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醫療.消化系統
搜尋
遺傳
共找到
1494
筆 文章
-
-
2024-07-18 醫療.骨科.復健
為老年健康「存骨本」 醫師建議3要領運動、高鈣、日曬
76歲張姓婦人感覺自己身高變矮,常感腰酸背痛,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次半夜起身要上廁所時跌傷,送至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經X光檢查發現髖骨骨折,且嚴重骨質疏鬆症,經緊急開刀,針劑藥物治療增加骨質生成,衛教補充高鈣食物、多運動等,近1年後,骨密度質提高,背痛感減輕,生活品質變好。為老年健康「存骨本」醫師建議3要領,多運動、攝取高鈣食物及適度日曬。台中榮總嘉義分院骨科主任孫弘諺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骨頭內部鈣質日漸減少,形成許多孔洞,使骨骼變的疏鬆脆弱的病症。通常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可以從身高變矮、駝背等變化觀察到有骨質疏鬆的症狀,嚴重時容易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引起的腰酸背痛背痛、關節變形,遇到輕微碰撞或跌倒也容易導致骨折。台灣65歲以上的男女性人口中,每10人即有3人罹患骨質疏鬆症,其中又以停經、更年期後的女性占大多數,雖然骨質疏鬆是沉默的疾病,但如果沒有提前預防或置之不理,很可能導致嚴重疼痛、骨折殘疾,造成活動受限、生活品質下降等問題,因此提醒民眾要有「存骨本」的概念,為老年健康打下基礎。醫師孫弘諺表示,造成骨質疏鬆的風險因子很多,一般而言,女性與同齡男性相比骨密度較低,尤其是早於40歲停經、歷經更年期或兩側卵巢切除的女性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但一般大眾無論男女,若長期缺乏運動、長期抽菸、飲酒過量,飲食缺鈣,都會引發骨質快速流失。雖然骨質疏鬆症不會遺傳,但家族中若有人曾經罹病,自己發生骨鬆、骨折的機率也會提高;此外,體型瘦小、骨骼小的人,還有因氣喘、免疫風濕等疾病需服用類固醇藥物的病患,骨骼相對脆弱,也是骨質疏鬆症高風險族群。孫弘諺表示,適度的作一些對抗地心引力的荷重運動,能夠提升骨質密度並增強肌力,改善身體的協調平衡,降低跌倒骨折的風險。例如爬樓梯、健走、慢跑、跳繩、球類運動、登山等。平時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3、乳品及蛋白質,全素者也可以多吃豆類、未過度加工豆製品、黑芝麻、紫菜、綠色蔬菜等補充鈣質,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節制飲酒,並避免過度飲用咖啡。孫弘諺提醒,可透過每天上午10點前或下午2點後的適當日曬10至20分鐘(注意不要曬傷),幫助體內維生素D3轉化,促進腸道吸收鈣質以合成骨鈣,也可幫助預防多種慢性疾病風險。希望民眾依循荷重運動、攝取高鈣食物、適度曬太陽的原則,從年輕時就多存骨本,充實自己的健康存摺。
-
2024-07-14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西貢小姐〉美國大兵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我喜歡音樂劇。演員在管弦樂現場伴奏之下,以歌聲、舞蹈將故事呈現。就像現場音樂會,不一定總是完美,演員歌聲可能出現瑕疵,可能因為情緒激動而哽咽走音,然而這一切都無損於演出,因為音樂劇呈現的是最真實的情感與聲音。《西貢小姐》與《悲慘世界》、《貓》、《歌劇魅影》齊名,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四大音樂劇之一。因為推出的時間較早(1989年倫敦首演),之前一直無緣欣賞。終於,《西貢小姐》今年夏天在台灣首度公演。之前看過的音樂劇,有些輕鬆俏皮,如《貓》;有些讓人憂傷,卻總有救贖的曙光,如《悲慘世界》。而《西貢小姐》,那是動亂的世界中對愛情的執著,人性的脆弱,與命運的無奈。沉重的氣氛,揮之不去。故事以1975年共軍佔領西貢前夕為背景,經歷殺戮戰場的美國軍人,遇上全家毀於戰爭、隻身到西貢討生活的17歲少女,發展出熾烈的戀情。然而西貢隨即淪陷,大兵搭著直升機撤回美國。女孩留在西貢,懷了他的孩子,忍辱負重活了下來,期盼有那麼一天,能帶著孩子和愛人相見。奇蹟出現了,三年後美國青年真的回到越南,卻帶來晴天霹靂的消息:他在美國已經結婚,越南女孩盼望一家三口團聚的美夢成為泡影。女孩決定:犧牲自己的生命,讓孩子跟著生父與妻子回到美國。當越南女孩扣下扳機,倒臥在地上,垂死前用僅有的力氣在美國大兵的懷裡道別時,許多觀眾忍不住啜泣,內心也會責怪這個男人移情別戀。不過劇情中也有交代,隨軍隊撤回美國後,這男人也不好受,最初一年變得退縮,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可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受害者。PTSD通常是由暴露於創傷事件所引起。這些事件包括(但不限於)嚴重的事故,如:自然災害、暴力攻擊、軍事戰鬥以及其他危及生命的情況。發生PTSD的風險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創傷強度、是否有支持系統及遺傳易感性。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個經歷創傷事件的人都會發展成PTSD;而是環境因素、壓力和基因易感性之間複雜互動的結果。PTSD可能有的症狀:侵入性思緒:包括創傷事件的反覆、無意識且令人痛苦的記憶、惡夢,使個體感覺彷彿創傷事件正在再次發生。迴避行為:避免與創傷相關的思緒、情感、對話、活動、地點或人物。認知和情緒的負面改變:例如恐懼、憤怒、內疚或羞愧、與他人疏遠和無法體驗正面情感。覺醒和反應的改變:容易驚嚇、感到緊張、睡眠困難,以及發脾氣或具有攻擊性的行為。PTSD的治療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目標是減少症狀,改善日常功能,並幫助個體管理創傷對生活的影響。越戰結束已經快50年了。1975年4月,西貢被共軍團團包圍。美軍利用直升機在短短一天內從西貢撤走7000多人,西貢、美軍撤退、直升機……成為越戰的印記。直升機的場景,出現在國家戲劇院《西貢小姐》的舞台,最吸引我注意的並不是那直升機模型。也不是炫目的舞臺音效。而是站在地面上含淚目送著直升機遠去的越南民眾。但願人們有足夠的智慧,避免戰爭的發生。
-
2024-07-1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避諱談論便便、不忽略家族史 專科醫預防大腸癌絕不做5件事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統計,大腸癌(結直腸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見癌症。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診斷率也在近年激增,雖然基因、環境和生活方式都有影響,但及早維持腸道健康,能遠離罹癌風險。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的腫瘤內科醫師兼胃腸癌科主任Ursina Teitelbaum博士,分享他身為腸癌治療醫師,如何避免罹病的原則。1.不忽略家族史家族史是大腸癌最強烈的危險因子之一。多達三分之一被診斷出大腸癌的患者,其他家庭成員也患有大腸癌。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說法,癌症在家族中遺傳有幾個原因:基因、共同的環境因素,以及兩者的結合。因此,了解自己是否有大腸癌家族史非常重要,除了父母、兄弟姊妹,也建議詢問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員(包括祖父母、表兄弟姊妹、叔叔阿姨)曾被診斷出大腸癌。如果有一親等家屬罹癌,建議及早開始篩檢。2.不拒絕或延遲大腸癌相關篩檢「無論你的生活方式多健康,到達一定年齡時,都需要接受相關篩檢。」Teitelbaum博士說,定期大腸鏡檢查對於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的人尤其重要,因為這些疾病會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但沒有家族史的人也不能輕忽。國健署提供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務必至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3.不忽略任何奇怪的症狀留意排便習慣的任何變化,如果你一向排便規律,卻突然出現便祕、便血、伴隨腹痛,建議及時就醫。腹瀉、疲勞、不明原因的貧血,也建議進行相關身體檢查。很多人覺得自己還年輕,忽略罹癌的可能性。4.不低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超過一半的大腸癌罹病原因,與生活方式有關。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吸菸、飲酒和久坐的生活方式被認為與大腸癌的風險增加關係密切。另外,飲食也是一大重點,紅肉、加工食品如汽水、糖果和餅乾等,都是危險因子。5.不避諱談論便便當便便出現異常,例如像鉛筆一樣細或帶血,可能是疾病的線索,不要避諱談論,「便便代表著你的健康狀況,拿出來跟別人討論,可以挽救你的生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2 養生.抗老養生
只有覺得自己老,才是真的老了!百歲人瑞保持年輕秘訣:每周工作50小時,愛吃6種食物
新澤西州的百歲人瑞瑪莉亞姆·陶德(Mariam Todd)每周工作六天,她透露了維持健康與活力的六種食物,以及為確保長壽而戒掉的習慣。只有覺得自己老,才是真的老了!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陶德以她的例子,證明「只有覺得自己老了,才是真的老了」的道理。陶德分享了幾個關鍵的生活方式,她說,正是這些習慣讓她能夠維持如此年輕的活力、每周工作50小時;陶德每周在父母於1929年創辦的家具店工作六天。陶德令人印象深刻的勤奮精神與看似活力無窮的秘訣是什麼?她說,關鍵在於堅持不懈的日常生活習慣,尤其是在食物與飲食方面。已當上曾祖母的陶德在接受電視節目「今日」(Today)訪問時,談到她對工作的熱愛。她說,自己對工作的執著遺傳自母親,她樂在工作,甚至拒絕稱它為「工作」。她說,當她喜歡正在做的事情時,不能說「我在工作」,如果這樣說,她會感到內疚。百歲人瑞保持年輕秘訣陶德表示,雖然她能理解人們為什麼想在60歲退休,但她無法想像待在家裡會有多「快樂」。即使到這個年紀,陶德仍然開車、買菜與做飯,與兒子生活在一起。她把這歸因於日常習慣,例如她吃的食物。陶德有三年沒有看過醫生,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全拜營養飲食所賜。她避免吃速食與油炸食品,也不太喝酒;相反地,大量攝取蔬菜,讓餐盤總是五顏六色。這位百歲人瑞最愛吃番茄、辣椒、小黃瓜、黃色櫛瓜與義大利青瓜;唯一會吃的醃漬食物是德國酸菜,且喜歡自己下廚。健康網站Healthline報導,陶德還愛用黑巧克力來犒賞自己;黑巧克力據稱可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促進大腦功能。陶德表示,她努力吃得好、睡得好、過得好;除了健康的飲食,還會與家人一起去泳池游泳,維持活力。她認為自己非常樂觀,「全歸功於漫長而幸福的一生」。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1 醫療.皮膚
突然長痣是罹皮膚癌?醫揭「5徵兆」快就醫檢查:1時段最好別出門
皮膚癌是一種由皮膚細胞異常增殖形成的癌症,正常情況下,皮膚細胞會根據身體的需要進行生長和分化,然後死亡,這樣的過程是受到嚴格調控的,但當皮膚細胞的DNA受損或突變時,它們可能失去對生長和分化的控制,導致異常的細胞增殖和腫瘤形成。皮膚癌 常見7種症狀醫美吳易儒醫師指出,皮膚癌的發生通常與曝露在紫外線、遺傳因素、免疫系統問題以及其他致癌物質有關,早期診斷可以有效控制皮膚癌病情並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皮膚癌可能會讓皮膚出現一些不尋常的變化,若這些症狀持續不退或感到明顯的疼痛,一定要就醫檢查:1、皮膚變色:如果皮膚上的痣或斑點開始顏色變深,或是突然冒出紅、藍、黑這種不正常的顏色,那可能就不太對勁,這種變色有可能是因為色素沉積或血管擴張引起的。2、瘙癢或灼熱感:皮膚癌病變區域可能出現持續的瘙癢或灼熱感,這可能是由於癌細胞的生長和組織受損引起的發炎反應導致。3、痣變化:健康的痣應該是對稱的,有規則的形狀,並且顏色均勻。皮膚癌可能導致痣變得不尋常,如變得不對稱、邊緣不規則或顏色不均勻,其他變化包括痣的大小增加或痣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的變化。4、腫塊或硬塊:皮膚癌病變區域可能形成腫塊或硬塊,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生長而導致的,這些腫塊通常與皮膚表面的其他組織不同,可能感覺到局部的硬度或厚度增加。5、溢血或潰爛:皮膚癌區域可能出現溢血或潰爛的情況,尤其是在痣或斑點的表面,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的血管受損或組織壞死引起的。6、持續性疼痛或不適:皮膚癌區域可能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或不適感,這可能是由於神經受損或腫瘤對周圍組織的侵襲引起。7、表面結痂或出血:皮膚癌區域的表面可能出現結痂或出血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的表面受損或破壞所致。長痣和皮膚癌有關嗎?長痣本身不一定意味著皮膚癌,但痣的異常變化有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大家都會長痣,大部分痣都是無害的,但如果你發現痣的形狀、大小或顏色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或者新長出來的痣看起來很奇怪,這時候就要小心了,因為這可能是皮膚癌的一個警訊。吳易儒建議,可利用ABCDE原則觀察:美國皮膚醫學會提倡用ABCDE原則來檢查痣,也就是這5個原則-Asymmetry(不對稱)、Border(邊界不清)、Color(顏色不均)、Diameter(直徑大於6mm)、Evolving(持續變化)。定期自我檢查皮膚上的痣,如果有任何擔心的地方,最好找皮膚科醫生檢查確認。4個方法預防皮膚癌 尤其經常暴露在太陽下的部位要預防皮膚癌,吳易儒強調,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太陽曬傷,尤其是中午太陽最強烈的時候盡量不要外出。如果需要外出,記得要穿長袖衣服,戴帽子和太陽眼鏡,並且塗抹高倍數的防曬霜。另外,還要定期檢查自己的皮膚是否出現異常,特別是那些經常暴露在太陽下的部位。1、避免強烈陽光:尤其是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之間,這時候的紫外線最強。2、著保護衣物:外出時穿長袖衣服,戴帽子和太陽眼鏡,遮擋太陽光。3、使用防曬霜:選用SPF30以上的防曬霜,並且每兩小時補擦一次,特別是游泳或出汗後。4、定期檢查皮膚:注意皮膚上的新斑點或原有斑點的變化,如有疑慮及時就醫。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8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我都不會喘,怎麼會有氣喘?變異型氣喘症狀多元,夜咳、晨咳都是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二:不喘的氣喘【建議掛號科別】胸腔內科「醫師,可是我都不會喘啊!」二十幾歲的設計師不可置信看著醫生,堅決不相相信自己有氣喘。這位年輕的先生穿著黑色襯衫,全身都是名牌的行頭,是一間設計工作室的老闆,平常接案量很多,工作時間不是很固定,最近兩個月咳嗽一直不會好。常常半夜咳到醒過來,吵得女朋友難以入睡,才來看門診。仔細詢問起來,這位先生小時候並沒有氣喘病史,但是一感冒就會咳很久,以至於對咳嗽咳很久這件事情習以為常,要不是女朋友威脅他再不看醫生,他就自己準備去睡客廳,他也覺得沒甚麼大不了,不過是乾咳,再過一陣子就會好了。因為工作壓力不小,他偶爾會有胸悶的症狀,通常離開工作室去運動一下就會改善,對於自己體能很有自信,怎麼都不敢相信自己有氣喘。「醫生,我運動是跑全馬都不會喘耶!怎麼可能有氣喘啦!」「你們家有其他人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體質嗎?」「我媽媽是有過敏性鼻炎、我自己有一點,但最近鼻子都還好!」我詳細的告知這位先生異位性體質的遺傳性,以及氣喘呼吸道敏感性和時常變化的特質,這些狀況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好的時候跟正常人一模一樣,但只要一開始咳嗽就會反覆久咳不癒。最後,再解釋了肺功能報告,先生做得是支氣管擴張試驗,我問:「你剛剛噴了支氣管擴張劑,吹第二次時,有沒有覺得咳嗽比較沒那麼緊,呼吸比較順?」這位設計師想了想,點點頭,確實覺得比較舒服,他才接受氣喘這個診斷。氣喘的治療最重要的是病患對自己疾病的理解和遵從醫囑的用藥,用藥兩周後,他的咳嗽症狀緩解,不再會半夜乾咳醒來,也少有胸悶的情況,他才跟醫師說,他去年感冒看不好,診所醫師也跟他說氣喘,他不信,所以其實用兩天藥就不用了,但這次終於了解原來氣喘真的可以只有咳嗽,看來是他錯怪前一位醫師了。咳嗽變異型氣喘症狀表現多元,不一定會喘咳嗽變異型氣喘,在許多氣喘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以看到以夜咳、清晨咳嗽、乾咳、胸悶症狀表現,不一定會有喘的症狀。這些症狀嚴重性發作與否會隨時間變化,常有季節性、地域性,甚至和工作環境有關,有些患者只要一離開公司就不會咳,代表他可能對公司環境某些物質過敏。氣喘的環境過敏原不只是塵螨、蟑螂、花粉之類的東西,有些人對溫度濕度也一樣敏感,所以有些患者一搬到國外,症狀就完全好了。當然氣喘也和壓力有關,高壓的工作和生活都可能會讓氣喘容易發作。異位性過敏體質通常是氣喘遺傳原因,父母若有一方有過敏體質,小孩子有一半的機會會有,如果父母都有,則小孩子會有八成的機會有,這裡的異位性過敏體質包含: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是異位性皮膚炎。也就是說,爸爸氣喘,小孩子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或者過敏性鼻炎,不一定是同一個疾病。這是因為這些過敏體質共用了一些相似的機轉,只是過敏的位置不一樣,過敏性鼻炎顧名思義就是鼻子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過敏,而氣喘就是呼吸道的過敏。氣喘治療兩大精神:風險管理和症狀控制因為是過敏,如果沒有相應過敏原誘發時,很多人都會是沒有症狀的狀態,過敏原可以是病毒細菌引起的感染後持續過敏狀態,或是剛剛提過的環境過敏原以及溫度濕度敏感,也有一些人是運動誘發,或是吃到一些特殊藥物。每個人過敏的原因不盡相同,因此氣喘治療的兩大精神就風險管理和症狀控制,風險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過敏原,良好規律的用藥習慣,減少其他共病的因子。慢性咳嗽的三大可能,氣喘、過敏性鼻炎、胃食道逆流本身也常常是同時存在的共病,患者如果三個問題都有,只處理其中一樣,常常無法解決他的症狀。症狀控制部分則是醫師會根據不同氣喘的嚴重度,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達到良好的氣喘控制,這部分患者的是否規律用藥有很大的影響。其實氣喘治療最大的障礙,往往是患者對這個疾病的認知,當患者不認為自己有氣喘時,通常不太可能配合治療。這在臨床非常常見,因為大部分的氣喘患者沒有發作時,跟常人是沒有兩樣的,就像是過敏性鼻炎沒發作時,也不會有人意識到自己有鼻子有問題。然而,氣喘本身即便沒有明顯發作,呼吸道還是持續在發炎和過敏,因此對於肺功能已經有改變,或臨床症狀明顯的病人,規律用藥相當重要,而要讓患者理解這些重要性,詳細的衛教和讓病人提高對自己疾病認知的健康識能,是首要之務!(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01 醫療.皮膚
痣有4種顏色,出現在「手腳這邊」的痣可能是皮膚癌!「ABCDE檢查法」判斷是否癌變
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少的痣,且痣和「皮膚癌(Skin cancer)」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但並非所有的痣都會演變成皮膚癌。到底痣是如何生成?皮膚癌的類型與症狀又有哪些?就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李政源醫師告訴你。 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包括一些慢性不癒、反覆出現的腫瘤或傷口,這些腫瘤可能會出現潰瘍、流血或不正常的增生。如果一個痣或腫瘤突然快速變大或有異常變化,應該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痣是如何生成?痣的形成通常與皮膚表皮中的黑色素細胞有關。這些細胞在表皮內增生、聚集,成為我們所見的痣,且通常大多數痣都是良性的,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痣的成因多種多樣,可能與遺傳、陽光曝曬、荷爾蒙變化(如懷孕前後,荷爾蒙的變化會使痣變得更多或更深)有關。 至於痣的顏色,其顏色變化取決於其所在的皮膚層次: 黑色痣:痣位於較淺層,由於上面沒有表皮覆蓋,我們看到的就是黑色細胞,因此痣顯得黑色。 藍色、咖啡色痣:若痣深入到真皮層,黑色素透過皮膚厚度和光線折射後,顏色可能會從黑色變為藍色,甚至咖啡色 紅色痣:通常是由血管腫瘤引起的,而非黑色素所致。例如,櫻桃狀血管瘤或老化性血管瘤就較為常見,通常出現在手臂或身體上,特別是陽光常曝曬的地方。什麼樣的痣可能懷疑是皮膚癌?許多民眾可能擔心皮膚上的黑色斑點或痣是否為皮膚癌,因此了解皮膚癌的基本判斷方法「ABCDE五點檢查法」很重要。 A(Asymmetry,對稱性):健康的痣通常是對稱的,若痣呈不對稱形狀,如多邊形或三角形,應引起注意。B(Border,邊界):健康的痣邊界清晰,若邊緣模糊或凹凸不平,需小心。C(Colour,顏色):健康的痣顏色均勻,若顏色不均或有多種顏色,需警惕。D(Diameter,直徑):健康痣直徑通常小於0.6公分(約四分之一英寸),若超過此尺寸需觀察。E(Evolution,變化):若痣在短期內快速變大或有顯著變化,需特別注意。 若懷疑皮膚上的痣有問題,可以使用手機拍照並配合尺寸記錄,定期觀察變化。雖然ABCDE檢查法主要針對黑色素瘤,但對於其他皮膚腫瘤也有一定參考價值。綜合考慮痣的對稱性、邊界、顏色、直徑和變化,可以初步判斷其良惡性。若有疑慮,及時就醫是最明智的選擇。皮膚癌的類型與症狀皮膚癌主要分為三大類,分為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又稱扁平細胞癌)、黑色素癌(melanoma)。其中「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是最常見的一種,早期可能僅表現為黑色腫塊,容易被誤診。因此,早期的正確診斷非常重要。 基底細胞癌行為相對良性,通常局部侵犯,較少轉移,主要透過局部治療即可解決。但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患者常忽視其存在,但若發現持續數年的異常皮膚變化,特別是在陽光曝曬部位,如臉部、鼻子等,應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建議。 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的早期形態包括日光角化症和波紋氏症,這些原位癌變化輕微,但若發現臉部、特別是老人家的臉上有紅斑、脫屑、流血等現象,應提高警覺,及時就醫。鱗狀細胞癌的進展通常較慢,但長期未癒的皮膚異常應要注意。 黑色素癌黑色素癌是最惡性的皮膚癌,雖然發病率低,但其惡性程度高,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後影響重大。診斷黑色素癌時,可以運用ABCDE法則判斷:不對稱(Asymmetry)、邊緣不規則(Border)、顏色多樣(Color)、直徑超過0.6公分(Diameter)和變化性(Evolution)。典型特徵包括顏色深淺不一、形狀不規則、邊緣模糊、顏色多樣等。若發現這些特徵,應立即就醫。 另外,使用免疫抑制劑也是一個風險因素,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使用免疫抑制劑,雖然能控制疾病,但也可能降低對癌症的偵測能力;此外,曾經接觸過輻射,或有慢性不良傷口、嚴重疤痕或燙傷病史的人,特別是鱗狀細胞癌患者,風險也會增加。對於黑色素癌,急性曬傷尤其危險。如果曾經曬傷到起水泡,黑色素癌的風險會顯著上升。此外,使用日曬機(如健身房中的日曬設備)也會增加黑色素癌的風險。平時如何預防皮膚癌?皮膚癌的主要風險因子,都可能與陽光曝曬有密切關係。因此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曬工作非常重要。 1.陰天也要防曬:防曬要積極且謹慎,即使在陰天也不能忽視防曬。對於不喜歡使用防曬乳、覺得黏膩的族群,可以選擇戴帽子、穿袖套等。此外,去海邊玩時也要注意防曬,避免曬傷起水泡,因為這會增加罹患黑色素癌的風險。 2.防曬乳的選擇:建議民眾選擇「物理性防曬」,並確保SPF值至少為30,建議選擇PA++以上的防曬產品。 物理性防曬乳的成分通常包括二氧化碳或氧化鋅,它們能直接阻擋、反射或折射陽光。相比之下,化學性防曬乳會吸收紫外線,然後被代謝成其他物質,但這些物質可能殘留在皮膚上,對健康有潛在風險。儘管物理性防曬乳較為黏膩,因此市場上的防曬乳通常混合物理性和化學性成分,但建議優先選擇物理性防曬乳,並挑選質地不黏膩的產品。 3.防曬乳的使用厚度:一般來說,臉部應塗抹相當於十塊硬幣大小的防曬乳。特別是在戶外活動或去海邊時,需要經常補擦,因為水或汗水會沖掉防曬乳。即使在室內,通常每四個小時補一次;若有運動或流汗,則每兩個小時補一次。在高山或雪地等紫外線特別強的環境中,需更加頻繁地補擦。 4.容易被忽略的防曬部位:包括脖子、後頸部、肩膀和耳朵。髮量較少的人也應注意頭頂的防曬。 5.防曬乳的使用時間:過去建議出門前30分鐘塗抹,但現在大部分防曬乳的成分即時有效,因此可以在出門時攜帶防曬乳隨時補擦。 關於防曬乳的形式,無論是噴霧型還是乳液型,都需根據個人偏好和使用感受來選擇。重要的是選擇成分以物理性防曬為主的產品。對於嬰幼兒,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小孩,建議使用物理性遮蔽如帽子、袖套,而避免使用防曬乳。使用噴霧型防曬乳時,應注意避免吸入,特別是對小朋友。 延伸閱讀: 月經來就頭痛怎麼辦?竟是「這激素」過低導致!醫點名「經期偏頭痛」7大改善法:先待在涼爽、黑暗房間內
-
2024-06-30 醫療.眼部
健保大數據/青光眼與老化相關 但一原因致青光眼年輕化趨勢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民國112年主診斷為先天性青光眼人數約400人,相較108年600人略降;慢性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人數約11.5萬人,相較108年9.9萬人明顯上升;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約4萬人,較108年4.5萬人明顯下降;繼發性青光眼門診就醫人數,每年皆為1萬人左右。除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外,其他青光眼類型,男性罹病人數均略高於女性。青光眼手術集中在醫學中心,台北市最多青光眼患者除非病情很嚴重,才會選擇動手術。健保署統計,112年進行青光眼手術人數3,509人,手術院所所在縣市以台北市為主,前5名依序為台北市1,168人、高雄市410人、台中市403人、桃園市332人與新北市267人。112年度青光眼患者選擇手術的地點,則集中在醫學中心,總計達2,058人,其餘層級的醫療院所,均低於千人。醫學中心手術人數前5名依序為台北馬偕、林口長庚、台北榮總、彰化基督教醫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保署分析,一般眼科診所的設備,多半只能測眼壓,如需視野檢查,往往只能到醫院。根據健保署統計,從108年到112年,慢性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人數明顯增加,推斷主要與人口老化相關。從就醫年齡層來看,112年就醫高峰在60~69歲,有29,246人;其次為70~79歲,共25,473人;第三順位是50~59歲的22,954人。老化、三高、近視、遺傳都是青光眼危險因子青光眼常會被認為是「老人病」,但青光眼其實會遺傳,藝人劉尚謙和父親及兒女,一家三代皆是青光眼病友。此外,三高等問題也是風險因子,加上現代3C產品相當發達、近視族增加不少,進而導致青光眼呈現年輕化趨勢。青光眼大致可分為先天性、慢性、急性與繼發性。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說,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在嬰兒時期就會出現狀況,黑眼珠會非常大,每1萬名活產新生兒就會有1個,換算下來一年約15至16個。呂大文指出,先天性青光眼治療以手術為主,透過小樑切開術降眼壓,否則黑眼珠會變白,沒有盡早處理會導致失明。這些小朋友因為眼壓高,會刺激眼球長長,多半會併發高度近視,成長過程得持續追蹤;且視神經受損不會恢復,眼壓高會導致眼球結構脆弱,容易因外傷受損,醫師和家屬要充分溝通。視野缺損在周邊,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不易發現慢性隅角開放性青光眼,是目前青光眼個案中占比最高的,歐美有九成以上,台灣有四至五成。呂大文表示,患者初期多半沒有症狀,因為一開始視野缺損是在周邊,當缺損到中央時,視力會變得不好,多半是眼壓高導致視物出現「彩虹」、夜間視力變差等。慢性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多半要靠篩檢才能發現,呂大文說,有不少人是體檢時,發現飛蚊症等症狀而至眼科就診,無意間發現視神經有問題。由於高度近視是慢性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的重要因素,當3C產品用得多、高度近視比例增加,根據臨床觀察,台灣青光眼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急性青光眼發作,易與中風等疾病混淆呂大文指出,急性青光眼在台灣可分為兩大類,分別為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和急性虹彩性青光眼,患者可能是在吃感冒藥或散瞳檢查時,眼壓飆高到50至60毫米汞柱,導致看東西不清楚、頭痛、血壓上升、肚子痛等症狀。由於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容易被誤認為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呂大文表示,現在會跟急診科醫師配合,當患者自述有視力模糊、頭痛等情形,就用光照射瞳孔,如瞳孔放大,代表急性青光眼機率高,要趕快會診眼科醫師;急性虹彩性青光眼,則是虹彩炎發作使眼壓變高,視力變模糊。繼發性青光眼則是全身性或眼睛疾病導致,呂大文舉例,糖尿病眼底出血,容易產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球受過外傷會導致外傷性青光眼。青光眼失明比率 台灣與歐美相當因為青光眼而失明的比率,呂大文說,歐美國家約一成、亞洲約二成五,因為亞洲有相當高比率是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容易急性發作而導致失明。但台灣健保資源完善,失明率和歐美地區相近。最怕患者對疾病了解不足而擅自停藥,呂大文說,青光眼藥物會導致眼睛紅、瞳孔縮小、畏光等副作用,有些患者因為停藥幾天後,眼睛反而較舒服就不點,卻沒有留意眼壓數值可能升高。青光眼治療大致可分為藥物、雷射與手術等,呂大文說,多數民眾會選擇藥物治療,因為感覺較溫和,不過如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等,首要還是使用雷射的虹膜穿孔術,避免急性發作,如果雷射和藥物都無法改善,就要考慮透過手術降眼壓。
-
2024-06-28 癌症.卵巢.子宮
頻尿、便祕竟是「卵巢癌」前兆 醫師提醒:出現5症狀要小心
30歲婦人的消化道症狀,竟與卵巢癌有關!「醫生,我的小腹最近愈來愈大,有悶脹感、便秘,而且一直頻尿,是不是腸胃怎麼了?」一名30多歲女性就診,原以為是消化道症狀,檢查卻被診斷出卵巢癌,而且是三期,明明只是肚子不舒服,竟成卵巢癌,心裡難以接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提醒:卵巢癌無聲無息,初期沒有明顯徵兆,通常發現的時候,癌細胞都已經擴散。根據統計,新診斷的個案中,有75%屬於第三期或第四期,必須盡力將腫瘤切除乾淨,才能提升5年存活率。為什麼卵巢癌不易發現呢?預防重點報你知!沈彥君說,卵巢位於腹腔深處,周邊器官有腸道、膀胱、子宮,所以腫瘤壓迫到這些器官時,會出現腹部脹痛、食欲不佳、便祕、頻尿,甚至是陰道出血等症狀。如果癌細胞引發腹水,肚子則會隆起變大,有時會伴隨下肢水腫。「卵巢癌該怎麼預防呢?」沈彥君說,癌症很難預防,只能早期偵測降低風險,而且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高。卵巢癌的檢測可以與骨盆腔的檢查一起進行,例如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肌瘤檢查,或是進行CA-125血液檢查。卵巢癌沒有獨特的症狀,而且容易被誤認為是為腸道疾病,延誤治療時機。「這2類族群」可利用核磁共振掃描(MRI),早期找出病灶沈彥君建議,過了40歲之後,應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而有家族史、乳癌患者,則可利用核磁共振掃描(MRI),精準揪出病灶。沈彥君強調,乳癌、卵巢癌都屬於婦癌,乳癌基因會影響卵巢癌的遺傳性,目前已知BRCA1及BRCA2基因發生突變與這二種癌症有關。另外,巧克力囊腫有1%的機率會產生癌變,形成卵巢癌,患者要密切追蹤。出現5症狀要小心卵巢癌1.腹部脹痛:腫瘤壓迫到腸道,出現脹痛情形。2.食欲不佳:出現噁心感,沒有胃口。3.便祕:腫瘤影響腸道蠕動,造成排便困難。4.頻尿:壓迫到膀胱,一直想排尿。5.陰道出血:注意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及異樣分泌物。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7 醫療.整形美容
擺脫眼袋煩惱 找專業醫師評估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口罩令鬆綁後,許多人對於脫下口罩後的容貌特別重視,尤其是「眼神」。有人擔心眼袋好明顯,看起來很累、睡不飽、很憔悴!也有人煩惱眼尾下垂,看起來好老,怎麼辦?疫情過後,讓眼周年輕化是改善外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壓力增加,眼袋問題會逐漸顯現。有些人的眼袋是遺傳造成的,不過大多數情況是眼輪匝肌失去彈性,使眼眶脂肪膨出、內側形成淚溝,導致眼部在燈光下產生陰影,呈現老態。有眼袋困擾的人,可先進行門診評估,會檢查眼周皮膚彈性及是否有其他眼部問題,解釋手術過程、風險、預期效果,並建議適合的手術方式。若要處理眼袋,手術是有效的解決方式,目前多以將眼眶脂肪移位至明顯淚溝凹陷處填補的方式進行。手術路徑有兩大類,一是經眼內結膜將眼袋脂肪移位或取出,為「內開或隱痕眼袋手術」,適用於眼周皮膚彈性佳、年輕人、單純脂肪肥厚者,術後外觀看不見傷口疤痕,恢復快;另一是經皮膚切口在眼緣下2mm的眼袋手術,為「外開眼袋手術」,適用於眼周皮膚彈性差、鬆弛嚴重、年紀較大的人,恢復期較長。無論哪種手術,術後眼周感到腫脹和瘀血是正常現象,透過休息及冰敷通常可在數天內消退。眼袋手術的安全性高,但仍有極少數的人可能在術後會有暫時性複視與失明的風險,需慎選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操作。常見眼周老化症狀,包括上眼皮下垂、眼睛睜不太開、視野變窄、眉毛與上眼皮距離變近、眼尾有多餘皮膚覆蓋等。有時伴隨魚尾紋、抬頭紋、皺眉紋、皺鼻紋發生,可透過注射肉毒桿菌素改善,安全性高但要定期施打。有人可能因為外側上眼皮嚴重下垂,出現雙眼皮變內雙時,可依前額皮膚鬆弛程度,考慮採用傳統前額拉皮手術或內視鏡前額拉皮手術,達到拉提緊實效果。若擔心拉皮手術時的麻醉風險,提眉手術也是一種選擇。它是將眉毛下緣多餘的眼皮去除,達到眼皮上揚效果,但要考慮眉眼間的距離,尤其東方人對於疤痕的顧慮較多。若眼瞼下垂,則可進行提眼肌相關手術,再搭配適當的眼皮切除手術,修整外上側的下垂皮膚,使眼睛更加炯炯有神。眼睛周圍整體皮膚與細紋往往透露出你的年齡。不妨可以透過專業整形外科團隊的評估與治療,淡化歲月的痕跡、重展明亮眼神。
-
2024-06-26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父母相繼病倒臥床 妻累出身心症候群!陳思銘:最怕長照成為輪迴
「當醫師的,一旦有家人生病都會指望你。」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思銘娓娓地道出,在父母親長期臥床的那段期間,漫長的照顧歲月裡,「我的老婆最辛苦」,一度出現身心症狀,必須就醫治療改善。醫師父親糖尿病纏身許多家庭的長輩生病照顧責任,多落在媳婦、女兒身上,就可能成為「夾心餅乾」,上有老的下有小的必須照顧,往往心理負擔大,也影響身體健康。陳思銘提醒民眾,年輕時應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品質。陳思銘的父親陳庵君是婦產科權威,是「台灣婦產科的播種者」,但晚年深受家族遺傳糖尿病所苦,陸續出現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併發症,還要洗腎。每次就醫都領很多藥,直到一位具護理專業的阿姨檢視父親的用藥,發現有重複用藥狀況,從此只讓父親在感染科就醫進行疾病整合,吃的藥才從10餘顆減到5顆左右。腎病變一周洗腎三次「父親的血糖控制不好,逐漸產生視網膜增生,看不太清楚。」陳思銘安排就醫事宜,但即便他的父親是醫師,在身體出狀況時,也和一般患者一樣會說控制得很好,以為視力問題是血壓高引起的,但檢查發現是糖尿病併發症─視網膜病變。雖然持續接受治療,卻在2001年時眼疾復發終告失明。另一糖尿病併發症─腎臟病變也接踵而至,陳思銘的父親最後需要一周洗腎三次,「他說不想洗」,但為人子女的,還是得強迫他洗腎。陳思銘的父親臥床9年,直至2009年病逝。他的阿公臥床更長達13年,「身上都沒有一顆褥瘡,卻犧牲了一個姑姑。」為了照顧阿公,姑姑未嫁;在沒有健保的年代,陳庵君得出來開業,才足以支撐父親住院的費用。「家人都認為他有醫療專業,照顧重擔都落在他身上。」母虛弱到坐不住輪椅「父母鶼鰈情深,當父親病逝後,母親瞬間失去主心骨,愈來愈不愛活動、憂鬱,進而失智、臥床。」陳思銘雖鼓勵母親下床活動,但因為曾摔倒過,以致臥床多年,明知勤勞翻身就不會有褥瘡,但不能一直監視外籍看護,所以看到出現褥瘡,還是很心痛。「母親生病13年、臥床7年,去年底辭世。」陳思銘述說這段照顧過程,某日外籍看護打電話說「阿嬤呼吸困難」,他立即讓母親坐輪椅衝到急診,「救我幹嘛?」這是母親被救回來的第一句話,所以後來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在疫情期間,母親又有狀況,當時她虛弱到連輪椅都坐不住,呼吸及意識狀態都不好,還要經過篩檢等手續,急診連躺床都沒有,對家屬而言,是相當難熬的過程。陳思銘說,「最辛苦的是我老婆」,雖然請了外籍看護減輕照顧壓力,但受日式教育的母親對媳婦要求很高,身為獨子的他只有姊妹,太太有時難免心裡不平衡,所以他請姊妹們至少周末可以回家探望母親。而太太身心症候群很嚴重,包含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等,所以陪她就醫接受治療。盡孝要記得照顧自己「當一個人生病,很多人盡心照顧,反而是種拖累。」陳思銘直言,最好不要變成慢性病,怕拖累人就找安養院,常言道「久病無孝子」,他也怕自己和父親這樣的照顧重擔成為輪迴,建議大家務必要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過快樂的生活。他也在母親離世後,把母親的房子增加無障礙設施等,整理為老人住宅。陳思銘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父親、母親罹患疾病:父親糖尿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母親憂鬱、失智症發病時間:父親病程約10年,2009年、78歲時病逝;母親發病時77歲,病程約13年,2023年底、90歲時離世症狀:父親因糖尿病出現併發症,導致失明及腎病變;母親憂鬱後出現失智症,曾因跌倒臥床治療:父親服用糖尿病、降血壓等藥,每周三次洗腎;母親使用神經科藥物治療陪病心得:在病榻前很難有過多安慰的語言,一肩扛起身體力行也常不切實際,只望讓陪伴成為自己的福報。盡心盡力盡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20 醫療.心臟血管
胃痛多年查不出原因,竟是腫瘤在心臟漂來漂去!不處理恐中風,出現3症狀快就醫
彰化縣62歲蔡姓婦人因胃痛近4 年來照了3次胃鏡,都查不出原因,後來覺得痛的位置靠近左胸,就到員榮醫院檢查,才發現左心房內有1顆2公分黏液瘤,再轉診到台中童綜合醫院由副院長鄭伯智醫師以達文西心臟微創手術切除,鄭伯智說,黏液瘤可能會造成中風,應盡速手術切除才能避免風險。胃痛多年查不出原因,竟是腫瘤在心臟漂來漂去蔡婦說,3、4年來一直隱隱感到左胸靠近胃部的地方不舒服,她以為是胃病,在多家醫院求診,接受過3次胃鏡檢查,但醫師都告訴她的腸胃沒有問題,5月間到員榮醫院向資深副院長、心臟內科張木信醫師求診,而檢查出心臟內有顆腫瘤,再轉介給在員榮駐診的鄭伯智副院長,鄭伯智檢查出她左心房有腫瘤。鄭伯智說,心臟黏液瘤的特質是質地鬆軟,隨時有破裂的可能,好發於左心房,在心室舒張時,黏液瘤經由二尖瓣滑進到左心室,心臟收縮時,又從左心室逆流回到左心房,腫瘤在心房跟心室間漂來漂去。有些黏液瘤會在漂動過程中破裂,而破裂的黏液瘤碎塊會隨著血流到處跑,鄭伯智說,如果漂到冠狀動脈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大部分的碎塊會漂到腦部動脈引發中風,少部分會跑到腎動脈,造成腎動脈梗塞,也有跑到肝臟、脾臟、胰臟及小腸,引起這些器官衰竭的風險,所以接受開心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治療的選擇。鄭伯智即為蔡婦進行達文西微創切除心臟腫瘤手術,術後隔天即轉入普通病房,且練習走路復健,心臟超音波證實心功能良好,很快出院返家。蔡婦說,回家後馬上能掃地、騎機車外出辦事情,鄰居都說很神奇,很感謝鄭副院長。心臟良性黏液瘤多半在心房中膈的左心房內,也是心臟中較深的位置,傳統開心手術要鋸開胸骨,傷口長達25公分,患者飽受疼痛及恢復緩慢的煩惱。鄭伯智表示,若以達文西手臂手術,可不鋸開胸骨結構,恢復也快。不處理恐中風,出現3症狀快就醫根據資料顯示,心臟黏液瘤並不常見,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每年發生率為百萬分之一至兩百萬分之一,好發於中老年人,但也曾有不到20歲的年輕人罹患黏液瘤。鄭伯智說,心房黏液瘤的組織很鬆散,易因患者劇烈運動或用力咳嗽而讓腫瘤破裂,漂出心臟,阻塞全身動脈血管,所以最好一經診斷就及時治療,以免中風才後悔莫及,若有胸口悶痛、喘不過氣或頭暈等問題時,就應尋求醫師診治,也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
2024-06-20 醫療.皮膚
一直長白頭髮怎麼辦?能逆轉嗎?醫曝「x歲前1原因」所致白髮,可以黑回來
隨著年齡漸增,不少人頭上冒出不少白髮!你是幾歲開始有白頭髮出現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越來越多上班族年紀輕輕就白髮一直冒,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長白髮後是否可變回烏黑秀髮?一起來看看造成原因及改善方法!頭髮開始變白的年齡通常亞洲人在一般情況,到了35~40歲開始生出白頭髮,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是受到家族基因遺傳,則可能在 20歲以前就有白髮,這也被稱為少年白。.男性:第一根白髮通常在30歲左右冒出.女性:第一根白髮通常在35歲左右冒出這數據只是參考,每個人白髪增加的情況不同,尤其是生活壓力因素的影響最大。為何生活壓力,會導致白髮生長過多?導致你年紀輕輕就冒白髮的主因,並不是因為「年紀老了」、或是把原因推給「少年白」,你已經不是少年了。黃軒提醒,「壓力」才是造成白髮的主因!平常上班的生活壓力會使你在年紀輕輕(30-50歲上下),白髪蒼蒼一直長著。以下為導致白髮一直冒出的因素:1.壓力荷爾蒙:慢性壓力會導致身體釋放更多的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這種荷爾蒙會使毛囊幹細胞進入休息期,從而影響色素細胞的功能,這些色素細胞負責為頭髮提供顏色。2.色素幹細胞:毛囊中的色素幹細胞在壓力下會提前耗盡,當這些細胞無法再生產新的色素細胞時,新生長的頭髮將失去顏色,導致白髮的出現。3.氧化壓力:慢性壓力還會增加體內的氧化壓力,這會損害毛囊中的色素細胞,進一步加速白髮的形成。4.微血管健康:生活壓力還會影響頭皮微血管的健康,這些微血管為毛囊提供營養,血管受損可能會減少毛囊獲得的營養,影響色素細胞的健康。總之,你的生活壓力是通過多種途徑,影響頭髮的色素生成,導致白髮的生長。壓力性的白髮是「可逆」的!如果是因為壓力而導致的白髮,是有機會黑回來的!黃軒表示,根據一個由美國🇺🇸、德國🇩🇪、愛爾蘭🇮🇪跨國合作發現:1.灰白頭髮在不同性別、種族、年齡和身體部位的人群中,會「自然恢復顏色」。2.通過管理壓力,可改善頭髮顏色。日常生活中的壓力管理,對白髪健康重要性。3.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選擇,如定期運動、均衡飲食、足夠睡眠,我們可以對自己的白髪健康和外觀產生正面的影響。改善壓力5方法,有助減少白髮生成管理生活中的壓力,對於維持健康的頭髮和促進整體健康非常重要。所以專家建議,壓力管理可以通過以下5種方式:1.減少慢性壓力風險:慢性壓力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等健康問題有關。通過減輕壓力,我們可以降低這些條件的風險。2.改善睡眠品質:壓力,會影響睡眠,而良好的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管理壓力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從而對健康有益。3.增強免疫系統:你的生活壓力,會削弱免疫系統,使人更容易生病。有效的壓力管理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4.促進心理健康: 你的生活壓力是,你的焦慮和抑鬱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壓力,有助於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5.保持頭髮顏色和品質:壓力管理,不僅可以減少白髮的出現,還可以改善頭髮的整體質量。通過積極的壓力管理策略,如「均衡飲食」、「定期運動」、「練習冥想」、保持「社交活動」和追求「興趣愛好」,這些日常生活具體的活動,可以對自己的健康和壽命產生積極的影響。忙碌上班族的你,如果在50歲之前白髪蒼蒼,恭喜你你的白髪,經過自己生活壓力的調適之後,仍然有機會可以恢復的!而不是故意去染頭髮、不是一直推給什麼「少年白」,上班族的你已經不是少年了。黃軒提醒,當個成熟的大人,就要定期去運動,平日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掛網或玩遊戲了…,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其實是由你的白髪看岀來,你有沒有得到好好處理和休息的。雖然白髪不一定會自動增加,但生活習性不良,生活中的壓迫大,這些都會使你「白髪」人人看得見,使你的健康堪慮,從現在起保持5個減壓好習慣,有助減少白髮生成!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白髮為何一直長? 中醫認證預防掉髮、維持烏黑髮色15種食物
-
2024-06-18 醫療.精神.身心
吞嚥困難,鄭弘儀懷疑自己得咽喉癌!看了兩家結果檢查出「這種病」
主持人鄭弘儀日前在「新聞挖挖哇」節目驚吐曾懷疑自己罹患咽喉癌,看了二個醫生,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得了焦慮症。他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又一度復發,現在總算康復。吞嚥困難以為咽喉癌 看了兩家醫院才知是焦慮症鄭弘儀在節目中指出,之前他因為吞嚥困難,「吃葡萄或竹筍,到這邊都吞不下去…」。加上他們有咽喉癌家族病史,家裡阿公曾罹患咽喉癌,所以鄭弘儀說,當他出現吞嚥困難時,第一時間就想到自己是不是也罹癌了。後來鄭弘儀就醫檢查,醫生檢查了他的頭、鼻子、耳朵和喉嚨,甚至還有心臟,卻都沒查出任何問題。醫生說他得的應該是焦慮症,鄭弘儀卻跟醫生說「我想說你應該是看錯了」。鄭弘儀又去另一家看,也說他是焦慮症。看了兩家後,「我就確定了。」鄭弘儀坦言,身為公眾人物到精神科就醫是很大的壓力,後來吃了9個月的藥,中間曾經又一度復發,但他表示現在焦慮症已經康復。咽喉癌屬於頭頸癌 被稱「最短命的癌症」咽喉癌泛指在喉嚨(咽癌)或喉頭(喉癌)中發生的癌症,屬於頭頸癌的一種。頭頸癌依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北榮總口腔外科主治醫師楊政杰曾受訪指出,其他癌症好發年齡多在中年或老年後,但頭頸癌發生時間更早,近年來,口腔癌年齡更下降到中壯年。台灣男性罹患頭頸癌的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發病年齡較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又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延伸閱讀】最短命癌症!醫:頭頸癌發病時間早 死亡平均59歲現代人罹癌的比率之高,家族史更是不少人的夢魘,因此現在有些人會透過基因檢測,看有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藉此預防及調整生活。以鼻咽癌而言,根據研究,若家族中有人得鼻咽癌,家人得鼻咽癌的機率會高出6-10倍,若是一等親有人得鼻咽癌,機率升高至60-100倍。焦慮症可試著靠腹式呼吸、瑜伽改善所幸鄭弘儀得的不是癌症,是焦慮症!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指出,焦慮症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致使人體神經活動異常,伴隨運動性不安及軀體不適等特徵的精神疾病,臨床症狀有:無端緊張、恐慌、煩躁易怒、心悸、呼吸困難等。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也可改善焦慮病症。【延伸閱讀】疾病百科/焦慮症【參考資料】.《新聞挖挖哇!》YouTube .台中榮總.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17 養生.保健食品瘋
需要做維生素D濃度檢測知道自己缺不缺嗎?官方最新指引解答
昨天(2024-6-13)兩位讀者同時來函告知美國的內分泌協會關於維他命D的最新指南。第一位是腎臟科醫師邱文淵。他和我素昧平生,但我當他是學術上的知交,也有邀請他做我2020年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的推薦人。邱醫師在信函裡先是簡單介紹內分泌協會的最新指南,包括「不要篩檢維他命 D」,然後說:林教授,我想你己看過這篇文章。你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官方認同。第二位來函的讀者是Alberto。他是把兩篇翻譯文章放在維他命D謊言氣球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第一篇翻譯文章的英文原文是2024-6-3發表在Medscape的‘Don’t Screen’ for Vitamin D: New Endo Society Guideline(「不要篩檢」維他命 D:新內分泌協會指南)。第二篇翻譯文章的英文原文是2024-6-7發表在Medscape的Vitamin D Test Inaccuracies Persist Despite Gains in Field: CDC(儘管在該領域取得了進展,但維他命 D 測試的不準確性仍然存在:CDC)。邱醫師和Alberto提起的內分泌協會最新指南是2024-6-3發表的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維他命 D 用於預防疾病:內分泌學會臨床實務指南)。有關新指南所建議的「不要篩檢維他命 D」,我在2017-10-20發表的大腸癌治療的迷惘以及2018-2-1發表的維他命D,讀者回應就有說:沒有人知道什麼叫做「維他命D正常值」。我在2018-3-13發表的啥是「維他命D正常值」裡更詳細說明(1)到底什麼是最佳維他命D濃度,還沒有達成共識,而精確的維他命D測量方法也還只是在研發中,(2)與其他維他命不同,維他命D在血液中的濃度在一年中隨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而起伏。也就是說,某個時候“過低“,某個時候”過高“, 都可能是正常的,(3)目前的維他命D測量方法仍有很高的變異性,而這可能會導致不正確的維他命D缺乏之診斷。也就是說,同一個血液樣品,某一家醫院測出“過低”,但另一家卻測出“正常”。我在2019-11-11發表的維他命D:什麼是“正確”水平?裡翻譯了哈佛大學發表的Vitamin D: What’s the “right” level?(維他命D:什麼是“正確”水平?),而其中的一個段落標題是「精確定位“健康”的維他命D水平是棘手的」。我在2019-12-26發表的維他命D悖論引用了兩篇論文說:「非洲裔美國人血清維他命D的濃度大約只有白種美國人的一半,但是骨折發生率卻也只是白種美國人的一半。…根據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建議不應該篩檢總維他命D濃度。」我在2021-4-15發表的仍然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維他命D篩檢裡報導了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的5篇關於是否需要做維他命D篩檢的文章。我在2022-11-30發表的血檢測不到維他命D,骨頭卻正常裡指出有人測不到維他命D,但骨頭卻完全正常。我在2024-2-2發表的維他命D這匹死馬裡說(1)許多專業組織,包括 USPTF、美國國家醫學會、美國內科醫學委員會基金會和美國臨床病理學會,現在都支持「不要開立基於維他命D 的篩查」,以更恰當地反映這樣一個事實:這些測試在醫學上是不必要的,浪費金錢、時間和資源,並助長了普遍維他命D 缺乏的錯誤信念,(2)此外,內分泌學會正在徹底修改其關於維他命 D 的指南,拋棄 Michael Holick 精心挑選的利潤驅動的主張,並僅使用可靠的隨機對照和臨床相關數據。有關Michael Holick,請看: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虐童反證維他命D之父 vs 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最後,很感謝邱醫師說的「你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官方認同」。但是,就傳遞正確醫療訊息而言,被「官方認同」是遠遠不如被「民間認同」。請看普羅大眾追捧偽科學,不屑真科學。後記:文章發表之後1小時,讀者Arthur Ting在臉書留言:「官方認同」是遠遠不如「民間認同」!唉!水清濯纓 水濁濯足。原文:不要篩檢維他命D:官方認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6 名人.劉秀枝
母親失智,我也會失智嗎?名醫劉秀枝詳解阿茲海默症致病基因類型有哪些
一位朋友問我:「我母親共有9位兄弟姊妹,其中3位包括我母親都在70多歲時被診斷失智症,母親是罹患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我共有4位手足,目前都50多歲,沒有失智現象,但我很擔心自己將來是否也會失智?」她其實是在問阿茲海默症是否會遺傳?只有小於1%的阿茲海默症是自體顯性遺傳,即父母之一帶有遺傳性的突變基因,其子女有50%的機率遺傳到此致病基因,發病年齡介於40至60歲;沒有遺傳到此基因的其他子女,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與一般人相同。目前已知的致病基因有三種,分別是位於第21對、第14對及第1對染色體上的APP、presenilin1與presenilin2基因,是可以檢測的。絕大部分的阿茲海默症是散發性的「晚發型阿茲海默症」,並沒有致病的基因。但學者於1993年發現位於第19對染色體上的載脂蛋白E(ApoE)基因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有相關。載脂基因有三種類型:ε2、ε3和ε4。每個人的載脂蛋白基因來自父母各一的對偶基因(allele),大多數人都具有兩個ε3(ε3/ε3),如果帶一個ε4(ε3/ε4),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ε3/ε3者的2到3倍;如果從父母各得一個ε4(ε4/ε4),即同型結合子,機率則提高到5至8倍,反之,ε2會降低罹患機率。但這只是相關或風險基因,並非致病基因,所以具ApoE4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高,但不一定會得到;沒有ApoE4者也不見得就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只是機率較低。之後,相關的基因檢測如全基因體關聯研究(GWAS)突飛猛進,大量醫學文獻陸續發表,學者已發現染色體上約有75個風險基因位點(susceptibility loci)與阿茲海默症相關,雖並非致病基因,且其相關性遠比載脂蛋白基因低,但代表阿茲海默症的發生還是有基因調控的因素存在。加上雙胞胎的研究也顯示明顯的遺傳傾向。因此,散發性的阿茲海默症目前被認為有家族性傾向(familial),即父母或手足中有阿茲海默症者,罹患的機率較高,但並不一定會得到。家族性疾病並沒有致病基因,可能受到多種基因的影響(polygenes),而且和環境因素與生活型態相關。散發性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齡與低教育程度,其次是中年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社交隔離、不活動、空汙、壓力和睡眠不足等,因此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健康的生活型態,如高教育程度、多動腦、多休閒活動、多運動、多活動、足夠的社交網絡、地中海型飲食、控制血管相關疾病、避免空汙、壓力管理與充足睡眠等,這些都是可以努力做到的。朋友是位文字工作者,訪談與社交活動多,勤於筆耕,不停動腦等,這些保護因子所增加的認知存款,足以抵銷家族性的影響,即使要得到阿茲海默症那也是很高齡了,而且說不定那時治療會有新突破呢。FB粉絲團請搜尋:劉秀枝joy筆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4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拾荒、喝罐頭塔飲料…吳佳璇退休教授父失智 家人10多年陪病刻骨銘心
雙親罹癌、失智、腦中風,另一半罹患乳癌、心肌梗塞,或是孩子發育遲緩,得了先天遺傳疾病,當最愛的家人罹患重症,總是治病扶傷的醫師也只能接受,平時是病人的靠山,此時更是家人的支柱。聯合報健康版與元氣網共同推出「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系列報導,「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人醫和你我一樣,因疾病帶來傷痛,從陪伴得到力量,感謝十多位醫師分享自身刻骨銘心的陪病經驗,詳述過程中觀察到的醫療現場,以及如何成為更有溫度的醫師。吳佳璇退休教授父 行為異常數年後確診失智症「母親2010年過世後,曾是台大教授的父親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常騎著腳踏車出門撿資源回收物回家,直到2015年才確診『失智症』,目前已是臥床的重度失智症者。」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吳佳璇娓娓道出,10多年來漫長照顧陪伴失智父親的心路歷程。吳佳璇說,母親癌逝後,父親就常常呆坐著,後來他覺得應該要多動一動,於是住在台大宿舍的他開始在校園裡騎腳踏車運動,沒想到一陣子後,他每天白天一睜開眼竟到處撿寶特瓶等資源回收物回家,並做垃圾分類,這很怪、很不對勁,應是初期認知功能退化,他還能自己報稅、騎車等,但「押著他去就醫一定不理」。父親常出包,吳佳璇甚至和他說:「你再這樣下去,拿別人的東西遲早會上報,標題是『退休教授拾荒維生,名醫女兒不聞不問』的新聞,這樣很難看,不要再撿了。」但父親仍然講不聽,持續回收垃圾。其實,2014年吳佳璇就覺得父親的行為愈來愈怪,非得處理了。直到2015年,父親75歲時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到台大醫院急診就醫,吳佳璇藉機安排他會診神經科,簡短智能測驗(MMSE)26分,確診輕度失智,才正式進入醫療體系接受治療及照護。罐頭塔飲料 撿回家喝父親短期記憶退化,空間概念還不錯,在安全前提下,吳佳璇為獨居的他請了外籍看護照顧,戴上防走失的GPS手表、在家門口裝了感應式門鈴,安排他去日照中心上畫畫課等,也就讓他繼續騎腳踏車了。自從父親失智、開始回收垃圾後,發生不少奇怪狀況,常令吳佳璇傻眼。最經典一次是,某日他騎腳踏車回家,卻不知從哪裡拿了一大袋回收的罐裝飲料回來,他還喝了一罐,第二天她開車拿去附近派出所返還,警察看了一下飲料罐說:「上面有黏膠」,推測是二殯辦理出殯葬儀社的罐頭塔。其他怪異行為層出不窮,例如:在他輕微失智時,外籍看護要返回菲律賓換約,父親竟拿了一個被丟棄回收的大行李箱要送她;有一天小舅來訪,他則拿了一個黑色包包要送他,但這是女用包包;有一次弟弟從國外回來,他拿餅乾給弟弟吃,看護經過說:「有問哪裡來的嗎?」父親回說:「撿的。」時空錯置 判斷力退化一直到2019年初,吳佳璇沒收了父親的腳踏車。那天他出門說要去研究室,但看護卻發現GPS顯示騎到一個地圖上不認識的地方,結果竟是騎上了水源快速道路,被用路人舉報警察攔下送他下來。「父親說他要騎往台三線雲林古坑老家,人在斗南火車站…。」這次的迷路、時空錯置,吳佳璇決定不再讓父親騎車。面對父親失智的照護,吳家姊弟三人分工,吳佳璇是醫師,又和父親住得近,是主要照顧者、也負責醫療決策;妹妹是律師,負責日常食物用品等採買;弟弟目前在新加坡工作,定期返國探親。必要時,三人會舉行家庭會議共商解決問題對策。吳佳璇說,弟弟留學澳洲時,父親有閒錢會買澳幣,但他失智後,有一天銀行寄來基金、壽險保單的對帳單,她詢問銀行理專才發現,他把退休俸幾百萬元都換了澳幣,買了澳幣計價的基金,可見判斷力早已有問題。直到2018年,看護說「阿公沒給薪水」,顯然又退化了,於是開家庭會議檢視父親財產後,「他的財務由我接手管理」。失智與家族遺傳有關「現在父親已重度失智,2022年初開始臥床至今。」吳佳璇說,他原本還有去日照中心畫畫、唱歌,一直到2021年初疫情嚴峻停課,下半年他躺在床上爬起來都很吃力,因為智能及體力大退化,也就沒再去日照中心了。「2021年底,某周日發現他坐在餐桌前睡著了,失去意識又失禁,打119送台大醫院急診,但檢查沒發現問題,帶回家後再也不肯下床了,也不認識人,2022年起開始臥床。」吳佳璇認為,可能失智久了忘了怎麼走路,還好家裡已改好無障礙空間,也買了輪椅、電動床,現在他起身都要看護扶,吃的都是打成泥狀,也請了復能物理治療師協助復健,避免肌肉流失。「失智與遺傳有關係」,吳佳璇透露,她的阿嬤有失智,不只她的父親失智了,她的二伯父、大姑姑、小姑姑也都是失智患者,真的令照顧的家人心力交瘁,甚至必須辭職照顧,吳佳璇深有體會。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年齡:55歲●照顧對象:父親●罹患疾病:失智症●發病時間:2015年75歲時,現在86歲●症狀:記憶力衰退、迷路、認不得人、臥床●治療:輕症期吃愛憶欣,重度服用memantine、排便藥、綜合維他命●陪病心得:理解父親失智事實,「順著父親的意願」照顧,根據失智狀況,也安排日照中心上課,減緩退化,居家環境改為無障礙空間,適時增添輪椅、電動床等輔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3 醫聲.罕見疾病
不懂基因檢測報告該怎麼辦?透過專業的「遺傳諮詢師」解密遺傳秘密,衛福部應未雨綢繆「此事」!
將口水吐進唾液收集器回寄,由日本實驗室分析檢測三百多種基因,有助預測疾病風險;檢測套組僅需八千多元。近年,基因檢測夯,不少生技公司在醫療科技展大肆宣傳好處,連購物平台也公開販售檢測套組,但在缺乏遺傳諮詢師專業講解下,民眾常自己嚇自己,花錢活受罪。基因諮詢的專家:遺傳諮詢師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透過基因篩檢可降低新生命發生遺憾的風險,其中遺傳諮詢師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全國僅64名遺傳諮詢師取得人類遺傳學會、台灣遺傳諮詢學會頒發的證書,衛福部也未擬定國家專業認證機制,亂象叢生。在搜尋網站鍵入「基因諮詢」就出現許多認證課程,不分學歷背景,任何人均可報名參加;上課兩至三天、花上五六千元就可取得「基因諮詢專業認證」,沒空還可網路視訊上課。台灣遺傳諮詢學會理事長簡純青表示,遺傳諮詢師為具有高度醫療專業的醫事人員,必須具備基因檢測知識正確解讀報告內容,更需良好溝通技巧;我國一九八五年推行「優生保健法」重視遺傳諮詢,但迄今近四十年,政府仍未將遺傳諮詢師列入國家專業認證中,導致相關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民眾付出大錢卻無法理解基因檢測報告背後的意義?愈來愈多醫院、健診中心、生技公司提供基因檢測服務,但部分業者只提供檢驗報告書及書面解讀,民眾花錢僅能換來看不懂的數字圖表。簡純青表示,速成班遺傳諮詢師的專業度不夠,可能也不清楚自己講錯什麼、給病人什麼錯誤觀念,容易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北榮細胞遺傳檢驗室主持人張家銘表示,常有門診患者拿著在其他地方做的基因檢測報告希望釐清困惑,報告常提及某些基因異常,罹患某些疾病或癌症的風險較高,例如與尿酸相關的特定基因ABCG2出現變異,「可能」導致尿酸較高,這就讓患者以為將罹患高尿酸血症。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做了基因檢測,發現帶有乳癌遺傳基因BRCA1突變,於是預防性切除了乳房、卵巢。張家銘說,門診也收治過這類病人,在診間哽咽問著「是否必須切除?」事實上透過基因檢測也能協助癌友精準用藥,而危險族群可經由飲食、生活習慣及定期檢查,降低罹癌風險,不用過於恐慌。目前全台有14家醫院設置遺傳諮詢中心,依規定各需2位遺傳諮詢師。簡純青認為,神經內科的神經退化疾病、皮膚科的皮膚病變及癌症門診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均需遺傳諮詢師提供諮商,預估全台至少需200人才夠用,目前僅64考到證照,呼籲衛福部健全遺傳諮詢專業體系,將遺傳諮詢師納入國家專業證照體系,嚴格把關基因檢測的品質,抑制基因檢測市場亂象。砸大錢進行基因檢測 缺少專業解讀恐導致罕見疾病者心理不安罹患海洋性貧血,常年為心悸、頭暈等症狀所苦的陳小姐,已到適婚年齡,與男友交往穩定,但一直不敢跨出那一步,原因是男友為獨子,她擔心宿疾遺傳給小孩,將來承受和自己一樣的病痛,對於另一半的求婚,遲遲不敢說「我願意」。「罕見疾病的患者都會擔心下一代是否仍會出現罕見疾病,孩子飽受疾病的折磨。」奇美醫院兒科遺傳諮詢師郭美金說,常遇到前來諮詢的女性,心情極度緊張,講著講著就哭了出來,令人不忍。郭美金表示,許多人花了好幾萬元接受基因檢測,看到報告後陷入憂鬱情緒,擔心影響保險、婚姻及下一代也遺傳了遺傳疾病,有人為此持續諮詢二、三年,仍未走出心中陰霾。遺傳諮詢師專業解讀 可望安撫受試者焦慮不安的情緒如果報告出由「遺傳諮詢師」以科學數據及深入淺出等方式解說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及可能風險有多大?可透過什麼方式減少發生機率?有哪些預防或治療藥物?哪裡可以找到相關資源?相信可安撫受試者焦慮不安情緒。郭美金強調,基因檢測報告不只影響自己、另一半,甚至牽涉到一整個家族的身心健康狀況,尤其某些致癌基因或是先天遺傳性疾病,這對諮詢人員來說壓力沉重,並非一般心理師所能承擔。台灣遺傳諮詢學會理事長簡純青表示,檢測已知基因突變位點花費約二至三千元,但部分生技業者推出近十萬元套組,其中部分檢測項目並不適用所有人,民眾也不瞭解檢查項目意涵,建議接受相關檢測前應先接受醫師評估,報告出爐後更需遺傳諮詢師解釋內容。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3 焦點.元氣新聞
18歲男性平均身高縮水可能是「這原因」!增高需多攝取4種營養素,3種治療方式不建議!
18歲男性身高平均降低,肥胖恐是引起的原因之一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13~2016年,國內18歲男性身高平均值為173.3公分,2017~2020年則為172.1公分,變矮1.2公分。國健署發現,國中、小學童的肥胖盛行率,男性皆大於女性,專家認為,肥胖恐是影響男性生長表現的原因之一。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說,近年醫界討論:兒童如果長期攝取高熱量飲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加上熬夜等生活作息改變,並常使用3C產品、不運動,造成肥胖盛行率逐年增加,進而影響身體生長激素分泌。開業皮膚科醫師周宛儀也表示,近年兒童早熟發生率明顯上升,多受到環境荷爾蒙、營養過剩、肥胖、生活壓力等因素影響,其中性早熟為最明確成因。曾有名6歲胖男孩,因兒童痤瘡(青春痘)就醫,經骨齡檢驗,結果竟已是11歲,如此性早熟狀況,生長板恐已提早密合,導致生長發育受影響。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陳麗娟說,教育部統計,每三位兒童就有一位體重過重或肥胖,今年一月公布「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將依法訂出校園營養基準、監測標準進行研究,以利後續營養推動。暑假將至,提醒家長應讓學童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多攝取天然原形食物,減少含糖飲料、規律運動、減少久坐。18歲女性平均身高持續成長,醫師推測與運動與營養有關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13~2016年,台灣18歲女性的身高平均值為160.7公分,2017~2020年平均身高為161.2公分,增加0.5公分,與18歲男性情況大相逕庭。台灣兒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宏昌說,過往女孩子被教導要文靜,家長多鼓勵從事室內活動而非戶外運動,隨著性別刻板印象逐漸減少,許多家長鼓勵女兒多運動,當女性開始運動、營養均衡後,身高便愈來愈高。男、女童增高小秘訣李宏昌說,女孩8~10歲、男孩10~11歲,正是荷爾蒙分泌生長激素的預備期,家長應開始注意,除為孩子補充鈣質,還要增加維生素D、維生素K2,以幫助生長。彭純芝說,兒童長高需有充足睡眠,並攝取足夠維生素C,減少高熱量油炸食物,透過運動促進維生素D與鈣質轉換,才能夠順利生長。增高需透過專業醫師調理,3種治療方式不推薦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博淵說,根據國內中醫的相關研究,經過個別化中藥調理,孩童平均身高會明顯增長,前提須經中醫師調理,而非聽信廣告或親友推薦偏方的轉骨藥材達成效果。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說,許多期望長高的孩子只要經諮詢評估、定期追蹤即可,不需要打針、吃藥,提醒家長多注意孩子的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三大原則。如果孩子明顯比同儕矮一個頭,一定要由兒童內分泌科醫師謹慎評估,如果有需要再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否則在不清楚的情形下採取治療,只是「白花錢」。羅福松指出,部分家長有「女生身高可以長高到16、17歲,男生到18歲還有機會」等迷思,事實是女生8~13歲開始發育,男生約9~14歲時進入成長關鍵期,建議家長應多留意身高變化,把握骨骼生長板癒合前的治療時機。甚至有人為了長高,選擇採取治療先天性畸形、外傷造成長短腳的「骨骼延長術」斷骨增高手術。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葉文凌說,這項技術雖然純熟,但因併發症多、容易引起更多醫療糾紛,國內大多數的醫師對於藉此手術讓孩童長高,持保留態度。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2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心肌肥厚「新藥」三期效果亮眼!可望降低心臟衰竭和猝死
2024年5月底,一項3期臨床試驗表明,患有阻塞性心肌肥厚(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oHCM)的病患服用最新研發藥物---阿菲卡坦(Aficamten)後,更加容易行走輕鬆、做家務事、執行日常工作和運動,因為該藥使心臟能夠順利打出血液,提高身體攝氧量,而攝氧量的增加除了可以提高患者身體活動力之外,也可以降低後續心臟衰竭、心臟移植和猝死的機率。相關成果除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外,也在葡萄牙里斯本市2024年心臟衰竭會議上發表,該會議由歐洲心臟學會主辦。《阿菲卡坦》是最新一代口服/小分子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Cardiac Myosin Inhibitors)註1,可以減少每個心動週期內,「肌動蛋白」與「肌球蛋白」兩者間連接的橫橋數量,從而抑制心肌過度收縮。這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ClinicalTrials.gov 識別碼:NCT05186818),總共納入了282名患有症狀性 HCM 和左心室出口阻塞的成年人,被隨機分配到《阿菲卡坦》口服錠劑組(142人)或安慰劑組(140人),參與者平均59.1歲,59.2%為男性,平均基礎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左心室射血分率)為74.8%,治療時間長達24週,期間監測各項數值,包括跑步機或騎自行車的運動峰值攝氧量(pVO2)變化,以及各項心臟功能評估。與安慰劑組相比,《阿非卡坦》治療組第24週pVO2顯著增加1.7 毫升/公斤/分,不論患者是否同時接受或未接受乙型受體阻斷劑治療,而控制組則是毫無增加。此外,依照紐約心臟協會心衰竭分級(1~4級),第1級最好(完全無心衰竭症狀),第4級最差,治療組有83人進步至少1 級以上(58.5%),而控制組只有34人(24.3%)。另外,在降低左心室出口壓力差到30 mmHg以下方面,治療組有70人(49.3%),而控制組只有5人(3.6%),整體效果令人滿意。在安全性方面,嚴重不良事件情況(8位病人/5.6%)與安慰劑組(13位病人/9.3%)相比,發生率較低。同時,沒有因為「左心室射血分率」降低(<50%)而導致心臟衰竭惡化或治療中斷的報告,顯示耐受性良好。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這之前,就已經給予《阿菲卡坦》針對該適應症的突破性療法認定。論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美國麻州伯靈頓市(Burlington)萊希醫院/醫學中心 (Lahey Hospital and Medical Center)的馬龍醫生(Martin S. Maron),他同時也是肥厚型心肌病變中心主任,對於有症狀的阻塞性HCM患者來說,心肌肌球蛋白抑制代表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最新藥物選擇。醫學界認為像《阿菲卡坦》這樣,能夠展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方式提高患者運動能力,並且不會出現中斷治療的低LVEF事件(左心室射血分率),不論對HCM患者或是治療他們的臨床醫生來說,都是相當受歡迎的。此藥是由加州南舊金山的生物製藥公司(Cytokinetics, Inc.)所開發,預計於2024年第三季向 FDA 提交新藥申請 (NDA),並向歐洲藥品提交行銷授權申請 (MAA),距離核准上市,指日可待。HCM的發生率為1/500,是青少年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屬顯性單一基因遺傳性疾病,該病會使心肌增厚,讓心臟無法有效率的把血液打出去,進而造成呼吸急促(喘)、胸痛、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和死亡,當然同時也降低人們日常工作和運動的能力。患者中有60%可以找出致病的基因變異,但仍有40%的病人尚未找到,目前已知在心臟肌肉的基本單位---肌小節(Sarcomere)上,有8個致病基因,最常見的兩種位於Beta myosin heavy chain 7 (MYH7)和Myosin binding protein C3 (MYBPC3)的位置上,這兩種就佔據了已知60%中的75%。而另外40%未知的變異基因,科學界仍持續努力找尋中。就在近日,台灣振興醫院在心臟權威魏崢院長的領導下,通過了一項6年期臨床試驗計畫,除比對台灣人的HCM致病基因,與西方人是否有所不同外,更期望能挖掘出另外40%的基因病變所在,嘉惠全球病患。2022年以前,阻塞性HCM的藥物只能症狀控制(像是: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和抗心律不整藥物),無法直接針對病因加以治療。當藥物控制不良,仍持續有心臟衰竭現象時,病患可以選擇手術治療,去除多餘肥厚的心肌。到了2022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首先批准第一個針對病因的治療藥物瑪瓦卡坦(Mavacamten;商品名Camzyos),該藥具選擇性的會和肌球蛋白結合,降低肌球蛋白ATP的釋放,減少心肌長期不當收縮,進而阻止心肌肥厚產生。然而,臨床試驗顯示,雖然在增加運動峰值攝氧量,以及,降低左心室阻力差方面,表現不錯,但《瑪瓦卡坦》會增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例如: 心臟衰竭),並且它與許多常用藥物會相互影響,因此,使用此藥的患者就需要醫生嚴格監控,較不方便。綜上所述,最新藥物《阿菲卡坦》,比起次新藥物《瑪瓦卡坦》,似乎略勝一籌。正由於三期臨床結果的成功,Cytokinetics的長期合作夥伴Royalty Pharma決定擴大雙方的策略合作,估計Cytokinetics陸續將獲得總計 5.75 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支持該公司盡速將《阿菲卡坦》上市和後續其他新藥的研發工作。註1: 心臟肌肉(cardiacmuscle)是由心肌細胞構成的一種肌肉組織,心肌細胞與骨骼肌的結構基本相似,也有橫紋。以肌小節(Sarcomere)為單元,每個肌小節又由肌球蛋白(myosin,又稱粗肌絲)與肌動蛋白(actin,又稱細肌絲)所構成。參考文獻:1. M.S. Maron et al., Aficamten for Symptomatic 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4; DOI: 10.1056/NEJMoa2401424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1 醫療.指甲.足部
指甲不剪太短、別穿不合腳鞋子 3大治療方式擺脫甲溝炎
走路對每個人來說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當腳趾出了問題,就會對生活產生影響。最近常遇到因腳趾在美容院修剪指甲後,甲溝感染發炎的病患,他們大多在修剪腳趾甲時,將指甲兩側靠近甲溝處修短,且愈修愈短,最終因修不到甲溝深處或是硬挖而受傷導致感染,進而引起走路疼痛。也有不少人因為腳趾甲變形(嵌甲)導致指甲刺入甲溝,引起甲溝炎。一般人稱的凍甲又稱「嵌甲」,意指腳趾甲兩側的甲溝因指甲變形、修剪不當或是外力導致指甲與甲溝旁邊的皮膚不當的摩擦甚至刺入皮膚內,因感染而導致甲溝發炎,會造成紅腫、疼痛,反覆性感染或形成化膿性肉芽組織增生。發生凍甲的原因,包括家族遺傳性捲甲、先天甲面過寬或趾骨發育異常、穿著不合適過緊的鞋子、指甲修剪不當、灰指甲、乾癬、末端腳趾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指甲變形、外傷或不當的外力造成大拇指不當的擠壓等。甲溝炎的治療,有非侵入性、侵入性與指甲矯正等三大方式:1.非侵入性治療在甲溝發炎處擦藥膏或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藥,也可以利用膠帶黏貼、棉球填塞甲溝來隔絕指甲對甲溝傷口的碰撞,對於甲溝有化膿性肉芽腫的患者可用硝酸銀化學燒灼肉芽組織,以達到收斂、殺菌效果。這種非侵入性治療,不會疼痛,適合輕微甲溝炎患者,但治標不治本,改善程度有限且復發機率高。2.侵入性治療即是甲床重建術,利用摘除部分指甲與燒灼部分指甲生長點基質,讓甲板面積縮小,減少指甲向外壓迫,雖然術後兩、三天會因疼痛而造成行動上的不便,卻是一勞永逸的方法。3.指甲矯正治療利用矯正器線圈旋緊後,以反作用力的原理,扳平捲曲的指甲並改善指甲面曲度,矯正過程並不影響日常生活,但矯正的時間長且矯正器的費用昂貴。無論接受哪一種治療,正確的指甲保養非常重要,除了不要穿不合腳的鞋子,平日在修剪指甲時,應把指甲最前端白色部分保留住一毫米以上,且前端應剪平,而非剪成角形或弧形;雙腳皮膚保濕、減少硬皮發生,每天沐浴清潔甲溝時可用手將甲溝旁的肉稍往外撥,可減少指甲刺入的機會。倘若指甲出現不適或有異狀時,應尋求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及治療,才能讓腳趾頭健康陪您走更遠的路。
-
2024-06-11 醫療.心臟血管
瘦子也會有高血壓!高血壓分2種,「8個問題」評估你是不是高風險族群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在中老年人很普遍、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目前台灣約有300多萬人患有高血壓,但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患者。而且大部分高血壓患者也沒有將血壓值 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然而,高血壓及與其相關的併發疾病,如腦中風、 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及腎衰竭等,都是造成死亡或殘疾的重要原因。要預防高血壓,除了要對高血壓有充足認識,也要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了解到自己是不是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出的《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列出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以及危險因子評估自我表,讓民眾可以透過簡單的10個問題知道自己是不是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進而在生活上做調整,預防高血壓帶來的嚴重併發症。血壓是血液流動衝擊血管壁引起的壓力,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血壓只是一種使血液能夠灌流到組織中的力量。因為組織每一分鐘所需的血液量都在改變,所以 它需要的血壓也就不同。血壓可分收縮壓和舒張壓。血壓分兩種一、收縮壓:心臟收縮時,血液作用在動脈壁的力量。二、舒張壓:心臟鬆弛時,血液作用在動脈壁的力量。高血壓的標準 收縮壓持續高於140mmHg 舒張壓持續高於90mmHg收縮壓高可能表示,主動脈和其他大血管內可能發生動脈硬化改變、老化,或是失去彈性,也可能受到情緒壓力的影響。舒張壓高可能是因為,小動脈的口徑減少以及粘稠度增加,使血管阻力增加,導致小動脈內的壓力增加。高血壓的分類高血壓分成「原發性高血壓」和「續發性高血壓」兩種。一、原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95-99%,血壓升高的原因不明,可能是遺傳或生活型態因素導致,這類患者有許多共同特徵,例如家族性的高血壓,或是高鹽分的飲食。原發性高血壓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服藥來控制,患者必須長期服藥。二、續發性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1-5%,通常是因為生理變化或疾病引發的高血壓,例如主動脈狹窄、懷孕、內分泌異常或腎臟疾病等。續發性高血壓經過治療病因後,可以治癒或緩解症狀。高血壓的危險因子不良的生活型態也容易使血壓升高,常見的危險因子有: 體重過重 鈉鹽量攝食過多 運動量不足 過度飲酒 吸菸習慣 心理壓力另外,95%的高血壓患者找不出明顯病因,與家族病史、遺傳體質有關,雖然肥胖的人比較容易有高血壓,但不代表瘦子就不會有高血壓,只是罹患機率比較低。高血壓危險度的自我評估表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但可以透過評估自己的生活狀況,來了解自己是否為高血壓的高危險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危險因子評估表」如下:1、你的家族中有55歲以下男性、或65歲以下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嗎?2、你有抽菸的習慣嗎?3、你的膽固醇是否過高(超過200mg/dl)呢?4、你有飲酒的習慣嗎?5、你經常食用高鹽高鈉的食品嗎?6、你的體重是否過重(BMI值超過27)呢?7、你是屬於久坐型生活型態嗎?8、你每週運動次數少於三次嗎?以上8個問題,如果回答「是」項目越多,就越容易得到高血壓。如何正確量血壓?要判斷自己是否有高血壓,除了回頭檢視生活習慣外,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就是養成每天量血壓的習慣。但量血壓也是有眉角的,做好正確的準備動作,才能量出準確的血壓。一、量血壓的最佳時間林口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吳家棟在〈長庚醫訊〉指出,一般建議早上起床後或晚上睡前測量,因為這兩個時段血壓較低,視同基礎血壓。此外,每天測量的時間最好固定。二、量血壓前的準備動作測量前要先將手臂上的衣物脫下,休息5分鐘。 血壓計、手臂與心臟齊高,手掌向上。第一次測量需左、右手皆測,以較高值為準。 在沐浴、飲酒、飯後半小時內不要測量。三、多久測血壓一次?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應至少量一次血壓,以下7種人則建議每月至每週測量血壓: 有高血壓家族史 40歲以上且肥胖或工作壓力較大 女性更年期過後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風患者 慢性腎臟病患者 已經接受降壓藥治療的患者參考資料:聖保祿醫院:認識高血壓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認識高血壓長庚醫訊:血壓高不是病?高起來要人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台東基督教醫院:隱形殺手連環扣──高血壓的防治延伸閱讀: 為什麼男人無法抗拒會撒嬌的女人?諮商心理師告訴你什麼是「狐狸精心理學」
-
2024-06-09 癌症.抗癌新知
我沒有不良生活習慣,為什麼還會得癌症?研究曝與3件事有關
42歲的英國凱特王妃公開自己正在接受癌症治療。過去,癌症的發生率與年齡增長相關,近年來年輕人罹癌卻大幅增加,儘管早發性癌症(定義為18-49歲)僅占總病例一小部分,但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顯著增加。專家正在找出原因,初步認為與飲食生活習慣、環境改變、還有仍不明確的風險因子,如抗生素使用造成腸道菌變化等相關。近20年來,早發性癌症患者增加79%。去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旗下腫瘤學刊物《BMJ Oncology》的一項大規模分析,1990年至2019年間,早發性癌症增加了79%,同期死於早發性癌症的人數則增加28%,比率最高的是北美、大洋洲(包括澳洲、紐西蘭和夏威夷)和西歐。早發性癌症患者的預後往往較差,五年存活率偏低,可能歸因於早發腫瘤的分子差異,使癌細胞更可能快速轉移。「研究指出,早發癌症特別是乳腺癌、結直腸癌(大腸癌)、胰臟癌、甲狀腺癌和生殖器官癌症,發病率在近幾年持續上升。」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早發性癌症研究計畫主任Veda Giri博士說,年輕癌友面臨長期的身體影響,加上還有生育、照顧孩子的責任,治療期間會很艱難。在英國,常見的早發性癌症包括乳癌、肺癌和結直腸癌等。生活習慣因子紅肉多、纖維少、鈉攝取過量,還有菸酒與肥胖。為什麼早發性癌症呈上升趨勢?一項頗具公信力的研究,來自2019年英國愛丁堡大學,他們與國際流行病學家一起研究了204個地區、29種早發性癌症的發生率。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紅肉多和鈉含量高,水果和纖維含量低的飲食,以及飲酒和吸菸,是最主要風險因子。另外,肥胖也確定是罹癌主要風險之一,因肥胖與慢性發炎和氧化壓力相關,會導致DNA損傷,進而導致癌症。環境變化因子1. 室外空氣汙染,是早發肺癌重要因子。但光是這些原因,不足以解釋罹癌年齡下降。著名腫瘤學家、白金漢大學醫學院創始院長Karol Sikora教授認為,「雖然生活方式與癌症息息相關,但有些生活習慣良好的年輕人也罹患癌症,在他們身上找不到上述危險因子。」關於這一點,《BMJ Oncology》2023年一項研究指出,室外空氣汙染是早發性氣管癌、支氣管癌和肺癌 (TBL)的重要危險因子。2. 人類飲食變化,改變腸道菌叢的平衡。Sikora教授指出,所謂「群體效應(cohort effect),意味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比此年分之前出生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更高。可能肇因於某些共同行為與共同接觸的環境因素。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今年1月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the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項最新研究,從1,687名患者的結直腸腫瘤中取出特定的有害菌種,其微生物特徵與對照組的晚發型不同。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墨爾本大學結直腸腫瘤基因組學實驗室負責人Daniel Buchanan副教授說,「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的潛在原因之一,與我們腸道微生物組成的變化有關。」過去幾十年,人類的飲食、生活方式和環境發生變化,可能改變細菌類型,以及腸道中的好壞菌平衡。3. 抗生素過度使用,引起腸道微生物變化。該研究也將病例的增加與抗生素使用增加做了連結。2022年《英國癌症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英國7,500多個結直腸癌病例的數據,發現所有年齡層的患者,都與使用抗生素存在關聯,尤其是在早發患者身上。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抗生素引起的腸道微生物變化可能是永久性,且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抗細胞癌變的能力。4. 晚生育的男女,孩子罹患兒科癌症的風險增加。社會變遷也可能是早發癌症的原因之一。越來越多女性延遲生育年齡,根據《美國流行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7年的報導,與20-24歲女性生育的孩子相比,年齡較大的女性所生育的孩子,罹患兒科癌症的風險高出13-36%;年紀較大才生育的男性,也同樣有上述風險。但此風險是否持續到孩子成年,仍是未知。遺傳是禍首嗎?基因缺陷引起的癌症,多維持固定比率。關於早發性癌症,「基因」是罪魁禍首嗎?事實上,由基因缺陷引起的癌症,比其他因素引起的少很多,例如結直腸癌。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醫學消化疾病教授Xavier Llor表示,只有約10%的早發性結直腸癌病例與基因相關。雖然與基因相關的癌症,例如與胃癌和卵巢癌相關的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確實是年輕患者比老年患者更常見的原因,但這類型腸癌的數量,多年來維持固定比率,無法解釋早發性癌症突然大幅增加。「我們得出結論,早發性癌症增加的潛在因素,與環境和生活方式最相關。」Xavier Llor教授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08 癌症.攝護腺癌
排尿困難、血尿...我得攝護腺癌了嗎?「攝護腺癌」從症狀到分期存活率一次解析
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在歐美較為常見,泌尿科權威、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前理事長蒲永孝教授曾表示,以發生率來說,黑人和白人的發生率比較高,相較之下,黃種人的發生率則比較低。不過近年來不管是個案增加數或是死亡率,都正在急劇攀升,攝護腺癌同時也是107年癌症個案數增加最多第2名,增加百分比高達13.26;死亡率而言,自107年的11.76%、108年的13.1%,逐漸攀升至109年的14.8%,可見攝護腺癌對國人的威脅性正在逐漸提升。何謂攝護腺癌?想要了解攝護腺癌,我們得先知道何謂攝護腺,攝護腺又稱為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特有的器官,其外形似一顆胡桃,位於膀胱出口下方、直腸前方,並裹著尿道,可分為周邊區、移行區、中央區、前纖維肌瘤基質等,有7成的攝護腺癌發生於周邊區。攝護腺的功能包括製造液體以構成精液的一部分、調控尿液與精液的排出,以及分泌睪固酮。40歲以上的男性就有發生攝護腺癌的可能,好發年齡則為50歲,蒲永孝教授分析,以40歲以上的男性來說 ,大約有1/3的人,其攝護腺中已經有癌細胞的存在;到了80歲,則約有一半的人,攝護腺中就藏有癌細胞;活到100歲,則大約90%的男性都有了癌細胞,罹患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除了年齡以外,家族遺傳也是危險因子之一,有15%的攝護腺癌和家族遺傳以及基因有關,舉例來說,假設爸爸或兄弟患有攝護腺癌,則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若爸爸與兄弟皆患有攝護腺癌,罹患風險則增為4倍;若家族有人在55歲前罹患攝護腺癌,則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增為5倍。由此可見,年齡和家族遺傳為攝護腺癌重要的決定性因子。另外,研究發現目前有8種基因與攝護腺癌有關。此外,身體發炎與感染也被認為與攝護腺癌存有一定的相關性,例如有性病史或攝護腺炎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較高。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高脂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會提高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攝護腺癌的症狀有哪些?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當症狀出現時,癌症可能已經進展到中晚期,臨床上也有患者完全沒有出現症狀。攝護腺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如下:.尿急.排尿困難、力道較弱.尿流變細.尿速減低.尿完後滴尿.尿流斷斷續續.膀胱無法排空之感.夜尿.血尿.精液帶血.射精疼痛攝護腺癌第一~四期的風險為何?第一期:沒有症狀,也無法由肛門指診檢查出來,通常是因為接受治療良性肥大所切除的攝護腺組織,在顯微鏡檢發現。此期的腫瘤侷限在攝護腺內,並無擴散到攝護腺以外的器官或淋巴結。第二期:肛門指診摸到硬結或血液檢驗發現異常,但侷限在攝護腺內。第三期:癌症已侵犯到攝護腺周圍的組織,包括周圍的儲精囊或鄰近攝護腺的組織,超出攝護腺的包膜。第四期:癌症已經轉移,侵犯到鄰近器官淋巴結、骨頭或其他組織。不同期數的存活率各是多少?第一期、第二期:不管是手術或放射線治療,都有8-9成以上的長期存活率。第三期:經過手術、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後,5-7成可有10年存活率。第四期:如果只有淋巴腺轉移病人,平均存活率應可大於5-6年以上;轉移至骨骼或其他器官則平均存活率約2-3年。參考資料: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攝護腺初期、中期、末期症狀與治療方式說明國泰綜合醫院—攝護腺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攝護腺癌 年長男性的夢魘臺中榮民總醫院—在做過攝護腺切片後,醫師告訴我得到攝護腺癌。聽人家說癌症是不治之症,我還能活多久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8 醫療.婦產科
國內女性平均生育年齡接近「高齡產婦」,哪些產前遺傳檢查必須要做?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依據內政部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4歲,而35歲以上更超過3成。生育年齡升高,也提高染色體異常機率,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子綺表示,準父母對滿滿的產檢項目感到不知所措,常詢問:「我們夫妻都沒什麼疾病,還需要做基因檢查嗎?」高齡產婦的定義是什麼?需要注意那些問題?高齡產婦是指生產時年滿35歲的婦女,應重視定期產檢,並接受絨毛膜穿刺、羊膜穿刺。高齡懷孕可能面臨較高的胎兒染色體異常機率,特別是唐氏症等染色體缺陷。吳子綺提到,隨著醫療技術及疾病研究的進步,現在有了更多樣的診斷和篩檢方式,評估隱性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風險。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可以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生育保健的目的,民眾可先了解什麼是染色體和基因?常見的產前遺傳檢查項目有哪些?即早掌握狀況,確保母嬰的健康。解密遺傳的基本知識:染色體與基因人體的細胞核內有23對染色體,每一對的2條染色體分別來自父母雙方,又可分為體染色體(第1-22對)和性染色體(X或Y)。染色體是由DNA纏繞構成,DNA則是由兩股螺旋長鏈構成,長鏈上有4種鹼基(A、T、C、G),兩股長鏈之間成對牽住,就是鹼基對。基因是DNA的片段,約有3萬個遺傳基因分布在染色體上,從胎兒的成長和發育,到新陳代謝、思想性格等每一部分,都受到不同基因的控制。當這些密碼出錯時,就可能造成功能異常。一般最常聽到的染色體數量異常就是唐氏症,第21對染色體多了一條,另外常見的數量異常還有愛德華氏症(Trisomy 18)、巴陶氏症(Trisomy 13)、透納氏症(45,X)、克林菲特氏症(47,XXY)等。產前遺傳檢查有哪些?診斷性檢查和篩檢性檢查的項目有哪些?目前的產前檢查項目中,會涵蓋到基因異常疾病的檢查,又可分為診斷性檢查及篩檢性檢查,診斷性的檢查包含:絨毛膜穿刺、羊膜穿刺。絨毛膜穿刺是於妊娠10周以後,在超音波導引下抽取胎盤組織。羊膜穿刺是在妊娠16至18周左右,抽取羊水進行進行細胞培養,羊水染色體分析可以看到染色體的數量和大結構。若要看到較小片段的基因有無異常,則需要更進一步的羊水晶片分析(全基因體定量分析)。這幾項檢查因為需要用穿刺針進入腹腔,屬於侵入性檢查,可能會有破水、感染等風險。篩檢性的檢查包含了初期唐氏症篩檢、中期唐氏症篩檢、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初期和中期唐氏症篩檢,是透過媽媽的年齡、抽血數值,以及寶寶的超音波等指標,去計算胎兒的唐氏症風險。這二項檢查的準確率較低,單獨只做其中一項,準確率大約在70-85%,但沒有侵入型檢查的風險。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是在妊娠10到14周之間,抽取媽媽的血液,利用其中少量的胎兒DNA碎片,進行染色體的分析,針對不同的異常有70-99%不等的準確率。吳子綺提到:篩檢性檢查不是診斷標準,有偽陰性和偽陽性的風險,還是需要諮詢醫師,安排適合的檢查。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焦躁易怒,小心體內「隱吡咯」濃度過高!竟與2營養素有關
你有聽過「隱吡咯(ㄅㄧˇ ㄌㄨㄛˋ)」嗎?這個詞聽起來或許很陌生,但它會影響鋅和維生素B6結合。若體內隱吡咯的濃度過高,就容易有情緒方面的問題,甚至衍生免疫、消化功能等疾病。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在功醫檢測及臨床經驗中,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等身心疾病患者,常有一定比例伴隨隱吡咯或甲基化失衡。隱吡咯是血紅素的代謝副產物,累積過多會阻礙身體吸收鋅和維生素B6;B6對於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鋅則負責代謝、促進組織生成。什麼是隱吡咯?是體內產生血紅素的代謝副產物,會耗損較多的鋅、維生素B6,若體內隱吡咯濃度過高,導致代謝功能紊亂的吡咯症,易有焦慮、壓力耐受性差、消化問題。顏佐樺說示,人體分泌能使情緒穩定的血清素、讓心情愉悅的多巴胺,以及促進睡眠的退黑激素,都有賴B6的參與合成。若個人體質對B6的需求較大,但面臨較大壓力及吡咯症情形,就會加劇身心情緒。他以一名升學的個案為例,女學生國小時品學兼優,升上國中突然有自殘行為,甚至有想跳樓的念頭;上高二期間自覺無法承受課業壓力,有焦慮及睡眠困難,開始拒學、最後甚至休學。在經過功能醫學相關檢項的整體評估,了解個案基因條件、家庭背景及生活狀況,臨床判斷經驗後,發現隱吡咯失衡。因處於青年時期,剛好面臨課業壓力,或攝取營養不足,隱吡咯會耗損較多的B6營養素。此外,吡咯症有較高的因素來自遺傳,若父母或近親患有吡咯症,則下一代罹患吡咯症的可能性非常高。顏佐樺提醒,當發現自己或親友有身心症狀,如情緒失控、焦慮、睡眠困難等,可先檢查是否為營養失衡所導致。另透過功能醫學相關的檢測,加強隱吡咯分析檢測,並結合飲食及生活習慣,調整身心健康狀態。顏佐樺強調,及時補充B6、鋅等營養素非常重要,只要開始適量補充,約1-2個月即可看到成效。常見的吡咯症(Pyrrole Disorder)症狀1.易怒2.爆發性脾氣3.無法負荷高壓4.聲光氣味觸感敏感5.不記得做夢內容6.免疫短期記憶差7.指甲脆弱或長斑點8.睡不好9.早晨易有噁心感10.皮膚乾燥且白皙11.生長緩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5 失智.非藥物治療
阿茲海默不可逆,「三動」延緩認知衰退!預防首重穩控血糖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慢性、不可逆的神經退化疾病,主要與腦部病變、遺傳基因有關。演出《雷神索爾》走紅的澳洲男星克里斯漢斯沃,因檢查時發現自己帶有2個ApoE4遺傳基因,宣布暫時息影。林口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帶有風險基因≠罹病,民眾多注意控制三高、慢性病,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失智症會遺傳嗎?「失智症會遺傳嗎?」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確實有家族關連,但是只有小於5%是因基因遺傳而得病,徐文俊說,失智症有部分遺傳性,但基因只能歸為先天是否容易生病的體質,最主要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基因帶原不等於患者,風險高不等於生病。失智症中最常見的為阿茲海默症,可以透過血液檢測生物標記以及ApoE遺傳基因檢查,生物標記的診斷為重要的趨勢,不過即使進行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生物標記仍會存在、不會消失。徐文俊強調,阿茲海默症的發症原因與腦中累積類澱粉蛋白β有關,當檢測出大腦的異常蛋白濃度,可能開始發病。「大腦的糖尿病」阿茲海默症 穩控血糖很重要預防失智症要及早開始,徐文俊提到,阿茲海默症與胰島素的分泌有關,一定要穩定血糖控制。阿茲海默症被喻為是大腦的糖尿病,又稱「第三型糖尿病」,當血糖過高時,會造成腦部神經及腦血管內皮細胞病變。若是對阿茲海默症患者進行早期干預性治療,例如注射糖尿病藥物刺激調節血糖的荷爾蒙,這方式是否有效呢?徐文俊認為,這只能控制血糖,無法治標治本,要防治疾病發生或惡化,必須執行「健康生活型態」。「三動」延緩認知衰退徐文俊強調「三動」,藉由運動、腦動、互動延緩認知衰退,控制慢性病並穩定三高,再加上飲食,多吃抗氧化類的食物。運動:適當且規律的運動,是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關鍵,建議每周進行2次以上的運動。腦動:多閱讀或課程學習、觸新事物,刺激大腦提升認知能力。互動:日常多參與社交活動,人際互動可促進語言能力、改善情緒。飲食方面,建議地中海飲食及麥得飲食,二種型態強調吃全穀類、堅果類、多蔬果及健康的油脂,都被證實能保護心血管健康。要特別注意,地中海飲食鼓勵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全穀類,但不等於植物性飲食,其強調選擇魚類及海鮮。徐文俊提醒,植物性飲食容易維生素B12不足,可能影響紅血球製造和神經系統。(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04 養生.抗老養生
8種生活習慣有助延緩衰老 專家教你如何分段實踐健康長壽目標
研究指出,8種生活習慣可以通過減緩生物衰老和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來延長壽命,這而些習慣可以透過一些緩慢、可控的步驟逐步養成及實現。健康行為可以延緩衰老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表明,改變生活一些行為可以減緩生物衰老及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進而達到長壽目標。研究小組分析5,682名成年人的數據,其中一半以上為女性(56%),平均年齡56歲,除了進行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測試外,還對這些人進行了採訪。研究使用美國心臟協會的「Life's Essential 8」工具進行評估,目的在於瞭解「DNA甲基化」過程,DNA甲基化的改變會影響基因表達,最終影響細胞衰老過程。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在Life's Essential 8的得分越高,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註】甲基化影響基因表達的開關,除了在DNA的製造、維持和修復中扮演關鍵角色外,它還在免疫細胞的正常形成、荷爾蒙代謝和解毒代謝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看詳細UTHealth Houston心血管醫學助理教授Khashayar Hematpour醫學博士解釋,人類衰老的其一主因是,隨著時間的推移,DNA通過與其他分子結合而發生變化。而對心臟健康的行為可能逆轉DNA甲基化,從而逆轉衰老過程。Life's Essential 8 四種行為:.每晚睡眠時間.是否抽菸.體能鍛鍊量.吃的好不好四項臨床測量:.體重指數(BMI).血糖.膽固醇.血壓健康行為可以分段實踐健康保健顧問、醫學博士Kubanych Takyrbashev則指出,運動是可以誘導DNA甲基化模式發生積極變化、延緩衰老的一個例子。均衡飲食也是,在飲食中發現的某些營養素,如多酚和omega-3脂肪酸,已被證明可以通過表觀遺傳機制調節基因表達。然而,對很多人來說,「長壽的健康生活」似乎是很遙遠的目標,例如他們總會說沒時間運動、偶爾就是想吃好吃邪惡的垃圾食物…。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 Healthy Outlook 的主治醫師、醫學博士Michael O. McKinney建議,從較容易做的分段小目標著手,透過緩慢、可控的步驟,逐步養成健康習慣。例如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步行、騎自行車或游泳,這樣一個運動目標太大、太達達成,就分成每周5次、1次30分鐘。8種健康生活習慣1.每周至少一次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可改成每周5次、1次30分鐘進行。2.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加入更多體能活動,例如趁午休步行、不搭電梯改走樓梯等。3.多吃全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物、瘦肉蛋白,堅果和酪梨等健康脂肪。4.減少加工食品、含糖飲料以及過量的紅肉。5.戒菸6.將壓力管理納入日常生活,每天花幾分鐘練習正念。7.透過瑜伽、冥想和深呼吸幫助緩解焦慮。8.定期檢查膽固醇、和血糖。只要慢慢地將上述這些行為融入你的日常生活,持續養成習慣,可望大大改善心血管健康,並可能逆轉部分細胞衰老。【參考資料】.《healthline》8 Lifestyle Factors May Slow Aging, Reduce Risk of Death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01 醫療.皮膚
壓力大、免疫失調恐發生圓形禿!發病3大原因、治療方法一次看
61歲的曾先生,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出現全數頭髮及部分眉毛脫落情況的「全頭禿」,嚇得他趕緊到醫院就醫。經詢問病史、觀察其落髮狀況,並接受皮膚鏡檢查及抽血排除其他可能的落髮疾病後,確診為「圓形禿」。經使用局部針劑注射及口服藥物治療近四個月,曾先生的頭髮逐漸長回來了,治療效果不錯。壓力大、免疫失調恐發生圓形禿!俗稱「鬼剃頭」的圓形禿,是一種發炎細胞攻擊毛囊所造成的落髮疾病,發生率約1%至2%。最常見頭髮脫落症狀,但也可能波及眉毛、睫毛、鬍子和其他部位的體毛等。雖然任何年紀和性別都可能發生,但常見出現在20至40歲的年紀。多數的圓形禿病人只有局部毛髮脫落,發生頭皮上圓形塊狀像硬幣一般大小的禿髮,但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大面積頭髮脫落,甚至發生像曾先生出現整頭頭髮掉光的「全頭禿」,抑或是全身都無毛(如陰毛、腋毛、眉毛等)的「宇宙禿」。發病3大原因1.遺傳因素:目前關於圓形禿的發病原因尚有待釐清,但圓形禿的患者常見有家族史,所以遺傳因素可能具有重要角色。2.自體免疫失調:許多研究證據顯示,圓形禿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一時的免疫失調,使患者體內的淋巴球攻擊自身的毛囊造成毛髮脫落,這種免疫反應有很高的特異性,患者除了掉髮外,身體一般健康狀態大多沒有問題,僅少數患者可能同時伴有新陳代謝性或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紅斑性狼瘡、重症肌無力、免疫性貧血等。3.壓力因素:圓形禿發生也與壓力有關,身體在遭遇較大的生理或心理壓力後,會出現落髮情形。落髮治療方法圓形禿的治療,主要會依據落髮面積大小、掉髮的速度、持續的時間來決定治療方式。1.落髮面積較小患者:常採用外用生髮藥水、皮膚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或局部塗抹強烈的致過敏性物質進行治療,也可考慮光化學療法或雷射治療。2.落髮嚴重患者:可能考慮再合併全身性類固醇、口服藥免疫調節藥物或小分子免疫標靶藥物JAK抑制劑治療。衛福部食藥署2022年核准用來治療嚴重圓形禿的小分子免疫標靶藥物Baricitinib,研究顯示4成嚴重落髮患者使用後會毛髮再生,為目前較新且具良好療效的治療。圓形禿因異常落髮且易反覆發作,往往造成病人身心承受巨大的壓力。圓形禿的發生可能與自體免疫失調相關,建議患者要均衡飲食、規律生活作息,避免過度生理心理壓力。如有圓形禿的症狀,應盡早找皮膚科醫師診斷治療,以期透過早期治療達到較好的療效。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