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6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搜尋
退休力
共找到
344
筆 文章
-
-
2024-11-16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七十四歲葉桑 是推理小說家也是稽查員
跟推理小說家葉桑約在校園,他提早抵達,倚著街邊的石柱翻閱筆記本,很想知道眼前場景如果出現在他小說中,會是一段怎樣的描述。很可能是「形象斯文的男性,戴著一副眼鏡,打扮乾淨整齊,看起來是退休的年紀,其實還活躍於兩份工作,推理小說家以及ISO稽核員。」「我的字典裡沒有退休。」葉桑過去曾是藥廠化驗員,培養細菌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於是一邊寫作投稿至報社,後來受邀在聯合報寫專欄,當時剛開放報禁,是寫作的美好時光,稿費加起來比正職薪水高,卅五歲出版第一本小說,之後維持每年出版一本,直到四十三歲。他說,當時很天真沒想過財務問題,四十三歲辭職在家寫作,那個年代也不時興作家到處演講或上節目,一年後有些厭倦,也不知道是幸或不幸,本想用熱血灌溉文壇花朵,此時外商藥廠找他擔任約聘人員執行專案,不到一年他升為正式員工。儘管外商條件優渥,卻也因為忙碌讓他中斷小說創作。「人生在風平浪靜時,就要想到狂風暴雨時如何因應。」五十歲那年父親去世,身為獨子,理所當然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也是這一年,他開始產生危機感,雖然外商薪水很好,但六十歲得退休。當時沒有勞保新制,不會有退休金,他想要找一份沒有年齡限制的工作,於是辭職考進稽核公司擔任稽核員。稽核員期間經常公務出國,有一天回家看見媽媽跌倒在地爬不起來,心一驚,如果出國時媽媽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從正職稽核員改為兼職,白天照顧母親,外出工作時就申請居家服務,晚上有空就寫稿,今年七月,高齡九十六歲的母親離世後,他依然維持著兩份工作。稽核和寫作是不同專業,但葉桑認為大同小異,他寫的是推理小說,要抽絲剝繭找出真相,而稽核員有點像偵探辦案,過程中必須留意蛛絲馬跡,問話要像蜘蛛結網,跟推理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稽核員三年換證一次,必須研讀最新法規,推理小說也是要與時俱進,因為辦案手法日新月異,而且兩種工作都沒有年齡限制。不退休是因為生活樂趣這個年紀的優勢在於,他的接案少,只要客戶有需要,熬夜趕工隔天早上就可以交出資料,他說,有些客戶要的就是快速,年輕稽核員可能接案太多,一份資料分析往往需要好幾天,相形之下凸顯出他的優點。持續工作帶給他很大成就感,「平常在家附近散步,人家看我是糟老頭,走到餐廳門口還被擋下來問,阿伯你要做什麼。但我從事稽核工作時,專業獲得尊重,受邀參加客戶的員工聚餐也備受禮遇,這些都是生活中的樂趣,金錢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退休後感到失落,可能是對過去的生活品質過於執著,他建議趕緊找一個自我肯定的方式,從自己的愛好延伸擴大,例如喜歡閱讀可以參加作者講座,喜歡寫作就從臉書一天一篇貼文開始寫,他在六十歲那年開始寫臉書,六十五歲出版社再度找上門,一年出一本,目前出了七本小說,去年發行《塵封之謎》,今年年底要出新書《波斯貓在暮靄中唱歌》。葉桑六十五歲出書時跟媽媽一起直播宣傳,問她世界上誰最帥,本來期待自己被稱讚,沒想到媽媽堅持說是裴勇俊。照顧媽媽廿四年,雖然有悲傷的時候,但有時候很好玩、很溫馨快樂,「照顧媽媽初期兩人像朋友一樣,當媽媽逐漸老去不能行動,就當成女兒寵愛,後來媽媽完全失智就當成寵物,無條件愛她。」願老年如流星般消逝葉桑的父親八十八歲離開,媽媽享壽九十六,他預估自己也會長壽,一定要未雨綢繆,預先想好未來廿年的安排,現在持續工作存錢,等年紀更大之後要住進銀髮宅,他開玩笑說,至少不能被媒體下標題「老作家葉桑晚景淒涼」。接續照顧父母至臨終,漫長過程中,自己想要的老後生活樣貌逐漸清晰,「無病無痛地老去、無聲無息地死亡,就像流星一下子消逝。」聽來頗富意境,葉桑點點頭說:「人生不要這麼政治,可以詩意一點。」
-
2024-11-16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人生無限 65+也能繼續奉獻
來自南韓職棒的「三振舞」,在知名啦啦隊員李多慧場邊表演後,在台掀起風潮,年逾七旬的整形外科教授林靜芸也學會這套舞蹈,常在自家診所放起音樂,舞動肢體,自娛娛人,逗得護理師、老病人哈哈大笑。林靜芸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在診所跳起舞來,她說只要頭腦清晰、手指靈活就會繼續行醫,也說:「人生充滿無限可能,不用畫地自限。」早晨六時的國中操場,台北市都還沒有清醒,「中山六君子」晨運社的大哥大姐一身勁裝,已開始在暖身拉腰,準備團練,目標是明年的世界壯年運動會。他們大多數是退休人員,但退而不休,不但並未完全離開工作,也想回饋社會,包括努力拿牌為國爭光。社會連結 退休五力中最低壽命延長,「65+」後還有悠長歲月,活得好是人生下半場重要挑戰。退休五力中,「健康」和「理財」是老後生活基礎,但要讓生活豐富多彩,得靠「社會連結」等心靈退休力。根據退休力大調查,社會連結連續四年在退休五力中分數最低,今年僅五十點九四分。在社會參與部分,約五成願意「累積某項知識、能力或技能」、「從事能讓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擔任某個領域專家、顧問,分享自身經驗」和「有從事志工的經驗或門路、管道」比率不及三成。高齡者社會連結得分普遍高於年輕人。保持閱讀 逾75歲比率最高保持閱讀習慣與年齡成正比,七十五歲以上最高,願意學習新科技設備各年齡層皆接近六成,以六十至六十四歲最高;願意了解社會新趨勢、新價值觀皆超過七成,以六十五至六十九歲最高。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所有生物幾乎都在過了繁殖期後,就開始走向衰老,但人類與其他生物很不相同,即使過了繁殖期,還能繼續活很久。延遲轉大人,人的壽命變長,社會角色必須轉換與改變,但不管活到幾歲,人們還是會在生命中尋找值得奉獻的意義。例如慈濟環保站、回收點遍布全台,他們稱為「做環保」,不只將垃圾分類回收,物命再生也讓長輩找到生活的寄託。陳亮恭分析,除了回收本身的環保意義,更讓地球環境崩毀速度更慢一點,期待留給後世更好的生活環境。林靜芸也認為,社會結構改變,大缺工時代來臨,政府應妥善運用銀髮族的能力與經驗,協助創造人生舞台,回饋社會。她也說,一直以來,與人互動,讓病人變得更年輕,是她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而到目前為止,也對自身技術充滿自信,她說仍會繼續提供醫療服務,開心奉獻,成為樂齡的外科醫師。延後退休 不必靠年輕人養七十一歲的周再添和太太陳美莉是「中山六君子」晨運社的運動夫妻檔,兩人都認為六十五歲退休太早,支持延後退休。尤其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要養老人實在很辛苦,自己經濟能力沒問題,也不計較收入多寡,希望有機會發揮力量。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65+」族群不應該被視為負債,人生下半場,歲月正好,老盟持續推動老人福利法修法,認為應納入更積極的「長者發展權」,讓長者成為社會資源而非負擔。政府應該規畫「長輩彩虹光譜」,利用職務再設計適材適用,強化社會參與。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最好在離開前把錢花光」 施昇輝4大建議助善終
「別為了節遺產稅,在生前轉移財產,最好在離開前把錢花光光!」樂活大叔施昇輝今於退休力論壇中分享,自己與朋友間對於遺產的建議,千萬別在生前轉移財產,房屋土地不要讓親人持分共有,生前最好預立手寫醫囑並公證,同時生前就得花時間整理個人物品,先保障自己列出界線,才是最好的善終。施昇輝也分享自己與父母在家中道別,且全程「不送醫院急診」的歷程。他坦承,決定自己善終容易,決定要讓父母善終,事實上非常困難。他的父親去世時高齡91歲,母親88歲,父母生前沒有請外勞,也沒有坐過救護車,這一路走來所面臨的煎熬、自責,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父母辭世過程,令施昇輝常自我反省、省思施昇輝的父親在2022年7月突然發燒40度,而當時新冠疫情嚴峻,由於擔心自己的父親一進入醫院急診可能就遭到隔離,甚至連最後一面也見不到,因此決定不送醫院,後來,雖證明不是新冠病毒引起,但由於他父親視力很差,也聽不到,牙齒只剩上排有兩顆牙,只能用鼻胃管喝營養飲品,生活品質並不好,遂決定讓父親在家安養,三天後,他父親便安詳辭世。施昇輝的母親有貧血問題,在父親去世前,他的母親曾跌倒,後來檢查發現,骨盆摔碎,因已高齡88歲,所以決定不動手術,在這段時間,他的母親疼痛到夜不成眠,無論如何翻身,都會感覺疼痛,也常必須輸血,由於母親病痛纏身,而施輝昇本身也承受很大壓力,導致衝突、爭執不斷。知道辭世時機點,或可幫助做好準備直到某一天,他演講完去父母家,那一天,母親把吃進去的食物都吐了出來,也開始陷入意識不清,終於脫離病痛、離開人世。對於這段歷程,施昇輝認為若能事先知道父母離開時日,也許就會減少一些遺憾。對於斷食善終,施昇輝認為,這種善終方式雖然很有爭議,但可以事先知道親人道別時間點、做好準備,也非一無可取,不過這還是需要許多共識、討論。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陳亮恭:翻轉疾病定義與慢性病共存
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老人定義必須改變。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北榮經營)院長陳亮恭說,面對長壽人生,民眾與醫師都必須有全新思維,醫療衛生進步,讓民眾可「活到罹患三種慢性病」,醫界對於「疾病」的認知與控制目標,也必須與時俱進。陳亮恭表示,台灣光復後70年間,民眾平均餘命從50歲上升至逾80歲,「人們一輩子都沒看過這麼多老人」,面對人口長壽、高齡化趨勢,從基本邏輯並必須改變,不能再依既有教科書、政府法規定義。根據日本研究,2007年世代長者,與2017年世代長者,在同樣歲數,走路速度、握力、體能、活動量等指標,明顯成長,「體能衰退的臨界點,已由65歲延後至75歲。」民眾到75歲之前仍很健康,但人體老化勢必導致慢性病發生機率增加。陳亮恭表示,隨醫療進步,許多疾病有了控制方式,也讓民眾愈來愈長壽,得了一個慢性病不會過世,還能再得第二、第三種慢性病,根據衛福部國健署,65歲以上民眾,同時罹患3項慢性病的比率達51.3%。「不過,民眾並未認為自己變得健康,台灣長者活得沒信心。」陳亮恭表示,根據調查,台灣長者高達7成擔心自身健康狀況,這與醫界習慣以疾病為民眾貼上標籤有關,但長壽時代,高齡者應習慣「與慢性病共存」,但民眾看待自身健康情況的眼光,不能再用疾病思維來思考,即使罹患多項慢性病,積極控制無法達標時,吃幾顆藥也無妨,不代表自己很不健康。陳亮恭表示,高齡帶來典範轉移,臨床上應從「關心疾病轉向關心功能」,疾病控制目標不是治癒,而是避免失能、失智;醫院經營者則要從被動等待病人來就醫,轉為主動出擊,走入社區管理民眾健康,避免民眾走入醫院,並導入科技,協助民眾進行健康管理。據健保數據,長者一年就醫次數達30餘次,平均一人身上共四、五十種診斷。陳亮恭表示,運用科技將疾病檢測數據進行整合,轉化為風險評估,並以生成式人工智慧(AI)與民眾互動,才能提供精準健康,例如,整合民眾健檢抽血數據,加上穿戴式裝置數據,可即時通知民眾與主治醫師心肌梗塞發生風險,示警民眾就醫。陳亮恭表示,自己與團隊已申請國科會計畫補助,將整合民眾問診、文字病例、影像、聲音等,並傳輸至生成式AI與民眾互動,利用公衛模型精準預估風險,近期也將與聯合知識庫合作,利用累積數十年的文字基礎與專家意見,貢獻民眾,提供民眾精準健康建議,日後民眾只要詢問AI「今天早上可以喝咖啡嗎?」這個連醫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AI就能協助回應。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日本掀起「終活運動」 即起練習不留憾
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如何不留下遺憾?自日本掀起一股「終活運動」後,許多人開始檢視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希望不留下遺憾。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說,在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人開始意識到突來的意外,該如何為臨終做準備,於是興起了「終活」兩字。過去,日本也跟台灣一樣避諱討論死亡,甚至不喜歡提到「老」字,但隨著社會高齡化的發展,死亡、老化、疾病成了避不開的話題。吳貞瑩表示,終活不只為了做好生命走到最後階段的準備,更是為了活在當下,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終活筆記,好好書寫生命歷程,並規畫身後安排。聯合報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攜手製作「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內容一步步教導民眾理解死亡、安排死亡、實踐終活。書寫方式可以用「斷捨離」來比喻,人生最後要留下哪些東西,都要先一一寫下,避免子女整理遺物時傷心傷神,趁著健康時預先規畫,不讓後事造成家人困擾。吳貞瑩提到,手冊不僅是「終活」指導書,也類似生前遺囑,內容小從生活瑣事,大至預立醫療決定、安排葬禮等。宛如提前規畫告別式,寫下個人喜好、欲邀請的人、背景音樂播放、想放哪一張照片,鼓勵民眾在書寫的過程中,思考人生意義,也學會面對死亡。除了自己決定身後事,器官捐贈也是善終的一環,「器捐」能讓他人重生,亦是另一種生命教育。為逝去的親人決定器捐,對許多人來說相當艱難,簽下同意書的家人更會感到茫然、無力、自責。隨著世代觀念轉變,吳貞瑩呼籲,迎向生命終點前,好好告知家人最後的決定,人生代辦清單自己作主。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蔡宏斌:預立醫療決定不是賣身契
台灣擁有亞洲第一步善終專法「病人自主權利法」,不過不少民眾對於如何善終,仍存在疑慮。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說,許多民眾認為「簽預立醫療決定書等於簽賣身契」,但事實並非如此,民眾隨時均可更改預立醫療決定內容。蔡宏斌說,自己在醫學中心任職,每日都經歷生死無常,有時患者被送至急診時,已經昏迷無法自我表達,器捐病主中心鼓勵民眾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但許多醫療決策相關條文,專業性、複雜度均高,要民眾理解有其困難,病人時常要經過一次插管、拔管出院的親身經驗,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臨終醫療項目有哪些,並凝聚家族共識,作出決定。簽訂預立醫療決定書之前,民眾必須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過程,目前健保署給付住院病人免諮商費用。蔡宏斌表示,ACP過程中需有2位見證人,通常建議由二等親內的子女等親人陪同,但民眾也可由信任的朋友陪同並見證;ACP過程約一小時,過程中除醫師之外,還會有社工師、護理師等陪同。不過,要高齡者開口向子女說明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意願,並不容易。蔡宏斌說,時常長輩一開口,子女就會擔心是不祥預兆,正襟危坐談論善終,在台灣的文化中不容易執行,建議民眾可挑選家族旅遊、年夜飯等輕鬆場合提出善終議題討論,家人接受度應會提升。蔡宏斌強調,預立醫療決定書不是賣身契,且比起僅能用在醫院急診室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預立醫療決定書應用場景更廣,在長照機構等領域都能使用,且簽署項目也很自由,例如,民眾不僅能選擇是否插管,還能決定要嘗試三周、一個月,若失敗就放棄維生醫療,接受緩和醫療善終離世。「照顧臨終病人,身體、心靈都要兼顧。」蔡宏斌表示,經歷新冠疫情,臨床醫師更能體會,生命末期有許多不同樣貌,而對病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不留遺憾」,自己曾在照顧一位多重器官衰竭病人時,緊握對方雙手,並為其禱告,直到對方安然離世,此做法即是全人照顧理念的落實。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無電梯困家中 北市補助老公寓設電梯
台北市不少無電梯公寓,導致長者進出困難,被迫困在家中的案例屢見不鮮。台北市政府都更處更新工程科科長陳俊全在2024退休力論壇中表示,自民國95年,台北市就有增設電梯補助,如果傳統公寓位於一般地區,每座電梯補助金額以300萬為上限,可佔總工程經費50%或60%,若位於策略地區,每座電梯補助金額則以480萬為上限,最高可占補助總工程經費80%。目前台北市增設電梯補助申請資格為屋齡達20年以上傳統公寓,這棟公寓的所有權人也不能只有單人一位,且必須取得增設電梯相關建築許可,棟數至少一棟,為無電梯合法集合住宅,也不可是高級住宅。只要有管委會或所有住戶推出一位管理負責人,即可提出申請。陳俊全補充,根據相關規定,增設電梯補助額度以不超過核准總工程經費50%為原則,但如果為了配合增設電梯興建,需拆除法定空地上建物,且必須修繕、進行整體美化,補助經費就可以提升至總工程經費60%。在傳統、老舊公寓住戶考慮是否要增設電梯,也要留意一下有沒有足夠空間,若大門口非常靠近水溝,或大馬路,可能就不太適合。陳俊全表示,當確定空間條件可加裝電梯,接下來就要召集住戶共同討論,針對電梯加設位置、補助申請方式、費用分攤等事項進行討論,並達成共識,接著就要收取分攤費用、委任專業者。在委任專業者後,便可由委任專業者申請執照,此時,即可向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申請「電梯簡易補助」。在104年,台北市以流程簡化、免都更程序,搭配快速審查,鼓勵住在老舊建築物的市民提出「增設電梯補助」申請。不過,陳俊全直言,在推動過程中,常有一樓住戶因用不到電梯或需打掉部分牆壁而興趣缺缺,或因基地無增建空間等而困難重重。有時,一樓住戶以設車庫、陽台外推等方式占用空間,或者像電梯電費、管理費的分攤,也都容易造成住戶意見分歧。陳俊全表示,許多住在傳統、老舊公寓的年長者很需要坐電梯上下樓,希望民眾多提出申請,只要有足夠法定空間、有意願,便可諮詢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該處的協力服務團隊中,也有建築師可幫忙,期待民眾多加運用,年長者進出有電梯,行動也可以更方便、更自由。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山域嚮導阿布:熟齡登山得「停看聽」
登山是極佳的有氧運動,許多熟齡族群都喜愛徜徉在山林步道,吸收負離子及芬多精。資深專業山域嚮導阿布分享,日本已經將森林浴列為「預防性健康照護」的一環,能紓解壓力、增強免疫力。熟齡輕旅行正夯,尤其是登山行程,在負重行進的過程中,可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阿布提到,許多人認為爬山對老年人來說太危險,但他曾協助許多6、70歲的長輩登上玉山,甚至挑戰海外的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瑞士馬特洪峰,圓了一生的夢想。年齡並不是登山的阻礙,但是要遵守「停看聽」原則,詳細評估安全狀況,千萬別說走就走。阿布分享,登山守則第一條「停」,務必先了解自己的身體,除了控制慢性疾病,也要請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並針對個人狀況給予適當藥物預防高山症。再來,要「看」清楚登山路線的詳細資訊,並進行環境風險評估。登山前要慎選合法業者,過程中要「聽」從專業指導,維護自身安全,降低意外發生。除了「停看聽」原則,熟齡爬山還要訓練心肺耐力、核心肌群,讓雙腿有足夠的肌耐力,幫助走得更久更遠。阿布提到,全身最大的新陳代謝組織是肌肉,尤其下半身占整體肌肉量60至70%,老化先從下半身開始,如果什麼都不做,肌肉量只會愈來愈少,增加罹患肌少症、衰弱症的風險。鍛鍊下半身肌肉的好處多,包括預防骨質疏鬆、消除脂肪、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腦部退化等。日常可透過弓步蹲與深蹲鍛鍊各大肌群,練好腿力也能減緩關節負擔,穩定行走「防跌」。阿布強調,肌肉的增長不受年齡限制,不論幾歲都要動起來;若平常沒有登山習慣,良好體能是戶外活動的基礎,先從郊山等級開始,勿越級打怪。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失智絕對能預防 最佳健腦法靠「玩遊戲」
40歲之後,身體的肌肉開始流失,並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速,中高齡長者最怕「肌少症」,如果走路遲緩、握力不足,容易增加跌倒風險。聯合報系「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在現場設置肌力大挑戰攤位,利用白蘿蔔進行肌力測試,排隊人潮眾多,挑戰30秒內完成20個手臂拱舉。在體適能老師見證下,只要完成「舉蘿蔔」,就可直接帶回家;不少長輩以為任務簡單,沒想到做起來相當吃力。這狀況跟日常提不動菜籃或購物袋一樣,民眾在家也可以自我觀察,是否有行走不穩、打不開瓶罐、坐臥站起來需要用手支撐等情形,注意肌力下降警訊。參與者也樂於體驗失智健腦遊戲,從簡單的國字辨識、彩色方塊,進行認知訓練及刺激大腦循環。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利用圖卡分類,兼具益智、訓練記憶力的功能,教民眾評估是不是有失智症的前兆,並提供失智症疾病識能,打破大眾對於非正常老化的迷思與歧視。全齡樂遊藝站主任林志倫表示,預防失智不僅是口號,民眾要力行「多動腦」,藉由健康促進、認知訓練延緩大腦退化。最好的方式就是「玩遊戲」,融合注意力、記憶、數學、語言等多元面相,可以幫助高年級生健腦,避免失智或是延緩認知衰退的進程。現場還有的生活、保養攤位,老年人的養生保健首重蛋白質加膳食纖維;優質蛋白質能預防肌少症、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從長輩「進食」的狀況也能觀察是否有牙口不好、咀嚼功能變差的問題,及早透過口腔訓練來改善吞嚥障礙。現場展攤還包含理財、善終諮詢等主題,只要玩些小遊戲或拍照上網打卡,就可以拿到精美小禮物,民眾大呼樂齡的議題可以這麼有趣。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如何投資不虧錢? RFA給你滿滿理財力
「我以前都沒有概念,只聽理專推薦,結果虧了一大筆錢…」在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中「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所設的RFA退休理財諮詢顧問攤位,65歲劉小姐在諮詢服務後表示,經過RFA退休理財諮詢顧問說明,她對於退休理財規畫終於有了些概念,之後面對眾多紛雜資訊或理專推銷,較能了解做決定時該如何評估。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秘書長姜漢中觀察到,在現場,不少參與論壇的XYZ世代來預約諮詢,多數希望讓自己的退休金持續增加,所以詢問方向以投資、理財產品規劃為主,但也有少數民眾詢問有關清償債務、債務管理議題,而這部分相對比較複雜、敏感,因此顧問也花了不少時間釐清、給予中肯建議。理財觀念要正確,退休金才不會愈虧愈多姜漢中建議,想做好退休理財規劃,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才不會越虧越多、退休金不增反減。此外,退休理財規劃也要趁早開始,並採用「定期定額」,當採用定期定額方式進行投資,才不會因追高殺低而造成財產縮水,投入成本也才會下降,當市場趨勢逐步上揚,便可以順勢分享、參與市場獲利。在博覽會現場,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與雙和醫院也一同設置「善終三法大挑戰」攤位,雙和醫院沈社工指出,不少民眾分享說,過去雖然聽過「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預立醫療決定書」等,但因為行程太滿、太忙,都沒時間好好了解,也沒時間靜下心來簽署意願書,來參加這次活動,剛好有機會完成這樣的心願,感覺非常值得。現場民眾熱情參與,收穫滿滿「有不少高齡長者對找工作很有興趣!」在北基宜花金馬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所設的「高年級職務再造設計」攤位,該中心業務輔導員李小姐分享上述觀察。55歲李小姐為參與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學員,在大學任教的她認為,透過參與論壇、博覽會,可以觀察到最新的樂活趨勢,在教學時,也可以有更多靈感、素材,她本身也有許多成長、收穫。
-
2024-11-09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不如打點滴?徐昊平:長輩克服質疑打電競
玩電動不再是年輕人專利,弘道老人基金會舉辦長者電競比賽,並培訓年齡平均逾60、合計逾千歲的「不老戰隊」。基金會高齡友善推廣組長徐昊平說,雖曾遭遇各界「打電競不如打點滴」的質疑,但參與電競戰隊的長輩都是動了真格,有長輩雖說志在參加,實際上以贏得比賽為目標練習,從下午6時練習到凌晨2時,工作人員致電提醒才下線休息。聯合報系今天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徐昊平提到,弘道老人基金會3年前不畏疫情威脅,舉辦首場不老電競賽事,從67位報名長者中,挑出28位不老電競選手,外界人士聞訊,提出各種質疑,有年輕電競選手說「老人反應慢,不想跟他們打」,還有人認為比起打電競,高齡者還不入去打點滴,可見社會對長者學習新事物,仍不友善。「許多長輩玩得比年輕人瘋狂。」徐昊平表示,一位66歲女士報名電競比賽時,連電腦如何開機都不會,激起學習慾望後,不僅追著教練學習,還要求女兒「課後輔導」,女兒則考量母親視力不佳,改造鍵盤、放大電競常用按鈕,順利完賽後,該名女士還重新考上機車駕照,加入不老騎士團,完成環島夢想。另一名高齡女士之所以報名電競,源自於與兒子的一次爭吵。徐昊平表示,該名女士某日煮完飯菜,呼喚兒子出來吃飯,對方卻說還在打電競,女士盛怒之下與兒子大吵一架,關係撕裂一直無法修補,為了給兒子驚喜,她報名電競比賽,成為不老電競選手,與兒子關係和好,兒子還傳授她電競秘訣,並贈送電競滑鼠。不老電競比賽結束後,許多參賽者持續熱衷於電競領域。徐昊平分享,一位大哥在比賽結束後,不但曾赴南韓電競學校交流,還自發性架設網站、組成社群,邀請55歲以上民眾參加時下流行的「英雄聯盟(LOL)」賽事,目前已有57人加入,這些高齡者在練習電競之餘,還會利用線上語音軟體關心近況,話題從健康、旅遊到理財。徐昊平表示,從舉辦電競賽事、訓練過程可見,長輩也可以認真好學、積極向上,不少參賽者在輸掉比賽後,更燃起滿腔熱血,積極練習希望突破;透過電競賽事,也能開啟世代對話,並讓長輩開拓視野、結交朋友,增強社會連結。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IKEA李佳潔:每家公司都該有高年級實習生
台灣高齡化、少子化嚴重,正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勞動力拉警報。企業該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中高齡族群在職場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專業知識、人生歷練等優勢,XYZ三代同堂,青銀共融可彼此學習成長。聯合報系「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今天舉行,李佳潔以「人生3.0,我們是最驕傲的高年級實習生」進行主題演講,她表示,集團內部早於2018年即觀察到中高齡就業的趨勢及需求,新冠疫情解封後,大環境缺工情況更嚴重,尤其是餐飲業、服務業、零售業、觀光業等,中高齡再就業能解決部分問題,包括補足人力、培育更多年輕人加入,避免人才斷層窘境。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推動高齡持續就業,企業僱用70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高齡勞動參與率達到25.7%,台灣老年人口勞參率卻不到10%。李佳潔認為,日本透過政策提高老年人就業,台灣的企業主也應該以「平等、多元、包容」精神打造職場友善,擁抱不同世代的族群。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看,中高齡族群對企業來說,是很大的人才機會點,且是不可小覷的勞動力來源。返回職場貢獻他們的技能及經驗,不僅能為企業缺工潮注入新活水,也能讓中高齡族群重新到工作意義、人生價值,開啟人生3.0,找到退休後的重新定位。長輩回到職場可能回到不一樣的位置,真的是「高年級實習生」,但有些人並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是希望維持社會連結,增加生活滿足感。李佳潔強調,企業要進行「職務再設計」協助他們因應職場的變化,盤點適合的工作內容,簡化工作步驟、流程調整,讓中高齡就業者更容易上手。「年齡不代表一切,持續學習的心態非常重要」,李佳潔鼓勵大眾,退休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應該及早立定「以終為始」的人生道路,找到值得投入完成的目標,活出自在快樂的第三人生;長輩把自己照顧好,就是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高愛倫:做人討喜就是最好的財富
台灣45歲以上中高齡女性逾500萬人,未婚、離婚、喪偶者占比高達4成。71歲資深媒體人高愛倫今年再婚,她表示,年輕的愛情追求浪漫,但「熟齡婚姻摔不起」,自己認識先生不久,就要求對方交出戶口名簿、銀行存摺,用意是確認對方身家清白、經濟無虞。高愛倫今天在聯合報系舉辦的「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分享再婚歷程。她說,自己與先生交往17年,於今年5月6日再婚的主要原因,是基於財務方面的實際考量,「年紀大了總要有些安全措施」,年輕時嚮往瓊瑤小說,對愛情有些迷思,但熟齡之後婚姻摔不起,「有了年紀的婚姻要直白,我不騙人,也要確保對方沒騙我。」高愛倫說,年輕人的婚姻是荷爾蒙一來,天雷勾動地火,即使兩人都是「空手到」也沒問題,熟齡者則必須留意對方背景、生活圈、價值觀是否可讓自己輕易融入;自己與先生是因緣際會認識,對方應朋友交代,到自己家中打招呼,雙方對話不過10多分鐘,但留下聯繫方式,先生作息穩定,自己則時常晚歸,戀愛初期常會留話讓先生先睡,「愛情就是這樣,你會感應到他在等你。」許多民眾中年以後婚姻不快樂,高愛倫建議,「不快樂就走人」,但走之前要看清楚自身條件,能否克服現實生活面臨的問題,且有時婚姻不快樂不是因為對方,而是由自己造成,建議熟齡者先想想不快樂的源頭是不是自己,並盡量規畫、調適自己的生活。「做人討喜就是最好的財富。」高愛倫說,許多社會論調認為不要討好別人、要愛自己,但自己愛拍馬屁,也常以別人的需要為優先考量,因此常應朋友邀約,四處遊山玩水、吃喝玩樂,還陪朋友去過高級精品貴賓室,對方甚至提出要送她要價3萬塊的鞋子,「由此可見,討好別人不見得就是不愛自己,愛別人也能讓自己快樂。」高愛倫表示,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熟齡後許多花費集中在醫療照護,自己與先生身體健康,沒有太多疾病,加上先生是軍人退伍,以為國家政府會照顧下半生,因此沒有購買保險,近期在台北一家醫學中心開刀處理骨刺問題,七天之內竟花費超過10萬自費費用,醫療費用自費比率高,這是一大警訊,終身保險必須深思,建議民眾從年輕時就開始準備。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中信蔡安棋:「一百法則」配置退休金
「退休後的花費,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在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中,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指出,曾遇到企業主,雖然高齡一百歲,仍想繼續掌握企業營運狀況。進入人生下半場,多數人可能面臨通膨降低購買力、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市場狀況波動劇烈、重大事件影響資產起伏等風險,或受到詐騙、不善管理、失智、失能等事件,皆可能對退休金規劃造成重大衝擊。蔡安棋解釋,民眾常仰賴的退休金來源包括定存利息、租金收入、股利收入與債券收入等,但這些很可能成為「退休金NG來源」,主要原因在於存款利息利率不一定可以抵抗通膨,以租金收入來說,管理與賦稅成本也容易逐年增加,在股利收入上,因企業各年度股利政策變動,股利收入也會起伏不定,而債券存續年期也不一定能支付退休永續金流,因此,一定要妥善規劃,避免後顧之憂。退休規劃應留意通膨怪獸,確保退休無虞!此外,蔡安棋也提醒,一般人以為退休時,一個月只要準備兩、三萬元即足夠,不過,根據主計處公布之家戶支出統計,若退休後要樂活生活,再考量10年通膨影響,一個月退休金至少要9.2萬至14.5萬元,即退休20年至少要準備3048萬元,且往後還有醫療、照顧費用、外籍看護費用等,而通膨怪獸更可能進一步侵蝕退休金準備,因此在財務規劃上,更要思考周全,並慎選專業團隊、適合策略。蔡安棋建議,在退休財務規畫上,可以用「一百法則」進行檢視、思考,也就是說,如果55歲退休,積極資產配置比率可達45%,若70歲退休,積極資產配置則須控制在30%,隨著年齡增加,風險性資產的比率也要調降。若是「必要」基本生活開銷、基本醫療,可用定存、還本險等進行規劃,若希望退休可以找找朋友喝咖啡、聊是非,或參加小型家族旅遊,可依這些「需要」選擇平衡型基金、債券等,若是有夢想「想要」實踐,則可考慮運用股票型基金積極參與市場,以成就人生夢想。老後醫療照顧,也要做好風險轉嫁或自留規劃「退休規劃、準備上,除了生活花費,也要留意醫療支出問題!」蔡安棋也建議,進行退休規劃,一定要進行醫療風險的轉嫁,這可區分為「頻繁」、「長期」與「大額」三方向,若是頻繁醫療需求,可優先考慮實支實付、意外實支型產品,以支付頻繁小額醫療支出。對於長期醫療需求,則要靠失能險補足這道缺口,若是大額醫療需求,像遭遇重大傷病、特定傷病、癌症等,建議「保大不保小」,像癌症險等,就可以納入考慮。此外,針對醫療風險,建議準備至少四百八十萬元準備金,且一定要專款專用,未來才比較有保障。選擇適合工具、產品,財務管理更有智慧蔡安棋也建議,中國信託銀行近來推出「保障管家」服務,可幫助該行客戶於網上迅速檢視自己的保單狀況,從保障健檢分析、所購買的保單品項與理賠、給付範圍查詢等,由於保單資訊可自動匯入,因此更可迅速掌握資訊,所有資訊也是一目瞭然。為了避免退休後遭詐騙、資金遭挪用,財富保全的規劃,也是重點。蔡安棋提醒,「退休安養信託的規劃、專款專用」都要納入考量,透過預簽型退休安養信託,可幫助建構退休防護網。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顧好自己,再顧家人」,優先確認退休金流充足、永續與否,退休金要專款專用,並用於自己的退休生活;若有想照顧的人,可運用規畫分年贈與、預立遺囑或「傳承信託」等,依自己的意願、規劃,將資產傳承給所愛之人。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勞退教母王儷玲:存退休金永不嫌遲
超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如果65歲退休,還有將近20年餘命;退休後,應該不用再為經濟勞累,但你準備好老後的財務規劃了嗎?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平均預期退休金為1,403萬元,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指出,仍有超過6成民眾沒進行退休理財投資。受到通膨與勞保年改影響,2024年需要準備的退休金,比2020年多了300萬,主要是因為長壽風險、通膨與勞保年改的影響。王儷玲說,退休金的數字增加了,但民眾退休計畫起步太晚,也忽略年金、醫療與長照保險、安養信託的需求,實際能安心退休、存到理想退休金額的達成率並不理想。「退休金真的不夠!」王儷玲分享,超齡社會來了,民眾的退休財務絕對不能靠政府。以目前的勞保年金再加上自提的勞退,推估退休後大概月領2,5000元左右,但遇上通膨怪獸與其他風險,勞保年金要再打8折,屆時可能領不到2萬,難以應付台灣的平均生活支出。檢視「聯合報退休力大調查」,全民的退休能力連續4年不及格,王儷玲觀察,民眾對於退休規劃的準備,常犯下列四大迷思:1.太晚開始儲蓄或太早退休2.無法落實長期投資,準備成本太高3.退休投資太保守,選錯投資工具4.沒有及早進行保險及信託保障規劃過去退休金大調查,發現民眾太晚開始存退休金,平均43.5歲才開始存,除了起步太晚,觀念也錯誤,只做短期投資,且買錯投資工具。王儷玲強調,退休金的投資方式一般投資理財大不同,一定要掌握「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穩健原則,才能發揮複利效果。考慮長壽風險,王儷玲提醒,退休每月最好準備3至4萬元,退休期間要以23至25年計算,換算下來,40歲前應該開始存退休金。要有足夠的退休金,依照每年只提領其中的4%資金當成生活費的「4%法則」,每人需要準備至少800至1200萬退休金,未來有一半要靠自己準備,所以至少需存500至600萬元。王儷玲呼籲,目前勞保基金、退撫基金仍有嚴重財務危機,再加上未來高齡會遇到的失智、醫療照護等問題,民眾存退休金要從改變觀念開始,善用投資、信託與保險保障商品彌補退休後年金、醫療與長照保障缺口。在退休準備上,要展現更積極的態度,用對方式累積個人退休金。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論壇/ 聯合報社長游美月:準備退休力必須加把勁
不到2個月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根據超過5千人填答的「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分析國人退休準備程度,平均分數為57.5分,不僅「不及格」,更是近4年最低。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面對人口結構變遷,除個人、家庭應做好準備,政府在社會安全方面,也應加大力度,「推動退休力必須加把勁」。聯合報系今天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游美月與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資深媒體人高愛倫、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高齡友善推廣組組長徐昊平、資深山域嚮導老師阿布、IKEA宜家家居台灣人才與文化部總監李佳潔與會分享,並邀來The Brass 銅管重奏團演出「寫給退休練習生的重奏曲」,由台灣經典名曲夜來香、流浪到淡水等歌曲,重新編曲而成。博覽會上公布民眾街訪內容,針對退休年齡,年輕的Z世代代表說「現在就想退休」,嬰兒潮世代代表則認為應該「退而不休」;至於幾歲才算老,有剛退休的民眾認為有病痛就是老了,也有72歲的教師認為,只要保持學習能力,永遠都不會變老,而民眾普遍認為,退休生活健康、理財是最重要部分,其次則是要有心愛的家人相伴。游美月表示,自己是嬰兒潮世代,但不認為自己「老了」,深知「生活要愈來愈用力,才會愈來愈有趣」;因應台灣社會進入老年化趨勢,聯合報2020年起推動退休力指標調查,期盼各界關注退休準備議題,如今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不僅社會、個人需要做出調適與改變,政府在政策執行、社會安全方面也應加大力度,社福機構也應積極投入,幫助民眾與家庭。聯合報今日頭版刊登退休力測驗結果,指標共有財務、健康、活躍好學、自在獨立、社會連結5大面向。游美月帶領現場民眾讀報,她表示,民眾自我評分不及格,代表台灣的退休力還必須加把勁,身處史上最長壽的時代,各世代應共同面對,增強退休力,營造有能力、餘裕的退休環境,才能共同享有美好快樂的生活與日子,聯合報將與專家合作,持續提供民眾諮詢管道,做國人最好的後盾。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公布 來看奧運金牌得主李洋得幾分
根據聯合報最新公布2024年退休力大調查,全民平均分數五十七點五分,創四年新低。即進入超高齡社會,及早安排老後生活是所有人的功課,選擇在29歲從羽球選手身分急流勇退的李洋,今年填寫「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得到高分84分,退休代表動物是「王者獅子」,李洋非常謙虛的表示:好好學習生活,是目前最重要的功課。聯合報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每年舉行退休力大調查,去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寫「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平均退休準備分數為五十七點五分,為近四年最低;「2024退休力論壇」今天同步登場,今年主題是「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攜手各世代共同尋找創新和實用的終老解決方案。選擇在29歲從羽球選手身分急流勇退的李洋,頂著奧運雙金光環轉入教職,他認為主要差別是生活角色的改變,「以往身為選手都是在學習如何在場上贏過對手把自己準備好,現在成為老師為人師表,需要照顧好一個團隊,這方面的知識學識都還有待我努力學習。」過去生活多是訓練和比賽,李洋轉換身分後,有更多時間獨處,「好好學習生活」成為選手退役後的課題,不過身為羽球界有名的「自律」選手代表,李洋表示現在還是在身體能動的情況下,會做一些訓練,想保持好體態。「我認為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能夠自給自足,悠然自得就很棒了。」李洋說。●更多2024退休力大調查相關報導2024退休力大調查/平均退休準備分數4年最低 「延遲轉大人」成世代課題2024退休力大調查/老人不老!高齡者健康得分優:65歲不再是人生分界70歲老頑童張博安完成400馬 再戰足球、游泳、龍舟繼續「玩」出精采人生「我想跳到不能動為止!」 宋小琴愛上日本舞踊 從習舞學生變社大老師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老人不老!高齡者健康得分優:65歲不再是人生分界
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六十五歲以上,但六十五歲真的就老了嗎?發表於「Research Square」期刊的研究顯示,「60+」的嬰兒潮世代因生活與醫療條件改善,平均比過去「年輕」十歲,人類益發年輕,「延遲轉大人」,應重新建立對老的定義。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比爾德(John Beard),蒐集英格蘭近一萬五千名逾六十歲以上者資料,針對步行速度、握力、平衡感、記憶力進行分析,發現與前幾代人相比,如今七十歲的身心狀況更加年輕,一九五○年出生者於六十八歲的健康狀況,與一九四○年出生者的六十二歲一樣,「或許七十歲應成為新的六十歲。」幾歲才算老人 門檻向上移動不只身體變年輕,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研究團隊,針對一萬四千人詢問,「哪個年齡是老人?」,一九一一年出生者於六十五歲時,回答七十一歲;一九五六年出生者,六十五歲時卻回答七十四歲,如今被視為老人的年齡有延後趨勢。聯合報退休力大調查也有類似的發現,高齡者在「健康」得分優於其他族群,覺得健康狀況「很好」比率隨年齡增加,七十五歲以上有二成五,四十歲到四十九歲僅百分之八點五五;高齡者也願意投資健康行為,每三年健檢比率以六十五至六十九歲最高,逾八成,其中男性為七成七,高於女性的六成九。每周運動五次且每次卅分鐘以上,也是七十五歲以上最高,達五成五,年齡愈輕,沒有運動習慣比率愈高。天天五蔬果以六十五到六十九歲最為力行,達五成五;攝取堅果比率與年齡成正比,未滿卅歲僅二成,六十五歲以上逾 六成五。選擇全穀類食品為主食也以七十五歲以上最高,達五成四,其餘年齡層皆未達半數。動腦、閱讀有助避免失智,保持閱讀習慣也以七十五歲以上最高,超過八成。臨床醫學治療 年齡只是數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 目前退休年齡六十五歲,最早於一八八○年由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提出,一開始是福利保障的概念,但被沿用為「老人」的定義,其實許多西方國家已不再以年齡訂下限制,例如在美國,若因年齡被要求退休,被視為歧視。年齡只是數字,即使是臨床醫學提供治療,多以健康狀態或功能分類,並非年齡。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認為,現在六十五歲長者跟以前大不相同。「老」的門檻已經向上移動,若要評斷什麼是老,身體衰弱可視為評斷的標準。很多長輩上健身房練深蹲、舉重,根本不需要博愛座,體力甚至比久坐的上班族還好。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也表示,目前六十五歲就能申請敬老卡,有人領到卡感覺是被「認證」的老人,心下不喜,但也有人很開心,可以享有各種優惠,到處遊山玩水。六十五歲不是人生的分歧點,老人更不應該被視為「負債」。年輕就要運動 預防老化利器張淑卿以前總統馬英九橫渡日月潭為例,他今年第十一次參加萬人泳渡,由於已經七十四歲「高齡」,被限制是「最後一游」,但是馬前總統很享受這項活動,也在時間內游完了,體能狀態無虞,甚至比年輕人還好,「沒有人會認為馬英九老吧?」陳亮恭指出,同樣的年齡,體能和健康狀況不同,研究發現,老化程度較慢,除了老天爺給的好基因,就是平時維持運動習慣。詹鼎正提醒,運動是預防老化不二法門,年輕時就要規律運動,有助於「保老本」,不要用年齡來斷定老年,不管幾歲都要有一顆學習的心,就能「老人不老」。表三/六種動物男女 比一比表四/2024退休力關鍵數字
-
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平均退休準備分數4年最低 「延遲轉大人」成世代課題
全球已有四十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超高齡社會,不到二個月後,台灣即將新增為其中一員。高齡人生成為日常,聯合報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每年同步舉行退休力大調查,去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寫「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平均退休準備分數為五十七點五分,為近四年最低。平均餘命延長,讓每個世代都「延遲轉大人」,同樣是廿五歲,嬰兒潮世代已結婚生子,Z世代卻正準備出社會工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年未四十即視茫髮蒼,如今六十五歲是法律定義的老人,但許多人依然活力健康,人生歲月悠長,即將開啟新的篇章。專家:長壽時代 迎老找解方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現在是人類歷史上最長壽的時代,年齡只是數字,高齡不等於衰老,醫學與公衛進步,超高齡社會也就表示集體長壽,過去從未有過,大家一起「延遲轉大人」,各世代共同面對,一起尋找面對「老」的解方。資深媒體人高愛倫則說,人生只有退場,沒有退休,即使從職場退休,也不代表退出工作和人際關係。延遲轉大人,儲備退休力不可或缺,「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於二○二一年推出後,逾三萬人登入會員並填寫評量,了解自己退休準備的優勢與不足。但根據近四年統計,填答者退休準備平均分數始終未及六十分,分數最高是二○二二年的五十九點三分,今年五十七點五分為最低。健康和社會連結 分數都偏低退休力指標以六種動物代表不同的退休準備樣態,分數最高的「王者獅子」準備最充分,占二成五;分數次高和第三高的「翩翩蝴蝶」占一成七、「暖男水豚」有一成四;「好奇海豚」、「慢慢樹獺」和「做自己貓熊」的平均分數皆不及六十分,總共占了四成四。退休準備指標評估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調查顯示,健康和社會連結分數偏低,今年僅五十三點八分和五十點九分;若以性別分析,女性在健康和社會連結、自在獨立表現較優,男性則在財務和活躍好學超越女性。 退休後願續工作 比率再創高「退休之後,有沒有打算繼續工作?」回答繼續工作比率再創新高,接近四成八,以卅歲到四十九歲社會中堅比率最高,打算繼續工作者超過半數。財務壓力很可能是退休後不放棄工作的原因之一,調查發現,知道可領多少退休金但覺得不夠者,高達六成五,覺得足夠者不到二成。政大教授、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分析,通貨膨脹是許多退休族群必須思考的問題,若以通脹率每年百分之二點五至三,退休金在未來卅年將需增加至一點五倍以上,且退休後資產增值潛力下降,若想維持相同購買力,意味現階段儲蓄和投資策略必須調整,提早進行財務規畫至關重要。退休力論壇今登場 專家解惑為攜手各世代共同尋找創新和實用的終老解決方案,「二○二四退休力論壇」11月9日登場,今年主題是「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論壇講者包王儷玲、陳亮恭、高愛倫等,博覽會現場還有退休理財規畫顧問群,一對一解盤理財狀況、肌力大挑戰、二度就業與善終諮詢等。去年隨論壇發行的「以防萬一手冊─財務筆記本」大受歡迎,今年持續分享聯合報獨家製作「以防萬一手冊-終活筆記本」,幫助留下屬於自己的善終決定。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表一】連續4年退休力分數:創新低【表二】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做自己貓熊最少【延伸閱讀】.2024退休力大調查/老人不老!高齡者健康得分優:65歲不再是人生分界.70歲老頑童張博安完成400馬 再戰足球、游泳、龍舟繼續「玩」出精采人生.「我想跳到不能動為止!」 宋小琴愛上日本舞踊 從習舞學生變社大老師
-
2024-11-05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為生命畫下優雅句點 90歲爺爺提前規畫「善終」
每當天災人禍來襲,我們不禁思考,生命的終點究竟該如何準備?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副執行長柯彤文指出,花蓮大地震後,有位90歲的爺爺撥打至器捐病主中心,詢問如何預立醫療決定書,他表示「經歷這麼多天災,希望先做好準備,不讓家人為我煩惱。」道出許多人面對生命終點的心聲。柯彤文強調,「善終不是一瞬間的選擇,而是需要持續溝通與共識的結果。」許多長者其實對於死亡並不避諱,反而是子女不願面對、不敢討論,「善終,不僅是病人的選擇,更是所有人都該面對的共同課題。」善終不只是個人的選擇「善終絕不是一個人的事。」柯彤文指出,現在很多專家提到「關係自主」,也表示著病人的決定,與醫療團隊、照顧者、親朋好友息息相關,善終更需要多方的理解與支持。「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行,更強調了個人對於生命終點的自主決策。「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正是一個媒介,讓人們在預立醫療決定時,能夠透過書寫,與親友、醫療團隊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和交流。這本淺白的手冊,不僅讓病人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意願,也讓相關的人士有機會參與,並理解病人的選擇。生命指南審視終老規畫終活筆記本就像是一份生命指南,幫助使用者在安靜的時刻,仔細思考並記錄自己對未來的期許與安排。分「預見未來的自己」、「我的醫療情報」、「認識善終」、「寫遺囑」及「安排告別式」等章節,每一章節都從不同的角度引導使用者審視自己的生命規畫。柯彤文指出,這本筆記本在編寫過程中,特別強調淺顯易懂,將法律條文轉化為日常語言,讓每個使用者都能輕鬆理解並運用。「筆記本不僅幫助使用者釐清思緒,更促進家人開誠布公對話,減少未來可能的爭端與內疚。」使用者藉由與家人的討論,進而面對生命的終點,讓過程不再沉重,而是充滿愛與理解。「善終,不是自己好死就好,而是要讓身邊的親人,也能夠平靜接受這一切。」柯彤文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善終的深刻理解。透過「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每個人都能在最自然、坦然的方式下,為自己的生命畫下完美的句點,不僅能夠記錄下對未來的期待,更能透過它與家人展開溝通,學習如何面對與安排生命的終點,讓生命的最後一程,充滿理解與愛。聯合報將於11月9日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主題為「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論壇將邀請各界專家分享理財規畫、人生3.0的高年級實習生故事,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樂活大叔施昇輝,將在論壇中分別分享「為自己許下一個善終的願望」及「告別難,善終更難」,介紹如何好死終老,並贈送「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幫助參與者在面對終活,有更充足的準備。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日期:11月9日(六)上午10時至下午4時30分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報名:02-8692-5588轉5616或5871udn售票網購票連結
-
2024-10-30 退休力.理財準備
2024退休力論壇/退休醫療照顧費該準備多少?專家提醒需納入10年通膨影響
根據中國信託銀行發布的「2024台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顯示,5成民眾認為退休後每個月僅有3萬元以下的現金可供生活使用;不過,據主計處2023年最新家戶收支調查資料則顯示,因通膨影響,每個月家戶支出中位數已上調增加1萬至7萬元。計算醫療照護費 需納10年通膨影響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分析,在計算退休後的醫療、照顧費用之時,若將10年通膨影響納入考量,並以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族群每年平均醫療支出約58,600元為基礎,加上外籍看護費用每月約3萬元,20年累積下來,約需要3,048萬元,比去年試算金額2,808萬元足足增加240萬元。蔡安棋指出,若要準備足夠退休金,建議先定錨、釐清退休目標中的「必要、需要與想要」,以「必要」退休生活開支來說,建議用定存或還本險打造「穩定、永續金流」;對於所「需要」的育樂或健康保健,建議以平衡型基金、投資型保單或固定收益型工具等提升金流效率。退休後「想要」實踐的目標,則可以藉由股票型標的積極參與市場。蔡安棋建議,民眾可以參考「100法則」適當地規畫資產配置,100法則是指用100減去一個人的實際年齡作為風險性資產的比重,也提醒隨著年紀增加,應定期檢視、降低風險性資產比重。確保退休醫療保障 至少準備480萬元「年紀愈大,選擇愈少,建議醫療保障,要及早檢視。」蔡安棋表示,在退休前,可先透過「實支實付險」轉嫁小額、頻繁醫療支出;接著是「保大不保小」,可投保失能險、癌症險,以避免罹病、失能導致經濟中斷。退休後,若醫療保障不足,則建議民眾需至少準備約480萬元的醫療照顧費用,以支應不健康餘命下的外籍看護、生活基本開銷,計算方式為每月4萬元,以10年為準備的基礎,甚至可設置醫療專戶,確保以專款專用方式支付往後醫療開銷、照顧需求。樂齡族常憂慮「不知道財產要先給還是後給好?」「要如何公平分配財富,才能維持家庭和諧?」蔡安棋建議,要先顧好自己,再顧家人。對於老後照顧,要先確保自己的退休金流是否充足、永續,可以藉由「安養信託」,防止他人覬覦、挪用自身財產,確保退休金專款專用於自己的退休生活;若有想照顧的人,則可考慮規畫分年贈與、預立遺囑或「傳承信託」,依照自己的想法,把資產傳給珍愛的人。蔡安棋強調,無論如何選擇,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各項策略的特點,必須慎選專業團隊規畫、執行,較有保障。以中信銀團隊為例,在專業上常持續精進,並匯集各界專家,結合金控與外部資源,提供全方位理財服務,即使面對跨域、跨國籍、跨代傳承問題,也能提供專業協助,讓樂齡族群減少後顧之憂,更能享受、選擇自己所愛生活。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9 退休力.課程
退休力/69歲挑戰古道 身心都療癒
細雨如絲般灑落,為淡蘭古道南路增添幾分神秘與詩意,聯合報舉辦「古道走讀系列」第一堂課就此展開,學員們無懼潮濕地面,毅然向山林深處邁進。多次參加課程的65歲Annie提到,「阿布老師對安全的重視,讓我們在旅程中很安心。」他總是細心提醒該注意之處,悉心照顧,讓她能專注欣賞沿途美景,並學習到關於植物和古道的知識。69歲的修先生初探淡蘭古道,這片原始森林與古老步道令他感觸頗深。「原以為是一趟輕鬆的步道旅行,可以慢慢欣賞風景,沒想到整個行程卻充滿挑戰與驚喜。」因為資深山域嚮導阿布老師對古道歷史的生動講解,讓他在每一步的探索中,彷彿觸摸到過往的時光。「阿布老師講述這條古道,在清代如何成為茶商往來的重要通道,讓我重新認識了台灣深厚的文化底蘊。」對許多退休族群來說,參加聯合報推出退休5力課程「古道走讀系列─時光散策輕旅行」,不僅是為了運動健身,更是一種心靈上的療癒。資深登山愛好者張小姐表示,「其實這些古道難度不是特別高,但跟著阿布老師走古道,多了許多新發現,所以走得很開心。」她強調,退休後參與戶外活動,不僅能保持身體健康,讓心態保持年輕,更能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阿布老師的引領下,學員們走進淡蘭古道的歷史長河,他感性地說,「我希望接下來的課程,能讓更多人認識台灣,認識這片土地的故事。讓大家不僅僅是來健行,還能帶著對這片土地的敬意去探索,去感受它的美。」退休5力課程「古道走讀系列─時光散策輕旅行」日期:11月04日(一) XO級紙寮坑古道(汐止)11月11日(一)淡蘭古道中路-北勢溪+灣潭古道(雙溪)11月18日(一)更寮古道-土庫岳(深坑)12月09日(一)出關古道-樟之細路系列(苗栗)時間:上午7時至下午4時或5時洽詢:02-8692-5588 轉5869
-
2024-10-28 退休力.社會連結
2024退休力論壇/熟男熟女二度婚戀 高愛倫:開誠布公最重要
「因為寂寞得太久,熟男熟女情開二度,可能比你想像得更義無反顧、更激烈。」銀色髮絲亮麗的作家高愛倫不怕再愛一次,但也選擇理性地相信愛情,她呼籲,中高齡二次婚戀一定要彼此開誠布公,具體聊期待與條件,甚至透過設定意定監護都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媒體影劇人出身的高愛倫,擔任過民生報總監、大成報總編輯、星報總編輯,被稱為最受藝人信賴的媒體人,她不僅是金曲獎作詞入圍人,近年更以作者身分出版許多書籍,談人生、談憂鬱,更談愛情。在聯合報11月9日舉辦的「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高愛倫將以「再上一堂愛情必修課」為題,分享中高齡婚戀的勇敢與慎重。在台灣,45歲以上中高齡女性超過500萬人,其中未婚、離婚、喪偶者占了四成,令人驚訝的是,據資料顯示,這些女性持續保持單身的意願很高,顯示在台灣要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時刻,超單身成為許多人的實況。見面第三次 就要身分驗證今年71歲的高愛倫逆勢而行,她剛剛完成了婚姻登記手續,外號「185」的丈夫吳定南成為體貼溫柔的大山。她說,見面第三次,「185」就帶她見家人,她也坦率地問他要身分證驗明正身,問經濟狀況,雙方都以誠示人。「我的運氣很好,談戀愛絕對需要運氣,我們確定自己不會騙人,可是我們不確定別人會不會騙人。」高愛倫說,中高齡談感情一定要理性,因為中高齡婚戀,將牽扯更多的人生成本,「我們已經摔不起感情的傷。年輕時相愛是沒有成本的,只是付出了青春。然而,中年之後的婚戀,牽涉到社會地位、人生財富,一場失敗的戀愛就可能面臨身敗名裂、傾家蕩產的風險。」朋友圈找對象 易知根知底她建議,盡量在朋友圈裡找對象,知根知底較不容易碰到騙子,如果要在社團中找對象,也要是正派管理的團體。找伴侶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為了給彼此安全感,開誠布公的談具體條件與期待,是非常重要的,雙方的信任感也比較容易建立。對於熟男熟女的婚戀,誠實很重要,高愛倫對「185」說,「我不會成為你的負擔,我沒有能力幫別人背負擔,如果你有財務問題,我有能力也不會幫助你,相對的,發現我有財務問題,你拔腿就跑,不要客氣。」不過,她說,或許是孤單、寂寞太久,當感情來的時候,這些熟男熟女陷入感情的速度與激烈的程度,叫人吃驚。她看到太多朋友陷入感情時,誰叫也叫不醒,好心提醒時,還落得一句「你們嫉妒我吧」。高愛倫以自身為例,她已設定了意定監護人,還不只一位。意定監護,也就是成年人透過委任契約,預先選任自己的監護人,以防自己未來因失能、失智而受監護宣告時,無法對監護人的人選表達意願。意定監護人不限於親友、配偶,「選一個真正對你好的人,不要期待、也不要考驗人性」。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8 退休力.自在獨立
2024退休力論壇/想要優雅告別世界?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教你最後一哩路怎麼準備
人生一定會面臨道別,你想過用什麼姿態,離開這個世界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都需要一本屬於自己的終活手冊。透過書寫回顧人生,記錄對生命的愛,以及對身後的安排,打開筆記本,展開終活的實踐,留下屬於你的生命故事吧。面對死亡,我們不必手足無措,也不需要逃避、排斥,透過筆記本終活練習,為自己的終將離去做好準備,為所愛的人留下一份最優雅的禮物。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將於十一月九日登場,今年主題是「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將攜手與各領域專家與產業界,尋找創新和實用的終老解決方案。去年在論壇贈送的「以防萬一手冊-財務筆記本」受到民眾歡迎,今年將持續分享由聯合報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攜手製作的「以防萬一手冊-終活筆記本」,一步步教導民眾要如何實踐終活,在手冊中可留下屬於自己的善終決定。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7 退休力.活躍好學
2024退休力論壇/台灣高年級生勞動參與率低!企業啟動「職務再造」計畫
台灣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企業如何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善用高齡勞動力,成為當前重要議題。美惠曾在美商半導體公司工作21年提早退休,從會計師回歸家庭後,又因孩子長大後再度就業,現為IKEA內湖店餐飲部經理。她提到,「儘管進入了一個全新產業,但工作所需的細心與責任感是不變的,這也是我能在短時間內融入新環境的原因。」高年級勞參率 台灣未5成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缺工」問題正式浮上檯面,55歲至64歲的「高年級」勞動參與率在許多國家超過6成,但台灣卻不到5成,顯見企業如果不正視這個趨勢,未來可能會面臨人力短缺的困境。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年輕一代可能嚮往自由職業或自媒體等工作形式,這使得中高齡員工在勞動市場顯得更為重要。這些員工並不是因為經濟壓力而重返工作崗位,而是希望透過工作,保持生活中的活力和社交連結,他們擁有豐富的職業和生活經驗,能為團隊帶來更多元的視角和智慧。互相學習理解 跨世代合作二度就業的美惠擁有豐富的會計與行政主管經驗,在公司被併購後,她選擇提前退休。她說,「退休後,我先陪孩子考完大考,但隨著孩子長大離家,開始覺得日子變得無聊。」這時,她看到招募中高齡員工的職缺,決定挑戰自己,重新返回職場。作為一名資深會計師,美惠運用過去的專業經驗,協助團隊進行流程優化,特別是細節管理和數據處理方面。另外,她也扮演著「職場媽媽」的角色,「一位年輕同事因為失戀來找我哭訴,感覺自己就像她的媽媽一樣。」後來同事結婚,也邀請她參加婚禮,這種跨世代的關係,讓美惠在職場中找到歸屬感。然而,美惠也曾遇到代溝產生的挑戰,她曾幫忙整理展示區,卻發現年輕同事因此生氣。「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他這麼在意,後來才了解這是他的『地盤』,我無意間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美惠說,這些經歷讓她理解到,不同世代之間的確存在文化差異,也讓她更有耐心地與不同背景的同事相處、彼此包容。李佳潔提到,跨世代合作的關鍵,在於互相學習與理解。「中高齡員工常常會帶自製點心,甚至滷一大鍋肉分享給年輕同事,這樣的溫馨互動,讓整個團隊感覺就像一個大家庭。」更打趣道:「我們企業可是六代同堂呢!」職務重新設計 輔具能幫忙為了讓中高齡員工能更輕鬆地融入工作,IKEA進行職務再設計。李佳潔解釋:「我們對許多工作進行重新設計,確保每個員工能根據自身體力和興趣選擇合適崗位。」例如,對於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提供可調整高度的工作站和輔具設備等,讓高年級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工作時間。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將於11月9日登場,「北基宜花金馬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將在現場擺攤,進行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中高齡就業諮詢,並提供申請補助及就業輔具。什麼是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中高齡及高齡勞工因年齡增長可能面臨生理或心理功能限制,導致工作困難和不便。透過職務再設計的專業評估,可以協助事業單位建構友善、安全的職場環境,使在職勞工穩定就業,繼續發揮職場優勢。補助額度、適用方式、申請方式這邊看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4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年紀漸長當心眼疾 葉黃素養眼又護眼
眼睛是靈魂之窗得用一輩子,但隨著年紀愈長及3C用眼過度,中壯年後可能會出現青光眼、老花眼及白內障等問題,加上光傷害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為了延緩眼疾發生,營養師賴怡帆建議,可以補充葉黃素加魚油的營養品,尤其葉黃素是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可吸收有害藍光,又是超強抗氧化物預防慢性發炎。光傷害 眼疾主因之一除了年紀老化造成的眼睛傷害外,光傷害已是現代人眼睛問題的主因之一,包括陽光直射及3C產品產生的藍光。賴怡帆指出,有兩大疾病與此有關,一是白內障,雖然老化造成水晶體混濁,但藍光的傷害也加速水晶體老化,另一個眼疾就是黃斑部病變,由於中心視力受影響,看物品會不清楚或畫面扭曲,對生活影響很大。加上中壯年後開始進入更年期階段,尤其女性在荷爾蒙分泌減少,乾眼症的症狀也會跟著變嚴重,而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等營養補充品就成了民眾「養眼」的必需品之一。葉黃素 得由飲食補充賴怡帆指出,葉黃素是黃斑部的必要營養素,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得由飲食上補充,例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玉米、蛋黃等,由於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要跟油脂類的食物一起食用,若額外補充營養品也須要在飯後食用,才能讓葉黃素更容易吸收。依據美國FDA的建議,一天只須要補充6毫克葉黄素,就能預防黃斑部病變,不過,賴怡帆表示,曾有調查認為,一個人一天靠飲食最多補充一到兩毫克葉黃素,因此,要吃到足量須要額外補充,而台灣衛福部的建議用量一天上限可以到30毫克。目前葉黃素營養品會加上魚油,是因為魚油中的DHA也是眼睛所需要的脂肪酸,民眾可依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產品,若是正在就學的學生族群因近距離用眼需求大,可選擇高劑量的葉黃素;而戶外工作者是光傷害的族群,也須要將葉黃素的劑量提高。至於中壯年之後的銀髮族群該如何補充,賴怡帆建議,不要等到眼睛不舒服或乾澀時才使用,尤其女性50歲以上進入更年期階段,加上眼睛疾病可能陸續出現,就須要開始適時適量的補充葉黃素,以備退休後用眼的需求。素食者 可選植物膠囊由於長者素食人口高達兩成,如何選擇可食用的產品,目前有些產品會在包裝上標註全素、純素、奶素等,或是有素食認證標章。另外,民眾也可以檢視外包裝上的原料成分標示,以避免含有來自動物的成分。賴怡帆解釋,用來製作膠囊的「明膠」是屬於動物性的,應選擇使用植物性膠囊,如纖維素膠囊的產品,葉黃素的成份來源多以金盞花萃取物為主,屬於植物性來源,至於DHA的成分,可選擇藻油DHA取代魚油DHA,而民眾服用這類產品,除了減緩眼睛疲勞感,也能讓眼睛看影像更明亮。聯合報將於11月9日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現場也有擺設許多攤位,由專業營養師教導民眾保健食品怎麼吃?希望大家一起來養眼又護眼。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3 退休力.活躍好學
2024退休力論壇/70歲爬玉山、90歲走古道...資深嚮導教你走出屬於高年級生的「微旅遊」
「有很多70幾歲的學生,他們從未想過有生之年能登上台灣的最高峰—玉山,當他們抵達山頂,親眼看到壯麗景色時,他們的喜悅和滿足感是無法言喻的。」資深山域嚮導阿布老師談到,這些經歷讓許多熟齡登山者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發現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正確的準備,年齡並不是阻礙。90歲獵人圓夢計畫 踏上古道拍一張夢想畢業照阿布老師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是他跟著台灣探險隊團隊拍攝的南澳古道節目,當時與一名90歲老獵人一同踏上舊武塔古道,獵人帶著他們回到童年時的學校遺址,看見早已被茂密森林吞沒的升旗廣場和教室,老獵人心中依然懷有一個未竟的畢業夢,團隊成員幫忙清理出當年的階梯,並拍下了人生中從未有過的畢業照,一圓老獵人的夢想。這段旅程,不僅讓老獵人重拾珍貴的回憶,也深深影響了阿布老師。阿布老師是聯合報古道走讀系列課程的嚮導,他說,這些走過山林的印記,留下一段對土地的紀錄,都無比珍貴,也可能在無形中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正如林克孝先生在其遺作「找路:月光.沙韻.Klesan」中所寫:「看到了台灣探險隊介紹南澳古道的節目,所以開啟了沙韻之路。」「微旅行」超夯 但是登山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微旅遊近來成為超夯的生活方式,尤其適合熟齡族群。阿布老師指出,微旅遊的精髓在於短程旅行,讓人能夠快速脫離都市的喧囂,無需過多準備,能獲得身心靈放鬆,但登山的核心要領先「停看聽」。登山前,首先「停」下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確保身體能夠承受當天的行程;「看」清楚登山路線的詳細資訊,千萬不要看到網紅照片,以為自己也能輕鬆完成,忘了背後可能帶來的風險評估;最後是「聽」從專業指導,尤其是有經驗的嚮導對安全和體能的建議。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將於11月9日登場,阿布老師將在論壇中分享「熟齡登山停看聽,山林步道微旅遊」的演講,將為你開啟登山微旅遊的新篇章,讓你在退休後的人生中,繼續挑戰自我、享受大自然的美好。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2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遠離爬樓梯惡夢!北市老宅「電梯補助」這邊看
編按:隨著年齡增長,行動力逐漸退化,許多長輩面臨上下樓梯的困難,特別是居住在無電梯的老舊公寓中,這樣的挑戰更為明顯。對長輩來說,原本簡單的外出變得艱鉅,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限制了社交,導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衰退。為了改善這一困境,北市府推動老屋加裝電梯補助計畫,讓更多長輩得以重獲行動自由,提高生活品質。窗前公園綠意盎然,幾位長輩聚在一起泡茶聊天,但對住在5樓沒有電梯老公寓的70歲老夫妻來說,卻是咫尺天涯,不僅無法親近自然,也連帶影響社交,夫妻倆猶如籠中鳥。幸經全棟住戶一致同意,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補助安裝電梯後,兩人終於能出門四處串門子,到公園喝咖啡、逛市集,夫妻感情也升溫。不出門影響社交 加速心智退化據統計,全國住無電梯老屋的長輩占13.17%,尤其台北市老公寓比獨棟透天厝多,以雙拼四、五層樓無電梯的步登公寓為主,加上子女成年就業後離家,留下父母二人居住,直接影響長輩生理健康,也因缺乏社會連結,加速心智的退化。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老人住老屋的比率勢必再攀升。長輩身體機能退化,住屋需求更強調通用設計,經濟富裕者可直接換屋,但多數長輩因習慣居住環境,擔心換屋、租屋費用等,而選擇按兵不動、自宅安老,形成「囚居晚年」。台北市政府95年起,針對屋齡20年以上、6樓(含)以下、非高級住宅等老公寓,推出「增設電梯補助」計畫。電梯總工程費約在500萬至700萬元間,去年北市府提高補助至300萬元,約占總工程費5成;一樓若須處理違建雨棚等,市府加碼10%協助;如在市府公告畫定的都更整建或維護策略地區,補助則提高至480萬元,占總工程費8成,居全台之冠。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主任秘書謝明同說,民眾申裝電梯最常遇到兩大挑戰,分別是不同樓層對電梯的需求度不一、當初建築規劃無閒置空間增設電梯,都更處會派員與輔導團專業建築師至現場評估申裝空間,協助向住戶講解法規,申請者也能以自身需求、負擔較多費用、房產增值等誘因,說服其他住戶。一旦符合電梯申裝條件,都更處將委託專業建築師或施工廠商處理相應法規程序及建設,完工後再核撥補助款,從取得建築許可執照到完工,耗時約一年。計畫累計至今完工45案,近3年每年申請約15案。謝明同說,今年更放寬申請資格,由管委會限制變成可由各棟建物推派代表人即可。北市都更處專家 分享經驗想知道更多電梯補助申請流程或解決申裝問題的方法等,歡迎報名聯合報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現場有北市府都更處專家分享第一線處理經驗,一起尋回踏出家門、自由無拘的生活享受。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18 退休力.自在獨立
2024退休力論壇/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10位專家教你累積「退休力」
調查顯示,在台灣,如果要準備退休金,必須1427萬元才足夠。聯合報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將於11月9日登場,今年主題是「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邀請「勞退教母」金管會前主委王儷玲、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等重量級專家,針對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等「退休五力」進行專題演講。專題演講內容包括:「勞退教母」金管會前主委王儷玲主講「改變比努力更重要!退休前財務規畫比你想的更簡單」;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將分享如何以科技力迎向健康、樂活銀髮世代;台北市政府都更處將進行「樓梯給你,電梯留給我」演講,說明老舊公寓電梯補助計畫等;知名山域嚮導阿布老師分享步道走讀的樂趣;資深媒體人高愛倫的「再上一堂愛情必修課」,分享71歲再婚時的愛情美妙滋味。在博覽會中,不少知識含金量很高的攤位也不容錯過,包括「肌力大挑戰」攤位,可進行12秒肌力測試,還有職務再造體驗、善終和理財諮詢等攤位,提供民眾更實用的退休規畫資訊。尤其「聯合報X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可透過現場預約就能幫忙盤點理財規畫,「退休實習生」可提供高齡就業諮詢,「健康你我他」攤位分享「保健食品怎麼吃」等資訊,另有「善終諮詢」讓民眾更了解如何透過善終三法規畫「走一條沒有遺憾的路」。今年論壇將贈送與會者「以防萬一手冊-終活筆記本」,以全方位的視角,引領參與學員思考第三人生的規畫與各項評估,同時讓人生的圓滿、精采度進一步提升。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