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重大疾病
共找到
192
筆 文章
-
-
2021-01-05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引發全民熱潮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趁年輕應全方位存本,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率先回響願景工程報導,針對各世代退休力不及格提出對策。台灣在二○一八年就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個金副執行長楊淑惠認為,老年人口過多、少子化未解決,財政負擔加重之下,社會將呈現低成長、低利率,不管是三十、四十、五十歲民眾,都必須有及早、長期退休規劃的準備,且掌握基本的資產配置觀念。楊淑惠表示,台灣民眾雖關注高齡長壽議題,但對於退休準備的進度落後,普遍民眾在退休準備上有四大迷思:第一,低估老後所需,許多民眾認為退休後月生活費三萬就夠,但依據主計總處的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家庭每月開銷是六到十一萬元;第二,理財工具保守,許多民眾目前理財工具只有儲蓄或定存,低利率時代光仰賴定存配息易被通膨吃掉。第三,過於仰賴政府年金,繳多、少領、延退已成未來的趨勢;第四,忽略高齡照護所需費用,台灣擁有健全的健保制度,但很多民眾忽略老年後的長照與醫療費用,失智、慢性病或重大疾病伴隨的醫療費用將是退休後一大負擔。楊淑惠指出,退休前著重在資產累積,退休後是要著重在管理金流與長壽風險,但不管哪個世代,國人面對退休準備須擁有三大基本觀念:第一,退休金帳戶專款專用,依據每人的資產狀況與退休後想要的生活目標進行規畫,可運用銀行的退休金試算網站,輸入自己的應備、已備後計算出缺口,就能知道每月或每年該挪多少錢在退休準備,並要定期追蹤是否達成目標。第二,資產配置且長期投資,並掌握基本股債配置,距離退休越近債比重拉高降低風險。股票標的要選擇長期穩定、穩定配息、體質健全、具有未來成長性的產業或公司,以近兩年來說,可選擇AI、5G、防疫相關標的;債券則是要抵禦波動性高的股票資產,除留意債息外,也要留意債券品質,可直接買債券或透過債券型基金投資,例如全球債、高評等投資等級債券,若是高收債最好避免高收益、低信評的債券。另針對手上有一大筆金錢可準備退休者,楊淑惠提醒,除掌握上述的股債配置,最好挪一成資金進行避險,可投入黃金、美元。第三,醫療準備,如果挪不出一筆錢做為醫療準備金者,可透過保險轉嫁風險,在體況還可以或年輕時及早規劃。接著,才是針對不同世代選擇不同工具。三十歲年輕世代普遍面臨低起薪、高物價的困境,對年輕族群來說因人生階段還有更迫切的目標,例如存第一桶金、購屋、結婚,很少年輕人會把退休排入最優先目標,普遍患有「退休準備拖延症」。但楊淑惠認為,年輕世代有兩大優勢,第一,大部分年輕人身體狀況良好,建議趁此時補強重大疾病或意外失能保障,此時保費較便宜,不只及早建構老年的「病本」,也能避免當身體有狀況時無法投保;第二,距離退休還有三、四十年,可及早累積並善用複利效果,若晚十年才開始準備,之後每月提存壓力將增加一點八倍。楊淑惠建議,年輕世代首先如果想擺脫薪資困境,可從開源節流做起,透過升遷加薪、跨足副業或投資股滾錢來開源,並建立儲蓄與長期理財習慣來節流。建議至少每月領到薪水可存兩成下來,而理財前要先存到一筆緊急預備金,可設定兩個月的生活開銷,之後的錢才進行投資理財。在退休準備上,年輕人可善用勞退自提,最高可提撥百分之六,除加快退休儲蓄,也能省稅;自己理財部分,股債配置可設定為七比三,並善用定期定額來累積資產。到了四十歲,大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薪資雖然比年輕時期高,但開銷也較大,這時容易因子女教育或奉養父母,就忽略自己的退休準備。楊淑惠建議,三明治世代家庭責任重,可透過保險將家庭責任轉嫁出去。例如:善用投資型保單,除有壽險保障效果也能投資持續累積退休金;或是利變型壽險,投保初期用壽險保障轉嫁家庭責任風險,保單價值則每年複利滾存。如果是想保險與投資分開者,可適度增加定期壽險轉嫁家庭責任,投資上股債建議六比四,較保守者可採五比五。選擇配息型基金,息收可用來支應保費,或持續滾進去達到複利效果。到了五十五歲以上橘世代,距離退休剩五至十年,打造多元被動式收入成為重點。楊淑惠指出,越接近退休時點,被動收入越顯重要,建議適度增加固定收益標的,例如債券型基金、海外債、貨幣型基金、年金險等,股債比可設定為三比七。同時,要開始留意財富安全,失智或高齡者常成為歹徒的詐騙對象,除詐騙外,年長者也常面臨子女爭產、推卸照顧責任的問題,橘世代可趁意識清楚時,善用安養信託,由專人管理財務,包含給付費用給專業醫療機構、安養機構,並事先做好財產分配,透過信託把錢分配給繼承的子女。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9 養生.無退休時代
規畫下半場/想安心退休 必防4變數
退休後有長達20至30年的日子要過,最好要有穩定的現金流才能安心。在進行退休規畫時,預留年紀增長、身體衰老所帶來的醫療花費,更要考量會對退休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變數,才能為退休做好準備。除了穩定的現金流以供日常生活支出外,哪些狀況會對未來退休生活產生嚴重影響?AIA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建議民眾思考幾個問題:首先是健保在財務惡化下,未來恐怕只能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自己退休後的醫療準備是否足夠,是否可以負擔重大疾病或自費醫療的花費。其次,目前已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等健康險,但未來生病住院時,可能需要一筆資金來填補家庭收入減少或支出疾病治療費用,醫療險是否足以應付。第三,醫療科技與用藥進步,但現有的健康險規畫卻可能跟不上。例如,推陳出新的治療方式或新藥,預防醫學、線上醫療以及AI精準醫療等不斷創新,目前為退休生活所規畫的醫療健康險保障,勢必無法順應醫療科技的進步,需要更有彈性的規畫。第四,許多疾病不一定會住院住很久,但「出院後」若想進行持續性治療、跨專科領域諮詢、嘗試新興的醫療科技或新藥等,這些都需要金額不低的費用,也多少會對自己或家人造成經濟壓力,而這些出院後的風險,是住院醫療險保障不到的。侯文成指出,無論人生哪個階段,擁有安心且彈性的現金資產,永遠是人生遇到問題時的最佳解方,對於退休生活的保障更是貼切。一個能於退休前協助累積資產,當生病住院後能提供彈性資金的壽險商品,應該是退休規畫的主軸。
-
2020-12-07 名人.精華區
陳保中/公衛師法誕生 邁向建構環境醫學
COVID-19疫情對全球帶來巨大改變,在此同時,台灣誕生了亞洲第一部「公共衛生師法」。就在2020年5月15日這一天,象徵公衛元年的新時代終於來臨,彰顯了公衛的重要性,面對未知疫情,這群具有公衛專業的無名英雄,將在每一個防疫環節盡心盡力,築起一道道防疫堡壘。公衛師有法源 樹立新里程碑台灣自1972年成立公衛學系以來,培育數萬名公衛專業人員,可惜缺乏法源基礎,這群專業人員無所依歸、前景不明,人才不斷流失與凋零。歷經近50年各界努力,從2000年起參與法案的推動,終在今年開花結果,樹立新的里程碑。很多人不了解「公共衛生」是什麼?其實,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從個人的戴口罩、洗手,到四周環境的塑化劑、PM2.5,還有今年的COVID-19疫情等,都屬於公共衛生的範疇。預防勝於治療 幫忙疫調而公共衛生師是透過生物統計、流行病學、環境與職業衛生、衛生政策與管理、社會行為科學等專業能力,協助政府關注大眾健康,進行國內衛生醫療政策、社區衛生服務、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衛生教育等工作,結合「預防勝於治療」的觀點,運用三段五級的預防策略,防範問題與疾病流行於未然。以COVID-19為例,公衛人員在防疫期間幫忙規畫疫調、疫情模擬、流病分析等,為政府提供政策依據、協助政府建立防疫指引;再者,提倡民眾個人防疫措施、特定場合的防疫監測等。公共衛生不僅著重預防,也為受害民眾爭取權益。著名的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汙染案,是台灣史上最大的職業災害事件。事件起因於RCA公司在生產作業過程使用大量有機溶劑,並隨意棄置於廠房空地或水井,內容物包含第一類致癌物質。雖經環保署調查具汙染事實,但難以證明員工罹病與有機溶劑暴露有關。RCA汙染案 喚回遲來正義 當年,剛自國外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即參與政府RCA汙染相關研究,包括RCA有機溶液致罹患乳癌風險、生產及胎兒異常機率等,並在RCA廠區與周邊社區進行職業疾病調查,如採樣、收集、分析資料、逐戶訪查等,並使用官方資料庫進行研究分析,考量罹病、受雇事實、合理時序性、醫學文獻佐證等,輔以動物毒理學研究結果,確定因果關係,為這群受害勞工爭取勝訴。回想起當時出庭作證的情景,連續七天不間斷法律攻防,壓力跟著排山倒海而來,最後終獲得來不易的勝利。這歸功於王榮德教授與其他許多公衛學者的努力,秉持公共衛生的專業精神,才讓一度陷於膠著的案情起死回生,喚回遲來的正義。評估環境對健康風險未來,將以「精準環境醫學」建構國人「人體生物監測」平台,評估國人環境因子健康風險,探討環境與國人重大疾病因果關係,提出因應策略,為全體國人及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善盡社會責任。
-
2020-12-04 醫聲.疫苗世代
HPV疫苗/消除子宮頸癌 婦癌專家:讓小男生也接種公費HPV疫
台灣每年新增1500多名子宮頸癌患者,造成不少家庭悲劇,如何在十年後大幅減少罹癌人數,甚至只剩40人?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男女均納入公費HPV疫苗施打對象,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婦產部主任曾志仁說,「這是一條該走的路。」曾志仁指出,以前對於子宮頸癌疫苗施打成效,大都只能強調,可減少八成HPV感染機率,預防四成七癌前病變,並無數據可證實疫苗在實際預防癌症上的成效。然而,新英格蘭期刊於今年10月刊登全球第一篇預防子宮頸癌成效的研究報告,結果令人振奮!曾志仁表示,該研究團隊長期追蹤瑞典十年來全國普打後的罹癌人數變化,在接種疫苗的女性中,僅19人罹患子宮頸癌,無人因此死亡,反觀未打疫苗女性,罹癌人數多達586人,造成160人死亡。曾志仁表示,這是全球第一份有關疫苗預防癌症、減少死亡率的研究報告,有無施打HPV疫苗,差距明顯。瑞典人口為一千萬人,如將此模式套用在台灣,男女皆接種疫苗,十年後,每年新增子宮頸癌人數僅約40人,而目前一年則是新增1500多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我國自2018年起,提供國一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校內接種率超過八成,與歐美國家相較,起步較晚,想要達到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清除子宮頸癌目標,確實要有更積極的策略。世界衛生組織最近首度發布《加速清除子宮頸癌的全球戰略》,呼籲中低收入國家落實疫苗接種、篩檢和治療等三大策略,以實現2030年清除子宮頸癌的目標。目前全球已有40個國家在防治子宮頸癌策略上,採取「男女皆打」方式,其中以澳洲動作最快,早在2013年分階段讓男生、女生接種公費疫苗,預計在2028年就能達標。為何預防子宮頸癌,男女均需施打疫苗?蔡麗娟提出兩大原因,首先,不分男女都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主要感染途徑為性行為,這是男女共同應負的責任,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另一半。此外,除了造成子宮頸癌,HPV還與多種癌症與疾病相關。研究證實,HPV易造成「六癌一病」,包括子宮頸癌、口咽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以及菜花,因此,男性也有施打疫苗的急迫性。蔡麗娟表示,受限於經費預算,我國公費接種對象仍只限於國一女生,建議未來小男生也能列入公費接種範圍。再者,家長對於人類乳突病毒應有更正確的認知,為了讓孩子未來免於「六癌一病」威脅,建議可自費接種疫苗。曾志仁強調,台灣想要國際化,進入國際社會,只喊政治口號,無濟於事,應在重大疾病癌症預防上,有所表現,累積聲量及本錢。只要抹片與疫苗雙管齊下,提高抹片篩檢率,並讓小男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台灣一定能在2030年達到世衛組織清除子宮頸癌的目標。
-
2020-12-01 新聞.用藥停看聽
綜合感冒藥吃多恐傷肝!專家分析四大類感冒藥成分
● 感冒藥吃多了恐傷肝● 綜合感冒藥吃太多,當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綜合感冒藥主要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秋冬時節,感冒掛病號的民眾增多。有些民眾習慣自行到藥局購買綜合感冒藥,卻忽略了許多用藥的注意事項,藥師提醒,有些綜合感冒藥吃多了恐傷肝,或是止咳劑太強反而造成肺炎,不可不慎。衛福部食藥署列出四大類感冒藥注意事項:一、鎮痛解熱劑:常見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一般成人一天攝取乙醯胺酚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使用過量可能會造成肝毒性,引發藥物性肝炎,甚至會導致急性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二、抗組織胺劑:常見成分第一代抗組織胺,用於緩解打噴嚏及流鼻水,常見副作用如嗜睡、口乾等,因此服用後應避免開車、騎車,操作危險器械或從事警覺性的工作。三、止咳祛痰劑:常見成分有右旋美索芬(Dextromethorphan)、可待因,作用是抑制中樞或周邊的咳嗽反射神經,來降低咳嗽發作頻率和強度,改善咳嗽的症狀。應特別注意若成分含有可待因,未滿12歲兒童及孕婦,須經醫師處方才可使用。四、解鼻充血劑:常會添加麻黃素類(Ephedrine)藥品成分讓血管收縮,以緩解鼻塞症狀,副作用可能會有躁動、心跳較快、失眠等。發燒最好不要自行買藥吃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綜合感冒藥多為複方,成分都各添加一些。提醒若是發燒,最好不要自行買藥服用,例如細菌性感染導致扁桃腺化膿等,若僅是退燒,根本病因未解決,恐導致更嚴重併發症。推薦特定藥並非人人適用林應然表示,若有症狀還是盡快就醫較好,醫師可協助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並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如果非不得已必須到藥房購買成藥或是指示藥救急,一定要向藥師諮詢適合的藥物以及用藥方式,千萬不可以隨意依據症狀購買。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說,許多人因為親友推薦,選購某些特定的感冒藥,並非都適用,且可能產生不良後果。例如許多人咳嗽會購買止咳劑,但咳嗽有時是要將痰排出,若使用含可待因等太強的止咳劑,容易造成痰不易排出,進而引發細菌性肺炎。也有些人因為過敏而咳嗽,則需要含抗過敏成分的止咳劑才能對症下藥。飲料配藥 可能提高不良反應沈采穎也提醒,有些食物、飲料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果汁可能會影響藥物吸收,進而導致藥物使用過量,或是含咖啡因的飲品及酒精,則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因此吃藥配白開水最好。食藥署提醒,綜合感冒藥主要作用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服用過多的藥品,反而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一般成人建議每隔四至六小時服用一次,且24小時不可服用超過4次;若是兒童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或患有肝、腎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病人,服用藥品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若是使用藥物後二至三天症狀都沒有改善,就應該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2020-11-24 新聞.用藥停看聽
感冒藥怎麼吃才對? 若搭配3種東西一起服用,恐增加藥品的副作用風險!
「哈啾!我好像感冒了。」秋冬季節交替、日夜溫差大,感冒病毒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有些民眾習慣自行到藥局購買綜合感冒藥,但卻忽略了許多用藥的注意事項,食藥署請您先閱讀以下3個用藥小撇步喔。1. 綜合感冒藥種類多,您吃對了嗎?⑴鎮痛解熱劑:常見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非類固醇消炎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一般成人一天攝取乙醯胺酚的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使用過量可能會造成肝毒性,引發藥物性肝炎,甚至會導致急性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⑵抗組織胺劑:常見成分包括第一代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 maleate)常用於緩解打噴嚏及流鼻水,常見副作用如嗜睡、口乾等,因此服用後應避免開車、騎車,操作危險器械或從事警覺性的工作。⑶止咳祛痰劑:常見成分包括右旋美索芬(Dextromethorphan)、可待因,作用是抑制中樞或周邊的咳嗽反射神經,來降低咳嗽發作頻率和強度,改善咳嗽的症狀;應特別注意若成分含有可待因,未滿12歲兒童及孕婦,須經醫師處方才可使用。⑷解鼻充血劑:常會添加麻黃素類(Ephedrine)的藥品成分讓血管收縮,以緩解鼻塞症狀,副作用可能會有躁動、心跳較快、失眠等。2.感冒藥多多吃、快快好? 這個觀念真是大錯特錯!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入侵所致,綜合感冒藥主要的作用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且要依症狀挑選感冒藥,才能對症下藥;服用過多的藥品,反而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一般成人建議每隔4-6小時服用一次,且24小時不可服用超過4次;若是兒童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或患有肝、腎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的病人,服用藥品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3.藥好苦,只能配白開水服用嗎? 有些食物及飲品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例如:含咖啡因的飲品、葡萄柚及酒精,可能會增加藥品的副作用風險。食藥署提醒,若感冒症狀持續或是惡化,則應立即停藥,並儘速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確保自身的用藥安全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9-21 科別.感染科
影/醫師籲施打流感疫苗 和COVID-19有差異
每年11月至農曆春節和隔年2、3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今年又發生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COVID-19) 大流行,至今尚未有緩和跡象,醫師說,兩者都是相同RNA病毒,基因序列卻截然不同,傳染途徑和症狀類似,但傳染力和治療方法也有所區隔,流感是可預防疾病,COVID-19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和有效治療藥物,提醒大家施打流感疫苗,保護自己。衛福部豐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唯堯表示,今年流感疫苗將從10月5日開始施打,符合學齡前幼兒、50歲以上民眾、孕婦、6個月內嬰兒父母、高風險慢性病患、重大疾病及罕見疾病者等公費流感接種者到醫療院、所進行疫苗施打,更希望非符合公費接種對象者能自費接種,提升自我健康保護力。王唯堯表示,病毒基因序列顯示,造成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是全新的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則是另一種RNA病毒,雖然都是RNA病毒,基因序列卻天差地遠。兩種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很類似,「流感」會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嚴重者會有肺炎情形;新冠肺炎則出現發燒、乾咳、頭暈、有時合併腹瀉或嗅覺異常,上述2種症狀是流感的罕見表現。「SARS-CoV2病毒」比「流感」病毒更容易存活在環境裡,是可以在不鏽鋼表面中最常存活9天,一般的塑膠製品也能存活2到3天,相對一般流感病毒僅能存活1到2天就消失,因此SARS-CoV2病毒的傳染力是比流感病毒更強。王唯堯建議,一旦COVID-19進入社區造成流行,施打流感疫苗者將不容易罹患流感,也能協助醫師在第一時間區別「流感」與「COVID-19」的差異,盡早診斷病情,避免擴大感染的情形發生。
-
2020-09-15 科別.消化系統
安倍罹潰瘍性結腸炎辭職 醫師:未來癌變機率高
一名53歲中小企業老闆近幾年常腹瀉卻不以為意,直到腹瀉合併黏液和血液,才趕緊安排大腸鏡檢查;另名45歲家庭主婦,更是每天腹瀉高達20次,2人都以為是壓力過大導致腸躁症,但都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經透過藥物治療、培養良好習慣,終於能和疾病和平共處,降低日後癌化風險。兩患者主述的症狀都是跑廁所次數多,該名企業老闆甚至形容「「跑廁所次數比接電話還多」」當他們獲知潰瘍性結腸炎為罕見重大疾病,且無法治癒、未來癌變機率高,當下均無法置信,甚至情緒激動的否定、崩潰、大哭,經詳細衛教並配合治療後,兩人才破涕為笑,學習與疾病共處。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張家熙說,除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長期為潰瘍性結腸炎所苦,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前總統小布希的弟弟馬文布希等許多名人也深受其擾,故潰瘍性結腸炎也被暱稱為「總統病」。他說,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疾病,致病機轉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共生菌失衡、飲食、壓力等因素有關,好發於20歲左右年輕人,以及50至60歲中年人,通常會出現持續腹瀉、嚴重腹痛、解血便和黏液便,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並可能造成腸道出血、腸道穿孔,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等併發症。張家熙說,潰瘍性結腸炎症狀類似腸躁症,都可能出現腹痛腹瀉、排便情況與型態改變、糞便帶有黏液或帶血等症狀,常與情緒和壓力有關,在鑑別兩項疾病時,需要透過綜合病史、臨床表現、抽血和糞便檢驗、大腸鏡檢查合併組織病理切片方能確診。治療上,輕度患者會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以降低發炎對腸道造成的破壞,重度患者則會使用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若仍然無效,就須透過生物製劑治療,以協助修復腸黏膜,降低未來癌化的風險。他提醒,患者平時應避免過於刺激、油膩或引起脹氣的食物,多補充鐵質、葉酸改善貧血症狀,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助腸黏膜修復,同時切記症狀改善也不可擅自停藥,需長期回診追蹤,才能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
-
2020-09-15 新聞.用藥停看聽
類固醇短期使用 也要小心3風險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過去研究雖已證實長期使用可能產生如青光眼、消化道疾病、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國衛院與林口長庚醫院的研究則發現,即使短期使用類固醇,也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和心臟衰竭的風險,且在服用第一個月內風險最高,提醒醫師、藥師開立相關藥物仍須留意潛在風險。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表示,類固醇在癌症、風濕免疫等全身性發炎疾病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在新冠肺炎等傳染性疾病,也可減少死亡率和縮短住院時間。201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指出,患者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30天)時,可能增加敗血症、靜脈血栓栓塞和骨折的風險。為了解台灣有多少人會短期服用類固醇藥物且使用期間多短會有風險,國衛院與林口長庚研究團隊採健保資料庫2013至2015年資料,利用「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針對262萬3327名介於20歲至64歲民眾,探討曾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者(小於或等於14天),用藥一個月及二到三個月期間,是否曾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及心臟衰竭等情形。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則表示,研究發現有四分之一民眾曾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以女性最多,占五成五。這些人常出現於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內科等科別,主要病因為皮膚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八成五沒有重大的慢性疾病。短期服用類固醇一年內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以第一個月內產生的副作用風險最高,服用第二個月後風險則逐漸下降。姚宗杰指出,類固醇毒性和使用長短有關,過去臨床上普遍認為僅長期服用類固醇會有副作用,短期則無;但研究發現類固醇就算吃短期只是相對安全,還是有可能造成風險。因此提醒臨床醫師和藥師,如果不是重大疾病,類固醇僅是用來緩解病患症狀,用藥時必須審慎評估,是否讓其承受副作用風險。另外,若醫師開立短期類固醇,表示有治療需要,由於用藥後有發生副作用的風險,若民眾出現相關症狀,最好主動與醫師討論,勿自行停藥。
-
2020-09-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類固醇就算短期用 醫師:研究顯示3種風險仍升高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在癌症、如風濕免疫等全身性發炎疾病,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新冠肺炎等傳染性疾病,也可減少死亡率和縮短住院時間,但長期使用類固醇則可能產生如青光眼、消化道疾病、月亮臉等副作用。國家衛生院與林口長庚的研究則發現,即使短期使用類固醇,也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和心臟衰竭的風險,且在服用第一個月內風險最高。這項研究成果也於今年9月刊登於知名醫學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內科學年鑑)。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與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的研究團隊利用「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針對2013年至2015年,曾連續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小於或等於14天)的20歲至64歲民眾進行研究,收案262萬3327人,觀察用其藥一個月及二到三個月期間,是否曾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及心臟衰竭等情形。姚宗杰表示,收案平均年齡為38歲,有四分之一的民眾曾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以女性最多,佔五成五。這些人常出現於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等科別,主要病因為皮膚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八成五沒有重大的慢性疾病。但是觀察這些病患,短期服用類固醇一年內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以第一個月內產生的副作用風險最高,服用第二個月後風險則逐漸下降。他也補充,從實際風險來看,這些短期使用類固醇的病患,消化道出血發生率則為每千人每年27.1人、敗血症為每千人每年1.5人、心臟衰竭則為每千人每年1.3人,風險還是非常低,不需恐慌。姚宗杰說,類固醇毒性和使用長短有關,過去臨床上普遍認為僅長期服用類固醇會有副作用,短期則無。但研究發現類固醇就算只吃短期只是相對安全,還是有可能造成風險。因此提醒臨床醫師和藥師,如果不是重大疾病,類固醇僅是用來緩解病患症狀,在開立的劑量、時間上,則需審慎評估,是否讓其承受副作用風險。另外,由於用藥後一個月內發生副作用的風險最高,民眾若這段期間出現相關症狀,最好主動與醫師討論,勿自行停藥。
-
2020-09-10 科別.心臟血管
血管阻塞70%前無症狀!4種簡易方法自測血管阻塞沒
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腦心血管疾病主要都是導因於包括血栓在內的血管阻塞問題,而血管阻塞又是一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在初期是毫無症狀,往往查覺嚴重阻塞時都是已經發生臨床症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30歲以後血管就可能有阻塞的問題一般而言,人類在30歲之後,血管斑塊變大的速度就加快了。再加上現代人工作越來越勞累、吃得越來越不健康、運動得也越來越少,不知不覺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損壞。換句話說,年過30歲之後不少人的血管,就像家中廚房水槽裡用久了的排水管一樣,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鏽,逐漸導致管道阻塞而無法通暢排水。而血液中的「水垢」指的就是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與高密度蛋白質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彈力下降,血液流動受阻,最終會因為缺血而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血管阻塞率在70%以下是沒有症狀的正如前面所說,人體血管的損壞與阻塞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醫界普遍的說法,血管在阻塞比率低於70%前是沒有症狀的,所以除了定期測量血壓,抽血進行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等數值的檢測,或是進行例如電腦斷層掃瞄等影像醫學檢測之外,一般人幾乎很難查覺自己血管的健康狀況。教你4種簡易自測血管健康程度的方法 現在,專科醫師提供了4種簡易的方式,可以讓大家自我檢測血管是否真的阻塞了,而且,其中一種只需要動到一根手指頭,就可以直接測出血管是否阻塞。一、用手指輕按腳掌正上方中間的血管:一般人都知道在手腕部份可以摸到脈搏,其實,人的腳部也有一個部位可以明顯感受到脈搏。位置就在腳背正中最高點的動脈血管,正常的人只要輕輕觸摸就能感受到脈搏跳動。對於下肢動脈沒有阻塞或是輕度堵塞的人來說,如果平時能清楚摸到這個腳部位置的脈搏,就代表動脈的血可以一直通到了腳背部,但如果連續幾次在走了一段路之後再觸摸腳背正上方的這條血管,卻感受不到脈搏跳動或是跳動極其微弱,就代表可能發生了動脈血管堵塞的問題。二、檢查手背與腿部、腳背是否青筋暴露:一般人常說的「青筋暴露」的青筋其實不是筋,是人體皮下可以看見的靜脈血管,當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壓力升高時,青筋就會凸起,包括手部、腿部與腳背的青筋暴露,通常會比較容易出現在體形較瘦的人。不過,這樣的現象並不適用於經常運動者在運動時所造成的血管凸起,而是指平時並無運動的人。而我們常見的下肢靜脈曲張,不只是腿冒青筋的外觀問題,根據臨床研究,靜脈曲張患者罹患深層靜脈栓塞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3倍,而罹患肺栓塞、周邊動脈疾病的機率則分別是一般人的1.73倍與1.72倍。三、緊握拳頭30秒,然後張開手,看手掌顏色:握緊拳頭30秒之後手掌皮膚顏色泛白,一旦鬆開拳頭後如果在3秒內手掌馬上恢復為正常的膚色,就代表心臟血管彈性很好,沒有嚴重阻塞的問題。如果連指尖也很快變回紅色,就代表血壓的狀況也很正常。如果要花5秒以上才能恢復原來的膚色的話,就代表血管彈性可能不好,就要當心是不是有動脈阻塞或硬化的情況。四、經常性的頭暈或頭痛:血管很容易在腦部阻塞,因為大腦中的血管較細,當大腦中的血管阻塞時,很容易導致血流不暢、腦部供血不足與缺氧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腦出血、腦梗塞等重大疾病。其中,大腦缺氧非常容易出現頭暈和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有時還會伴隨抽搐、昏迷等症狀。延伸閱讀:當心你的額頭與耳垂上的皺紋,可能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
-
2020-09-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威脅這些族群最慘 慢性病及高齡死亡率高10到15倍
由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所主持的跨領域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今由陳秀熙分析弱勢族群在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指出種族和社經地位的不平等已經被證實是疫情持續傳播、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則指出,慢性病患及高齡者罹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健康年輕人的10到15倍。陳秀熙表示,美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非白人都高於於白人,其中又以非裔人士差距最大,其死亡率是白人的2.4倍。最新美國醫學期刊報告顯示,家戶收入低、家戶內擁擠程度高、建物規模小、失業率高、平均地價低,孕婦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越高。緬甸現在爆發本土疫情,也可以發現當中沒有國籍的難民,羅興亞人,其人權和醫療照護的既有困境,都因疫情雪上加霜。另有研究分析美國工作場所群聚感染也發現,以西班牙裔與非白人為主的第一線工人佔73%,而且58%工作場所群聚感染發生於製造、批發貿易、建築業,男性比例明顯較高。在美國,參與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的弱勢族群比例也偏低,未來即使有機會發展出有效治療藥物,弱勢族群取得藥物的機會和可近性也比較低。陳秀熙指出,在南美亞馬遜流域原住民現在也深受疫情所害,沿河城市城鎮人均死亡率最高,是全國平均的三倍以上。亞馬遜河航跨八個南美國家,掌握三千萬居民重要命脈,船隻供應貨品及人的運輸。原住民特性是基因純性高、缺乏免疫力、醫療資源與知識缺乏,今年三月有英國遊客去亞馬遜州首府旅遊確診,河流傳播病毒,加上脆弱的醫療體系、非法礦工等隱憂,偏僻村莊深受其害。透過船隻運送救護車,必須航行數小時能救到一個人,即便用飛機,也有許多病患在飛機運送過程中喪命。張金堅根據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研究指出,4萬4600個確診病例,雖然不到半數有潛在疾病,但結果發現,沒有健康問題者死亡率只有0.6%,但有慢性病者死亡率明顯較高。前五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0.5%)、糖尿病(7.3%)、慢性呼吸器官疾病(6%)、高血壓(6%)、癌症(5.6%)。以年齡層分,年紀越大死亡率也越高,80歲以上死亡率高達14.8%,70到79歲死亡率8%,60到69歲死亡率3.6%,50到59歲死亡率1.3%,49歲以下各年齡層死亡率都不到1%。陳秀熙強調,疫情的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必須要納入女性、孕婦、兒童與青少年、失能者、難民、老人、重大疾病者、需要人道關懷者、少數民族、愛滋病患、性別少數。從法律地位、歧視、語言障礙、財務困難、難以自理、社會隔離、醫療資源及資訊進用困難等多方條件上給予支持,包括提供多種溝通形式、提升翻譯系統、提供非歧視性的使用權等方式,使其具有行動力。張金堅也提醒,居家檢疫或隔離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衝擊,弱勢族群、確診者、年幼兒童、年長老人、第一線醫護人員所承受的心理影響比正常人更嚴重。成年人面對兒童要保持冷靜,讓孩子有安全感,要有同理心,不迴避談論目前狀況,但當疫情擴大時要限制他們看電視報導。張金堅強調,重點是,要讓兒童感覺自己也能保持自己的健康,保持正常作息,提供正確訊息給孩子。對居家隔離的孩子,可以鼓勵班上同學輪流打電話關心問候關懷,而不是嘲笑躲避。如果發現兒童身心狀況情況惡化,也要尋求小兒心智科專業協助。
-
2020-09-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僅6%直接死於新冠 94%死於潛伏病因」 美CDC報告掀議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美國新冠肺炎統計數據報告,在社群媒體上引起軒然大波和困惑;報告指出,染疫死者中,僅6%的死亡證明書上唯一提及新冠病毒,94%的確診病患則死於新冠病毒以外的「潛伏病因和健康狀況」,也就是美國原本因為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會因此從18萬人遽降至不到1萬人。川普總統日前轉推陰謀論團體「匿名者Q」(QAnon)支持者發布的不實訊息,指稱所有染疫者中「僅6%死亡」,由於發文內容嚴重扭曲CDC統計報告,推文已遭推特移除。CDC指出,全美染疫死亡案例中,只有9683例的死亡證明書上,列舉唯一致死原因為新冠病毒,其他約94%民眾則在感染病毒後,潛伏病因狀況急轉直下,導致死亡。CDC指出,除了新冠病毒以外,每起死亡案例約有2.6種其他健康狀況或原因。65歲以上的長者常有潛伏健康狀況,如糖尿病、肥胖、心臟病和呼吸道疾病等,前述狀況的死亡風險往往比新冠病毒來得高。「匿名者Q」支持者「梅爾Q」(Mel Q)在推特發文指稱,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當中,僅6%導致死亡,其他死亡案例的死因「都是其他重大疾病」;「梅爾Q」的推文中聲稱,CDC「已悄悄更新數字統計」。川普30日轉推「梅爾Q」的推文,但推特認定推文含有不實內容,觸犯推特使用規定而移除。這不是川普第一次轉推關於新冠肺炎死亡率的推文,他曾轉推競選團隊資深顧問珍娜‧艾里斯(Jenna Ellis)上月29日的推文,內容也攸關染疫死亡統計的不實訊息,但該推文並未遭移除。教堂山北卡羅來納大學(UNC-Chapel Hill)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麥克納馬拉(Ryan McNamara)推文寫道,「那些謠傳『只有6%人死於新冠病毒』或類似衍生言論的人,不了解傳染病如何運作;許多人居心叵測的操控,同樣一群人自2月以來忽視傳染病大流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31日,美國超過602萬7111人確診、已知至少18萬3499人死亡。
-
2020-08-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回應「天堂與地獄」——上帝、佛祖也瘋狂?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宗教信仰與生命末期」。一位長期定居國外的安寧病房志工描述一位家人在病人瀕死之際,還試圖改變其宗教信仰的行為,而指出「這些過度熱心者大概不會意料到他們一番好意的初衷,卻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我們邀請兩位精神科醫師回應,一位是篤信佛教,具有安寧緩和照護專長的背景,他認為醫療相關人員的立場是必須保持中立的,畢竟宗教信仰與靈性價值是每個人的權利與自由。在溝通協調的過程中,醫療團隊會盡力促進不同立場的家人,能夠去了解對方的善意,一起為正在受苦難的病人與家屬提供心靈的撫慰與照顧。另一位是篤信基督教,具有神學學位的資深精神科醫師,他也舉例說明幾位偉大的神職人員並沒有利用他們助人、行醫的有利時機要受助者受洗信教,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行動把愛傳出去。宗教立場的不同不應當影響尊重病人的心靈需要。看到這篇文章心裡頗有感觸,因為文章中的場景,時不時就在臨床工作的日常中發生。記得曾經被會診去看一位乳癌的病人評估焦慮失眠的問題,因為她的床頭貼著一張小媽祖像,點滴架上也掛著一個護身符,隨口問起她的宗教信仰。她說她自己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不過從小就跟著媽媽拿香到廟裡拜拜,家中有祖先牌位與供奉土地公。媽祖像與護身符香包,就是媽媽幫她去廟裡求來,希望媽祖保佑治療順利的。結婚後,婆婆這邊是虔誠的基督徒,所以當年認識先生時,媽媽曾說那麼結婚後就沒辦法拜祖先了。不過病人的先生相當體貼,並沒有要求病人要去受洗;陪病人回娘家時,先生不拿香拜拜,娘家的媽媽也能體諒,所以一直相安無事,並沒有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造成兩家的摩擦。可是說著說著,病人忽然抬頭看到牆上時鐘,她神色慌張的迅速把媽祖像與護身符收到抽屜,然後從抽屜把一本聖經放上床旁桌。我好奇問她怎麼了,她很不好意思的說,因為婆婆等一下要來看她,自從生病後,婆婆就希望她受洗成為基督徒,要她好好讀聖經,也常找教友來幫她禱告與介紹教義。我探詢她自己的想法,她說她知道媽媽跟婆婆都是好意,可是一個要她求媽祖保佑,一個要她信上帝,她實在很困擾。但是為了不得罪任何任人,所以她只好媽媽來的時候把神像護身符拿出來,而婆婆來的時候趕緊拿出聖經來。而她真正的想法是,目前的抗癌治療已經讓她體力很差,常常需要休息,實在沒有多餘的力氣去了解宗教的內容,更不用說要百分百變成虔誠的宗教徒了。此外,在緩和病房中也會遇到家人之間因為不同的宗教信仰,對於後事禮儀的安排,各自堅持立場而僵持不下。當病人本人意識還清楚的時候,緩和團隊會盡力協助家屬之間的溝通,讓病人有機會把自己的想法與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大多數的家人通常會尊重病人本人的意見,而不再堅持己見。但是還是有無法達成共識的時候,所以曾遇過不同意見的家人各自舉辦法事以及追思會的狀況。當然在這過程當中,醫療相關人員的立場是必須保持中立的,畢竟宗教信仰與靈性價值是每個人的權利與自由。在溝通協調的過程中,醫療團隊會盡力促進不同立場的家人,能夠去了解對方的善意。畢竟大家會這麼堅持,都是基於我們對病人的愛,我們都希望病人可以得到最好的,不管是回到天家、跟媽祖去修行或是往生淨土。大家能夠彼此理解之後,就比較可以放下成見,尊重病人自己的選擇。此外在這溝通協調的過程中,醫療團隊還會小心觀察與評估,特別是越堅持的家屬,是否正在經歷極大的哀傷,由於心理還沒辦法調適親人即將離去的事實,有些哀傷的家屬會急切的想幫病人做點事,而且堅持他的作法才是對的。能夠瞭解這堅持背後的哀痛,並給予這些家人心理支持,協助他們處理哀傷的情緒,是可以幫他們放下緊繃的情緒,而能有更大的彈性。就臨床的觀察,的確不少的病人在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時,會尋求宗教上的支持,與解答「為什麼是我」這個醫學上難以回答的難題,但是要能深入宗教與獲得堅定的信仰,卻不是一蹴可及的。特別是末期病人,精神與體力都相當有限,若是強迫病人短時間要接受某種宗教信仰,恐怕適得其反,不僅無法協助病人獲得宗教的助力與祝福,恐怕反而使病人或是其他家人心生反感。或許想要盡一己之力的家屬,想要提供宗教上的建議時,需要有更多的尊重、理解與體諒,才能讓宗教的真正內涵幫助到正在受苦的病人。幸好在台灣,我觀察到各宗教之間普遍是理解與包容。許多由不同宗教組織所成立的醫院,都設有祈禱室與佛堂。各家醫院安寧病房團隊中,也同時看到佛教法師、牧師或是神父修女,一起為正在受苦難的病人與家屬提供心靈的撫慰與照顧。我覺得這個景象真的很美,這也符合醫療一直強調的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
-
2020-08-15 橘世代.好野橘
防癌不可少! 三高纏身也有保障,你不可不知的「三高心安保險」
小時候爸爸是我們的靠山,總是把家人放最前面,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面。隨著國人保障意識提升、市場接納程度愈來愈高,「保險」也成為孝親的選項之一,為爸爸買份保險,守護爸爸的生活,當爸爸的靠山。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男性10大死因,第1名為癌症,另心臟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疾病也分居前10名之列,顯示男性易因三高引發重大疾病致死。若要送爸爸保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建議癌症險及健康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副總經理呂文泉表示,爸爸常為了賺錢而忽略自身健康,也因擔心醫療費用支出增加家庭負擔,延遲黃金治療時間,所以更需要加強爸爸的醫療保障來防患未然。以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真心防癌癌症健康保險專案」為例,針對惡性腫瘤和特定器官原位癌提供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出院後療養保險金、癌症身故保險金及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等四大保障,如已給付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隔年度仍得續保其他項目,保單期間內後續若再診出惡性腫瘤仍可獲得理賠,能讓爸爸的健康獲得最全面的呵護。已罹患三高的人不易買到保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推薦「三高心安保健康保險」,適合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正常服藥體況良好可免體檢投保,當發生疾病和特定傷病時,不論住院治療,或須住院接受手術、出院後療養,以及特定傷病等,皆在保障範圍裡。許多爸爸在兒女有了經濟能力與家庭後,肩上擔子減輕,會規畫海外旅遊,和泰產險建議可幫爸爸安排針對海外活動期間也能有保障增額給付的「足勇健」傷害保險專案,為爸爸壯遊世界的足跡多添一分保障,安心到老。【延伸閱讀↘↘↘】。分散長照風險-外溢保單:養健康習慣,有機會省保費。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8-15 橘世代.好野橘
3階段老爸投保祕笈大不同,一張圖立馬看懂怎麼保!
前陣子台劇「做工的人」男主角因自發性腦出血,人從鐵皮屋頂昏倒墜地,導致半身癱瘓,讓整個家庭經濟頓失依靠。戲劇反映現實,雖然現在大多為雙薪家庭,但父親仍是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一旦爸爸垮了,不但家庭經濟停擺,更要付出龐大醫療照顧支出。現代人常因忙於工作,不僅晚婚,也延遲當爸媽的時間。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男性平均生育年齡已拉高至34.6歲;求職網婚育調查也顯示,勞工朋友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要達10.2萬元,才有能力「生養1個小孩」,是經常性薪資4.17萬元的2.45倍,顯示「有錢才敢生小孩」。同時,大多數男性也因高齡生育,可能必須延後退休準備、甚至是延後原本預定退休的年齡,以照顧孩子長大成人。爸爸們在工作及家庭之間奔波,不但平常要做好健康管理,更要做好完整的保障規畫,檢視自己的醫療及照護費用是否足夠,並補足合適的保單,才能對抗人生中各種風險,以減輕個人及家庭負擔。壽險公司提醒,父親角色常會隨著子女的年紀而有責任上的不同,保障也會跟著調整,大致可以分為25歲至34歲的新手爸爸,與35歲至49歲的三明治族爸爸,以及50歲至60歲的熟齡爸爸。3階段的父親皆需考慮到自身的醫療保障,同時也要預先做好退休財務規畫,雙軌並行,依照不同時期的需求,進行滾動式調整。1.新手爸爸 力拚事業 重意外醫療這個階段是夫妻兩人計畫孕育新生命或寶寶剛呱呱墜地的時期,新手期爸爸為賺奶粉錢,全力打拚工作,免不了要四處奔波。因事業剛起步,累積的資產有限,這時候更要檢視自己的保障缺口,將基本保障補足,為自己及家庭建立初步的防護網。事業上升期的男性,在外奔波或交際應酬導致意外發生及疾病風險比女性高。全球人壽建議,此時期的爸爸保障首重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將大額醫療支出風險轉移給保險來承擔,並且善用意外險來提高保障。其中在醫療保障部分,若預算有限,可選擇相對額度比較低的終身醫療險作為主約,搭配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如主約投保日額約1千元,再加上附約投保日額約4千元到5千元,就可提供醫療基本保障,以因應須自費病房時的費用或住院期間的看護費用與醫療雜支費用。同時,建議夫妻在婚後或懷孕期間,好好討論家庭所需要的保障與預算,在小孩出生前就能敲定預算,並預先針對孩子第一張保單內容做好初步規畫,等到小孩出生後,有身分證字號就能盡早投保。2.三明治爸爸 補足保障 強化失能險三明治族爸爸處於重大責任時期,夾在兩代之間,這個時期夫妻倆的薪資可能因為工作年資成長遞增,但家裡開支也會隨著孩子成長而增加,更需重視經濟支柱的保障,加強家庭防護網。全球人壽指出,這時期的爸爸基本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雖都補足,但因新手爸爸時期預算有限,很多保障多是定期險,例如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保費會隨著年齡遞長,每年所繳的保費也將愈來愈高,未來可能會增加退休生活的費用支出負擔,建議可定期檢視保障內容並做必要的調整或準備。根據衛福部去年的統計指出,台灣男性身心障礙人口數為65.9萬人,女性為51.6萬人,就身心障礙人口數占各該性別總人口數比率來說,男性為5.62%,較女性的4.35%高出1.27個百分點。因此在基本保障補足後,應進一步考慮重大傷病險或失能扶助險等,來強化重大疾病與長期照護的保障,在發生重大意外或疾病時,保險金就能成為家人的保護傘,例如失能險,主要可用來補足萬一發生失能無法工作,造成經濟中斷、照護費用增加的保障缺口。3.熟齡爸爸 退休準備 善用利變型熟齡爸爸時期,孩子不再依賴父母給予經濟協助,肩上重擔減輕許多。建議對於自身的保障應考慮退休後因長壽可能增加的醫療及照護費用。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前許多需要住院的手術,現在都能用新式手術處置,治癒率大大提升,但新式手術不見得都有納入健保給付,因此醫療手術費用缺口也相當可觀。全球人壽指出,熟齡爸爸們在保單規畫上,考量到年紀增長後的醫療需求,可透過終身醫療險再增加醫療支出保障,若在三明治爸爸時期沒有規畫長期照護保障,有多的預算下還可投保失能扶助險,有效轉嫁未來老後可能面臨的失能長期照護風險。在退休理財上,針對要使用保險做理財規畫的熟齡爸爸,全球人壽建議,可善用利變型終身壽險,以美元的利變型終身壽險為例,因美元是國際間通用的主要貨幣,商品以美元收付方式,適合作為資產配置工具,部分這類保單也提供繳費期滿後可申請轉入投保年金,有助於建立穩定的退休金流。更多精選延伸閱讀↘↘↘。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14 科別.腦部.神經
阿茲海默症可防,這19條建議請細讀!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團隊聯合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引發業內外的高度關注,不僅國內媒體廣泛跟進,多家國外媒體也做了大篇幅報導。究其原因,阿茲海默症已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且全球尚無特效療法能阻止或逆轉病情的進展。那麼,這份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指南到底提出了哪些生活上可採納的建議?為什麼提出這些建議?鬱金泰臨床團隊集合相關專家的建議,對這版預防指南進行了解讀,主要用來回答:第一,推薦了什麼(What);第二,為什麼推薦(Why);第三,怎樣實施(How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患病群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阿茲海默症是可以預防的,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合理利用保護因素可以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遺憾的是,尚無針對這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腦重大疾病的國際循證醫學證據來指導臨床實踐。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國內外知名學者,制定了全球首個阿茲海默症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尖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子刊。研究人員根據循證醫學標準,最終形成瞭如下建議,希望對廣大讀者有所提示。1.體重管理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維持正常體重指數(BMI),通過合理均衡體育鍛煉、熱量攝入及正規行為計劃,以期使BMI達到並保持在18.5-24.9公斤/平方米範圍內(比如,一個人身高1.6米,體重50公斤,那麼其BMI指數是50/1.6的平方=19.53,即在推薦範圍內);65歲以上人群則不宜太瘦,65歲以上人群若出現體重減輕趨勢,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中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體內脂肪代謝產物可能造成腦Aβ沉積增多,還會引起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使阿茲海默症風險增高約64%。老年體重下降可能是腦內病理沉積的阿茲海默症臨床前期表現,體重變化更小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約40%。措施建議:65歲以下超重和肥胖人群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將BMI控制在30以下,65歲以上人群增加優質蛋白攝入,保持BMI大於27,有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同時,老年人應定期監測體重、體脂率等指標,若出現較大波動,密切關注認知功能改變。2.體育鍛煉推薦理由:每個人尤其是65歲以上者,均應堅持定期體育鍛煉。原因分析:體育鍛煉能通過改善平衡、減少跌倒次數等提高老年人認知功能,也可促進神經再生、減少腦內Aβ沉積,長期堅持有氧運動還可以增加海馬體積。措施建議:特定範圍(0-2000 kcal/週或0-45 MET-h/週)內的體育鍛煉對阿茲海默症預防有益處,運動量每增加500 kcal/週或10 MET-h/週,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降低約10%。建議中老年人多進行有氧運動,根據體檢結果及自身勞動能力,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安排合理的運動強度。3.認知活動推薦理由: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原因分析:認知刺激活動能使癡呆發病風險降低50%,即使在有癡呆遺傳易感性的個體中也是如此。認知刺激活動參與得越多,腦儲備越高,癡呆風險越低。措施建議:多參與認知刺激活動,如閱讀、下棋、學習新技術、玩腦認知訓練遊戲等,不僅能有效預防癡呆,還可以提高總體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度。4.煙草推薦理由:不要吸煙,也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煙草煙霧,對吸煙人群應向其提供諮詢服務、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配合行為計劃或正規戒菸計劃。原因分析:煙草中含有神經毒素,可直接損傷神經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40%。規範的戒菸管理與治療,可使阿茲海默症新發病例顯著降低。二手煙也增加患病風險。措施建議:對未吸煙人群,不要吸煙,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二手煙。對吸煙人群,應鼓勵其戒菸,主動向醫務人員諮詢尋求幫助,制訂正規戒菸計劃。對有頑固煙癮者,可使用尼古丁替代治療及其他藥物治療來幫助其戒斷。5.睡眠推薦理由: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現睡眠障礙時要諮詢醫生或及時治療。原因分析:睡眠障礙會導致大腦無法有效清除腦內有毒代謝廢物(如Aβ和tau蛋白),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睡眠時間與阿茲海默症呈U型關係,夜間睡眠不足(10小時)均可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失眠、日間功能障礙(如白天經常犯困)、在床時間過多等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措施建議:保持日間精力充沛和適當的夜間睡眠時長(不少於4小時,不超過10小時),保證良好睡眠質量,積極治療失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睡眠障礙疾病。6.糖尿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原因分析: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島素抵抗狀態會造成腦內胰島素含量減少,干擾Aβ清除,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70%。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水平異常也會增加癡呆風險,其中空腹血糖水平大於7.75mmol/L時,癡呆風險增加20%,規範的降糖治療有可能降低癡呆的發病風險。措施建議:早期篩查血糖異常的人群,對其進行生活方式乾預,積極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將各項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同時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的改變。7.腦血管疾病推薦理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維持腦血管系統良好狀態,避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腦低灌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對卒中患者,尤其是腦微出血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改變,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護其認知功能。原因分析:腦血管疾病會造成腦內低灌注,引起神經元缺血損傷,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40%,其中腦微出血可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70%。措施建議:中老年易感人群應通過藥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控制好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腦血管病患者要積極防治。8.頭部外傷推薦理由:保護頭部,避免外傷。原因分析:65歲以後的頭部外傷會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增加35%,且發生次數越多、損傷程度越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越大。頭部外傷可直接損傷腦結構,還可通過氧化應激途徑介導腦損傷。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跌倒和頭部撞擊,盡量避免危險性場景,如接觸類運動等,在高危情境下盡可能採取佩戴頭盔等保護措施。9.衰弱推薦理由:晚年保持健康強壯的體魄;對於越來越衰弱的人群,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衰弱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與年齡相關的機體儲備和功能的下降,可造成機體對內外應激的反應能力下降,有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沉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39%。措施建議:75歲以上老年人應從飲食中充分攝取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有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定期檢查身體活動量和認知機能,預防感染,遵醫囑服藥。10.高血壓推薦理由:65歲以下人群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原因分析:中年時期(≤65歲)患有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增加38%。中年收縮壓/舒張壓分別超過130/90mmHg時,癡呆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可以導致動脈硬化、慢性腦灌注不足和微循環障礙,誘導阿茲海默症相關的病理改變。措施建議:對中年血壓正常人群,建議定期監測血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菸限酒、減少鈉鹽攝入),避免情緒激動,積極預防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按照醫生建議血壓控制水平,避免血壓波動過大。11.直立性低血壓推薦理由:對於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直立性低血壓表現為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患有直立性低血壓的老年人,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增加18%。體位性的血壓下降可以導致短暫的腦灌注不足,進而導致微循環障礙,誘發阿茲海默症的病理髮生。措施建議:直立性低血壓患者要積極尋找和去除導致直立性低血壓產生和惡化的原因,如藥物作用、脫水、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增加鹽和液體攝入,加用腹帶和壓力襪等措施幫助改善血壓。必要時,可使用短效升壓藥替代治療。12.抑鬱推薦理由: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抑鬱是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抑鬱可通過影響阿茲海默症病理、激素、神經生長因子、海馬體積等,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23%。措施建議: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傾訴來排解消極情緒和負性思維,建立積極的心理應對方法。抑鬱患者要積極求醫,可嘗試用正念冥想、有氧運動、心理治療等結合抗抑鬱藥物治療。13.心房顫動推薦理由:維持心血管系統的良好狀態,房顫患者需用藥物治療。原因分析:房顫可以導緻小動脈低灌注和毛細血管高壓狀態,引起腦灌注不足,使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增加63%。以華法林為主的抗凝治療可以使癡呆風險降低29%。措施建議:房顫患者要積極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凝藥物治療,而對於藥物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的選擇上,應當遵照醫囑執行,可以適當選擇新型口服抗凝藥。14.精神緊張推薦理由: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原因分析:精神緊張會引起體內激素水平升高,誘發腦內炎症、增加Aβ和tau蛋白沉積,導致海馬結構和功能損害,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約56%。措施建議: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精神或軀體高度緊張或出現明顯焦慮症狀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調適、放鬆訓練、冥想訓練、認知行為治療、音樂療法、物理或藥物治療。15.教育推薦理由:早年應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原因分析: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的學校教育能使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低51%,受教育的年限每增加1年,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降低7%。提高教育水平可能通過改善個人生活方式、社會經濟水平、增加認知儲備等減少癡呆的風險。措施建議:建議在30歲以前接受更高水平的學校教育(>6-15年),至少接受中學教育,以預防和減少晚年癡呆的發生。終身教育也被證明能夠預防癡呆。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推薦理由:定期檢測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應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同時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原因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3 mmol/L)可介導血管損傷,導致腦組織缺血,並通過促進Aβ和tau蛋白沉積,使阿茲海默症患病風險增加67%。措施建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患者,可通過服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將同型半胱氨酸控制在5-15 mmol/L範圍內。17.維生素C推薦理由:飲食攝入或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能會有幫助。原因分析:維生素C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對抗氧化應激損傷導致的阿茲海默症神經退行性改變。額外補充維生素C可以顯著降低16%的阿茲海默症風險發生。措施建議:建議中老年人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18.雌激素替代療法推薦理由:對絕經後婦女,不建議應用雌激素替代療法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綜合多項研究,雌激素替代療法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反而可能會加劇阿茲海默症進展,特別是療程超過10年者,因此不推薦。19.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推薦理由:對於認知損害的患者,不建議應用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預防阿茲海默症。原因分析: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雖然可以改善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但是12項臨床研究匯總結果發現,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並不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風險,因此不推薦。專家組還對其他的阿茲海默症風險因素做了評價,包括社會關係、飲食模式(如地中海飲食、DASH飲食、MIND飲食等)、魚類攝入、非甾體類抗炎藥、骨質疏鬆症、心力衰竭、心肌梗塞、飲酒、飲茶、喝咖啡、殺蟲劑暴露、飲水中含矽過量等。雖然這些因素目前證據級別不夠高,並未作出推薦,但將來隨著阿茲海默症相關危險因素和預防臨床研究不斷進展,指南推薦的相關內容和級別還會不斷變化。(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0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健保資源不足 已衝擊醫療照護
健保自1995年開辦以來,原本可能被醫藥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癌症病人,經濟困境得到紓解。但近來我在臨床工作上,卻看到病人自費治療現象愈趨普遍,而且每個月需負擔10萬元以上的人有增無減。或許大眾想問:「明明有健保藥可用,為什麼病人還要自費呢?」癌友自費買新藥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訪談了幾位癌友。A小姐的肺癌細胞復發轉移到肝臟,對健保給付藥物產生抗藥性,只好拿積蓄來負擔新藥。B小姐診斷時已是乳癌四期,健保規定先打化療,無效才能用第二線標靶藥物,身為家中經濟支柱及主要照顧者,自費口服標靶藥物才能兼顧控制病情、自理生活及持續工作、照顧家庭,最重要的是讓她在之後的人生階段有體力好好陪伴家人。這些病友無法得到及時與適切治療,根本原因就是健保長期資源不足,無法與國際同步,提供病友最適合的照顧。醫療照護看到缺口感佩衛福部長陳時中在防疫期間不忘健保財務改革,提出調整保費的構想,因應逐年大幅增加的醫療需求。聽到「漲保費」,意見相左者紛紛表態,例如「疫情導致景氣低迷,調漲保費影響民眾生計」、「很多人浪費健保,把浪費節約下來,就不用調漲保費」、「民眾自付額已經夠高了,再漲保費吃不消」等。健保費用逐年提高,但在國民生產毛額(GDP)占率上,與日本10.9%、韓國8.1%相比,台灣始終維持6.2%左右。長期下來,身兼照顧病人的醫師與病友組織的負責人,我同時看見醫療人員以汗水撐起了高品質的醫療照護系統,卻也看到了病人照護缺口。台灣健保費低於日韓台灣跟日、韓同為社會保險制度國家,但台灣民眾繳交保費遠低於兩者。日、韓健保費率分別是薪資收入的10%與6.67%左右,並由民眾及雇主各負擔五成,且受到人口老化與醫療費用成長影響,保費幾乎是年年精算調漲。台灣健保費率4.69%,保費負擔較輕,又僅需負擔約三成(雇主六成、政府一成),保費也沒有依法每年精算調整,以至於健保預算總是不足,每隔幾年就會傳出健保財務危機。健保資源不夠充足,無法及時給付新藥,以致民眾罹患重大疾病時,常須自掏腰包才能用到適切的治療。調漲構想樂觀其成針對陳部長調漲保費的構想,基金會樂觀其成,除了本該依法調整健保費率,基金會觀察到,健保資源有限已衝擊對病友的照護。醫療需求不因經濟不景氣而減少,經濟受衝擊民眾,反而更需要健保保護傘分擔醫療風險,全民健保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社會互助。最近,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出版「2030健保大限」一書,提到「全民健保講的是生命價值與社會經濟的平衡,不能以生命無價無限上綱,亦不能只看健保財務。」指出健保三大價值:一、免於貧病交迫,因病而貧。二、讓每個生命都有機會發光發熱。三、社會和諧,每個家庭在生病時,不必再為錢奔波。在在提醒我們,健保制度為台灣社會帶來的安定無價,財務危機時更需要全民細心呵護。
-
2020-08-01 科別.消化系統
肚子痛在哪個部位,疾病差很大!一張圖看懂腹痛位置及原因
腹部聚集了相當多的器官在其中,但腹痛時民眾往往第一個反應就是吃壞肚子,也因此忽略了緊急重大疾病而延誤就醫的消息時有所聞。正因為腹部當中有非常多的器官,也因此出現疼痛等不適時,應留意疼痛的位置,適時前往就醫。家醫科王威傑醫師表示,雖因飲食造成吃壞肚子等狀況都有可能在腹部各處出現疼痛,且未必每一種腹部不適都需要立即就醫,但腹部集合了各種器官,各種疾病都有可能,許多問題若拖延了反而可能讓病情更加嚴重,因此當腹部出現不適時,可先將腹部想像成9宮格,以第一人稱做初步判斷。但若有出現強烈的不適、急性疼痛等,不論如何都建議盡早就醫。上腹疼痛:上腹器官較多,若腹痛情況出現於上腹,民眾較難判斷,且通常並不單純,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右上腹疼痛:可能是肝、膽、十二指腸的問題,如膽囊炎、膽絞痛、十二指腸發炎等。中上腹疼痛:可能是胃、十二指腸前端、胰臟發炎、潰瘍等問題。左上腹疼痛:可能是胃的左端、脾臟等問題,而胰臟也有些許跨足到左上腹。此處出現問題可思考是否腹部近日曾有受到撞擊,因為也有可能是脾臟破裂的可能。中腹疼痛(肚臍周圍):中腹主要器官為大腸和小腸,吃壞肚子等腹痛情況,通常會出現於此處,但也未必就是吃壞肚子,也有可能是深層肌肉疼痛,或腸道發炎、癌症等問題,若有疑慮也應盡早就醫。而盲腸炎初期,也很常出現在肚臍附近的位置。下腹疼痛:下腹主器官也相較中腹較多,除了腸道也有膀胱、腎臟、盲腸、闌尾等,以及子宮、卵巢等女性特有器官,因此女性在非生理期等正常情況下出現疼痛,需多加留意可能為婦科疾病。而也因為腸道主要分布也有跨足到下腹,因此疼痛常被誤以為是單純的吃壞肚子,如最常被誤會但發炎起來嚴重足以致命的盲腸炎。因此下腹若有出現強烈不適,更應提高警覺。右下腹疼痛:可能為盲腸、腎臟、婦科疾病等問題,且為盲腸炎最常出現的位置。此處出現疼痛,若為盲腸炎通常已經是中後期,不容輕忽,日前知名港星吳彥祖,就曾因將此處腹痛誤以為是吃壞肚子,經急救檢查發現為盲腸炎,險些因延誤就醫而喪命。另一個可能則常見是腎結石,腎結石在初期時通常在腎臟上方,較不易有疼痛感,因此若出現疼痛通常是已掉入下端,較為嚴重,容易阻塞。中下腹疼痛:可能為大腸、直腸、婦科疾病等問題皆有可能,而若膀胱若有排尿滯留等情況也會在此出現疼痛。左下方腹痛:可能為乙狀結腸、婦科疾病、便秘、憩室炎等問題。此處可說是大腸較尾端的位置,因此輕微的便秘常見會在此出現疼痛,而若便秘較為嚴重者,當然就有可能跨足到其他腹部區域。而若有輕微便秘情況者,也可以試試適度按摩輕推左下腹,或許能有些許幫助。位置不定的腹痛:除了上述通常較為固定的疼痛位置,腹部的疼痛也有可能會出現移動式的疼痛,例如吃壞肚子,若飲食不潔食物可能在胃部就開始對身體造成不良反應,接下來幾乎遍布腹部的腸道就都有可能各處陸續出現問題。盲腸雖主要位於右下腹,但因其為「懸吊式」的器官,因此盲腸炎也有可能因各人不同疼痛的位置也不同。憩室炎通常出現在左下腹,但因腸道分布廣的關係,也有可能移動到腹部其他位置。腸道發炎、癌症等造成的疼痛,也可能因腸道分布較廣,各區域都有可能出現,而此原因所造成的疼痛,常見也會合併發燒、血便等症狀。需立即就醫的腹痛:除了前述各區所介紹的腹痛外,王威傑醫師也表示,許多民眾在出現腹痛時通常往往會觀察個幾天,但若出現了按壓後手放開會出現特別不適的反彈痛、腹部不明原因僵硬的腹壁僵直、不同以往的異常劇痛、冒冷汗、喘、黑便、吐出膽汁、合併連續發燒三天者等情況,不論是在哪一區出現的腹痛都應立即就醫,因為此類型情況往往較為嚴重、危及,例如器官破裂、器官血管破裂等。需特別留意腹痛情況:王威傑醫師表示,疼痛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像是糖尿病等特殊情況的患者,常見會有痛覺能力感覺不敏銳的情況,甚至根本感覺不到,容易忽略掉腹痛的警報,且不只是腹痛,其他地方也都有可能,若是情況較為嚴重的情況也被忽略掉,就有可能在不自覺中身處致命的危機當中,不能大意。而開刀者在開刀結束後,或車禍等撞擊者,三天至一週內也應留意腹部疼痛。(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7-26 養生.樂活人生
三度罹癌的體悟!寶媽: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不如一路玩到掛
編按:以星媽身分出道的寶媽,螢光幕前總是笑容可掬。然而,近年來,她卻陸續被診斷罹患甲狀腺癌、淋巴癌和肺腺癌。一直以來,她都是擔任家庭中承擔責任的照顧者,甚至每年都會送月餅給所有認識的朋友。然而,3度罹癌讓她有了不同的體會:讓自己休息,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沒什麼事,少了你不行。去(2019)年年底,寶媽在臉書上宣布自己剛開完刀切除肺腺癌腫瘤,而這已經是她第3度被診斷出癌症。照片裡她笑容可掬,一點也不像剛經歷一場大病的模樣。半年之後見到寶媽,她氣色依舊、同樣笑得開心:「最近我才剛通過手術完第一次大考(術後她必須定期回診,確認癌細胞沒有復發狀況)!」為何選擇對外公開自己的病情?寶媽說,她想讓大家知道,生病並不可怕。「像我這樣領有3張重大疾病卡的人,一樣可以樂觀面對自己的人生。」她笑稱,那篇貼文出來後,她足足回了5小時的訊息,全是親朋好友來關心問候,寶媽在圈內的好人緣可見一斑。不願親友擔心 住院帶面膜淡定保養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被醫生3次宣告自己得了癌症是什麼感覺?2004年,寶媽第一次被告知罹患甲狀腺癌時,她堅持獨自搭公車回家。「我從榮總坐車回家差不多要一個小時,晚上公車沒人,剛好可以讓我冷靜一下。」寶媽笑說。「我就一個人坐在公車上發呆,腦子裡一直反覆想:天啊,我真的得癌症了!要開刀耶……我要先跟誰講?還是不要講好了?女兒一個在加拿大、一個在大陸工作,一個還在念書,我到底要跟誰講?然後人生很多畫面就跑出來。」不巧的是,在開刀後一個禮拜,她還有一場新書記者會要辦。「你也不可能到這個時候才要叫停,只好硬撐著上場。」到了這次肺腺癌手術,她已經對住院治療的SOP駕輕就熟。「我就帶足了各種保養品進醫院啊,這麼多人要來看我,怎麼可以邋遢呢?晚上無聊的時候剛好可以敷個面膜。所有我遇過的醫生和護理師都說,我是他們看過最冷靜的病人。」就在開刀前,寶媽還和小禎等幾個好友一起去蘇美島度假,當時她已經知道自己的病情,卻沒告訴任何人,「因為我真的不想掃大家的興。」與其隨時隨地小心翼翼過活,寶媽寧願一樣生活、吃飯和旅行,自在地過每一天。(推薦閱讀: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三度罹癌 在意與否日子都得過 現在寶媽已經動完手術,療程也告一段落。但因為發生在腺體的癌症容易轉移,所以仍然必須按時回診做檢查。「我現在就是3個月一個小考、6個月一次大考。」然而,腫瘤雖然可以切除,卻並非船過水無痕:「比如說現在只要稍微有點變天,氣壓變低,我就會開始覺得喘,比氣象台還準(笑);然後淋巴和甲狀腺影響我最多的就是睡眠,兩邊的甲狀腺切除、做化療還要長期服藥,身體是不可能恢復到沒生病以前的狀態。」每一次生病,帶給寶媽的感受都不同。10幾年前第一次得癌症,她才50歲出頭,不怎麼覺得嚴重,開刀完回診就沒事了,但因為切除甲狀腺,身體缺少內分泌作用,從此得吃一輩子的藥。「第2次3年前淋巴腺開刀,對我來說影響比較大,那時我差不多60、61歲,照人的平均年齡來講,應該還有20年好活,那時是我真的第一次感覺到:日子是不是剩下不多了?」至此,身體病痛給寶媽的體會是:「不在意的時候,日子過得很快;但若開始計較了,日子只會過得更快。即便是20年,也只是一晃眼過去的事情。」照顧家人30年 堅強已成習慣多年下來,寶媽幾乎成為身邊親友的醫療顧問,舉凡生病了該掛哪科、看哪個醫生最好,或是臨時有狀況該送哪家醫院,幾乎都會來徵詢她的建議。這不只是因為「久病成良醫」,寶媽之所以熟悉醫院大小事,更因為她其實是有著近30年資歷的照顧者。除了自己家中長輩,甚至連前夫一家人從香港搬來台灣定居後,都由寶媽一手打點家中的大小事務。她曾在媒體訪問中表示,當年她隻身旅居香港,幸而公婆對她非常照顧,這個恩情不能不報。習慣了當那個負責堅強的人,更不想讓身邊人擔心,第2次罹癌時,她甚至在開完刀之後才告知人在美國的小女兒。「她知道以後哭到不行,當時還很生氣地跟我說:媽媽妳生病怎麼可以不告訴我?」寶媽說著說著,忍不住紅了眼眶:「這麼多年來,所有人生病都是我陪著,醫院我太熟了。正是因為太了解那種陪伴病人的憂慮、對未知病痛的恐懼,我會捨不得身邊的人難過。再苦的治療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你說我還有什麼好怕的?」在三令五申、下不為例「以後生病絕對不能瞞著我」後,這次肺腺癌手術,寶媽只得老實「通報」小女兒。沒想到特地從美國飛回台灣陪媽媽的小女兒,卻因為時差在病房睡得不省人事。「那時候我一邊傷口插著引流管,一邊感覺想吐、又想上廁所。但女兒怎麼叫都叫不起來,按了鈴也沒有護理師過來,我沒辦法自己起床,硬生生在床上忍了2個小時。」寶媽苦笑著說。5年辦6次告別式 身後一切都不如及時說愛反覆治療、陪病,出入醫院的日子,之於寶媽就像是日常的一部分。然而讓寶媽真正對生死變得豁達的原因,實則是近年她直面了不少身邊親人的離世。「這5年當中,算算我辦了6場家人的告別式。不管是準備好之後走、措手不及地走,還是等了很久才走,甚至處理晚輩的葬禮,我都遇過了。」「我每辦一場告別式,就告訴自己:我不要設靈堂、不要念經、不要燒香,不要供品,經歷愈多次,就愈覺得這些事情對我而言沒有意義。人到這個年紀,大概都已經處理了上一代的離開,但我想教下一代怎麼處理我的離開,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該學會的功課。」因而,寶媽除了交代家人免去一切繁瑣儀式,更已為自己備妥塔位、連骨灰罈的樣式都選好了。她笑說:「我往生之後都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哪還會回來聽你們念經?一個人走了之後就一了百了了,什麼都歸零,還不如在人活著的時候對他好一點。」寶媽的母親在2011年過世,她憶起母親在病中常不肯好好吃藥打針,是個很不配合的病人。「她心臟不好、又有糖尿病,所以我們很嚴格規定她的飲食。沒想到她竟然偷偷買了食物藏在冰箱深處,半夜爬起來偷吃,家人聽到聲音起來看,媽媽一個緊張嗆到,老人家就這樣插管在加護病房住了10天。」「有時候自己沒有察覺,但那個負面情緒其實會不自覺反應在病人身上。如果有機會重來,或許我不會說這不准吃、那不可以吃,可以改說:這個我們吃一點點就好,好不好?」學習放下責任 只求玩到人生終點過去寶媽有個維持了10幾年的習慣:每逢中秋節,她就會送月餅給所有圈內認識的朋友、甚至包括節目所有工作人員,每回都得送出幾百份。「那段時間我每天眼睛睜開就在想:我今天要去哪裡錄影?來賓有誰?工作人員有誰?要準備幾份?有一次還焦慮到過度換氣,整個人喘不過氣,醫生就說:寶媽,你太緊繃了。」「到了60歲生日這天,我給自己的禮物就是:我不要再做這件事了。以前我是什麼都要面面俱到、一肩扛起的個性,後來我覺得包括生病這些事情,可能是一個警訊,告訴我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少了你會塌下來。」是而,寶媽近年有意減少工作、花更多的時間和親朋好友聚會、旅行,也和姊妹淘一起投身公益、到醫院分享自己多年來如何與癌症共處的經驗。問她接下來有何安排?她爽朗回答:「一路玩到掛啊!」「其實人生每個人都有最後一天,年輕時你會有目標、有未來很多想做的事,要照顧小孩等等,但我一個65歲的人,這些事我都做完了。我現在每次跟朋友約吃飯,就當作少了一次,但這不是悲觀,是讓我更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機會。」多年來一人獨居的寶媽說:「我的想法是,再給自己5年的時間,到了70歲,我就去住養老院。我的小孩都長大了,他們都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我也沒有後顧之憂。」寶媽也想跟很多辛苦了一輩子的50、60世代說: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試著把擔子放下,對自己和別人都是解脫。「不要總是和別人比較,做真的會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也是一種斷捨離。」原文:三度罹癌的體悟!寶媽: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不如一路玩到掛
-
2020-07-24 科別.新陳代謝
早期使用胰島素 保持器官功能
50多歲男子因頻尿到醫院檢查,才知是糖尿病,飯前血糖值高達250mg/dl。他因早期就接受胰島素治療,維持胰臟功能,半年後改用口服藥,高血糖的不適症狀消失,至今控制良好。醫師表示,糖尿病早期介入注射胰島素,能讓器官功能維持更好,是治療好時機。不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存在迷思,誤認會上癮、引發洗腎或要打一輩子等,聯合報健康版本月徵文,邀請糖友分享使用胰島素的經驗,並請醫師破解迷思。大鈞診所院長陳琨砇表示,糖尿病治療藥物,常見口服降血糖藥和胰島素注射劑,無論使用哪種藥物,目標都是穩定血糖值,不讓個案器官受到損害,延緩併發症發生。雖然目前胰島素注射劑成分多為接近人體生成的胰島素類似物,相對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更少,但多數人還是怕「打針」。不免很多人問:「一定要打胰島素嗎?」陳琨砇指出,第一型糖尿病因胰臟功能受損、胰島素不再製造,有必要在確診之初就注射胰島素治療,讓血糖狀況受到控制,否則容易出現酮酸中毒。雖然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人可以靠口服藥,讓糖化血色素達到國際或台灣醫學會標準6.5%或7%,但是仍有一些人口服藥治療後糖化血色素在8%以上,此時可以選擇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避免高血糖持續太久,而造成急性或慢性併發症。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在初期診斷時,空腹血糖高於300mg/dl,且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等高血糖症狀,或體重下降,或急性血糖值升高,可以選擇使用胰島素治療,讓血糖快速平穩,減少高血糖毒性,讓胰島細胞凋亡速度下降,這是胰島素治療的重要好處之一,有些人甚至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可以經由調整飲食生活型態就能讓血糖達標。但很多人擔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陳琨砇說,這和能否穩定控糖有關,不只是用藥,還要改變生活型態。當胰臟在「保養」後能讓整體控糖穩定,胰島素有機會改口服藥,甚至可以不必再用藥。陳琨砇強調,過去一些研究顯示,糖尿病越早控制好,重大疾病的發生率,像中風,洗腎都會減少,未來生活品質比未早期良好控制血糖的人好。他指出,這種早期穩定血糖,使未來合併症減少的好處,稱為遺贈效應(legacy effect)。
-
2020-07-15 橘世代.好野橘
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
臺灣目前洗腎人口約八萬多人,發生率排名為世界第一,被稱為洗腎之島。所以針對「洗腎」的保險理賠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目前針對洗腎,有可能會符合的有下列五大險種: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失能扶助險、長期照顧險和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首先可能符合理賠的就是「重大疾病險」,這個險種歷史悠久,談到洗腎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它。然而重大疾病險在二〇一六年有做一次統一的修正,把原本的「尿毒症」改為「末期腎病變」。重大疾病險的理賠大多屬於「一次性給付」,也就是投保一百萬額度,確定符合後就理賠一百萬,只賠一次,契約就終止。所以在保險規劃上,通常將重大疾病險視為「事故剛發生時」的一筆前期救助金。這是洗腎第一個可能理賠的保險。重大傷病險重大傷病險是比較新的險種,同樣是屬於「一次性給付」的方式。理賠認定很簡單,只要符合健保重大傷病的標準即可(有除外項目需注意)。在健保的標準中,洗腎可能申請到的有兩種,分別是「永久期限」和「三個月期限」。在健保的認定上,如果暫時無法認定是否需永久洗腎,可能就會先給予「三個月期限」的重大傷病證明。等到確定為「不可逆尿毒症」後,才會發予「永久期限」的證明。這邊就要談到「重大傷病險」的優勢了。不論是「永久」或「三個月」,只要有健保重大傷病的證明,就可以申請保險金了。重大傷病險的認定非常簡單明確,因此可預期理賠爭議也較少,是第二個可能理賠洗腎的險種,也是非常推薦的險種之一。失能扶助險談到失能扶助險(以前稱殘扶險)可能會讓有些人訝異,「洗腎」也可能符合失能?沒錯,洗腎是可能符合失能的。在失能扶助險中,有一個項目叫做「胸腹部臟器」,在裡頭的泌尿器官就有談到「腎臟」,所以洗腎當然有可能會符合失能扶助險的理賠。長期照顧險長照險的理賠標準是「狀態的認定」,也就是說它是以「某一段需要照護的時間」來做判斷。如果醫師判斷,因洗腎的原因造成「生理功能障礙」,就有可能符合理賠標準囉!醫療險你看到醫療險是不是一頭霧水,醫療險怎麼會理賠洗腎?事實上,醫療險真的會理賠洗腎,不過要看你的條款有沒有就是了。醫療險的理賠原則是「要住院才賠」,所以許多人都認為醫療險不賠洗腎。但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保險公司推出可以理賠洗腎的醫療險喔!只要出院後再到醫院接受洗腎治療,就可以按日理賠一筆「洗腎保險金」。但後來因為洗腎人數大增,這類商品也漸漸絕種。所以不能說醫療險不賠洗腎,只是你沒買到這種保單而已。以上介紹了五種可能理賠洗腎的險種,包含前期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嚴重時給予幫助的「失能扶助險」、「長期照顧險」,還有現在已經絕版的「洗腎醫療險」,你的保單規劃了哪幾種呢?保險只是事後的彌補,理賠再多保險金也無法換回健康的身體,所以在關心洗腎的保險規劃之餘,更重要的是好好控制飲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才是根本之道。本文摘自《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一心文化,2020/07/01出版【關於更多保險理賠大小事↘↘↘】。年紀大保險好難買?專家提醒:3種保單絕不能少。保險理賠僅值「一台國產車」壽險保障必知5大攻略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吸菸恐致新冠肺炎重症 研究:引重症風險比未吸菸高2倍
新冠肺炎國際疫情仍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也表示,全球疫情已連幾天新增個案數在20萬例以上,顯示疫情仍持續上升中。不過有研究指出,「吸菸是新冠肺炎重症的危險因子」,而據最新研究發現,相較於非吸菸者,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引發重症風險提高2倍;使用電子煙會也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及死亡風險。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郭斐然表示,據發表於「鄉村健康雜誌(Journal of Rural Health)」的最新研究,分析美國2020年4月間的新冠肺炎盛行率,結果發現吸菸、非裔人士、肥胖及年齡介於25至49歲之間比率較高的地區,新冠肺炎的盛行率較高,且吸菸率每增加1%,10萬人盛行率增加0.59人。顯示吸菸及其他影響因素,與新冠肺炎感染明顯相關。而有關電子煙的影響,郭斐然則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在論文網站「medRxiv」所發表的論文指出,美國各州的電子煙使用率介於2.86%至6.42%之間,每增加1%的電子煙使用率,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增加為2.06倍,死亡人數增加為2.35倍,顯示使用電子煙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及死亡風險。台北榮總家醫部醫師賴志冠也表示,尼古丁與海洛因、古柯鹼同屬第一級成癮物質,新型菸品中尼古丁濃度不僅已超過傳統紙菸且愈來愈高,尼古丁成癮者容易出現暴躁、坐立不安、情緒失控,長期造成焦慮、失眠與憂鬱,引發各種癌症與重大疾病。郭斐然強調,吸菸和使用電子煙都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重症、惡化與死亡的風險,吸菸者改用電子煙不僅無法戒除菸癮,更無法免於新冠肺炎威脅。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林清麗主任表示,國際研究顯示,相較於非吸菸者,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引發重症風險提高2倍、住院治療兩周後持續惡化風險增加14倍。過去有不少人開始接觸電子煙,但世界衛生組織已嚴正提醒,吸菸或吸食電子煙會減弱肺部功能,提高感染肺炎風險外,而在吸菸室吸菸恐無法維持社交距離,也是防疫缺口。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06-20 新聞.健康知識+
心臟病、腦中風、癌症上身?!醫說:恐與這項飲食習慣有關
臺灣是世界著名的美食王國,走到哪都有美味料理、點心、零食、飲品等,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您是否注意到自己吃的健康?近年來,威脅國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如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腦中風、癌症等,都與飲食習慣有關!現代人因為忙碌、壓力、時間緊迫等原因,使得外食族人口愈來愈多。而在外用餐時,很難去深入了解食物在烹調過程家了多少調味料,因此,時常在不知不覺地攝取太多的鹽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表示,分析國人的過量鹽分攝取主要來源有二,一是來自外食,二是各類食物加工製品(如零食、肉乾、醃製品、滷味),此外,另有隱藏的鹽份來源就是各式沾醬。鄭玠豪進一步指出,研究顯示,飲食中攝取過多的鹽分,會使血管中水分大幅增加,是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ㄧ,而高血壓又是導致動脈硬化、冠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的最重要原因。人體內主要是靠腎臟排除鹽分,長期攝取過量的鹽份會造成腎臟負擔,致使腎功能逐漸低下,最終可能面臨洗腎。在腎臟排鹽的過程中,鈣離子會一併排出,增加尿路結石發生機率;並使得骨中鈣離子大量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此外,胃癌之發生也與吃鹽過多有關!鄭玠豪提到,每日攝取超過10g以上的鹽,會使胃黏膜受損,導致胃發炎,長期下來,可能造成罹患胃癌的風險性上升3~4倍。對於鹽分的攝取量,WHO建議每日攝取量是5公克;法國健康部是7.7公克;日本厚生勞動省是男性9.0公克女性7.5公克;臺灣衛生福利部是6公克。但根據調查,國人經常攝取高達每天15公克,是建議量的2倍以上。為了健康,減鹽生活刻不容緩!該如何得知自己吃的食物含有多少鹽分呢?鄭玠豪說,利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鹽分採「鈉」含量標示,只要將「鈉」含量乘以2.54,即可換算出食品鹽含量,進而計算出吃進了多少鹽分。此外,鄭玠豪建議,也可以利用以下小技巧,減少每日的鹽分攝取量。1. 平日飲食盡量清淡,別讓重口味麻痺你的味蕾。2. 外食時,減少沾醬的使用,甚至不要沾料。3. 麵湯、火鍋高湯含鈉量驚人,只能喝少許,千萬別全部喝完。4. 控制食量,即使清淡的食物,吃的太多仍會有鹽分攝取過多的問題。5. 味蕾培養從小做起,讓孩子從小就習慣清淡口味,避免陷入日後減鹽困境。
-
2020-06-15 科別.腦部.神經
二度開刀 兒剃光頭鼓勵腦瘤母
「媽媽可能至今都不太知道腦瘤多嚴重,只知道不開刀就會死。」江女士兒子說,媽媽罹患星狀膠質瘤,歷經兩次腦部手術,在第二次手術前一天,他剃了大光頭,希望媽媽別因理光頭髮難過,沒想到,僅有手術下刀附近剃掉些頭髮,當場傻眼。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說,「這是最新技術,現在開腦不用剃頭髮啦」。兩年前,江女士發現頭暈不適,原以為沒大礙,隔沒多久卻暈眩反胃,前後看了好幾家醫院,礙於手語溝通不便,拖了三個多月才確診。她兒子表示,媽媽個性獨立,沒事不會向子女們求援,一旦發出求助信號一定「代誌大條」。面對如此重大疾病,江女士從未過抱怨,第一次術後狀況很差,想比手語,卻比不出來,所幸透過不斷刺激,才漸漸找回手感。由於腫瘤復發,今年必須再動第二次刀,擔心喪失手語能力,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清醒開顱手術。生性樂觀的江女士熱愛旅遊,雖是聾啞人士,但喜歡出遊,甚至去過北韓旅行。兒子指出,媽媽這次術後恢復速度快,僅剩手指較不靈活,已迫不期待走出家門,開車與朋友趴趴走。然而膠質瘤還可能再復發,未來還是願意陪著媽媽動手術、做復健,只要她開心健康。
-
2020-06-14 養生.聰明飲食
多種慢性病纏身?醫師提醒可能跟這項日常習慣有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臺灣是世界著名的美食王國,走到哪都有美味料理、點心、零食、飲品等,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您是否注意到自己吃的健康?近年來,威脅國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如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腦中風、癌症等,都與飲食習慣有關!現代人因為忙碌、壓力、時間緊迫等原因,使得外食族人口愈來愈多。而在外用餐時,很難去深入了解食物在烹調過程家了多少調味料,因此,時常在不知不覺地攝取太多的鹽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表示,分析國人的過量鹽分攝取主要來源有二,一是來自外食,二是各類食物加工製品(如零食、肉乾、醃製品、滷味),此外,另有隱藏的鹽份來源就是各式沾醬。鄭玠豪進一步指出,研究顯示,飲食中攝取過多的鹽分,會使血管中水分大幅增加,是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ㄧ,而高血壓又是導致動脈硬化、冠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的最重要原因。人體內主要是靠腎臟排除鹽分,長期攝取過量的鹽份會造成腎臟負擔,致使腎功能逐漸低下,最終可能面臨洗腎。在腎臟排鹽的過程中,鈣離子會一併排出,增加尿路結石發生機率;並使得骨中鈣離子大量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此外,胃癌之發生也與吃鹽過多有關!鄭玠豪提到,每日攝取超過10g以上的鹽,會使胃黏膜受損,導致胃發炎,長期下來,可能造成罹患胃癌的風險性上升3~4倍。對於鹽分的攝取量,WHO建議每日攝取量是5公克;法國健康部是7.7公克;日本厚生勞動省是男性9.0公克女性7.5公克;臺灣衛生福利部是6公克。但根據調查,國人經常攝取高達每天15公克,是建議量的2倍以上。為了健康,減鹽生活刻不容緩!該如何得知自己吃的食物含有多少鹽分呢?鄭玠豪說,利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鹽分採「鈉」含量標示,只要將「鈉」含量乘以2.54,即可換算出食品鹽含量,進而計算出吃進了多少鹽分。此外,鄭玠豪建議,也可以利用以下小技巧,減少每日的鹽分攝取量。1. 平日飲食盡量清淡,別讓重口味麻痺你的味蕾。2. 外食時,減少沾醬的使用,甚至不要沾料。3. 麵湯、火鍋高湯含鈉量驚人,只能喝少許,千萬別全部喝完。4. 控制食量,即使清淡的食物,吃的太多仍會有鹽分攝取過多的問題。5. 味蕾培養從小做起,讓孩子從小就習慣清淡口味,避免陷入日後減鹽困境。(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
2020-06-11 科別.精神.身心
憂鬱、焦慮會牽連泌尿道?研究證實兩者因果關係
48歲吳女士,因為失眠問題在診所拿藥,卻覺得效果不佳,於是轉至大醫院求診。經精神科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吳女士不僅有焦慮症狀,也有夜尿及尿失禁症狀,轉介至婦女泌尿科門診合併治療後,症狀已改善,生活品質也提高。一般人可能以為大腦跟膀胱看似沒有關係,但真的如此嗎?因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部定副教授黃隆正博士與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部定教授吳銘斌博士連袂在這幾年展開一系列的聯合研究,卻意外揭開此謎團。奇美醫學中心跨團隊研究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大數據的分析,對下泌尿道症候群(簡稱LUTS)深入研究。研究發現,下泌尿道症候群不只是發生下泌尿道症狀而已,還會增加門診就診次數,同時增加住院次數,更可能合併其大重大疾病之發生,如腦心血管、阿茲海默症、憂鬱症、躁鬱症等風險。根據統計,下泌尿道症狀的人腦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冠心症、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了1.34倍;阿茲海默症增加1.63倍;焦慮、憂鬱增加了2.56倍(焦慮2.05倍、憂鬱2.19倍、合併發生2.14倍)。而下泌尿道症候群個案後續罹患焦慮及憂鬱的危險比(HR)分別為2.12跟2.03;焦慮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01;憂鬱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37。以上的研究結果已分別刊登在兩個國際知名期刊:2015年的精神科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及2017年的心身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兩位專家的研究證實了憂鬱、焦慮與LUTS不僅有共病關係,而且為雙向的因果關係,其臨床意涵為:憂鬱焦慮導致LUTS;LUTS導致憂鬱焦慮;兩者有共同致病機轉。這樣的發現提供「腦-膀胱軸疾病」(Brain–Bladder Axis)理論一個強而有力實證支持。由於憂鬱、焦慮與LUTS存在雙向因果關係,暗示兩大疾病間可能有共同致病機轉,建議醫師應適時的相互轉介及合併治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黃隆正指出,憂鬱症和焦慮症是最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兩者常合併發生。國內的憂鬱症、焦慮症合計盛行率約24%,發生原因為壓力或先天體質因素,此外,也常與慢性疾病有關,共病會對預後有不良影響,進一步惡化生活品質。吳銘斌說,下泌尿道症候群的盛行率約12~18%,其症狀包括(1)尿液還在膀胱時,出現失禁、頻尿、夜尿、尿床等;(2)排尿出現尿得很慢、斷斷續續、排尿疼痛、滴滴答答等;(3)排尿後感覺尿不乾淨;(4)其他如性交疼痛、骨盆腔器官脫垂、生殖泌尿道疼痛、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發生下泌尿道症候群的原因很多,包括年紀、神經系統、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等。黃隆正說,近幾年更發現心理因素也會有所影響,尤其是壓力造成的焦慮、憂鬱,可能是導致下泌尿道症候群之發生及病程延長的關鍵。反而言之,下泌尿道症候群對於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包括日常作息的干擾、特殊需求的經濟花費,以及情緒沮喪低落等,可能造成患者的長期壓力,進而產生焦慮、憂鬱症狀。黃隆正解釋,憂鬱、焦慮與下泌尿道症狀之所以有因果關係,在生理層面也有一些可能的解釋,譬如,透過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相關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 axis)的神經免疫系統,來交互影響。臨床經驗發現,抗憂鬱劑不僅只對憂鬱/焦慮有效,也可以改善一些疼痛及身體症狀,例如壓力性尿失禁。研究顯示,抗憂鬱劑可能是LUTS的危險因子;血清素系統可能和LUTS的發生病理有關;抗憂鬱劑可能對LUTS的治療有效。黃隆正建議,未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其詳細機轉、藥物發展及其他治療方法。他提到,而在奇美醫學中心相關科別之間已經有個案的跨科別轉介治療,也都有一定的成效。(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泌尿道反覆感染與吃也有關! 4NG飲食習慣要戒掉
-
2020-05-26 養生.聰明飲食
怎麼知道鹽份攝取有無超標?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計算
臺灣是世界聞名的美食王國,到處都是各種好吃的食物、點心零食、飲料,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您是否注意到自己吃的健康?近年來,威脅國人健康的幾項重大疾病,如:高血壓、慢性腎臟病、心臟病、腦中風,甚至癌症都與過量的鹽份攝取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說,對於鹽份的攝取量,WHO建議的每日攝取量是5公克,法國健康部是7.7公克,日本厚生勞動省是男性9.0公克女性7.5公克,臺灣衛生福利部是6公克。但根據調查,臺灣人經常攝取高達每日15公克,是建議量的2倍以上。鄭玠豪指出,分析臺灣人的過量鹽攝取來自兩大因素,其一是外食,另一個因素則是各類食物加工製品,如零食、肉乾、醃製品、滷味等,這些鹽份平均使用量通常是自家烹煮的4、5倍以上;此外,還有一項常被大家忽視的,就是沾料和醬油中的含鹽量。當血中存在過多的鹽分會造成血管中水份大幅增加,使得血管壁壓力上升,持續的高壓狀態將會造成動脈硬化,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產生。鹽份的排出主要是腎臟的工作,而長期過多的鹽份會造成腎臟的過度負擔,腎臟功能逐漸低下,甚至可能最後要面臨洗腎;另外,在腎臟排除鹽份的過程中,鈣離子也會一同隨之排出,增加尿路結石發生的機率,而過量的鈣離子排泄,會使得骨中鈣離子大量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而每日攝取超過10g以上的鹽,會使胃黏膜受損,導致胃發炎,長期下來,會造成罹患胃癌的風險性上升3-4倍。如何知道自己吃的食物有多少鹽份?鄭玠豪說,市售食品的包裝上都會有營養成分的標示,而鹽份都是採標示「鈉」含量,只要將標示的「鈉」含量乘以2.54即可換算出食品中的鹽含量,進而計算出自己每日大概吃進了多少鹽份。若要減少鹽份攝取,以下有4個小技巧:1、平時的食物習慣清淡口味。2、外食時,減少沾料的使用,麵湯、火鍋高湯喝少許,勿全部喝完。3、食量控制,因為即使清淡的食物,若是吃的食量太大仍然會攝取過多的鹽分。4、兒童最好從小就習慣清淡的口味,若是從小就習慣攝取高鹽分食物,日後要減鹽將會更加困難。延伸閱讀: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腸道是人體第二個腦! 適量吃發酵食物有5大好處
-
2020-05-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病毒啟示/科技愈發達,站在病毒面前的我們,更安全了嗎?
在科技更加發達的今天,站在病毒面前的我們,更安全了嗎?答案可能恰恰相反。2018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與安全研究中心發布研究報告─《應對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的技術》。報告的作者之一、該中心傳染病學專家阿米什‧阿達加說,人類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事件頻發的時期。這個判斷不斷被印證。2019年9月,由世界銀行和世衛組織共同召集建立的全球防範工作監測委員會發布《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全球突發衛生事件防範工作年度報告》(下稱《年度報告》)。報告指出,2011年至2018年,世衛組織在172個國家和地區追蹤了1483次傳染病事件,包括「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伊波拉、茲卡病毒等。「這些疾病預示著高影響力、潛在快速傳播疾病的新時代的來臨。這類疾病更加頻繁地暴發並且越來越難以控制。」《年度報告》認為,世界正處於地區或全球災難性傳染病及大流行病暴發的高危之中,如果暴發,不僅會造成生命損失,還可能顛覆經濟秩序,造成社會混亂。作為高風險病原,病毒尤其值得關注。如果說病毒的進化就像在積攢火藥,需要導火線才能引爆,那麼在現代社會,無論是人口增長、環境惡化,還是人口頻繁流動、技術濫用風險增高…導火線變得越來越多。更快、更擠、更危險800萬年前,非洲,一隻黑猩猩由於捕食紅頂白眉猴和大白鼻長尾猴,感染了猴子身上的一種病毒,很快,病毒開始在黑猩猩之間傳播。幾個世紀以來,喀麥隆的獵人捕食黑猩猩,也不時會被這種病毒感染。但在20世紀以前,這些獵人遠離人群,病毒沒能感染更多人。20世紀初,非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部原本疏落的聚居地迅速發展成萬人以上的城市,人們從村莊大批遷移到城鎮,同時帶去的還有病毒。在人口稠密的貧民窟,它們迅速傳播。20世紀中葉,這種致命病毒已經走出喀麥隆,降臨剛果。隨後,被感染者沿河流和鐵路向非洲中部其他城市遷移,到1960年,病毒的腳步已經橫貫整個非洲大陸。隨著剛果獨立,在剛果工作的海地人重返祖國,病毒也傳播到海地。到20世紀70年代,海地移民和美國遊客把這位「殺手」帶到了美國。當科學家終於在1981年發現這種病毒時,它已潛伏於全球,繼續感染了6000萬人,並讓其中一半人失去生命。這就是造成愛滋病的HIV病毒。在全球化起步階段,愛滋病病毒從喀麥隆傳遍全球歷經了半個世紀。而在全球化、城鎮化加速的今天,病毒的擴散、感染隨時都有可能發生。20世紀末,國際社會已經形成共識:傳染病造成的危險,是單個國家無法應對的。美國公共衛生問題專家勞里‧加勒特在《逼近的瘟疫》一書中寫道,「非典」疫情預示著一個新時期─傳染性致病微生物全球流行時期的到來。如今的世界,人口更密集,交通更迅捷,也可能更不安全。地球上的人口在過去的50年間翻了一倍,人口密集的城鎮大量湧現,汙水、垃圾…汙染滋生著病菌。一旦發生傳染病,將有更多人被迅速傳染。地理隔離曾是防止傳染病擴散最古老、有效的方法,也一度在傳染病出現的早期賦予了人類寶貴的「寬限期」,可以及時防堵。但從波音747飛機打破洲際隔離開始,地理隔離逐漸因為高速交通系統的發展被打破。人流高效轉移的同時,病毒也在迅速傳播。「非典」暴發的2003年,中國春運期間的全國旅客運量為18.19億人次。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逐步完善、「村村通」硬化路的大量修建,2019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達29.9億人次。研究者認為,更龐大的春運客流和更稠密的交通網絡,在數量和結構上都使新冠肺炎疫情比「非典」更容易滲透到全國。曾被山海阻隔在世界另一端的新興病毒,如今離我們只有一班飛機的距離。上萬機場和每年46億人次的全球航空客運量,讓病毒可以降落到世界任何一角,且最長不超過36小時。2017年,安哥拉和巴西黃熱病流行,黃熱病毒被一名從安哥拉回國的工人帶入中國;幾乎同時,裂谷熱病毒被另一名歸國人員帶入中國…這些事件的發生說明,人類越來越難預料下一次新發和再發傳染性疾病的暴發,以及病原的身分種類、出現的時間和地點。150萬種風險來自黑猩猩的愛滋病病毒、來自禽類的禽流感病毒、蝙蝠帶來的冠狀病毒,無一不在提醒我們,大多數惡性病毒傳染病都是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跨界」傳染給人類的。《自然》雜誌曾在2008年做過統計,新出現的傳染病中,有60%是人畜共患,其中72%又是以動物為宿主的病原體引起的。隨著野生動物棲息地被人類不斷侵占,人類與帶病毒動物間的物理距離正在縮小,病毒從動物到人的「溢出效應」正在加速。曾在委內瑞拉西北部暴發的出血熱,原宿主就是當地叢林中的棉鼠和藤鼠。由於當地居民大規模開發農田,牠們失去棲息地,被迫在新建的農村社區中與人類接觸,很快將隨身攜帶的沙粒病毒傳染給人類。在馬來西亞,人類的活動範圍加速擴張,當地人把養豬場建在了蝙蝠的棲息地旁。蝙蝠吃水果,水果被蝙蝠攜帶的尼帕病毒汙染後掉到豬圈,豬吃後染病,最終把病毒傳染給了人。據研究者估算,大約還有150萬種未被發現的病毒在野生動物中流行傳播。描寫伊波拉病毒緣起的《血疫》一書寫道,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與對自然的大規模開發,我們似乎闖入了一個神祕黑暗的禁地,那些原本與人類相安無事的病毒,由於其原本的動物宿主被消滅,或者被當作人類維繫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物資源,因此,選擇了人類作為新的宿主。警惕「殺手」復活2017年,加拿大亞伯達省的一家實驗室中,一個科學團隊將重疊性DNA片段拚接在一起,人工合成了一種病毒,隨後發表論文對製作方法進行了介紹。沒想到,這引起了軒然大波。被合成的馬痘病毒,與在1980年宣布已被根除的致命性天花病毒存在親緣關係。一種擔憂縈繞人心,科研人員製造這種病毒並附帶「說明書」的行為,是否可能降低其他人製造天花病毒的門檻,讓「殺手」復活?高風險傳染病的病原體,並非一定來自自然。《年度報告》認為,隨著科技特別是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致病微生物也可能在實驗室中被研發和製造出來。例如「功能獲得性研究」,就是通過在實驗室中人為增加病原體的毒力、易傳播性或宿主範圍,以研究病毒特性或評估新興傳染病。這類「雙刃劍」研究,一直伴隨著科學倫理和風險的爭論。甚至一些病毒並不需要被特意製造。就在20世紀世衛組織宣布人類已消滅天花的同時,多個實驗室裡仍儲備著用以研究的天花病毒,一旦有人將病毒釋放,局面會再次反轉。特別是,人們現在已經不再接種天花疫苗,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正在減弱。此後,世衛組織要求所有天花病毒都要送到其批准的兩所實驗室中。但就在2014年,並非上述兩所實驗室的美國馬里蘭州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在打包一間實驗室的物品時,發現了6只20世紀50年代遺留的小瓶子,裡面竟裝著天花病毒。在世衛組織的天花清掃中,它們被忽視了。人們意識到,病毒失控甚至可能不需要複雜的過程。《年度報告》認為,傳染性微生物有可能偶然泄漏,其後果等同於自然流行病暴發,甚至更嚴重。而微生物被故意釋放則將使疫情防範工作複雜化。「新發或再發傳染性疾病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背景下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小理等人撰文指出。社會和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等因素使我們離病毒越來越近,而國家安全、公共政策設計等問題,也帶來類似風險。例如,2019年,日本政府以加強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生物安保、開發診斷試劑為由,首次引入伊波拉病毒和其他4種致命病毒。世界做好準備了嗎「面對快速變化的致命的呼吸道病原體大流行病,世界並沒有做好準備。」《年度報告》說。2019年10月,來自20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撰寫了一份題為《全球健康安全指數》的報告(下稱《指數報告》)。《指數報告》根據預防、疾病監測和報告、快速反應、醫療系統、國際規則承諾、環境危險度6個類別,評估了195個國家預防、發現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在66.7分以上即被認定具有較強危機應對能力的標準下,這195個國家的平均得分僅為40.2分,其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分也只有51.9分。「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為重大傳染病或流行病的暴發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指數報告》寫道,各國預防、發現和應對這類重大疾病暴發的能力存在嚴重缺陷。在這個全新的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失守,都可能帶來世界範圍的連鎖反應。從資金支援來看,《指數報告》顯示,儘管86%的國家將地方財政或捐助資金投入健康安全建設,但少有國家從國家預算中撥款,用於整體評估、解決健康安全漏洞並制訂行動計畫。從生物安全來看,《指數報告》指出,至少75%的國家在應對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相關指標上得分較低,最薄弱的地方之一是,忽視對可能增加知識但也可能損害公眾健康和安全的「雙刃劍」研究的監督。從技術水平來看,「目前國際社會尚不具備在數月內研製針對新型病原體的疫苗與藥物的能力。此外,以微生物法醫學的發展現狀,尚難以可靠地將傳染病大流行回溯和歸因,這表明了當前防範性質的科技發展的滯後性。」王小理指出。從政治、經濟方面來看,王小理等人認為,圍繞先進生物技術的國家間地緣經濟競爭,加劇了建立可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的國際準則的挑戰。例如,自《遺傳資源的獲取與公平公正地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議定書》實施以來,對疾病的監測和應對至關重要的生物樣本的國際分享系統卻在弱化。從防範體系來看,《年度報告》指出,國家和地方疫情防範計畫工作往往缺乏有效的「全政府」和「全社會」方針;疫情防範工作中社區參與嚴重不足;國家衛生應急預案協調機制尚不完善,應急機制應擴大到衛生系統以外的部門,但197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口單位中,只有4個設在衛生部以外…《年度報告》寫道:「長期以來,在大流行病方面,我們任由恐慌和忽視循環往復─當存在嚴重威脅時,我們加大努力;當威脅減弱時,我們很快將其拋諸腦後。早就該採取行動了。」(本文摘錄自2020年出版《讀者》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