署和健保署早已連線,上月13日以後返台者,他的旅遊史都會被註記在健保卡中,讓第一線醫療人員多一分警覺。沒帶卡看病?盼電話查詢旅遊史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說,的確有零星患者忘帶卡,要求押證件看診,因對方沒有發燒、咳嗽症狀,診所為避免醫療糾紛多無法拒絕。為防自費成防疫漏洞,已反映健保署,希望能透過電話查詢未帶卡的病人旅遊史。高雄長庚醫院每天就診人數高達上萬人,為避免少數民眾隱匿旅遊史,也要求民眾刷健保卡確認出入境紀錄,避免口頭詢問旅遊史時,有「漏網之魚」。 來院者如未帶健保卡,須填寫簡易篩檢問卷,填寫內容若謊報,依法可開罰15萬元,避免防疫破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遇到有民眾沒帶健保卡,除了要求詳填問卷資料與簽名,若有發燒,會將患者轉往急診室外的戶外帳篷就診。SARS盛行恐慌蔓延 醫護家庭遭排擠「當瘟疫來襲,蔓延最快的不是愛,也不是病毒,而是恐慌。」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沈政男,回顧2003年3月侵襲台灣的SARS,導致1萬3000人被隔離、356人感染,73人死亡,深刻寫下感受。沈政男說,第一線醫護沒日沒夜,投身照顧確診及疑似患者,甚至遭感染;另有更多未接觸SARS患者的醫護,被鄰居、社區排擠,至今留下難以撫平的創傷記憶。因應SARS疫情,高市民生醫院後方曾成立高市發燒咳嗽特別門診,提供疑似者就診,以區隔醫院動線,掛牌當天鄰近居民包圍診所拉白布條抗議,還言語威脅醫護與患者。任職高雄榮總的醫師就說,SARS疫情讓全台進入戒備狀態,他雖不在第一線照顧SARS病人,但自己念幼兒園的孩子卻被老師叮嚀「先不用來上學,以免其他家長恐慌」,讓他頗無奈。照顧SARS患者醫護 心理創傷難痊癒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周煌智曾與教授醫師蘇東平共同為《科學人》雜誌撰文,用SARS疫情對第一線醫護衝擊,進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重度憂鬱症、恐慌及失眠症的研究。他們發現,照顧SARS患者的醫護,憂鬱症發生率比照顧非SARS患者的醫護高出13倍,失眠發生率高出4倍。周煌智說,尤其是照顧病人因而感染SARS的醫護,在疫情盛行時,有三分之二都罹患急性創傷壓力症候群與重度憂鬱症,即使疫情經過1年半,仍有三分之一醫護心理創傷未痊癒,四年半後才逐漸恢復生活品質;但因腦部海馬迴及杏仁體仍有殘留損傷,對媒體災難報導十分敏感,一旦有生活壓力衝擊,易導致精神症狀再度發作。他表示,在疫病流行時,有組織的工作環境與條理分明的照護步驟,是醫護避免感染、增加安全保護的最佳良方;提醒醫院應避免讓有精神疾病史、年紀較輕以及對武漢肺炎有負面感受的同仁參與照顧患者。對民眾而言,正向、樂觀的態度,以及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更能降低對疫情的恐慌程度。
-
2020-02-02 科別.精神.身心
當焦慮停不住……夢境、潛意識常隱藏焦慮的祕密
廣泛型焦慮症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文明病,並經常引發睡眠問題,「焦慮症」是已經失控的焦慮,因為會合併生理症狀,如失眠、肌肉痠痛、易怒、專注力下降、記性變差,時間拖越久,生活品質就會變差。精神科醫師建議,如果感受到痛苦就建議就醫,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醫師開藥?心理諮商?建議雙管齊下一般來說,當患者確診有焦慮症問題,治療方式可分為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開業診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認為,患者可以選擇雙管齊下,生理問題交給精神科醫師,以藥物解決;心理治療則可透過夢的解析或潛意識,回溯成長歷程,找出焦慮來源,調整思考方式,讓整體治療效果更加分。林萃芬分享,不要小看解析夢境或潛意識的效果,「雖然已忘記某個恐懼的經驗,但焦慮卻是會留下的。」過去曾遇到不少有焦慮症的民眾,是因為一歲以前一個極度恐懼的畫面或片段,才會無故焦慮。諮商心理師也能提供、教導患者「放鬆」技巧,藉由放鬆降低焦慮發作。怕蛇先看蛇 系統減敏感法克服恐懼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克服焦慮相關疾患的心理治療法,稱為「系統減敏感法」。林萃芬解釋,該療程將恐懼從「最害怕」到「最不怕」分成十個狀況,從最不害怕開始嘗試接觸,如遇到怕蛇的患者就先讓他看蛇的照片,再到動物園觀賞蛇,甚至嘗試觸碰蛇,若在某階段失敗,就要回上一階段重新開始。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勳安說,焦慮症的藥物治療可分為兩類,其一是服用抗焦慮症錠劑,能快速見效,但因為藥物依賴,不建議長期使用;另一種是服用可增加血清素的藥物,可以治好焦慮症,但發揮藥效時間緩慢,需三至九個月療程,過程卻容易有腸胃頭痛不適,患者容易放棄。抗焦慮藥物 藥效快但影響注意力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進一步說明,抗焦慮藥物也就是苯二氮平類,能迅速減緩急性焦慮,達到放鬆。但因為藥劑作為安眠藥,可能影響注意力,服藥後執行精密機械如開車等,或者是過馬路都需要特別小心。尤其過去沒有服用過的長者,可能增加失足風險,自身及家屬須留心。苯二氮平類藥物服用者也不可以驟然停用,張家銘建議,當服藥者焦慮症狀有改善,可和醫師做討論如何安全減藥,通常建議採間歇式減藥,避免引發抽搐或反彈性焦慮症等戒斷症狀。「每個人能耐受程度不一樣,不用一定要做到完全停藥,藥物減量也是進步。」害怕成癮難戒 多數是心理依賴說到苯二氮平類藥物,常會讓人擔憂容易產生藥物成癮,事實上,其依賴性並非短期服用就會產生,「其實任何藥都會產生心理依賴,總覺得不吃不放心。」張家銘說,尤其焦慮症患者人格特性偏向高估事情危險性,低估自己處理能力,若擔心抗焦慮藥物依賴,也可與醫師討論使用抗憂鬱藥物。一般主要的抗憂鬱劑是為了增加血清素、腎上腺素,讓腦內激發正向情緒,需要連續服用一周以上才會看到成效,但在服用三到五天可能還沒見效時,噁心、輕微暈眩副作用先找上門,因為抗憂鬱劑藥物服從性比較低,建議選擇服用這類藥物的患者,可和醫師討論選其他藥物搭配服用。治療方式日新月異微電流刺激療法 克服焦慮新選擇精神科治療焦慮症的方式不僅有藥物,若患者擔心抗焦慮或助眠藥物依賴,微電流刺激療法是值得考慮的選項。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勳安說,微電流治療是一種以電流調節腦功能的治療,美國精神科已使用該療法治療焦慮症長達35年,儀器近期引進台灣,醫療儀器已通過我國食藥署適應症,未來值得期待。張家銘強調,焦慮是常見現象,不影響生活品質,其實可以不用服藥物,但「焦慮」嚴重持續,甚至已經開始影響生活,就應該考慮就醫。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沒有哪種療法最好的說法,甚至有時需適時配合使用,尤其醫療持續進步,有越來越多新的藥物或心理治療可嘗試,建議多與醫師討論。
-
2020-01-30 武漢肺炎.回首SARS
回首SARS/「只准進、不准出」回首SARS 葉金川:因為了解,所以不恐懼
【編按】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世界各國都紛傳確診病例。2003年SARS帶給台灣劇痛,但台灣也在防疫面有了經驗與進步。元氣網摘錄2009年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出版的《回首SARS》、《走過SARS》二書部份摘文,讓大家借鏡,避免讓過去SARS的慘痛經驗再次上演。SARS在葉金川的人生留下深深印記,許多人稱他「抗煞英雄」。 不過,他卻認為,進駐和平,就像在路上看見小孩快被車撞上了,趕緊把他一把抱起。SARS對他而言,因為了解,所以不恐懼……SARS疫情延燒時,民國92年4月24日,發生舉國震驚的和平醫院封院事件!封院後,驚惶失措的醫護人員隔著封鎖線,向外投擲寶特瓶、紙條,還有人爬上鐵窗欲申冤,還有疑似感染的男子上吊自殺。和平醫院成為孤島,前台北市衛生局長葉金川卻自願進入和平,協助抗煞。和平醫院當時已有七名醫護人員疑似遭到SARS感染。政府下令,和平醫院即日起停收門診、急診及住院病患,住院病患不可以轉出,員工全數召回,曾出入的家屬全部居家隔離。一千多人關在「和平監牢」中,和平醫院封院了!封院當日中午,台北市中正二分局員警以黃色刑案封鎖線,把和平醫院週遭全部圍繞一圈,並拉下大鐵門,連進院採訪的記者都倉皇抱著電腦逃出。即刻起,和平醫院「只准進、不准出」。這也是有史以來,最大區域的封鎖行動。恐懼氣氛籠罩 和平封院場面火爆許多原本在外面的病患、家屬、員工也逐一回院隔離。健康者、感染者混住,沒有分級隔離,恐懼讓他們很快的失去耐心。醫護人員戴著口罩,隔著封鎖線,舉白布條抗議。甚至一度衝破封鎖線,想要闖出醫院,場面火爆。當時人在花蓮慈濟大學任教的葉金川,接獲台北市衛生局老同事的電話,說是和平醫院中關了近千人,醫護陷入驚慌失措,「和平有點亂,吳康文(和平醫院院長)大概快要罩不住了!」連當時的總統陳水扁都親上電視,希望安撫民心。曾任台北市衛生局長的葉金川趕回台北,在封院的第四天,他和當時的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連袂進入和平醫院了解狀況,並對外宣布,「和平沒有院內感染。」葉金川的公共衛生資歷完整。他是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更是美國哈佛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碩士、博士研究,加上曾任台北市衛生局長,從諸多條件看來,他確實是進駐和平的不二人選。 葉金川當下決定,將留守和平醫院,直到危機解除。葉金川說,當時和平醫院中,醫師與護士都慌了手腳,恐懼和慌張讓醫護人員失去信心和戰鬥力。他知道,和平亟須建立指揮體系。他一方面向和平醫護人員信心喊話,一方面要求每項設備都要定位。例如規畫防疫動線,包括病患和未感染者電梯的區分、防護衣、口罩、食物如何分送到位,每個動作都要依據標準作業程序,絲毫不能差錯。並把病人分級,將醫護人員排班,嚴格力行「先工作的可以先出去」來激勵醫護人員。當時已經知道感染病患在發燒之後才會開始傳染,因此院內最重要的管控措施是「量體溫」。葉金川要求每個人都要戴著體溫紀錄卡,早晚各量一次體溫,及早發現被感染者。安定人心 早晚對全院廣播為了安定人心,葉金川每天早晚,多次對院內全院廣播,告知現在情況如何,他正要做些什麼事情,也請在院內的大家配合。封院來得突然,葉金川記得有個產婦天天哭。產婦泣訴,她只是來生孩子,生了孩子後,連小孩都還沒看到,就被關在和平醫院裡。這個媽媽抱怨,「我本來不要在這裡生的!」 葉金川趕緊承諾,一定會讓她優先出去。忙了一陣子 才想起未向學校告假匆忙進駐和平醫院,葉金川連高血壓藥物都沒帶,還是和平醫院的院長吳康文開藥給他。忙了好一陣子,葉金川突然想起,他根本忘了跟學校告假,沒通知學校一聲就跑來關在和平醫院裡,趕緊撥個電話向學校請假。結果校方跟他說,早就從電視上看到了,要他好好鎮守和平醫院。葉金川心有所感地說,當時一位和平的醫師也就是謝長廷的女婿在外受訓,卻自動歸隊,讓他印象很深刻。而被責為「落跑醫師」者,雖在社會罵聲中勉強回院,但也沒有做他在院內該做的工作。他說,和平八成的醫護都還在線上工作,克盡職守。但是當然也有少數人不受指揮,躲在辦公室中,不見人影。他就直言,和平的感染控制機制已失靈,「某主任」他從頭到尾都沒看到人。至於吳康文院長,葉金川則給了「盡責執行」的評語。和平醫院分為A、B兩棟建築,B棟情況不明而危險,其中又以B6、B8最危險,A棟則無感染跡象,因此不准B棟人員任意進出。由仁愛醫院副院長璩大成把守A、B棟的通道,以杜絕SARS蔓延至A棟。外界急欲知道和平內部情況,葉金川也每天定時透過視訊向市府、媒體報告。視訊畫面中,一天頭髮還濕漉漉的葉令川一派平常地說,「我凌晨兩點半才睡,早上五點起來,睡不到三小時。剛量體溫38.4°C,體溫很高,太累了似乎也不行!我應沒有感染SARS,應是剛洗完熱水澡體溫升高的緣故。」葉金川推算,他前天才剛到和平,而SARS潛伏期三到七天,應該不是被感染。他喝著冰水,要再量一次體溫,看看是不是因為洗熱水澡導致體溫過高。沒時間看電視 不知恐懼蔓延全台和平院務如麻,葉金川忙得沒時間看電視。他不知道和平恐懼蔓延至全國,雲林拒收和平SARS廢棄物、新竹縣市拒收SARS病患。但是也有溫暖的義勇醫護志願軍152人報到。葉金川說,院內沒有交叉感染,通報病例逐漸下降,他知道,只要5月初不出現第二個通報高峰,就可以比較放心。在線上工作的醫護人員在很大的心理壓力下工作,早已經疲憊不堪。而沒有染病的病患、家屬也需要疏散。葉金川說,「但是以和平的能力,人員一定要外送,不然一定會全軍覆沒,全院都會感染。」所以一等到松山醫院就定位,就開始疏散人員。4月30日,在B棟第一線工作七天的醫護人員,開始往外移送,隔離觀察二周,成為第一批卸下照顧重責的醫護人員。而就在開始疏散醫護人員的同時,盡忠職守的和平醫院B棟八樓護理長陳靜秋在5月1日染SARS過世,成為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護人員。完成滅火任務 想去峇里島隔離5月2日,葉金川完成滅火任務,結束坐鎮指揮和平醫院的任務,評估和平的火已經熄了,他才搭乘專車前往公訓中心隔離。在專車上,他戴著口罩、笑彎了眼睛,向民眾豎起大拇指。 吳康文則在旁拍手送行。葉金川回憶,當時他們常開玩笑,如果可以離開和平醫院,最想做的事就是包架飛機到峇里島隔離觀察,花再多錢都不要緊。不過,葉金川似乎沒有那種悠閒的命格,他只是被送到公訓中心偷喝朋友送來的啤酒,乖乖接受隔離。他在5月19日又被中央徵調,南下到傳出院內感染的高雄長庚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協助防疫。因為了解SARS 所以不會恐懼SARS在葉金川的人生留下深深的印記,許多人因此稱他「抗煞英雄」。不過,他卻認為,進駐和平,就像在路上看見小孩快被車撞上了,趕緊把他一把抱起。SARS對他而言,因為了解,所以不恐懼,有防護就不怕被感染。對於和平醫院封院的措施,究竟是否正確,各界評論不一。葉金川直爽地說,「當然要封院,不封院怎麼處理? 」雖然陸續有病人死亡,不過他強調,感染的病例是之前就感染的,而不是留院所感染。最後,亡羊補牢的正確感染控制,終讓和平醫院重回平靜。(本文摘錄自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2009年出版《回首SARS》)
-
2020-01-30 科別.骨科.復健
頸部好姿勢 3招趕跑疼痛
「醫師,為何我的脖子轉動時總是卡卡的?」、「醫師,為何我脖子常一邊痠痛?」、「醫師,為何我會脖子麻到手?」身為長期低頭族、電腦族、沙發族、睡不好的你,是否也有以上困擾呢?找按摩師推拿,效果總不持久;買止痛藥貼布又怕藥物傷身;但不處理又擔心症狀變嚴重最後需要開刀。頸部疼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疼痛的原因非常多,但在復健科的病人中,最常見的頸部症狀,都是源自於我們生活中的不正確姿勢與過度使用,「頸部壞姿勢」有四大族群:低頭族和駝背族現代人手機、電腦不離身,滿街低頭族總是駝著背,垂頭喪氣。脖子負責承受頭部重量,正確姿勢應保持耳朵垂直肩膀,下巴微微後縮,當我們頭向前凸時,頸部壓力驟增,便造成頸部傷害。歪頭族許多人喜歡歪著頭夾著電話做事,或辦公時電腦放一側轉著頭辦公,或躺在沙發上,頭靠著扶手追劇。這些姿勢使脖子一直呈現歪斜狀態,對頸部的壓力、骨骼韌帶都會造成傷害。高枕族和低枕族有人習慣睡過高的枕頭,有人則不愛用枕頭,喜歡平躺睡,睡眠占非常多的時間,枕頭過高或過低,都會因姿勢不正確,造成頸部長時間傷害。枕頭過高會造成頸部前彎,過低則造成頸部後仰。正確的枕頭高度應使頭部呈現水平,注意枕到頭一定也要枕到脖子,睡覺時不要讓脖子呈懸空狀態。懶人坐姿族許多人愛在沙發或床上做事或滑手機,而這種半躺半做的姿勢,不只傷腰,更是傷害頸部。這也是往往假日放鬆在床上攤一天後,隔天卻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這樣的姿勢長期下來後,對我們頸椎也是很大的傷害。若常有頸部疼痛症狀的話,請記得以下「頸部好姿勢」的三重點,並在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維持好姿勢:1. 身體挺直不駝背:想像自己正在量身高,使身體呈現挺直放鬆的狀態。但也不必刻意過度挺胸而造成脊椎的壓力。2. 眼睛平視前方:當我們專注事物,看電腦、書本、手機等,應將高度放於眼前水平或下方5至10度。不應過低而造成駝背與低頭。3. 下巴微收:保持下巴微收狀態,不必刻意擠壓出雙下巴,使耳朵與肩膀呈垂直,這是頸部壓力最放鬆的姿勢。我們了解了頸部好姿勢和壞姿勢後,建議以下頸部自我保健運動,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的伸展運動指引,建議在家中可做以下三種頸部自我保健運動,每周3次,每次30秒,重複3組,透過平時的自我保養與肌群訓練,讓疼痛遠離。若頸部疼痛沒有緩解或加重,記得尋求復健科醫師協助,找出問題根本的原因,接受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三種頸部自我保健運動1.縮下巴運動:身體挺直不駝背,眼睛直視前方。像擠雙下巴一樣,將頭部水平後縮,做縮下巴的動作。感受後側頸部肌群收縮的感覺。2.後頸部伸展運動:將雙手環抱於後腦勺。深吸氣,吐氣時頭部緩慢向後仰。雙手向前上推,頸部後側持續用力向後推手,抵抗手部的力量。感受後側頸部和上背部肌群收縮的感覺。3.側頸部伸展運動:將臉部朝向正前方,以左手舉過肩繞過頭部,將手掌貼於右耳上,以左手輕拉,將頭部往左側偏。感受右側頸部肌群伸展的感覺。以同樣方式再做對側的頸部伸展。
-
2020-01-29 養生.保健食品瘋
你也吃維他命B群維持體力?醫師提醒這種人別吃
很多人平常都會吃維他命B群維持體力,但補充任何保健食品一定要先詢問清楚,並且記得適量補充就好,千萬別過量。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江坤俊在《東森電視-媽媽好神》節目中指出,如果你是抽菸的男性,又補充很多維他命B群,罹肺癌機率將大增。江醫師所講的,是前幾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癌症預防控制部門的研究,研究指出,和不服用維他命B補充劑的男性相比,服用高劑量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的男性吸菸者,可能增加罹患肺癌風險30%~40%。10年間每天服用超過20毫克維他命B6的男性吸菸者,罹肺癌機率高出未服用者3倍;每天服用55毫克維他命B12的則多4倍。台灣其實很多人在吃維他命B群、維他命C、維他命D…等保健食品,但到底需不需要吃,各方一直有不同論戰。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教授、「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站長林慶順長期以科學研究及數據的角度發表不少相關文章,認為許多保健品「沒有確定的益處,但有可能的傷害」。因此當你要吃任何保健食品前,除了衡量價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有無任何相斥之處,可別花了錢又傷了身。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01-28 養生.聰明飲食
年菜吃不完放保鮮盒擔心塑化劑? 醫師這樣建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許多家庭都會準備許多年菜,慰勞辛勞1年,但經常1次吃不完,需要放到容器裡保鮮,然而塑膠容器總是讓人不太放心,塑化劑危險已經讓很多人排斥塑膠食器,但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發布訊息,不是每項塑膠製品都有塑化劑。食藥署表示,不是每種塑膠都會擺放塑化劑,嚴格來說聚氯乙烯(PVC)由於質地比較硬,需要使用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塑化劑),其他塑膠製品不一定會添加塑化劑,不需要太擔心;然而市售塑膠產品常傳出標示與實際不符案件,當中不乏國際大廠,專家建議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食器。日前食藥署連續2周在關口擋下,IKEA於印度製的隨行杯,塑化劑濃度超標,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發現美國製造的NIKE HYPERFUEL水壺,沒有標示耐熱溫度,中國大陸製造的KOR Delta水壺,雖然標示耐熱攝氏100度,但檢驗加溫沒到該溫度,水壺就已經嚴重變形,並且底部有融化發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嚴格來說,塑膠容器最好都不要用來裝熱食,食藥署提醒資訊沒有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沒有添加塑化劑,也就是常見的保特瓶材料,但保特瓶遇熱容易變形外,也不能保證廠商標示與實際材料相符,如果廠商違規,使用者就有可能有攝入塑化劑風險。顏宗海補充,聚氯乙烯(PVC)製品非常多,包含建材、汽車內裝、玩具等,生活隨處可見,也有使用PVC製程的保鮮膜,由於經常使用到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一旦遇到高溫或油脂,就會釋出汙染環境,不論成年與否或性別,只要接觸到塑化劑身體就會慢慢產生影響,健康也就受到破壞。由於違規塑膠產品仍會出現,顏宗海強調,由於不能保證塑膠容器一定安全,民眾要求自保,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餐具,選擇不鏽鋼、陶瓷、玻璃等材質,如果不可避免,一定不要接觸熱食熱水,就算沒有使用塑化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不能接觸高溫物體,更不能用於加熱。顏宗海提醒,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是1種內分泌干擾素,如果身體長期接觸,動物實驗發現,恐怕增加男性生殖傷害風險,女性也會增加罹患癌症機會,未成年幼童恐怕引起注意力不足、肥胖、胰島素阻抗,男童有女性化危險,女性則有提早發育疑慮,簡單來說,塑化劑對人類不論年紀族群都有害。(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冰箱收納做得好,食物有效保鮮 實用的「水果冰箱保存法」
-
2020-01-2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過年大魚大肉 醫師推薦消脹解膩的中藥茶飲
過年大魚大肉,造成胃痛、腹脹和排便不順怎麼辦?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楊佩蓉說,可多利用中藥茶飲保健,例如,使用一些中藥材像是陳皮可以健脾理氣、山楂可消實化積、決明子幫助潤腸通便。若有水腫的話,另外可再配合茯苓、荷葉利水消腫,加強代謝功能,達到消脹解膩的作用。45歲劉小姐因工作忙碌,長期三餐不正常,本身患有胃部疾患,又正逢年節到來,放縱之餘餐餐大魚大肉,零嘴糕餅等更是毫無忌憚地狂吃,造成腹脹腹痛、胸悶、消化不良和便祕等。她服用好幾次胃藥,症狀仍反覆,年假才沒幾天,就破壞了年節歡樂的氣氛。楊佩蓉表示,以中醫角度來講,吃進的食物需要脾胃消化吸收,並將精微物質分佈到全身臟腑器官濡養,人體才能正常運作。若是長期無定時定量,甚至暴飲暴食,正所謂「黃帝內經」有云:「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飲食不知節制是導致消化器官受傷最重要原因。再加上年節氣候較冷,且食物也偏較重油重鹹,甜食糕餅等肥甘厚味之品,更是加重腸胃道負擔,產生胃痛、腹脹、排便不暢等情況發作,若是出現輕微消化功能困擾,不妨搭配中藥茶飲及穴位按摩來舒緩不適感症狀。她說,穴位按摩上一般可選取胃經及大腸經穴位,包含足三里、合谷穴,腹部的特定穴位,如:中脘、天樞穴,對胃部不適感、胃脹、腹圍較大的患者改善幫助良多,也都可以做為腸胃日常保健的穴位。她表示,預防勝於治療,年節腸胃道保養根本方法,最重要還是飲食節制,避免生冷寒性食物或辛辣、燥熱、燒烤或油炸等刺激類食物,同時也包含規律生活及運動,不但能保健康之餘,也不用擔心年後身材走樣、體重上升的困擾,但若有進一步問題,可就近尋找醫師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